太平御覽/0659
釋部六 ◄ | 太平御覽 卷六百五十九.道部一 |
► 道部二 |
道
[编辑]《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虛極之妙也。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無名者,妙本也,道沖而用之或似不盈,淵乎似萬物之宗。天地之間,其由橐籥乎?玄牡之門是謂天地根。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萬物幷作,吾以觀其復。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絕聖弃智,民利百倍。孔德之容,惟道是從。以閱衆甫,吾何以知衆甫之然哉?曲則全,謂曲己以應務則全也;枉則直,謂枉己以伸人則直也。窪則盈,謂執謙則常盈也;弊則新,謂守弊薄則日新也。少則得,謂抱一不離則無失也;多則惑,謂有爲多門則惑亂也。是以聖人抱一爲天下式。希言自然者,謂因言悟道,不滯于言,合自然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爲之名曰大。域中有四大,王居其一。謂王者人靈之主,萬物系其興亡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重爲輕根,靜爲躁君。善行無轍迹,謂體了真性行無行相,則必與道宜也。善言無瑕謫,謂遣象求意,理證心忘也。善計不用籌算,謂一以貫之,不生他見也。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謂心無逐境之迷,境無起心之累也。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謂心與道合,雖無約束,其不可解也。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弃人,常善救物,故無弃物,是謂襲明。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謂含德內融則復歸于朴,常德聽用則散而爲器。旣涉形器,必有精粗。聖人用之,則爲群材之官長矣。故大制不割,謂聖人用道大制群生。萬物不謝,于自然曾不割傷也。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死而不亡者壽,謂死者分理之終,亡者夭折之數。壽者一期之盡,夫知足力行者,得天常地,死而不亡,是一期之盡,可謂壽矣。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于太平。化而欲作,吾將鎮之無名之樸。謂道也。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穀,謂虛沿而容物也。大白若辱,謂能潔而含垢也。廣德若不足,謂大成而執謙也,建德若渝,謂立功而不炫也。體真若渝,謂淳一而和光也。大方無隅,謂不小立圭角也,大器晚成,謂且無近功也。大音希聲,謂不飾小說也。大象無形,謂能應萬類也。道隱無名,謂功用不彰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爲和。爲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無爲。故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也,謂不縱六根愛悅,則禍患之門閉矣,終身不勤勞也。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謂開縱視聽,以成其愛悅之事,故有禍患不救也。無遺自殃,是謂襲常,謂不爲身灾,是謂密用真常之道也。
又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以言者以音相聞,譬如知音者,識音以弦,心知其音,口不能傳道。深微妙知者,不言也。太上曰知者不言,言能以救物。
又曰:上士學道,授之以神,中士授之以心,下士授之以耳。以神聽者通無形,以心聽者知內情,以耳聽者聞外聲。
又曰: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聖人云︰「我無爲而民自化,我無事而民自富,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欲而民自樸。」修之于身,天下自化。深根固蒂,長生久視之道。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道者萬物之奧,爲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爲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太上經》曰:混茫之氣,變化爲真人,與時翱翔,有名無體。
《仙經》曰:神仙輕舉,謂之天仙,列位太清,度名秘籍。
《秘要經》曰:五岳洞府,隱處地仙,保其神形,遠其憂患。
又曰:太清九宮皆有僚屬,其最高者稱太皇、紫皇、玉皇,其高總稱大道君,次稱真人、真卿,其間有御史。凡稱太上者,一宮之尊也,德高無逾,故曰太上。
又曰:仙者,川也。身者,舟也。濟川得岸,何假舟焉?
《太真科》曰:《玉皇譜錄》有百八道君,群仙隨業以補其職。三善道者,聖、真、仙也。上品曰聖,中品曰真,下品曰仙。三清之間,各有正位。聖登玉清,真登上清,仙登太清。玉清有大帝宮殿,皇帝、王公、卿大夫、吏民率以聖呼之,如聖皇、聖帝之類是也。男女貴賤,各有次弟。上清有玄都、玉京、粕寶、紫微,率以真呼之。太清有太極宮殿、率以仙呼之。其上清、太清之品位,男女次弟之統數,與玉清同。
《大洞經》曰:從生得道,從道得仙,從仙得真,從真得爲上清君。
《五符經》曰:二十四真圖,五岳之靈寶也。能得之,必能仙去,飛步太清。欲得道法,先沭浴去穢,當得《東井圖》。欲定五帝、役山精,當得《五岳圖》。欲通神靈、法仙訣,當得《八史真形圖》。欲通五行厨,當得《六甲通靈圖》。欲存吾身、致天神,當得《九宮紫房圖》。欲奉道法,當得《太清圖》。欲奉順道,當得《混成圖》。欲通道機,當得《西昇保錄圖》。欲通變化,當得《靈化圖》。欲躡大道,當得《九天圖》。欲脫身形,當得《九變圖》。欲隱存守身神,當得《養身圖》。欲定身守神寶,當得《含影圖》。欲恬泊守一以存身,當得《養身圖》。欲寂默養志,當得《精誠守志圖》。欲清淨潔白致其芝英,當得《芝英玉女圖》。欲聘六丁,當得《六陰玉女圖》。欲致仙錄,當得《九九道仙圖》。欲食道氣,當得《導引圖》。欲治道術,當得《洞中皇寶圖》。欲爲變化,當得《偃息圖》。欲臨爐定九丹金液,當得《太一圖》。欲登五岳求神仙芝藥,當得《開山芝藥圖》。欲保神形、別邪精,當得《明鏡圖》。
《上清經》曰:氣之所守,隨身所生。神在則氣在,神去則氣去。氣散則爲雲霧,合則爲形影。出之爲仙,化入之爲真一。上結三元,下結萬物,靜用爲兆身,動用爲兆神。
《洞真經》曰:凡讀《大丹隱書洞真玄經》,能研精密,感通玄,達雲回,釋玄元,味景太清者,得爲玄中法師也。
葛洪《神仙傳》曰:自伏羲至三代,顯名道士,世世有之。其老子,蓋得道尤精者也,內實自然,欲正定本末,當以史傳爲據,幷仙經、秘文以相參會,其他俗說,文多虛妄。其後道士,私有增益,非真文也。著《道德》二篇尹喜行其道。至漢,竇太后好黃老言,孝文帝及外戚諸竇皆令讀之,故莊周之徒以老子爲宗。
《太上玄一真人經》曰:衆真高仙皆有師也,奉授《上清三同寶經》。爲學無師,則道不成,八景、龍與焉可得乘?太極、玉闋繕可得登?凡學上清之道,豈肉飛之舉?若慢于師道,則失投夜光也。以是言之,道固難知也,至于聖賢,皆尊其師,所以耐道也。
《太上太霄琅書》曰:天地布氣,師教之真。真仙登聖,非師不成。心不可師,師心必敗。
《寶玄經》曰:裁制偏邪,必歸中正。能及流末,還至本源。道本無形,假言立象,雖言沖用,用實無物。
《道典》曰:制煞生者,天也。順性命者,人也。非逆天者,勿煞也。非逆人者,勿伐也。爲政如是,蓋道之極也。
《七聖紀》曰:南岳赤君下教變迹爲道士,與六弟子俱顯姓名。
《太一帝君經》曰:求道者使其心正,則天地不能違也。舍色累而不顧,避榮利而自遠,甘寒苦以存思,樂靜齋于隱垣,則學道之人始可與言矣。
《太上三五順行經》曰:天者,道之應形也。應有時漸,交以引之,玄象虛文,莫過三五。三五順行運周,則變通不窮,三才合度。太一者,天也。天之授一氣,蕩蕩而致清。道者,天之積靈也。
《砥經》曰:道之玄妙,出于自然,生于無生,先于無先,彌綸無外,布神化氣,淡然無上,制禦諸天。
《玄妙內篇》曰:大道起于無爲,無爲,萬物之祖也。
《正一真人經》曰:道之淳真,非有言也。借言通意,因置玄都,正一之化,去真近矣。
《寶玄經》曰:正則道合,合則言志,志言在正,正以絕邪。齋戒誦經,仙道自成,成仙之大,莫過太上,太上無言,言以應感,感應之道,表信成經也。
《三皇經》曰:求索自然,脫身當道,三光發明,天地常然。
《智惠經》曰:與人咀茉則惠于國,人父言則慈于子,人師言則愛于衆,人兄言則悌于行,人臣言則忠于上,人子言則孝于親,人友言則信于交,人婦言則忠于夫,人夫言則和于室,人弟言則恭于禮,野人言則勸于農,道士言則止于道,异國人言則各守其域,奴婢言則慎于事。
《太上經》曰:親近賢智,博問善道,賢者論議,不可專執。
又曰:末世道疏嗖經說法,儀軌雲何?若說五千文者,亦依《靈寶》。
《太上三洞寶經》曰:三洞傳法之師一人度世,勝黃衣道士千人也。
又曰:大茅山有銅鐵鼎,可容四五斛,刻甚精好,在山最高處,入土八尺餘,上有磐石掩鼎。每吉日,遠近道士咸登山瞻視,無復草木。壘石爲小壇,昔有小瓦屋,爲風所倒。兩鉉法日月也,三足法三才也,羽山之銅所作,神變隱顯。
《真誥》曰:大茅山西南有四平山,穀謂之羽山。其下有洞室,名曰方台。洞有兩口,見于山外,與華陽通,號爲別宇幽館矣,得道者處焉。
又曰:修于身,其德乃真。君子立身,道德爲任,清淨爲師,太和爲友,爲玄爲默,與道窮極,治于根本,求于末兆。爲善者自賞,爲惡者自刑,故不爭無不勝,不言無不應。
又曰:能以至心學道,當以道首騷者。裴君曰:「我師南岳赤松子爲太虛真人。者太上以德教老子以得道,松子以道授我而得仙。
又曰:仙道十二試觀之法,試皆過,然後授之。經此十二事,大試也,皆太極真人臨見之,可不慎焉?昔彭祖弟子青烏公授明師之教,審仙妙之理,入華陰山學道積年。十二試有三不過。後服金液而昇太極,道君以爲試三不過,但仙人而己,不得爲真人。
又曰:裴君雲,學道者有九患,若審之,則仙不遠矣。患人有志無時,有時無友,有友無志。有志不遇其師,遇師不學,學師不勤,勤不守道,或志不固一心。如此則不須友而成,亦不須感而動,此學仙之廣要也。師有憂戚,弟子出入無善。爲學無師,道則不成,心存目想,見師如經。學非師授,不可以教人,恐疑悟後學,故不得傳。求法事師,莫怪貴賤,勿疑長幼。言我年大而彼年小,彼是賤而我是貴,此是未解正真平等之要。人無貴賤,有道則尊,所謂長老不必耆年,要當多識多見以爲先生。不得言彼顔躥我後,云何更反師彼。作此念者,非學道也。當謙下推能讓德,惟善是從,不得獨是非彼。得道度世,莫不由師也。學之有師,亦如樹之有根也。大智旣成,復能成就小智,猶樹根生子,子復能生根,展轉相生,種類不絕。從師變道,道過于師,還教于師,所謂道貴人賤,義類如此。先師幷須尊异,所以爾者,本師者,學之根也,譬爲山一簣之土,漸得高大。本師者,發蒙之基也。後師者,備成也。諭如嚴裝服飾,衆事己辦,惟未加冠,不可以行人事也。妄生下想。所以然者,論議言說,爲人模范,師不明道,焉能解疑難也?古者賢聖上學,得其師名爲更生,不得其師名爲亂經,無其師,道不自生也。
《太平經》曰:上士學道,輔佐帝王好生之德也。中士學道,欲度其家。下士學道,才脫其身。
又曰:言則道不成,多言則爲害。閉口不言,萬歲無患。
又曰:人得善師,乃使凡賤之人成善人。善不止更賢,賢不止次聖,聖不止乃得深知真道,守道不止乃得仙,仙不止乃與天比其神,神不止乃得與無氣比其得,元氣乃包天地八方,莫不授其氣而生,是善師之功也。不得其善師,失路矣。故師師相傳,乃堅于金石,不以師傳之名爲妄作,則致邪矣。叛去其師,是去其真道,自窮之術也。道有宗師、祖師。
《定真玉錄》曰:治心之最,不忘須臾,心神乃定,定則入道,其狀在外。慎其言語,懼觸物也;節其飲食,慮貪叨也;衣粗而靜,在素淡也;居陋而隱,守靜篤也;恭謹一切,避淩辱也;不敢爲先,免嫉謗也;始終淳信,潜化導也;進止和光,密行教也;挫銳解紛,明道有時也;出處變化,見神應之速也。
又曰:九宮真人出入皆從黃闕絳台,中間爲故道,以道之左右置台闕者,以司非常之氣,同迎真人之往來也。
《道基經》曰:服藥食麥爲善,麥有甘始,道士禦氣,食麥而度世也。
又云︰合道不言,得無之真,晝夜不臥,日月合光,不饑不渴,龜龍胎息也。
又曰:食穀者,名之穀仙,行之不休,則可延久長也。不食穀者,可以度世。
又曰:無賣吾道以行求錢,無炫吾道强授豪榮,無損吾道以與讒佞。
《黃庭經》曰:仙人道士服氣,非有神也,養生所致,和氣專也。若道士恐畏存神,可鳴天鼓,聲聞太極。
《太真科》曰:道士修經習業,以五千文爲先。
又曰:道有寂動,氣化之有形,智化之有聲。
又曰:皇教道也,帝教德也,王教仁也。
《抱朴子》曰:求師必須深博,猶涉滄海、造長洲,獨以力劣爲患,豈以物少爲憂哉?夫虎豹之所餘,乃狸鼠之所飫,陶朱之所弃,乃原憲之所無。專心憑師,依法行道,濟身度世,利在永亨。事師盡敬,得道爲期,承間候色也。不盡力明其師道,則罪不可除也。學道得師,明事之,害亂不得發也。
《三無真一經》曰:有大洞守一經者,則爲師也。《太清經》云︰天地以道資,聖人以道師也。資者,持道以養育當生也;師者,以教人不知而當成也。
又曰:有大洞守一經者,則爲師也。所以崇建本末盡善,明天戒之苦至,期神靈之所宗,托階級以自始,所以師友垣其外,三一鑒其內。帝君忻其□,赤子悅其宅。《老子》云︰天地以道資,聖人以道師。資者,持道以養育當生也;師者,以教人不知而當成也。
《上清紫宸經》曰:經不師授,竊天之寶;授無盟信,忽天之道。
《太上八素真經》曰:太上玄人所以與天地等者,貴其能相教導也。先覺于後覺,反流歸于一源也。
天真皇人曰:此□諸君皆蛔堙滅度,道業垂成,而得授此文以還生人中,皆超虛步空,上昇金闕,授號自然也。其幷悠遠,人世所不能明。考其延者,羨門子師夜光,高丘子師石公,洪崖先生師金母,幷授靈寶滅度五煉之法、升天之傳。
又曰:《正一法文》曰:若炫法求利,不明正典,傳非習謬,迷誤後生,後生緣薄,率爾逐易,不尋高德。荀貪愛名,名而無實,望福得禍,禍加深也。傳授荀非其人,道不虛授,常恐浮淺之輩,亟生誹謗,貽灾致罪,爲累不輕,所以立信效心因以爲施,授授之中,有以分別。
《洞真經》曰:修太一之道,忌見血穢之類,亦不可泣。
《大有經》曰:授上清寶經者,不得哭泣。
《玄母按逝經》曰:存金華雌一之精,深戒哭泣,令身多戚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