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四庫全書本)/卷178
山西通志 卷一百七十八 |
欽定四庫全書
山西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辨證〈三〉
寧武府
寧武縣
樓煩見周王會圖
史記趙世家武靈王行新地遂出代西遇樓煩王於西河而致其兵言致其人而用之也是以楚漢之際多用樓煩人别為一軍髙祖功臣侯年表陽都侯丁復以趙將從起鄴至霸上為樓煩將而項羽本紀漢有善騎射者樓煩〈應劭曰樓煩胡也今樓煩縣〉則漢有樓煩之兵矣灌嬰𫝊擊破柘公王武斬樓煩將五人攻龍且生得樓煩將十人擊項籍軍陳下斬樓煩將二人攻黥布别將於相斬樓煩將三人功臣表平定侯齊受以驍騎都尉擊項籍得樓煩將則項王及黥布亦各有樓煩之兵矣 史記武靈王破林胡樓煩築髙闕塞按林胡樓煩在今寧武府西北及岢嵐州東北地髙闕塞在今歸化城西北
漢志太原郡汾陽注北山汾水所出西南至汾隂入河過郡二行千三百四十里冀州寖 雁門郡樓煩注應劭曰故樓煩胡地 武州注莽曰桓州
後漢志雁門郡武州注武帝誘匈奴入武州塞 雁門郡樓煩
按地形志頴州汝陽弋陽三郡南兖州下蔡郡均有樓煩非此樓煩也
隋大業四年置樓煩郡
唐武徳四年置北管州六年併入嵐州號嵐州樓煩郡
龍紀元年置憲州
龍紀中李克用表置天池縣宋熙寧中省城在静樂縣北
襄陽城在縣北九十里寧化軍南八十里址少存按天池管涔山在寧武少南而嵐谷即寧化所地故尹耕曰北管廢則寧武入於嵐合之唐地理志寧武静樂皆樓煩也
北漢乾祐五年二月置寧化軍於嵐州界又置雄勇鎮於其北備周師也
宋太平興國五年置寧化軍屬有寧化縣熙寧三年廢縣元祐元年復崇寧三年又廢為鎮
金大定三年升為寧化州
寧武府界辨 寧武古樓煩國樓煩城在静樂縣南七十里一在崞縣或云在西百里馬家莊要之静樂寧武皆樓煩地也寧武在宋為寧化軍金為寧化州領寧化一縣乃明寧化所也静樂東北百六十里有管涔山唐置管州於此静樂永安鎮與寧武接界兩縣治相距百八十里東八十里為朔州寧武北三十里即神池縣治有虎北等山官莊狼窩等村𨽻焉神池西八十里即五寨縣治有店坪等山小辛下莊等村𨽻焉五寨在静樂西北距五寨荷葉坪山界凡百里由五寨而北百四十里即偏闗縣治東至老營所西北至草地邊牆均八十里而偏闗西南即保徳州河曲縣治也寧化所在永安鎮北與寧武所相距四十里〈神武在今神池縣地武州在今五寨縣地〉
偏闗縣
偏闗有韓光寨東五砦西三井昔𫝊元將韓光所築按北漢天會元年置偏頭砦於韓光嶺之上即今偏頭闗城也金有寒光堡是韓光之名著久矣至於韓光築寨史𫝊無考恐涉附㑹
神池縣
神池古鄯陽地 古鄯陽今朔州朔州西南今神池周赧王十九年秦使䝉鷔㧞趙新城狼孟
遼志武州神武縣魏置晉改新城後唐太祖生神武川之新城即此初𨽻朔後置州併寧逺為一縣來屬
唐憲宗元和三年居突厥别部沙陀朱邪盡忠於五原其人勇而善鬭每為回紇所苦故盡忠與子執宜率衆内附後以五原近回紇遂徙之定襄賜國姓
括地志新城一名小平城在朔州鄯陽縣西南狼孟縣名在曲陽北
尹耕曰平城有三皆在冀北一曰平城古城也漢髙圍白登之所至者為今大同一曰新平城拓跋猗盧新城也其子六修之所居者在今馬邑縣北一曰小平城亦古城也秦䝉鷔之所拔者今神池稍南寧武闗地也小平城見吞於秦而兩漢無聞新平城見據於六修而魏不復見獨平城為魏都後復為鎮稱京置府至今顯焉
據此則今神池稍南寧武闗地即小平城秦𫎇鷔所拔者也
五寨縣
闞駰十三州志善無縣南七十五里有中陵縣世祖建武二十五年置
水經注武縣在善無西百五十里北俗謂之太羅城水亦籍稱焉
咸平五年十二月遷麟州内屬人於樓煩
遼志朔州武州宣威軍下刺史趙惠文王置武州塞魏置神武縣唐末置武州後唐改毅州遼重熙九年復武州號宣威軍統縣一即神武縣也
武州城在岢嵐州北百一十里朔州西南百五十里本趙武州塞漢為雁門郡武州縣晉改為新城後唐李克用生神武川之新城即此遼金曰武州治寧逺縣明初仍置州𨽻大同府後革今城存鎮西為屯留堡
元武州註唐𨽻定襄馬邑二郡遼置武州宣威軍元至元二年割寧邊州之半來屬舊領寧邊縣及司候司四年省入州
按漢所築武州城在境内自明洪武九年遷今城武州遂廢今為武州村
澤州府
鳳臺縣
漢志髙都注莞谷丹水所出東南入水有天井關屬上黨郡
後漢志註國策夏季居天井即天門也博物記縣南地名即垂 陽阿侯國同屬上黨郡
地形志建州註慕容永分上黨置建興郡真君九年省和平五年復永安中罷郡置州治髙都城領郡四髙都 長平 安平 泰寧 髙都郡註永安中置領縣二 髙都註漢晉屬上黨後屬 陽阿注二漢屬上黨晉罷後復屬有武靳關
隋志長平郡丹川註舊曰髙都後齊置長平髙都二郡後周併為髙平郡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為丹川大業初置長平郡有太行山
唐本治濩澤武徳八年徙治端氏貞觀元年徙治晉城天寶二年更郡名髙平
唐志髙平郡晉城註本丹川武徳元年置建州三年析丹川置晉城以𨽻之六年州廢𨽻葢州徙州來治九年省丹川葢城入晉城貞觀元年州廢以晉城髙平陵川來屬天祐二年更曰丹川南有天井關一名太行關
宋澤州亦號髙平郡屬河東道開寶四年析澤州直屬京
金元光元年升為節鎮軍曰忠昌二年升節度使元志金為平陽府元初置司候司及領晉城髙平陽城沁水端氏陵川六縣至元三年省司候司陵川縣入晉城省端氏入沁水後復置陵川領五縣
澤州界辨 澤州為晉東南要地秦曰上黨髙都後魏曰建州後周曰髙平隋曰澤州曰長平唐曰葢州宋屬河東元屬平陽明為澤州東界河南衞輝府輝縣南界河南懷慶府河内縣西界平陽府翼城縣北界潞安府長子縣隋唐以來雖頻徙郡州治而分割入他郡者殊少金以州𨽻潞州昭義軍後改𨽻孟州而終復昭義其揆一也
按秦漢之置縣後魏之建州北齊之置郡皆在髙都今治東三十里有髙都城即唐之晉城故縣隋丹川故縣在府治内即後周之髙都縣漢陽阿故縣在治北大陽鎮即魏之建興郡也相傳晉太始元年有鳳集髙都之北故今以名縣云
髙平縣
漢志注氏楊谷絳水所出南至壄王入沁應劭曰山海經水所出者也
後漢志氏有長平亭注白起破趙長平上黨記白城在郡南山中百二十里
晉永興五年劉曜取氏
地形志建州長平郡領縣二 髙平注永安中置治髙平城 氏注二漢晉屬上黨郡治有羊頭城氏故城見水經注即後魏析氏置髙平縣也今王報村人稱廢縣
隋志注舊曰平髙齊末改焉又併氏縣入焉有關官唐武徳初置葢州城天寶間廢即今米山鎮
唐初𨽻葢州後𨽻澤州有水一曰丹水有省寃谷北有長平關
髙平辨 今𨽻澤州之髙平二漢晉為氏縣屬上黨郡治山海經所謂水所出是也北魏建州長平郡永安中置領縣二治元氏城時分元氏置髙平髙平之名見於晉者止此而地形志載四髙平兖州髙平郡即故梁國漢景帝分為山陽國武帝改為郡晉武帝更名領縣四有髙平二漢屬山陽晉屬前漢槖也後漢章帝更名有洸水千秋城胡陸城齊城髙平山承雀山伏羲廟東楚州髙平郡治大徐城領縣四有髙平乃武定七年改蕭衍東平陽平清河歸義四郡置也南建州髙平郡領縣四有髙平葢魏因蕭衍所置治髙平城也原州髙平郡領縣四有髙平葢太延二年置鎮正光五年乃改置州并置郡縣治髙平城也計其地或在山東或在江西或在江南徐州或在陜西固原均非漢之氏地又半屬陵川不可以不辨
陽城縣
路史臣瓚之世本禹都陽城在大梁之南今陳留浚儀故寰宇記登封古郜城引地理志潁川陽城為禹都非也乃澤之陽城堯舜皆居河東北不居河南
漢志濩澤注禹貢析城山在西南應劭曰有濩澤在西北
後漢志濩澤侯國有析城山
地形志安平郡濩澤注二漢屬河東晉平陽後屬建州泰寧郡注孝昌中置及縣領縣四 東永安 西河 西濩澤 髙延〈以東永安西濩澤附錄〉
隋志有嶕嶢山濩澤山
唐初澤州治濩澤城尋移州端氏天寶元年更濩澤為陽城天祐二年更曰濩澤
金元光二年升為勣州有王屋山濩澤
十道記澤州以濩澤得名
按舊志澤州城勣州城陽陵故驛即今縣治
陵川縣
舊唐志陵川漢氏縣隋改陵川武徳初屬葢州貞觀元年𨽻澤州〈即葢州更名〉
按髙平乃漢氏縣地而縣治實在陵川也今髙平縣北二十餘里王報村有谷水
隋與丹川沁水端氏濩澤髙平同屬長平郡開皇十六年置陵川
元至元二年省入晉城後復屬
沁水縣
漢志河東郡端氏 後漢注史記韓趙魏分晉封晉端氏 河内郡沁水
地形志建州安平郡領縣二 端氏 濩澤端氏註二漢屬河東晉屬平陽後屬真君七年省太和二十年復
隋志沁水註舊置廣寧郡後齊郡廢縣改為永寧開皇十八年改焉有輔山 端氏註後魏置安平郡開皇初郡廢有巨峻山秦川水
路史原伯爵后杼居原杜預云沁水西北有原城今河内軹履癸以原侯夸師者 紀年帝杼居原自原遷於老王〈路史老王地闕〉
水經濟有二源東源出原城即晉伐者今孟州濟源西北九里有古原城
張五典曰舊志謂周文王第十六子封原即此地今考左傳載晉文公伐原事註云原在沁水西北故舊志云爾按國語及淮南子諸書云周襄王以陽樊温原畿内四邑賜晉文公其後温與原叛文公伐之三日不降文公命班師曰吾與諸大夫期三日今三日不克吾寧失原不可失信於諸大夫原人聞之乃降温人聞之亦降則原與温固接壤也温即今温縣樊陽皆在濟源俱屬河南懷慶府而原安得獨在此地乎葢沁水南流入河亦經懷慶所云沁水西北者固指彼處而言也叔虞封唐在今翼城縣與沁水相去甚近故云屬唐〈路史杜註及張氏説當互叅之〉
原辨 趙衰守原在王屋山北温與陽樊在王屋山南然三日内聞風皆降不必壤相接也古史考趙衰居原在原平縣即今代州崞縣按周穆王封造父於趙城晉獻公賜趙夙耿夙生衰世為晉卿原守去耿逺而去趙城甚近後襄子無䘏北滅代而并智氏强於韓魏列為諸侯武靈王拓地至燕代西併雲中九原崞縣之原平或襄子以後追祀其祖非文公故封也且霍太山以北文公時尚屬狄地未為晉有至平公敗狄於太原晉陽乃為趙氏邑則原城在沁水為核
蒲州府
蒲州界辨 蒲郡本虞帝建都地春秋後屬魏秦及兩漢魏晉以後皆為河東郡北魏分河東北鄉二郡屬雍州復屬秦州後周改蒲州兼置郡隋開皇初郡廢復置唐初為蒲州開元九年置中都改河中府尋復又置河東採訪使治此宋仍為郡置䕶國軍節度使屬陜西路金天會間降為州置防禦使天德元年升為府大定五年置陜西元帥府元憲宗置河解萬户府至元三年府罷仍為河中府明屬平陽府今以河東西别山陜之界陜在河東尚有大慶關以西河灘地而界墻屹立仍截然不混統計所轄地前漢領二十四縣後漢領二十城晉領縣九唐領縣十三宋金領縣七元領縣六或治安邑或治河東或治蒲坂或治桑泉於中或分榮州或分虞州或别置慶成軍或兼置南北解變更不一轍矣
國朝繇平陽分直𨽻州州復升府且於臨晉分虞鄉復隋唐之舊制焉
二漢晉河東郡或屬司𨽻或屬司州今平陽澤州解絳隰地多屬焉魏分𨽻秦州隋唐以後猶兼有平陽解絳地如龍門稷山襄陵安邑夏芮城河北等是也宋領縣與今同金元多河津一縣
元憲宗置河解萬户府領河解二州河中府領録事司及河東等七縣至元三年省虞鄉入臨晉省萬泉入猗氏併錄事司入河東罷萬户府而河中府仍領解州八年割解州𨽻平陽路河中止領五縣十五年復置萬泉縣來屬領縣六
永濟縣
蒲坂地記蒲州河東縣二里故蒲坂城舜所都也城中有舜廟城外有舜宅舜井及二妃壇故老𫝊云即釐降二女於媯汭之所
羅泌歴山辨 歴山今河東縣之雷首山也其山九名一曰首陽臨河與太華對峙即謂歴觀揚雄所云登歴觀以遥望者樂史謂在偃師西北二十五里有舜廟舜井媯水汭水媯南汭北然後魏輿地圖上谷記下洛城西南四十里有潘城城西北三里亦有歴山形如覆釜下有舜瞽二祠云是舜居帝之蹤跡何聞至是而齊之歴城南五里又有歴山水經注云上有舜祠縣東復有舜井亦云耕處寰宇記在縣東百步云舜之所穿又有華水與歴山井通曽子固言舜耕歴山漁雷澤陶河濱作什器於夀邱就時於負夏康成謂歴山在河東雷澤在濟隂而負夏則衞地皇甫謐乃謂夀邱在魯東門之北河濱為即陶邱乃定陶西南之陶邱亭耕稼陶漁皆舜之初年其地必不大相逺今皆在魯衞間則歴山不得獨在河東遂以為娶後所居後世因有媯水而遷就之夫河中乃帝所生若所都則歴城古歴下也其相去也逺矣耕漁之時徒以瞽瞍不順暫即荒野顧非日後就販之比其初未必逺去父母之側河濵雷澤其説未悉按九域志濟南濮陽河中皆有歴山俱存祠廟而今秦地池陽澧陽始寧河縣上虞無錫亦皆有之子列子云舜耕河陽書大𫝊云舜陶河濱按元和志乃河東縣北四十里之故陶城蘇氏演義云歴山有四一河中二齊之歴陽縣三冀州四漢之雷澤雷澤不聞有二耕漁必不相逺即此為是今曹濮間有舜豢龍井定陶城皆其蹤也然歴山何止是哉信都之歴山樂史亦以為舜耕在是援神契云舜生姚墟應劭謂與雷澤相近寰宇記在雷澤縣東十三里歴山在縣西北十六里今濮之雷澤西北六十里有小山孤立謂之歴山山北有小阜屬池目之姚墟劭謐緣之皆記舜耕之所而池之建德東十里更有堯城山縣南三十里有堯城堯祠云堯巡狩所至梁武於此立太原府縣北二十里為舜城有舜井有歴山上有堯舜二祠元和郡志謂是兩帝南巡所至而周處記始寧界復有舜所耕田一山多柞因謂𫌕山而以具區為之雷澤以其中有大小雷山也王介甫從之妄矣夫使帝果南巡至是亦何預耕漁之日耶且以姚媯之名在在而是金之西城故有姚方媯墟杜佑謂舜生此而世本亦謂媯墟舜所生金在西城今長沙縣有媯水舜所都而上虞之損石號蒍公嶄會稽有媯水三撫之泉經之東入海圖經亦以為釐降之地祝阿故縣又有濼水俗呼娥姜水原有娥英之廟水原山上有帝堯祠下開大穴謂之舜井兖之泗源又有陶墟亦有舜井其西阜號媯亭山山下一漏澤方十五里指為帝之所漁不知此自姚墟謝息之所遷者又水經注上虞一曰虞濵太康地記為避丹朱之所而雷澤亦非一周處謂是太湖故寰宇引尚書釋言謂在震澤若陽城漢濩澤縣墨子則言舜漁在此澤今在陽城西北十二里寰宇記為烏鵎切矣郡國志言邑西今有地名舜田然今潭之益陽岳之沅江故梁之重華縣有虞帝城記亦謂是所都而述異記去湘水岸三十里有相思宫望帝臺志為二妃之迹冷道臨武桂陽藍山等處悉有帝舜之祠藍山更有舜水舜鄉縣西十五里與永明西十五里皆有娥皇女英之廟江華太平鄉有舜女寺即按歴城東南十里之廟山晏氏三齊記在縣東南後人思舜而置廟也湘中記云地有舜之遺風人民純朴故老猶彈五絃之琴為漁父辭莫不以為虞帝之居豈盡信耶
永濟界辨 黄河之東古屬蒲州境繇臨晉夏呉夾馬口界達榮河河津以上達河曲此山陜界也顧唐河東縣與河西縣皆屬河東郡或廢或置凡數變焉開元八年析河東置河西縣乾元三年更同州之朝邑曰河西來屬大厯五年復朝邑河東别置蒲津關宋熙寧三年乃省河西入河東蒲城西舊為黄河岸鐵牛今尚存更西數里有大慶關即昔蒲津關臨晉關也明隆慶四年河徙而西移關於河東退灘漸涸為田朝邑蒲州人互爭占
國朝雍正七年 特命大臣查丈立界牆以别山陜則河東亦有陜地與唐宋兼轄河西者異矣
永樂屬永濟辨 繇永濟城西而南有雷首山即中條矗起處馬融注首陽在蒲坂華山之北河曲之中是也過夷齊廟南東數十里有永樂鎮即唐永樂縣後周置永樂郡尋復省隋開皇罷永樂郡以芮城屬河東郡唐永樂河東二縣同𨽻河東郡唐書注云武德三年置河東貞觀十年廢大厯十年復置有歴山有風陵關有芳醞監武德元年分芮城縣置永樂二年以永樂河北芮城置芮州九年州廢以永樂𨽻鼎州河北芮城屬陜州貞觀八年後永樂又𨽻虢州神龍元年復屬河東宋熙寧六年乃省永樂為鎮入焉金河東鎮二合河永樂合河即匼河云
永濟虞鄉界辨 蒲州永濟在金為河東縣金地理志注有中條山五老山黄河媯汭而注虞鄉縣則云有雷首山中條山檀道山按黄河媯汭在蒲西境中條沿虞解以東迄而漸北其極西則矗起雷首河流於此一曲檀道山一名方山又曰鹽道山又曰百梯山而五老山又在方山之東去虞鄉城裁十里虞鄉界既西及雷首河東界又東至五老豈兩邑互相管轄乎大凡山勢綿聨其左右前後正側皆得以故名概之嘗詢之土人謂繇方山五老山而上度危徑漸見平原地甚寛廣其南即今永濟芮城二邑境也蒲州舊志云歴山在州南六十里媯汭泉出焉方山在州東南一百二十里永樂鎮後純陽宫即在其麓外此所載山水尚夥而五老山不見州志今以地形揆之則雖謂虞鄉奄有方山五老山之隂永濟奄有方山五老山之陽也可而今虞鄉西界裁止草平頭與雷首相距三十里是與金時界異也
臨晉縣
漢志顔師古註臨晉故大荔秦獲之更名有河水祠芮鄉故芮國莽曰監晉應劭曰臨晉水故曰臨晉臣瓚曰晉水在河之東此縣在河之西不得云臨晉水也舊説曰秦築髙壘以臨晉國故曰臨晉師古曰瓚説是也説者或以為魏文侯伐秦置臨晉非也文侯重城之耳豈始置乎
王恭先臨晉辨 舊志謂秦築髙壘以臨晉國即今之臨晉非也考班氏註左馮翊臨晉縣故大荔也秦取之更名應劭曰以臨晉水故名臣瓚曰晉水在河之東此縣在河之西不得云臨晉水也舊説秦築髙壘以臨晉國故曰臨晉章懷註曰臨晉故城在今同州朝邑縣西南斯言當矣史淮隂侯𫝊魏王豹盛兵蒲坂塞臨晉師古曰臨晉在河之西濱東臨晉境魏世家文侯十六年伐秦築臨晉正義曰在同州澄城縣界前曹參𫝊參以中尉從漢王出臨晉關伍被傳淮南王曰先要成臯之口塞轘轅伊闕之道守武關然此北尚有臨晉關地理通釋云即蒲津關在臨晉縣由諸説觀之史記所謂塞臨晉者塞對河之臨晉關耳小司馬不諳地形乃曰臨晉縣名在河東岸對舊關不知漢時河東止有解縣而無臨晉此説一誤後人沿為口實一統志於蒲州臨晉遂曰秦築髙壘以臨晉國故名夫築壘臨晉本無所出獨見於臣瓚之注漢書既引以實馮翊不知諸儒何見欲引入河東也即曰河曲可入王官可俘而髙壘何不可築但河東西未聞一時有兩臨晉譌以𫝊譌建安馮智舒因之作質實編以註朱子綱目質而不實貽誤尤甚予固不得不為之辨
宋白曰天寶之更今名必有所據則應劭臨晉水之説未可厚非按魏世家哀王十六年秦拔我蒲坂晉陽括地志云晉陽故城今名晉城在蒲州虞鄉縣西三十五里抑或以臨晉陽而名之
臨晉辨 按臨晉之名始於唐天寶十三載臨晉水臨晉境二説昔人互持未決據顔師古註臨晉故大荔秦獲之更名又據章懷註大荔古戎國秦獲之改曰臨晉今同州城是也又據地理通釋臨晉關即蒲津關在臨晉縣晉志註臨晉屬馮翊郡不屬河東合上三説所指皆非今臨晉治也同州蒲津去今臨晉止百里然不可混
虞鄉縣
路史虞帝先世所封河東虞阪所謂嬪於虞者今解之虞鄉一曰呉在虞城北十三州志云平陸呉山上有虞城舜始封是穆王登薄山寘軫之隥宿於虞是也杜註在河東大陽樂史以為安邑故武徳為虞州乃都也
路史解唐叔後今河中臨晉東南故解城在桑泉之南虞鄉東三十里城猶屬解僖十五年解梁以賂秦者非昭二十二年之解後魏為二南解虞鄉北解臨晉
地形志河東郡南解註二漢晉曰解屬後改有桑泉城北解註太和十一年置有張楊城
北周世宗二年於河東置蒲州河北置虞州𢎞農置陜州正平置絳州邵郡置邵州 隋改南解為虞鄉有石錐山百梯山百徑山今臨晉縣西南三十里五姓湖北有故城即其地也大業九年徙虞鄉縣於今解州治唐武徳元年更虞鄉為解縣而於解西五十里别置虞鄉縣元後虞鄉鎮是也世祖至元三年省虞鄉入臨晉 虞田臨晉南六十里西魏置虞鄉縣隋𨽻蒲州唐因之元省入臨晉
唐河中府義寧元年治桑泉武徳三年徙治河東舊通志夏封舜之子商均於虞即今臨晉縣之虞鄉舊縣志虞鄉以舜都名古解梁地
國朝雍正八年復分臨晉置虞鄉縣 雍正辛亥署刑部侍郎韓光基等奏臣到臨晉縣隨赴坡上縣川併虞鄉山下一帶地方相度形勢察訪輿論葢因原任侍郎王璣條奏分設虞鄉縣於坡上地方而撫臣石〈闕〉以坡上去臨晉縣治僅十餘里請將虞邑設於洓水河南之虞鄉鎮臣等竊以虞南臨北中隔洓水一河實天成之界限請即以洓水一河為两縣交界凢沿河村莊坐落河南者俱編入河南就近之里分以歸虞鄉坐落河北者俱編入河北就近之里分以歸臨晉統計臨晉一縣應分四十一里平陽衛四所新設虞鄉一縣應分二十四里
臨虞今古分合辨 虞鄉在唐虞夏商皆屬畿内春秋屬解梁奄有桑泉等地戰國屬魏漢置解縣屬河東郡魏正始晉太康皆名解以司州領之後魏太和元年曰安定西魏大統十一年改分南解北解南解有桑泉城〈見魏書註〉又改綏化又曰虞鄉有石錐山百梯山百徑山〈見隋書註〉北解有張楊城〈見魏書註〉尋廢隋開皇十六年置桑泉有三嶷山〈見隋書註〉北面併今猗氏之半又别置虞州兼得今安邑地有鹽池銀冶至大業初州廢〈見隋書註〉又改南解為虞鄉義寧元年虞鄉屬安邑郡唐武徳元年更虞鄉為解縣屬虞州而於解西五十里别置虞鄉縣〈即元廢縣後之虞鄉鎮也〉三年析桑泉置溫泉縣九年省入桑泉貞觀十七年廢虞州省解入虞鄉有鹽池女鹽池紫泉監二十二年復以地入解天授二年復析解縣置虞鄉北十五里有涑水渠渠即貞觀十七年刺史薛萬徹開自聞喜引入下臨晉者也〈見唐書註〉五代至宋金惟周世宗二年於河北復置虞州餘皆名虞鄉元世祖至元二年乃省虞鄉入臨晉按虞鄉名始於西魏〈見隋書註〉屬虞州者前後止數十年而漢後隋前皆屬河東唐罷郡為州屬蒲州宋金元屬河中府明屬平陽府蒲州臨晉名始於天寶十三載前此與虞鄉或分或合其北解故城在今臨晉東南城東城西兩村之間非今解州治也〈見郭為觀郇城考〉惟南解昔人所指各别考解州舊志南解管至虞鄉鎮即今虞鄉縣是也臨晉舊志虞鄉在臨晉西南三十里五姓村北之古城即古解梁地也郭為觀則謂在卿頭村即今涑水南逕處也意卿頭五姓以及元虞鄉鎮皆古南解所轄乎抑五姓湖即張楊池臨晉舊志引括地志云張楊城一名東張城在蒲州虞鄉縣西北四十里則五姓湖倘亦北解所轄乎春秋桑泉故城在今臨晉東北與魏桑泉城隋桑泉城亦未可混為一隋桑泉即北解故城是也自省虞鄉入臨晉㡬五百年今以涑水姚渠中隔徵輸不便是以有復設虞鄉之議其管轄以涑河為界屬蒲州府自猗氏祁村智光以東臨晉五姓村以西沿河如東西渠下東西坈頭大小姚村楊村蒲落頭等村以南直達條山之隂皆𨽻虞鄉其餘河北各村皆𨽻臨晉天成界畫良規不易矣
隋書註開皇十六年置虞州大業初州廢唐書註義寧元年以安邑虞鄉夏置安邑郡武徳元年曰虞州又析置桐鄉縣三年析安邑置興樂縣貞觀元年省十七年州廢按虞州治在安邑葢兼夏與虞鄉而轄之言虞鄉即解在其中矣
虞鄉有百梯山石錐山百徑山見於隋書今考百梯山即方山在虞鄉西南平陸有錐子山一名石錐壁即石錐山解州東有百徑嶺即百徑山亦與平陸接界然則隋書所載之虞鄉其東南疆域殆甚廣歟魏地形志河東郡北解縣有張楊城水經注云張楊城即漢書曹參𫝊之所謂東張矣蘇林曰屬河東即斯城也括地志云張楊城一名東張城在蒲州虞鄉縣西北四十里今按地形五姓村北之古城距張楊池止四五里距虞鄉治止二十餘里括地志所指虞鄉西北四十里疑指卿頭故城以及城東城西兩村之故城非今虞鄉縣治也
平陽衛所屯營有五舊𨽻臨晉
國朝雍正三年裁衛五年始𨽻於縣田賦丁徭與民畫一八年分設虞縣以涑河為界右所在涑河南故𨽻虞鄉其左所中所前後所仍屬臨晉晉府羣牧十三營本散列東西今以夏呉浪店夾馬口下馬營在西北隅與臨晉近故屬臨晉其餘九營在涑河南故撥入虞鄉從民便也
虞鄉虞城辨 虞都蒲坂即蒲州永濟也虞鄉相距六十里在甸服内臨晉舊志謂虞鄉以舜都故名他無所考問武王克商求太伯仲雍後得周章已為呉君别封其弟虞仲於故夏墟在河東大陽縣今夏縣有大陽故關即平陸縣東北六十里古虞城亦謂之西呉〈一作西虞〉𫝊十二世為虞公即出奔共池者也後晉假道伐虢上陽遂被襲遷其民於今孝義縣之虞城舜後與周後不可合為一也有謂虞封上公公侯方百里安知虞鄉不屬虞仲乎按今虞芮所讓閒田尚存繇王官谷越横嶺至芮城凡五十餘里繇解州城東循鹽池王家井而南越山至平陸縣凡百里古虞城又在今縣東北六十里去虞鄉甚遼濶越嶺而轄似為未便若虞鄉達蒲坂地差平坦則以虞鄉為舜後封似為近之抑史記帝舜為有虞皇甫謐註舜嬪於虞因以為氏今河東大陽西山上虞城是杜預註虞思虞舜後諸侯也思有虞君也路史虞帝先世所封河東虞坂所謂嬪於虞者今解之虞鄉前編舜之先國於虞為虞氏系出虞幕十三州志云平陸呉山上有虞城舜始封是穆天子登薄山寘軨之隥宿於虞是也又路史平陸東北六十里呉山上有故虞城虞井本帝舜之後國所謂西虞合此數説意舜後封域殊廣且袤及平陸境内乎史載舜子商均封國夏后之時或失或續不可詳考今歸徳府虞城縣昔𫝊禹封商均於此在漢亦名虞縣而今榮河又稱古綸地左傳載夏少康逃奔有虞虞思妻之二姚而邑諸綸舊註綸即虞邑博物志以汾隂為古綸汲冡古文括地志竹書紀年皆謂在鞏洛間此可闕疑路史又以解為唐叔後謂叔虞子良食采於解邑遂以邑為氏云
猗氏縣
前後漢猗氏胥屬河東郡註地道記曰左傳文十三年詹嘉處瑕在縣東北〈日知錄中嘗辨之〉晉屬河東郡註古猗頓城魏屬河東郡注有介山塘 又北猗氏屬北鄉郡註太和十一年置有解城 隋屬河東郡註西魏改曰桑泉後周復焉
附錄
前漢猗氏屬上黨郡 後漢猗氏屬上黨郡註漢書音義縣出鶡
職方氏冀州畜宜牛羊上黨舊有猗氏縣〈岳陽有猗氏關〉地當在長子屯留西北間
漢鮑宣徙長子曰宜畜牧唐藩鎮澤潞𫝊大將李萬江有津梁種馬元李植以谷量牛馬富甲諸州明𢎞正時壺關猶有張萬羊之稱
屯留漢晉魏胥屬上黨郡 地形志上黨郡屯留註二漢晉屬有屯留城鳯凰山一名天山大王山上有關龍逢祠有疑山邁澤黄河嶺絳水自寄氏界來入濁漳因名交漳余吾城陽水源出三槐山東流合車臺水東南入絳水
寄氏註二漢為猗氏屬北魏景明元年復改有猗氏城三想山北有水源出蒲谷東南流入絳水有八禮泉上黨谷有盤秀嶺藍水出其南東入濁漳有方山伏牛山 樂陽註普泰中分長子寄氏置有望天嶺絳水所出有堯廟
岳陽漢屬上黨郡魏屬義寧郡隋屬臨汾郡唐屬晉州宋金屬平陽郡元屬晉寧路 元志岳陽註下本猗氏縣屬平陽府至元三年省入岳陽縣四年以縣當東西驛路之要復置併岳陽和川二縣入焉後改為岳陽縣
猗氏辨 猗氏古屬河東郡以猗頓所居名迄元明不改獨西魏改曰桑泉後周復焉隸汾隂郡桑泉即今臨晉北坡臨晉在隋開皇亦曰桑泉有三嶷山金置臨晉亦有三嶷山後魏屬河東郡者曰猗氏註云有介山塘屬北鄉郡者曰北猗氏註云有解城古解在臨晉三嶷屬猗氏西北隅二邑分合無常自昔然矣然胥屬蒲州府境惟屯留岳陽舊亦名猗氏屯留有余吾之地及寄氏之半魏書註云寄氏二漢為猗氏屬北魏景明元年復改有猗氏城岳陽在元屬晉寧路註云本猗氏縣屬平陽府至元三年省入岳陽岳陽别有猗氏關按屯留岳陽接壤在沁水浮山北去蒲屬之猗氏且五百里考前後漢猗氏𨽻河東郡而上黨郡又有陭氏猗氏史筆精嚴必無冗複又孔叢子曰猗頓之間術於陶朱公也曰欲速富當畜五㹀乃適上黨之西河大畜牛羊於猗氏之南十年後貲息不可勝計名馳天下然則北繇平潞南逮蒲阪將胥猗頓畜牧蕃息地邪
郇瑕
路史荀侯爵珣郇也今猗氏西南古郇城是杜佑云猗氏古珣國竹書紀年次於郇者或云邠之三水栒邑非也晉伐荀以賜原氏則河東矣汾水所經荀城也又曰荀逝敖采本鄭地重耳軍盧栁濕次於郇者按晉語狐偃盟於郇韋云鄭地非河東郇是韋昭失之於前而羅泌失之於後也
漢志右扶風栒邑有豳鄉詩豳國公劉所都應劭曰左傳畢原酆郇文之昭也郇侯賈伯伐晉是也臣瓚曰汲郡古文晉武公滅郇以賜大夫原氏黯是為荀叔又云文公城荀然則荀當在晉之境内不得在扶風界也今河東有荀城古荀國師古曰栒讀與荀同
文王第十七子封郇國郇音荀一音環今有環音之氏而未聞荀者氏族博考云按譜文王第十七子然原郇二侯不在其例此譜系之家失於紀載原郇為文王之昭左氏甚明〈第十七子一本作第十五子〉
元和志猗氏西南四里絳之正平西十五里
郇伯故城縣南十八里周文王第十五子封此南三里有涑水故道
郇城縣南二十里隋大業九年廢
北平故壘即北城址也唐馬燧討李懷光築此
路史縣南二十里有猗氏故城魯人因陶朱興富於猗氏因曰猗頓
路史杜預云郇瑕古國伏氏云在解東郇瑕氏之墟也地薄水淺近於鹽謂鹽澤也然郇與瑕二郇音環
路史苦苦成也王符云郄犨采於苦曰苦城故城在鹽池東北後或為枯齊人改曰車成〈一作古城謬〉
舊志晉公子重耳濟河圍令狐入桑泉令狐在今縣西十里桑泉之析置則自隋開皇十六年始也春秋杜氏注郇瑕之地沃饒而近鹽在解縣西北鹽今猗氏縣鹽池也魏都賦注鹽池在猗氏縣南四十六里栁子厚曰猗氏之鹽晉寳之大也唐書地理志注猗氏為次畿地有孤山元王思誠詩條山河水壯封疆城外原百里長蒲坂東通猗頓宅桑泉南下接虞鄉亦統諸邑而論之
郭為觀郇伯故城考 邑城南十八里有郇伯故城俗乃稱為猗氏故城而指臨晉之亭東村小葢堡為郇伯城誤矣按水經注涑水又西逕猗氏縣故城北又西逕郇城杜元凱春秋釋地云今解縣西北有郇城服䖍曰郇國在解縣東郇瑕氏之墟也按竹書紀年云晉惠公十五年秦穆公送公子重耳圍令狐桑泉臼衰皆降秦師狐毛先軫禦秦至於廬栁穆公使公子縶來與師言退舍次於郇春秋之文與竹書不殊今解故城東北二十四里有故城在猗氏故城西北鄉俗名為郇城考服䖍之説又與俗符賢於杜氏單文孤證矣據此則解縣西北之説注已先駁之矣考解故城有二皆非今治今治乃唐改隋虞鄉縣故治為之而别於其西五十里置虞鄉縣其故城一在臨晉之城東城西兩村之間乃北解也一在卿頭村乃南解也其故跡皆存北解置於元魏間不久而廢桑欽漢時人則水經所謂又西過解縣南并注所謂西南逕解縣故城南者皆指南解言也其故址正在郇城西南二十餘里况涑水故道現在郇城南三里許非注中西逕郇城之明證乎注又云郇在猗氏故城西北今猗氏故址雖不可考然以地勢度之必在今解安二境之界按注謂鹽田本司鹽都尉治故杜預曰猗氏有鹽池後罷尉司分猗氏安邑置縣以守之則其城必近鹽田可知也况注明謂涑水逕猗氏故城北今郇城迤東數十里涑水故道宛在也非逕其北而何哉如以郇為猗則古城之脉東北自名條岡來坡坨連亘界無隱伏之䖏涑水安得越而西逕乎至於亭東村小葢堡居峩𡼴之原地勢髙亢南距涑水故道不啻五十里又安得謂之逕乎又春秋傳云郇瑕地沃饒近盬今亭東去鹽池七十里豈得言近峩磽瘠之地又豈得言沃饒乎且即亭東之名義釋之亦斷非故郇也葢秦漢建置大者曰縣曰邑小者曰鄉曰亭有尉有長如泗上亭長灞陵亭尉是也然則亭束必是古亭遺址亦猶北解故城之左右以城東城西名村也豈得妄指為郇都乎况古城遺址周廻十餘里四方八門規模宏濶其為國都之制而非縣邑之制也夫復何疑〈隋地理志河東郡虞鄉後魏曰安定西魏改曰南解又改曰綏化又曰虞鄉此郭氏郇伯故城考之案據也〉
猗氏城郇城解城桑泉令狐臼城等地通辨今猗氏城非郇伯故城也故城在今縣治南十八里猗故址不可考然酈註瑕城在故解城東北二十四里猗氏故城西北俗名郇城郭為觀據此以辨且謂北解在今臨晉城東城西兩村之間南解在卿頭村去郇城西南二十餘里按郇城在猗縣南二十里隋大業九年廢與郇伯故城似屬兩地左傳郇瑕每分舉而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則連及之揆其里道疑亦不相逺也猗氏故城應在郇城東南郭為觀謂應在解安之交乃今解非古解也但杜釋地云今解西北有郇城又曰猗氏縣東北有瑕城服䖍曰郇國在解縣東解東解西二説不符意晉時解之東境所轄甚廣西北二字苐據一境而言耳晉志註解謂有鹽池今池東西共一百二十里地形可據至服䖍所云在解縣東則無論南北解皆屬東境此無可疑者卿頭去城東城西兩村約二十五里城東城西在今涑河北卿頭在涑河南古令狐在今猗氏之西北隅春秋桑泉故城在今臨晉東北隅後漢解有桑泉城杜註在縣西二十里後魏南解有桑泉城疑皆在臨晉而西魏改猗氏曰桑泉隋桑泉有三疑山則又兼界今之臨猗二邑矣臼城後漢亦屬解晉文公取臼衰即此據杜預註在縣東南是謂在解縣東南也應屬今虞鄉
萬泉縣
唐書河中府萬泉註本𨽻泰州武徳三年析稷山安邑猗氏汾隂龍門置州廢𨽻絳州大順二年來屬有介山
顧炎武緜上辨 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遂隱而死晉侯求之不獲以緜上為之田杜氏曰西河介休縣南有地名緜上水經注石桐水即緜水出介休縣之緜山北流逕石桐寺西即介子推之祠也袁崧郡國志曰界休縣有介山有緜上聚子推廟今其山南跨靈石東跨沁源世以為之推所隠而漢魏以來𫝊有焚山之事太原上黨西河雁門之民至寒食不敢舉火石勒禁之而雹起西河介山大如雞子平地三尺前史載之無異辭也然考之於𫝊襄公十三年晉悼公蒐於緜上以治兵使士匄將中軍讓於荀偃此必在近國都之地又定公六年趙簡子逆宋樂祁飲之酒於緜上自宋如晉其路豈出於西河界休乎況文公之時霍山以北大抵皆狄地與晉都逺不相及今翼城縣西亦有緜山俗謂之小緜山近曲沃當必是簡子逆樂祁之地〈襄公二十九年齊髙豎致盧而出奔晉晉人城緜而寘旃緜或即緜山〉今萬泉縣南二里有介山漢書武帝紀詔曰朕用事介山祭后土皆有光應地理志汾隂介山在南〈今萬泉古汾隂地〉揚雄傳其三月將祭后土上廼帥羣臣横大河湊汾隂既祭行遊介山回安邑顧龍門覽鹽池登歴觀陟西岳以望八荒雄作河東賦曰靈輿安歩周流容與以覽於介山嗟文公而愍推兮勤大禹於龍門水經注亦引此謂晉太康記及地道記與永初記竝言子推隠於是山而辨之以為非然可見漢時已有二説矣
榮河縣
榮河古綸地夏少康邑 左傳昔有過澆殺斟灌以伐斟鄩滅夏后相后緡方娠逃出自竇歸於有仍生少康焉為仍牧正惎澆能戒之澆使椒求之逃奔有虞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於是妻之以二姚而邑諸綸有田一成有衆一旅能布其徳而兆其謀以收夏衆撫其官職使女艾諜澆使季杼誘豷遂滅過戈復禹之績祀夏配天不失舊物
正義括地志云故鋤城在滑州衛城縣十里晉地記云河南有窮谷葢本有窮氏所遷也括地志云商邱今宋城也斟灌故城在青州夀光縣東五十四里斟鄩故城今青州北海縣是也故過鄉亭在萊州掖縣西北二十里本過國地故鬲城在洛州密縣界杜預云國名今平原鬲縣也戈在宋鄭之間也寒國在北海平夀縣東寒亭也伯明其君也臣瓚云斟鄩在河南葢後遷北海也汲古文云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夏季又居之尚書云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須於洛汭此即太康居之為近洛也又呉起對魏武侯曰夏季之居左河濟右太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又周書度邑篇云武王問太公吾將因有夏之居即河南是也括地志云故鄒城在洛州鞏縣西南五十八里葢夏季所居也陽翟縣又是禹所封為夏伯
日知録夏之都本在安邑太康畋於洛表而羿距於河則冀方之地入於羿矣惟河之東與南為夏所有至後失國依於二斟於是使澆用師殺斟灌〈在今夀光縣〉以伐斟鄩〈在今濰縣〉而相遂滅〈左傳哀元年〉乃處澆於過〈今掖縣〉以致東方處豷於戈〈杜氏解在宋鄭之間〉以控南國〈襄四年〉其時靡奔有鬲〈今在徳平縣〉在河之東少康奔有虞〈今虞城縣〉在河之南而自河以内無不安於亂賊者矣合魏絳伍員二人之言可以觀當日之形勢而少康之所以布徳兆謀者亦難乎其為力矣〈竹書謂太康元年即居斟鄩非也〉
博物志以汾隂為古綸今汾隂北九里汾隂城〈宋州虞城西二十五里綸城乃正説也〉後漢書黃瓊至綸氏稱疾不進章懷注綸氏即夏之綸國少康之邑也竹書紀年云楚及秦伐鄭綸氏今洛州故嵩陽縣城是也〈李膺還居綸氏教授常千人〉注綸氏縣屬潁川郡故城今陽城縣也
綸辨前漢汾隂屬河東郡註介山在南後漢汾隂有介山註引博物記曰古之綸少康邑縣西北有狐谷亭郭璞爾雅註曰縣有水口如車輪許濆沸涌出其深無限名之為瀵此榮河所據以名古綸者也顧前漢潁川郡别有綸氏後漢志梁國所𨽻之虞有空桐地有桐地有桐亭有綸城少康邑按瀵水見爾雅水經注皆在汾隂縣如臨晉有瀵泉同州郃陽亦有瀵皆可考惟少康邑不見於汾隂本文而特紀於梁國今以博物記録之
汾隂城縣北九里周顯王十四年秦伐魏取汾隂土人名殷湯城
漢志注汾隂介山在南
地形志秦州北鄉郡領縣二 北猗氏 汾隂注二漢晉屬河東後屬有北鄉城后土祠
隋汾隂注舊置汾隂郡開皇初郡廢有龍門山
唐寶鼎註義寧元年以汾隂龍門置汾隂郡武徳元年曰泰州州廢來屬開元十年獲寶鼎更名有后土祠
宋大中祥符中以榮河為慶成軍熙寧元年廢以榮河𨽻府而縣治置軍使
金貞祐三年升榮州以河津萬泉𨽻焉有黄河汾水睢邱元初廢州復縣
遼州
地形志樂平郡遼陽註晉屬太平真君九年併鄉孝昌二年復有黄澤嶺遼陽城
隋志樂平註舊置樂平郡開皇初廢郡十六年分置遼州及東山縣大業初廢州及東山縣有臯落山有清漳水 和順註舊曰梁榆開皇十年改有九京山遼山註後魏曰遼陽後齊省開皇十年置改名焉十六年屬遼州并置交漳縣大業初廢州并罷交漳入焉有萁轑水 平城註開皇十六年置有徐水石艾註有䝉山 以上同屬太原郡
唐志遼州樂平郡下武徳三年析并州之樂平遼山平城石艾置六年徙治遼山八年曰箕州先天元年避𤣥宗名曰儀州中和三年復曰遼州領縣四 遼山榆社 平城 和順
宋熙寕七年州廢省平城和順二縣為鎮入遼山縣𨽻平定軍省榆社縣為鎮入威勝軍武鄉縣元豐八年復置州縣鎮並復來𨽻元祐元年復置遼山和順平城榆社縣屬樂平郡
金遼州中刺史天會六年以與東京遼州同加南字天徳三年復去南字
元𨽻晉寧路
明一統志隋置平城縣𨽻并州金廢為鎮後復置改曰儀城遼陽城本涅氏縣後魏改遼陽北齊省隋置遼山縣於此城唐廢 遼陽城在縣北唐武徳三年以枯河漲潦徙今治
遼州界辨 遼州在秦漢為上黨地後魏曰遼陽隋曰遼山唐曰遼州曰箕州曰儀州曰樂平宋曰平定元屬平陽路明為遼州東界河南彰徳府武安縣西界太原府太谷縣南界沁州武鄉縣北界平定州樂平縣按州南北太行山綿亘八九百里而州治在太行絶頂云
和順縣
舊唐志和順漢沾縣地隋為和順縣武徳初屬并州三年改屬遼州 是年析置義興縣六年省
縣治東北有和順古城與今縣城相倚
榆社縣
隋開皇初改涅縣為榆社今西北三十里社城鎮漢涅縣址也
唐志榆社本𨽻太原郡義寧元年析上黨之鄉置武徳元年𨽻韓州三年以縣及并州之平城置榆州又析置偃武縣六年州廢省偃武以榆社平城來屬 地理新書石晉韓王王建立以地多桑榆仍名縣曰榆社
路史榆州孤而無使曲沃伐之而亡〈見博物志當亦周書文今不見〉儀之榆社或云魏榆〈晋之雝榆亦曰魏榆杜預云朝歌東有雝榆城今衡縣隋改〉
故縣在治東六十里髙嶺盤隔有城址或曰遼山縣或曰古箕城
古城址在治東北與今縣城相倚周四百八十丈按榆社與武鄉在漢同為涅縣故地而在晉同名武鄉隋於武鄉析置榆社在宋同屬威勝軍即今沁州是宋以前遼沁殆合為一也
沁州
後漢志涅有閼與聚〈今俗名烏蘇村〉
地形志鄉郡銅鞮註二漢晉屬上黨有銅鞮城有烏蘇城沙石堆有堯祠 襄垣郡五原註建義元年分上黨郡之屯留置
隋志銅鞮註有舊涅縣後周改為陽城開皇十八年改為甲水大業初省入有銅鞮水〈甲水城在今治北〉
唐沁州本義寧郡義寧元年置天寶元年更名陽城郡領沁源和川綿上三縣
宋太平興國三年於潞州銅鞮縣亂栁石圍中建威勝軍
金志沁州中錦山郡宋威勝軍天會六年升為州元光二年升為節鎮軍曰義勝領銅鞮武鄉沁源綿上四縣
元領銅鞮沁源武鄉三縣
銅鞮城在州南四十里晉大夫羊舌赤邑漢縣𨽻上黨郡金徙沁州治此明省入沁州今名故縣村
斷梁城在州東北廣袤二里三面絶澗 上黨記銅鞮晉别宫墟關猶存北城去晉宫二十里羊舌所邑左傳成九年晉執鄭伯於此
沁州界辨 沁州為晉銅鞮大夫羊舌赤邑銅鞮山在州城南又傳有舊宫遺址秦漢屬上黨郡沁源即榖逺沁水自出魏置義寧郡郡治在縣隋廢復置後又升為郡又析置和川縣唐稱陽城郡屬韓州改屬潞州又稱沁州武鄉即涅氏石勒分上黨置武鄉郡魏罷復置領陽城襄垣鄉銅鞮四縣隋析榆社兼南垣州又改豐州唐屬韓州及潞州自涅城徙治於南亭川即今治也兩縣在宋均屬威勝軍一名銅川神武軍是沁州所轄本與潞澤遼通自明分建州治領二縣沁源在州西界平遙介休岳陽靈石武鄉在州東北繇河南彰徳府渉縣過潞安府達太原府祁縣尤為南北要路隋唐間州治在沁故至今州以沁名其發源不在州治也
沁源縣
隋書沁源註後魏置縣及義寧郡開皇初廢十六年置沁州義寧縣十八年改為和川大業初州廢又廢和川縣入焉
唐書武徳二年析置招逺縣三年省 義寧元年析沁源置和川
宋太平興國六年廢沁州以沁源縣𨽻威勝軍
金元光二年升穀州
元至元十年省綿上入沁源
武鄉縣
漢志注涅氏涅水也師古曰涅水出焉故以名縣章懷注涅縣名屬上黨郡故城在今潞州鄉縣西
地形志鄉郡註石勒分上黨置武鄉郡後罷延和二年置領縣四 陽城注二漢晉上黨曰涅永安中改有涅城 襄垣 鄉注郡治晉屬上黨真君九年罷遼陽屬焉有武鄉城魏城榆社城 銅鞮
隋書鄉注開皇初廢舊郡十六年分置榆社縣大業初廢又有後魏南垣州尋改豐州後周廢
舊唐志武鄉漢垣縣後魏曰沮城移治於南亭川改為鄉縣屬韓州州廢屬潞州則天加武字神龍元年去武字復為鄉縣後又加武字 屬潞州上黨郡
宋武鄉注熙寧七年廢遼州以榆社縣為鎮入焉元豐八年復置遼州以榆社往𨽻
金志有胡甲水武鄉水
元至元三年省入銅鞮後復立
平定州
趙武靈王二十一年攻中山趙祒為右軍許鈞為左軍公子章為中軍王并將之牛剪將軍騎趙希並將胡代趙與之陘合軍曲陽攻取丹邱華陽鴟上塞王軍取鄗石邑封龍東垣中山獻四邑和王許之罷兵
徐廣曰徑者山絶之名常山有井陘中山有苦陘上黨有閼與 正義陘陘山也在并州陘縣東南十八里趙希并將代趙之兵與諸軍向井陘之側共出定州上曲陽縣攻取丹邱華陽鴟上之關 括地志上曲陽故城在定州曲陽縣西五里 丹邱邢州縣括地志北岳五别名三曰華陽臺 徐廣曰鴟一作鴻鴻上故關在定州唐縣東北六十里 鄗在常山 括地志石邑故城在恒州鹿泉縣南三十五里封龍山在鹿泉縣南四十五里
漢志注綿曼水東至蒲吾入虖池水
地形志樂平郡石艾註前漢屬太原後罷晉屬真君九年罷孝昌六年復故名上艾後改有井陘關葦澤關董卓城妬女泉及祠
路史艾侯爵穆鼎有艾侯作𰰞王俅以為共誤并之廣陽漢之上艾後漢石艾也又呉有艾縣隋入建寧有艾陵今在武寧
廣陽城州東南三十里古上艾縣後改石艾唐天寶初改廣陽縣至宋徙榆關而廢 古廣陽城在州西南今名廣陽村
唐武徳八年賽魚城為受州治貞觀八年州廢 唐建承天軍為太原恒山之界後唐莊宗會趙王鎔於此宋太平興國時廢今名承天都娘子關在焉
太平興國四年以廣陽地當衝要又先克復乃升為平定軍
金平定州有刺史本宋平定軍大定二年升為州興定二年為防禦十一月復降為刺郡領平定樂平二縣元至元二年省倚郭平定樂平二縣入本州七年復立樂平領一縣
明井陘兵備道駐獲鹿𨽻山西職官
按二漢俱有平定縣屬西河郡莽曰隂平亭非此平定也此平定宋始更名
平定界辨 太原東二百八十里為平定州衆山環繞當井陘要衝為直𨽻正定之門户漢以後或𨽻太原郡或𨽻常山國或𨽻樂平郡或𨽻遼州或𨽻受州或𨽻鎮州宋為平定軍而金升為州元明因之
國朝分太原之夀陽盂二縣與樂平同𨽻州治而新舊固關間又増置甘桃驛焉
夀陽縣
夀陽辨 夀陽在太原榆次之東魏地形志中都註有榆次城夀陽城受陽註晉屬樂平真君九年罷樂平屬有大陵城文谷水隋書夀陽註開皇十年改州南受陽縣為文水分州東故夀陽置夀陽有鷰巖唐書盂註武徳三年以盂受陽置受州夀陽註本受陽武徳六年徙受州來治又以遼州之石艾樂平𨽻之貞觀八年州廢縣皆來屬十一年更名有方山按今之文水即魏之夀陽隋之夀陽非即受陽也其州東故夀陽疑即魏中都之夀陽城以地形别之當以在榆次者為西夀陽以𨽻平定州者為東夀陽云金興定二年九月割𨽻平定州四年以夀陽縣西張寨置晉州按此晉州與平陽之晉州有辨
盂縣
路史仇吾一曰仇繇韓子云仇繇小國為智伯所滅後有仇吾氏〈吕春秋中山國有夙繇之君智伯伐亡之即仇繇之誤〉一作𡴴猶非國策云智伯欲伐之遺以大鐘〈韓子智伯以大鐘遺仇繇又云遺以廣車〉按河東盂縣有原仇城或云即盂之外城仇繇城俗名原仇九域志亦在九原并〈又云𡴴猶班志屬臨淮今泗之漣水或以為即仇繇非智伯所伐不在是〉
按今縣北六里有仇猶山東有仇猶城又𫝊仇猶妃殉於腥河
漢志盂注晉大夫盂丙邑後漢志注作盂邴邑
路史盂盂丙盂大夫祁氏漢縣𨽻太原唐邢今陽曲東北八十里故盂城定八年劉子伐盂〈讀志云國〉非衞東盂也〈定十四年蒯瞶獻齊者也又哀四年盂周地〉若宋盂〈僖二十一年公作霍穀作雩一作宇〉
隋開皇十六年置原仇大業初改盂縣有白鹿山唐𨽻太原府武徳三年以盂受陽置受州貞觀元年省并州之烏河縣入焉
金興定中升為州聽絳州元帥府節制置刺史尋復有白馬山泉仇山滹沱水
元亦名州
張淑譽盂邑辨 仇猶國名見戰國策作叴由即今之盂縣是也縣治東北里許仇猶故城基尚在趙之所謂原仇城即此按左傳頃公十二年韓宣子卒魏獻子為政分祁氏之田為七分羊舌氏之田為三盂丙為盂邑大夫此魯昭公二十八年事也疑此時晉國别有盂邑非今之盂但未知邑治在何處舊志以今之盂為盂丙之食邑因誤以盂丙即仇猶亡國之主似誤又按史記通鑑綱目等書皆載荀瑤滅夙繇注曰翟國也戰國策作叴由目曰初智伯欲滅夙繇而無道乃鑄大鐘方車二軌以遺之夙繇之君斬岸堙谷以迎鐘赤艸蔓枝諫曰智伯貪而無信欲伐我而無道今師必隨之不聽赤草蔓枝曰為人臣不忠貞罪也忠貞不用逺身可也遂斷轂而行至齊而夙繇亡所載甚明舊志以盂丙為仇猶之君以赤艸蔓枝為盂丙家臣亦誤按舊志趙滅仇猶置原仇城此今之盂縣無疑又云秦屬太原漢於原仇西百里置盂縣注云疑即撫城縣或曰即大盂縣未知孰是愚按此乃盂丙食邑之盂與仇猶無與又按舊志云春秋時在太原府東北八十里置大盂城注云即今黄鼠村然訪之乃在黄鼠之北三十里此乃戰國之盂盂丙所分或在是乎總於今之盂無與〈與漢書註稍異〉
日知録曰春秋地名盂者有五僖公二十一年宋公楚子陳侯蔡侯鄭伯許男曹伯會於盂宋之盂也定公八年單子伐簡城劉子伐盂以定王室周之盂也十四年衞太子蒯聵獻盂於齊衞之盂也而晉則有二盂昭公二十八年盂丙為盂大夫今太原盂縣哀公四年齊國夏伐晉取邢任欒鄗逆時隂人盂壺口此盂當在邢洛之間
樂平縣
昭公二十二年晉荀吳使師偽糴者負甲以息於昔陽之門遂襲鼔滅之 杜註樂平沾縣東有昔陽城
寰宇記荀吳假道於鮮虞遂入昔陽鮮虞在北昔陽在南晉恐肥為備故從北偽東南行往㑹齊師乃先還假道鮮虞遂入昔陽也
劉曰肥鼔並在鉅鹿 有昔氏鉅鹿昔陽城
按水經注一卷中昔陽城兩見一在下曲陽一在沾縣疑有二昔陽城蓋肥都沾縣鼔都下曲陽也
路史昔陽本肥〈肥子後遷昔陽〉今平定之樂平東五十里有昔陽故城昭十二年晉滅之故鉅鹿境一曰夕陽開皇置昔陽於下曲陽今祁之鼓城
九域志趙鞅晉陽
列子襄子攻狄取左人中人應劭地理記中人城西北四十里有左人城左人之故邑 左人即今定之唐縣
地形志樂平郡樂平注晉屬真君九年併治孝昌二年復有象山祠沾嶺八賦嶺 樂平郡後漢獻帝置真君九年治太原孝昌二年復治沾城領縣三 遼陽樂平 石艾
漢沾縣𨽻上黨郡隋置遼州於此今治西南有城址隋志樂平注舊置樂平郡開皇初郡廢十六年分置遼州及東山縣大業初廢州及山東縣有臯洛山有清漳水
金興定四年從遼州刺史行元帥府事郭文振請升樂平縣為臯州
臯落城在東南七十里即春秋臯落氏所居漢置縣今為臯落村
正定志鼓聚在晉州西漢書晉荀吳滅鼓昔陽亭即此日知録漢書地理志鉅鹿下曲陽應劭曰晉荀呉滅鼓今鼓聚昔陽亭是也水經注泜水東逕肥纍縣之故城南又東逕昔陽城南本鼓聚十三州志曰今其城昔陽亭是矣京相璠曰白狄之别也下曲陽有鼓聚其説皆同史記趙世家恵文王十六年廉頗將攻齊昔陽取之夫昔陽在鉅鹿故屬之齊豈得越太行而有樂平乎
忻州
漢建安二年正月省雲中定襄五原朔方郡郡置一縣領其民合為新興郡今故城址尚存 二十一年議者以南單于部久居塞内與編户同而不輸貢賦浸難禁治單于入朝魏王曹操遂留之鄴下使右賢王歸統其國分其衆為五部居北部於新興郡
地形志肆州注治九原天賜二年為鎮真君七年置州領郡三 永安 秀容 雁門秀容郡注永興二年置真君七年併肆盧敷城二郡屬焉領縣四
秀容注永興二年置有秀容城原平城肆盧城石鼓山神女郎神金山神䕶君神風神 石城注永興二年置有大頺石神 肆盧注治新㑹城真君七年併三㑹屬焉有清天神大羅山臺城大䢴城 敷城注始光初置郡真君七年改治敷城有石谷山亞角神車輪泉神
舊通志肆州故城亦名秀容在西北五十里後魏肆州治此後周徙州治雁門縣通考即積粟所在〈肆盧川亦在此一名肆樓川〉
尔朱氏世居北秀容道武初又令遷居南秀容羽健未遷仍後此北魏永興置秀容郡後併肆盧敷城共領縣四隋屬樓煩郡唐屬忻州定襄郡
按南秀容即今忻州北界北秀容三百里乃神池五寨岢嵐縣永寧州等境也
水經注魏土地記秀容胡徙居此立秀容䕶軍東去汾水六十里
唐忻州定襄郡本新興郡義寧元年以樓煩郡之秀容置
舊唐志秀容漢汾陽縣地治郭下隋自秀容故城移於此因改為秀容縣
宋志定襄郡團練屬忻州
定襄縣
漢建安中曹操驅塞下流民以實新興郡始治定襄縣地形志肆州永安郡注後漢建安中置新興郡永安中改領縣五定襄注前漢屬定襄後漢屬雲中晉屬新興真君七年併雲中九原晉昌屬焉永安中屬有趙武靈王祠介君神五石神聖人祠皇天神定襄城撫城 陽曲 平冦注真君七年併三堆朔方定陽屬焉永安中屬有雞頭山神祠三㑹河 蒲子注始光三年置真君七年併平河屬焉永安中屬有索山祠驢夷
北齊河清二年周將楊忠襲并州不克而還遂於古城北面築城〈先未有城〉置定襄平寇蒲子三縣其中移肆州於雁門
隋書定襄郡註開皇五年置雲州總管府大業元年府廢領縣一大利註大業初置帶郡有長城有隂山有紫河
隋開皇十年移平㓂於代州之崞縣省定襄并秀容唐武徳二年劉武周將楊長材據定襄四年李大恩討平之封定襄王析秀容復置定襄 舊唐志定襄漢陽曲縣地後漢末移陽曲於太原界置乃於陽曲古城置定襄縣後廢武徳四年分秀容縣復置有石門關
宋熙寧五年省定襄入秀容元祐元年定襄復為縣入忻州
古定襄城在城外漢為縣後廢今縣乃其内城也魏土風記夏后氏築或曰趙襄子又曰石勒起兵築相傳通忻州劉家溝屠岸賈洞
定襄辨 今之定襄古陽曲也漢髙帝置定襄郡領縣十二曰成樂桐過都武武進襄隂武臯駱安陶武成武要定襄復陸後漢以故屬雁門之善無中陵與桐過武成駱𨽻定襄郡而以定襄縣改屬雲中郡建安時移陽曲於太原界乃於其故城置定襄縣𨽻新興郡晉改晉昌縣北魏定襄并雲中九原晉昌三縣來屬隋省入秀容唐武徳初析秀容置定襄𨽻忻州貞觀十四年自朔州北定襄城移雲中置定襄縣永淳元年移民於朔州開元二十年移雲州仍改定襄為雲中縣屬雲中郡宋省入秀容後復為定襄金元因之此定襄郡縣之始末也大抵古雲中定襄地本相近古雲中在朔郡邊外古東勝界定襄在雲中東南魏都定襄之盛樂〈盛樂即成樂〉背負隂山前帶黄河後自雲中徙都平城即今大同郡治雁門關外又有小平城皆雁門郡地東南有參合坡則屬代郡唐徙定襄於雲中後改雲州亦即今大同地他如唐豐州之安樂戍永濟柵大同川大同故城與古雲中地近而與今大同相去數百里若指今大同為漢雲中因指今定襄以槩古之定襄是一誤且再誤也夫定襄有郡縣之分即定襄縣亦南北屢遷漢書郡國志凡郡治所在縣名必先書前漢定襄郡首成樂在今歸化城唐書貞觀十五年突厥思摩帥衆兵渡河居於故定襄城即其地也後漢定襄郡首善無在今朔州十三州志所云舊定襄郡是也至漢定襄縣前屬定襄郡後屬雲中郡今右玉西有故城即故縣大同忻州均非漢初定襄縣地忻州有新興故城肆州故城今定襄縣有永安城撫城古陽曲城距縣百里有古定襄城與魏地形志定襄註總合即舊唐書所云建安時於陽曲故城置定襄縣者亦為有據大同縣西北二十里有定襄城明一統志謂漢郡唐縣皆治此按二漢郡治首盛樂善無不聞治平城若指此為唐貞觀中所置定襄縣後改為雲中縣者則得之矣又按唐書忻州析秀容置定襄意定襄既改雲中而秀容之析在其後歟今以二漢定襄郡所屬十二縣五城按之近日郡縣歸化城近成樂朔州近善無右玉近桐過五寨近中陵其餘則多在塞外〈如武進有白渠水出塞外西至沙陵入河西部都尉治武臯有荒干水出塞外西至沙陵入河中部都尉治是也〉緣置新興郡後人民四散雖漢末驅塞外民實之惠帝又遷𢎞農三千户於此而自元魏時圗籍已多散失至於唐别置定襄都督府僑治寧朔領州四道通大同雲中此又在夏州塞外云
靜樂縣
唐志靜樂註武徳四年置管州仍析置汾陽六度二縣五年曰北管州六年州廢省汾陽六度以靜樂來屬有天池祠有管涔山北有樓煩關有隋故汾陽宫憲州本樓煩監牧嵐州刺史領之貞元十五年别置監牧使龍紀元年李克用表置州領樓煩元池天池三縣
按憲州當在寧武寧化間
宋憲州汾源郡軍事初置樓煩咸平五年移置靜樂軍縣遂廢軍又廢樓煩改𨽻嵐州熙寧三年廢憲州以靜樂縣𨽻嵐州十年復憲州仍領靜樂縣政和五年賜郡名 咸平九年廢天池元池入靜樂〈天池縣城在今縣北百六十里唐志註天池即雁門關〉
金興定三年管州升防禦
元初置河北路都元帥府後為下州𨽻冀寧路
元史唐以靜樂置管州後州廢屬嵐州後又為憲州宋為靜樂軍金為靜樂郡又改為管州元太祖十六年以嵐州之岢嵐寧化樓煩併入本州至元二十二年割岢嵐𨽻嵐州而寧化樓煩併入本州
按元史則宋金元時之靜樂所轄廣矣
明於縣北八十里置寧化守禦所千户
黄圗昌曰宋置崇化火山岢嵐樓煩四軍岢嵐雖重兵而移置嵐谷樓煩雖舊號而頗近靜樂葢岢嵐本因嵐谷得名而樓煩則自併北管後已漸南矣獨崇化為今之寧化去寧武為近火山屬有偏頭去偏頭為近
契丹占天池廟地知并州韓琦以曩時彼所求修廟檄正之
永安城舊為横水鎮内有只吉大王殿明𢎞治間移為縣後堂
山西通志卷一百七十八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山西通志>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608年 (提及)
- 621年 (提及)
- 889年 (提及)
- 980年 (提及)
- 1070年 (提及)
- 1086年 (提及)
- 1104年 (提及)
- 前296年 (提及)
- 49年 (提及)
- 1002年 (提及)
- 1040年 (提及)
- 1376年 (提及)
- 464年 (提及)
- 625年 (提及)
- 618年 (提及)
- 971年 (提及)
- 413年 (提及)
- 549年 (提及)
- 436年 (提及)
- 524年 (提及)
- 596年 (提及)
- 496年 (提及)
- 598年 (提及)
- 721年 (提及)
- 720年 (提及)
- 760年 (提及)
- 1729年 (提及)
- 620年 (提及)
- 1073年 (提及)
- 754年 (提及)
- 487年 (提及)
- 613年 (提及)
- 617年 (提及)
- 1730年 (提及)
- 545年 (提及)
- 643年 (提及)
- 1725年 (提及)
- 500年 (提及)
- 280年 (提及)
- 前355年 (提及)
- 722年 (提及)
- 1068年 (提及)
- 1215年 (提及)
- 448年 (提及)
- 526年 (提及)
- 590年 (提及)
- 712年 (提及)
- 883年 (提及)
- 1085年 (提及)
- 978年 (提及)
- 619年 (提及)
- 981年 (提及)
- 1273年 (提及)
- 1074年 (提及)
- 前305年 (提及)
- 979年 (提及)
- 1218年 (提及)
- 623年 (提及)
- 前514年 (提及)
- 1220年 (提及)
- 197年 (提及)
- 405年 (提及)
- 426年 (提及)
- 563年 (提及)
- 585年 (提及)
- 605年 (提及)
- 1072年 (提及)
- 640年 (提及)
- 682年 (提及)
- 732年 (提及)
- 641年 (提及)
- 799年 (提及)
- 1115年 (提及)
- 1219年 (提及)
- 1221年 (提及)
- 1285年 (提及)
- PD-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