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人物考/卷十二
順興
[编辑]安純 貞肅公。
[编辑]安純字顯之,興州人。高麗贊成事軸曾孫。官贊成。
蟬聯冠冕,世播淸芬。惟公克承,以忠以勤。翼亮四朝,大沛厥施。栢府秋凜,棠茇春熙。烝黎告飢,公爲活之。奸獄有冤,公爲直之。惟仁之盛,惟智之明。允協倚毗,恩顧日傾。國有大議,必咨以決。引年懸車,山靑水綠。富貴壽考,終始哀榮。〈卞季良撰誌銘。〉
李甫欽
[编辑]李甫欽字敬夫,號大田,永川人。太祖丁丑生。世宗己酉文科,選集賢殿博士。世祖丁丑,爲順興府使,與錦城大君謀復上王,事覺死。英宗癸亥,命配享錦城壇,當宁辛亥,命致祭。
景泰乙亥後,就吉冶隱墓,爲文祭之。常慷慨流涕,至癈寢食,家人亦莫知其故。丁丑爲順興府使,時錦城安置在府,公頻頻訪見,錦城亦知其意,密問復位之計。公曰:「順興兵卒不少,南中忠義之士,亦多有潛結者,莫若擁上王,傳檄直入。事之成不成,天也,非所預料也。」遂辟左右,把筆草檄。及上變,流博川,俄命在處斬之,南士連死者亦甚衆。臨刑,年已六十,而神色自若,妻孥沒入官。
初錦城以珊瑚纓子贈府使,識者曰:「珊瑚乃赤心不渝之物,纓子有循環復始之意。」錦城難於發口,故微曉也。
順興官廨有銀杏一叢,枯死已久,及公莅官,杏復生蔥蔚,一日忽凋落。未幾公死,順興亦革廢。先是,集賢殿有大柳,白鵲來巢,癸酉年間,柳盡枯。丙丁之變,學士柳誠源等被戮,殿亦隨罷。識者以爲同是節義之感。〈本傳。〉
徐翰廷
[编辑]徐翰廷字□□,號遯菴,達城人。太宗丁亥生。中進士。成宗庚戌卒。當宁朝,贈持平。享順興九皐祠。
景泰乙亥後,撤擧子業,挈家入小白山下錦城遺墟。有詩曰:「時事如今不欲言,安身何處別區存?」遂杜門端坐,沈潛經學,隱約以終世焉。〈《興州誌》。〉
跡公之志,蓋秋江、梅月之倫,而又泯其跡焉,豈非所謂「遂志尙事,確乎其不可拔」者歟?〈李象靖撰誌。〉
錦城大君瑜 貞愍公。
[编辑]錦城大君瑜字□□。世宗第六男。世祖丙子,安置順興府。與府使李甫欽謀復上王,被死。
世傳上王移于錦城家,書于壁上曰:「疾風知勁草,世亂識忱臣。」光廟聞之不悅。及六臣敗,遂竄錦城于順興。錦城每與府使李甫欽相對,輒慷慨流涕,潛結南中爲復上王計。一日,召甫欽辟左右,與草檄,有曰:「一坏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又曰:「挾天子以令諸侯,疇敢不從?」將發順興兵及南中,與議者迎上王以踰嶺,順興官奴竊檄奔上京。時基川縣監聞其事,替騎三四馬,疾逐奪檄,先入京上變,遂得大功。〈《莊陵誌》。〉
英宗癸亥,命設壇以祀。當宁辛亥,其時立殣諸臣,皆令崇報。
庾璫
[编辑]庾璫字□□,茂松人。
有三子:龜山,鰲山,一失其名。三子俱爲觀察使,錦城之變,闔門俱殲,仍無子孫,事蹟無傳焉。〈《順興誌》。〉
李秀亨
[编辑]李秀亨字英甫,號桃村,羽溪人。世宗乙卯生。官平市署令。中宗戊子卒。享順興道溪祠。
景泰丙子,六臣死,公棄官南歸,卜居于龜城之桃村。所居室墐塞三面,北開一墉,以魯陵在北也。〈《莊陵誌》。〉
光廟潛邸時,與公善,及登極,常致食物而不能屈。
公以勳臣薿玄孫,世居京師,弱冠筮仕,受五品服。一朝離鄕去墓,棄軒冕如糞土,而投荒遐寂莫之中,忍窮餓七十餘年,足跡未嘗一到京師,其心亦太苦矣。公之婦翁金文節淡,實與公同心,公之歸于榮川,有以也。
與元觀瀾昊、趙漁溪旅同遊於雉岳山中,時則六臣就死之歲也。當時遐擧如公者,世稱「生六臣」焉。〈李光庭撰碣。〉
權得平
[编辑]權得平字□□,號檜峯,安東人。世祖朝進士。
其父失明,恒不離側,出入必扶持,飮食必親奉。兩親間四日俱歿,三載居廬,親奠朝夕。大祥後,又爲母服齊衰三年,家廟不廢朝夕奠,出告反面。燕山己未,事聞旌閭。〈《三綱行實》。〉
朴善長
[编辑]朴善長字汝仁,號水西,務安人。中宗乙卯生。仁宗乙巳文科,官縣監。明宗丙辰卒。贈都承旨。享順興龜灣書院。
四歲而孤。及長,能自力學,負笈於南公夢鰲之門。南公奇其才,以女妻之。
公性靜,少好學,晩年尤喜讀《心經》,至夜不倦。家居不治産業,在官尤淡然,或至菽水不繼,而未嘗有苟得心。
始公在身,母朱氏夢異人自空中下,錫之以杖,曰:「此天柱也。」已而公生。人謂公當大用,而竟至於此,意者其後必昌歟。〈鄭經世撰墓表。〉
以早孤爲終身之痛,事亡之禮,一象生時。每遇忌月,則終其月行心喪,以終二十七月之制。〈遺事。〉
作《十勿箴》、《五倫歌》,以訓蒙士。〈家狀。〉
琴軔
[编辑]琴軔字伯任,號松溪,鳳城人。中宗庚午生。庚子進士。宣朝壬辰卒。享順興龜灣書院。
以勸奬後學爲己任,日與諸生講磨文義,人知趨向,士皆勤學。三松南公、陶隱權公又勤於敎誨,一洞文人才士彬彬接武而出,人才之盛甲於一鄕,莫非公倡學右文之功也。
工於詞賦,善書楷字,經書子集,無不手書,一字一畫,皆是楷正。與其弟生員輔齊名,時稱「琴門筆跡」。坐臥之處,常使灑掃,一點塵穢,不接眼底。靜心端坐,終日對書,氣像凜然,望之峻嚴,雖在同輩,亦皆敬憚,而至於接語,和氣襲人,雖在少年,無不親愛。〈權省吾撰行狀。〉
安名世
[编辑]安名世字景應,順興人。中宗乙亥生,甲午文科,弘文正字。明宗乙巳禍死,宣祖戊辰首命復官。
明廟乙巳,李芑、鄭順朋等用事,毒害名流,公在史局書之曰:「中宗大王小祥未過,仁宗大王時未發靷,上於殯側殺三大臣。」又備書芑、順朋等擅弄情狀。同僚有諂附奸黨者,洩其言,芑等大憾之,竟置之死。公直言,不諱於鞫庭,遂朝服斬市。臨刑,意氣安閑如平昔,壽三十一。土亭李之菡握手痛哭。子千之、百之,竝官縣監。〈家狀。〉
安應一
[编辑]安應一字□□,號農山,順興人。贈工曹參議。
事親盡孝,晝夜侍側,衣不解帶,父母就寢,然後假寢於側,釣獵以供旨,衣褌汚穢,手自洗濯,親病嘗糞。及遭喪,衰老已甚,而執喪盡禮,不脫絰帶,菜果之屬,不近於口,毁瘠成疾,幾至滅性。宣祖辛亥,事聞贈職。〈《興州誌》。〉
黃彦柱
[编辑]黃彦柱字子建,號農皐,昌原人。明宗癸丑生。官主簿。仁祖壬申卒。
十歲,謁退陶先生,先生問《中庸》首章集註義,公對曰:「『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者』,似氣先而理後也。若以『旣』字代『亦』字,則義可較著矣。」先生曰:「此兒已解理氣之辨,他日成就不可量也。」
及長,負笈於嘯皐朴公之門,聲聞漸彰,以隱逸薦爲洗馬,又爲典牲主簿,皆不赴。
會嶺中諸賢于七松亭,詠思寓趣,載《七松圖帖》。
壬辰倭亂,抱慷慨之懷,屢絶食飮,而輸義粟以餉飢旅,一不出脚,以其素志之誓謝於名利之塗也。〈黃㦿撰行狀。〉
李汝馪
[编辑]李汝馪字德薰,號炊沙,羽溪人。署令秀亨玄孫。明宗丙辰生。宣祖辛卯司馬,乙巳文科,官典籍。仁祖辛未卒。享順興道溪祠。
光海癸丑,逆獄起,爾瞻等指斥東朝,以八歲大君爲禍胎,必欲殺之後已。大臣持重者率罷出,朝臣立異者輒論以護逆,無敢言者。公從憂中,上《全恩疏》,疏上,當路者從中沮搪,伏閤五日,竟不得徹。然其忠憤奮發,不爲一身計者,可見於此矣。家居鑑谷,因樹爲亭。〈李光庭撰行狀。〉
權虎臣
[编辑]權虎臣字伯武,號陶隱,安東人。明宗戊午生。宣祖壬午進士,官參奉。仁祖己巳卒。
有以孝廉薦者,授慶基殿參奉,以親老解歸,甘旨常給,代行匙箸,若護嬰兒。病寢溷服,手執撋濯,不付婢僕。時其寢興,候其心境,引喉唱曲,凡可以悅意而養志者,靡所不用其極。
衰年居憂,哀慕踰制,或以滅性之戒勉之,公執愈固,遂不敢强焉。
蒼石李公贈詩曰:「莫言契闊淸如水,家道還仍孝友肥。」卽此想之,亦可以挹其風矣。〈曺挺融撰碣。〉
黃中衍
[编辑]黃中衍字德裕,號寒泉,平海人。官禮曹佐郞。
不遇於世,早賦歸來,占得南塘一區,奉先之孝,於是而盡焉;考槃之樂,於是而備焉。卷懷半生,沒世無悶,而其一吟一詠,衣被於草木之餘者,合爲《南塘志》,而人之見之者,莫不愛玩而傳誦之。〈金千鎰撰《南塘誌跋》。〉
事親至孝,文章雄麗。所著詩文名于世,有《南塘志》藏于家。
肅廟朝,自纂修廳推索文集,而關文中有「佐郞黃中衍講學不倦」等語。〈《順興誌》。〉
安德麟
[编辑]安德麟字仁瑞,號沙村,順興人。乙巳名臣名世從孫。宣祖癸卯進士。享豐基白皐書院。
受業於西厓先生之門。七書之訓,隨疑解釋,二禮之書,逐訛卞正。至於《心經》、《近思錄》等書,用力尤篤。宣廟辛卯,手自草疏,以「沈於酒色,誤國亂政」八字嚴斥鄭澈,禍將不測。下獄三日,館學儒生以恐塞言路伸救得釋。
將竭論時事,擬上萬言疏,卜之遇遯而止。
母夫人有危疾,公浴氷血指,神人夢告夫人曰:「夫人之子,誠出於天,天必感之。」果得勿藥。
十六,作《漢都賦》七百十三句、《詠史詩》二百十七韻。以公純篤之學言之,文詞特餘事,而其才藝之超越飄逸如此。嘯皐朴公疏斥朴相淳,黜補南原,公時年二十一,以詩贈別,餞于濟川亭,名聲益播,士林傳誦。戊戌,吳摠兵惟忠,以都督南下,公作迎慰文,一時文章巨手,皆稱歎曰:「沙村文詞,尤顯於此。」公初修癸卯司馬榜目,司馬之修榜目,自公始。
結社于小白山下,講究道學,潛心力踐,以終其年。壽四十七。
芳村李公塘裒取前輩道德、學問、忠孝、文章不可泯沒者,錄傳於世,而各言其一行一善。至於公,疊稱屢讚,四德俱備,是誠林下史之直筆也歟!〈《安鼎福記》。〉
洪以成
[编辑]洪以成字就夫,南陽人。觀察使叙疇孫。明宗辛酉生。宣祖辛丑司馬。戊午卒。
脩眉聳肩,擧止華雅,剛方負氣誼,不爲然諾。居家敦行孝悌,怡愉切偲,恒有至樂。喜讀書,丙夜不輟,爲詩甚苦,思務出人,又高自標致。
嘗慨然曰:「落拓,命也。吾不欲濕束科臼。」南鄕有小莊,水竹可居,携家載書,爲終老計。〈李廷龜撰碣。〉
南夢鰲
[编辑]南夢鰲字□□,號三松堂,英陽人。宣祖癸酉進士。享順興龜灣書院。
以訓誨後學爲己任,因其才而敎導之,先之以孝悌,次之以學文,終至成就者甚衆。
公與鶴峯、月川兩先生交分最深,有唱酬詩,鶴峯嘗以儒將目之。門弟子嘗設一會於花川學舍,數鄕儒老畢至。嘯皐朴公有「剛州北里南夫子」之句。〈權省吾撰行狀。〉
洪翼漢 忠簡公。
[编辑]洪翼漢字伯升,號花浦,南陽人。生員以成子。宣祖丙戌生。光海乙卯司馬。仁祖甲子文科,官縣監、掌令。丙子,卒於燕。後贈領議政,賜諡。
平居辭氣激昂,無所撓屈。每見古人取義成仁,必慨然企慕焉。
丙子,金虜僭號,挾蒙古以來,要我共尊之爲帝。時公以掌令上疏,請戮其使而取其書,奏聞天朝,因以責虜背約僭號之罪。又見主和宰相,面叱之甚嚴。
十二月,虜大擧入寇。時平壤缺庶尹,主和諸宰以公嘗言「虜不足平,今可試矣」,遂差下迫遣之。公走就家,奉所後母李夫人及家累,安頓于江都,由海道至平壤,召集兵民,激以義氣。
時行在事急,以斥和人應虜索,公爲首。道臣以諭旨繫公送虜營。至通遠堡,觀者挾路,或曰:「此義士也。」旣至,汗置之別館,使其禮官設宴,朝夕供奉亦甚設。禮官曰:「此不敢不食。」公却之曰:「此非禮之食也。」
汗使人問之曰:「斥和者,豈止汝一人乎?」公笑曰:「吾豈畏死而妄引他人耶?」訹嚇不已,公謂龍骨大曰:「去年汝使我國也,請斬汝頭者,是我也。」龍胡亦笑而去。一日汗盛陳兵衛,親訊之,見公庭立屹然,命解縛曰:「何不跪?」公曰:「此膝,豈可屈於汝乎?」汗曰:「汝何背約而斥和乎?」公曰:「爾旣與我國約爲兄弟,而反欲稱帝臣我,背約之責,在我乎?在爾乎?」仍筆書之曰:「大明朝鮮國縲臣洪翼漢斥和事意,歷歷可陳,而語音不相慣曉,當以文墨控白。夫四海之內,皆可爲兄弟,而天下無兩父之子矣。朝鮮本以禮義相尙,諫臣惟以直截爲風,故上年適受言責之任,聞爾國將渝盟稱帝,心以爲:『若果渝盟,則是悖兄弟也;若果稱帝,則是二天子也。門庭之內,寧有悖兄弟哉;覆載之間,寧有二天子哉?』首建此議,欲守禮義者,是臣職耳,豈有他哉?但臣子分義,當盡忠孝而已。上有君親,俱不得扶護而全安之。今王世子、大君皆爲俘,老母存沒亦不知,良由一疏之浪陳,以致國家之禍敗,揆諸忠孝之道,掃地蔑蔑矣。自究乃罪,可殺罔赦,雖萬被誅戮,實所甘心。血一釁鼓,魂去飛天,歸遊故國,快哉快哉!此外更無所言,惟願速死速死。」汗使華人譯而聽之,「難矣哉,此人也!」仍出公《斥和疏》,曰:「吾不可爲皇帝耶?」公曰:「汝乃天朝叛賊,何得爲帝耶?」汗大怒,亟使刑殺。
在瀋陽繼文山,有吟嘯諸作,士林傳誦,莫不流涕。江都之陷,公後夫人許氏及子晬元與其妻李氏,皆死焉。〈宋時烈撰碑。〉
公生于榮川郡,其地今爲順興府。舊居室屋,毁圮無存,後人爲立小表於遺墟。石面刻「砥柱中流」四大字,於先生樹立,可謂允愜而善形容矣。後之欲知先生者,求之此足矣。〈李宜顯撰遺墟碑。〉
洪宇定
[编辑]洪宇定字靜而,號杜谷,南陽人。寧原君可臣孫。宣祖乙未生。光海丙辰進士,仁祖初爲大君師傅,敍工曹佐郞,至縣監。孝宗丙申卒。贈吏曹參議。享順興文山社。
崔海州沂,公之婦翁也。丁巳海州獄,崔氏之禍,殆無遺類,而公亦逮繫經夏,每對獄,詞明義直,雖鍛鍊文致無所不至,而亦無詞傅死議。李爾瞻素重其才名,欲令從己,動以禍福,公歎曰:「人固有一死,無罪枉陷,何愧於心?」終不動。元公斗杓、李公澥素心許公,陰結當路者,以計解之,卒付處天安。八年,仁廟克大難,乃得釋。
公自癸亥後,韜晦自隱,弊衣放跡,傲玩自戲,人莫知也。前後除拜,皆不就。
事親色養,雖疎節細行,皆人之所不及。丙子,避亂大嶺之南,卜居奉化縣文殊山下,從泉石之樂,名其室曰玉溜庵。〈許穆撰碣。〉
恥爲衣冠俗,藁屨索帶,自混於篠簣之流。
每坐未嘗北向,有時西望流涕。嘗有詩曰:「大明天下無家客,太白山中有髮僧。」又曰:「潺湲階下水朝海,爾能知以見志。」
英廟丙寅,因筵臣建白,贈其職,特命敎旨,勿書本銜,書以「崇禎處士」,又勿書時行年號。丙子,遣禮官致祭,所居杜谷,立遺墟碑。子克、凭俱篤孝,克薦授省峴察訪,凭薦授敎官。〈家狀。〉
金鋼
[编辑]金鋼字致精,號迂叟,禮安人。光海己酉生。仁祖乙亥生員。顯宗己酉卒。
先公移居七里許,使公留舊第,公徒步覲,未嘗曠日離違。
崇禎丙子,公在太學。冬,虜猝至京城,上幸南漢,士庶各鳥獸散,生徒各自偸生,無能爲聖廟慮者。金公招守僕曰:「吾輩守聖廟,雖有難,不可輕去。」與金劍巖錕、羅梅陰以俊告于大司成,移奉位版,權安山城而後歸。聞者歎息曰:「非嶺南人,誰爲此者?」〈李光庭撰碣。〉
朴天柱
[编辑]朴天柱字錫之,號樂齋,務安人。府使𤥚曾孫。光海甲寅生。肅宗丁酉卒。
甫成童,自知耽經籍,如朞三百、渾天儀、圖書、卦畫之說,率躬探力索而自得之。作圖著論,鑿鑿中窾,老儒宿學,莫不驚歎。
從南嶽、愚潭遊,沈潛玩索,學益精博。諸子同異得失,歷代治亂興亡,星躔、地誌、卜筮、算數、律曆、兵陣之法,靡不一一理會得其指意要歸。
最尊信退溪,嘗曰:「栗谷看理氣不正,故終始認氣爲理,其流之弊,有不可勝言者。」
扁其室曰「樂齋」而爲之記曰:「玩樂於斯,講習於斯,怡神養性於斯,樂在其中,不知老之將至。」噫!非有所得而能然乎?〈李栽撰狀。〉
裵晉龜
[编辑]裵晉龜字文卿,號鷺汀,慶州人。仁祖甲申生。顯宗丁未卒。贈禁府都事。
幼有至性,曾祖母全氏疾革,隨長者在側,罕出於外。每於進粥飮,伺其將輟,必手執匙復進之。全氏曰:「吾雖厭食,何忍却此?」卽受而下咽。
十歲後,能詩文而意致甚遠。有雨後感興詩曰:「黑雲驅雨過,山暗夜沈沈。霽來風景好,明月已天心。」先公得疾危劇,公斷手指納血于口,良久得甦,不解衣帶,藥物煎進,必身執,先公命之退休,而終不少離。
篤好《論語》,每至師弟之答問,輒澄心詳味曰:「怳若親見矣。」
及歿,鄕隣少長,無不傷惜涕洟之不已,合辭呈官。聞于朝,贈職。〈權相一撰狀。〉
權胤錫
[编辑]權胤錫字賚爾,號秉燭齋,安東人。虎臣曾孫。仁祖丙戌生。肅宗丁酉卒。
母安氏,享年百歲,失明不視,公扶抱擁護,手執匙進粥飮,如哺嬰兒。至矢溲牏褌澣濯必親,不令人代,二十年如一日。及安氏卒,公年迫七十,哀毁廩廩欲僵。子弟爲肉汁進之,公却之曰:「吾力尙能勝喪,於此而不用吾誠,惡乎用其誠!」
少嘗一再赴擧,輒廢不復試。人或勸之,則曰:「此外多合做底事,有不暇也。」〈趙德隣撰碣。〉
金若海
[编辑]金若海字廣甫,咸昌人。壬辰功臣九鼎五世孫。
家素窮寒,十四遭母喪,東西求貸,送終盡誠。父病且甚,無以爲養,遂以身傭賃于富人,距其家爲二十里。每日鷄鳴而往,主人猶未起,朝得一盂飯,分以爲自己一日之食,夕受二升米,爲奠殯奉廚之資,夜則負薪以溫房堗,授衣則分以衣其親。一日歸時,大雨水暴漲不可渡,自念不渡則闕夕供,遂湧身直入,漂轉數十步,忽得泊岸,如是者三年。隣居文氏感其義,以女妻之。自是家計漸饒,甘旨惟意。夜歸,猛虎避路求饌,死雉墮路,人異之。父病盲,轉側須人,其飮食、咳唾、便溲之節,匙以進之,巾以拭之,晝夜不離。或有故而出,則文氏代之,一如孝子之爲。或自外歸,則其所經歷、所經紀,近而隣里田疇,遠而外方,風土物産、奇音怪語、寒暖早暮陰晴,無不跪陳移時。家人或憫其閑話妨務,孝子喩之曰:「人有耳目,然後有陽界況味。今吾親閉視杜門,何以知世間消息乎?吾以吾之耳目爲父之視聽,俾聞其所不聞,見其所不見,欲少宣其湮鬱,而爲霎時忘病之資。」前後凡四十年如一日。地主聞之,屢致米肉,孝子輒蹙蹙不安焉。
父年九十三而卒,孝子五日不飮勺水,葬于五里之外。日必三省,拜跪當膝處,仍成雙坎。去來之地,印杖成路,樵豎指之曰:「此金孝子省墓處也。」
有二弟,寢食與同,待宗族,皆得其歡。
英宗乙亥,歲大侵,孝子輸租於官,以周貧民,隣里多待以擧火者。士人徐昌鏡見而歎之曰:「孝子未嘗讀一經聞一行,而至行如是,其得於天者然也。」今上乙卯,道伯狀聞,有贈識旌褒之命,而未及施行。〈徐昌鏡撰傳。〉
黃壽一
[编辑]黃壽一字用五,號龍岡,昌原人。
少聰明博識,遊南嶽、法泉之門,得聞君子爲學之方,而尤用功於《禮》。自《儀禮》、《戴記》、宋儒諸家,以及東方諸先生之說,廣求博采,爬梳剔決,究極其義之所以然者。亦有衆說交互,群議棼亂,則旁考博訂,以求其會通而折其衷。雖在師門旨訣,有疑於心,則不厭十反之勤,必得其安而後已焉。自夫庠序閭巷,以及知舊交遊之間,凡有疑文變節,皆得公之一言以爲決。〈李象靖撰狀。〉
金弘濟
[编辑]金弘濟字道兼,號北壁,禮安人。文節公淡後。進士。
爲人眞率,家貧好讀書,蔬糲不繼,而繩巾索帶,嘐嘐自樂。嘗有貴客臨門,公登山採薪,呼而留之。負薪徐下,冠服以迎,談笑自若,客亟歎服而去。
晩卜居於杏溪北壁之下,扁以三願堂。堂前鑿池,池上植松,時或獨坐鳴琴,飛鳩來集于肩,與物忘機,眞有逸士之高致。鄕隣不名,號之以北壁居士。〈《順興誌》。〉
徐昌載
[编辑]徐昌載字尙甫,號梧山,達城人。英宗丙午生。當宁辛丑卒。
甫成童,默究朞三百,悟徹乃已,讀《易》自能曉大義,陰陽、卜筮、兵陳之說,亦無不旁通。
以親在,强赴公車,而自三十七以後,慨然輟擧業,取性理諸書,積習溫養,日勉焉孶孶。晩而名所居曰主靜,於《庸》、《學》,用功最密。
著《中庸質疑》,註《數學啓蒙》,以示子侄。就《文公家禮》,分篇纂輯。
奉先務盡誠愨,供辦不委婢僕。忌日慟劇,或至嘔血,生朝愴甚,不御酒餠。
人告以過,則喜而改,見人不是,則面諭書戒,以覬悔悟。婢僕有兄弟鬩者,溫辭以諭曰:「若等獨不念天顯情乎?古語曰:『難得者,兄弟。』今我獨無,誰與爲樂?」因泣下,婢僕亦泣,後不復爭。
嘗以訓長赴紹修講座,討論經籍,遠近多聞風至者。庚子春,卜得《焦易》「如春無功,爲學敎不傳」之繇,吟成一絶曰:「分寸躋攀五十年,無功前定最堪憐。死而後已惟吾職,傳學無傳只聽天。」明年卒。
大山李公,公之師也,所以狀公之德者,槪如是。余雖未嘗識公,而知大山之汚不阿好則審矣。信大山以信公之德。〈蔡濟恭撰碣。〉
豐基
[编辑]黃俊良
[编辑]黃俊良字仲擧,號錦溪,平海人。中宗丁丑生。丁酉司馬,庚子文科,官牧使。癸亥卒。享豐基郁陽書院。
爲新寧,就古縣,刱學舍一區,扁爲白鶴書院,藏書置田,士心興慕。
爲丹陽時,有積敝,邑戶堇數十,公卽上疏,條列綱目,至十餘矣。御批奬諭曰:「無非愛君憂國,予甚嘉之。」特命限十年,蠲貢二十餘事。於是丹民鼓舞,流亡四集。又以郡之前賢禹祭酒倬,於文廟西偏,別搆一間屋以祀之。
在星州,增飾迎鳳書院,又修文廟。時吳斯文健爲州敎官,相與志同意合,揀取子弟,分爲四等,吳主敎而身任檢督,考其勤慢而賞罰。本牧之孔谷書堂,八莒之鹿峯精舍,訓迪多方,成就甚多。得《心經》、《近思錄》、諸性理書,每於公餘,與吳對案講讀,夜以繼日,至忘寢食。或以因勞生病爲規者,答曰:「讀書爲學,本以治心養性,安有生病之慮?反是者,命也。」
公之名登於弘文養才之選,而廷臣有議啓公處以文學之任,以同進惎間而止。
公不汲汲加意於其所已能之技以取榮進,回頭轉腦,求一世之所不求,味衆人之所不味,俛焉日有孶孶,死而後已。玆其擇術之正,嚮道之勤,所以爲可尙也。
雅好佳山水,凡所過所莅,有一名山韻水,必招人共討,或挺身獨往。〈李滉撰行狀。〉
黃暹
[编辑]黃暹字景明,號息庵,昌原人。中宗甲辰生。明宗甲子司馬,庚午文科。歷兩司、承旨、承文副提調、大司成、副提學,至吏曹參判。光海丙辰卒。享豐基愚谷祠。
甫齔,有長者命題《張翰歸江東圖》,卽對曰:「泛湖歸去學鴟夷,帆急秋風日暮時。歸鄕物色可摸也,遯世高心難畫之。」人皆奇其早就。
爲持平,請寢金應南黜補之命。後入銀臺,於經筵啓曰「當今急務,在收拾人才,而如柳成龍之淸敏,金宇顒之雅博,李墍之節儉,皆可仗,而久於外,物論稱惜」云。
辛卯,爲兵曹參議。時馬島主平調信送書,辭甚慢,有日本於貴國如左右手之語,公應制修答,略曰:「大明一統,率土臣民,弊邦與日本,比肩北面,堂陛懸絶,豈兩手比?惟當侯度相勉,永久無替,奈何獨以化外自處,欲與大邦爲讎?」朝廷不能用。
壬辰之難,扈駕西行,差募運使,軍實不乏。隨詣海州,陳時務七事,又陳八條。命議稟,回啓言:「黃某之疏,皆切當今之務,特書小冊,以爲擧行第一策。」
又言:「備堂之無事列坐,不如六曹之各坐其曹,邊閫之奏功失實,不如幕佐之擇任文望。」
以大諫入侍,啓曰:「亂離未定,京城未建四學;列邑尙武,試閱不過武藝。請京外刱修學校,復置訓導,爲敎迪之方。」
公自朝象分潰之後,無意於世。戊申,宣廟昇遐,與長男騎省郞南歸。未幾,朝紳或誅或貶,公則罰止削職。與季氏承旨公,優游湛樂以終。
作養蒙齋,奬誘後生。及永昌之事,名在譴藉,未得一言,鬱鬱自傷,作《浮雲歌》曰:「白日光明元自在,浮雲開閉苦無常。」
嘗曰:「爲學之難,難於上水,一灘纔過,又有一灘。眞實工夫,只在『慥慥惺惺』四字。」作《素屛銘》以自警。〈南泰著撰碣文。〉
公生質旣美,師資有本。及陞朝顯仕,盡知竭忠,勤勤章奏,動愜機宜。朝象潰裂,正立昌言,擯斥而不撓,觀於《素屛銘》一篇可知,略曰「人之宴息,情勝理梏。無師無友,妾婦左右。惟意是肆,孰之畏忌?我作我屛,於面書銘。置身之傍,在目之常。不愧于心,況愧于衾」云。此不獨一家之私,將爲後學規範。〈李瀷撰行狀。〉
郭𡺽
[编辑]郭𡺽字靜甫,號丹谷,玄風人。仁祖辛丑司馬,薦授參奉。
八歲,通經史,能屬文。十歲,作大篇,膾炙人口。長後,築室太白山中,杜門囂囂然。朝廷聞其賢,授參奉,時當光海,遂拂衣而歸。次子瓔以韋布上疏,請斬爾瞻,逮死禁獄,公益無意於世。隱居三十餘年,成就學者甚多。
奉化
[编辑]琴徽
[编辑]琴徽字子猷,奉化人。世宗乙卯生。世祖壬午武科,丙戌拔英試武魁,官正郞。成宗癸丑卒。享奉化文溪祠。
器度宏偉,才全文武。世祖嘗宴文武,應製賡韻曰:「風雲嘉會屬當年,正是黃河値一千。煥爀天章同日月,微臣何幸共周旋!」上喜曰:「武而能文者,今幸得之。」令歌者歌之。罷出闕門,醉而臥。上聞之,解衣令覆之。〈邑誌。〉
琴君應石示其祖縣令公之官時贈言,佔畢諸先生皆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權衡,而稱賞如此,侯之爲人,不問可知。〈李滉撰序。〉
琴元貞
[编辑]琴元貞字正叔,號聾叟。成宗壬辰生。燕山辛酉進士。明宗丙辰卒。享奉化文溪祠。
北門禍作,絶意進取,婆娑丘園,滿畦芋秫,盈樽浮蟻,無寵榮,無耻辱,嘯傲自放四十年。〈宋麒壽撰碣。〉
己卯賢良科,以孝友被薦。與權冲齋、李聾巖、周愼齋、金慕齋爲道義交,李文純公敬重之。
子應石仁厚好施,濟活貧乏,文純公稱美之,手書「種善亭」三字,扁其居。〈邑誌。〉
琴椅
[编辑]琴椅字□□,奉化人。成宗己酉生。中宗癸酉司馬,己卯文科。歷翰林,至府使。明宗辛亥卒。
以母夫人常嬰疾,故不樂京職,出宰郡縣,官滿輒復求外。其爲榮川,其爲豐基,往來甚款。觀其務在簡靜,臥閤稀出,而事亦理。六十二遭母喪,因毁卒。〈李滉撰碣。〉
與兄梧、弟梓,世稱琴氏三璧。梧字伯材,燕山丙辰生員。北門禍作,杜門求志。權忠定公薦其行于朝,黃錦溪、鄭文峰常拜床下。〈李光庭撰誌。〉
琴軸
[编辑]琴軸字大任,號南溪,奉化人。燕山丙辰生。中宗辛卯,司馬兩試,除參奉不仕。明宗辛酉卒。享奉化文溪祠。
華聞驟播,南士之選,咸推君爲首,而愛閑多病,殊不留意得失。晩益厭與後輩紛紛,不復就擧。以行義聞于朝,命復其戶,君蹙然曰:「人自行其所當行耳。朝命及之,何以自處?」除寢郞,至中道而返。
有姑無子,取君而子之。姑死,門長有欲其財者,君悉擧而與之。〈李滉撰碣。〉
琴義筍
[编辑]琴義筍字友卿,號翠巖,奉化人。中宗癸卯生。官參奉。宣祖辛卯卒。
弱冠遊退陶門下,受《心經》、《啓蒙》,潛心服膺。先生嘉之,手書湯《盤銘》以贈。
道薦行誼,除參奉,以除命在先公禫月不起,自此不應公車,專心爲己之學。
弟悌筍,同學陶山,操履堅固,除參奉不仕。〈琴𢢜撰誌。〉
金中淸
[编辑]金中淸字而和,號晩退,安東人。中宗甲寅生。明宗庚戌文科,官承旨。仁祖己巳卒。享奉化盤泉祠。
八歲,受業於朴嘯皐承任之門,嘯皐曰:「是子才而器,能大受者也。」十一,就學於趙月川,一日而背誦盡一卷,仍問曰:「君子無窮事業,其在此書乎?」月川亟許之曰:「此實學也。」自是往來二公之門,淹貫經傳子史,而尤甚於《易》。
壬辰,與柳公宗介同起義,而公掌軍謀,抗海路。一日公歸覲,而柳公猝遇賊戰死,軍散。公竭誠呼集,雖力小不能大捷,而人服其忠勤。
以千秋使兼謝恩書狀赴京,道見貪墨成俗,學校榛蕪,喟然有周衰之歎,形諸詩什。上价筠才而狡,所爲多不善。公不與較,獨飭其所帶,行止有法度,路觀者,皆致敬於公。往謁國子監,市人指語曰:「後行御史,眞閣老也。」時新葬皇太后,赴慰使方同在館,禮部以千秋使係是吉禮,依例賜宴,公呈書言受宴非禮。雖不見施,然中朝識者,皆歎服焉。筠路示所得《林居漫錄》一冊,載祖宗受誣事,將歸覲恩賞,請公記之日錄。公直書曰:「筠所示冊字乃寫本也。」筠大銜之。《會典》之頒,前後使臣俱蒙賞,而獨不及公。同事者皆以爲言,而公未嘗見諸色辭也。
當路籠絡士流,而先試月川門人,授公言職。時方論梧里李文忠公,欲致之死,公亟發停啓之論,長官執不可,公遂呈遞,自是與時論相左。有知公者,除公新安縣,縣故星州也,以州人李昌朝者坐逆誅,降爲縣。寒岡先生縣人,而仁弘在陜川,與星隣也。仁弘方據台席,人率乘時趨附,而視寒岡蔑如也。公到任卽往候岡翁源源,而因公體時見仁弘,深得見惡人無咎之義。仁弘欲以李昌朝事誣及寒岡,搆成告變文案,遣其姪澹,脅公報巡營。公不爲動,徐使客居間,事乃解。
臺官受嗾劾公,公卽日棄歸。大小民閉城門乞留,公權辭慰遣,夜坼門鑰而出,行橐只數馱書卷而已。金溪巖初聞公行馱沈水,心不悅,聞其只有書冊,笑曰:「此老行橐固乃爾。」
所與交遊,張文康、鄭文莊、李蒼石、李石潭、崔訒齋諸賢,而李五峯、沈一松諸公,無不推公爲賢。鄭文莊每恨不得與公同登經席。〈李光庭撰行狀。〉
琴元福
[编辑]琴元福字成之,奉化人。中宗甲戌筮仕,至廣興守。明宗辛酉卒。
名隷忠順,沈淹士伍,旣而折節修飭,爲人所知。在通禮院八年,每大禮,同列必推公以當,咸傾耳屬目稱善焉。
飾廚傳者多事侵漁,務拊字者或疎催科,而公則人歸幹能之譽,民受廉恥之惠。
年老家居,康健不衰。出入溪山,射獵爲娛。壽至八十,子孫滿前。〈李滉撰碣。〉
權士溫
[编辑]權士溫字玉汝,號東江,安東人。
天姿穎爽,早有學行,而不求聞達。晦跡林泉,硏究經義,從遊文純公之門。金鶴峯、趙月川二先生特相友善。〈邑誌。〉
少與表弟金廷凖赴庭試,善筮者曰:「二公今榜必第,而壽不出今年。」公曰:「豈以浮榮易吾年哉?」投袂而歸。金果以是年第而殀。公優遊溪山九十餘而終。〈李光庭撰遺稿序。〉
琴是養
[编辑]琴是養字子善,號三棄堂,奉化人。宣祖戊戌生。顯宗癸卯卒。贈持平。
文藝早詣,弱冠赴南省,鄭文莊公主試,得其卷,亟稱賞之。嘗發解赴會闈,時北人張甚,脅嶺士之有名望者,附麗其議。公母舅要得公爲重,且㗖且喝,公不應,私語同舍曰:「三綱絶矣,尙可以求名哉?」遂卷橐待門而歸,時年二十一矣。
丙子秋,魁鄕解,未覆試,虜東掠,和議成,公西望泣下曰:「天下左衽矣!」遂杜門以求志,自號三棄堂。旣謝世累,唯致力於洛、建之書,往來講論於金梅園光繼之門,潛心硏究,反身體驗,不但求之字句之間而已。
累遷其居,入山愈深,常携一張琴、數卷書而已。所至學者坌集,戶屨常滿,反覆曉解,發其昏蒙。敎人之法,先之以盥櫛進退之節,晨起冠服,招學子拜揖已,以次受業,終日肅然,不徒傳授口讀而已。
親友約就公山齋敍話,一人曰:「此老善使人局促汗浹背,不如在此放懷談笑也。」〈李光庭撰狀。〉
琴聖奎
[编辑]琴聖奎字文叔,號易安堂,奉化人。仁祖丙子生。肅宗丁巳司馬,戊午文科,官司藝。庚辰卒。
早孤,受業於叔父三棄堂,同學者衆,獨奇公。
奉親孝,事兄敬,恤窮族,如不及。口不言人過失,子弟有過,雖有客,庭立而數之。
與李蘿溪東標、權荷塘斗寅爲莫逆友,荷塘曰:「文叔,古之先進也。」
族子訟山得罪,辭連伯氏,與諸宗族竝流南北者十餘人。公棄官奔走,訟冤四年,而流者皆生還。及公葬,諸族曰:「我等之不鬼於遐塞,公之賜也。以所爭山厝之,報其德。」
工於書法,臨池習字,池水皆黑,燕人見之歎伏。〈李光庭撰碣。〉
鄭鐸
[编辑]鄭鐸字汝宣,淸州人。孝宗己亥生。肅宗丁巳進士,己卯文科,官典籍。戊戌卒。
始第,有嗛公者沮公槐選,權公斗紀爭執,久不解。公貽書曰:「槐院、國子,豈能輕重鄭某耶?勿以我久致紛紜也。」
仁顯王后喪,公爲誌石監造官,同僚乃銓長婦弟也,數致銓長意,因曰:「第一往,進塗闢矣。」公笑曰:「性拙,懶於徵逐。顧乃自衒於銓家耶?」終不肯。
權蒼雪斗經常言:「汝宣行廉而守方,不撓於浮議,於吾儕不易得。」葬挽之曰:「居官如處子,守法似高僧。」〈李光庭撰行狀。〉
寧海
[编辑]朴宗文
[编辑]朴宗文字□□,盈德人。世祖朝,武科捷重試,爲咸吉道都事。丁亥,李施愛之變,殉節。享寧海忠烈祠。
李施愛叛,時關北諸州皆應賊,公獨嬰北靑城,登樓禦之。賊四面環攻,矢着樓柱如蝟毛,公不爲動,射賊益力,賊不敢近。呼樓上小校曰:「州郡皆爲吾有,汝帥以孤城敢抗我乎?城卽陷,汝輩皆爲薤粉,能應我者不死。」於是小校悉以箭器投下,公知事不濟,手劍小校,遂下樓血戰而死。時公夫人在家,有異鳥來翔于肩上,夫人泣曰:「無乃遠人不利耶?」後考其日,卽公殉節之日也。〈李徽逸撰《壙石歌序》。〉
申禧
[编辑]申禧字長吉,寧海人。世宗丙午生。世祖乙酉生員。成宗朝,以力學淸修,特除典牲主簿。中宗丙戌卒。享寧海鄕祠。
公自少恥高麗文士業以詩騷,遂講習經傳。
公之妻弟文敬公鄭自英以師儒當銓選,屢欲勸起,而囂然不改。値燕山朝,益自韜晦,優游終老。〈遺事。〉
李孟賢
[编辑]李孟賢字師聖,咸安人。世宗丙辰生。世祖丙子生員,己卯文科。丙戌,擢拔英試。歷副提學,至觀察使,選淸白吏。成宗丁未卒。
公端重閑雅,不喜浮競。及魁春場,上特加眷愛,命公進爵于中宮,賜宴于臨瀛大君第。時公尙未娶,上問曰:「宗室女有可與爲婚者否?」對曰:「近宗無可者,獨咸寧君外孫女當婚。但今歲非吉年,留待明年。」遷殿中,差書狀赴京,踰年還,始委禽,卽右議政坡平君尹坤之曾孫,副正塢之女。遂賜第居京師。
公以經學文章擅一代,而平生著述盡失於兵燹中,獨《西門嶺韻》一律在《皇華集》中。詩曰:「西嶺嵯峨斗揷天,登臨有路可夤緣。還疑汗漫凌霄漢,直欲遨遊挾羽仙。地近蓬瀛閑日月,天連滄海渺雲煙。登高作賦知誰最,使節高吟思湧泉。」
申從溥
[编辑]申從溥字沃卿,號拱北亭,寧海人。中宗庚子武科,郡守。享寧海鄕祠。
公早歲明經,旁通擧業,知名於士友,而累擧鄕解,每屈禮部,乃投筆。
庚申,除巨濟縣令,以政尙淸白,才優文武,移拜漢城判官。巨濟歸路,行裝淡如,只移奇花數叢而手植於縣南素月川,至今播馥,故邑人稱曰巨濟花。
朴毅長 武毅公。
[编辑]朴毅長字士剛,號淸愼齋,務安人。明宗乙卯生。宣祖丁丑武科。累官至兵使。壬辰,錄宣武勳。光海乙卯卒。贈戶曹判書。享寧海精忠祠。
庚寅,除慶州判官。壬辰,南亂作,引兵從兵使李珏于東萊。珏欲中路退遁,公力爭之,珏大怒,欲加以軍律。公猶抗言不撓,珏悔悟,引巵酒謝之。命公歸治慶州城池,旣至,軍民已散。府尹尹仁涵出駐杞溪,公從之,入據竹長縣,募精勇以耀兵勢,賊鋒稍戢,遂夜遁,追斬甚衆。
癸巳三月,引兵設伏大丘巴岑峴,遇賊鏖之,軍聲大振。捷奏,陞通政爲府尹,賜表裏一襲,下書褒之。十二月,丁外艱,朝廷卽命起復,遂冒哀還任所,每瀝血控辭,而不得命。
甲午,賊又犯州東,公擊走之,奪還被虜男婦牛馬無數。自是賊不敢復犯州境,公始受由歸省廬次。乙未,上下敎曰:「朴毅長之把守,功出等夷,其加一資。」遂陞嘉善。
丁酉,與賊戰于永川,大敗之,賊退屯蔚山,築城以自保。戊戌,遂撤歸。是年,上命加嘉義,賜戰馬。〈金應祖撰行錄。〉
朴弘長
[编辑]朴弘長字士任,務安人。明宗戊午生。宣祖庚辰武科,牧使。戊戌卒。享寧海精忠祠。
嘗判濟州,號多奇玩異寶,公一無所問,日業弓,夜必讀書。壬辰,瓜滿將遞,値倭亂,留爲助防將。聞上西狩,涕泣不入寢室曰:「主上播越,臣子何心安處耶?」時公兄毅長爲慶州判官,始遇賊不利。公聞之大慟曰:「吾家世受國恩,當盡節效死。而弟拘於此,兄又敗績,平生報國之願違矣。何以見天日乎?」因不食累日,及聞慶州捷音,卽杖劍起曰:「吾兄果能如此。」
朝廷以大丘當嶺南要衝,首擬公爲府使,西厓柳相公薦。
丙申,天朝遣使日本,將封平秀吉爲國王。朝廷陞公通政,副黃愼偕行。時倭兵尙留釜山,賊情叵測,人皆洶懼,以爲必死無廻。公曰:「臣子奉命出疆,惟王事未竣是憂,豈以軀命死生爲念?」卽與上使擧帆,直至關伯所。其將淸正熾炭于地,使謂曰:「吾將置使於炎上。」公答云:「吾將解衣就之。」會天雨毛積地,關酋懼災,不敢加害。秀吉不受命,促天使及我國使偕還,且聲言再調兵將出。公欲先馳啓,天使難之,公謀于上使,潛遣軍校啓之。
公將還,日本賂遺甚盛,皆却之,搜從者行橐,還二倭劍,只携日本地圖而還。〈李徽逸撰行狀。〉
申虬年
[编辑]申虬年字德叟,寧海人。壬辰倭亂死節。享寧海鄕賢祠。
壬辰之亂,收聚家僮及一鄕義士數百人,自爲義兵將,馳赴寧海,與丑山萬戶權詮結爲聲援,謀欲東西夾擊。時倭寇大掠關東,轉而南下,所過殘滅,諸城望風奔潰。遂自爲奇兵,設伏於葦長山,以遏踰泣嶺之賊,不意狂寇大至,勢若風雨,人皆鳥獸散。公猶厲氣鼓勇,終日血戰,斬獲累級,而我軍無繼,不能當賊。牽馬奴泣請退去曰:「死而無名,孰與逃?」公厲聲罵曰:「將死鼓,御死轡,惟義所在。今日固當決死,以報國耳。」乃復彎弓射賊,而矢盡力竭,竟殞於賊鋒之下。
李時明
[编辑]李時明字晦叔,號石溪,寧海人。宣祖庚寅生。光海壬子司馬。仁祖丁丑,薦授參奉。顯宗甲寅卒。贈吏曹判書。
公自丙子以後,痛念宗國非常之變,有掛冠浮海之志,遂避地于首比山中,蓋取首陽之義。有詩云:「乾坤浩蕩大無邊,日月貞明自古然。誰遣胡塵生汚穢?南城一計誤朝鮮。」
愚伏鄭先生之長銓曹也,見公謂曰:「子以才學有名嶺海間,今而幸見子。吾婿有宋君浚吉方在此,子盍與之共爲擧子業?」公謝曰:「嶺外賤士固願出於先生之門。然時先生之秉銓衡,而從先生之壻遊,不乃爲貞士嗤耶?」鄭先生益賢之,仍與之論天道,稱歎相屬。
公嘗以孼虜滔天,國恥未雪,居常痛恨,有時憤罵當國柄用者之不能建大策,以敵吾君之愾,不自知其言之過也。及聞雲南、閩、浙之師有連兵北伐之報,則已屬疾矣。嘗詠陸務觀「家祭無忘告乃翁」之句,拊枕慷慨不已。〈權愈撰碣。〉
南佶
[编辑]南佶字正卿,號安分,英陽人。宣祖乙未生。光海丁巳進士。孝宗甲午卒。
公於進士唱名日,壯元李榮久與用事者權奸私語,諸人莫之知,公詗知其將以謁聖日脅榜下投凶疏也,公大驚,卽束裝出城,倍道南歸。及癸亥仁廟反正,一榜坐榮久疏,削名者多,陳疏自明。上命該曹考謁聖時題名案辨別之,於是公事亦白,自是遂絶意進取。或勸之,公謝曰:「科第,坑穽也。吾旣不免,安可再蹈?」遂自號安分。〈李家煥撰碣。〉
權璟
[编辑]權璟字景玉,號臺隱,安東人。副提學自弘七世孫。宣祖甲辰生,顯宗丙午卒。肅宗朝,贈持平。英宗甲午,贈承旨。
公性至孝,事父母,常婉愉承順,得歡心焉。及母夫人歿,以久未卜葬地,啼號不絶聲,夢神人贈七字曰「魚臺千尺是君莊」。覺而異之,占吉阡以葬,人謂孝感攸格。
崔貳銓惠吉嘗左遷知海府,疏薦公,孝宗嘉之,命禮招。禮部以束帛加璧無國朝已例,請令廟堂立制,諸大臣以爲不便,事遂寢。當肅宗世,命贈持平,蓋以孝廟之嘗欲以命公者命之也。〈蔡濟恭撰碣。〉
權尙任
[编辑]權尙任字士重,號江坡,安東人。光海壬戌生。顯宗己酉文科,官郡守。肅宗庚辰卒。
律己淸簡,爲政廉明,不肯婾合以取容。以故率不能久於官,歸橐蕭然,不以一物自隨。
厲志刻苦,博極群書。一時所與交,多達官巨人,而皆以孝友淸儉精實之學推許矣。〈李象靖撰碣。〉
甫及成童,受學於伯兄寢郞公尙吉,讀《勸學文》,至書中自有「千鍾粟」之句,曰:「人固爲富而讀聖賢書耶?」寢郞公奇之。
公之文章精切緊要,尤深於程氏《易傳》、《朱子家禮》、胡公《春秋》。李太宰元禎嘗與講討經義,歎曰:「異日嘗爲五經博士。」金大諫邦杰常稱曰:「權某之學,吾儕鮮有其倫。」
爲豐基也,淸簡爲治,吏民咸服。郡吏或有罪被笞者,大自傷慟曰:「我罪當耳。但旣干於明府之治,將何辭歸見父母乎?」基人至今傳之。〈遺事。〉
朴滈
[编辑]朴滈字子潤,號慵叟,務安人。贈判書。毅長曾孫。仁祖甲子生。肅宗己未,除參奉,至正郞。己卯卒。享寧海陶溪祠。
公少從塾師學,與隣兒同業。一日寒甚,同業衣薄不能出,公解一絮襦衣之令學。旣歸,欲還之,公曰:「吾旣授若,寧復推之?」同學者曰:「其如見責大夫人何?」公曰:「毋慮。必無是也。」歸告太恭人,太恭人撫其背曰:「吾有子矣。」
丁太恭人憂,哀毁過制,幾不能支。一日昏仆于地,夢太恭人呼與藥物,驚覺,氣仍蘇,人以爲孝所感也。
肅宗己未,除職,謝恩卽還。庚申黨禍後,益無意世事。
州庠舊例,祭官前釋菜一日,始入齋。公曰:「當與諸生同致三日齋,何敢偃然自便?」遂前期同入齋。是後仍爲成式。〈李栽撰行狀。〉
李徽逸
[编辑]李徽逸字翼文,號存齋,寧海人。贈判書時明子。
九歲,能屬文。嘗題《輿地圖》,有「黃河當中流」之句。崔大諫晛一見嗟賞以爲有經綸之志。又賦《碧落詩》曰:「空中圓無坼,地在天空間。」出語驚人,類如此。
抄取聖賢諸言仁處,裒爲一帙,謂之《求仁略》。
公事親之誠,出於天性,自幼及長,一此不懈。嘗於春月,欲得生魚致饋,使人候之水濱,値水方漲,空手而回。忽有水鳥含置尺鱗於路左,人以爲誠孝所感。
公王父參判公命賦讀《易》聯句,卽對曰:「伏羲橫圖如戲畫,細思其理却無窮。原八爲根各八支,天地萬物在此中。」參判公大加歎賞,遂書《孟子》五倫說以畀之。自是慨然有求道之志。〈弟玄逸撰行狀。〉
李嵩逸
[编辑]李嵩逸字應中,號恒齋,寧海人。贈判書時明子。肅宗己巳,以經明行修,超授六品職。止縣監。
公嘗謂士生斯世,抱負甚大,雖草野韋布之微,於國家治亂安危之所關,不可以出位爲嫌而不一言之。崇陵九年,因旱求言,公卽草疏累數千言,以輔君德、急賢才、重責任、制民産、修學校、抗公道爲當今急務。因縣道投進,道臣以儒疏無此例,不果上。公於是知世不可有爲,益留意進德修業。
明陵己巳,廷臣以公經明行修,有難兄難弟之稱,請超授六品職,公以草茅微臣分外蒙恩,義不可以終辭,卽起赴召。朝議有欲處以經帷之任,大臣以爲宜先試縣邑,遂出知宜寧縣事。公至,一以慈詳仁恕爲政,民大悅,至稱李佛子云。
公在宜縣之日,以敎化爲本,就《藍田呂氏鄕約》,酌古參今,榜諭鄕縣,而以助風化、敦禮敎,眷眷致意。又訪邑中秀子弟敎誨之,旁近學者亦多有聞風興起而行束脩之禮者。〈從子栽撰行狀。〉
李栽
[编辑]李栽字幼材,號密菴,安東人。玄逸子。肅宗丁酉生。英宗戊申,以學行除主簿。庚戌卒。
公酷好古文辭,讀不能以句者,耽淫如嗜欲,屬文有馳驟漫瀾之勢,仲父存齋公絶奇愛之,謂不絶吾家文種也。
公隨先公在愁州,於溫淸之暇,稍取舊所讀書,以講究爲事,先公喜曰:「汝,吾之仲默也。」
公不喜著述,而讀書有會心處,隨手箚錄,名之曰《錦水記聞》。歎曰:「先人嘗以門戶之托寄余,今以慘悴摧殘不自力,先人遺業絶於余乎!」於是勘定先公所嘗編《洪範衍義》,輯顔子、曾子言行爲《顔曾全書》內外雜篇,作《朱書刊補》,以訂講錄之脫謬。
戊申春,領議政李光佐、判書權公以鎭、承旨鄭公錫三等首薦公文學行義,御史朴公文秀素聞公名,躬造門致禮而去,及復命,又以公爲首薦。未幾,戊申之變作矣,嶺南安撫使朴公師洙至安東,亟貽書請公,欲論討賊機宜。時公寢疾數歲,年且七十,以宗國有變,義不可以後,强起扶輿入城,與鄕中士友,規畫倡義之計。
先是,安撫辭陛,及在道,請調用南士有人望者,以公爲首。四月,超授公掌樂院主簿,旣病不能動,又私義有難處者,故再呈辭不起。自是杜門養痾,益無意世事,惟講學授徒而已。
時有一親友爲賊誣引,上親鞫問,知其與公從遊。上曰:「取友,必端矣。」四方聞者相傳以爲榮。
己酉,上因承旨趙公顯命言,命該曹特調用公,又令道臣勸起。
承旨吳公光運以按覈使南下,事訖來訪,禮甚恭。還朝,又首薦公曰:「學問操行爲嶺南第一人。」左相李公台佐亦繼請收用。會有尼之者,事遂寢,公議爲之憤惋。
公雖在草野,愛君憂國之誠無間肉食。自少過庭之際,已聞尊周大義,後見人心狃安,未嘗不慨然太息以爲:「吾東方臣子,雖萬世不可忘此義。彼以時世强弱爲言者,每落第二義也。」乃擬作北伐議,以洩其感憤之意。〈金聖鐸撰誌。〉
李槾
[编辑]李槾字君直,號顧齋,安東人。英宗朝,薦除參奉。
公自在童丱時,紹述仲父存齋先生,不出於家而師道備焉。發憤篤學,《四書》、《六經》、《朱子書》、《心經》、《近思錄》、《儀禮》、《啓蒙》、《太極圖說》等書,悉皆窮探徧考。其於學問階級、道理原頭,得其要領矣。
豐原君趙公顯命按節嶺南,聞名來訪,禮貌甚勤。且以朝家指揮,敎迪列邑儒士,强要公花府訓迪之責。公累辭,不獲已,遂以文遍諭諸生。又定爲學規,謹其拜讓進退之節,嚴其講論課讀之規,行之數月,頗有鼓發奮興之漸。會趙公移節湖南,學政廢弛,識者恨之。
豐原君還朝,首以公姓名登薦剡,至有「制行淸苦、繩墨甚嚴、篤信《朱書》如誦己言」之語,上嘉之,特除永禧殿參奉,公辭疾不赴。未幾,判書金公始炯、繡衣李公宗白・朴公文秀亦交口尉薦於朝,自上又命道臣勸駕,將欲大用,而公終辭不就。〈從子鳳煥撰行狀。〉
義興
[编辑]洪魯
[编辑]洪魯字得之,號敬齋,缶林人。官高麗門下舍人。太祖壬申卒。享義興陽山書院。
公以高麗門下舍人,嘗密啓救李穡、曺敏修得不抵罪。
公移疾歸鄕,圃隱歎曰:「得之得之矣!」蓋以其字戲之也。父進士公問曰:「來時見圃爺否?」公愀然曰:「知其心矣,見之何及?且見之,必不許歸,歸無日矣。」
得邸報,歔欷不視。及聞金震陽疏,起歎曰:「此將死者譫語耳!」
時冶隱棄官在金烏山下,進士公語之曰:「閑居無聊,盍訪冶翁爲?」對曰:「此老有時望,與之還往,是自標也。」
觀公之詩,理趣見識宛是洛、閩口氣,益信公之問學淵源有得乎圃翁,而出處之正,節操之確,未始不由於講明之有素。〈蔡濟恭撰碣。〉
開寧
[编辑]李馥
[编辑]李馥字勉餘,號陽溪,星州人。崇禎處士尙規子。仁祖丙寅生。孝宗辛卯司馬,甲午文科。官兩司、承旨、東萊伯。肅宗戊辰,卒於三水謫所。
器局沈重,踐履篤實,治郡多有異蹟,以言官論事,聳動一世。
家素淸寒,疎糲不繼。自萊府解紱而歸,朴判書信圭觀察本道,巡路造公家,見其淸苦淡泊無異寒士,歎服而去,割俸而周之。
肅宗庚申,臺官摘公追論禮說事,請遠竄,遂謫三水,移興陽。在謫八九年,非甚病,未嘗一日廢書。晩年,成就尤博洽,爲世所稱。〈遺事。〉
盈德
[编辑]金夏九
[编辑]金夏九字鼎甫,遂安人。肅宗丙辰生。壬午進士,己亥文科,官兵曹佐郞。英宗辛巳卒。享盈德鄕賢祠。
戊申,聞亮賊之變,遂奮袂起曰:「不意亂賊近出吾南。」趣裝赴安東按撫使幕下。金夏瑞以詩勉之,和寄詩曰:「旁午羽書增怒膽,辛勤蓮幕急良謀。腐儒安用戎衣列?明主應深旰食憂。」
爲海南縣監,以《呂氏鄕約》、白鹿院規勸課科條。
公文章行誼,蔚爲師表,敎誨後學,鄕人立祠享之。
居昌
[编辑]鄭滎振
[编辑]鄭滎振字汝起,號平巖,東萊人。顯宗壬子生。
公旣喪父母,不復應擧,專心爲己之工。其所著述有《聖學編》、《心學傳訣》、《心經續錄》、《節要集覽》、《禮說輯錄》,闡明性理之蘊。又有易象、陰陽、卦爻諸圖,九容九思,凡聖覽要,有關日用者,排列爲圖。
公家前有平巖,因以自號。溪邊白鷗巖,村前槐杏亭,皆公與諸生習禮風詠者。誘掖後進,所及者遠矣。〈李光庭撰碣。〉
山淸
[编辑]閔安富
[编辑]閔安富字榮叔,號農隱,驪興人。麗朝,禮儀判書。享山淸大浦里祠。
恭讓朝,屢徵不出,見國運將訖,與林先味、曺義生等七十餘人,入萬壽山杜門洞。我太祖屢徵不起,遂踰嶺而南,遯于山陰大浦,遺戒子孫勿赴擧,以耕稼爲業。作詩曰:「不義之富貴,於我如浮雲。石田王春在,携鋤朝暮耘。」每朝整冠服,讀《箕範》一遍,杜門謝客。嘗曰:「余以不死爲恥。」每月朔,登大浦之北丘,以望松京,故後人至今稱之云望京臺。公之子綏國初除同福縣監,以公遺訓不就。〈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