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放光般若波羅蜜經/卷十九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放光般若波羅蜜經
◀上一卷 放光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十九 堅固品第五十七 甚深品第五十八 下一卷▶

放光般若波羅蜜經卷第十九

堅固品第五十七

[编辑]

  佛告須菩提:「彼魔波旬至菩薩所言:『薩云若者與虛空等,有無之事皆空,是法及形亦復空。於空無之法初無能得,已過去者亦不能得空無之法,甫當來者亦不能得,有無之相皆空如空。汝唐勤苦!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者,是皆魔事,非三耶三佛所說。諸賢者當覺魔事。卿作是意者,卿將無長夜墮惡趣中。』」

  佛言:「是善男子、善女人若聞是所言,便當覺知是為魔事。『魔欲壞我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是一切諸法有無之事雖與空等,一切眾生無能見者、無能知者,我當以有無之空為僧那僧涅,逮薩云若為眾生說法使得度脫,當令眾生得須陀洹道、得阿羅漢、辟支佛道,令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菩薩摩訶薩從發意以來,當堅其意不動不轉,不信餘事意已堅固,便行六波羅蜜便上菩薩之位。」

  須菩提言:「云何,世尊,菩薩不動還者為阿惟越致耶?動還者為阿惟越致耶?」

  佛報言:「不動轉者是阿惟越致,動轉者亦是阿惟越致。」

  須菩提言:「是事云何,世尊?」

  佛言:「從阿羅漢、辟支佛地動轉者,是則阿惟越致;從阿羅漢、辟支佛地雖不動轉者,是菩薩則為動轉者。須菩提,以是相行像貌具足是為阿惟越致。有如是相者,彼魔波旬不能壞菩薩令不至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須菩提,阿惟越致菩薩,欲得四禪則便能得,欲得滅脫禪亦復能得,欲得三十七品禪、空無相無願禪皆悉能得,欲得五神通者悉能得之,雖受諸禪不取禪證,不取聲聞、辟支佛證,自取所應以濟眾生。須菩提,以是相行像貌具足知是阿惟越致菩薩。

  「複次,須菩提,阿惟越致,常念於道不離於道,不貪形色,不貪身相,不貪巢窟,不貪六波羅蜜,不貪四等,亦不貪四空定,不貪神通,不貪十力及十八法,不貪佛國亦不貪教授眾生,不貪見佛,不貪善本。所以者何?於空無法,不見空無無相之法有可貪者。何以故?一切諸法有無之事相皆空故。須菩提,阿惟越致菩薩,已具足菩薩念,具足四事,行步、坐起、臥覺、出處安諦詳審,終不卒暴,用意不妄。須菩提,以是相行像貌具足,是為阿惟越致菩薩。

  「須菩提,阿惟越致菩薩為眾生故,以漚和拘舍羅,現在居家五欲之中,施諸窮厄衣被飲食,隨人所欲皆供給之,自行六波羅蜜勸彼使行六度,常稱嘆六度功德,見有行者代其歡喜。阿惟越致處於居家,滿閻浮提珍寶施於眾生,及三千大千國土珍寶佈施眾生初不貪惜,無有淫慾之意,常等法行語言謙下,不陵易於人,不使眾生起於恚意。須菩提,以是相行像貌具足,是為阿惟越致。

  「複次,須菩提,和夷羅洹閱叉常隨後護彼,閱叉等言:『我常當護是菩薩,至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使意不亂終不遠離。』復有五性和夷閱叉,亦復侍護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令余小神及非人神無能得其便者。

  「須菩提,阿惟越致菩薩,信根、志根、精進根、三昧根、智慧根——諸根具足,人中勇猛不為怯弱。」

  須菩提白佛言:「云何為勇猛?云何為怯弱?」

  佛語須菩提:「於道意堅固不動還者,是則勇猛,不為怯弱,當知是為阿惟越致相。

  「複次,須菩提,阿惟越致菩薩道念常具足,不學咒術符書,不作蠱道,不作醫師合和諸藥,不學神仙外道卜相知他男子及女人意。所以者何?菩薩於空無法相不見是事,無有是相,常願清淨,以是相行像貌具足知是阿惟越致。」

  佛告須菩提:「我今當說阿惟越致菩薩像貌相行,諦聽!諦受!」

  須菩提言:「唯,世尊,受教!」

  佛告須菩提:「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者不離於道行,順應五陰,順應諸性,順應諸衰。所以者何?五陰空故性衰亦空。所行不逆國事。何以故?住於空法亦不見法有增有減者。不逆盜事。何以故?以住於空於空法中,亦不見法有持來者、亦不持去者。不逆兵事。何以故?住於空性,亦不見法有多有少者。不逆斗事。何以故?住於空法亦不見法有憎有愛者。所語常順。何以故?住於諸法空如亦不見有常無常故。

  「須菩提,阿惟越致不說城郭事。何以故?住於虛空之空,亦不見聚,亦不見散,亦不見聚落之事。何以故?住於本際不見有得,不見有失。亦不說吾我之事,亦不說種種俗事,但說般若波羅蜜不離薩云然事。行檀波羅蜜不為貪嫉,行尸波羅蜜不為惡戒,行羼波羅蜜不為瞋恚,行惟逮波羅蜜不為懈怠,行禪波羅蜜不為亂意,行般若波羅蜜不為愚痴,行諸法空為諸法主非為非法之主,行於法性讚嘆不壞法者,與諸如來緣覺弟子及諸菩薩及諸新發大道意者族姓男女共為親友,常願欲得見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常願欲見十方諸佛,隨所見佛願往生彼便得往生,晝夜意常不離諸佛之念。何以故?諸阿惟越致菩薩,隨順入欲界,奉行十善得生十方佛前,越第一禪至四禪,從四禪至無形禪,便得生十方佛前。須菩提,以是像貌相行具足,知是阿惟越致菩薩。

  「須菩提,行般若波羅蜜菩薩,住內空者,住三十七品者,住三脫門者,終不言『我是阿惟越致』,亦不言『我非阿惟越致』,自住其地終無有疑。何以故?初不見法有動轉不動轉者。譬如須陀洹自住其道亦不疑怪,阿惟越致亦譬如是,自住其地教化眾生淨佛國土,魔事適起即時覺知,不隨魔教破壞魔事。譬如下愚之人,意欲懷逆惡至死不移,須菩提,阿惟越致菩薩自住其地亦譬如是,諸天及人、諸鬼神龍、諸阿須倫、諸魔波旬所不能移轉。所以者何?出諸世間諸天、龍、鬼、神一切之上,自於其地具足五通,教化眾生淨佛國土,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於諸佛所植諸善本,問諸佛受諸教,所住處有魔事即覺知,以漚和拘舍羅處魔事著本際,自於其地亦不疑厭。所以者何?於真際無狐疑,知真際亦不一亦不二,以過羅漢、辟支佛地。

  「須菩提,菩薩於是空無法相,亦不見生亦不見滅,亦不見斷亦不見著,亦不作念言『我當得阿惟三佛』,亦不言『我不得阿惟三佛』。何以故?以阿耨多羅三耶三菩相自空故。是菩薩自住無所乏短之地,不復悕望餘事,無能壞是地者。何以故?須菩提,阿惟越致菩薩,所有慧不與他人共。彼魔波旬化作佛像,來至菩薩所言:『來取羅漢!亦無有授卿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記者,卿亦未得無所從生法忍,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不授卿記莂。卿亦未有是事,亦無是行,亦無是相,亦無是像貌任受記莂者。』須菩提,菩薩聞是不恐不怖、不疑不厭,意無有二者,是菩薩當自知『我已從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受記莂已』。所以者何?菩薩自知『我有是事,堪任受莂為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彼魔波旬復作佛形像來至菩薩所,便以魔事授與菩薩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記莂,是菩薩即覺知,或能是魔、或能為魔所使作是像來,非是佛,但欲使我墮於羅漢、辟支佛耳。須菩提,若魔波旬復作佛像來至菩薩所,語菩薩言:『汝所行者非佛所說,亦非弟子所說,但魔事耳。』須菩提,菩薩即知復是魔耳,或為魔所使是非佛也,『欲壞我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意,我意終不可轉』。是菩薩意不可轉者,以從過去諸佛受記莂已,以為住阿惟越致地。何以故?以是像貌相行具足堪任阿惟越致,以是當知阿惟越致相。

  「複次,須菩提,行般若波羅蜜菩薩者,欲護持諸法故不惜身命。若菩薩摩訶薩以漚和拘舍羅,乃能作是護法不惜身命者,則為護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法已。」

  須菩提白佛言:「菩薩不惜身命欲護法者,為欲護持何等法耶?」

  佛言:「我說空法,愚痴之人罵詈誹謗言:『是非法,亦非律行,又非尊教。』須菩提,為是法故,菩薩摩訶薩護持正法,菩薩當作是念:『諸當來佛所可說法,我亦在是數中受記。是法亦復是我法,以是法故不惜身命。』須菩提,菩薩為是法故不惜身命,以是像貌相行具足知是阿惟越致。

  「複次,須菩提,阿惟越致聞說深法,亦不狐疑,亦不驚怪,諸佛所說皆能受持終不遺忘。所以者何?用得陀鄰尼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得何等陀鄰尼,能受持諸如來無所著等正覺法而不遺忘?」

  佛言:「菩薩以得聞持等陀鄰尼,便能受持諸佛經法而不遺忘。」

  「世尊,如來所言非聲聞所說,亦非天、龍、鬼、神所說,亦非阿須倫、真陀羅、摩休勒所說。」

  佛告須菩提:「諸所有音聲之名,是菩薩聞是初不驚怪意無狐疑,用得陀鄰尼故。以是像貌相行具足,是為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

甚深品第五十八

[编辑]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阿惟越致菩薩大功德具足,不可稱量功德具足。」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阿惟越致有大功德、不可得稱量功德具足。所以者何?以得無礙無限之慧,非諸羅漢、辟支佛所能及故。阿惟越致住是慧中便受神通,亦非諸天世間人民所能及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能以恆邊沙劫之壽,嘆說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功德貌像相行具足,所入所住深奧之慧,行六波羅蜜,具足三十七品及薩云然,可令人得知是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功德者不?」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汝乃能問阿惟越致深奧之處,說甚深空、無相、無願,說無所有,說無所生滅,諸淫垢,說泥洹淨,說如,說寂真際法性,是諸深法皆是泥洹之像。」

  須菩提言:「世尊,如是說者,但是甚深泥洹,非諸法之教耶?」

  佛言:「須菩提,甚深亦是諸法之教也。須菩提,五陰甚深,六衰甚深,乃至於道亦復甚深。須菩提,五陰云何甚深?五陰如,如以是甚深,亦如道如,是故五陰甚深,道亦甚深。云何如如?夫如者,亦非五陰亦不離五陰,如亦非道亦不離道。」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阿惟越致菩薩摩訶薩,甚奇甚特甚深微妙乃爾,除五陰,處泥洹;若道若俗之所有法,所作無作,有漏無漏,皆悉已除,處於泥洹。」

  佛告須菩提:「若菩薩摩訶薩應般若波羅蜜深妙之法,若念若持自念所住,當如般若波羅蜜教住,所學亦當如般若波羅蜜教。是菩薩盡具足如般若波羅蜜教,持是具足之念受無央數善本功德,舍無量劫生死之難,何況至意守行與般若波羅蜜、與道相應者!

  「譬如士夫情多放逸,與彼端正女人剋期,其女人有事不得時往。未到之間於意云何?彼人為有幾意起想?」

  須菩提言:「世尊,是想甚多!甚多!」

  佛告須菩提:「菩薩奉行般若波羅蜜如其中教,至念一日意不轉者,卻若干劫生死之垢。是菩薩應般若波羅蜜行,一日所受善本功德,勝於菩薩但行佈施如恆邊沙劫。

  「複次,須菩提,菩薩佈施三尊如恆邊沙劫。於意云何?其人植福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世尊,甚多!甚多!不可稱計。」

  佛言:「不如是菩薩摩訶薩念般若波羅蜜,應行一日如般若波羅蜜中教,其功德不可計。何以故?菩薩因是乘疾得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故。

  「須菩提,若有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恆邊沙劫之壽,為須陀洹作功德,及羅漢、辟支佛作功德,至三耶三佛作善本。於意云何?其人功德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世尊,甚多!甚多!」

  佛言:「不如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如中教,其功德不可計。何以故?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已過羅漢、辟支佛地故,從菩薩位成至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故。

  「須菩提,若有菩薩壽如恆邊沙劫,行六波羅蜜。其人功德寧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甚多!」

  佛言:「不如是菩薩隨般若波羅蜜教,一日如中行六波羅蜜,其功德不可計。何以故?般若波羅蜜者,是菩薩摩訶薩之母,住是般若波羅蜜中,具足諸佛法故。

  「須菩提,若有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如恆邊沙劫之壽行法之施。於意云何?其人功德寧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甚多!」

  佛言:「不如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如中教一日法施,其功德不可計。何以故?菩薩不離般若波羅蜜者,則為不離薩云然。菩薩欲得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不當離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若有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如恆邊沙壽,行三十七品及空、無相、無願,其人功德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世尊,甚多!甚多!」

  佛言:「不如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如其中教,一日如般若波羅蜜中教,行三十七品及十八法,其功德不可計。何以故?初不見有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從薩云然有還者,離般若波羅蜜者便有動還故。須菩提,是故菩薩不當離般若波羅蜜。」

  佛告須菩提:「若有菩薩以恆邊沙劫之壽,行六波羅蜜,所有財物飲食佈施,以法佈施及諸三昧事,欲為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其人功德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世尊,甚多!甚多!」

  佛言:「不如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如中教,所可佈施及法施與諸三昧事,欲為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其功德不可計。所以者何?如般若波羅蜜教者,於諸功德中為最第一。離般若波羅蜜念者,是為非念,亦為非求。

  「複次,須菩提,菩薩欲發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者,當善於智求。須菩提,若有菩薩習行六波羅蜜者,壽如恆邊沙劫,勸助過去、當來、現在諸佛及僧所作功德代其歡喜,持是歡喜持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其功德寧多不?」

  須菩提言:「世尊,甚多!甚多!」

  佛言:「不如是菩薩一日與般若波羅蜜教相應,持是功德當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須菩提,菩薩欲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者,當善於智求。」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從無所作為為最第一。若無所作、無所為者,云何而得正見、須陀洹及羅漢、辟支佛至薩云然,成阿惟三佛?」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不可從有所作得須陀洹至薩云然,成阿惟三佛。行般若波羅蜜佈施,亦不求有所作,亦不有是佈施意,常念言『是佈施空亦無所有』。何以故?是菩薩學善於內外空及有無空故。須菩提,菩薩住是空已,觀諸所作作是空觀,已則不離般若波羅蜜;不離般若波羅蜜,則受無有數、無有限、無有量諸福功德。」

  須菩提白佛言:「無有數、無有限、無有量,有何等異?」

  佛言:「阿僧祇者為無有數,有數身亦不可得,無有數身亦不可得。無有量者,當來、過去、今現在不可限、不可量,亦不可思議。」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可使五陰不可量、不可數、不可限不?」

  佛言:「有是。」

  須菩提言:「世尊,何因五陰不可量、不可數、不可限?」

  佛言:「五陰空,不可數,不可量。」

  「云何,世尊,但五陰空,諸法為不空耶?」

  佛言:「我初不說諸法空耶?」

  「世尊,亦說諸法空耳。世尊,空者,為是不可盡,為是不可數,為是不可量。空者,不可數,不可量,亦不可平相。世尊,是法義解亦不可得若干。」

  佛言:「如須菩提所說無異,以諸法不可得故。佛說若干不可得,是法空、無相、無願、無所有、無所生,是為滅,是為泥洹,是為如來無盡至於泥洹。」

  須菩提白佛言:「未曾有,世尊,甚奇!甚特!如世尊所說無所得法,我聽世尊所說諸法亦不可得,以諸法不可得,空亦不可得。不可得義為有增減不?」

  佛言:「無有增減。」

  須菩提言:「六波羅蜜亦無增減,三十七品亦不增減,八惟無禪、四無礙慧、四等、佛十八法及十種力、四無所畏亦無增亦無減。」

  須菩提言:「世尊,若是法從六波羅蜜至四無所畏若有增有減者,便不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須菩提,如是,如是,不可得之法亦無增亦無減。若行般若波羅蜜,若念般若波羅蜜,若習般若波羅蜜漚和拘舍羅,亦不念言『我增六波羅蜜』,亦不念『我減六波羅蜜』,當作是念『但有名故有六波羅蜜』,持是所念,持是發意,持是善本,施作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如諸法如。」

  須菩提白佛言:「云何為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如諸法如?世尊,何等為諸法之如,為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佛言:「五陰之如,泥洹之如,是故為阿耨多羅三耶三菩,是亦不增亦不減。是故菩薩不離般若波羅蜜,倍復精進行般若波羅蜜,亦不見諸法有增有減者,是故不可得法亦無增減。須菩提,是故六波羅蜜亦不增減,至四無礙亦不增減。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當作是不增不減之意。」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訶薩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為用初時意得成?為用後頭意得成?前意後意各各不俱,云何善本得聚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世尊,是不俱不同之意,云何有所成功德,不成不聚不得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佛告須菩提:「我當為汝說譬喻,諸有智之士以譬喻得解。於意云何?譬如燈炷,始燃之時,為用初明得燃?為用後明得燃?炷燋之時為用初時明燋?為用後時明燋?」

  須菩提言:「世尊,亦不用初頭焰得燃,亦不離初焰因緣得燃;亦不用後焰得燃,亦不離後焰因緣。」

  「須菩提,菩薩亦不用初意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亦不離初意因緣;亦不用後意得,亦不離後意因緣得。

  「須菩提,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從初發意至十住地,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世尊,云何從十住地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佛言:「先從智地觀地,具足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從八輩觀地、薄地、離淫地、已辦地、辟支佛地、菩薩地、阿耨多羅三耶三菩地、佛地,具足佛地已,便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菩薩於是十地學,亦不從初發意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亦不離初發意得,亦不以後意得,亦不離後意得。」

  須菩提言:「世尊,十二因緣起甚深!不以初發意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亦不離初發意因緣;亦不用後意得阿耨多羅三耶三菩,亦不離後意而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

  「須菩提,於意云何?意已滅可復使更生不?」

  「世尊,已滅不復生。」

  「須菩提,意已生為是滅法不?」

  「世尊,是實滅法。」

  佛言:「已滅法者是為滅不?」

  「世尊,不也。」

  「須菩提,於意云何?為正爾住不?」

  「世尊,住如如住。」

  佛告須菩提:「若如住者,真際住當如如耶?」

  「不也,世尊。」

  佛言:「於須菩提意云何?如者為甚深不?」

  「世尊,甚深!甚深!」

  「須菩提,如者為是意耶?」

  「不也,世尊,如非意。」

  「須菩提,意為離如耶?」

  「不也,世尊。」

  「須菩提,如以如為相見不?」

  「不也,世尊,如如不相見。」

  「須菩提,如是行者,為行深般若波羅蜜不?」

  須菩提言:「世尊,如是行者為行深般若波羅蜜。」

  須菩提言:「作如是行,為行何法,世尊?」

  佛言:「作是行者為無所行。何以故?行般若波羅蜜者無若干行。」

  「世尊,夫如者,亦無若干,亦無作若干行。」

  佛告須菩提:「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為行何等?」

  對曰:「為行畢竟無有二處。」

  佛言:「行畢竟者,為有若干行,為有相行耶?」

  「無有,世尊。」

  佛言:「無相為有相念耶?」

  「無有,世尊。」

  佛言:「云何有相念?」

  須菩提言:「世尊,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亦不作是念有相無相。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不具佛十種力及十八法,不成阿耨多羅三耶三菩。菩薩漚和拘舍羅於諸法無所念亦不不念。何以故?菩薩知一切諸法相皆空故。住空法為眾生故行三三昧,持是三昧教化眾生。世尊,菩薩摩訶薩何等三三昧?」

  佛言:「住是三昧者,與空、無相、無願相應。一切眾生皆著於空,著於相、願,菩薩摩訶薩安處眾生以空、無相、無願之法,行般若波羅蜜菩薩以是三事教化眾生。」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