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新民校刊/第4期/國難時期與國難教育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國難時期與國難教育
作者:方汝銘
1936年4月31日
本作品收錄於《新民校刊/第4期

國難時期與國難教育 方汝銘


敎育在本質上是爲適合生活底要求,人類在生活的過程中 ,爲取得生活的効能,就需要把應付環境的實際經騐傳授給後 代的人,於是就產生了教育,然而時代畢竟是進展的,人類生 活的方式亦跟着進展了,原始時代底簡陋生活自然是不能持久的,在不斷改善生活的過程中,由生活底要水而產生出來的教 育,亦就不得不跟着改善或變更了,一時代得一時代的生活, 這只是不足多道,因而一時代有一時代的教育自屬必然的了, 所以教育可以說是時代的產物。 社會自產生了不平的現象,教育也跟着起了不平的現象, 中世紀的封建時代在歐洲是僧侶,貴族領主,騎士佔有了社會 的統治權,因而教育是被這些優越底聰明人所佔有,在中國方 面也有同樣的現象,一直到君權時代,帝王,諸候,不單佔有 了教育的特權,而且利用教育來鞏固自已的價位欺 [庶民|以 到家天下垂古萬年的日的,著實帝王這種政策是完全成功了,士大夫完全變成了帝王的御用學者,天子重英豪,從科舉制 度成了的歌功頌者,恐民政策底成就自然完全是要由於這些 御用學者的功勞。 然而,時代畢竟是不時在向前邁進,封建制度底時代給資 本主義時代取而代之了,學校式代替了科舉制度。可是學校式 的教育到底還是給幾個有錢階級所佔有,在本質上它仍是失却 了原來的意義與任務。 這些的教育,我們是要不得的 大衆生活登載了一篇陶行知先生所擬的而經過上海文化界 救國會通過的國教育方案,這個國教育方案的目標,據裡 面所標榜的是推進大衆文化,爭取中華民族之自由平等,保斯 中華民國領土與主權的完整,而國難教育的對象是1,教育大 衆聯合起來解决國難2,教育智識份子將民族危機之知識向大 衆廣播,這個方案自然是針對目前中國實際情况而產生的, 在敵人步步進迫的情形下,是决定了整個中國生命的存亡 關鍵,一個國家將到了危亡的時候自然是十足的「難」了!然 而,國難只有國難而已,未完全到了絕望,自然還有一線復活 的希望,於是要求解决這當前的國難危機,把垂危的生命重新 救起來,就需要於應付這國難特殊環境的各種設施,軍事,政 治,經濟,以至於文化領域等各種組織都應適合於這特殊環境 的要求,單是在軍事上的設備,作戰技術的訓練,在這當前的 國難是不夠的,敵人底炮火雖然會使我們感覺到駭怕,可是 得到最後的勝利,除了物質的找求外,在精神上,在內政上, 在組織上也是需要同樣的并重,而且目前的中國危機,不是在 於戰勝了某一XX主義就能解决的,戰勝了第一個XX主義者,跟着來的還有第二個XX主義,第三XX主義,因此爲求救 萬年大計,爲求一勞永逸計須要從事於國家與個人生活力的培 植,要完成這一個要求,教育是負第一等的使命而且我們深信,深信整個的國家不是少數人的,因而整個國家的事不是少數 的事,我們更深信要解救當前的中國危機,不是憑幾個什麼Page:NLC404-01J002036-54417 新民校刊 1936年4期.pdf/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