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旅軒先生文集/卷八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七 旅軒先生文集
卷八
作者:張顯光
1642年
卷九

雜著

[编辑]

金上舍字說

[编辑]

上舍初字曰子美。蓋賁其名烋也。余以爲烋固美之盛也。字以子美。果稱矣。然而惟美其美。不致其處美益美之義焉。則恐所美者此而止矣。非長進之道也。竊想先君子命名之意。深且遠矣。豈在於淺近哉。吾人事業。誠有眞且大者。則慈望所屬。其不在是耶。所謂長進之道。雖能美矣。而不自美焉。又須有自韜自礪之志。然後其美不止於前美。而必至於盡美也。孔門顔子。已到亞聖地位。則其有諸身者何如。實諸中者何如也。而猶云有若無實若虛焉。則是不以已有爲有。已實爲實。方且欲罷不能。旣竭其才。必至于聖焉天焉而後已者也。此非後學之所崇仰耶。上舍於是請改之。余以謙可應之。則上舍又請其說焉。上舍固余最所愛重也。遂爲之陳敍如右。仍復勉之曰。上舍嘗從事於易學矣。謙卦卦爻彖象。其辭備矣。上舍就這卦如筮斯得。反覆焉紬繹之。默會而體驗之。其於處美之道。受益之慶。有可量耶。必將能盡夫君子有終之亨。而克承命名之先旨矣。此一謙字上。自有許多吉德基焉。上舍當自認得之矣。余何必重煩其說哉。

臥遊堂說

[编辑]

堂之主人。卽朴君晉慶明述甫也。主人身被齋郎之任。任所在江都。卜日發程。余來奉別。仍留攝疾于堂。有孫兒輩數人。在傍供藥餌。余問汝等知堂號之義乎。其以臥遊號之者。何旨也。孫兒等亦不能詳言。余就思之。則余亦臥於病席。臥者豈有遊乎。遊雖有遠近。必須動身擧趾。然後當有往焉。此豈臥者所能哉。臥遊之說。出於何人。而主人之取之以名堂者。其意亦有在矣。吾人生爲男子於兩間。旣幸矣。豈可蟄伏匏繫於一隅閭閻間。醉生夢死於一場。鳥獸同羣。草木同腐哉。必也遐遠其耳目。廣大其心胷。得我心神。無所不到於上下四方之宇。古往今來之宙。其所謂方外物外形外象外者。無非我方寸中區域。然後可以爲大遊大觀。而爲不負生爲男子之志業矣。嗚呼。此豈可與拘人俗士。論此遊此觀哉。非至人。誰得以盡此遊此觀哉。以言其次。則普天之下。率土之濱。其爲名山大川巨野長郊。凡幾千也。三皇五帝三王歷代之京都古址。凡幾墟。達人碩士名儒先哲之播芬遺芳之蹟。凡幾所。此莫非男子一遊一觀之不可不果者也。主人必嘗有志於斯焉。而老且病矣。知不可以遂焉。則乃以臥遊名其堂。其遊豈可恒人凡友之所可認得哉。方其日暮客歸。柴扉重掩。諸子之侍傍者執卷。各退于其所。而主人餘醉未醒。假睡於枕上者。此其臥遊之辰乎。想其遊也。神千里於瞬息之間。目萬古於須臾之頃者。非其遊乎。凡其可慕可尙可感可戒者。無非興思懷想之地。則其遊也亦不可一歸之於虛矣。主人之方臥此堂也。必以在外之遐境爲遊矣。今則邈赴江都之寂齋。其能不以卧遊此堂。爲席上之思耶。堂前所覩物目。余令孫兒輩。錄諸幅緖。遙想此等各種各卉。無不掛在主人心目上也。聊使孫兒。把筆呼題。以爲他日追省之地云。崇禎甲戌季夏初旬。旅翁呼稾。

用拙堂說

[编辑]

堂之主人。致書於顯光曰。堂在林川郡南塘江之西畔。卽吾所卜置也。而號亦吾所號也。昔我先人。以養拙扁其堂。故吾兄弟三人。幷承其拙堂而號之。兄聖徒則曰守拙。弟聖復則曰趾拙。今聖徵以用拙號吾堂。拙固家傳而共尙之者也。遂悉其形勢之勝。景致之富而錄示之。仍請一文字。要爲不忘之資焉。余惟拙者。德之質也。拙以持心。則心無妄思。拙以持身。則身無妄動。應事以拙。而事無不順。接物以拙。而物無不孚。然則拙非萬福之基乎。養而傳之。以爲一家積德之地焉。于以守之。于以趾之。無非繼述之孝也。而主人之用之也。則其所以著意焉者。又有深矣。夫拙則不才。才則不拙。以拙任拙者。常短於有爲。以才使才者。常病於作爲。故惟其才矣而用拙。然後才以濟拙。拙以制才。而可以爲適用當行之道矣。主人亦可謂長於才也。乃以用拙爲志。而號堂服膺。則主人之得力於此拙者。畢竟爲如何哉。余爲主人重賀也。若夫江山形勝。瞻眺景致。則登于堂者。必有能以文代畫之手矣。顯光實以拙任拙者也。玆因主人之索言。敢以拙說吿焉。

明鏡新堂題詞

[编辑]

堂主。卽吾外孫朴慄。自以鴈行中第四。承其生父之命。歸後于其伯父上舍公。上舍乃龍巖先生之奉祀曾孫也。龍巖所師則松堂朴先生也。所友則眞樂金先生也。蓋其門路之正。自任之重。詳在著述諸書及府儒耳目。余不須言矣。龍巖在世時。置堂宅前。沼其下而方之。遂名其堂曰明鏡。想所以名堂者。必非尋常焉。惜値兵亂。堂不免爲丘墟。上舍公設茅齋數間。上舍歿後。齋又頹破。今乃整舊礎建新齋。房二間廳一間。雖不能奉準舊堂。亦可謂之肻構耳。我以宿疾小間。來見稚孫。堂主請我一言留壁。故粗序其堂之首末。敍訖。復爲之贈語曰。嗚呼。汝之肻構。其志固善矣。然以耄思之。汝之繼述事業。豈止於構得此堂而已哉。其所重且大者存焉。先生所著紫陽心學至論。卽治心之大要也。擊蒙篇,景行錄。皆日用間不可不顧諟者也。三侯傳。又男兒志尙之所切也。衛生方。亦血氣爲身者之所不可不念也。汝居是堂。能不墜先生遺訓。豈非汝事業之重且大者乎。我雖言耄。終之以此言者。其意不淺。汝其勖之。

孫𨥭娶戒

[编辑]

乾上坤下而夫婦之位定矣。陽外陰內而夫婦之義定矣。日晝月夜而夫婦之別定矣。凡剛柔健順動靜唱和之道。無非夫婦之常例也。汝今臨娶。若復數日後。便具夫婦矣。夫婦之義。汝其知乎。聖人序夫婦於五倫之中者。其意重矣。世中人不知此義。以夫婦爲至密之分。而不思其理焉。其相狎之而不致敬者。淊淊也。彼何足道哉。今我送汝娶焉。汝能克體吾志。豈非吾望乎。古禮。謂妻父曰外舅。謂妻母曰外姑。舅之言。謂以事父之道事之也。姑之言。謂以事母之道事之也。此旣娶後第一道理也。其餘一動一靜一言一行。無非汝致謹之地也。汝果能念念不忘此戒。豈非汝萬福之原哉。耄言至此。汝其念之勖之哉。

周王山錄

[编辑]

山之高不爲最也。而山之名則著焉。以其有古跡。且其巖壑奇異也。余聞久矣。思一觀以快塵眼者宿矣。而願莫之遂也。是夏。從朋友就山之近區而寓焉。一日。約二三友人。擬副宿願。是日午雨作。不能徧遊。聞之於人。山之所以以周王名者。在三韓時。有一王號者。避亂于此。置闕于山之上。傍有瀑流。瀑流中有巖穴。人可隱藏。而以其瀑流蔽之。故外人不知其有穴焉。主有急則藏于其穴以避之云。余以日暮且雨。不得親見其跡。山之得名則以是矣。觀者謂此山洞狹而溪險。巖壁磈峻。嶺上平廣。四方之路皆阻遠。當亂世。可藏兵以禦賊也。若遊觀之人。則非特以古跡。爲其巖奇水潔。似是羽人栖息之地也。洞之名者有二。而東者乃所謂周王避亂之所也。瀑穴未變。闕址猶在。而入洞數里許。今有弊寺焉。西者巖壑。比東尤奇。而巖腰人跡未及處。有異鳥巢其隙。人謂之靑鶴。每於春夏。卵育於此。對巢巖頭。爲立小庵以望之。而壁遠巢高。人不見其鳥。平時來賞者。次角以驚之。待其飛出。然後得見其形。有一武人。射其巢。矢著其傍。自後鶴遂移栖于愈險之巖。人不復見焉。洞至五里許。厓絶路竆。路竆處有巖曰附巖。蓋其巖石。襯貼懸厓故名矣。若能蟻附蝨攀而行。則可緣其巖。以通其路。由其路而踰一嶺。則山勢稍平。不甚奇美。而但有龍淵數處。受瀑成潭。危不可近。深不可測。由龍淵北去七八里許。古有村店。名曰廣穴。因亂散亡。今只遺數幕云。而皆余行所未及見也。余於是行。雖未能徧賞。然山之大槩。則已得以領略焉。最所奇者。諸巖也。巖之在西洞者益奇。試以是日所目者記之。則自洞口至路竆處。可五里兩岸皆巖。而不相疊累。下自巖根。上至巖角。不知其幾丈。而直一石以首尾焉。中有小溪水。從溪有微逕。逕不履土。躐石而步。石布溪左右。或高或低。或巨或小。或縱或橫。或側或夷。非健脚力。必常蹉跌。由其逕者。仰視兩厓之壁。則巖根各去人纔咫尺。而巖角直揷雲衢。天與日。眞如井中見也。至所謂附巖之上。則左右諸巖。羅布眼前。千形萬狀。無不具悉。或方或圓。或縮或突。或左右相對。有若拱揖者然。或彼此相高。有若爭爲長雄者然。或配合之如夫婦者。或序次之如兄弟者。或若仇讎焉相背之。或若朋友焉相親之。或一巖巍然。衆巖俱低。則其尊仰敬奉之者。君師如也。其卑傲壓倒之者。臣妾如也。東厓之巖。不連於西厓。西厓之巖。不屬於東厓者。有似乎分門別陣法。不得相混也。或儼然莊然。中立不倚者。有若大人正士之不可犯也。或爲詭爲怪。不可貌象者。有若異道左學之反吾倫也。或若介胄之士。以不拜爲禮者焉。或若梟熊之將。以殺伐爲心者焉。或若上古聖人。生在朴略之世。道一天地。不露性情者然。或若末世浮薄之人。負藝恃才。驕傲自售者然。有或如偃蹇林壑。高尙其事者也。有或如逃遁巖穴。若將浼焉者也。或有乖戾而自異者焉。或有依附而衆同者焉。或有小從於大者。或有後隨於前者。藏縮頭角者。如有所畏怯於時勢者也。暴露稜隅者。如有所憤怒於世亂者也。此其大略耳。不可具狀矣。今以其奇形異狀。敢擬之於前史所聞。則有如好古慕聖之人。憤生世之苦晩。慨未見乎至德。想其道而思其人。用毫端造化。圖畫出千古上聖人。排三王列五帝。首之以盤古氏。間之以無懷氏葛天氏。下至三代聖王。無不備其象而尊尙之。模其形不模其道。畫其體不畫其心。只憑名位而侔擬之者也。又如電光斗樞。軒轅御極。蚩霧旣收。雲師列位。調陰陽順四時者。風后之相位也。戢萬邦淸四海者。力牧之將威也。齊日月而造曆。運節氣於掌上。容成有焉。占斗建於天文。作甲子於人寰。大撓有焉。俯察仰觀。竆萬變作㟖數者。是隷首也。候氣考數。求中聲造律呂者。是伶倫也。爲文章而貴賤以章。作舟車而萬國來貢。蓋有庶官咸備。各修天工。而治天職之氣象焉。又如唐虞之際。堯舜立極。四岳在位。元凱登庸。都兪吁咈於一堂。羣后濟濟而讓德。做祥風光瑞日。蓋有百僚師師。庶績其凝之氣象焉。又如周武王止師牧野。俟天休命。萬國畢集。十亂齊作。行伍井然。戈㦸彗雲。太公鷹揚。閎夭獻猷。黃鉞白旄。王于誓師而友邦冢君御事。司徒司馬司空亞旅師氏。千夫長百夫長。各稱其戈。各比其干。各立其矛。共聽誓辭。則蓋有如虎如貔如熊如羆。止齊勖哉之氣象焉。又如周公居冢宰。制作如造化。庶官百職。咸秩俱序。禮樂文物。無不備具。百辟來朝。五等序列。玉帛交錯於庭。鍾鼓備懸於下。大猷方開。尊卑不敢亂位。廟享旣設。大小罔敢踰禮。則蓋有穆穆皇皇彬彬郁郁之氣象焉。又如天地元氣。鍾於尼丘。洙泗設敎。英才雲集。三千門弟。七十成才。立五科而盡其才。用四敎以就其學。或有升堂而入室者。或有望門墻而不得入者。回也如愚。參也魯。仲由勇。曾點狂。各因其才而成就之。則才隨人而長短。學隨功而高下。蓋莫非聖賢之徒者也。又如鄒孟特立於戰國之時。紹洙泗之聖學。做巖巖泰山之氣象。養浩然之正氣。充塞乎天地之間。顚倒齊梁之君。仁義之說。可以經天。妾婦儀衍之徒。道德之論。可以緯地。憤頹波而立大防。衛吾道而作大閑。出入乎皇王。縱橫乎禮義。辭鋒不知其幾千丈乎。話頭不知其幾萬層乎。流俗仰其義而魂遁。異端望其風而魄奪。則其確也不可撓。其嚴也不可犯者然也。至如秦關一破。楚虎方驕。時乎不來。赤龍暫屈。鴻門一宴。豪傑爭馳。增玦頻擧。莊舞方張。良出斯急。噲盾直入。當是時也。風飜雲亂。虎據龍蹲。楚臣謀楚。漢臣謀漢。天下雌雄。其未決者乎。又如天下歸漢。楚亡魯屠。田氏有孫。守義孤島。從者四百。莫非義士。天下非不寬。四百之身無所容。漢爵非不榮。一心之守不可易。於是憤義誓天。約與同死。四百齊節。秋霜凜凜者乎。又如炎運將竆。英雄無所騁其力。吳魏方强。蜀業孤危。力雖微而義愈壯。勢雖薄而志則雄。臥龍奮鱗於雲雨。鳳雛鼔翼於冥霄。關羽虎躍。張飛熊憤。趙雲揚羣。又皆張膽而振拳。終不可以成敗論英雄。當其時也。蜀之一方。豈非英雄之窟也。又如睢陽危急。孤城勢迫。張廵仗千仞之節。許遠負九鼎之義。愛妾是食而志不撓。雀鼠斯掘而氣不挫。賀蘭忌功而不救。虜勢乘弱而益逼。南霽雲怒膽如斗。䨓萬春義憤如山。當是時。使城中之人。齊憤而共激。有必死之心。無偸生之計。以一城捍天下。城雖破而節愈堅。死雖慘而義益高。何其壯也。又如崖山日沒。蒼海雲暗。君臣社稷。載之一航。當是時也。事已竆於無可柰何矣。而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諸人。臨危大節。確然與在平常之世者無異。朝衣拄節。任綱常之重於身上。圖存一日之社稷。便盡一日之職分。雖伯顔弘範。以滔天之勢迫之。在我之志。曾不少變。吁其凜哉。此吾之遊是山也。見千巖之奇狀。而認吾人氣象於萬古之上。雖其人事之大小不齊。往跡之吉凶各異。其何害於博取而廣比乎。至於寂滅之敎。起於西方。而瘦髠老釋。百十爲羣。塵芥六合。夢幻人世。仰天向壁。坐禪入定者。所謂僧佛。則巖之詭怪者。似之仙道之學。出於後世。而竊造化權。超生死關。逆天理捐人倫。方丈爲宮。瀛洲爲家。靜坐千春。爛柯一局者。所謂神仙。則巖之隱僻者似之。雖然。皆非吾道也。似焉而何足尙乎。然則巖非有意於似人。而我自以意而擬之耳。一山之巖。而巖形有千殊萬別。一天地之人。而人事有千變萬化。則天地造物之情。於此乎見矣。巖形之所以千殊萬別。人事之所以千變萬化。莫非理也。理本一也。而形於物者。有千殊萬別。事於人者。有千變萬化。何歟。蓋此理本無方所。又無形體。故物得之而爲形。自不能無其殊別。人得之而爲事。亦不能無其變化。理之一者。體也。而形之殊別。事之變化者。用也。不有其一。烏得有千萬用也。故體不可不一。而用不可不千萬也。然而天地之生物。物之做形。其不得不千萬者。自然之勢也。不容不然矣。若以吾人而做氣象事業。寧可不取舍於其間也。物形之殊別。人事之變化。旣不害於理之一者。則我之所以權衡乎。往古之跡。取舍於人事之變者。亦不害於性之一也。然則巖之所以似之者非一。而我之所以取之者。能無擇乎。三皇五帝之至道之朴。至德之淳。我不可不尙之也。軒轅之做庶官。唐虞之位百職。整整肅肅。如牧野之擧。秩秩彬彬。如周公之制。我不可以不慕之也。洙泗之設科。孟氏之衛道。我於是乎師之矣。鴻門之豪傑。田橫之義士。吾偉其略。不觀其德。吾美其志。不取其道矣。蜀中之英雄。睢陽之節義。崖山之忠義。我於是乎高揖之矣。若夫僧佛之學。異矣。斥之可也。仙道之道。左矣。遠之可也。其所以可尙也可慕也可師也。偉之而不觀也。美之而不取也。可以高揖之也。可以斥而遠之也者。皆吾平昔之所講明也。何待乎山之巖也。而惟其想像之。擬倚之。千載之下。如得見儀容風節於千載之上。則豈非由今日是遊而得之也。於是。誌其所以比擬而認會之者。以爲他日几案上起發之資也。萬曆丁酉孟夏日錄。

同塵錄

[编辑]

余性鄙下庸拙。本無厓岸峻絶之行。其於智愚賢不肖貴賤富貧。隨所遇而應之。隨其人而待焉。凡有貴與富者。非在所嘗親厚與夫有誠意相見。則固不敢自有板附之意矣。至於所謂賢智者。若不自察其果賢果智。則不敢趍走要見。雖或遇之。亦不敢輕爲之心許也。貧與賤者。如不以其道而取之。則固無與於性分之內也。余不敢以自外者而輕之。至於愚不肖也。亦未嘗區而別之。卑以傲之。或與之容遇焉。或與之接語焉。故尙余者。有或比之以展禽之和。譏余者。有或方之以鄕愿之行。余猶不能改其度也。一自亂離來。世道益以昏濁。人心益以悖惡。當此時也。雖守正道躳禮義者。其在鄕曲。不可一切以規矩繩墨律之。况余流離旅寄于異鄕異閭者。豈可無隨俗自韜之道哉。於是。勉爲和柔之色。務去剛勁之容。雖遇奴隷僕妾兒童下愚。必與之和顔以接。溫語以待。况於陵駕閭里。敢生氣勢者乎。非獨慮其遇悍夫。値驕漢。慢語觸怒。頑容致辱而然也。縣俗朴野。民無知識。只可以忠信質直而相交。不當以禮法揖讓而從事。故不得不爲之變常改度焉。余拙於言。未嘗能爲心外之言。今或有强談者。余拙於貌。未嘗能爲不喜之笑。今或有勉笑者。局以戲者有之。射而玩者有之。或同漁者於前溪。或從獵夫於後山。或伴箕踞於阡陌。或和戲謔於街路。或談干戈。或話農桑。隨問隨答。不敢爭是非也。隨言隨聽。不敢辨得失也。如此而度日。如此而卒歲。時自思之曰。余之處亂世隨末俗。其爲自保計則得矣。顧無乃同流合汚。日與染化而不自覺者耶。旋自解之曰。徇於外者。跡也。守於中者。心也。不可變者。道也。有所變者。事也。吾一其中心之守而已。其何傷於外跡之徇乎。吾不變其不可變者而已。又何害於變其可變者乎。能大能小。然後可以見龍之神也。能屈能伸。然後可以見鬼神之妙也。夫道豈可一向爲其高者遠者深者大者哉。雖至德之人。有時乎爲其卑近淺小者而不以嫌焉。此其所以成其高遠深大之道者也。斯道也。豈獨在人而然哉。廣大高厚如天地。至明如日月。深遠如風雨。而亦無不然也。試言之。天之所覆。地之所載者。飛禽而鳳凰。走獸而麒麟。魚蟲而龜龍。草而芝蘭。木而松柏。土而金玉。山而五嶽。水而四瀆。人而聖賢。國而帝王。皆其所有。則其有也不其大且貴乎。至於鷦鷯。禽之微也。犬豕。獸之微也。蝦蟆。蟲之微也。蒿荻。草之微也。枳棘。木之微也。沙礫。土之微也。丘陵。山之微也。溝渠。水之微也。愚夫愚婦。人之微也。黎庶。國之微也。而此亦莫非覆載之所包容。則何獨大者貴者見包於覆載。而微者細者乃爲所遺哉。不但包容於物者。兼貴賤大小巨細也。其運行施化之道。亦莫不有隆微淺深焉。寒之深則重裘燠室者。尙不能暖矣。而其微也微細之蟲。亦得發生。此則寒不恒於深也。有時乎微焉。暑之盛則山爲之焦。川爲之沸矣。而其歇也塊土不乾。潢潦不涸。此則暑不恒於盛也。有時乎歇焉。豈有長隆不微。長盛不歇者乎。日月之光物也亦然。不但光於美大而不光於微細也。風雨之潤物也亦然。不但潤於巨貴而不潤於賤小也。故至高大至廣厚者。不擇物而容囿焉。至明。不擇物而照焉。至澤。不擇物而潤焉。聖人之道。亦猶是也。言其高大深遠。則流通乎天地。出入乎陰陽。齊吉凶於鬼神。同光明於日月。繼前聖於旣往。開來學於萬世矣。而言其卑小淺近。則化被於一草一木。德及於愚夫愚婦。道行於閭閻畎畒。身安於竆巷僻野。此所以能大能小。變化屈伸之道也。薦之於天而天受之。暴之於民而民歸之。以匹夫而禪堯之位。則大舜之聖如何也。而其飯糗茹草也。䨓澤而作漁夫。河濱而作陶人。歷山而作耕民。則當是時也。大舜其敢自異於野人乎。道冠百王。賢於堯舜遠矣。則孔子之聖如何也。而魯人獵較而與之獵較。見南子。見陽貨。畏於匡。絶糧於陳。栖栖遑遑。轍環天下。則當是時也。孔子其敢以一善成名乎。此聖人之所以不可及而變化如神龍。屈伸如鬼神。覆載光明。有以幷乎天地日月者也。余之同塵於今日。亦此意也。姑以錄之。以俟他日之自考也。

[编辑]

雜述序

[编辑]

竊觀天地造化。其變亦多矣。縱橫錯綜。經緯合散。其行也豈必皆緊關處而已。其用也豈必皆重大者而已。行必有歇後焉兼之。用必有微細焉盡之。象於上者。日月星辰也。而日月五星二十八宿之外。又有無名數之星焉。形於下者。五嶽四瀆也。而五嶽四瀆之外。又有無名數之山水焉。晝夜寒暑。爲陰陽之大經。而晝夜寒暑之外。又有時變刻異之氣候焉。羽毛鱗介。爲萬物之生類。而羽毛鱗介之外。又有一草一木之微物焉。蓋理之用至廣。道之體至大。一於其重大者。而不及乎微細。則無以盡夫理之廣也。偏於其緊關處。而不從其歇後。則無以致夫道之大也。此重大微細。靡有不具。而天地所以成其大也。緊關歇後。相須並行。而造化所以無有竆也。其在吾人。亦此理也。亦此道也。德包內外而備。道貫大小而全。事兼輕重而盡。業通本末而進。存心養性。德之內也。修己治人。道之大也。入孝出悌。事之重也。居敬竆理。業之本也。內固不可不實也。大固不可不勤也。重固不可不篤也。本固不可不敦也。雖然。義理無竆。豈可徒內而無外。徒大而無小。徒重而無輕。徒本而無末哉。時日無盡。滯不可無開也。苦不可無休也。張不可無弛也。翕不可無散也。於是乎著力緊關之暇。必有歇後時節。做功重大之餘。必有微細事爲。以之而周其意思。發其精神。適其性情。達其文華。比之存心養性。則果是外也。比之修己治人。則果是小也。比之入孝出悌。則果是輕也。比之居敬竆理。則果是末也。然德所包也。得此而備。道所貫也。得此而全。事所兼也。得此而盡。業所統也。得此而進。其可忽焉哉。是故。身總萬機。兢兢業業。固莫盛於帝德。而必有南薰歌詠之風。是則不以帝而無適情之事也。君臨四海。法天無息。固莫敦於王道。而必有靈臺雲物之可觀。是則不以王而無休氣之時也。至於發憤忘食。不知老至之玄聖。有登東登泰之遊焉。閑先聖息邪說。以爲己任之亞聖。有勿忘勿助之養焉。然則造道固非一路。入德蓋亦多術。雖曰勤實敦篤。爲吾儒著力做功之綱領。而休暢發舒。又不可以廢其事。此游藝一目。乃在於志道據德依仁之末。豈不以六者之藝。無非義理之所具。而其於道也德也仁也。旣能志而據。據而依。則又必游之以藝。然後得於內者。有以驗於外。休於外者。可以養其中。於是。內外相須。本末相資。德以之備。道以之全。學問事業。自不覺其辛勤勞苦。有欲罷不能之味故也。今余雖知道德仁之爲吾固有。而曾不能志據依之驗於進修。則其於游藝乎何有。惟以身經患亂。歷過艱險。心不啻千動。性不啻百忍。其所自守。可謂固矣。今幸朝夕無憂。外事不干。思有以適情休氣。送了歲月。則求之六藝。無所能焉。惟其觸物興思。隨思輒記。或文或句。惟中所發。此或可以代射御。故從今以記之也。萬曆乙未季夏旬後二日。書。

族契重修序

[编辑]

今日吾契之立。所以重修古契也。所謂古契。卽吾張氏同姓契也。吾張氏世貫玉山。傳世于今二十餘代。則不知其經幾百年也。惜其舊譜不得傳焉。不知其大宗之外。別而爲小宗者凡幾派。而小宗之中。何代之分者。爲尤盛也。然揆以大槩。則從吾身而上。至五六世以前。其爵秩事蹟文章。或載於編錄。或傳於舊家。而人數吾東之甲姓。必曰玉山之張。則其顯且盛也昭昭矣。人之爲土姓者。不能每盛。雖盛而或因遊宦婚娶。流散徙遷者多矣。能積世居其土者固鮮矣。而惟吾張氏。傳至二十餘代。而不離此土。則其所以家孝世睦。樹德基福者。實有所自矣。當其盛也。擧族而爲一家。合門而爲一心。則敦和雍睦之中。自各盡其道焉。夫何待於設契以一之哉。及其傳世已遠。派別旣衆。而情不得不間。勢不得不分。則必有所以維持合聚之道焉。此族契之所以作也。作之者誰。卽吾族祖進士諱潛。與吾先人相議而作之也。竊聞進士公。性最淳良。行敦孝友。克推世積之德。能繼家傳之風。吾先人亦以小宗之長。實切追遠之誠。而於進士公。爲袒免之姪也。其氣味深有相契者。則其所以議立是契於吾族中者。意固深矣。不雜以他姓。必專其氣屬。篤其恩以一其心。定其規以齊其事。時焉講睦以融其和好之情。事焉同力以通其資助之義。使之富有所分。貧有所濟。慶同其喜。憂共其恤。此亦所以宜家保族之深慮遠計也。吾雖未及拜侍進士公。而吾先人亦早見背。不獲承受庭訓。然猶及見餘敎之盛矣。自己以上。有與曾祖爲行者矣。以下有孫行始生者矣。合老幼嫡庶。凡在契案者。三十餘人矣。其在幼少未有室。而從父兄之下者又多矣。遂立講誦之課。以勸族幼之學。每於月朔及望。合坐而講之。第其等而奬勵之。此尤吾契之美事也。又欲推而廣之。雖非吾姓而爲吾姓外裔者。自欲入契。則許與同之。此雖非本規。亦從厚之義也。嗚呼。壬癸經亂以來。擧族一掃而敗亡焉。今其存者。在長未十。在稚纔六七耳。亦且流離困頓。衣食焉不暇。孰有意於合族修睦之道哉。今則賊渡已數年。天兵屯戍者亦撤。徭賦暫弛。資業稍賴。孑遺黎庶。稍稍能有人事。則爲吾族者。吾族古事。不容不擧也。於是。遂請族老。而議復吾契。則在姓者無幾。而乃以外屬連係。或以結親合義者。在鄕尙多其人焉。其欲不棄吾族。而思與同約。則皆聽之。遂裝卷謄名。立約定規。凡若干人。余謂契者。合也。合者。表裏無間。而憂喜必共。好惡必同。然後可以謂之合之眞也。至於面從心異。口諾身違者。非眞合也。德義相好。而所勸惟善。所規其過。然後可以謂之合之正也。至於私昵曲從。苟同邪比者。非正合也。此又契中之所不可不知也。一約之後。雖路人便作兄弟。况同契之人乎。吾知吾契中。必有以深契乎契字之義。而能不墮進士公及吾先人立契之初意哉。噫。吾一門也。而元初有族而無契。中間始有契。其末也。國亂人盡。而契隨而廢矣。今又有孑遺孱孫等。復議復之。其亦一門盛衰之數也哉。不知自今以往。復幾有盛衰也。而繼之者能思夫立契復契之意否。契已成。契中諸兄弟。屬余誌其顚末。故不敢不以所聞於族老者悉錄之。嗚呼。此契之本。乃先人承命于進士公而立之。則此契之重修於今日者。於顯光爲尤感發。而又以進士公之孫光翰及大宗之胤乃範。爲今日修契有司。此皆不肖等盡誠之地也。然此豈吾數人之私悃哉。實皆契中諸丈之所共喜也。實我先世世敎至意也。實吾皇天降衷秉彝自然之義也。萬曆二十九年七月日。門末顯光序。

一。契中精寫族譜。有司愼藏相傳。

一。契中人相愛相護。常若一家之人。

一。吾契。乃族契也。爲契。旣因於族。則不可不思其爲族之源。而致其追遠之誠也。遠祖以上。於法代盡。雖宗孫。不可得以祭於廟。則惟其致誠之道。只在省墓一事。而遠祖墳塋。又不知其所。此爲子孫者所深痛悶。而惟我七代祖考及六代祖考妣墳墓。俱在星州地。此宜歲一祭之。一以致其誠。報其餘慶之流。一以誌其地。啓我後孫之思。其歲祭之式。則爲有司者幹之。或春或秋。就同姓中分半。隨宜備物。必極其誠。分祭于二所。雖外孫。或欲參謁。則尤美矣。

一。遠祖墳塋。旣不得知。而族中舊譜。經亂俱失。今多有未詳處。此則不分內外孫。如或有聞見吾張氏先世事蹟者。必皆隨其所聞見詳錄。以吿于契中。

一。吾契之初。只就姓中爲之。及今雖異姓疎遠。若與張譜相連。則皆入焉。此亦推先世之恩。廣睦婣之道也。以先世視之。慈情豈間於內外哉。人莫不有子與女。以其情而體吾先世之心。則可以想矣。然則契中當不分同異姓。其相厚之義。則宜無間然。而但其追遠等事。則在同姓者。必須自盡其誠。

一。此契。元初卽吾同姓契也。然則凡契中事。在吾姓者。宜益敦勉。每定有司時。必以同姓一人。異姓一人。備其員。此非所以置賓主之別也。特以兩有司皆是異姓。則本姓者。尤易於忽忘契義故也。

一。一契之中。有吉無凶。有善無惡。則最是契中之幸也。凡在吾契者。倘能各自勑勵省勉。必爲其所當爲。必不爲其所不當爲。須令契中有可喜聞之事。無有不願聞之事。爲幸孰大焉。

一。人倫之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婦和。推之以睦同姓。又推之以婣外戚。又推之以信厚朋友者。乃吾門之所素敦。而吾契中之所盡心也。其何待於相勸哉。然自是而益相勉焉。則豈非契中之大賀也。

一。鄕曲中凡民。豈待立朝事君。然後有以致君臣之義哉。惟能各職其職。各事其事。以不負國家生養囿育之恩。乃民之義也。讀書業士者。其志固有望於他日矣。至於服田食力之人。凡其一衣一食一坐臥之安。無非國家之澤也。其所以報效之道。只在愼貢賦力徭役而已。今在十年兵火之後。民力固渴矣。然猶能不飢不寒。上事下育者。其以爲自己之功耶。吾契中共相與勉之。

一。亂離以來。人困衣食。皆知農業爲本。故莫不力耕務稼。固不待相勸。但一兩歲稍稔以後。人頗賤粟尙飮。此乃惰農之兆也。吾契中。其各戒之。

一。契中幼少業士之人。雖不能如平日朔朢之講。爲其父兄者。各宜督勸可也。使一契中幼少。畢竟皆歸凡民。而不有俊秀者出於其間。則豈吾契之福哉。

一。農不勤農。幼不勤學者。有司察之。及契會之日。擧吿于契中。或罰其當身。或責其父兄家長。

一。亂離以後。爭田訟奴之事。處處成風。此甚不美之俗也。若其弱爲强所侵。直爲枉所屈。拙爲詐所欺。賤爲貴所奪者。勢固不得不求辨於法所矣。其或乘時僥倖。非理好爭者。極可醜也。凡爲契中。切宜戒之。毋作一契之羞也。而况喪亂之餘。閭閻丘墟。阡陌蒿荻。如能力耕。孰患衣食。而必欲廣占膏腴。謂爲子孫計者在此。則其爲惑也。豈不甚焉。何必爭訟鬪狠。以失和孑遺之人哉。

一。契中人過失。契中人相聞。各以所近。先相規吿再三。必至不改。然後吿于有司。見其不改。而不吿于有司者。與夫不先相規。而遽吿于有司者。俱致罰。有司聞之。細過則待會致吿而共規之。大過則卽出文齊會責之。衆責不改。然後損徒。損徒又不改。然後出契。然旣出而能悔。則卽許還入。

一。契中人之過失。契中人只當當面相責。不當於契外人處揚言之。如或不相面規。而揚言於外者。契中重罰。

一。吾契中。只當相責其契中之失。若外人過惡。則耳或得聞。不可出諸其口。

一。契中人過失。外人或有言之者。契中人聞之。必來吿于過失之人。使之知改。其或聞之。隨而唱和揚助之。不以吿于本人者。契中重罰之。

一。論官員善惡。論時政得失。最非守分保身之道。吾契中宜極戒之。犯此戒者。契中共罰之。如或切己之寃枉悶痛。則必須共訴而求解者。亦患難相救之道也。

一。契中或有水火盜賊凡意外之變。極力共救之。如聞患難而不急救之者。契中共罰。

一。契中有死喪。則初喪助斂殯之具。及葬助營壠之役。且助葬需有式。

一。契中有婚嫁。亦助昏需有式。

一。俗中爲契者。其於吉凶之助。或有限定其所助度數。而其助之也。旣盡其所定之限。則曾受助者。雖更有吉凶之故。契中不復助焉。此則直是相稱貸者。較數必償之爲耳。非所以憂喜相同。以情相助之義也。今吾契中。則勿效俗契較計多寡之陋規。勉尙古人一向敦厚之美。義喪不必父母妻子。而或有傍親之喪。婚不必己之子女。而或有弟姪之昏者。雖一人而累有事故。如其自主張其事者。則亦當隨事相助。若其所助之式。則又不可無輕重之殺。此則只在臨時僉議而酌定之。但不可謂曾助於前事。全然不顧於後也。

一。族人之在異鄕者。若願入契。則須僉議許之。使婣睦之義。無間於遠近則可矣。但於不時聚會。例收雜物等事。則其勢不得與在鄕者一一同之也。自此相通。或不能及時。自彼相從。亦不得如期。則一以契規例之。終非恒久可繼之道矣。惟春秋講信。大段聚集。有不可不相參共議者外。不須一一皆望其必集。雖或不能齊會。不以不參不狀。論其罰。如或可來而不來。當參而不參。則亦不無未安者矣。契中雖無罰。其當自知之也。什物之收。亦不可責之以元定之式。只當隨彼之力所可及。勢所得爲者。而不拘時限。不計數量。惟能終有以相助相顧焉耳。契中則又不可以彼不能自如契式。而敢忽於相顧之際也。要當各盡其情義而已。

一。講信修睦。春秋各擇日爲之。勿尙侈美。皆要眞率。當以適情歡洽爲度。如有亂醉顚倒。喧譁失禮者。罰。

一。契會時。只宜商確契事。開敍情義而已。絶勿惹及外間雜說。

一。立契之後。契中必有相好之樂。而無相惡之事矣。然於常情之外。或有還出之願者。則必令自具其狀。呈于有司。有司告契中而許之。然同姓中人。則猶不敢去其名。特不令參於契事也。

易學圖說序

[编辑]

夫易。卽天地也。天地焉而萬變萬化萬事萬物。在其中矣。易豈外此而別自有道理者乎。然則天地固自有天地矣。萬變萬化。固自有萬變萬化矣。萬事萬物。固自有萬事萬物矣。是乃天地自是易也。觀固有之天地。固有之變化。固有之事物。則易斯有矣。易不必復作爲書也。而聖人所以必有易之書。何也。乃爲吾人作之也。人固莫不有其身。其至近者。莫此身若也。而能知其耳目口鼻之所以爲耳目口鼻。四肢百骸之所以爲四肢百骸。五臟六腑之所以爲五臟六腑者鮮矣。况仰渾淪而知爲天之理。俯磅礴而知爲地之理。處羣羣之中而知萬物之理者。幾何人哉。見形而知理。見器而知道。見物而知則。見顯而知微者。非聖人能之乎。惟人也而不識此道理。則其亦禽獸而已。草木而已。立不識當立之地。行不識當行之路。其如參三之道。何哉。聖人是憂之。不得已而作易。模象出方冊上天地。然後神明之德以之通焉。萬物之情以之類焉。凡宇宙之間所謂萬變萬化萬事萬物。都擧爲此易之所包所冒。而無古今無幽明無遠近無巨細。皆莫之逃焉。此誠易之爲書。果有以能稱乎大哉至哉之實者也。人始可以書中之易。知天地之易。以模象之天地。知固有之天地。而吾人事業。從此而定矣。則人文得之而昭耳。物則得之而盡耳。彝倫得之而敍耳。到此而此易功用。其可量乎。宜乎天地存則此書與之俱存。當與天地同始終者矣。然而八卦爲六十四卦而大備矣。而文王立卦辭。以明六十四卦之義。周公設爻辭。以明三百八十四爻之義。孔子著十傳。以明此易之在天地者。與在書中者。必反覆詳盡而後已。何也。蓋易之理。本自具於天地萬物。故其在三皇以前。止可俯仰天地。傍觀萬物。而咸得其理焉。伏羲以後。文王以前。止看卦爻之象。而亦咸得其理焉。此非聰明睿智神武不殺之聖人乎。聖人知夫大朴旣散。世變日降。開物成務之方。不可不設。則以爲有天地人物矣。不可無卦爻而有易學。故於是。畫卦爻。有卦爻矣。不可無繫辭而爲易學。故於是。有繫辭旣卦爻矣。而至于繫辭焉。則易之敎成矣。伏羲則發天地之所未發。文王周公則發伏羲之所未發。孔子則發文王周公之所未發。是固卦之畫。辭之繫者。皆非聖人之得已也。四聖旣遠。左道紛興。千載歸來。易道幾晦矣。又幸程子有傳。朱子有本義啓蒙等書。以發四聖之餘蘊。則所以羽翼乎此易者。盡而又盡矣。至於程朱之外。前後諸儒。因旣備之易。著疣加贅。摹枝效葉。費詞爲說。剩墨爲圖。自以爲明易之旨者。凡幾家。而于今傳者無幾。而不足輕重於有無者也。如是而今乃復有此纂集。何也。竊嘗思之。卦爻奧矣。辭亦隱矣。後乎古而生者。各出己見。擬有以闡其奧。啓其隱則轉加推衍。輾滋論解。圖後有圖。圖至幾般樣。辭後有辭。辭至幾卷。袠乎愈降愈繁。愈繁愈雜。則其所以瀆亂經旨者。固十八九矣。然其間。或有一圖一說之透得乎一義者。亦在所當取焉。何則。理固無精粗矣。無大小矣。縱橫焉錯綜焉。千條萬脈。該貫畢括。其妙無竆。而易之妙。所以無竆也。人之所得於易者。或精或粗。或大或小。果相什百焉。其能通盡乎十分地頭者。固不常有而有能窺取乎。千條中一條。萬脈中一脈。則亦莫非此理也。所以爲圖爲說者。有或可助於學易者矣。俱收幷集。比而類之。以爲參互考觀之資者。亦初學之所切也。故積成一袠。彙分序列。而源流首末。悉在其中矣。見者未必不以屋上之屋。牀上之牀爲疑。而若能詳翫而細會之。則皆各有所主之義。雖不免於重複。而實不可厭斁者也。其或同源而異派者。異旨而同宗者。亦取而載諸袠末。以驗夫此易之理。無所不囿。而仍以爲援石證玉。據彼明此之地耳。摠而名之曰易學圖說。其圖其說。幷因於已成之本矣。而間或以賤見妄撰。或圖或說以附之者。亦非一二。又於纂玩之際。自有推得之餘。義不敢以糟粕而捐之。篇置最末。然必本於先儒之說。又契於固然之理。非全臆揣也。且非鑿空也。初爲昏鈍自閱之便者也。而復欲開示一家之蒙。則遂道其纂集之由。寫諸卷首焉。

永慕錄序

[编辑]

凡有身於天地。孰非爲人子而承父母兩親之遺體者哉。以其氣脈之直傳而當宗之。故姓父而不姓母。家無二尊。故服有斬齊之差也。至其生成慈育之恩。則實何間於父母哉。故人子之於父母。其愛戴之心。未嘗不一。而父母之於男女。其慈憐之情。未嘗有異焉。此固非常情乎。聖人非不欲於外家先世。並致其隆。於外黨諸親。畢推其厚。只以義有所難同。勢有所不及焉耳。余見世之人。其於外宗外黨。一以薄道處之。遂以爲當然。彼不思其母胎中乳下。積誠劬勞之恩乎。然則其於情所可用。力所可及者。容可不爲之盡心乎。余嘗爲一冊。畫分井間。塡寫內外。先世本宗。則隨其所及知。而謹悉其派分焉。外宗則皆自始祖。至于吾身所直之代而止焉。逐代俱寫娶氏及子女名適。雖不書諸派族類。各自有本譜。亦可憑吾冊子女名適。而得悉代行焉。此余所以有此錄也。目其錄曰永慕。此余推孝睦之道而廣之也。以我之母我母之心。推而上之。吾考之於祖妣。吾祖考之於曾妣。吾曾考之於高妣。其情亦何異哉。又推而上之。以至于百代無竆之祖。又推而廣之。以至于外宗之外宗。其亦無竆者。於我皆有父母之道焉。我莫不有苗裔之理焉。如在所不及聞知者則已矣。苟或有以聞且知焉。則其何得以恝然哉。今我或得知其墓山。則必錄焉。或爲其裔孫者。不論內外。有過於其所。則一虛拜之致焉者。其亦幸之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