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錯論 (李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晁錯論
作者:李觀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534

觀讀漢史,見景帝殺御史大夫晁錯,以姑息吳王濞,痛非其罪也,故直筆以議。

按錯潁川人,起於諸生,事文帝為太常掌故,以英詞射策,累擢為中大夫。及景帝即位,極言獻替,未嘗不忠於心,乃命副丞相。錯所以推心不顧,思永漢室,而患諸侯侈大,上書請削其土,是用翦其葉而固其本也。度錯之誌,豈有負漢哉?原吳濞之反誠有由,然間人骨肉而塞小忿,自非上達,能不生怨?怨端既立,臣節安附?欲無為逆,終不可得已。蓋以南方富殖,而諸夏初乂,狂夫為計,料勝一舉,遂搖長舌,交構七國,借誅錯為名。景帝無非常之見,而聽亂臣一說,乃斬錯不問,冀在紓難。而七國之兵,曾不少減,足以察其來不為錯明矣。且袁盎與錯,宿不相善。況景帝豈不知二臣之不葉?而聽偏議,是為臣報隙也,若宗社何?及鄧公吳還,乃歔欷長悲,益為天子之羞爾。始高帝封濞於吳,以誡東南之必亂,於時豈有錯削地之議?蓋天之曆數有理亂也,脫使無梁國以絕其道,無條侯以耀其武,則秦之鹿復駭,盎之肉可食。

初錯介然孤立,指畫高議,大臣疾,小臣怖,人人束約,各欲倳刃。其父知其必戮也。而深病之。錯曰:「所以尊君上,安宗廟。」父曰:「劉氏安,晁氏危矣。吾不忍見禍及,先禍死矣。」噫!史臣責錯之父不逮趙括母,何其鄙也!夫趙括持必敗之勢,而母言於趙王,不可使將,及括失律,母以先見獲宥。晁錯用至忠之略,與必敗之勢異也,其父雖懼禍至,奈其子所籌,國之大事也。且使括母言之,足稱明婦人也;使錯父言之,是沮其子為忠也。孰可擬議?或人有復言:「錯忠則有矣,而智不足。」愚則不爾,夫忠所以補君,智所以濟身,苟圖濟身,則忠有不遂;忠有不遂,是臣不臣,亦何生為?賊由袁盎,昧在景帝,非智之短,時不與也。古云直木先伐,愚智何足道哉!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