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第190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禽蟲典 第一百八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九十卷
博物彙編 禽蟲典 第一百九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

 第一百九十卷目錄

 蚯蚓部彙考

  蚯蚓圖

  禮記月令

  爾雅釋蟲

  汲冢周書時訓解

  古今注蚯蚓

  吳氏本草經蚯蚓別名

  蠡海集蚯蚓二竅

  埤雅蚯蚓

  爾雅翼

  本草綱目釋名 集解 修治 白頸蚯蚓氣味 主治 發明 附方

  正字通請幫助識別此字。

 蚯蚓部藝文

  蚯蚓賦         唐東方虯

  雜說          宋歐陽修

  蚯蚓賦         元任士林

 蚯蚓部紀事

 蚯蚓部雜錄

 蚯蚓部外編

 蚇蠖部彙考

  蚇蠖圖

  爾雅釋蟲

  方言雜釋

  埤雅蚇蠖

  爾雅翼尺蠖

 蚇蠖部藝文

  尺蠖贊          晉郭璞

  尺蠖賦          宋鮑照

  尺蠖賦         唐東方虯

  尺蠖賦         宋王禹偁

禽蟲典第一百九十卷

蚯蚓部彙考

[编辑]

釋名

《螼蚓》。爾雅    蜸蠶:爾雅

請幫助識別此字。《蟺》。爾雅注   《寒蚓》。爾雅注 《曲蟺》:古今注   歌女:古今注

《鳴砌》。古今注   附引:吳氏本草經

《螾》。埤雅     土龍:埤雅

《胊,䏰》。本草綱目  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正字通

蚯蚓圖

蚯蚓圖

《禮記》

[编辑]

《月令》

[编辑]

孟夏之月蚯蚓出。

大全馬氏曰:「陰而屈」者,乘陽而伸也。

仲冬之月蚯蚓結,

結,猶屈也。蚯蚓出穴,屈首下嚮,陽氣動,則宛而上首,故其結而屈也。大全方氏曰:「蚯蚓感正陽之氣而後出,故微陽雖生而猶結焉,結言形之未解也。」

《爾雅》

[编辑]

《釋蟲》

[编辑]

螼蚓,《蜸蠶》。

即「蜿蟺」也。江東呼「寒蚓。」螼蚓一名蜸蠶,即蜿蟺也。《廣雅》云:「蜿蟺,蚯蚓也。」《月令》:「四月蚯蚓出,十一月蚯蚓結」是也。江東呼寒蚓。郭云:「蚯蚓,土精,無心之蟲與!」請幫助識別此字。《螽交》者也。

《汲冢周書》

[编辑]

《時訓解》

[编辑]

「立夏」又五日。蚯蚓出。蚯蚓不出。《嬖奪后》。

冬至之日蚯蚓結。蚯蚓不結,君政不行。

《古今注》

[编辑]

蚯蚓

[编辑]

蚯蚓:一名「蜿蟺」,一名「曲蟺」,善長吟於地中,江東謂之 「歌女」,或謂之「鳴砌。」

《吳氏本草經》

[编辑]

蚯蚓別名

[编辑]

《蚯蚓》一名《附引》。

==
《蠡海集》
==

《蚯蚓二竅》

[编辑]

蚯蚓二竅,一前一後,前竅雖一,而備五用焉。《視聽嗅 食歌》,蓋全受土氣以生也。

《埤雅》

[编辑]

《蚯蚓》

[编辑]

《考工記》注云:「卻行,螾屬。蚓,土精也。其為物不息,引而 後伸。」蝝善緣,蚓善引蛤介,合蟹分解。蚓或從寅。《志》曰: 「引達于寅,一名土龍,善長吟于地中。」《孟子》曰:若仲子 者,蚓而後充其操者也。言若仲子之操,則蚓而後可, 不可以入仁義之域。《月令》云:「蚯蚓結。」言蚯蚓穴居首 下,嚮陽,動則穴而上首,故其身結而屈也。《傳》曰:「魚無 耳,蟬無口,蛇無足,蚓無筋。」舊說:蚯蚓,土精,無心之蟲 與?請幫助識別此字。《螽交》有一種白項,是其老者也。

《爾雅翼》

[编辑]

《蚓》

[编辑]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槀壤,下飲黃泉,勸學 者取之,以為其用心之一。《孟子》又以比陳仲子,以為 徒有飲水食土之操而已。是雖微物,其啟閉有時,故 《月令》孟夏螻蟈鳴,後五日而蚯蚓出,冬至之日蚯蚓 結,皆以紀候。結,猶屈也。其始穴則首下向,至是陽動, 則穴而上首,故其身結屈也。《周書》曰:「蚯蚓不出,嬖奪 后,蚯蚓不結,君政不行。一名土蟺,又名曲蟺,夏夜好 鳴於草底,故江東謂為歌女,或曰鳴砌。」周南詩曰:「喓 喓草蟲,趯趯阜螽。」說草蟲固多端。按張衡云:「土蟺鳴 則阜螽跳。」是以蚓為草蟲也。贊寧《物類相感志》亦云: 「阜螽如蝗,江東人呼為蚱蜢,與蚯蚓異類而為雌雄。」 蓋合詩人之說。故郭璞贊曰:「蚯蚓土精,無心之蟲,交 不以分,淫於阜螽,觸而感物乃無常。」雄蚓亦龍屬,故 星、禽、龍四物,而此居其一焉。《漢書》:「黃帝得土德黃龍 地螾見。」《帝王世紀》曰:「『黃帝時螾大如虹』。或曰:地螾,大 五六圍,長十餘丈也。」《抱朴子軍術》曰:「蚯蚓見軍中尤 多者,軍罷,又宜備反叛。」

《本草綱目》

[编辑]

《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蚓之行也,引而後申,其塿如丘,故名蚯蚓。 《爾雅》謂之螼螾,巴人謂之朐䏰,皆方音之轉。蜿蟺曲 蟺,象其狀也。東方虯賦云:「乍逶迤而鱔曲,或宛轉而 蛇行。任性行止,擊物便曲。」是也。術家言蚓可興雲,又 知陰晴,故有土龍、龍子之名。其鳴長吟,故曰歌女。 大明曰:「路上踏殺者,名千人踏」,入藥更良。

《集解》

[编辑]

《別錄》曰:「白頸蚯蚓,生平土。三月取,暴乾。」

陶弘景曰:「入藥用白頸,是其老者。取得去土鹽之日 暴,須臾成水。道術多用其屎,呼為蚓塿,亦曰六一泥。 以其食細泥,無沙石,入合丹泥釜用。」

李時珍曰:「今處處平澤膏壤地中有之。孟夏始出,仲 冬蟄結。雨則先出,晴則夜鳴。或云結時能化為百合 也,與阜螽同穴為雌雄。」今小兒陰腫,多以為此物所 吹。《經驗方》云:「蚯蚓咬人,形如大風,眉鬚皆落,惟以石 灰水浸之良。」昔浙江將軍張韶病此,每夕蚯蚓鳴于 體中,有僧教以鹽湯浸之,數遍遂瘥。

寇宗奭曰:「此物有毒。崇寧末年,隴州兵士暑月洗足, 為蚯蚓所中,遂不救。後數日,又有人被其毒,或教以 鹽湯浸之,并飲一盃,乃愈也。」

《修治》

[编辑]

陶弘景曰:「若服乾蚓,須末作屑。」

《雷斆》曰:「凡收得,用糯米泔浸一夜,漉出,以無灰酒浸 一日,焙乾,切。每一兩,以蜀椒、糯米各二錢半同熬,至 米熟,揀出用。」

李時珍曰:「入藥有為末,或化水,或燒灰者,各隨方法。」

《白頸蚯蚓氣味》

[编辑]

鹹寒無毒。

甄權曰:「有小毒。」《之才》曰:「畏蔥、鹽。」

《主治》

[编辑]

《本經》曰:「蛇瘕去三蟲,伏尸鬼疰蠱毒,殺長蟲。」

《別錄》曰:「化為水,療傷寒伏熱狂謬,大腹黃疸。」

陳藏器曰:「溫病大熱狂言,飲汁皆瘥,炒作屑,去蚘蟲, 去泥,鹽化為水。主天行諸熱,小兒熱病癲癇,塗丹毒, 傅漆瘡。」

蘇恭曰:「蔥化為汁。療耳聾。」

《日華》曰:「治中風癇疾,喉痹。」

《蜀本》曰:「解射菵毒。」

《藥性》曰:「炒為末。主蛇傷毒。」

《蘇頌》曰:「治腳風。」

李時珍曰:「主傷寒瘧疾,大熱狂煩,及大人小兒小便 不通,急慢驚風,歷節風痛,腎臟風注,頭風齒痛,風熱 赤眼,木舌,喉痹,鼻瘜聤,耳禿瘡,瘰𤻤卵腫,脫肛。解蜘 蛛毒,療蚰蜒入耳。」

《發明》

[编辑]

陶弘景曰:「乾蚓,熬作屑,去蚘蟲甚有效。」

寇宗奭曰:「腎臟風下注病,不可闕也蘇頌曰:「腳風藥必須此物為使,然亦有毒。有人因腳 病,藥中用此,果得奇效,病愈服之不輟。至二十餘日, 覺躁憒,但欲飲水不已,遂致委頓,大扺攻病,用毒藥 中病,即當止也。」

朱震亨曰:「蚯蚓屬土,有水與木,性寒,大解熱毒,行濕 病。」

李時珍曰:蚓在物應土德,在星禽為軫水,上食稿壤, 下飲黃泉,故其性寒而下行。性寒故能解諸熱疾,下 行,故能利小便,治足疾而通經絡也。術家云:「蚓血能 柔弓弩」,恐亦誑言爾。諸家言服之多毒,而郭義恭《廣 志》云:「閩越山蠻,啖蚯蚓為羞。」豈地與人有不同與?

《附方》

[编辑]

傷寒熱結六七日,狂亂見鬼欲走:以大蚓半斤去泥, 用人溺煮汁飲,或生絞汁亦可。肘後方

陽毒結胸,按之極痛,或通而復結,喘促大躁,狂亂。取 生地龍四條,洗淨研如泥,入生薑汁少許,蜜一匙,薄 荷汁少許,新汲水調服。若熱熾者,加片腦少許,即與 揉心下片時,自然汗出而解。不應,再服一次,神效。傷寒 蘊要

諸瘧煩熱大燥。用上方服之甚效。亦治瘴瘧。直指方 小便不通:蚯蚓搗爛浸水,濾取濃汁半碗服,立通。斗門 老人尿閉,白頸蚯蚓、茴香等分,杵汁飲之,即愈。朱氏集驗 方

小兒尿閉,乃熱結也。用大地龍數條,去泥,入蜜少許, 研傅莖卵,仍燒蠶蛻紙、朱砂、龍腦、麝香同研少許,以 麥門冬、燈心煎湯調服。全幼

小兒急驚:五福丸,用生蚯蚓一條研爛,入五福化毒 丹一丸同研,以薄荷湯少許化下。 《普濟方》云:梁國 材言,洋州進士李彥直家專貨此藥,一服《千金》以糊 十口。梁傳其方,親試屢驗,不可不筆於冊,以救嬰兒 驚風悶亂乳香丸:治小兒慢驚風,心神悶亂煩懊,筋 脈拘急,胃虛蟲動,反折啼叫。用乳香半錢,胡粉一錢, 研勻。以白頸蚯蚓。生捏去土。搗爛和丸麻子大。每服 七丸至十五丸。蔥白煎湯下。普濟方

慢驚虛風:用平正附子,去皮臍,生研為末,以白頸蚯 蚓于末內滾之,候定,刮蚓上附末,丸黃米大。每服十 丸,米飲下。百方

急慢驚風,「五月五日取蚯蚓,竹刀截作兩段,急跳者 作一處,慢跳者作一處,各研爛,入硃砂末和作丸記 明。急驚用急跳者,慢驚用慢跳者」,每服五七丸,薄荷 湯下。應驗方

小兒卵腫,用地龍連土為末,津調傅之。錢氏方 勞復卵腫,或縮入腹中,絞痛,身體重,頭不能舉,小腹 急熱,拘急欲死:用蚯蚓二十四枚,水一斗,煮取三升, 頓服取汗。或以蚯蚓數升,絞汁服之,並良。肘後方 手足腫痛欲斷:取蚓三升,以水五升,絞汁二升半服 之。肘後方

代指疼痛,蚯蚓杵傅之。聖惠方

風熱頭痛:地龍炒研,姜汁半夏餅、赤茯苓等分,為末, 一字至半錢,生薑荊芥湯下。普濟方

頭風疼痛:「龍珠丸」用五月五日取蚯蚓和腦、麝杵丸 梧子大。每以一丸納鼻中,隨左右先塗薑汁在鼻,立 愈。總錄

偏正頭痛不可忍者,《聖惠》龍香散。用地龍去土焙,乳 香等分為末,作紙撚,燈上燒煙熏之。 《澹寮方》加人 指甲等分,云徐介翁方也。每服一捻,香爐上慢火燒 之,以紙筒引煙入鼻熏之,口噙冷水,有涎吐去,仍以 好茶一盞,點呷即愈。

風赤眼痛:地龍十條,炙為末,茶服三錢。聖惠方 風蟲牙痛:鹽化地龍水和麪納齒上。又:以皂莢去皮 研末塗上,蟲即出。又「同元胡索、蓽茇末塞耳。」普濟方 牙齒裂痛死:曲蟺為末,傅之即止。千金翼

齒縫出血:用地龍末、枯礬各一錢,麝香少許,研擦。聖惠 牙齒動搖,及外物傷動欲落,諸藥不效者:乾地龍炒、 五倍子等分為末。先以生薑揩牙,後傅擦之。御藥院方 木舌腫滿不治殺人。蚯蚓一條。以鹽化水塗之,良久 漸消。聖惠方

咽喉卒腫,不下食,地龍十四條,搗塗喉外,又以一條 著鹽水,化入蜜,少許服之。聖惠方

喉痹塞口:《普濟》:用韭地紅小蚯蚓數條,醋擂取食之, 即吐出痰血二、三碗,神效。 《聖惠》:用地龍一條研爛, 以雞子白攪和,灌入即通。

鼻中瘜肉:「地龍炒一分,牙皂一挺,為末,蜜調塗之,清 水滴盡即除。」聖惠方

耳卒聾閉:蚯蚓入鹽,安蔥內化水點之,立效。勝金 聤耳出膿:生地龍、釜上墨、生豬脂等分研勻,蔥汁和 捻作挺子,綿裹塞之。聖惠方用地龍為末吹之 耳中耵聹,乾結不出:用白蚯蚓入蔥葉中,化為水,滴 耳令滿,不過數度,即易挑出。

《蚰蜒入耳》:地龍為末,入蔥內化水,點入則蚰蜒亦化 為水。聖惠方白禿頭瘡:乾地龍為末,入輕粉麻油調搽。普濟方 瘰𤻤潰爛流串者:用荊芥根下叚煎湯溫洗,良久著 瘡破紫黑處,以針刺去血,再洗三四次。用韭菜地上 蚯蚓一把,五更時收取,炭火上燒紅為末。每一匙入 乳香、沒藥、輕粉各半錢,穿山甲九片,炙為末,油調傅 之,如神。此武進朱守仁所傳,《有驗方》。保命集

龍纏瘡毒:水缸底蚯蚓一條,連泥搗傅即愈。

蜘蛛咬瘡,遍身皆有:以蔥一枚,去尖頭,將蚯蚓入蔥 中,緊捏兩頭,勿令洩氣,頻搖動即化為水,以點咬處, 甚效。譚氏小兒方

陽證脫肛,以荊芥、生薑煎湯洗之,用地龍蟠如錢樣 者,去土一兩,朴硝二錢,為末,油調傅之。全幼心鑑 中蠱下血如爛肝者,以蚯蚓十四枚,苦酒三升,漬至 蚓死。服水已死者,皆可治。肘后方

癘風痛痒,白頸蚯蚓去土,以棗肉同搗丸梧子大。每 美酒下六十丸。忌薑蒜。活人心統

《對口》毒瘡已潰出膿。取韭地蚯蚓擣細,涼水調傅,日 換三四次。扶壽精

耳聾氣閉:蚯蚓,川芎、藭各兩半為末。每服二錢,麥門 冬湯下。服後低頭伏睡,一夜一服,三夜立效。聖濟總錄 口舌糜瘡:地龍、吳茱萸研末,醋調,生麪和塗足心,立 效。摘元方

《正字通》

[编辑]

《釋請幫助識別此字。

[编辑]

請幫助識別此字。音寒請幫助識別此字。即蚯蚓。按本作「寒。」請幫助識別此字。請幫助識別此字。並俗字。

蚯蚓部藝文

[编辑]

《蚯蚓賦》
唐·東方虯

[编辑]

「惟陰陽之播氣,實萬類以呈形。有微蟲之稟質,應甲 子而濕生。雨欲垂而乃見,暑既至而先鳴。乍逶迤而 鱔屈,或宛轉而蛇行。內乏筋骨,外無手足。任性行止, 物擊便曲。徒進退而皓首,竟不知其所欲。東西詰屈, 南北夤緣。上食塵塊,下飲淵泉。應軒轅土德之王,入 蔡邕《勸學》」之篇。其體甚微,其用至專。墐泥塗以自保, 觸《鹽滋》而罔全。豈造化之賦命,信歸之于自然。

《雜說》并序
宋·歐陽修

[编辑]

夏六月,暑雨既止,歐陽子坐於樹間,夜既久,露下,聞草間蚯蚓之聲益急,其感于耳目者,有動乎其中,作《雜說》。

蚓食土而飲泉,其為生也簡而易足。然仰其穴而鳴, 「若號若呼,若嘯若歌,其亦有所求耶?抑其求易足而 自鳴其樂耶?苦其生之陋而自悲其不幸耶?將自喜 其聲而鳴其類耶?豈其時至氣作,不自知其所以然 而不能自止者耶?何其聒然而不止也?」吾於是乎有 感。

《蚯蚓賦》
元·任士林

[编辑]

大塊,噫氣,人籟比竹,而善鳴者,則有群物,以旁以注, 以胸以臆,以脰以翼,類不足而足也。彼卻行之微息, 示土德於帝初,進不吸風露之枝,退不登鼓吹之車, 誤中斷於斤劚,而蠕動之自如,何壯聲之激發,而止 作之誰歟?時則綠雨圍陰,碧雲漏晴,江月流清,得意 自鳴,人闖之而復寂,夜中分而既停,何其異也!予不 「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也。嗟夫!夫人之 聲生於所感,感生所遇。耳目心志,其具也;喜怒哀樂, 其樞也。故發若機括,振若金石,感之者形開,入之者 心趯。是以飯牛扊扅,九歌《五噫》,安知非溺喪而不知 歸者邪?彼且委形於天,委和於壤,聊以呻吟其天倪, 不足係人間之俯仰。」童子曰:「吁!含化以濡,不如抱枯; 含聲以吷,不如冬結。彼固妄鳴之,子亦妄聽之矣。」

蚯蚓部紀事

[编辑]

《竹書紀年》:「黃帝時有大螾如虹,帝以土氣勝,遂以土 德王。」

《異苑》:文帝元嘉初,益州王雙忽不欲見明,常取水沃 地,以菰蔣覆上,眠息飲食,悉入其中,云恆有一女子, 著青裙白𢄼,來就其寢。每聽,聞薦下有聲,歷歷發之, 見一青色白纓蚯蚓,長二尺許,云:「此女常以一奩香 見遺,氣甚清芬,奩乃螺殼,香則菖蒲根。」于時咸謂雙 暫同阜螽矣。

《太平廣記》:「劉德願兄子太宰從事中郎道存,景和元 年,忽有白蚓數十,登其齋前砌上,通身白色,人所未 嘗見也,蚓並張口吐大赤氣。其年八月,與德願並誅。」 《酉陽雜俎》:「上都渾瑊宅戟門內一小槐樹,樹有穴,大 如錢。每夜月霽後,有蚓如巨臂,長二尺餘,白頭紅斑, 領數百條如索,緣樹枝條,及曉悉入穴,或時眾鳴,往」 往成曲。學士張乘言。「渾令公時。堂前忽有一樹。從地 踊出蚯蚓。遍掛其上。」已有出處。忘其書名目。

《唐書五行志》:「貞元十年四月,江西溪澗魚頭皆戴蚯蚓。」

《酉陽雜俎》:「長慶初,荊州公安僧會宗常中蠱,得病骨 立,乃發願念《金剛經》以待盡,至五十遍,晝夢吐大螾, 長一肘餘,因此遂愈。」

成式《三從房伯父》,太和三年任廬州某官,庭前忽有 蚓出,大如食指,長三尺,白項下有兩足,足正如雀腳, 步于垣下,經數日方死。

成式姪女乳母阿史,本荊州人。嘗言:「小兒時,見鄰居 百姓孔謙籬下有蚓,口露雙齒,肚下足如蚿,長尺五, 行疾于常蚓。謙惡,遽殺之。」其年謙喪母及兄,謙亦不 得活。

予同院宇文獻云:吉州有異蟲,長三尺餘,六足,見蚓 必齧為兩叚,纔斷,各化為異蟲,相似無別。 《靈應錄》:有沈徵者,性惡,見蚯蚓前後殺之甚多。一旦 腿間生癰,內有一肉迭起,有似蚯蚓之頭,觸之痛楚 入髓,欲往僧元灝處求膏傅之。其夜夢一條極偉,作 人言曰:「我業為此蟲類,以時出于泥中,無患君事,何 意殺我眷屬?今來要君命。聞往灝公處取膏,且去也, 速與作善因拔我,即不再來。」徵驚覺,說似妻子,許寫 佛經。看其瘡,果有一條從中而出。徵以指引之,長數 寸,其瘡即日而合。

《嘉話錄》:「瓊州地名朐䏰,朐䏰即蚯蚓也,故土多此蟲, 蓋其狀物也。常至夜江畔出其身,半跳於空中而鳴, 其形朐䏰。」上音屈下音忍 《番禺雜記》:「閩越江北山間蠻,啖蚯蚓脯為羞容州人 好食虀,土人以為諱,或云以蚯蚓為之。」

《稽神錄》:天祐中,浙西重建慈和寺,畫地既畢,每為蚯 蚓穿穴,執事者患之。有一僧數以石灰覆之,由是得 定,而殺蚯蚓無數。頃之,其僧病,舉身皆痒,曰:「須得長 指爪者搔之,以至成瘡,瘡中輒得死蚯蚓一條,殆數 百千條,肉盡至骨而死。」

《拊掌錄》:哲宗朝,宗子有好為詩而鄙俚可笑者,嘗作 即事詩云:「蚓死紫之長。」或問詩意,答曰:「見有『死蚓如 之字』。」

《指月錄》:洪州雲居道膺禪師,在洞山作務,誤划殺蚯 蚓。山曰:「這個聻。」師曰:「他不死。」山曰:「二祖往鄴都,又作 麼生?」師不對。後有僧問:「和尚在洞山划殺蚯蚓因緣, 和尚豈不是無語?」師曰:「當時有語,秖是無人證明。」 《金臺紀聞》:「蚯蚓糞能治蜂螫。」余少時摘黃柑,為遊蜂 所毒,急以井泉調蚓,蚯糞塗之,其痛立止。聞之昔人 納涼簷際,見石蜂為蜘蛛所𦊰,蛛出取蜂,受螫而墮。 少甦爬沙牆角,以後足抵蚯蚓,糞掩其傷。須臾,健行 卒啖其蜂于網。信乎,物亦有知也。

《見聞紀訓》:「朱筆峰名觀,崑山人。與余同官閩臬。嘗言 其家塾師之父楊姓者,一日坐于門,見一婦人過,墜 一銀簪于街石上,鏗然一聲,伺其去遠,就其所視之 不見,止見一蚯蚓在石罅間。踟躕良久,俄一男子過 其所,徑俯拾之。楊老乃高聲曰:『此吾所墜簪也』。其人 知其偽,徑去。楊老隨而牽其衣不釋。其人乃取銀二」 分,以一買魚一尾,以一付之曰:「老者休纏,將此銀沽 酒煮魚,作一夜消可也。」楊老乃歸,置魚釜上,買酒一 壺,令其媳煮魚。煖酒間,忽鄰貓突跳釜上,媳以杖撲 貓,貓竟銜魚去,因覆其酒,而併盛魚器碎焉。人皆憐 而笑之。夫楊老簪化為蚓,似可怪矣,而猶強索之,其 能食乎?

《寧波府志》:「黃蟺岡,九都八面山,峰巒層複,雲霞鮮麗, 望之知為神區。明成化間,山頂石裂,出一巨蟺,金光 四射,半天風雨,化龍而去,因名為黃蟺岡。夜見其山 頭閃電,則次日必雨。」

蚯蚓部雜錄

[编辑]

《周禮地官》:大司徒之職,「以土會之法,辨五地之物生, 五曰原隰,其動物宜臝物。」訂義王氏曰:「臝物,宜謂蛙螾 之屬。」

《文子上德篇》:「蚯蚓無筋骨之強,爪牙之利,上食晞堁, 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韓子難勢》篇:「夫有雲霧之勢,而能乘遊之者,龍蛇之 材美之也。今雲盛而螾,弗能乘也;霧醲而螘,不能遊 也。夫有盛雲醲霧之勢,而不能乘遊者,螾螘之材薄 也。」

揚子《法言問道》篇:「若牛羊用人,則狐貍螻螾不膢臘 也歟?」

《抱朴子·博喻篇》:「蚯無口而揚聲。」

《新論均任》篇:「雲霧雖密,蟻蚓不能昇者,無其質也。」 《慎隙》篇:「尺蚓穿堤,能漂一邑。」

《類感篇》:「旦且雨也,寸雲未布,而蟻蚓移矣。」

《酉陽雜俎》:夔州刺史李貽孫云:「嘗見木枝化為蚓。」 《聞見後錄》:夔州古名朐䏰,朐音蠢,又音劬。䏰,如尹反又音忍,蚯蚓也。至今其地多此物。春秋時,人苦寒熱 疾,謂之蚯蚓瘴云。

《續明道雜志》:黃州有小蛇,首尾相類,因謂兩頭蛇。余 視之,其尾端蓋類首而非也。土人云:「此蛇乃老蚯蚓 所化,無甚大者,其大不過如大蚓,行不類蛇,宛轉甚 鈍,又謂之山蚓。」

《蒙齋筆記》:「余居山間,默觀物變固多矣,取其灼然者, 如蚯蚓為百合,麥之壞為蛾,則每見之物理固不可 盡解,業識流轉,要須有知,然後有所向。若蚯蚓為百 合,乃自有知為無知;麥之為蛾,乃自無知為有知。蚯 蚓在土中,方其欲化時,蟠結如毬,已有百合之狀。麥 蛾一夕而變,紛然如飛塵。以佛氏論之,當須自其一」 意念真精之極因緣而有,即其近者。雞之伏卵,固自 出此。今雞伏鴨,乃如莊周所謂「越雞伏鵠」者,此何道 哉?麥之為蛾,蓋自蛾種而起,因以化麥,非麥之能為 蛾也。由是而言之,一念所生,無論善惡,要自有必至 者。

《未齋雜言》:「炙蛭螾于火,形已焦矣,沃之以水而活。」

蚯蚓部外編

[编辑]

《酉陽雜俎》:梁有榼頭師,高行神異,武帝敬之,常令中 使召至,陛奏榼頭師至,帝方棋,欲殺子一段,應聲曰: 「殺。」中使人遽出斬之。帝棋罷,命師入。中使曰:「向者陛 下令殺,已法之矣。」師臨死曰:「我無罪,前生為沙彌,誤 鋤殺一蚓,帝時為蚓,今此報也。」

《元怪錄》:隋煬帝征遼,十二軍盡沒,總管來護兒坐法 受戮,煬帝盡欲誅其家子,君綽憂懼連日與秀才羅 巡、羅逖、李萬進結為奔友,共亡命至海州。夜黑,路傍 有燈火,因與共頓之。扣門數下,有一蒼頭迎拜,君綽 因問:「此是誰家」,答曰:「科斗郎君姓威,即當府秀才也。」 遂啟門,門又自開,敲中門曰:「蝸兒也,有四五箇客,蝸」 兒,又一蒼頭也。遂開門秉燭,引客就館。客位床榻茵 褥甚備。俄有一小童,持燭自中門出,曰:「六郎子出來。」 君綽等降階見主人。主人辭彩朗然,文辯紛錯,自通 姓名曰「威污蠖。」敘寒溫訖,揖客由阼階坐,曰:「污蠖忝 以本州《鄉賦》,得與足下同聲,青霄良會,殊是忻願。」即 命酒洽坐,漸至酣暢,談謔交至,眾所不能對。君綽頗 不能平,欲以理挫之,無計,因舉觴曰:「君綽請起一令, 以坐中姓名雙聲者,犯罰如律。」君綽曰:「威污蠖實譏 其姓。」眾皆撫手大笑,以為得言。及至,污蠖改令曰:「以 坐中人姓為歌聲,自二字至三字。令曰:『羅李羅來李』!」 眾皆慚其辨捷。羅巡又問:「君聲推之士,足得自比雲 龍,何玉名之自貶耶?」污蠖曰:「僕久從賓興,多為主司 見屈,以僕後於群士,何異尺蠖於污池乎?」巡又問:「公 華宗氏族,何為不載?」污蠖曰:「我本田氏,出於齊威王, 亦猶桓、丁之類,何足下之不學耶?」既而蝸兒舉方丈 盤至,珍羞水陸充溢其間,君綽及僕,無不飽飫。夜閤, 撤燭連榻而寢。遲明敘別,恨悵俱不自勝。君綽等行 數里,猶念污蠖,復來,見昨所會之處,了無人居,唯污 池邊有大螾,長數尺,又有螺螄丁子,皆較常有數倍, 方知污蠖及二豎皆此物也。遂共惡昨宵所食,各吐 青泥及污水數升。

蚇蠖部彙考

[编辑]

釋名

《蝍》。請幫助識別此字。爾雅注   《蠀》。請幫助識別此字。方言 《步屈》。方言注

蚇蠖圖

蚇蠖圖

《爾雅》

[编辑]

《釋蟲》

[编辑]

「蠖」,《蚇蠖》。

今蝍。請幫助識別此字。蠖一名蚇蠖。郭云:「今蝍。」請幫助識別此字。又呼步屈。《說文》云。蠖。屈伸蟲也。

《方言》

[编辑]

《雜釋》

[编辑]

《蠀》。請幫助識別此字。謂之《蚇蠖》。

《即踧》二音。蠖,烏郎反,又呼「步屈。」

《埤雅》

[编辑]

《蚇蠖》

[编辑]

《蚇蠖》,屈伸蟲也,一名蝍。請幫助識別此字。又呼步屈,《方言》曰「蝍。」請幫助識別此字。「謂 之蚇蠖。賦曰:『龍伸蠖屈』。」蠖屈,蓋將以求伸也。《易》曰:「尺 蠖之屈,以求信也。言以屈道致伸。」《漢志》曰:「尺者,蒦也。 蠖之義蓋取諸尺,蚓之義蓋取諸引。引者,伸也,蒦于 尺,伸于引。今人布指求尺,一縮一伸,如蠖之步,謂之 尺蠖,豈放是乎?」《亢桑子》曰:「夫俗隨國政之方圓,猶蚇 蠖之於葉也。食黃則身黃,食蒼則身蒼。蚇蠖似蠶」,食 葉,老亦吐絲作室。舊說蚇蠖之繭化而為蝶,此猶蛹 之變蛾爾。《賦》曰:「蟭螟飛而生風,蚇蠖動而成響。」言屋 之空曠深靜,易以生風答響如此。《詩》曰「噲噲其正,噦 噦其冥」是也。

《爾雅翼》

[编辑]

《尺蠖》

[编辑]

尺蠖,屈伸蟲也,狀如蠶而絕小,行則促其腰,使首尾 相就,乃能進步。屈中有伸,故曰屈伸。鄭康成謂之屈 蟲,郭景純謂之步屈,皆此義。又如人以手度物,移後 指就前指之狀,古所謂布指知尺者,故謂之尺蠖。《漢 書·律歷志》曰:「寸者,忖也。尺者,蒦也。」則蒦亦自有尺之 義矣。《易》曰:「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聖人於物稱名,小而取義,大不以龍蠖巨細而有所 遺。《晏子春秋》曰:「尺蠖食黃則身黃,食蒼則身蒼。」然。郭 璞注《方言》,以為尺蠖,步屈,色青而細小,為蜾蠃所負 為子者。按蜾蠃所負乃螟蛉,《毛詩義疏》云:「螟蛉似步 屈。」此說是矣。正以為步屈,則非也。蠖亦作繭而小。《甘 泉賦》曰:「天子穆然。珍臺閒館,璇題玉」英,蜵蜎蠖濩之 中。解者以蜵蜎、蠖濩為刻鏤之形。予按《釋魚》「有蜎蠉, 水中小赤蟲。」《莊子》所謂「還虷者,藏沙中,穴如鍼孔,而 蠖亦吐絲作繭,有所布濩。」以此況帝居者。蓋退藏於 密,精義入神之至也。張協《七命》曰:「焦螟飛而生風,尺 蠖動而成響。」此以微蟲表帝居之淵默,亦此義耳。尺 又作斥。《考工記》弓人之職:「合灂,若手背文。角,環灂,牛 筋蕡灂,麋筋斥,蠖灂。」此說弓表裏灂漆相合之處,若 人手背文理相應隈裹,灂,文如環,弓背用牛筋者文 如麻子,用麋筋者文如斥蠖云。段成式稱尺蠖之繭 為蝶,今蝶蓋青蟲所化,非行步屈伸者,蠖或為蛾,未 可知也。

蚇蠖部藝文

[编辑]

《尺蠖贊》
晉·郭璞

[编辑]

貴有可賤,賤有可珍。嗟茲《尺蠖》,體此《屈伸》。論配《龍蛇》, 見嘆聖人。

《尺蠖賦》
宋·鮑照

[编辑]

智哉尺蠖,觀機而作,伸非向厚,屈非向薄,當靜泉渟, 遇躁風驚,起軒軀以曠跨,伏累氣而併形,冰炭弗觸, 鋒刃靡迕,逢險蹙脊,值夷舒步,忌好退之見猜,哀必 進而為蠹,每驤首以瞰塗,常佇景而飜露。故身不豫 託,地無前期,動靜必觀於物,消息各隨乎時,從方而 應,何慮何思。是以軍算慕其權,國容擬其變,高賢圖 「之以隱淪,智士以之而藏見。笑靈蛇之久蟄,羞龍德 之方戰。理害道而為尤,事傷生而感賤。苟見義而守 勇,豈專取於弦箭。」

《尺蠖賦》
唐·東方虯

[编辑]

「六氣氤氳,四時平分,天道怳惚,是生萬物。化而為鳥 兮,有鳴鳳之來儀;化而為蟲兮,有尺蠖之能。」屈原夫 蠖之為生也,不飲不食,非榮非利,無欲近道,處身似 智。幸稟天地之生,亦承雲雨之施。哂搏擊而爭疾,輕 爪牙而自致。其勇也不怯雷霆之聲,其慎也寧勞鷹 隼之鷙。浩然無悶之境,獨處不爭之地。多其順時而 「出,就暖而長。吟微絲以逍遙,蹙緩步而來往。當靜泉 澄,遇躁風興。屈伸進退,翼翼繩繩。同吹萬而生養,體 抱一以含弘。聖人書之以作誡,君子行之而足徵。況 不才之下士,敢求伸以自矜。」

《尺蠖賦》
宋·王禹偁

[编辑]

蠢爾微蟲,有茲尺蠖。每循塗而不殆,靡由徑以或躍。 懼速登之《易》顛,固將前而復卻。所以仲尼贊《易》,取譬 乎屈伸;老氏立言,用嘉乎柔弱。吾嘗考畫卦之深旨, 見觀象之有以。蓋美其時行則行,時止則止。寧鳧趨 以鴻漸,不麏驚而鵲起。知進知退,造幾微於聖人;一 往一來,達消長於君子。物有以小而喻大,事可去彼 而取此。至若春日遲遲,品彙熙熙。知時應候,附葉尋 枝。每委順而守道,不躁進於多岐。自中規而中矩,非 載驅而載馳。其行也健而不息;其氣也作而不衰。曲 乎形,類彤弓之彎矣;隆乎脊,狀柷敔以陳之。豈比乎蟲張網而役役,蟻循磨而孜孜者哉!懿夫微物,尚有 伸兮有屈。胡彼常流,但好剛而惡柔。苟克己以為用, 奚反身而自求?得不觀所以,察所由,驗人事之倚伏, 考星躔之退留,自然寒暑相推而歲功及物;日月相 推而大明燭幽者也。其或昧其機,循其跡,不知我者, 謂我進寸而退尺;探諸妙,賾諸神,知我者,謂我在屈 而求伸。異蜂蠆之毒,唯思螫人;等龍蛇之蟄,實可存 身。夫如是,則蛙黽怒「而受式,非度德者;螳螂奮而拒 轍,豈量力也。未若尺蠖兮。慎行止,明用舍,予將師之, 庶悔吝而蓋寡。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