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11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一百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十一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一百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一百十一卷目錄

 葍部彙考

  葍圖

  詩經小雅我行其野

  爾雅釋草

  山海經中山經

  賈思勰齊民要術

  毛詩陸疏廣要言采其葍

  段成式酉陽雜俎通脫木

  羅願爾雅翼活莌

  徐光啟農政全書葍子根考

  本草綱目通草 通脫木

 𦬣部彙考

  爾雅釋草

  羅願爾雅翼菵草

  本草綱目𦬣草

 葛部彙考

  葛圖

  易經困卦

  詩經周南葛覃 樛木 邶風旄丘 王風葛藟 采葛 唐風葛生 大雅旱麓

  周禮地官掌葛

  陸佃埤雅

  羅願爾雅翼葛 雞齊

  徐光啟農政全書葛根考

  王象晉群芳譜采葛 練葛 洗葛衣

  本草綱目葛 鐵葛 葛花菜

 葛部藝文

  葛覃三章章六句

  越采葛婦歌

  若何歌

  古逸詩

  晉樂府前溪歌

  黃葛篇          唐李白

  采葛行           鮑溶

  和李尹種葛         戎昱

  小遊仙詩          曹唐

  采葛篇         明張時徹

 葛部選句

 葛部紀事

 葛部雜錄

 葛部外編

草木典第一百十一卷

葍部彙考按詩經言采其葍鄭云即是商陸而本草諸家謂是通草今依本草為通草云

[编辑]

《釋名》

[编辑]

《葍》。詩經     《䔰》。爾雅 《藑,茅》。爾雅    離南。爾雅

活莌。爾雅    《寇脫》:山海經

《蔉》。詩疏     《燕,葍》。詩疏

通脫木。酉陽雜俎 通草。本經

附支:本經    《木通》。陳士良

丁翁。吳普    萬年藤。甄權

《燕覆子》。子名   烏覆子。蘇恭

畜葍子。江東名  《拏子》。江西名

桴,《棪子》。陳士良

葍圖

葍圖

《詩經》

[编辑]

《小雅我行其野》

[编辑]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

正義陸璣《疏》云:「葍,一名䔰,幽州人謂之燕葍。其根正白,可著熱灰中溫噉之。饑荒之歲,可蒸以禦饑。」

《爾雅》

[编辑]

釋草

[编辑]

《葍》。音福《䔰》。音富

大葉白華,根如指,正白,可啖。葍一名䔰。郭云

大葉白華,根如指,正白,可啖。《詩·小雅》云:「我行其野,言采其葍。」 陸璣云:「幽州人謂之燕葍,其根正白,可著熱灰中溫啖之。饑荒之歲可蒸以禦饑也。」

《葍,藑》。音敻茅。

葍華有赤者為藑,藑葍一種耳,亦猶蔆苕,華黃白異名。葍與《藑茅》,一草也。華白者即名葍,華赤者別名藑茅。故郭云:「亦猶蔆苕,華黃白異名也。」

離南,《活莌》。音奪

草,生江南,高丈許,大葉,莖中有瓤,正白。零陵人祖日「貫之為樹。」離南草也,一名活莌。《山海經》又名寇脫。生江南,高丈許,大葉而肥,莖中有瓤,正白者是也。云「零陵人祖日貫之為樹」者,祖,且也。貫,事也。言零陵郡人且日事之,使科大若樹然也。郭又註《山海經》云:「零桂人植而日灌之以為樹。」然所未詳。

《山海經》

[编辑]

中山經

[编辑]

升山,「其草多寇脫。」

「寇脫草」 生南方,高尺許,似荷葉而莖中有瓤。

熊山其草多寇脫。

《賈思勰齊民要術》

[编辑]

[编辑]

《夏統別傳》注:「獲,葍也,一名甘獲,正圓,赤而粗。」

《爾雅》云:「葍,藑茅。」郭璞曰:「葍,大葉,白華,根如指,正白,可 啖。葍華有赤者為藑。藑葍一種耳,亦如蔆苕,華黃白 異名。」

《詩》曰:「言采其葍。」《毛》云:「惡菜也。」《義疏》曰:「河東關內謂之 葍,幽兗謂之燕葍,一名爵弁,一名藑。根正白,著熱灰 中溫噉之,饑荒可蒸以禦饑。漢祭甘泉,或用之。其草 有兩種,一種莖葉細而香,一種莖赤,有臭氣。」

《風土記》曰:「葍,蔓生,被樹而升,紫黃色。子大如牛角,葉 長七八寸,味甘如蜜。其大者,多抹。」

《毛詩陸疏廣要》

[编辑]

《小雅我行其野》

[编辑]

言采其葍

[编辑]

葍一名䔰,河內謂之「蔉」,幽州人謂之「燕葍。」其根正白,可著熱灰中溫噉之,饑荒之歲,可蒸以禦饑。漢祭甘泉,或用之。其草有兩種,葉細而花赤,有臭氣也。《一本》作「花」 ,葉有兩種,一種葉細而花赤,一種葉大而花白,復香。《爾雅》云:「葍,䔰。」郭云:「大葉白華,根如指,白正可啖。」鄭云:「即商陸也。」《爾雅》又云:「葍,藑茅。」郭云:「葍華有赤者為藑,藑葍一種耳,亦猶蔆苕華,黃白異名。」鄭云:「商陸有二種,赤者為藑茅。」毛傳云:「葍,惡菜也。」鄭箋云:「葍亦仲春時生,可采也。」《博雅》云:「烏麮,葍也。」邢氏曰:「葍,一名䔰,與藑茅一草也。華白者即名葍,華赤者別名藑茅。」故郭云。「亦猶蔆苕。華黃白異名也。」

《段成式酉陽雜俎》

[编辑]

通脫木

[编辑]

《通脫》木如萆麻,生山側花上。粉。主治惡瘡。心空中有 瓤,輕白可愛,女工取以飾物。

《羅願爾雅翼》

[编辑]

活莌

[编辑]

離南活莌,今通脫木也。《山海經》名寇脫,生山側,高丈 許,葉如萆麻,花上有粉,莖中有瓤,輕白可愛,女工取 以飾物。按此物為飾,不知起自何世。漢王符《潛夫論》 固已譏花采之費,至梁宗懍記荊楚之俗,四月八日 有染絹為芙蓉,捻蠟為菱藕,亦未有用此物者,今通 行於世矣。亦用蜜藏食之,今俗謂之通草。按通草作 藤,蔓大如指,其莖榦大者徑三寸,每節有二、三枝,枝 頭出五葉,夏秋開紫花或白花,結實如小木瓜,核白 瓤黑。食之甘美,南人謂之燕。請幫助識別此字。亦云「烏。」請幫助識別此字。非此類也。

《徐光啟農政全書》

[编辑]

葍子根考

[编辑]

俗名「打盌花」,一名「兔兒苗」,一名「狗兒秧。」幽薊間謂之 「燕葍根。」千葉者呼為「纏枝牡丹」,亦名穰花。生平澤中, 今處處有之。延蔓而生,葉似生山藥葉而狹小,開花 狀似牽牛花,微短而圓,粉紅色。其根甚多,大者如小 著麄,長一二尺,色白味甘性溫。

救荒

采根洗淨蒸食之。或曬杵碎炊飯食亦好。或磨作麪, 作燒餅蒸食皆可。久食則頭暈破腹,間食則宜。 元扈先生曰:「嘗過吳,人呼秧子根棄地,宜移植,備荒。」

《本草綱目》

[编辑]

通草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有細孔,兩頭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謂木 通也。今之通草,乃古之通脫木也。《宋本草》混注為一, 名實相亂,今分出之。

集解

《別錄》曰:「通草,生石城山谷及山陽。正月、二月采枝,陰 乾。」

陶弘景曰:「今出近道,遶樹藤生,汁白,莖有細孔,兩頭皆通含一頭,吹之則氣出彼頭者良。或云即葍藤莖 也。」

蘇恭曰:「此物大者徑三寸,每節有二三枝,枝頭有五 葉,子長三四寸,核黑瓤白,食之甘美,南人謂為『燕覆 子,或名烏覆子。遇七、八月采之』。」

陳藏器曰:「江東人呼為『畜葍子,江西人呼為拏子。如 筭袋,瓤黃子黑,食之去皮』。」蘇云:「色白者,乃猴葍也。」 蘇頌曰:「今澤潞、漢中、江淮、湖南州郡亦有之。藤生,蔓 大如指。其莖榦大者,徑三寸。一枝五葉,頗類石韋,又 似芍藥,二葉相對。夏、秋開紫花,亦有白花者。結實如 小木瓜,食之甘美,即陳士良《本草》所謂『桴棪子也。其 枝』」,今人謂之木通,而俗間所謂通草,乃通脫木也。古 方所用通草,皆今之木通,其通脫木稀有用者。或以 木通為葡萄苗者,非矣。按張氏《燕吳行紀》載:「揚州甘 泉東院兩廊前有通草,其形如椿,少葉,子垂梢際,如 苦楝。」與今所說不同,或別一物也。

李時珍曰:「今之木通,有紫白二色。紫者皮厚味辛,白 者皮薄味淡,《本經》言味辛,《別錄》言味甘,是二者皆能 通利也。」

氣味

辛平無毒。

《別錄》曰:「甘。」

甄權曰:「微寒。」

《吳普》曰:「神農、黃帝辛,雷公苦。」

李杲曰:「味甘而淡,氣平味薄,降也,陽中陰也。」

主治

《本經》曰:「除脾胃寒熱,通利九竅血脈關節,令人不忘, 去惡蟲。」

《別錄》曰:「療脾疸,常欲眠,心煩噦,出音聲。治耳聾,散癰 腫諸結不消,及金瘡惡瘡,鼠瘻,踒折,齆鼻息肉,墮胎, 去三蟲。」

甄權曰:「治五淋,利小便,開關格,治人多睡,主水腫浮 大。」

孟詵曰:「利諸經脈寒熱不通之氣。」

陳士良曰:「理風熱,小便數,急疼,小腹虛滿,宜煎湯並 蔥飲有效。」

大明曰:「安心除煩,止渴,退熱,明耳目,治鼻塞,通小腸, 下水,破積聚血塊,排膿,治瘡癤,止痛,催生,下胞,女人 血閉,月候不勻,天行時疾,頭痛目眩,羸劣乳結及下 乳。」

陳藏器曰:「利大小便,令人心寬下氣。」

李珣曰:主諸瘻瘡,喉痹咽痛。濃煎含嚥。 《李杲》曰:「通經利竅,導小腸火。」

發明

李杲曰:「《本草》十劑,通可去滯」,通草、防己之屬是也。夫 防己大苦寒,能瀉血中濕熱之滯,又通大便。通草甘 淡,能助西方秋氣下降,利小便,專瀉氣滯也。肺受熱 邪,津液氣化之源絕,則寒水斷流,膀胱受濕熱,癃閉 約縮,小便不通,宜此治之。其證胸中煩熱,口燥舌乾, 喉乾,大渴引飲,小便淋瀝,或閉塞不通,脛痠腳熱,並 宜通草主之。凡氣味與之同者,茯苓、澤瀉、燈草、豬苓、 琥珀、瞿麥、車前子之類。皆可以滲濕利小便。泄其滯 氣也。

又曰:「木通下行,泄小腸火,利小便,與琥珀同功,無他 藥可比。」

李時珍曰:「木通,手厥陰心包絡、手足太陽小腸、膀胱 之藥也。故上能通心清肺,治頭疼,利九竅;下能泄濕 熱,利小便,通大腸,治遍身拘痛。《本經》及《別錄》皆不言 及利小便治淋之功,甄權日華輩始發揚之。蓋其能 泄丙丁之火,則肺不受邪,能通水道,水源既清,則津 液自化,而諸經之濕與熱,皆由小便泄去。故古方導」 赤散用之。亦瀉南補北。扶西抑東之意。楊仁齋《直指 方》言。人遍身胸腹隱熱。疼痛。拘急足冷。皆是伏熱傷 血。血屬於心。宜木通以通心竅。則經絡流行也。

根主治

甄權曰:「項下癭瘤。」

子氣味

甘寒無毒。

《孟詵》曰:「平南人多食之,北人不知其功。」

子主治

孟詵曰:「厚腸胃,令人能食,下三焦惡氣,續五臟斷絕 氣,使語聲足氣,通十二經脈,和核食之。」

陳士良曰:「除三焦客熱,胃口熱閉,胃不下食。」

李時珍曰:「止渴。利小便。」

附方

心熱尿赤,面赤脣乾,咬牙口渴,導赤散:用木通、生地 黃、炙甘草等分,入水竹葉七片,水煎服。錢氏方 婦人血氣:木通濃煎三五盞飲之即通。孟詵本草 金瘡踒折:通草煮汁釀酒,日飲。

鼠瘻不消:方同上。

===通脫木釋名===蘇頌曰:《爾雅》:「離南活莌。」即通脫也。《山海經》名寇脫,又 名倚商。

李杲曰:陰竅濇而不利,水腫閉而不行,用之立通。因 有通草之名,與木通同功。

陳嘉謨曰:「白瓤,中藏脫。木得之,故名通脫。」

集解

陳藏器曰:通脫木生山側。葉似蓖麻。其莖空心,中有 白瓤,輕白可愛,女人取以飾物,俗名「通草。」

《蘇頌》曰:「郭璞言生江南。高丈許,大,葉似荷而肥,莖中 瓤正白。今園圃亦有種蒔者,或作蜜煎,充果食之,甘 美。」

李時珍曰:「蔓生山中。莖大者圍數寸。」

氣味

甘淡寒,無毒。

李杲曰:「甘,平,降也。陽中陰也。」

主治

李杲曰:「利陰竅,治五淋,除水腫癃閉,瀉肺。」

《蘇頌》曰:「解諸毒蟲痛。」

汪機曰:「明目退熱,下乳催生。」

發明

李杲曰:「通草瀉肺利小便,甘平以緩陰血也。與燈草 同功,宜生用之。」

李時珍曰:「通草色白而氣寒,味淡而體輕,故入太陰 肺經,引熱下降而利小便;入陽明胃經,通氣上達而 下乳汁。其氣寒,降也;其味淡,升也。」

花上粉主治

陳藏器曰:「諸蟲瘻惡瘡痔疾。納之。」 《蘇頌》曰:「療瘰𤻤。及胸中伏氣攻胃咽。」

附方

洗頭風痛新通草,瓦上燒存性,研末二錢,熱酒下。牙 關緊者,斡口灌之。王璆百一選方

𦬣部彙考

[编辑]

《釋名》

[编辑]

《葞》。爾雅     《春草》:爾雅

芒草。爾雅注   菵草:爾雅注

《皇》。爾雅     守田:爾雅

《守氣》。爾雅注

圖缺

《爾雅》:

釋草

[编辑]

《葞》。音尾《春草》:

一名「芒草。」《本草》云:「藥草也,郭云一名芒草,《本草》云」者,案《本草》「芒草一名葞,一名春草。陶註云:『今是處皆有,葉青辛烈者良,今俗呼為菵草也。郭云芒草者,所見本異也』。」

皇《守田》。

《似燕麥》,子如《雕胡米》,可食。生廢田中,一名「守氣。」皇,一名守田。郭云:「似燕麥,子如雕胡米,可食。生廢田中」,一名守氣。雕胡,即菰也。

《羅願爾雅翼》

[编辑]

菵草

[编辑]

菵米可為飯,生水田中,苗子似小麥而小,四月熟。久 食不饑,《爾雅》所謂「皇守田」也。

《本草綱目》

[编辑]

𦬣草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皇、𦬣」音相似也。

集解

陳藏器曰:「𦬣草,生水田中,苗似小麥而小,四月熟,可 作飯。」

李時珍曰:《爾雅》:「皇守田。」郭璞云:「一名守氣。生廢田中。 似燕、麥,子如彫胡,可食。」

米氣味

甘寒無毒。

主治

陳藏器曰:「作飯去熱,利腸胃,益氣力,久食不饑。」

葛部彙考

[编辑]

《釋名》

[编辑]

葛。易經     《雞齊》。本經

鹿藿。別錄    黃斤。別錄

鐵葛。     葛花菜:

葛圖

葛圖

《易經》

[编辑]

困卦

[编辑]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動悔,有悔,征吉。

葛藟,引蔓纏繞之草。臲卼,動搖不安之貌。程傳「葛藟」,纏束之物。臲卼,危動之狀。

《詩經》

[编辑]

《周南葛覃》

[编辑]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

覃,延也。葛所以為絺綌,女功之事,煩辱者。施,移也。中谷,谷中也。萋萋,茂盛貌。《葛》者,婦人之所有事也,此因葛之性以興焉。朱注葛,草名,蔓生,可為絺綌者。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絺為綌, 服之無斁。」

莫莫,成就之貌。濩,煮之也。精曰絺,麤曰綌。「成就」者,其可采用之時。朱注《莫莫》,茂密貌。

《樛木》

[编辑]

南有樛木,葛藟纍之。

藟與葛異,亦葛之類也。陸璣云:「一名巨菰,似燕薁,亦延蔓生,葉艾白色,其子赤,亦可食,酢而不美」是也。大全《本草注》曰:蔓延木上,葉如葡萄而小,五月開花,七月結實,青黑微赤,即《詩》云藟也。此藤大者盤薄,又名千歲虆子。

《邶風旄丘》

[编辑]

《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

土氣緩,則葛生闊節。大全東萊呂氏曰:「葛始生,其節蹙而密,既長,其節闊而疏。」

《王風葛藟》

[编辑]

綿綿葛藟,在河之滸。

綿綿,長不絕之貌。水厓曰「滸。」「葛也藟也」,生於河之厓,得其潤澤,以長大而不絕。綿綿然枝葉長而不絕者,乃是《葛藟》之草。所以得然者,由其在河之滸,得河之潤故也。

《采葛》

[编辑]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葛,所以為絺綌也。以《采葛》喻臣,以小事使出。朱注《采葛》所以為絺綌,蓋淫奔者託以行也。

《唐風葛生》

[编辑]

葛生蒙楚,蘞蔓于野。

「葛生延而蒙楚」,「蘞生蔓於野。」此二者皆是蔓草。

《大雅旱麓》

[编辑]

莫莫葛藟,施于條枚。

《莫莫》,施貌。言「莫莫然而延蔓」者,是葛也,藟也,乃施於木之條枚之上而長也。

《周禮》

[编辑]

地官

[编辑]

《掌葛》「掌以時徵絺綌之材於山農。凡葛征,徵草貢之 材於澤農,以當邦賦之政令。」

《草貢》出澤䔛紵之屬,可緝績者。所以徵絺綌於山農者,以其葛出於山故也。「凡葛征」者,其徵絺綌之材,即葛是也。又云「凡葛征」者,總結之也。云「徵草貢之材於澤農」者,以䔛紵出於澤故也。經直言草貢,不言䔛紵者,設文以互換為義,故以其絺綌亦以葛草,草貢亦是䔛紵者也。訂義王昭禹曰:「《詩》言『葛之覃兮,繼之是刈是濩』。為絺為綌,則絺、綌皆葛也,言其物則曰葛,言其服治之功則曰絺綌精者為絺,麤者為綌。」

以權度受之。

以知輕重長短也。角人齒骨與角不須稱,直言度量。《此經》葛草等不須量,故以權度受之,使知斤兩長短故也。

《陸佃埤雅》

[编辑]

[编辑]

葛性柔韌,蔓生可衣,女事之煩縟者,故《葛覃》引以為 賦。蓋知稼穡之艱難,則可以為王矣;知女功之勤勞, 則可以為王后矣。故序以為《葛覃》,后妃之本也。夫禮, 后織元紞,今乃親葛事如此者,蓋王后親蠶以勸女 功之正事,親葛以勸女功之餘事。絲麻者本事也;䔛 葛者餘事也。《詩》曰:「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言諸侯 以國相連屬,憂患相及,如葛之蔓延相連及也。今生 闊節,則于憂患相及緩矣。故曰「何誕之節兮」也。何者以所不知為問。《兵法》曰:「其節短。」故此以誕節譏切衛 伯。又曰:「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葛所以為絺 綌。」言事雖小,一日不見于君,憂及于讒矣。又曰:「綿綿 葛藟,在河之滸。」河滸為水所盪,危地矣。然潤澤葛藟 而生之,則亦所以自固。今王棄其九族,則曾是之不 如也。瓜葛皆延蔓相及,故屬綿遠者,取譬瓜葛。又曰: 「葛生蒙楚,蘞蔓于野。」言葛生高而蒙楚,蘞生卑,蔓于 野,各繫所遇,猶之婦人外成于夫,榮悴隨焉,所以一 心乎君子。語曰:「嫁雞與之飛,嫁狗與之走。」此之謂也。 《左傳》曰:「葛藟猶能庇其根本。」

《羅願爾雅翼》

[编辑]

[编辑]

葛,絺綌草也。《國風》曰:「葛之覃兮,施于中谷。惟葉莫莫, 是刈是濩。」又曰:「葛生蒙楚,蘞蔓于野。旄丘之葛兮,何 誕之節兮。」葛生山澤閒,其蔓延,盛者牽其首以至根, 可二十步。《釋丘》云:「前高後下曰旄丘。旄丘之葛,其節 誕闊。」此言雖同根一體,然相去差遠,其緩急不相應 也。故曰:「叔兮伯兮,何多日也。」黎之望於衛,亦如此矣。 《吳郡賦》:「蕉葛升越。弱於羅紈。」《禹貢卉服》注云。草服葛。 越葛花藤。皆可醒酒。去酒毒。

漢·《江都王建傳》云:「繇王閩侯,遺建荃葛。」 注云:「荃,細布也。字本作絟葛,今之葛布也。」

《雞齊》

[编辑]

雞齊,一名鹿藿,一名黃斤。今之食葛,非為絺綌者也。 其生延蔓甚者,其蔓首至根可二十步,人皆掘食之。 生食甜脆,亦可蒸食,有粉。今江南人凶歲則掘取,以 禦凶荒。大抵南康、廬陵者最勝,多肉而少筋,甘美,然 當取入土深大者。或又曰:「入土五六寸以上者,名葛 脰,服之令人吐,以有微毒也。」其花藤皆可醒酒,而去 酒毒。服方寸匕,飲酒不知醉。《博物志》曰:「野葛,食之殺 人。家種之,三年不收,後旅生,亦不可食。」《吳都賦》:「食葛 香茅。」注云:「食葛蔓生,與山葛同根,特大,美於茅也。」

《徐光啟農政全書》

[编辑]

葛根考

[编辑]

一名「雞齊根」,一名「鹿藿」,一名「黃斤。」生汶山川谷,及成 州、海州、浙江並澧鼎之間,今處處有之。苗引藤蔓長 二三丈。莖淡紫色,葉頗似楸葉而小,色青。開花似豌 豆花,粉紫。結實如皂莢而小,根形如手臂。味甘性平 無毒。一云性冷。殺野葛、巴豆、百藥毒。

救饑

掘取根入土深者,水浸洗淨,蒸食之。或以水中揉出 粉,澄濾成塊,蒸煮皆可食。及采花,曬乾,煠食亦可。

《王象晉群芳譜》

[编辑]

采葛

[编辑]

夏月葛成,嫩而短者,留之一丈上下者,連根取,謂之 「頭葛。」如太長,看近根有白點者,不堪用,無白點者,可 截七八尺,謂之「二葛。」

練葛

[编辑]

采後即挽成網,緊火煮爛熟,指甲剝看,麻白不粘,青 即剝下,長流水邊捶洗淨,風乾,露一、二宿。尤白,安陰 處。忌日色,紡之以織。

洗葛衣

[编辑]

清水揉梅葉洗,經夏不脆。或用梅葉搗碎泡湯,入磁 器內洗之,忌用木器則黑。

《本草綱目》

[编辑]

葛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葛從曷諧聲也。」鹿食九草,此其一種。故曰 鹿藿。黃斤未詳。

集解

《別錄》曰:「葛根,生汶山山谷。五月采根,暴乾。」

陶弘景曰:「即今之葛根,人皆蒸食之。當取入土深大 者,破而日乾之。南康、廬陵間最勝。多肉而少筋,甘美, 但為藥不及耳。」

蘇恭曰:葛雖除毒,其根入土五、六寸已上者,名葛脰。 脰者,脛也。服之令人吐,以有微毒也。《本經》葛穀即是 其實也。

蘇頌曰:今處處有之,江浙尤多。春生苗,引藤蔓,長一、 二丈,紫色。葉頗似楸葉而小,色青。七月著花,粉紫色, 似豌豆花,不結實。根形大如手臂,紫黑色。五月五日 午時采根,暴乾,以入土深者為佳。今人多作粉食。 寇宗奭曰:「澧、鼎之間,冬月取生葛,搗爛入水中,揉出 粉,澄成垛,入沸湯中良久,色如膠。其體甚韌,以蜜拌 食。捺入生薑少許尤妙。又切入茶中待賓,雖甘而無 益。」又將生葛根煮熟,作果實賣,吉州、南安亦然。 李時珍曰:「葛有野生,有家種。其蔓延長,取治可作絺 綌。其根外紫內白,長者七、八尺。其葉有三尖,如楓葉 而長,面青背淡。其花成穗,纍纍相綴,紅紫色。其莢如 小黃豆莢,亦有毛。其子綠色,扁扁如鹽梅子」核,生嚼, 腥氣。八、九月采之。《本經》所謂葛穀是也。唐蘇恭亦言 葛穀是實,而宋蘇頌謂葛花不結實,誤矣。其花曬乾, 亦可煠食

葛根氣味

甘辛平無毒。

《別錄》曰:「生根汁,大寒。」

王好古曰:「氣平,味甘,升也,陽也。陽明經行經的藥也。」

根主治

《本經》曰:「消渴,身大熱,嘔吐諸痹,起陰氣,解諸毒。」 《別錄》曰:「療傷寒中風頭痛,解肌發表出汗,開腠理,療 金瘡,止脅風痛。」

甄權曰:「治天行上氣嘔吐,開胃下食,解酒毒。」

《大明》曰:「治胸膈煩熱,發狂,止血痢,通小腸,排膿破血, 傅蛇蟲囓罯,毒箭傷。」 徐之才曰:「殺野葛、巴豆、百藥毒。」

陳藏器曰:「生者墮胎,蒸食消酒毒,可斷穀不饑,作粉 尤妙。」

《開寶》曰:「作粉,止渴,利大小便,解酒,去煩熱,壓丹石,傅 小兒熱瘡。搗汁飲,治小兒熱痞。」

蘇恭曰:「猘狗傷,搗汁飲,並末傅之。」

李時珍曰:「散鬱火。」

發明

陶弘景曰:「生葛搗汁飲,解溫病發熱。五月五日中時 取根為屑,療金瘡斷血為要藥,亦療瘧及瘡至良。」 蘇頌曰:「張仲景治傷寒有葛根湯,以其主大熱,解肌 發腠理故也。」

張元素曰:「升陽生津。脾虛作渴者,非此不除。勿多用, 恐傷胃氣。」張仲景治太陽陽明合病,桂枝湯內加麻 黃、葛根,又有葛根黃芩黃連解肌湯,是用此以斷太 陽入陽明之路,非即太陽藥也。頭顱痛如破,乃陽明 中風,可用葛根蔥白湯,為陽明仙藥。若太陽初病,未 入陽明而頭痛者,不可便服升麻、葛根發之,是反引 邪氣入陽明。為引賊破家也。

朱震亨曰:「凡斑痘已見紅點,不可用葛根升麻湯,恐 表虛反增斑爛也。」

李杲曰:「乾葛,其氣輕浮,鼓舞胃氣上行,生津液,又解 肌熱,治脾胃虛弱,泄瀉聖藥也。」

徐用誠曰:「葛根氣味俱薄,輕而上行,浮而微降,陽中 陰也。其用有四:止渴,一也。解酒,二也;發散表邪,三也; 發瘡疹難出,四也。」

李時珍曰:「《本草十劑》云:『輕可去實,麻黃、葛根之屬。蓋 麻黃乃太陽經藥,兼入肺經,肺主皮毛;葛根乃陽明 經藥,兼入脾經,脾主肌肉。所以二味藥皆輕揚發散, 而所入迥然不同也』。」

葛穀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本經》曰:「下痢十歲以上。」

李時珍曰。解酒毒。

葛花氣味

同《穀》。

主治

《別錄》曰:「消酒。」

陶弘景曰:「同小豆花,乾末酒服,飲酒不醉也。」

李時珍曰:「腸胃下血。」

葉主治

《別錄》曰:「金瘡止血,挼傅之。」

蔓主治

蘇恭曰:「卒喉痹,燒研,水服方寸匕。」

李時珍曰:「消癰腫。」

附方

數種傷寒,庸人不能分別。今取一藥,兼治天行時氣, 初覺頭痛,內熱,脈洪者。葛根四兩,水二升,入豉一升, 煮取半升,服生薑汁尤佳。傷寒類要

時氣頭痛壯熱,生葛根洗淨,搗汁一大盞,豉一合,煎 六分,去滓分服,汗出即瘥,未汗再服。若心熱加梔子 仁十枚。聖惠方

傷寒頭痛,二三日發熱者:葛根五兩,香豉一升,以童 子小便八升,煎取二升,分三服,食蔥粥取汗。梅師方 妊娠熱病:葛根汁二升,分三服。傷寒類要

預防熱病,急黃賊風。葛粉二升生地黃一升香豉半 升為散。每食後米飲服方寸匕。日三服。有病五服。安常 傷寒論

辟瘴不染生葛搗汁一小盞服,去熱毒氣也。聖惠方 煩躁熱渴:葛粉四兩,先以水浸粟米半升,一夜漉出, 拌勻煮熟,以糜飲和食。食醫心鏡

小兒熱渴久不止:葛根半兩,水煎服。聖惠方

乾嘔不息:葛根搗汁,服一升,瘥。肘後方

小兒嘔吐,壯熱食癇:葛粉二錢,水二合調勻,傾入錫 鑼中,重湯盪熟,以糜飲和食。食醫心鏡

心熱吐血不止:生葛搗汁半升,頓服立瘥。廣利方 衄血不止:生葛搗汁服,三服即止。聖惠方

熱毒下血,因食熱物發者:生葛根二升,搗汁一升,入 藕一升,和服。梅師方傷筋出血:「葛根搗汁飲,乾者煎服,仍熬屑傅之。」外臺祕要 腎腰疼痛:生葛根嚼之嚥汁,取效乃止。肘後方 金瘡中風,痙強欲死:生葛根四大兩,以水三升,煮取 一升,去渣分服。口噤者,灌之。若乾者,搗末調三指撮, 仍以此及竹瀝多服,取效。貞元廣利方

服藥過劑苦煩,生葛汁飲之,乾者煎汁服。肘後方 酒醉不醒:生葛汁飲二升,便愈。千金方

諸藥中毒,發狂煩悶,吐下欲死:葛根煮汁服。肘後方 解中鴆毒氣欲絕者。葛粉三合,水三盞調服,口噤者 灌之。聖惠方

虎傷人瘡:生葛煮濃汁洗之,仍搗末,水服方寸匕,日 夜五六服。梅師方

婦人吹乳:葛蔓燒灰,酒服二錢,三服效。千金方 小兒口噤,病在咽中,如麻豆許,令兒吐沫,不能乳食: 葛蔓燒灰一字,和乳汁點之,即瘥。聖惠方

鐵葛

[编辑]

陳藏器曰:「葛,味甘,溫,無毒。主一切風,血氣羸弱,令人 性健。久服治風緩偏風。生山南峽中。葉似枸杞,根如 葛,黑色。」

葛花菜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諸名山皆有之,惟太和山采取,云乃葛之 精華也。秋霜浮空如芝菌,涌生地上,其色赤脆,蓋蕈 類也。」

氣味

苦甘無毒。

主治

李時珍曰:「醒神。治酒積。」

葛部藝文

[编辑]

《葛覃三章章六句》

[编辑]

蓋后妃既成《絺綌》而賦其事。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萋萋。「黃鳥于飛,集于灌木, 其鳴喈喈。」賦也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絺為綌, 服之無斁。」賦也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薄污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 歸寧父母。」賦也

《越采葛婦歌》

[编辑]

《吳越春秋》曰:「越王自吳還國,勞身苦心,懸膽于戶,出入嘗之,知吳王好服之被體,使國中男女入山采葛,作黃絲之布,以獻之。吳王乃增越之封,賜羽毛之飾,机杖諸侯之服,越國大悅」 ,采葛之婦,傷越王用心之苦,乃作《若之何詩》云:

《葛不》連蔓紛台台,我君心苦命更之。嘗膽不苦甘如 飴,令我采葛以作絲。女工織兮不敢遲,弱于羅兮輕 霏霏。號絺素兮將獻之,越王悅兮忘罪除,吳王歡兮 飛尺書。增封益地賜羽奇,机杖茵褥諸侯儀。群臣拜 舞天顏舒,我王何憂能不移。

《若何歌》

[编辑]

嘗膽不苦甘若飴,令我采葛以作絲。

《古逸詩》

[编辑]

綿綿之葛,在於曠野。良工得之,以為絺紵。良工不得, 枯死於野。

《晉樂府前溪歌》

[编辑]

「黃葛結蒙蘢,生在洛溪邊。花落逐水去,何當順流還。」 還亦不復鮮。

《黃葛篇》
唐·李白

[编辑]

黃葛生洛溪,「黃花自綿羃。青煙蔓長條,繚繞幾百尺。 閨人費素手,採緝作絺綌。縫為絕國衣,遠寄日南客。 蒼梧大火落,暑服莫輕擲。此物雖過時,是妾手中跡。」

《采葛行》
鮑溶

[编辑]

春溪幾回葛花黃,黃麝引子山山香。蠻女不惜手足 損,鉤刀一一率利長。葛絲茸茸春雪體,深澗擇泉清 處洗。殷勤十指蠶吐絲,當窗嫋嫋聲高機。織成一片 無一兩,供進天子五月衣。

《和李尹種葛》
戎昱

[编辑]

弱質人皆棄,唯君手自栽。藟含霜後竹,香惹臘前梅。 擬托凌雲勢,須憑接引材。綠陰如可借,黃鳥定飛來。

《小遊仙詩》
曹唐

[编辑]

方士飛軒駐碧霞,酒香風冷月初斜。不知誰唱《春歸 曲》,落盡溪頭白葛花。

《采葛篇》
明·張時徹

[编辑]

種葛南山下,春風吹葛長。二月吹葛綠,八月吹葛黃。 腰鐮逝采掇,織作君衣裳。經以長相憶,緯以思不忘。 出入君篋笥,長得近輝光。層冰布河水,中夜皓凝霜。 吳羅五文采,蜀錦雙鴛鴦。君恩長斷絕,歎息摧中腸。 中腸日以摧,葛葉日以衰。願留枯根株,化作萱草枝

葛部選句

[编辑]

漢劉向《九歎》:「葛藟纍於桂樹兮,䲭鴞集於木蘭。」 魏曹植詩:「種葛南山下,葛藟自成陰。」

唐孟郊詩:「葛花零落風。」

《韓翃詩》:「葛花滿把能消酒。」

《羅鄴詩》:「石井晴垂青葛葉。」

《項斯》詩:「螢歸葛葉垂。」

葛部紀事

[编辑]

《說苑》:「昔堯之葬者,空木為櫝,葛藟為緘,其穿地也,下 不亂泉,上不泄臭。」

《吳越春秋》:越王念復吳讎,苦身勞心,夜以接日,目臥 則攻之以蓼,足寒則漬之以水,冬常抱冰,夏還握火, 愁心苦志,懸膽於戶,出入嘗之,不絕於口。中夜潛泣, 泣而弗嘯。越王曰:「吳王好服之離體,吾欲采葛,使女 工織細布獻之,以求吳王之心於子何如?」群臣曰:「善。」 乃使國中男女入山采葛,以作黃絲之布。欲獻之,未 及遣使。吳王聞越王盡心自守,食不重味,衣不重綵, 雖有五臺之遊,未嘗一日登翫。吾欲因而賜之以書, 增之以封,東至於勾甬,西至於檇李,南至於姑末,北 至於平原,縱橫八百餘里。越王乃使大夫種索葛布 十萬,甘蜜九党,文笥七枚,狐皮五雙,晉竹十廋,以復 封禮。吳王得之,曰:「以越僻狄之國,無珍,今舉其貢貨 而以復禮,此越小心念不忘吳之效也!夫越本興國 千里,吾雖封之,未盡其國。」子胥聞之,退臥於舍,謂侍 者曰:「吾君失其石室之囚,縱於南林之中,今但因虎 豹之野,而於荒外之草,於吾之心,其無損也!」吳王得 葛布之獻,乃復增越之封,賜羽毛之飾,机杖諸侯之 服,越國大悅。采葛之婦,傷越王用心之苦,乃作《若之 何》。詩曰:「葛不連蔓紛台台,我君心苦命更之。嘗膽不 苦甘如飴,令我采葛以作絲。女工織兮不敢遲。弱於 羅兮輕霏霏,號絺素兮將獻之。越王悅兮忘罪除,吳 王歡兮飛尺書。增封益地賜羽奇,机杖茵蓐諸侯儀。 群臣拜舞天顏舒,我王何憂能不移。」

《越絕書》:「葛山者,勾踐種葛,使越女織治葛布,獻於吳 王夫差,去縣七里。」

《吳志士燮傳》:「燮領交趾太守,孫權加燮為衛將軍。燮 每遣使詣權,致雜香細葛,輒以千數,無歲不至。」 《晉書文帝紀》:「甘露二年八月,吳將朱異帥兵萬餘人, 留輜重於都陸,輕兵至黎漿,監軍石苞、兗州刺史周 泰禦之,異退。泰山太守胡烈以奇兵襲都陸,焚其糧 運,苞、泰復進擊破之。異之餘卒餒甚,食葛葉而遁。」 《南史吳苞傳》:「苞儒學,善《三禮》及老莊。宋太始中過江, 聚徒教學,冠黃葛巾,竹麈尾,疏食二十餘年。」

《任昉傳》:「昉有子東里、西華,南容、北叟,並無術業,墜其 家聲,兄弟流離不能自振,生平舊交莫有收卹。西華 冬月著葛帔練裙,道逢平原劉孝標,泫然矜之,乃著 《廣絕交論》,以譏其舊交。」

《周書李遷哲傳》:「太祖令與田弘同討信州。及田弘旋 軍,太祖令遷哲留鎮白帝,更配兵千人,馬三百匹。信 州先無倉儲,軍糧匱乏,遷哲乃收葛根造粉,兼米以 給之。遷哲亦自取供食,時有異膳,即分賜兵士,有疾 患者,又親加醫藥。以此軍中感之,人思效命。」

《宋史五行志》:「淳熙八年春,江州饑,人采葛而食。詔罷 守臣章騂。」

《邯鄲縣志》:「葛山在城西北三十里,上有雙井湧泉,葛 藟森蔚,每霜後,樹葉皆赤,謂之葛山紅葉云。」

《雒南縣志物產》:「葛可為布,諸山之產最多,民止以秣 畜絞索供爨具耳。洪令其道,始教之為布,實非難成, 後王令象,艮亦教之,終怠廢不率,誠可重歎。」

《浙川縣志》:「葛花崖,縣西北百里,舊出葛花。」

葛部雜錄

[编辑]

《左傳》:「葛藟猶能庇其本根。」葛之能藟蔓繁滋者,以 本枝廕庥之多。

《汲冢周書》:「礫石不可穀,樹之葛。」

葛部外編

[编辑]

《洞冥記》:「帝於望鵠臺西起俯月臺,臺下穿池,廣千尺, 登臺以眺月影入池中,使仙人乘舟弄月影,因名影 娥池,亦曰眺蟾臺。」酌雲菹酒,菹以元草黑蕨、金蒲甜 蓼,果以青櫻龍爪白芋、紫莖寒蕨,地花氣葛,此葛於 地下生花,入地十丈乃得此葛,其根倒出,亦名「金虎 鬚草,因名紫鬚葛」也。

《輟耕錄》:吾鄉臨海章安鎮有蔡木匠者,一夕手持斧 斤自外歸,道由東山,東山眾所殯葬之處,蔡沈醉中將謂抵家,捫其棺曰:「是我榻也。」寢其上,夜半酒醒,天 且昏黑,不可前,未免坐而待旦。忽聞一人高叫,棺中 應云:「喚我何事?」彼云:「『某家女病損證,蓋其後園葛大 哥淫之耳。卻請法師捉鬼,我與你同行一觀何如』?棺」 中云:「我有客至,不可去。」蔡明日詣主人曰:「娘子之疾, 我能愈之。」主人驚喜,許以厚謝。因問屋後曾種葛否? 曰:「然。」蔡遍地翻掘,內得一根甚巨,斫之且有血煮啖, 女子病即愈。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