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第164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一百六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六十四卷
博物彙編 草木典 第一百六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草木典

 第一百六十四卷目錄

 龍膽部彙考

  龍膽圖一

  龍膽圖二

  徐光啟農政全書龍膽草考

  本草綱目龍膽

 龍舌部彙考

  龍舌圖

  本草綱目龍舌草

 龍舌部外編

 龍常部彙考

  龍常圖

  爾雅釋草

  本草綱目龍常草

 龍葵部彙考

  龍葵圖

  本草綱目龍葵

 龍珠部彙考

  本草綱目龍珠

 虎耳部彙考

  虎耳圖

  本草綱目虎耳草

 虎杖部彙考

  虎杖圖

  爾雅釋草

  本草綱目虎杖

 虎杖部雜錄

草木典第一百六十四卷

龍膽部彙考

[编辑]

釋名

龍膽。綱目    陵游。農政全書

草龍膽。圖經   斜枝大夫。藥譜

龍膽圖一

龍膽圖一

龍膽圖二

龍膽圖二

睦州

沂州

信陽軍

襄州

《徐光啟農政全書》

[编辑]

龍膽草考

[编辑]

一名龍膽,一名陵游,俗呼草龍膽。生齊、胊山谷,及冤 句、襄州、吳興皆有之,今鈞州、新鄭山岡間亦有。根類 牛膝而短,一本十餘莖,黃白色。宿根苗高尺餘,葉似 柳葉而細短,又似小竹。開花如牽牛,花青碧色,似小 鈴形樣。陶隱居注云:「狀似龍葵,味苦如膽,因以為名。 味苦,性寒,大寒,無毒。貫眾、小豆為之使,惡防葵、地黃。」 又云:浙中又有龍膽草,味苦、澀。此同類而別種也。

救饑

採葉煠熟,換水浸淘去苦味,油鹽調食。勿空腹服餌, 令人溺不禁。

《本草綱目》

[编辑]

龍膽釋名

[编辑]

《馬志》曰:「葉如龍葵,味苦如膽,因以為名。」

集解

《別錄》曰:「龍膽,生齊胊山谷及冤句。二月、八月、十一月、 十二月采根,陰乾陶弘景曰:「今出近道,以吳興者為勝。根狀似牛膝,其 味甚苦。」

蘇頌曰:「宿根黃白色,下抽根十餘條,類牛膝而短,直 上生苗,高尺餘。四月生葉如嫩蒜,細莖如小竹枝。七 月開花,如牽牛花,作鈴鐸狀,青碧色。冬後結子,苗便 枯,俗呼草龍膽。又有山龍膽,味苦、濇,其葉經霜雪不 凋,山人用治四肢疼痛,與此同類而別種也。采無時。」

根修治

《雷斆》曰:「采得陰乾。用時銅刀切去鬚上頭、子,剉細。甘 草湯浸一宿,漉出,暴乾用。」

根氣味

苦濇大寒,無毒。

《雷斆》曰:「空腹餌之,令人溺不禁。」 徐之才曰:「貫眾、小豆為之使。惡地黃、防葵。」

根主治

《本經》曰:「骨間寒熱,驚癇邪氣,續絕傷,定五臟,殺蠱毒。」 《別錄》曰:「除胃中伏熱,時氣溫熱,熱泄下痢,去腸中小 蟲,益肝膽氣,止驚惕。久服,益智不忘,輕身耐老。」 甄權曰:「治小兒壯熱骨熱,驚癇入心,時疾熱黃,癰腫 口乾。」

《大明》曰:「客忤,疳氣熱狂。明目,止煩,治瘡疥。」

張元素曰:「去目中黃,及睛赤腫脹,瘀肉高起,痛不可 忍。」

李杲曰。退肝經邪熱。除下焦濕熱之腫。瀉膀胱火。 李時珍曰。療咽喉痛。風熱盜汗。

發明

張元素曰:「龍膽,味苦性寒,氣味俱厚,沈而降,陰也。足 厥陰、少陽經氣分藥也。其用有四:除下部風濕,一也; 及濕熱,二也;臍下至足腫痛,三也;寒濕腳氣,四也。下 行之功,與防己同。酒浸則能上行外行,以柴胡為主, 龍膽為使,治眼中疾必用之藥。」

王好古曰:「益肝膽之氣而泄火。」

李時珍曰:「相火寄在肝膽,有瀉無補。故龍膽之益肝 膽之氣,正以其能瀉肝膽之邪熱也。但大苦大寒,過 服恐傷胃中生發之氣,反助火邪,亦久服黃連,反從 火化之義。《別錄》」「久服輕身」之說,恐不足信。

附方

傷寒發狂:草龍膽為末,入雞子清、白蜜化,涼水服二 錢。傷寒蘊要

四肢疼痛:「山龍膽根細切,用生薑自然汁浸一宿,去 其性,焙乾搗末,水煎一錢匕,溫服之。」此與龍膽同類 別種,經霜不凋。圖經本草

穀疽勞疽穀疸因食而得,勞疽因勞而得。用龍膽一 兩,苦參三兩,為末,牛膽汁和丸梧子大。先食以麥飲 服五丸,日三服。不知稍增。勞疸加龍膽一兩,梔子仁 三七枚,以豬膽和丸。刪繁方

婦人小兒一切盜汗。又治傷寒後盜汗不止。龍膽草 研末,每服一錢,豬膽汁三兩,點入溫酒少許調服。楊氏 家藏方

小兒盜汗身熱:龍膽草、防風各等分為末,每服一錢, 米飲調下,亦可丸服,及水煎服。嬰童百問

咽喉熱痛:「龍膽擂水服之。」

暑行目澀:生龍膽搗汁一合,黃連浸汁一匙,和點之。 危氏得效方

眼中漏膿:龍膽草、當歸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溫水下。 鴻飛集

蛔蟲攻心刺痛,吐清水:龍膽一兩,去頭剉,水二盞,煮 一盞,隔宿勿食,平旦頓服之。聖惠方

卒然尿血不止:龍膽一虎口,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 為五服。姚僧坦集驗方

龍舌部彙考

[编辑]

釋名

龍舌草。綱目

龍舌圖

龍舌圖

《本草綱目》

[编辑]

龍舌草集解

[编辑]

李時珍曰:「龍舌生南方池澤、湖泊中。葉如大葉菘菜 及芣苢狀。根生水底,抽莖出水,開白花。根似胡蘿蔔 根而香,杵汁能耎鵝鴨卵。方家用煮丹砂、鍛白礬、制 三黃。」

氣味

甘鹹寒無毒。

主治

李時珍曰:「癰疽湯火灼傷,擣塗之。」

附方

乳癰腫毒:龍舌草、忍冬藤研爛,蜜和敷之。多能鄙事

龍舌部外編

[编辑]

《報應記》:吳可久,越人,唐元和十五年居長安,奉摩尼 教,妻王氏亦從之。歲餘妻暴亡,經三載,見夢其夫曰: 「某坐邪見為蛇,在皇子陂浮圖下。明旦當死,願為請 僧,就彼轉《金剛經》,冀免他苦。」夢中不信,叱之,妻怒唾 其面,驚覺,面腫痛不可忍。妻復夢於夫之兄曰:「園中 取龍舌草,搗傅立愈。」兄寤走取授其弟,尋愈。詰旦兄 弟同往。請僧轉《金剛經》。俄有大蛇從塔中出。舉首遍 視。經終而斃。可久歸佛。常持此經。

龍常部彙考

[编辑]

釋名

龍常草。別錄   粽心草。綱目

龍常圖

龍常圖

《爾雅》

[编辑]

釋草

[编辑]

請幫助識別此字。音沸《鼠莞》。音官

亦莞屬也。纖細似龍須,可以為席。蜀中出好者。莞屬也。《說文》云:「莞草可以為席。」此請幫助識別此字。一名「鼠莞。」纖細似龍須,亦可以為席。蜀中出好者。

《本草綱目》

[编辑]

龍常草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俚俗。五月采。繫角黍之心。呼為「粽心草」是 也。

集解

《別錄》曰:「生河水旁,狀如龍芻,冬夏生。」

李時珍曰。按《爾雅》云。請幫助識別此字。《鼠莞》也。鄭樵解為龍芻。郭璞 云:「纖細似龍鬚,可為席,蜀中出者好」,恐即此龍常也, 蓋是龍鬚之小者爾,故其功用亦相近云。

莖氣味

鹹溫無毒。

莖主治

《別錄》曰:「輕身,益陰氣,療痹寒濕。」

龍葵部彙考

[编辑]

釋名

龍葵:唐本草   苦菜:唐本草

《苦葵》。圖經    赤珠。圖經

水茄。綱目    天泡草。綱目

天茄子。圖經   老鴉眼睛草。綱目

老鴉酸漿草。綱目

龍葵圖

龍葵圖

《本草綱目》

[编辑]

龍葵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龍葵,言其性滑如葵也。苦以菜味名,茄以 葉形名。天泡、老鴉、眼睛,皆以子形名也,與酸漿相類, 故加「老鴉」以別之。五爪龍,亦名老鴉眼睛。草、敗醬、苦 苣,並名苦菜,名同物異也。

集解

陶弘景曰:「益州有苦菜,乃是苦蘵。」

蘇恭曰:「苦蘵,即龍葵也,俗亦名苦菜,非荼也。龍葵所 在有之,關河間謂之苦菜。葉圓花白,子若牛李子,生 青熟黑。但堪煮食,不任生噉。」

《蘇頌》曰:「龍葵,近處亦稀,惟北方有之,人謂之苦葵。葉 圓似排風而無毛,花白色,子亦似排風子,生青熟黑。 其赤者名赤珠,亦可入藥。」

又曰:「老鴉眼睛草,生江湖間。葉如茄子葉,故名天茄 子,或云即漆姑草也。漆姑即蜀羊泉,已見《本經》草部, 人亦不能決識。」

李時珍曰:「龍葵、龍珠,一類二種也,皆處處有之。四月 生苗,嫩時可食,柔滑。漸高二、三尺,莖大如著,似燈籠 草而無毛;葉似茄葉而小。五月以後,開小白花,五出 黃蕊,結子正圓,大如五味子,上有小蒂,數顆同綴。其 味酸,中有細子,亦如茄子之子。但生青熟黑者為龍 葵,生青熟赤者為龍珠。功用亦相彷佛,不甚遼遠。」蘇 頌《圖經菜部》既註龍葵,復於外類重出老鴉眼睛草, 蓋不知其即一物也。又謂老鴉眼睛是蜀羊泉,誤矣。 蜀羊泉葉似菊,開紫花,子類枸杞,詳見草部本條。楊 慎《丹鉛錄》謂龍葵即吳葵,反指本草為誤,引《素問千 金》「四月吳葵華」為證,蓋不知《千金方》言吳葵即蜀葵, 已自明白矣。今並正之。

苗氣味

苦微甘滑寒,無毒。

苗主治

《唐本草》曰:「食之解勞少睡,去虛熱腫。」

《蘇頌》曰:「治風,補益男子元氣,婦人敗血。」

李時珍曰:「消熱散血,壓丹石毒,宜食之。」

莖葉根氣味

同苗。

莖葉根主治

孟詵曰:「擣爛和土,傅丁毒火丹瘡良。」

李時珍曰:「療癰疽腫毒,跌撲傷損,消腫散血。」

《蘇頌》曰:「根與木通、胡荽煎湯服,通利小便。」

子主治

《唐本草》曰:「丁腫。」

甄權曰:「明目輕身,甚良。」

《蘇頌》曰:「治風,益男子元氣,婦人敗血。」

附方

去熱少睡。龍葵菜同米煮作羹粥食之。食醫心鏡 通利小便方見上。

從高墜下欲死者,取老鴉眼睛草莖、葉搗汁服,以渣 傅患處。經驗方

火焰丹腫,老鴉眼睛。草葉入醋細研傅之,能消赤腫。 蘇頌圖經本草

癰腫無頭:龍葵莖葉搗傅。經驗方

發背廱疽成瘡者,蘇頌《圖經》云:「用龍葵一兩為末,麝 香一分,研勻塗之,甚善。」 《袖珍方》云:「一切發背癰疽 惡瘡,用蝦蟆一個,同老鴉眼睛草莖葉搗爛傅之即 散,神效。」

諸瘡惡腫,老鴉眼睛草擂酒服,以渣敷之。普濟方 丁腫毒瘡,黑色焮腫者,乃服丹石毒也,赤色者肉麪 毒也。用龍葵根一握洗切,乳香末、黃連三兩,杏仁六 十枚,和搗作餅,厚如三錢,依瘡大小傅之,覺痒即換 去。痒不可忍,切勿搔動,候炊久,瘡中似石榴子戢戢 然,乃去藥。時時以甘草湯溫洗,洗後以蠟貼之。終身 不得食羊血。如無龍葵,以蔓菁根代之。聖濟總錄 天泡濕瘡:龍葵苗葉搗傅之。

吐血不止:「天茄子苗半兩,人參二錢五分,為末」,每服 二錢,新汲水下。聖濟總錄

辟除蚤虱:天茄葉鋪席下,次日盡死。

多年惡瘡:天茄葉貼之,或為末貼。救急良方

產後腸出不收:老鴉酸漿草一把,水煎,先熏後洗,收

乃止。救急方
考證

龍珠部彙考

[编辑]

圖缺

《本草綱目》。

龍珠釋名

[编辑]

《蘇頌》曰:「龍葵子赤者,名赤珠,象形也。」

集解

甄權曰:「龍葵,赤珠者,名龍珠挼。去汁可食,能變白令 黑。」

陳藏器曰:「龍珠生道旁,子圓似龍葵,但熟時正赤耳。」 李時珍曰:「龍珠、龍葵,雖以子之黑赤分別,其實一物 二色,強分為二也。」

苗氣味

苦寒無毒。

苗主治

陳藏器曰:「能變白髮,令人不睡。主諸熱毒石氣發動, 調中解煩。」

發明

甄權曰:「龍珠,服之變白令黑,耐老。若能生食得苦者, 不食他菜,十日後即有靈異也。不與蔥、薤同噉。根亦 入藥用。」

子氣味

同菜:

子主治

陳藏器曰:「丁腫。」

虎耳部彙考

[编辑]

釋名

虎耳草。綱目   石荷葉:綱目

虎耳圖

虎耳圖

《本草綱目》

[编辑]

虎耳草集解

[编辑]

李時珍曰:「虎耳生陰濕處,人亦栽於石山上。莖高五、 六寸,有細毛,一莖一葉,如荷蓋狀,人呼為『石荷』」葉。大 如錢,狀似初生小葵葉及虎之耳形。夏開小花,淡紅 色。

氣味

微苦、辛,寒,有小毒。

獨孤滔曰:「汁煮砂子。」

主治

李時珍曰:「瘟疫擂酒服,生用吐利人,熟用則止吐利。 又治聤耳,擣汁滴之。痔瘡腫痛者,陰乾燒煙,桶中熏 之。」

虎杖部彙考

[编辑]

釋名

虎杖。拾遺    《苦,杖》。拾遺

斑杖:日華    《酸杖》。綱目

《大蟲杖》:藥性論

虎杖圖

虎杖圖

《爾雅》

[编辑]

釋草

[编辑]

《蒤》。音途虎杖。

似「紅草」而麤大,有細刺,可以染赤。蒤:一名虎杖。註云:「似紅草而麤大,有細刺,可以染赤。」陶註《本草》云:「田野甚多,狀如大馬蓼,莖斑而葉圓」是也。

《本草綱目》

[编辑]

虎杖釋名

[编辑]

李時珍曰:「杖」言其莖,虎言其斑也。或云一名杜牛膝 者,非也。一種斑杖似蒻頭者,與此同名異物。

集解

陶弘景曰:「田野甚多,狀如大馬蓼,莖斑而葉圓。」 韓保昇曰:「所在有之,生下濕地。作樹高丈餘,其莖赤, 根黃。二月、三月采根,日乾。」

蘇頌曰:「今出汾州、越州、滁州,處處有之。三月生苗,莖 如竹筍狀,上有赤斑點。初生便分枝。子。葉似小杏葉, 七月開花,九月結實。南中出者無花。根皮黑色,破開 即黃,似柳根。亦有高丈餘者。」《爾雅》云:「蒤,虎杖。」郭璞注 云:「似葒草而粗大,有細刺,可以染赤。」是也。

寇宗奭曰:此草藥也。《蜀本》言作「木高丈餘者」,非矣。大 率皆似寒菊,然花、葉、莖、蕊差大為異。其莖、葉有淡黑 斑,六、七月旋旋開花,至九月中方已。花片四出,其色 如桃花,差大而外微深。陝西山麓水次甚多。

《雷斆》曰:「凡使,勿誤用天藍及斑袖根二味,根形味皆 相似也。」

汪機曰:諸註或云似葒、似杏、似寒菊,各不相侔,豈所 產有不同耶?

李時珍曰:「其莖似葒蓼。其葉圓似杏。其條黃似柳。其 花狀似菊。色似桃花。合而觀之。未嘗不同也。」

根修治

《雷斆》曰:「采得細剉,卻用葉包一夜,曬乾用。」

根氣味

微溫。

甄權曰:「甘,平,無毒。」

寇宗奭曰:味微苦。今天下暑月多煎根汁為飲。不得 甘草,則不堪飲。本文不言味,《藥性論》云:「甘」,是甘草之 味,非虎杖味也。

主治

《別錄》曰:「通利月水,破留血癥結。」

陶弘景曰:「漬酒服,主暴瘕。」

陳藏器曰:「風在骨節間,及血瘀,煮作酒服之。」

甄權曰:「治大熱煩躁,止渴,利小便,壓一切熱毒。」 大明曰:「治產後血運,惡血不下,心腹脹滿,排膿,主瘡 癤,撲損瘀血,破風毒結氣。」

《蘇頌》曰:「燒灰貼諸惡瘡。焙研,煉蜜為丸,陳米飲服。治 腸痔下血。」

李時珍曰:「研末酒服,治產後瘀血血痛,及墜撲昏悶 有效。」

發明

甄權曰:「暑月以根和甘草同煎為飲,色如琥珀,可愛, 甚甘美。瓶置井中,令冷澈如冰,時人呼為冷飲子,啜 之且尊於茗,極解暑毒。其汁染米作糜糕,益美。搗末 浸酒常服,破女子經脈不通。有孕人勿服。」

李時珍曰:「孫真人《千金方》,治女人月經不通,腹內積 聚,虛脹雷鳴,四肢沈重,亦治丈夫積聚。有虎杖煎,取 高地虎杖根,剉二斛,水二石五斗,煮取一斗半,去滓, 入醇酒五升,煎如餳。每服一合,以知為度。」又:「許學士 《本事方》:治男婦諸般淋疾。用苦杖根洗淨,剉一合,以 水五合,煎一盞,去滓,入乳香、麝香少許服之。」鄞縣尉 耿夢得內人,患「沙石淋已十三年,每涎痛楚不可忍, 溺器中小便下沙石,剝剝有聲,百方不效。偶得此方, 服之一夕而愈」,乃予目擊者。

附方

小便五淋:苦杖為末,每服二錢,用飯飲下。集驗方 月水不利:「虎杖三兩,凌霄花、沒藥一兩,為末,熱酒每 服一錢。」 又方:「治月經不通,腹大如甕,氣短欲死。虎 杖一斤,去頭暴乾,切,土瓜根汁、牛膝汁二斗,水一斛, 浸虎杖一宿,煎取二斗,入二汁同煎如餳。每酒服一 合,日再夜一宿,血當下。」聖惠方

時疫流毒攻手足,腫痛欲斷,用虎杖根剉,煮汁漬之。 肘後方

腹中暴癥硬如石,痛刺不治,百日內死。取虎杖根,勿 令影臨水上,可得石餘,洗乾搗末,稌米五升,炊飯納 入攪之,好酒五斗漬之,封候藥消飯浮,可飲一升半。 勿食鮭魚及鹽,但取一斗乾者,薄酒浸飲,從少起,日 三服,亦佳,癥當下也。此方治癥,大勝諸藥也。外臺祕要 氣奔怪病,人忽遍身皮底混混如波浪聲,痒不可忍, 搔之血出不能解,謂之「氣奔。」以《苦杖》、人參、青鹽、細辛 各一兩,作一服,水煎細,飲盡便愈。夏子益奇疾方 消渴引飲:虎杖燒過、海浮石、烏賊魚骨、丹砂等分為 末。渴時以麥門冬湯服二錢,日三次。忌酒色魚麪醋醬生冷。衛生家寶方

虎杖部雜錄

[编辑]

《老學菴筆記》:「《齊民要術》有鹹杬子法,用杬木皮漬鴨 卵。今吳人用虎杖根漬之,亦古遺法。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