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第509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五百九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藝術典
第五百九卷目錄
醫部彙考四百八十九
痘疹門三十一
方一〈百祥丸 牛李膏 宣風散 瓜蔞湯 四順清涼飲 六君子湯 參芪四聖散
升麻湯 犀角地黃湯 麻黃黃芩湯 化毒湯 紫草木通湯 鼠粘子湯 升麻黃芩
湯 水解散 豬尾膏 無比散 龍腦膏 如聖湯 決明散 撥雲散 蔤蒙花散 通
聖散 葛根麥門冬散 生地黃散 惺惺散 十一味異功散 十二味異功散 肉豆蔻
丸 人參麥門冬散 消毒散 柴胡麥門冬散 射干鼠粘子湯 桔梗甘草防風湯 人
參清膈散 前胡枳殼散 人參白朮散 韶粉散 羊髓膏 雄黃散 綿繭散 穀精
草散 解毒湯 參湯散 參芪內托散 紫草快斑湯 人參胃愛散 四聖散 獨聖散
快透散 鼠粘子湯 紫草散 活血散 人參透肌散 大連𧄍飲〉
藝術典第五百九卷
醫部彙考四百八十九
[编辑]痘疹門三十一
[编辑]方一
[编辑]百祥丸〈小兒直訣下同〉
[编辑]一名「南陽丸。」 治痘瘡黑陷,及嗽而吐青綠水。
紅芽大戟陰乾,漿水煮軟,去骨曬乾,復入元汁中煮 盡汁。
右焙乾為末,水丸粟大,每服十丸,赤脂麻湯下。薛己曰:「前方治痘瘡黑陷,耳骩冷,咬牙吐瀉者,乃脾土虛敗,寒水反侮歸腎之惡候也。用百祥丸瀉之,急以四君子加丁香、陳皮、木香、厚朴、炮薑,以溫補脾土。身熱飲水,黑陷復起,十救一二。蓋此證因脾土虛敗,寒水乘侮,陳文秀先生云:『若治寒水於既侮之後,何不保』」 脾土於未敗之先。此發前人之未發。況前藥必藉脾胃之氣,運及於腎而纔瀉之,吾恐胃氣先傷而莫能及。然非錢公之明見不敢投,非古昔之元氣不敢用。治者慎焉。
牛李膏
[编辑]一名「必勝膏。」 治痘瘡黑陷。
牛李子不拘多少,此物野生道邊,至秋結實,黑圓成 穗。
右杵汁,石器內熬膏,每服皂子大,煎「杏膠湯」 化下。
宣風散
[编辑]治小兒痘瘡內熱及驚風。
陳皮 甘草各五錢 牽牛四兩,半生半炒
檳榔二箇。
右為末,每服三五分,蜜湯調下。
薛己曰:「愚按肝氣為陽為火,肝血為陰為水,故肝氣熱則生風,風熱搏則驚搐,而肝血必損也。然有餘當認為不足,若屢服利驚宣風之劑,未免虧損脾胃,以成慢驚矣。慎之。」
瓜蔞湯
[编辑]治小兒慢驚,及痘疹作搐。
《瓜蔞根》二錢。 《白甘遂》一錢。
右,慢火炒黃,為末,每服二三分,薄荷麝香湯下。薛己曰:「按:徐用誠云:『錢氏治慢驚用瓜蔞湯,恐傳寫誤耳。蓋驚主風木,甲木屬陽,病急易治;乙木屬陰,病緩難治。況小兒五臟之氣未實,神氣未完,而自病慢驚之證,非病後及吐瀉脾胃虛損而得者,慎勿用此峻厲之劑』。」
四順清涼飲
[编辑]治「小兒臟腑有熱,頰赤作渴,四肢驚掣,大便祕濇,或風熱結核,頭面生瘡,目赤咽痛,一切有餘之證。」
赤芍藥、 當歸、 甘草、 大黃各等分。
右每服一錢水煎
六君子湯
[编辑]治「小兒脾胃虛弱,體瘦面黃,或久患瘧痢,不思乳食,或嘔吐泄瀉,飲食不化,或時患飲食停滯,或母有前證,致兒為患。」
人參、 白朮、 白茯苓各二錢, 陳皮、 半夏、 炙甘草各一錢。
右每服二三錢,薑棗水煎。
參芪四聖散
[编辑]治「痘瘡已出,至六七日不起發,不成膿。」
人參 黃芪炒 白朮炒 茯苓 白芍藥炒 當歸 川芎各五分, 糯米二百粒 紫草
木通、 防風各三分。
右作二劑水煎服
升麻湯〈活人書下同〉
[编辑]治「傷寒中風頭痛,增寒壯熱,支體痛,發熱畏寒,鼻乾不得睡。兼治小兒大人瘡疹已發未發皆可服。兼治寒暄不時,人多疾疫,乍暖脫著,及暴熱之次。」
忽變陰寒。身體疼痛。頭重如石者。
升麻、 白芍藥、 炙甘草 乾葛各等分。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五錢,以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若大段寒即熱服,若熱則溫服。瘡疹亦準此。服藥已,身涼止藥。小兒量度多少服。如老兒喫,去芍藥,加柴胡一兩,人參半兩。
古人治痘以葛根湯為主,後世好奇,多立方法,法愈多而治愈難矣。苟能變通,自發熱以至收靨,葛根湯皆可增損用之,不特發表解肌而已。今以葛根湯為主,隨證立「增損法」 於後。
初發熱,解表,加柴胡、羌活、白芷、桔梗、防風;口乾渴,內熱也,加葛粉、天花粉、麥門冬。
自利。加條實黃芩生用。
嘔吐加半夏生薑
「腹中痛」 ,加木香、青皮、枳殼、山樝肉。腰痛加獨活、北細莘。
頭痛加羌活、藁本、蔓荊子。驚搐加木通、生地黃、燈心。
「小便少。」 加木通、車前子、瞿麥。
大便祕加大黃
衄血。加山梔仁、黑參、生地黃。
發熱三四日熱不減。加解毒藥。大力子連𧄍紫草桔梗。
瘡不出。加防風。蟬蛻。荊芥穗。紅花子。
眼痛加蔤蒙花。柴胡。龍膽草。
瘡出太稠密。加人參、當歸、木香、紫草。大力子。防風桔梗。
咽痛。加桔梗連𧄍。〈按:《經驗良方》「加有山豆根。去連𧄍。」 〉瘡乾或帶紫。或色大赤者。血熱也。加當歸梢生地黃紅花地骨皮牡丹皮。
瘡灰白色平陷者。氣虛也。加人參、黃芪、防風、木香、官桂。
「手足瘡不起」 ,脾胃不足也,加防風、人參、黃芪。瘡密起發不透,又渴者,此津液不足,加人參、麥門冬、天花粉。
泄瀉者,裏虛也,加人參、白朮、訶子、白茯苓。
瘡不著痂者。濕熱也。加黃芪防風官桂白朮。李氏加紫蘇五分。笋尖山樝牛蒡子各一錢。冬月加製過麻黃一錢。
《海藏》曰:「升麻葛根湯,太陽、陽明之藥。」
陳文中曰:「身熱腹痛者,身熱泄瀉者,身熱驚悸者,身熱汗出者,身熱足冷者,俱不宜服升麻葛根湯。」 又曰:「痘疹初發熱未明,宜用此湯以散之。」
張巽之曰:「凡痘見斑點,忌葛根湯,恐發得表虛也。」 萬氏曰:「古人謂但見紅點,便不可服升麻葛根湯,恐發得表虛也。此蓋為痘疎毒少者言,後人不達立言之旨,遽謂凡出痘子纔見紅點,真不可服」 ,殊不知升麻葛根湯四味,乃發表解毒,疏通血氣,升降陰陽之劑,痘出太密,正宜常服以解之,令陷者升之,燥者潤之,鬱者疏之,過者平之。陰精不衰,而陽毒不亢也。苟謂痘疎毒少者,雖他不可服。況葛根湯乎。
薛己曰:「愚按前方胃經發表之劑,表實而熱毒壅滯於肌肉者,須用此藥以疏泄之,恐虛其表,而痘毒不能托出也。」
王肯堂曰:「治大人小兒時氣瘟疫,頭痛足冷,脈數發熱,肢體煩疼,及瘡疹疑貳之間,並宜服之。或未經解利,而瘡毒已發。又云:『證候未全,或未明者,但可與解散之也』。」 又云:「患瘡疹大便自如常者,亦可服升麻湯。蓋用升麻,其性苦寒無毒,主解百毒,殺鬼邪,辟瘟瘴蠱毒,中惡腹痛,咽喉口瘡皆毒也,瘡痘亦毒故也。其」 次用葛根,性平,治消渴大熱,解肌發表出汗,開腠理,治頭痛。升麻、葛根二藥,皆治伏熱毒動心恍惚,驚悸煩躁。大抵瘡疹是蘊熱毒,葛根解熱,升麻去毒也。病熱而藥性微寒,冷熱相攻,則芍藥治時行寒熱,又活血痹,使痘瘡易出也。又利小便,瘡疹有大熱者,則利小便也。次有甘草調和之。《況新書》言瘡疹渴躁甚者,亦用炙草散主之。四者解毒治熱,調榮衛,為治瘡疹之要藥也。為其疑貳之間,非瘡疹伏熱而發熱者,有傷寒、傷風、傷食、驚證,兼患瘡疹而稟氣怯者,皆發虛熱而非實熱。若服之,是瘡疹者則毒減而愈,他證者反以為害,不能盡述其由,但有壯熱而面青目白,睛不黃赤,大便不祕,小便清者。皆不可服。裏無蘊熱故也。此藥治未發瘡疹之前。瘡疹已愈之後。服之消毒故也。非正出時服。
董鳳翀曰:「外感重加柴胡、羌活、白芷、防風;口乾內熱作渴,加葛粉、天花粉、麥冬;痰嗽加紫蘇、陳皮、半夏。」
犀角地黃湯
[编辑]治傷寒及瘟病。應發汗而不發汗。內有瘀血。鼻衄。
吐血面黃,大便黑,此方主消化瘀血,兼治瘡疹出得太盛,以此解之。
赤芍藥三分 生地黃半斤 牡丹皮去心
犀角屑一兩,如無,以升麻代之。
《一方》加燈草十根。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取一盞。
有熱如狂者。加黃芩二兩。
其人脈大來遲。腹不滿。自言滿者。為無熱。更不用黃芩也。
王肯堂曰:「熱盛者,加酒炒黃連。若有瘀血停胸,加酢製大黃;若口鼻出血,加大薊、茅根;若小便血,去大黃,加小薊。」
麻黃黃芩湯
[编辑]小兒傷寒無汗,頭痛發熱惡寒,兼治天行熱氣,生豌豆瘡不快,益煩躁昏憒,或出尚身痛熱者。
麻黃去節,一兩 黃芩 赤芍各半兩 甘草 桂枝去皮,各一分
右搗羅為細末,每服二錢,滾水調下,日三。
化毒湯
[编辑]治小兒瘡痘,已出未出,並皆服之。
紫草嫩者 升麻、 炙甘草各半兩
右剉如麻豆大,以水二盞,糯米五十粒,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王肯堂曰:「余用粳米去糯米,以此為陽明之藥也。」
紫草木通湯
[编辑]治小兒瘡疹出不快
紫草 木通 人參 茯苓去皮 糯米各等分 甘草半之。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四錢匕,以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鼠粘子湯
[编辑]治痘疹欲出,未能得透皮膚,熱氣攻咽喉,眼赤心煩者。
鼠粘子四兩,炒香 甘草一兩,炙 防風半兩 荊芥穗二兩
右搗羅為末,每服二錢,沸湯點服,食後臨臥,逐日三服。大利咽膈,化痰涎,止嗽。若春冬間常服,免生瘡癤,老幼皆宜服。
海藏曰:「太陽、少陽之劑,首論溫平者此也。」
升麻黃芩湯
[编辑]治「小兒傷風有汗,頭痛,發熱惡寒,兼時行瘡痘出不快,煩躁不眠者。」 加木香一錢五分。
升麻、 乾葛、 黃芩、 芍藥各三錢, 炙草一錢半。
右剉如麻豆大,每服二錢,以水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
水解散
[编辑]治天行頭痛,壯熱一二日,兼治疱瘡未出,煩躁,或出尚身體發熱。
大黃 黃芩 桂心 甘草炙 芍藥各二兩 麻黃四兩,去節,湯泡焙秤。
右搗羅為末,患者以生熟湯浴訖,以煖水調下二錢,相次二服,得汗利便差。強實人服二方寸匕,此調風實之人,三伏中宜用,若去大黃,即春夏通用。
豬尾膏
[编辑]治瘡子倒厭。心神不寧。
小豬兒尾尖刺血一兩點。
右入生腦子少許同研,新水調下,立效。
《幼幼近編》木香湯送下。
《費啟泰》曰:「治痘瘡細如麻芥,實而不鬆,黯而不活,諸般惡形惡色惡證,累日不起者,神效。」
無比散
[编辑]治瘡疹惡候不快,及黑瘡子,應一切惡候。
牛膽黃 麝香 龍腦 膩粉各一分,細研。
硃砂一兩,先研如粉
右為極細,如有患者,小兒一字,大人半錢,水銀少許,同小豶豬尾上血三兩,滴新汲水少許,同調服,先寧穩得睡,然後取轉下。如爛魚腸、蒲桃穗之類涎臭惡物便安。小兒用妳汁滴尤妙。
一方有蟾酥
龍腦膏
[编辑]治「時疾發豌豆瘡,及赤瘡子未透,心煩狂躁,氣喘妄語,或見鬼神,或已發而陷伏,皆宜速治,不爾,毒入臟必死。」
生龍腦一錢。
右細研,旋滴豬心血和丸鷄豆肉大,每服一丸,心煩狂躁者,用紫草湯化下。若瘡子陷伏者,用溫酒化下,少時心神便定,得睡,瘡疹發透,依常將息。《海藏》曰:「此必證極而用,蓋不得已也。」
如聖湯
[编辑]治小兒瘡疹,毒攻咽喉腫痛。
桔梗 牛蒡子炒 生甘草各一兩 麥門冬半兩
右為細末,每服二錢,沸湯點,細細呷服。入竹葉煎服尤妙。
決明散
[编辑]治疹痘瘡入眼
決明子、 赤芍藥、 炙甘草各一分, 瓜蔞根半分。
右搗羅為末,每服半錢,蜜水調下,日進三服。
撥雲散
[编辑]治疹痘瘡入眼及生瞖
桑螵蛸真者一兩,炙令焦,細研
右搗羅為細末,入麝香少許令勻。每服二錢,生米泔調下,臨臥服之。
蔤蒙花散
[编辑]治疹痘瘡并諸毒氣入眼。
蔤蒙花錢半, 青葙子、 決明子、 車前子各半錢。
右為細末,用羊肚一片,破開作三片,摻藥令勻,卻合作一片,以濕紙七重裹煻,灰火中煨熟,空心食。
通聖散
[编辑]治疹痘瘡入眼及生瞖
白菊花,如無,甘菊花代,然不如白菊花。 菉豆皮 穀精草去根,各一兩
右搗羅為末,每服用一大錢,乾柿一箇,生粟米泔一盞,共一處煎,候米泔盡,只將乾柿去核喫之,不拘時候,一日可喫三枚,日淺者五七日可效,遠者半月餘。
葛根麥門冬散〈陳氏痘疹下同〉
[编辑]治小兒熱毒斑疹,頭痛壯熱,心神煩悶。
葛根三錢 麥冬去心,四錢 石膏半兩 甘草 川升麻 人參 茯苓各二錢 赤芍藥一錢
右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徐徐溫服,不拘時,量大小增減。
薛己曰:「愚按前方足陽明胃經之藥也。外除表邪,內清胃火,兼補元氣。若非發熱作渴,表裏有熱者,不可用。若表裏俱虛,而發熱作渴者,宜用人參麥門冬散。」
生地黃散
[编辑]治小兒斑疹,身熱口渴,欬嗽心煩者。
生地黃半兩 麥冬去心,七錢 杏仁 款冬花 陳皮各三錢 甘草二錢半,炙
右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徐徐溫服,不拘時,量大小加減。
薛己曰:「愚按前方,若肺經有熱者,宜用此方。若痰氣上壅,佐以抱龍丸。」
惺惺散
[编辑]治小兒風熱瘡疹,時氣頭痛,壯熱,目澀多睡,欬嗽喘促。
桔梗炒 真細莘 人參 甘草 白茯苓
真川芎、 白朮各一兩。
右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大盞,薄荷五葉,生薑三片,同煎至六分,去滓,徐徐溫服,不拘時候,量大小加減。
《海藏》曰:「惺惺散,治風熱,咽不利,脾不和,少陽渴,小便不利。」
薛己曰:「愚按前證方,若表虛風寒所乘而致諸證者,宜用此藥。若表實內熱相搏而致諸證者,宜用升麻葛根湯。若兼作渴飲冷者,須用葛根麥門冬散。大凡瘡疹未出已出之間,多增寒壯熱,身體疼痛,大便黃稠,此正病也。若無他疾,不必服藥。」 王肯堂曰:「治數證,皆純陽人所用,古人處為小兒藥,非乃裏寒者可服」 ,且以藥對其證用之意。大抵渾身壯熱,必由風熱瘡疹,傷寒時氣,且先與之也。其頭痛目澀,鼻流清涕者,用細莘,喘粗者用桔梗人參,多睡者用茯苓。恐傷寒時氣乘裏弱者,用白朮也。治風熱瘡疹,瓜蔞根也。瓜蔞味苦寒,治身熱煩滿大熱,除腸胃中痼熱八疽,面黃燥渴,通月水,止小便利,熱而胸痹不下乳陽證。《傷寒》治癰下乳,皆攻其熱也,故非裏寒者可用。其裏寒者,由身有大壯熱,不渴,而大便反利,小便不赤,面青目白,睛不黃赤,皆裏寒證也。其中雖有白朮以溫,終非為虛熱者。用人之臟腑寒,則寒藥先效,熱藥未必能制之;臟腑熱,則熱藥先效,寒未必能制之。此勢之自然也。豈得不辨表裏冷熱而用藥也。《和劑方》。小兒傷寒壯熱。當先服此大效。次服羌活散。如壯熱未退。切不可與通利大便及涼藥。恐是瘡疹。服藥則誤矣。
《一方》「加防風、花粉。」
十一味異功散
[编辑]又名木香散
木香 大腹皮 人參 桂心 赤茯苓 青皮 前胡 訶梨勒去核 半夏薑汁製 丁香
甘草炙,各三錢
右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生薑三片,同煎至
六分。去滓。空心溫服。量大小。以意加減。
薛己曰:「按前方治痘瘡已出未愈之間,其瘡不光澤,不起發,不紅活,或已出一日至五七日間,或泄瀉作渴,或肚腹作脹,氣促作喘,或身雖熱而腹脹,足指冷,或身熱而作渴,或身熱而驚悸腹脹,或身熱汗出不止,或氣急寒戰咬牙,或渴而飲水愈渴,或瘡欲靨而不靨,或瘡痂欲落不落,而反腹脹渴瀉,足指寒冷,或」 驚悸寒戰咬牙,此脾胃終變虛寒,津液衰少,此發《內經》微旨,陰陽蘊奧,非神於術者,豈能言哉。前證乃陽氣內虛寒而外假熱,如癰疽脾胃虧損,諸臟虛寒之敗證,急用前散以救胃氣,亦有可生者。
十二味異功散
[编辑]木香、 當歸各三錢半, 人參、 厚朴薑製。
陳皮 丁香 茯苓 官桂去粗皮 白朮炒 肉豆蔻各二錢半 川附子炮去皮,一錢半
半夏薑製,一錢
右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大盞半,生薑五片,肥棗三枚,煎至六分,去滓,空心溫服。三歲兒作三服,五歲兒作兩服,一週兩歲兒作三五服,病有大小,以意加減。此藥家傳五世,累經效驗。
薛己曰:「愚按前方治痘瘡已出未出,不發起不光澤,不紅活,謂之表虛,宜用此藥治之。若已出未愈,瘡不光澤,或不起發,不紅活,或腹脹作渴,泄瀉氣促,謂之表裏虛寒,急用此藥送豆蔻丸。或十一日間不靨,壯熱悶亂不寧,臥則煩渴咬牙,手足指冷,數飲沸湯而不熱,圍火重衾而仍寒,悉屬表裏虛寒也。」 王太僕云:大寒而盛。熱之不熱。是無火也。當益其心火。急用前藥以回其陽。亦有生者。
肉豆蔻丸
[编辑]治瀉水穀或白或淡黃不止者。
廣木香、 縮砂仁三錢。 肉豆蔻、 白龍骨。
訶子肉各半兩, 赤石脂、 枯白礬各七錢半。
右為細末,用麵糊為丸,如黍米大,一週歲兒每三五十丸,三歲兒服百丸,溫米飲下。瀉甚者,煎木香散或異功散送下,瀉止住服,不止多服。
薛己曰:「愚按前方治陽氣虛寒,腸滑泄瀉之澀劑。蓋腎主大便,若因腎氣不固而致前證者,宜用木香散送四神丸,如不應,急煎六君子湯送四神丸補之。蓋豆蔻丸澀滯之功多,補益之功少也。」
人參麥門冬散
[编辑]治痘瘡微渴。一名「麥門冬散。」
麥門冬一兩 人參 甘草炙 陳皮 白朮 厚朴薑製,各半兩
右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徐徐溫服,不拘時,量大小增減。
《幼科全書》曰:「渴不止,加天花粉、葛根、酒芩、竹瀝。」 薛己曰:「愚按前方,若痘瘡熱毒,氣虛作渴,宜用之。若因氣虛弱作渴,用人參白朮散。」
消毒散
[编辑]治痘瘡六七日間,身壯熱,不大便,其脈緊盛者,用此藥以微利之。一名「消毒飲。」
牛蒡子四兩,杵炒 荊芥穗 甘草炙,各一兩
右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時,徐徐溫服。
薛己曰:「愚按前方,若毒在肌肉,尚未能盡發而致斯證,脈浮而緊者,最宜此藥疏解其毒。若痘頓輕,脈沉而緊者,毒在臟腑,宜用前胡、枳殼疏通以絕其源,其痘尤輕。」
海藏曰:「此藥皆溫平之劑。一方加防風、薄荷。」 王肯堂曰:「治瘡未出,或已出未能勻遍,又治一切瘡。涼膈去痰,治咽喉痛。」
柴胡麥門冬散
[编辑]治痘瘡壯熱,經日不止,更無他證,此藥治之。即六味柴胡麥門冬散。
柴胡二錢半 龍膽草炒,一錢 麥門冬三錢 甘草炙 人參、 黑參各一錢半
右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徐徐溫服,量大小加減。
薛己曰:「愚按前方,若痘瘡表熱根盤,色赤焮痛,作渴飲冷,或兩目作痛,或素有肝火而患痘瘡者,尤宜用之。」
射干鼠粘子湯
[编辑]治痘瘡壯熱,大便堅實,或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皆餘毒所致。
鼠粘子四兩,炒,杵 甘草炙 升麻 射干各一兩
右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徐徐溫服。
薛己曰:「愚按前方,若痘瘡初出,發熱焮痛,根盤赤盛,或咽喉口舌疼痛,作渴引飲者宜用。若因胃氣虛弱,發熱而致前證者,宜用人參麥門冬散。」
桔梗甘草防風湯
[编辑]治風熱咽喉不利
桔梗炒 甘草炙 防風各等分。
右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徐徐溫服,不拘時,量大小加減。
薛己曰:「愚按前方,若上焦風熱,或痰涎上攻,咽喉不利,或口舌生瘡,作渴引飲者,須用此藥發散解毒,痘雖出,亦在輕淺。」
人參清膈散
[编辑]治「涕唾稠粘,身熱鼻乾,大便如常,小便黃赤。」 宜用此方治之。
人參 柴胡 當歸 芍藥 知母炒 黃芪炒 桑白皮炒 白朮炒 紫苑 地骨皮 茯苓 甘草 桔梗炒,各一兩 黃芩半兩 石膏
滑石各一兩半。
右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生薑三片,同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徐徐溫服,量大小加減。
薛己曰:「愚按前證即癰疽,因熱毒蘊結於臟腑經絡之間者,當用此藥以疏導托裏,調和榮衛,使邪氣退則元氣不傷,而痘瘡易愈也。」
前胡枳殼散
[编辑]治「痰實壯熱,胸中煩悶,大便堅實,臥則喘急。」
前胡一兩, 枳殼、 赤茯苓, 大黃、 甘草各半兩
右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量大小加減。如身溫脈微并瀉者,不可服。薛己曰:「愚按前證,若屬肺胃實熱,氣鬱痰滯,大便祕結,小便赤澀,煩渴飲冷,身熱脈數者,宜用之以表散外邪,疏通內臟,使邪氣不壅滯,且痘瘡輕而易愈也。」
人參白朮散
[编辑]治痘瘡已靨,身熱不退,此藥清神生津,除煩止渴。
人參、 白朮、 藿香葉、 廣木香、 生甘草。
白茯苓各一兩, 乾葛三兩。
右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徐徐服。
薛己曰:「愚按前證若痘瘡已靨,身熱,或津液少而口乾引飲者,胃氣虛弱也,宜用人參白朮散。若腹脹泄瀉口乾,足指寒冷者,脾氣虛寒也,宜用十一味木香散。若形寒惡寒,嘔吐不食,腹脹瀉渴等證,乃脾氣虛寒下陷也,用六君子加升麻、薑桂。如不應,急加丁香。若發熱煩躁,身熱惡衣,屬血脫發躁,用當歸補血湯。」 大凡痘瘡,若脾氣虛弱出不快者,誤以為熱毒壅盛,用涼藥宣利解散,致脾胃受傷,元氣愈虛,使瘡不起發,不充滿,不結靨,不成痂,而痒塌煩躁喘渴,死者多矣。凡痘瘡首尾不宜與水,則瘡靨之後,其痂落遲,或生癰腫。治失其法,必成疳蝕瘡,血水不絕,甚則面黃脣白,多致難愈。蓋脾胃屬土,而主肌肉故也。
韶粉散
[编辑]治小兒痘瘡纔愈,而毒氣尚未全散,瘡痂雖落,其瘢猶黯,或凹凸肉起,當用此藥塗之。
韶粉一兩, 輕粉一錢。
右研和,入煉豬脂油拌勻如膏,薄塗瘡瘢上。如痘痂欲落不落,當用此方。
羊髓膏
[编辑]治「痘痂欲落不落瘢痕。」
羊:骨髓一兩。
「右,煉入輕粉一錢,研成白膏,瓷合盛之,塗瘡上。」 《薛己》曰:「愚按前證,若痘瘡痕赤而作痒,屬血虛而有熱也,佐以四物、牡丹皮。若痕白而作痒,氣虛而有熱也,佐以四君、芎、歸。瘡痂欲落不落者,脾經血氣虛,八珍湯。若發熱而大便祕結者,腸胃內熱也,犀角消毒丸。發熱而大便調和者,肺胃熱也,麥門冬散。膿水淋漓者」 ,肌表熱也,用敗草散敷之。
雄黃散
[编辑]治「小兒因痘後牙齦生疳蝕瘡。」
雄黃一錢, 銅綠二錢。
右二味,同研極細,量瘡大小乾摻。
綿繭散
[编辑]治小兒因痘瘡餘毒,肢體節骱上有疳蝕瘡,膿水不絕。
出蛾綿繭不拘多少。
右用生白礬搥碎,實入繭內,以炭火燒礬汁乾,取出為末,乾貼疳瘡口內。如腫臖作痛,更服活命飲。《幼科全書》曰:「繭礬每兩加蜜陀僧五錢,白芷末二錢,以白蜜調而敷之。」
薛己曰:「愚按雄黃散清肝殺蟲解毒,外治之方也。其證所感之經與所致之因,各有不同。若因手足陽明經蘊熱所致者,用犀角消毒散。若因脾經疳熱者,用大蕪荑湯。若因腎經虛熱者,用地黃丸。若因肝經疳熱者,用蕪荑湯送大蘆薈丸 ,其綿繭」
散,總治瘡毒膿水淋漓,收斂之外劑。若果係內無餘毒而未痊者,宜用斂之。若因氣血虛而不斂,宜用托裏散。若發熱腫痛,大便不結,用仙方活命飲,更以隔蒜灸法。若腫痛作渴,大便祕結,用四順清涼飲。若大便已通,腫痛未退,仍用活命飲。若發熱倦怠,大便調和,用八珍湯加犀角。如疳蝕未應,急用隔蒜灸。若發「熱口乾,肢體倦怠,用八珍湯加黃芪;若飲食少思,肢體倦怠,用五味異功散加當歸;若膿水不絕而發熱,用四物參、芪、丹皮;若膿水不絕而惡寒,用四君、歸、芪。惡寒發熱者,用八珍、黃芪。若乳母肝經血虛發熱,用加味逍遙散。若肝經因怒發熱,用加味小柴胡湯。若肝經因鬱發熱,用加味歸脾湯。」 仍參前《痘瘡首尾》誤飲水證。
穀精草散
[编辑]治小兒痘瘡已靨,眼目瞖膜,遮障瞳人,癮澀淚出,久而不退,或十二三日瘡痂已落,其瘡瘢猶黯,或凹或凸,此肌肉尚嫩,不可澡浴及食炙煿辛辢有毒之物,恐熱毒熏於肝膈,目生瞖障。若不能守禁而致患者,須用此治之。一名「蛤粉散。」
《穀精草》一兩, 生蛤粉二兩。
右為細末,以豶豬肝一葉,用竹刀批片,糝藥在內,用草繩縛定,入磁器內,量用水,慢火煮熟,令兒食之。
一方有黑豆二兩
《活人書》曰:「煮熟,收入磁瓶內熏眼,候溫取食,日作,不過十日退。」
薛己曰:「愚按前證,若痘瘡愈後,餘毒入於肝經而作痛者,宜用此方,羊肝散亦效。若肝經熱毒,眼睛作痛,佐以小柴胡湯加生地黃,或犀角地黃湯。」
解毒湯
[编辑]治「一切熱毒腫痛。或風熱搔痒。」 脾胃。
黃連三分, 《金銀花、 連𧄍》各五分
右水煎服
薛己曰:「愚按前證,當審其臟腑部分,及各隨所因而治之。若在乳下,必當兼治其母。」
參湯散
[编辑]治水痘
地骨皮炒 滑石、 炙甘草各半分 麻黃去節 人參 大黃濕紙煨熟 甜葶藶「用濕紙裹煨」 知母、 羌活各一分
右為末,每服半錢,水一小盞,入小麥七粒,同煎至十數沸,每服三五匙,不可多服。
薛己曰:「愚按前方發表散邪,疏通內熱之峻劑。若遍身作痛,壯熱煩躁,作渴飲冷,大便祕結,小便澀滯,喘嗽等證,宜用此方,或前胡枳殼散。然水痘多屬表邪,若但發熱引飲,小便赤色者,當用升麻葛根湯,如無他證,不必用藥也。」
右小兒瘡疹無《正方論》,雖王譚、錢氏之書,止見其方,未見其源,療之者往往以藥宣利解散,因耗傷真氣,遂至不救者多矣,深可痛憫。文中今將祖父祕傳方論,集為一卷,蓋守此方三十餘年,全活者甚眾,百不失一。今合廣其傳,使患者無夭枉之禍,醫者有活人之功,此僕之夙心也。
參芪內托散
[编辑]治「痘瘡裏虛發痒,或不潰膿,或為倒靨等證。」
人參 黃芪炒 當歸 川芎 薑製厚朴 防風 桔梗炒 白芷 官桂 紫草 木香 甘草
右入糯米一撮,水煎服,仍量兒加減。
王肯堂曰:「去厚朴、紫草,加白芍。瀉加訶子、肉豆蔻;有斑,加桂、紫草、酒炒黃連、牛蒡子之類。」
紫草快斑湯
[编辑]治痘疹血氣不足,不能發出,色不紅活等證,即紫草湯。
紫草、 人參、 白朮、 茯苓、 當歸、 赤芍藥 川芎 木通 甘草、 糯米。
右每服二錢水煎
人參胃愛散
[编辑]治痘瘡已發未發,吐瀉不止,不思飲食等證。
人參、 藿香、 紫蘇、 木瓜、 丁香、 茯苓。
甘草、 糯米
右每服三錢,薑棗水煎。
四聖散
[编辑]治「痘疹出不快及倒靨。」
《紫草茸》 木通 甘草炙 枳殼麩炒 黃芪
右各等分,每服二錢,水煎。
獨聖散
[编辑]治痘瘡倒靨陷伏
穿山甲「取前足嘴上者,燒存性。」
右為末,以木香湯入少酒服之。
===快透散===
治痘瘡出不快等證
紫草 蟬蛻 木通 芍藥 甘草炙,各等分
右每服二錢水煎
薛己曰:「愚按海藏先生云:『身後出不快,足太陽經也,用荊芥甘草防風湯。身前出不快,手陽明經也,用升麻葛根湯。四肢出不快,足陽明經也,用防風芍藥甘草湯。此皆解毒升發之劑也,不可不知』。」
鼠粘子湯
[编辑]治斑疹稠密,身熱等證。
牛蒡炒 當歸 甘草炙,各一錢 柴胡 連𧄍 黃芩 黃芪各錢半 地骨皮二錢
一方無芩加連。每服二錢,水煎。
紫草散
[编辑]治痘疹黑陷,氣血虛弱,瘡疹不起。
紫草 甘草 黃芪炙 糯米各一錢半
右水煎服
活血散
[编辑]治痘疹血虛熱。已出未盡。煩躁不寧。肚腹疼。
白芍藥一兩,酒炒。
右為末,每服一匙,糯米湯調下,荔枝湯亦可。對四君子湯加歸、芪,名歸芪活血散。《活人書》曰:「治瘡子出不快,酒調。如欲止痛,用溫熟水調下。」
《海藏》曰:「張子和治四肢出不快,加防風大效,此乃太陰藥也。」
人參透肌散
[编辑]治痘瘡虛而有熱,雖能出快,長不齊整,隱於肌膚間者。
人參 紫草如無紅花代 白朮 茯苓 當歸 芍藥 木通 蟬蛻 甘草、 糯米各等分。
右每服三錢,水一盞,煎半,徐徐服。
大連𧄍飲
[编辑]治「積熱,大小便不利,及痘後餘毒不解,支體患瘡,或丹瘤遊走不止。」
連𧄍 瞿麥 荊芥 木通 赤芍藥 當歸 防風 柴胡 滑石 蟬蛻 甘草各一錢。
山梔炒 黃芩炒,各五分
右每服三錢,水煎,一歲每服一二匙,三五歲者每服數匙。
一方有車前紫草
薛己曰:「愚按前方苦寒辛散,發散肌表,疏通內臟之劑。若表裏實熱,煩躁飲冷,大便不通,小便祕結者,最宜用之。慎不可過劑,恐復傷胃氣而變他證也。若妄發之則成斑爛,妄下之則成虛脫。」 。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