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195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九十五卷 |
第一百九十五卷目錄
金馬山部彙考
圖〈缺〉
考
金馬山部藝文一
移金馬碧雞文 漢王褒
金馬山賦 明劉寅
金馬山部藝文二〈詩〉
惡氛行 明楊慎
金馬山部雜錄
碧雞山部彙考
圖〈缺〉
考
碧雞山部藝文〈詩〉
碧雞山 元張雄飛
前題 鄭衍
碧雞山部紀事
太華山部彙考
圖〈缺〉
考
太華山部藝文一
泛昆明登太華文殊巖記 明尹伸
遊滇太華山記 張佳引
太華山部藝文二〈詩〉
遊太華 明桂慎
前題 潘仁
登太華山觀昆明池 徐中行
昆明泛舟宿太華山縹緲樓 王士性
宿太華寺 張佳引
登太華蘭若二首 郭文
太華秋曉 前人
太華山部紀事
點蒼山部彙考
圖
考
點蒼山部藝文一
遊點蒼山記 明楊慎
前題 何鏜
點蒼山部藝文二〈詩〉
寓蒼山送雍陶入蜀 唐賈島
點蒼山歌 明王士性
前題 張羽
寄題點蒼歌贈趙雪屏考功 唐順之
遙望點蒼 僧情濬
點蒼山部紀事
點蒼山部雜錄
點蒼山部外編
山川典第一百九十五卷
金馬山部彙考
[编辑]漢宣帝遣王褒祠祀之金馬山。
金馬山在今雲南省雲南府城東二十餘里,山勢逶 迤,連亙數十里,又名呼馬山,上有金馬祠。
考
按《後漢書西南夷傳》:「越嶲郡,其土地平原,有稻田。青 蛉縣禺同山有碧雞金馬,光景時時出見。」〈註〉禺同山, 在今褒州揚波縣。《前書音義》曰:「金形似馬,碧形似雞 也。」
按:《水經》,「淹水東南至蜻蛉縣。」〈注〉縣有禺同山,其山神 有金馬碧雞,光景儵忽,民多見之。漢宣帝遣諫議大 夫王褒祭之,欲致其雞馬,褒道病而卒,是不果焉。王 褒《碧雞頌》曰:「敬移金精神馬縹碧之雞。」故左太沖《蜀 都賦》曰:「金馬騁光而絕影,碧雞儵忽而耀儀。」
按《華陽國志·南中志》雲:「南郡蜻蛉縣有鹽官,濮水同 出,山有碧雞金馬,光景儵忽,民多見之,有山神。漢宣 帝遣諫議大夫蜀郡王褒祭之,欲致雞馬,褒道病卒, 故不宣著。」
按楊慎《雲南山川志》:「金馬山在縣東二十五里,西到 碧雞山,中隔滇池。山不甚高,而綿亙西南數十里,上 有長亭,下有金馬關。」
按《潛確類書區宇部》「雲南府:金馬山,在府城東,勢不 甚高,綿亙數里,世傳金馬隱現于上。」
按《雲南府志·地理篇》,「金馬山,在城東,山勢逶迤,連亙 數十里,相傳有金馬隱現,故名。又曰呼馬山,謂阿育 王季子呼馬于此,有金馬祠
金馬山部藝文一
[编辑]《移金馬碧雞文 》漢·王褒
持節使者,敬移南崖。金精神馬,剽剽碧雞,處南之荒。 深溪回谷,非土之鄉。「歸來歸來,漢德無疆。廣乎唐虞, 澤配三皇。黃龍見兮白虎仁。歸來歸來!可以為倫。歸 兮翔兮,何事《南荒》也。」
金馬山賦 明劉寅
[编辑]蓐收炳靈,房星聚精。超鴻濛而合秀,倏凝結而成形。 此金馬之山所以置陬訾而奠昆明也。在昔神禹受 命,爰分九區,表嶽鎮之崇崇,隔方維之頓殊。有岱有 華,抗東西以屹若;曰衡曰恆,界南北而截如。曠哉梁 益,併包坤隅,功不假于疏鑿,地獨鍾乎膏腴。起層巒 之嵯峨,控滇南之故墟。斯谽谺之喦谷,駕綿邈之方 輿。造父固莫施其銜勒,王良亦難範以馳驅。觀其蔓 草垂騣,尖峰批耳;白月懸瞳,青松掉尾。漬赤瀋以湛 露;流汗溝之邐迤,鑄莫待乎棠溪。產非資于麗水,形 類騰驤之騏騮,勢似振鬣之騄駬。過日影之須臾,磨 蒼旻于尺咫。迨夫噓氣成雲,噴沫起風。障泥炫熒熒 之彩霞,鞶纓繞煌煌之流虹。迅雷張其猛烈,疾電助 其威雄。瀉甘澍以注下,卷拳毛之蒙茸。疊巘益翠,巔 崖增紅。洞扉啟廄閑之弘敞,鶯聲響和鸞之玲瓏。萬 騎仰觀而辟易,群夷睨視而驚忡。至於岌嶪巋巍,岧 嶢崷崒,或奔如驚,或驟若突。峻拔天脊,峭削風骨。蓊 蘙森爽,隱轔㠥鬱。杳橫亙於百里,擬長城之矹矹。是 宜拱帝京之尊嚴,障大藩以寧謐也。或有野老,詰予 而言曰:「子徒見其小而不窮其大,知其名而不究其 實,吾將為子陳之。」元黃肇分,氓生蚩蚩,若魚若蟲,無 識無知,聰明間出,命為君師,立一代之典章,成四海 之雍熙。嗟惟此邦,視為外夷。境荒荒而泯泯,水漫漫 而瀰瀰。姚姒置之不即顧問,商周鄙之不遑保釐。俾 昏迷而弗悟,竟風靡於《侏𠌯》。楚命莊蹻,闢地遠來,自 王於滇,顧瞻徘徊。君臣之分少定,天敘之典未諧。漢 武奮志,勞民費財,命張騫而遠出,弭使節而虛回。亦 有孝宣,不務大體,慕神怪之恍惚,行禋祀之瀆禮。王 褒馳驛而西上,僅致一奠而乃已。遺祠廟於喦阿,謾 冥搜而遠紀。唐畏嵯顛之跳梁,宋限大渡之涯涘。元 雖小安,亦何足齒。猗歟皇明,撫有萬方。聖武神文,巍 巍堂堂。既底寧于華夏,遂有事于戎荒。命矯矯之虎 臣,揮天戈而奮揚。直指雲南,掃除欃槍。截長鯨之鬐 鬣,刳妖狐之肺腸。顯允黔寧,智勇忠良。威已施于戡 定,恩復盡于胥匡。化強梗為禮義,變椎卉為冠裳。揖 讓之風濟濟,絃誦之聲琅琅。紹述前烈,適有惠襄。招 攜貳以誠信,鎔頑囂以慈祥。國公繼之,綱紀益張。載 平安南,功業彌昌。總制仁賢,淑旂綏章。來鎮來臨,克 柔克剛。致遠人之盡服,邁前哲而有光。俾金馬迥然 而特立,與碧雞相對而相望。小姑息之宋元,陋怯弱 之漢唐。夫然後知皇明之盛德,冠古今而莫並;紀昭 靖之殊勳,垂悠久而不忘。余聞其言,拜跪嗟歎,遂為 之歌曰:「金馬之旁兮,有稻有秔;金馬之陽兮,有郭有 城。臣旬宣其善政兮,民勤事乎農耕。咸矢心而弗渝 兮,願永享夫萬年之太平。」
金馬山部藝文二〈詩〉
[编辑]《惡氛行 》明·楊慎
金馬山前惡氛起,賊馬來飲滇池水。城西放火銀漢 紅,炎焰城頭高十里。兩重日暈圍白虹,萬家仰首呼 蒼穹,相顧慘然無顏色。嗚呼寄命須臾中,賊徒渾幾 個,枕戈臨水臥。我軍屯北門,分明不敢過。土酋脅盟 來索官,城上無言騎堞看。父老倉忙雙涕泗,細說去 冬尋甸事。絃急柱促柄倒持,首禍今朝竟何自?堂堂 「之陣誰主兵,喁喁公等皆儒生。賊來不肯令出哨,賊 去但解抬空營。豈無雄武士,奮身思一決。咫尺轅門 不敢前,怒髮衝冠氣填咽。況聞千金逐日費,連月公 儲已傾竭。土官抄掠盡村園,升天無梯地無穴。熙皞 閭閻踰百年,太平官府真神僊。紫微迢迢華蓋遠,虛 將敲扑威窮邊。邊隅一旦紛解瓦,喑」嗚,變作擎拳者。 喑嗚擎拳兩奈何?君不見建武年中任校尉,又不見 開元年中張虔陀。
金馬山部雜錄
[编辑]《雲南府志》:明唐堯官《盤龍山賦》云:「西南奧區,滇雲仙 界,胚腪凝結而為山,偉崇陟之相儷。若金馬與碧雞, 雖漢祀而疇異?靈鷲為釋迦棲禪之窟,雞足為迦葉
示寂之地,信足以耀靈于九垓,而稱雄于載記也碧雞山部彙考
[编辑]與《金馬山》並峙之碧雞山,
「碧雞山」,在今雲南省雲南府城西三十里,與金馬山 並峙,中隔滇地,亦一大觀也。
考
按楊慎《雲南山川志》:碧雞山在西南三十里,東瞰滇 澤,蒼崖萬丈,綠水千尋,月印澄波,雲橫絕頂,雲南一 佳景也。漢宣帝時,方士言益州有金馬碧雞,可祭祀 而致。遣王褒往祀,至蜀而卒。顏師古謂金形如雞,碧 形如馬,未知果否。
按《潛確類書區宇部》:「雲南府:碧雞山,在府城西,峰巒 秀拔,為諸山長,俯瞰滇池,一碧萬頃。」
按《雲南府志·地理篇》:「碧雞山在城西三十里,昔有鳳 鳴于上,土人呼為碧雞,故名。漢宣帝時,方士言益州 有碧雞金馬之神,可祭而致,乃遣王褒入蜀求之。」
碧雞山部藝文〈詩〉
[编辑]《碧雞山 》元·張雄飛
北闕辭丹鳳,南雲看碧雞。紫苔移玉座,瑤艸濕金泥。 兩霽龍歸洞,風生虎渡溪。尋梅穿竹徑,採藥躡松梯。 白日依山盡,青山入海低。寄書無鴈過,擇木有猿啼。 花映高低樹,園分遠近畦。飛星馳寶馬,沈水吐銀猊。 魚戲蓮房北,鷗鳴荻渚西。長歌嘆頌罷,刻石紀新題。
《前題》鄭衍
[编辑]中慶西南來,有山勢雄奕。屏開障大荒,壁立數千尺。 晴巒疊奇峰,幽壑藏怪石。清風響松濤,老樹森毛戟。 俯瞰滇池水,仰矗雲山碧。山靈得異境,廟貌存古跡。 君侯本世家,奉詔平叛逆。茲承寵光行,山迎馬首懌。 鎮遏良有謀,煙瘴似冰釋。從此邊陲寧,殊勳書竹帛。
碧雞山部紀事
[编辑]《滇略記》:「古阿育王有龍馬,其三子皆欲之,王意在季 子而患其爭,以轡私授之,縱馬逸,乃下令三子,捕得 者以馬與之。長子意馬渴,必飲滇池,仲子意馬必過 甸中,伺而邀之,俱下。獲季子,往東松林,以轡引馬,遂 獲之。二子恥之。長沒于碧雞山為神,仲沒于巖頭曰 上甸景帝,季亦沒于松林,即金馬景帝也。今州界龍」 馬跳澗山并草溪井。龍馬河,即其所經之地,石上蹄 跡深尺許。
太華山部彙考
[编辑]雲南府之太華山
太華山在雲南府安寧州境內,與碧雞山相近,為滇 中名勝之首。
考
按:楊慎《雲南山川志》:「太華山在碧雞山西南。」
按《廣輿記》,雲「南府太華山,在安寧州。」
按《雲南府志地理》篇:「太華山,在碧雞山西南,左環右 擁,蒼秀端嚴,滇中名勝,首推重焉。」
太平山在太華山下,望滇海如鑑,一望百里。
太華山部藝文一
[编辑]《泛昆明登太華文殊巖記 明》·尹伸
昆明池者,滇池也。西南人字浸曰海,吳越客小之。考 《外國傳》,蒲、菖蒲類,青海、鹿渾海皆不大。滇合昆、貢八 州縣之水,匯而為池,周五百餘里,海之宜矣。遷史謂 其源廣末狹,頗似倒流,故曰滇。或曰:向西北流入金 沙江,取顛義板橋南二十餘里,滮滮皬皬,已入望矣。 庚午陽月,甫蒞官,輒問遊于里人魯將軍勉之。勉之 曰:「昆明南來,太華西峙,亂而登,北折向安寧,公蒞姚 便道也。某不腆,請備庖人。」余聞之欲躍。二十二日,巾 車出南門,勉之已艤畫舫見待矣。舫從小河入,二里 許及池,風日明霽,水天映徹,此身已隨鳧鵠搖曳。兩 月來,塵土腸胃為之。一條洲潬,隱見蘆檉,不時開合, 棹行頗澀,漁家泊浮,根株不定,土人所謂「草海」者也。 南盼洪源,沓波澎湃,小艇沉浮其間,恨不逆扶搖而 從之遊。西面巖林,欲蒨欲黝,志之所之,自相拗戾,匪 獨疲于應接矣。勉之出張長公《赤壁》二賦示余,時正 時詭,具飛舞變幻之勢。余幾效米顛,自擲梨園,奏伎什六,作吳越聲,亦天末所不易得也。泝流三十里,得 厓又里許,及華之麓。始從南折,復北而西,蹇產回複 約三里。及寺被阪,松杉干霄合抱,杉多礧砢鬱崛,霜 鱗斑駁,與蜀種絕異。其夾墀而植者,曰羅漢松,曰線 柏,豎麈曳綬,別是一觀。山茶徑尺,蓓蕾初開,艷耀相 奪,元冥失其政矣。寺刱于黔國某公,以壯麗勝登紺 殿,自謂絕頂。已從殿後仰之,連峰復踞其上,幽秀層 縟,《爾雅》所謂「負丘」者也。余急覓徑,僧南指示余,謂明 日文殊巖之道,相去數武。姑需之北為黔國影堂,又 北為客舍,舍外老桂一株方盛開,幽香襲人。出回廊, 得楊用修《太史記寺田碑》,始知太華即碧雞之杪,《廣 輿記》兩志之誤矣。從廊出陳,得一亭,甚豁。亭前為平 臺,矚昆明幾盡。山色為斜陽所蒸,萬峰盡「紫,而百雉 歷歷,若動若定于煙水之上。其間廬肆府廨、浮屠、蘭 若,參差可辨。覺日來望牙而趨,磬折傴僂,攢眉拊心, 不可耐之地,今俱在蜃市霞城虛無幻杳之鄉,然則 雅俗安有常哉?明日出寺門,南行,望數峰,更不可徑, 始知勝情為俗衲所紿,宦中遊眺,往往如此。此途陰 則松篁,陽則嶨硌,俯仰則沃泉鳴澗。」「幽絕之中忘其 輆」,「與徒相半,二里許乃拾級,已及諸巖腰腋間矣。」 從此而西,稱殿者三,稱閣者三,稱宮者一,其闊狹隱 見,皆受法于巖。巖納即殿,巖吐即閣,其互相蔽虧,互 相穿貫,大略即彼可以得此,而涵虛閣為勝。稍西南 一橋,跨土石之窳,從傍睨下,谽谺然勉之以為險矣。 橋之南為徑尺許,其內鼯黏,其外蠖引,稍置足,巖乃 橫出半壁以相距。距之內一枝,亦復東出而閣基焉。 好事者「竇壁之趾以通出入,可二尺餘耳。身非晏平 仲,那得由狗門?」余次且久之,顧望窗櫺,儼然波光㶑 灔,復不自禁,乃蒲伏蛇行以進。已復侏儒入一鐵門, 乃及閣。閣四隅垂空中。勉之與諸小史不敢近欄一 步而余憑視頗久,海之觀極于此矣。循故道而下,約 一里為彌勒殿。殿右皆傍巖南行數武,為龍王廟,有 井曰龍井,井之上即所謂危橋也。廟側一碑,為王子 淵《移文》而用《修志》之趺頗泐,凡缺五字,文曰:「持館使 者,敬移南厓。金精神馬,彯彯碧雞,處南之荒。」〈缺〉《谿回 谷》,非土之鄉。「歸來歸來!漢德無疆,廣乎唐虞澤。」〈缺〉《三 皇》「黃龍見兮白虎仁歸來歸來可以與倫。陽兮翔」,〈缺〉 何事南荒也?〈缺〉子淵之移楊慎剽題以「蜀嗣。學貌蜀 遠,師簡氏紹。」〈缺〉「古南厓,爰鳩漢字,用彪漢詞。」滇之文 獻,尚考於斯。自此以南,巖勢玲瓏,石色秀潤。用修《紀 移文》於別石,意自可念。今宦客以其近體詩遍劖巖 腹,與漢人角,可歎!可歎!又數十武為海𥌓亭,亭已圮。 百餘武為文殊巖。先是趙道人者,靜修於此致文殊 下度,因以名巖。自廟至此巖凡三疊,涵虛據其中,疊 耳閣中下瞰知足之虛,而不知閣之所託。從此仰視, 始知閣與基皆懸寄也,而況身乎?危矣哉!疊至此即 窮其南,連壁千餘仞,直逆洪流而上,即猿猱之技無 所施矣。下而東為妙定寺,復登舟順流十餘里,泊高 嶢。又南二里為太史祠。中堂肖用修像,廣額危顴,頗 有生氣。再拜之餘,慷慨欷歔,幾不能去。祠僧出太史 《遺跡》,視之盈卷,皆七言律。首律近真,餘皆贗。然用修 頗疏於「臨池」字,以人重耳。日晡,因與勉之別。
遊滇太華山記 張佳引
[编辑]遊溫泉之明日,發安寧,東踰碧雞關,循山徑南行。徑 左右多花竹,流水,藤樾交蔭。左顧滇池,茭葦霜枯,如 黃雲布碧漢中。稍下為高嶢村,帆檣鱗次,蓋賈人買 舟處。中有一莊一區,昔楊太史慎謫戍居此,垂四十 年卒。余作詩弔之。又南行,西涉支徑,至華亭寺。臺殿 鉅麗,林木蒼莽,故多僧。近苦差賦,盡逃去。寺亦稍稍 就圮,僅有山鳥送客爾。出寺里許,由大徑登太華,迴 折數盤,兩僧持茗碗立亭右,迺少憩,寓目萬頃河波, 行于木末。又轉攀磴道,長松茂草,蔽藤參天,散步綠 陰,瀟然如畫。至寺,僧鳴鐘磬,禮空王。出視兩墀山茶 樹八本,皆高二丈餘,枝葉團扶,萬花如錦,雜以黃楊, 繞以松檜,紅綠爭奇,光彩奪目。兼佛「宇翬飛,金碧輝 映,勝地良辰,遊人之稀觀也。」由殿右,登石蹬上,一殿 巋然,石欄繚繞,萬象畢呈,最為勝覽。復下磴道,歷左 廊,觀沐氏世像。轉入聚星堂,有修竹數竿,舞怪石上, 可喜。堂後為叢林香閣,閣前老椿圍二丈,蒼幹入雲, 蓋千餘年物。右依山接竹,引泉入廚,甕中飛流直下, 不煩汲取。出堂飯畢,過殿右,東入一樓,扁云「一碧萬 頃。」憑欄眺視,樹杪可手,殷殷濤聲,疾徐相續,而湖水 空曠,四際煙渚。時夕陽既下,太華山影盡落湖中,波 光蕩搖,千峰俱動。無何,昏鐘鳴,余返于堂問寢所,橫 榻香閣上。是夕松濤四起,窗月凌亂,宿鳥驚棲,忽喧 忽寂。至一鼓,滿林大響,如百萬楚師夜鳴刁斗,聲撼 巖壑。乃披衣坐榻上,呼僧問之,僧曰:「每鼓,林鳥叫號, 互移棲所,夜凡五起。」山僧視為更候。是夕余不能寐, 驗之果爾。枕上口占四詩,內云「山中無玉漏,自有碧 雞啼」,蓋謂是也。偶見東方生白,爰啟四窗,科頭倚檻, 見晨霧騰罩,宛如銀色世界。朝霞漸昇,射以赤氣,晶光漭沍,不類人間。此又第一奇觀,非信宿「山閣難言 也。」櫛沐後下閣。飯罷由寺右小門出,沿山麓羊腸仄 徑,捫蘿登降,上懸攲石,下臨湖水。輿夷步嶮,約行五 里至北庵。由朝天橋入靈官殿,右登石磴至佑聖殿, 再上至玉皇閣。勁風亂颭,飄花如雨。箕坐石欄中小 酌,見巨浸浩淼,皆出胯下。又折下過南庵,路皆沿崖 上覆若屋。仰視朝天橋,石梁飛掛巖上。回思過橋時, 凜凜生粟。道右一碑,刻「漢王子淵祠祀金馬碧雞文」, 隸法雅有漢體,蓋楊太史移鐫者。稍行至龍王祠下 一洞泉。鳴。又東行,連過三佛舍,像製妙麗,棟宇 炳煥。一帶飛壁,奇峭刺天,巖畔多結構痕,問之,乃梁 王避暑閣故址。又稍東至碧雲深處,負巖作小石室, 中塑趙羽士像,前一石塔,藏羽士骨。羽士不知何許 人,有仙術。茲山乃修真所。是日晴霽,矚遠無遺,隨意 命觴,爽然自得。下山登舟,乘風掛席,行黃葦中,可二 十里,至省舟中回視華亭巨剎,荒落生悲,太華峻起 翠微,地形人力,政足相雄。南北二庵,奇景天造無論。 太華平瞰湖勢,瀰漫數百里,北浮省城,東浮普寧、昆 陽諸郡邑。前匯太華山,復從海口背繞山後,由堂琅 川逕富民,會金沙江下流數千里,合岷江入海。昔人 議欲從海口疏鑿達蜀江,誠制滇之一奇,竟以費巨 寢矣。又㨿晉常道將《南中志》謂滇池所出深廣,下流 淺狹如倒流。余觀之信然。至謂滇水多龍駒,今不復 見矣。茲遊也,一月前,余與陳憲長繡山登舟上太華, 是日大風甚寒,各欲勝以酒力,遂大酣,肩輿上山寺, 覽畢分手。余抵安寧,稍醒,口嘖嘖恨不觀太華。書史 輩歷歷陳登山狀,不覺拍掌大笑。茲遊再憶,昔所經 覽,杳不復記;聞之兩省僚友,皆擊節稱奇云。
太華山部藝文二〈詩〉
[编辑]《遊太華 》明·桂慎
昆明池上古招提,樓閣參差映碧雞。為愛白雲分半 榻,卻隨明月過雙溪。風中松子窗前落,雨後詩篇石 上題。如此清幽好棲泊,為誰又渡石橋西。
《前題》潘仁
[编辑]「天風吹鬢酒初醒,太華峰頭且共登。山色慣迎逃世 客,水聲常送渡溪僧。」定中雲去龍生缽,夢裏猿啼月 在藤。最愛石窗風雨過,早涼先到讀書燈。
登太華山觀昆明池 徐中行
[编辑]陰陰松柏隱香臺,的的晴波萬頃迴。仙掌遠從西嶽 出,神池忽似上林開。鏡中斜日搖金剎,天外飛霞送 酒杯。共憶樓船曾賜宴,新詩不數漢臣才。
昆明泛舟宿太華山縹緲樓 王士性
[编辑]登山臨水為誰留,蓼白蘋青起暮愁。萬頃濤聲行木 末,千尋嶽色倚池頭。石鯨不見秋風動,金馬來追夜 月遊。何限乾坤蕭瑟意,依然縹緲一飛樓。
宿太華寺 張佳引
[编辑]石床橫架萬峰西,海上雙珠入戶低。自是山中無玉 漏,朝霞還有碧雞啼。
登太華蘭若二首 郭文
[编辑]夕陽滿秋山,餘景落滇水。捨舟事幽探,路入泉聲裏。 風傳隔樹鐘,葉響登山履。嗟我久紅塵,遊賞從茲始。
又
杖策登危岡,前顧路猶緬。隔溪聞清磬,興與飛雲遠。 谷轉泉聲長,苔深石徑軟。行行如珠林,塵累不煩遣。
太華秋曉 前人
[编辑]「峨峨蓮華峰,孤倚青天表。影落昆明寒,氣吞金碧小。 松杉積古翠,溪谷鬱深窈。泉鳴萬壑秋,嵐霽千巖曉。 中有青蓮宮,軒然出林杪。鐘梵遠悠揚,天香時縹緲。 緇素既駢臻,神龍亦旋繞。無著與天親,于焉久藏寶。 欻起慰輿情,傳衣任斯道。高據狻猊床,萬里入論討。 坐令祗樹秋,變此陽春杲。山勢彌增崇,湖光益清渺。」 嗟予向風慕,奈茲塵務擾。擬效陶淵明,相從此投老。
太華山部紀事
[编辑]《雲南府志》:「元僧無照,曲靖人。離襁褓即冥目趺坐。髫 年依本州虎丘寺雲崖薙髮。後詣天目,謁中峰本明, 言下契悟。嗣臨濟二十世後入昆明。梁王建佛嚴寺 于太華山以居之。示寂後,得舍利纍纍於骨間,其徒 建塔于寺左
點蒼山部彙考
[编辑]大理府之點蒼山
點蒼山,一名「熊蒼山」,今在雲南大理府太和縣西三 里,其山高六十里,南北綿亙百餘里。
點蒼山圖
考
[编辑]按《華陽國志·南中志》雲:「南郡,蜀建興三年置。屬縣七, 戶萬。去洛六千三百四十三里。」本雲川地。有熊倉山。 有神鹿,一身兩頭,食毒草。有上方、下方夷,亦出華布。 孔雀常以二月來翔,月餘而去。土地有稻田畜牧,但 不蠶桑。
按《明一統志》:「雲南大理府點蒼山,在府城西,高千餘 仞,有峰十九,蒼翠如玉,盤亙三百餘里。山頂有高河, 泉深不可測。又有瀑布諸泉,注為錦浪等十八川,蒙 氏封為中嶽。本朝洪武中,沐英征大理,出點蒼山後, 立旗幟以亂之,遂克其城,即此山也。」
按《廣輿記》:「大理府點蒼山,在府城西,上有十九峰,蒼 翠如玉,盤亙三百餘里,蒙氏封為中嶽。山頂有泉,曰 高河,深不可測。山產點蒼,白質青文,有山水草木狀, 可琢為屏。又產高河菜。」山南龍骨關中峰下為點蒼 山神祠。
按《三才圖會點蒼山圖考》:「點蒼山在大理府太和縣 治西五里,凡十九峰,連脊屏列,內抱如弛弓然。峰各 夾澗,自山椒懸瀑注為十八溪,翠巒條分,青嶂並峙, 山色翠黛殷潤,歷秋冬不枯,高六十里,接連雲氣。滇 西山川聯絡拱揖,蒙氏竊據,封為中嶽。上有馮河,周 迴萬步,五月積雪皓然。山本青石,山腰多白石,穴之」 膩如切肪,白質黑章,片琢為屏,有山川雲物之狀。唐 李德裕平泉莊醒酒石,即此產也。夏秋之間,山腰棲 橫雲,截如玉帶,頗號奇觀。其陽多山茶,其陰多丹桂。 又有水蓮躑躅花樹,并高數丈。春日紅白錯雜,被于 谿谷中巖號「雪山」,世傳為佛苦行之地。草木皆作旃 檀香氣。叢林列剎,諸峰錯峙。前襟榆水,碧瀾萬頃。望 榆水東百里則有雞足山,百里有畢缽羅窟,遺靈勝 蹟,偏在茲區。按《一統志》記其峰溪自南而北,一曰斜 陽峰,陽南溪;二曰馬耳峰,葶溟溪;三曰佛頂峰,莫殘 溪;四曰聖應峰,青碧溪;五曰馬龍峰,龍溪六曰玉局 峰,綠玉溪;七曰龍泉峰,中溪八曰中峰,桃溪;九曰觀 音峰,梅溪十曰應樂峰、隱仙溪十一曰雪人峰、雙鴛 溪十二曰蘭峰、白石溪十三曰三陽峰、靈泉溪十四 曰鶴雪峰,錦溪十五曰白雲峰,芒湧溪十六曰蓮花 峰,陽溪十七曰五臺峰、萬花溪十八曰蒼琅峰,霞移 溪十九曰雲弄峰。至此則山海相接。環海之外,復有 諸山,曰青巔,曰雞喦,曰玉几,曰羅筌,曰曩蔥,曰龜,曰 蛇,若拱若揖,西向點蒼,其間石窟勝景,不可殫數,要 之不若《鎮山》之奇麗云。
按《大理府志山川攷》「點:蒼山在城西三里,蒙氏封為 中嶽郡之鎮山也。山自北而南,綿亙百餘里,高六十 里,橫列如屏,內抱如弛弓,即《漢書》謂邪龍雲南山似 扶風太乙之狀是也。層青接漢,疊翠排空,谷奧巖懸, 獸蟲罕托,龍雲臥頂,隨諸峰起伏,以為高低,朝暾映 之,五色爛然。陰崖積雪,盛夏不消。山腰抹雲,橫如玉」 帶,人因稱為「玉帶雲。」其峰十九,中一峰特尊,是曰「中 峰。」中峰之北,為觀音,為應樂,為雪人,為蘭,為三陽,為 鶴雲,為白雲,為蓮花,為五臺,為滄浪,為雲弄。中峰迤 南,為龍泉,為玉局,為馬龍,為聖應,為佛頭,為馬耳,為 斜陽。諸峰劍簇矛攢,巖巖之氣,有似岱宗,神物所宮, 陰晴乍變,故蠟屐之徒,莫有能躡其頂者。峰各一澗,
蜿蜒東注,是為十八溪石門山在蒼山之陰,長松蔽虧,峭巖阻日,上踞飛閣,下瞰幽淵。
十八溪在蒼山中峰下者,即為中溪。中溪迤北,溪十 有一:曰桃、曰梅,曰隱仙,曰雙鴛,曰白石,曰靈泉,曰錦, 曰芒湧,曰陽、曰萬花,曰霞移。迤南溪有六:曰綠玉,曰 龍,曰青碧,曰莫殘,曰葶蓂,曰陽南。諸溪泉源瀉自山 椒,加以雨作雪融,匯為怒瀑,如素練曳空,如玉龍赴 海,轉千鈞之石,有如弄丸。山頂又有馮河,亦名高河, 《相傳》大士放黑龍于此,人不敢犯。
畫卦臺,在蒼山龍泉峰下。昔武侯屯兵于此,草萊中 得石刻伏羲像,因作八卦臺祀之。土人以為祭天,因 名為「祭天臺」云。
王母坪在蒼山中峰左支約十畝。世傳王母曾降于 此,萬曆間有碑紀之。
石乳崖在蒼山芒湧溪,上有滴乳石。南詔高智升初 生,棄其下石,滴乳入口,數日不死,始收養之。
點蒼山部藝文一
[编辑]《遊點蒼山記 》明·楊慎
自余為僇人,所歷道途萬有餘里,齊魯楚越之間,號 稱名山水者,無不遊。已乃泛洞庭,踰衡廬,出夜郎,道 碧雞而西也。其餘山水,蓋飫聞而厭見矣。及至楪榆 之境,一望點蒼,不覺神爽飛越。比入龍尾關,且行且 玩。山則蒼龍疊翠,海則半月拖藍。城郭奠山海之間, 樓閣出煙雲之上。香風滿道,芳氣襲人。余時如醉而 醒,如夢而覺,如久臥而起作,然後知吾曩者之未嘗 見山水,而見自今始。嘉靖庚寅,約同中谿李公為點 蒼之遊。二月辛酉,自龍尾關窺天生橋,夜宿海珠寺, 《候龍關曉月》。兩山千仞,中虛一峽,如排闥然落月中 懸。其時天在地底,中谿與予各賦一詩,詩成而月猶 不移,真奇觀也。下山乘舟至海門閣小飲。壬戌,復行 入關,由混混亭而升覺真庵,北折入谷口,觀寶林寺 山茶,因叩圓海寺,瀹茗煮泉,坐于萬松之陰。已乃拄 杖下北澗,渡石關,至鶴頂寺。松竹蔭軒,洱波在席,相 與趺坐酌酒。時夕陽已沉西山,缺處猶露日影,紅黃 一線,本細末寬,自山而下,直射洱波。僧曰:「此即鴛浦 夕陽也。」餘波皆碧,獨「此處日光湧金,時有鴛鴦群浴, 今則網罟太密,此景時有時無,不常然也。」曰:「但觀于 湧金流采,已自勝耳。」癸亥,北循山坂至金相寺廢址, 有唐碑,為高僧講經處。盤山腳而西至松蘿崖,石洞 幽勝,相與酌酒賦詩。暮投感通寺樓,篝燈夜坐,聞寺 僧誦等字,中谿曰:「六書中轉註,實非考老,而宋人妄 擬,後世學者遂沿而不改,此不可無述,願公任之。」予 遂操筆書轉註之例,約千餘字,彙為一編,中谿題其 額曰「寫韻樓。」寓此凡二旬日而去。茲寺有《高皇詩》十 八章,鐫碑山門院凡三十六,今存者僅半耳。三月乙 酉,北行五里,有寺曰「玉局」,內有昭文祠,土人祀唐御 史杜光庭之所。西南有一谿,疊崿承流,水色瑩徹,其 中石子粼粼,青碧璀璨,宛如寶玉之麗,其名曰「清碧 溪。」緣山麓北行二里,至天臺,有諸葛武侯畫卦石,土 人於石上建八塔,以識侯之蹟云。東行一里,至弘聖 寺,有浮圖高二百丈,規制嚴整。考之野史,為隋文帝 時敕建者,或曰「阿育王。」北行二里,至點蒼神祠,即《唐 書》載史臣與南詔設盟處也。翠微有巖,異香酷烈,予 二人不能上,令人候之,果然。廟後有問俗亭,俯瞰城 郭樓觀,海波萬頃,澗松縈雲,巖雪映日。酤酒更酌,村 人薦米纜,食而甘之。既醉既飽,下山北行二里,抵三 塔寺宿。寺有七樓八殿,皆中谿重加修建者,中谿有 書樓在焉。因留連累日,芒鞋藜杖相與入瀑布溪,懸 流百尺,其「承流處有石如盤,盤中有一石,為瀑流所 激,跳躍如馬,聲如雷鍧。石壁上有朱字詩,為濺沫所 塗,遠不可辨。憶當時題刻,懸構千仞之上,非大力不 能也。」壬辰,登帝釋寺,松蘿蒼翠,因止宿焉。夜中靜默, 聆丁東琳琅,如琵琶笙簫,又如琴瑟,有頃而寂。舊聞 茲地夜聆天樂,故名其峰曰「應樂。」《中谿》曰:「豈山腹空 洞,萬竅遞響耶?」予曰:「如此,則不應有作止也。」僧曰:「世 傳空中隕石,上有帝釋像,今所奉者是已。帝釋為天 主中最尊,故有天樂隨之。」予曰:「六合之外,聖人存而 不言,此亦世外事,不可以臆見度其是非也。」癸巳,北 渡兩澗,乃至無為寺,有汝南王碑,聲如玉磬,清越可 聽。因以木擊之,歌少陵《春山相》求之詩。聞北岡有元 世祖駐蹕臺,後人屋之。方至其處,大雨忽至,遂趨屋 下避雨。軒窗洞豁,最堪游目,則見滿川烈日,農人刈 麥。予曰:「異哉!何晴雨相兼也?」中谿曰:「此點蒼十景之 一,所謂晴川秧雨者是已。」每歲五月,溪上日日有雨, 田野時時放晴,故刈麥插秧,兩無所妨,世傳觀音大 士授記而然。西上里許,有寺曰「救疫山」,泉甘洌,疫則 飲之,可以已病,寺因得名。北去四里,登鶴雲寺。寺有 仙女池,沖舉石,相與坐嘯久之。又北六里,至石雲寺。 沿溪而西,過獨木橋,升寶華寺。其地多花卉,紅紫相間,乃移枕簟以息中谿。弟仲春、叔期、季和預煮醇酒 於叢薄中,忽從滴乳巖傍出見,不覺驚喜,拍手大笑, 因引滿盡醉。是夜臥草庵,殊覺快適。甲午同上悉達 場,遙見瓦屋懸構于蒼煙之上,扁曰「中谿小隱」,時已 入夏,猶圍火而臥。晨起窺石洞,猱緣細路,下臨百仞。 比歸,頗有垂堂之悔,出山因以相規云。丁酉至陽谿, 歷遺愛寺,觀舍利塔,入溪三里,有一石門如圓月者, 羅剎洞也。世傳觀音大士閉羅剎於其中云。又西行 八九里,至出佛洞,巖壑幽絕,可以結廬。又西六里,為 洞天山,層巒疊嶂,望之蔚然。顧徑路崎仄,且空山無 人,乃旋轡出谷,宿遺愛寺中。谿謂予曰:「不見廬山真 面目,只因人在此山中。必須東泛洱水,臥數溪峰,庶 盡點蒼之變耳。」己亥,由上關水月樓放舟,遵島嶼而 南,至金榜寺,搖落無僧。又南觀青巔寺前巨人跡。已 乃南泛,有崖飛出水面,曰雞額山。維舟山隒,徒步而 升,石磴盤旋,可三百武,則見削壁卷阿,正向點蒼。十 九溪峰,盡在几席石。山巔積雪,山腰白雲,天巧神工, 各呈其伎。予曰:「此非《點蒼》真面目乎?微公幾失此奇 觀矣。」相與訂約結社,以終餘年。經營其地,約二十畝, 可為蔬圃。草間得柱礎古瓦,知為寺場也。往來久之。 僮僕于灌莽中得一石洞,簷牙戶牖,大類人居。中可 容二榻。喜不自勝,曰:「此可免結屋之勞矣。」酌酒相慶, 戀戀不能去。榜人催促,予二人相向惆悵,恐不能復 來,勉從入舟,則天光澄淨,波紋沄沄。遵崖壁而南,壁 下石窟有深有淺,皆漁家婦子居之。生事蕭條,身無 完衣。指予舟中几案食器,互相問詰,蓋素所未見也。 予二人不忍其窮,各解衣投米。問其男子何在,曰:「欠 課為官家所繫。」其情可悲也。又南至鐵雨崖,云是羅 剎欲背盟逃逝,大士雨鐵以止之,是其跡也。崖面如 蜂房蟻窩,大者棲鶻鷂,小者巢蝠鴿。聞舟人喧驚,出 而群飛。又南至赤文島,云是大士買地券,字如蠡篆, 不可辨識。暝色欲來,河水浮綠,乃舉棹西向洱水龍 祠,辭舟登閣。自念放逐以來,得此佳遊,真如隔生事 矣。中谿與予賡和詩若干首,彙為一帙,題曰《點蒼雜 詠》云:
遊點蒼山記 何鏜
[编辑]自余從事四方,則知「點蒼」為南中勝景。然去中州萬 里而遙,海內士人所希覯,故《載記》亦缺略。嘗擬一至 其地,以償嚮往。乙丑夏,杪報轉滇藩,丙寅中夏始就 道,間關五溪、貴竹之境,攀履巉屼險阻,中秋始至滇 陽,故為點蒼遊也。於時有武事,又往來蠻箐者四五, 越月而歲云暮矣。乃余轄諸銀場,而銀場諸硐強半 在迤西,遂以督課行部,臘後始發。浹旬至洱海,與兵 憲楊公遊青華洞,別有記。自青華洞而西,踰定西嶺, 盤歷迴磴,望趙州平原。過飛來寺,見西連大山,積翠 屏矗,高出雲表。山際白雲英英,覆冒不散。北來一水, 如帶如弓,環匯山前,即漢以來所稱葉榆水,今名「洱 海」云。過龍尾關,西上支逕,轉過巖,居人家可里許,為 龍泉書院,在風洞之下,院左為龍泉寺,從山半奔出, 灌莽前有混混亭。小憩下山行三十里,至山中峰桃 溪之下。入郡城蒞事,而分巡蕭君已先至。是日酌于 蕭署後樓,樓扁,坐遊,倚窗對山峰崔嵬,如巨靈端聳。 東偏見洱水浩蕩,蓋于蒼山始識面也。明日,蕭又速 遊崇聖寺,出北門里許,西上禪院,至觀音峰。下有三 浮屠,參差入雲漢中者,高二百尺,其二差小。觀祠前 古杉,青蒼奇秀,數百年物也。穿祠右上,登問俗亭,又 登老君庵,見山南林木佳茂,問為王氏靜修所,遂合 諸賓,度小澗,入坐佛堂賞玩。前墀山茶花鮮紅,大如 盤,可愛,乃小飲于前閣。閣外棕林蕭蕭羅列,可手撫 弄。頃之,下宴于海宇清平臺,秉燭行酒,望城門燈火 以歸,又物外勝覽也。開歲之二日,雲川高公約遊天 臺寺。寺在龍泉峰下。從一塔寺西上可三里,見松柏 叢茂,為高氏樂丘。左上一佛宇,亦高所新飾。入武侯 祠修謁,既出階右,轉達畫卦臺。舊傳武侯征南中,顧 蒼洱奇麗,停車于此數月。嘗見玉局峰下,「五雲縹緲, 雙鳳從空飛集,乃攬轡躬行荊榛中,得梓刓三皇五 帝像,乃建閣奉其中,築畫卦臺以祭天。」今臺上有三 皇祠,外小浮屠環列,如八卦方位,又名「祭天臺。」遂宴 于臺前佛宮北院,院後有迎春花棚,高丈餘,可五十 武,花榦大可合圍,亦百年物。翌日中谿,公具酌于無 為寺。薄午,輿過三塔,穿松逕西北行,過一村落上,登 里許,渡澗水,轉上半里,見雪峰矗峙如屏,是為「蘭峰 點蒼」之第十二峰。下有白石溪,寺中故有《汝南王記 遊玉磬碑》,燬于火。山左有曬經坡,又有翠虛臺,萬松 鬱鬱,坐殿中小飲。出至前院後,西向雪峰引酌,移時, 下入崇聖寺,秉燭行矣。由翠微堂右轉曲逕,過二三 僧院,上攀雨花臺,觀海鶴亭,尋松雪深處,乃夜不見 雪,即松下布席,而桃花夾松間。咸以松雪桃拈詩句 為令,以所值飲酒,又上五嶽樓,談酌至夜分而下。前 諸景皆中谿營植以棲隱者。向與蕭遊宴,不知佳勝, 近在籬壁間。及今遊且阻暮夜,豈勝地不可得盡探耶?又聞點蒼山巔有龍湫,名「高河」,周遭石甃,水「澄碧 無底,湫旁四周有五色杜鵑樹,皆大合抱,花時如錦 城,每葉落入水,輒有鳥銜去,踴躍欲往觀之,而土人 謂無路可攀。又連日大風震蕩,殊為懊觖,豈登遊固 別有時,抑有數耶?又翌日,赴茈城趙公遊約循蒼山 門城內北轉,是為桂香書院,桃花艷發。徑側流水,自 觀音峰海溪入城,循徑入亭前」石欄中為曲池,欄中 石甃方壇,壇中為曲折回旋水道,水行其中,隨流散 坐,浮杯為樂。前為石臺,可立望洱水及郭外川原,故 偉觀也。北行穿竹徑,遊一道院,轉入書院,讀李公撰 《肇建碑記》,故知前池乃李別圃因臬使郭公營創遊 觀之所,損成業以襄美觀,即林木修茂,若數十歲經 植者,與眾樂樂,李亦達人也哉!五日辛酉,余南發,高 太僕陽川、楊參軍春江設餞郭外。復至龍關,訪雪屏 趙中丞。遂取道關南,循洱河往觀天生橋。甫及石門 關,而趙公攜壺榼亦至接武。出石關,如行成皋、虎牢, 沓嶂巉壁,可百餘武,名「一線天」,為洱水故道。石林古 色,可吹洞簫,亦險阨也。出關,行山麓四五十武,回眺 石橋,穹窿如鑿,下斷上連,絕壑深塹,直洱海之尾閭。 又入關口,張坐小酌,乃緣齒石,躡荊榛,臨橋口,依梁 石而過,是在兩山相接處。中空丈餘,水從空中出,而 兩崖石各上,特出丈許,其微不相及處,有一巨石覆 掩,非神力不可致。憑虛凌空,可度一人。誠哉天生之 也!過橋,攀鳥道數十武,循東崖南行里許,尋所謂不 落梅者,乃洱水出橋外,石崖懸瀉數十尺,循激亂石, 濺沫上起如梅花,四時皆然,故謂「不落梅。」從者謂「夏 秋水盛時特奇,亦天壤奇觀也。」觀罷,與趙公先後至 德勝驛,始于點蒼山遊覽,為一周耳。
點蒼山部藝文二〈詩〉
[编辑]《寓蒼山送雍陶入蜀 》唐·賈島
江山事若諳,那肯滯雲南。艸色分危磴。杉陰近古潭。 日斜褒谷鳥。夏淺嶲州蠶。吾自疑雙鬢,相逢更不堪。
點蒼山歌 明王士性
[编辑]點蒼山高高躡空,連峰十九如掛弓。峰峰流泉落澗 底,下浸榆葉函山東。高山積雪照人眼,六月吹墮隨 罡風。寒光飛翠迸馬首,太陰灝氣摩蒼穹。我聞點蒼 有奇石,胡自山蒼石還白。豈是陰崖太古雪,化作瑤 華點空碧。玉宇璚樓亙終古,影落榆河驚水府。驪龍 弄珠蛟起舞,吐炬燃天作風雨。洪濤不沒大鸛洲,瞥 然大地如欲浮。四時變態更譎幻,深山巨澤良悠悠。 我欲乘風御列缺,排雲直踏中峰裂。珊瑚出水月未 高,倦來且嚼山頭雪。
《前題》張羽
[编辑]「三山標海裔,五嶽名中州。安知金馬碧雞外,乃有點 蒼千仞之神丘。」愚公有力不得移,至今鬱鬱蟠荒陬。 陰崖猶遺太古雪,白石一化三千秋。禹乘四載堯為 憂,窮源不過岷山幽。穆滿驅車度黃竹,瑤池觴酒空 淹留。秦皇東封漢西祀,汾陰社首紛悠悠。惜哉茲山 誰見收,聖人開天四海一。大開明堂朝萬國,九州之 「外更九州,山經海圖不可極。輶軒四出如流星,卻視 點蒼同內域。我昔待詔金門前,送僧曾賦《還山篇》。僧 還空山席未煖,我隨浮雲落天邊。此時回首望山雪, 其奈徽纆相拘牽。神宮玉女應笑我,丹梯有路無由 緣。」折蘭城頭逢使客,官似鄭虔頭未白。自言本是山 中人,偶著儒冠事文墨。世人號我章「句師,余心自許 中林緇。楞伽誦罷無一語,客至懶談康樂詩。金樽綠 酒勸人飲,手中自嚼青楊枝。明朝惜別還分手,蘿月 西風待君久。若過東林問遠師,天上相逢還憶否。聞 道山中無四時,院院僧閑花滿蹊。李白東還定有日, 為君拂石留新題。」
寄題點蒼山歌贈趙雪屏考功 唐順之
[编辑]《點蒼山十九峰》,「峰峰巧削玉芙蓉。炎天赤日雪不融, 峰頂湧出十八泉。一峰一泉相縈纏,流到峰前共一 川。雪花散落綠波裏,疊島連洲鏡中起。是為巨海名 西洱,蒙舍當年控遠寰。山水中間建兩關,一夫守此 百不攀。」
遙望點蒼 僧情濬
[编辑]點蒼山色勢參天。歸路遙遙自日邊。出岫流雲春滿 澗。嵌空積雪夏盈巔。峨眉南度愁情遠。鷲嶺西連望 眼穿。萬里到家成穩坐。六年因悟雪山禪
點蒼山部紀事
[编辑]《大理府志》:古初蒼洱之間,林藪蔽翳,人莫敢入。有二 鶴自河尾往來其中,人蹤之而入,鏟刈榛蕪,果得平 土居之。今南橋作「雙鶴」,志不忘也。
元李京《雲南志略》:「鳳伽翼子異牟尋立,是為孝恆王, 改元建龍。制清平官以下十司給服祿,徙都苴咩城, 封點蒼山為中嶽。」
《居易錄》:「感通寺在府南十里點蒼山麓,摩滕竺法法 蘭建。楊升庵先生寓至寺前之小閣,題曰『寫韻樓』。四 壁皆公妙墨,啟窗則雞足雪山,橫亙雲表。明末滇詩 人唐泰大來薙染,號擔當和尚,亦寓此樓,壽九十餘 而化。」又云:「三塔寺內有黃華老人草書石刻,大如碗, 相傳以檳榔殼蘸墨汁書之。老人宋元間人,自江右 來此,久之仙去。」其詩:即「挂鏡臺西挂玉龍,半山飛雪 舞天風。寒雲直上三千尺,人道高歡避暑宮。」士禎按: 黃華老人即金翰林修撰王庭筠,字子端。此四詩有 真蹟,石刻在汾州府學。蓋李中溪侍御摹刻于點蒼, 而滇人傅會為仙耳。又云:蒼山中巖亦名雪山,相傳 即如來苦行之地,草皆作栴檀香,旁有鳳眼洞。存有 天生木橋,其木半月一換,四季長新。又永昌、《鶴麗》皆 有此異。
點蒼山部雜錄
[编辑]《大理府志》:「點蒼之山,條岡南北百有餘里,峰巒巖岫, 縈雲戴雪,四時不消。上則高河竇海,泉源噴湧,水鏡 澄澈,纖芥不容。佳木奇卉,垂光倒景,吹風噓雲,神龍 所宅。歲旱祈禱,靈貺昭著。派為十八溪,懸流飛瀑,瀉 於群峰之間,雷霆砰轟,煙霞晻靄,功利布散,皆可灌 溉。洱水則源於浪穹,涉歷三部,渟滀紫城之東北,自」 河首,南盡河尾,波濤二關之間,周迴百餘里。內則「四 洲」、「三島」、「九皋」之奇,浩蕩汪洋,煙波無際,於以見江山 之美,有足稱者。
南中梵剎之勝在蒼山洱水;蒼洱之勝在崇聖一寺。 雪巒萬仞,鏤銀灑翠,峙於其後;碧波千頃,蓄黛渟膏, 瀦於其前。層臺飛閣,紺殿朱樓,接甍連幢,交輝萃影, 與晴嵐暮靄掩映於梧竹松杉間,令人一望翛然有 遺世絕塵之意。
《蒼山積雪,經夏皓然》,昔人詩云:「飛來碧落千年雪,點 破蒼山六月寒。」又云:「玉盌滿盛三伏雪,炎方人在水 晶宮。」又云:「銀鏤屏風十九曲,人家五月開西窗。」
點蒼山部外編
[编辑]《大理府志》:俗傳大理舊為澤國,邪龍據之,是為羅剎, 好食人。有老僧自西方來,托言欲求片地藏修,羅剎 問所欲,僧曰:「但欲吾袈裟一展,犬一跳之地。」羅剎許 諾。僧曰:「合立符券。」遂就水岸上畫券於石間。於是袈 裟一展,縱犬一跳,已盡其地。羅剎欲背盟,僧以神力 制之曰:「別有勝地居汝。」因於蒼山上陽溪神化金屋 一區,羅剎喜移其屬入焉,而山閉矣。僧乃鑿河尾洩 水,是為「天生橋。」至今人以洱水赤文島為大士地券 云。
白國之先,有阿育國王,能乘雲上天,娶天女,生三子, 長季二子封於金馬碧雞,獨封仲子於蒼洱之間。崇 奉佛教,不茹葷,日食白飯,人因稱為「白飯王。」迨後有 仁果者,漢封為滇王,號「白子國。」又十五世至龍佑那, 諸葛亮南征,次白崖,以龍佑那為酋長,賜姓張氏,改 建寧國,仍長其民。又十七世為張樂進,求遜位於蒙 氏。《細農羅白》國世絕。
俗傳昔有人貧困,遇蒼山神授以異術,忽生肉翅能 飛。一日至南詔宮,攝其女入玉局峰為夫婦,凡飲食 器用皆能致之。後問女安否,女云:「太寒耳。」其人聞河 東高僧有七寶袈裟,飛取之。及還,僧覺,以法力制之, 遂溺死水中。女望夫不至,憂鬱死,精氣化為雲,倏起 倏落,若探望之狀。此雲起洱河,即有雲應之,颶風大 作,舟不敢行。因呼為《望夫雲》,又呼為「無渡」雲。
王左梨,南詔時祕僧,以功行稱,點蒼玉局峰,望夕,則 有天樂自空冉冉而下。詔謂左梨曰:「孤聞此樂甚美, 安從得之?」對云:「臣能取之。」至日作持明法,預候其地, 天樂果至。雞鳴時,但見群鶴翔空,遺有玉琵琶、龍吟 箏諸器,貯之內藏,世人不得其音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