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第258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百五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二百五十八卷
方輿彙編 山川典 第二百五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山川典

 第二百五十八卷目錄

 涇水部彙考

  考

 涇水部總論

  涇陽縣志涇渠總論 涇渠條陳

 涇水部藝文一

  涇渭合流賦       唐獨孤綬

  高陵令劉君遺愛碑     劉禹錫

  引涇水會鄭白渠記     宋蔡溥

 涇水部藝文二

  漢鄭白渠歌

  日暮望涇水        唐徐珩

  山行入涇州        王昌齡

  涇渭揚清濁         呂牧

  涇上與田父言       明王問

  早秋涇上作         前人

 涇水部選句

 涇水部紀事

 涇水部雜錄

山川典第二百五十八卷

涇水部彙考

[编辑]

《禹貢》
雍州之涇水

[编辑]

涇水源出今陝西平涼府城西四十里笄頭山,東南 流,過涇州,至邠州城北,又東北至西安府境內,逕醴 泉、鎮原、淳化、長武、涇陽諸界,至高陵縣城南入於渭。

按:《書經夏書禹貢》「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涇屬 渭汭。蔡傳涇水,《地志》出安定郡涇陽縣西,今原州百泉 縣岍頭山也。東南至馮翊陽陵縣入渭,今永興軍高 陵縣也。

按:《詩經邶風谷風章》:「涇以渭濁,湜湜其沚。」朱註:}}涇濁渭 清。然涇未屬渭之時,雖濁而永甚,見由二水既合,而 清濁益分,但其別出之渚流或稍緩,則猶有清處。 按《周禮夏官職方氏》:「正西曰雍州,其川涇汭。」訂義易氏 曰:《漢志》「安定郡涇陽縣,并頭山在西,涇水所出。」唐以 涇陽源為平涼,屬原州,今屬渭川。又東南流至涇州 臨涇、保定二縣,又東南流至邠州之宜祿、新平、永壽 三縣,又東北流至京兆府之醴泉、高陵、雲陽三縣以 入渭。

按:《山海經西山經》高山,「涇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渭,其 中多磐石青碧。」今涇水出安定,至京兆高陵縣入 渭也。

龍首之山,苕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涇水。」

涇谷之山,涇水出焉,東南流注于渭,是多白金白玉。 《海內東經》:「涇水出長城北山,山在郁郅長垣北,北入 渭戲北。」今涇水出安定朝那縣西笄頭山東南戲。 地名,今新豐縣。

按:《漢書地理志》:「右扶風汧。」芮水出西北,東入涇。 《丹陽郡》句涇。韋昭曰:「涇水出蕪湖。」

安定郡涇陽。幵頭山在西。《禹貢》涇水所出,東南至 陽陵入渭。

按:《淮南子。地形訓》:「涇出薄落之山。」高誘註薄落山,即幵 頭山也。

按:《後漢書郡國志》,「安定郡朝那。」郭璞註《山海經》曰: 「涇水,出縣西丹頭山,入渭。」

按:《水經渭水注》:「渭水又東南合涇谷水,水出西南涇 谷之山,東北流與橫水合。」

按《關中記》,「涇與渭、洛,為關中三川;與渭、灞、滻、澇、潏、灃、 滈為關中八水。」

按《博雅釋水》:「涇,徑也。」

按:《魏書地形志》,「隴東郡涇陽。」前漢屬安定,後漢、晉 罷屬。後復。有薄落山,涇水出焉。

按:《隋書地理志》,「京兆郡雲陽。」有涇水。

按《山堂肆考》:「胡盧河本名蔚茹河,源出平涼府鎮原 縣西南頹沙山下,流入涇河。」

臙脂川,在平涼府華亭縣西北一百里,東流入于涇 河。

按:《地理通釋·十道山川攷》:「涇出原州百泉縣幵頭山, 東南至京兆府高陵縣入渭。」《職方雍州川論都賦》:「帶 以涇渭,號曰陸海。」并苦見反,又音牽,《括地志》作「笄。」 《通典》亦曰汧屯山,一名崆峒,在原州平高縣。

按:《金史地理志》:「京兆府高陵。」有涇、渭、白渠。

邠州,新平。有涇水「宜祿。」有涇水。

三水:有涇水。

按:《續文獻通考》:「平涼府涇河在府城西南,自白岩發 源,至涇州,又東南至邠州界,東北至西安府高陵縣 界。」

西安府涇河發源平涼府界岍頭山,經邠州醴泉、涇 陽,至高陵縣,入于渭。

按《平涼府志》,「府城西四十里有笄頭山,涇水之所出 也。」

涇水在府城西北。源發白巖,流入涇州界。

橫水在府城西五十里。源出華亭縣界,東流入於涇 水。

湫峪水在府城東三里,北流入於涇水。

涇河渠在府城西北一里。北疏中內外三渠,南疏一 渠,灌溉二十里。

按《華亭縣志》,涇水在縣城西北八十里,東流入平涼 縣界。

北水在縣城北一里。東流與汭水合流入涇河。 策底水在縣城北三十里,東流入于涇河。

按《涇州志》,「涇水在州境,自平涼西南來,東南流入邠 州界。」

閣川水在州城南三里,流入涇河。

汭水在州城西,自崇信界來,東入涇河。

按《慶陽府志》:奢延川在寧州城東一百里,又二十里 為九龍川,南流入涇河。

羅水在真寧縣南城下。源出橫嶺,西流入涇河。 按《邠州志》,涇水在州城北,東流入涇陽界。

達溪川,源發隴州之五馬山,下流至州之梁山入涇 河。

按《鎮原縣志》,「涇水在縣境。」

按《崇信縣志》,「白石川在縣城南八十里,即黑水,東入 於涇河。」

按《三水縣志》,汃水在縣南門外,即三水河,源發宜君 縣,西流入涇河。

按《淳化縣志》,「涇水在城西南二十里。」

姜嫄水在縣城西北四十里。下流入涇河。

按《長武縣志》,「涇河在城北二十里。」

按《涇陽縣志》,涇水在縣城南十里,經仲山、九嵕山間, 出口落平壤而南逾縣入高陵縣界。

涇渠起自秦時,韓命水工鄭國間說秦鑿引涇水,自 仲山西抵瓠口為渠,並北山東注洛,三百餘里,溉田 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名曰「鄭渠。」至漢元鼎間,左內 史兒寬因鄭渠旁有田高不及溉者,奏請開六輔渠 以溉之,然旋廢。太始中,水利廢壞,趙中大夫白公于 鄭渠上流二千七百餘步徙開渠口,尾入櫟陽,注渭 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頃,名曰「白渠。」宋大觀中, 以涇河日低,渠不能引,命提舉常平使者趙佺等,又 於白渠之北鑿石渠,引涇水下與白渠會,溉田三萬 五千餘頃,名「豐利渠。」元至大間,宋渠又高,引水不入。 西臺御史王琚建言,更于其上開石渠五十一丈,下 入故道,名曰「王御史新渠。」至明,渠復艱澀。成化中,巡 撫項忠又於其北鑿新石渠一里三分許,以通故道, 名曰「廣惠渠。」名雖數更,然實止一渠,故自漢至今,皆 稱曰「白渠」云。歷代所溉州縣,大扺、涇陽、醴泉、高陵、櫟 陽、臨潼、雲陽、三原、富平諸處,而醴泉與其灌溉者,止 一斗之田。櫟陽、雲陽又相繼併革,故諸書或曰「八邑」、 七邑、六邑不同,惟秦「時渠水注洛,洛在今同州。漢時 由石川河注渭,石川東去洛尚有百餘里,不能及同 州矣。」明初所溉猶與唐宋同。今惟醴泉、涇陽、三原、高 陵四邑,歷代俱專官董其事。漢有都水使者。唐令京 兆少尹一人督視。宋有三白渠提舉。元有三白渠使, 尋立屯田府兼司其事。明有水利僉事、管水同知及 縣主簿,而今皆廢矣。督修之責,在縣令與丞焉。又唐 時於白渠成村斗分水,三分長流入縣,以資溉用,名 曰「水門」,不知於何時更定。每月惟初一、初五、初十、十 五入縣,凡四次,此則不在溉田之數者。

《涇渠制度考》「歷代修洪口石堰,當河中流直扺南岸 立石囷以壅水令入渠,每行可用一百餘囷,凡十一 行,每囷用椽四十八條。」請幫助識別此字。㮨二條,棗條六十檐,編之 實石其中。每縣役二人看堰,但遇水漲損堰,隨即修 之,此堰之制也。渠首開石,下廣一丈二尺,上廣一丈 四尺。石盡處為土渠,下廣一丈八尺,上廣五丈,深視 地之高下。渠兩岸上各空地一丈四尺,例禁無得當 攔巡水道。徑自洪口下行七十里,當縣之北五里許, 立三限閘以分水,故又稱曰「三白渠。」其北曰大白渠, 中曰中白渠,南曰南白渠。大白渠之下,是為邢堰。邢 堰之上,渠分為二,北曰務高渠,南曰平皋渠。中白渠 之下二十里,是為彭城閘。渠分為四,其北曰中白渠, 其南曰中南渠,又其南曰高望渠,又其南曰隅南渠。 中南渠之下,其北分者曰析波渠,其南分者曰昌連 渠。獨南白渠無分三限。彭城兩處,乃各縣分水之要北限入三原、櫟陽、雲陽,中限入高陵、三原、櫟陽,南限 入涇陽。每分水時,各縣官一員至限,公共分之,乃無 偏私。若守閘官妄起閘一寸,即有數徼餘水透入別 縣,立斗門以均水,總為斗一百三十有五限,上斗門 十九,南限十二,中限十,北限五,務高渠二十三,「平皋 渠八,中白渠二十二,中南渠十五,高望渠十一,隅南 渠五,析波渠一,昌連渠三。」渠兩岸上,各空地八尺,凡 渠不能出水,則啟而通之。凡水出斗,各戶自以小渠 引入其田,委曲必達。又置退水槽,遇水漲泄以還河, 此渠之制也。又每春令利戶植榆柳以堅堤岸。其三 限彭城二限口,各縣役監戶一名,與都監同守之,以 防盜水。凡水「廣尺、深尺為一徼,以百二十徼為準。守 者以度量水日,具尺寸申報所司,憑以布水,各有差 等。」

《涇渠用水則例》考舊忘略云:「凡用水,先令斗吏入狀, 具斗內村戶苗稼,官給由帖,方許開斗。用畢,各斗以 承水,時刻澆過頃畝田苗,申硤水直。」水直猶水程也「每歲自 十月一日放水,至七月中住罷。初論麥苗秋禾麻溉 有定時,違者罪之。尋令聽民便,但不得過應有水限 耳。其水限初,每一夫溉夏秋田二頃六十畝,後改一 頃七十畝。今一頃用水之序,自下而上,最下一斗,溉 畢閉斗,即刻交之,上斗以次遞用。斗內諸利戶,各有 分定時刻,其逓溉次序亦如之。夜以繼日,不」得少違。 有多澆者,斷罰有差。初每畝罰麥五斗,若非利戶者 一石,後減半焉。又斗吏匿盜水不報利戶;修渠岸不 堅,罰護岸樹。無故於三限行立者,皆有罰。

按《西安府志》咸陽縣「涇水在縣城北四十里。」

汭水出隴州汧源縣弦蒲藪,東入涇水。

按《富平縣志》:「富平堰,後周賀蘭祥拜大將軍,太祖以 涇渭灌溉之處,渠堰久廢,乃命祥修造富平堰,引水 東注於洛,用溉民田,甚獲其利。」

按《醴泉縣志》:「洪口堰在縣東北四十里,灌仁義等里 田。元英宗至治初,陝西屯田府言:自秦漢至唐宋年 例,八月差使水戶自涇陽西仲山下截河築洪堰,引 涇水入白渠,溉田七萬餘頃。」

按《高陵縣志》,「涇水在縣城西南二十里,南入於渭河。」

涇水部總論

[编辑]

《涇陽縣志》。

涇渠總論

[编辑]

「涇水出安定郡岍頭山,西自平涼界來,經邠州新平、 淳化二縣,入乾州永壽縣界,千有餘里,皆在高地,東 至仲山谷,乃移平壤。是以於此可以疏鑿,以溉五縣 之地。夫五縣未鑿渠之前,皆斥鹵磽确,不可以稼,自 被浸濯,遂為沃野,至今千餘年,民賴其利。但渠初鑿 之時,渠與河平,勢無齟齬,歲月漱滌,河低渠高,遂不 可用。雖白公、趙佺繼之於後,終亦不能久者。蓋仲山 洪口,萬嶺環複,兩崖劃斷,河流湧出,勢如建瓴。復阻 石堰,其怒愈甚,土石承委,不得不朒。今其下有小龍 潭,其深不測,是水激射而成也。河既漸下,渠岸自高, 所溉之田,日復淤閉。雖強壅遏,更無良策。今新石渠 已迫山足,又高三四尺矣。苟不可行」千載之功,誠為 可惜。抑嘗考夫涇之形勢,人有生長其處,耳目習熟, 猶或不知。韓人、鄭國一入敵境,何遽識此而開萬世 之利,不亦神乎!雖然,利之所在,害必從之。今五縣之 民,歲八月治堰,九月畢工,截石伐木掘泥,懸土入水, 置囤下臨不測,十月引水,以嗣來歲。入秋始罷,又復 就役,寒暑晝夜,不得少休,而墾開耘斂,播植之勞,猶 不與焉。加以官府程督,旁午畦陌,條約限禁,瑣屑尤 甚。近年水脈艱澀,所潤益寡,分爭訟鬩,姦弊百出,究 其委曲,胡可盡言。於是民有上訴,願弛其利,以免劬 瘁。有司以故事恆規,不敢輒許。嗚呼!夫韓本欲疲秦 人於一時,不知後世病復甚耶?由是言之,為之奈何? 《傳》曰:「其人存則其政舉。」使西門史公兒、內史白中大 夫為之,吾知其有不患者矣。當今之時,必欲繼疏鑿 之功,復古人之跡,使千百世永永而無弊者。世果無 高智絕倫、卓犖奇偉如若人者哉?

涇渠條陳

[编辑]

元、承務郎、陝西諸道行御史臺監察御史宋秉亮言: 「洪口之利,始于秦水工鄭國於仲山之下,鑿引涇水, 首起瓠口,尾注於洛,溉田四萬餘頃。至漢太始中,水 利廢壞,趙中大夫白公因其故跡,徙開渠口於上流, 首起谷口,尾入石川,以注於渭。降及隋、唐,以至亡宋, 其利又廢。大觀中,又於小龍潭之上,復開石土渠數」 里,疏引自來之水入渠五尺,賜名曰「豐利渠。」迨今二 百餘年,其利漸少。至大間,監察御史王承德建言,「於 豐利渠北開鑿石渠,長五十一丈。歲月已久,吞水漸 少,入渠之水既微,則築堰勞而民利寡矣。」嘗考古今 渠利之廢,蓋因河身漸低,渠口漸高,水不能入。是白 公不容不繼於鄭渠,豐利不得不開「于白公之後也。」 今豐利渠口去水又已漸高,則王御史見開石渠又 不盡功,若不增治,豈惟漸失民利,慮恐日就堙塞。近因巡歷至縣,親詣新舊渠口,一一相視,遂採眾論,酌 以管見,苟欲其利溥博,其說有三:一曰盡修渠堰之 利,二曰復置兩閘之防,三曰開通出土之便。然其要 又在選委得人,不當「惜費。今將《帖說》圖本具呈。一相 視得鄭渠起于瓠口,今駱駝灣西北是也,上至白公 渠口二千七百餘步。白公渠口即今小龍潭下是也, 上至宋豐利渠五十六步。已上三堰,西北高而東南 低,涇水自仲山出,由高而下,河岸去水漸高。今量得 鄭公渠口至水面,計高五十餘尺,白公渠口至水面, 計高一丈一尺,相懸如此,雖欲不改,不可得也。」今豐 利渠至水,亦高七尺有餘。方新渠未開之時,每歲差 民起立石囤堰水,計用囤三百八十箇,高一丈有餘, 費役甚廣,而水益艱澀。是以王御史乃於上流窄處 疏鑿此渠,止用囤一百八十箇,宜其省費而水可通 也。然其底亦高河水三尺,所立囤堰,厚止「三重,河流 深處,囤之高者乃至一丈五尺,浮坐于地,每遇河水 泛漲,不禁衝突,易於傾壞,反不若宋渠之堰,鑿石安 立樁橛,猶以為固也。是以用費益多,民力益困。」詢諸 眾,皆言「新渠起於山腳,地勢高於接流,其底既比元 言,猶有三尺未開。宜與己鑿渠底通行,計料再令開 鑿,加深八尺,如此不待囤堰之設,先有五尺自然之 水入渠,其囤但比水高五六尺,則渠受水之多,不言 可知。宜計舊堰廣狹、新囤高下,即今三重之上,截作 九重。囤堰既低且厚,縱遇小漲,只於囤上漫流而過, 不至衝激傾倒,設使囤壞,亦不妨自然入渠之水。」此 法之外,無以復加。一、相視得舊閘二所,上下相去四 十餘步,中間元用退水舊槽,至今見存。其置槽去處, 上離宋渠四百四十九步,離新開石渠五百五十步。 淨浪一閘,在退水槽近上三十餘步,渠身兩壁,開鑿 切口二道,當時設此,蓋遇涇水暴漲及洪堰倒塌之 時,即下此閘,以備濁水淤澱。《渠道平流》一閘,在退水 槽近下十步,渠身兩壁,亦有切口四道,蓋於注「罷澆 田之後,水既無用,遂開此閘,乃退水由槽還河。又當 河漲之時,或泛漲不能猝下,或已下而漏漫濁水,併 下兩閘以防不虞。此皆古人良法,安可廢而不行?近 年以來,渠堙岸崩,民漸失利。擬合將二閘修置,以時 開閉,則濁泥不得入渠,穿淘之工可以減半。又淨浪 相離,新渠窵遠,濁水入渠,必至淤澱。宜將此閘移於 渠口近下一二十步安置一相視得洪口以下石土 渠十餘里,自古穿淘,兩岸積土如山,舊時將所積高 岸開為通道,名曰鹿巷,凡穿淘泥沙,由鹿巷運于岸 外。近年以來,淘出泥土,填滿鹿巷,只于岸上堆積,或 遇霖雨,其土崩塌,復入于渠,是以渠道益淺,水來益 小。」令觀渠與涇「河相望咫尺,運土入河,甚不費力,緣 為累年堆積,以至太多,是以為難,此皆有司因循姑 息之過也。起夫穿淘,妨農病眾。擬合於農務未忙,天 暖人閒之時,差遣五縣人夫,將鹿巷開至平地,搬運 積土,遠離渠岸,或運入河,以漸而去,不得似前輒閉 岸巷。假以歲月,積土漸除,渠道自通,人力既省,官政 亦簡,民之受賜,胡可勝言?一漢之鄭、白,宋之豐利,功 大而利久者,其委任得人,不惜財費故也。今自王御 史建言以來三十餘年,而工尚未成者,原其所自,實 由選委不當,有所靳惜,不能成爾。今欲開鑿前渠,復 修兩閘,監督之官,宜當遴選,工食之給,不可吝惜。自 古及今,為經久之計者,不計重費;成非常之功者,惟 在得人。今詳此功,勞費雖廣,可以永逸。擬合擇選諳 曉水利、練達時宜、廉幹官員,度宜優給,以成久利之 功。如其不然,將見五縣之民,日趨窮苦,屯田之置,亦 為虛設。況今石渠已至仲山,石腳,更無開展去處,若 更不成,是使二千年歷代養民之利,一朝而廢,豈不 痛哉!所以行省必合選官興治,毋惜小費。明立賞罰, 使有懲勸。然後事可集而功可成也。」

涇水部藝文一

[编辑]

《涇渭合流賦》:以題為韻 唐·《獨孤綬》

遊者,感異源而合趣,指涇渭于秦樹。涇如經也,自北 而南流;渭若緯焉,從西而東注。性相近以不息,勢使 然而自遇。「湜湜其沚」,昔既聞之于《詩》;「湯湯其流」,今則 狀之為賦。夫至清者渭,至濁者涇。惟清也,鑒物之道 著;惟濁也,含垢之義形。共導金氣,咸通井星。混殊流 之昭晰,成一帶之瀠渟。初以縱亂橫,似爭長而難雜; 終以潔受汙,何極暌而乃合,《禹功》之所兩存,《漢苑》斯 焉博納。乍異其色,覺游鱗之隱見,必同乎聲,帶長風 之蕭颯,象昭回之可求,歌鄭白之有由。飲馬投錢,足 以發明廉士;決渠降雨,足以殷富神州。既相弘以利 物,寧自異乎並流?知之者齊我以不皦不昧,感之者 比我於一薰一蕕。斯乃柔以長存,和之足貴。近則順 洪河之紆直,遠則成滄海之濩渭。同功一體,葉靈通 氣。信殊穀洛之流,寧爽「淄澠」之詠。夫然,彼獨清而無 偶,非達識之所謂。

===高陵令劉君遺愛碑     劉禹錫===縣內之大夫,鮮有遺愛在其去者。蓋邑居多豪,政出 權道,非有卓然異績,結於人心,浹於骨髓,安能久而 愈思。太和四年,高陵人李仕清等六十三人,思前令 劉君之德,詣縣請金石刻之。縣以狀申於府,府以狀 考於明法吏。吏上言:「謹按《天寶詔書》,凡以政績將立 碑者,其具所紀之文,上尚書考功。」有司考其詞宜有 紀者,乃奏。明年八月庚午,詔曰「可。」令書其章明有以 結人心者揭於道周云:涇水東行注白渠,釃而為三, 以沃關中,故秦人常得善歲。按水部式,決洩有時,畎 澮有度。居上游者,不得擁泉而專其腴。每歲少尹一 人行視之,以誅不式。兵興以還,寖失根本,涇陽人果 擁而專之。公取全流,浸原為畦;私開四竇,澤不及下。 涇田獨肥,他邑為枯。地方既移,地征如初。人或赴訴, 泣迎尹馬。而上涇之腴,皆權倖家縈,勢足以破理,訴 者復得罪。繇是咋舌不敢言,吞冤含忍,家視孫子。長 慶三年,高陵令劉君勵精吏治,視人之瘼如煙,疽在 身,不忘決去。乃修故事,考式文暨前後詔條。又以新 意,請更水道,入于我「里。請杜私竇,使無棄流;請遵田 令,使無越制。別白纖悉,列上便宜」,掾吏依違不決。居 三歲,距寶曆元年,端士鄭覃為京兆秋九月,始具以 聞。事下丞相、御史,御史屬元谷實司察視,持詔書詣 渠上,盡得利病。還奏《青規》中,上以谷奉使有狀,乃俾 太常撰日,京兆下其符,司錄姚康、士、曹掾李紹實成 之,縣主簿談孺直實董之。冬十月,百眾雲奔,憤與喜 并,口謠手運,不屑,鼛鼓揆功什七八。而涇陽人以奇 計賂術士,上言白渠下:高祖故墅在焉,子孫當恭敬, 不宜以畚鍤近阡陌。上聞,命京兆立止絕。君馳詣府 控告,具發其以賂致前事,又謁丞相,請以顙血汙車 茵,丞相彭原公斂容謝曰:「明府真愛人,陛下視元元 無所恡,第未周知情偽耳。」即入言上前。翌日,果有詔, 許訖役。仲冬,新渠成。涉季冬二日,新堰成。駛流渾渾, 如脈宣氣。蒿荒漚冒,迎耜斯釋。開塞分寸,皆如詔條。 有秋之期,投鍤前定。孺直告已事,君率其寮,躬勞來 之。烝徒讙呼,奮襏襫而舞,咸曰:「吞恨六十年,明府雪 之。」摘姦犯豪,卒就施為。嗚「呼!成功之難也如是。請名 渠曰劉公,而名堰曰彭城。」按服引而東千七百步,其 廣四尋,而深半之,兩涯夾植杞柳萬本,下垂根以作 固,上生材以備用。仍歲旱沴,而渠下田獨有秋。渠成 之明年,涇陽、三原二邑中,又擁其衝為七堰,以析水 勢,使下流不厚。君詣京兆,索言之府,命從事蘇特至 水濱,盡撤不當擁者,由是邑人享其長利。生子以「劉」 名之。君諱仁師,字行輿,彭城人,武德名臣刑部尚書 德威之五代孫,大曆中詩人商之猶子。少好文學,亦 以《書》干東諸侯,遂參幕府,歷尹劇縣,皆以能事見陟, 卒不時而遷。既有績於高陵,轉昭應令,俄兼檢校水 曹外郎,充渠堰副使,且錫朱衣銀章計。相愛其能,表 為檢校屯田郎中兼侍御史、幹池監于蒲,錫紫衣金 章。歲餘,以課就加中執法。理人為循吏,理財為能臣, 一出于清白故也。先是,高陵人蒙被惠風,而惜其捨 去,發于胸懷,播為聲詩。今采其旨而變其詞,志於石。 文曰:「噫涇水之逶迤,溉我公兮及我私。水無心兮人 多僻。錮上游兮乾我澤,時逢理」兮官得材。墨綬紫兮 劉君來。能愛人兮恤其隱。心既公兮言既盡。縣申府 兮府聞天,積憤刷兮沈痾痊。劃新渠兮百畝流,行龍 蛇兮止膏油。遵水式兮復田制,無荒區兮有良歲。嗟 劉君兮去翱翔,遺我福兮牽我腸。紀成功兮鐫美石, 求信詞兮昭懿績。

引涇水會鄭白渠記     宋蔡溥

[编辑]

「永興軍耀州六縣民田,舊資白渠灌溉之利,歷時已 久,涇流寖低,渠勢高仰,不能取水。迺歲八月,六縣令 率夫數千,集良材,起巨堰水入渠。至明年四月,去堰, 所溉田纔二千頃。然堰成輒壞,或數月壞。故興修之 功,要為文具,而民無實利。大觀元年,今秦鳳路經略 使穆公、侍郎京以大府少卿出使陝西,宣德郎范鎬」、 承直郎穆卞因言開修洪口石渠之利。穆公具聞於 朝,提舉永興軍等路常平等事趙公佺被旨相視,具 陳可成之策。朝廷從之,遂命趙公總提渠事。初,議鑿 石,與涇水適平,然後立堰以取水,趙公謂立堰當為 遠計,迺使渠深下水面五尺,則無修堰之弊,而利博 且久。既終功,凡石土渠共七千一百「一十九尺。石渠 北自涇水上流,鑿山尾,南與土渠接」,初計一千四百 二十五尺,其後土石積處,發土見石,迺展一千七百 一十六尺,通計二千一百四十一尺。上廣十有四尺, 下廣十有二尺,淺深隨山勢。其最深者三十八尺,分 隸六縣,會工四十六萬二千九百一十三。料工之始, 視石之堅柔,定以尺「寸為工。其下石頑,攻不可穿」,乃 增工二萬七千九百五十三。凡石渠之工,總四十九 萬八百六十六。元年九月工興,四年九月畢。土渠北 自石渠口,東南與故渠接,初計六千四百五十九尺, 而所展石渠,既己省一千七百一十六尺。其後接故 渠處,土雜沙石,隨治隨壞,度不可持久,迺即其石開橫渠「二百尺,與古渠合,地脈堅實,功簡而徑。」又省舊 所治渠九百六十五尺,實計土渠三千九百七十八 尺。上廣五十尺,下廣十有八尺,淺深隨地形。其最深 者六十五尺,分隸六縣,會工二十一萬一千八百一 十六。內涇陽、高陵三原所隸,有石棚隱土下原,或一 丈,或七尺八尺,迺損土工一萬一千八百一十一,而 增鑿之工四萬七千九百七十九。凡土渠之工,總二 十六萬七千九百八十四。二年九月,工興,四年五月 畢,渠成。惟石渠依涇之東岸,不常水衝,迺即渠口而 工入水。鑿二渠各開一丈,南渠百尺,北渠百五十尺, 使水勢順流而下。又涇水漲溢不常,乃即火燒嶺之 北及嶺下,因石為二閘,曰「迴瀾,曰澄波」,限以七尺。又 其南為二閘,曰靜浪,曰「平流」,限以六尺,以捍湍激。渠 之東岸有三溝,曰大王渠,曰小王渠。又其南曰透槽 溝,夏雨谿水集,每與大石俱下,壅遏渠水。迺各即其 處鑿地陷水為柱,密布如欞,貫大木於其上,橫當溝 之口,與石棚接,如此已無患。餘二渠則鑿渠兩岸,比 大木覆溝,「水入于涇。又其東且十里曰樊坑,當白渠 之南岸,其北直大溝,溝水暴則岸壞,與渠流俱潰,壅 之則渠不能容,而下流為田患。迺疊石為渠,岸,東西 四十尺,北高八尺,上闊十有七尺,其南石尾相銜而 下四十尺。溝水至則渠之所受滿其堤而止,其下泄 餘水以注坑中,與涇合。」土石之工畢,於是平導涇水 深五尺,下瀉三白故渠,增溉七縣之田,一日一夜,所 溉田六十頃,周一歲,可溉二萬頃。

涇水部藝文二

[编辑]

漢鄭白渠歌

《史記》曰:「韓聞秦好興事,欲罷之,毋令東伐,乃使水工鄭國間說秦,令鑿涇水,自中山西邸瓠口為渠,并北山東注洛,溉舄鹵之地四萬餘頃,因名曰鄭國渠。」 《漢書》曰:「太始二年,趙中大夫白公復奏穿渠引涇水,首起谷口,尾入櫟陽,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餘頃,名曰白渠。民得其饒,歌之曰」 :

田於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舉鍤如雲, 決渠為雨。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 衣食京師,億萬之口。」

日暮望涇水        唐徐珩

[编辑]

導源經隴阪,屬汭貫嬴都。下瀨波常急,迴澌溜亦紆。 毒流秦卒斃,泥糞漢田腴。獨有迷津客,懷歸軫暮途。

山行入涇州        王昌齡

[编辑]

倦此山路長,停驂問賓御。林巒信回惑,白日落何處? 徙倚望長風,滔滔引歸慮。微雨隨雲收,濛濛傍山去。 西臨有邊邑,北走盡亭戍。涇水橫白煙,州城隱寒樹。 所嗟異風俗,已自少情趣。豈伊戀懷土,解物且欣遇。

涇渭揚清濁         呂牧

[编辑]

涇渭橫秦野,逶迤近帝城。二渠通作潤,萬戶映皆清。 明晦看殊色,潺湲聽一聲。岸虛深草掩,波動曉煙輕。 御獵思投釣,漁歌好濯纓。合流知禹力,同共到滄瀛。

涇上與田父言       明王問

[编辑]

歸來葺舊廬,場圃向東阡。聊為卒歲謀,耕鑿自年年。 充腹不願餘,裋褐庶自完。涇水饒灌溉,自足涇上田。 田夫就餉罷,樹下來憩眠。霡霡甘雨後,話歲共忻然。

早秋涇上作         前人

[编辑]

茲晨暑氣平,涇上自容與。返照入柴扉,蟬聲在高樹。 涇水靜不流,蘋花發西渡。五湖秋色中,欲乘扁舟去。

涇水部選句

[编辑]

《唐韋珽涇水贊》「決渠濁流,屬渭清津。流亦毒晉,靈嘗 祟秦。」

李庾《西都賦》:「其地勢也,帶涇渭之富流。」

柳宗元,《愚溪對》。「乃合清渭,自彰穢跡。」

杜甫《北征》詩:「邠郊入地底,涇水中蕩潏。」

張籍《涇州塞》詩:「行到涇州塞,唯聞羌戍鼙。道邊雙古 堠,猶記向安西。」

涇水部紀事

[编辑]

《國語》:恭王游於涇上,密康公從,有三女奔之。其母曰: 「必致之於王。夫獸三為群,人三為眾,女三為粲。王田 不取群,公行下眾,王御不參一族。夫粲,美物也。眾以 美物歸女,而何德以堪之?王猶不堪,況爾小醜。小醜 備物,終必亡。」康公弗獻,一年王滅密。

幽王三年,西周三川皆震。三川,涇、渭、汭也,地震,故 三川亦動也。

《竹書紀年》:「幽王三年,涇、渭、洛竭《左傳成公十三年》,「晉師以諸侯之師及秦師戰于麻 隧,秦師敗績,獲秦成差及不更女父。曹宣公卒于師, 師遂濟涇,及侯麗而還,迓晉侯于新楚。」

襄公十四年夏,諸侯之大夫從晉伐秦,以報櫟之役 也。晉侯待于竟,使六卿帥諸侯之師以進,及涇,不濟。 叔向見叔孫穆子,穆子賦《匏有苦葉》,叔向退而具舟。 魯人、莒人先濟。鄭子蟜見衛北宮懿子曰:「與人而不 固,取惡莫甚焉,若社稷何?」懿子說二子,見諸侯之師 而勸之濟,濟涇而次。秦人毒涇上流,師人多死。 《史記》:秦二世嘗夢白虎齧其左驂馬,殺之,心不樂,怪 問占夢者,卜曰:「涇水為祟。」二世乃齋於望夷宮,欲祠 涇。

《輿地志》:「涇陽白公引涇水溉田,有上白、中白、南白三 渠。」

《述異記》:「漢武帝祠甘泉,至此,見女人浴於涇水,乳長 七尺。問東方生,以為齋祀不潔則見。」近東曰花池渡, 通長安;又東曰宋村渡,通臨潼。

《漢書元帝本紀》建昭四年「六月甲申,安陵岸崩,壅涇 水,水逆流。」

《成帝本紀》:「河平四年三月壬申,長陵臨涇岸崩,壅涇 水。」

《息夫躬傳》躬言:「秦開鄭國渠以富國強兵,今為京兆, 地土肥饒,可度地勢水泉,廣灌溉之利。」天子使躬持 節,領護三輔都水。

《王莽傳》:莽天鳳中,長平館西岸崩,壅涇水不流,毀而 北行,遣大司空王邑行視,還奏狀,群臣上壽,以為《河 圖》所謂以土填水,匈奴滅亡之祥也。乃遣并州牧宋 弘、遊擊都尉任明等將兵擊匈奴,至邊止屯。

薛瑩《後漢書》:「章帝北巡,下長平,御池陽宮,東至高陵, 造舟至於涇而還。」

《晉書苻堅載記》:「堅字永固,僭稱大秦天王。以關中水 旱不時,議依鄭白故事,發其王侯已下及豪望富室 僮隸三萬人,開涇水上源,鑿山起隄,通渠引瀆,以溉 岡鹵之田。及春而成,百姓賴其利。」

《周書賀蘭祥傳》:「大統十六年,祥拜大將軍。太祖以涇 渭灌溉之處,渠堰廢毀,乃命祥修造富平堰,開渠引 水,東注於雒,功用既畢,民獲其利。」

《文獻通考》:永徽六年,雍州長史長孫祥奏言:「往日鄭 白渠溉田四萬餘頃,今為富商大賈競造碾磑,堰遏 費水。」太尉長孫無忌曰:「白渠水帶泥淤,溉田益其肥 美。又渠水發源本高,向下枝分極眾,若使流至同州, 則水饒足。比為碾磑,用水洩渠,水隨入滑,加以壅遏 耗竭,所以得利遂少。」于是遣祥等分檢渠上碾磑,皆 毀之。至大曆中,水田纔得六千二百餘頃。

《唐書李元紘傳》:「元紘字大綱,開元初為萬年令,賦役 稱平,擢京兆少尹,詔決三輔渠。時王主權家皆旁渠 立磑,瀦堨爭利。元紘敕吏盡毀之,分溉渠下田,民賴 其恩。」

《僕固懷恩傳》:「懷恩誘吐蕃十萬入塞,進掠涇、邠,祭來 填墓,渡涇水,邠寧節度使白孝德禦之,覆其陣。」 《李栖筠傳》:「栖筠累擢給事中,進工部侍郎。關中舊仰 鄭、白二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磑利且百所,奪農 用十七。栖筠請皆徹毀,歲得租二百萬,民賴其利。」 《齊國昭懿公主傳》:「公主,崔貴妃所生,始封升平,下嫁 郭曖。大」曆末,寰內民訴涇水為磑壅,不得溉田,京兆 尹黎幹以請,詔撤磑,以水與民。時主及曖家皆有磑, 丐留,帝曰:「吾為蒼生,若可為諸戚倡。」即日毀,由是廢 者八十所。

《黎幹傳》:「幹為桂管觀察使,大曆八年,召為京兆尹。十 三年,涇水壅隔,請開鄭白支渠,復秦漢故道,以溉民 田,廢碾磑八十餘所。」

《唐會要》:「貞元四年六月二十六日,三白渠限口準諸 堰例置監。」「十六年十一月,詔以東渭橋納給使徐班 兼白渠漕渠及昇原、國成等渠堰使。」

《玉海》:「長慶三年,仁師列上便宜。寶曆元年九月,京尹 鄭覃以聞。仲冬,新渠成。季冬二日,新堰成。名渠曰『劉 公,堰曰『彭城』』。」明年,又壅其衝為七堰,以析水勢。 《唐會要》:「太和二年三月,內出水車樣,令京兆造水車, 散給沿鄭渠百姓以溉田。」

《唐文粹王繼張公德政碑》:「維涇失防,比歲多決。近縣 疲於奔命,他山苦於度材,公乃命刮朽壞,填巨石。」 《唐志》:「涇、渭、白渠,以京兆少尹一人督視。」

《冊府元龜》:「周世宗顯德五年十二月戊寅,以工部郎 中何幼沖為司勳郎中,充關西渠堰使,仍命於雍、耀 之間疏涇水以溉稻田。」

《玉海》:至道元年正月五日,度支判官梁鼎、陳堯叟言: 「《舊史》:鄭渠引涇水注洛,三百餘里,溉田四萬頃。白渠 引涇注渭,長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頃。今所存不及 二千頃。鄭渠難興功,請遣使視三白渠,修舊跡。」詔大 理丞皇甫選、光祿丞何亮乘傳經度。二年四月丁酉, 選等言:「鄭渠久廢,用功大,三白渠溉涇陽、櫟陽、高陵雲陽、三原、富平六縣,田三千八百五十餘頃,宜增築 隄埭周護之。舊設斗門一百七十有六以節水,宜悉 繕治,俾用水有準。渠口舊有六石門,今亦圮,欲就近 開渠口以通水道,歲令渠官行視疏浚,嚴禁豪民,無 令決渠盜水以擅其利。」時著佐孫冕總《三白渠》,詔冕 行之,未幾而罷。

天聖六年二月,都官員外郎李同言:「永興軍涇陽縣 三白渠節約水勢,宜立約以限水。」命同知涇陽縣領 三白渠事。

景祐三年二月丁卯,修陜西三白渠。初,漕臣王沿言: 「三白渠自漢溉田四萬頃,唐永徽中亦溉田萬頃,今 纔及三千餘頃,請調兵夫興修之。」時擇雷簡夫董其 事。

《宋史神宗本紀》:熙寧四年「夏四月壬戌,遣環慶都鈐 轄幵贇以兵屯邠涇河中,以備西夏。」

《河渠志》:神宗熙寧五年十一月,陝西提舉常平楊蟠 議修鄭白渠,詔都水丞周良孺相視,乃自石門堰涇 水開新渠至三限口,以合白渠。王安石請捐常平息 錢,助民興作。帝曰:「縱用內帑錢,亦何惜也。」

《張守約傳》:「守約知涇州。涇水善暴城每春必增治隄 堰,費不貲。適歲饑,罷其役。或曰:如水害何。守約曰,歉 歲勞民,甚于河患,吾且徐圖之。河神祠故在南,壖禱 而遷諸北,以殺河怒。一夕雷雨,明日河徙而南,其北 遂為沙磧。以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召還。」

《涇陽縣志》:「大觀中,詔開石渠,疏涇水入渠者五尺,下 與白渠會,溉七邑田三萬五千九十餘頃,名曰豐利 渠。」

《續文獻通考》:「金大定時,盧庸為定平縣令,修築舊堰, 引涇水溉田,民獲其利。」

《元史·河渠志》:「漢時有白公者,奏穿渠引涇水,起谷口, 入櫟陽,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餘頃,因名 曰白渠。歷代因之,皆享其利。至宋時,水衝囓,失其故 蹟。熙寧間,詔賜常平息錢,助民興作,自仲山旁開鑿 石渠,從高瀉水,名豐利渠。元至元間,立屯田府督治 之。」

大統八年,涇水暴漲,毀堰塞渠。陝西行省命屯田府 總管夾谷伯顏帖木兒及涇陽尹王琚疏導之,「起涇 陽、高陵、三原、櫟陽用水人戶,及渭南、櫟陽、涇陽三屯 所人夫共三千餘人,興作水通流如舊。」其制,編荊為 囤,貯之以石,復填以草,以土為堰。歲時葺理,未嘗廢 止。

至大元年,王琚為西臺御史,建言「於豐利渠上更開 石渠五十一丈,闊一丈,深五尺,積一十五萬三千工, 每方一尺為一工。」自延祐元年興工,至五年渠成。是 年秋,改堰至新口。

《寧宗本紀》:「至順四年六月,寧宗即位,涇河溢。」

《五行志》:「順帝元統元年六月,涇河溢。」

《順帝本紀》:「至元二年六月庚子,涇水溢。」

《河渠志》:泰定間,言者謂「石渠歲久,水流漸穿逾下,去 岸益高。」至正三年,御史宋秉亮相視其堰,謂「渠積年 坎取淤土,疊壘於岸,極為高崇,力難送土於上。因請 就岸高處開通鹿港,以便夫行。」廷議允可。四年,屯田 同知牙八湖、涇尹李克忠,發丁夫開鹿港八十四處, 削平土壘四百五十餘步。二十年,陝西行省左丞相 帖里帖木兒遣都事楊欽修治,凡溉農田四萬五千 餘頃。

《陝西通志》:「劉欽字仲賢,醴泉人。」元末兵至九嵕山,欽 負母而逃,攜子與姪,度難兩全。以姪為母所鍾愛,謂 其妻曰:「父母愛則愛之,敢以恩奪孝,為不道之人哉!」 遂投子於涇水,襁母攜姪而行,卒脫兵患。孝義聞于 郡國。

《涇陽縣志》:「明洪武八年,舊渠衝塞,長興侯耿秉文奉 命,用軍夫十萬餘修築。」

永樂三年,奉工部勘合、差千戶董暹、於附近衛分撥 軍民相參修理。民夫一萬四千四百名、軍士一萬五 千名

成化元年,巡撫陝西右副都御史項忠奏請于舊渠 上鑿新石渠一里三分許,以通故道。上可其奏,合五 縣夫匠三千人,興工聚火鎔石,穿鑿大小龍山,功未 就還朝。四年西征過陜,命有司促功告成,名曰《廣惠 渠》。

十二年,巡撫陝西、右都御史余子俊經略涇、渠。 十七年,巡撫陝西副都御史阮勤治渠,用匠四百人。 五縣之民更番供役。二月興工,次年正月工成,溉五 縣田八千餘頃。

正德間,巡撫陝西都御史蕭翀鑿石四十二丈,立名 《通濟渠》。

《鎮江府志》:「于湛字瑩中,金壇人。正德六年進士。擢右 副都御史,巡撫陝西。適涇水溢,堤壩盡決,築廣惠故 渠,時其蓄洩。」

《陝西通志》:「嘉靖十三年五月,慶陽、寧邠、涇陽等州縣大水,渰沒涇渭兩岸居民畜產無數。」

萬曆四十一年七月,涇水暴溢,高數十丈,漂沒民居、 商貨無算。

《涇陽縣志》:「萬曆間,邠乾兵巡道沈子章親歷渠口,督 工疏補壅漏,役畢,渠水廣深倍昔。」

涇水部雜錄

[编辑]

《詩經大雅》:「淠彼涇舟,烝徒楫之。」

《鳧鷖》在涇。

《戰國策》:范雎謂秦王曰:「大王之國,北有甘泉谷口,南 帶涇渭。」

《後漢書西羌傳》:「平王之末,周遂陵遲,戎逼諸夏,涇北 有義渠之戎。」

《西都賦》:「鄭白之沃,衣食之源。提封五萬,疆場綺分。溝 塍刻鏤,原隰龍鱗。決渠降雨,荷鍤成雲。五穀垂穎,桑 麻鋪棻。」

《宋書》:「秦漢都西京涇、渭水雖不在祀典,以近咸陽,故 盡得比大川之祠。」

《梁書世祖元帝本紀》:「梁興五十餘載,平壹㝢內,德惠 悠長,濁涇清渭,靡不向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