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110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百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百十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百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百十卷目錄

 順德府部彙考二

  順德府山川考下

  順德府城池考

職方典第一百十卷

順德府部彙考二[编辑]

順德府山川考下       府志[编辑]

沙河縣

廣陽山 縣西七十里。盤礡高聳,而旁諸峰拱列,邑西之勝也。

赫山 縣西八十里。下有龍潭,杳不可測,其前有龍神祠。

湯山 縣西北九十里,下有湯泉,可浴洗。巖上有石室,絕無塵穢,土人號為「聖人室。」

鳳凰山 縣西四十里。按《縣志》,「雲霧視之若鳳凰狀。」

黑山 ,縣西北四十里,以色得名。

禾山 縣西三十里

白龍山 縣西三十里

王母山 縣西五十里。按《縣志》,因王母曾到此,故名。

磬口山 縣西南百里,即漢魏時舊鐵冶地。黃背巖 縣西南一百九十里。山勢崇高,中有水泉。南一山五峰列峙,又曰「五指山。」 北一山平頂曰和尚腦,有兵防口。

數道巖 縣西南一百八十里。澗溝之路旋繞數層,故名。有兵防口。

聖水岡 在縣明德鄉綦陽鎮。相傳舊有聖井,深丈餘,泉水甘冽,飲之可以愈疾。

龜山 縣西四十里。頂伸四足,列有首尾,似龜形,故名。

小倉門山 :在縣西一百里。

大倉門山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唐人曾儲糧於此。

五指山 ,在縣西一百四十里。遠望山巔,儼若五指排列。

狼牙山 ,在縣西四十五里。

七鶚山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

馬鞍山 在縣西九十里。

雞冠山 :在縣西九十里。

和尚山 ,在縣西一百三十里。

藥山頭 在縣西北一百里。秦王曾阻水於此。十八盤山 在縣西一百四十里,俗呼為「小西天」 ,自麓至巔,盤繞十八曲。

五明山 ,在縣西南一百八十里。上有元帝廟,新建,又名為「北武當山。」

大伏巖 在縣西一百五十里。山腰中佛殿一座,巖石復蓋之,風雨不侵。三面阻山,前一崎,路塞之,人不能入。直上登里許,曰「白龍洞。」 又里許,曰「摘星樓。」

滴水巖 在縣西百里,即石盆村。石泉自絕壁而下,滴石盆中。山巖前覆,人居其下,四時汲水不竭。

捨身巖 縣西一百八十里,在山右,溝徑約尺許,故名。

落絲巖 縣西九十里

西頂 即小西天,一名「屹老豁。」 壁立千仞,上有聖母廟。

大嶺 縣西一百四十里。內有關。

戴家寨 縣西一百里,高峻,上平原廣闊,中一池,雖旱不竭,只一徑塞之,人不能入。昔人避兵多集此,有遺址在。

腰水寨 縣西北一百二十里,最高峻,山腰有水。按府志及《畿輔通志》,皆以此載入邢臺。梅龜寨 縣西九十里,形如龜。

秦王寨 縣西北九十里。

牛口峪 縣西北一百六十里。有石牛,上流水至此入地。

夫子巖 縣西一百五十里。按夫子巖已見邢臺縣,又見沙河縣,其所載古蹟亦微有不同。或另一巖而亦夫子所至處,未可知。今並存之。老君洞 在縣西,山高百丈許。

插旗腦 縣西七十里,山上有插旗舊跡。令公洞 ,縣西南八十里。

千佛洞 縣西七十里

梅龜活山

沙河水 縣南。發源遼陽湡水。按《圖考》,遼陽,山西遼州之南也。又按《縣志》,沙河發源遼州,遇雨連綿,水勢泛漲,行客阻隔。自南沙隄鋪至南岸十里,沙灘湍汙無定,難用舟楫。萬曆年,大水泛濫,沙隄、河心二鋪,俱沖毀無存,盡屬沙河。至順治年間,奉

旨「蠲除其糧。」

新沙河 縣西三十五里,有小屯。

漆泉 在廣陽山,上有寺,以泉得名。按《縣志》,縣西八十里寺左有井,水甘,色黑如漆,故名。九家泉 ,縣北十五里九家村東南,平地發源,下流溉田。按《縣志》,名洛河泉,下流灌田,入浪溝河。

蓮花池 縣南十里普通店西北。方圓十里。每夏花開,往來遊賞甚眾。今廢。

溫泉 在湯山下,延袤畝餘,池深丈許,四時水熱如沸,疥癬諸疾,浴之立效。

九龍潭 :在赫山。山極巔處,水溝如龍口。遇旱祈雨輒應。

浪溝河 縣東北十五里。發源邢臺縣廠里村,下流經北俎、南俎、六房等村,灌田數十頃餘。普通河 ,縣南十里鋪村河分流。

普潤閘 在縣,舊名「均勾閘。」 前知府劉應節開,未就。萬曆九年,沙河、南和二縣民告修,知府王守誠委任縣典史王賀查議,興建渠,引百泉河水,澆善下左村田四十餘頃。

南和縣

鐵牛山 縣東北二里

筆架山 ,在城南。三峰列峙,形如筆床正對。

文廟

澧水 縣西十里。水自百泉經流沙河,入縣北大陸澤。按《縣志》:「澧水發源自邢臺縣東南八里百泉村,泉自平地湧出,以百名,《志》多也。」 流經沙河,入南和境內,遶至任縣東明臺,匯於大陸澤。又合雞爪河、滏陽河,通舟楫以達。

京師元郭守敬嘗議「澧河失其故道,沒民田千餘。」

頃後開以灌田,土人利之。

狼溝河 縣南四里。溝水深廣,兩岸多狼,故名。鴛鴦泉 縣西八里張相村南。地中並湧二泉,積水成池,民引灌田,以泉並出,故名。按《縣志》,今廢。

沙河 舊《志》:在城東二十里。

洺河 一名落莫河。自臨洺聰山發源,由永年雞澤至本縣東三十里善友橋,迤邐以北張村、湖田村、侯郭村、泥井兒,至大陸澤,與滏水、澧水、狼溝水合。所謂「水一石得泥八斗」 者。最宜麥,頗稱膏腴之地。

乾河 在城東南。自沙河起,經流南和、任縣,入大陸澤。逢秋則水至,三時皆涸,故以「乾」 名。龍窩池 在鴛鴦泉東。方圓約四五頃,水深浪湧,雖天霽晴明,池面雲霧依然。世傳龍宿於此,曾有見因風雨而龍起者,故名之。今廢。

清泉 在城東葭里村一里許,有泉湛然,岸多蘆荻,後建寺於泉側,因名「清泉寺。」 今泉廢,寺後舊溪猶存。

「東龍池 」 ,在文昌祠前。

「西鳳池 」 在宋文貞祠前。

鳳池 在城東北二十餘里鳳池村。舊《志》云:「北有鳳池之清景。」 因其地址,故名。今廢。

白龍潭 在段村西四里,俗名「山兒空沙。」 水澄清,鬚眉可鑑。每當雷雨怒濤,若神龍鼓鬣其中。天旱取水,有禱輒應。

秋水潭 在城東七里,閻里村後一里。水深不測,漁人網集,明月澄碧,人在鏡中。

白鷺潭 在徐家莊南一里許,廣十畝餘,傍乾河,水勢瀠洄,岸多柳,時有白鷺棲於灘上,遂以名潭。捕魚者每得古器,斑色嶙峋,似商周間法物。

響水潭 在城東七里大郝村,狼溝河水衝決為潭,自潭渡之而北,遂成狼溝之一。支。水從潭出,奔響如雷,夜靜聲聞數里。每秋水漲,守土者常堵築之。

大賢閘 坐邢臺縣境大賢鋪前,自南豆村起,經北豆村、康家莊、南北李兒莊、康惠屯、東西賈郭韓屯至郗村止,下流磨河溝,澆田六十四頃。孔村閘 ,坐城西,自岡頭村起,經本村、臺上范家莊、王家莊至鞏家莊止,下流澧河,澆田四十四頃。

河頭郭閘 坐城西,自本村起,經馬莊西韓、東韓、新寨豬窩,至李趙村止。下流澧河,澆田四十頃。

張家三閘 坐城北自本村起,經邵寧屯、小寺村、南師家莊、康家莊至武家莊止。下流澧河,澆田五十五頃。

濟民閘 坐城西北,自侯家莊起,經李家莊、營兒里、大忽塔東韓岳村、薛家屯、北師家莊,至小林村止。下流澧河,澆田五十頃。

「賈宋閘 坐城北。自本村起,經李兒莊、王家莊、北師家莊、駱駝木、白佛店,至杜科村止,下流澧河,澆田五十二頃。」 以上六閘,俱百泉河水。元至正間,知縣尹泰所濬。明洪武間,知縣楊得安重濬。永樂間,縣丞黃世通築隄。景泰間,典史李信始教插稻。弘治間,知縣門寧、陳世良、朱銳俱濬。正德間,知縣劉璋復因故道增修,枝,分派別達四境焉。

興龍閘 、坐邢臺縣境大賢鋪前,自李兒莊起,經樊家屯、康家屯、至小戶村止。下流土橋河,澆田五頃五十畝。

永賴閘 、坐沙河縣境徐王村,自張相村起,經西里村、劉義屯,至磚瓦固村止。下流狼溝河,澆田五頃餘。

惠民閘 坐城西北,自河頭郭起,經馬莊、西北二關、沙道村、南北二李趙、范家莊、大郝村,至侯村止。下流澧河,澆田二十一頃。

邵家閘 坐城北自李家莊起,經邵寧屯,至武家莊止,下流澧河,澆田四十頃五十畝。

賈宋新閘 坐城北,自本村起、經楊家莊止,下流魏家溝,澆田四頃。以上五閘、俱百泉河水。嘉靖三十九年知府劉應節創開。

潤澤閘 坐城西北。自井家屯起、經小戶村、楊家、薛家二屯、至侯家屯止。下流土橋河、澆田一頃餘

博濟閘 坐城西沙河縣境。自徐王村起,經西里村,至劉義屯止,下流狼溝河,澆田一頃餘。以上二閘,俱百泉河水。萬曆七年,知縣郎天秩修建。

永潤閘 萬曆十年知府王守誠創建。引百泉河水自濟民閘起,經路家莊止,下流澧河,澆田五百餘畝。

仙井 在城西北隅。臺上有井,其泉清冽,水與地平,深不可測。

平鄉縣。無《山》。

落漠河 縣西南十八里,古薄津也。本洺河分派,與南和滏陽河合流,入大陸澤。

濁漳河 縣西南十里。一名柳河,古漳水也。發源山西潞州發鳩山,下流。南和按:《縣志》漳水二,一出上黨長子縣發鳩山,即濁漳也。宋王沿所謂「漳水一石,其泥數斗」 ,是也;一出上黨沾縣大黽谷,名清漳,東至涉縣,二漳合流,所謂交漳口也。酈道元謂之衡水,又謂衡漳經沙丘臺東北流入海。又按:漳水由今縣城東南十五里西位村入我境,至東北四十餘里馬魯村入鉅鹿境,所謂舊漳河也。今無水。

廣宗縣。無《山》。

洺河 縣東南十五里。源出山西遼州太行山,經流廣宗境內。

《老漳河 》縣西北十五里馬鹿村,今湮塞。《小漳河 》縣西五里莊,今湮塞。

洗馬潭 縣北八里

潘井 縣東一里

鉅鹿縣:無《山》。

廣阿澤 縣北五里,又名大陸,鉅鹿大麓也。鹹泉 ,《輿地志》謂「可煮鹽。」 城外一里有甘泉。唐山縣

干言山 縣西北四里。《衛詩》云:「出宿於干,飲餞于言。」 即此。按《隋志》,邢州內丘縣有干山、言山,是兩山矣。今載於唐山,復合為一,當以此為是。堯山 縣西北八里,相傳堯始封於此,故上有堯祠,一名宣霧山,一名虛無山。按《縣志》以堯山與宣霧山分而為二,謂宣霧山與堯山東麓接。唐會昌三年,王元達征劉禎,拔宣霧柵。又《山海經》云「邢有灌𡺱」 ,即此地。臥牛山 ,縣北十四里,按縣志形如臥牛,故名。茅山 ,縣北十五里,按縣志作「旄山。」

夫子山 縣北十里。按《縣志》作「孔岡。」

泜水 縣西二里。經臨城入唐山境內,即韓信背水勝趙之處。按《縣志》,俗名沙河,舊在縣西一里許,南流折而東,入漳。順治五年戊子,泛漲水自城而東,南北寬五里許,平地水深丈餘,成河,城池俱壞。康熙七年戊申,又自城北五里而東,入白家橋。

馬河 ,在縣西南十里。勢小於泜水,而涸溢靡。

常亦東入於漳。昔人見白馬東行,次日水潦隨馬蹄奔流而下,遂成河,故名。

柳林河 在縣西南三十里。自邢村南衛東流入漳。

內丘縣

蓬鵲山 縣西南六十里。峰巒崒嵂,高二百餘丈,相傳扁鵲昔封於此。下有鵲王廟。按《縣志》,蓬鵲分為二山。蓬山者,即《山海經》所謂西北有蓬山,山形如蓬,故名。在城西十五里許。《史記》:「趙簡子即中丘之蓬山,賜扁鵲田四萬畝。」 鵲山在縣城西六十里,山頸有白石,形如鵲,故名。東西高竦為鵲頭,西背低平為鵲尾。昔有駐兵其巔者,敵仰攻不克,潛覓其尾,遂破之。

龍騰山 與鵲山並峙,相傳扁鵲與虢太子遊之處。山有太子巖、龍母泉、白雲洞。

且停山 縣西四十里。昔虢太子飲馬於此,下有馬跑泉。

青山 縣西南二十里。舊名「黑山」 ,後周改今名。漢褚燕據黑山城為帥,即此山也。

籰山 縣西北十二里。礪水之源,出於山陰孤山 縣西十七里,其形孤峙,故名。按《縣志》,孤山又名憂心山,分三枝,虢太子思親處,故名憂心山。又按《畿輔通志》無孤山,而有思親山。下云「在且停山東,距縣十七里。」 而府志、縣志又別無思親山之名,意思親山即指孤山而言之也。孤山三枝,左枝即籰山也,餘二枝見下。天「臺山 ,縣西六十五里,東連黑壁,上有九仙洞。」

上凌霄山 ,縣西七十五里,其峰峭拔插空,故名,上有寺。

百花巖 縣西南六十五里。花木繁蔭可愛,故名。

夷儀嶺 縣西十三里。南有夷儀城,故名。「錦繡堂 」 縣西一百六十里。巖石五色,形類龜坼,故名。有兵防口。

鶴度嶺 縣西一百七十里。峰高,惟鶴可度,故名。有兵防口。

永固岡 縣西十里,出白土,其膩如粉。

邵明岡 縣北十五里。岡出青石,可施錐鑿。老人峰 縣西一百七十里,山峰突起,如人立然,故名。

虎頭山 在鵲山東

石河山 即孤山右枝,由郊臺而東者也。按《縣志》作石河岡。

雙峰山 即孤山中枝由響岡而東南者也。白銀山 ,在縣西六十里鵲山南。上出雲母,遙望如銀。

「黑璧山 」 在天臺山下,其色多黑,故名。其麓有興化寺,嵐光樹色,掩映梵宇,亦鬱然一佳境也。「夾耳山 」 ,在鵲山西,如人耳相夾,故名。

石梯山 縣西北五十里。山東有風磨菴,勢亦巉巖。

十八盤山 縣西七十里。山之盤道十八,故名。「嘲崖 」 ,去縣一百七十里,在邢臺縣馬嶺之北。「白雲洞 」 ,在鵲山,時多白雲。

九仙洞 ,在天臺山半巖,俯臨澗壑,下窺無際。觀音洞 ,在白銀山北。

《朝陽洞 》在山深處,俗呼為「片風窯。」

喬家洞 ,在太子巖東。危險難度。

漫天嶺 在鶴度嶺北

麥穗嶺 在漫天嶺北

龍駒嶺 在縣西北五十里。昔有龍駒出山窟,故名。

夜歇嶺 在縣西六十里。

乜鬚嶺 ,在縣西北九十里。

馬峰岡 在孤山東。由北苓而東為籰山,為馬峰岡。

「臥龍岡 」 接「馬峰岡。」

橫岡 臥龍岡南

「仙人岡 」 在孤山東,與石河岡連。

娘子岡 ,在仙人岡南。

「響岡 」 與《孤山》正對。

程子岡 縣西南三十里。程子華家於此,後因以名。

愛子巖 ,在縣西一百七十里,由將軍寨稍北,與老人峰連。

聖佛巖 在縣西南

將軍寨 ,在縣西一百七十里嘲崖下。舊傳鉛礦出此,今不識其處。

周王寨 ,在縣西南六十五里。

「寒山腦 」 在太子巖前。

杏峪 ,在鶴度嶺北,與寒山腦接。

「雲凸 」 ,在鶴度嶺北,與漫天嶺接。

白草坪 在贊皇縣,婆婆菴東。

胡姑腦 由麥穗嶺東南,為「胡姑腦。」

甕肚坡 在鵲山東

沙河 出自蓬山,東流八十里入泜河。

泜水河 縣北尹村,東流過唐山入漳。按《縣志》,韓信背水破趙兵處。《山海經注》云:泜水敦與之陰,經中丘東流,發源自鵲山西南胡姑腦,由煙南、漳磨北,至石關,會臨城西北諸水,東下經塞底,至臨城縣南,又會西北諸水,合流至尹村,勢欲滔天,抵唐山縣西門,轉而東,轉而南,東流入於漳。此即鵲山第一川也。

礪水 縣西北十五里。其水可礪刀劍。按《縣志》,礪水一名渚水,出籰山之陰張耳溝 ,縣西二十里。

程家灣 縣西南三十五里。

洗腸泉 縣西十三里

七里河 城南七里。發源自西丘村、程村田間溝澮之水,由永安魯亭經河村而東,至留孫村、黃釜村,散於田。

小馬河 城南十里。發源自龍騰山下,東流至九里岡,會任莊、和莊之水,經柳林郊臺為馬河,疑即唐山縣馬河上流也。

西龐河 在縣南二十里西龐村。由馬河轉而南,合靳郎之南河為西龐河。

東龐河 在縣南二十里東龐村折而東為東龐河,至張沱分為二。其東下者為小馬河,經小馬村;其決而南者,傍鐵頂墓抵壘東,合流至夏侯村,散於田。

李陽河 城北五里。發源自且停山之東,有二焉,一自揚武川北苓而來,一自石河西丘而來,會於城西一里許。轉而北,折而東,過女兒橋,至唐山之西周東梁二村,散於田。

鵲山第二川 :發源自婆婆菴,東由白草坪、漫天嶺,至馮溝、雲凸、白塔,而南至侯家莊、

鵲山第三川 ,發源自婆婆菴西天井杏峪、錦繡堂、老人峰,至嘲崖會西來馬嶺水,東至侯家莊合流,經邢臺之北店、宋家莊,出龍門東南入青山村,又東為邢臺之荊村河。

九龍河 在鵲王廟前西山一派九水合流於此,故名。按:《一統志》,內丘西有龍騰水,其源出自龍騰山。

揚武川 ,在縣西二十里,張耳練兵處,稍西為張耳溝。

任縣

龍岡 縣南。東西長二十里,相傳臺南堡為「龍頭」 云。按:此與邢臺縣「龍岡」 ,蓋異地而同名者也。嶺南岡 ,縣北二十里。

沙岡 縣東北二里許

澧河 縣東十五里。上接南和,下達隆平。按《縣志》,「在縣東二十里」 ,發源自府西露羅諸山,其源有二:一自豬莊之北川來者,曰烏梅河;一自溫泉之南川來者,乃洪河分流也。直至南和縣東北十五里至大趙,又十七里至郝橋。河岸低薄,常汜濫,決口郝橋北五里入本縣地,至圪塔臺前西合百泉,入雞爪河。

蔡水 ,自邢臺達活,經流縣前,入澧河。按《府志》只有「蔡水」 ,《縣志》只有蔡河,似一水而源流各異,非一水也。故今載「蔡水」 ,後仍載蔡河。

聖水井 縣西北十五里。遇旱,禱雨輒應。按《縣志》,聖水井河發源本縣西北界井泉從地湧出成河。其南有蔡河,合入至北張村東北至南有馬河,合入至東馬橋東下六里許,合入達活河。大陸澤 縣東北十里。渟泓百頃,一洲中峙,俗名小東湖,又名張家泊。按《縣志》,「諸河之水,皆匯於此。」 萬曆間,漳水一支,由廣平曲周泛入,改名「漳家泊。」

達活泉 舊名蓼水,發源自府西北達活泉,泉南一泉曰紫金泉,從南入郡濠,即牛尾河也。泉北一泉曰野湖泉,三水匯流,總名曰「達活。」 舊與牛尾同入,故亦名牛尾。今北徙經邢之李道村,東北入本縣地。至趙五家圪塔臺南,有順水合入,至薄村方自西有蔡馬聖水河合入,至圪塔臺南合百泉河。

百泉河 一名「渦水」 ,發源府東南葫蘆套黑龍潭,多泉,湧流,直至南和縣賈宋村東入本縣地,至王村方西有牛尾等河合入,至圪塔臺入雞爪河。東南有澧河、殷陳溝合入,至邢家灣合入滏陽河。

沙河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發源邢西栲栳洪。

山曰「洪河。」 下合沙河縣西北之溫泉、至雞澤浮屠店東北與洺水合流、下為沙洺河。經南和縣之北高村、迤西入本縣地、至石家溝

洺河 在縣東二十五里。發源太行山,自臨洺關至雞澤縣浮屠店,東北與沙河合流,下為「沙洛河。」 經南和縣之北高村,迤西入本縣地,至石家溝入滏陽河。

滏陽河 在縣東二十里。一名「濁漳。」 發源河南彰德府之磁州,至平鄉中義畽橋,入本縣地統泄大陸澤諸河之水,經隆平東直北下達天津入海。今水勢變遷,沙土淤高,水反內溢。

蔡河 在縣北十里。發源府北梁原店之西山,經邢臺縣之時村,村後又有泉水合入二里許至本縣地。一南向環城濠,一北向東折穿城出北門,合濠水東流入聖水河。

馬河 在縣北二十里。發源邢之西山馬嶺川,至北蓋宗入本縣地。舊由橋頭、尹家莊、吳鐵家莊、馮村、北留寨入泊,因故道迷失日久。今隨水勢,自北張東北引合聖水河。

泜河 在縣東北三十里。源出自臨城縣西山,舊由神槐樹經唐山、隆平東北,下至寧晉縣,入滏陽河。今自唐山縣南向大市口、賈村、魏家莊、大莊頭入本縣地,由張村、王村入泊。

泲河 在縣東北。源出常山房子縣贊皇山,舊直北合泜河,今由唐山之干言屯至牛村入本縣地。經薄村東南合於馬河。

牛家口河 ,漳水支河也。自曲周縣經平鄉中義畽入本縣地。南新莊,至邢家灣合於滏陽河。程寨河 ,沙河支流也,一名「新沙河。」 起自沙河縣南,經雞澤縣之柳下村,有柳下泊之水合入至南和縣回家莊、侯過村、徐家莊、郝橋村四處俱有溝,溝悉引澧水,俱合入新沙河。由郝橋村六里入本縣地,三里至程二寨,轉西二里至駱莊,折北四里至達家莊,五里至東盟臺入泊河。以「程寨」 名者,志害也。

劉累河 ,滏陽支流也,一名小漳河。起於廣平府西南閻村閘,永年縣西鄉胡賈等村,引水泛濫,環府北隄外東下,由南和縣之北高村入本縣地,二里至雙峰頭,三里至劉累村,四里至甄方莊,西入沙洺河。地勢窪下,受害獨多,故河名「劉累。」

牛尾河 在縣西南。發源府西北之紫金泉,流環郡城,至北門之東而東北下,自高莊橋經邢臺之張村、蕭、五家橋河渠等處,至李道村,東南入本縣地河頭村,至大宋村合入順水河。順水河 在縣西百泉河北,交流乃邢臺之東,汪大賢、「廣潤、博濟、永澤、重興」 等十八閘之潰水。經石井、賈郭等處,至南和之賈宋村,東入本縣地。其北又自邢臺之牛尾河分水,經縣南至大宋村,二水合流,至趙五家圪塔臺,合入達活河。殷陳溝河 、百泉河南支流也。上流有二:一係南和之賈宋、邵寧屯,兩閘七桶之潰水,十五里入本縣地白佛店,經杜科、單家莊、邵家莊;一起本縣大宋村、胡家閘,經胡家莊、翟家莊、陳家、杜科、杜家莊,至邵家莊後,二水合流,經駱莊方,入臺南、店東、新建三橋,下流而東北入澧河。雞爪河 在大陸澤東北,為諸河尾閭,通滏河,直北有溝名「小雞爪」 ,亦可去水。今滏水反內溢,隨浚隨淤。

古滏河 在縣東北四十里穆家口村北。昔時統泄諸河之水,去五里許接隆平界崔家樓。明嘉靖六年,知縣李鏞合真、順兩府夫役浚之,自穆家口至羊毛圪塔,上下相距四十里,深廣各丈許。水順下流,直抵天津入海。不獨任地可耕,而鉅鹿、隆平盡為膏壤。《碑記》尚存。至今淤為平地,水不能洩。任之受害者凡三十七村,而隆亦不無淹沒之患。

黃家溝 在雞爪河南

楊家溝 在雞爪河南

張滋溝 ,在雞爪河北。

石家渠 在縣東邢家灣。按黃楊、張滋等溝,石家渠分洩眾水達滏河,今滏水內溢淤不能疏。永惠閘 在城東,計八十七處,俱舊渠本百泉河水,接南和境,由賈宋村起,經大宋林郭村,至甘寨村止,澆田五十五頃,下流入大陸。

通順閘 在西關外

甘泉寨閘 在本村

河頭閘 在本村

護誠閘 在西留村西南。

永濟閘 在邊家莊。明萬曆二十八年,知縣徐璘建。

天口閘 在本村

田家莊閘 在本村

吳家口閘 在本村

鄧家口閘 在本村

王家灣閘 在本村

賈家閘 在本村

邊家莊閘 在本村

恆利閘 在西留村北

順德府城池考[编辑]

本府。邢臺縣附郭。

府城 ,舊圍九里三十步,厚二丈,相傳以為齊桓公所築,事既久遠,初無載籍可據。及考之隋

《圖經》
謂石勒所築號建平大城豈春秋時齊桓
[编辑]

公率曹衛所城,而石勒增之,是未可知矣。沈存中又謂郭進守西山時所築,厚六丈,上可臥牛,俗呼為臥牛城。又傳「城西南有拴牛石,東北有牛尾河,故名。」 未知孰是。隍深丈許,闊五丈,舊引達活泉水入城,周流街市。舊《志》:城中有板、石二橋,此其徵也。今水久不通,橋亦湮廢無存。城門舊止二重,天順四年,郡守濟寧楊浩各增甓城二重,起層樓其上:東曰「朝陽」 ,西曰「阜安」 ,南曰「通遠」 ,北曰「拱辰。」 成化二十一年,寶雞林恭復築堞,四隅起樓并箭樓、邏鋪。東、南、北門外,復築三石橋,改題門:東曰「弘濟」 ,南曰「來薰」 ,西曰「挹秀」 ,北曰「承恩。」 嘉靖元年,弘農王言重修。三年,通判袁咨濬隍,又深於昔,植柳千株。萬曆十年,嵩縣王守誠始易之以磚石,石基高丈餘,自基及牆共高三丈五尺,厚五丈有奇,圍十三里二十丈,樓臺警鋪逐一改作,視昔倍三之一也。又於四隅、四門共添馬道五,改題南門曰「率賓」 ,取合九省而北達京師之義。東曰「望齊」 ,以齊有城邢之功;西曰「歸安」 ,以邢西有夷儀之遷;北曰「鴛水」 ,厥水在北,因以為名。濬隍視昔更深且闊,仍於隄上築牆,以防剪伐。推官王宣化署府,又樹柳凡數千株云。

按《邢臺縣志》:北門又曰「國士衝豫讓橋,因以為名。」 隍濬後,因連旱水涸,隍內種禾漸以湮塞。萬曆十八年,知府張延庭、知縣朱誥復加浚治,水復盈隍,周圍樹柳數千株,而隄上廢牆復加築治,以禁剪伐,又巍然成勝概矣。

外州縣

沙河縣城 按《畿輔通志》,始建無考。先是嘗罹水患,移城於山西小屯,明弘治十八年還舊。知縣張瑾重築城,周圍五里二十步,高三丈,廣一丈有奇,池深二丈,闊如之。

按《沙河縣志》:「『崇禎十三年,知縣崔鍾英,節城五尺,南北二門,南曰詠薰,北曰拱辰』。崇禎十三年,知縣崔鍾英修南北門,磚城九十二丈七尺,隍深一丈有奇,闊二丈。順治十五年,知縣馮源周圍培栽柳樹。」

南和縣城 按《南和縣志》:「舊土城方四里。元至正年,縣令尹泰修築。明正統十四年,知縣王淵建四門。成化二十二年,知縣尹禎重修,開濬濠塹,創砌石橋。弘治三年,知縣門寧建城樓四座,歲久傾圮。正德九年,知縣李希夔重修,城高三丈,池深闊各二丈有奇,添設城樓、角樓各四座。嘉靖二十二年,知縣屈作城垛口」 易以磚。兵備道陳公明於堪輿遂開正明門,正對文廟。崇禎十一年兵火之後,灰煙一炬,止留東城樓一座。崇禎十二年,知縣謝繼遷修為磚城。高三丈,廣一丈,池深二丈有奇,闊如之。

平鄉縣城 ,按《畿輔通志》,即古南䜌城也。周圍三里二十三步,高三丈,廣二丈,池深一丈,闊二丈。明知縣丘陵、王濬、郭惠、馬思聰、孔彥光、何允升、王應各增修。

按《平鄉縣志》:「宋太祖建隆年,因漳河決,舊城壞。至真宗大中祥符年,徙置縣城,即今縣治。至明正統六年辛酉,知縣丘陵修。成化元年乙酉,知縣王濬修。正德五年,知縣馬思聰改建六城門,南曰來薰,北曰拱極,東南曰迎旭,東北曰捧日,西南曰寅餞,西北曰眺霞。」 萬曆十一年,知縣王應修城,修城門敵樓。

廣宗縣城 按《廣宗縣志》:「縣城周四里九十八步,崇二丈三尺,闊二丈七尺,上闊一丈二尺。隍深丈餘,闊二丈。明正統四年,知縣王義築。成化元年,知縣劉俊建四門,上各置樓。正德十五年,知縣游伸重修。隆慶四年,知縣張民範增繕之。高西門樓,易土堞以磚。萬曆二十二年,知縣馬協培其傾圮,益堞濬隍,闢復馬道」 ,增建四門甕城,甃以磚石,捍以鐵門,而層樓其上。副使關西

王公學謨碑其事

鉅鹿縣城 按《鉅鹿縣志》:「舊城在今縣北十有一里。唐端拱元年,因漳水大患,民無安居,遂徙縣於東南隅,即今邑地,舊址尚存 。城方七里十三步,高三丈,基闊三丈五尺,上闊一丈二尺,池附於城,深一丈五尺,闊二丈。初闢四門,南迎薰,北拱辰,東通陽,西安德。嘉靖七年,知縣張光祖重修聚奎門,俗稱為小東門。」 通舊為五,今塞。迤西對直學宮,城上復建一樓,名曰「桂籍。」 三十年,知縣王宮增修女牆,磚砌垛口凡七千六百二十八。知縣孔學易增修戍樓。萬曆五年,知縣張東曉重修城牆。萬曆十二年,西門內知縣何文極重建磚屏,週圍戍樓、瞭墩、巡鋪一十二座,俱重修郭去城里許,即禦漳水之隄也。至崇禎十二年,知縣孫《接武》《通包》為磚城。順治六年,知縣劉洪進增修城門樓四座,遠望巍然,蓋城頭窩鋪百有餘所。順治十七年,知縣王鼐創修西門外炤壁一座,以固風氣。

唐山縣城 :按《唐山縣志》:「城周圍三里許,池稱是,前無所考,惟金圍八里。元至正間,縣令齊光祖以紅巾亂,民寡難守,就東南隅城焉,即今城也。明成化中,知縣祁司員葺之,厚八尺,高三丈餘。後知縣貢珊、和承芳各加修葺。嘉靖間,知縣張天祿始建南北城樓及四角樓,制始完備。至庚戌,知縣冀國又增修之,雖基域」 未拓,而加高加廣,甓內牆益重,門增所未有,屹然永賴矣。萬曆壬午,南城樓頹圮,知縣李應奎重建。丁未,知縣楊于國修葺。崇禎六年,知縣劉經理以正北門「文星不耀」 ,改置乾向,修北城樓。崇禎七年,知縣謝汝明修南城,皆高舊樓一倍。

皇清順治戊子,「泜水衝城。」康熙八、九年間,知縣孫纘。

修葺城之南隅,接有附城,廣如縣城之制,而袤倍之,崇僅殺半。闢立三門,啟閉一如內城。蓋嘉靖初知縣盛鼎所創建。戊子泜河泛溢,週圍垣牆,十壞八九。康熙十年,知縣孫纘重修,復立三門,亦如舊制焉。

內丘縣城 按《內丘縣志》,據《山海經》《史記》,縣之設蓋遠矣,莫詳其始。唐文宗太和九年,河齕西北隅,乃東遷焉。今城之西垣,即舊城之東垣也。北城古跡猶存。正德六年,知縣王琄重修,週圍四里三十步,增副城,圍七里。嘉靖二十二年,知縣杜璁重修,高三丈,根闊二丈,頂闊八尺,垛口一千一百七十,弩臺十六,門樓四。崇禎八年,流寇逼擾,知縣王世泰以守垛人寡,併為六百二十垛。十年,知縣張文昺濬池及泉,門增三層:東曰《迎旭》,西曰《固域》,南曰《威遠》,北曰《清嘯》,嵂然峨然,可恃以無恐。十一年,本縣知縣高翔漢增高濬深底,巔徹七丈。

任縣城 按《任縣志》:「舊係土城,週圍五里五步,高三丈,基闊四丈,上廣二丈,池闊與高等,深半之。為門三,東曰鞏固,西曰金湯,北曰鎖鑰。上建樓櫓,門外皆設弔橋,創自元至大間。明景泰五年知縣劉譽、成化中知縣熊崇德、弘治中知縣韓濂,俱重修。嘉靖二十一年知縣曾守成,更葺之,高廣倍昔,建角樓四、女牆,易以」磚。萬曆元年,知縣袁闕。闢南門四十四年,本府通判署縣事凌子任謂「不利於士子」,塞之。崇禎十三年,知縣盧時升以守禦難恃,盡以磚築之,建敵樓三,炮臺二十四,女牆七百六十四,窩鋪,稱是巍峨壯麗,甲於諸邑。

皇清順治四年,知縣杜天成重修,計三百八十丈《一》

尺。八年,知縣趙祥星遍植榆柳於城河兩岸。康熙七年,水衝壞西城八十五丈。八年,知縣季芷重修。。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