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408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四百八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百八卷目錄
衛輝府部彙考二
衛輝府城池考
衛輝府關梁考
衛輝府封建考
衛輝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四百八卷
衛輝府部彙考二
[编辑]衛輝府城池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本府
衛輝府城 ,汲縣附郭。東魏始建,歷後周、隋、唐、五代、宋、元因之。元至正辛卯,總管朱守亮、監郡哈刺拔都同修。元末兵燬,至明洪武初增築,置千戶所守之。周圍六里一百三十步,高三丈五尺,廣如之,壕深一丈二尺,廣六丈餘,南、西、北三門舊以土。正統間,知府葉宜、千戶張諒同修,包以磚石。成化九年,圮於水。知府邢表、千戶寇鼎同修。十八年,又圮於水,知府張謙、千戶邵誼同修。隆慶年,又圮於水,知府朱應時繼修。萬曆十三年,建「潞王府第」 ,拓城前三面,增七百三十二丈,共八里七十步,高廣與舊同,外磚內土,新添東門,合舊門為四:東曰「賓陽」 ,南曰「迎薰」 ,西曰「眺行」 ,北曰「拱極。」 門樓四,高聳壯麗,視昔加焉。門各二重,有月城,有敵臺,有角樓、警鋪,共三十所。池新舊共長一十五里三十步。知府周思宸建,郡人都御史郭庭梧有記,見《藝文志》。萬曆丁未,天偶霪雨,四十餘日,城垣頹敝幾盡。知府劉遷重修,未底落成。萬曆四十二年,損壞更甚,門樓、角樓盡傾廢。知府何廷魁率同知魯廷彥、通判宋登仕、推官儲純臣、汲縣知縣黃宗周,具詳兩院司道修葺。迨萬曆四十三年正月內鳩工,崇其卑,修其廢,更將城北面東西二角樓創立規模,大為營建,并警鋪各所無不增修。季餘煥然一新。
皇清順治十一年,大水入城東尤。下知府。李《橚生》。
知縣商民宗合地方公議,詳請永塞東門。十三年,知府鄭茂泰、知縣胡引瑞復開焉。府城係汲、新等六縣,合守禦所各立界分修。康熙二年,守禦所歸併汲縣,將所分城工復均派六縣。又北鹽店城,在西關外衛河橋北,即德勝關也。係明崇禎年間巡北道常道立,周圍創建築城,俱壘以磚石,門四座,今漸頹廢。又土城,在南關,有鎮衛,通汴,作新三門,俱崩圮不堪。又西鹽店城,在西關衛河南岸,與北鹽店同時創,俱壘以甎門四座,今頹廢幾盡。
外縣
胙城縣城 ,始建未詳。舊圮於河,洪武十四年重築。周圍五里有奇,高一丈五尺,廣一丈。東南、西三門:東曰「近畿」 ,南曰「通汴」 ,西曰「適衛。」 池深五尺,闊一丈。正德六年知縣孔鳳,嘉靖間知縣韓天賦、左桂、于正、王誥,隆慶四年知縣陳永直,萬曆九年知縣霍炳繼修。崇禎十年知縣李鏡典甎包東、西、後南門樓,圮廢。
皇清順治十五年,知縣劉純德修復如故。
新鄉縣城 居衛水之陰,形如覆釜。唐武德三年始建。明景泰二年,知縣侯麟重築。天順元年,知縣楊清增修。正德間,本府同知張經增築,周圍五里二百四十二步,高一丈八尺,廣如之。四門:東曰「迎恩」 ,西曰「來賓」 ,南曰「朝陽」 ,北曰「拱宸。」 隆慶間,知縣張範間易甎垛。萬曆六年,知縣余相繼修池,深闊各丈餘。萬曆十四年,知縣張赤心重濬水通衛河。二十年,知縣盧大謨增建北門樓。崇禎間,知縣丘時可重修,知縣米壽圖創包磚城
皇清順治間,知縣王克儉增修敵樓,東曰「太和」,西曰
《萬說》:「南曰虞絃,北曰長澤」 ,東南曰「來雲。」
獲嘉縣城 ,始建未詳。洪武三年知縣熊邦基重築,天順三年知縣邢表重修。周圍三里一十三步,高二丈四尺,廣半之,四門池深一丈,闊如之。成化十八年,知縣吳裕增修,高垣墉而增女牆,建門樓而新角鋪。表四門之名:東曰「東作」 ,西曰「西成」 ,南曰「南訛」 ,西北曰「朔易。」 正德六年知縣任守德,嘉靖二十一年知縣張道,萬曆六年,知縣張一心繼修。易東門曰「承恩」 ,南曰《廣暉》,西曰《通武》,西北曰《揆文》。四十三年,本府署印同知魯廷彥重修。四十六年,知縣張諭增修。
皇清康臨二十三年,知縣馮大奇始請詳《上臺捐俸》。
倡輸改創為甎城
淇縣城 即古殷墟地,相傳漢時築。隋發朝歌置衛縣,此城遂廢。唐、宋、金因之。元至元丙子,都轉運使周惠請立淇州,因舊城增修。明正統十二年,知縣董英重築,周圍八里三百步,高一丈五尺,廣一丈,四門各建城樓,四角各建角樓。修土堞二千三百有奇,池深七尺,闊一丈二尺。弘治、正德、嘉靖間,知縣顏頤壽、高傑、杜巖、劉金、方員相繼修理。嘉靖二十二年,知縣張宜周圍接築五尺許,引斮脛河水以益池。萬曆癸巳,通判盧茂繼修,改建西門於北,以固風氣。崇禎七年,知縣程墨建南北外城門。十年,知縣路鴻逵修,周圍磚堞二千有奇。
輝縣城 。外城土為之,周圍十里許,即古州城。相傳肇自「共國。」 舊基四門,遺址尚存。內城亦土為之,即今縣城。景泰二年,知縣方中矩重建,周圍四里四十八步,高二丈六尺,廣三丈五尺。東南、西三門:東曰「朝京,南曰望汴」 ,西曰「觀瀾。」 池深一丈,闊八尺。正德十二年知縣趙鉞,嘉靖三年知縣許琯,萬曆六年知縣聶良杞,十五年知縣盧大中繼修。崇禎五年知縣張克儉因流寇入輝,沿山作亂,遂改建城垣。下為石城,高一丈,上磚城,高一丈六尺。
皇清順治九年夏雨連綿四垣,崩頹二十餘丈至十
五年知縣秦長春修築,始完。
衛輝府關梁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關隘
延津關 在府城東南二十五里,基址尚存。魏于禁守延津,與樂進等擊袁紹,關羽斬顏良、文醜,即其地。舊設巡檢司,今屬延津縣。
臨清關 在新鄉縣東二十里。隋楊元感反黎陽關越王侗、樊子蓋等勒兵備禦,修武縣人相率守臨清關,即其地。
侯趙川關 在輝縣西北六十里。登十八盤,踰石磢嶺,連山四障,儼如城郭。其中曠衍,泉甘土肥。資村、平羅、沙堽、北流四社民居之。北接林慮,西瞰陵川,即宋岳飛戰處。明設巡檢司。有弓兵二十五名。
鴨子口關 在輝縣西五十里。山路險阻,西通陵川,為兩省襟喉。明設巡檢司弓兵。同上數石門口 ,在鴨子口東北。左右山險,關門壯偉。鴈翅坡 在侯趙川之西。連山跨水,關門天險,固若金湯。樓扁「鴈翅凌雲」 ,遇警則設兵守之。嘉靖間,分守參政李充濁建置。
橋梁
德勝橋 在府西關衛河上。正統四年,知府葉宜易木以石,成五洞。成化「九年,知府邢表。十六年,鎮守太監藍忠、知府張謙。弘治五年,知府王儼。嘉靖元年,守禦所人謝宣繼修。三十四年,知府范充濁撤舊大新之,成九洞。」 尚書王英有記。瀕郭橋 在德勝關北。
通汴橋 在通汴門外
蒼河橋 在府城北三十里道光店北。又蒼峪山內,歲修小橋十數處。亦名「滄河小橋。」
櫺星橋 在府學前,萬曆十六年建。
玉虹橋 :在府城內,知府王時濟建。
公濟橋 在府德勝關西。書辦官趙起引、庠生汪崇文建。
小石橋 在德勝關西。康熙三十年,郡守胡蔚先捐俸重造。有《碑記》。
邵公橋 在新鄉縣北關。衛水經流其下,北通共城。宋政和元年,知縣邵博創建,因名。明正統二年,知縣諸賢重修。弘治八年,知縣王統易以石,加七洞,民樂成之,更名曰「民樂橋。」 嘉靖癸卯,知縣侯東加九洞,增石檻,歲久傾圮。
皇清康熙二十八年,知縣周毓麟增修。
衍慶橋 在新鄉縣西門外。弘治九年義官臧榮建。
瞻忭橋 在新鄉縣朝陽門外。嘉靖間,知縣侯東增修,加石檻。
迎恩橋 在新鄉縣東門外。舊名「槐陰」 ,致仕官王貫建。嘉靖間,知縣侯東重修。
皇清康熙二十八年,知縣周毓麟增修。
濟人橋 在新鄉縣北關東。嘉靖二十二年知縣侯東修。
合河橋 在新鄉縣西北二十里,永康社。西山諸泉匯於丹河第二渠,入清河,至此與衛水合,故名。明初建橋三竇。隆慶六年,知縣于應昌修易石分七竇,輿徒利之。
永濟橋 在獲嘉縣西北十五里,元延祐間,主簿賈節建。至正十三年重修。
三橋 在獲嘉縣西北十五里,地名「吳澤。」 嘉靖間,僧常月於橋左創佛殿、講堂、僧舍二十餘楹。高村橋 ,在淇縣北二十五里高村社,淇水經流其下。
斮脛河橋 在淇縣城南五里官道上。邑人董玉、孫弘道修。
西巖橋 在淇縣南二十里西巖村東斮脛河上。
思德橋 在淇縣北十二里思德鋪南小石河上。
高登橋 在淇縣南三里官道上。嘉靖二十四年,邑民高登建。
殷墟橋 在淇縣北五里,知縣李尚實建,有《記》。善明橋 在輝縣西二里,俗呼大橋,衛水經流其下。金明昌三年建,明弘治七年,知縣李蹤修,訓導蕭英《記》。
雙溪橋 在輝縣西北五里,俗呼「馬家橋」 ,二橋相連,百泉分水流經其下。元皇慶二年建。三渡橋 在善明橋西,百泉水支流經其下。新石橋 在善明橋南。隆慶間邑民靳壽建。便民橋 在輝縣西南二里。俗呼「張家橋。」 嘉靖間邑民張倫建。
利涉橋 在便民橋南,邑民胡京建。
雲門橋 在輝縣南十五里,弘治十五年知縣李琮建。以上四橋,俱百泉水所經。
朱家橋 在輝縣西南十里,卓水萬泉經流其下。
藺氏橋 在朱家橋下流,邑人藺公九女所建。橋上有「九女祠。」
胡村橋 在輝縣西三十里,洪武三年建。丁公泉經此,兩涯荷花,一望無際。
薛家渡 在淇縣東南三十五里。
西巖渡 在淇縣南二十里。以上二渡,俱齊衛河。
衛縣渡 在淇縣東十五里。
《府志》未載關梁
[编辑]《汲縣志》
[编辑]乾石橋 在衛城西北,防水溢。弘治年間,知府嚴禎建。
雙河橋 在河西雙河口。河水泛溢,病涉者眾。郡人典史何廷捐己資百金,築橋二座,行者便之。
正陽橋 三座各三洞,在明潞藩府正門外,即當日舊城河地。明萬曆十六年,封潞藩,展南城知府周思宸建。
管家橋 在城北水屯前。
興隆橋 在李彥屯
劉家溝橋 在城西十二里,石駝村北。
東關石橋 二座
北關石橋 四座
《胙城縣志》
[编辑]香臺關 ,在縣西南三十里,後屬延津縣。「三城門小橋。」
學門小石橋 俱為沙掩。
徒杠 在縣西十餘里四柳村西黃河故道。每歲夏秋之際,雨積汪洋,人病徒涉。明萬曆五年,知縣徐峨構木為橋,名曰「徒杠」 ,往來稱便。後廢。宜村橋 在縣西南二十里,即金正大間徙置縣治處也。
南宋渡 在縣東南十五里。二渡俱通黃河,久涸。
馬村渡 在縣西六十里,通沁河,久涸。
《新鄉縣志》
[编辑]普渡橋 在朝陽門外,圓通庵前。順治間,知縣王克儉建。
西渡橋 在來賓門外,九蓮庵西。崇禎年間建。
《獲嘉縣志》
[编辑]蔣溝橋 在縣東北十里。
溝西莊橋 在縣東北十二里。
雙馬營橋 在縣正北八里。
淇縣士
東門石橋 明嘉靖間孝義鄉民王九思建。北門石橋 ,明嘉靖六年鄉民王智修。
南門石橋 明嘉靖六年,典膳李常修。
富陽橋 在北關官道上。
舊石橋 在縣西南三里。
白家橋 在縣西三里斮脛河上。
泥河橋 在縣東北十里小石河上。
遷民橋 在縣東北八里小石河上。
董家橋 在縣東北十里小石河上。
路家橋 在縣東北十二里小石河上。
土城口橋 在縣東北二里。鄉民郭嵐重修。西岡橋 在縣東五里小河上。
高家橋 在北關火神廟西。
四莊渡 在縣東十五里北留屯東淇河渡口。臧家渡 在縣東南十八里留店社淇河渡口。閻村渡 在縣東南二十里閻村社淇河渡口。
《輝縣志》
[编辑]姬家橋 在善明橋南,舊架木為之。嘉靖四十二年,始易以石,行者便之。
雲橋 詳見古蹟
興龍橋 在縣東五里許。萬曆四十三年,義民張守智建。
洪濟橋 在縣東北十三里共山之陰。萬曆四十六年,義民侯芳創建。
青龍橋 在縣東十五里。天啟初年,縣令陳必謙率義民李楚創建。
新橋 在縣東南一里。天啟二年,舉人呂大濩建。
畦雲橋 在縣西十五里。天啟五年,里民郭朝光建。
永賴橋 在縣南一里。崇禎元年,鄉民《谷得雨》建。
廣濟橋 在縣南二里。順治十四年,道人易成建。
金湯橋 :在縣城外東北隅。順治十四年,道人李清適建。
通濟橋 在縣西五十里峪河集。崇禎四年生員何繼崑建。
步涉橋 在縣東南十里。順治十六年,生員郭守一建。
衛輝府封建考 府志
[编辑]周
邶武王既克殷,分其畿內地,自紂城以北謂之邶,南謂之「鄘。」 初以封紂子武庚祿父,比於諸侯,以奉殷祀。武庚祿父作亂,周公以成王命興師伐殷,殺武庚祿父,以殷餘民并其地,益封衛康叔。今汲縣東北有邶城是也。
《路史》:「邶武庚之封,霍叔尹之;鄘,管叔尹之。」 《文獻通考》:封康叔於衛,而以邶、鄘封同姓之國。其後衛子孫稍并邶、鄘二國,故《邶》《鄘》之詩,皆言衛事。《山堂考索》:「自紂城北謂之邶,以封紂子武庚。南謂之鄘,以管叔尹之;東謂之衛,以蔡叔尹之。」 按諸說不同,附注於此。
鄘,《路史》云:「今衛之汲東北有故鄘城,今新鄉縣西南有古鄘國」 是也。
胙伯,姬姓,伯爵。周公庶子胙所封之國,後為南燕國,今胙城縣是也。
南燕。伯姞姓,伯爵,黃帝之後,其地即周公子胙之所封者也。隱公五年,衛以燕師伐鄭,及莊公二十年,衛帥燕師伐周,立頹,皆南燕也,後無考。凡伯,姬姓,伯爵,周公第二子,為周畿內諸侯,封於凡,世為卿士。厲、幽之時,凡伯作《板》《瞻仰》《召旻》諸詩以刺之。魯隱公七年,王使凡伯聘魯還戎,因伐之於楚丘以歸。今輝縣西南二十里有凡城,即其地也。
共伯,姬姓,衛僖侯世子,名餘,武公兄康叔九世孫,始封於鄘。共,即今輝縣是也。
漢
殷王司馬卭,初為趙將,定河南,數有功,故楚項王立卭為殷王,王河內,都朝歌。二年春三月,漢王自臨晉渡河取魏,將兵從下河內,虜殷王卭,降之。自立至亡,凡十四月。漢因置河內郡,卭子孫家焉。
新鄉侯豹,漢清河剛王子。宣帝本始四年封,地節四年薨。子釐侯步可嗣,孫煬侯尊嗣,曾孫侯佟嗣。元始五年,上書言「王莽宜居攝。」 莽篡位,賜姓王。
《新鄉侯鰓》,漢東平煬王子。平帝元始元年封,八年免。
共莊侯盧罷師,漢初以齊將從淮陰侯起擊項籍,又攻韓王信於平城有功,封於共,食邑一千二百戶。二十六年薨。孝文七年,子惠侯黨嗣,八年薨。十五年,孫懷侯高嗣,五年薨,亡子。元康四年,詔復家。
《汲紹侯公上不害》漢高帝六年為太僕以擊陳。
豨有功,封於汲食邑一千三百戶。三年薨。孝惠三年,子夷侯武嗣,二十七年薨。孝文十四年,孫康侯通嗣,二十七年薨。建元二年,曾孫侯廣德嗣。九年,元光五年坐罪誅。元康四年,詔復家。南燕侯樊儵治《春秋》之學,自壽張侯徙封南燕。見《一統志》、本府名宦。
隋
衛昭王爽,文帝弟。帝受禪封。子集嗣。煬帝時,坐罪廢徙,不知所終。
唐
衛懷王元霸高祖子早薨武德初追封諡泰太宗子以嗣元霸。
保定,宗室西平王子泰徙封,復以保定嗣。衛王灌,宣宗子。大中十一年封,十四年薨。《宋》
衛王元佐,太宗長子。初封衛王,後徙封楚,坐罪廢為庶人。真宗即位,復封爵。仁宗初,薨。
衛國公握徽宗子後進封安康郡王。
衛國公𥍓,藝祖十世孫。寧宗慶元四年,育於宮中。嘉泰二年,封衛國公。開禧三年,立為皇太子。嘉定十三年薨。
明
汝安王,憲宗第八子,孝宗之弟。弘治四年封,十四年之國衛輝。嘉靖三十七年薨,在國五十八年,無嗣,諡曰《安郡王》。三府第在府城內東。弘治十一年,以布按分司千戶所、縣治、儒學、城隍廟、預備倉各基改建。
潞簡王,神宗弟。萬曆十二年封於衛府第。用汝府舊基,展前面折儒學并民居,拓城池,改建。王性嚴刻,好遊獵,尚武,左右多獲罪死。萬曆三十五年暴薨,諡曰「簡。」 子小王襲封。小王習文翰,嗜古玩,權由宦寺。崇禎甲申,流寇西逼太行,於二月十八日為總兵卜從善擁護,攜宮眷寶器渡河而南,後歸命。
皇清而終。其府第宮殿俱於順治五年折毀,木植運
入
「京師止存週圍牆垣及《望京樓》」 云。
獲嘉昭定王,早薨。長子封為趙世孫《成皋王》。見
《河南通志》
[编辑]衛輝府公署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本府
衛輝府治 「在城正中近北。唐貞觀初建,元為總管府。」 明洪武三年,同知吳鼎重建。成化三年知府趙文博、十年知府邢表、正德十六年知府翟鵬、萬曆五年知府暴孟奇繼修。十三年知府周思宸於大門內、儀門外,東西各闢地一丈餘,宏開方正,增築周圍牆垣,更葺宇舍。正堂五間,後堂五間,東經歷司,西照磨所。房科東西各十六間。戒石坊在甬道上,儀門、大門各三間。寅賓館在大門西,內有菉竹堂、君子軒。萬曆十四年知府周思宸創建。知府宅在後堂北正中。清軍廳 在後堂左。
同知宅 在清軍廳東北。
管糧廳 在後堂西北
通判宅 在管糧廳西
「理刑廳 」 「在後堂右。」
推官宅 在理刑廳西
經歷宅 在清軍廳東
照磨宅 在經歷宅南
大備庫
司獄司 俱在儀門外西。
司獄廨 在獄南
吏廨 七十二間,俱在西房科後。
「申明亭 」 在大門右。
旌善亭 在大門左
候館 在府西南
稅課司 在府城南,洪武六年建。
陰陽學 在府治西南,弘治間改建。
醫學 在府治西南,弘治間改建。
僧綱司 在府治西南寧境寺內,洪武二十三年建。
道紀司 在府治東南,太乙萬壽宮內。洪武初置。
預備倉 廢,今移《舊潞藩》內。
行署都察院 在府城西關德勝橋北。嘉靖二
年知府翟鵬建,明季改府學。
察院 有二:一在府治西北,嘉靖十三年知府呂顓建,明季毀壞。一在府治南,萬曆十四年,知府周思宸建,見在新城裏。大堂五間,二堂五間,過亭四間,晏息亭三間,書吏房六間,上廚房三間,下廚房三間,兩皂隸房八間,大門三間,二門三間,兩官廳六間。
布政分司 在府治西南。弘治間建,明季改縣學。
按察分司 在府治西北。弘治間建,明季毀。參將營署 在廢藩府西華門內。
汲縣治附郭 。舊在府城外二十里。唐貞觀初徙府治東南。洪武三年重修。弘治十一年修汝府,因改太僕分司為縣治。今在府治西南。大門、中門各三間,正堂五間,後堂三間,衙神廟三間在二門外。寅賓館三間,獄房二間,俱在二門外。戒石亭一座,東西司房各十間。旌善亭在大門左。申明亭在大門右。知縣公廨在正堂北正中「縣丞公廨 」 ,在正堂東。
主簿公廨 在正堂東,今廢。
典史公廨 在正堂東
吏典公廨 六十六間,在正堂西,今廢。
太僕分司 在寧境寺前,今廢。
「分守河北道 」 ,在東華門內,原係潞藩看春館也。後改為「屯田道。」 裁屯田,移守道於內,深邃宏麗,後有山、池、樓、亭、房共百餘間。
鄉學所 在府城隍廟前,有碑記。今廢。
公館 三處:一在府前儀賓府,一在南門內《南公館》,一在譙樓後文公宅。
常平倉 廢,今移縣治東官房。
潞府倉 在正陽門內左側。原潞藩貯糧之所。因「廣積倉」 殘破,將本府倉改置潞藩府倉。內養濟院 在府治西北。
漏澤園 在《山彪》東。
外縣
胙城縣治 在邑之東北隅。舊在城東龐固社,漢時始建,隋唐因之。宋歷金、元,或為河圯,或為沙沒,凡三遷定於此。明洪武十年併入汲,十四年復設如舊。詳見《沿革志》。大廳三間,榜曰敬事堂。兩庫房。東庫貯貢金,存西庫貯兵器。廢六房在署東、西兩廊,知縣劉純德重修。皂隸房在甬道兩旁,月臺下。戒牌一座在儀門內甬道間。儀門三間,東西角門各一間。「監禁」 在儀門外西。東西收糧廈各三間,在大門內甬道兩旁。知縣霍炳重建,久廢。衙神祠在迎賓館之後。迎賓館在大門內之東鐘樓北。明崇禎十一年知縣李鏡典重建。鐘鼓樓各一間,在大門內,東西相向。明萬曆九年知縣霍炳重建。大門三間,順治三年大梁道李芳蘊題聯云:「雉堞肩齊,人和不藉山谿險;沙堤天造,民隱思瞻宰相行。」 旌善亭在大門外東,申明亭在大門外西。二堂在大堂後,知縣劉純德重修。
縣丞宅
主簿宅
典史宅 俱久廢
行署布政分司 ,在縣治西。弘治六年,知府王儼改建。
按察分司 在布政分司西。
府館 在縣治西,知縣霍炳修。
陰陽學 醫學 在縣治申明亭西。
僧會司 在華嚴寺
預備倉 在邑中,元帝廟前。
義民倉 久廢
義倉 有三:一在縣南門內,一在棘針鋪,一在蔣村,明萬曆九年,知縣霍炳建,後廢。
養濟院 在南門內觀音堂後。
漏澤園 在東門外大堤之東。明萬曆間,知縣霍炳建,久廢。
新鄉縣治 在城內西北隅。唐時建。宋廢,後復置。元至元間知縣劉理,明洪武元年縣丞王克敬重建。天順六年知縣楊清,十八年知縣儲珊,弘治八年知縣王統,隆慶間知縣張範、盧大謨繼修。
皇清康熙間,知縣李登瀛復修正廳穿廊、退思堂退
廳幕廳在堂右。官庫在堂左。儀仗庫、架閣庫、戒石亭知縣盧大謨改為坊,東西二司房。吏廨在主簿宅前。衙神祠舊在二門內,知縣儲珊改建大門東。寅賓館在大門外西。知縣王開建,題「虛受軒鼓樓。」 知縣李登瀛增置。旌善亭在縣門東。申明亭在縣門西。知縣宅在正廳後。思末堂在正宅東。俱知縣周毓麟建。
縣丞宅 在正廳東
主簿宅 在正廳西,今廢。
典史宅 在縣丞衙前
行署察院 :在新街。按《縣志》云:舊為太僕寺,今建義學。
布政分司 在西街。洪武初,知縣胡南溟建。按《縣志》云:「今改察院。」
按察分司 在縣治西。洪武間,知縣胡南溟建。按《縣志》云:「今建省身書院,祀蘧伯玉。」
府館 在按察司西,知縣李全改建。以上行署,俱萬曆六年知縣余相重修。
新分司 在布政司前。萬曆間,知縣盧大謨修,今廢。
勸善亭 :在縣治西。知縣李登瀛建。
息訟亭 :在縣治西,知縣李登瀛建。
陰陽學 「在縣治東,洪武初建。」
醫學 「舊在縣治西,洪武初建。弘治八年,知縣王統徙置臨川街。」
僧道會司 僧在華藏寺,道在城隍廟。
豫備倉 ,在北小街。康熙三十三年,巡撫顧復捐俸添設廒房二十間。
《新豫備倉 》在新街察院左。今存其址。
社倉 舊大趙、李臺、郭柳、《張青》等社,各有義倉三十間。今廢。
養濟院 在華藏寺西
桑園 :在城東關外。知府張謙、知縣鄺瓚建,久廢,知縣余相查復。
漏澤園 一在縣北壇後,知縣王素建。一在東關,知縣王開建。
獲嘉縣治 在城內西近北,始建未詳。洪武三年知縣熊邦基重建。景泰七年知縣薛良,天順四年知縣邢表,成化十八年知縣吳裕繼修。萬曆十二年知縣樊楠,三十一年彰德府同知署縣事張蘊道重修。
皇清康熙二十三年,知縣馮大奇增修大堂三間庫。
房四間捕署三間,在堂西。鑾駕庫二間六房科二十間,在東西。役房各二間,在儀門外;東西收糧所東西各三間;迎賓館五間衙神廟三間大門三間儀門三間馬神廟一間。旌善亭、申明亭俱在縣治前。榜棚東西各八間。以上俱康熙二十三年重修。
縣丞宅 在堂東
主簿宅 在堂東北,久廢。
典史宅 在堂東南,久廢。
縣監 在二門外
行署察院 在縣治東北。洪武十七年知縣劉諶建。成化十九年知縣吳裕、萬曆十四年知縣張諭,三十一年署縣同知張蘊道重修。
布政司 即東司,在承恩門內,始建未詳,萬曆年間,知縣張諭,三十一年管縣事彰德府同知張蘊道繼修。
皇清康熙二十三年,知縣馮大奇增修。
按察司 即前司,久廢,在縣治東南,舊為衛輝府廳,成化二年縣丞韓彝建。十九年知縣吳裕,萬曆十四年知縣張諭增修。
亢村察院 ,傾廢已久。
皇清康熙二十三年,知縣馮大奇重修。
陰陽學 在縣治東
醫學 在縣治西
僧道會司 在縣治北
預備倉 在大門內西,共三十間。
惠民藥局 在里仁街。久廢。
養濟院 舊在揆文門外。成化二十一年,知縣吳裕遷於城內東南隅。萬曆元年,知縣高應選仍遷舊地,久廢。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知縣馮大奇復創建於「承恩門。」
《畦桑》園 舊在縣北邑厲壇右。成化六年,本府同知張謙督知縣鄭福相隙地於此,廣袤計十畝,分鑿畦井,構亭三間,門一間,碑一道,以記創興始末,久廢。
漏澤園 在承恩門外一里內。成化二十年知縣吳裕立,久廢。後又於城東二里許添置一所,地二畝;亢村南置一所,地二畝。俱四十三年本府署印同知魯廷彥立。俱久廢。
淇縣治 在城內東北。始置於漢,為朝歌縣治。隋廢朝歌置衛縣,移其治於淇河之東。古衛國地。唐、宋、金因之。元至元間,置淇州,復移其治於故地,即今治也。至元九年,知州高德淵創建。明「改為縣。洪武三年知縣段珉,弘治十一年知縣顏頤壽,嘉靖二十三年知縣張宜重修。正堂三間,左右耳房二間。嘉靖二十三年」 ,知縣張宜重。
修
皇清順治三年,知縣蔡藿重修。
縣丞公廨 在正堂東
主簿公廨 在正堂西,今廢。
典史公廨 在正堂東南。
獄房 在正堂西南
行署察院 在縣治西,弘治七年建。
布政分司 在縣治西
按察分司 在縣治南
府館 在縣治西
接官亭 在縣南二十里。
皇華館 改為「行察院。」
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治前,正德十二年建。僧道會司 在縣治西。
常平倉 在縣治大門內西。明正德十四年知縣杜巖建。嘉靖十年知縣方員,二十三年知縣張宜繼修。
豫備倉 在縣治大門內東。明正德十四年知縣杜巖建。嘉靖十年知縣方員,二十三年知縣張宜繼修。
養濟院 在縣治西南。明洪武初建,官亭三間,左右房一十八間。嘉靖二十三年,知縣張宜「改建。」
恤孤房 十九間,在縣治西南。明正德十三年,義民李深施建。
漏澤園
輝縣治 在縣中近北。創自隋、唐,五代、宋、金因之。元至治間,知州楊禮因廢址重建。明復為縣,洪武三年重建。成化二十二年,知縣張麟、弘治八年知縣李琮繼修。大堂三間,扁曰「親民。」 後堂五間,扁曰「慎獨。」 左右翼室各三間,幕廳三間,在正堂左。庫樓一座,嘉靖己酉年,知縣高崙建。庫房二間,在正堂左。架閣庫三間,在正堂右,久廢。御箴坊在甬道上。房科在堂東西各十二間。倉房十間,在東角門左。獄房十二間,在西角門右。儀門三間。衙神祠三間,前有抱廈三間。門樓一間,在儀門左。寅賓館三間,在儀門右。萬曆戊寅,知縣聶良杞創建。
主簿宅 在知縣宅東。舊係縣丞宅,原有「主簿舊宅」 ,在知縣宅西,今廢。
典史宅 ,在主簿宅南。
吏廨 東西二所,共房四十八間。
行署察院 在縣治東,弘治八年知縣李琮建。分守道 在儒學西,嘉靖二十年創建。
按察分司 在南門內西街。弘治十一年,知縣劉玉修。
府館 在縣後街南。萬曆十四年,知縣盧大中創建。
侯趙川巡檢司 ,在縣西北六十里。洪武三年建。
鴨子口巡檢司 在縣西五十里。成化元年建。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治西,洪武十七年建。僧道會司 在西關觀音堂。
豫備倉 在東門內街北,外坊一座。
兌軍米倉 在縣治南一十五里雲門鎮「北官亭 」 在東關外。嘉靖間改建,今廢。
養濟院 在南司右,正德十六年改建。
漏澤園 在縣西北二里。
畦桑園 在縣南二里。成化六年建。。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