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608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六百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六百八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六百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六百八卷目錄

 重慶府部彙考二

  重慶府山川考二

  重慶府城池考

  重慶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六百八卷

重慶府部彙考二[编辑]

重慶府山川考二[编辑]

《府志》
未載山川
[编辑]

江津縣志

鐘山 ,在縣東十五里,以形名。

插旗山 在縣東三十里。

四覺山 ,在縣東三十五里。

九盤山 ,在縣東四十里,路轉九折而上。金紫山 ,在縣東四十五里,日出雲紅黃,或云「上有金紫光祿大夫墓。」

龍門山 在縣東六十里,兩峰如門,故名。白虎山 在縣東六十里,上有白石如虎。兜鍪山 在縣東七十里,以形名。

二賢山 在縣東。以毋雅、石公恕先後居此。虎腦山 在縣東七十里,上有杜萃老石刻。駱來山 在縣東,上有陽照峰極高,感勇峰秀峻如筆,溪水一派遶其下,而本山之形如駱駝。官山 在縣東八十里。上有大塚,名為「官子墓。」 制度弘敞巧麗,因名。

燕尾山 在縣東八十里。山分兩股,狀如燕尾。鳳冠山 在縣東百十里。形如鳳冠,高下序列。西山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石壁上刻有「古人終古礙新月,半邊無夕陽」 之句。

雙山 在縣東百二十里。二峰突起,青翠可人。石屋山 ,在縣東南百二十里。山極峭,上有石巖如屋。

香爐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

頂山 在縣南四十里。山頂平正。

金鳳山 在縣南五十里。形如飛鳳。

馬鞍山 ,在縣南五十里,以形名。

聖燈山 在縣南。相傳石隙有夜光如燈。紫金山 ,在縣南八十里。

文筆山 在縣南,一名「感勇峰」 ,二峰如筆。陽照山 ,在縣南一百一十里。

月行山 ,在縣南一百一十里,其形如月。中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四山環之。

犀牛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形如牛臥。大埡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高峰聯峙,僅通一埡為路。正德辛未,副使李鉞破賊方四于此。虎頭山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

四望山 在縣南一百一十里,山四面皆如屏。三華山 在縣南一百三十里,二峰特起如華。牛心山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

青山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

常樂山 ,在縣南一百六十里。

馬騣山 ,在縣西十里,以形名。

鶴山 在縣西二十里。上有仙鶴池。邑封御史楊濟之莊居于此,因號「鶴峰。」

五臺山 ,在縣西三十五里,連亙五臺。

蓮花山 在縣西三十里。

遊溪山 在縣西。唐刺史趙延之曾遊此。周望山 在縣西六十里,邑人龔懋熙有記。樓臺山 在縣西八十里。邑參議陳渭世家其側,上有觀音閣,渭扁「樓峰書院」 ,遂以自號。同心山 去縣西九十里相連。山腰各有流泉,流出合一。知縣楊元吉刻「石室煙霞」 字。

張公山 去縣西一百里。相傳昔有張姓者據險於此,上有古城,井田。

登雲山 ,去縣西一百二十里。

草墩山 去縣西一百三十里。

人高山 去縣西一百三十里,絕頂有石,如人營盤山 ,去縣西一百三十里。正德辛未,流賊方四屯兵于此,尋敗去。一在縣南二十五里,周圍峻絕,中如砥平,古屯營之地。正德庚午,破賊方四,都憲林破賊曹甫,屯兵于此。

寶鼎山 去縣西一百三十里,上有三石如鼎。正德中,鄉耆鄧剛率眾築為寨,盜不敢侵。銅鼓山 ,一在縣西一百三十里,與插旗山相對。一在縣南一百里,上有石如鼓。

游心山 去縣西一百三十里。溪山之間,一峰孤峙,草木禽鳥可人。上刻「游心山」 三字,有銘。

鐵山 ,去縣西二百里。石色如鐵。

銅鼓箐 去縣西三百里。

寶屏山 ,去縣西南一百五十里,高極千仞,平正如屏,石壁五色,左右螺髻二山有䫫「石獸。」凌躐山 在縣西南,以山最高,登者如凌雲。雲鳳山 去縣北四十里。

岫雲山 ,去縣北十五里。

滸溪 去縣北二里

白淘溪 去縣南三里入江。

渡頭溪 在縣北三里,入江。

磨刀溪 或名「毛桃溪」 ,以聲相似而訛稱。一在縣南三里,一在縣西三里,皆入江。

水桑溪 在縣東。二水合流入江,又名雙水。雞公尾溪 在縣西五里。

三會溪 在縣西十五里,俗名「大深。」

雙漩子溪 在縣西十里雙扇門下。水勢奔湧成雙漩。

傍鹿溪 ,在縣西北十五里。發源華蓋老龍池,曲流入江。

赤巖沱 ,在縣西二十里。

張孝溪 在縣南十五里。

麻子溪 在縣南二十里七孔山下。

南江河 ,源自播州經綦江,至南江口入江,舟楫通焉。

柘溪 ,在縣東三十里。

狀元溪 在縣東三十里,又名堯渡。

楊壩 在縣東一十二里。

九龍溪 :在縣北四十里。

石鼓溪 :在縣東四十里。

金子溪 :在縣東五十里。

寶珠溪 在縣西南五十里,入江。舊傳夜有光,一夕風雷破山龍,奪珠而去。

寶羅溪 在縣東五十里,入僰溪。

青石尾溪 :在縣東六十里。

青泊溪 :在縣東六十里。

麻沖溪 在縣東七十里,入筍溪河。

九牛溪 :在縣東七十里。

石龍溪 在縣東七十里。

吼溪 在縣東八十里。石梁東入,其聲如雷。五岔溪 ,在縣東八十里,即綦江河也。一分為五脈,流為一

清水溪 在縣東八十里,入南江口。

後溪 在縣東南八十里。

濺溪 ,在縣東南八十里。

智溪 去縣九十里,入僰溪。

渝子溪 ,去縣九十里,入河。

梨子溪 在縣西。源自長池人高,合流入江。張村溪 ,在縣南一百里。自燕尾發源,逆流二十餘里入江。

碓溪 ,在縣西一百三十里,入江。

三渡水 在筍溪河屈曲,必三渡而後達。龜子溪 ,在縣東南一百五十里。中流有石如龜,入筍溪河。

榆溪 去縣一百五十里,入江。

糯米堆 在縣西五十里。

黃石龍溪 在漢東

清溪 ,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

九溉溪 有「董公」 、「黑石」 、「金釵」 、「虎子」 諸名。

九渡水 ,在縣西一百三十里。一水九曲。倒流水 ,在縣西一百五十里。

五脈水 ,在縣西一百五十里。

月沱 ,在縣東南一百五十里。其形如月。黃沙溪 ,在縣南二百里。

《線水 》石隙中有水如線出,甚旱不竭。

江柸溪 在縣西二里大江側,石盤磅礡,鑿渠引水為九曲,碑刻磨滅莫考。其方冬春之交,遊人泛觴遊樂,踰月則漲沒矣。

老龍 在華蓋山上,世傳「龍穴于中」 ,履之則地動。

官塘 在縣北四十里。廣袤二十餘畝。

長池 ,在縣西七十里,石生一池,水四時清洌。蓮池 ,在縣東南三十里,廣袤一十餘畝。《長壽縣志》

雲臺山 在治北,一名「安樂山」 ,上有雲臺觀。白龍山 ,在治北,雪庵和尚隱此。

西山 去治西三十里。嵯峨回複,連峰疊嶂,延袤數百里,為縣治祖龍

龍寨山 在治南,秋容可掬。《八景》載:「龍寨、秋容。靈尖山 ,去治北四十里,孤峰特立,亂世邑人居此,一名麟潛山。」

奶山 :去治北四十里。雙峰對峙,幾如天目山。

考證

前兩乳也

黃草峽 ,去治東十五里。《水經注》:「江水又東經黃葛峽,山高險無人居。」 《益州記》:「涪州黃葛峽,今名黃草峽,山草多黃,故名。」 《通鑑》:「大曆四年,涪州守促使王守仙伏兵黃草峽」 ,即此。古樂溫歸並涪州,故以涪州名。今屬長壽縣,俗名黃草山。相思崖 在黃草峽上,崖產相思竹,竹連理,若桃釵之形,今絕種矣。見《益州記》及《涪州古志》「集仙山 在治北。」

巾子山 :在治北十里。

金盤山 在治西

扁巖寨 地險可守,與天臺、漏明並列為三。青煙洞 ,去治西七里龍溪內,雪庵和尚曾遊此,一名「清淵洞。」

仙女洞 ,去治西北九十里,舊傳有仙女棲此,人或聞笑語聲,其形卒不可得而見也。

三江灘 去治東五里。三江相接,中有沙洲,為鸂𪆟鷗鷺棲息之所。白頭灘 去治東五里龍溪河入大江處,灘水湍悍,行舟難進。取太白《黃牛峽》詩「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之意,故名。

「龍溪 」 發源老龍洞,逶迤入江,俗名「龍溪河。」 「松柏灘 」 ,靖難時,雪庵和尚隱此。

榮昌縣志

寶珠溪 去治南四十里。唐貞觀時,漁人郭福夜捕魚,見水際有光,即之,有蚌如斗,剖之得珠徑寸,獻之太宗,賜以《積善碑》。

單石溪 ,在治南九十里玉口山下,石谷發源。《涪州志》

鷹舞山 去治南五十里。每年三月,有群鷹數百翔舞其上,其年鷹多則歲豐。上有古剎碑記。遊藍山 在治東南,昔藍真人修煉于此,故名。鳳凰山 去治南七十里,上有龍泉,形如鳳冠。三華山 去治東九十里。

孩阜山 在治西

黃草峽 ,去治西六十里。

分水嶺 :去治南八十里。

鐵江河 去治北一百里,流出長壽界。

漁溪河 :去治西六十里。

飛水洞 去治西六里

白龍洞 :去治南五十里。

石鼓溪 :去治西五里。

梨鄉溪 :去治西六十里。

龍王沱 ,去治西二里。

彭水縣志

午風山 在城內。林木蔥蕯,石磴曲折,上建長壽寺。每夏月當午,清風徐至,邑人多憩息其上。獨秀山 在城東北,一峰高聳,岡嶺環列。明萬曆時,建浮圖于嶺上。天啟時,常建學宮于桂嶺。至今泮池櫺星門尚存。

琴山 在城西壺頭山下,其形如琴,故名。插旗山 在城西南,黔水遶其前,山峰聳翠,形如插旗。

萬壽山 在城北,一名「高峰。」 五嶺峙其後,九曲遶其前。上有真武觀、玉皇閣,茂林修竹,臺榭可觀,為一邑之勝概。

鳳鳴山 在城北,其峰曰「朝陽峰」 ,巍峨高聳,特出諸山之上。舊名「騎龍山」 ,今改「鳳鳴。」

「石花巖 」 頂連摩雲石,巘如花,晚霞返射,光彩燦然,將晴則光鮮明,將雨則光闇淡,《八景》之一。蟠龍山 在城西石華巖後,勢如蟠龍。

臥佛巖 在城西江邊,巖上有穴,穴中有石,如老僧偃臥其中。

櫃子巖 兩崖屹峙,峭壁摩天,郁水經其下。巖上有三穴,穴置木櫃各一,上下懸絕千仞,人跡不能到,留傳數千百年,莫知所創始。明季時,一千總入黔江,以砲損櫃之一角,內有白翎毛,飛出乃止。邑人常泛舟遊於巖下。八景之一。《望中山 》去縣東十里,黔郁通衢,登高一望,城郭廬舍皆在目中。

借穀山 ,山高千仞,上有洞,相傳為山神所居。每遇歲饑,土人與神借穀,攀藤附葛,能陟險者,始可至。後有還以秕者,神怒斷藤,不可復借。「十二盤山 」 ,山形盤曲,故名。相傳上有洞,內貯金銀,有人欲取之,蜂蟒環繞,風雷驟至。明嘉靖中,有杜柳池者居洞傍,每日掃地得銀數分,僅供日用。後有借其金銀器設醮供神者,醮畢欲不還,鬼物夜號其門,詰旦視之,器已不見,土石崩溢,洞門填塞不復識。

南望山 ,去縣北五十里。四圍絕壁,僅通一徑,中有平原,可以耕植,居民常避兵其上。

半月山 ,去縣二十里,形如半月。

湧泉山 山頂有清泉湧出,雖大旱不涸。龜池山 山形如龜,四面平原,上有桂樹,秋發黃花,冬開赤花,有池去山二、三里,將晴則水碧,將雨則水混,將雪則水黃,居民每以卜晴雨。游龍山 去城東北五十里,山形逶迤橫亙,勢如游龍,林木蔥蔚,歲寒不彫。

翠屏山 與游龍山對峙,草木青翠,形如列屏。鳳凰山 ,郁鎮主山也。山巒秀麗,狀如飛鳳,與伏牛山對峙。山麓有井曰「丹井」 ,相傳黃山谷煉丹于此,石刻猶存。

清明山 :去縣東北八十里,與中路土司分界。鳳池山 :山高數千仞,四圍峭壁陡絕,壤接唐崖、沙溪諸土司,居民嘗據此為險。

印星巖 去縣城四十里,上有題名。

瀑布巖 在鹿渡灘下。懸瀑千尺,如白練掛空。馬巖 巉巖千仞,俯臨大河,以《羊腸》《鳥道》紆繞于危巖峭壁間。鑿石為徑,僅可容步。其石磴懸絕,架以木梯,攀鐵索而上。巖左有大穴,居民常避土兵於穴內者八十餘家。

五婦嶺 在城北。相傳文昌帝君煉藥摩圍洞中,五婦朝夕侍奉,後化為五嶺,因此為名。鳳凰峽 今縣治建其上,以形如鳳翅,故名。方石峽 在城西北,峽內有石,其形方正,故名。「門扇峽 。」 峽內兩石相對,其形似門,故名門扇。鹹山峽 去縣西四十里。相傳峽內有鹽井,峽口尚有煎鹽舊址。

文秀峽 在縣城東北

摩圍洞 洞在雲頂峰,世傳文昌帝君奉親修煉於黔中。「摩圍洞」 為蜀山神八十二化之一。「山神洞 」 洞在麻油灘之上,峭壁千仞,林木稠密。昔有土人趙某者,樵於山,偶入洞中,見二老圍棋,旁有鐘,擊之以石,響若雷震,趙耳遂聾。今舟經洞下,間聞鼓吹聲,其神最靈,人不敢犯。老龍洞 洞在採芹城側,極深邃,清流自洞中湧出,相傳有龍居焉。土人採藤於山,見龍盤臥洞口,頭角崢嶸,鱗甲光耀,少頃徐入洞云。壁風洞 ,在城北,洞臨郁水,明建亭以避暑,風從四壁而來,雖盛夏無暑氣,洞中凡凳猶存。黔水 發源黔省,經酉陽司南來,繞縣城轉而西流。《方輿記》曰:「黔江經彭水達涪州,即此。」 郁水 發源楚省唐崖諸土司,經郁山鎮而繞縣城之右,與黔水匯于萬壽山前,曰「兩河口。」 兩山之麓,石齒交錯,水折西流,形如戶檻。

木洞江 發源中路土司,匯郁水經縣城之右。長溪 一名九曲河,在萬壽山前,溪流九曲盤旋,每遇水溢,邑人常泛舟遊詠。八景之一:「梅溪 」 :溪流曲折,夾岸梅花,香聞數里。溪畔有穴,泉水清洌,每春月時雨,小魚自穴中而出,味尤肥美。溪口有石梁跨其上,曰「龍橋。」

清水溪 水自石洞中出,相傳神龍居焉。冬夏清徹,可鑑毛髮,故名。昔黔江蔡貢生客京師,與一老人同舍。生歸,老人予以一簪曰:「持此扣清水溪,洞門可入也。幸為我寄書焉。」 生至,扣之,洞開,則朱門綠戶,畫棟雕梁,如王侯第宅。一老嫗出迎,宴之以酒,水陸備陳,非人間常味。乳犬在旁美甚。生索于嫗,欣然與之。甫出洞,則轟雷震耳,犬入地中,隨有清泉湧出,名曰「狗泉。」

麻油灘 去城東五里。浪濤洶湧,澎湃如雷,舟不可達縣鎮,往來必易舟以濟。

鹿渡灘 在城東,兩崖無蹊,逕郁,水最險者「新開洞灘 」 在城東,久雨山崩,擁石成灘。聳洞灘 縣城南十五里。左右山峰形如筆架,高聳插天。巖上有小洞,洞口窄小,內平敞深邃。灘在犀角斗巖之下。

沿灘 去城南五十里

龐灘 去城西二十里

下沿灘 去城西三十里。

木㯶灘 去城西五十里,有新舊木㯶,相去數里。康熙十七年三月二日,山石崩裂成新木㯶,舊木㯶之勢稍減。每冬月水涸,灘險尢甚。四十八渡水 ,兩山對峙,一水紆繞,凡四十八渡,其源上達于真安州。

南渡沱 在城南渡口,金鰲沙伏於下流。「北津沱 」 在城北渡口,郁水將匯入大河沱有沙磧堆阜以塞下流,曰「中堆。」

白鶴灘 在城北,淺沙輕浪如白鶴飛舞,故名。灘在郁水小河之口,每春月桃花水泛,大河之魚逆水騰躍而上,漁人利焉。

三潮水 去城西五里,臨于大河。每日子午酉三時,山谷隱隱如雷聲,水自石罅中湧出如海。

水之潮汐焉,舟行遇之則吉《八景》之一。

溫塘 在城南甘山之麓。其水冬夏俱熱,人語喧笑則其熱如沸。相傳病疥者浴之即愈。餘各州縣志缺。

重慶府城池考        府志[编辑]

本府。巴縣附郭。

重慶府城池 石城,明洪武初,指揮戴鼎重建。崇禎中為獻賊燬壞。至康熙二年,總督李國英督兵將補築完固。外高二十丈,內腰牆高六尺。周圍一十二里六分,腰牆二千一百二十六丈,垛口三千四百九十垛,門一十七。太平、出奇、金子、南紀、通遠、臨江、千廝、朝天、東水、以上九門現開。「仁和、鳳凰、金湯、定遠、洪崖、福興」 、即西水門。「翠微」 、「太安。」 以上八門未開。

外州縣

江津縣城池 石城,明成化中同知莫琚修,高二丈六尺,周圍一千三丈八尺,為九門。南安、東阜、迎恩、西鎮,以上四門現開。北固、通市、嘉會、臨江、德威,以上五門閉。明末鄉紳刁化神增修長壽縣城池 ,無城垣,三里半。按《通志》:「土城,永川縣城池 石城,明成化中同知莫琚、知縣劉鳳築,高一丈五尺,周圍四百丈,門六。仁惠、義正、阜民、嘉惠、文明、武德。」

榮昌縣城池 石城明成化中,同知莫琚、知縣譚林築,高一丈五尺,周一千丈,門四:「南和、東泰、北謐」 ,以上現開,西寧未開,外環以濠。

綦江縣城池 石城,明成化中主簿宋璧重修,高一丈一尺,周四百九十丈,門四:「迎恩、柔遠、永川。」 以上三門現開,「偃武」 未開。萬曆中盜賊楊應龍破,尋復。

皇清知縣李秉直捐貲重修。

南川縣城池 明成化中,知縣劉斐始築土城外,高一丈二尺,周三里五分,門四: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外環以濠。

黔江縣城池 「石城,明洪武知縣盧祥砌,高一丈一尺,周三里五分,門四領彝向東,宣化、永遠外環以濠。」

合州城池 石城明成化中知州唐珣重修,高一丈七尺,周二千九百二十二丈,門十二。「廣濟、會江、阜民、觀德、望江、洛陽、瑞應、迎恩」 、以上八門現開。演武、「修文」 、「迎暉」 、「安遠」 以上四門未開。萬曆三年,知州史修移治瑞應山麓。

忠州城池 「石城,明洪武中,調長沙衛軍築,高二丈,周圍五里三分,門五:修文、修政、懷忠、懷賓、《賦清》。」

酆都縣城池 石城,明天順中知縣柴廣築。弘治中知縣李毅明「重修,高二丈,周六百丈,門五。宣化、迎恩、會川、陽和、屢豐。」

墊江縣城池 石城,明成化「初知縣楊端築,高一丈九尺,周一千丈,門四,人和、大定、太平、永安。」 涪州城池 石城,明成化「中砌,高一丈八尺,周四里,門五: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小東門。」

彭水縣「城池 石城,高一丈二尺,周二里。門四:曰東門,曰西門,曰南門,曰北門。」

重慶府關梁考        府志[编辑]

本府。巴縣附郭。

佛圖關 在府西十里,為重慶要隘。

銅鑼關 在府東二十里。

二郎關 :在治西北六十里。

青木關 在治北六十里。

儒林橋 在府西四十里。

善會橋 在府北城內忠孝坊。

白節橋 去治南八十里。

遇仙橋 在治西南

蹇家橋 在治東十里

響水橋 在治南

江津縣

崖門關 即鴈門關,在縣南三百里。偽夏明氏築關以為壘關,北屬江津關,南屬播州關。內地自洪武來,民死兵戈,背鄉井為無人境。拋糧三百七十石,皆筍溪里甲賠納。正統中,里耆龔秉和以事聞,例拘不果。自是糧仍里甲分賠,而地

為流亡淵藪矣。然地雖有界,民無適主。天順以來,播中彝酋招其民入關三十餘里,地與民皆播州主之。弘治中,里民陳詞高都御史委主簿高厚往勘,上下納播州之賄,所謂《荒田冊》《地理圖》者俱不一目,以地併民俱屬播,可為一嘆。此關適播州之總路。正德庚午、辛未,盜之往還皆自此出,而播州之彝因而摽掠亦自此出。邑人以事達於林都憲、何副使,將命官勘理界限,復立此關,軍務繁劇中止。

大通橋 去縣西六十里。

馬騣橋 去縣西八里

德明橋 去邑西七十里。

續昌橋 去邑南三百里。

太平橋 去邑西北七十里。

文明橋 舊名「小石橋。」 嘉靖辛卯,邑民龔自誠、郭仲卿醵金修建,庠生周魯《記》。

長壽縣

興賢橋 去治西一里,係大江瀼水無源。新橋 去治東半里,其水與桃花洞源同。遇仙橋 在學右,今圮。

悅來橋 在治東

海棠橋 去治北八十里。其溪水係雲臺山下山谷發源,經流七十里至高洞合流,二十里至龍溪河下大江合流。

葛南橋 :去治北五十里。

沙河橋 :去治北六十里。

永川縣

迎恩橋 在治東五里。溪水自箕山發源,流四十里至迎恩,二十里至惠民橋,七十里至豬羊溪。下江津大江合流,不通舟楫。

惠民橋 在治南一里

殷家橋 在治西二里。溪水自桂子山谷發源,流三十里至殷家橋,二里至惠民橋合流,不通舟楫。

雙石橋 在治西二十里。溪水自大足縣玉口山下發源,流五十里至馬龍灘,交永川縣界,接流五十里至雙石橋,又六十里至跳石溪,交銅梁縣,接流五十里至合灘河,合流東注下涪江,不通舟楫。

永濟橋 在治內

躍龍橋 在治西,去城一里。

通濟橋 在治南

相公橋 去治西一里。溪水自溫湯峽口發源,過相公橋,流三十里至馬坊橋,六十里至𩰚牛石,與來鳳橋溪水合流,下大江,不通舟楫。拱秀橋 在治南門外。

演武橋 :在治北門外。

迎恩橋 去治東半里。溪水自溫湯峽口發源,流二十里至迎恩橋,九十里至𩰚牛石,與馬坊橋合流。下大江,不通舟楫。

來鳳橋 :去治東南二十里。

馬坊橋 :去治西南九十里。

榮昌縣

朝陽關 ,去城東一里。

思濟橋 去治南二里

清平橋 去治東二十里。溪水自縣東青松山下發源,經流二十里至清平橋,又十五里至觀音灘河合流,不通舟楫。

靖樂橋 去治南二十里。溪水自縣南馬鞍山下發源,經流十五里至靖樂橋,又十五里至觀音灘河合流,不通舟楫。

永利橋 去治東五十里。溪水自縣南慶雲山下發源,流一十五里至永利橋,又五十二里至觀音灘河下合流,不通舟楫。

東郭長橋 「去治東四里。溪水自順慶府安岳縣石羊場接流起,十五里至東郭長橋,三十一里至流虹橋,二十里至路孔河」 ,交榮昌縣接流入瀘州界,不通舟楫。

流虹橋 :去治東三十五里。

化龍橋 去治東十五里。溪水自縣東巫林山下發源,經流十里至化龍橋,又三十里至東郭長橋河合流。不通舟楫。

濟民橋 去治南五里。溪水自艾山下發源,經流十二里至濟民橋,十八里至東郭長橋河合流。不通舟楫。

綦江縣

趕水關 有巡檢司,今裁。

孝感橋 去治南六十里。紹興間,有里婦隨姑過溪,其姑墮水,婦即赴救,漂至灘下,忽若有人扶出,姑婦俱得全活,故以名橋。

魚梁橋 在治南三十五里魚梁渡之下。知縣。

徐榮建,義民李文燦重建,詹勝之重修,今圮。「廣濟橋 」 在聖果寺前。

萬壽橋 在治南四十里。魚梁河,黔、蜀通道,山溪多派,合流迅疾,屢修屢燬。崇禎十二年,一僧斷手誓建,鑿穿石瘠,控為六洞,功歷三年乃成,因名。

南川縣

冷水關 去治北一百里,高十里,交涪州界。鎮江橋 「去治南十五里,溪水發源,自方竹箐山谷起流,三十里至雀屎崖塘,十里至鎮江橋,十五里至僰水橋,又二十里至水東橋,五十里至涪州大溪河合流,不通舟楫。」

僰水橋 今毀

水東橋 去治北四十里。

黔江縣

梅子關 ,去治西三十里,高一里,向東,路通彭水。

亭子關 去治西一百一十三里,路通彭水。石勝關 去治東五十里。

老鷹關 去治東三十里。至今把隘。

石牙關 去治東七十里,至今把隘。

白巖關 去治西六十里。見今把隘。

阮公橋 去治西一里

龍橋 :去治南五十里,旱橋。無水。

合州

長春橋 去治北二里,天雨成溪。

石鼓橋 去治東三里,溪水自銅梁南峰山谷發源六十里,至石鼓橋,下大江合流,不通舟楫。鳳西橋 去治西七里,溪水自煉山谷發源五十里,至落陽溪,下大江合流,不通舟楫。

臨清橋 :「在治北城內。」

浴溪橋 去治西四十里。自中峰山發源,十里至浴溪橋,又五十里至樓灘合流。

武勝橋 去治北三里。發源由蓬溪縣至乍石灘,交定遠縣界,接流三十里至橋下,五里至大江,不通舟楫。

永濟橋 :去治南十里。

烏木橋 在治西城內,自龍透山田溝水發源,經流二十里,至縣,穿城過烏木橋,出城至涪江合流。

忠州

嚴顏橋 ,去城東半里,出山谷,雨下則有此溪。折桂橋 ,在治南城內,溝澗多雨,水從此出。天生橋 ,在治東城外有石渠長三丈,似橋,因名。

酆都縣

沙子關 ,去治南二百里。

總真橋 在治北平都山下。

天仙橋 在治東白鹿山發源,流三里至長壩子,下大江合流。

墊江縣

何公橋 去治北一里,溪水與三河口同源。惠民橋 去治南三里,源同高灘溪。

涪州

望州關 去治南七里,都諫劉秋佩《碑記》:「白雲關 去治西南七十里,劉黃門建,有碑記。」 瑞麟橋 去治西一里。

永安橋 去治南三里,與吳公溪同源。

會同橋 去治北十里

通仙橋 在治西,相傳白鶴仙人曾過此。洗墨橋 去治西五里,又名黃艤沱。昔山谷題詠遊此,有《野史夏可洲碑記》。

通濟橋 ,去治東五十餘步。

清溪橋 去治西五里

彭水縣

亭子關 在邑城東北一百里,黔江縣界。白巖關 在縣城東北八十里,中路沙溪司界。大池關 在縣城東七十里,酉陽司界。

福慶橋 去治南一里。溪水自東山谷發源,經流三里,至橋下一里入大江合流。

懷遠橋 去治南二里

天生橋 在龜池眾水會處,有石橋跨其上,形勢天生,因名。

龐公橋 在郁鎮街中,明時建。

《府志》
未載關梁
[编辑]

江津縣志

大中橋 在縣西一百五十步。今名「楊師橋。」 寶羅橋 在寶羅溪。

石灰橋 在華藏寺

駱來橋 以「駱來」 山名。

濺溪橋 在登龍山下

姚四橋 在樓臺山下

萬師橋 在石溉。以上六橋俱義官鄭重建。筍溪橋 在縣南一百里。

高湖橋 在縣東一百三十里。

永濟橋 在縣西十里。教諭張錄有記。

傍鹿橋 去縣西十三里,川省通衢。舊有橋,為水所沒。嘉靖乙未,邑耆杜茂同僧隆寅、隆泰等,醵金重建,壘巨石,覆以瓦屋,甚堅且久,旅人德之。邑監生李廷春《記》。

九龍橋 在九龍鋪

通遠橋 在縣東三里

渡溪橋 在石錠鋪

廣濟橋 在縣東四里

梅溪橋 在梅子溪,俗名「龐家溪。」

嘉惠橋 在縣西三十里。

吼磑橋 在縣南一百里。

通道橋 在五岔之右,邑人鄒魯記。

飛龍橋 在縣南八十里。成化中重建。

杜市橋 「正德中建。」

雙石橋 在縣南二十里。

凌遠橋 在縣南十五里,由貴播官道。昔係土橋,一雨輒濘。嘉靖癸巳,僧人正松同鄉耆劉彥彬等,修建石橋三洞。邑庠生曾志信記。

惠遠橋 在縣南七十里。《鄒魯記》。

檬橋 在縣東七十里

宋公橋 在油溪,當要路。舊土橋,水溢,則行人病涉。主簿宋秀清率民建石橋一所,計三洞。邑人楊彝記。

會通橋 在縣一百里,陳渭有《記》。

中渡 「在。」《溪驛前上渡》 在黑龍磧。

僰溪 在南江口

白渡 在白渡驛

牛渡 在縣東一百五十里。

石門 在石羊驛下

「五臺 」 在石羊驛上。

傍鹿 去縣十五里

周渡 在縣東四十里

漢東 在漢東驛

陳渡 在縣東四十里

長壽縣志

清風橋 去治北四十里。

豐樂橋 去治北四里

杜舟橋 去治北十五里。一名「萬古橋。」 邑人古照然建。康熙三十六年,知縣劉若鼐重修。磧溪橋 去治西二十里。

張雄橋 去治西十五里,今圮。

冉師橋 去治東北十里,邑人冉姓建,故名。康熙三十四年,知縣劉若鼐重修。橋上為屋十二間,以瓦覆之,行人得憩息焉。

納溪橋 去治北三十里。

彭水縣志

統境關 :去縣城東五里。康熙七年,設立千總,汛防關隘。

二峰關 在縣城北

黑門堡 ,在縣城東北唐崖司接壤。設立把總防汛。

遇仙橋 在縣城南

鹿渡橋 在鹿渡灘

龍橋 郁水之源,高百仞,兩山對峙,中有石岡跨其上,故名。

雙龍橋 在木棕灘。萬曆初,欒文偉造。

餘「各《州縣志》」 缺。。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