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14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十四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十四卷目錄

 常州府部彙考八

  常州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職方典第七百十四卷

常州府部彙考八

[编辑]

常州府學校考書院社學附

[编辑]

通志縣志合載

本府。武進縣附郭。

常州府儒學 在府治西二百餘步。青烏家指為鳳凰展翅形,故科第甲於他郡。按舊志,先聖廟在荊溪館南。唐李栖筠為州刺史,文治蔚興。五季兵燹,廟毀。宋太平興國四年,郡守石雄更卜今地。景祐三年,詔許立學,乃即廟建焉。明年,賜田五頃。嘉祐六年,知府陳襄增廣之,摹石曼卿所書「敕建州學」 四字揭之門。王安國記之,謂為東南偉觀。崇寧三年,知府朱彥於學南建狀元橋。五年,行三舍法,廩士多至千人。知府徐申立坊橋南,曰「進賢」 ,旁植亭曰「榮賜」 ,以侈其盛。建炎四年又燬,惟大成殿巋然,奎扁昭回,宣和御書也。紹興四年,知府俞竢闢四館舍學者。七年,知府虞澐建門堂兩廡。淳熙十一年,郡守張孝賁撤堂新之。十四年,知府林祖洽建御書樓,藏高宗所賜《六經》墨本、《孝經》石刻。紹熙、嘉熙間,漸次增建,并葺諸齋。齋有六,又有養正齋以訓小學。學田有記,祭器官書有所。德祐乙亥,燬于兵。元至元、元貞相繼重建。延祐間,增置大小學,四齋為六,各設訓導。壬辰、丙申,兩遭兵燹,蕩然無遺。明洪武初,未遑創造,以師生附武進縣學肄業。五年,知府孫用始建大成殿塑像,立志道、據德、依仁、游藝四齋,旁設射圃。永樂、宣德皆有修建。知府莫愚即射圃作觀德亭,東西創廬舍四十楹。成化二年,知府卓天錫重建明倫堂,增建廬舍至八十楹。五年,同知謝廷桂復建四齋,刻未文公所作《同安縣學四齋銘》于壁。是歲六月,堂燬,樂器、祭器、書籍悉燼。卓天錫以聞,許復建。又請給御製《大誥》諸書,增建尊經閣,規製完美。弘治十四年,郡守連盛建素王宮坊于櫺星門外。正德七年,知府李嵩增建號舍,立「泮宮坊。」 嘉靖初年,增建啟聖祠,更像為主,又建敬一亭,遞年修葺。萬曆四十五年,知府劉廣生重修。崇禎間,學諭汪會海重修學宮,改建「天下文明坊」 、「春風桃李坊」 、「宮牆璧水坊」 ,皆會海書額。

皇清順治十四年,邑人楊廷鑑倡修。康熙元年教授。

郭士璟重修尊經閣,十二年,文昌祠傾圮,教授王邁重修。

學田 撫按項下,原額學田一百六十六畝。學道項下,原額學田五百二十畝九分五釐五毫一絲。又另項學田八十一畝,與縣學一遞一年輪收。

武進縣儒學 在縣治東南一里許。按《宋志》:武進、晉陵二學,舊附于郡。咸淳元年,即法濟廢寺改創立講堂,匾曰「尊經、列齋四,博文、輔仁、升俊、復禮。」 以寺租為學糧。宋季燬。元設教諭一員,附于郡學。天曆間,總管移剌迪創建未就。知事翟思忠、縣尹陳瑛踵成之。明洪武五年,知縣董尚展拓舊基,建禮殿三間及講堂東「西二齋,改築櫺星門南向,設射圃于學宮之東。」 主簿尹克昌等繼加修治。宣德二年,知縣蔡貴購民地拓之。正統元年,知縣朱恕重構殿廡。成化十年,知縣熊翀撤舊號房,改建東西樓二十二間。又建尊經閣。市民地,移射圃、饌堂于閣之左。十五年,知縣魏璋增崇禮殿,重建門廡。弘治初,知縣胡瀛更建殿廡、堂齋,又于學宮外別購民地,置號舍八十餘楹。正德辛巳,知縣徐官以講堂之後阻于民居,市地擴之,闢道櫺星門外,使達宮牆,以遠媟慢。嘉靖十一年,知縣馬汝璋建啟聖祠、敬一亭、名宦祠。萬曆二年,知府施觀民、知縣茹宗舜改建大殿,殿後為明倫堂,堂後築臺,臺建文昌祠。五年,知府穆煒開池于泮池之外。三十年,知縣晏文輝復建饌堂三間,改「釋菜」 為「奠禮。」 正殿傾圮,天啟六年,知縣羅華袞重修。

皇清順治十四年,邑人楊廷鑑、陸自巖、教諭張如璿。

訓導范幟重修。康熙八年教諭王琰「重修」 「明倫堂圮」 ,楊廷鑑倡捐重造「振德堂圯。」 四年,重建學宮。

文廟:正殿三間。東廡十二間,西廡十二間,戟門九。

間。櫺星門、泮池、石橋、宮牆。璧水坊、禮門坊、義路坊、雲衢坊。學頭門三間,二門三間,東西號房各十一間,尊經閣三間,兩旁耳門二間,東一間。土神祠。東講堂門一間,西講堂門一間,東齋房五間,西齋房五間,明倫堂三間,堂前鐘鼓亭各一間,振德堂五間,文昌閣三間,啟聖祠三間,東西耳房各三間,敬一亭「今廢。」 「太和、元氣坊」 一在方池南,今廢。「教諭署」 一所,「緝熙齋」 一所,今廢。「存省齋」 一所。

龍城書院 在縣東局前。明洪武間,嘗移置雜造局於此,為五縣歲造緞疋及箭枝之所。萬曆初,知府施觀民改創「龍城書院」 ,尋奉旨拆毀,鬻其地於民。三十一年,知府歐陽東鳳贖地建先賢祠,又創「經正堂。」 傳是堂與諸賢講學於其中,蓋避書院之名而舉行其實。一時咸稱為盛事云。

道南書院 在朝京門內南察院東,即元萬戶侯府也。天順間,改為毘陵驛。正德己卯遷驛於朝京門外。知府陳實即其地創建「道南書院」 ,祀楊龜山等十一人。又延毛給事憲講學其中,一時士子多所興起。無錫邵寶為之記。嘉靖間,倭寇告警,分設常鎮兵備道,駐劄武進,因改書院為兵備道,遷諸賢木主於二賢祠,書院遂廢。東坡書院 在顧塘橋北,即孫氏館故址。宋乾道壬辰,郡守晁子健塑像建祠。元至大間,改建東坡書院。至正末廢為民居。今無考。

城東書堂 在定安東鄉。即楊龜山先生講學處。先是,周恭先創建書堂以居從游者,徒日益眾。復創城西書堂,孚先主教於東,恭先主教於西。龜山先生至,遂讓館焉。書堂後燬於兵,地歸他族。宋紹熙二年,郡守陳謙贖以公帑。四年,郡守黃灝即其地立龜山先生祠,以二周侑。淳祐間,郡守王圭以薦福寺私田歸書堂,為養士用。元改「龜山書院」 ,設山長一員主之。至正間,燬於兵。明成化間,郡人鄭觀復建祠其地。未幾又廢。遂改祀龜山先生於朝京門。其城西書堂地無考。

延陵書院 在雙桂坊季子祠西。康熙七年建。先是祠側故有官基四畝,餘,為居民兼并。明萬曆間,賢裔吳統鳴之,郡守譚、縣令徐清出之,後復遭侵占。康熙七年,統曾孫發祥再清出之,請於郡守駱鍾麟、藩司慕天顏學使簡上,興建延陵書院。其陶甓木石之費,出發祥捐貲居多。康熙癸丑,即書院設局,纂修《武進縣志》

學田 撫按項下,原額學田一百九十九畝六分四釐六毫。學道項下,原額學田二百九十七畝八分九釐四毫四絲二忽。又另項學田八十一畝,與府學一遞一年輪收。

外縣

無錫縣儒學 在縣治南三百步,前臨束帶河櫺星門之內,東名宦祠,西鄉賢祠,又東為宰牲所,又西為具服所,入為戟門,上為

先師殿。殿前為露臺,環以石闌。丹墀之旁為左、右廡,丹墀之中則有宋時古檜學宮。前為狀元坊,本為宋蔣重珍建,後凡元魁鼎甲皆列牓其上。入為學門,稍折而西為泮池。池有橋三,其中橋有亭,曰「騰蛟。」 入為儀門,門之左二先生祠,祀教諭衛銑、訓導孟世威。右土神祠。入為馳道,中為明倫堂,其東齋曰「居仁」 ,西齋曰「由義。」 堂左右有庫,以貯祭器案籍。堂後為講堂,為會饌堂,署曰「賢樂處」 ,並萬曆初知縣周邦傑建。講堂之旁有時雨齋及倉廚之屬,今廢。會饌堂後教諭署在焉。前有齋曰「素似」 ,後為內署。明倫堂之東曰「起敬坊」 ,後有亭三,中刻「敬一箴」 ,左右刻《五箴註》。歷亭而上有池,跨以石梁,入為尊經閣,東西皆有號樓,閣之後為「啟聖祠」 ,嘉靖初置,其地本為「五先生祠。」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知縣徐永言修建《起敬坊》之東。

為「西齋署舍,折而南為東齋署舍並廢為圃,知縣徐永言始復建一齋以居之。」 又「明倫堂之東,舊為射圃,今廢。其前東南隅為文昌閣」 ,明萬曆中,知縣陳以聞建。按:是學建自宋嘉祐三年邑宰「張詵後。崇寧中,詔頒學制,會詵猶子元度繼宰是邑,更廣之。紹興間胡舜舉再修。嘉定十年趙崇要樹以戟門,擴新其舊。元」 延祐中,闢其西南為教官之署,制乃差備。及總管薛世昌、知州高闊闊出葺於至正之初,而其後旋燬於兵。明洪武十一年,知縣袁大興始更創復。二十八年,郭文昌重修。永樂中,邑士布政殷序倡置齋廡。宣德中,知縣唐泰安又積加增葺。成化中,同知

謝廷桂、知縣賴英、李恭再拓地而新之。嘉靖初,奉詔易木主,且置「啟聖祠。」 萬曆間,知縣周邦傑加建二堂於明倫堂後。

崇正書院 在學宮之東五十步。本自學宮移置於此。初,宋寶祐中,縣令袁從為祠,以祀楊龜山。時,陸象山九淵、張南軒栻、楊慈湖簡、袁絜齋燮、袁蒙齋甫、喻玉泉樗、尤遂初袤、蔣實齋重珍曰:「九先生祠,祠既廢,元虞薇山薦發為教授,即今啟聖祠地改置焉。」 去象山、南軒、慈湖、絜齋、蒙齋,而益以李小山祥,名五先生祠。歲久變移,遂遷五先生於旁舍,而專祀文昌。於是邑士馮善論而復之,其後增益繁多。正德中,學臣張汝立以邵文莊議,退諸賢於鄉賢祠,而此為五先生如故。嘉靖八年,將以其地建啟聖祠,於是華郎中雲遷五賢於今地,益以李忠定綱及邵文莊寶為七賢祠,而牓曰「崇正書院。」 至崇禎間,又益以顧端文憲成、高忠憲攀龍、葉少司空茂才、鄒賢良期楨、吳明經桂森,而襲「七賢」 之名如故。此本祠也,而以書院名,因自學宮移置,故附於此。遂初書院 在惠山第二峰下,宋尤文簡公袤讀書地,今廢不可考。

二泉書院 在惠山寺右。明正德中,邵文莊寶建,又名「尚德書院。」 蓋寶購地於僧而多竹。《會考》:宋李忠定居錫之故,惜其久未有祠,遂築室於竹中而祀之。又謂竹有君子之德,故觀物者尚焉,因以為名。祠右有澗,跨以橋,曰「野橋。」 其上夾樹松柏,有徑,曰「雲階。」 其上為亭,曰海天亭。亭之左為超然堂,左曰吟松個,右曰詠竹。個寶嘗為許州,州故有尚書臺而未見,後夢至焉,吟松詠竹,皆是地也。及起,尚書請告作點易臺。既成,而恍然如其夢之所見,因悉仍夢中之名。堂之後為二泉精舍,又名泉齋。齋後琢石為臺,其石一圜象太極,二橢而為兩儀,倍之為四象八角而成卦形,名之曰點易臺。有泉出於石中,名滴露臺。左為兩知亭,刻忠定像於石。右為瘞卷丘,以藏江西視學試卷萬餘。從曲徑數百步而上,為望闕巖,歲時一至拜祝焉。寶無子,沒後遂不能守。按察蔡獻臣出資收而葺之,後亦尋廢。東林書院 亦名龜山書院。宋楊文靖公時,學於河洛而歸,程顥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至常州無錫縣,留十有八年。此為文靖講學地甚久,故其後即東林為書院,而名其祠以道南。元至正間,僧秋潭者,結菴其左,亦以「東林」 名之。明邵文莊寶蓋嘗慨東林書院之廢而興復之。其地在城東弓河之上,牓其門曰:「東林書院。」 門之前建石坊,題曰:「洛閩中樞。」 其陰曰「觀海來遊。」 入門為麗澤堂,更入為講堂,名曰「依庸。」 左右有廊,廊後各有書舍。《依庸》堂之後為廟門,牓曰「燕居廟。」 其堂一楹,曰「中和」 ,中設

先師木主,東西為兩樓,左祭器、右經籍、而別建道

南祠於書院之東,以祀龜山,而以羅從彥、胡珵、喻樗、尤袤、李祥、蔣重珍、邵寶配焉。及忠憲時,又進顧憲成允成及錢一本、薛敷教、安希范、劉元珍。始,其講學時,歲一大會,月一小會,會各三日。其儀注悉用《白鹿洞規》,引而伸之。當是之時,奔走響應,不遠千里,而天下之學者以無錫東林為歸。天啟乙丑八月,詔毀,遂廢。

皇清順治十一年,知府宋之普始檄除「東林地稅。」忠

憲從子提學僉事世泰作「燕居廟」 如舊制。而道南之祠,源流既廣,俎豆日繁。迨尚書湯斌巡撫江南,將追原初制,親詣會講,未竟其事。嗣是知縣徐永言復加繕治,樹之以坊,漸還舊觀。義塾 三:一在女貞觀、崇義坊,元強以德建;一在冉涇橋,明邵文莊建;一在跨塘橋,華郎中雲建,皆廢。

學田 。《元志》有田四十一頃有奇,後無可核。明正德丁丑,督學御史張汝立毀妙覺觀,籍入田四百八十三畝有奇,時邵文莊寶實共主其事。萬曆中,鄒學道迪光置田三百畝,本縣籍入虞相田六十餘畝。崇禎中,馬文肅世奇置田百五十畝有奇,額以六百十二畝供督學公費,三百五十二畝有奇,聽撫按賑貸貧士。嘉靖中,督學聞人詮以「師儒不當親錢穀」 ,命隸縣徵收發學,自是盡供吏胥中飽。

皇清順治三年,署學事府訓導朱鼎具詳《各院》清之。

江陰縣儒學 :宋軍故無學,自熙、豐以前廟祀。

先師學者肄習其中,址在觀風門外。景祐中,知軍

范宗古以鄰於郡獄,卜遷軍治之東南,後廢為營屯。紹興三年,知軍崔頌因廢稍葺之,以縣丞莫份攝教事。五年,知軍邵棠始請於朝,建命教堂東西齋四:曰誠身,曰「遜志」 ,曰「進德」 ,曰《育英》。知

軍富元衡、徐蕆、詹徽之繼修。嗣是教授徐逢年重立講堂,孫應成再建西序,創設義廩;知軍顏耆仲重修東序,拓泮宮外門,建御書閣。元豐二年,縣令楊孝儒鑿學前河,知府徐申穴內子城建縣學門,作觀臺,并內外二橋。元州學仍宋。至元間,知州翟諒、張獻、李師善相繼興作,學廩則視宋為倍。至正間,廟學燬於兵。明丁酉年,江陰侯吳良鎮守,因故址創立廟學。洪武三年,知縣吳志遠重修。十五年,知縣王衡、教諭鄭江建堂於廟左。二十六年,教諭蔡永升、丞賀子徽議為「左廟、右學」 ,乃更建於講堂址,而以廟址為「明倫堂。」 三十年,知縣蔣宥增建戟門、廨舍、射圃。宣德六年,巡撫侍郎周忱、知縣朱應祖大更規制,重建大成殿、明倫堂、君子堂、「時習」 、「日新」 二齋。天順六年,知縣周斌購地拓學門,自是以後,不治者三十載。弘治七年,知縣黃傅始修之,購民廬為名宦、鄉賢二祠。正德二年,知縣劉紘修復之。易敝鼎新,崇高闢隘,由是廟學大治。外為石坊門,入為櫺星門,又入為泮池,方廣皆五畝,甃石兩厓,即宋時學前河也。池上架石為橋者三,穿為九洞。橋北為戟門,左右為兩翼。戟門北中為正殿,殿前為月臺,殿東西為兩廡。西廡之右,南向為祭器庫,東向為刑牲所。廟門而東為儒林坊,後易彙征,入為學門。循東牆西折而北,為二門,曰「禮義相先之地。」 又折而西為正爾容門,後改進賢門。由門循廟而北,正中為明倫堂。堂後為奎文閣,後改「尊經閣。」 堂東為時習齋,西為日新齋。齋左右翼以號樓。由時習齋入,南向為君子堂。由日新齋入,南向為養賢堂,師生會饌之所。堂南為廩。由進賢門出而東為教諭廨,今廢。君子堂後為訓導東廨,今改為教諭廨。養賢堂後為訓導西廨。後訓導省而廨亦漸廢,並教諭廨,而東為射圃,有堂曰「觀德」 ,今廢。廟門之東為名宦祠,又東為興賢坊,西為鄉賢祠,又西為育俊坊,是謂「學制。」 合廟學周垣凡四百五十八丈九尺。十一年,知縣萬𤣱建號舍於觀德堂後,凡屋九聯,各六間,今廢。十五年,知縣王泮大新廟學,修奎文閣,築三台墩。嘉靖七年,知縣張集重修,購廟南民舍為通衢,曰「外泮」 ,鑿池跨橋,旁立廡屋,今廢。八年,知縣劉欽順奉例建敬一亭,介明倫堂、奎文閣間,後徙閣後。嗣是修葺無考。至萬曆二十六年,兵使彭國光、知縣劉學周共議修復,而教諭王之夔獨董其事,朝夕勤勞,鉅細畢舉。三十七年,知縣許達道、教諭戴士傑、訓導王德倓建聚奎亭於啟聖祠之東。古祭器多缺失,德倓獨修補之。崇禎元年,署縣事武進縣知縣岳凌霄修鄉賢祠。大成殿古鼎敝壞,教諭江之湘鳩貲重鑄。六年,學使甘學瀾捐俸濬學前河。十年,學使倪元珙命訓導莊繼光督修,銳意更始。門堂、殿廡、階礎、墉垣,無不堅整,而前諭王之夔至此始祀學宮。十一年,教諭譚振舉濬學前印池得古井闌,為宋治平間物。後兵燹故,自大成殿、明倫堂外,一切圮廢。

皇清順治九年,教諭陳鍹奮然修復,凡瓴甓釘灰丹

漆諸務,無不親自綜理,而廟學之制,為之一新。十一年學使石申修,十四年學使張能鱗修。康熙四年至十三年,知縣何爾彬、龔之怡、教諭宗章峻相繼增修。而彙征坊以歲久忽圮。

澄江書院 在布政坊巷西南。元至正中,州人蔡以忠者,西山先生之裔,以別業一區,田六頃,立義塾。事聞,賜茲額,設山長一員,直學一名。其講會之所曰「德義堂」 ,有銘。時何禮部鏞、蕭揚州琮、劉總管若水、侯治中某、判官鄧定,知事陳文杰,教授翁仁實,行鄉約禮於此。今關壯繆祠即其廢址。

延陵書院 在縣治東城隍廟右。舊為公館。明成化五年,本府同知謝廷桂、嘉靖十一年知縣李元陽重修,改顏為「延陵書院。」 春秋迎季子神位於堂而祭之,學者常會業其中。周垣凡四十五丈一尺。萬曆初改總練官署。崇禎末燬。養正書館 在儒學東中街,北向。舊為社學,歲久為民侵據。明弘治中知縣黃傅釐復之,改今名。拓地增廬,立師設約,萃童蒙之有穎質者,並肄業於其中。政暇,親為訓迪。前為門,中為廳,廳後四周為書房,又後為院,院有軒,周垣凡六十丈五尺。萬曆四十六年,知縣宋光蘭改為推官行署。後廢,里民即其地構土神祠,僧守之。今名「太平菴。」

東門社學 在縣治東隅里仁坊,明弘治七年建。前為門,門之北為廳、為川堂、為寢室,周為從屋,周垣凡三十四丈。十年,知縣黃傅修嗣是推。

官王均、知縣謝寧、郝敬相繼修。後棟宇盡廢,火神廟僧耕其地為菜圃。

西門社學 在縣治西南天慶門內。明弘治十五年,知縣涂禎建。北向為門,正中為堂,堂後為軒,軒左右為寢室。周垣凡二十三丈七尺。今廢。北門社學 在縣治西北。北向基三分,今學廢,其址亦沒為民居。

各鄉社學 明正德十年知縣萬𤣱率令創設,惟夏港、青暘、祝塘、華墅四大鎮稍稍修舉,其他未及也。

宜興縣儒學 舊在縣治東南。宋景德四年建。皇祐初,令鄭民彝徙置南興門外,去今縣治二里。紹熙五年,令高商老修。元初燬於兵,至元中重建。至正丙申復毀。明洪武「初,令謝德清移置今地,建造大成殿暨兩廡、櫺星門及稽古、崇文二齋。」 宣德十年頹圮,令章維澄、訓導羅鵠協力建,工未竟。正統初,令蔣義畢成之。正統七年,令鄒旦復市民地以拓學基,闢為重門,建「文林坊」 於外,而學始閎廣。成化十年,令孟瀛增建東西號樓二十間。十六年,令沈振修建兩廡齋舍、戟門四十餘楹。弘治元年,清戎御史王溫始鑄銅為殿,廡篆爐、祭器。又購西南民地鑿泮池。又市東南民屋,斂租為賓興之需。十三年,丞張朝用、教諭楊清重修明倫堂。正德三年,令孫燧重修戟門、饌堂。八年,令劉一中與邑宦吳儼協力鼎新明倫堂。十二年,令劉秉仁建學職衙門三所。嘉靖二年,令何棟建尊經閣三間,扁曰「奎文」 ,東西號樓二十間。六年,令丁謹又市地濬池,甃石為橋欄。八年,奉詔建敬一亭,屆明倫堂、奎文閣。十年,詔用木主去塑像。又奉例肇建「啟聖祠」 於先賢祠之舊址。二十年,署縣通判焦希程重修,令方逢時竣其功。

崇儒書院 在東察院西。明萬曆甲辰,郡守歐陽、邑令王創建。祀宋唐少祕、明周紀善、萬學博「元」 ,字七十三號。基址二畝六分二釐九毫,今廢去二分八釐一毫五絲。東止察院,西止周房,南止街,北止周房。

明道書院 明太僕王池、史孟麟讀學之所,在周孝侯墓之東。址係太僕自置書院,乃邑令喻致知倡建,以為士紳講習之地。撫院周孔教題曰:「明道書院。」 一時名賢學子雲集,與東林相輝映。

社學 明洪武八年,命諸縣文社學在縣治西南隅。成化間,縣丞戴禮、徐麟重建。弘治間,令王鍭重建。廳堂五間,東西房各三間,門道一座,設教讀二名。生徒選市民俊幼者充之。萬曆季年,虛名備數,多以市井屠沽子弟充之,惟圖苟免差役。然當月吉讀法時,尚有《童子歌》六條詩章,不失古人蒙養遺意,比年竟為絕響,學舍多成瓦礫,僅存二間,徒供胥役之居而已。基址一畝八分七釐,書之以俟後之復古者。「天」 字一百十六號:東止路房、西止巷、南止街。

學田 明嘉靖十一年,攝縣事推官管見「以罰金鬻民田六十畝為學田。」

嘉靖三十三年,巡按御史周如斗入任卿義助學田一千九百七十三畝八分六釐。至隆慶三年,任卿姪任克恭告收田九百七十三畝,止存學田一千畝零八分六釐。

嘉靖三十六年,令董鯤入贖罪田八十二畝一分七釐。又入蔣文瑞入官田六十五畝五分九釐。

隆慶三年,掌縣事通判劉守謙入狄斯道助田五十九畝七分八釐五毫。

隆慶六年,令韓容入鄉民許樞助田二十七畝七分。

又瓦屋一十間

已上共實在學田一千二百九十六畝一分五釐,冬租九百四十九石七斗一升二合三勺,夏麥三石八斗一升七合。

萬曆五年,令丁懋建以前田遞年積弊多端,牒委本學訓導陸振,生員徐太來、邵文孫,沿坵履畝,逐一丈量數目若干,隨因其地之高下肥瘠,定其租額,每年冬米若干,夏麥若干,立石詳載於儒學門內左偏,共丈量實在田地濠塘、屋基一千三百一十五畝九釐三毫,每年擬應實入租米一千五十六石三斗四升八合三勺六抄,夏麥一石五斗九升六合,仍依量過細開款段號數,立冊繪圖,以便稽查。其各佃戶額定每石輸銀四錢,臨徵自行赴縣貯納,頓革一切團保耆民侵漁之弊。

坐落凡八處

一在清東區三十七都,一圖。

一在崇善鄉四十四都。三圖、四圖、五圖。

一在金泉區五十二都,《一、二、三等圖》。

一在開寶鄉五都,《五圖》。

一在山亭鄉五十九都,《三圖》。

一在萬二區滆湖鄉,二十一都,《一圖》。

一在五賢鄉三十都《五圖》。

一在清泉區六十三都,八圖。

已上數目,俱照《碑刻》。

萬曆三十六年,教諭吳登仕捐俸百金,買業戶唐德晟田三十五畝為祭田,勒石學門。

萬曆四十一年,巡撫徐民式,巡按房壯麗,發落滸墅督稅郡丞許某羨金二百五十兩,檄縣增置學田,以為助貧月課之資。又陞任縣令喻致知先存俸金五十餘兩,欲增置義田不果。又署縣通判陳朝璋捐俸四十餘兩,合前銀共三百五十兩七分,買業戶凌雲、張學海田,共一百二十八畝四分三釐三毫,除糧差米三十石七斗八升零,每年實徵租米七十四石三斗六升零,每石折銀四錢。夏麥一十二石八斗二升零,每石折銀三錢。勒碑學門,史孟麟記。

靖江縣儒學 ,造自明。成化八年,知縣張汝華經始之。正德三年,知縣周奇健重修。六年,知縣殷雲霄增志道堂及號舍十二,曰「六德」 ,曰「六行」 ,自作記銘勒石,後廢。嘉靖三年,知縣易幹奉詔易廟像以木主,與丞韋育臣僉謀升建。

文廟以下諸室及教諭、訓導宅。六年,知縣鄭翹教。

諭陳應龍協謀新之,嗣後屢有修葺,尋圮。至。萬曆三十年,發學租三百金,重建尊經閣,移敬一亭於後。尊經閣前為會膳堂七楹,盡撤舊材,悉易以新,費可千金,皆諸生醵金為之。廩生盛時傑輸十之七,一時稱為「義舉。」 四十三年,知縣趙應旟、教諭陸明揚復甃水道,以磚石引泮池作九曲勢,與南市河通。更移前坊稍北,下障以門,左右繚以朱闌,以接櫺星門,周圍十餘丈。泮池南作崇墉,高三丈,廣倍之。崇禎初年,知縣唐堯俞、教諭余懋儼復以《形家》言,移會膳於學門之內,移敬一亭於啟聖祠前。鑿外泮池,與市河通。泮南崇墉更移之市河之南,規制一新,惟

文廟,尚仍故陋,本學科第不利。崇禎十年知縣陳

函輝復謀鼎新,捐俸三百緡,益以贖鍰,共千金,數月告成。行釋奠禮,陳自為「記。」

皇清康熙七年,知縣鄭、教諭袁元復大加修治,煥然。

改觀

馬洲書院 原在西沙,舊蹟已湮。知縣趙應旟植棘為籬,中建寶綸堂三楹,董其昌題額、「天章閣」 五楹。堂以迎詔名,閣以祀文昌,名舍,旁各數楹,規制略備。明崇禎十一年,知縣陳函輝相度經理,就址前及左右市民田十餘畝,舊籬門南出數武,增建堂室二十餘楹,署曰「馬洲書院。」 後燬於兵。

社學 舊在縣南。明正德六年,知縣殷雲霄遷於儒學西址,一畝五分。萬曆初,邑人沈瀚復助一分二釐捐田二十畝,以供社師。朝東門一間,室五楹,中祀宋蘇文忠軾。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