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734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三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七百三十四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七百三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七百三十四卷目錄

 鎮江府部彙考十

  鎮江府祠廟考二寺觀附

  鎮江府驛遞考

職方典第七百三十四卷

鎮江府部彙考十

[编辑]

鎮江府祠廟考二寺觀附    府志

[编辑]

本府。丹徒縣附郭。

金山寺 ,在金山東。晉時建,名澤心。趙孟頫謂元帝時,虞集謂明帝時,未知孰是。梁天監中,水陸儀成嘗即寺修設。《祥符圖經》謂始於唐,因頭陀開山而誤也。宋大中祥符五年,改山曰龍游。天禧五年,復名山曰金,而以龍游名寺。咸平初,澤心寺僧幼聰獻山圖,詔遣內侍藍繼宗賜大藏經。大中祥符五年,詔改山名曰「龍游。」 天禧五年,又遣內侍江德明就飾佛像,給錢三百萬,巿木修寺。寺僧求表舊名,詔山曰「金山」 ,寺曰「龍游。」 政和四年改為神霄玉清萬壽宮。時詔天下悉立此宮。鎮江府以龍游寺改建,徽宗親書殿閣等名賜之,為天下神霄第一。南渡燬於火,淳熙中僧蘊衷重修。明永樂中僧道瀾創建兩廊及毘盧閣。洪熙間,葺大悲殿。正統十一年寺燬,明年都綱弘霔重建,是歲敕賜藏經。自元以來,通謂金山寺。寺中為大雄殿,其前為天王殿,東北為伽藍殿,西為祖師殿,其後越毘盧閣為藏經殿。明侍郎周忱建,以貯正統間賜藏藏經。殿之後為觀音殿,明永樂間,內侍鄭吉祥建。山有薦慈塔二。宋元符末,知樞密院曾布建。宋末燬於兵燹,隆應三年,僧明了募建。

焦山寺 ,在焦山。《傳燈錄》載,「為歷代祖庭。創自漢興平間,名普濟寺。唐時僧法寶重建。宋名普濟庵。元祐初,了元禪師居之,復名寺。景定癸亥燬,僧德瞋建,郡守陳均記」 :「元名焦山寺,兵燬。明宣德、正統中,僧覺初心建,䂓模宏壯。景泰間,其徒弘衍拓之,梵宇之盛,遂與北固金山抗矣。」 鶴林寺 ,在黃鶴山下,舊名竹林,晉大興四年創。宋高祖微時,嘗游焉。及即位,改今名。唐開元天寶間,法照、懸素主其地,始為禪寺,又名古竹院。唐李涉詩:「因過竹院逢僧話。」 即此。後薛朗、劉浩作亂,寺燼。宋紹興中重建,改名報恩光孝禪寺。咸淳間,僧慶清重修。寺在山南,明永樂中寺燼,僧得月就古竹院稍葺治之,即今址也。弘治中,了心始建殿宇。萬曆間,郡守秀水鍾庚陽招僧德乘居之,吏部尚書陸光祖捐金復寺旁侵地,重建天王殿及方丈、僧寮、蓮亭、竹院。馬邦良有《記》。

皇清康熙乙巳,僧靜能《無怠》重修。

招隱寺 在城南七里招隱山。宋景平元年曇度禪師所創。按梁《晉安王綱剎銘》,即戴顒隱居之地。又云:「顒始至京口,嘗居竹林,其後築館此山。梁昭明太子嘗讀書於此。」 元俞用中碑曰:「戴顒女捨宅為院。」 昭明石案尚存。寺有石井,傳為昭明所開。有珠珍泉及亭,李迪構虎跑泉、鹿跑泉,唐學士蔣防為記。泉各覆以亭。有「玉蕊花」 及宋人題詠《玉蕊亭詩》,又有唐、宋諸賢題詠石刻。明正統中,遷於鶴林寺。有米芾南宋戴顒《高士記》斷碑。

增華閣  萬松關 李迪創。唐駱賓王、劉禹錫、張祜有詩。

竹林寺 一名夾山禪院,在城南六里,創建自晉,廢已久。明崇禎間,禪僧林皋來山,構草棚獨居。二年創名「藍。」 上有洛浦基、獅子崖、夾源井、放生池、百尺松、林公泉、普同塔、臥如來祖師塔、一佛居。

因勝寺 在城西二十五里五州山。梁時山中有寺,武帝曾遊幸焉,輦道尚存。宋熙寧中,陳丞相升之葬其親於山,山半,建寺曰「顯慈。」 其登眺所曰「日觀」 ,曰「臥雲。」 蘇軾題其亭曰「臥看滄江」 ,題其泉曰「夕聽流泉。」 建炎間,徙山下,曾布有詩,後廢。先是虎踞門內,唐大中六年建寺曰「妙喜。」 宋元祐中,蘇右丞頌請為功德院,遂名為「因勝報親院。」 有黃庭堅《開堂疏》石刻及米芾跋。寺有石羊,後失所在。元至正間燬,僧懸炫復建。明洪武時又燬。成化時僧戒琇重建,尋廢。萬曆間,有北僧治淨來山中,結茅獨居。郡劉笪、何、曹四姓為市山創建,因移城中「因勝」 舊額於寺,䂓制宏敞。

有普同塔院、千尺井,陳元素《金剛經偈》,曹廷傑記。崇禎末,土兵燬其殿,後禪僧剖玉主寺開叢林。繼以克初,更構大殿。克初逝,僧朗真繼之。善禧寺 ,在朝陽門外,舊名南山報恩。隋開皇間,凜禪師建於通吳門外武烈帝廟側。唐乾符中,愨庵愿師於寺南別創廟,改舊廟為寺,請「南山報恩」 額揭之。元至元中,僧文遷於此,額山門曰「南山福地」 ,即宋安撫使濮氏之故宅。明洪武中,僧源建觀音殿。永樂初,僧用謙建悠然閣,藏殿山門。景泰二年,弘慈重建殿宇。三年,德定奏請,敕賜今額。弘治十五年,道清建法堂。嘉靖間圮,僧明琇重修,後漸荒圮。

皇清康熙丙午。禪僧雲德重修復興「禪林。」本寺原賜

公莊田地九千八百有奇,寺基九百四十畝,今實存僅田十畝,地四十六畝,山十三畝,塘二畝,共折五十七畝五分。嘉靖中,郡守秦淦撰《復田碑》尚存。

萬壽寺 在汝山麓,宋趙安撫故宅。元大德中,僧志和徙此,既而燬。延祐中,復創,又燬。明重建,丁元吉記。後分東西二房,日漸頹廢。

皇清順治戊戌,禪僧端明與徒宗印居東房,募千餘。

金修建,復為「禪林。」

勝果寺 在虎踞門外,宋乾道中,建高宗成肅皇后謝氏功德寺也。后父冀王母慶國夫人劉氏墓在焉。寺有石渠,上構流憩亭,又有古繡七佛像及墨竹石刻,今皆不存。又有銀杏一株,甚巨,相傳創寺時所植。

皇清康熙二十年,內閣學士禮部侍郎張九徵重修。

督工人程東昇捐資助工,募新佛像,延僧主其寺。

登雲寺 在城西登雲門外,舊名「福因智果院。」 唐貞觀間,僧俱胝建,賜額。宋曾文肅公布捨田重建,有登雲臺。明初僧祖心、景泰中僧宗璽繼新之。

能仁寺 在洪澤寺西。舊在城西閘東。宋建炎初創建,待制陳桷以「金壇能仁」 廢額揭之。紹興中燬,開禧三年僧寶福重建。元至正七年又燬。明邑人劉宗璧捨宅創寺於小圍橋西。洪武二十五年僧慶元始遷此。成化己丑僧湛然重建。大覺寺 ,在城南鴻鶴橋北。宋建炎間始創。建炎兵亂,大帥劉光世聚骼瘞此,俗號「萬人墳。」 明永樂中燬,僧圓瞳復創。弘治九年僧雲仙重修。天王承慶寺 在登雲門內陽彭山麓。初名「感慈院」 ,梁天監中建,宋景定初重建。明洪武中僧從福重修。有遠塵軒。

延慶寺 在葛家巷,舊在壽丘山。宋建炎中,燬地為軍寨,而額尚存。景定五年,僧祖亮移額建此。明永樂、成化間,僧慧詮、圓惠重建。

海會寺 在丹徒鎮,宋建炎三年創,舊名「尊聖」 ,後改今額。或云天聖中改名。明正統三年重建,禮部尚書王英記。

永安寺 :在城西石門之東。明弘治癸巳,僧圓海重建。

永業寺 ,在登雲門外,原額「鮮雲寺」 ,又以祀吳季札,呼「先儒寺」 ,宋乾道間建。

皇清康熙間,禪僧鐵梅重修。

東霞寺 ,在圌山下,舊名「顯孝褒親院」 ,唐寶曆間建。

三山寺 在六都崇德鄉。宋乾道三年,僧祖福建。明弘治六年,僧晟重修。

洪山寺 在東嶽廟西,又名「永安寺。」 郡人丁《禮記》。今為叢林。

長山寺 在十四都。宋紹聖四年僧智琦建。永興寺 ,在城西經家灣。宋淳熙二年僧惠隆建。請「金壇」 廢額揭之。

地藏寺 在九華山。明萬曆二十年周棟建。橫山寺 在十四都。宋乾道三年僧道能建。法雲寺 在平昌鄉。唐大中五年建。初名「流水院」 ,宋改今額。寺有大中年所鑄鐘。

大聖寺 ,在新豐鎮,宋景定二年,僧祖灝建。羅漢寺 ,在唐頹山下,唐天復中,安王亡其名。施果園為之。宋建安中燬。隆興中,講僧崇習重建,教授熊克記。明永樂中,楚芳重建。成化末復燬,弘治十年,惠濬重建。萬曆間如亮重建,改名「通濟毘盧閣」,貯大藏經。

水陸寺 在文昌巷羅漢寺南。宋淳祐元年,廙法師建。明洪武中燬。永樂初,僧「慧廣、慧詮重修。」

皇清康熙間,僧道恆重修。

靈建寺 在定波門外,唐元和六年建。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僧尚旭重修。

彌陀寺 在懷德坊車家巷。元至元間,永嘉張

氏捨宅建

玉山報恩寺 在西津渡口。元至大三年建,即「浮玉亭」 基也。明弘治間,郡守王存忠重修,構觀瀾亭,尋圮。崇禎間,昭陽李長科憫風濤溺人,即山下建避風館,僧長鏡主之。樓閣宏敞,往來江上者,得憩息待渡。又募造救生船十,拯溺論生死,殊其賞,利濟甚眾。

普照寺 在郡城壽丘山巔,宋高宗故宅也。初創寺名慈和,後改延慶。先是,泗州有僧伽塔,紹興中,建塔院於此山之上方,以奉僧伽像,名曰普照。元僧祖滿創楚山閣,趙孟頫書額。至正中,西竺僧法喜以音吐洪暢,賜號圓音大師,為三十六路講師,被命至寺講梵書。築半山亭,扁曰「開演長生御講。」 明初,郡守俞淨能命僧曉堂大加修飾。正德辛未,監察御史謝琛屬推官史魯,分寺後隙地建宗忠簡公祠,今廢。張祜夜登慈和寺,上方有詩。

龍華寺 ,在壽丘山麓。宋紹興十一年創寺,有大聖殿、正宗閣、慈雲閣、華嚴閣、處士堂。處士姓趙,淮南人。元俱燬。明洪武中,僧雪堂創大雄殿、諸天閣。正德二年,天王殿火。五年,信悅重建山門,舊僧綱司在焉。昔有異僧自西域來,傳辟支佛腦牙及五色舍利留寺中。寺廢,改創縣學。惠安寺 ,在綠水橋北,本甘露寺下方浴院。南唐保大中,自維揚迎旃檀瑞像於此。初,向文簡公有「欽聖皇后賜功德院」 ,在開封。南渡後,寺僧負公像至京口,乃創此寺,以舊額揭之,并公像在焉。

向善寺 在城東北五十里十一都。按《祥符圖經》:「宋將軍劉氏捨宅為之。」 唐會昌中廢。咸通中復曰「僧伽禪院。」 宋改今額。明洪武中燬。永樂中僧智榮重建。

昭慶報慈寺 在城西。偽吳順義三年置。初名延壽,宋改普慈。蘇軾詩:「普慈寺前千竿竹」 ,即其地也。政和間,賜今額。中書侍郎劉逵請為功德院,賜今額。明弘治八年,僧清淵重修。

妙喜寺 舊在通吳門內,宋都統司之功德院也。中有「紀忠堂」 ,宋軍帥畢再寓,列陣亡將士姓名祀之。今廢。

雲臺寺 舊在青陽門外,烏龜灣之西。宋紹興間建,宗忠簡公功德院也。明洪武間,郡守劉辰復立祠,復置田,學士王景記。寺今廢。

普濟寺 在黃社村。偽吳乾正三年,徐知諫建,舊名「資福。」 宋大中祥符四年改今名。

長樂寺 在澗壁。宋紹興中建,取「金壇」 廢額揭之。寺有塔,延祐元年建。

圓覺庵 在黃祐坊,宋咸淳間建,元至元二十七年修。

白蓮庵 在唐頹山東

《廣惠》庵 在鎮江衛西近城下,俗呼觀音堂。庵有神曰「黑哥哥」 ,失貓者禱之輒應,又呼為黑哥哥庵。

興善庵 在夢溪北。康熙初,僧元德重修。圓通庵 在黃祐坊。唐李贊皇創。明楊文襄重修。

翠巖室 在五州山。禪僧慈舟,清修苦行,自食其力,《翠巖》其所手築也。

蓮子庵 在城南鶴林寺西,明崇禎間,禪僧蓮子建。

《峴山庵 》在峴山麓,秦僧古道創。

銀山庵 在豎土山,舊褒忠廟之旁。明萬曆間,僧性源、住持海珊建。

雨華庵 在朝陽門外。久為禪林禪僧堅明重修。

潮音庵 「在城南八公巖。」 僧若水建。

寶華庵 在東門外。康熙初,僧上智建。

慈蔭庵 在城南漕河西岸。

荷香庵 在城南漕河岸,耆民周楘、周士彥修建。

集善庵 在城東漕河之濱,釜頂山側。順治間,僧寂靜建。

大悲庵 在新豐鎮,康熙丙午,僧照弘建。「大珠庵 」 在城南三十里,明嘉靖中建。

準提庵 二「一在北門外,明萬曆間,僧守源建,康熙初,僧照文重建。一在城南天福山麓,明崇禎間,僧照玹建。」

吉祥庵 在城南內城下,順治初,僧性明建。「上方寺 」 在朝陽門外,明天啟間建。

皇清順治初重建。

淨業庵 在西城外漕河西南岸。明萬曆中,僧古松建。今庵中奉有古松法身,土人又呼曰「活。」

佛庵順治間,僧普祥重修。

紫竹庵 在八公巖

普福庵 ,在北門外,順治十八年,僧海會建。「海潮庵 」 ,在丹徒鎮漕河東岸。

「三聖庵 」 在西城外掘港頭。

接引庵 在北門外郡厲壇前。明崇禎初年,西蜀峨嵋山僧道行能施咒食,建庵於此。

蓮花庵 在城西陽彭山之右。明初,僧養仁建,後僧慧徹重修。

表善庵 在南門內油罈巷。

漢隱庵 在八公巖,舊係陸氏別業。康熙癸丑,新安黃氏買為庵,延僧超曇居焉。

佛化庵 在城東柳泉

寶蓮庵 在定波門外龍埂東。順治初,僧元照建。

菩提庵 在鎮西倉後,順治五年僧如聞建。竹隱庵 在桃花塢東,順治四年僧通璽建。普陀岩 在西城外昭關之南。宋延祐間邑人鍾仁卿建。明成化間裔孫鍾溥重修,胡佑《記》。

皇清鍾允升同僧海潮重葺。

福緣庵 :在西城內倉巷口。康熙四年,僧超嶽募建。

普霖庵 在孟家灣,明萬曆間建。

皇清康熙間重建。

乾元萬壽宮 在府治西瓶場巷。宋安撫使葉再遇故宅也。元大德五年,元明弘道中,應真人余以誠改創。宮之門曰「通元。」 南有園池,亦葉氏舊業也。丙午敕賜今額尚存。俞希魯《記》。又有「開府儀同三司輔成贊化保運元教大宗師張上卿畫像」 ,并趙學士孟頫奉敕贊辭。明成化丙午,郡守熊佑命報親院道士范文潨主之。弘治丙辰,文潨竭貲募眾重建正殿、後殿、兩廊、法堂及門外石橋,規制宏麗,始復舊觀。

元妙觀 在石䃮橋西北,俗呼東觀,即唐紫極宮老子祠也。宋祥符己酉,改曰天慶。唐以老子為祖,乃建宮奉之,長安曰太清,洛陽曰太微,諸郡曰紫極。宋祥符己酉,詔天下置天慶觀。近臣有請但葺紫極宮,用寬勞費。越四載壬子,詔於天慶觀置聖祖殿。紹興十三年災,乾道三年,總領周石重建。元元貞元年,改今額。有司上言:「江南新附郡邑,有所謂天慶觀者,宜改賜嘉名,以協順天應人之義。」 遂賜名「元妙。」 大德五年,道錄余以誠重修藏殿兩廊、正一堂,又建方丈、樓閣。八年,道判滿持正重建三清殿,陳膺記。明初,以為祝釐之所。洪武十五年,建道紀司於西廡後。景泰二年,住持宦玉安、尹道沖重創殿宇,又創三官祖師藏殿兩廡。尚書沈固記。成化二十年,副都紀魏德真遷道紀司於觀街之南,仍建法堂五間於殿後。弘治十七年,立石坊牌於街之東西。東曰紫極仙宮,西曰「蓬萊仙境。」 舊有宋徽宗所賜「永鎮福地」 金牌,及趙孟頫《度人經》石刻,今俱不存。萬曆丙申,知府王應麟闢大門於堂之右,直通太平街。殿左有「碧霞元君殿」 ,隆慶二年建,今俱圮。

道沖觀 ,即后土別祠,在石䃮橋北,南唐保大中建。明洪武、永樂間,女冠管師達建諸殿。成化丙申,巡撫都御史牟俸并報親道院入縣學,乃屏出女冠,以居報親之眾,後漸圮。形家言,因三清殿東向,弗利。

皇清康熙壬子,郡人改殿向南。

紫府觀 在大慈鄉馬跡山。宋永初二年建,舊名福業,唐上元令王中康為記。宋治平元年賜今額。有福地方圓丈餘,上有鎮福石,雨雪不霑。玉蘭花、黃龍、青龍二洞。《抱朴子》:丹井:白馬老君石跡,天下第四十九福地也。《咸淳志》:「此乃東海道君參白馬老君傳授相骨經之所,故多靈蹟。」 陳輔、蘇庠、朱倬皆有詩。明宣德九年火。成化十年,住持孫禮恆建玉皇閣、三清殿。弘治十年,孫信輗建山門兩廡。

明真觀 在長樂鄉,邑人吳伯善捨宅為之。伯善,即妙明真人吳允淨之祖,舊名修元。唐末兵亂,僅存遺址。宋太平興國中,道士黃贊元重建,大理寺丞王崇古「記。」 紹興中燬,既而復建。元皇慶元年,提點住持觀事余慶生增修,學士虞伯生題額。

報恩光孝觀 在府治西南三里。舊名「天寧萬壽。」 宋蔡京書扁。紹興丁巳改今額。中有「景命萬年之殿。」 建炎初,兵犯鎮江,以火箭射殿之藻井,而箭端燄滅,迄不能焚。觀已廢。今元真庵其下院也。

華陽觀 本仁靜觀,宋徽宗改今名,在十一都。

唐貞觀中,法師魏隆居其中。

崇福觀 在郡城大市西南。元至元三十一年,福唐商郭顯祖建,置供眾。元泰定二年增建。明正統中燬,復建。弘治三年,重建彌羅閣前樓。奉真道院 在郡城花園巷。宋韓蘄王置院,有鐵爐銘識。嘉定十二年鑄。元至元十九年,道士趙道淵重建,俞希魯為《記》。

真武道院 在市河岸東,宋季道人韓朴庵創。元至元十九年冬大雪,有道人敝衣求宿,因置之廚下。明早莫知所在,但見一盆覆地,啟視之,作一圈,圈中有雙足跡,跡中各一口字,仍草地為詩曰:「會得青蛇元妙,識破師門孔竅。價值萬兩黃金,知音一文不要。」 眾以為呂洞賓也,故俗呼洞賓庵云。

《梓潼庵 》在文昌坊梓潼巷,唐時建。

皇清順治十一年,僧海曙重修。

三茅道院 在金銀門外寶蓋山麓。元延祐四年,女冠戴守元建。明洪武間火,宣德間復創。今為庵,僧寂仁、寂禮主之。

會真堂 ,在馬蹟山西,康熙十一年建。上奉玉皇,棲住《全真》。

元真庵 在七師橋,即舊光孝觀之下院。明正統間,重建「三元閣」 ;弘治間,再建「玉虛殿。」

皇清康熙初,重建大殿,拓而新之。

清真庵 在郡城顧著作巷。元至元中,張道淵捨家建,乃三茅元符宮下院也。

玉皇殿 ,舊名拱真庵,在城西三里濱江,舊為真武廟,鎮於銀山,唐貞觀初創。宋高宗南渡,改名「拱真庵。」 元末張士誠遣戴院判入寇,明太祖討之,至浮子門,盡降其眾,駐師蒜山下,幸庵中。時甘露寺僧師一朝見,獻詩,上悅,後傾圮。萬曆初,全真董長清募造。山門有五岳樓,兩翼有三官殿、北極殿、章臺、正殿,規模廣大,更名曰「玉皇殿。」

報親道院 在斜橋南。元至元十八年建。有會真堂、竹溪小隱堂、奉先祠,增三清殿。明成化丙申,以其地井入縣學,院遂廢。

南雲臺 在城西寶蓋山巔。張真人命道士某來潤建三官殿,謂之「南雲臺。」

丹陽縣

普寧寺 在縣治南一里。晉咸康五年,內史王珣捨宅為之。本名「顯陽」 ,唐改名「朝陽」 ,避中宗諱。宋大中祥符中,賜今額。咸淳甲戌,殿為雷震、火起,鴟吻,兩殿俱燼。元至元二十九年,傅謙始撤鐘樓而新之。大德間,重建大殿。泰定甲子,增刱法堂,丁卯又建方丈。舊有十六院,嘉定中尚餘其半。明洪武三十二年,里人蔡彥祥重修。永樂二十二年,僧慧深繼葺。嘉靖元年,正殿燬,十九年,僧慧滄募建。又僧寶欽、洪瑾募建法堂樓五間,真玉募建「鐘樓。」

延慶寺 在縣南五里譚莊。舊名「接待院。」 唐貞元中,敕賜基地九畝六分,建院後燬。宋嘉泰中,僧皓始創小庵於烈帝廟西。紹定間,僧廣直徙今所,請廢寺額揭之。嘉熙後,僧道坦繼成之。元廢。明宣德八年,僧圓琪鼎刱法堂,募孔思濟、嚴肅、吳源等,重建正殿。

皇清順治辛丑年,法堂燬,僧淨億鼎建後樓。康熙四

年,僧淨億得會,重修正殿。山門兩廊,并塑前後佛像。弘規頓易,遂成名藍,為丹陽諸寺院之甲,皆淨億得會,二僧之力也。

昌國寺 在縣南三十里延陵鎮西。晉太康二年僧明本建。唐大中初重建。宋嘉祐間修葺,奉議郎陳無逸記。明永樂、正統間相繼增建。寺有古銅鐘,唐開元中鑄。

崇教寺 ,在經山下。舊名經山院。晉咸康間,佛佗尊者刱立。唐重修。宋治平間賜今額,王存《記》。明永樂間修葺。寺有雨花臺、金牛洞,晉銀杏樹。大同寺 ,去縣東北二十五里,舊名同林寺,一名大同庵。西晉時建。元延祐間,僧本中峰重建,改今額。後兵燬。明永樂初,僧道正復建。寺有古井三,曰西來泉,左南斗,右北斗、福安橋,爪髮塔,放生池。

祗林寺 在縣西北十五里。請「金壇廢寺」 額揭之。舊名「雲臺寺。」 唐清泰間,僧道初建。明洪武三十年重建。景泰四年普寧寺僧圓悟住持。撤新兩廊。

梁寶寺 在縣南五十里丁橋西。梁大同間建。明正統二年,僧文結、鄉人符文達、荊文重建,增置寺田。

廣教寺 ,在縣東北四十里,即沈山院。唐神龍二年,僧國舅寶法師建。南唐吏部郎沈彬為處。

士時居此。院之北有庵存焉。有柏號「環翠屏」,即其地。陳輔之少時至此,每經歲始去。有《梁父吟》《牛角歌》《悲昔遊》三詩。宋景定三年僧行敏重建。祗園寺 在縣東南六十里東泊,舊名「金園」,唐乾寧六年建,宋治平間改今額。靖康間兵燬,景定間建而復燬。明永樂間僧慧原建。正統中僧普明募里人張衡增建。隆慶初僧慧。請幫助識別此字。《圓金》《募修》。

香嚴寺 ,在雲陽橋北,漕渠東岸。唐天祐九年建,舊名「法果」 ,宋改今名。比丘尼所處久廢,惟石幢尚存。

菩薩寺 在縣西二十五里,舊名「菩薩院。」 唐寶曆間,僧紹齋建。

妙覺寺 在縣東仁聖坊。舊在經山寺東,宋元祐間建。明洪武中,天童住持自性移額「鼎建。」 正統三年,僧法力募貢原懋、賀伯忱修葺。嘉靖初燬。四十三年重建,又建天妃宮于後。

定善寺 在雲陽橋南漕渠東岸。宋淳祐間,淮僧宗恩建。咸淳間重建。明永樂、景泰間相繼修建,後廢。萬曆間僧正喜移建於尹公橋側。邑人呼為「海會庵。」

妙果寺 在縣東南七里竹村。宋咸淳中,邑人蔣氏子出家創庵,修《白蓮教》,後改為寺。元至元大德、元統間,相繼恢拓,遂為邑中巨剎。後兵燬。明正統元年,僧永昇募眭懋錢萬瑜等鼎建。景泰四年,萬瑜獨修寺前虎溪橋。嘉靖隆慶間,僧淨琳、原達相繼增葺,歐陽元功作塔碑。

智寶寺 去縣二十里,舊名「智寶院」 ,宋紹興間建,明景泰初僧明朗重建。

嘉山寺 在嘉山龍池東。宋紹聖間,僧如用建。明宣德間重建。正統中修葺,歲久頹廢。萬曆間,僧明海與其徒覺澄「告復寺田二頃,山一頃,重建正殿、龍王廟及堂寢、庖湢凡若干楹。」

惠安寺 在縣東五十四里。一名「惠安院」 ,又名「南寺」 ,宋丞相錢氏功德院也。慶元間建,後兵燬。明正統十二年,僧圓聚募建,增置寺田。嘉靖三十一年,僧慧琅、圓壽、明禧重修。

萬善寺 在縣東尹公橋上岸。明萬曆八年,僧正喜募建。初名「海會庵。」 四十二年,敕賜今額,并頒《大藏經》卷。

孝感寺 在縣東北耿岡。宋邵安簡公亢功德院也。熙寧間,敕賜「善慶孝感禪寺。」 僧無業建。明正統間重建,景泰間增建。

慈雲寺 在陵口鎮漕渠西,舊名「慈雲院」 ,宋淳祐間建,明洪熙元年重建。正統間增建。天順三年奏改今額,後燬復建。

法雲寺 在縣東五十里。唐天祐九年建。九里崇福寺 ,在太平鄉。

存心寺 在柵口鋪西。舊名「存心院。」 宋嘉定間建,後兵燬。明弘治八年重建,正德八年改今名。藏經寺 在縣西二十五里,一名「藏經院。」 宋紹興十五年,僧智堅立,今廢。

普慈寺 在仁和鄉崦東村。宋元祐間建。明洪武中,僧智暹建。景泰中修葺。弘治、正德中有僧號白雲靜修其中,建樓曰「白雲樓。」

報德寺 在縣東南永和鄉,今廢。

廣福院 在縣東觀音山。舊名觀音院,晉太康中建。宋治平末賜額「壽聖」 ,隆興中改今名。有鐘,偽吳安仁義鑄,後趙善湘易去。景定間僧祖權重修。元至元中普賢復創。有一碧萬頃亭,亭舊名「湖光」 ,嘉熙間改今名。丞相吳潛書扁,久廢。萬曆間知縣管應鳳重建。又有玉乳泉,陳文惠公堯佐書泉名。明永樂間僧文亮募修。正德時,給事中湯禮敬倡始重葺。

戒珠院 在縣東北蕭塘港北。舊名皇基,梁刺史王僧辯建。按《建康實錄》,梁武帝大同十年幸蘭陵,於皇基寺設齋。又《通鑑》,丹陽弘氏自湘江買木東下,刺史王僧辯証之,以盜沒入上方,為武帝造此寺。父老云:「武帝墓在其下。」 寺有梁碑,僧厭摹擾,沉之塘中。唐名皇業寺,避元宗諱,宋改今名。

復禮院  、旌孝院  、顯慶院。

嘉山、真珠院 並在永濟鄉。

寶光院 在仁信鄉

「古真如院 」 在西門外。

三仙院 在練塘鄉。宋紹興中,僧如顯建。明景泰中,僧明真重建。即孫鍾「《瓜畦》處。」

下莊觀音院 在壽安鄉。

新游院  、《地藏院  》《圓通院》。

夾埤、大聖院 並在太平鄉。

白蓮院  。延壽院  。《廣惠院》。

岳祠院 並在石城鄉

崇德院 在縣西三十里。唐中和間僧惟一建。道林院 ,在縣西四十里。唐乾寧二年僧行圓建。天祐間賜額。

柳汁院 僧海澄建

崇福院 在季子廟東,宋紹興間建。

普化院 在縣南二十里。宋建炎間,僧士源建。明正統間,僧禮琮「募王剛、許士良、錢子忠、王顯源重建。」

昌福院 在縣西二十五里。宋端平間建,明景泰三年修葺。

崇慶院 在縣西二十五里許。宋寶祐年間創建。

善慶院 在縣東三十里漩灣。宋紹興間,僧福因建。明正統間,僧慧明重修。

興聖院 在縣南三十里閭塘。宋咸淳間,僧若川建。明永樂中,僧義恩、義和重建。宣德、景泰間,相繼修葺。

普賢院 在縣南十二里青陽鋪後,一名「聖墅庵」 ,乃邑人為侍郎湯東野修薦之所。明景泰六年,僧明安募修。弘治間築山寺,僧可恩重修。後建千佛閣。

寧壽院 在縣南二十里麥埤。宋淳祐年間,僧宗信建。明宣德九年,僧宗恭募里人張文顯重建。

義行院 在縣西二十五里荻塘。宋乾道間僧德慧建。明正統間增建。

集慶院 在縣東十五里彭隍村。宋咸淳間,僧可觀建。

清涼院 在夾岡。宋嘉熙間,僧善涓建。明景泰間,僧德徹募韋亨、于文重建。

奉先院 在荻塘。宋乾元間,僧古林建。

天王院 在珥村,宋咸淳中建。

植德博施院 在九靈山。宋參政忠惠公翟汝文功德院。

大聖院 十所一在董庵巷,宋咸淳間董八千捨宅建,明弘治八年修。一在青墩,宋咸淳間僧大義建。一在荊村,宋淳祐間僧祖義建。一在越塘,宋崇寧間侍郎湯東野建。一在陵口鎮,宋慶元間,蕭氏捨地,居士鍾宗悟捨俗出家建寺,以家產為常住。一在珥村鎮,一在西疁,一在橫塘,一在前周,一在新埭。

大慈院 在縣西二十里。元泰定間,僧一滿建。普濟院 在固山,舊名「固山庵」 ,元天曆間建,明永樂間重建。

皇清康熙乙卯,督學道孫允恭「倡始修葺。」

積慶院 在縣東五十里。元泰定間建。

龍竿院 在縣東北五十里張村。元至大間,僧了知建。

大同庵 在上德鄉。元延祐三年,蔣山長建,西天目山。《明本記》:「庵有西來」 并

「仁壽庵  」 、「衍慶庵  」 、普壽庵 ,並在「桂仙鄉。」

大聖庵  、「寧壽庵  」 、「上壩兩莊庵。」

「永福庵  」 、「漢王興聖庵 」 ,並在太平鄉。「善慶庵  」 、「龍禧庵 」 ,並在上德鄉。

報恩庵 在永和鄉

顯福庵  、崇報庵 並在仁信鄉。

奇林庵 在縣東三十里,一名「永安堂。」 元至正間建。明正統十年,僧善信重修。成化四年,僧智淨、智澄增建。

西報庵 在縣西三十五里,一名「西暴。」 宋宣和間,僧慈訓建。

「地藏院 」 在金雞山西南。

昌福院 在縣西二十五里都官村。宋端平間,僧文瀾建。明景泰中,僧慧通重葺。

臨濟院 在賢橋東。明天順間,張亨、張修捨地建立。成化四年,僧德國重修。

慈雲院 四。一即陵口慈雲寺,一去縣東三十五里西茅,一去縣東北四十五里麻屯村,一去縣北二十里尚德村石塘口。

蓮堂庵 一名「瑞應堂」 ,在縣東市河上。元泰定間,張月堂捨地,僧優曇募建。明洪武四年,僧宗善建。正統間,僧莫明鼎造。成化八年被燬,僧弘泉重建。嘉靖中,僧智能募修。

六度庵 在縣治西南

般若庵 在珥塘

水西庵 在縣南三十里柳茹西,宋端平間建。賈墳庵 在柳茹。宋端平間建,明永樂間修葺。鄧道庵 在縣北十二里,宋景定間建。

荊村庵 在縣東十五里,宋咸淳間建,明成化

十二年重修

谷隱庵 在縣西北十五里。元至元間建,明正統間修葺。

寶應庵 在縣西五里。元大德間建。明永樂間重建。成化間修葺。

觀音庵  、通濟庵  、圓通庵 ,並元大德間建。

吉祥庵 在縣東二十五里九曲河口。元至大間建,明洪武間重建。正統十一年增建。

廣善庵 在縣東北四十里。元延祐間建,明景泰五年重修。

鍾墳庵 在縣西二十里,元延祐間建。

前莊庵 在縣西二十五里。元延祐中建,明成化八年重建。

報恩庵 在縣東二十五里。元延祐間建。護聖庵 在縣南米家店。元泰定間建,明景泰間重建。

同坑庵 在縣東四十里。元泰定間建。

無相庵 在縣西後觀村,元泰定間建。

寶林庵 在縣西南三十里。元泰定間建,明正統間修葺。

瑞應庵 在西市河北岸,「元泰定間建。明洪武、正統間修葺,後燬。弘治八年復建。」

致敬庵 在呂城鎮北劉家橋側。「元泰定間建。明宣德六年重建,弘治九年增修。」

菩提庵 在縣北二十里瓜渚,元泰定間建。普利庵 在縣西普墅。元元統間建,明成化中重建。

護國庵 :在北門外,僧海澄重修。

白龍庵 在經山後,順治間建。

元德庵 在縣南四十里,一名「倪莊庵。」 宋開禧間建,明永樂間重建,宣德四年增建。

崇真庵 在太平鄉

倪莊庵 在石城鄉

西庵 在上德鄉

崇德庵  、敬新庵 並在「桂仙鄉。」

《僾然庵  》「徐庵   」 「敬庵。」

東庵 並在永濟鄉

處士庵 ,在沈山寺北,南唐沈彬故居也。「都官庵 」 ,在練塘鄉,女冠居之。

仙臺觀 在縣西二里。舊謂之黃堂道院,一名雲陽觀。晉諶母於此修煉飛昇。宋改今名。兵燹不存。明洪武三十一年,重建。景泰、天順、成化間,相繼修葺。知事翟思忠「記。」 觀有窖經墩、瘞劍函、煉丹井。萬曆間,增建文昌閣、知白堂。

延昌觀 在縣南,梁大同中建,舊名「永興寺。」 宋治平中,改為觀,賜今額,今廢。

凝禧觀 在縣東北四十里。舊名「精舍」 ,梁大同中建,宋治平中改今名。

大霄觀 在丁橋鎮西。舊名「靈應。」 唐垂拱間建,宋治平間改今額,嘉定間修葺。觀有令威祠,劉宰「記。」 天寶橋、煉丹井,明洪武、景泰間屢建。歸真庵 在縣東南七十里,舊名東疁觀,漢焦光修煉之所。唐開元間名清虛。宋祥符中改今名。舊有呂洞賓《透壁》詩,兵燹不存,迄明洪熙元年重建。又有丹井、丹池、飛昇臺、迎仙橋、望仙墩、凝真觀 在土地橋東,舊名集真道院,宋紹興間建法堂,經略范克信《記》。嘉定間建後殿,元大德間重建,明洪武間復建。天順元年賜今額,後有玉皇閣。

皇清順治間,里人朱重建。

仁靖觀 在九靈山,宋忠惠公翟汝文功德院,宋乾道間建,明洪武間重建,宣德十年增建。清微觀 ,在呂城鎮,舊名崇壽院,又作「聖壽」 ,元延祐間建,翟思忠《記》。明洪武十三年復建,正統十一年增建。

三官殿 「在新橋東,後有文武閣,《道士葛守瑛建》。」

金壇縣

慈雲寺 在縣前東北百步。梁大同初,廬陵王府兵曹周詳建。宋改今額。開禧中,縣丞趙汝增率眾重建,太常寺丞劉宰「記。」 明萬曆癸卯,僧本安等重建大雄寶殿,範銅為佛像,并建藏經閣於寺後。檢討王肯堂疏

西禪寺 在縣西一里三洞鄉。宋淳熙間,僧法空建。明成化間,僧惠顒撤而新之。

皇清康熙十一年,僧弘儒、常悟重修。邑人,左布政使

于朋舉記

延慶寺 在縣西三十里諸禮村。宋紹興間建。寶祐間,僧了義重修。

靈建寺 在縣東十五里金山鄉,舊名「靈塔院。」

後改今名。寺有禪師岸公塔,進士崔郢撰「銘。」 明萬曆間,僧能祥建毘盧閣。以上為壇邑四大叢林。

崇聖寺 在縣西一里許,舊梓墟門外。始名「藥王院。」 宋建炎初,僧宗遠改建。明洪武初,僧智常重修。永樂間,僧道實增建佛殿兩廊。萬曆中,因瀕城池,漸就傾圯。

東禪寺 在縣東三里。唐光啟間,為新興禪院。宋建炎間,專以奉故中書侍郎張忠穆公愨之祀,賜名「篤忠顯慶院」 ,後改東禪寺。宋大觀間,僧義真增建鐘樓,貢士路亦臨為《記》。至元末廢。明初,僧戒持蘊珂繼葺,久又廢。萬曆庚寅,紫柏禪師書經於金壇,王翰林肯堂與尋舊址,得路貢士所為《鐘樓記》,深賞其文,發願興復。乃鬻別業得千餘金,屬僧如清造正殿三楹、西方殿三楹、新禪堂五楹,合寺門四面相對,居然勝區。其子懋鎔承父志,至今不替。隨寺有土神祠,另設於外,令寺僧冬夏施茶湯以濟往來。

大聖寺 在縣東四十里禮智鄉。宋建炎間,僧源澤建。

彌陀寺 在縣東三十五里七都。元延祐間,僧法照建。泰定間,僧正新重建佛殿。明永樂四年僧善潤新之。

報恩寺 舊在縣西三洞鄉。梁大同初兵曹周祥建。宋咸淳間僧惠圓重修。寺門有井,因結亭以施茶湯,故俗呼「施水庵。」 明洪武間,僧曾奕重修,復今額,又廢。萬曆四十五年,光祿寺署正於玉理捨宅為寺,乃取舊額揭之。在縣治西南南察院左。天啟四年奉旨敕建。在縣西南復捐田垾以供飯僧之田。布金寺 唐太和五年建。舊名「龍泉」 ,在華陽市,後遷於方山之麓,改今名,後廢。宋嘉定初,邑人吏部尚書曾㬇再建同建寺 在三洞鄉,去城五里,今廢為觀音堂。普慈寺 在縣東二十里禮智鄉。梁大同中建。隋大業中廢,唐長慶初重建。

廣恩崇福寺 在縣南五十里希墟。宋乾道四年建,為參知政事張公綱功德院。

北禪寺 在北城外百餘步漫塘之上。旁有三元殿、水神廟、柯邑令去思祠。康熙中,僧觀如重修。

敕賜圓通庵 在顧龍山,舊名「新興院」 ,梁大同間僧妙高創造。元延祐間重修。有四佛殿、大悲殿,宋元間畫筆尚存。彌勒殿塔。明太祖東征,嘗駐驆於此,賜名「圓通庵。」 其御亭三間,正統十四年二月,僧道穎奉旨重修。

顯慶院 在縣西北,宋端拱間建。

福仙院 在縣西南四十里新河村東。宋建炎間建,歲久傾圮。明崇禎中,僧念修重建。

萬安院 在縣南四十里。元至大間建。

天竺庵 在縣南五十里。宋紹興間,天旱,每禱於此。元至正間,僧宗員再建。

二嚴庵 在朝天門外二里。明萬曆四十七年,賀尚書世壽屬僧卓如建。

皇清順治六年,孫本支募建大殿五楹。康熙中,僧超

仁重修庵址八畝,香燈田三十九畝五分,放生池二畝。

興福庵 在縣南四十里。元至治間僧淨觀建。薛義庵 在縣南三十里遊仙鄉。元大德二年僧石眼建。

真如庵 在縣西四十里。宋端平間,僧德原建。湖溪庵 在縣南湖溪鎮。元至元間建。

無盡庵 在縣南二十里。元至元間,僧如滿建。張祠庵 在縣南四十里。元天曆間建。

滿相庵 在縣西四十里,舊為觀音堂。元至正間,僧喜信增建。

雲居庵 在遊仙鄉方山之麓。

明覺庵 在縣北十里三洞鄉三十都。元皇慶間建。

彭城庵 在縣西四十五里上元鄉。宋端拱間建。

思敬庵 在縣東十五里。元至正間,僧惠誠建。墨香庵 在縣南九里村。明萬曆庚寅冬,達觀禪師曾書經於此。

永隆庵 在大南門外。明正德間,指揮僉事于浚求嗣建。萬曆甲寅,僧道葉性空重修。

筠溪庵 在縣西四十里遊仙鄉于巷村。康熙五年,僧超龍募建。

修元庵 在縣北六里西下塘村。順治九年,里人張學書、學道、率夢說建。

龍興庵 在縣東二十里前莊村。宋延祐七年。

建明嘉靖間,僧明喜真寶重修。萬曆九年又修,邑令劉美撰《碑》。

給孤庵 在縣西南遊仙鄉,元至正間建。陳塘庵 在縣東十五里,宋至治三年建。南禪寺 一名「法華禪林」 ,在弘化門外迤東一里。順治八年僧語上正智正修建。正殿三楹,禪堂五楹。左為客堂,右方丈,寮舍庖湢畢具。蓮花庵 在縣東北十里北渚蕩上流。明崇禎十年邑人湯允僶等建。準提禪院 在朝天門外東嶽廟右,即「慈雲寺」 之別院。康熙十三年,僧雪林募建,為接待行僧之所。

準提庵 在朝天門外,東嶽廟左。明天啟四年,邑人按察司副使段請幫助識別此字。屬僧鑑潭。且拙建廣惜庵, 在會潮關對河。蜀僧圓湛,初結茅於此,以檢字紙為功德,朔朢誦經焚之,投於河。明崇禎十五年,眾為建庵,沿壕至拱極門。道不一里,其徒明指,復於城闉外建茶庵三楹。

護國庵 在丹陽門外三里,明崇禎十三年,知縣李登雲建。

皇清順治五年,知縣金鍜建。

燕洞宮 在茅山燕口洞,女仙錢妙真遁化立祠之所。梁邵陵王有碑,今不存。唐天寶七年,敕賜宮額。宋元祐甲辰燬,遷句容縣。紹興二十年,復建於故基。

崇禧宮 在茅山丁公山之陽,即陶隱居華陽下館。唐貞觀時,建太平觀,宋敕改崇禧觀。元延祐六年賜名宮。

「皇清副靈官張光福、《道士張克敬》等募修」唐貞觀九

年,賜金壇縣田地、塘蕩七十四頃八十九畝九分八釐。「歷代以來田應納錢糧,七分納官,三分供奉香火。」

太虛觀 在縣南壩之東。唐經略使戴叔倫捨宅為之,舊名「延真觀。」 宋淳熙十五年,改今名。元末廢。明洪武初,道士施得成改建於市東古鎮巷。永樂二年,邑人潘文禮率眾重修。正統間,道會王知遠復遷於舊所。萬曆間,邑人千束募建文昌閣戴公祠於觀左。

皇清康熙十二年重修。

元陽觀 在縣西六十里大茅峰南茅洞之上。唐置,後廢。宋隆興初,吳興道人沈善智穴居五十年,自稱洞主。時有黑虎隨其出入,人皆異之。後韓蘄王夫人茅氏與侍從者來訪遺跡,果見黑虎從道人周旋起伏,因號為伏虎真人。助貲建立殿宇,後改名「沖虛。」 慶元間,仍請今額為觀。唐顧況《遊元陽觀》詩云:「此觀十年遊,靈房千里宿。還來舊窗下,更取君詩讀。」 則知唐以來己名元陽觀矣。

洞虛觀 在縣西五十里陶村,即陶隱居故廬。隱居仙去,遂為觀。初名「仙居」 ,《石記》猶存。宋天禧中,賜今額,從事郭震《記》:至今有隱居丹井在焉。藏真觀 ,在大茅疊玉峰下,靜一劉宗師廬墓處。宋大觀初敕建。

崇壽觀 在縣西七十里遊仙鄉大茅峰下華陽洞南便門之前,即晉真人任敦成道之故宅也。宋元嘉十一年,路太后始建壇宇。太始中,廬陵太守孔嗣之重立,以居道士華文賢。齊建元二年,太祖臨幸,乃敕句容人王文清為館主,開置室宇廂廊,號為「崇元館。」 唐貞觀初,敕改曰崇元觀。天寶七年,李含光奉敕重修,仍取側近百姓一百戶蠲免租徭,長充修護。觀有太極元年左拾遺孫處元所撰碑,字漫滅不可識。宋大中祥符七年賜今名。元至治二年,主觀張嗣貞重修,國子司業虞集撰碑。

乾元觀 在縣西六十里鬱岡山。梁天監中,陶隱居於此創「鬱岡」 齋室,以追元洲之蹤。宋天聖三年,敕改今名。明盡圮,萬曆中重建。大學士王錫爵撰疏。

清真觀 去縣十五里。漢元壽初賜額「望仙」 ,隋大業十三年廢,唐天寶間復建,宋大中祥符中賜今額。寶元間建大殿,前有郗尊師手植檜。集仙觀 在縣東金山鄉。梁大同中初建,隋開皇末廢,唐大曆三年重建。

玉虛觀 在縣西四十里。唐長慶中建,額曰「靈寶。」 宋治平初改今名。

遊仙觀 在縣西七十里遊仙鄉。宋慶元五年,請廢額建。舊在縣西二十七里。

王母觀 在橫堰橋東

沖寂觀 ,在上元鄉。梁徐道士捨宅建,初曰「宗真觀」 ,唐貞元中改昇元。宋大中祥符中改今名。華陽觀 ,在崇壽觀西。梁昭明太子故宅,古名。

鴻禧院一名「福鄉館。」 唐寶曆二年奉敕建,改號「寶曆崇元聖祖院。」 時李德裕供奉孔子、《老子》、尹真人三像于此。宋治平中,賜名鴻禧觀。宣和改賜今額。

報親觀 在登榮鄉,邑人趙友光建。

崇真觀 在南洲,去縣十里。梁大同二年建,隋大業三年廢,唐弘道元年復建。舊名金壇觀。宋大中祥符年間改今額。宋陳德昭有《宿崇真觀》詩。

修真觀 在顧龍山

崇真道院 在縣市東坊。唐貞觀三年建。宋紹興間,邑人李棠臣重建,後廢。明洪武二十五年,道會袁自源重建。永樂間,道會張昌泰又建三清殿、玉皇閣。正統中,道會王與善重修。萬曆中,閣圮重建。邑人王樵改曰「藏經閣」 ,為之《記》。萬曆中,正殿燬。

皇清康熙十五年,重建。

復陽道院 在孝德鄉,宋紹興中建。

佑聖道院 在孝德鄉,宋紹興中建。

上元道院 在大雲鄉

嗣真道院 在遊仙鄉

真武殿 在呂壚。明萬曆中,邑人潘鑑募建。

鎮江府驛遞考        府志

[编辑]

丹徒縣

京口驛 原設於京口閘內臨河,明萬曆七年,知府鍾庚陽改建西城,臨河社稷壇左。

站船一十五隻,該打造銀六百兩。實造十隻,以「乾、元、亨、利、貞、仁、義、禮、智、信」 為號。停造五隻,以抵五年小修之費,免派於民。每年帶徵銀六十兩;丹徒縣銀五百二十兩,每年徵銀五十二兩;丹陽縣銀四十兩,每年徵銀四兩;金壇縣銀四十兩,每年徵銀四兩。

「什物」 ,止給現在船隻,該銀二十一兩。

鋪陳上、中下二十六副,共銀一百六十二兩四錢二分。十年凡三徵之,該銀四百八十七兩二錢六分。中間改置,應有積剩,約以三百五十兩,每歲合徵銀三十五兩。上等八副、中等八副,下等十副。丹徒縣銀一百三十九兩一錢二分二釐,每年徵銀二十九兩九錢六分;丹陽縣銀一十四兩二錢五分六釐,每年徵銀三兩八分;金壇縣銀九兩四分二釐,每年徵銀一兩九錢六分。

轎傘上轎四乘,中轎六乘,茶褐絹傘三把,青絹傘七把,雨傘十六把,絹雨衣十副,坐褥十塊,皮坐褥十塊,蓆簞十塊,皮轎扣十副,紅帽五十頂,黃罩甲十件,扇一十三把。每年共量支銀四十一兩四錢六分。

《廩給》歲用銀一千一百兩,丹徒縣銀一百四十一兩二分二釐,丹陽縣銀一百一兩五分,金壇縣銀八百五十七兩九錢二分八釐。

水夫六百名,共銀一千八十兩。內停造船隻不革夫,均撥幫差。丹徒縣五百二十名,該銀九百三十六兩;丹陽縣四十名,該銀七十二兩;金壇縣四十名,該銀七十二兩。

館夫十二名。丹徒縣「均《徭編》。」

炭渚驛 在城西五十里。

湖州府馬驢額辦支應銀四十二兩三錢二分,並扣鋪陳每年銀四十三兩八分。又扣馬驢價鞍轡、棕蓑、雨具等銀二十七兩六分。俱作支應支用。

館夫五名。丹徒縣均《徭編》:

丹陽縣

雲陽驛 ,初在城內臨河,後以官舫不時至驛水關,夜不得扃城中,因以失事,改遷南門外,今仍舊。

呂城驛 在呂城鎮,後革。

站船一十五隻,該打造銀六百兩。實造十隻,以「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 為號。停造五隻,以抵五年小修之費,免派于民,每年帶徵銀六十兩;丹陽縣銀四百兩,每年徵銀四十兩;金壇縣銀二百兩,每年徵銀二十兩。

什物鋪陳,同京口驛丹陽縣銀二十三兩五分,金壇縣銀十一兩九錢五分。

轎傘上轎二乘,中轎四乘,茶褐絹傘三把,青絹傘三把,雨傘六把,絹雨衣四副,轎圍六副,坐褥六塊,皮坐褥六塊,蓆蕇六塊,皮轎扣六副,紅帽

三十頂黃罩甲十副、扇六把。每年共量支銀二十三兩一錢四分。

《廩給》歲用銀一千兩,丹陽縣銀六百五十八兩六錢七釐,金壇縣銀三百四十一兩三錢九分三釐。

水夫六百名,該銀一千八十兩。內停造船隻不革夫,均撥幇差。丹陽縣四百名,銀七百二十兩;金壇縣二百名,銀三百六十兩。

館夫一十名,共銀五十兩,丹陽縣均徭編步夫一百一十名。三十名每名工食銀六兩五錢,共銀一百九十五兩;八十名每季二十名,每名季支工食銀一兩八錢,共銀一百四十四兩。陸路抬扛俱該縣編。

金壇縣

縣前總鋪 在縣治西。明洪武中,知縣陳得庸建。前為大門,中為郵亭,後為廳、三門,左右為廊房,周繚以垣。

臨河遞運所 大座船五隻,每隻長七丈六尺、闊一丈三尺六寸,以「天」 字四號、十六號、三十一號、四十七號、五十七號為序,十年一造,每隻銀一百四十兩,五隻該銀七百兩,並小修每年帶徵銀一百兩。每隻季編水夫一十二名,共夫二百四十名。每名季支工食銀一兩八錢,共銀四百三十二兩。

次座船十隻,每隻長七丈二尺、闊一丈二尺。實造八隻,以「天」 字三號、二十號、三十六號、三十八號、四十六號、五十三號、五十四號為序。停造二隻。水夫以「天」 字三等號均撥幇差。十年一造,該銀一百二十兩;十隻該銀一千二百兩。內停造二隻,以抵五年小修之費,免派于民。每年帶徵銀一百二十兩。每隻季編水夫十名,共夫四百名。每名季支工食銀一兩八錢,共銀七百二十兩。每隻書桌二張,銀三錢二分。

平船十隻,每隻長七丈二尺、闊一丈二尺。實造八隻,以「天」 字二號、六號、八號、九號、十九號、二十一號、三十五號、三十七號為序。停造二隻。水夫于「天」 字二等號均撥幇差,十年一造,每隻該銀一百兩,十隻該銀一千兩。內停造二隻,以抵五年小修之費,免派于民。每年該徵銀一百兩。每隻季編水夫十名,共夫四百名,每名季支工食銀一兩八錢,共銀七百二十兩。

搖船二十八隻,每隻長六丈一尺五寸,闊一丈一尺五寸。實造二十二隻,以「天」 字一號、五號、七號、十號、十四號、十五號、二十四號、二十五號、二十七號、二十八號、二十九號、三十號、三十二號、三十三號、三十四號、四十號、四十一號、四十二號、四十四號、四十五號、四十八號、五十號為序。停造六隻,水夫均撥幫差,十年一造,每隻該銀六十兩;二十八隻該銀一千六百八十兩;停造六隻,以抵五年小修之費,免派于民。每年該徵銀一百六十八兩。每隻季編水夫八名,共夫八百九十六名。每名季支工食銀一兩八錢,共銀一千六百一十二兩八錢。每隻書桌一張銀一錢六分。

丹徒縣銀五十六兩,丹陽縣銀二百二十四兩,金壇縣銀二百八兩;丹徒縣水夫二百四十名,該銀四百三十二兩;丹陽縣水夫九百四名,該銀一千六百二十七兩二錢;「金壇縣水夫七百九十二名,該銀一千四百二十五兩六錢;防夫二百四十名,每季六十名,每名工食銀一兩五錢,共銀三百六十兩。」 各夫輪流所在走差押解囚犯,丹徒縣防夫八十四名,該銀一百二十六兩;丹陽縣防夫六十八名,該銀一百二兩;金壇縣防夫八十八名,該銀一百三十二兩;鋪陳中等八副,該銀五十六兩一錢六分。下等一十副,該銀一十八兩九錢;丹徒縣銀九兩五錢三分。每年帶徵銀二兩二錢八分八釐,丹陽縣銀三十四兩四分二釐,每年徵銀八兩一錢七分二釐;金壇縣銀三十一兩四錢八分零,每年徵銀七兩五錢六分。

貼關米五斗。同知韓克濟議:「舊止銀二百九十三兩一錢,水夫屢告受累,今蒙本院面議,加銀三百六兩九錢,共銀六百兩,徵貯府庫,照費給發。」 丹徒縣銀五十兩五錢,丹陽縣銀一百二十五兩四錢七分一釐,金壇縣銀四百二十四兩二分九釐。

馬驢定例,「如有將馬驢不行用心喂養倒死在一年內者決打買補,二年內者賠價一半。三年無損者賞銀四兩,四年賞銀五兩,五年則並馬驢賞之官,另給價收買。」 果有事出不虞,驗實就中通融給補,不可復派於民,歲徵銀兩入循環。

簿,查考久之,積餘數多,良有司酌量議免可也。本府歲辦例上馬,每匹價銀一十六兩,鞍轡銀二兩五錢,棕蓑雨具銀一兩二錢,工食銀八兩四錢,草料銀六兩。

《中馬》每匹價銀一十四兩,鞍轡銀一兩七錢、棕蓑雨具銀九錢、工食銀八兩四錢、草料銀六兩。《下馬》每匹價銀一十二兩,鞍轡銀一兩五錢、棕蓑雨具銀七錢,工食銀八兩四錢、草料銀五兩五錢。

驢五頭,每頭價銀三兩,《鞍轡》銀四錢、《雨傘》銀一錢,工食銀六兩、草料銀三兩,共銀一十二兩五錢。

湖州府歲解例上馬、中馬、下馬匹並驢價值,鞍轡、棕蓑雨具、工食草料,俱同本府。但下馬並驢原派銀多,「下馬每匹該扣存鋪陳支應等銀七兩二錢三分。驢每頭該扣存鋪陳支應等銀七兩五錢。」

京口驛本府歲辦馬驢,除鋪陳支應銀三十三兩七錢,免派于民。又除工食、草料、鞍轡、雨具銀一百三十三兩八錢,聽馬驢頭自取外,內丹徒縣該銀八十八兩三錢;丹陽縣該銀二十六兩五錢;金壇縣該銀一十九兩;上馬二匹,實徵銀三十二兩;中馬二匹,實徵銀二十八兩;下馬一匹,實徵銀一十二兩;驢五頭,實徵銀一十五兩。以上共實徵馬驢價銀八十七兩,丹徒縣銀六十四兩,丹陽縣銀一十七兩,金壇縣銀六兩。湖州府歲解馬匹,除給工食、草料、鞍轡、雨具銀八十六兩三錢外,上馬二匹,實該銀四十七兩八錢;中馬二匹,實該銀四十二兩;下馬一匹,實該銀一十九兩二錢三分。每歲實收銀一百九兩三分。內銀十一兩三錢八分,係扣存之數。以上除工食、草料、鞍轡、雨具外,本府並湖州府上馬四匹,共銀七十九兩八錢;中馬四匹,共銀七十兩;下馬二匹,共銀三十一兩二錢三分;驢五頭,共銀一十五兩。每年通計銀三兩,共銀一百九十六兩三分。十年該積銀一千九百六十兩三錢。大約三年可免一年,在後良有司加意耳。

炭渚驛。同知韓克濟議:「炭渚驛亦是取道過京,一路可當龍潭五之二,而支費僅得龍潭之一,官吏告累久矣。」 今蒙本院議令于府置鋪陳內,給中鋪陳一副,下鋪陳四副。其每年扣下鋪陳支應等銀一百一十二兩四錢六分,按月發與官吏,督同馬驢頭輪班支應。每月准除紙劄銀三錢,每日准除打探夫三名,每名銀三分,共銀九分;吏一名,銀三分。月終送府查算。如年終再有不敷,聽於馬驢價內申請支補。

湖州府歲解馬、驢,除給工食、草料、鞍轡、雨具銀二百二十一兩二錢外,上馬五匹,實該銀八十兩;中馬三匹,實該銀四十二兩;下馬二匹,實該銀二十四兩;驢五頭,實該銀一十五兩。以上實收銀一百六十一兩。

嘉靖間民糧每遇編派水馬綠優免不等。比時照數依例查免淨、將實存民糧、計數分作船馬各半派辦

各船季夫、防夫,每名遞年季給工食銀一兩八錢,俱該本府給發由帖收執,照糧出辦。其各支糧,照季挨次輪流在驛所支應。凡遇船隻修造,亦照帖定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十年一打造。亦該糧戶照糧出辦,于季頭、季頭貼備,于船頭買料修造。

驛所支糧答應過往使客,多寡不一,在船修造,亦有費用大小不等,以此加減無常,預難定擬。京口、炭渚二驛驢馬頭,俱各自行取討,遞年赴驛雇募走支。

舊時,民戶赴驛支糧雇夫,遇進龍衣、「進貢、進鮮」 及要路等船到驛,用夫有至數百名者,支廩給口糧,下程等項有至數十分者,當之者立致破家。近改徵銀在官,前項應付悉屬之官,民甚便之。

鎮江座船,江湖中人稱曰「黑樓子船。」 以水手慣習,行程無滯。士大夫多乞覓之,而不知一船之造,百物皆具,及一差既回,百物俱無,又費打造,其害不小。近年本府停造破沉船若干隻,民力稍寬,各官所乘坐必不可缺者,官修官造,不復及民,豈非斯民永久之賴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