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015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十五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十五卷目錄

 衢州府部彙考五

  衢州府驛遞考

  衢州府兵制考

  衢州府物產考

  衢州府古蹟考墳墓附

職方典第一千十五卷

衢州府部彙考五[编辑]

衢州府驛遞考     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

巡警鋪十一

府門鋪 在府治東三鳳橋。

新橋鋪 在府治西北

十字鋪 在府治西

獅橋鋪 在府治前西

三橋鋪 在金鐘巷東

帥正鋪 在新驛巷口

酒務鋪 在忠武廟左

華豐鋪 在天寧寺左

《衣錦鋪 》在衣錦坊。

狀元鋪 在《狀元坊》東。

仁德鋪 在仁德坊南

急遞鋪一

總鋪 在府治東,《頒春亭》故址。

驛傳錢糧 額銀九千四百八十二兩三錢一分三釐三毫九絲三忽八微四塵六渺六漠六埃。內本府站銀八千一百三十一兩三錢四分五釐七毫五絲三忽八微四塵六渺六漠六埃。內:

每年應扣上航、亭步、廣濟三驛水馬夫役工食五日小盡銀六十九兩一錢五分五釐五毫,收貯府庫登簿申報司道,聽備緩急之需。其解給支銷項款,載《驛傳成規》。

外省馬價銀一千三百五十兩九錢六分七釐六毫四絲。俱西安等五縣徵解。

收零積餘銀一百六十八兩九錢四分三釐二毫。內西安縣四十五兩七錢八分四釐九毫,龍游縣四十兩三錢七分八釐三毫,江山縣二十九兩一錢二釐一毫,常山縣二十九兩三錢八分二釐四毫,開化縣二十四兩二錢九分五釐五毫。

外扣各衙門人役工食五日小盡銀二百七十兩五錢三分六釐五毫。內西安縣八十一兩二錢三分八釐七毫,龍游縣七十兩三錢八分六釐八毫,江山縣三十二兩二錢一分一釐五毫,常山縣六十兩六錢三分二釐,開化縣二十六兩六分七釐五毫,各抵充備用。

有閏年分,通共加銀三千二百六十兩五錢九分八釐六毫。內西安縣九百五兩二錢七釐四毫,龍游縣八百七十六兩一錢七分五釐三毫,江山縣四百九十一兩一分四釐四毫,常山縣五百二十三兩七錢五分七釐二毫,開化縣四百六十四兩四錢四分四釐三毫。

西安縣

上航埠頭水馬驛 在郡城西三里光遠門外。有館有堂,有廊、有門,門前有亭樓。驛丞宅在驛左。舊《志》:一名和風驛,宋紹興十七年七月二十四日建。為屋四十三楹,廣袤五十七步。

巡警鋪四

通仙鋪 在通仙門外

光遠鋪 在光遠門外

迎恩鋪 在驛前

朝京鋪 在朝京門外

急遞鋪八

東蹟鋪 在城東十里

牌門鋪 在城東二十里。

安仁鋪 在城東三十里。

壓潮鋪 在城西十里

石塘鋪 在城西二十里。

新店鋪 在城西三十里。

常樂鋪 在城南二十五里。

百靈鋪 在城南四十里。

龍游縣

亭步水馬驛 在縣北五里。知縣袁文紀重修。其前有鼓樓,有官廳。驛瀕大溪,過者病涉。知縣涂杰建石堤數十丈。舊有龍丘驛,在縣治西三十步,今廢。

急遞鋪九

縣前鋪 在縣治西一十步。

永安鋪 在縣東十里

仁和鋪 在縣東二十里。

湖頭鋪 在縣東三十里。

陽坑鋪 在縣東四十里。

福地鋪 在縣東四十里。

澳頭鋪 在縣西十里

高敬鋪 在縣西二十里。

烏頭鋪 在縣西三十里。

江山縣

急遞鋪五

縣前鋪 在縣治南十六步。

湖村鋪 在縣東十里

平坦鋪 在縣東二十里。

後溪鋪 在縣東三十里。

新設鋪 在縣北二十五里。

常山縣

廣濟渡水馬驛 舊在東門內,縣治東北。明嘉靖癸亥,知縣張斯軾因山寇袁三過常卒毒禍玉山,議遷東門外。二守薛應元視郡篆,捐俸六十金,張知縣措處二百金,改創今驛。舊驛改為分司。

草萍馬驛 在縣西四十里。明隆慶元年,御史龐尚鵬奏革,改為公館,錢糧歸併廣濟驛。遞運所 在縣治東北七十步。

急遞鋪十二

縣前鋪 在縣譙樓門右。

長埂鋪 在縣東十五里。

栟楮鋪 在縣東二十里。

浦口鋪 在縣東三十里。

漁湖鋪 在縣東四十里。

舒家塘鋪 在縣西十里。

蔣連鋪 在縣西二十里。

白石鋪 在縣西三十里。

團村鋪 在縣北十里

湖澄鋪 在縣北二十里。

湖潭鋪 在縣北三十里。

長亭鋪 在縣南二十五里。

開化縣

急遞鋪五

縣前鋪 在縣治東十步。

溪盤鋪 在縣南十里

後苔鋪 在縣南二十里。

孔埠鋪 在縣南三十里。

玉頭鋪 在縣南四十里。

衢州府兵制考        通志[编辑]

府總

城守營 副將一員,都司二員,守備二員,千總四員,把總八員。

馬戰兵一百二十名,步戰兵一百三十四名,守兵五百九十二名。

衢州守禦所千總一員,添設領運千總二員

衢州府物產考     府縣志合載[编辑]

稻屬

「江西早  」 ,「五十日  ,天公早。」

六月熟  白禾   紅禾。

「《龍泉》禾  」 住來黃  建陽早。

六十日,《禾 俱六月熟》,

金裹銀  ,太平早 ,七八月熟。

「白殼糯  」 「紅殼糯  。」 「草鞋糯。」

臙脂糯  、《鐵漿糯  》《白芒糯》。

烏嘴糯  、《重陽糯  》《湖州糯》。

處州糯  麻子糯

麻屬

麻 有黑白二種

豆屬

黃豆   、青豆   、「菉豆。」

虎爪豆  、虎斑豆  、雞腎豆

羊眼豆  、赤豆   、黑豆

紫豆   、佛豆   、豇豆。

田塍豆  蠶豆

麥屬

大麥   、小麥   、蕎麥、

貨屬

絲    、絹    、紬

茶    :桕油   ,柏,燭,桐,油   漆    ,柿漆。

石灰   、松香   、《肥皂》

藤紙   、青香   、《桂皮香》。

黃蠟   、香油   、菜油、

木棉   、苧麻   、炭

黃白紙  棕    棕套:

蜜    靛    、竹扇

土硃   、烏梅   、蒔榔。

香簟   ,草蓆   。《涼靸》。

鐵    鎖    紙帳。

清油   、白蠟   、麻布

㯶薦   錦川石  棉布硯 ,常山出,有紫石,有黑石。紫石中有白路一條,其名曰「紫袍玉帶」 ,頗貴重。

煤 ,西山南山皆有之。

「礦 」 ,常山縣先年礦百斤,煎銀三十兩者有之,二十兩者有之,今止四五兩耳,脈且盡矣。至其煎取之法,有明罏,而又有罐罏,作用亦不同。蔬屬

白菜   、青菜   、芥菜

油菜   、辣菜   、蒿菜。

甜菜   菠菜

冬菜 近得種於杭

萊菔 一名蘿蔔,小而赤者曰「胡蘿蔔」 ,種出湖州。

莧 有紅、白、紫三色,紅者名馬齒莧。

芋 一名「蹲鴟」 ,水旱二種。

薯蕷 紫色,味與芋頗似。小而白者曰「山藥。」 苦藚   。莙薘   。萵苣。

芫荽   、蔥    、蒜。

韭    薤    芹。

黃瓜   、西瓜   、冬瓜

金瓜   、絲瓜   、稍瓜

甜瓜   南瓜   、北瓜

兔頭瓜

瓠 大腹細頸者老刳。其穰為葫蘆,身長者曰芋瓠。

筍 :凡竹皆有之,惟貓竹冬發者佳。

薑 隔年者母薑,八月採者曰「瘟薑」 ,不可食。茄 ,一名「落蘇。」

薇 一名苦益

蕨 根可作粉,荒取充飢。

茭 近濠田始種,頗類杭州產者,諸村間亦有之。

果屬

梅    、柿    、栗。

杏    、石榴   、羊、桃

櫻桃   、針栗   、《橡子》

菱角   蓮蓬   落花生。

柰    金橘   《山查》。

《晳珠桃 》「有苦桃、白綿桃。」

梨 ,出西安前塢者佳。

柑 出西安石塘二十里地,又名「蜜羅柑」 ,香美,皮穰皆可食。

橙 似橘,《皮香脆穰酸》。不可食。

香櫞 :黃潤有香,可資清供。

柚 亦柑類

橘 有「朱橘」 、有綠橘等名。

甘蔗 :有紫、白二種。紫者出龍游,僅供咀嚼;白者種自閩中來,可碾汁煉糖。與閩中所鬻糖利幾相伯仲,但不知以糖為霜耳。

李 有苦李,其大者名「桐子李。」

藕 :出府城內東北隅。此二者皆不及杭產遠甚。

林檎   、楊梅   、枇杷。

銀杏   ,棗子   ,《葡萄》。

毛栗   、核桃   、《榧子》

苦珠   甜珠   無花果,

藥屬

紫蘇   、地黃   、《苦參》。

半夏   、薄荷   、《牽牛》

香薷   、蒼耳   、艾葉。

枸杞   、茯苓   、菖蒲。

梔子   《山查   》《女貞子》。

桑白皮  、枳殼   、《枳實》

青皮   、陳皮   、天門冬。

天南星  、山藥   、茴香

荊芥   、芍藥   、《五加皮》

龍腦葉  、《木通   》《常山》。

麥門冬  、車前子  、地骨皮。

五倍子  。益母草  。金銀花。

穿山甲  。黃精   、金櫻子。

百合   、兔絲子  、茱萸。

何首烏  。稀薟   。《香附子》。

蒼朮   、瓜蔞   、馬《兜鈴》。

桔梗   、茵陳   、黃茅根。

青箱子  、蟬蛻   、鹿角

虎骨   、槐角   。金星草。

骨碎補  、紅花   、蓽麻子。

馬鞭草  、大薊   、桂皮

淡竹葉  、石菖蒲  、土黃連。

《急性子  》、「黃卷   、乾葛。」

土:芎   、郁李   、貝母。

馬蹄香  括蔞子  。山茨菰。

木瓜   龍腦   紫河 ,一名《金練重樓》,出常山縣湖山。

花類

牡丹   、水僊   、臘梅

薔薇   、緋桃   、海棠

瑞香   紅梅   白粉。

《綠萼   荼𧃲   》,山礬鳳僊   ,紫薇   《凌霄》。

郁李   石竹   菡萏,蜀葵   蘭    剪春羅。

杜鵑   、《御李   》。《金雀》。

芙蓉   、山茶   、萱草

山丹   、木槿   。紫荊。

雞冠   《茉莉   菊》。

《勝春   葵花   》月月紅,

《夜合   素馨   寶相》,

「玉蘭   」 :《芭蕉   蓮》

《鶯粟   金蝴蝶  》。《石岩》

《洛陽   番蕉   鳳尾》。

芍藥   珍珠蘭  木香。

繡毬   、《棣棠   》《合香》

《木筆   玉簪   》《夾竹桃》。

玫瑰   、桂    、杏

海棠   、《桐花   蕙》

辛夷   ,石楠   、珠蘭。

木樨 ,紅、黃、白三種。

竹類

「慈竹   」 、《紫竹   》《苦竹》。

斑竹   、筋竹   。水竹。

「雷竹   。」 筀竹   。著竹。

方竹   、「天竹   」 、棕竹

「鳳尾竹  」 、《合朵竹  》《黃鷺竹》。

《孝義竹  》。《公孫竹  》。《箬竹》。

貓竹   。石竹   。《江南竹》。

《黃鶯竹  》。金竹   。實竹。

岑山竹

木類

杉    :《桑    松》

樟    :楓    、柏。

槐    ,《桐    橡》

榆    、桂    、柘。

梓    檀    櫧。

檜    ,榧    柏。

槎    榛    榔。

《楊    柳    栲》。

株    ,椿    、櫟。

梨    、栗    冬青。

水楊   、黃楊   、《棕櫚》。

皂莢   石楠   。《羅漢松》。

柳杉

羽類

雉    ,鳧    鴿。

鷂    ,鸛    鵙。

鷺    烏    鷹。

鷰    鳩    鵲。

鳶    ,鷗    隼。

《雀    鶻    、鶯》

「鶚    鵪    」 《鵪鶉》

《野鴨   鸕鶿   》啄木。

杜鵑   :「鴛鴦   」 ,鶺鴒。

《布穀   》,翡翠   ,鸂𪆟,練雀   ,鵜鶘   ,錦雞。

鴞    ,《蠟嘴   》《山鵲》。

黃頭   鵔鸃   。鷓鴣。

畫眉   《百舌   》《白鷴》。

《竹雞   》青翠   鴝鵒。

「鶬鶊   《相思鳥  》」 ,《白頭公》。

毛類

鹿    、獐    、麂

虎    、豹    、狐。

兔    、獺    、熊

猴    豺    ,《玉狸》。

竹䶉   野豬   。豪豬。山羊   山牛   花節。

田豬   松鼠   。麖猿    ,九節。狸  貛鱗類。

鯽    鯉    鯖。

鱔    ,鯰    ,鱅。白鰱   。鰍    ,鱖。

鯿    鰻    白魚鰱    烏鰡   泥鰌石鱗   鮶魚   蝦

甲類

龜    鱉    螺:

蚌    、蛤蜊   、蟹

穿山甲

衢州府古蹟考   通志府縣志合載[编辑]

本府。西安縣附郭。

子城 在城之東。東西為兩夾門,皆有樓。南設門,與麗譙相值。環城內有馬路,居民築為園圃。僉事曹英開闢,橫闊一丈二尺。監郡伯顏忽都「因舊築為新城,周迴九里三十步。歸附後,增築益高,加以女牆。」 今存舊址。

陳殿院宅 在府治西南隅法寶尼寺前。宋崇寧間,陳師錫謫居於此,人愛其賢,故名。今廢。和風驛 宋紹興中郡太守張襄陽建。今廢久,基址無所考。

觀稼亭 在城隍廟南。下視平遠,青山入雲,為衢城偉觀。

風亭 在城西南角。吳興施德初所建,疑即今雩觀亭。

《闖山亭 》《月坡亭》。

《風月亭 》:基址興廢,俱不可考。

徵夢亭 按《信安志》:「豆盧署,初名輔真,少旅於衢,刺史鄭式瞻謂曰:『子復姓,不宜二名』。乃書署字授之。夕夢老父云:『聞使君與君易名,君當四舉成名』。」 後二十年,牧茲郡,指一地方曰:「此處可建亭臺。」 既寤,因名署。時已再下第,又四舉乃成名。後二十年,果剌衢,於所指地立徵夢亭。樂豐亭 在府治後。明嘉靖七年,郡守王公建,今廢。

古友樓 在龜峰崢嶸間。唐會昌中,崔耿為郡作之,名曰「東武」 ,以識世封。

華豐樓 在西安縣治西,元王都中建。

景高堂 ,宋蕭忱作於郡治之後圃,今廢;超覽堂 ,郡守施作之以為觀游,又為亭曰「月陂。」

《塵外堂 》,《從山閣》。

「芙蓉堂 」 即右《崢嶸山臺》,今廢。

雲山閣 在超化寺後城上,郡守張嵲建。「鴈序館 」 在郡城西,唐刺史趙璘與弟處州刺史瓚會別之處。

《慈幼》坊 在城北隅。今為縣治。

舊貢院遺址 ,今改為「織染局。」

定陽古城 去城二十五里,城址猶存。今為古城院,疑即瀫州故城。

廢盈川縣 在城東九十里。唐析龍遊縣置,尋省入西安。《府志》作「城南。」

殷浩宅 在縣南六里信安故城中。浩仕晉為中將軍,建元間北伐,為姚襄所敗,廢為庶人,貶居於此。其址猶存,號曰「殷牆。」 道旁有小石室,其神為介冑之像。

崇恩堂 在狀元坊內。宋劉怙元豐二年登時彥榜進士,仕至開府儀同三司,建堂以寓報本之意。元初燬,明正統九年,遠孫英重建。

承澤堂 孔氏家廟西,子孫祭畢燕享之所。六賢堂 、三賢祠俱在縣治東。宋嘉熙間,郡守陳塤倅、楊伯岩考先賢德行,名節相類。嘗寓是邦者:「解人忠簡趙鼎,蜀人內翰范沖,東平諫議馬伸,郡人寶學劉穎信之,尚書汪應宸及於詹。」

事達,合為六賢堂。景定甲子,郡守王已以晦庵朱文公、東萊呂成公講道於此,南軒張公與劉穎交游,增入為「三賢祠。」

高齋 在拱辰門外二里,趙清獻公歸建此齋,留《十詠》。

孝弟里 在縣北五里。宋趙抃居此。抃喪繼母,與弟拊廬墓。縣令過,榜其里曰「孝弟。」

濯纓亭 在府城北二里。宋趙抃有詩:「釣臺逸老心非傲,浮石仙人跡尚存。斷岸煙波雙佛寺,隔灘風笛一漁村。」

采月臺 在府城中,宋時築。

「小峨眉峰 在郡治前。唐乾符間,刺史李彀置砦龍山,得石長六尺許,取置文會閣。宋淳化間,郡守慎知禮移置於此,積土為峰,後遂訛傳為郭璞墓。紹聖中,郡守孫賁發之,因得此石,移置堂中。宣和間,郡守高至臨復移歸故處。相傳為峨眉山,正壓郡治,故處此以對之,因名小峨眉。」 明郡守李遂又發去雙石,植遊矚亭之側,有記陸宣公舊宅 ,唐陸贄來衢時,見龜峰之秀,南有爛柯,北有浮石,遂即僑寓於城北,建宅置田千畝。後以德宗召入長安,捨田給大中祥符寺,遂建祠繪像於寺右首。

龜峰堂 「在府治內。」

雙石堂 在府廳左。俱郡守孫賁建。

「獨清堂 」 在《殷浩廟》側。

清陰堂 ,在南禪寺。《記》云:「俱趙清獻舊遊。」 思魯閣 ,在縣東孔氏家廟後,內奉

《孔子及丌官夫人木像》,像長可三尺許,蓋自《端友》。

孔公隨高宗南渡,時抱負以來者,拜謁之下,宛然申申夭夭,有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氣象。郡人士得以歲時瞻仰,亦有生之大幸也。來月亭 在郡圃蓮池,跨橋疊石,築亭其上,榜曰《來月》。

「雪竹軒 」 「在郡齋」 ,今並廢,不可考。

羅星塔 、雞鳴山相對。用巨石盤砌,以扼兩河東駛之勢。明萬曆年間,洪纖若卜築,今廢。鼓樓 ,在府治東一百五十步,高六丈餘,可望十里。

鐘樓 ,在縣東北二百步。規制與鼓樓略同,而砌厚石為基,更為堅固。

天王塔 ,在朝京門內天王寺。明崇禎間,大風吹墮塔頂,上鑄有「梁天監」 年號。

鐵塔 在城西北角上。明萬曆年間,縣尹劉有源建,純鐵鑄為之。或曰:「城西臨大河,歲被洪水,植此以鎮壓蛟龍。」 或曰:「河水東駛,而城外地皆曠衍,無所收束,作此資其控扼,以補形勢之不足。」 二者未知孰是?

雞鳴山塔 :在城東十里。

黃甲山塔 :在城東二十里。兵道曹棟守韓邦憲建。

杜澤新塔 :在縣北五十里杜澤。

龍游縣

姑蔑城 在縠溪之南。《左傳》魯哀公十三年,越伐吳,吳王孫彌庸自泓上觀之,見姑蔑之旗,曰:「吾父之旗也。」 時彌庸父為越所獲,故姑蔑人得其旗。杜預注:姑蔑,越地,在太末縣,即今縣治也。縠水亭 在縣北縠溪山下。

石鼓 在九里橋葉公宅外。余端禮幼從公學,一日赴學,早門未啟,端禮假寢鼓上。葉公夜夢黑龍蟠鼓,起視之,端禮睡焉。以女字之,後封郇國夫人。

徐伯珍居 在縣東五十里九岩山之北。廢豐安縣 ,按《通志》在龍游縣境,孫吳置縣,隋省。

唐盈川廢城 在城西三十里盈川上。城址猶存。有祠祀唐盈川令楊炯。

唐白石縣址 在縣南三十五里白石山麓。漢龍丘萇宅 在九峰山。

唐《東海子》徐安貞宅 在九峰山下,有「安貞書堂、九峰書院。」

《有斐亭 》在館驛後。

《偶然亭 》在靈耀寺前。

姑蔑故宮 ,今為「靈耀寺。」

御書閣 「在學宮內。」

敕書樓 在縣治前

「平易堂 」 在縣堂後。

政和堂 「在主簿廳後。」

「懷賢堂 」 在龍丘祠。

「兩間堂 」 在文昌橋西。

飛虹閣 在兩間堂側

常平倉 宋為「省倉」 ,在縣北。紹興三十五年,縣。

令陶定建

尉司 ,在縣東三百五十步。

熙寧驛 在縣北三十里。

監酒課廳 在縣治北,即宋酒務。

省庫 在縣廨中

王街 在縣北五十里烏石寺前。相傳岳武穆王飛過宿,獨步於此,土人以此名之。

狐墓 在雞鳴山北。宋呂防讀書山中,夢人告曰:「願主君救我。」 平旦見虞人挈死狐過,買而瘞之。

舍利塔 在湖鎮

雞鳴塔 在雞鳴山。明嘉靖中,知縣陳釴建。釴以《堪輿》言,「雞鳴當學宮,巽方建之。」 於是科第稍加於昔。

湖岩塔 ,在縣北二十里,里人封主事尹蒙建。「剎下塔 」 ,在縣北四十五里。葉氏建。

橫山塔 在縣北四十里。里人張氏共建。「靈山塔 」 ,在縣南四十里。

沐塵塔 在縣南六十里。

龍洲塔 在龍洲太安行宮左,邑人毛汝麒募建。

浮杯塔 在縣北五里寺湖中洲。宋有永福寺,久廢。明萬曆三十九年,知縣萬廷謙以諸生請,申允,建塔於廢址上。知縣以家藏古玉杯,鎮之《江山縣》。

故武安縣 。按:《寰宇記》:「證聖三年,割常山、須江、弋陽置武安縣,以地有武安山,故名。」 今邑已廢,故址尚存。

土城 ,按《信安志》:「舊有土城,高尋二尺,今不存,惟壕水自景星門入,環縣治如帶。」

明遠樓 在縣治內。宋知縣程準建。

《潛心室 》:在長臺,邑人柴禹聲建。

萃賢亭 在禮賢鎮,邑人周穎建。

白雲莊 在縣南三十五里。石門有軒堂臺榭之類。邑人毛維瞻建,趙抃題以「四詠。」

張家源軍營 義兵萬戶柴隆、蔡瓊守禦,括寇城址尚存。

《水心居 在上花園》。

毛諫議宅 在鎮安《清漾》。

姜平章宅 在石城

徐神童宅 在「雅儒坊。」

侍御李處全宅 在白巖寺前。

祝文忠宅 在郎峰下

徐宅卿先生宅 在仕陽。

《八行》「柴弓宅 在長臺。」

毛叔縝先生宅 在鎮安《清漾》。

待制毛漸宅 在禮賢溪西。

《鐵硯先生宅 》在沙堤。

祝太守宗善宅 在竹和。

「梅花館 」 在石門。毛介川退居之所。

奇氣樓 在長臺高齋山下,國史柴望建。水星樓 在縣治北,景星居南離。邑素患火,知縣余一龍建。樓高六丈餘,四圍砌石,置真武制之,額曰「天一樓。」

懷舒閣 在僊居寺左,宋毛注建。

高齋 ,在沙堤,宋鐵硯先生毛晃父子著書處。「日涉園 」 ,在僊居寺前,李處全建。

「川上居 」 在航埠山,毛文興建。

一「葦帶 」 ,在航埠水次。毛元敬建。

《文石居 》在清湖,里人毛應思建。

清風亭 在縣治分司前府館內,明正德七年,同知孟周建。

一視亭 :在城南。知縣余士龍建,今廢。

青霄亭 在縣北兔橋上。知縣黃綸建。

松山亭 在縣北柘橋上,知縣黃綸建。

雙溪亭 在縣北塔溪渡夾沙中。知縣黃綸建。華溪亭 在縣東十里華清橋邊。知縣黃綸建,今廢。

三望亭 在縣西南二十里,知縣黃綸建。「景星塔 」 在縣治南,為邑之官星,知縣余一龍建。

「百祜」 塔 :在縣水口,知縣余一龍建。

凝秀塔 與《百祜》相對,明萬曆三十一年,令褚維垣建。

愈嘉塔 在縣東北三十里。明萬曆十九年,縣令張斗建。

《華山塔 》在長臺華山巔。

鳳林塔 :在鳳林水口。

《騎馬尖塔 》在長臺。

下睦塔 在鎮安

雅儒塔 在雅儒水口

清漾塔 :在《清漾對案》。

常山縣

漢定陽縣 在定陽鄉,地名「三岡」 ,今遺址尚存。晉信安縣 ,在招賢街下,太康時建。

唐常山縣 在常山鄉內常山之麓,街路猶存「獨往亭 。」 在容車山,宋趙鼎立。

半間亭 在集真觀東。明嘉靖二十一年,縣令程世鵬建。

「武當別境」 亭 在集真觀前。

榷奸亭 在縣東紫港渡口。縣丞張曉建,為盤詰私鹽之所。

義泉亭 在縣西五里蓮塘口。常玉通衢,鑿泉構亭,以濟渴者。

《綠陰亭 》由義泉至此二十里,依樹構亭,以息行道。

《普濟亭 與綠陰亭》相並。構亭施藥,以濟行路之病者。

義井亭 隔普濟亭數步。以上四亭俱道士王明曉募建。

息肩亭 去義井亭五里,邑人詹汝金建。「小憩亭 」 ,去縣三十里,白石鋪。

一飯亭 在縣西四十里。

《草萍亭 》在草萍橋上,常玉之界。

三門嶺亭 在小南門外五里。

三賢堂 在容車山。昔趙鼎、范沖、魏矼寓山下永年寺,後人因立堂奉之,故名。

留春園榭 舊一十餘所,皆在常山縣治後。「超霞臺 」 在金川門山巔,下有範川書院,路南又有「招搖池館。」 皆明隆、萬年間建。

慕仙亭 在縣東城外半里。明萬曆初,徐深建。「及寬」 亭 在縣西五里蓮塘,知縣傅良言建。「棲雲亭 」 在木綿嶺半腰。耆民徐深建。

東深待渡亭 在三里灘隔河。明隆慶元年,陳坦建。

「長春館 」 在大南門內。監生徐書紳建。

尉司 在縣東偏後

臨清堂 在縣東南一十五里。宋趙希錧建,今廢。

開化縣

月波亭 在金錢山北,宋山長江天然建。天然二子俱中神童科,朱子過訪,書「月波亭。」 今不存。翼然亭 不存。

熙春亭 不存

水月亭 在縣東金錢山下。明正德間,宿州知州徐瑲建。後給事徐文博開講於此,扁其堂曰「諫議講堂。」

竹亭 在靈山寺側。明正德間,地勢迫窄,宋淳買地,移亭於西山之麓,時舉會焉。

李公亭 「明正德八年,饒寇犯境,都指揮李隆卻賊超遷民立生祠於北城上,遺址尚存。」 劉公亭 「饒寇亂,邑舊無城,縣令楊燦築土城以禦賊。寇平,僉憲劉秉常與同知伍文定築城衛庇民,立生祠於城南,亭址俱廢。」

縣學七賢堂 ,唐魏謨,宋趙抃、江景房、程俱、鄒補之、趙汝標、魏亨中。元至正十三年,太原趙起巖來尹茲邑。四明程衛適典學事,按《圖志》得此七人,因學東有亭三間,葺以奉祀。今廢。

七虎堂 在縣南三十五里華川黃泥嶺下。宋少卿江緯築堂於此。姪少虞濟漢從學,時踵門至者,如汪藻、程俱、李處權、趙子晝。七人,皆有文行,後擢科顯仕,時人指為「文中虎」 ,遂扁其堂曰「七虎。」

晚香堂 在縣南五十步,邑人徐伯昌所居。伯昌詳究《易》理,性嗜菊,以「晚香」 名其堂。《易》學相傳,聲望茂著。

友山堂

五經堂 在縣西芝田麗澤書院,山長徐唐孫所居。長子希呂,次希古,次明善,次子正、次洪元,各授一經,以文學登第。世號《徐五經》。

褒榮堂 在縣北一里。明正統年間,奉敕為刑部侍郎吳紳建,戶部尚書王直題扁。

桂巖閣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馬溪。五代時,侍御景房卜築於此,居前有山,壁立百仞,中有《秋香一本》。宋隆興間,七世孫侍御溥構閣巖前,子孫登桂籍者幾百人。

高山閣 在縣西臥佛山麓。唐末長史胡億所建。高據四山,為一邑冠。

萃清閣 距縣二十里馬嶺、「金溪」 之水合於此。宋時建。趙抃嘗遊,程俱、江緯俱有題詠,今廢。白蝦池 在縣北金水鄉三十里余仁合家邊。趙清獻鎮蜀時,以白蝦寄余氏,放之池中生息。

不絕,水涸絕而復有求而他蓄者,其色輒變。《光塢山居 》在縣西六十里北源村。宋紹興間程俱故宅。

自娛堂 在龍山鄉,程如所居,楊廷秀有詩。「放生池 」 在縣南五步,廣一十丈,深五尺,以避火災,水未嘗涸。今為荷花池。

「永安寶塔 」 在通濟橋東,金錢山麓。

丁峰塔 在縣南五里

墳墓附[编辑]

本府。西安縣附郭。

三國吳陳侯墓 在府治西北百步。吳將陳弘征趙峻有功,封信安侯,歷事司馬。晉年九十薨,葬於此,舊韓徽猷宅雙桂堂西。

陳徐霖墓 在縣西南三十里臨江鄉石塘里。五代陳侍郎墓 在縣西二里。「吳越陳備事鏐」 ,至俶,國除,慟不食卒。太宗聞之嘉歎。

宋王珉墓 在縣南三十里濟下。懿敏公曾孫。建炎初寓衢,歷官臺諫,卒,高宗賜田一頃,令衢長吏葬焉。

孔玠墓 在金溪隴

毛璩墓 ,在縣南一里。晉將寶之孫,諡「桓公。」 自寶至璩,三世擁節旄璩,屢有戰功。

趙清獻公墓 在縣東四十五里欽化鄉臨豁里。

龍游縣

周姑蔑子墓 在東華山偃王別廟後。慶元間,為人所發,古物充牣,隨即灰散,惟數瓦缶不壞,貯水滿其中。眾併《誌石》碎之。

龍丘萇墓 在龍游鄉龍丘山。

宋呂侍郎墓 在縣南四十里。侍郎名好問。汪侯墓 在團石里。

劉文靖公墓 在靈山下。文靖名章。

江山縣

「古何玉墓 」 ,在禮賢鎮,不知何代。人或侵掘,則暴風疾雨隨作,人頗異之。

葛王墓 ,在縣西三十五里,不知何代人。山下舊有碑,田夫斲為磨。一日雷震碎之,有取花磚者,雷復震,今莫敢動。

明徐逸平墓 在景星鄉南塘,歷久蓁沒。明嘉靖中,縣令黃綸訪其墓,樹碑封禁。嗣孫徐元既沒無傳,訪得徐合,周歲時依母入紹,令看守祠墓,仍置田六畝,給備永祀。

侍郎徐復殷墓 在九都山,稱「卓塢。」

趙將軍善孚墓 ,在九都巖下。

孝子王撰墓 在上花園。

「柴神童蒙亨」 墓 ,在秀峰下。

《國史》柴望墓 在長臺高齋。

「柴神童隨亨墓 ,在櫸林九磜口。」 「孝子何倫墓 ,在六都墳前山。」

常山縣

唐節度使徐幸隆墓 在縣北五里護國山。宋趙修靖王希錧墓 ,在縣東十五里查瀨鳳山。

丞相趙鼎墓 ,在縣西二十五里石門。

太史范沖墓 ,在縣北二十五里。

梁忠獻公墓 在縣東北崇善鄉。嚴隴,公姓王,世居汴梁,宗澤辟參議軍機,累遷至樞密副使。暨金兵攻揚州,挾病扈從,乘輿陷而不屈,遂遇害,葬此。

「尚書徐恢」 墓 在縣東十五里毛家洋。

開化縣

唐張自勉墓 在縣北二十五里玉山鄉石丘姜坂。僖宗乾符間,自勉破王仙芝、黃巢有功,詔以為招討副使,疾卒,賜葬於此,官為留地十五畝。石翁仲,今有存者。子御,漢封定遠將軍。五代錢王墓 ,在縣西百三十里。

江家墓 ,在縣北百步。五代時,江氏初為墓時未置縣,有善陰陽者,謂「葬後當出斗粟官。」 及置縣官,為留地四十畝。自五代至宋,躋世科者九十九人,顯要者亦數十人。。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