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095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九十五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九十五卷目錄
漳州府部彙考一
漳州府建置沿革考
漳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漳州府星野考
漳州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九十五卷
漳州府部彙考一
[编辑]漳州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编辑]本府
《禹貢》揚州之域。周職方七閩地也。秦并天下,置閩中郡。漢屬閩越。武帝建元間,又封無諸孫餘善為東越王。後數叛漢,乃盡徙其民於江淮間,虛其地。東漢為會稽郡冶縣地,後又分屬南部都尉。建安初,以南部置候官等五縣,而漳地屬候官。晉為晉安郡地。宋、齊因之。梁以來,為南安郡地。大同四年,始築龍溪。陳隸閩州,改隸豐州。隋為建安郡四縣之一。唐初隸嶺南道。高宗儀鳳三年,寇陳謙等連結諸蠻,攻潮州,守帥不能制,左玉鈐衛翌府左郎將陳元光討平之,開屯於漳水之北,且耕且守。嗣聖三年,元光請於潮、泉間建一州,以抗嶺表,詔從之。因即屯所為州,并置漳浦縣屬焉。漳為州自此始。開元四年,徙治李澳川,為今漳浦縣。二十二年,改隸嶺南經略使。二十八年,析置懷恩縣,領縣二。二十九年,省懷恩入漳浦,而以泉之龍溪來屬。天寶元年,改州為漳浦郡,還隸福建。十年,又改隸嶺南。乾元二年,復為漳州。上元元年,還隸福建。大曆十二年,割汀之龍巖縣來屬,領縣三。興元元年,刺史柳少安請徙「州治於龍溪」 ,未報。貞元二年,攝州事陳謨白觀察使盧惎以聞,乃以龍溪為漳州治,其李澳川、漳浦縣治如故。光啟元年,光州刺史王緒苦秦宗權誅求,南走閩,攻陷汀、漳二州。緒暴眾,囚緒,推王潮為主,克泉州,請命於福建觀察使陳巖。巖以潮為其州刺史。傳弟審知,遂王閩中,五世而滅。五代南唐,改漳州為南州。晉開運中,朱文進擅命,以程贇為刺史,衙將留從效殺贇,據泉、漳二州。宋建隆三年,留從效死,陳洪進有其地,始奉正朔。乾德四年,復為漳州。太平興國三年,洪進納土,屬威武軍。五年,以泉州之長泰縣來屬,領縣四。雍熙二年,屬福建路。元至元十六年,陞為漳州路,隸福建行中書省,領錄事司一,縣如故。至治中,析龍溪、漳浦、龍巖三縣地,置南勝縣,共領縣五。至正八年,立漳州分元帥府。十六年,改南勝為南靖。二十一年,以新翼萬戶羅良為福建行省參政,兼守漳州路。二十六年,陳友定襲陷之。明洪武元年,兵取陳友定,改為漳州府,隸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罷錄事司,領縣仍舊。城內置漳州衛,領左、右、中、前、後五千戶所,邊海置鎮海衛,領左、右、中、前、後、陸鰲、懸鐘、銅山八千戶所,及置銅山水寨、懸鐘澳。成化三年,析龍巖地置漳平縣。正德十二年,析南靖地置平和縣。嘉靖九年,析漳浦地置詔安縣,凡領縣八。四十四年,析龍巖地及割延平府大田、永安二縣地,置寧洋縣。隆慶元年析龍溪、漳浦地置《海澄縣》,凡十云。
皇清定鼎,領縣如故。惟漳州、鎮海二衛及各所俱漸。
次裁革
龍溪縣:〈附郭。〉
本梁南安郡地。大同中,始析置龍溪為南安屬,以西江上九龍晝戲,故名其江為九龍江,縣曰龍溪縣。陳光大間,屬豐州。隋開皇九年,屬泉州。唐嗣聖十六年,屬武榮州,州尋廢,縣還屬泉州。十七年,復置武榮州,縣仍屬焉。景雲二年,改屬泉州。開元二十九年,始來屬漳州。貞元二年,徙州治於此,遂為附郭縣。宋仍舊。元至治中,析七都置南靖縣。明隆慶元年,復析五都置「海澄縣。」
皇清因之。
漳浦縣
舊附郭縣也。本古綏安縣地。唐嗣聖三年,與州並置。初在梁山之下,地名雲霄,其南漳水出焉,因名漳浦。開元四年,州民余共訥等以地多瘴,請徙李澳川,詔從之。去舊治八十里,仍名漳浦。二十八年,析立懷恩縣。明年,省懷恩縣入漳浦。貞元二年,徙州治於龍溪,始為支縣。宋、元、明俱依舊屬漳州府。明嘉靖九年,析二、三、四五都置詔安縣。隆慶間,又析二十三都《九圖》置海澄縣。
皇清因之,而以鎮海衛之地屬焉
龍巖縣
本晉新羅地也,為苦草鎮。唐開元二十四年,開福、撫二州山峒置汀州,以苦草鎮為新羅縣。天寶元年,以縣東有巖如屋,其中虛,石壁有紋如龍,頭角鱗鬣皆具,因改名「龍巖。」 大曆十二年,改屬漳州。宋、元、明因之。成化四年,析居仁等五里置漳平縣。隆慶元年,又析集賢里置寧洋縣。
皇清因之。
南靖縣
本龍溪、漳浦、龍巖三縣地也。元至治中,以其地險遠,難於控馭,乃割置縣治,在九圍礬山之東,名曰「南勝。」 至元三年,畬寇李勝等作亂,殺長史晏只哥。時同知鄭晟、府判喜春,會萬戶張哇,哇討之不利。邑人陳君用襲殺勝,乃徙治於小溪琯山之陽。至正十六年,縣尹韓景晦以其地僻多瘴,又徙於雙溪之北,改名「南靖。明因元舊。正德十三年,析清寧、新安二里置平和縣。嘉靖四十年,饒賊陷城,乃遷縣治於大帽山下。萬曆二十三年,復改還舊縣。
皇清因之。
長泰縣
本隋泉州南安縣武德鄉地也。唐乾符三年,邑長張思進始置武德場,以便輸納。文明元年,改為武勝,又改為武安。南唐保泰元年,陞為縣,改名長泰。宋太平興國五年,邑民楊海等以本縣去泉州三百餘里,期會徵輸不便,乞舍遠就近,改隸漳州。泉守林金吾以聞,於是縣始屬於漳。元、明仍宋舊。
皇清因之。
漳平縣
本龍巖縣地。明成化三年,龍巖縣民林廷琥等,以「居仁、聚賢、感化、和睦、永福」 五里去縣遠而地險,賦稅不供,請別置一縣以控制之。朝廷下三司議。七年遂析置漳平縣。邑居漳上流千山之中,此為平衍也。嘉靖十四年,割聚賢里九圖置大田縣,屬之延平府。
皇清因之。
平和縣
本南靖縣治。明正德間,象湖等處作亂,提督軍門王守仁發二省兵勦平之。於是南靖儒學生員張浩然、鄉老曾敦立等呈請設縣,守仁為奏請於河頭大洋陂地方開設縣治,割南靖、清寧、新安二里地以畀之,縣名「平和。」
皇清因之。
詔安縣
本漳浦縣南詔地。宋為臨水驛。元至正間,右丞羅良命屯官陳君用城之。明弘治間,廣寇為患,調漳州衛後所官軍,置守禦千戶所。正德己卯設捕盜通判駐焉,兼督平和、饒平,尋以不便廢。嘉靖八年,鄉民許仲遠等請設縣。九年議析漳浦縣二、三、四、五都為縣,名縣曰「詔安」 ,取「南詔安靖」 之義。
皇清因之。
海澄縣
本龍溪縣八九都地,舊名月港。明正德間,土民私出海貨,番誘寇,禁之不止。嘉靖九年,巡撫胡璉議移巡海道鎮漳州,於海滄置安邊館,歲委通判一員駐守。二十七年,巡海道柯喬議設縣治於月港九都,適地方稍寧,暫停止。三十年,建「靖海館」 ,以通判往來巡緝。三十五年,「海寇」 謝老突至,擄掠焚燬。軍門阮鶚召居民築土堡,為防禦計。未幾,倭入寇,姦民乘機為亂,結巢盤據,遍掠人民。四十二年,巡撫譚綸始招撫之,仍更靖海館,設海防同知於此。四十三年,巡海道周賢宣計擒巨寇張維等,正以典刑,地乃大定。時聽選官李英、陳鑾等在京,具奏設縣,事下覆議。四十四年,知府唐九德議,割龍溪縣自一都至九都及二十八都之五圖,并漳浦縣二十三都九圖地方,湊立一縣,轉呈撫按,奏請俞允,錫名海澄縣。隆慶元年,唐知府親詣定基鳩工,而縣治告成。
皇清因之。
寧洋縣
本龍巖縣集賢里之東西洋,四山環列,中故寬平。明正統間,始設巡檢司於此,以控谿峒之民。嘉靖四十一年,山寇廖選、蘇阿普等聚為亂,漳平知縣魏文瑞奉討賊檄,統鄉兵進戰,死之。龍巖生員曹文華、曹鳴鳳等呈請設縣,巡海道周賢宣單車入縣境,相度形勢,蘇阿普等眾猶聚於龍頭寨。四十四年,官兵進勦,山峒悉平,始題請立縣,命名「寧洋」 ;革巡檢司,割龍巖縣集賢里。
《五圖》,延平府大田、永安二縣各三圖以成縣治,時隆慶元年也。
皇清因之。
漳州衛
唐時建置無攷。宋本州置福建路鈐司,總制一路軍馬。其置於漳者,以潮、廣蠻獠出沒之處也。元置新軍萬戶府。至元九年,改為宣慰司都元帥府。明洪武三年,置漳州衛,領左、右、中、前、後五千戶所,屬福建都指揮使司。成化七年,「調鎮海衛後千戶所戍龍巖,改屬漳州衛曰守禦龍巖中中千戶所。」 弘治十八年,又調漳州衛後千戶所戍南詔,曰「南詔守禦千戶所。」 仍屬本衛。
皇清革去「衛兵」,設衛官一員管理屯務。至康熙七年,
一,併裁去糧歸各縣,龍溪屯糧歸漳州通判,衛遂廢。鎮海衛明洪武二十年始置,統左、右、中、前、後五千戶所,及置陸鰲、銅山、懸鐘三守禦千戶所以屬。成化七年,調後千戶所戍龍巖,改屬漳州衛,止存四所及陸鰲等三所,屬福建都指揮使司。順治十八年,遷界奉。
旨「裁之。」
漳州府疆域考 府志
[编辑]漳州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同安一百九十里
西至汀州府七百里
南至潮州府五百一十里。
「北至尤溪」 六百里。「至」
京師七千五百二十五里。
廣四百一十里,袤六百五十里。
龍溪縣:〈附郭。〉
東至長泰三十七里
西至南靖四十里
南至漳浦,一百二十里。
北至長泰界,二十五里。
廣一百一十里,袤六十里。
漳浦縣
東至大海八十里
西至南靖一百三十里
南至詔安一百四十里
北至府治一百二十里
廣一百五十里,袤一百八十里。
龍巖縣
東至漳平,一百七十里。
西至長汀三百六十里
南至南靖二百七十里
北至沙縣三百五里
東南至府治三百一十里。
廣一百四十里,袤四百三十里。
南靖縣
東至府治四十里
西至龍巖,二百二十里。
西南至平和七十里
南至漳浦一百里
北至漳平,二百四十里。
廣二百四十里,袤二百八十里。
長泰縣
東至同安,一百二十里。
西至府治三十七里
南至高浦所八十里
北至安溪一百六十里
廣七十里,袤九十五里。
漳平縣
東至安溪二百四十里
西至龍巖,一百二十里。
南至南靖二百二十里
北至永安二百二十里
東南至府治三百二十里。
廣一百二十里,袤一百三十里。
平和縣
東至小田坑,一百五十里。
西至饒平一百里
南至雲霄,一百八十里。
北至永定二百五十里
東北至府治二百五里
廣三百二十里,袤三百四十五里。
詔安縣
東至漳浦,一百三十里。
西至黃岡四十里
南「至懸鐘大海」 三十里。
北至三饒一百里,又北至府治二百五十里。廣一百里,袤一百二十里。
海澄縣
東至海門六十五里
西至石碼橋一十五里
南至馬口橋四十里
北至青礁一十里,又北至新安一十里。
西北至府治五十里
廣八十里袤五十里
寧洋縣
東至大田,一百八十里。
南至漳平,一百二十里。
北至永安一百四十里
西至龍巖二百里
南至府治四百里
西北至連城二百五十里。
廣一百里,袤一百六十里。
形勝附
[编辑]本府。〈龍溪縣附郭。〉
《宋進士題名記》:「一水清流,列峰秀出。」
陳淳《北溪集》:「兩山擁翼,二江襟帶。」
《圖經序》:《梁山記》:董奉之《遊九侯傳》「夏后之祀趙佗故壘,越王古城,營頭之雉堞依然,嶺下之遺基可識。」
《本志》「控引番禺,襟喉嶺表。」
天寶紫芝奠於後,丹霞名第拱於前。
《縣志》:「兩溪合流,四山環勝,龍川、錦江縈帶於前,麟鳳、龜蛇聳翠於左。」
漳浦縣
南北朝沈懷遠詩:「蒼山萬尋,漲海千谷。」
《通志》:處八閩之極地,為汀漳之要衝。前屏梁山而十二峰之並秀,旁環鹿水而八餘水之交清?龍巖縣
《通志》:「東寶環其左,紫金峙其右,奇邁前揖,九侯後擁。」
龍巖東蟠虎嶺西踞
《縣志》:「山川若帶,兩峽如門。」
南靖縣
《復城紀略》。「水陸可通」 ,「食貨易集。」
《通志》:山水盤旋,土地平衍。大帽峙後,雙溪環前。員山東南,鏡山西北。
長泰縣
《通志》:良岡衍脈於後,登科獻秀於前。曷山左踞,西峰右峙。
《縣志》:「晶山為輔翼之勢,龍津注縈洄之波。」 漳平縣
《通志》:「銀瓶輔其左,龍亭翼其右,覆鼎揖其前,石鼓擁其後。」
《縣志》:「平潭清澈,羅石重關。」
平和縣
《縣志》:「長盧峙後,天馬揖前,洪瀨左鎮雞籠,右插溪水,西環海潮外溉。家有膏腴之畝,戶有桑梓之林。」
詔安縣
《前志》「地極七閩,境連百粵。」
《南詔拓城記》:「山環九侯,赤坑之雄秀;水匯象溪,大海之吐吞。」
《縣冊》「南峰雙聳,如天閑立馬」 ,點燈疊障,如「玉筍聯班。」
海澄縣
《晏殊類要》,「朝丹暮霞。」
《建城議》:「潮汐吞吐。」
《前志》:鹿石、槐浦,行過峽而迤蜒;龍頭、虎甲,折西方而交會。西溪、北溪合海潮奔迸於外;南溪、倒港接海潮旋繞於內。席帽峙其前,三洲擁其後。寧洋縣。
《前志》:金鳳玉屏,列寶障以擁於後,芙蓉貴人,聳翠微以拱於前。麟山峙其左,玉岡迤其右。
漳州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府總
漳州,其域為揚州,其次為星紀,其宿為牛、女,其辰為丑。按《周禮》鄭注云:「星紀,吳、越也。」 皇甫謐云:「星紀之次,於律黃鍾,吳越分野。」 《爾雅》云:「星紀,斗牽牛也。」 郭璞注云:「斗、牽牛者,日月五星之所終始,故謂之星紀。」 《春秋元命苞》云:「牽牛流為揚州,分為越國。」 《史記·天官書》《前漢·天文志》皆云:「牽牛、婺女揚州。」 《正義》曰:「婺女即須女」 ,天少府也。又曰,牽牛、須女,皆為星紀,越之分野。《漢·地理志》云:「粵地,牽牛,婺女分野。」 劉向曰:「吳、越屬斗、牛、女分。」 唐一行兩戒之說,以南斗當淮海間,為吳分;牽牛去南河寖遠,自豫章迄會稽,南逾嶺徼,為越分。而《郡國志》、晉、隋、元明志皆云吳、越其辰在丑也。
漳州府山川考一 府志
[编辑]本府。〈龍溪縣附郭。〉
保福山 ,左有保福寺,後兼淨眾入焉。亦名淨眾寺。此山為郡龍入脈之地。康熙二十七年,山半被大師構奉仙宮,漳人大不利。四十六年,郡人藍理毀之。後又被兵民築牆開堀,紳士合力填補。知府魏荔彤給示禁飭,今偉然巨觀矣。隆壽山 「前志」 作峰,《通志》作隆壽山。舊云居其下者多壽考,故名。宋時在城內,今附城址。騰龍山 一名龍亭山,在城西南隅。平地突起,奇石攢湊,俯瞰溪流。相傳有龍騰於溪,乃建亭,今廢。嘉靖間,知縣劉天授建石塔其上,今亦廢。起。鳳山 舊名高亭山,與龍亭山對峙而差小。宋儒吳勳作亭讀書其上,今廢。隆慶五年,知縣李聯芳建石塔其上,名曰「文昌寶塔。」
南山 在郡城南門外,為郡案山,山陰有南山寺。
丹霞山 在南廂,土石皆赤,舊置驛於此。郡之四郊皆稱霞東霞、南、霞西、霞北云。宋林宗臣詩云:「笑憑詩句說丹霞,城郭人民數萬家。禮接紫陽風俗厚,學傳東魯道源賒。」
石獅巖山 在城南七里,一名「南巖山。」 有巖七所,中多名勝。
名第山 在城外十里,本名天成山。唐興十餘世,漳人登進士第者,自周匡物兄弟,始以其讀書天成,敕為「名第山。」 今漳南五里有名第院,蓋祀先生也。
圓山 :在城西南十里,前後望有十二面,故曰「圓山。」 每雲氣覆之,天輒雨。
天寶山 去城三十里。五峰峭峛,周迴百餘里。上有寶巖洞、芙蓉城、百丈泉、鬼漈坑,祈雨必應。漳郡諸山多祖於此。宋時有明珠,夜飛入九龍江,為漁者所得以貢,故名。
文山 即觀音山。《一統志》作「觀音巖。」 在郡正東二十里,北臨大溪,三面通潮,與鳳凰山對峙。山半有觀瀾書院,今廢。
龍漈山 郡東南二十五里。有龍潭,飛泉百尺,直瀉而下。潭前有龍祠,鄉人禱雨多應。
水頭山 去城東二十餘里。《舊志》稱與文山、鳳山、石壁山稱水口四獸,誤。按:西溪水口在鎮門,束以犀山、象山。北溪水口在江東,兩旁有石龜、石蛇,此水口處也。若夫石壁山、文山、鳳山,與水口遠矣,并不在水邊。
白雲山 在水頭山之前。上有白雲巖,唐虔誠禪師所建也。宋朱子嘗遊此,書與「造物遊」 四字。東山 去城南十五里,圓淨秀特,俗又呼紗帽山。
同第山 一名「雙第」 ,在郡城南稍東,勢若翠幄。世傳周匡業、匡物兄弟生此,今其山中有周祠故址。
鶴鳴山 亦名石壁山,其下為雲洞,有風動石。岐山 在二十七都。岐山在北。有瑞竹巖諸勝。鶴鳴山在南。有雲洞諸勝。雲洞中,朱晦菴書「溪山第一」 四字。其上謂之岐者,以一山岐而二之。
也,又名馬岐。曰「鶴鳴」 者,以隋時潛翁養鶴於此,故名。《名勝》詳見《古蹟名山記》。云:岐山與鶴鳴山聯峙,二峰秀聳龍江之上,延袤十里許,五代時僧楚熙居此。
鳳凰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來自鶴鳴山,山勢如飛鳳展翼,故名。
鄴山 一名蓬萊峽。是山不生草木,其土白紫而燥。有石如人數輩,名曰「石翁。」 明學士黃道周講學於此,有鄴山講堂。詳見《古蹟》。
好景山 去城東十五里,自岐山分脈,多奇勝,故名。
銅缽山 ,在縣北二十餘里。山勢綿亙數里,內一峰中窪而外圓,其形如缽。
尼姑山 山舊有尼姑寺。
羅漢山 ,五代唐天成間,王延休憩於此,忽聞異香馥郁,得一龜,背有羅漢像,遂建寺,因以名山。
天公山 在縣北三十里。上有瀑布,飛瀉數十丈。《圖經》謂「天公所居。」 《九域志》謂「陰雨時聞簫鼓之聲。」 今按:龍巖縣亦有天宮山,其說略同,宜以俟考。
馬鞍山 :在浯滄社。自龍山發祖,逆水而上,至此有石如馬鞍,故名。
《曹溪山 》:在杏林社。
龍山 :在城北十里。北來諸山,此為最秀。山下有寺,其地宜茶。
望月山 《通志》云:「秀出群山之表,海月初升,此山先得其光。」
鷲峰山 下有鷲峰寺
鼎山 :在汐浦社。其山高大,圓如覆鼎,絕頂有臍,俗呼鼎臍。山上舊有巖,名猴作巖,古名龍泰巖;以在二縣之交,故名。
金雞山 在東溪口。叢石屹起,有石如雞展翅而色赤,高據山頂,故名。
儀鳳山 ,在郡西北三十里。高聳明秀,為郡龍少祖。
石鼓山 ,在郡北十里。山形圓秀,下有陳北溪墳。
石蠔山 在縣北四十里。此山最高,絕頂有黏蠔石,蓋當時海水所浸。其下小山纍纍,《天寶山》自此而生。
九龍山 ,《唐書輿地志》云:「龍溪隋縣,有九龍山」 ,即此。在縣北三十里,其山北有九龍水,又有金雞山,或誤以為南九龍嶺,非也。
仰盂山 其山高大峭拔,頂凹如盂,上有田榴山 ,或名樓山。
坂尾山 :陳布衣真晟定居其下,改名定山。白石山 ,山多白石,故名。亦名鸛石山。有巨人跡,指有石硿,內可容千人。
覆舟山 山以形似,故名。其下有石美堡日華峰 ,旭日初升,此峰先得其光,故名。「萬松峰 」 ,古有松關坊,其下為「道南書院劉愛禮祠。」
禪月峰 ,《舊傳》有光如月,故名。
淨安峰 ,舊有淨安寺,故名。《通志》作「淨安山」 ,登高山右臂也。
玳瑁嶺 俗呼「大帽」 ,高百丈,迤邐三十餘里。龍溪、長泰之交,天寶峙於西,此山列於北,為郡城屏幛焉。
新嶺 石磴盤迴十餘里,路通安溪、龍巖、漳平三縣,舊俱有亭。
揭鴻嶺 去城西北四十里。漢唐時西北向長安故道由安溪大田以行,今道廢。下有唐屯軍營故址,上有營頭亭。唐慕容韋、歐陽詹俱有詩,見《藝文。正德志》云:元末有蔡公者,於山腰開新嶺,又名蔡公嶺。今為安溪龍巖通道,疑即上新嶺云。
太平嶺 去城南一十里。嶺道坦夷,行者便之,故名「太平。」
九龍嶺 在府南三十里。兩山峽峙,中縈石磴,凡十里許,路通潮、廣。景泰間,知府謝騫建亭其上,以憩行者。明陳克聰詩:「人道九龍山嶺峻,去天僅僅隔纖毫。只緣未到山頭立,纔到山頭天更高。」
萬松嶺 近馬岐,舊有亭。陳克聰植松以便行人,歲久無存,惟奇石簇立。萬曆間,督學沈儆炌改為堆雲嶺。崇禎二年,知府施邦曜築關其上。詳見《古蹟》。
華崶嶺 在華崶社,亦名龍頭嶺。高千餘丈,纍磴鑿石,以梯行人其下,北溪之流經焉。灘瀨麤惡,怪石巉巖,有「三硿二花」 之名,舟楫不通上下。
皆當逾嶺。溪旁有石,狀如龍頭,故名。宋楊汝南《夜宿龍頭》詩云:「江流如箭路如梯,夜泊龍頭煙靄迷。兩角孤雲天一握,曉光不覺玉繩」柳營江 去城四十里,二十七都地。唐時宿重兵於此,相傳插柳為營,因號柳營橋。左為鄴山,右為布衣先生里門。《晉江陳讓記》云:「漳南橋梁,虎渡第一。昔欲為橋,有虎負子渡江,息於中流,探之,有碤如阜,循其脈,沈石截江,隱然魚梁,乃因壘址而橋焉。維江隨山坼土,兩峽巖立,流澌東奔,如雷霆入地,深處不可測度」,乃架數萬斤石梁,於可驚危址之上,維兩峽以捍固內氣。如玉虹浮空,金堤穩重,吞吐潮汐,浮沉龍龜,俾四方客子之由是橋者,皆有泳漢浴沂之樂。西望芝峰,晦翁講學之蹟,與天寶並高;南觀大海,令人有川上不舍之思;北俯江干,凄然北溪之宅泠泠其深;東觀烏潯,思布衣之操蘊,而惜其不究於用,則是橋亦漳南第一「形勝」也。
錦江 、中浮二洲間之,遂支為三港,其洲曰許茂、曰烏礁。《萬曆舊志》稱三洲:一曰紫泥。按紫泥與烏礁相連,昔日猶隔一大港,今則合而為一矣。其夾以許茂、烏礁者,為中港;烏礁之南,夾以石碼、海澄者,為南港;許茂之北,夾以玉洲者,為北港。經白石、青礁、石美東,與中南二港合納南溪、浮宮之水入於海。南港為海澄界。北港經廿八都、廿九、三十都為龍溪。其下一、二、三都又為海澄界。此隆慶間分壤也。舊皆屬龍溪。
南河 自郡城南疏為三台洲,南橋亙焉。下至方壺洲,水勢微折而南,故又束以文昌之橋。其云「方壺洲」 者,以西望員嶠得名。
三義河 有汛防城
西溪 :北源從禾溪,永豐南源從銅壺小溪至南靖,合流而繞於郡城。按《隋?輿地志》:「龍溪縣,梁置,隋開皇十三年,併蘭水、綏安二縣入焉。」 今綏安近漳浦,蘭水或即西溪,若古龍溪,乃九龍江也。按萬曆舊志稱「南溪。」 考南溪之源,一自平和礬山至漳浦巖前溪,一自南靖馬坪至橫口與巖前溪合,由海澄浮宮渡入海。今為海澄地,與此無涉。此西溪也。
《詩》:「浦溪 從此曲而抱城。」 乃過東浦頭。出文山而合流於北溪。
北溪 去城二十五里,源出延、汀之界,合寧洋、龍巖、漳平之水而下華崶,又合長泰之水,過香洲渡,歷峽中,出峽為柳營江,與西溪會流入於海。梁大同間,有九龍戲江上,故名「九龍江」 ,與西溪相環帶,為一郡形勢。
白水洋溪 在十二、三都。源出程溪山。
金沙溪 在廿五都,入於北溪。
田裏港 舊港絕小,為餘流。自戊申以後,洪水時至,港岸崩陷,西溪之水,遂從此港直下,匯出陳洲之上,入於大溪。而詩浦舊溪沙壅,繞城之水甚微。諸紳士以有關形勢,募眾填築,尋圮。康熙四十六年,陸路提督郡人藍理慨然引為己任,捐資數千金築之,填塞堅固。從此西溪之水,繞而抱城,數十年未竟之志,一旦成功,眾以為非提督之大力莫克成,而藍又肯身任其事,立石以紀之。
東港 在廿六都。源出天寶,經赤嶺、鶴鳴入於西溪。
漳浦縣
後到山 :與東羅山並峙而高聳,過之,為邑之屏山。蜿蜒而下,秀潤清奇,形如雙金。邑中視之,如蛾眉然。
龜山 在縣北二十里外聳立橫列,為邑東北之背。
羅山 羅山來自後到山,諸山羅列拱揖,故名。其支為「東羅山」 ,山半有巖,見《古蹟》。
《虎山 》虎山一名好景山。巔有石如虎,故名「八景。」 虎山怪石即此。在縣治西北里許,下有泉甘美,名虎泉。自好景山之北西過為西宸嶺,有威惠廟,樓閣敞麗,九十九峰羅列其前,攬勝者多遊之。
梁山 ,九十九峰當前而拱揖焉,是天下之名山。古記所謂梁岳,閩中之望也。梁山亦稱梁岳,在縣南稍西二十餘里,高千仞,盤亙百里,有九十九峰。《方輿勝覽》云:梁山秀麗而崇圓,故又稱圓山。」 唐潘存實詩:「盤根來楚蜀,作鎮表甌閩。」 《名山記》云:「峰十有二。唐鍾紹京增名二十有四,曰蓮花,曰獅子,曰金剛,曰力士,曰雙髻」 ,曰《長劍》,曰《七星》,曰《八柱》,曰《觀日》,曰《臨海》,曰《晉亭》,曰《青閣》,曰《雙鳳》,曰《玉乳》,曰《錦石》,曰《月桂》,曰《壽星》,曰《紫雲》,曰《金雞》,曰《丹竈》,曰《香爐》,餘失其名,而「《長源溪》《錦溪》
萬頃溪、仙溪、盛溪、錦石溪、垂玉溪、龍潭溪出焉。大尖山 ,高數百丈,無樹木。
婆髻山 :與大尖山相距,如人椎髻。東有漈水,流淙鳴,輒有雨。
峰山 在縣東南鹿溪之涯。自梁山發脈而來,挺然獨立,與隔溪柘港山對峙,為邑關鎖,堪輿家以為捍門。華表又名鰲峰山。宋封州守黃克寬構亭其巔,曰「連鰲。」 今廢。
良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其山高數百丈,東峰距海,西接南詔、潮陽等界。唐賢良潘存實修業於此,故山以「良」 名。
棋山 ,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昔鄉人入山採藥得棋子,因以名山。
朝天馬山 狀如天馬行空之勢,故名。自梁山至天馬俱八都。
鼓雷山 鼓雷作「古雷。」 在縣東南八十里九都。斷岸千尺,下瞰大江,潮音至,聲如雷鼓。山下為帝昺井。
海雲山 在七都。去縣東二十里。又名「巖山。」 壁立端重,頂有石如龜。有田有清泉,旱時不涸。有峰如蓮花,山半有海雲巖,相傳有女人學仙於此。又有紫薇石洞,其石磷奇,如列笏列獸之狀。馬鞍山 與海雲山相聯並峙,狀如馬鞍,故名。竈山 在十七都。去縣東五十里。疊嶂高大,周環四十里。上多怪石,有丹竈,有仙足跡,有石棋枰、石碾。多產石蘭及黃精。山陽有田數十畝,可耕。明季張若化、若仲居此,人稱竈山二張。山頂可望大江,有巨石。若仲題其上曰:「一臥滄江。」 棲雲山 。圓淨聳秀,上有棲雲巖剎。
東柘山 圓秀如棲雲。二山皆漳浦西境。香山 在縣東六十里,山有五峰,如馬馳鳳翥,每海上雲收日出,翠光淋漓可愛。山麓有靈順宮,鄉人祈雨,香煙瀰漫,故名。
燈火山 在縣東,距海里許。海舟夜行者,或見山上光燄如燈,故名。
臺山 在縣東六十里。高數十仞,平坦如臺。近觀與諸山齊峙海上,舟人自遠眺之,則迥出群山之上。
大帽山 即戴帽山,在二十八都。山大而峻,四面林木蓊鬱,獨頂上有黃茅,形如戴帽。宋儒蔡元鼎及孫藻著書於此。其上有玉川瀑布、新村石鼓、龍漈潭、寶珠石之勝。北行則為海澄,東北行則為鎮海,皆此山發脈焉。
磁竈山 ,山多產茶。其對為大江。太武山 在縣東北一百里二十三都境,一名太姥山。高千仞,週迴亙百餘里,屹立海上,端重聳峭。其南五里,鎮海衛在焉。東望大海,汪洋無際,一陟其巔,則漳、泉風景盡在目中。山石多奇跡,有浴仙盆、仙人跡宛然。旁大石刻象,徑雲根洞大字有石塔,工緻即延壽。塔中可坐數十人,好事者列為二十四景,曰延壽塔、棲雲樓、安樂窩、錦亭峰、石鐘樓、澗谷橋、浴仙盆、雲根洞、九霄巖、石眼泉、煙霞石、彌陀石、香爐石、涅槃石、棋盤石、馬蹄石、百丈石、獅子蹤、《仙人跡》、「仙竈、石門、石屏、龍潭、象徑。」
《將軍山 》,昂然獨立,似大將據帳幄然。《修竹里》,即其處也。
大臣山 《通志》作大神山。北隔漳水,與將軍山對峙。端重嚴凝,有垂紳搢笏之象,故名。
龜嶺山 :在儒學前左坊。
《鴻岐山 》:俗名「鴻山尾。」
五星山 隱隱在城內,曰「後山」 ,曰「古山」 ,曰「昭山」 ,曰「曜山」 ,曰「倉山。」
太武山 離衛西北十里。
鰲山 山腰人家鱗次相疊,雖雨夜,海中常見燈火,最為奇觀。城外為十五都,《居民》
澳山 :一名羅崎山。土色絕赤。先欲置城於此,後移今地。其石址猶存。
《對面山 》所城之左,對面拱抱。
虎頭山 狀如虎頭,與古雷對峙,商船漁舟皆經此。
鳥嘴山 狀如鳥嘴,上有奇石。
雞心山 :在城東南,一名「圓山子。」
古樓山 ,一峰向西,一峰居東,中一峰獨尊。有圓墩,平處為「南溟書院」 ,東為「崇文書院及東壁書院。」 砌石為城,如重金環帶然。明學士黃道周家其上。
川陵山 在詔安縣五都。一名蘇尖,一名蒼陵。去城南十里,屹峙海中。一尖獨聳,如筆長屏。迤邐突出岐山,形如雙髻。東行入海者一,西臨長道者二,自卑而漸高。明屯道聶公稱為「童子騎。」
馬上天臺
《白沙山 川》陵之右,堆沙發脈。
瞭望山 在西城外,亂石堆積,山下官道通舊水寨。
東嶺山 水寨之右,與東坑接壤,有巨石倚疊如屋。
水寨大山 「距城二里,前有愨頭石,通接官亭,平處有田,又有龍潭下注,大旱不竭。上有怪石如獸,有鯉魚石,其內有石室,大石如蓋,下如門,低頭而入。其內平坦,可坐三十餘人。」
烏石平山 ,列屏如黛,周圍數里。
《大甘山 》、小甘山 ,晴明望見,遇風濤則隱,候潮水乃可至。
白鶴嶺 林巒幽秀,水石清奇。每西風氣爽,萬籟齊鳴,谿山齊響,若中宮商。舊有亭,見《古蹟》。盤陀嶺 ,在縣南三十里。藂薄崎峻,盤桓可十里許,入潮廣者由此嶺。林弼詩所謂「盤陀嶺上幾盤陀」 者也。漢蒲葵關、唐漳浦驛,明盤陀司皆在此。
虎嶺 即麟山嶺也。在燈火山之西,路通鎮海衛。山林深阻,舊多虎患。弘治三年,參議程廷珙命知縣王臣祭以文,其虎遂息,改今名。
登雲嶺 俗呼大嶺,在鎮海衛城西南十里許。自大帽山發脈而來,周布政瑛先墓在焉。作石牌樓以表之,并磨崖書「登雲嶺」 三字於石。仙人峰 俗稱仙人亭山有石巖,上有棋盤石,故名。
玉女峰 ,在大臣山之後,名「玉女峰。」 合上將軍、大臣、仙人為雲霄四名山。
魚腸嶼 潮通鹿溪
竹嶼 居民數百家,歲獲魚鹽之利。
石城嶼 亂石叢雜,遠望若城壁然。
菜嶼 生紫菜
將軍嶼 盤石疊聳,舟舶不通。濱海者多乘筏以取海蛇。相傳陳元光常駐兵於其上,故名。大桑嶼 、小桑嶼 ,俱井尾港內居民皆業漁。其地宜桑,故名。今呼桑為嵩。
大潵嶼 、小潵嶼 ,俱井尾港口。東鎮嶼 、南鎮嶼 二嶼東南相望,為鎮海衛案山離城十餘里。
鴻儒嶼 ,即《通典》所稱「黃如」 也。今稱鴻江。在衛西南,多集海鳥。
連集嶼 :俗呼「大嶼。」
橫嶼 、菜嶼 生海中,大浸不沒,鸛鷺多宿其上。
東門嶼 蒙如龍頭,上多怪石藥品。平處為園,種者必以舟渡。有石室,深廣可容二十餘人,一石如船,一石如人戴笠。流浪衝急,俗呼「大驚門。」 漁人於此舉網,其下為沙島。
鐵釘嶼 積石疊起,有似官帽者,形比龜蛇浮水。
五嶼
雞心嶼 川陵之東
東峙印石 在縣東門外,舊有古松數株,山勢如飛鳳展翼。古讖云:「鳳凰銜印鎮山頭八景印石松風。」 即此。
《金剛石 》跨《梁山》之頂,其尖插天。
齊帝石
將軍礁 ,一名雞心淵。水底石骨,內接鳥鼻頭山,外連東鎮嶼里許。潮長則沒、退則見;晴明則露,陰晦則迷。又名浮沉淵。
李澳川 亦曰「南溪」 ,而東合於北溪。其源一自平和五寨,一自南靖龍嶺崎溪,一自盤陀嶺九曲溪。唐徙縣治即其處。北溪自羅山白鶴嶺合西湖、東門溪而會南溪。又城南十里有雙溪、石壩、大腳盆諸流,皆曲折繞城,轉入鹿溪,以至於海。後自決於石壩,而洩於大腳盆,順流直出鹿溪,遂使繞城十餘里曲流,竟成枯槁。明季,署令陳修之、學士黃道周為記,後圮康熙乙亥,邑紳黃性震捐資倡築,邑令陳汝咸為「記。」
漳江 《舊志》云:溪水自西林而出,海水自銅山海門而入,清濁合而成章,故名。又曰:「昔陳元光之父政至漳,曰:『此水如上黨之清漳』。」 漳浦名縣,漳州名郡,皆本此江,在六都雲霄。
黃如江 亦曰鴻儒,鎮海衛在此江之上。《杜氏通典》:「漳浦郡南至黃如江一百里。」 今訛為鴻儒,有鄭解元。鴻儒江賊,見《藝文》。
鹿溪 在縣東南五里許。源接李澳川潮水。方春漲滿,一望平綠,山明水秀,真成巨觀。
《西林溪 》:源出平和。
古綏安溪 :古綏安縣地。源出縣界,東流合李。
澳川入海南宋沈懷遠有《次綏安》詩,見《藝文》巖前溪。
溫源溪 在縣西南。兩泉並出,一微煖,一極熱,合流南入縣前溪。《圖經》云:「唐嗣聖間,胡商康沒遮經此,將浴,投十錢,泉為漲出,浴畢,泉復故。」 火田溪 ,火田畬也。凡畬田皆火而種之。此溪西向皆山,因為畬,以種黍稷,故名。唐陳將軍政建宅於此。
《甘棠溪 》東過於橫口,又東至浮宮入於海。其溪有浮石,每浮出則出科第。
半洋洲 在水底。東接龜嶺,西接南鎮。如遇風晴,見白浪一條長百餘丈。又名「白玉礁。」
雙洲 俗呼為「洲門。」 自廣入閩,船艦必經此龍潭 ,其深無底。舊傳龍起,穿而成潭。龍潭之別為東湖,周圍一里許。
後澳港 :水寨之旁,大小船隻於此,可避風濤之險。
南嶼港 有沙灣環帶,夏月人多網魚。。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