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107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一百七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七卷目錄

 福寧州部彙考一

  福寧州建置沿革考

  福寧州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福寧州星野考

  福寧州山川考水利附

  福寧州城池考

  福寧州關梁考

  福寧州公署考

  福寧州學校考

  福寧州戶口考

職方典第一千一百七卷

福寧州部彙考一[编辑]

福寧州建置沿革考   州縣志合載[编辑]

本州

本漢候官地。晉太康三年,析置溫麻縣,屬晉安郡,以溫麻船屯此即今古縣地。唐武德中,分置長溪縣,尋省入連江。嗣聖十九年,復置長溪縣。開元十三年,始開閩州為福州,長溪縣屬之。元至元二十三年,陞長溪縣為福寧州,屬福州路。明洪武元年,福建行省參政「州人袁天祿,以福寧州歸附,二年改為福寧縣。成」 化九年、仍復為州。直隸福建布政司

皇清因之,領縣二:曰「福安、寧德。」

福安縣

本唐長溪縣地。淳祐五年,析長溪縣永樂、靈霍二鄉置福安縣。元屬福寧州。明洪武初,改州為縣,屬福州府。成化中,復屬福寧州。

寧德縣

本長溪、古田二縣地。唐開成中,析置感德場。五代偽閩陞為寧德縣。宋屬福州。元屬福寧州。明初,仍屬福州。成化中,復屬福寧州。

皇清因之。

福寧州疆域考        州志[编辑]

福寧州疆域圖

福寧州疆域圖

本州

東至海及浙江蒲門千戶所平陽界,二百里。西至福安縣界,四十里。

南至海一百里

北至浙江泰順縣界,一百七十里。

東南至大海一百里

西南:至羅源縣海洋:一百六十里。

東北至浙江平陽縣界二百里。

西北至福安、泰順界,一百五十里。

自州治至

京師七千二百里

廣一百四十里,袤二百七十里。

福安縣

東至州杯溪公館八十里。

西至政和赤崖寨巡檢司二百四十里。

南至寧德「飛鸞」 公館二百一十里。

北至浙江泰順縣,二百五十里。

東南至州二百里

西南至寧德縣二百里

東北至州柘洋巡檢司一百里。

西北至壽寧縣,二百里。

自縣至

京師六千九百五十里

東西廣一百五十里,南北袤三百里。

寧德縣

東至福寧州界七十里

南至羅源縣界十五里

西至古田縣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政和縣界二百三十里。

東南至福寧州二百一十里。

東北至福安縣,一百里。

西南至福州府二百二十里。

西北至建寧府四百五十里。

自縣治至

京師六千九百五十三里。

形勝附[编辑]

本州

僻處萬山,外濱大海,左犄浙,右角閩,兩省咽喉。潮汐直抵城下。

寧德縣

懸海百里一水可通

福安縣

《沈亞之集》「吻海派江。」

福寧州星野考        州志[编辑]

州屬總

應斗牛須女之分

福州為牛女分野

《八閩通志》云:「次在星紀。」 夫星紀者,斗牛星也。

福寧州山川考     州縣志合載[编辑]

本州

茭陽山 去州城一百五十里,二十四都場裡。山 亂峰連瑣,蟠曲隱僻,觀望所不能及也。昔倭人逃而依此,得免。

艮山 有嶼,曰「日嶼。」

「七星山 」 :浮出海面,如七星然。

岡溪嶺 嶺之西有岡溪亭。

霞浦山 小洪山南支,昔普陀仙居。

瀧山 ,去閭峽,東南海中六七十里。

《筋竹山 》山在高羅之東。洪濤淜湃,艅艎所泊,可暫而不可常。

岱崎 一名台崎

嶼 突出海中,形勢奇特。潮退沙徑,可行泥濘中,長可一里。地無田耕,民皆業漁。

小麻山

蓮山 五峰攢簇若蓮花。山麓有大小二石如龜,其色瑩白,形體皆真,首尾欲動,皆有拆文。大鄆山 在洪山之西。

桐山 在州城北一百五十里十七都。

「白虎岩 」 ,桐山北,有岩如伏虎。

《南山》五岱山 「由桐山堡東北行,為州東一百六十里十六都。」

分水嶺 為閩、浙之界。

華峰 在州城之東

《百鳥墩 》田阪之中,土墩數百,今皆墾平為田,存者無幾矣。

虞溪洞 ,在箬山之西。

石欄洞 在州城東七十里八都。

九龍墩山 在州城東沿海一百一十里十一都。按王烈《蟠桃記》:「堯時有老嫗得九轉丹砂法,七月七日乘九色龍馬仙昇,是為太姥。」 墩為姆所居,故名。一云:王氏兄弟九人肄業於此,後為州太守,因名。此似無據,存之備考。

草堂山 舊名「靈山。」 唐林嵩嘗築草堂於山中,故名。上有岩泉,雖旱不涸。里人禱雨,必有蜂出岩中。俄而石壁流液,甘雨隨應。

金嶼門 :兩岩對峙,夾江如門,中可聯二舟,潮水雖汐而不涸。

崎頭崎嶺 ,故老相傳,海潮通於此處。二崎皆海濱,舊有名號也。州之陽,蓋為巨浸矣。滄海桑田如此。

楮嶺 去州城北一百二十里,三十二都。漁洋垾 在四十二都,本山也。以其山勢如蜂腰石磊磊而過,去海甚近,往來者皆由此,但與

海隔截不通,故曰「垾。」 雙髻巖 ,其麓有犀山,中有石洞,深不可測。緣崖而上,洞有蠣殼,燐火夜光。

劍岩山 山勢雄峻,上有石洞,相傳仙人居之,丹竈存焉。峻岩 俗呼「峻灘」 ,二石大如屋,上下相疊,一人搖之亦動,傍有石筍,高十餘丈。

「玉女洞 」 ,在案山上。

積善巖 在湖山絕頂。石洞幽險,上有米元章題名石刻。

西斜潭 :在五、六都。

九里潭 在九都。其長九里,至漆溪、梨溪入楊家溪。

梨溪潭 在八都。中有伏龍,自旦至午,雲霧恒凝。

北門方井 在北門城內之西。

阜崎雙井 在四十都海濱。賴以汲爨。

石池 在八都。四時不涸。

仰天湖 去州城東七十里。在場裡山頂烏崎港 受楊溪之水入於海。潮水由此入渡。此為清灣司,為八都。

廉溪 在二十都靈岩東北。

「三澗 」 在龍首山。山稍東坳處有石澗堂,堂東為東澗,流下北城外壕,分流東水關入內壕。堂西為中澗,山之西有建福寺,寺右為西澗,流下北城外壕,分流入西水關內壕。總之俱達於東,併流入海。而今不然矣。

鳳凰池 在金字山下。舊為「龍首山下」 ,誤。池,制火星也,今湮塞水涸,而豪強者鞠為園圃矣。月池 ,在州南門外。知州歐陽嵩開濬,以制南方之火。地下猶存數百年。松椿初欲併南禪,穿大湖瀦水,思壞民居,乃止。萬曆十九年,知州史起欽重修。池近民居易於湮塞。

石池 在八都。四時不竭。

馬井 亦名「龍井。」 元末,馬生龍駒,在深澳嶺下,今湮。

十八井 在二、三都赤岸。唐、宋時,其地有十八境,每境一井,今存八井。

福安縣

鶴山 :邑東與龜湖山對峙,原在城中,嘉靖倭患後,地曠民稀,截出之。

仙嶺山 邑西。山巔上有馬仙遺跡。旱禱雨,以空瓶塞口,懸崖水忽內溢,輒雨,巉石為火星。舊立日照庵,今廢,宜植木蔽之。

筊山 在邑西北,以形名。

興龍山 在縣北。其地有金雞吐水,旱歲不涸。詹洋山 ,去縣東北三里,縣龍過脈之地,勢如蜂腰,今辟為田。形家以邑多水火,龍脈不宜傷,宜培樹之。

虎口山

白公山 山下石室俗呼「靈澤夫人洞。」

白雲山 在上十都,最高,為閩東第一。山上有庵,常積雪不散。登絕頂,俯瞰城邑川海,如在宇下,繆狀元讀書處。

流水坑山 在二十二都。高巒有洞,人罕至,以雲占雨。

《罩籬山 》常有白雲,佳氣在二十七都。

「三台山 」 在儒學前。

《岩湖山 》上有巨石如掌,又有馬蹄跡。

《馬頂山 》:山兩端高起,中央平凹,頂朝邑中,狀若奔馬。

松源洞 在二十二都。有巨木及香爐,仙人所居。五代鹽鐵副使姚建開基於此,因移爐而出。鄉人神而祀之。

《石人 》在詹洋岩湖仙嶺。

積善巖 在湖山絕頂。石洞幽險,上有米元章題名石刻。半石上有仙人掌跡,叩之有聲。泉浦山 在二十一都。薛令之墓。

王母洞 ,在龍首峰後。相傳有仙嫗修煉於此,時聞鼓樂聲。

洪山娘洞 在二十五都。

閩川嶺 在二十八都。即閩坑。

金剛岩 在三十四都

勒馬山 在三十五都

米岩 亦名「谷嶺」 ,相傳巖穴吐米以供行客,客鑿石多取,遂不米。

掘龍岡 分詹洋山右脈,頗奪縣龍,邑人掘斷山脊,其山后有「尼姑庵坪」

觚嶺 古有巡檢司

鐵仙障 昔有仙舍其上。

《紫藤峰 》「紫翠交加。」

《柳巖屯 》,有牛跡著石上。

蘇江 在三十一都

金溪 在四都。源出古田縣,入油溪,過羅源溪,會百丈漈、竹林潭,至溪口村,同出三嶼之左,匯於洋。

外渺溪 在十三都。源出政和界,經清嵒、甘露溪,至銅鏡、金垂匯於洋。

五丈溪 在十八都,俗呼「梧桐溪。」

穹窿溪 在二十三都。源出古田縣,合周仙湖東流至溪,又東為定尾,經赤鑑湖而下匯於洋湖塘。

長仔潭 毒魚處

西澗 自交溪至此,皆西城之水,折而東南,環繞城郭,舊名「環溪。」

富春溪 自交溪至此,六七月雨暴,屢壞邑城,由紙場入

木龍井 在二十七都碧溪。相傳仁皇寺銅龍所化。

長崎沙龍 在鹽運分司前。江中忽聚沙連亙兩岸,潮落沙出。

寧德縣

勒馬山 在學宮前

《萬石岩 》石狀觀音,

真龜山

秦澳山 俱海中,一名「城澳山」 ;中有南、北、中三澳,可容萬人。

鞍峰山 在五都

新興山 在十一都。其坑產銀、銅、鉛,今絕久廢。按嶺 :其坑產銅,今以無礦廢。

支提山 有化成林。有說法臺。

高蓋山 上有石和尚,有甘露池,水甘美,飲之延年。

紫雲山

麻嶺

高樓嶺 俱在十七都。有寶豐銀坑,宋元祐間廢。

顯聖岩 在十八都。石室可容數百人,其傍有虎溪橋、靈巖井、醉經堂、鐵羅漢、虛涼閣、石爐峰、石塔、顯然泉、天然池,合此岩為十景。有土屏風,形狀奇絕。明陳宇有詩。

三丫嶺 宋里人韓伯修有詩。

圭宿峰 在縣西南,聳秀可翫。

風洞岩 在後溪山。吐霧則雨。

《白鶴峰 》在白鶴山之峰。

「白鶴岩 」 ,懸岩空洞,可容數十人,眾澗清冽,舊為龍湫。

南山漈 飛泉百丈,望若飄銀有石筍。

酒嶼 」 ,與「《金甌山》相對。

黃灣峰 :在三江口,縣咽喉也。

五雲巖 ,原有五色雲浮其上,岩有「神仙硯」 ,有羅隱題詩名。

三江洋 :在扈崎山中段,乃峬村港、黃崎港會流之地。風濤險惡,非大晴明不敢渡。

塘腹湖 ,在霍童,相傳有五色蓮花。

「甘露坑 」 ,在霍童山下。水絕甘美,飲之可以延年少疾。

海鰌井 在霍童。廣五六丈,深莫測。中海鰌甚巨,或時出井面弄水。久雨則晴,久晴則雨。柜州 在十四都。山水陡峭,險惡難渡。居人憑險,鮮畏官法。土田稀少,民居稠疊,以鬻鹽為業。指揮謝福寓祖居。

黯井 在一都白鶴嶺之坪。味甚甘美,四時不竭。宋樞密曹輔為縣尉,創亭於此,念欲引泉以飲行人,忽泉脈湧出,遂甃為井。初名應泉,又名曹公泉。縣令曹績詩:「度嶺汗如濯,渴塵生客心。清泉隨念應,乞與滌煩襟。」

水利附[编辑]

本州

歐公河 在州治南。舊名「長溪。」 西引玉巖溪水,東接赤岸海潮,迤邐二十里,溉田萬餘頃,通海舶,為一州襟帶。

斗門閘 在東門外開化橋下。宋元祐二年,知縣馬康侯修築,溉田萬頃。

東斗門

西斗門 俱在十一都。壅水灌田二百頃,水直至才瀲。

羅杈山浿 在一都。州人。訓導王詔鑿嵒砌溝,凡里許,水南流,灌溉后墩半港田。

結瀆浿 在一都,會三島梅余、瑞巖諸澗水,溉田數百頃。

官浿 在二十八都。居民姓「官」 ,以姓得名。

營田陂 在二都

桐山陂 在十都

龍灣陂 在四十五都

福安縣

簡岐陂 在二十九都

崇安陂 在四十五都

洋塘    後崎塘 俱在二十九都。中塘    塗灣塘   洋尾塘 俱在三十一都。

岐前塘   「國澤塘   。」 「劉前塘。」

圭嶼塘   義墺塘   鏡塘 俱在三十二都。

「燒焙塘   。」「《魚倉》塘   。」嶼塘丹嶴塘 俱在三十三都。

小萊塘   門前洋塘  、大萊塘 俱在三十四都。

東蜀塘   塘邊塘   塘頭塘 俱在三十五都。

「下邳塘   」 、「小峬塘   」 、「臨江塘。」

「東塘    」 、「西塘    」 、「萬安塘。」

破塘 俱在三十六都

破塘圩   和尚洋圩 俱在上二十九都。官塘洋圩 在下二十九都。

上塘圩   胡英圩   洋塘圩 俱在三十都。

象崎洋圩 在三十一都。

英崎圩 在三十二都

後嶠圩 在三十三都

鎮後圩   、大萊洋圩  、弔崎圩。

麂崎圩   鏡塘圩 俱在三十四都。八卦塘圩  深灣圩   游灣圩

長崎圩   下綱塘圩  嶼後塘圩上洋塘圩 俱在三十五都。

橋下堰 在上二十九都。

下塘堰 在三十一都

下塘囝堰 在三十都

官租堰   官前堰   赤石堰 俱在三十五都。

寧德縣

東湖 在一都縣城之東。

西湖 在西門外

水南湖 在八都

仙湖 在十一都

赤鑑湖 在六都。即西陂。

金鐘湖 在二十二都

塘腹湖 在十二都

周仙湖 在二十都

呂公湖 在十二都

福寧州城池考     州縣志合載[编辑]

本州

福寧州城池 在龍首山下。晉置溫麻縣,治於四十一都溫麻屯名也。唐改置長溪縣,在今所。其溪源來自浙江慶元桃嶺下,又來自壽寧縣大蜀山,又來自政和西門嶺,皆流下福安、寧德入海。彼時縣治未置,溪流俱在封域中,山岡紆迴,約五六日程然後趨海,溪所以名「長」 矣,古未城也。明洪武二年,海寇侵境。明年,山寇鄭龍、姚子美為亂,鎮守駙馬都尉王恭檄百戶甯祥先後討平之。又明年,始築城,周三里,高一丈九尺,厚一丈。二十年,復置衛人眾城小。江夏侯周德興撤東城,拓廣里許,增高三尺,女牆一千五十二垛,窩樓二十九座。永樂五年,海寇復熾。御史韓瑜、都指揮谷祥復增築四門月城,城復增高三尺。正德中,知州萬庭彩、歐陽嵩先後浚壕加廣。嘉靖三十四年,知州鍾一元以郭西民移在城外,數被寇,復拓城二里。三十七年夏潦,城崩。參議顧翀拆卸舊城,增高補厚。明年,倭逼城,又值淫潦,城工方新,崩塌無完堞。都司張漢令軍兵取雜木環城立柵,結戰棚為守具,倭遁去。分巡舒春芳復作城,其後屢有修治,高二丈三尺,厚一丈三尺,周一千五十八丈;壕塹闊三丈,周一千八百丈。

福安縣城池 在扆山下。舊未城,惟土牆,立四門,廣袤各二里,周十餘里。明正德元年,分巡阮賓命累甎為之,周八百九十六丈五尺,高一丈。

厚一丈,女牆一千六百九十二丈,增立小西門。嘉靖三十七年,倭報急,令李尚德請撤,而高厚之工未畢,倭至明年陷。其冬,令盧仲佃力修之,增小北門。次年工畢,倭大至,不得犯而去。萬曆九年七月,大水夜至,全城漂沒,死者數千,城盡圮。當道議遷,城令汪美不可,乃修舊城之南而展其東,計周共八百五十丈有奇,高一丈四尺,築西門壩高一丈八尺以遏水。萬曆二十七年,令陸以載謂東城鶴山高逼,不利防守,改仍舊寧德縣。

寧德縣城池 ,自偽閩陞感德場,置縣城於白鶴山之陽,築土城,置四門:東曰崇仁,西曰和義,南曰「德化」 ,北曰「朝天」 ,久傾圮。宋時環以木柵。明正德初,令高應累以甎,開五門:東曰「跨鼇」 ,西曰「憩亭」 ,南曰「清晏」 ,北曰「朝天」 ,增小東門曰「登瀛。」 嘉靖四十年,倭攻燬,城陷。四十二年,令林時芳一新之,為門四:東曰鎮靜,西曰崇順,南曰永寧,北曰「遵化。」 周圍五百九十二丈,高二丈五尺,其廣六尺。

福寧州關梁考        州志[编辑]

本州

東關 在東門外,建善寺前。

「西關 」 在西門外教場左。

西城關隘 在涵口巷南。

金波橋 在州治西二百步。宋嘉定十六年,縣令楊志建。

迎春橋 在東門外,每歲迎眷由此,即「釣橋。」 彩虹橋 在東門外,久廢。

歐公橋 在東門一里塔頭。

喫緊橋 在城東南隅。明正德十年,知州歐陽嵩建。旁有石欄,下設閘,以障河流。沿河四橋,惟此「據龍首」 尤為切要。久廢。

駟馬橋 在州治東三里。惟一梁歐陽嵩建,下設板閘。

通濟橋 在南門外

附鳳橋 在西門,久廢。

通津橋 在西門外,俗名「夫人橋。」 今在忠勇節孝祠之右。

阮當橋 在一都。州人阮當建。

金臺橋 知州歐陽嵩引赤岸湖繞入城外,命耆民陳得賢建,高二丈,闊一丈八尺,下設閘板,以時啟閉。

朝天橋 在南門外。宋嘉熙間,進士許晟募建,今廢。

楊家溪橋 在五六都。天順四年,里人林建藍溪橋 在十一都,唐乾符三年建。

赤溪橋 在十都、八都,東西為界。

石湖橋 在十七都三叉港。水自員覺寺流出,橋下到水頭。里多溪,有王氏號仙源者,造三十六橋,皆石。及沒,里人有「三十六橋風雨夜,幾多詩句在人間」 之句。今皆莫詳所在,惟存此橋。成化十六年,里人高宏重建,瓦屋九間。

八斗坵橋 :里人姚宏建。

乘駟橋 以居人及第名,原係西門城基旁箭坑橋 ,萬曆三十七年水崩。

羅湖橋 在二十二都

太平橋 在二十七都。長五丈,闊一丈。

楮溪橋 在石梁。長十丈,闊一丈,有亭。鄭宗遠造。

樓坪橋 在三十都,木梁十三間。

載俶橋 在三十四都。歲久石址傾圮,鄉人募緣重建,俗呼「新橋。」 其下舊通潮。

黃岡橋 弘治四年,州人林文盛建。今換為「石梁。」

龍溪橋 在三十八九都。嘉靖九年,丘仲落等建。

安民橋 在四十都。宋政和元年,鄉人楊師隆募緣建。

登仙橋 在四十八都。長三丈,闊一丈,以石為之。其水自藍峰,舊名「藍溪橋。」 俗傳陀羅仙飛昇於此。

漈溪橋 在大金山兩崖間,石激流迅。元至元五年,寶岩僧募建。

攀龍橋 元至正二年,里人縣尉林拱倡眾建,溪名「龍溪」 ,故橋名「攀龍。」

楊家溪渡 在五、六都。

水北渡 在十八都

沙井渡 自柘洋山西流至沙井。

杯溪渡 在三十五、六都。

寫崎渡 在三十八、九都。

福安縣

萬壽橋 在西門外

三峽橋 陳學正建

溪口橋 胡璉建

甘棠橋   、永壽石橋  、永福橋。

鎮東橋   、練坑橋   、望京橋。

留江橋   。潭頭橋   。沙潭橋。

登龍橋 在三都。宋乾道五年建。

南門津   :洋尾渡   、灘頭渡。

高家渡   ,白石渡   。冨津渡。龍津渡   。竹港渡   。賽岐渡。

隘:《日渡   》、廉溪渡   、蘇洋渡。

青草渡   。《廉首渡   》。《水北渡》。

大梅渡   ,白沙渡   ,黃崎鎮渡。蘇江渡   ,麂灣渡。

寧德縣

登瀛橋   、金鰲橋   。朝天橋。

三元橋   。「鵬程橋   。」 「蟾輝橋。」

「風仙橋   。」 「羅漢橋   。」 「澤民橋。」

崇德橋   、通仙橋   、飯溪橋。

「澤水橋   。」 「飛鸞橋   。」 「珠溪橋。」

惠政橋   。麒麟橋   。趙公橋。

北門津   溪頭渡   、趙公渡。

峬村津   莒州渡   。峬門渡。

藍田渡   。金鰲渡   。所前渡。

西陂渡   。漳灣津   。銅鏡渡。

北溪渡   瓊溪津   。東牆渡。

渡頭渡   飛泉津   。青嵒渡。

西溪渡   。霍童津   。飛鸞渡。

溪尾渡

福寧州公署考        州志[编辑]

本州

福寧州治 。明嘉靖四十年十月,倭陷城,盡燬。四十二年,分守金淛檄知州林時芳謂舊治方位不利,改東向,以官地易民地而鼎建之。中正堂,東幕廳,西庫藏,翼以方房,前儀門。門之右為寅賓館,為獄房,右為土地祠。萬曆七年,知州鄺彭齡建譙樓。十二年建申明、旌善二亭。三十一年,重建後堂,接以川堂。四十一年重修。

按察分司 在州東,明洪武九年建。

海道公署 在松山烽火寨左,「弘治十六年建,嘉靖十四年修,萬曆二十二年重修。」

海防館 在州西,萬曆三十年建。

公館 舊在州西資壽寺內,與「南禪寺內公館」 同。

青灣巡檢司    、大篔簹巡檢司 俱洪武二十年建。

高羅巡檢司    、蘆門巡檢司 俱嘉靖八年建。

柘洋巡檢司 正統六年建。

稅課司 ,在縣東。元至元二十四年立。洪武二年,改為局,今廢。

僧正司 在東門外建善寺。洪武十九年置,今廢。

道正司 在北門外元妙觀。洪武十五年置,今廢。

陰陽學 「在州治西,洪武十九年建,今廢。」 醫學 ,在察院前。「舊在州西,洪武十九年建,嘉靖九年徙建,今廢。」

際留倉 在儀門內,舊在州治東,元至元中置。洪武中徙今所。

預備倉 在州治內外三所:曰「井頭倉」 、「瀲村倉」 、「古縣倉」 ,永樂四年建,今俱廢。

廣寧倉 在州治西北隅,原屬衛,明正統後改屬有司。

省倉 在州治東南

大金倉 在大金城中,原屬衛,正統中改屬有司。

惠民藥局 舊醫學,今廢。

養濟院 舊名「貧子營」 ,在西城六禪巷,元末廢。明嘉靖間重建。十五年,知州謝廷舉增建福安縣治 。宋淳祐五年,縣令鄭黼創於扆山鳳頂之下,即今長溪西鄉尉衙地。九年,縣令林子勳踵成之。元至元十三年燬。至大四年,主簿胡璉,至正三年縣令趙元善俱重建。明洪武八年,知縣崔孚新之。天順六年,知縣陳謨重修,久而復壞。弘治四年,知縣王曥建正廳、燕堂、儀仗庫、幕廳。先是,至正三年,趙元善允邑民連顯卿請,建儀門三間,在正廳前。正德元年,顯卿七世孫克勤、克顏重建。正德十三年,知縣于震建典史廳及吏廨,移儀門進五丈許,以其地建譙樓。十五年,州判李長署邑,立戒石亭於甬道中。嘉靖六年,知縣韓洲建獄於儀門之右。十一年,知縣唐仕建令、丞、簿、尉宅。三十八年四月,倭陷縣公署俱火,僅存簿、典二宅,亦旋壞。三十九年,知縣盧仲佃建正堂,扁其上曰「愷悌」 ,扁燕堂曰「臨汝」 ,曰「禮賓。」 左為「帑藏」 ,為火藥庫,堂右南面為儀仗庫。幕廳在廳事之東,扁曰「省思」 ,曰「贊政。」 知縣宅舊在正堂西,乃移而中。縣丞廳在東偏,舊與幕廳平列,移正北三丈,與主簿西偏之廳相對。二宅各在本廳之後。萬曆九年,簿員裁減,廳廢。典史廳在丞廳之南三十步。典史宅亦在廳後。諸吏廨在戒石亭左右。萬曆九年,水壞尉廳,餘公署以址高不壞。二十三年,知縣陸以戴為積穀日多,舊時于儀門空房權宜收貯,今損壞,乃以原裁簿廳舊址,建倉六間,又修理舊厫六間,又於倉後空地增建十間。復以監房壞於九年之水,向將譙樓及倉所羈候,遇有重囚寄禁州獄,因仍日久,慮有疏虞,乃建獄於儀門西之舊地,瓦屋棘垣,規制嚴密。既而建旌善、申明亭、延賓館諸吏廨。三十七年,署縣衷時敕建川堂廳事後。

寧德縣 治,閩龍啟元年置。初議設於四都陳塘洋,後以土疏水輕,乃建於白鶴洋,即感德場之故地也。歲久傾圯。宋建炎四年,縣令趙詵之建。元至元二十一年燬,明年,縣尹徐卯孫建。明洪武十年,知縣朱政以其規制簡陋,乃重建。弘治四年,知縣徐黼乃建譙樓於儀門之前,環砌石牆護之。弘治十五年,主簿江鎔建後堂於正堂之北,扁曰「忠愛堂」 ,左右翼以庫房。正德三年戊辰,火災大作,官舍民廬,悉為煨燼,僅存譙樓一座以護之,石牆也。正德七年,知縣熊翀重建正堂、後堂,官衙、吏舍諸繕悉備,其規制宏麗,敻出異常。嘉靖四十年,倭夷破城,縣治丘墟。四十三年,知縣林時芳從新肇造,舊址南向。分守金公淛都督戚繼光病其虎山高迫,龍首低垂,朱雀斜飛,風氣不聚,乃定命而東向焉。開拓基址,有礙民居者,以官地易之。中建正堂三間,扁曰「若保。」 幕廳一間在堂東,藏庫一間在堂西。吏曹卷房一十四間,分列於堂下左右。中為墀道,前立戒石亭,又前建儀門五間。知縣宅二座,在正堂之北。東為縣丞宅,西為主簿宅,各二座。典史宅亦二座,在丞宅之南。吏舍二十餘間,在簿宅之南。獄房在儀門之西。土地祠在儀門之左。寅賓館在儀門右。萬曆七年,知縣鄺彭齡建譙樓三間於儀門之南。十二年,知縣高愈謙建「申明」 、「旌善、總鋪」 、「惠民藥局」 各三間,對峙於譙樓之前。萬曆十七年,知縣舒應元蒞任,一掃故陋,凡創造之未備者增之,未善者易之,逼窄者恢拓而張大之。

福寧州學校考     州縣志合載[编辑]

本州

福寧州儒學 舊在州治東。初,宋長溪縣學,在州治東保明寺左。慶曆三年,縣令杜樞徙城東南菱湖地。元祐二年,縣令馬康侯又徙東郊。五年,復建於菱湖。泰定三年,縣令姚迥重修明倫堂。九年,縣令江潤祖、淳熙七年,縣令許鑄、咸淳五年,縣令趙時樌、七年縣令李季可,並修葺。元至元十五年燬,惟存禮殿,知州樊忠「構明倫堂。」

元貞元年,知州陳翼、同知孫璧共新廟學,有記。大德十一年,造祭器,置書籍,建稽古閣。延祐四年,建學門兩廊及教授廳。至治二年,稽古閣壞。三年,知州潘瑞即其址建會文堂、明倫堂并兩齋,煥然一新。學舊有田,久廢。泰定四年,知州張伯顏仍置。至順元年,達魯花赤宣武那懷增置田。俱有《記》。至正二年,大成殿、會講堂廡祠俱圮。九年冬十月,州尹王伯顏造大成殿,易以石柱。殿後立明倫堂、門廡、兩齋、學舍,次第營之,明年落成。明洪武二年,改為縣學。九年,知縣趙仲明修。二十七年,典史程鑑重建。兩齋俱用石柱。正統五年,瑞蓮生泮池。六年,堂齋壞,知縣項智重修。明倫堂、兩齋俱用石柱。成化七年,按察副使潘禎、知府周純復修。十四年,知州劉象伐石修砌四圍垣墉。弘治初,副使楊澤修葺。正統十一年,巡按御史李如圭准《通學》具呈,以御史臺為儒學,檄知州萬廷彩對,徙今所。

東塾書院 :姚國秀建。

東山書院 在雙劍峰

正學書院 在州治東南隅,內祀朱夫子學田 。萬曆三十七年,縣令洪捐俸銀三十兩,買在坊民趙世及田三畝七分五釐,在二十五、六都。土名後乾,受種五斗,計二十四坵。一土名蛇口,受種三斗,計三十七坵。一土名陳潭,受種一斗,計三坵。

福安縣儒學 在縣南金山下,布政分司地也。初在縣西龜湖山上。宋元祐五年,縣令鄭黼創講堂,八年,縣令林子勳成之。元皇慶元年,邑簿胡璉建龜湖寺,移學於縣中。明洪武二十八年,知縣葉禮重修。永樂初,知縣李思明建會饌堂、廚房、學倉。正統六年,知縣沈鑄建御書閣,後圮。天順八年,提學僉事游明命署縣候官丞周琬新之。正統二年,提學副使杭濟檄縣重修。十三年水。十五年,知縣于震復徙於龜湖山。嘉靖十二年,颶風毀。巡按御史白賁、分巡僉事王廷議徙今所,益以民地。本州判官朱楷、知縣李模建。中為明倫堂,前左、右為居仁、「由義齋。」 學門在堂前,祭器庫在堂後。教諭宅在堂東。訓導宅二,一堂東,一廟西。嘉靖三十八年燬於倭。三十九年,知縣盧仲佃重建,闢民地益之。嘉靖四十三年,知州夏汝礪復拓學前地,鑿泮池。四十四年,知縣李有朋繚垣砌階。

斗南書院 在縣治南

「景台書院 」 在扆峰,面三台。

「蘇江書院 」 主簿劉信之建。

北山書院 宋縣令,為鄭寀建,在南峰。

社學 有二:一在譙樓西,一在城南境。三會堂寧德縣儒學 學背有山,來自白鶴峰,平地突起,靈秀鍾焉。「自宋嘉祐三年,始建講堂,歷崇寧、乾道、嘉泰、嘉定、紹定及元至元各年間,俱有修之、建之者。明洪武五年,知縣王溥修。三十三年火,知縣關可成重建。永樂三年知縣賈得善拓之。宣德四年,御史張鐸、知縣張初重」 建明倫堂。正統十四年僉事陳烈、景泰四年副使顧雎、天順四年御史顧儼、同知古永昌、弘治三年知縣俞黼。正德元年提學杭濟、主簿江瑢俱重修建。正德三年火。六年,知縣熊翀重建明倫堂及《居仁》《由義》二齋。十一年,知縣龔穎建教諭宅樓。嘉靖四年,縣丞李詔徙建尊經閣於養賢堂後。六年,知縣周詵重建學門。十一年,巡按御史蘇信稍復東北失地。十六年,邑人御史陳褒、教諭蔣濂、訓導閔文振、潘鶉改學門於泮池外。四十年,倭燬。四十五年,知縣林時芳重建明倫堂,即今所也。堂下分兩齋:南為儀門,前為泮池,外為學門。教諭、訓導宅俱在廟右。萬曆七年,教諭黃約塞門內泮池,改鑿大池於學路南。十七年,知縣舒應元重修。

廣福書院 在四都

靈溪書院 舊為寺,大觀二年建。

晦庵書院 在察院西

射圃 原在今分司之地。成化十年,知縣江偉徙分司於城內之射圃。嘉靖四十年,倭燬。今址在城壕外山川壇後。

社學 原二所,倭燬,萬曆庚寅年,舒應元建公館故地。

學田 萬曆十九年知縣舒應元置田四十畝。

福寧州戶口考        通志[编辑]

州總

實在人戶、一萬六千九百三十七戶

原額男子成丁一萬三千六百八十丁,食鹽課併不成丁一萬五千三百六十五丁口。

新收男子成丁三千一百五丁,食鹽課併不成丁二千七百六十三丁口。

開除男子成丁三千一百五丁,食鹽課併不成丁二千七百六十三丁口。

實在男子成丁一萬三千六百八十丁,每丁徵銀不等,共徵銀三千五百二十一兩六錢四釐九毫三絲二忽一微八纖四沙六塵七埃四秒。食鹽課併不成丁一萬五千三百六十五丁口,每丁口徵銀不等,共徵銀三百七十二兩二錢二分三釐四毫八絲五忽九微六纖。

以上丁口,共徵銀三千八百九十三兩八錢二分八釐四毫一絲八忽一微四纖四沙六塵七埃四秒。

原額屯丁二千一百九戶。內:

除故絕屯丁一千八百六十一戶。

實在人丁二百四十八丁,共徵銀七十一兩一錢二毫七忽三微一纖。。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