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29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九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二百九十九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九十九卷目錄

 廣州府部彙考一

  廣州府建置沿革考

  廣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廣州府星野考

  廣州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二百九十九卷

廣州府部彙考一[编辑]

廣州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编辑]

本府

《禹貢》
揚州之南境天文牛女分野春秋為南越
[编辑]

地。秦於此置南海郡,後趙佗據其地。漢武帝時,討平之,復為南海郡,屬交州刺史。東漢末,遷交州治番禺。三國吳又遷交州治龍編,而於此置廣州。梁陳並置都督府。隋置總管府,後改廣州曰番州。大業初,又改南海郡。唐復置廣州府,總管府升大都督府。天寶初,改州為南海郡。乾元初,復為廣州。唐末,置清海軍節度。宋為廣州清海軍。大觀初,升為帥府。元置廣州路。明改廣州府,領州一,縣十五:

皇清析番禺置花縣。

南海縣:附郭。

本秦南海郡番禺縣地。隋文帝分置南海縣,為番州治。唐為廣州治。南漢分南海置咸寧、常康二縣。宋初,併咸寧、常康俱入南海。元仍舊。明因之,編戶二百七十八里。

番禺縣:附郭。

秦置縣,為南海郡治,因縣有番、禺二山故名。漢以後皆因之。劉宋析置熙安、懷化二縣。隋初,廢入番禺。唐屬廣州。宋初,併番禺入南海。皇祐中,復置。元仍舊。明因之,編戶一百四十里。

順德縣

在府城西八十里。本隋南海縣地,唐以後皆因之。明景泰三年,析其地置此縣,編戶一百五十七里。

東莞縣

在府城東南二百五十里。本番禺縣地。晉成帝始置寶安縣,屬東官郡。隋初,省郡,以縣隸廣州。唐至德初,改為東筦縣。宋初,省入增城縣,尋復置。元仍舊。明因之,編戶一百八十里。

從化縣

在府城東北一百五十里。明嘉靖中,析置,編戶一十八里。

龍門縣

在府城西南三十里。本明嘉靖中析置,編戶一里。

新寧縣

在府城西一百一十里。本明嘉靖中析置,編戶二十五里。

增城縣

在府城東一百九十里。本秦番禺縣地。漢末,析置此縣,屬南海郡。晉於縣置東官郡。隋初廢郡,以縣屬廣州。唐、宋、元仍舊。明亦因之,編戶八十里。

香山縣

在府城南一百五十里。本唐廣州東筦縣香山鎮。宋紹興,永升為縣,仍割南海、番禺、新會三縣瀕海之地益焉。元仍舊。明亦因之,編戶三十六里。

新會縣

在府城西南二百三十里。本漢南海郡地。東晉分置新會郡縣。隋郡廢,以縣隸岡州。大業初,州罷,以縣屬廣州。唐初,復以新會、義寧二縣置岡州。開元中,州廢,復以縣隸廣州。宋、元仍舊。明因之,編戶一百三十八里。

三水縣

在府城西南一百四十里。本明隆慶中析置,編戶五十三里。

清遠縣

在府城南二百五十里。本漢南海郡中宿縣地。吳、晉並隸始興郡。梁於此置清遠郡。隋罷郡,置清遠縣,屬廣州,仍以故中宿縣為政賓縣。唐初,以政賓縣省入清遠。宋、元仍舊。明因之,編戶一十里。

新安縣

在府城東二百一十里。本東筦縣地。本明萬曆元年析置,治於東筦新城,編戶五十六里。花縣建置沿革無考。

連州

在府城西北五百六十里。本秦長沙郡南境之地。漢為桂陽縣,屬桂陽郡。吳屬始興郡。劉宋屬廣興郡。齊復屬始興。梁分置陽山郡,治桂陽。隋廢郡,置連州。大業初,改熙平郡。唐為連州。天寶初,改連山郡。乾元初,復為連州。元置連州路,隸湖南道。大德中,降路為州,隸英德路。明洪武初年省。十四年,復置,隸廣州府編戶二十里。領縣二

陽山縣

在州東北二百里。本漢舊縣,屬桂陽郡。東漢省入含涯縣。晉復置,屬始興郡。梁屬陽山郡。隋屬熙平郡。唐屬連州。元屬桂陽州。明初因之。洪武二年,省桂陽州,以縣屬韶州府。十四年,改屬連州編戶七里。

連山縣

在州西二百九十里。本漢桂陽縣地。梁分置廣德縣,屬陽山郡。隋改曰廣澤。仁壽初,改曰連山,隸熙平郡。唐、宋、元並隸連州。明初因之。洪武二年,屬韶州府,尋省縣入陽山。十四年,復置,屬連州。編戶四里。

廣州府疆域考        府志[编辑]

廣州府疆域圖

廣州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惠州府博羅縣界二百二十里。

西至肇慶府高要縣界二百二十里。

南至海岸,三百四十里。

北至韶州府英德縣界三百五十里。

東南:至大海洋:四百里。

西南至肇慶府陽春縣界五百四十里。

東北至韶州府英德縣界三百五十里。

西北至連山縣界一千二百里。

自府治至

京師八千八百一十五里。

廣四百六十里,袤七百一十五里。

南海縣:附郭。

東至番禺縣界二里

西至三水縣界,一百二十五里。

南至順德縣界,一百里。

北至清遠縣界一百五十三里。

東南至東莞縣界二百九十里。

西南至新會縣界一百九十里。

東北至番禺縣界三里

西北至清遠縣界二百里。

廣二百二十七里,袤二百五十三里。

番禺縣:附郭。

東至增城縣界,一百二里。

西至南海縣界二里

南至香山縣界,一百五十里。

北至清遠縣界一百五十五里。

東南至東莞縣界二百五十里。

西南至南海縣界一十二里。

東北至增城縣界一百七十里。

西北至清遠縣界三百里。今析置花縣,實廣一百四里,袤一百五十八里。

順德縣

東至番禺縣界,四十五里。

西至新會縣界五十里

南至香山縣界,五十里。

北至南海縣界,一百里。

東南至香山縣界,九十里。

西南至香山縣界,七十里。

東北至番禺縣界七十里。

西北至南海縣界一百里。

自縣至府,陸路八十里,水路五十八里至

京師八千三百六十五里。

廣九十五里,袤一百五十里。

東莞縣

東至惠州府界一百五十里。

西至香山縣界,二百里。

《南至大洋》:里數無考。

北至增城縣界一百里

東南至大洋

西南至香山縣界,二百里。

東北至惠州府博羅縣界一百六十里。

西北至番禺縣治二百里。

自縣至府城二百五十里,水路一百八十里至

京師九十六站,至「會同館」 ,共一萬一千一十里。

廣二百五十里,袤三百五十里。

從化縣

東至增城縣界,一百一十里。

西至番禺縣界二百四十里。

南至增城縣界,一百二十里。

北至清遠縣界三百二十里。

東南至增城縣界一百六十里。

西南至番禺縣界二百三十里。

東北至清遠縣界三百二十里。

西北至清遠縣界八十里。

自縣至府城三百四十二里,水路二百三十里至。

京師八千三十里

廣二百二十五里,袤二百七十四里。

龍門縣

東至惠州府河源縣界一百里。

西至從化縣界七十里

南至增城縣界一百里

北至河源縣界六十里

東南至惠州府博羅縣界一百里。

東北至河源縣界一百里。

西南至增城縣界一百里。

西北至從化縣界九十里。

自縣至府二百一十里,水路五百里。

廣二百里袤二百里

新寧縣

東至新會縣崖門大海,一百八十里。

西至新會縣界一百三十里。

南至廣海衛界,二百二十里。

北至新會縣界一百二十里。

東南至香山縣界,一百三十里。

西南至海蓈千戶所城界三百里。東北至順德縣界一百三十里。

西北至新會、肇慶界三百里。

自縣至府三百六十里,水路二百九十里至。

京師水路程七千八百三十二里。

廣一百十一里,袤一百八十里。

增城縣

東至惠州府博羅縣「歐陽嶺」 界二十里,又一百四十里至博羅縣治。

西至番禺縣官山《木古》界,一百里。

南至番禺縣波羅江界一百里。

北至龍門縣老虎灘界六十里,又二百里至龍門縣治。

東南至博羅縣石灣村界四十里,又四十里至東莞縣治。

西南至番禺縣小逕墟界一百里,又八十里至番禺縣治。

東北至龍門縣界,里數無考。

西北至從化縣界八十里,又四十里至從化縣治。

東西相距四百二十里而遙,南北相距五百里。

而遙

香山縣

東至東莞縣界,一百四十二里。

西至新會縣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大海九十二里

北至番禺縣界一百二十里。

東南至東莞縣界一百一十里。

西南至新會縣界一百八十二里。

東北至東莞縣界一百一十里。

西北至順德縣界一百二十五里。

自縣至本府水路四百里。

廣二百九十里,袤二百一十二里。

新會縣

東至順德縣界,八十里。

西至恩平縣界二百里

南至廣海衛界,一百五十里。

北至南海縣界二百三十五里。

東南至香山縣界,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新寧縣界一百二十五里。

東北至順德縣界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肇慶府治三百里。

至府城一百三十里,水路二百三十五里,廣袤俱一百九十里。

三水縣

東至南海縣界,六十里。

西至肇慶府高要縣界,一十里。

南至南海縣界,五十里。

北至清遠縣界六十里

東南至順德縣界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高要縣界五十里。

東北至從化縣界,九十里。

西北至肇慶府四會縣界五十里。

至本府水路一百八十里。至。

京師七千八百七十里

廣七十里,袤一百一十里。

清遠縣

東至番禺縣界一百五十里。

西至肇慶府四會縣界,七十五里。

南至南海縣界,一百一十七里。

北至陽山縣界二百里

東南至番禺縣界九十四里。

西南至肇慶府高要縣界九十二里。

東北至韶州府曲江縣界九十五里。

西北至陽山縣界一百五十里。

至本府水路二百里,陸路四百六十里至。

京師八千三百里

廣二百二十五里,袤三百七十七里。

新安縣

東至惠州府歸善縣界八十里。

西至香山縣「大海。」 里數無考。

《南至大洋》:里數無考。

北至東莞縣界六十里

東南至惠州府歸善縣界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大洋:里數無考。

東北至東莞縣界九十里。

西北至虎頭門大海

至府城三百三十里,水路二百四十里至。

京師八千餘里

廣九十里袤一百里

花縣

東至從化縣界,六十六里。

西至南海、三水二縣界,七十三里。

南至番禺縣界,三十二里。

北至清遠縣界,六十九里。

至本府九十里,水路一百二十里。

廣一百二十九里,袤一百一里。

連州

東至韶州府英德縣界二百三十里。

西至平樂府賀縣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梧州府懷集縣界一百里。

北至衡州府臨武縣界一百二十五里。

東南至本府清遠縣界三百里。

西北至衡州府藍山縣界二百里。

西南至賀縣界二百七十里。

東北至柳州府宜章縣界三百九十里。

自州至本府八百九十里。《至》

京師計程七千里

陽山縣

東至英德縣界,七十五里。

西至臨武縣界,一百七十里。

南至懷集縣界一百三十里。

考證

北至乳源縣界八十里

東南至清遠縣界一百二十里。

西南至連山縣界一百五十里。

東北至英德縣界「蕉岡石。」 里數無考。

西北至宜章縣界八十里。

至本府八百里至

京師水路七千里

廣二百餘里,袤二百餘里。

連山縣

東至連州界七十里

西至賀縣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懷集縣界二百五十里。

北至藍山縣界,一百五十里。至

京師七千里

形勝附[编辑]

本府。南海、番禺二縣附郭。

《前漢書》,淮南王安上書曰:「越非有城郭邑里也,處谿谷之間,篁竹之中,習於水鬥,便於用舟。地深昧而多水險,中國之人不知其勢,阻入其地,雖百不當一。」 又曰:「限以高山,人跡所絕,舟車不通,天地所以限內外也。」

《史記南粵序傳》:「集揭越以保南藩。」

《前漢書。南粵傳》:「漢負山阻險,南北數千里。」 《地理志》:「近海多犀象、玳瑁、珠璣、銀銅、果布之湊,中國往來商賈者,多取富焉。番禺其一都會也。」 《溝洫志》:「水絕壤斷。」

《晉書吳隱之傳》:「廣州包山帶海,珍異所出。」 《南齊地理志》:「廣州鎮南海,濱際海隅,委輸交部,雖民戶不多,而狸獠猥雜,皆樓房山險,不肯賓服。西南三江,川源深遠,別置都護,專征討之。捲握之資,富兼十世。尉佗餘基,亦有霸跡。江右以其遼遠,藩戚未有居者,唯宋隋王誕為刺史。」 梁蕭察《羅浮山銘》:「南濱溟渤,西負桂林。」

《隋書·地理志》:「自嶺以南二餘郡,南海、交趾各一都會也。」

唐劉知幾《史通》:「地總百越,山連五嶺。」

唐王勃《廣州寺碑》:「彝夏奧區,仙靈窟宅。」

「封疆跨躡」 之狀,海陸會同之區。

階百越而鄰三吳,軹雕題而陬交趾。

《高適》詩:「海對羊城闊,山連象郡高。」

唐韓愈《送竇平從士序》:「連山隔其陰,鉅海敵其陽。」

柳宗元《嶺南節度使饗軍堂記》:「環水而國以百數。」

韓柳文:「東南海外雜國際天地以萬數,西北陬泉地,彌望極顧,莫究其往。」

《唐書·地理志》:「其名山則黃嶺、靈洲,其大川則桂水、鬱水。」 宋史季煜《與劉鋹書》:「北距五嶺,南負重溟。」 宋許致撰《魏公遺愛碑》:「逖彼番禺,去都萬里,境接群蠻,地居海涘。」

李昴英《郡志序》:「山偉海鉅,秀靈鳩凝。」

蔣之奇《廣州學記》:「五嶺峙其北,大海環其東。眾水匯於前,群峰擁於後。」

文天祥《文山集》:「自厓山至五羊,壯哉真形勝之國。」

章粢《廣州記》:「帶山並海,依險阻以為固。」

唐泂築《西城記》:「廣於五嶺為大府,地控蠻越,列郡倚以為重。」

元吳澄《雲章閣記》:「西肩巴蜀,東臂甌閩。」

《南海志》:「山川緬邈,土野沃饒。」

《南海山水古蹟記》:「夫南越本一州地,自秦漢以來始通。尉佗之自王,劉龑之專制,亦嘗自同中州,踞強數代,至於天下畫一而後能有定,豈不以其山之險遠故哉?當今廣為大府,自江嶺而上,經大庾關隘之高峻;自閩徼而入,過潮陽嵐路之深遠;自牂牁而下,則又將瀝漓江湟水瀧石之喦崿;黃茅青草,癘瘴襲人,毒蛇猛虎,山谷盤踞。」 是故世之仕者,恆未嘗願至,至則常數期日,而或不足以償其苟且塞責之心。然而晴天勝景,山霾開而海氣伏,珍禽嚶鳴,異草叢生。花有素馨朱槿,果有荔枝、龍眼,檳榔、蒟醬之屬,芬香艷冶,鮮甜爽脆,魚雞蜆菜積於市,酒支數年。苟能順其風氣,時其調適,宜若無間於中州。至於控制山獠,壓服海外大蠻夷,歲時番船、金珠、犀象、香藥、雜產之富,充溢耳目,抽賦帑藏,蓋不下鉅萬計。又必賴夫「涕泣還金」 之吏,而後有以愧夫輕生好貨之俗。厥任至重,故常劇於他郡,而必欲其稱職,是又豈得以其險遠之故,毒瘴乘之,而或略於民事者哉?然則世之仕者,勿以其險遠可忘,必圖其政事。「山海之氓,勿以其險。」

遠自恃,必奉其法度,此則天子堂陛之間,即為廣州府,不可以不慎也。雖然,自秦、漢通路以還,南越幅員數千里,莫不自歸於經理撫綏之中。至唐而後,列為五府。廣州實大山深峒,其民頑俗況,草搖風動,常必德懷而威攝之,然後稍安。然猶間有一時顓蒙無覺之氓,弄兵潢池,稱戈湯釜,至使父兄子弟修城柵,繕壕塹,晝夜鉦鼓,凜然若鉅敵之壓境,訛言相驚,震撼朝廷。以是而厲法令,儆盜賊,修馬政,禁兵器,是雖一指疥痒之微,而遍身猶或為之不寧,蓋久而後克有定。此豈可以輕視南越之區,而不深戒其山海之險遠者哉!

舊志,廣為嶺表大藩,萬山之所輳集,眾水之所會歸,靈淑鳩凝,豐厚彝衍,敷為州治。唐以來總攝五管,其地望可知也。自衡山而南峙為九疑,界於五嶺,又自庾嶺東南,融於羅浮,逶迤頓伏,蜿蜒未止,而秀萃白雲,屹峙如屏,橫聳州後。下視眾山,或蹲或伏,或起或拜,或超或止,有如元戎端坐,三軍環列而拱聽號令也。是山蓋一州之主,其前則抱旗拱揖,後則越臺聳秀。左則虎頭諸峰揚遏海道,右則曹、幕諸山,共成羽翼。上拘石門之隘,下瞰扶胥之險,長江天塹,壁壘完整。

梁異《擬別賦》「繄乎東廣,實曰雄藩。綱維嶺海,保障東南。星分牛斗,地接衝蠻。」

劉昌《西華寺記》:「去廣州府城西三十里,有山曰石門。蓋城之南為大海,而東北皆高山,盤繞數千里,益馳而西,且西南諸山尤奇峭,分翼而來,至是而稍合,而三江諸水東流其間,以南入於海,望之隱若門然,故曰石門。」 天開,三江赴之,南匯於海,群山固之。

順德縣

《舊志》:「諸山如羽翼,河流若襟帶。」

海中一大島嶼,風氣開而不露,山形聚而不塞,潮勢近而不溢。中之平衍可以居,外之險阻可以恃,「西北可以蔽香山、新會,東南可以擁南海、番禺,此形勝之大觀也。」

錢溥《興造記》:「諸山棋布,水與田連絡不絕。」 東莞縣。

《廣州舊志》:「嶺南名山曰黃嶺」 ,邑獨得之。嶺分東西,其東則逶迤數十里,而為壬峰,踞縣之左。其西則頓伏數里而止為道家山,踞縣之右,以障遏去水。又有癸水在邑後,旋遶由東而轉,至縣之前,則與西支水合而入於海。古傳有曰:「癸水遶東城,永不見刀兵。」 邑之勝也。

李昴英《經史閣記》:「東莞號廣聞,邑羅浮址之,厚海負之。」

李喦《題名記》:「縣之疆畛,綿跨山海,戶口繁夥。」 羅文煥詩:「羅浮鬱南原,隰衍迤群海之東。」 實為縣鄙。

袁衷《題名碑》:「山有旗峰、華峰之高竦,水有虎頭、龍穴之深匯。」

黃結《修學記》:「聯絡羅浮,襟帶溟渤。」

從化縣

《邑志》:大小鷓鴣二山,秀拔而並峙如文筆,乃邑之案也。流溪之水,東流注於老鴉江,灌溉為民利。回視邑治,若襟帶然。

龍門縣

《舊志》:七峰蔚聳於中,一水縈纏於外。堪輿家以七星落潭表之,古人所謂阻山帶海四塞之地,亦近之矣。

新寧縣

《舊志》:三台迭擁於北,文逕高聳於南,東列連珠,西排寶鴨,皆山之秀者也。前有川流,自左旋遶於右,且遊魚、紫霞夾峙其岸。四圍聳翠,左右縈碧;邑之形勝亦偉矣。

增城縣

舊《志》:「縣治來自羅浮五十餘里,舊基在今縣北東街村,大江西抱之。漢建安六年,以其地僻隘,始遷於九岡村,今城池是也。其地原有岡阜九連環秀融結而成,有若龜形,謂之龜峰。傍有一水,來自西林,派落平康金牛三百餘里,抱於城東,至南山釣磯,曲折縈洄如帶,滔滔流下,光涵群峰,故有龜峰戲水」 之名,可謂麗而且佳矣。至曹村而突起數峰,至縣後而作主山,曰春江,左輔山曰蕉石嶺,右弼山曰郭婆嶺。去縣北一里,鎖溪瀝作石橋一道,以接斷嶺、來龍之勢。橋下溪水可通舟楫,又決城壕環遶。西有水溪,名「揚溪」 ,築坡開圳,引水入城,渠通街道,冬月防火,仍灌負郭民田。今築城,其水塞矣。

香山縣

考證

梁益謙《德政碑》:「環巒引海,僻居海島。」

鄧光薦《浮虛山記》,「島嶼洲潭,不可勝計。」

沈普《新美齋記》「其地爽塏,山川相繆。」

《舊志》:「海嶼之地,環山以為城,帶海以為池。四面皆山,東南諸山為大;四面皆水,西北諸水為近。土地坦彝,中藏萬井;海道衝要,外接百蠻。蓋溟海之寄服,居然一小蓬萊也。」

新會縣

舊《志》:郭北五里圭峰之山,屹然高峙,遠擁縣治,支分兩掖,東聳天馬,西伏金牛,皆其脈也。前列二熊之山,東西拱峙,屹然海中。壕橋之水,合流龍津,縈行曲鹿,經縣西南,流注江門。遠則崖山據險,奇石瞰流,扶輿擁曹幕之翠屏,沆瀣浮海門之巨浸。其潮汐則由崖門而入,支析派分,以通村郭。

三水縣

《邑志》:「控扼二廣,瀕際三江,道途衝要,土地饒曠。」 《縣志》:「三水,縣治在廣州上遊一百二十里之西傍,眾水交會,群峰環拱。中開障而包原者,為龍鳳岡。舊有白塔村。嘉靖五年,邑城建焉。前臨三江,後枕層巒,左控城隍嶺及金帽、七星諸岡,右屏橫石嶺及將軍、崑都諸峰。其北來之水,則蘆包口,析而東,遶縣治後,達於靈」 洲、湞水,遠合鬱水,《舊志》謂為「陸海之國必守之地」 ,豈不信然?清遠縣

《舊志》:「北據中宿之峽,東塹湞湟之木,山川迴合,奇秀競出。」

王漸逵《峽路記》:「五嶺之上游,一方之雄障。」 《新志》:「湞江襟其前,花尖枕其後,禺峽控其左,迴岐峙其右,東北有二帽以為障,西北有溱源、威整諸險以為阨,南通全粵,北達庾衡。」 葉公玉謂:「幽勝甲於天下。」

王兆《峽山記》:「繇梁迄今,聲稱華夏。」

新安縣

《新志》:新安本東官郡地,東控歸善,西抵香山,北連東莞,層巒疊巘,屏衛環列。又云:湞江、端溪諸水,會珠江曲折百餘里,至蛇犀,合龍江,經虎門,匯分流,潮澎湃而注之東焉。環境如斯,誠巨觀也。且內則鞏省城之金湯,外則絕邊倭之窺伺。花縣。

建縣之地,其名曰「平嶺」 之地也。由建縣地之東來龍,則係艮龍也。由艮龍串珠轉亥龍,入首正作,坐子向午,兼壬丙三分,定丙子、丙午分金,而創建其縣治也。縣治之東北,萬山叢挫,中有車頭墩、盤古諸峒,向稱嶺南盜藪。自奉巡撫李會同總督吳發兵撫𠞰,題設縣治,迄今昇平,是一勞而永逸者也。

連州

劉禹錫《記》:「環峰密林,激清儲陰,海鳳歐溫,交戰不勝。觸石轉柯,化為涼飆。然壓赭岡,路高負陽,土伯噓濕,抵堅而散,襲山逗谷,化為鮮雲,故罕嘔。」之患,亟有「華皓之齒,信荒服之善,部,炎裔之涼墟」也。

歐陽經《雲閣記》:「北接九疑,南連衡嶽,其清粹秀爽之氣,鍾為勝概,賢傑繼出。」

費佖閣《武亭記》:「連介楚越間,號為衝會。」

詹礪《西園記》:「熙平古郡,地控荊湖。」

劉禹錫《廳壁記》:「曲環制與番禺相犬牙。觀民風與長沙同祖習。」

《武陽霍學記》:「地接荊湘,無土山濁水,秀徹之氣,凜然浮空。」

歐陽賓《蔣氏三徑記》,「山水為嶺南冠。」

游烈《興造城記》:「土壤寒殖,溪山岑峻,奇峰怪石,森若圖繪。」

歐陽知誨《連州宣詔堂記》:山青水秀,卓然可愛。舊志:「前列文峰,後倚石洞,屹然撐空,而如手笏者,圭峰也。矗然連雲,而如恰幘者,巾子也。其餘爭秀獻奇,環郡左右。」

陽山縣

《舊志》:「邑居湟川下流,壤土彝曠。形勢之勝,則賢令峙於後,席帽拱於前,香岡聳於左,丫髻鎮於右,眾山嵯峨,宛轉環列。」

《新志》:「群山環峙,湟水中貫,崇岡激灘,最為險要。踞江海上游,為楚粵門戶。」

《縣志》:「層巒聳翠,繪擬丹青;怪石橫波,利侔劍戟。此形勝之大概也。」

連山縣

《舊志》:邑在西北萬山中,層巒疊嶂,競秀遠近。故其隘南聳交椅之山,北峙城頭之岫,東西環擁,左右夾阻。邑令孔鏞詩:「萬山矗疊如風浪,曲澗盤迴似走蛇。」

廣州府星野考        府志[编辑]

府總

《漢志》曰:「經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一十八名,積數八百七十三星,皆有州國官宮民類之象,而分野專繫二十八舍,徙所隸也。」 張衡曰:「眾星列布,體生於地,精成於天,列居錯峙,各有攸屬。」 我粵地在揚州之南,是為南越。《書》云:「日月五星,起揚越,斗牛之次,連貫營室。自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於辰在丑,近楚則為」 翼、軫。自張十七度至軫十一度為鶉尾,於辰在巳。由二者觀之,則廣郡星野,當兼牛、女、翼、軫而言之也。按牛為犧牲,為關梁。其北河鼓大星為上將,左右為左右將。《爾雅》曰:「河鼓,牽牛也。」 又云:「河鼓三星,在牽牛北,主軍鼓。」 古者天子三將軍,大星大將軍,左星左將軍,右星右將軍,所以備關梁而除殘暴「也。光潤而明,將軍吉。動搖差戾亂兵起。」 婺女,天少府也。其北織女在河北天紀東,皆名曰須女。主果蓏絲帛珍寶。《占》曰:「王者致孝於神明,則三星光顯天下理。」 由漢迄今,皆以牛、女為粵之分,固矣。而所謂翼、軫者何居?因考連州陽山,連山雖隸廣州,然與楚壤相近,則與翼、軫同星,似亦不誣。故後者以彗孛飛流為分野之驗者,如秦二世,五星合於南斗,趙佗自立為王;漢元鼎六年,熒惑守南斗,占者以為誅滅南越之應。如此,則粵不僅專屬牛、女,而與揚、越同起斗牛之次合矣。故統而志之,以待後之考驗天官者。

廣州府山川考一       府志[编辑]

本府。南海、番禺二縣附郭。

坡山 ,在府城內西南,高三四丈餘,相傳晉時渡頭也。上有三聖堂、丹竈。洪武七年,參政汪廣洋建鐘樓於上。十年,布政司趙堅,徙建五仙觀玉皇閣。又有「西坡山」,在城西第一橋。

浮丘山 在府城西四里。相傳為浮丘丈人得道之地。《羅浮記》云:「浮丘即羅浮,朱明之門戶。先在水中,若丘陵之浮,四面篙痕宛然。」 宋初有陳崇藝者,年百二十歲,自言兒時猶見山足舟船數千,今去海已四里,盡為人居。上有珠明觀、挹神軒,經略使蔣之奇建也。其下有珊瑚井,晉葛洪煉丹於此。今有廢井,惟一拳石。按《縣志》,「萬曆庚辰,大學士趙志皋憲副吾粵,闢其地為浮丘社。李稅璫入粵,踞其地為游觀所。仙靈窟宅,風雅遺蹤,一朝俱盡,良可深惜。」

雙女山 在府城西二十里。一曰「鳳山。」 上有榕荔。宋潘美伐南漢,次瀧頭,劉鋹遣使請和。美挾鋹使速渡諸險,至馬逕,砦於雙女山下,鋹請降,即此。

靈洲山 一名小金山,在府城西六十五里鬱水中。其山平原彌望,晉郭璞謂南海之間有衣冠之氣者此也。上舊有寶陀院、妙高臺。宋蘇軾詩:「靈洲山上寶陀院,白髮東坡又到來。前世德雲今我是,依稀,猶記妙高臺。」 《南越志》:「其陽多松柏,其陰多茅蕷。水中多黿鼉。有蟲焉,如龜而小,能緣大木,捕鳴蟬,其名曰神屋,食」 之已癘。按《縣志》《中唐志》:名山靈洲,大川鬱水,即此。嘉靖中,重修寺院,祭酒倫以訓記。北一里曰象山。西南二十五里曰金利山,上有崇福寺。東南有巡檢司。石門山 ,在府城西北三十里,兩山對峙如門,據南北往來之衝。漢樓船將軍楊僕討南越,駐兵於此。又李性道至石門,艤舟岸滸,不拒元兵,惟黃俊迎敵,即其地也。按《縣志》,前有控海樓、西華寺。嘉靖中,毀寺,改建晉刺史吳隱之祠。西樵山 在府城西南一百二十里,高聳數百仞,勢如游龍,盤踞四十餘里,簡村、沙頭、龍津、金甌四堡之地。峰巒七十有二,互相聯屬,內顧若羅城然。山半多平陸,民多居之。按《縣志》,「唐、宋詩人曹松移植顧渚茶於此,居」 人遂以茶為生。云翳門關,為入山之途。少保方獻夫砌石磴千級,行人便之。

秀蘿山 在府城西南三十六里。其水多松蘿,其草多蔓荊,草樹森鬱,山阜奇秀,故名。下有羅漢寺。

牛鼻山 以形似名,在西南五里。

獅雲山 在西南十里,亦以形似名,在金紫堡。元季鄉民𥟖復震,築堡於上,以避寇盜。有木焉,莖如通草而大,其材宜屐,其名曰「枹。」

三山 在府城南二十七里西淋都桂林堡。三峰競秀,類多奇石。

驛峰山 :在府南二十里。多松棕。

黃麖山 在府城西五十里。其木多桐杉,其獸多麖鹿。東南有二巖,內深幽,後有石室,通明可

容數十人,元季民多隱於中。又北一里曰「馬頭岡」 ,其上多松。又西六里曰旗峰山,山半有泉,冬夏不竭。

龍鬱山 在府城西五十一里,幽深盤旋,以形勢名。其木多橄欖、人面,其鳥多鷺鷥巢焉。又西二里曰山南鎮。

潯岡山 在府城西十九里。多楓柟,其下潯水出焉。下有馮章靖公祖墓,今已蕪沒。西南二十四里曰𧒽岡,民居田疇環之。又西南五里曰豐岡,多美草。又西三里曰黃岡,其下有青龍寺,今廢。又西十二里曰黃雀岡,特起水中,在大岡堡。又西六里曰蘇山岡。

越秀山 按《縣志》:會城主山在城內稍北,上有越王臺,臺西一里有歌舞岡,其陽有越臺井,西為鮑姑井。越王臺,趙佗因山為之。唐韓愈詩「樂奏武王臺」 是也。明都指揮花英於山巔起觀音閣,山半建半山亭。劉龑時疊石為呼鸞道,沿道而登,折而北為歌舞岡,佗三月三日登高處。劉龑時夾道栽花作臺觀,為九日登高之所,又名越井岡。前有古井,鑿自佗時,深百尺,泉味甘冷,南漢號「玉龍泉。」 宋丁伯桂覆石開九竅,因名「九眼井。」 世傳佗墮金杯井中,後於石門得之。鮑姑,葛洪妻。

肅連山 按《縣志》:在西北四十里,連大象山,中有石洞。

海目山 按《縣志》:「在西南一百四十里。」 山在海中,兩峰並列如目。其麓多奇石,有芳秀亭、龜石、釣臺,景類金山。

三洲山 按《縣志》:「在西一百七十里,一名黃岡。聳拔千仞,週迴百餘里,峰巒數十奇者,為石閣峰、獅子峰、將軍峰。有竹子嶺,狀如蜈蚣,支掉百出,直馳二十餘里,亦名蜈蚣嶺。東為大唐坑,景類盤谷。其山西連高明,南接新會,與西樵並為邑之鎮山。」

鴉山 按《縣志》,在西南六十五里,山純石,多古榕,幽雅可人。山南里許有碧玉池,長百餘丈。獅子山 按《縣志》,在府北一百十里,形如獅子,常有雲氣覆之。

番山禺山 在府城內東南。番山在南,禺山在北,相聯屬如長城。南。漢劉龑鑿平之,就番山積石為朝元洞,後改為清虛洞。復以沉香為臺,觀於禺山上。按《圖經》云:「番山在郡學後」 ,今學後亭扁曰「番山。」 是也。禺山在宋之清海樓堞下,今布政司譙樓址是也。

蓆帽山 在府城北四里,今雙井街。高二十餘丈,週六里許,平坦可容車馬,以形似名。其木多松柏,其草多茅蘆,相傳上有南漢劉氏郊壇遺址。成化三年,都御史韓雍立墩其上。前一里曰西竺山,上有廣果寺,今廢。東一里曰象山。馬鞍山 在府城北一十里。《南越志》:「秦始皇時,望氣者言南海有五色氣,遂發人鑿之,其」 鑿處形類馬鞍。一云:漢馬援嘗駐兵於此,每風雨晦冥,嘗聞人馬之聲,跡之,得鄧宓墓。今號北山。馬蛟山 ,在城北七里。舊《志》:「俗傳昔有蛟化為馬以惑人。其陽多松竹,其陰多刺桐,最多怪獸。」 又北四里曰虎欄山,多松蘿。

白雲山 在郡城東北十五里。其上常有白雲覆之,其下多塊石,有泉焉,遄飛琅琅,其名曰「九龍。」 舊《志》:「安期生隱此,無泉,有九童子見,須臾泉湧,故名。」

棲霞山 在白雲西南五里。舊《志》:一名景泰雲峰山。昔景泰禪師卓錫得泉,故名。今按:卓鍚泉在羅浮唐子西,有記,非此泉也。又云:泉初湧時,雙蟹出焉,又有仙人守之。張鎮孫《棲霞山》詩有「萬山飛翠映遙空,一抹清霞淡復濃」 之句。舊有寺,今廢。又山之下,泰泉之水出焉。舊《志》:李昴英有文溪小隱軒,及泰泉、玉虹、飲澗二亭舊址,洪武初,孫蕡築「白雲山房」 於其上,今廢。又一里曰「太霞洞」 ,洞之南曰「聚龍岡」 ,又折而西,曰「御書閣。」

《舊志》
閣內有康與之舊隱順庵以宋高宗御書
[编辑]

故名與之憸邪。紹興中謫居於此,其木多松棕,其草多龍鱗,龍鱗俗呼「過江龍。」 有獸焉,如蜥蜴而銳首,其名曰鯪鯉,食之巳滯。

亂石山 在郡城東北二十里。一曰紫雲山,與白雲相連,俗呼「白雲後洞。」 巉巖高峭,林谷深邃,彷彿不類人境。以多奇石,故名。其木多杉柟,其草多蓬葧。其下西南一里,月溪之水出焉。舊有寺,今廢。

博大山 在府城北二十五里。鼎溪之水出焉,中有銅鼎。《南越志》云:「山下溪有神鼎,天晴水澄時見之。刺史劉道錫遣人繫其耳,耳斷,鼎復沒。」

後執紖者皆患耳疾,民以為神。又云:「上有盧循母檀氏墓。」 又北二里曰烏龍山,其山多黑石。又北十里曰虎石山。

大橋山 在府城西北十八里,一名「大橋坑」 ,象水出焉,石磴激流,聲聞二百步。又西北三里曰雞籠山,其山圓聳。

萬松山 在府城南二里。其山多松。上有「乾明庵」 ,宋蘇軾扁其額今廢。

石壁山 在府城南十七里。峭然屹立。《水滸》按《縣志》:在沙灣司,一名神頭岡。奇石嶙峋,連綿數里,石齒齦立,橫枕江流。上有文筆石、關帝巖懸崖上有仙跡石,下有飛來石,立於石峰之上。潯州守李翱築釣魚臺於此,歸隱焉。里人區穎叔題詩曰:「石上漁歌字已蕪,千年血指事堪圖。雲深夢鶴人何處,獨對巖花憶大夫。」 又名夢鶴巖。抱旗山 在府城南八十里,以形勝名。山下江水環遶,人不可登,上有古烽堠。方信孺詩:「面勢翩翩天外山,彩旗常在碧雲間。太平官府無公事,大纛高牙相對閒。」 又東南二十里曰長洲山,其勢逶迤,遠接沙渚,民多居其上。又東南四里曰花山,是多異花草。又東南六里曰五馬山,俱在茭塘都逕口堡。

堯山 一名凌山,在府城東北十五里海中,嶢然而高,故名。《荊州記》云:「堯山,赭巖疊起,冠以青林。」 《郡國志》云:「高四千丈,自番禺迄交趾俱見之。」 一名堯子峰。

真武山 一名真武踏龜山。《縣志》:「在佛跡嶺東北。唐開元中,羽士林福存建真武堂,禱雨屢應。」 又東北四十二里,曰巨石山,曰羅屋山。相傳舊有羅氏墓,其上有巨石,周十餘丈,石下有巖,可坐三五十人。

昭陵山 ,在城東北十里,相傳謂「南漢塚」 ,故名。其南有石人馬各一。

雷峰山 按《縣志》:在茭塘,屹立平田中,秀麗高聳。相傳昔時在大海中,山前有觀音廟,有賈胡巨舶阻風於此,祈神,得無恙。後數年,賈胡復至,為修廟召僧,更名隆興寺。僧稱開山主為馬羅連,即賈胡姓名也。

皇清順治間,寺僧今湛迎天然禪師說法於此,廣建。

樓殿,鑄大佛,高丈餘,更名海雲寺,遂成叢林,稱《粵東名剎》云。

唐山 按《縣志》:「在沙灣有三光巖、日月星巖,字皆磨崖鐫勒。唐不語兄弟五人煉丹此山,仙去,至今井竈俱在。遺薪化為蚱蜢,形扁如腐草,動之即飛取藏書帙中,數歲猶生。」

礪山 按《縣志》:「在茭塘石子頭,高聳二百餘丈,廣袤十餘里,四周皆海,屹峙中流,下即獅子洋。東有石壁峻削,狀如獅子,獅腹中空,可坐六七人,飛泉百丈,為虎門捍山一巖名錦廊,石如迴廊,可百餘步,遊客列坐,飛瀑濺人衣袂。形家言以山為巨海捍門。」 明萬曆間,有姦豪掘山採石,官屢禁之。四十四年,邑孝廉李惟鳳、劉如性、黎兆鏊等倡議建浮屠其上山在琵琶洲之下、虎門之上。康熙三年,徙海民於內地,畫山屬禁界,外設立磚城營房墩臺於其上。

海心岡 按《縣志》:「在蓼涌圓岡海中屹立,高十餘丈,廣里許,草木翳茂。離十餘丈,復一小岡,亦海中相對,為南亭、北亭,劉王古塚在焉,又名日月山。」

帽峰山 按《縣志》:在慕德里,路險境僻,人蹟罕至。梅田諸村遶居其外,萬木叢翳,上有帽峰庵,地接增城、從化,糾繆盤錯,每為盜藪焉。

大夫山 按《縣志》:在屏山前,高削千仞,上有仙姑石。最高處曰文筆峰,俗呼為大烏岡,音之譌也。與抱旗山相連。

煙管岡 按《縣志》:在茭塘新廳鄉,高百餘丈,又名冠山。元末義兵,元帥屈仲舒起兵保障邑里,築煙臺其上,因名。子孫多居其下。

浮練山 按《縣志》:「與石礪相望,中隔平田,其峰巒高峻雄拔,頗不如石礪,而巖壑幽奇過之。」 並峙獅子洋中,下瞰重溟,東望暘谷,空濛萬里。山足多石,勢若萬馬奔泉,土人呼為化魚石。一巖舊名大屋巖,穹窿如室,端嚴寬敞,有瓊宮王宇之觀,因改為玉宇巖。巖右數十武為善廣巖,稍小於玉宇,亦爽皚精潔。相傳有仙人名善廣居此。其左山勢縈迴,平沙極望,瑩潔如雪。西行里許,復一小巖,名「菂房。」 古木蔽虧,蘿薜掩映,極幽僻之致。其餘小巖數十,風濤激薄,水石吞吐,皆成奇觀,莫可名狀。

羅山 按《縣志》:在龍灣之左。相傳唐時有羅真人修鍊於此,仙去,因得名。真人一云羅公遠,一

云羅子房

龜峰 在府城西二里,即今西禪寺。又西北八九里曰「盧嶺。」 舊有華嚴寺,今廢。又西北二十里,曰「獅嶺。」

天峰 按《縣志》:在大科之南,天泉出焉。雙瀑高懸,夾瀉於雲谷。雲谷中群峰聯峙,中有白沙陳公祠。谷前為蜘蛛峰,有七星巖。谷左五峰,曰大科、曰小科、曰聚雲、曰騰雲、曰獅腦。獅腦之東,兩峰並起,為丫髻峰。臨其上為驄馬峰。右五峰,曰龍爪、曰荔枝、曰小雞冠、曰大雞冠、曰玉女。玉女之巔有石壇,世傳紫姑仙修煉於此,其北為西坑,九龍之泉注焉。流至山麓,與玉溪合。前有九曲溪,飛布成水簾,下為噴玉巖,有金銀井。其井一赤一白,相距尺許,世傳為烏利仙丹井,浴之可愈痼疾。其泉下注蓼江,入於江浦海。

文筆峰 :在府城南十七里,與府治相對,以形似名。

三老峰 上有飛仙足趾,鑿之復自完,其下玉泉水出焉。按《縣志》,今足跡之傍石中,窪圓如缽,深八九寸,中一小孔,涌泉不竭,其味甘美,俗謂仙人水碗也。

寶象峰 在城北二十里白雲山麓。上有動石,人叱之則動。前有虎跑泉。舊有勝因寺,今廢。大科峰 極高峻。按《縣志》,「大科峰稱西樵第一峰。頂徑百尺,上有見日臺,雞鳴見日九日,遊人多觴於此。」

雷壇峰 舊傳烏利仙禱雨於此,後鄉人求之輒應。

寶峰

大觀峰 旁有鉅石如笠,名曰「太尉。」 中有小石如卵,浮不著地,其底用索刮之不礙,及力士推之不動。

《紫姑峰 》峰之下曰「小雲谷。」

碧雲峰 其上有鉅石,以一指觸之輒動。又數百步,曰「小科峰。」

「紫雲峰 」 極高峻,其陰有《伏虎石》。

紫竹峰 ,延綿至於蘭谷峰,尤為峭拔。峰之外為壁山,弘治庚申得古碑,有「壁山社」 三大字,其下有通潮井。

虎頭巖 在鶴舒臺北一里。方信孺詩:「絕壁空巖踞虎頭,鳥飛不度野猿愁。人間有此真奇觀,便好乘風訪《十洲》。」

觀翠巖 石壁中小孔有泉一線,晝夜如注。按《縣志》在馬鞍峰北方少保亭,其下有翠巖石刻。其前為天湖,東北諸泉奔瀦之,出珠坑,經無底井,井在珠峰西。

烏利巖 ,巖可坐百餘人,前有水簾千尺,其下有金銀二池。

錦巖 在大科之西。巖闊丈四五尺,高丈餘,入可數十尋。巖後復有小巖,幽深盤曲,人莫敢入。其石五色,若織錦然。旁有錦巖,庵前曰「雲端」 ,其下垂虹百尺,注於廣老屏、樂堯莊。又折而北,曰龍泉,曰寶鴨池。其下曰瀉錢坑,曰雙魚陂。佛跡嶺 在府城東十三里,群岡聯屬,上有足跡,其上有巖,廣四丈,多花草。又東十里曰「塹岡」 ,大嶺下有塹,南有巖洞,深丈許,闊十餘丈,中可坐百餘人。

鴻鵠嶺 在府城北五里,五峰聳秀。

鳳凰嶺 按《縣志》:「在府城北馬鞍山,聳秀如飛鳳。」

火羅嶺 自麓至頂皆巨石,在龍眼鄉東南。麒麟嶺 在城北,疊石𥗬砢,以形似名。松柏嶺 在郡城北馬鞍山之東,其上多松柏。又一百里曰獅子嶺。

金鵝嶺 按《縣志》在東北,又名飛鴈嶺。唐陳陶《送沈次魯》詩:「高臺贈君別,滿握軒轅風。落日一揮手,金鵝煙雨空。」 即此。

彈子嶺 在府城南十八里,特生海傍,其形圓望。州嶺 在馬鞍山之東,山勢凌霄,登之則城郭在目。

赤石岡 在府城西南五里。其下多金石。《南越志》:「岡色若丹,占氣者謂岡下有寶,扶南國人欲以金萬鎰市之,刺史韋朗曰:『南州鎮山也』。」 弗許。按《縣志》:天啟年間,鄉紳李待問議建浮屠於其上,以鎮州城。水口上有佛寺及文昌祠,士人歲時會文於此。

黃梔岡 在府城北三十五里。多梔木,今上塘村。

相對岡 在府城東三十五里,兩山對峙,大江中流,有石高二丈許,若魚。又一石亦高二丈,周二丈,若珠。居魚之前,是曰「魚珠石。」 又東四里覆

船岡,又東曰「石鼎岡」 ,亂石𥗬砢布列。又東曰「覆盂岡」 ,又東北曰「駟馬岡」 ,又北曰「長腰岡。」

山門岡 在府城東北三十八里。旁曰「飛鴈嶺」 ,曰「雞籠岡。」 其山峻險,中藏群峰,下枕茭塘,接洋海。正統末,鄉民立鎮於此以禦寇。

戙旗岡 在府城東二十里。南海神廟前,海中莫測其高,周十餘丈。舊傳祀南海神,則豎旗其上。又東曰𧒽殼岡。又東曰社壇岡,在鹿步巡檢司,居人立社其上。

冠岡 :在府城東南四十里。多林木。按《縣志》,一名冠山,在獅嶺司上有北帝廟。

七星岡 按《縣志》:「在真武山之南,相對七小阜,羅列如星。」 《名勝志》:「唐開元中,羽士林福存建有草堂。」

象岡 宋潮陽何主簿墓在焉。又西北曰「官嶺岡」 ,又北曰「帽峰岡。」

三台岡 按《縣志》:「在石壁山上有李忠簡祠,子孫春秋祀之。學士黃佐為之記。」

黃旗岡 ,岡下有黃龍洞、翠微石室。是山也,產多奇茗。有草焉,葉如柳而短,花翯翯然,具觜翅尾足,其名曰白鶴。《南方草木狀》:「白鶴蔓生,其花麴塵,色淺紫,蔕,葉如柳而短。當夏開花,形如飛鶴,觜翅尾足,無所不備。」 《舊志》云:花色白,頭有黑點如眼睛,開於暮春。又有蝴蝶花、錦鶯花、杜鵑花。自此岡東一里曰譙樓岡,又東北二里曰「山臺」 ,曰「鄧岡。」

鎮頭岡 :黃寇亂時,鄉人豎旗於此,與鄧岡鎮互為應援。

王借岡 按《縣志》:在府西南八十里,與紫洞相望。山產石如劍如戟,開採則盜賊頻興。御史屠應坤奏封。

筋竹岡 按《縣志》:「在區村,高數仞,巔有仙人蹟,鄉民禱雨輒應。」

青螺嶂 按《縣志》:「在沙灣鄉,去城三十四里,高五百丈,一名白鹿岡。相傳南漢劉龑常獲白鹿,邑人馮祖裘建白鹿社焉。」 其下為沙灣水,與市橋山相背,夾水為峽。

青蘿嶂 在府城東南三十八里。其上多松蘿,其下沙灣之水出焉。

南山峽 在府城南六十里。多怪石。

玉虹洞 ,按《縣志》「白雲山西南一里,洞之南曰聚龍岡」 ,宋紹興間,康與之流五羊居此,有鶴舒臺及玉虹洞詩。

龍峒 按《縣志》在城東北,俗呼龍眼峒,又曰火羅嶺,巨石出泉。

龍眼峒 :在府城西北三十里。多松柏。

飛霞洞 在白雲山鶴舒臺北,為歸龍最勝,隱士陳元開讀書於此。按《縣志》:「在白雲山半。峭壁百仞,瀑布懸飛,若珠簾然。」

穗石洞 按《縣志》裴淵《廣州記》:「高固為楚相時,有五仙人乘五羊,各持榖穗一莖六出,衣與羊色各如五方,遺穗與州人,騰空而去,羊化為石,州人即地為祠。相傳仙騎羊來時,持穗祝曰:『願闤闠永無饑荒』。」 後果驗。

九龍洞 按《縣志》:「兩崖奇崛如龍者九,有飛騰勢。其中巖竇相通,奇怪駭目。有通天巖、玲瓏巖,從石竅而進,皆可透山巔。洞之前為九龍外洞,泉石尤奇。」

煙霞洞 按《縣志》:「在大科西北。鐵泉出焉,散落錦巖洞中,玲瓏盤鬱,兩翼如垣。尚書湛若水卜築於此。」 左峰曰𧒽壇、曰雲路。左馳而西,為燕巢,為三鎮,為大燕,為胡盧。右峰曰金鐘、曰鷓鴣、曰鐵泉。右折而北,為龍泉,為琵琶、為雙馬。洞之前有鐵泉巖,深不可測,下為錦巖石,備五色鐵泉,四時如雨。

廣朗洞 按《縣志》,「洞後為雲端峰,左為火蓋,為長庚,右為大良,為鶴騰,為象,峰前為白雲,更前為幡子,洞中雙瀑高懸,並二十餘仞,其地夷曠,中有廣朗閣。」

白雲洞 按《縣志》:「洞純石,削壁凌空,飛泉璀璨,為山北絕勝。隆慶中,邑人何亮始闢之,有雲瀑亭。亭北為香爐石,高三十仞。東為滌心橋。又百步為逍遙臺,下為白雲溪,溪水澎湃,聲聞里許。洞中有觀音巖,可望不可陟。」

石泉洞 按《縣志》:「在大科北,洞中多丰石美泉,少保方獻夫築精舍於此。」 洞後為缽子峰,左為石排、百練、天鎮諸峰,右為紫帽、珠峰、玉峰、金釵峰,北拱為御屏峰。天鎮之下為吉水峰,踰澗而北為小西湖。

碧玉洞 按《縣志》「西樵二十四泉,惟碧玉瀑布最高而奇,為諸泉冠。」 隆慶末,邑人霍尚守建,飛

玉臺於泉下為山東絕勝。有流杯池、菖蒲澗、聽玉石室。洞口有砥柱石,下為玉湖。玉湖外為漱玉巖,巖東有龍井。又轉下三百步為木鄧井。其泉北注樵湖,出江浦,南趨海門。

寶林洞 按《縣志》:「洞中四峰環列,萬木參天,尚書霍韜築四峰精舍於此,今為西莊霍公祠。洞南有天池,東有玉池,池北有蓬萊巖,南有釣臺。天成洞左而前為聚仙峰,南下為雀子峰、鎮頭峰右而前為玉案峰、仙掌峰西下千步為鳳凰峰,下有鳳凰巖,更前為帽子峰,上有碧梧巖,西為白石峰,白石之下為玉廩峰,上」 有仰辰臺。北為石門洞,石室穹窿,前有飛瀑。捫石而上,為仙隱巖,深湫斷徑,景絕幽雅。東距寶林洞三里。「巍峨石 」 在石碣村,其高三丈。

海珠石 按《縣志》:「在五羊海中,屹峙洪濤,上有慈度寺、李忠簡祠。世傳胡賈挾明珠經此,躍入江中,故名。」

盧堠石 在府城南二十六里,濱於水。相傳吳隱之與盧循交戰處。一名「南箕臺。」

魚珠石 按《縣志》「在相對岡之後,一名鰲洲新婦石 。」 下有木鄧泉,水極清冽。

聚仙臺 按《縣志》:「寶林之南,在聚仙峰上,有敬亭,拔地四百仞。登其上,疊巘如晝,長江縈迴。臺後列五石,曰仙留石,瑰奇可玩,遊人多宴集於此。」

鶴舒臺 在白雲山北一里。舊志:安期生飛昇處。山半有龍泉寺,宋運使陶定所建,軒扁曰「千峰紫翠」 ,臺曰「天南第一峰」 ,今廢。其陽有鶴蝶草。《南方草木狀》:「蝶草出南海,云是媚草,上有蟲,老蛻為蝶,赤黃色,女子藏之,謂之媚蝶,能致其夫憐愛。」 鶴草,見《西樵山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