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422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四百二十二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二十二卷目錄
思恩府部彙考四
思恩府物產考
思恩府古蹟考〈墳墓附〉
思恩府猺獞峒蠻考
思恩府部藝文一
處置八寨斷藤峽以圖永安疏
明王守仁
平思田勒石文 前人
示諭九土司碑文 王孟遴
建思恩軍民府儒學碑記 張翀
重建永濟橋碑記 梁國相
平妖懋績碑記 陳瑾
酌議事宜以安民庶以固地方事疏
吳文華
修文書院記 董傳策
思恩府部藝文二〈詩〉
同傅山人遊獅子巖 明周璞
鏌鋣山〈一名大鳴山又名大明山〉江詩
前題 李璧
謁陽明祠 張志詩
暗山 傅如舟
琢玉亭書感 前人
入境書懷 前人
道出下沙 前人
武緣縣書懷 前人
慈靜寺訪孫太初不遇 前人
虧容江 前人
宿白山人崖 前人
緣蓬寨 前人
過劍溪橋 前人
宿南寧周茂甫 前人
靈犀水 鄧炳
同江右王長以羅孟度遊獅子巖 金液
高峰歌 鄧體靜
思恩府部紀事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二十二卷
思恩府部彙考四
[编辑]思恩府物產考 府志
[编辑]府總
穀屬
稻 有三種:曰「糯」 ,曰粘。曰粳。
禾 有早禾、種禾、旱禾之分。米大顆而香,味長而耐饑,以九、十月間登場,收穫時,連草逐莖摘之盈把,終歲不脫。用時必日曝火炕,用杵擊之,谷始脫。秈。早禾,米小而味薄,收之常早。旱禾種在高阜,可不賴雨澤,民田少多種此以養生。粟 有狗尾粟、三角粟二種。
豆 :有紅、黑、綠、黃四種,有大豆、小豆之殊。麻 有油麻、黑麻二種。
蔬屬
雷公菜 :產於樹間,聞雷即生。菜如茶梗,無葉,色綠味甘。
果屬
蘿旺子 :俗名「九層皮」 ,形類蠶豆,可茹,味如煨栗,外有黑殼,連肉有皮九層,故名。產於山樹中。木屬。
鐵力木 :一名「石鹽」 ,一名「鐵稜」 ,棟梁之材。松 有山松、水松二種。
楓 似白楊,有脂香,木厚葉弱。
椅 有赤白二種
桐 可為琴瑟
《榕 卷曲》,不可為材。
桄榔 結子成墜
漆 液可漆物
榖 皮可作紙
烏柏 子可榨油
花草之屬
木棉 又名《攀枝花》。
扶桑 花似牡丹,葉如桑。
長命草 一名《龍牙。葉厚黃花,經年不枯。益母草 》治產婦、小兒諸證。
紫蘇 可化氣
虎耳草 :叢生澤中,似虎耳,一名「旱草。」
接骨草 :苗似竹節,能續斷骨。
馬鞭草 能治疔
薏苡 能補氣
艾 針灸所用
扶留 俗名田蔞
蒲 生水涯
《萍 俗》曰:茭 筍可食。
蓼 《詩傳》:「在陸為荼,在水為蓼。」
芭蕉 治膾毒
薜荔 俗名《爬城草》。
苦地膽 治毒瘡
《刀鎗草 》細葉黃花。
菅 :《爾雅》云:「白葉,生野間。」
顛茄 ,食之令人狂亂。
雞母草 塗箭,射禽立死。
鳳尾草 :形如鳳尾,故名。
悶陀羅 。食之令人顛迷。
斷腸草 ,一名胡蔓,又名冶葛,人食之立死。中其毒者,以羊血灌之即愈。《嶺南衛生方》治胡蔓草毒,取抱卵未生雞子,細研,和油挖口灌之,乃吐而甦。
羽屬
鳧 俗名蜆鴨
鷺鶿 :《埤雅》云:「吐生。」
鷹 飛鳴則風,蹲鳴則雨。
《伯勞 》,「仲夏之月始鳴。」
《竹雞 》聲若云姑惡,
鴉 純黑而反哺者,為「慈烏。」
山雞 雄者有文綵,尾如雉。
秦吉了 能作人言
鱗介之屬
鱄 赤眼
鰱 白色
鱖 俗名魚婢
鮧 俗名鯰。 頭銳鯖 俗名「青竹。」
《長頭 》一名「胖頭。」
「鑽 」 即《穿沙魚》。
荷葉 :形如荷葉,故名。
塘虱 似鯰而差小
鱔 有黃白二種
龜 有神龜水龜
鱉 一名神守
蜆 《本草》開胃去熱毒。
《鯪鯉甲 》即「穿山甲。」
田雞 俗名蛤
《螻蟈 》,《小田雞》而無腰。
螺螄 ,各屬俱有,惟產於安定土司,與「古隆城頭者獨異。土民取置高閣,稍受煙火,雖經寒暑,取用猶鮮。若畜之於水,反難存活,出三日,餒敗不可食矣。」
按《安定土司志》:「魚產韋太村水,大者至數十百觔。土人用藥毒之,則下流二派小江,鱗鮮絕跡。」 因知韋太村水源,實司中之魚淵也。
藥屬
蛤蚧 產武緣縣
縮砂 出葛墟
䔲 ,出樂昌村。《白蘘荷 》又名地蠶,形如木蠹。菹服群蟲毒。莪朮 澤蘭 茶辣。
香附 、蓖麻 、仙茅
金櫻子 、《桑白皮 》《山茨菰》。
貨屬
「草紙 」 出《舊城土司》。
篾簟 凡土屬俱有
藤 可作器用
蔞藤 食檳榔,則用此葉以助之。
思恩府古蹟考 府志
[编辑]本府
思恩土州舊城 :在秦城山內。四圍皆山,環列如城,缺處以磚石補築。開四門,皆有壕塹。城內八峰,天然險峻,即今舊城土司之城也。
思恩府舊城 :在府北四十里喬利地方。周圍皆山包,巖險為城,峭壁攢叢如處戈矛劍戟中屬白山土司地方。
飛來寺 在府東四十里大明山中。見《皇輿考》。
今不知所在
南郭溪橋 南門外。雙溪合流,石梁高跨兩岸,竹木扶疏,三石參差如畫。橋北有古榕二株,夾道盤旋,儼如門戶,綠陰蒼藹,樾蔭數畝。盛暑憩此,涼氣颯然如秋。
寶珠池沼 南關外,有池方數十畝,中有一臺,廣數丈,水環臺外,如珠浴波心。此「寶珠」 之命名也。臺上建有小亭,亭畔古松一株,勢甚磊落。松側有木棉一本,當春花開放,丹色滿枝,與蒼松映對,有如秋山之觀。楓葉下則架木為橋,以通遊屐。景雖不大,布置天然,登斯亭而撫長松,亦可以寄嘯歌矣。
獅巖幽邃
九司霜降 。每歲霜降,九土司帶領土兵出哨,齊至教場,祭旗操演。蠻兵結隊,裝束各異,或皮鎧兜鍪,絡以長纓;或氈笠絨衣,結束大帶;或綵繒纏頭以別伍;或畫衣飾甲以分營。金鼓喧闐,旗旛焜耀。操畢,各領牛酒,依方位劄隊,席地雜沓而飲。是日商賈輻輳,遠近畢集,各就教場貿易,竟日方散。邊境荒涼,終歲僅有此日可觀。鳳凰飲河 ,府治形如鳳凰。登北山下瞰河曲,兩沙如張翼。城南地狹,屈曲如項。至水月庵前,為鳳凰首,下飲於河府東門,名「鳴鳳。」 又門外有山曰「朝天嶺」 ,鳳凰飲河,不益信乎?
《玉印僊龜 》即玉印山。
《秀峰月朗 》即獨秀山,在喬利舊城。孤峰千仞,突起平地。當月上中宵,恍疑玉兔之掛薜蘿間也。
紅江刳濟 即紅水河。當春夏之交,紅水漲發,河闊百餘丈,赤浪頹激,奇險非常。河無巨舟,漢人至其地,多不敢渡,惟夷人以刳木為渡,常汨沒波浪中,無恐也。
武緣縣
樂昌縣 在縣蘇村。唐晉興縣。宋初置,景祐中,省入武緣。見《一統志》。
封陵縣 在縣南境,唐乾元後,開山洞置。宋開寶中省,見《一統志》。
永寧縣 在永寧北倉
硃砂驛舊址 在縣城南門外,今南庠社學地。黃桐驛舊址 在《止戈三圖》黃桐村。
高井寨巡檢司 在永寧《七圖》。
分守道署址 在縣南街,正統二年設,今圮。分巡道署址 在縣南門,正統二年設,今圮。河泊所舊址 在縣西門外,洪武十四年設,今圮。
修文書院 在縣東。知縣劉浩建,萬曆八年廢所前市 。宋天聖九年設,明嘉靖二十九年廢。儂智高營壘 ,一在暗山頂,一在紫嶺上,皆在本縣地方。林木陰藹,石磊攢聚,人遊其地,凜凜有殺伐之氣。
朝天巖 在縣西四十里。石壁有古題六大字,至今墨跡猶存。詳見《山川》僊女洞下。
瑞蓮亭 在縣舊學址池中。
籌邊樓 在城東,景泰二年建。
馬跑泉 在縣南二十五里天井嶺上。相傳,儂智高崑崙之敗,西奔至此,人馬俱渴,馬跑石,高拔劍穿之,水出得濟。今劍痕跡尚存云。
發金井 在縣南二十里紫金嶺上。相傳昔有發井,得古遺金者。
明山疊翠 ,即大明山。在縣東八十里,與上林縣抵界。高數百丈,袤三百里,為武緣諸山之最。上有風穴,有廟,甚靈應,又名鏌鎁山。《一統志》云:「昔人得古劍於此,因名。」
靈水澄清 即靈犀水,在縣南二里。江底平石,源泉湧沸,夏月江水漲潦混濁,此獨清澈,日光薄射,五色晶熒,上有真武廟,祈禱輒應。《一統志》云:「昔有犀出水岸,頂有光彩。」
伊嶺丹爐 ,即伊嶺山,在縣南三十里。《樂昌一圖》:「有村墟,上有巖,極深邃。宋嘉定間,周師慶結庵修煉,坐化巖中有古刻詩像銘,後贊,人名其巖曰望僊巖。」
西江石鼓 ,即西江,在縣西門外。源出大名山,流抵西門,遶五海會。南流出宣化大江,水中有石鼓,傳云「擊之致風雨。」
三潮泉水 ,即「三潮水」 ,在縣西一百三十里,出南山,前有廟水,一日潮汐者三。
六「字僊巖 」 即「僊女洞」 ,在縣西。
羅坡龍窟 即羅坡潭。在縣東四十里,深不可測。土官岑瑛砌石城,立廟其上。
西隆州 西林縣 白山土司 ,《古蹟》俱無考。興隆土司
旗山 在司東五里。上有《羅隱僊蹟》,刻「旗山帶水」 四字。
七首山 ,在司西六十里。高嶺峭壁,起㐲七峰,似七人首。相傳古姊妺七人學僊於此中,沖舉而去。
定羅土司
岑瑛城 ,一在下旺土司,一在本司。按《司志》:在司治東,距司二十里。相傳明正統年間,土官岑瑛有神術,夜役陰兵,壘石為城,至今如故。但內無人居,止有一廟,甚為靈顯。城亦無名,以瑛所築,人即呼為岑瑛城。
感土山 在司東二十里。秀麗清幽,中有巖穴。明正統年間,土官岑瑛洗石,刻「鎮安」 二字於上,若有風雨。其頂先有雲起,故逢亢旱,人皆仰之。按《司志》:即感山石燕。山中有石燕,風雨則飛舞翱翔,晴明則墮而為石。
那馬土司
周鹿石城 即那馬土司城。明正統間,土官岑瑛有神術,行兵屯營,夜役陰兵。壘石城一座,周圍七十丈。相傳岑瑛圍獵守鹿於此,因以得名。土音訛「守」 為「周」 ,故遂名「周鹿」 云。
舊城土司,《古蹟》無考。
都陽土司
強山 在司南一百二十里。峰巒高聳,下有石巖。相傳羅隱曾隱於此,題刻「順山隱巖」 四大字。石槽遺跡,今尚宛然。
旦山 在司東北十五里。山下有洞,虛敞清幽,怪石林立,狀類人物,兼有石筍、石座等異物。昔有樵者遇神人於此,端拱對語,須臾不見,至今遺跡尚存。遠望婷婷獨立,如梨園中唱旦之佇立優場,故俗名「旦山。」
古零土司
古零堡 在司治左勞山下。不知建自何時。相傳古設堡於此地。今遺趾猶存,尚堪模擬。金剛寨 在司治右。瓦屋數楹,在於虎頭山背。相傳為昔年思恩土州官岑瑛壘石所創。雖歷滄桑不頹,故至今巋然獨存,如有神護。
安定土司
砦油山 在安定司西北二十五里,山勢崔嵬,摩漢干霄,旁有石磴嶔崎,可梯而上。好事牧兒登其巔者在往見有署宇臺榭,城門啟閉在依稀間。內列金銀器具,輝煌心目。稍萌覬覦竊攖之念,則陰霾四起,雷雨交作,凜然不敢仰視,匍匐而下,天氣清𤕤如初。歷傳此山為往昔蠻王岑順屯駐之地,歿而為神,故有此異。但岑順不知為何代人。無可稽考。
墳墓附
[编辑]韋公墓 在武緣縣東北一百里。相傳韋將軍征蠻終於此,鄉人斂骨瘞之。
周師慶遺蛻 在武緣縣南伊嶺山。相傳師慶坐化於此,後人名曰「望仙巖。」
思恩府猺獞峒蠻考
[编辑]明
太祖洪武二十二年,思恩州知州岑永昌入貢按《明外史土司傳》,思恩漢屬交趾,唐為思恩州,屬邕,元屬出州路。洪武二十二年,田州府知府岑堅,遣其子思恩州知州岑永昌貢方物。二十八年,命都督楊文討岑永昌,既而罷之按《明外史土司傳》:二十八年,歸德州土官黃碧言,思恩州知州岑永昌既匿五縣民,不供賦稅,仍用《故元印章》。帝以其不奉朝命,命左都督楊文相機討之。既以荒遠不問。
宣宗宣德二年,思恩州知州岑瑛入貢。
按《明外史土司傳》:「永樂中,岑永昌死,子瑛襲。宣德二年,瑛遣弟璥來朝,貢馬。」
英宗正統三年,以思恩州為「思恩府」 ,命知州岑瑛知府事。
按《明外史土司傳》:「正統三年,陞思恩州知州岑瑛為田州府知府,仍掌州事。瑛有謀略,善治兵,從征蠻寇皆有功,故特有是命。因與知府岑紹交惡,各具奏聞。事下總兵官及三司議。至是,安遠侯柳溥等請陞思恩州為府,俾瑛、紹各守疆土,以杜侵奪,從之。」
六年三月,思恩府知府岑瑛有罪,宥之。
按《明外史土司傳》:「六年二月,瑛受囑挾詐,事覺,帝以土蠻,宥不問,令法司移文戒之。」
代宗景泰四年,免「思恩府出哨土兵田糧,給思恩府知府岑瑛敕及部兵韋陳威等冠帶。」
按《明外史土司傳》:「景泰四年,總兵官陳旺奏,思恩軍民府土兵調赴桂林哨守者,離本府遼遠,農田不得耕種,稅糧暫宜免徵。從之。六月,以岑瑛親率本部狼兵韋陳威等赴城操練,協助軍威,敕授奉議大夫,賜綵緞,其韋陳威等俱給冠帶。」
五年十一月,詔「免思恩土兵今年應輸田糧之半。」
按:《明外史土司傳》云云。
十二月,進思恩府知府岑瑛官。
按:《明外史土司傳》:「十二月,以征猺功,陞瑛從二品散官。」
六年,陞岑瑛為右參政,賜敕獎諭。
按《明外史土司傳》:「六年,陞瑛為右參政。先是,瑛屢從征調,以子鑌代知府事。鑌招集無賴,肆為不法,瑛舉發共事,請於總兵四府治之。鑌聞其父將至,自縊死。事聞,上嘉其能割恩效忠,特降敕慰諭。」
是年,免思恩府調用土兵「秋糧。」
按《明外史土司傳》:「六月,從安遠侯柳溥奏,免思恩軍民府調用土兵千五百人,秋糧二千三百餘石。」
英宗天順元年,更定「思恩府赴省土兵分班徵糧」 之制。
按《明外史土司傳》:「天順元年,瑛遣弟岑遂貢金銀器皿,賜鈔幣。戶部奏,廣西思恩軍民府存留廣西甲軍一千五百人,操練,有誤種田納糧。乞分作三班,輪流五百人操練,免糧七百七十餘石,放回一千人耕種,徵糧千五百四十餘石,俟地方寧妥,放回全徵。從之。」
三年,以岑瑛子岑鐩為思恩府知府。
按《明外史土司傳》:「三年,左少監朱祥奏請量遷岑瑛都司軍職。帝以瑛歷練老成,累有軍功,改陞都指揮同知,仍聽總兵官鎮守調用,以其子鐩為知府。」
六年,思恩府知府岑鐩入貢。
按:《明外史土司傳》云云。
憲宗成化元年,遣官獎諭岑瑛父子,并賜銀幣按《明外史土司傳》:「成化元年,遣兵科給事中王秉彝齎敕獎諭瑛父子,并賜銀幣。」
二年給都指揮使岑瑛父母、妻誥命,如其官。按《明外史土司傳》:「二年命給瑛父母妻誥命,從總兵趙輔請也。」
十四年,都指揮使岑瑛卒。
按《明外史土司傳》:「瑛自襲父職,知思恩州事,頻年領兵於外,多捕獲功,歷陞知府、參政、都指揮使。年八十,尚在軍中。既卒,鐩以誥請。帝念其勞,特賜之。」
十六年,田州府亂,思恩府知府岑鐩討平之按《明外史土司傳》:「十六年,田州府頭目黃明作亂,知府岑溥避入思恩府,鐩會鎮守等官討平之。巡撫朱英請獎鐩功。鐩死,子濬嗣。」
孝宗弘治五年春正月朔,思恩府知府岑濬遣使入賀。
按《明外史土司傳》:「弘治五年,濬遣頭目朝賀元旦,賜綵幣鈔錠。」
十二年,思恩府知府岑濬挾田州岑猛叛,總督都御史鄧廷瓚請討之。
按《明外史土司傳》:「十二年,田州岑溥為子猇所殺,猇亦死。次子猛幼,母岑氏同頭目黃驥赴鎮請襲,歸至南寧,頭目李蠻率眾來迎,驥誣其為變,遽請猛還,而詣督府求兵,乃命濬率眾護之。驥厚賂濬,并獻其女,約分田州府武龍六甲地。濬分兵送猛至思恩,蠻拒不納,濬亦不歸猛。久之,總鎮等官攝濬,乃出猛於南」 寧,督府,納之田州。猛襲知府,從索故分地不得。濬怒,約泗城、東蘭二州攻田州,殺掠萬計,城郭為墟。濬兵二萬據舊田州,劫龍州印,納故知府趙源妻岑氏及總兵官詣田州勘治,驥匿濬所。先是,濬築石城於丹良莊,屯兵千餘人,截江道以括商利。官命毀之,濬以兵拒,不從。會副總兵自田州還,即督所統官軍毀其城。濬兵來救,官軍敗之,俘其目兵九人。總鎮及巡按等官請治濬罪,而參政武清納濬賂曲護之,不能難也。時濬叔業少從中官京師,仕為大理寺副。三司總鎮請敕業往諭。兵部以「濬稔惡,非業所能責善,宜敕鎮、巡召濬至軍門,諭以朝廷威德,罪其首惡,令反侵地,納所劫印并官私」 財物乃可赦。十一月,總督鄧廷瓚奏:「濬屢撫不服,請調官軍土兵分哨逐捕按問。如集兵拒敵,可相機勦殺。并將田州土官岑猛一并區處,以靖邊疆。」
十七年,岑濬陷《田州府》。
按《明外史土司傳》:「十七年,濬掠上林、武緣等縣,死者不可勝計。又攻破田州府,猛以身免,濬擄其家屬五十餘人。總鎮以聞,兵部請調三廣兵勦之。」
十八年,總督潘蕃等討岑濬,誅之,思恩平。按《明外史土司傳》:「十八年,總督潘蕃、太監韋經、總兵毛銳,調集兩廣、湖廣官軍土兵十萬八千餘人,分為六哨,副總兵毛倫、右參政王璘由慶遠,右參將王震、左參將王臣及湖廣都指揮官纓由柳州,左參將楊玉、僉事丁隆由武緣,都指揮金堂、副使姜綰由上林,都指揮何」 清、參議詹璽由丹良,都指揮李銘、泗城州土舍岑接由工堯,各取道共抵賊巢。賊分兵阻險拒敵,官軍奮勇直前,援崖而進。濬勢蹙,遁入舊城。諸軍圍攻之,濬死。城中獻其首於軍門,思恩遂平。前後斬捕四千七百九十級,俘男女八百人,得思恩府印二,向武州印一。自進兵及班師僅踰月。捷聞,帝以蕃等有功,賜璽書勞之。
是年,改設流官,以廣西右參政張鳳掌思恩府事。
按《明外史土司傳》:「兵部議濬既伏誅,不宜再錄,其後應改設流官,擇其可者。於是以雲南知府張鳳陞廣西右參政,掌思恩府事,賜敕。」
世宗嘉靖四年,都御史盛應期討思恩蠻,平之。按《明外史土司傳》:「正德七年,增設鳳化縣治,時初設流官,諸蠻未服,覃恩、劉召相繼叛。嘉靖四年,都御史盛應期遣兵平之。」
六年,土司王受作亂,新建伯王守仁兵至,受乃降。
按《明外史王守仁傳》:「『嘉靖六年,思恩田州土酋盧蘇、王受反,總督姚鏌不能定,乃詔守仁以原官兼左都御史,總督兩廣兼巡撫。守仁在道疏陳用兵之非,且言思恩未設流官,土酋歲出兵三千,聽官征調。既設流官,我反歲遣兵數千防戍。是流官之設,無益可知』。章下兵部,尚書王時中條其不合者五,帝令守仁更」 議。十二月,守仁抵潯州,會巡按御史石金定招撫蘇受,初求撫不得,聞守仁至,益懼。至是則大喜。守仁赴南寧,二人遣使乞降,守仁令詣軍門。二人竊議曰:「王公素多詐,恐紿我。」 陳兵入見,守仁數二人罪,杖而釋之,親入營,撫其眾七萬。奏聞於朝,帝遣行人奉璽書獎諭。
按《土司傳》:「六年,土目王受與田州盧蘇謀煽亂,勢復熾。新建伯王守仁受命至,一意招撫,而檄受等破八寨」賊因列思恩地為九土巡檢司,管以頭目授王受白山司巡檢,比於世官。又以思恩舊治瘴霧昏塞,宜更之爽塏。於是擇地荒田驛以建新郡,割武緣。二里益之。又議割上林三里而移鳳化縣治於其處,蓋寓犬牙相錯之意。
十三年,鎮安《岑真寶》伏誅。
按《明外史土司傳》:「嘉靖十三年,鎮安岑真寶詐岑濬子,謀并思恩,守備高乾督九司征之,誅真寶。」
十八年,土目盧回等作亂。
按《思恩府志》:「嘉靖十八年十二月,安定司土目盧回、黎德等,聚兵三千餘為亂,劫擄鄉村,勢甚猖獗。官兵追殺之,叛兵各聽招安。」
二十五年,東蘭州岑瑄叛,頭目黃才計殺之。按《明外史土司傳》:「自九司日恣,所轄蠻民不堪,知府陳璜曲加綏戢,目把劉觀、盧回等以復土為名,鼓眾煽亂。副使翁萬達因有事安南,計擒盧回殺之,招回九司,從亂者三十餘人。最後,東蘭岑瑄詐稱岑濬子起雲,謀復土官,卒為九司頭目所縛。」
按《思恩府志》:「岑瑄,東蘭州人。假稱岑濬,遣子起雲助兵,復糾集武緣永寧鄉狼民三百,改劫鄉村,九司集兵堵殺,退歸東蘭,頭目黃才等計誘擒殺之。」
神宗萬曆七年,以武緣縣屬「思恩府。」
按《明外史土司傳》:「萬曆七年,督撫吳文華謂九司日以驕黠,編氓甚少,緩急難恃,奏割南寧府武緣縣屬思恩。自是思恩稱巨鎮云。」
崇禎十五年,思恩府知府朱國杞平隆安賊按《思恩府志》:「崇禎十五年,隆安妖賊馬日僊,挾邪術鼓眾作亂,犯思恩府。本府知府朱國杞調土兵大破之,日僊就擒。」
皇清順治十七年,思恩府知府高向極等討土目張
常誅之
按《思恩府志》:「崇禎十八年,歸朝土州叛目張常。」
帶領土目,盤踞武緣、永寧,一圖高麗巖峒。峒長亙數十餘里,時出攻劫,破宣化、上林二縣,蹂躪莫制。至順治十七年十二月,本府知府高向極、武緣縣署印知縣史可程,具詳督撫,調撥左右兩江官兵圍勦。至十八年四月內,擒常斬之,餘寇悉平。
思恩府部藝文一
[编辑]《處置八寨斷藤峽以圖永安疏》
[编辑]明王守仁
「一、改築思恩府城於荒田。」臣等看得思恩舊治,原在 寨城山內,尚歷高山數十餘里。其後岑濬始移出喬 利,就巖險壘石為城而居,四面皆塹山絕壁,府治亦 在犖确之上,芒利𥓂砑之石,衝射牴觸,如處戈矛劍 戟之中。自岑濬被誅,繼是二十餘年,反者數起,曾不 能有一歲之安,人皆以為風氣所使。雖未可盡信,然 頑石之上不生嘉禾;而陰崖之下必有狐鼠。要亦理 之所必然者。況其地生瘴霧,薄午始開,中土之人來 居,輒生疾疫。自春初思恩歸附之後,臣等即已經料 理其事,竟未能有相應之地。近因督勦八寨,復親往 相度,乃於未至喬利六十里外地名「荒田」者,其地四 野寬衍,皆膏腴之田,而後山起伏蜿「蜒,敷為平原,環 抱涵蓄。兩水夾繞後山而出,合流於前,屈曲數十里, 入武緣江水達南寧,四面山勢重疊盤旋,皆軒豁秀 麗,真可以建立府治。臣因信宿其地,為之景定方向, 創設規則。諸彝來集,莫不踴躍歡欣,爭先趨事赴工。」 遂令署府事同知桂鏊令各役擇日興工。蓋思恩舊 治在萬山之中,水道「不通,故各彝所需魚鹽諸貨,類 皆遠出,展轉鬻買,往返旬月,十不致一,常多匱絕。舊 府既地險氣惡,又無所資食,故各蠻終歲不一至府 治,情益疏離,易生嫌隙。今府治既通江水商貨自集, 諸蠻所須,皆仰給於府。朝夕絡繹,自然日加親附,歸 向。而武緣都里舊常割屬思恩者,其始多因路險地 隔,不」供糧差,今荒田舊係武緣止戈一圖、二圖之地, 四望平野,坦然大道,朝夕往返,無復阻隔,則該府自 可因城頭巡檢之制,循土俗以順各蠻之情。又可開 圖立里,用漢法以治武緣之眾,漢土交和,公私兩便, 則改築思恩於荒田者,是亦保治安民,勢不容已之 事也。
「一、改鳳化縣治於三里。」臣等勘得思恩舊有鳳化一 縣,然無城郭、縣治廨宇。選來知縣等官,多借居民村, 或寄其家眷於賓州諸處,而遷徙無常,如流寓者。然 上司憐其無所依泊,則委之管理別印,或以公務差 遣往來於外,以苟延歲月。故鳳化之在思恩,徒寄虛 名,而實無縣治。臣近督勦八寨,看得上林縣地名「三 里」,乃在八寨之間,其地平廣博衍,東西數里。外石山 周圍如城,自後極高,石山之間,獨抽土山一脈,起頓 昂伏,分為兩股,環抱而前,遂有兩水夾流。土山之外, 當心交合。山水之口,石山十餘里,錯互回盤,轉折二 三十里。極外石山合為城門從此出,是為外隘。其間 多良田茂林,村落相望。前此居民十「餘家皆極饒冨, 後為寨賊所驅殺占據,遂各四散逃亡,不敢歸視其 土者二十餘年。今各賊既滅,遂空其地不及。今創設 縣治以據其險,或有漏殄之賊潛回其間,日漸生息 結聚,後阻石門之險,前守外隘之塞,不過數年,又將 漸為地方之梗矣。故臣以宜割上林無虞鄉三里之 地屬之思恩,而移鳳化縣治於其內,量築立城垣廨 宇,選委才能之官興督其役。」遠近聞之,不過三四月, 而逃亡之民將盡來歸,各修其田業,供其糧差,蔚然 遂可以成一方之保障。且其南通南丹新衛五六十 里。南丹在石門之內,鳳化在石門之外,內外聲勢連 合,而石門之險亡。西至思恩一百餘里,取道路於那 學,沿途荒塞日久,因此兩地之人往來絡繹,而道路 益通。又上林舊在大鳴山,與八寨各賊之間,勢極孤 懸,今得鳳化為之脣齒,氣勢日盛。雖割三里之地以 與鳳化,而綠茅、綠篠等村寨舊所亡失土田皆將以 次歸復,則亦失之於東而收於西矣。及照思恩雖以 設立流官知府,然其所屬皆土司巡檢,而舊屬鳳化 一縣,亦皆徒寄虛名,實未嘗有。今割《武緣》《止戈》、一圖、 二圖之地,改築思恩府城,而又割上林、上下、無虞三 里之地,改設鳳化縣治,固與思恩亦稍有資輔。但自 鳳化三里至於思恩一百五十六里,中間尚隔上林 一縣,而通以屬之思恩,似於事勢為便,而於體統尤 宜。何者?柳州一府所屬二州十縣,賓州蓋柳州所屬 者,且有上林、遷江兩縣,今思恩既設流官知府,固亦 一府之尊,而反不若柳州所屬之一州,其於體統亦 有所未稱矣。況賓州自有一十五里,而又有遷江一 縣,雖割上林以與思恩,其地猶倍於思恩,未為遽損 也。上林之屬思恩,均之為一屬邑,亦未有所加損也然以之屬於思恩,始可以成一府之規模,而其間有 無相須,緩急相援,氣勢相倚,流官之體統益尊,則土 俗之歸向益謹;郡縣之改化日新,則彝民之感發日 易,固有不可盡言之益也。夫立新縣以扼據地險,改 屬縣以輔成府治,是皆所以乂安地方者也。
《平思田勒石文》前人
[编辑]嘉靖丙戌夏,官兵伐田隨,與思恩之人相比,復煽集 軍四省,洶洶連年。於時皇帝憂憫元元容有無辜而 死者乎?迺命新建伯王守仁「曷往視師,其以德綏,勿 以兵虔。」乃興師振旅,信義大宣。諸蠻感慕,旬日之間, 自縛來歸者七萬一千,悉放之還農,兩省以安。昔有 《苗徂征》,《七旬來格》;今不期月而蠻方率服。綏之斯來, 速於郵傳,舞干之化,何以加焉?爰告思、田毋忘,永勒 山石,昭此赫赫。文武聖神,率土之濱,凡有血氣,莫不 尊親。嘉靖戊子年春,臣守仁拜手稽首書,臣林冨、張 祐刻石。
《示諭九土司碑文》王孟遴
[编辑]思恩軍民府,奉廣西提刑按察司副使兼布政司右 參議、分守分巡右江道黃憲牌,「奉欽差巡撫廣西軍 門林、巡按、監察御史俞憲牌行道,仰府九土司,凡催 徵錢糧、調兵征戍、勾攝公務等項,俱聽該提調施行, 一應文書,必經該府照詳照驗,不許妄申越申。各土 巡檢照依武職例,每季終該府稽核事實,填註賢否」, 考冊造報。遇按院巡歷之期,一體送赴考察。其行誼 善良,奉公守法者,書為「上考」,嘉與獎勸。未冠帶者,給 以冠帶;既冠帶者,花紅鼓吹,給與牌匾,以褒異之。如 有脅制官府,逋欠錢糧,短少兵戍,劫掠村民,包藪流 棍,蠹書搆詞,中傷善類,作奸犯科者,書為「下考」,仰該 府提究申報。輕則褫其冠帶,重則收其印信貯庫,俟 改行遷善,方准詳復。務要著實舉行,毋容姑息。樹碑 府門,垂之永久。萬曆四十六年四月日,署思恩軍民 府知府事柳州府推官王孟遴奉文勒碑。
《建思恩軍民府儒學碑記》張翀
[编辑]思恩有學,自岑瑛始。瑛,土官也。故習各酋長皆以征 戰為務,不知尚學。坐是土俗鄙陋,人性獷悍,違羽毛 類不遠矣。瑛獨恥之。而瑛之後曰濬者,乃背違瑛之 志,遂以驕縱滅矧曰學乎?弘治十八年誅濬,改流,復 設學校。然皆事出草創,因陋就簡。為學校諸生者,不 過聊具巾服,以稍肖流屬而已。至於講明禮義之教, 「誦法孔子之道,或未必然也。」萬曆元年,侯君國治來 守是邦,急以教化為務。每課耕暇,即進諸生與之講 授經義,尊聖人之道,邦人士有興起焉者。先是,學宮 建在府治外,簡陋荒蕪,不足以安先聖。侯君每詣學 與諸生講論,必越溪,河漲則諸生病涉焉,迺議遷於 府治中,然又乏備,因檢貯得四十金,餘皆侯君祿也。 牒聞於撫按藩臬諸公,諸公曰「可。」爰即城內舊基改 造之。舊基有陽明書院,建自濬黨平治後,似不可廢。 然以文廟視書院,則有緩急矣。遂即其院而大之,為 殿、為廡、為門、為祠、為堂舍公廨,較他郡更新焉。侯君 不可謂留意化民者歟?嘗讀《漢史文翁傳》,未嘗不嘆 世人無不可化,而俗「無不可變也。」夫蜀在西漢前,於 思恩亦無異。文翁憫其僻陋,變彝風,乃修起學宮於 成都市中,招下縣子弟以為學官。卒之經明行修,蜀 地大化,比齊魯焉。蠻彝之風云乎哉!文翁行之於前, 君效之於後,安知思恩不蜀郡若也?工既成,思恩諸 生造張子請記。張子進,諸生與之談,皆能稱說仁義, 有中州風,是其驗矣。柳宗元書《孔子廟碑》,謂「秦、漢之 勇不能威,唐虞之仁不能柔。」由今言之,又奚必威秦、 漢之威而柔唐、虞之柔哉?遂為記。是舉也,本府同知 鄭一濂、經歷趙復亨、教授藍田學蔣國楨、武緣縣知 縣陳一厚,贊襄文教,有裨是邦者,例得附書。馬平、張 翀撰。
《重建永濟橋碑記》梁·國相
[编辑]思郡城南里許,有溪源。舊立有橋。橋當周道,前通本 府以達京師,左右通各土司以及交趾。凡乘者、徒者、 負載者,皆絡繹往來。顧舊制簡陋,磴下用木,木腐而 磴傾斜,且架梁低陷。遇春水汎漲,則浸漫不見,行人 多阻。姜老公祖奉簡命來任府丞,握篆視事,兩載於 茲。賦性仁厚,冰蘗自矢,視地方利病,不翅身之痌瘝。 見橋圮,輒以為慮,召父老諭之曰:「橋距城孔邇,行人 必自此始。倘任其崩圮,民其病涉乎?」爰是捐俸募匠, 於仲春既望興工。適太公祖蒞任,聞建橋,乃欣然曰: 「徒杠輿梁之成,子輿氏嘗稱之矣。今姜司馬此舉,正 為治首善。」乃與協力,勷成公餘必偕往親勘。諭工匠 去磴下木,易以巨石為基,俾無傾圮之患。其先架梁 低陷者,增之使高,而免浸漫之患。務圖堅固,以垂永 久。於是庶民子來,不越月而告成。尹太公祖名其橋 曰「永濟。」諸生輩伐石勒碑,屬余為記。余曰:「惟橋以永 濟為名,非公祖沛沾沾之惠也,非濟於一時、壅於後 世也。竊聞之:不一勞者不永逸,不暫患者不永寧。今 兩公祖捐俸督臨,勞而且費,兆姓安步,商旅坦行,不知伊誰之賜,利濟溥矣。夫濟一人易,濟眾人難,濟一 時易,濟萬世難。」此橋堅固已久,則萬世咸濟,寧止濟 萬人而已哉!昔杜預建橋於冨平津,上率百官舉觴 勸預,成都建衣錦橋,司馬相如題其柱,以成千古美 名。今建橋題柱,二公祖兼擅其美,指曰:「為舟楫濟川, 為廊」廟柱石盛名,將與此橋並垂不朽矣。是為《記》。
《平妖懋績碑記》陳瑾
[编辑]思郡自文成過化以來,士民安堵,刁斗無聞,迄今被 其休者,士頌於庠,民歌於野,嘻嘻然共享康泰無事 之福。烏睹所謂潢池弄兵,山林嘯聚,睥睨神器,狡焉 思逞也乎?何隆安縣反賊馬日仙者,身挾妖魔,愚惑 眾庶,自擬齊天,擅以天爺自號,謂能駕天驥、遣神兵, 通上帝,所至愚民奉若神明。崇禎十六年四月朔,日 仙,遂建號太平元年。新頒建巳曆日,立將相,設官僚, 前道列朝,行令牌,大書「代天倡義,伐暴救民」等語。納 叛招亡,聚徒滿山,張牙布爪,犯我疆域。閱兵於膺舊 之墟,旗鼓若雷,聲震天地,四野流離,萬民惶懼,勢亦 急矣。斯時也,急勦則根蔕易拔,觀望則滋蔓難圖,是 非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焉能掃蕩妖「氛,保全庶類乎?」 恭遇朱太公祖諱國杞,浙江嚴陵人也。起家文學,更 諳韜鈴,平時而政若春溫,有事則令嚴秋肅。畫計如 神,見機獨蚤,遣官兵以扼其咽喉,調土兵以破其胸 腹。加之縣兵扼絕於前,道兵轟列於後,四面交攻,群 兇喪魄,餘黨散亡,渠魁分析。遂爾揚威摧陳,探穴擒 虎。其令司官徐士煥、哨總楊玉保、蒙思堯,擒陸士宗、 林才等於定羅之疆者,公以奇兵用也;其令經歷胡 湜父子不避九死,躬冒矢石,擒馬日仙於楊墟之界 者,公以正兵用也;其令冨賀邑侯親督鄉兵,擒陸應 宇於隴建之巖者,公以完策勝也。公宵旰籌謀,凱歌 一旦,卒致元兇獻馘,魍魎潛形,疆圉清寧,中外禔福。 上而「無煩聖天子南顧之憂,下以全萬民億兆之命」, 其所保護者弘,其所奏績者大,寧但文成先生之著 績於往昔也哉?奏聞丹陛,當必越次褒封,紀太常以 不朽。僅僅一石,詎能揄揚其美?乃鄉紳黃玉鉉孝廉 蒙凌雲明經張翮等,惓惓問言於予,以勒其私。予言 不文,因質敘其勳伐,以鐫於石,俾萬世而下,咸頌公 之盛績。謹為書石永記。
《酌議事宜以安民庶以固地方事疏》
[编辑]吳文華
「一,割屬縣以全府治。」據左江兵巡道議稱,「思恩府原 屬土州。正統間,土官岑瑛有功,陞為府,尋改為軍民 府,添設流官佐貳。弘治末年,瑛孫濬叛,討滅之,改流 官知府,設鳳化隸焉。嘉靖初年,土酋王受作亂,新建 伯王守仁撫平之。始遷府治於荒田,割南寧府武緣、 《止戈》二圖為之編戶,裂思恩舊治為九土司,以分散」 其黨。乃數十年來,種類日悍,蔑視漢官,亡論軍符不 以時赴,即桀鷔未易宰制。譬之畜養,驕抗孽奴,緩急 未易得力,且漸成尾大不掉之憂。所以然者,該府無 衛所少編民,一旅一卒,皆出自九司。其操縱之勢,原 未有恃也。嘗考新建伯王守仁奏議,鳳化縣移於三 里,及割柳州府屬上林縣以隸思恩。「蓋三里為八寨 咽喉,上林為八寨門戶,欲壯思恩,就近彈壓故耳。」旋 以反側未定,議寢不果。職謂:「此議實思恩萬世之利, 在今日尤所當行者。上林距柳州五百餘里,距思恩 五六十里而近,割屬思恩府,豈惟思恩有所資輔,即 上林縣之民亦大稱便。及查武緣縣《止戈四、五圖》地 方與原割《止戈》二圖」交攙錯落,距思恩亦止二、三十 里。若去南寧,其地既遠,民又愚頑,往往不聽勾攝,連 年逋負,無怪其然。然則割此二圖編戶思恩,而又以 上林縣屬焉,豈惟民之順,即思恩之權日重,九司之 勢自輕矣。該臣會同總督兩廣兵部左侍郎凌雲翼、 巡按廣西監察御史陸萬鍾看得,思恩府自改土為 流,分立九司,并割武緣、《止戈》一二圖附屬,迄今幾六 十年,較之當時,頗為寧帖。惟是郡城孤懸,別無一州 縣以資保障,而環城以居,盡是武緣之民。其去南寧, 在三百里之外,內永寧二里膺墟諸處,民叢慓悍,甚 有勾引八寨流劫者,徒使該府束手,莫敢誰何。夫以 環城之眾,近在几席,屬之他人,緩急不得其用,而頑 梗之徒外煽內訌,又以非統轄置而不敢問,此所謂 桀鷔也。且該府守服役皆取給九司,而九司近日頭 目日悍,且成尾大,則三里之民已不足恃,該府將何 以善其後哉?今議欲上林縣并《武緣縣》止戈《四五圖》, 割屬思恩,庶成府治。但上林繫賓州屬邑,先年已經 停罷,不必割。查得南寧府屬有三州三縣,土司不與 焉。若以武緣一縣割思恩止戈二里,仍併於武緣,則 南寧於近年增一新寧州,去一縣屬於郡治,固無所 損。而思恩全得此縣,則環城之眾有臂指聯屬之情, 九司之悍免恃強跋扈之憂,八寨之雄有畏威懾服 之勢,南、柳兩郡有藩籬脣齒之固。而該府經制既備, 體勢日尊,「屹然為右江一巨鎮矣。一轉移間而為百
年可久之計,非有更張拂民之舉動也。」兵部覆議。「查得思恩府自弘治年間岑濬叛後,改土為流。正德初又設鳳化一縣隸之,然無縣治,徒寄空官。至嘉靖七 年,該新建伯王守仁、土酋王受作亂,撫平之始,議改 築府治於荒田,既繫武緣止戈一二圖之地,就割其 民為之編戶,以思恩舊治裂為九土巡檢司而統於 府;又議改設鳳化縣治於三里,而并割上林以屬思 恩。續該都御史林冨覆議:改築思恩,真保治安民,勢 不容已之事。若鳳化縣徒寄空名,無益事體,應有裁 革。三里之地本屬上林,上林本屬賓州,各仍其舊。」本 部依擬,題奉欽依遵行訖。數十「年來,事勢相安。但九 司之眾多繫餘孽,漸爾驕黠,而該府編民甚少,緩急 難恃。況環府而居者大半武緣之民不服驅使,而南 寧往歲又增一新寧州。是以諸臣目擊其地,思為可 久之計。欲以武緣一縣割而屬之。蓋使府縣相依,得 彈壓之體,而土司之黨益敬懾其心。在南寧似無所 損,而思恩則有所益也。」既經督撫等官會議僉同,相 應依擬。恭候命下本部移咨兩廣總督兵部左侍郎 凌雲翼、巡撫廣西右副都御史吳文華,及咨都察院 轉行巡按廣西監察御史陸萬鍾,即行該司道府等 官,將思恩止戈一二里,仍歸併《武緣縣;將武緣縣》一 縣改屬思恩府。該縣人民錢糧等項,悉聽府官統轄。 「其九土巡檢司照舊并屬該府管轄。一應差事相兼 處辦從宜,區畫施行。」
《修文書院記》董傅策
[编辑]國家長育人才,薄寰宇,郡國咸建置學校,設師儒董 之教矣。乃長吏垂意學政,復時興作,葺館舍,聽諸博 士高第弟子晝而習,宵而棲,積寒暑不輟,謂之「書院。」 蓋藏修遊息之中,寓輔翼振德之意,斯明時右文之 化,可謂彬彬盛哉!粵西故邊徼諸州邑,率介峒酋間, 誅茅而治,懸柝而呼。其土瘠而生聚寡,其民果敢而 「近野士,即游藝膠庠,習禮法,大都藉名號耳。」其卓然 嗜學者無幾。長吏有作慕中牟之風,而修魯山之政, 猶然創書院云。武緣邕屬邑,贛江劉君誥來視。掾既 剪荊榛,宣惠愛撫,諸剽猾帖不敢譁。乃捐帑羨,闢書 院於邑左,鳩工聚材,戒使勿亟。相度經營,治堂三楹, 標為講室;設舍諸生,舍於堂之左右;旁楹數椽,繚以 藩垣,飾之丹漆,凡幾閱月,役成,業將申,警約簡茂異 令之群處而遊,相觀以摩也。時闇然子適居邕,劉君 以名請。無何,邑博士梁君大材率諸生徒韋子冕、王 子夢官、戴子大禮、豐子可久造徵文。闇然子方臥治 書,強起聽之,善,迺進。諸生曰:「嘻!諸君為此美,宜有名, 其修文乎!夫君子博」學於文以明道,武之克戡,非文 誰定?故士樂群鼓篋,非以恬嬉也;出經入史,綜覽群 言,非以襲故也;含華咀英,操觚披牘,非以摛奇也;議 度數,核名實,修略而考詳,非以務辟也。以為劑量古 今,揚扢《風》雅,景賢聖之模,修皇王之業,非此其道亡 繇也。是故馘寇禦侮,興學敷文,遵三物之教以齊則, 而章「軌者,循良之猷也。明經修行,秉道守義,去詭衺 之習,趨仁義之途,孜孜若不及者,士君子之操也。夫 君子居則觀其象而遜其志,動則觀其變而考其業, 非文其誰修之?長吏有心,子大夫慎勗之,毋藉名號 為矣。」諸生肅而出以告。劉君悚然起曰:「《不穀》無資二 三子之明,徒樂其志,不違其教,惠徼明時」,以靖茲土, 則不穀之願也。名修文乎?名善請書。闇然子之言,願 匠氏鐫諸石。
思恩府部藝文二〈詩〉
[编辑]《同傅山人遊獅子巖》明·周璞
[编辑]數載塵埃笑白頭,乘風今喜到巖丘。勢迴西北瞻宸 極,雄峙東南鎮粵州。半榻幸同遺世士,一官深媿冨 民侯。雲蘿石壁生平興,即欲投簪向急流。
《鏌鋣山》〈一名大鳴山又名大明山〉江詩
[编辑]寶劍當年已化龍,青山留得削芙蓉。潤涵海氣時雲 雨,突起峰巒逼太空。南峙亦為天子鍔,東來宜匹丈 人峰。要知此地生豪傑,盡是英靈氣所鍾。
《前題》李璧
[编辑]僊人佩得《鏌鋣》還,誤落飛泉第一灣。三尺精靈化龍 去,空留萬丈鏌鋣山。
《謁陽明祠》張志詩
[编辑]「大道久塵穢,誰能力刊落。」頓悟致良知,傳心此關鑰。 內境既昭融,發揮應迥各。一疏逆豎嗔,致身在京洛。 遠謫龍場丞,寂解居彝樂。仗鉞鎮虔贛,杞棘紛廣莫。 芟平綺陌新,刀劍痔錢鎛。石畫帷幄中,宸濠即面縛。 奇勳勒太常,河山誓封爵。功高忌口多,時艱疇所托東山起謝安,不數淮淝略。瘴口石頂平,炎氣盡清廓。 干羽格有苗,至誠靡今昨。帝德固已深,臣功諒不薄。 感茲欲沾襟,虎豹穴城郭。甲胄蟣蝨生,何以御吞攫。 拊髀空長吁,九原安可作。適來守思陽,升虛藉荒度。 卜吉終允臧,非復山川惡。無術庇斯民,虔心禱冥寞。 經緯宇宙間,英雄自磅礡。赤城與天姥,岑厓鬱相錯。
《暗山》傅如舟
[编辑]亂山盤一逕,眾水伏無門。谷助猿聲響,煙籠馬色昏。 息陰遙問樹,具食偶逢村。今日來遊意,祗堪《許靖》論。
《琢玉亭書感》前人
[编辑]亭子小如笠,湖山豁此幽。潮聲高枕夜,月色曲池秋。 柳長鶯頻過,花飜蝶欲留。乾坤吾易老,何日問「歸舟。」
《入境書懷》前人
[编辑]大夫再命二毛侵,衣錦叨恩媿益深。入境看山銷客 恨,逢人下馬作鄉音。雲藏茅屋村村畫,稻滿郊田處 處金。親舊凋零時事改,歡娛那更轉傷心。
《道出下沙》前人
[编辑]荒村晚發踏煙霏,更上層峰望帝畿。桂海天留修貢 地,崑崙山帶破蠻威。猿如叩馬聲聲近,花欲埋輪片 片飛。親舍回頭思負米,那堪遠淚濕征衣。
《武緣縣書懷》前人
[编辑]簿書尋俗吏,簪組誤閒身。夢為思家得,愁緣悔老新。 催梳燈照榻,報曙鳥呼人。問爾炎荒客,淹留尚幾春。
《慈靜寺訪孫太初不遇》前人
[编辑]獨坐僧房醒俗心,鳥啼紅樹萬山深。先生本是「《終南》 客,慣逐樵人出豹林。」
《虧容江》前人
[编辑]虧容江上是天涯,短髮文身幾百家。四月山風扇炎 燠,檳榔樹樹盡開花。
《宿白山人崖》前人
[编辑]萬木參天護竹籬,荒村無犬亦無雞。山人崖畔猿無 數,對著山人日日啼。
《緣蓬寨》前人
[编辑]壑雲擁馬欲迷途,鳥語辛酸四面呼。寨長逾山遠相 迓,彝兵負弩作前驅。
《過劍溪橋》前人
[编辑]看山曉渡劍溪橋,踏霧衝雲馬足遙。見說《五丁》經歷 處,欲將興廢問「漁樵。」
《宿南寧周茂甫》前人
[编辑]濯纓先上水心亭,風景撩人醉欲醒。翠竹淡梅香不 盡,遠山重疊送春青。
《靈犀水》鄧炳
[编辑]簿書勞倦幾搔頭,策馬城西噉碧流。一味香甘清肺 腑,四圍幽靜豁心眸。漁樵相識供迎送,魚鳥無羈任 去留。莫道瘴鄉炎暑地,此中能有四時秋。
《同江右王長以羅孟度遊獅子巖》金·液
[编辑]天荒地老此巖丘,遐徼欣同勝侶遊。谷邃雲深眠虎 豹,峰危月冷掛猿猴。漫云畸壑無人到,會看懸崖有 句留。海上三山疑借一,探奇直欲動「冥搜。」
《高峰歌》鄧體靜
[编辑]高峰之高高倚天,陡崖紆逕雲中連。鬱樛萬木自蔥 芊,交藤絡石相糾纏。黃茆青荻夾道邊,妖狐孽虎恣 遊眠。我來暗橋心悚悁,晝陰如雨失青天。時有群鳥 鳴樹巔,石齒出路馬難前。澗流汨汨沸笙絃,午餐山 寨暫息肩。諮諏父老咸云然,邊氓病痛此最煎。我思 不獲誰之愆,乃命工師鳩庶獧,礪斧淬銍各奮堅,芟 除攘剔盡弘挻。鑿石通泉群力胼。仙飆十月迴輕煙。 介然道路入雲巔。惡木斯拔山花妍,行可盡日馬可 駢。兇徒斂影如扼咽,從此往來少戈鋋。嗟我力小才 戔戔,願得薰風被四埏。務農息鬥無索錢,刀劍為牛 耒為弰。使我解帶日食𢘆便便。
思恩府部紀事
[编辑]《通志》:「黃道人,五代時隱思恩山中修煉,山因之得名 曰黃道。」
《府志》:「岑仲淑,東漢舞陰侯岑彭之裔。宋皇祐中,隨狄 武襄征儂智高有功,授懷遠大將軍。武襄還朝,留仲 淑善後,駐邕州,建元帥府,都督桂林象郡三江兵馬, 開闢思恩、泗城、田州、鎮安等處,子孫世守疆土不替 焉。」
黃志威零陵人。黃嵩,青州人。王青,上元人。皇祐間,俱 隨狄武襄征南有功。志威授「向武土州知州,兼守禦 江南岸事,給印信世襲;嵩授承仕郎,給印信,世襲上 林土縣知縣。青授丹良堡土舍。」
武緣縣伊嶺山,在縣南三十里,上有巖,極深邃。宋嘉 定間,周師慶結庵煉丹於此,坐化。巖中有石刻詩像 銘贊,後人名其巖曰「望仙巖。」
《明外史土司傳》:「『正統六年九月,思恩府知府岑瑛言, 府治僻隘橋利堡,正當猺寇出沒之所,且有城垣公 廨,乞徙置為便』。從之十二年,設思恩軍民府儒學,置教授一員,訓導四員。 從岑瑛請也。」
景泰五年,思恩軍民府建廟學,請造祭祀樂器,從之。 《府志》:「仲淑子孫,以世祿官左右兩江者頗眾,其支子 封思恩土知州,歷世相承。至岑瑛,生而神異,有大志, 勇略過人。正統間,常奉征調,屢著功勳,遂晉州為府 秩,加都指揮使。瑛撫有思土,愛民輯士,更復好學,請 設官師,鼎建黌宮,蠻方士民習尚一變者,實瑛為之」 倡也。瑛既沒,民人感頌,所在廟祀,至今猶有能稱誦 其德者。
成化元年夏五月,武緣縣泮宮池中並蔕蓮生。是年 鄉試,姚惠中第三名,梁廷器第七名,人以為「瑞蓮」之 應云。
弘治間,思恩土知府岑濬以思、田之眾作叛,尋討滅 之,改思恩為「流府。」
《明外史土司傳》:「弘治十六年,總督兩廣潘蕃奏,岑濬 叛,正當用兵誅勦。而濬從弟業以山東布政司參議 在內閣制敕房辦事,禁密之地,恐有漏洩之情,請治 其罪。吏部擬他調,而業亦奏乞養去,允之。」
《府志》:「羅鏞,正德間任武緣縣令,歷官五載,愛民好士, 興利除弊,建社學,延社師,邑有社學始此。邑人戴德 感誦,祀於祠。」
《通志》:「張鳳,正德間,以布政司左參政掌思恩府事,時 兵變之餘,百姓流移,庶務草創,土目縱橫無憚。公撫 輯流亡,修舉廢墜,分田治地,扶弱鉏強,給官田以贍 生徒,選智勇以嚴捍衛,一切因革,咸得其宜。」
王受嘉靖六年隨新建伯王守仁征勦思、田有功,晉 堡為司,授白山土司,世襲土巡檢。
六年,思恩州土舍覃益思田地方煽亂,護衛府城有 功,晉堡為司,題授古零土司世襲土巡檢。是年,黃理、 黃留俱從新建伯王守仁征勦有功,理授那馬土司 世襲土巡檢,留授都陽土司世襲土巡檢。
《明外史土司傳》:「思恩府土巡檢九司,皆嘉靖七年設, 曰興隆,曰那馬,曰白山,曰定羅,曰舊城,曰下旺,曰安 定,曰都陽,曰古零。」
七年,韋貴隨新建伯王守仁征勦思、田叛囚盧蘇,破 敵建功,題授興隆土司,世襲土巡檢。
徐五、韋良保隨新建伯王守仁征勦王受有功,五、題 授定羅土司世襲土巡檢,良保題授下旺土司世襲 土巡檢。
土酋岑猛橫亂,土官潘良隨王守仁征勦,奮力破寨 殺賊,斬首一百二十級,題授安定土司土巡檢。 夏六月,思恩田州土司盧蘇、王受等攻武緣縣城七 晝夜,鎮安頭目許用率兵力戰退之。
名山《藏臣林記》。初,思恩府土官岑濬叛,被誅,而立流 官,以其酋二人,徐五、韋貴為土巡檢,分掌其兵,各萬 餘人。彝民不樂漢法,凡數叛。嘉靖十六年,鎮安有一 男子,自名金,言鎮安兵征岑時被掠,濬子也。彝民聞 之,益思亂。鎮安土官乃潛召其酋長,出金而與之盟 曰:「汝小主也。」諸酋感泣,擁金歸。鎮安因要之曰:「金得 立,與我某地幾百里。」遂盟而遣之。諸酋聚兵五千以 奉金,將攻城郭,復故地,諸酋多欲為響應者。先時,岑 濬既誅,其酋楊留者無所歸,率其黨千餘人詣賓州, 應募為打手。時沈希儀與兵備使者在賓,留入言請 往見小主人。希儀聞留言,心駭,念金去賓州數百里, 留應之,表裏相煽,賓危矣,騷且及廣「右,何有於思恩!」 因好謂留曰:「汝往也,我曩征田州,調兵鎮安時已聞 金在,是岑濬第九子也。」因叩留曰:「聞鎮安縶金甚堅, 何因出乎?」留詭曰:「百計逃耳。」希儀故自作微語曰:「岑 氏其復乎!」因呼留至密所曰:「為我語金,欲官乎?毋殺 人劫城,以狀訴我及諸上司,可得也。」遂與留十金,花 紵,方摺之,納其懷中,曰:「為我寄金,得官後衣之念我 也。」因謬謂留:「雖然,金欲官,非賂我萬金不可。」留曰:「金 誠當盡力,顧今安辦此?」希儀笑曰:「豈遽責耶?且得一 帖為信耳。」留出,又呼還,謂之曰:「我幾忘韋貴、徐五素 仇,汝亦仇金,善備之。」留益信希儀,無他可託也。詣金, 如希儀言。金大喜,真謂可倚希儀官,因率五千人詣 見。至賓城門,門者懼,白希儀欲無內。希儀怒罵曰:「金 非賊,胡不內耶!」覘者以告,金心益安,率其眾散入城, 而與留及其親信二十人衷甲見,潛以萬金《帖子》奉 希儀。希儀好遇之,出見其姪,與為弟兄。復謬為金計 曰:「汝賂我,兵備公可獨無。」於是遣金詣兵備使者,凡 希儀所為要,使金謂官府媟瀆,可親邇,明日詣金營, 犒之五牛酒五十尊,召留謂之曰:「付汝金,倘兵馬殺 金,是吾殺金倘暗箭刺客殺金是貴五非關我。慎之, 慎之!」復遣其姪至金營,與同飲食臥起。金自是心死 於希儀矣。希儀欲縛金,憚其眾。時巡按御史在南寧, 將誘金至南寧,乃縛之,請兵備先往,密語巡按御史 故,而謂金曰:「吾挈汝訴巡公,吾代汝詞。」希儀為金作 《訴詞》,塗抹訴稿四五反,用示忠於金。復謂金曰:「吾與 汝往南寧,倘貴五塗伏射汝,奈何?易汝土官衣裝,雜掾史中,先我馬,令五千人後行。」金如希儀言,希儀語 金曰:「貴五賂我庖人,毒汝奈何?自今塗次飲食,與我 同之,我食汝食,我所勿食,汝勿食也。」金如希儀言,行 七十里,至「思龍驛,晨起耳。」金曰:「今往南寧,南寧人皆 言汝叛聲惡,以五千人往,是真叛矣。不若散遣三千 人,選心腹健卒二千往,夫亦足自衛也。」金如希儀言, 復行。一日,去南寧百里,謂金曰:「汝至南寧久,候諸從 人衣糧不給,不若以千人營此。」千人從。金如希儀言, 至南寧,見巡按御史。御史好慰之曰:「吾為汝奏聞,留 待此。」居五六日,希儀度金眾衣糧且盡,復謂曰:「思恩 去南寧近耳,坐待糧盡眾散矣,何不遣半往取衣糧?」 金如希儀言,於是獨五百人處城中。希儀念縛金五 百人者迫死而狠鬥,則奈何?因間請巡按御史:公且 去南寧,以金從,可圖金於路也。至思龍驛,忽報貴五 將五萬人在,陽迎御史而陰襲金,金驚而跳,希儀謂 御史:「公陽不知,聽希儀圖之。」出呼貴五罵曰:「汝安得 擅兵至此?金得官與不得官惟朝命,汝安得私讎之?」 是時金既行,聞希儀所以語貴五者,還道候希儀曰: 「金耶?汝尚不知死,貴五兵至矣,可疾入賓州,匿吾府 中。」金馳馬入賓。居數日,貴五亦來見,復私希儀曰:「請 甘心於金。」希儀又怒罵之,貴五亦莫測希儀計所出 也。是時金眾取衣糧還者又千餘人矣。楊留所統殺 手千人,皆在賓州內外,希儀與兵備計,遣留殺手護 御史往柳州,間謂金曰:「楊留殺手百人,護巡公往柳 矣,汝盍護送,以自結於巡公,第可至五十里,從者可 百人。」希儀遂與之偕。至五十里欲還,希儀又拉之行 百餘里,又欲還,希儀曰:「我尚送巡公,汝獨返,恐貴五 伏人待汝,今且去柳近,汝何不與留?偕至柳而後偕 還。」金遂以百人至柳,其酋長從者十餘人,皆死黨也。 會金躍馬墜,希儀因責其酋五六人,痛抶之曰:「何不 護汝主,令至此?」五六人雖驍悍,以希儀愛金,故不敢 恚。金至柳,入參將府,希儀使其妻出見之,撫之以兒 子,因置酒勞金與其酋。是時諸大酋共五六人,既病, 抶創臥,獨四五人從金,而留所部打手百人與金兵 百人,皆營於城外。希儀乃召狼兵三百入府待事,復 以三百人入護御史,三百人入護兵備使者酒中。希 儀謂金曰:「癡兒子,往時懼誅,又懼貴五逼,今在我府 中,曷不痛飲?」為金與酋皆盡醉,其夜遣狼兵縛之。𥟖 明,召留與其黨入,狼兵三百夾墀立。希儀大言曰:「岑, 金國賊也,非留忠不能共成我事,予留金披之以紅 紵。」留愕然。希儀曰:「汝為之,而汝不知乎?非汝為我誘 金,吾安得縛於此?」留大駭,泣下曰:「小主人也。」希儀曰: 「汝為之,而欲誑眾乎?」留懼不能言,其黨皆股慄。希儀 曰:「吾奏留功矣。」因見留,與其二百人於巡按兵備,悉 賞勞之,令率之還賓州,遂使散遣金眾之在賓者,所 誅止金一人。留既惶恐見紿,又虞同行者猜己,賣金 相讎見殺。於路中奔歸,病悸死。思恩復安。
《府志》:「十九年春二月,叛目盧回等犯武緣縣境,總兵 張經擊之,敗績。」
二十二年,白山土司土官王對奉調隨征懷遠地方, 戰亡於陣。
二十五年秋八月,岑瑄叛,東蘭頭目黃才殺之。岑瑄, 東蘭州人,假稱「岑濬遺子韋起雲」助兵,復糾集武緣 縣永寧鄉狼民三百,攻劫鄉村。九司集兵截殺,退歸 東蘭。頭目黃才、黃華計誘擒殺之。
二十六年春三月,八寨峒賊越武緣縣城劫庫。 三十年冬十月,八寨賊越武緣縣城劫庫,殺死軍款 三名,署印上石西州知州羅汝涇率兵禦之。
三十五年,那馬土司土官黃暘奉調統領九土司兵 馬征勦南贛、河源等處有功,題授「南贛行營都司僉 事,加同知服俸。」
四十年秋八月,「八寨峒賊」劫「南寧庫」,通判廖士衡督 兵追捕,大肆擾害。
四十五年,那馬司土官黃如金奉調征白石、古田八 寨有功,蒙三院題管「思吉十寨長官司」欽賞,加土知 州服色。
武緣梁容女,嘉靖間,八砦賊流劫其家,將之以去,且 欲奪梁耳金環,梁潛取寘握中。賊笑曰:「爾身已屬吾, 何祇環也?」行至村前木綿樹下,抱木號呼。賊曰:「爾不 畏死乎?」梁曰:「人誰無死,縱畏之,不能免也。」賊知不可 奪,恐兵至,遂殺梁。
柯良晉嘉靖年間任武緣縣令。操守廉潔,祿俸外一 毫不私入,疑訟一訊立辨。士之貧者給以燈油錢。 楊大韶隆慶間任武緣令,治尚嚴明,減值錢以甦里 甲。置社學三十餘所,立學田,革包攬,邑人稱快。 侯國治萬曆初任思恩府知府。恤民愛士,首先教化, 政暇即進士子講授經義。先是學宮建於郭外,草創 簡陋,且每河漲,諸生病涉;因捐俸遷學於城內府治 之東。規模制度,一更而新之,「宣道化俗」,風土為之一 變。
萬曆十一年,興隆土司土官韋官奉調征勦古田、河源叛賊有功,加授千總職銜。
二十年,古零土司土官覃大欽奉調統兵戍守省城, 效勞,授千總服色。
萬曆年間,那馬司土官黃河清奉調隨征羅旁水口 蠻賊有功,題授守備。奉上旌匾。
《府志》:「天啟元年,上林土縣土酋黃祚引謀篡父位,勾 通田州土兵,弒其父德勳。祚耀痛父慘死,奔愬院司 提審正法。」
那馬土司巡檢黃大賢,奉調殺賊有功,題授守備職 銜。
天啟初,葛中選任思恩府知府,土司率服,陞副使,奉 旨留任,節制土司。五年改府江兵巡道。
崇禎間,朱國杞任思恩府知府,致治保民,卓有濟世 才。十六年,隆安縣土賊馬日仙身挾妖術惑眾,自稱 「齊天大王」,建元太平,橫肆猖獗。本年四月,日仙率眾 犯思恩,四野流離,人心惶懼。杞畫計分遣官兵,奇正 互用,一戰而擒日仙。餘氛悉行掃蕩,民賴以安。薦紳 士庶感其恩,刻碑頌其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