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43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三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四百三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三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三十一卷目錄

 梧州府部彙考三

  梧州府城池考

  梧州府關梁考

  梧州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三十一卷

梧州府部彙考三[编辑]

梧州府城池考        府志[编辑]

本府。蒼梧縣附郭。

梧州府城池 在大雲山麓,東北跨山,西臨桂水,南遶大江,創始不可考矣。宋開寶六年,重砌以磚,周二里一百四十步,高二丈五尺,闢四門。皇祐四年,寇燬。至和二年,展築,周三里二百三十七丈。洪武十二年,復展周八百六十丈,為五門。有樓東曰正東,西曰「西江」 ,北曰大雲,南曰南薰,西南曰「德政。」 覆以串樓一百九「十六間,壕環城東西南三面,北因山為險。」 正統十年燬。十一年,知府諸忠重修,置刻漏於德政門上。天順八年,知府袁衷重修。成化二年,總督都御史韓雍增高一丈,造串樓五百六十九間,遍覆之。城下設窩鋪三十六間,宿守夜軍士。壕深至三丈,闊五尺。壕內外皆樹木柵,長三千三百五十丈。四年,「作東、南北門甕城,重建五門樓、鐘鼓樓,制乃大備。」 正德初,都御史陳金重修。萬曆五年,南門樓、鐘鼓樓串廊復燬,知府李橡重修。八年,知府陸萬垓重建德政門。十二年,知府林喬楠重修串樓五百二十五間。至四十六年,南門、西門德政門大樓復燬。知府陳「鑑、石廷舉相繼重修,添設西門甕城。」 天啟三年,知縣梁子璠改為「陽城,設城上窩鋪八間。」

外州縣

藤縣城池 在大江之南,繡江之東,二水合流,上有平土創立,不知所始。元至順三年,知州文魁重砌,周「三百三十丈,高一丈二尺。明洪武十一年,改州為縣,城漸頹廢。宣德間,築土城,東北樹柵。天順四年寇燬,五年,巡撫葉盛委推官呂景、融縣知縣熊善修築。成化元年寇陷,二年,都御史韓雍委知縣謝鉉,用磚包砌」 ,周三百六十丈,高二丈,闢四門,有樓。東曰通津,西永安,北拱辰,南迎恩。樓四座,敵樓十八間,串樓三百七十五間。西南以民塘為壕,東北以江為壕,環植木柵,重以閘門。按《縣志》,隆慶五年圮數堞,署縣事主簿沙一珮修葺。萬曆四十一年大水,西門樓倒,東北城圮三十餘堞。知縣譚應鍾請修,未興工而去。四十三年,知縣李廷幹修葺。崇禎六年,商肆失火,延及北樓,化為灰燼。九年知縣梁昌捐貲,改「陰城」 為「陽城」 ,雉堞崢嶸,重建北樓,規模壯麗。

五屯千戶所城 。五屯原無城,城自成化二年始。是時都御史韓襄毅雍既平峽山諸寇,以此為其後門也,復設城守為善後。計。城匝三百有十丈,串樓二百九十九間。東門二,西、南北之門各一,門各有樓。今圮壕深十尺,廣稱之。至嘉靖八年,總督王文成守仁因《平田州》之役,復增拓其城,以指揮王良輔分司於所,隱然稱雄鎮為藤一輔車之勢云。

容縣城池 在繡江上。唐容管經略使韋丹所築,內為子城,周二里二百六十步。外城周十三里。宋咸淳二年,寇燬,四年重修。元至正十三年,寇燬門樓。明洪武三年,容州同知王清因其故址修築,闢三門,東曰日新,西曰「永安」 ,南曰「繡水。」 十年,改州為縣。二十二年,設守禦千戶所於城西展築,周四里一十八步。改南門曰「鎮遠」 ,北曰「拱辰」 ,西曰「寧遠。」 永安門在城中,更為譙樓,造串樓三百八十七間。天順三年,燬於「流賊。」 成化四年,府同知毛贊以城廣闊,請減小以便守禦,都御史韓雍從之,截去東南隅一角,周五百二十丈,高三丈,蓋串樓一百三間。成化七年,又蓋串樓四百一十五間,設東門曰「日新」 ,共為四門,池環於外。萬曆八年,知縣伍可受重修串樓一百一十間,塞固北門城、鞏外城僅存遺址,惟舊壕如故,深二丈,闊五丈有零。

岑溪縣城池 舊土城,明洪武三年,劉鎮修築。成化十年,都御史韓雍發公帑,砌為磚城。正德十五年,知縣石希介築夾城。萬曆二十六年,知縣曾莘拓東、西、南三門,外加甕門,設六敵臺,上俱有樓。城周三百六十丈,高一丈八尺。

懷集縣城池 ,舊無城,明洪武三十年,設守禦千戶所,乃築土城,高一丈二尺,闢四門:東曰「永安」 ,西曰「臨江」 ,南曰「定懷」 ,北曰「保集。」 成化四年,都御史韓雍復砌以磚,高二丈二尺,周三百三十九丈,蓋串樓三百五十二間,壕深三丈,闊稱之。七年建四門譙樓。弘治七年,潦水崩頹,知縣區昌重修。隆慶五年又頹。萬曆九年,知縣林春茂重修。四十四年,大水衝圮,知縣謝君惠重修。崇禎十一年王國冕改修《陽城》。

皇清康熙六年,四門樓俱崩塌,知縣鄒文郁重修。

鬱林州城池 ,「舊無城。宋至道二年,始築子城,周二百八十步。淳熙六年,陸川寇反,郡守黃齡築外城,寇又攻毀。七年,郡守施埤重修子城,蓋串樓三百二十七間,敵樓四,譙樓一。又繕水城,增築甕門。」 元至正三年,州判買木丁復修子城。明洪武十四「年,桂林衛百戶楊遇、劉榮領軍守備,蓋串樓。十九年,設守禦所,知州」 鄧文俊、千戶費忠、魏從創築新城,周六百四十丈,高一丈五尺,蓋串樓六百間,闢四門:東曰「迎陽」 ,西曰「西鎮」 ,北曰「永寧」 ,南曰「武安。」 二十九年,千戶姚壽始浚壕池。天順四年,千戶施威修蓋。七年八月,連被寇陷。成化二年,御史韓雍重加築砌,蓋串樓六百三十間,門樓四座,浚壕池,深三丈,廣一丈五尺,築欄馬垣,瞭望樓十,鼓樓一。嘉靖四十一年,知州李一德請發帑金重修,增高七尺,砌四門月城,加敵樓二十一間。萬曆十四年,大水,城垣多壞,知州江龍請發帑金四百兩重修。

博白縣城池 :唐武德五年立南州,始創土城。宋淳熙六年寇燬,十一年重修。元至正十三年,以磚包砌,周二百二十丈,高一丈八尺,立東南二門。明洪武五年寇燬,六年修築。成化二年,都御史韓雍撤新之,為門樓二,串樓二百一十間,壕廣二丈,深三丈,外設欄馬垣。正德元年,知縣張璧光重修,塞南門,名東門曰「平政。」 萬曆四年,知縣林瑄擴城西南一百八十丈,復創南門曰「廣化」 ,敵樓三間,串樓三百六十間。萬曆三十五年,地震崩頹,知縣譚岳重修。

北流縣城池 ,舊有土城,久燬。明景泰元年,知縣林懋修城池,立門禁。天順四年寇燬。成化三年,都御史韓雍委縣丞孔舒修築,然其地卑狹城隘。成化七年,韓公又發銀一千五百兩,委布政司照磨林埜,「以縣西舊學地高曠,改築為城。用磚石包砌,高二丈,周三百三十丈,為門三,設串樓二百八十間,壕深三丈,闊一丈,外植木柵,築欄馬垣。」 弘治間知縣曾源,正德八年知縣敬恩,嘉靖十一年知縣熊彰、彭輔,二十五年知縣蕭遴,三十二年知縣楊穗節,「俱加修葺。東西南三門各有樓一座,周圍串樓二百八十間。」 四十一年,賊踰城劫庫,同知施宗誼增築三尺,設敵樓五。崇禎十年,知縣趙當璣奉文拆串樓為「陽城。」 十五年,知縣張問世築西門甕城。

陸川縣城池 ,舊有土垣。明永樂間,始築土城,歲久傾圮。景泰三年重修,闢東西南三門。正統十四年,都指揮使葛宗蔭修築。成化十一年,都御史秦紘發公帑,委知縣莊概拓之,砌以磚石,建四樓,闢二門,曰「長安」 ,曰「拱辰。」 周二百六十丈,高一丈八尺,蓋串樓二百六十間。弘治十八年,知縣郎珍增修月城,甃以磚石,又蓋串樓二十四間,壕深一丈,廣一丈四尺。正德七年,妖賊李通寶縱火焚燬。十五年,都御史蕭公翀委知縣賀節重修。嘉靖四十年,火燒串樓九十餘間,東北城樓二座。四十二年,知縣張子翼重修,增建敵樓八座。城門二,門各有樓一座。隆慶四年,知縣周文改建雉堞,高二丈一尺,剏敵樓四,窩鋪二十五。萬曆元年,知縣周文盡除串樓,建立陽城垛子四百八十箇,有《陽城碑》。明末土寇作祟,城垛摧崩,二門燒燬。

皇清順治十六年,知縣周士選見「餘孽尚跳梁」,乃重

修垛子城門,以為守禦,日久朽壞。康熙四年,知縣方鼎遇逆陳三、林伯新殘掠境內,人情洶洶,捐資買木料鐵塊,堅包南北兩門。仍授方略,擒賊殆盡。自是「犬眠花地,牛牧雨坡。」

興業縣城池 ,「舊以木柵為城。明洪武三年,縣丞鄔馬兒、主簿顏珍始築土城。宣德五年,知縣胡綱增築,周二百七十五丈,高一丈三尺,設東北南三門。正統十年,知縣丁芹增雉堞,蓋串樓三百間。天順三年,知縣向珍築欄馬垣,浚壕塹,立敵樓二十一間。正德二年,典史黃傑請易土以磚,增高三尺。嘉靖六年,知縣何」 炯去串樓,城門二,南曰「文明」 ,北曰「拱辰。」

梧州府關梁考        府志[编辑]

本府。蒼梧縣附郭。

盤鹽關 明成化六年,都御史韓雍疏請立「榷鹽木諸貨,以充軍餉。」 舊在館驛東南,後移大江濱,扼江之要,連舟為臺,隨江消長,以便抽盤。水關 出通王海。

大雲關 在城東二里

掃雲關 在城西二里

鎮南關 在火山

耀武關 在城西南三十里。

下岸關 :在城西二十里。

揚威關 在下岸關北十里。上七關俱蒼梧要衝之地。明成化六年,太監陳瑄、都御史韓雍、平江伯陳銳既平蠻寇,始創關設門開闔,兩傍以木為柵。

通泰橋 在城西北。明弘治壬戌,耆民郭本創建。

雲山橋 在城西北。明正統間,知縣黃誠建。昇騰橋 在儒學前。

平定橋 在育賢坊前。明成化初,都御史韓雍建。

政平橋 在城南

浮橋 在府城西南。桂江上道,通教場。明成化間,都御史韓雍始造舟為橋。按《縣志》,「原浮橋二步,兩岸大鐵柱,繫以巨練。」 嘉靖間,二步俱重修。萬曆中,以水潦頻衝廢,下步惟修完,上步今悉朽廢,惟鐵柱尚存。

繫龍洲浮橋 在城東七里水口,明萬曆二十四年建。共浮船一百四十隻。

太平橋 在朗吟亭前。東城跨壕,通放生池下,舊名「飛仙。」 明嘉靖己丑重建,覆亭於上,改今名。護龍橋 ,在學宮前大街,通小澗水,以遶學宮。萬曆十七年,都御史劉繼文築。

里祿橋 在城西四十里外平樂鄉。

思曲橋 在城西一百里外須羅鄉。

沖霄渡 在城西四十五里稅課司前,大江上。武竈渡 在遞運所前,桂江上。潘田渡 在城南五里大江上。

平浪渡 在縣西二十里。

五兩渡 在縣東二十里。

戎墟渡 在城南三十里大江上通長洲。龍江渡 在縣西六十里。

古欖渡 在縣西八十里。

觀音渡 在縣西一百里。

火山渡 在稅課司前,大江之上。

藤縣

馬鞍關 在城南二百里,一名「軍閘」 ,接平南岑容、周道山,最險要。一徑北通縣城。正統初設。嘉靖永圮。

西橋 一名「永安橋」 ,即永安門之弔橋也。洪武八年,耆民黎達可建。成化十二年,典史劉昱率民重建,上構亭三間。今橋圮壕淤。

南橋 在藤江驛右,一名登俊橋。唐劉從率父老為同榜進士李堯臣建,扁書「登俊。」 洪武間,耆民李可忠等重建。嘉靖間,坊人士復建,上覆以亭,傍具列坐。一名新橋。天啟間,知縣曾鳳彩重修。

山雲橋 在南橋南。洪武六年,同知金文仲建。弘治三年,耆民李尚實等重建。砥以巨石,上具石閂,甚稱鞏固。歲久,日就圮壞。按《通志》:在水月巖前。

流杯橋 在水東上里許,得嶲坊連理塘之地。舊《志》云:唐武德初,有宣撫使駐舟繡江,步入慈聖寺,見池水清潔,以杯挹水,隨手而失。明日,遊乾亨寺,其杯自澗流出,因名。又云:「蘇子瞻、子由曾於此宴飲。」 成化六年,邑人傅推宗重建。元余觀詩:「曲水分山陰,輿梁勝溱洧。一詠見高風,四馬安足取。」 按《通志》:橋在城東繡江上,明成化間建。

岳步橋 去流杯橋五里,黃埇江之津梁也。按《通志》:在城東七里,知縣馮至善建。

南門橋 在南門外。明成化間建,弘治間甃以石。

一水橋 在城東十五里。明成化間建,砌以石。「太和橋 」 在城西三十里黃鑿村。同知金文仲建。

攀桂橋 在城東赤水鎮巡檢司前。明正統間建,砌以石,以解元蘇昌《傳艦》之鄉而名。

通濟橋 在城東六十里,明正統間建,上有亭。黃沙橋 ,在黃鑿村南三十里,當容縣孔道。雙橋 ,在縣西二十里雙魚洞,西通平南。

考證

黃鑿橋 在縣南二十里。

浮金渡 在繡江上,又名繡江渡,界仁封、孝義二鄉間,歲編渡子二名。今居民村者稅二十餘畝,永為民病。

白沙渡 望拱。辰門渡,鬱江渡、太平、寧風二鄉。三門灘渡 ,一名「公渡」 ,去浮金十里。

潘洞渡 去三門灘南八十里。

絲羅江渡 去潘洞南二十里。二渡以濟容縣往來者。

容縣

景陽橋 在縣東日新門內。通城水合於此入江。其上有臺。

楊灣橋 在城東北,跨思登河。

思登橋 在城北孔道,木造。

南江渡 在縣前南江上。額設渡夫一名,便民往來。

駱駝橋 在繡江上,亦名「龍驤。」

西橋 在寧遠門外

新橋 在城西三里,知縣黃昇建。

五星橋 在城西南五里。縣丞鄧志建。

七里橋 在五里橋右,城西孔道有石梁。《岑溪縣》

東門橋 在城東一里

楊柳橋 在城北五里

河斷橋 在城東二十里。

《南渡 》在城南河口寨。

城西渡 在上化合鄉

羅許渡 在歸義鄉

荔黃渡 在西鄉

平河渡 在連城鄉

懷集縣

永安橋 在永安門

登雲橋 在城西里許。弘治九年,署縣事本府檢較劉德輝建。陳祿有《記》。

南舍橋 在城西十五里。

南巴橋 :在城東五里。邑民陳延壽建。

土坡橋 在城東六里。泰昌元年八月重建。橫峒橋 在南溪之南。萬曆十二年壽官梁元祖造。

清平橋 在南溪之南二里。舊名「鄧老橋。」 乘雲橋 在城西南十里。

佛燈橋 在城北七里

嶽橋 在城南十里,明景泰間建。

登瀛橋 在城東二里

赤水橋 在西水里。邑人梁允璋等建。

西廟太平橋 在西水里。萬曆九年,知縣林春茂建。崇禎十三年,邑人梁方圖、生員梁大顯等修。十五年,知縣李盤重修。

甘寺橋 在縣西南十里。

黃步橋 在潭村里白沙村。河廣十餘丈,難以石鞏。萬曆五年,鄉民架木為之,今漸頹壞。下埠橋 在縣西五十里獨週里寧峒。萬曆四十六年,知縣謝君惠建。崇禎十五年,知縣李盤重修。

泰來橋 在南溪。崇禎五年,知縣蕭聞宇捐俸剏建,連二十五船為浮橋。十三年水漲,橋板盡流。十四年,知縣李盤重造二十五船,以鐵索纜繫。知縣蕭置荔枝亞、金埇、槽碓等處田租三十石,折銀三兩,遞年除納糧銀四錢五分,尚存銀二兩五錢五分,以為修橋之費。設橋夫二名,自三月至八月,每大雨水漲,橋夫亟開橋以分其流。

梁相橋 在西水里。崇禎五年建。

廣仁橋 在坊郭里。《蓆草》。崇禎十五年,知縣李同、舉人張應璧、《敬天顏》建。

羅榕橋 在坊郭里,登雲觀後,徐公路旁。崇禎十五年,守道徐公大儀以監軍巡隘,過登雲嶺,路道崎嶇,鳩工砌平,名曰「徐公路。」 知縣李率眾姓捐貲,建石橋一座。

臨江橋 在西門壕上

保集橋 在北門壕上。以上三橋俱成化年間建,今廢。

南溪渡 在城南門壕埠,歲編渡夫一名。三江渡 在城西一里,歲編渡夫一名。

微田渡 在城西二十里。歲編渡夫。一名「斥水渡 」 ,在縣西四十里。

鳳凰渡 在縣北三十五里。歲編渡夫一名。楊村渡 在縣北十五里。歲編渡夫一名。下渡: 在城西十四里。歲編渡夫一名,每年二月至八月止。

攔馬渡 :在城西三十里。歲編渡夫一名。每年

二月至八月止

范鐵渡 在城西四十里。歲編渡夫。一名「桃花水渡 」 ,在坊郭里。崇禎十四年設。

盆村渡 在縣境內

鬱林州

西關 在城西一里

瑞龍橋 在城南半里,舊名「安遠橋。」 元延祐元年建。永樂八年,知州陳銘重建。嘉靖間,知州鄺元樂重修。萬曆二年,知州陳良珍率郡人陳一謙等甃石。

大江橋 在城北三里許。

西望橋 在城西五里

尋春橋 在州治西北

通濟橋 在城東二十里,舊名妙林橋。元至正丁丑,郡守張與灘《不花》立,砌圈門一拱。弘治十三年,知州李永珍重建,都御史鄧廷瓚改名「太平橋。」

鴉橋 :在城西二十里。

三山橋 :在城西三十里。郡人陶魯建。

環土橋 :知縣林瑄建。

武安橋 在城南壕

迎春橋 在東城壕

西鎮橋 在西城壕

永寧橋 在北城壕

安遠橋 在城南一里

大興橋 在城西五里。明弘治十三年,知州李永珍重建。砌石為基,架板為梁,上覆以亭。東門橋 ,宋極有《記》。

定川上渡 :在城北二十里。

定川下渡 :在城西南二十里。

博白縣

東關 在縣城東

北關 在縣城北

上南關 在縣城南

《下南關 橋》、下南關 :俱在縣城內。

西關 在城西

文星橋 在城東門外。「永樂四年,邑人秦希顏建。宣德二年,包思恭、覃本仁集眾重建。」 萬曆三十五年,知縣譚岳重建。

太平橋 在城東一里儒學前。後改化縣橋,今廢。

通津橋 在城北關外。明正統三年,知縣李銘建。嘉靖二十三年,知縣繆宗道重建。

清湖橋 在城南三十里。

平政橋 在城東壕上。明成化七年重建。飲馬橋 在城南一里。明永樂九年修。

周羅橋 在城東南九十里。

天塘橋 在城南二里

九岐橋 :在城東南十里。

綠珠渡 在城西七里

春臺渡 在城北十里

北當渡 在城東百里

陀角渡 在城南五十里。

蒼石渡 在城南八十里。

南流渡 在城西北二里。

北流縣

天門關 在縣西十里。巔崖邃谷,兩峰相對,舊名鬼門關。諺云:「鬼門關十,人去九不還。」 言多瘴也。《輿地記勝》云:本桂門關,訛稱為鬼。元廉訪使月魯改名魁星關,明洪武改名桂門關,宣德中改今名。

登龍橋 在縣東。初名化龍,宋時學前橋也。舊有讖云:「金在後,水在前,學橋連出狀元。」 古以竹木為梁,數歲一易。宋開慶元年,縣尹余傳始甃以石,上構亭十一間,為一邑勝觀。明知縣陳宗文修,毀於火,監察御史邑人李弘重修。妖賊李通寶燬,知縣蕭遴重修。天啟二年,復燬且圮。知縣劉脩己重建,易三拱為一,中構亭二座,為「大士香火」 ,東西各建石牌坊一。

通仙橋 在縣東北,一邑之勝概。

西門橋 在西小河上

五桂橋 在南門外

火燒橋 在縣西二里廂。民馮澄建。

廣濟橋 在縣東

落桑橋 在縣東二十里綠藍水上。

平安橋 在縣西十五里。

灣肚橋 在南門外

街口渡 在沙街口

新村渡 在縣南五里

石皮渡 在縣北二十五里。

陸川縣

進賢橋 在南關外。明永樂間,知縣吳景建。舊石造崩塌。

皇清康熙二年,知縣蘇萬邦捐造木橋。

梓橦橋 在縣東

臥龍橋 在縣西

馬岡橋 在縣南十里。知縣方捐造。

米場橋 在縣北二十里。

皇清康熙四年,知縣方捐造。

浪垌橋 在縣北三十里,久毀,知縣方修造木。橋 在城東北五里。「南橋」 在城南半里。明永樂間建。

來清橋 在城西,知縣郭珍建。

羅槽橋 在城北一里

興隆橋 在城南四里

垌尾橋 :在城北三里半。

三練橋 在城南二十里。

石橋 ,判官陳傳等砌。

路察橋 在城北五十里。

新橋 明嘉靖四十二年,典史汪江祐建。回龍橋 在縣北十五里。

烏江渡 在城南二里

北當渡 在城南九十里。

興業縣

登雲橋 在附郭上街,舊名街心橋。宋建炎年間造,以木架成覆亭於上,立「叢桂」 、「鍾英」 二坊。後俱傾圮,今甃石為之。

鎖水橋 在縣東南十里。太僕卿何以尚倡建,後圮。明經譚樾、何幼蘇等重建。

下蓮塘橋 原以鐵栗木成之。崇禎年間重修。東馬橋 在縣北二十里,以木架,崇禎間重修。上鳴水橋 在縣北十里。

站江橋 在縣北四十里。

岑江橋 在縣南十里

彭公橋 在縣北三十里。

龍川橋 在縣西南十里。

新墟蓮塘橋 在縣西南三十里。

遶塘橋 鐵栗木架。崇禎十五年建。

石兒橋 在縣南四十里。狼目覃國惠倡建。「雅道二橋  」 、馬騮橋 俱萬曆四十一年建。冨陽橋 在縣東北一里。元至正間建,明天順五年重修。

西水橋 在城北五里,明成化間建。

高橋 在縣北二十五里。

馬山橋 在城南八里

龍母橋 在縣北三十五里。

藤散橋 在縣南二十里。明宣德五年建。雙橋 ,在縣北十二里。

龍津江橋 在南門外通津江上。明天順間,知縣向珍建。

迎恩橋 在縣東門外

「東墟橋   。」 「陂頭橋   。」 「龐嶺橋。」

香山橋   、西街橋   、《五里橋 》,今俱廢。

梧州府公署考        府志[编辑]

本府

梧州府治 在德政門內。明洪武十年,知府潘大賓創建。成化十一年,知府袁衷重修。中為正堂,後為後堂,堂之後為府衙。正堂前之東為同知衙、捕盜通判衙、推官衙,西為督糧通判衙。正堂之左為架閣庫,右為儀仗庫。後堂之右為冨實庫。正堂之旁,東為經歷司,西為照磨所。堂下夾以東西廊舍,東為吏、戶、禮糧房、承發房,西為兵、刑、工三房、架閣房。西之邊為四區,以居幕屬。又有司獄司。東之邊為周廬,以畜胥吏。前為儀門,左為寅賓館,右為土地祠。大門外有「百粵會郡坊」 ,今廢,改為屏牆,東西為申明、旌善二亭。萬曆五年火,惟府衙、清軍衙、冨實庫及大門存焉。大堂、後堂各存五楹。七年,知府陸萬垓重建。十三年,以同知、通判、推官三衙建設於東,地勢迫狹,知府林喬楠發帑移建捕廳於西,與糧廳一列,東西四署相稱。十六年,增設新庫一座,在冨實庫之南。四十六年火,府治盡燬,惟存「清軍」 一署。知府陳鑑重建。

皇清順治十四年,知府張繼曾重修。

總督府 在府城東北隅。成化七年建,衛以崇垣。正堂五楹,左右各為耳房,再前為大門三楹,門內左右各為耳房。嘉靖三年,左都御史張嵿重建,有芝軒堂、友清堂、燕喜堂。樓之後為退食堂。成化二年,右都御史韓雍復為燕息堂五楹。嘉靖三十二年,侍郎應檟於西又為燕樂堂三。

楹,左右各為耳房。三十八年,督府歐陽必進立三坊:南曰《節制兩藩》,東曰《嶺海肅清》,西曰《民物康阜》,右為藥局,左為賞功所。中軍廳,規制雄偉。總府 在提督府之東南,明成化六年,都御史韓雍奉敕建,以為三府會同節制號令之所。正堂五楹,後為穿廊,又後為同心亭,左右各有耳房二。堂之前,東西廂房各五間,左為開府碑亭,右為題名碑亭。儀門三楹,左為三司廳。大門三楹,衛以崇垣。將旗臺在儀門內之東。門之前為坊,曰「揆文奮武。」

總督西府 在總府右。舊為總兵府,成化七年建。後堂、正堂各五楹。穿廊一,左右耳房二,東西廂房、掾房十,儀門、大門各三楹。堂東為籌邊亭,西為餐秀亭,下有小池,前為好我堂,三楹。門外有坊,南曰「總督西府」 ,北曰「節制三軍」 ,後改《台曜》,重開。萬曆二十八年改為稅監府,後改為守道。天啟二年,參政曾守身建「寅賓館」 三楹,參議邢祚昌署曰「有君子至。」

察院 在城東南。舊為總鎮府。明嘉靖十九年,改「嶺表書院。」 三十一年,改為察院。三司廳、府、縣廳修後堂五楹,穿廊一楹,左右耳房二,正堂五楹,東西掾房十,儀門三楹,大門五楹,繚以崇垣。三司廳、府、縣廳各五。

「分守蒼梧道 」 在南薰門內。舊為巡道大堂、後堂各三楹,大門、儀門各三楹,左右各有耳房。萬曆三十九年為潦漲所圮,移原稅監公署。

皇清康熙十二年,守道秦仁管重建。

分巡蒼梧道 在西府之前。舊為守道,前後堂各三楹,大門、儀門各三楹,各有耳房。萬曆七年,移鎮鬱林州,時仍駐府城。泰昌元年,巡道陳忠愛復增飾之。今廢。

廣東嶺西道 在參將府後。大堂、後堂各五楹,穿堂一楹,翼以耳房。堂左右各有亭。儀門三楹,西出為大門三楹,屬封川縣修理陶魯建,今廢。四《石碣》尚存。

盤鹽廠 舊在館驛東。成化六年,督府韓襄毅立。後移關帝祠前,以便抽盤。舊署圮,改為知府陳鑑生祠,亦廢。

提舉司 在雲山門外江濱。萬曆三年,改遞運所為司。官廳三間,串堂一間,後堂三間,塞門一座,今圮。

「陰陽學 」 、「醫學 俱廢。」

僧綱司 、道紀司 俱燬。

廣備倉 在東門內

遞運所 在府學前,今裁。

稅課司 在館驛前,今裁。

蒼梧縣治 在府城西門內。明洪武七年知縣朱守仁建。中為正堂,後為川堂,後為縣衙,左為贊政廳,又左為縣丞、主簿衙,右為土地祠,為庫樓,為典史衙,為公廨,為六房;前為儀門,外為大門,左為寅賓館,門外為旌善、申明二亭,前為屏牆,為二坊:東曰「育仁」 ,西曰「正義。」 俱天啟元年知縣區龍禎建,後圮。

皇清順治間,知縣朱廷燎、雷璇,前後修建。康熙二年,

南五鄉里民刱大堂。四年,東六鄉里民刱建儀門、大門。十一年,知縣張若椷修建後衙,重修大門。儀門建左右廊文書房,而丞簿二署裁省為廢址。

縣丞衙 今毀

典史衙 尚存

府門驛 在德政門外稍南,當三江之衝。明成化十年建。中為皇華堂,後為川堂,為館舍,前為儀門,南廊為隸房,為承差房,外為大門、譙樓,內為馬房、夫房。萬曆四十六年燬,知府陳鑑重建,今廢。

龍江驛 在府城西北三十里龍江口。

東安鄉巡檢司 在本鄉中堡。

安平鄉巡檢司 在本鄉。

長行鄉巡檢司 ,在本鄉上一堡月峒河口。羅笠寨巡檢司 ,在須羅鄉。

遞運所 在驛前大街東南江邊。

稅課司 在驛西南江邊,今裁革。

廣備、豫備二倉 在東門內守禦千戶所東。今廢。

陰陽學 、醫學 今俱廢。

僧綱司 在寺

道紀司 在觀

養濟院 在城東

外州縣

藤縣治 ,晉、隋以來,遷次互異,無所考據。自明洪武四年知州趙文修建,十一年改藤縣。景泰

二年知縣唐禮修。成化二年知縣方俊復修。弘治十三年知縣廖佐又修。正廳五間,左右廊:日晷臺、戒石亭、儀門三間。大門一座。土地祠、金銀庫各一。左為縣丞衙,近革。右為主簿衙,為典史衙。公廨、寅賓館、監獄俱在大門內。大門外左旌善亭、申明亭。亭之外照牆,牆外左正德門,右厚生門,各東西向。嘉靖末年,知縣王宗予更庫樓以磚石,後燬。

皇清康熙年間重修。

布政司分司 在城內「蒼梧道」 之右,成化元年燬。

蒼梧分巡道 在迎恩門內。洪武七年建。府館 在縣治東,蒼梧道之前。弘治二年建,今圮。

赤水巡檢司 ,在縣東六十里赤水鎮。

白石巡檢司 在縣西六十里白石寨。

竇家巡檢司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竇家寨。藤江驛 在城南登俊坊。

黃丹驛 在白石寨左

金雞驛 在縣南竇家寨之下金雞村,萬曆初年裁。

雙競驛 在雙競村

河泊所 在孝通坊彌江鎮舊址。洪武八年設,萬曆初廢。

陰陽學 在城西寶宮之後,洪武十年設,今廢。醫學 在陰陽學之左,今廢。

僧會司 在河東廣法寺,今廢。

道會司 在觀

廣儲倉 在縣治西。弘治十二年重修。

養濟院 在東門外

容縣治 ,即元路總管府故基。明洪武三年,同知王清建。十年,改州為縣。成化三年,都御史韓雍遷建。六年,知縣車轟重修。中為正堂,後為知縣衙,東為典史衙,堂右為儀仗庫,左為架閣庫,兩翼為六房。前為儀門,左為土地祠,右為寅賓館。大門外列旌善、申明二亭,稍前為署坊。萬曆四十八年,知縣區龍禎建。內匾曰「作對南山」 ,外匾曰「容筦古治」 ,左右為去思亭,外為溝,廣可四尺,溝水環縣,砌以石橋,邑治於焉。改觀後燬。

皇清順治間重修。

典史衙 在縣治東

布政司分司 在縣治東。明洪武三年,同知王清建,今廢。

按察司分司 ,在縣治西。洪武三年建。今為本道出巡駐劄之所。

府館 在縣治西。成化三年建,今廢。

守禦千戶所 在縣治西。洪武二十三年建。內有千百戶所、鎮撫司、吏目廳,今皆圮壞未修。粉壁寨巡檢司 在羅面西大營村。洪武三年建。

大洞寨巡檢司 在波羅里六黃村,洪武十六年建。

繡江驛 在永安門,萬曆八年裁革。

自良驛 在自良村,距縣五十里。

永豐倉 在縣治東

陰陽學 ,在沙澗街。洪武二十八年建,今廢。醫學 ,今無。

僧會司 在龍興寺,今廢。

道會司 在元妙觀,今廢。

養濟院 在寧遠門外

岑溪縣治 。明洪武二年,知縣劉鎮建。弘治八年,知縣余敦重修。中為正堂,後為知縣衙,東為典史衙,左為儀仗庫,右為架閣庫,兩翼為六房,前為儀門,大門外為申明、旌善亭。明末俱燬。

皇清順治間復建。

按察司分司 在縣治東,今圮。

烏峽巡檢司 今改「上里」 平河巡檢司。

義平巡檢司 今革

留濟、「預備」 二倉 俱廢。

陰陽學 、醫學 俱無。

養濟院 在城西北

懷集縣治 在城南門內。元至正六年燬於蠻賊。明洪武三年知縣楊定省建。正統二年知縣李璿重建。成化四年知縣陸德修。弘治八年知縣區昌重修,復建樓曰「聳雲。」 隆慶六年知縣雲上行重修,改「聳雲」 樓曰「倚雲。」 正堂匾曰「牧愛宜民」 ,後為「川堂。」 原匾「日新」 ,今改「敬簡。」 後為正衙,曰懸魚清署。萬曆三十年知縣陳渙建,曰「思補堂」 、曰「永寧堂」 ,俱舊建。崇禎十四年,知縣李盤構軒三進於倚雲樓之右。值歲旱,步禱得雨,匾曰:「隨雨軒。」 十五年,又構室懸魚署左,曰「小足閒居。」 正

堂左為架閣庫,樓右為際留倉。贊政廳中道平政亭,豎立戒石,兩旁翼以六曹,東為典史衙,西為預備倉。倉南為監房、儀門五間,右為儀仗庫,大門上為譙樓。門內土神祠居東,寅賓館居西,外列「申明」 、「旌善」 二亭。崇禎十五年,知縣李重修正堂、階墀,增製欄干,修譙樓。寅賓館併縣前街道,土地祠頹壞。十六年,知縣李委典史朱朝祚重修,有《記》。監房在儀門內西,禁役二名。舊牆甚卑,崇禎十五年知縣李修砌加高。羈亭在監房後預備倉內。禁役以斗級二名,兼之地勢低凹壅水,崇禎十五年知縣李重砌天池,兩廊鋪磚。旌善亭舊在大門內西。萬曆十年知縣林移建大門外西。四十五年知縣謝修,崇禎十四年知縣李重修。「申明」 亭舊在大門內東,萬曆十年,知縣林移建大門外東。四十五年,知縣謝修。崇禎十四年知縣李重修。

按察司分司 在縣治左。洪武三年,知縣楊定省建,年久圮壞。萬曆十年,知縣林春茂修。中為正堂,後為川堂,左寢室,右卷房,前為東西廂,為儀門,為大門。四十六年,知縣謝重修。崇禎十四年,分守道徐大儀、巡道林銘鼎相繼駐懷。監軍知縣李盤重修。右側建公署一座,前為大門,兩旁書吏房數間。

典史衙 在縣治儀門內。東。正堂匾曰「天理人心」 ,川堂曰「無倦。」 兩廡書房俱茅蓋,崇禎十五年,監軍道徐大儀、知縣李盤共捐資以瓦蓋造。衙門外匾曰「清絃佐理」 ,門內匾曰「臣心似水。」 衙內東偏二重:一曰「思補」 ,一曰「記室。」 衙前東南樓一座,曰「聽琴樓。」 衙前有塘,塘前即新建分司公署。衙後亦有塘,塘後縣吏公廨,舊葺以茅。天啟元年,知縣謝君惠改建瓦房六間。

武城巡檢司 洪武三年設,在縣東三十里武城鄉。歲久傾圮。萬曆十一年,知縣林申重建。慈樂巡檢司 在縣西六十里慈樂寨。萬曆十三年,征勦諸峒,移設金鵝。

蘭峒巡檢司 正統十二年,安遠侯柳浦奏請設立。蘭峒山口,在縣北七十里。萬曆十三年,移設清水尾山中。

留濟倉 在縣堂之西

預備倉 在儀門內西。成化十六年,知縣馮建四間;萬曆十一年知縣林建二間。四十七年,知縣謝重修;倉廳三間,東西廒共四間,又捐貲添建一間。四十八年,知府陳鑑於闔屬州縣各發銀平糴穀五百石,貯預備倉,以備賑恤。崇禎十四年,知縣重修。

義倉 五所萬曆十年,知縣林茂春立,有《記》。坊郭里社倉 在縣南山壇旁。

獨週里社倉 在縣壇墟。

西水里社倉 在梁村

譚村里社倉 在譚畝

陰陽學 在縣治西。洪武十九年,訓術鄭彥漢建,今廢。

醫學 在陰陽學西。洪武二十年,訓術陳觀嗣建,久廢。

僧會司 在城東塔山寺。萬曆四十七年,寺殿壞,知縣謝重修。

道會司 在城東下郭真慶觀。

養濟院 舊址在城東。萬曆八年,署印主簿唐《良積》遷於城北門外。茅屋火燬,十一年,知縣林改建瓦屋。四十六年,知縣謝重建瓦屋十間,收養廢疾無告者四十餘名。月支米各三斗,冬夏各布一匹。死亡者給銀三錢,瘞之「義塚。」 崇禎十六年,知縣李重修。

漏澤園 宋元豐間創立,在城北一里,遺址具存。

鬱林州治 。明洪武初,知州趙大鑑創建。隆慶間,知州張一清重修。中為正堂,後為知州衙,左為州同知衙。儀門外,右為判官衙。今圮,左為吏目衙,為架閣庫,右為益成庫。兩翼為六房,前為儀門,門上鼓樓,外為申明、旌善二亭。

分巡蒼梧道 在州治東。先是守巡二道,同駐劄梧鎮,至萬曆七年,奉三院會題,守道專駐梧鎮,巡道分駐鬱林,改按察分司,建道衙門。府館 在州治南。

永盈倉 在州北

陰陽學 、醫學 俱無。

僧正司 、「道正司 」 在本城寺觀。

養濟院 在東門外

博白縣治 。唐武德五年建,宋因之。元末燬。明洪武七年,知縣趙惟清建。正統二年,知縣李銘、主簿張本忠重修。天順初毀。七年,知縣孫璋重。

修。弘治六年,知縣吳元正重修。中為正堂。嘉靖署縣事縣丞王宗予重建。後為「川堂。」 隆慶知縣王文明重建。又後為知縣衙,東為典史衙,兩翼為六房,右為儀仗庫,後為架閣庫。庫為署縣藤縣縣丞王宗予建。衙後東為「黃冊庫」 ,知縣高承謙建。前為儀門,大門外左旌善亭,右申明亭。萬曆三十七年,知縣譚岳俱重修,後圮。

皇清順治年間復建。

按察司分司 在縣治東。明洪武三年,知縣孔時郁修。中為正堂,後為川堂,又後為後堂,東西為兩廊,前為儀門、大門、牌坊一座。萬曆二十六年,知縣譚岳重修。

公館 在縣治前東南隅。

教諭衙 在明倫堂後東北。

訓導衙 在明倫堂後西北。

沙河寨巡檢司 在城西南七十里。

周羅寨巡檢司 在城東南七十里。

際留倉 在縣西

預備倉 在縣治分司東北。隆慶間,知縣王文明建。萬曆三十六年,知縣譚岳「重修。」

陰陽學 、醫學 俱無。

僧會司 、道會司 俱在城內《寺觀》。

養濟院 在城西

北流縣治 。晉初建於勾漏山巫山寨之南,故以「勾漏」 名縣。唐遷寶圭驛東。宋因之。元遷於寶圭驛西一里。明洪武元年,主簿郭誠重建。六年,賊焚燬,仍遷驛東。三十一年,知縣陳宗文復遷驛西。成化七年,右都御史韓雍委布政司照磨林埜改築城池,并重刱縣治,其地即儒學舊址。弘治八年,知縣曾源重修正堂三間,後堂三間,左為儀仗庫,右為架閣庫。戒石亭在甬道上。幕廳三間,在縣治西。儀門三間,大門譙樓三間,東西六房之廡各一間。監獄在儀門西。旌善亭在縣左。申明亭在縣右。萬曆十五年,知縣劉中春以坐向不利,乃請公帑改建。天啟三年,知縣盧紹祥重修。

典史衙 在正堂南

按察司分司 在縣治南。

蒼梧道分司 在縣治東北。

府館 在分司東,後為「義倉。」

雙威寨巡檢司 在縣南二百里。

寶圭驛 原在縣城東,後遷於南門內。

際留倉 在縣西北

陰陽學 、醫學 皆在縣東,今俱廢。

僧會司 在壽佛寺內

道會司 ,在元妙觀內。

「《鄉約》所 」 在縣東北,今在壽佛寺內。

養濟院 在東門外

陸川縣治 。宋淳化五年刱建。元無考。明洪武三年,縣丞王麟重建。成化五年知縣謝堅修,規制略備。弘治十四年,知縣周岡重建堂宇,廨舍始全。正德七年賊毀,本府知府曹琚督兵來縣,縣令李時榮修理。嘉靖十一年知縣黎伯興,三十九年署縣印教諭潘譽,四十二年知縣張子翼,皆重修。明末殘毀,片瓦無存。

皇清康熙四年,知縣方捐資構工買料,始造廳二座。

川堂一座,大堂一座,正堂三間,後堂三間,幕廳三間,戒石亭在甬道上。儀門三間,康熙三年知縣蘇萬邦建。譙樓一座,原在縣大門,後改「南門樓」 ,今重修。六房,東西每廡三間。承發司在縣左。監獄三間在縣西。茶水亭在儀門西。旌善亭在縣前右。申明亭在縣前左。俱新建。

典史衙 在城東

按察司分司 在縣治西。

蒼梧道分司 在縣西,知縣方鼎捐資新建。府館 在縣南。

溫水寨巡檢司 ,向改「那亭堡」 ,離縣一百二十里。

永寧驛 在縣南,向裁。

際留倉 在縣治東

陰陽學 、醫學 今俱廢。

「僧會」 、「道會」 二司 ,今毀。

養濟院 在北門外

「興業縣治 舊設於城西五里許,宋遷於今治,元因之。」 明永樂初,知縣余顯宗革故鼎新,建正堂五間,後堂三間,中為串廊,左為架閣庫,右為儀仗庫;堂東為典史幕廳三間,東西兩廊為六科房、儀門、大門,豎戒石亭,東刱土地祠,前為寅賓館,西立監房。申明亭在縣大門東,今廢。旌善亭在縣大門西。俱知縣冒諍臣建,後廢。後知縣黃文奎復建,又廢。

按察司分司 在縣治東。洪武三年建,知縣陳瀠重修,今廢。

府行館 在儒學後,今廢。

棠木寨巡檢司 在登高嶺下。

趙家寨巡檢司 在南二十里平山鋪背。洪武間,裁革。

平安寨巡檢司 在城北二十里甯村。

長寧巡檢司 在縣西二十餘里黃桑峽口,與平安司俱正統十二年,安遠侯柳溥添設,並推土人為副巡檢。成化年革。

冨陽驛 在縣東五里。天順六年徙入城際留倉之右。知縣向珍建,萬曆初年革。

高橋驛 在縣北四十里西水站江岸。舊址尚存。

際留倉 在縣治右。成化年間建,今廢。

陰陽學 「洪武年間建,久廢。」

醫學 今廢

「僧綱」 、「道紀」 二司 ,今俱毀。

養濟院 在縣北。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