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441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四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四百四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四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四十一卷目錄

 南寧府部彙考一

  南寧府建置沿革考

  南寧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南寧府星野考

  南寧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四十一卷

南寧府部彙考一

[编辑]

南寧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南寧有虞氏,雖曰荊域,其實尚在荒服。」 周為百粵地。顯王時,楚滅越,其族散處江海,各為君長。有甌越,有駱越,而甌越之人又分東西。是時邕境濱於駱越橫境,分為西甌,其封域未詳也。至秦取百粵,屬桂林郡。漢以後屬鬱林郡,千里相屬,無所於考。唐以來,邕、橫並峙,各分屬邑,而邕管西以南為最。廣安南諒山府、七源州皆隸於邕。故七源州有南交關,通龍州;丘溫縣有鎮南關,通憑祥。其廣源州又通歸順,可考也。宋又管羈縻州四十四縣、五峒,經畫靡定,無所歸一。明初,割宣化、橫州、武緣、永淳,後割武緣縣屬思恩。益以上思州,再割宣化地立隆安、新寧所割三州三邑,并忠州、遷隆、歸德、果化、下雷、湖潤諸州寨峒總屬南寧,遂為西粵之望郡云。

按:南寧為荊州西南境,古交趾地。炎帝高陽之世,南至交趾,莫不臣屬,嶺表即其地。唐、虞、夏、商,荊域。堯命羲叔宅南交,《書》朔南。暨周,百粵地。粵即越國。周顯王時,越為楚滅,族竄江南,有甌越、駱越、楊越之屬,最為蕃衍,故曰「百越。」 至秦,為桂林郡地。王剪略楊越地,為桂林諸郡。秦末,南越王趙佗所統。漢為鬱林郡,領方縣地。武帝滅佗,以其地為鬱林等郡,屬交州。晉元帝建武元年,分鬱林置晉興郡,屬湘州。隋平陳,廢郡為縣,屬簡州,復改曰宣化縣,屬尹州。鬱林文帝開皇十年,唐初於縣改南晉州,隸四縣:武緣、晉興、朗寧、橫山。高祖武德四年、太宗貞觀八年,復改南晉為邕州,郡曰朗陵,屬嶺南道,隸六縣:宣化、武緣、晉興、朗寧、思龍、如禾。天寶初,改朗寧郡。乾元初,改為邕州,後置建武軍節度。五代周廣順元年,為劉漢所㨿,州郡仍唐。宋滅漢,仍為邕州,屬廣南西路。大觀初,改軍名永寧。元至正中,改置邕州路。泰定初,改為南寧路,控制左右兩江,羈縻州郡。明洪武元年,平章楊章、參政朱亮祖取左右兩江。十年,改路為府,轄宣化、橫州、武緣、永淳四屬。弘治十八年改上思州歸附。厥後又益以歸德、果化、忠州、下雷四土州,并遷隆峒、湖潤寨屬焉。上思、忠州、遷隆原屬思明府,果化、歸德原屬田州府,下雷、湖潤原屬鎮安府。嘉靖年間,都御史王守仁奏請割宣化西鄉思龍十里立隆安縣。隆慶六年,巡撫郭應聘請割宣化忠州地開置新寧州。又萬曆七年割武緣縣改屬思恩府。自是南寧轄三州、三縣、土州四、寨一、峒一,隸廣西布政使司,分屬左江道。

皇清因之。

宣化縣

本秦桂林郡地。漢屬鬱林郡領方縣地。晉置晉興郡。隋廢郡為縣,屬尹州,後改曰宣化縣,屬鬱林郡。唐初於縣置南晉州。貞觀中,改州復為宣化縣,屬邕州朗寧郡。宋因之,省朗寧、思龍、如禾三縣入焉。元仍舊。明屬南寧。

皇清因之,編戶五十二里。

新寧州

距府治一百二十里。唐、宋、元皆宣化地。明初,分為武黎、沙水、吳從、華陽四峒。後武黎、華陽皆以功授縣,即以沙、吳二峒領焉。無幾何,華陽氏絕,則統隸於武黎。續因思明土府有功當錄,以忠州、江州屬焉。後二州抗叛不服,將縣若峒地方蹂躙爭占,讎結兵連。嘉靖間,武黎峒民黃綱以輿圖並印出獻,願歸南寧。副憲翁萬達奏改縣及峒為四都,都仍有長,以一府佐一指揮撫禦之。隆慶間,武弁貪肆,激變峒民,忠州土官黃賢相乘隙鼓惑,相與逐官軍,據營堡,兼之羅陽土縣首糾集劫擄營堡,巡司俱不能制,遂致南、太二府隔絕不通。議者敬援上思州例,以四都設為州治,俾有耑制。又恐幅𢄙不敷,乃謂「宣化縣如禾一二四啚,去縣阻逖,悍逋為甚,不若州治為近,便於勾徵。」 時巡道霍與瑕乃規畫條議,與三院會奏設四都之地,開建州治。隆慶六年正。

考證

月,始卜地於沙水都定祿峒為州,曰「新寧」 ,仍隸南寧府。萬曆六年,知州趙宗鳳案查那投、更陽十五村,乃如禾武黎舊地,申覆編為「隆化五都。」 萬曆十七年,知州張思中又查渠吞等一十六村,亦係武黎故地,被江州侵去,申覆編為「隆化六都。」 萬曆二十八年,知州朱默又查檂羅等一十八村,亦武黎故地,尚在忠州未吐,申覆編為「隆化七都。」 其原沙水峒者編為隆化一都,吳從峒者編為隆化二都,華陽峒者編為隆化三都,武黎峒者編為隆化四都,連如禾一、二四啚,共為十里。

皇清因之,編戶十里。

明知州劉銓曰:「新州之地,取自諸酋之吻,自彝而峒,自峒而縣,自縣而土,自土而後又為都,武弁禦之不克營保守之不能,一經立州後,則湯火倒懸,漸成安壤,此亦國家撮土成丹之福,諸長吏點石化金之靈也。由斯觀之,今日州之人士漸漬文明之化,沐浴聲教之施,景文德而念禹功,可忘所自始耶?」

隆安縣

距府治一百八十里。古交趾地。舊為宣化縣那九村,屬南寧府,在西粵之極邊,諸蠻緣以出入,相剽掠無寧歲。後設馱演、那樓二寨於要區,以為保障,民彝獷悍,亦未能遽為制伏。嘉靖七年,都御史王守仁征田州,自南寧舟行五日至其地。艤舟江南登望,謂「地離宣化遼遠,難供輸」 ,乃卜羈空之區,議置縣。父老稱便,奏請,報可。始立為隆安縣。仍隸南寧府。

皇清因之,編戶十里。

橫州

距府治東二百二十里。本秦桂林郡地。漢為廣鬱、合浦二縣地,屬交州。吳分置合浦此部,以都尉領之,隸昌平。太康七年,改合浦立寧浦郡,領寧浦、連道、吳安、昌平、平山五縣。劉宋因之,領澗陽、道興、寧浦、吳安、昌平、平山、始定六縣。梁天監中,分寧浦置𥳑陽郡。隋廢郡,置簡州,治寧浦縣,又改緣州。大業初州廢,以縣隸鬱林郡。唐武德中,分鬱林置淳州,尋改為南簡州,領寧浦、蒙澤、嶺山、從化四縣。貞觀八年,始改為橫州,領寧浦郡。十二年,省蒙澤、嶺山二縣入寧浦。天寶初,改寧浦郡,屬順州。乾元初,復為橫州,屬嶺南道。五代屬南溪。宋仍為橫州。開寶五年,省從化、樂山二縣入寧浦,領寧浦、永定二縣。屬南西路。元改置橫州路總管府。元貞元年,復為州,隸廣西道。明洪武初,平章廖永忠取橫,千戶朱真執其守降,遂命真守之,隸潯州府,省寧浦,領永淳一縣。十年,改為橫縣,並永淳俱隸南寧府。十四年,復為州,領永淳一縣。

皇清因之,編戶十里。

永淳縣

距橫州治西一百三十里。本秦桂林郡地。漢屬鬱林、合浦二郡地。唐初,分郡置淳州,治永定郡,領武羅、靈竹二縣。天寶初,改為永定郡。乾元初,復為淳州。永貞元年,改為巒州。宋開寶六年,廢巒州,以永定縣屬橫州,後更名永淳。熙寧中,省入寧浦。元祐三年,復置,改為永淳縣。元仍舊。明洪武元年,屬潯州府之橫州,十年並州治俱隸南寧府。

皇清因之,編戶七里。

上思州

距府治西南三百里。古西粵極邊界,秦部落南交。漢武帝元鼎時,開置交趾部羈縻於合浦郡。唐天寶初,始置上思州,與紆州思明、思恩同。談川、思朗、思誠、七源諸州土酋延襲,並隸邕州督府。屬嶺南道。五代為南漢主劉鋹所據。宋仍隸邕州遷隆寨。元思明升路,上思隸焉。明洪武元年秋,思明路黃忽都納款上思因內附。二年命土知府黃英傑世襲。弘治十四年夏,土族黃澄攻思明太平所千戶,擒之。十六年,頭目趙瑄等具奏改流,始改附南寧府。

皇清因之,編戶四鄉。

下雷州

在郡極西。宋置。元仍舊。明因州,印失廢。州為峒,在湖潤寨間,屬鎮安府。至峒長許永通,以調征有功,始給冠帶。傳至許國仁、許宗蔭父子,獲舊印,屢立戰功。嘉靖四十三年,改屬南寧府。萬曆十八年,以地逼交南,陞下雷州,設流官吏目佐之。

皇清因之。

遷隆峒

古,交趾地。宋皇祐中,始祖黃勝奇從狄青征儂。

智高有功,置遷隆峒巡檢司,隸思明府。明初,改隸南寧府。

皇清因之。

湖潤寨

巡檢司。岑姓,始祖岑元全,屬鎮安府,明改隸南寧府。

皇清因之。

南寧府疆域考        府志

[编辑]

南寧府疆域圖

南寧府疆域圖

本府。宣化縣附郭。

東至柳州府賓州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太平府羅陽縣界六十里。

南至廣東廉州府欽州界一百三十里。

北至羈縻州溪峒界七十里。

自府治至

京師九千二百七十里

新寧州

東至宣化縣界四十里,以高嶺為界。

西至江州界八十里,以響水為界。

南至忠州界四十里,以更陽村印山為界。北至羅陽縣界二十里,以《岊細》山為界。

東南至宣化縣八十里,以遷隆寨為界。

西南至忠州四十里,以馱遼村橋、貢山、長山、小埇為界。

又西南距江州七十里,間以「蘭村、澇村、瀨濾村」 為界。

東北至宣化縣,四十里,以那禁村為界。

西北至羅陽縣界二十里,以鳳凰山為界。又西北距陀陵縣界四十里,以小埇為界。東西橫亙一百二十里,南北直袤六十里,《隆安縣》

東至宣化縣,一百八十里。

西至果化州六十里

南至萬承州,一百十四里。

北至武緣縣六十里

東南至永康州一百二十里。

西南至都結州七十里

東北至武緣縣,一百四十里。

西北至歸德州七十里

自縣至府一百八十里,至省城二千三百八十里,至

京師九千四百五十里

廣九十里而近,袤一百里而遙。

橫州

東抵貴縣界六十里

西抵永淳縣界,五十里。

南抵靈山縣界三十里

北抵賓州界八十里

自州治至本府,陸程二百里,水程四站;至省城,陸程一千里,水程十七站;至

京師九千四十里

東西廣一百九十里,南北袤二百二十里。《永淳縣》:

東至橫州界二十里

西至宣化縣界三十里

南至靈山縣界,五十里。

北至賓州界七十里

上思州

東至宣化縣界八十里

南至交彝界八十里

西至遷隆峒界七十里

北至忠州界三十五里

東南至「廣東欽州界,六十里。」

西南至交彝界一百里

西北至忠州界四十五里。

東北至宣化縣界九十五里。

下雷州

東至龍英州界四十里

西至交趾《上琅彝州》界,四十里。

南至安平州界五十里

北至向武州界五十里

自州至府一百九十里,至省城一千三百九十里。至

京師九千四百六十里

東西橫八十里,南北直一百里。

遷隆峒

東至上思州界三十里

南至交趾隘,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思明府界三十里

北至忠州界三十里

湖潤寨

東至下雷州界二十里

南至歸順州界二十五里。

西至歸順州界三十里

北至向武州界二十五里。

形勝附

[编辑]

本府。宣化縣附郭。

宋知橫州杜杞《邕管議》:內制廣源,外控交阯。狄青《賀捷表》:「金城之固,銅柱之封。」

余靖《平蠻頌》:「九洞襟帶,列城唇齒。」

南寧百粵郡地,兩江會隘。昔為交阯故壤,今猶峒蠻雜處。崑崙、思玉、寶華、鳴石為其山,鱷魚、靈犀、橫槎、香稻為其水,此則南寧形勝之大概也。《宣化縣志》:「外控廣源,內接溪峒。前標銅柱,想文淵昔日雄風。北鎖崑崙,見武襄當年偉伐。新寧州。」

新寧地脈,發自廣東廉州府大廉山,走數百里,跨上思逆大江而上,結為州區。巡臺霍公定《州址揭帖》云:「西瞰洪流,中涵蔭水。瞻其前拄笏掛印,觸目皆可愛之山。顧其後列幄繞屏,靠背有無窮之障。左龍右虎,中啟一門,卓㦸攀鞍,備呈眾美。」 而劉氏子亦美之曰:「山據要路,地握津衡。長江之水西傾,定岡之山逆上」 ,金水湧尋常之浪,廉真參尺五之天,「亂石之點田,不啻慈烏哺乳;方印之護側,何殊仙監當前。金稜玉帶以行龍,石骨天池而入首,居中制外,以重馭輕,真四峒之樞機,八柱之咽喉」 者也。

隆安縣

邑宅宣化之西,為邕郡邊徼之地,控扼上游,保障西南。山嶺則「兩峰對峙,呈奇獻秀;溪潭則九折瀠迴,含香露彩。地軸天關,金湯險固,亦一方壯甸也。」

橫州

《圖經》:「南瀕海徼,西接溪峒。」

《宋史杜杞傳》:「橫為邕、欽、廉三郡咽喉」,地勢險阻,易祓。《修城記》:「橫距邕為鄰境,實犬牙相制之地。邕江門戶,南太咽喉。缽嶺巍巒,冠八景之奇觀。橫槎古蹟,標一水之名灘。山川具在,可考而知。」故以言乎四遠,震龍厜㕒於虛危,東山岩嶽於軫翼。羅蠶長寨,石峰簇擁,嶡然而起,圭植穎攢,爭妍獻巧。乃若魚魿天窟,暗螺烏岩之山。嵯峨巀㠔,為鬱江之捍門。《華表》《天窟歸雲》,《烏岩積翠》,即此。以言乎州城,枕古缽而障北山。登高一望,缽嶺春遊即此槎亭秋眺即此登高嶺東有《將軍掛印》,南有《白象捲河》,西有《駱駝進寶》,北有《九鳳齊飛》。正面《寶華山》若屏之

列,古樹蒼森,煙雲鬱勃,四時寶異之氣,蔥蒨可挹。「寶華朝煙」 即此。《龍池香稻之水》,右夾於《海棠橋》。海棠暮雨紫水呈祥俱在此「白水」、「清溪」左夾於蒙邨清江之下,「月江」正如環璧,拱於郡學之前。月江澄練即此《自梧潯》溯舟至此,眼界曠然一開,非所稱山川之清淑、人物之都雅者乎?

永淳縣

彈丸方隅,沿革不一。歷代以來,形勝無稽。《上思州》

形則「粵西」 僻隅,斗大一區;勝則「《山水》徒具」 ,幽雅無稽。

又云:「地僻南寧之西,壤接交彝之境,界逼土司,實為粵西藩籬。」

下雷州

地居邊僻,田少山高,箐深路險,危石雜木,縱橫交錯,煙嵐則有,形勝全無。

南寧府星野考

[编辑]

府總

陳卓《魏志》:「自張十二度至軫十一度,辰在巳,楚分荊州。」

《晉·天文志》:「翼軫,楚荊州,零陵入軫十一度。」 桂林屬漢零陵郡。《緯書考靈耀》云,「一度該二千九百三十二里有奇。」 邕去桂林僅千有餘里,當在軫十一度之內。

《晉志》:「熒惑主荊交。」

《唐書》:「翼軫,鶉尾也。」 自房陵踰南紀,盡鬱林、合浦之地,皆全楚之分。邕為漢鬱林郡地。

《宋史》:「三台下星,主荊。」

《天文志》:「天市垣,其西垣第一星,主楚。」

《星書》五車,中央一星主楚。

南寧府山川考一    府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宣化縣附郭。

崑崙山 在城東北一百二十里。孤撐巉峻,設關以扼蠻峒。關上有臺。宋仁宗皇祐間,為儂智高所據,安撫使狄青破其壘,大敗賊於歸仁鋪。武號山 在城南十里。山勢雄峻,拱向城郭,今名「五象嶺。」

羅山 在城北二十里,與青秀山相峙。高據南城,俯瞰北湖。上有北寺龍潭,遇旱祈禱輒應,飛瀑從山巔來。寺之前有澗石,畔有泉亭,有飛來鐘,石上有羅大僊足跡。旭日朝霞,閃灼於蒼松古木。今梵剎雖存,而松木無矣。

青秀山 一名泰青峰,在城東二十里,嵯峨秀拔,障邕之水口,拱揖望僊。白塔,古有三寺,峰頂曰白雲石,佛石爐猶存,上有僊人插劍石。山腹曰萬壽,臨江曰獨孤,旁有擷青岩,鐫陽明先生過化之地。嘉靖間,兵憲徐公甫為董傳策築二亭,曰「洞虛」 ,曰「董泉」 作室,曰「白雲精舍」 ,俱圮。萬曆間,郡人蕭雲舉建塔於上,名曰「龍象寺」 、曰秀山山房,曰元圃亭、曰息機、曰涼雲。度僧性悟號歸元者主此。山僧嗜酒,勤力作,好種菘蘿茶,善於焙治,高人達士,時與交遊。蒼松翠竹,皆其手植,居然勝境。崇禎間,郡人陳瑾於塔旁建竹味庵,前置舍利。塔下有粼玉泉石,有蕭文端詩,「路旁石上有仙人足跡。」 兵燹之後,而山已童,寺亭咸燬,所存一塔而已。

馬退山 在城北十五里。勢如馬退,故名。舊有結茅亭立其上,唐柳宗元有碑記,今圮廢。橫山 在城東八十里。其山高險,橫截江河。宋置橫山寨,市馬久廢。按《明一統志》陶弼詩:「恩浹黃儂族,師環左右溪。」

石燕山 在城東九十里。俗傳,上有石燕,天將雨則飛。

石魚山 在城左江灘下,石壁如魚形。

聖嶺山 :在城西三十里。峰巒秀拔,雲鎖其巔則雨至。

道人山 ,在城北十里。形似道人冠,跨柳賓來之界。

公母山 在城東水平寨,寨今廢。

思玉山 :在城東六十里,跨柳州、賓州、來賓之界。

都石山 在城東六十里,滿山皆石,不產竹木。都茗山 在城東六十里,產名茶。

苦竹山 :在城北三十里。產苦竹。

鐃鈸山 :在城西二十五里。山下有龍潭流出。

大江時有烈風大雨,俗傳「龍歸祭祖。」

都龍山 :在城西北六十里,蜿蜒起伏若龍狀,諸山連帶隨之。

羅秀山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北二十里,相傳昔羅秀修道於此,後昇仙去,因名。」 宋陶弼詩:「尋山入羅秀,旋結草堂居。花露生瓶水,松風落架書。聞猿得句後,見月出行初。此夕雲林下,無因夢使車。」

「五花嶺 」 發自望僊坡,分脈微茫,突起五堆,昂伏於城之內外。一府治地、一府縣儒學地。一城隍廟地。一三清觀今改為宣化縣治,俱城內。一天寧寺地,在城西僅百步,較之街市,或高一丈,或高二丈,或高七八尺者,氣脈融結,有如五花,故名。

高峰嶺 ,在縣北三十里。高二百餘丈,遠一十五里,北界武緣縣。

回龍巖 在城西一百里。下有龍潭,巖中水甚清冽。歲旱取水祈雨輒應。

望僊坡 在城東北一里,與青、蘿二山相對。宋狄青、孫沔、余靖征儂賊,駐師於此。陶弼建三公祠其上,又益以馬援、譚必,為五公祠。後因懷忠祠,圮將蘇緘并附焉。崇禎初年,同知劉光宇於祠後建玉皇閣、文昌、魁星樓,高聳甲於諸山。陶弼有詩云:「異日誰相繼,來書第四名。」

豹子石 在城南十里,形似豹。

大江 在城西南。左右兩江合流,左江出廣源州,右江出莪利州,至合江鎮合為一江,過邕流入橫州,號為鬱江,順流歷蒼梧,至五羊城入於海。按:《明一統志輿地廣記》云:「鬱江即夜郎豚水也。」 宋陶弼《左江詩》云:「昔年觀地志,此水出牂牁」 星盈江 ,在城西北十里。

八尺江 在城東南六十里。源出交阯,歷欽州界北流合於「鬱江。」

扈江 :在城東南六里。源出如禾鄉,流入於大江。

可攄江 :在城西九十里。源自大明山,流歷武緣,至曲流村合大江。

大沖江 :在城東六十里,流入大江。

鬱水 一名「駱越水」 ,在城西八十里,合八尺扈水流入鬱江,是為夜郎。豚水,與溫水合流入江,會於海。

伶俐水 在城東八十里。源出崑崙山,流入大江,經永淳、橫州與鬱江合。金城諸山之大木籐竹自此出。

《五花洲 》:在城北湖內水中,可居地。

邕溪 在城北十里,源出四方嶺馬退山,夾古邕州前流入於大江。

北湖 在城北十里,水從銅鼓陂匯而為湖。宋安撫使顏敏德於湖作亭,曰「繡衣」 ,廳曰「機宜。」 今廢,惟湖存。

龍溪 源出銅鼓陂,匯北湖諸水,夾府治上遊流入大江。

馬跑泉 在城東十里。相傳宋狄青駐師以征儂智高,馬渴跑地而泉湧出,故名。

柳塘 在城北八里。內有龍窟。

甘泉井 在府治北。水味甘,有寺。宋陶裔翁立亭於其側,扁曰「思泉。」

沙井 在朝京門外,左水味甘,右水稍不及。「高井 」 在城東北三十里,水由石巖出,清洌不竭。

五花井 在府治五花館下。

雙井 在南寧衛內

白龍塘 在城北一里望僊坡下。狄青駐師坡上,見白羊如龍在塘,故名。

新寧州

青雲山 在城西北三里。隔江壁立巍峨,為州巨鎮。麗江一水轉折波流城外。此山橫江一障,州治卜基以此。

筆架山 ,在青雲山中。面水特秀,頂峙三尖,儼然筆架。十景云「筆嶂朝雲」 取此。

馬鞍山 在元天洞右

卓戟山 :在馬鞍山右。

獬豸山 ,峰頭仰天,類豸。傍一峰稍攲而大,又名曰「獨角麒麟。」

判筆山 在城西五里。尖銳如筆。

鬥雞山 :在城東五里。一峙江右岸,一峙江左岸。二山臨水,如雞鬥舞。又名鳳山。

錦屏山 在城北,端向障于學後。

聚霞山 在城西七里,高與青雲山齊,日夕有霞聚於其上。

岊旺山 :在城東十五里。竦峭蹲踞,絕頂平坦。

有泉,不乾不溢,禱雨輒應,名曰「普望聖泉。」 玉屏山 在城東二十里,方正端立如屏。獨秀山 在玉屏山左。

大王山 在獨秀山左。方正秀媚,山有一孔,與六合山大江相通。

六合山 在城東三十里,有巖,巖有古讖云:「三條竹龍一處藏,羅星鼓響穴中安。山臍正點公侯地,便有黃金五百千。」 今筆跡不磨,水洗猶見。畫山 在城東三十里,靈秀異常,現有僊人形。搢笏山 在城西三十里,清秀如笏。

屏峰山 在枯標村

圍屏山 在那河村

羅圍山 :在渠隆村圍過村邊。

清奇山 在渠討村

青平山 在康仲村

芭蕉山 在江帳村,近大江,絕頂嵯峨,可望而不可登。

金印山 在沙村後,離村五里,土名「龍髭。」 此山秀麗,周圍高廣,山頂凸有一方石似印,村人喚為金印山。

蓮花山 在蒙村前。一岩寬大陰涼,可供遊玩。烏風山 在永福村。岩內高大可容千人。四柱山 在定村前。山下一峒,峒內栖社神,村民祈福於此。

印山 在壽村。古有交官田獵經過此地,印落於小溪潭內。今山上顯神有石,絕肖一印,故名。「廣寨山 」 在永興村邊,四山秀麗出泉。

月山 :在李村,似月形。

神童峰 :在筆架山右。

丹誥峰 在神童峰右

望斗峰 在神童峰後

狀元峰 :在搢笏山右。

三台嶺 在馬鞍山左

三寶嶺 在城南二十里。秀拔穎異,故名。「金雞岩 」 在筆架峰腰。昔傳金雞出入其間。「古陽岩 」 在青雲山內。

獅子巖 在城北三里。巖開一峒門,中有數丈,平坦如砌,一石蹲踞如獅,稍入內,空邃有隙透天光,下有釣魚臺,注水一泓,其深莫測。州守鄧石陽題石壁曰「元天洞。」 劉銓題對聯云:「元洞朗然,丹竈空懸石室;南邕深處,紫霄暗度香臺。」 十景元洞晴霞取此。

《甲午巖 》,近渠蒔村,巖內七竅通頂見天,有僊人二掌遺跡。

渠巖 在州西渠盧村,村中週圍四山,如城前後山門出入巖中,巖下有一大塘水,四季不竭。姑妺巖 在隴紐村,其村住居山中,週圍四山,如城前後有山門出入。山口一巖,名曰「姑妺」 ,其巖四方高廣,巖上又生一巖,共成兩層,可以建寺。

鄧近巖 在下芭桑村後。其山如圍屏。山上一巖,方圓一丈,巖口生出一太平石,可以展席。有泉水不竭,通出大江。

聚樂巖 在容村後,土名「岊容山。」 山中有一巖,巖內光明平正,可列筵席,故名「聚樂。」

鴛鴦巖 在州南便村後,人跡罕到。巖上石筍奇峭,又有二石絕似鴛鴦,故名。又名天勝巖。犀牛洞 在城西三十里,諸峰環立。峒中一石,聳然獨立,內有石池似蓮花瓣,常注水在池中。此巖奇聳怪石,丹崖翠宇,不盡形容。憲臺徐台石題石壁曰「千巖競秀,池」 曰「石蓮池。」 明萬曆知州劉銓題聯云:「壁削雲霞凝五色,峰開」 日月映諸天。

仙降峒 在鄧村。有一巖,內七竅,石筍倒垂,故名。

慈烏石 :在城東一里。州龍過脈,黑石星布於田,如烏聚止。

迴瀾石 在城西江畔。石形類獅,橫漲江流,漁父曬網時歌其上十景,所取《獅石漁歌》即此。太平石 在隴寨山腳下,有一巖甚高大,巖門外兩傍石筍倒垂,有一太平石,如天蓬樣。勸天螺 在渠多村,似田螺形。

定祿江 在城西。發源自交南,經思明、龍州二江合流麗江而下,纏抱州城。

祿旺江 :在城南七里。

汪鐘江 在州南二十里。

高屯江 在州東二十里。

楊宴江 在城南五里

咘堯江 在州西南三十里。

淥壙江 :在城南十里。

《文字水 》,在定祿江頭,波流旋繞如文字與筆。

考證

架峰相為映帶,故曰「筆山文水。」

那模水 :在城東三十里。

響水 在州西南百里江涯。有石嵯岈,水由石罅出,其響如雷,因名。

那咘水 在州東七里。以上諸水俱合流於定祿江。

石龍洲 在筆架山下。江中橫露石脊,出水不盈尺,長數十丈,似龍,故名。

長沙洲 在獅子巖下,江中橫攔。

龍灣洲 :在龍頭灣下。

金竹洲 :亦在龍頭灣下。

渠樂洲 :在鬥雞山下,江中突出。

魚影灘 在石人堡,江畔。石出如魚影。

龍頭灣 在新莊村下。江流九曲,若生龍蜿蜒,故名。

《玉帶沙 》在城西江畔,明媚可人。

《金帶沙 》:在新莊村,婉秀可愛。

隆安縣

三台山 在縣東岸二里,舊名岊橫山,其來脈西,自歸德九峰山迤邐而東,歷百餘里,於斯突起。其巔有三圓峰,連如筆架,秀異出群,江水旋繞。邑侯姚居易以新學向之,易名曰《三台山。八景》之一。

金榜山 在縣東十二里思龍《九圖》魚浩村。俗名「岊雅」 ,蓋取其清雅奇觀也。峭壁聳拔,四面方正,遙望儼然金榜懸掛,故又名「掛榜」 焉。山有巖有池,巖有三層,可容千人。中有蓮花塔一座,重疊如千頃波,有一石人端坐,相傳為希夷先生。旁有擎天柱,下有石盤,仰觀巖中,如雲如錦,種種下垂,尤為奇異。山頂有天然石池,池內有天星魚二尾。巖後石壁陡立,如屏如幛。其下草木森蔚,枝條奇古,恍若僊島。其南麓一谷尤奇,從麓拾級而升,即入谷口。山勢壁立,四面垂蘿,不可名狀。中有玉女井,上有明和洞。《谷入》三層,深邃可以避世。次谷之上為雷壇,壇之深處為飛雲谷、白猿崖,橫煙繞於香爐峰,中多古木,俯下,懸絕極矣。邑侯姚居易題曰「《第一洞天八景》之一。」

東獨秀山 在縣東五里,平地獨立,翠聳如削。西獨秀山 ,在縣西六里,特起田中。

多柄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思龍七圖匠算村。嘉靖二十七年,縣令姚居易過此,刻曰《南涯過蹟》。隆慶四年,提學僉事前知左州袁昌祚履畝經此,有文刻於石壁。

火焰山 一名夜光嶺,俗名「壘堊」 ,在縣東北三十里。自歸德至武緣諸山俱卑,此嶺獨高,上有深泉,水至潔。六七月間將入暮,嶺頂即騰異火,焰徹熒煌,其大如斗,或長或短,亭亭如黃冑形。人謂金精所融洩,或微雨則愈爛焉,故名《八景》之一。

岊桑山 在縣東三十里那重村。遙望江岸六里許,有異泉,山腰通一穴,深不可測。俗傳遇大風雨即有神龍從穴而入,穴邊樹隨風倒插,其跡可驗。若值天旱,此山白雲橫鎖,片片飛上,不出三日,時雨必至,鄉人藉以占雨。」 《八景》之一。「逍遙山 」 在縣東四十里,四面大山環繞,此山特立於中,高約四、五十丈,上有靈池,不溢不竭,週圍石筍盤列,如筆架、如物形,春夏每多雲霧籠罩山內若有五音依稀托響,如鼓樂之聲,其年必豐,否則災旱。邑人因每歲候之,以卜豐歉「《八景之一》。

龍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思龍七啚》過往村。峰嶂屈曲,形如生龍,下通一孔,春流不斷。嘉靖三十七年,縣令姚居易刻有「龍山」 二大字。

龍鴉山 在縣東六十里。《西鄉六圖》隴鴉村山有石巖,週闊二十餘丈,高十丈,中有石塔二座,一座高八九丈,其正壇擺列石筍,或高或低,列坐如人,俗呼為海岸菩薩。壇前二團石一座,高六七丈,中有一石,酷肖人形,旁石若齒若角,狀類蓮花,俗呼觀音坐蓮。又一石形如舞鳳,頂上有石,光圓如日,俗呼丹鳳朝陽。又有二團石,龜形綠色,若相逐然。又有二渦石,四角端正,似碁盤然上下無竅,自有泉潤。巖門賓山有八石人,俗曰八仙賀壽。又一石尖形如女子捧物,俗曰「王母蟠桃。」 縣令姚居易刻「僊洞」 二字,何一麒刻「迎僊洞」 三字。洞果奇絕,八景之一。

蓋橋山 在縣南三十里。高二十餘丈,在思龍、《九圖》龍扶村外。山上有巖,巖前有古木條橫架為橋。相傳神力所設,自神農時至今不朽云。石人山 ,在縣東二十里思龍、《九圖》博浪村上有一石,端坐山巔,絕似人形。隔江下岸又有一。

石似馬,仰首向人。古民相傳曰:「石人望馬。」 更有雷斧、雷鑿、棋盤等石列其旁,奇特怪異,俗云仙人仙馬遺跡云。

白馬山 在縣西南八里思龍七啚霸店村前。其山三面陡壁,上有白馬觀,故名。下有清泉,名曰「咘刀。」 昔人以為儂智高起兵入寇,斬馬插刀於此,遺跡尚存。

岊空山 在縣西三十里思龍十啚那遠村。山巔有巖,巖中有一橫孔,下通龍泉。其水湧出,流入小江,匯成深潭,清潔可愛。其山超出群阜,如將軍獨立。四面眾山,如士卒環拱擁護,有「長子帥師之勢。」

豬槽山 在縣西三十五里。山岩內橫架一木豬槽,亙古不朽。嘉靖丙午,泗城土官征海南回,異之,以寶舟泊於此,令勇士攀援而上,竟將木槽帶歸。至上林地,夜夢陰兵追取,驚覺股栗,乃速喚兵目置於野谷中,禱之而去,遂失其遺跡,俗相傳以為神物。

岊重山 在縣北十里。兩山對峙,一山如鼓,一山如旗,右一山高聳,眾山朝伏,人目為「將軍旗鼓。」

岊僕山 在縣南四十里。路旁有大岩,能容千人。先年,四洞賊潛藏其內,劫掠鄉村。自設縣後,盜賊始屏跡。

岊貓山 在縣東十二里西鄉八啚林村。枕江岸上有白石似貓,故名。

更阮嶺 在縣東四十里那重村。四面平坦,突結五峰,逆鎮大江,俗曰「梅花嶺。」 遙與梅龜拱揖,為縣下流鎮山。

梅龜嶺 ,在縣東五十里,廣三十里,樹木叢茂,鳥獸繁殖。其嶺高聳秀麗,居九曲上流,為縣關鎖,前設堡於此。

那龍嶺 在縣南半里。形勢端重,千嶂如驂。下有甘泉,清冽可愛。遇旱登此祈雨。

馬晚嶺 在縣南二里。有嶺盤旋秀麗,為縣下關。萬曆十六年,邑令袁公璧豎牌立義塚厲壇於此。有吉穴,積善者終獲之。

那覺巖 在縣東二里。其巖深不可測,傳云穿大江底,直通武緣,入至五、六丈許,其黑咫尺莫辨,欲入者以火枝相續,始可行云。

感昭巖 在縣西三里。巖有兩層,一層有小石居中端坐,其形如猴,俗人咸以「六祖」 號之。前有石柱、石鼓,擊之鏗然,韻致飛越。又有通天孔,直透巖頂。第二層群石參錯,似鳥似獸,石壁光彩,爛若星辰。巖外澗水纏流,清澈可掬,古曰「感昭」 ,今曰仙巖。歲旦,居民各攜酒餚遊玩。

感陽巖 在縣東六十里。西鄉八啚感陽村。巖內有神,鄉民春秋祀之,以相祈禱,名曰「三朝天子。」

龍床巖 在縣東二十里西鄉八啚巖內有一石,四方平正,其狀似床,石壁上有龍影纏繞巖畔,宛如龍然。江水漲沒,床不染滓,直對淥水江口。古民相傳,「時有黑風暗雲,水浪擊響,如奏鼓樂聲,忽有銅錢飛入巖內。遇者急取即得,稍緩則不見矣。」 《八景》之一。

三清巖 在縣西南十里思龍七《啚伐》壘村。山腰有巖四方,平正高闊,光明竅通。山背下有澗水瀠繞。古有三清廟,在隴村岸。宋元祐間,一日烈風大雨,香爐忽自移巖內,因塑三清神像,奉侍於此,祈雨屢應。

陽明洞 ,在縣西北四十里大江崖上有一洞,可容數百人。新建伯王陽明舟泊於此,命工划石,刻曰「陽明洞天。」 及刻《征撫思田文》一篇於石。八景之一。

萬家原 在縣東南六十里馬村,即大山也。延袤一百餘里,層岡疊阜,林木干霄,蔥青蒼翠,幽叢深邃。中多小澗清流。四面土田,灌溉攸賴。畫而欲陰晴,亦猶雨雲霧常接,隱現變幻,每一望之,迷離極目,亦一奇觀也。

釣魚石 在縣東五十里梅龜堡江畔生一石,彎立如老翁垂釣狀。水上又有一石,如魚貪餌,義蓋取此。

息耕石 在縣西南五十里思龍八啚籠村。耕者困憊,往往憩息於此。知縣姚居易刻「息耕」 二字於石上。

請幫助識別此字。「魚石」 在縣東三十里那重村。上有石壁,高一丈五尺,聳然峭立,現一人形,手揭請幫助識別此字。魚一尾。俗傳有人盜魚經此石過,雷震而死,故現此形。「大江」 發源自雲南曲靖府峨利州,原名「盤江」,漢曰「牂柯」,又名「豚水」,歷泗城、田州,從縣後迂迴旋曲而去,遶下五十里,灣成九曲,合武緣瀘江

又折下南至江鎮,會合太平府麗江,東注郡,流入於海。

龍床江 在縣東南三十里。內有一潭,名「龍湫。」 上多生蘭,多產藍魚,水極清冽。鄉人遇旱,取水求魚屢驗。

呵瀘江 在縣東六十里曲流村。江岸中多美魚,易為捕獲。其源發自武緣縣,流入大河,可通舟楫。

綠水江 ,在縣南二十五里。其水清潔深綠,大雨傾流,人常淹死,雄悍不可敵,喬建等邨田疇所資,亦水車數百。

九曲水 在縣東五十里曲流邨上。旋遶瀠迴,灣環九曲,如生龍活蛇之狀。洪水時,觀之尤美,實縣之勝境,為一邑之關鎖云。

沖柳溪 在縣城背。溪小流細注於江,村民賴以灌田。

沖利溪 在縣西。小澗細流入於江。

馱甘溪 在縣東二里。發源自武緣縣,魚甚肥美,流入大江。花羅村對岸。

馱良溪 在縣西十里。發源自萬承州,流於大江。思龍七八啚民作水陂以灌田。馱黿溪 在縣西北十里。發源自都結州,流經岊空山,以合大江。

投玉溪 ,在縣北三十里。發源自武緣縣,流合大江。

博樂溪 在城外三十里。發源自武緣界,流入大江、那漢等邨,資水灌田。江水漲甚,多魚網者常獲之。又名「逃軍坑。」

馱興溪 :在城南十五里。發源自萬承州。流至博浪邨,與馱溪相合,達于龍床大江。魚甚肥美。沿溪鄉邨作水車以灌田,極稱便利焉。那岊溪 :在縣南十里,流經咘請幫助識別此字。村,資其水以灌田。

馱淥溪 :在城南二十里。發源自萬承州,與馱興溪相合。溪村賴作水車以灌田。

墓烏溪 在縣城東南四十五里。發源自思同州明山,出大江,自古潭至方邨,灌田者賴之。橋峻溪 在縣城東南五十里。發源自永康州,流于大江。甘、滕二邨民灌田多賴之。霸店溪 在縣南七里,發源經咘請幫助識別此字。村七八兩啚,資水灌田。流至九啚那霸村下,分散無頭矣。墓烏龍潭 在縣東四十五里小那桐下墓烏橋下有潭,而小溪環之,泉水湧出,中多藍魚。淵深,龍所居也。四畔巉岩亂石,潭底極深,因水清澈,看之卻淺,內石碧綠如綺。日晡往視,遊魚千百,蕩漾可掬。或似龍鱗、或如金耀,迷離眩目。遇旱取水祈雨,屢驗八景之一。

清水潭 在縣東十五里。寬十餘丈,群魚所鍾。「一邊石」 、一邊嶺。

感馬潭 在縣東三十里,近《岊桑》地。泉水清潔,在巖洞中,鄉民汲之,有龍氣常換骨,插入巖石間,觀者落一石於中,鼞鞳四射,輒肅然而恐。祈雨亦取水焉。

深水潭 在縣東十五里。寬九尺,深不可測。藍魚雖多,難取。其水。春秋如靛,望者魂驚。

咘肯潭 :在縣南二十里。水甚清澈,木石幽森,景殊可玩。

壘楞池 在縣東南四十里。「村民李家納稅古池寬三十餘丈,深有四五十丈,中有亂石,或如馬鞍,或如鳥雀,日久污泥填沒。春水泛時,上抵那重,中遶那檂,并下距小那桐,淹沒田疇甚多。或數年乾一次,或十年乾一次,或二十餘年乾一次。若乾時,忽裂一孔,而水隨出如舊。隨乾隨出,極為奇異。但孔裂時,泉水急下」 ,人誤入即死。俗傳以裂孔之東西南北卜年之水旱豐歉云。更塘 ,在縣西南六十里思龍十二啚咎罔邨。廣潤數頃,魚利甚溥。往為萬、承州侵據,天下太平,正版籍始不敢讎。

古潭泉 在縣東五十里。其水貼山,一邊湍急,一邊靜注。巖上有石如龍骨,俗云「龍常在此脫骨。」 鄉人採以為藥,至今殆盡。

養濟泉 在縣南半里那龍邨。泉出嶺下,色最清潔,味甚甘美,冬月亦溫,四時汲之不涸。觀泉井 在縣南門中。通縣商民共汲之,秋冬不涸。。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