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483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八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四百八十三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八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八十三卷目錄

 楚雄府部彙考五

  楚雄府物產考

  楚雄府古蹟考陵墓附

  楚雄府猺獞峒蠻考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八十三卷

楚雄府部彙考五[编辑]

楚雄府物產考    通志府志合載[编辑]

府總

穀屬

秔     秫     糯粳     黃殼    ,烏嘴。

虎斑    紅芒    黍

稷     、小麥    、大麥

火麥    、《甜蕎麥   》《苦蕎麥》。

黃豆    、青豆    、「赤豆。」

白豆    、黑豆    、「菉豆。」

蠶豆    、《豌豆》

蔬屬

木耳    、蕨菜    、芥菜

扁豆    、薯芋    、山藥。

萵苣    、茼蒿    、花椒

王瓜    、東瓜    、豇豆

青菜    、白菜    、《越瓜》

菠菜    、甜菜    、莧菜。

芫荽    、芹菜    、苦菜

雜菌    、蒔蘿    、香蕈

「白森    」 葫《蘆    蟻》,䗥茄     蔥     韭。

蒜、薑    、栗窩菌

黃蘿蔔   。白蘿蔔。

果屬

葡萄    、木瓜    、枇杷

荸薺    、西瓜    、《茨菰》

櫻桃    、石榴    、《菱角》

松實    香《圓    桃》。

李     、梨     、柿。

竹屬

「紫竹    」 、《苦竹    》《荊竹》。

水竹    淡竹    、《刺竹》。

鳳尾竹

木屬

松     、柏     、柳

《木     楸     》椿。

槐     ,桐     桑

栗     、樟     㯶、夜合    、皁角    、棠梨。

花屬

桂花    、牡丹    、《海棠》

芍藥    、金雀    、萱草。

「薔薇    鶯。」 《粟    金鳳》

木槿    芙蓉    :「雞冠。」

《金錢    石》,《竹    杜鵑》。

梅花    ·「素馨    」 ,《瑞香》。

草蘭    、粉團    、草菊

《茉莉    》,「鶯𪃿    」 ,「白鶴」 ,「龍爪    」 ,「玉蘭    」 ,「扶桑。」

《紫薇    丁香    蝴蝶》。

梔子    、蓮花    、《山茶》

《地金蓮   》,《映山紅   》。《十姊妹》

《月月紅   》,西來菊   ,剪紅羅。

藥屬

半夏    、瓜蔞    、《常山》

白芨    、菖蒲    、牽牛。

苦參    、茵陳    、柴胡。

當歸    、黃芩    、薄荷

茴香    、紫蘇    、防風。

茯苓    、天冬    、香附。

石斛    、天南星   。牛蒡子。

何首烏   、蒼耳子   ,《一枝箭》。

車前子   、桑寄生   、龍膽草。

《續隨子   》益母草   乾葛。

荊芥    牛膝

獸屬

貓     :驢     、豹

熊     ,獺     ,麞,麂     ,兔     ,野豬。

竹鼠

禽屬

雉     ,《鵲     、燕》

「䲭     鳩     」 ,竹雞,《鷺鷥    》,《畫眉    》,鷓鴣。

「鵓鴿    白鷴    」 鸂𪆟,杜鵑    ,百舌    啄木。

水鴨    、《鵪鶉    》《鐵翅》

鶺,鴒    ,雞     ,鵝。

鱗屬

鯉     :鯽     鱔。

鰍     :螺螄    細鱗。

紅魚    白條    黃骨。

青魚    花斑

特產

青魚 ,出黑井,味佳。

藿香 、越瓜 ,俱出郡中。

響石 可為磬

白鹼 出定邊

火麻布 極粗,僅可為囊橐。

銀礦 出楚雄縣永盛廠、南安州表羅廠、石羊廠。按《州志》:「表羅今廢,另開馬龍廠。」

鐵 ,出定遠縣鎮南州鵝趕廠,土人用以鑄鍋及農器。

鉛 出楚雄永盛廠,礦砂煎成,鉛多銀少。鉛乃銀之母,銀乃鉛之精也。別廠無出。

鹽 黑井、琅井、阿陋、猴井所產,俱係商人運赴迤東雲曲、臨澂各府發賣。楚屬百姓反食姚安府「白井團鹽。」

擺彝布 ,比永昌織者較粗,擺彝自用。

按《府志》,「楚郡土瘠,物產無多。《舊志》」 所載,如石青、石綠、箭竹、翡翠之類,求之絕不可見。舉其見存者,著其出處。其他果蔬牲畜,所在皆同。姑存其名,以識一方所有。

楚雄府古蹟考        通志[编辑]

本府。楚雄縣附郭。

臥龍岡 在城西五里。以孔明過此得名。金蟾石 在城西八里鳴鳳山,有盤石,高五尺餘,闊倍之,裂隙處僅可容指,內稍闊深不可度。有物如蟾,絢金色,隱見不常。過者每以銀及貝投之,或視或㘅,然罕得遇。仙人蹟 在府西十里觀音山巔,大石上有巨人跡。

響石 在雲泉寺,擊之鏗然有聲。明正德間,中使錢能取去。

阜民城址 在今阜民村。按《府志》,「在府城十五里為阜民村」 ,城廢。

德江城 在府城西北二里。宋時,高昇泰封其姪量成築。按《府志》,「昇泰封其姪量成於威楚,築外城,號德江城。」 今廢。

𥔲嘉縣城 明萬曆中建,今縣,裁城存。高量成碑 在紫溪山之猢猻箐,其字跡磨滅。「峨碌晴嵐 」 峨碌山,每日將升,山嵐掩映,逾時不散,觀之如畫。

南峰鴈塔 在郡城南山。塔勢嶙峋,學宮文筆也。倒影泮池,殊增勝概。

《平山暮雨 》在城東五里。平岡蜿蜒,兩水映帶,每煙靄霏霏,不減瀟湘景象。

《北浦朝煙 》在城北半里。晨起四顧,煙氣濔漫,所謂「一村桑柘一村煙」 是也。

《廣嚴晨鐘 》在城西里許。廣嚴古剎,曉鐘初動,闔郡塵迷頓醒。後寺廢為學宮,今學廢為書院。蓮池夜月 ,池水澄清,月光蕩漾,夏秋芙蕖,香氣襲人,文場勝地也。其址猶存,今為梵剎。《龍岡夕照 》在城西十里。橫岡突兀,環抱龍川,斜照入江,煙霞變幻。相傳武侯經此,遂名龍岡。《莎澗清泉 》在城南三里許。箐曰白龍,號稱莎澗,泉冽而甘。或曰即擣練溪也。

「大驃」 、「小驃 」 :相傳蒙氏時有野馬二,風雨中鬥於原野,久之化為龍,大者入東南村塢,小者入西南山谷,僰人因以名村。

定遠縣

諸葛營 在磨盤山。相傳武侯劄營處。

望子硐 在縣西四里半牟尼山。相傳武侯駐軍於此以望子焉。

諸葛白石泉 ,在獨立山下。相傳武侯取水以足軍食。

仙人山 ,在長松鄉,相傳為仙人所化。

廢南寧縣 ,高氏專大理國政,命些莫酋徙民。

考證

三百戶於《黃蓬穽》。元初,以「黃蓬穽」 立百戶。後改為南寧縣。尋省入定邊縣。

廢光法寺 ,武侯南征駐師處,今廢。其石馬、石羊、石鼓與斷碣尚存。村民相傳「其地無蚯蚓蚊蟲,為武侯遺跡」 云。

《仙人跡 》,在木剌答山石上,有巨人跡,長二尺,廣七八寸。

《零水拖藍 》,在邑西二里,波光凝碧,映帶城西。《廣通縣》。

馬蹄痕石 在縣西清和鄉。崇巖上有六七馬蹄痕,或鑿之,經宿仍在。

仙羊 在縣西鳳山。四五月間,宿雨初霽,遠望山上有群羊,趨觀之則無,或謂蚊影所成。湯團箐 在翠屏山中。傳云「武侯班師,軍駐此山,乃臘月二十四日也。」 軍士多楚人,炊湯團祀竈,食餘傾之箐中。至今有小石,形類湯團。千戶所舊址 在縣東臥象山。元泰定初建,屬景東路。

石佛 在縣南六十里石洞哨,洞在懸巖峭壁,有石像端坐洞中。

《東岡魚躍 》邑東山岫崢嶸,霧隱雲開,有「魚躍龍門」 之勢。

《北麓》龍盤 ,「辰極土星。變幻曲折。霧集雲蒸,潛龍欲躍。」

《野鶴衡霄 邑東北》山勢高聳,如鶴翥衡天,掛月流雲,鍾毓靈秀。

《天馬行空 》。邑南兩峰合象,宛同神駿凌空。煙霧雲封,嘗慰甘霖睇望

《回磴朝陽 》。西陲鎖鑰,昂拱東岡。旭日昇輪,晴光先照。

《象山夜月 》,山勢馴伏,臥象宛然。掩映冰輪,雙清形影。

《鳥道九盤 》,縣東七十里。一線衡天,紆回九折。武侯駐節,羽扇橫空。時際晦冥,靈旗常見。《屏山古蹟 》縣北一山,端平正直,境內水出沙行,屹然砥柱,翠黛深凝,雲煙籠罩。武侯駐軍舊址猶存也。

《東橋煙柳 》,一水環流,岸蘆傍柳,遠嵐近黛,無際蒼茫。

西浦桃溪 ,西流清潔。夾岸桃溪,策馬行來,宛登仙徑。

定邊縣

諸葛營 有三:一在磨盤山,一在石羊牟山,一在法光山。

武侯臺 在縣西五里劉昇村。諸葛武侯南征,屯兵於此。

沐寨 在縣北十五里。明初,西平侯沐英征刀斯郎,柵木為營,今人呼為「總兵坡。」

自久寨 在縣東紫甸鄉。按《縣志》,在縣西八十里,即今阿渺後山。

夜臺《晚翠 》在縣西五里劉昇村。後武侯克服西南過此屯兵,有「夜月臺」 遺址。

沐寨朝陽 在縣北十五里總兵坡。明西平侯沐英於此。柵木為營,四面鞏固,日出則先射其墟。

溫泉解慍 縣東山,溫泉平地噴出如叢珠。後此地傾圮,又於此泉之右從山腰迸出,改置數椽,視前更勝。左臨高峰,有亭翼然,浴罷舒嘯於此。

石洞《凝秋 》,在縣南六十里。洞在懸崖峭壁間,其中澗水潺湲,林木交錯,四時陰翳蔽日,凄若秋深。

《北山偃月 》縣北有山,兩峰相夾,高出雲表,望之形似偃月。

東嶺停雲 縣東,溫泉之上,常有雲氣被覆。景陽蒼松 縣北十里總兵坡太極山前有蒼松虯枝,飛翠無際。

《太極風竹 》,縣西北三十里太山,頂有石佛二,竹生四圍,每落葉即隨風掃去。

瓦晟吳柵 在州東南。山巔稠疊,林麓四周皆黑。爨,蠻祖瓦晟吳立柵其上。

神石 在鳳凰山巔,高數丈,形狀怪異。土人每歲以金貼其頂,有禱即應。按《府志》,蒙氏號為南嶽社靈安邊之神,元改封碌摩神。《古記》此神自黑習山欲徙之大理,值雞唱曉,遂不能行,化為石。土人見有乘白馬著黃袍者之神曰:「上帝敕我為此地神,福祐汝民。」 土人遂禱祀焉。

《紅石巖碑 》明萬曆中,都司張守仁勦野賊,斬四渠長,埋其首,立石碑於上,勒「鎮壓土彝」 四字。碑存。

《黑石 》元泰定間,大星隕於𥔲嘉之「黑初《山化》。」

為黑石,狀如東瓜,上有點如星,擊之鏘然有聲。人不言,舉之則動,言則弗動。土人以為怪,積薪焚之,雷雨交作,眾懼而止。明嘉靖間,知縣楊江永移置土地祠。

蛟砂石 在縣西五十里上江河弔索洞。相傳,每春雷雨,有蛟據河石吐涎。土人先炊飯甑,急取蒸之,皆成珠砂,少緩則化為土。今無。

《烏嶺瑞霞 城》東北烏龍山,返照射之,晴雲五色,不啻赤城霞起。

「文峰挺秀 峰」 當學宮之南,聳立雲際,省元輩見說者以為文峰。

鎮南州

和子城址 在州東一里。閣羅鳳伐東爨,侵峨。取此城今存。仙人骨, 出州東南。山中有碎石如硝,掘而粉之,可以瘳疾。俗傳仙人張明亨遺蛻瘞此。石鼓城, 在州東二十里,蒙氏征東爨時置縣,今廢。

治水塔 :在黑井西北。背鳳山,臨龍潭。昔有洪水泛濫,因建塔以鎮之。

《天生碑 》,在萬春山真覺寺側,離井二里許。其碑不琢而成,製於元至正年間。碑文為風雨所蝕,元提舉完者禿書丹其上。

李賢者泉 ,在利潤坊。相傳,昔有貧媼,鬻腐營生,嘗苦無泉。偶有老叟自稱「李賢者」 ,引媼往視崖畔,以杖指示,石裂泉出,至今賴之。

諸葛泉 ,在黑井北五里許。相傳武侯過此覓水得泉云。

浣手池 在絕頂崖畔。相傳佛祖過此說法,龍神獻水洗手云。

「鐸風臺 」 在賢泉石崖畔。

神石 在琅井奇峰山麓。石高丈許,開井時即著靈異,土人祀之。

《引滄浪 》在寶華山後,懸崖石壁有泉一道,日出則流,日入則止,即聖泉源也。

龍神石 在力戈村。相傳,元初,有龍出巨石中,化為嬰孩。術士過之,聞啼聲,覓而抱歸。行二里,風雨忽作,遂成一石。土人立廟奉為神。至今巨石孩形尚存箐中。

《金峰曉日 》金雞山,峰特起,碧繪青霄,旭日初昇,如仙掌託出。

珠盤疊翠 :州治北十五里。十八盤山。峰回路轉,聯絡如珠。

桂井浮香 州治東五里。井泉獨美,桂樹雙榮。旁建八角亭,為遊玩之所。今桂無存,亭亦廢。古城煙雨 州治東二里,古雞和城址。石壁臨河,群峰繞岸,浮屠插天,宛然畫圖。

《寒泉夜月 》州治西五里西山寺前。地當絕頂,井泉清冽,月照水中,光華四映。

《鸚鵡來青 》,即鸚鵡山,逼向州城。嵬然聳秀,登臨四望,風景全收。

《苴水盤龍 》白龍河出苴水,環城九曲,光飛白練,勢若盤龍。

《平橋煙雨 》:州治西六里。一壁斷峰,千頃平疇,橋跨清瀾,寺環弱柳,行人每憩於此。

陵墓附[编辑]

元金牌司墓 在廣通縣羅苴甸西山。傳為元時授亞中大夫、威楚開南等路總管高禾成葬處。

明楊文烈墓 在府城北三里。

楚雄府猺獞峒蠻考[编辑]

後漢

明帝永平元年秋八月《越巂姑復彝》叛州郡討平之。

按《後漢書明帝本紀》云云。按《西南彝傳》:「永平元年,姑復彝復叛,益州刺史發兵討破之,斬其渠帥,傳首京師。後太守巴郡張翕,政化清平,得彝人和,在都十七年卒。彝人愛慕,如喪父母。蘇祈叟二百餘人,齎牛羊送喪,至翕本縣安漢,起墳祭祀。詔書嘉美,為立祠堂。」

安帝元初三年。夏五月。越巂徼外彝舉種內屬按《後漢書安帝本紀》云云。按《西南彝傳》。元初三年。郡徼外彝大羊等八種。戶三萬一千。口十六萬七千六百二十。慕義內屬。

四年冬十二月,越巂彝寇遂久,殺縣令。

按安帝本紀云云

六年,永昌、益州蜀郡彝叛,與越巂。彝殺長吏,燔城邑,益州刺史張喬討破之。

按《安帝本紀》云云,按《西南彝傳》,「時郡縣賦斂煩數,五年,以卷彝大牛種封離等反畔,殺遂久令。明年,永昌、益州及蜀郡,彝皆叛應之,眾遂十餘萬,破壞二十餘縣,殺長吏,燔燒邑郭,剽略百姓,骸骨委積,千里無人。詔益州刺史張喬選堪能從事討之,喬乃遣從事楊竦將兵至楪榆擊之,賊盛走敢進。」 先以詔書告示三郡,密徵求武士,重其購賞。乃進軍與封離等戰,大破之,斬首三萬餘級,獲生口千五百人,資財四千餘萬,悉以賞軍士。封離等惶怖,斬其司謀渠帥詣竦乞降,竦厚加慰納,其餘三十六種皆來降附。竦因奏「長吏奸猾侵犯蠻彝者九十人,皆減死。」 州中論功,未及上,會竦病創卒。張喬深痛惜之,乃刻石勒銘,圖畫其像。天子以張翕有遺愛,乃拜其子湍為太守。彝人懽喜,奉迎道路,曰:「郎君儀貌類我府君。」 後湍頗失其心,有欲叛者,諸彝耆老相曉語曰:「當為先府君故。」 遂以得安。後順、桓間,廣漢馮顥為太守,政化尤多異跡云。

安帝永寧元年冬十二月,《永昌》徼外「撣國遣使貢獻。」

按《安帝本紀》云云,按《西南彝傳》:「永寧元年,撣國王雍由調復遣使者詣闕朝賀,獻樂及幻人,能變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馬頭,又善跳丸,數乃至千,自言我海西人,海西即大秦也,撣國西南通大秦。明年元會,安帝作樂於庭,封雍由調為漢大都尉,賜印綬金銀綵繒各有差也。」

延光二年春正月,旄牛彝叛,寇靈關,殺縣令。益州刺史、蜀郡西部都尉討之。

按《安帝本紀》云云,按《西南彝傳》,延光二年春,「旄牛彝叛,攻零關,殺長吏。益州刺史張喬與西部都尉擊破之。於是分置屬郡屬國都尉領四縣,如太守。」

《通志》
[编辑]

楚雄縣土縣丞

自漢、唐、宋、元,楊氏世守此土。元末,楊允廉為縣丞,傳楊益。明初歸附,授世職,從征麓川及緬有功。沿至楊紹先傳弘道,「弘道」 傳宗儒,宗儒傳春盛。

皇清平滇,春盛投誠,仍授世職。子秀襲。秀死,今,楊世

勳現襲

定遠縣土主簿

李氏先世為定遠土知縣。元末,李祿久以軍功授總兵,仍掌本縣印務。明初,歸順有功,賜敕仍授知縣。傳李苴,奉敕改授本縣土主簿。沿至李文傳國用,國用傳玉,玉傳世卿。

皇清平滇,世卿投誠,仍授世職。順治十八年,世卿故。

子李濬於康熙四年十二月內奉文承襲。濬死,弟李濟襲。今李得晟現襲。

廣通縣回蹬關土巡檢

明洪武十七年,楊保歸順,隨征有功,授土巡檢。沿至楊光寵,光寵傳懋勳,《懋勳》傳忠祚,《忠祚》傳忠藎。

皇清平滇,忠藎投誠,仍授世職。康熙八年,忠藎病故。

子楊宗,於九年七月內奉文承襲。

沙矣舊土巡檢

明洪武十五年,蘇誠充里井竈長,解鹽入省,投見沐西平,授把總。二十八年,武定賊者歹劫課,誠率鄉兵斬者歹,奏授巡檢。沿至蘇,作《得傳》登,《登傳》、起鸞,《起鸞傳鑑》。

皇清平滇,鑑投誠,仍授世職。子「蘇承宗襲。」

廣通縣土主簿

明初段時可歸附,除授前職,沿至段佳蔭。

皇清平滇,佳蔭投誠,與堂弟佳琳納頌,未題職,除。

定遠縣土縣丞

明洪武十六年,蠻長刁思良叛。阿魯捐助糧餉,奮勇效謀,擒獲思良,沐西平,奏授土縣丞。沿至阿天明傳廷相,《廷相》傳應鶤,《應鶤傳》《志經》。

《皇清平滇志》經投誠,仍授世職。康熙五年,志經故子。

阿世忠於八年六月內奉文承襲。世忠故,弟世勳襲;「世勳」 故,子阿抱琛候襲。

鎮南州土同知

元末,段良為金齒路僉事。明洪武十五年效順,授土州同。萬曆間沿至段欽傳承祖,承祖傳明柱,明柱傳光先,光先傳光贊。

皇清平滇,光贊投誠,仍授世職。

土州判

元末,陳均祥為威楚路土官。明洪武十五年,效順宣力,十六年授土州判,三十五年入覲。永樂七年再入覲,賜誥命。萬曆間,沿至陳國試傳景勳,景勳傳夢桂,夢桂傳膳科,膳科傳昌虞。

皇清平滇,昌虞投誠,仍授世職

鎮南關土巡檢

明洪武初,楊堂征南有功,授土巡檢。沿至《楊世惠,傳》班,班傳繼祖。

皇清平滇,繼祖投誠,仍授世職。子可喬,候襲。

阿雄關土巡檢

明洪武間,者伯隨征有功,授土巡檢。沿至者利:仁傳璧峰,《璧峰》傳祚,祚傳文,文傳光祖。

皇清平滇,光祖投誠,仍授世職。

鎮南州英武關土官

明洪武二十三年,張禾歸順。從征有功,授土巡檢。沿至張九思傳斗,斗傳世廕,廕傳世俊。

皇清平滇,世俊投誠,仍授世職。康熙二年,俊年老,請

以子爵承襲。今已革除。

沙橋驛土官

明洪武初,楊子均歸順。從征有功,授土驛丞。沿至《楊儀傳》紹宗,紹宗傳韜。

皇清平滇,韜投誠,仍授世職,今革除。

琅井土舍

其先李普政,明初歸附,授琅井土官巡捕。沿至李化、定遠縣,又有把事王氏、黑鹽井土官樊氏、楊氏,今俱革除。

僰種

男子以帕為冠,婦女出,輒以帕覆頂面,別有鄉語。居室器用與漢人同。性頗淳勤稼穡,有為商賈者。自元迄今,間有舉貢生員輩出。

猓玀

有白、有黑。白,狡而黑樸。山居田少食蕎,纏頭跣足。婦人辮髮,用布裹頭。不分男女,俱被羊皮。嫁女與皮一片,繩一根為背負之具,或用筍殼為帽,衣領以海蚆飾之。織麻布、績麻線市賣之。星回節,列炬吹笙,趺坐以歌和之。飲酒為樂。其祝以鈴,其占以蚆錢草籤或雞羊骨為之。相見亦有尊卑上下之禮。交易用木刻記,數見漢人輒避。性畏鬼,親死既葬,遇有疾,即謂父母作祟,開塚取骨而視之,以驗吉凶。

羅武

「狀類猓玀,獷詐好訟。有書字,女不著褲,繫桶裙,衣不開胸襟,從首領而掛之。」 又《廣通縣志》云:「畏痘疹,村鄰有出者,即移遠去。婦辮髮數道,圍繞纏頭,耳墜銅環,形如鈴,有下墜及肩者。」 又《定遠縣志》云:「其性愚朴,居山中,住草房,種苦蕎雜糧而食之。男子纏頭跣足,女人織毛布為衣,裹頭用布,下綴纓花,腰著桶裙,手綰銅鐲」 ,居家亦知有禮。

擺彝

性畏暑而喜寒,近水為居,冬入水浴,另有「書」 字,或漆其齒,或漆其身。

猓黑

居深箐,擇叢篁蔽日處,結茅而居。遇有死者,不殮不葬,停屍而去,另擇居焉。

和泥

男婦善彝歌:男子剪髮齊眉,衣不掩脛;婦人辮髮,飾以海貝、紅絨、青綠燒珠為纓絡,垂於頭額。桶裙無襞;女子以紅、黑布相間,綴於裙之左右。既適人,則以藤絲圈束膝下。婚姻,男以水潑、女足為定。飲酒,以一人吹蘆笙為首,男女牽手周旋跳舞為樂。死者,葬以雞,雌雄各一,殉之摩察。

黑爨之別種也。蠻音「鴂舌」 形貌麤黑。男女以青白布裹頭。不知盥櫛。其性遇強則畏,遇弱則凌。《扯蘇》

性強悍多為野賊

蒲蠻

山居火種,婦人織火麻布為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