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第070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曆象彙編 歲功典 第六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曆象彙編 第七十卷
曆象彙編 歲功典 第七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

 第七十卷目錄

 仲秋部紀事

 仲秋部雜錄

 仲秋部外編

歲功典第七十卷

仲秋部紀事[编辑]

《詩經豳風》「七月章,八月萑葦。」朱注七月暑退將寒,是歲 禦冬之備亦庶幾其成矣。又當預擬來歲治蠶之用, 故於萑葦既成之際而收蓄之,將以為曲薄也。 「八月載績。」正義「績」,緝麻之名。八月絲事畢而麻事起,故 始績也。

《八月》,其穫。朱注《穫》禾之早者,可穫也。

八月剝棗。朱注《剝》,擊也。

八月斷壺。朱注《壺,瓠》也。

《周禮·天官·司裘》:「中秋獻良裘,王乃行羽物。」訂義鄭康成 曰:「良,善。仲秋鳥獸毛毨,因其良時而用之。」良裘,《玉藻》 所謂「黼裘歟。」鄭司農曰:「行羽物,以羽物飛鳥賜群吏。」 《春官籥章》,中春晝擊土鼓龡豳詩以逆暑。中秋夜迎 寒亦如之。訂義易氏曰:中秋為歲陰之中,夜為宵陰之 中,如是而迎寒,與《堯典》所謂「宵中星虛,寅餞納日」同 意。萬物生於土,反於土,則土者物之終始也。逆暑迎 寒,所以皆擊土鼓焉。

《夏官·大司馬》:「中秋教治兵,如振旅之陳。」訂義崔氏曰:「中 秋陰氣始肅,在於殺物,故用治兵為稱。」

《司弓矢》中秋獻矢箙。訂義薛氏曰:《槁人》曰:「春獻素,秋獻 成。」鄭氏亦謂「矢箙春作秋成」,是矢箙之制,必以秋而 成。

《穆天子傳》:「仲秋丁巳,天子射鹿於林中,乃飲於孟氏, 爰舞白鶴二八。」

仲秋甲戌,天子東遊,次於雀梁,蠹書於羽陵。

《孔庭纂要》:「周靈王二十一年庚戌,即魯襄公二十一 年,是年冬十月庚子日,先聖生。」十月庚子,即今之八 月二十七日。

《祖庭廣記》:顏氏禱於尼丘升之谷,草木之葉皆上起。 降之谷,草木之葉皆下垂。及懷妊,十月而生,是夕有 二龍繞室,五老降庭。五老者,五星之精也。顏氏之房 聞鈞天之樂,空中有聲云:「天感生聖子,故降以和樂 之音。」

《左傳昭公十七年》冬,有星孛於大辰,西及漢。申須曰: 「彗所以除舊布新也,天事恆象,今除於火,火出必布 焉,諸侯其有火災乎?」梓慎曰:「若火作,其四國當之,在 宋、衛、陳、鄭乎?水火之牡也,其以丙子若壬午作乎?水 火所以合也。若火入而伏,必以壬午,不過其見之月。」 夏之八月,辰星見在天漢西,今孛星出辰西,光芒 東及天漢,天道恆以象類告示人。今火向伏,故知當 須火出,乃布散為災。牡,雄也。丙午火,壬子水,水火合 而相薄,水少火多,故水不勝火。火見,周之五月。《冬》 以十月為初,故以夏之八月解之。

《風俗通義》:「周秦常以八月遣輶軒使採異俗方言,藏 之祕府。」

《漢書高帝本紀》:「四年八月,初為算賦。」《漢儀注》:「民年 十五以上,至五十六,出賦錢,人百二十為一算,為治 庫兵車馬。」

十一年秋發上郡北地隴西車騎巴蜀材官。《材官》 騎士習射御,騎馳戰陳。常以八月,太守、都尉、令長丞 會都試課殿最。水處則習船。

《武帝本紀》元光五年「八月,徵吏民有明當世之務、習 先聖之術者,縣次給食,令與計偕。」計者,上計簿使 也。令所徵之人與上計者俱來,而縣次給之食。 《宣帝本紀》:「元康四年秋八月,賜故右扶風尹翁歸子 黃金百斤,以奉其祭祀。又賜功臣適後黃金,人二十 斤。」

《西京雜記》:「戚夫人侍兒賈佩蘭,後出為扶風人段儒 妻。說在宮內時,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圍棋,勝 者終年有福,負者終年疾病。取絲縷就北辰星求長 命,乃免。」

《漢書兩龔傳》:「昭帝時,涿郡韓福以德行徵至京師,賜 策書束帛遣歸,詔長吏以時存問,常以八月賜羊一 頭,酒二斛。」

神爵三年秋八月詔曰:「吏不廉平則治道衰今小吏 皆勤事而奉祿薄欲其無侵漁百姓難矣。其益吏百 石以下奉十五。」

《成帝本紀》:河平三年「八月,謁者陳農使使求遺書於 天下。」

《漢舊儀》:「皇帝惟八月酎,車駕夕牲牛以絳衣之。皇帝 暮視牲,以鑑燧取水於月,以火燧取火於日,為明水火,左袒,以水沃牛右肩,手執鸞刀,以切牛毛薦之,即 更衣,侍中上熟,乃祀之。」

《後漢書百官志》:「外十有二州,每州刺史一人,諸州常 以八月巡行所部郡國,錄囚徒,考殿最。」

《鄧彪傳》:「彪為太尉,在位清白,為百僚式。元和元年,賜 策罷,詔河南尹遣丞存問,常以八月旦奉羊酒。」 《章帝本紀》:「章和元年八月己丑,遣使祠沛高原廟、豐 枌榆社。」

《宋書禮志》:漢安帝元初四年詔曰:「《月令》仲秋養衰老, 授几杖,行糜鬻,方今八月。按比方時郡縣多不奉行, 雖有糜鬻糠秕,泥土相和,半不可飲食。」按此詔漢時 猶依《月令》施政事也。

《後漢書安帝本紀》:延光三年「八月戊子,潁川上言,麒 麟一、白虎二見陽翟。」

《杜蘭香傳》:蘭香以建興四年春,數詣張碩。至其年八 月旦復來,出薯蕷子三枚,大如雞子,云「食此令君不 畏風波,辟寒溫。」

《魏志周宣傳》:宣為郡吏,太守楊沛夢人曰:「八月一日, 曹公當至,必與君杖,飲以藥酒。」使宣占之。是時黃巾 賊起,宣對曰:「夫杖起弱者,藥治人病,八月一日,賊必 除滅。」至期,賊果破。

《宋書·禮志》:「魏明帝太和四年八月,帝東巡,遣使者以 特牛祠中嶽。」

《晉書武帝本紀》:「魏咸熙三年八月,長人見於襄武,長 三丈,告縣人王始曰:『今當太平』。」

《十二真君傳》:「許遜舉孝廉,拜蜀旌陽令,慕道棄官,歸 師大洞君。吳猛,傳三清法要,至太康二年八月一日, 於洪州西山,舉家四十二口,白日拔宅上昇。」

《隋書禮儀志》:「建武元年,創有太社、帝社、太稷凡三壇, 門牆並隨其方色。每以仲秋,并令郡國縣祠社稷、先 農,縣又兼祀靈星、風伯、雨師之屬。」

《晉書元帝本紀》:太興二年「八月,肅慎獻楛矢石砮。」 《孝武帝本紀》:「太元十一年八月庚午,封孔靖之為奉 聖亭侯,奉宣尼祀。」

《博物志》舊說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濱者,年 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於槎 上,多齎糧,乘槎而去,十餘日中猶觀星月日辰,自後 芒芒忽忽,亦不覺晝夜。去十餘日,奄至一處,有城郭 狀,居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 飲之,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說來意,并 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都,訪君平則知之。」竟不 上岸,因還。如期後至蜀,問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 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

《搜神記》:「東越閩中有庸嶺,高數十里,其西北隙中有 大蛇,長七八丈,大十餘圍,土俗常懼,或與人夢,或下 諭巫祝,欲得啗童女,年十二三者,都尉令長共請求 人家生婢子,兼有罪家女養之。至八月朝祭,送蛇穴 口,累年已用九女。將樂縣李誕家有小女名寄,應募 欲行,父母不可禁止,乃告請好劎及咋蛇犬。至八月」 朝懷劎將犬先將數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 蛇便出。頭大如囷,目如二尺鏡,聞餈香氣,先啗食之。 寄便放犬,犬就嚙咋,寄從後斫得數創瘡,痛急,蛇因 踊出而死。於是寄女緩步而歸。越王聞之,聘寄女為 后。

《元嘉起居注》:「泰始二年八月,嘉蓮一雙,駢花並實,合 跗同莖,生豫章鱧湖。」

《南史梁孝元帝本紀》:「帝母在采女次侍,始褰戶幔,有 風回裾,武帝意感幸之。采女夢月墮懷中,遂孕,天監 七年八月丁巳生。帝舉室中非常香,有紫胞之異,武 帝奇之,因賜采女姓阮,進為修容。」

《梁書扶南國傳》,「大同三年八月,高祖改造阿育王寺 塔,出舊塔下舍利及佛爪髮。髮青紺色,眾僧以手伸 之,隨手長短,放之則旋,屈為蠡形。」

《南史梁武帝本紀》:大同五年「八月乙酉,扶南國獻生 犀。」

《顏氏家訓》:「梁孝元帝年少之時,每八月六日載誕之 辰,常設齋講。」

《梁書林邑國傳》,「林邑國大姓,號婆羅門,嫁娶必用八 月,女先求男」,由賤男而貴女也。

《北史魏文成帝本紀》:興安二年「八月戊戌,詔曰:『朕即 位以來,風雨順序,眾瑞兼呈。又於苑內獲方寸玉印, 其文曰『子孫長壽』,群公卿士咸曰休哉』。豈朕一人克 臻斯應,實由天地祖宗降祐之所致也。思與兆庶,共 茲嘉慶,其令百姓大酺三日。」

《魏孝文帝本紀》:「帝諱宏,皇興元年八月戊申,生於平 城紫宮,神光照室,天地氛氳,和氣充塞。」

《魏書禮志》太和十五年:「八月壬辰,詔郡國有時果可 薦者,並送京師,以供廟饗。」

《北齊書神武帝本紀》,天平三年「八月丁亥,神武請均 斗尺,班於天下。」

《酉陽雜俎》:烏山下無水,魏末有人掘井,遇磐石,下有水流洶洶然,遂鑿石穿水,北流甚駛。俄有一船觸石 而至,匠人窺船上,得一杉木板,板刻字曰:「吳赤烏二 年八月十日武昌王子義之船。」

《北齊書文宣帝本紀》:「天保九年八月,帝如晉陽。先是, 發丁匠三十餘萬,營三臺於鄴下,因其舊基而高博 之,大起宮室及遊豫園。至是,三臺成,改銅爵曰金鳳, 金獸曰聖應,冰井曰崇光。」

《孝昭帝本紀》:皇建元年八月壬辰,詔分遣大使巡省 四方,觀察風俗,問人疾苦,考求得失,搜訪賢良。景申 詔九州勳人有重封者,聽分授子弟,以廣骨肉之恩。 《荊楚歲時記》:八月十四日,「民並以朱水點兒頭額,名 為天灸」,以厭疾。又以錦綵為眼明囊,遞相餉遺。《述 征記》云:八月一日作五明囊,盛取百草頭露洗眼,令 眼明也。《續齊諧記》云:弘農鄧紹嘗以八月旦入華山 採藥,見一童子執五綵囊,承柏葉上露,皆如珠滿囊。 紹問用此何為,答曰:「赤松先生取以明目。」言終便失 所在。今世人八月旦作眼明袋,此遺象也。或以金薄 為之,遞相餉焉。

《隋書文帝本紀》:開皇四年「八月甲午,遣十使巡行天 下。」

《大業雜記》:「煬帝築西苑,周二百里,其內造十六院。每 秋八月月明之夜,帝引宮人三五十騎人定之,後開 閶門入西苑,歌管達曙。」

《唐書百官志》:「太府寺主簿,掌印省鈔目,勾檢稽失,平 權衡度量。歲以八月印署,然後用之。」

節度使,歲以八月考其治否,「銷兵為上考,足食為中 考,邊功為下考。觀察使以豐稔為上考,省刑為中考, 辦稅為下考。團練使以安民為上考,懲奸為中考,得 情為下考。防禦使以無虞為上考,清苦為中考,政成 為下考;經略使以計度為上考,集事為中考,修造為 下考。」

《太宗本紀》:「貞觀二年八月甲戌,省冤獄於明堂。」 《唐會要》:「貞觀四年八月十九日丙午,詔三品以上服 紫,四品、五品以上服緋,六品、七品以綠,八品、九品以 青。」

貞觀二十一年八月十七日,骨利斡遣使朝貢,獻良 馬百匹,其中十匹尤駿。太宗奇之,各為製,名曰「十驥。」 永徽二年八月二十九日,下詔:來月一日太極殿受 朝。此後每五日一御太極殿視事,朔望朝即,永為常 式。

永徽六年八月二十九日己酉。京東西二市置常平 倉。置常平司官。

景龍元年八月二十五日,長子縣嘉禾合穗。

《唐詩紀事》:景龍三年八月三日,幸安樂公主西莊。李 適詩:「平陽金牓鳳凰樓,沁水銀河鸚鵡洲。綵仗遙臨 丹壑裏,仙輿暫幸綠亭幽。前池錦幔蓮花豔,後嶺香 爐桂蕊秋。貴主稱觴萬年壽,還輕漢武濟汾遊。」 《唐會要》:景龍三年八月,令特進佩魚散職。佩魚自茲 始。

景雲三年八月二日庚寅。敕諸州置司田參軍一員。 《事物紀原》。唐先天二年八月二十日。封西嶽為金天 王。

《唐會要》:開元六年八月十四日,制「令中書門下及文 武百官入乾元殿,就東廊觀書內庫出絹綵,分賜褚 無量及四庫官有差。」

《集異記》:唐裴伷開元七年都督廣州。仲秋夜漏未艾, 忽然天曉,星月皆沒,禽鳥飛鳴,舉郡異之,未能喻,然 已晝矣。裴公於是衣冠而出,軍州將吏則已集門,遽 召參佐洎賓客至,即詢挈壺氏,曰:「常夜三更尚未也。」 因留賓客於廳事,共須日之昇。良久,天色昏暗,夜景 如初,官吏執燭而歸。詰旦命使四訪,合界皆然。北訪 湘嶺之北,則無斯事。數月後,有商舶自遠南至,謂郡 人云:「我八月十一日夜舟行,忽遇巨鼇出海,舉首北 向,而雙目若日,照曜千里,毫末皆見。久之復沒,夜色 依然。」徵其時,則裴公集賓僚之夕也。

《舊唐書明皇本紀》:「開元十七年八月癸亥,上以降誕 日,讌百僚於花萼樓下。百寮表請以每年八月五日 為千秋節,王公以下,獻鏡及承露囊。天下諸州,咸令 讌樂,休假三日,仍編為令。從之。」

《隋唐嘉話》:源乾曜、張說以八月初五,今上生之日,請 為千秋節,百姓祭,皆就此日,名為「賽白帝。群臣上萬 歲壽。王公戚里進金鏡綬帶,士庶結綵承露囊,更相 遺問。」

《唐書張九齡傳》:「初,千秋節,王公並獻寶鑑,九齡上《事 鑒》十章,號《千秋金鑑錄》。」

《唐月令注》:「明皇生於八月,以仲秋日月會於壽星,特 置壇,用千秋節日祭老人星及角、亢七宿,著之常式。」 《唐書明皇本紀》:「開元十八年八月丁亥,上御花萼樓, 以千秋節百官賀。賜四品以上金鏡、珠囊、縑綵,五品 以下衣帛有差。」

《禮樂志》:「明皇嘗以馬百匹,盛飾分左右,施三重榻,舞傾杯數十曲,壯士舉榻馬不動。樂工少年姿秀者十 數人,衣黃衫、文玉帶,立左右。每千秋節舞於勤政樓 下。其日,內閑廐使引戲馬,五坊使引象犀,入場拜舞。 宮人數百,衣錦繡衣,出帷中,擊雷鼓,奏小破陣樂,歲 以為常。」

《五行志》:「開元二十二年八月,榆關虸蚄蟲害稼,入平 州界,有群雀來食之,一日而盡。」

《唐會要》:開元二十四年,請兩京各改一殿,以「萬壽」為 名,千秋節會百僚於此殿。

天寶四載八月戊子,有斑鹿產白鹿,於苑中獻之。上 曰:「縞質霜毛,變林虞之獸族;殊姿馴性,實雲駕之龍 媒。」

《唐明皇實錄》:天寶七載,蕭照等請改「千秋節」為「天長 節」,從之。

《開元天寶遺事》: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葉白蓮數 枝盛開,帝與貴戚宴賞焉,左右皆歎羡久之,帝指貴 妃示於左右曰:「爭如我解語花。」

《唐書禮樂志》:「上元元年,肅宗以歲旱罷中小祀。而文 宣之祭,至仲秋猶祀之於太學。」

《唐會要》:上元元年八月二十一日戊戌,敕「一品以下 文武,並帶手巾、算袋、刀子、磨石。」

《唐書禮樂志》:「永泰二年八月,修國學祠堂成,祭酒蕭 昕始奏釋奠,宰相元載、杜鴻漸、李抱玉及常參官、六 軍將軍就觀焉。」

《唐會要》:元和二年八月二十四日,敕:鄉貢明經進士 見訖,就國子學官講論,質定疑義,仍令百僚觀禮。 《通鑑》太和七年,李德裕請依楊綰議,進士試論議,不 試詩賦。八月庚寅,停試詩賦。禮部奏:「先試帖經,略問 大義,次試議論一首,大義以通二通四為格。」明年後, 並依此例。

《舊唐書文宗本紀》:太和九年八月「丁丑,幸左軍龍首 殿,因幸梨園含光殿,大合樂。」

《通鑑》:「大中元年八月,上崇睦兄弟,作雍和殿於十六 宅,數臨幸,置酒作樂。」

《唐會要》:「宣宗大中三年八月己丑,既復河、湟,河、隴高 年千餘見闕下,天子為御延喜樓,賜冠帶。」

《酉陽雜俎》:「八月四日,勿市履屣。」

《傳載略》:武肅王天祐丙寅,思欲拓捍海塘。先是江心 有石,即秦望山腳,橫截波濤中出崔嵬然,商旅船到 此,輒為風濤所困而傾覆,遂呼此為「羅剎石。」我國八 月既望,必迎潮設祭,動樂鼓舞於上,尋命更呼「鎮江 石。」開平已來沙漲,遂作木闌圍頂,今祭江亭是也。 《楓窗小牘》:吳越忠懿王以天成四年八月二十四日 四鼓生。

《玉海》:「周恭帝八月四日誕,為天壽節。」

《遼史太宗本紀》:天顯五年「秋八月丁酉,以大聖皇帝、 皇后宴寢之所,號日月宮,因建日月碑。」

《玉海》:建隆元年八月十九日丙戌,有司請造新量衡, 以攽天下。詔精考古制,按前代舊式作之,禁私造者。 乾德四年八月九日辛丑,召宰臣宴紫雲樓下,論及 民間事,謂趙普等曰:「下愚之民,不分菽麥,如藩侯不 為撫養,務行苛虐,朕斷不容之。」普等曰:「陛下愛民如 此,堯舜之用心也。」

乾德五年八月,有象自嶺南來,至都城外獲之。其後 吳越、廣南、交州繼獻象四十五頭,於南薰門外玉津 園東北置養象所,作「馴象旗。」

《宋史五行志》:「端拱元年八月,廣州鳳集合歡樹下,得 芝三本。」

《宣和書譜》:秦忠懿王錢俶,藝祖應運,率先臣服。太宗 即位之明年,盡籍其府庫地圖以獻。端拱元年八月 二十四日,太宗以其誕日,遣使賜器幣,且示寵焉。 《宋會要》:「淳化元年八月一日,祕書監李至請李昉、宋 琪、徐鉉及學士、侍郎、給諫、舍人等詣閣觀御書圖籍。 帝知之,詔賜御筵,出書籍,令縱觀。」

《玉海》:「淳化二年八月己卯,詔置審刑院於禁中,以樞 密直學士李昌齡知院事。凡具獄案牘,先經大理斷 讞,既定,關報審刑。知院定成文章,奏訖,然後下丞相 府。丞相又以聞,始命論決。蓋重謹之至也。」

淳化四年八月丙辰朔,上草書宋玉《大言賦》賜翰林 承旨蘇易簡,因擬宋玉作《大言賦》以獻,其詞曰:「聖人 興兮告成功,登崑崙兮展升中。」上覽賦嘉賞,詔褒之。 《宋史禮志》:真宗咸平元年二月,宴群臣於崇德殿。二 年八月七日再宴,用樂。

《實錄》:「咸平二年八月丙寅,十六日,大閱諸軍,命殿前 都指揮王超為左右廂教陣都總管。是日,軍儀整肅, 天氣爽霽,有司奏成列。上升臺東向御戎幄,召從臣 坐而觀之。王超執五方旗以進退,又以行列遐遠,號 令所不能及,遂於兩陣中起候臺相望,使人執旗,如 臺上招之。初舉黃旗則諸軍旅拜,舉赤旗則騎進,舉」 青旗則步進。每旗動則鼓作,而士譟之聲振于百里,

皆三挑而後退。次舉白旗,則諸軍復拜呼萬歲者三
考證
遂舉黑旗以振旅。軍於右者略左陣以還,由臺前出

西南隅。軍於左者略右陣而還,由臺前出西北隅,並 凱旋而入。上顧王超曰:「士眾嚴整,戎行練習,卿之力 也。」退御幄殿,召從臣宴飲,回御東華門,閱諸軍還營, 鈞容奏樂於樓下。

《玉海》:「咸平四年八月己酉十日,御崇正殿試賢良方 正何亮、孫暨孫僅、丁遜。命宋白等考所對,遜、僅第四 等,亮暨次之。」

景德三年八月十一日,風琶蠻貢犀、象、封牛、青羊及 馬,賜冠帶、錦袍。

「大中祥符三年八月八日甲寅,召近臣觀瑞物於崇 和殿」,上作七言詩,從臣皆賦。

《宋史五行志》:「大中祥符三年八月,解州鹽池紫泉場 水次二十里許,不種自生,其味特嘉,命屯田員外郎 何敏中往祭池廟。八月,東池水自成鹽,僅半池,潔白 成塊,晶瑩異常。祀汾陰經度制置使陳堯叟繼獻,凡 四千七百斤,分賜近臣及諸列校。」

《玉海》:「大中祥符六年八月辛未十二日,瑞聖園觀稼 宴從臣,作《郊外觀稼》七言詩,近臣皆和。」

大中祥符七年八月二十五日戊寅,真遊殿上梁,召 近臣焚香,因宴於長春殿。帝作七言詩,令近臣繼和。 天聖八年八月六日,宋仁宗召輔臣、宗室於龍圖、天 章閣觀《三聖御書》,元真殿觀瑞穀,宴蕊珠宮,宰臣以 下賦詩。

《宋史五行志》:「明道元年八月,黃州橘木及柿木連枝。」 《實錄》:「景祐二年八月丁丑,出御製樂。」《新經賜群臣 玉海》:「本朝冠服,多沿唐舊,循用之久,有司寖為繁文, 漸失法度。景祐二年八月丙子二十七日,始詔內侍 省與太常禮院詳典故造冠冕,蠲減珍華,務從簡約, 俾繪圖以進。」

至和元年八月二十四日,知制誥賈黯乞「修注官入 侍邇英閣,事有可書,隨即記錄。」

嘉祐三年,交趾貢異獸《二》。八月二十五日癸亥,御崇 政殿,召輔臣等觀之。

嘉祐五年八月壬申,詔「祕書府視開元多遺軼,開賞 科,以廣獻書之路。」

嘉祐六年八月十七日,知諫院司馬光上《保業》《惜時》 《遠謀》《重微》《務實》五規。

熙寧六年八月,詔「畿縣都保置木契,左留司農寺,右 付其縣,凡追閱試則出契。」

熙寧八年八月,詔「州學教授先召赴舍人院試大義 五道,取優通者選差。」孫諤試法中第一。壬子,命監制 敕庫。

熙寧九年八月二日,大理國奉表貢金裝碧玗山氈、 罽刀、劎、犀皮甲。 《宋史五行志》:熙寧十年八月乙巳,惠州柚木有文曰: 「皇帝萬年,天下太平。」

《玉海》:「元豐七年八月二十二日己丑造,兩圭,有邸二, 以為社稷禮神玉。」

元祐六年八月二十三日,呂大防言:「乞令史院修進 《先朝寶訓》,以備邇英進讀。」從之。

元符二年八月四日,製「寶符旗。」

蘇軾《瓶笙詩引》:「庚辰八月二十八日,劉幾仲餞飲東 坡觴中,聞笙簫聲,杳杳若在雲宵間,徐而察之,則出 於雙瓶,水火相得,自然吟嘯,座客驚嘆,請作《瓶笙詩》 記之。」

《玉海》:「崇寧元年八月二十三日,州縣置小學。十歲以 上入學,五年立課試法。」

崇寧二年八月三十日,詔曰:「大司徒以六德六行教 萬民,而師氏之教國子,則三德三行而已。詳於訓士, 略於治親。崇寧教養宗子法,倣辟廱、太學,宜參酌輕 重,降於內外之法,使易以跂及。」

崇寧四年八月三日,增文宣王冕十有二旒。是年,詔 「文宣王廟立戟二十四,改用鎮圭。」

崇寧初,議大樂,四年八月二十七日,賜名大晟,置府 建官。府在宣德門外天街之東,隸禮部,以大司樂、典 樂為長貳,次曰大樂令、主簿、協律郎,工有樂正至舞 師。

《宋史禮志》:政和三年,以八月九日青華帝君生辰為 「元成節。」

《研北雜志》:「翰林學士王㝢宣和七年八月二十一日 一夕,凡草四制。翌日遣中使至玉堂,賜以上所常御 筆研等十三事。」

《玉海》:「建炎四年八月戊寅,上手寫《郭子儀傳》,付范宗 尹,示諸將韓世忠等。」

紹興五年八月二十日,高宗賜趙鼎御書《尚書》一部。 鼎奏謝,上曰:「《尚書》所載君臣相戒之言,所以賜卿,欲 共由此道以成治功。」

紹興十六年八月二十一日庚寅,交趾賀升平,獻黃 金器、明珠、沉香、翠羽、綾絹、馬十、象九。

紹興二十五年八月十七日,刑部郎許興古言:「靈芝生於廟楹,瑞麥秀於留都,宜如漢《齋房》之歌製為樂 章,登歌郊廟。」詔學士院於圓壇、景靈宮、太廟所奏樂 章增製。

紹興二十八年八月晦,復古殿書御製《損齋記》:「蕩心 侈目,惑心害性者,罔不掃除。清心寡欲,省緣薄費者, 奉以周旋。揮毫弄墨,真草自如,濃淡斜行,茂密如意。 未能忘情,似賢乎己。朝夕清燕,視以自儆。以漢武明 皇為戒。」凡二百五十八字,吏書賀允中請布之中外。 乾道六年八月二十六日,大學正薛元鼎請以周之 南仲侑食武成王,上喜,以為南仲之孫,皇父猶為中 興之將,便宜舉行。二十八日,御書漢議郎崔寔《政論》, 賜宰臣虞允文等。

乾道七年八月六日,宋孝宗召吏部侍郎王之奇、詹 事陳良翰、禮部侍郎周必大同對《選德殿》,賜坐,從容 訪以治道。久之,袖出御筆一通,首以「魏徵答唐太宗 德仁功利之問。」

《西湖志餘》:淳熙十年八月十八日,駕詣德壽宮,奉迎 上皇觀潮,諭侍官各賦《酹江月》一曲,至晚呈上,以吳 琚為第一。其詞曰:「玉虹遙挂,望青山隱隱,有如一抹。 忽覺天風吹海立,好似春霆初發。白馬凌空,瓊鼇駕 水,日夜朝天闕。飛龍舞鳳,鬱蔥環拱吳越。此景天下 應無,東南形勝,偉觀真奇絕。好是吳兒飛彩幟,蹴起」 一江秋雪。黃屋天臨,水犀雲擁,看擊中流楫。晚來波 靜,海門飛上明月。

《乾淳歲時記》: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八月既望 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 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 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闊銀為郭,江橫 玉繫腰」者是也。每歲京尹出浙,江亭教閱水軍,艨艟 數百,分列兩岸,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并有乘 騎弄旗,標槍舞刀於水面者,如履平地。倏爾黃煙四 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轟震,聲如山崩。煙消波靜,則 一舸無跡。僅有敵舟為火所焚,隨波而逝。吳兒善泅 者數百,皆被髮文身,手持十幅大綵旗,爭先鼓勇,泝 迎而上,出沒於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 霑濕。以此誇能,而豪民貴宦,爭賞銀綵。江干上下十 餘里間,珠翠羅綺溢目,車馬塞途,飲食百物,皆倍常 時,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閒也。禁中例觀潮於天 開圖畫,高臺下瞰,如在指掌。都民遙瞻黃繖雉扇於 九霄之上,真若蕭臺蓬島也。

《玉海》:「嘉定七年八月二十六日,詔建宗學,置六齋,生 員以百人為額。」

《齊東野語》:賈師憲當國目,臥治湖山,作堂曰「半閒」,又 治圃曰「養樂。」然名為「就養」,其實怙權固位,欲罷不能 也。每歲八月八日生辰,四方善頌者以數千計,悉俾 翹館謄考,以第甲乙,一時傳誦,為之紙貴。

《金史選舉志》:大定十三年八月,於憫忠寺策試女直 進士。寺舊有雙塔,進士入院之夜半,聞東塔上有聲 如音樂,西達於宮。考試官完顏蒲涅等曰:「文路始開 而有此,得賢之祥也。」

《元史世祖本紀》:「中統三年八月,郭守敬請開玉泉水, 以通漕運,從之。」

《選舉志》:「鄉試,八月二十日,蒙古、色目人,試經問五條; 漢人、南人,明經經疑二問,經義一道。二十三日,蒙古、 色目人,試策一道;漢人、南人,古賦詔誥章表內科一 道。二十六日,漢人、南人,試策一道。」

《祭祀志》:每歲駕幸上都,以八月二十四日祭祀,謂之 「灑馬嬭子。用馬一,羯羊八,綵緞、練絹各九,疋以白羊 毛纏,若穗者九,貂鼠皮三,命蒙古巫覡及蒙古、漢人 秀才達官四員領其事,再拜告天。又呼太祖、成吉思 御名而祝之曰:『托天皇帝福蔭,年年祭賽者』。」禮畢,掌 祭官四員,各以祭幣表裏一與之,餘幣及祭物,則凡 與祭者共分之。

《英宗本紀》:「至治二年八月,詔畫蠶麥圖於盝頂殿壁, 以時觀之。」

《西湖志餘》:元至正庚寅,浙江鄉試,八月二十二日夜 二鼓,貢院彷彿見一物,馳走甚疾,其狀若猛獸,軍卒 因而喧哄,遂以「角端」命賦題。

《元氏掖庭記》:「己酉仲秋之夕,武宗與諸嬪妃泛月於 禁苑太液池。月色射波,池光映天,綠荷含香,魚鳥群 集。」

《真臘風土記》:「八月挨藍者,舞也。點差伎樂,每日就國 宮內挨藍,且𩰚豬𩰚象,國主亦請奉使觀焉,如是者 一旬。」

《熙朝樂事》。郡人觀潮,自八月十一日為始,至十八日 最盛。蓋因宋時以是日教閱水軍,故傾城往看,至今 猶以「十八日」為名,非謂江潮特大於是日也。是日,郡 守以牲醴致祭於潮神,而郡人士女雲集,僦倩幕次, 羅綺塞塗,上下十餘里間,地無寸隙。伺潮上海門,則 泅兒數十,執綵旗,樹畫傘,踏浪翻濤,騰躍百變,以誇

材能,豪民富客,爭賞財物。其時優人百戲,擊毬關撲
考證
魚鼓彈詞,聲音鼎沸。蓋人但藉看潮為名,往往隨意

酣樂耳。瞿宗吉《看潮詞》云:「嘉會門邊翠柳垂,海鮮橋 上赤欄攲。行人指點山前石,曾刻先朝御製詩。」「出郭 遊人不待招,相逢都道看江潮。」「今年秋暑何曾減,映 日爭將畫扇搖。」「一線初看出海遲,司封祠下立多時。 須臾金鼓連天震,忙殺中流踏浪兒。」「壚頭酒美勸人 嘗,紫蟹初肥綠橘香。店婦也知非俗客,奚奴背上有 詩囊。」「沙河塘上路岐賒,扶醉歸來日已斜。怪底香風 來不斷,擔頭插得木犀花。」「步入重門小院偏,金猊飛 裊夜香煙。家人笑問歸何晚,已備中秋賞月筵。」 《熹宗實錄》:舊規,經筵秋講,以八月十二日起。

《冏政要覽》:太僕寺祭馬神,在通州北四十里安德鄉 鄭村壩,秋祭在八月二十八日。

《名勝志》:「湖州,古防風氏之國,今武康縣封、禺二山間 有防風廟,歲以八月二十五日有司致祭。」

仲秋部雜錄[编辑]

《詩經豳風七月章》:「八月在宇。」正義《蟋蟀之蟲》,「八月在堂 宇之下。」

《公羊傳》:「秋八月壬午,大閱。」大閱者何?閱兵車也。修教 明諭,國道也。平而修戎事,非正也。其日以為崇武,故 謹而日之。

《國語》:「少采夕月。」夕月以秋分。

《孝經》說:「秋分日在內衡。」

《本草經》「地膽生汶山山谷,八月采之。」真地膽,狀如 大馬蟻,有翼,是芫青所化,亦名「蚖青。」

《內經》:「寒風曉暮,蒸熱相薄,草木凝煙,濕化不流,則白 露陰布,以成秋令。」

《金鬱之發》,夜零白露,林莽聲悽。「夜濡白露,曉聽風 悽,乃為金發徵」也。

《管子·輕重己篇》:「以夏日至始數九十二日,謂之秋至, 秋至而禾熟。」

《禽經》:仲秋之節,鳩復化為鷹。

《文子下德篇》:老子曰:「天地之氣,莫大於和者,陰陽調, 日夜分,故萬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

《史記天官書》:作「鄂歲,歲陰在酉,星居午,以八月與柳、 七星、張晨出,曰為長王。作作有芒,國其昌,穀熟;其失 次,有應見危,曰大章,有旱而昌,有女喪,民疾。」

辰星仲秋秋分夕出郊角、亢、氐、房東四舍,為漢。 《漢書五行志》:「秋分而微霜降。」

于《易》,雷以八月入,其卦曰「歸妹」,言雷復歸入地,則孕 毓根核,保藏蟄蟲,避盛陰之害。

《淮南子天文訓》:「辰星正四時,常以八月秋分,效角、亢。」 《淮南畢萬術》:「八月榆。」以美酒漬曝。同青粱米、紫莧 實蒸熟為末。每服三指撮。酒下。令人辟穀不饑。音,而 京房《易候》古「秋分」,而人君釋鐘鼓之懸。

《星經》:「角二星,東方首宿」,南左角名天津,蒼色;北右角 為天門,黃色;中間名天關。八月日在北南去北辰九 十一度。凡日月五星,皆從天關行為黃道。

《後漢書陳蕃傳》:「人君有事於苑囿,惟仲秋西郊,順時 講武,殺禽助祭,以敦孝敬。」

《白虎通五行篇》:「八月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 氣尚有,任生薺麥也,故陰拒之也。」

《說文》:「酉為秋門,萬物已入。」

龍:「春分登天,秋分潛淵。」

《風俗通義》《世本》:「垂」作「鐘」,秋分之音也。

《月令章句》:「自軫六度至亢八度,謂之壽星之次,白露 秋分居之,鄭之分野。」

《參同契》:「觀其權量,察仲秋情,任蓄微稚,老枯復榮,薺 麥芽糵,因冒以生。」 《五經通義》:「鐘者,秋分之氣,萬物至秋而成,堅成不滅, 絕莫如金。故金為鐘,相繼不絕也。」

《秋分》閶闔風至,解懸垂琴瑟不張。

《晉書天文志》:「老人一星在弧南,一曰南極,常以秋分 候之南郊。」

《博物志》:「西羌,仲秋月取赤頭鯉以為鮨。」

《風土記》:「白鶴性警,至八月白露降,流於草葉上,滴滴 有聲即鳴。」

《臨海異物志》:「黃雀,常以八月入海,化為魚。」

《抱朴子·仙藥篇》:「七明九光芝,皆石也,生臨水之高山 石崖之間,狀如盤碗,不過徑尺以還。有莖蔕連綴之, 起三四寸。有七孔者名七明,九孔者名九光,光皆如 星,百餘步內,夜皆望見其光,其光自別,可散不可合 也。常以秋分伺之,得之,擣服方寸匕,入口則翕然身 熱,五味甘美,盡一斤則得千歲,令人身有光。所居暗」 地如月,可以夜視也。

《宋書百官志》:「前漢世刺史乘傳,周行郡國,無適所治。 後漢世,所治始有定處,止八月行部,不復奏事京師。」 《名醫別錄》:「神護草,生常山北,八月采,可使獨守,叱咄人,寇盜不敢入門。」《物類志》:「謂之護門草,置門上,人衣 過草必叱之。」王筠詩:「『霜被守宮槐,風驚護門草』。即此。 蛇含以八月採,陰乾。有兩種,並生石上及黃土地,當」 用細葉有黃花者。劉敬叔《異苑》云:「有田父見蛇被傷, 一蛇含一草著瘡上,經日傷蛇乃去,田父因取草治 蛇瘡,皆驗,遂名蛇含草。」

酸棗生河東川澤。八月采實,陰乾。似武昌棗而味極 酸,東人啖之以醒睡。

《魏書律曆志》:「次卦,八月,《巽》《萃》、大畜、賁、觀。」

《齊民要術》:「掐秋菜必留五六葉,凡掐必待露解,八月 半剪去,枿生肥嫩,比至收時,高與人膝等,莖葉皆美, 科雖不高,菜實倍多。」

棠熟時收種之,「八月初天晴時摘葉,薄布曬令乾,可 以染絳。」

《白羊》「八月初」胡枲,子未成時又鉸之。漠北塞之羊, 則八月不鉸,鉸則不耐寒。中國必須鉸,不鉸則毛長 相著,作氈難成也。

作漉酪法:「八月中作,取好淳酪,生布袋盛懸之,當有 水出,滴滴水不盡,著鐺中暫炒,即出,於盤上日曝浥。 浥時作團,大如梨許,亦數年不壞。」

種芡法:芡一名雞頭,即今芰子是也。由子形上花似 雞冠,故名曰「雞頭。」八月中收取,擘破取子,散著池中, 自然生也。

作蘗法:「八月中作盆,中浸小麥,即傾去水,日曝之,一 日一度著水,即去之。」腳生,布麥於席上,厚二寸,一日 一度以水澆之,芽生便止。即散收令乾,勿使餅,餅成 則不復。任用此。煮白餳蘗,若煮黑餳,即待芽生青成 餅,然後以刀𠠫取乾之。欲令餳如琥珀色者,以大麥 為其蘗。

《崔寔》曰:「凡種大小麥,得白露節,可種薄田。秋分種中 田,後十日種美田。」

又曰:「八月可種大蒜。」

《荊楚歲時記》:「豆花雨,乃八月雨也。」

《唐書曆志》:「秋分後五日,日在氐十三度,龍角盡見,時 雨可以畢矣。」

《唐本草》:「蘭,即蘭澤香草也。圓莖紫萼,八月花白,俗名 蘭香,煮以洗浴。生溪澗水旁。人間亦多種之,以飾庭 池。」

《元和志》:「浙江濤每日晝夜再上,常以月十日、二十五 日最小,月三日、十八日極大。小則水漸漲,不過數尺, 大則濤湧高至數丈。每年八月十八日,數百里士女 共觀,舟人漁子泝濤觸浪,謂之弄潮。」

陸璣《詩疏》:「茹藘,茅蒐,蒨草也。齊人謂之茜。」《蜀本圖經》 云:「染緋草,葉似棗葉,頭尖下闊,莖葉俱澀,四、五葉對 生節間,蔓延草木上。根紫赤色,今所在有,八月採根。」 《六典》:「旱甚則修雩,秋分已後,雖旱不雩。」

《通典》:「周仲秋辰日,祭靈星於國之東南,王者所以復 祭靈星者,為人祈時以種五穀,故別報其功。」

《酉陽雜俎》:「蓽撥出摩伽陁國呼為蓽撥梨,佛林國呼 為阿梨訶。」苗長三四尺,莖細如箸,葉似蕺葉,子似 桑椹。八月採。

《蝤蛑》大者長尺餘,兩螯至強,八月能與「虎𩰚虎,不如 隨大潮退殼,一退一長。」

《周易集解》:「說言乎兌。」崔憬曰:「秋分則兌王,而萬物所 說。」

《宋史河渠志》:「八月菼薍華,謂之荻苗水。」

《太平御覽》:「八月雨夜,菰菜生於洿下池中,作羹臛甚 美。」吳中以鱸魚作膾,菰菜為羹。

《開寶本草》:「縮砂蔤生南地,苗似廉薑,子形如白豆蔻。 其皮緊厚而皺,黃赤色。八月採之,辛香可調食味,及 蜜煎糖纏用。」

《成都古今記》:「八月有桂市。」

《圖經本草》:「蟹俗傳八月一日取稻芒兩枝,東行輸送 其長。故今南方捕蟹差早,則有銜芒,須霜後輸芒,方 可食之。」

白微一名「薇草」,莖葉俱青,頗類柳葉,八月結實,其根 黃白色,類牛膝而短小,今人八月采之。

薑黃今江廣、蜀川多有之。葉青綠,長一二尺,闊三四 寸,有斜文,如紅蕉葉而小。花紅白色,根盤屈,黃色,類 生薑而圓,有節。八月采根,片切曝乾。蠻人生噉,云「可 以祛邪辟惡。」

《菊花》「秋八月合花收,曝乾,切取三四斤,以生絹囊盛, 貯三大斗酒中,經七日服之,日三次,常令酒氣相續 為佳。」

黃蓍根長二、三尺,獨莖或作叢生,枝幹去地二、三寸。 其葉扶疏作羊齒狀,又如蒺藜苗,開黃紫花。其實作 莢,子長寸許。八月中采根,用其皮,折之如綿,謂之綿 黃蓍。時珍曰:「嫩苗亦可煠淘茹食。」

《政和本草》:「雞頭八月采實。服餌家取其實並中子,搗 爛暴乾,再搗篩末,熬金櫻子煎和丸服之。補下益人, 謂之水陸丹治唇上生瘡,連年不差。以八月藍葉一斥,搗取汁洗, 不過三度,差。」

《搜采異聞錄》:唐元宗以八月五日生,以其日為千秋 節。張說上《大衍曆序》云:「謹以開元十六年八月端午 赤光照室之夜。」獻之。《唐類表》有宋璟《請以八月五日 為千秋節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則凡月之五 日,皆可稱端午也。

《會稽志》:「鷺,一名舂鋤,步於淺水,好自低昂,故曰『舂鋤 也。色雪白,頂上有絲,毿毿然,長尺餘,欲取魚則弭之。 山陰瀕水人家多畜之,皆馴不去。惟白露一日籠之, 不然飛去』。」

《本草圖經》:「酸棗野生,多在坡坂及城壘間。似棗木而 皮細,其木心赤色,莖、葉俱青,花似棗花。八月結實,紫 紅色,似棗而圓小,味酸。當月采實,取核中仁,陰乾,四 十日成。」

《野客叢談》:懶真子讀杜牧之詩:「千秋佳節名空在,承 露絲囊世已無。」謂漢以金盤承露,而唐以絲囊,絲囊 可以承露乎?此不可解。按《華山記》,弘農鄧紹八月曉 入華山,見童子執五綵囊,盛柏葉露食之。此事在漢 武帝之前,是以武帝於其地造望仙等宮觀。又觀梁 簡文帝《眼囊賦序》曰:俗之婦人,八月旦多以錦翠珠 寶為眼明囊,因凌晨拭目。唐人千秋節以絲囊盛露, 亦襲其舊,正八月初故事。

《山家清事》:「八月八日為竹醉日種竹易活。」

《通攷》:「八月十一日卜來年水旱,侵晨或隔夜,於水邊 無風浪處作一水,則子至晚看之,若沒主水;露主旱; 平主小水,又主本年好種麥,名曰橫港。」

朔日值白露,果穀不實;值秋分,主物價貴。

《紀曆撮要》:「白露日屬火,難種菜蔬。」

元王柏《長嘯山游記》:「辛卯秋八月,與客游於北山,於 時丹楓纈林,香桂染袖,金粟垂穎,翠莢吐英,芙蓉靚 冶,籬菊敷茂,紫蘭兮抗莖,濯蕊於深幽,香稻兮舂玉, 簸珠於踐蹂,懸顆苞於棗栗,粲青黃於橘柚,日暄而 不熇,雨寒而不驟,正一年之佳景候也。」

《楊升菴集》:蜀西南多雨,名曰漏天,杜子美詩「鼓角漏 天東」是也。自秋分後遇壬,謂之入霑,吳下曰「入液 瓶。」史月表:八月,花盟主丹桂、木犀、芙蓉花,客卿,寶頭 雞冠、楊妃,槿花使令,水紅花,剪秋羅,秋牡丹,山查花, 花曆八月,「槐花黃,桂香飄,斷腸始嬌,白蘋開,金錢夜 落丁香紫。」

《月令》演「八月五明囊。」朔日《圍棋局》。四日《廣陵濤》。八日天灸。十日 梯月:十五《牡丹誕》:十五

《田家雜占》:「八月中氣前後起西北風,謂之霜降信;未 風先雨,謂之料信雨。」

《農政全書》:「龍眼花與荔支同,開樹亦如荔支,但枝葉 稍小,殼青黃色,形如彈丸,肉白而帶漿,其甘如蜜。熟 於八月白露後,方可採摘。荔枝過即龍眼熟,謂之荔 支奴。」

《氾勝之書》曰:「夏至後九十日晝夜分,天地氣和,以此 時耕田,一而當五,名曰膏澤。」

種麥「八月白露節後,逢上戊為上時,中戊為中時,下 戊為下時。」種須簡成實者,棉子油拌過,則無蟲而耐 旱。

《本草綱目》:「芎藭,古人因其根節狀如馬銜,謂之馬銜 芎。後世因其狀如雀腦,謂之雀腦芎。出關中者為京 芎,亦曰西芎;出蜀中者為川芎;出天台者為台芎;出 江南者為撫芎。清明後宿根生苗,分其枝橫埋之,節, 節生根八月根下始結芎藭,掘取蒸曝《救荒》:一種似 蛇床葉而粗嫩,葉可煠食。」

江寧府信州一種小梨,名鹿梨。葉如茶,根如小拇指。 彼人取皮治瘡,八月採之。時珍曰:「山梨,野梨也,處處 有之。梨大如杏,可食。」

杜若楚地山中時有之,山人亦呼為良薑。根似薑,《圖 經》所謂「山薑」也。開紫花,不結子,八月採根入藥。 亞麻子出兗州威勝軍。苗葉俱青,花白色。八月上旬 采其實用。時珍曰:「即壁虱胡麻也。」其實亦可榨油點 燈。

蠶豆南土種之,蜀中尤多。八月下種。冬生嫩苗,可茹 射干。按張揖《廣雅》云:「鳶尾,射干也。」土宿《真君本草》云: 「射干即扁竹,葉扁,生如側手掌形,莖亦如之。」一種紫 花,一種黃花,一種碧花。多生江南、湖廣、川浙平陸間。 八月采根,取汁煮雄黃,伏雌黃,制丹砂,能拒火 石。南桂陽呼為風藥。充茗及浸酒飲,能愈頭風,故名。 《別錄》曰:「生華陰山谷。八月采實,陰乾。」

橙名《鵠殼,樹似橘而葉大,其形圓,大於橘而香,皮厚 而皺,八月》熟。

《欓子一名食茱》。高木長葉,黃花綠子,叢簇枝上。味 辛而苦。八月采,搗濾成汁,入石灰攪成,名曰「艾油」,亦 曰「辣米油。」始辛辣蜇口,入食物中用。

木綿有二種,似木者名「吉貝」,似草者名「古終」,江南淮 北所種。莖弱如蔓,高者四五尺,葉有三尖,如楓葉。入秋開花,黃色,如葵花而小,亦有紅紫者。結實大如桃, 中有白綿,亦有紫綿者。八月採捄,謂之「綿花。」

曼陀羅花《法華經》言:「天雨曼陀羅花。」後人因以名曼 陀羅。梵言雜色也。綠莖碧葉,葉如茄葉。八月開白花, 凡六瓣,狀如牽牛花而大。

果類有海紅,即海棠梨之實,狀如木瓜而小,實至八 月乃熟。沈立《海棠譜》云:「海棠其實狀如梨,大如櫻桃, 至秋可食。」

甘松香黔蜀州郡及遼州皆有之。叢生山野,葉細如 茅草,根極繁密。八月採之,作湯浴,令人身香。

雷丸,生石城山谷及漢中土中。八月採根,暴乾。按:《遯 齋閑覽》云:楊勔中年得異疾,每發語,腹中有小聲應 之,久漸聲大。有道士見之曰:「此應聲蟲也。但讀《本草》, 取不應者治之,讀至雷丸不應,遂頓服數粒而愈。」 《本草集解》:荊芥葉似獨帚葉而狹小,淡黃綠色,八月 開小花,作穗成房,房如紫蘇,房內有細子,如葶藶子。 《群芳譜》。八月為竹小春。

《談叢》:「八月一日雨則角出,下熟。角,田豆也。」

枕譚《續漢禮儀志》云:「仲秋之月,賜八九十老人杖,杖 端有玉鳩,鳩不咽之鳥,蓋取不咽也。」《風俗通》記漢高 故事,恐未可據。

《名勝志》:「藍溪,源出太姥山頂,每歲八月,烏柏落葉,溪 中色皆秀碧,俗傳太姥染衣,居民候其時取水漚藍, 染帛最佳。」

仲秋部外編[编辑]

《雲笈七籤》:「漢平帝元壽二年八月己酉,五帝各乘方 而色車,從群官來下,受大帝之命,授茅盈為司命東 卿上真君。」

《搜神記》:宋時弘農馮夷,華陰同鄉隄首人也。以八月 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署為河伯。又《五行書》曰:「河伯 以庚辰日死,不可治船遠行,溺沒不返。」

《魏書靈徵志》:「尉元表臣於彭城,遣別將以八月至睢 口,邀賊將陳顯達。有戰士於營外五里芻牧,見一白 頭翁乘白馬,將軍呼之,語稱至十八日辰必來到此。 語汝將軍領眾從東北臨入,我當驅賊令走,申時賊 必大破。後十日,此人復於彭城南戲馬臺東二里,見 白頭翁亦乘白馬從東北來,呼此人謂曰:『我與東海 四瀆、太山北嶽神,共行淮北,助汝二將,蕩除已定,汝 上下喜否』?」因忽然不見。

《集仙傳》:「八月九日,群仙來傳,金母敕令女仙謝自然 披髮,四十日金母當自來所降使或言姓崔,將一板 闊二尺,長五尺,其上有五色,每群仙欲至,牆壁間悉 熒煌似鏡。自然每披髮,則黃雲繚繞其身,又有七人, 黃衣戴冠,侍於左右。」

《宣室志》:長慶中有王先生者,弘農晦之聞其術,往謁 焉。王留之宿,乃八月十二也。先生召其女七娘謂之 曰:「汝為吾刻紙,狀今夕之月,置於室東之垣上。」有頃, 七娘以紙月施於垣上,忽月光洞然,一室毫髮盡辨, 晦之驚嘆不測。

《雲笈七籤》:「古人以秋分之日為秋判之日。所以爾者, 秋分之日,乃會九天八地眾真人神上皇至尊,三日 三夕,共定萬民之命,所聚議者咸多,而神尊並集故 也。」

《仙忌真記》曰:「子欲昇天,慎秋分,罪無大小皆上聞,以 罪求仙仙甚難,是故學道為心寒。」

秋分清旦南望,有「素赤黃雲者,是南極真人上皇赤 帝三素雲也。存禮密祝,三見雲轝,白日昇仙。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