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第062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六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六十二卷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六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六十二卷目錄

 易經部彙考四

  宋吳仁傑古易自序

  鄭剛中周易窺餘自序

  楊簡慈湖易解自序 趙彥悈序 曾熠序

  鄭東卿先天圖注自序

  項安世周易玩辭自序 自述 徐之祥序 馬端臨序 虞集序

  程迥古易占法自序

  林至易裨傳自序

  李椿周易觀畫魏了翁序

  王炎讀易筆記自序 戴表元序

  鄭汝諧周易翼傳自序 鄭如岡跋 鄭陶孫跋

  蔡淵周易經傳訓解淵弟沉序

  蔡淵太極圖解翁酉序

  蔡沉皇極內篇自序 胡一桂序

經籍典第六十二卷

易經部彙考四

[编辑]

宋吳仁傑古易十二卷

[编辑]

按仁傑自序易與天地並未有文字先有此書自伏羲畫八卦以貞悔之象重之為六十四時則有卦有象而無辭始卦之重占以定體文王作彖總論其義

[编辑]

謂卦不足以盡吉凶之變,迺附著變爻及覆卦之畫 以演其占。時則有彖有爻,而未有《爻辭》,周公繼之,于 爻畫、覆卦之下皆《繫辭》焉,而《易》上下篇之文始備。孔 子承三聖為《十翼》以贊《易》道,《彖》《象》《繫辭》《文言》《說卦》《序 卦》《雜卦》是也,謂之《易傳》。《彖》《象》《繫辭》,夫子所自著也。《文 言》以下,弟子記夫子之言也。按《汲冢書》有《周易》上下 篇,而無《彖》《象》,《繫辭》,陸德明《釋文》,孔壁所得《古文傳》為 《十翼》而不言《經》。然則《十翼》之作,其初自為篇簡,不與 《易經》相屬,此冢壁所藏所以各得其一歟?漢田何之 《易》,其傳出于孔氏《上下經》,《十翼》離為十二篇,而解者 自為章句,此《古經》也。又有費直《易亡章句》,《崇文總目》 序云:「以《彖》《象》《文言》雜入卦中者,自費氏始。」按鄭康成 《易》,以《文言》《說卦》《序卦》合為一卷,則《文言》雜入卦中,康 成猶未爾,非自費氏始也。直本傳云:「徒以《彖》《象》《繫辭》 十篇之言,解說上下二經。」蓋解經但用《彖》《象》《繫辭》,《漢 書》本誤以「之言」字為《文言》耳。十篇云者,史舉其凡直 之學,似於每卦之後列《彖》《象》《繫辭》,去其篇第之目,而 冠「傳」字以總之,正如杜元凱《春秋解》分《經》之年與傳 之年相附,而經自經,傳自傳也。然《彖》《象》《繫辭》之名,一 沒不復,汨亂古經,則始於此。劉向嘗以中古文校施、 孟、梁丘,或脫去「無咎」、「悔亡」,惟費氏經與古文同。由是 諸家之學濅微于漢末,而費氏獨興。康成因之,遂省 六爻之畫與覆卦之畫,移上下體於卦畫之下而以 卦名次之。移初九至用九之文而加之爻辭之上,又 以《彖》《象》合之于經,而加彖曰、象曰之文。今王弼《易乾 卦》自《文言》以前,則故鄭氏本也。以高貴鄉公、淳于俊 問對觀之,于時康成所注,雖合《彖》《象》于經,而所謂《彖》 《象》不連《經》文者猶在。及王注《易》,則康成之本謂孔子 贊爻之辭,本以釋經,宜相附近,及各附當爻,每爻加 象曰以別之,謂之《小象》。又取《文言》附于乾坤二卦,加 「《文言》曰」三字于首。若《說卦》等篇,則仍其舊,別自為卷, 總曰《繫辭》。自是世儒知有弼《易》,而不知有所謂古經 矣。原三家之學,初欲學者尋省《易》了,日趨于簡便,而 末流之弊,學者遂廢《古經》,使後世不見此書之純全, 與聖人述作之本意,可勝嘆哉!然則天下之事務趨 於簡便者,其弊每如此,可以為作俑者之戒也。《隋經 籍志序》謂:「秦焚書《易》,以卜筮獨存,唯失《說卦》三篇,後 河內女子得之。按今《說卦》乃止一篇,故先儒疑《易》文 亦有亡者,不得為全書。又《說卦》之文,每及於《彖》《象》《繫 辭》,必以聖人稱之,先儒謂此非伏羲、文王、周公之作, 然《十翼》之書復有所謂《彖象繫辭》,其名相亂,學者疑 焉。」仁傑案:史稱孔子晚而好《易》,讀之韋編三絕而為 之傳。顏師古曰:「傳謂《彖象》《繫辭》之屬。則知伏羲、文王、 周公之作,固曰《彖象繫辭》,而《十翼》所謂《彖象繫辭》,乃 其傳也。」費氏本有傳字,故王弼于每卷必以首卦配 傳名之音義。釋上經《乾傳》云:「傳謂夫子《十翼》。」又釋《繫 辭上》云:「王肅本《繫辭上傳》。」由此言之,《十翼》所謂《彖》《象》 《繫辭》,并不與伏羲、文王、周公之名相亂。古經蓋曰「《彖 傳》,《象傳》,《繫辭傳》也。」今《易》指孔子象辭為《大象》,而以釋 《爻辭》之文為小象者,案《易》固有大小之象焉,大象指 八卦八物之象,所謂「八卦以象告,立象以盡意」,如乾 為天,震為雷之類。《說卦》「載帝出乎震」至「成言乎艮」,蘇 文忠公謂古有是說,孔子從而釋之者是已。《小象》指 六十四卦八物相配之象,所謂象其物宜,是故謂之 象。八卦成列,象在其中,如雷在天上,《大壯》之類,孔子 所著《象傳》是已。然則今《大象》當曰《象傳》,《小象》乃孔子 所謂釋《爻辭》者,當曰《繫辭傳》也。夫孔子釋爻辭之文謂之《繫辭傳》,則周公《爻辭》曰:「《繫辭》可矣。」歐陽公曰:「繫 者有所繫之謂也。」故曰「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 之爻,言其為辭各聯屬其一爻者也。是則專指爻 辭為《繫辭》,蘇文忠亦謂以上下繫為《繫辭》,則失之矣。 然孔穎達以為《繫辭》通指卦爻之辭言之,不專指爻 辭,是不然。按《說卦》言《繫辭》者六,其一曰「繫辭焉以明 其吉凶,是故謂之爻」,此不待言而明者。其一曰「立象 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繫辭焉以盡其言」,此歷舉三 聖之作。象謂伏羲六十四卦之象卦,《繫》謂文王周公 《彖辭》,《繫辭》也。其一曰:「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繫辭焉而 命之,動在其中。」龔深甫侍郎云:「繫辭焉而命之,所以 明爻也。」其一曰:「《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繫辭焉所以告 也。」《正義》曰:「四象,謂七八九六。」按七八即爻之不變者, 九六即爻之變者,然則此章所指亦爻辭也。其一曰: 「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言設卦所以觀象, 繫辭所以明吉凶云爾。卦謂彖辭,《繫》謂爻辭,故曰「《彖》 者言乎象,爻者言乎變。」又曰:「齊小大者存乎卦,辨吉 凶者存乎辭。」凡此皆互見其義,或以彖對爻,或以卦 對辭。曰《卦》曰《彖》云者,皆指乎卦辭也;曰《爻》曰《辭》云者, 皆指夫爻辭也。簡言之,則曰《彖》、曰《象》、曰《爻》、曰《辭》,詳言 之,則卦曰《彖辭》,爻曰《繫辭》,截然有不可紊者。不然,卦 辭既曰《彖》矣,安得復以《繫辭》名之?《說卦》凡以卦與辭 二文相對,韓康伯、蘇文忠皆曰:「辭,爻辭也。」楊元素侍 讀亦謂:「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又曰:「繫辭 焉所以告也。」蓋指周公之所為爻辭,以《說卦》本旨及 韓、蘇、龔、楊之言參之,謂《繫辭》非專指爻辭,可不可耶? 雖然,謂《爻辭》為《繫辭》,謂《小象》為《繫辭傳》,則今所謂《上 下繫》者,復何名哉?或曰:二《繫》皆謂之《說卦》,與今《說卦》 通為三篇。諸儒皆以《繫辭傳》為《小象》,而《上下繫》之名 無所歸,故取《說卦》前二篇名之,其實本《說卦》也。歐陽 公謂今《繫辭》之文,雜論《易》之諸卦,其辭非有所繫,不 得謂之《繫辭》。葉少蘊左丞亦曰:「太史公引天下同歸 而殊塗,一致而百慮為《易大傳》」,則漢諸儒固未嘗以 今兩篇為《繫辭》,斯其為《說卦》也審矣。太史公以兩篇 為《大傳》者,蓋《十翼》皆謂之《易傳》,而漢之《易》師楊何之 屬,又著《易書》行於世。太史公受《易》於楊何,謂《說卦》之 文為《大傳》者,以別楊何之徒,所謂傳耳。今《詩序》一名 《詩大傳》,亦以別毛公,故訓傳也。鄭東卿論《說卦》出漢 宣時,而漢宣之前儒者亦多引援,豈秦火之後,《易》家 祕此而不輕傳也?案太史公周行天下,多見先秦古 書,此三篇之文,雖未獻於孝宣之時,固已先眾人而 見之矣。《世家》不云乎,「孔子晚喜《易》,《序》《彖》《繫》《象》《說卦》《文 言》」,此其證也。先儒以為序之、繫之、說之、文之,於義未 允。此謂序《易》及《彖傳》《象傳》《繫傳》《文言》《說卦》也。或者又 謂聖人之書,不當捨《經》《傳》。案《易音義》云:「經者,常也,法 也。傳以傳述為義,《經》之為經,以其可為萬世之常法。」 「傳」作述,前人之作,如是而已,非必尊《經》而卑傳。《十翼》 之文,述而不作,其體傳也。其言經也,豈害其為聖人 之書乎?況史稱孔子讀《易》而為之傳,則傳也者,夫子 所自名,非後人名之也。夫如此,謂《十翼》《彖》《象》《繫辭》為 《彖傳》《象傳》《繫辭傳》,復何疑哉?以《易》考之☰☰者,伏羲 之卦也;「元亨利貞」者,文王之《彖》也。曰:「大哉乾元,萬物 資始,乃統天以下。」此夫子所述,《彖》之傳也。「內卦☰外 卦☰」者,伏羲卦中貞、悔之象也。曰「乾下乾上,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者,孔子所述《象》之傳也-;者,文王 于卦外所演變爻之畫也。「潛龍勿用」者,周公繫爻之 辭也。曰初九,「潛龍勿用」,「陽在下也」者,孔子所述,《繫辭》 之傳也☰☰;者,文王所演,覆卦之畫也。曰「見群龍無 首,吉」者,周公之《繫辭》也。曰「用九,天德不可為首」者,孔 子所述《繫辭》之傳也。《象》述伏羲,《彖》述文王,《繫辭》述周 公,而《象》在彖後者,穎達謂當繇彖詳而象略,疑不專 為是。孔子所述其肯先文王乎?又《十翼》之次,先儒所 論亦有多家,穎達獨取鄭氏之說,云「《上彖》《下彖》《上象》 《下象》《上繫》《下繫》」、《文言》《說卦》《序卦》《雜卦》,其說謂《經》分上、 下,則《彖》《象》亦當隨《經》而分,不知《經》為上下篇,直以古 者竹簡重大故爾。若謂《彖》《象》當隨《經》而分,《序卦》何以 不分耶?胡祕監且以《彖》《大象》《小象》《上繫》《下繫》《乾文言》 《坤文言》《說卦》《序卦》《雜卦》為十篇。胡安定易之曰:「上《彖》 一,下《彖》二,《大象》三,《小象》四,《文言》五,《上繫》六,下《繫》七,《說 卦》八,《序卦》九,《雜卦》十。」《文言》既不當離而為二,至以二 《繫》居《文言》之後,《說卦》之前,亦恐非其序矣。仁傑謂:「《十 翼》,《彖傳》也,《象傳》也,《繫辭》《上、下傳》也,《文言》也,《說卦》」上中 下也,《序卦》也,《雜卦》也,并上、《下經》,是為十二篇。《上經》《下 經》之目,本之費直、孟喜;《繫辭上傳》《繫辭下傳》之文,本 之王肅;《彖象》;《繫辭》《文言》之次,本之《藝文志》。而《說卦》之 為三篇,則河內女子所得之數也。其篇第在古如此, 而費、鄭以來汨之。嗚呼!維天未喪斯文,故厄于秦而 獨不廢,奈何?後世猶疑其非全書,其失在傳注之家 以傳參雜于經而然也。今舉費、鄭、王《易》本各一卦,列 于右方,用見經傳參雜源流之所自。《易》筮之法,揲蓍

求爻,重爻為卦,所畫者卦耳,如下體畫☷,上體畫☴
考證
是為☴☷卦從其變爻所之,六四爻變則☰☷卦是

筮者止當畫卦而已也,何以名為《左氏春秋傳》?既畫 卦曰「遇☴☷之☰☷」,又載卦名曰《觀》《否》,揚子雲有言 觀《易》者,見其卦而名之觀。太元者,數其畫而定之以 卦,即其名也。今畫卦而又名焉,亦已近贅,《左氏》蓋兩 存之。《正義》謂丘明不畫卦,今書有畫卦者,後學私畫 以備忘耳。是未知卦在所當畫,而名為可略也。六十 四卦,卦為六位,而乾坤于六位之外,又有用九用六 之爻。《左傳正義》云:「《乾》六爻皆陽,《坤》六爻皆陰,其爻既 純,別總其用而為之辭。」此說未為失之。顧聖人設此 爻于六位之外,用以為占,要當有所歸宿耳,非可但 以虛辭解也。子雲曰:「《易》始八卦,文王六十四。」《淮南書》 曰:「伏羲六十四變,周室增以六爻。」《帝王世紀》曰:「文王 演六十四卦,著七、八、九、六之爻。」按:文王所演,非今六 十四卦。焦贛所謂「每卦變六十四卦,而六十四卦變 四千九十六卦」者也。蓋伏羲以一卦重之為八卦,極 其變而為六十有四。文王以一卦演之為六十四卦, 極其變而為四千九十有六。此所以伏羲八卦而為 文王六十四也。所增之爻,其九、六則卦外六爻之畫, 在《乾》為初九至上九爻之變者也。七八則覆卦之畫, 在乾為用,九爻之不變者也。或以卦外爻畫為疑。按: 《說卦》曰:「觀變于陰陽而立卦,發揮于剛柔而生爻。」《正 義》謂既觀變立卦,又就卦發動,揮散于剛柔兩畫而 生變動之爻,則卦外別生變爻明矣。下文「《易》六畫而 成卦」,又曰:「《易》六位而成章。」猶此意也。張汝明《易索》云: 「六畫成卦,重卦也。六畫成章,變」卦也。重卦指虙犧,變 卦指文王。春秋蔡墨諸人。舉《易》雖不筮,亦以變爻為 言。如舉乾之初九用九,則云「在乾之垢」,曰「潛龍勿用」, 其坤曰「見群龍無首。」初九舉各爻之變,而用九,總六 爻之變,所謂變卦者也。伏羲重一卦為八卦者,以乾 卦例之☰,為內卦。重三成六,重之以☷則為《泰》,重之 以☱則為《大壯》,得☴而為「《小畜》,得☵而為《需》,得☲而 為《大有》,得☶而為《大畜》,得☱而為《夬》《復》,得本卦為乾。」 劉牧論八八之變曰:「四營成《易》,十八變而成卦,八卦 而小成,引而伸之,以成六十四。」其說謂《姤》《遯》《否》《觀》《剝》 《晉》《大有》七卦,由乾而出,并乾為八。按:伏羲重八卦,以 卦之全體而重。文王演六十四卦,以爻之積畫而演。 劉所論,蓋占筮之法,八純卦自一世至五世,而次之 以游魂《歸魂》者也。此七卦,其以積畫變者六,以全體 變者一,豈得為重卦本體?劉說誤矣。文王演一卦為 六十四者,以乾卦例之,其一爻動而變他卦者六,初 九變而為《姤》,九二變而為《同人》,九三為《履》,九四為《小 畜》,九五為《大有》,上九為《夬》,其兩爻動而變他卦者,由 《遯》而下為十有五卦。三爻動者,由《否》而下為二十卦。 四爻動者,由《觀》而下為十五卦。五爻動者,由《剝》而下 為六卦。六爻皆動者一,是為《坤》;六爻皆不動者一,是 為乾。凡變他卦者六十有三,而不變者一。按伏羲畫 卦,以定體為占,故《乾》復為《乾》而無所事變。文王作《易》, 名以變為義,占以變為法,道以變動不居「為體,無往 而非變也。若六爻不動而但為本卦,不可謂之變,此 不謂之變,則每卦所變止於六十有三,其究纔四千 三十二卦,安得如上所云者哉!」仁傑按:「卦遇六爻不 動,當覆而占之。覆者從上倒覆而下,是亦一變也。如 《剝》六爻不動,覆而占之,其卦為《復》。子曰:『窮上反下,故 受之以《復》』」,又曰「上下無常。」《正義》謂《剝》窮上位之極,又 下來居于初,此以覆卦論也。朱子發翰林論《易》變,亦 知《剝》之上九,窮如反初,乃成復卦,第未深考覆卦之 變耳。覆卦大抵相反而相為來往不窮之地。《剝》之為 《復》,曰:「七日來復,天行也;『利有攸往,剛長也』。」《復》《覆》之為 《剝》,則曰:「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不利有攸往,小人 長也。」「七日來復」者,由《剝》六爻,至《復》之初爻凡七,《易》以 爻主一日也。舉隅而言,陽七日而復,則由《復》六爻,至 《剝》之初爻,亦七日而《剝》矣。辰以子午分陰陽,自子至 午,自午至子,皆七日,故兩卦互以天行為言。蓋物極 則反,剛長之極,其勢必至于《剝》,而小人道長之極,亦 未嘗不復,天之道也。復極則剝,剝極則復,兩卦相循, 如環無端,以一消一息、一盈一虛,往來而不窮。凡卦 之否、泰、損、益,雜卦所論,或樂或憂,或與或求,起止伏 見,新故久速之理,無不盡然。以至日月寒暑之推移, 吉凶禍福之倚伏,與夫死生出入,神奇臭腐之變化, 始而終,終而始者,舉不外乎此。伊川先生蔽之以一 言,曰:「《易》中止是言反覆往來上」下,所以發千載之祕, 以悟後學者多矣。康成不知覆卦之畫與正卦異也, 而輒去之,代以用九用六之文,而覆卦泯矣。《易》有覆 卦、對卦二體,六爻皆動則占對卦,六爻皆不動則占 覆卦,其用不同,對卦亦謂之變卦。《正義》曰:「六十四卦, 卦卦相偶,非覆即變。覆者表裡視之,遂成兩卦也,《蒙》 《需》《訟》《師》《比》之類是也。變者反覆,惟成一卦,則變以對 之,《乾坤》《離》《坎》《大過》《頤》《中孚》《小過》是也。」按:六十四卦皆 有對有覆,今分五十六卦為覆,八卦為對,未之盡也, 以二二相偶言之則可爾。五十六卦固自有對卦之體,而八卦亦未嘗無覆卦之體也。王輔嗣曰:「卦者時 也,時有否、泰,用有行藏,一時之制可反而用也,一時 之吉,可反而凶也。故卦以反對。」然知覆卦反對而已, 元不知覆卦之用。夫《易》窮則變,變則通爻。自初而至 上,卦之窮也。筮焉而皆遇七八,占之窮也。不有以變 而通之,將若之何?聖人為是設覆卦,與六爻通之為 七。上爻處卦窮之地,則以是變而之初爻。六遇七、八 不動,則以是變而之九六。觀五十六卦覆之而成兩 卦,則以偶相比。八卦覆之,惟成一卦,則各居其所焉, 聖人之意殆非偶然者矣。邵康節以乾坤離坎、《大過》 《頤》《中孚》《小過》為不可易,蓋五十六卦覆之則變它卦, 惟此八卦覆之,不失本卦之體,此其與諸卦異而不 可易者也。伏羲畫卦八,此有乾坤離坎,而震艮巽兌 不與焉者。按:八純卦固有對覆存乎其間,震艮巽兌 覆之亦成兩卦,乾坤離坎覆之,亦惟成一卦,故康節 謂「八卦之象,不易者四,重卦之象,不易者八。」然震艮 巽兌非不與乎此,頤《小過》震艮之寓也,《中孚》《大過》巽 兌之遇也。先儒謂初畫八卦設奇偶兩畫,以象陰陽。 又曰:「六十四卦皆從乾坤而來,凡奇皆乾而凡偶皆 坤也。」用是知離坎以下六卦之體覆正若一與乾坤 等,而九六之用獨見于二卦者,以乾坤奇偶之畫,足 以包六十二卦,而六陰六陽之畫,純一不駮,亦六卦 之所無也。此兩卦六爻皆遇七,則覆卦而以用九占 之;皆遇八,則覆卦而以用六占之。離坎以下六爻,皆 遇七八,亦以覆卦為占。六卦非純畫也。六位之外無 他爻,則各占其卦下之辭。至若五十六卦,《屯》六爻皆 遇七八,則覆而占《蒙》。《蒙》六爻皆遇七八,則覆而占《屯》。 他卦倣此占焉。夫六爻不動而以覆體為占,始於《乾》, 終於《未濟》,諸卦之所同也。如此而後一卦之變可以 為六十四,而六十四卦之變可以為四千九十六矣。 劉夢得曰:「《筮》為《乾》者,常遇七,斯得《乾》矣。筮為坤者,常 遇八,斯得《坤》矣。」沈存中曰:「惟動則有占,不動則無矣。 今人以《易》筮者,雖不動,亦引爻辭斷之。《易》中但有九 六,既不動則是七八,安得用九六爻辭?」豈亦未悟覆 卦之變耶?覆卦六十四,專為七八爻設,夫使六爻皆 遇七八,而終於不動,非《易》窮則變之旨也。列禦寇曰: 「《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九者,究也,乃 復變而為一。」蘇文忠亦曰:「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 皆據其末而反求其本者也。故曰:《易》逆數也。」其有見 于此乎?且卦遇七八,固當以九六為占。列禦寇謂七 變而為九,穆姜筮遇《艮》之八變而占隨之六二,是七 可變而九,八可變而六。如《乾》上爻本得七,覆卦則為 初九矣,故曰「用九。」坤上爻本得八,覆卦則為初六矣, 故曰「用六。」所謂七八未嘗不動也,惟窮則變焉爾。先 儒言用九只在上九一爻。伊川先生以為不然,曰:「六 爻皆用九,故曰見群龍。」都氏因先儒之誤,遂以上九、 「月九」合之曰:此《乾》之《夬》也。自一陽來復至五陽為夬, 進而不已。六陽為乾,故有用九之義,而變體為「夬。」按: 蔡墨以用九為乾之坤,蓋取六陽之變言之,不變則 固為乾,今去其一而以五為義,非也。矧,上九,用九之 辭,正爾相反。上九處六爻之極,為群龍之首,史所謂 上而不能下,伸而不能詘,往而不能自返者,故曰:「亢 龍有悔,窮之災也。」若用九,則舍首爻之亢極而復居 初爻隱潛之地,《經》所謂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 故曰「天德不可為首」,孰謂二爻可一也哉?注疏之說, 大抵以初為首,如《比》之初六,注曰:「處比之始,為比之 首。」其上六,比之無首,無所終也,《正義》曰:不能為比之 初首,故無終。是不以上為首也。王輔嗣謂初上無陰 陽定位,然以為尊者陽之所處,故陽居尊位。今上爻 居一卦之首,可不謂尊乎?蘇文忠曰:「初上者,本末之 地也。以陽居之則正,以陰居之則顛。」按:《比》之上六,陽 不首而以陰居之,不得其正,故曰「無首。」文忠解此爻, 則又曰:「《比》之無首,猶言無素也。窮而後比,是無素也。」 蓋無首,或以事言,或以象言。《比》之「無首」,以事言者也。 「用九之無首」,以象言者也。先儒謂凡以首以角而取 象者,未嘗不在于上。以足以尾言者,未嘗不在于初。 觀《既濟》《未濟》初上之辭,則概可見矣。輔嗣亦曰:「夫以 剛健而居人之首,則物之所不與,故乾吉在無首。」穎 達亦曰:「天德剛健,不可更懷尊剛為物之首。」又曰:「人 君位實尊高,故云首出。志須卑下,故云『無首吉』。」然知 以《乾》為首,而不能推明上爻為首之義,何哉?惟朱子 發謂:「以畫卦言之,則初為始,上為終;以成卦言之,則 上為首,初為尾。」其言最為明了。勾微云:「加用九用六 之虛位,欲明君臣進退之理。」按用九用六,論正卦固 不在六位之數,論《覆卦》則與六爻通之為七。輔嗣謂 爻之所處即謂之位,二用而為虛位,其然,豈其然乎? 至言君臣進退之理,則為近之。蓋《乾》之上九,如堯在 位七十載之時;至用九,則如授舜之後,其天下已治, 而聖人退藏于密之象歟?《坤》之上六,如周公誕保文 武,受命七年之時;至用六,則如居東之後,亦大臣功 成名遂身退之象。歟淵乎二用之旨也,聖人以此垂萬世君臣之大法,宜他卦莫得而並。《歟》!《乾》正卦有「時 乘六龍」之文,合六陽而為卦也。《覆卦》有「見群龍」之文, 合六陽而為爻也。又卦與爻皆以乾元為稱,其異者 覆卦以上為初耳。坤卦類此。今側注初上之文,以見 覆卦之象。并變卦、《對卦》、覆卦各為之圖。古經以卦為 名,而象寓其中,以畫為九六及二用以位積之為初 上。至《十翼》而後卦以名列,《象》著兩體爻書,九、六、二用, 有初上、二、四、三、五之文。今舉從其初,以《彖辭》歸之《卦》, 下以《繫辭》歸之《爻下》以《上、下體》歸之《象傳》,以卦名及 初、上、九、六、二用之文歸之《繫辭傳》,以《上、下經》仍為兩 篇,《傳》為十篇,然後古十二篇之《易》,復得其全矣。疑此 孔氏之舊也。凡經傳之文,去其後儒所加,《彖》曰、《象》曰, 《文言》曰及卦名《比》《大有》爻位用九用六之類,省文則 仍舊貫闕之。葉左丞論《坎卦》云:「卦辭首曰習坎,《彖》曰 習坎,重險也。」以為卦固名坎,而「習坎」乃其卦辭,傳經 者闕其「坎」字。闕二字及。徐氏亦云:「上脫一字。」晁以道詹 事云:「例諸今文則脫,在古文則不脫,古文即以其卦 為其名故也。」是說固然,第《經》雖不脫,而《彖》文脫之。又 《同人彖傳》「同人曰,同人于野,亨。」王昭素謂此「『同人曰』 三字錯。」按:《正義》云:「《彖》有疊卦名而稱其卦者,《同人》之 《彖》稱『同人曰』,猶言《同人》卦曰也。『同人于野,亨』,是同人 卦下之文也。如此」,則「同人曰」三字,乃其卦名,故《彖傳》 引之,非錯也。《彖傳》有同人卦名,今卦闕其名者,意經 傳參錯,後儒見卦名「同人」與卦辭「同人于野,亨」連文, 遂省「同人」字,不知卦名與卦下之文,本自異卷,弗可 省已。《履》《否》諸卦亦如之,本文當云「同人」,「同人于野,亨」, 《履》當云「履,履虎尾」,「否」當云「否,否之匪人。」《艮》當云「艮艮 其背」,「坎」,當云「坎『習坎有孚,維心亨』」五卦凡省六字,傳 不附經,則此五卦在《繫辭傳》獨無卦名矣,于文宜復。 今但注逐卦下,弗敢傳,蓋謹缺文也。夫《易》之為書至 矣,其蘊奧微妙,非深造自得者未易言也。仁傑不佞, 未嘗一得其門戶,獨次其舊文而欲復之。紹興辛巳 之冬,書始萌芽,博攷深求,又二十八年而後定。《古經》 一失,復之之難如是哉!是以君子重變古也。噫!復之 難而知之為尤難。後世子雲,其有無不可以逆計而 知或靳之曰:「今《易》尚不能明,如古《易》何?」覆瓿之譏,固 前知其如此,此則非仁傑之所恤也。姑以待好古不 惑之君子而折衷焉。

鄭剛中周易窺餘十五卷

[编辑]

按剛中自序窺餘窺竊易家餘意綴緝而成也老來心志凋落健忘自覺所學漸次遺失恐他時兒童輩有問寖就荒唐無以對故取平日所誦今昔易學與

[编辑]

意會者,輒次第編錄,時自省覽。此窺餘之所為作,所 為名,序之所為縷縷也。伏羲氏畫八卦,古無異論,至 重卦則指名不一。鄭康成輩謂神農,孫盛謂大禹,史 遷、揚雄謂文王,攻為神農之說者曰:「耒耜之利,日中 之市,固已收諸《益》,取諸《噬嗑》,豈應後來方重卦?」神農 之說破,則盛以下,自當無語矣。孔穎達、王弼又謂「伏 羲氏始用蓍,十有八變而成卦,觀變之數,則用蓍,猶 在六爻之後,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治,而書契之作,取 諸夬。重卦者,非伏羲乎?伏羲氏既畫卦,又為重卦,文 王為卦下之辭,又分上下經,孔子為《十翼》,周公為爻 辭,此《易緯》所謂三聖人而周公不與者。周公本文考 之志而為之,舉文王,則知周公之聖也。」穎達既堅守, 弼論不移,後之立異相可否者,猶夫是已。要指摘相 勝,無明白證據,當以王、孔為允。復有疑者曰:爻辭亦 文王所作,非周公也。此蓋不攷《明夷》爾。文在羑里,無 自稱文王之理,亦不得先謂箕子為明夷。韓宣子適 魯,見《易象》云「吾乃知周公之德。」則公作爻辭,何疑焉? 馬融、陸績皆知此意也。《繫辭》曰:「知者觀彖辭,則思過 半矣。」又曰:「聖人設卦觀象,繫辭焉而明吉凶。」遂又疑 夫子不應自贊如此,彖辭必文王所為也,曾不知卦 下之辭乃文王所繫,其所繫辭亦可謂之彖。夫子于 上下繫特贊序之,與夫子所謂《彖繫》自不相礙。范諤 昌誤疑《乾彖》與《文言》重複,而謂文王為彖者,亦此類 也。至于《十翼》之目,亦復紛紛以《彖》《象》《繫辭》三者各分 上下,而與《文言》《序卦》《說卦》《雜卦》四篇號為十者,穎達 主之。《彖》也,《大、小象》也,上、下,《繫辭》也,《乾坤》,《文言》也,而與 《序卦》《說卦》《雜卦》三篇號為十者,胡旦主之。以《象》分大 小,而不以《彖》分上下。旦說為勝,以《文言》分乾坤,似未 安,去古遠矣。學者要當以意所安者為是,故兩存之, 以俟來哲。通乎此然後可以讀《易》。或問曰:「子為書始 《屯》《蒙》,何也?」曰:「予于乾坤不敢談也。《易》者天地萬物之 奧,乾坤則又《易》之奧。聖人妙《易》書之神而藏之乾坤, 其所示人者猶委曲載之《文言》,孰謂學者可以言定 乎?尊乾坤而不敢論。自《屯蒙》而往,以象求爻,因爻識 卦,萬有一見。其髣髴,則隨子索母,沿流尋源,乾坤之 微,或可得而探也。今固未敢妄有窺焉。」又問:「《易》自商 瞿、子木親受業夫子,下抵漢、魏,專門名家者不勝計。 雖互有得失之論,大抵不過象、義二者。就其意旨不 合,最甚者惟李鼎祚、王弼。其專用象變三十餘家,而不及義者,鼎祚也。盡掃象變,不用古注而專以意訓 者,弼也。子為書為象乎?為義乎?」曰:「有象則有義,以義 訓者,不可以遺象也。義不由象出,是猶終日論影,而 不知形之所在,偏于一而廢于一,學者所以難了,窺 餘所不然也。近世程頤正叔嘗為《易傳》,朱震子發又 為《集傳》,二書頗相彌縫于象義之間,其于發古今之 奧,為有功焉。但《易》之道廣大,變通,諸家不能以」一辭 盡有可窺之餘,吾則兼而取之。杜預《春秋經傳集解 後序》載「晉太康元年,汲縣發舊塚,大得古書,皆科斗 文字,不可訓知,獨《周易》及《紀年》最為分了。《周易》上下 篇與今正同,而無《彖象》《文言》《繫辭》,頗疑于時。」仲尼造 之于魯,尚未播之遠國。而《漢·藝文志》《易經》十二篇,謂 《上下經》及《十翼》也。以是考之,漢之《易》已十二篇,但《經》 與《十翼》自為篇帙,非若今《易》之各附卦爻。先儒謂「費 直專以《彖》《象》《文言》參解《易》爻,謂王輔嗣本《象》釋《經》,欲 相附近,故辭與《象》各附于當爻。要之,取古本輒相分 合,二子不容無過,于聖人之旨未大悖也。」併見于《序》 之末。紹興壬申。

楊簡慈湖易解十卷

[编辑]

按簡自序夏后氏之易曰連山連山者以重艮為首商人之易曰歸藏歸藏者以重坤為首周人之易曰周易以重乾為首周禮太卜之官曰其經卦皆八其

[编辑]

別,皆六十有四,其卦之重也久矣。先儒謂文王重之, 非也。孔子之時,《歸藏》之《易》猶存,故曰:「之宋而得坤乾 焉。」於戲!至哉!合三《易》而觀之,而後八卦之妙,大《易》之 用,混然一貫之道,昭昭于天下矣。而諸儒言《易》,率以 乾為大,《坤》次之,《震》《坎》《艮》《巽》、離、兌又次之。噫嘻!末矣- 者,易之-也╍者,易之╍也。其純-者名之曰《乾》,其 純╍者名之曰《坤》,其-╍雜者名之曰震坎艮巽離 兌。其實名《易》之異名,初無本末、精粗大小之殊也。故 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子思亦曰:「天地之道,其為物 不貳。」八卦者,《易》道之變也。而六十四卦者,又變化中 之變化也。物有大小,道無大小;德有優劣,道無優劣。 其心通者,洞見天地人物盡在吾性量之中,而天地 人物之變化,皆吾性之變化,尚何本末、精粗、大小之 間?雖《說卦》有父母、六子之稱,其道未嘗不一。《大傳》曰: 「百姓日用而不知,君子小人之所日用者」,亦一也,惟 有知、不知之分爾。

按趙彥悈後序先生挈古聖所指以詔學者遂成此書知有此書者眾好者鮮彥悈事先生舊矣頃丞吉水邑士曾定遠篤信好學久藏此書一日攜示彥悈

[编辑]

曰:「先生推明心量之大,使人讀之萬善備具,思與朋 友刊諸版,俾彥悈書于後。噫!定遠其有得于先生之 言乎?」

按曾熠後序楊先生已易曩先生宰樂平時嘗加改訂熠得其本因謁知丞趙公是正之鋟木以貽同志或者猶謂先生復有所改近趙公為轉致諸先生之

[编辑]

「前,而先生不復加損,則此為定本矣。」夫《六經》《論語》之 書,言天下之義備矣。迨孟氏興而復出「性善養氣」之 說,自孟氏沒,更秦歷漢,以至於今,前聖之意隱然而 未發者,乃有橫渠之《西銘》。雖然,《西銘》之意認天地為 一家,而己《易》一書,悟天地為一己,其流行發見,精觕 畢備,厥功益大。學者誠能沉潛而反復之,其于一理 渾然之中,知其萬物森然莫不具在。反諸吾身,覺其 機之動而體驗推放之,雖馴造聖賢之域可也。

鄭東卿先天圖注一卷

[编辑]

按東卿自序東卿自學易以來讀易家文字百有餘家所可取者古先天圖揚雄太元經關子明洞極經魏伯陽參同契邵堯夫皇極經世書而已惜乎雄之

[编辑]

「太元子明之洞極,倣《易》為書,泥于文字,後世忽之,以 為屋上加屋,頭上安頭」也。伯陽之《參同》,意在煆煉而 入于術,于聖人之道又為異端也。堯夫毅然擺去文 字小術而著書,天下又不顧之,但以為律曆之用,難 矣哉!四家之學,皆兆于先天圖。《先天圖》其《易》之源乎! 復無文字解注,而世亦以為無用之物也。今予作《方 圓相生圖》,為先天圖注腳,比之四家者為最簡易,而 四家之意,不出于吾圖之中,于《易》之學為最《易》曰:「廣 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是天地四 時日月之理也。苟不能髣髴其理,詎敢欺我同志乎? 有意于《易》者,請自此圖始。孔子有言曰:「學而不思則 罔,思而不學則殆。」思本于心,非耳目與口也。區區耳 目口之學者,無觀我之圖焉。學者能自此圖以達夫 古聖賢之用心,則我之願也。我小人耳,何足與言學 哉。

項安世周易玩辭十六卷

[编辑]

按安世自序大傳曰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讀易之法盡於此矣易之道四其實則二象與辭是也變則象之進退也占則辭之

[编辑]

「吉凶也。不識其象,何以知其變?不通其辭,何以決其 占?然而聖人因象以措辭,後學因辭而測變,則今之 讀《易》,所當反復紬繹、精思而深味者,莫辭若也。」於是作《周易玩辭》。慶元四年歲次戊午秋九月己未,江陵

項安世序 按自述嘉泰二年壬戌之秋重修周易玩辭十六卷章句粗定因自嘆曰安世之所學蓋伊川程子之書也程子生平所著獨易傳為全書安世

[编辑]

受而讀之三十年矣。今以其所得於《易傳》者述為此 書,而其文無與《易傳》合者,合則無用述此書矣。世之 友朋,以《易傳》之理觀我書,本末條貫,無一不本於《易 傳》者;以《易傳》之文觀我書,則未免有使西河之民疑 汝於夫子之怒。知我者此書也,罪我者此書也。九月 丙午,安世謹書。

按徐之祥序予幼嗜易祖程傳宗本義諸儒訓解中取平菴項氏玩辭熟讀精思道德性命之原開物成務之故一出于奇耦往來不窮之變曰象與占隨時

[编辑]

取義玩辭。可知先生此書,不特有裨于程子《七分》之 傳,當時往復問學朱子之門,其於《本義》多所發明。惜 書成于《本義》二十年之後,朱子未及見也。集賢初菴 傅公以《易》學經世,被遇殊休,俾其徒黃棠創建精廬, 嘉惠後學。經府傳窟中獨缺此書。予過梧翁先生馬 公攷學,得所藏本,乃咸淳乙丑禮部貢院所點校,敬 「鋟諸梓,與朋友共,使家藏而人誦之,予之志也。」大德 丁未孟秋冷掾徐之祥拜手謹書。

按馬端臨序易有聖人之道四變與象居其二焉自義理之學大明而變象之說幾晦先儒欲救其弊則曰聖人當時自可別作一書明言義理以詔來世何

[编辑]

用假託卦爻,為此艱深隱晦之辭乎?愚嘗以為變之 說不一,有隨時之變,如《彖》《象》《小象》《文言》《繫辭》,各自一 義是也。有逐爻之變,如六九、七八,陰陽老少是也。有 逐卦之變,如剛柔往來、互體飛伏是也。象之說亦不 一,有卦畫之象,陰陽奇耦,三連六斷是也。有大象之 象,天地風雷山澤水火是也。有《說卦》之象,乾為馬,坤 「為牛,乾為首,坤為腹」之類是也。至簡要者,隨時之變 也。至支離者,逐卦之變也。至精微者,卦畫之象也。至 瑣碎者,說卦之象也。必研究其簡要精微者,而不拘 泥其支離瑣碎者,則曰「象」、曰「變」,固無非精義至理之 所寄也,豈有二哉?平菴項公《玩辭》一書,義理淵源伊、 洛,而于象變之際,紬繹尤精。明暢正大無牽合附會 之癖。公嘗謂「必遍通《五經》而後歸老」,於是且自言「窺 其門牆而未極其穾奧,今將盡心焉。」則是書必暮年 所著,家有善本,先公嘗熟復而手校之。方塘徐君掌 教初菴,以是書鋟梓學舍,俾綴語其編尾,輒誦所聞。 大德丁未菊月,後學馬端臨謹書。

按虞集序周易玩辭者江陵項公安世平甫之所著也其言以為大傳曰君子居則觀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其道雖四而實則二變乃象之

[编辑]

進退,占乃辭之吉凶。聖人因象以措辭,後學因辭而 測象。是故學《易》者舍辭何以哉?項公以其玩于辭而 得之者筆于書,使後之學者因其言皆有以玩于前 聖之辭而得焉。此項氏著書之意也。嗟夫!天不言,生 聖人而代之言,故曰:「聖人之精,畫卦以示;聖人之蘊, 因卦以發微卦。」聖人之精蘊,殆不可悉得而聞,然卦 象未有語言,自非明智,何以知之?中古聖人以其憂 患之心,因卦立言,暢于周公,究于孔子,首尾具完,皆 所親定,所謂精與「蘊」者,後世因得以推見焉。今夫生 乎千載之下,而仰觀于千載之上,以凡人之資,而欲 窺見天與聖人之道,苟得于聖人之一言,即為天之 命己矣。況乎三聖人之言,廣大悉備,「雖歷世久遠,遭 時喪亂,亙千萬古,而與所謂卦畫者略不可有所磨 滅,豈非天乎?後之立言,豈有加于此者?志于學者,誠 不可舍此而他求已。」愚是以深歎項公之為知言。漢 晉以來,治《易》之師,其言猶有可見,而于四聖人之意, 未知其何如也。及乎卲子、周子之生,《易》道蓋中興焉。 卲子以先天心學著為成書,不必麗乎經傳,而極天 地之妙,通萬物之情。三聖人以降,未之或先,而學者 鮮或知之。周子之圖,亦不必求同于《易》象,而理則不 二。所謂「通書」者,皆所以通乎《易》者也。因卦以立辭者, 如《乾》《損》《益》《家人》《睽》《復》《無妄》《蒙》《艮》之說,僅見,如《大畜》等 卦,當時已不得聞,獨賴河南程子親得其宗,以其成 德之能事,附於三聖人之書而言之,非直傳注而已 也。自其學而推之以極其至,則天人之際豈有間哉? 蓋嘗聞之,能盡其性者,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 則能盡物之性。故曰:「知其性則知天矣。」苟知天矣,則 天地之故,鬼神之跡,事物之雜,豈待于攷索推測而 後通之?故程子有言:「不盡意者,誠有望于後世學者 自有得于聖人也。」朱子發明《象占》《本義》,多約程子之 言而精之云爾。故學《易》之士於是得其端緒而不差 焉。項公實與朱子同時,當時則又有江西陸先生者, 各以其學為教。又有聰明文學過人之士興于永嘉, 項公嘗從而問辨咨決焉。其遺文猶有可徵者,朱、項 往來之書至六七而不止,其要旨直以程子「涵養須 用敬,進學則在致知」之說以告之。于是項公之學,上 不過于高虛,下不陷于功利,而所趨所達,端有定向然後研精覃思,作為此書。外有以采擇諸家之博聞, 內有以及乎象數之通變,奇而不鑿,深而不迂,詳而 無餘,約而無闕,庶幾精微之道焉。其書既成,而朱子 歿矣。《自序》:「其學皆出于程子,而其言則不必皆同也。」 是可以見其講明之指歸矣。近時學《易》君子多有取 于其說,豈徒然哉?然而為是學者,自非深求於程、朱 之說,而有所憤悱于缺塞,則亦不足以知項氏之功 也。集之壯歲,至好此書,每取其說以與朋友講習。今 淮西廉訪僉事幹君克莊,好古博雅,學道愛人,嘗以 禮學貢于有司,而不及奏。有旨俾居成均,勤苦數載, 有人所不能堪者。逮文宗皇帝臨御日開延閣以待 天下之士,乃特召見,得與論思之次,一時謂之「得人。」 持節淮壖,至于江上,取是書於篋,俾齊安郡學刻而 廣之。蓋歎乎學者之不多見是書也。不鄙謂集,退老 林下,庶乎困學之不敢忘,俾敘其說焉。嗚呼!內聖外 王之學不明于後世,而為治者以其知力之所及而 行之,不無其效。至若上下與天地同流者,則何有哉? 昔《卲子》有言曰:「學于里人而盡里人之情,學于鄉人 而盡鄉人之情,學于國人而盡國人之情,學于古人 而盡古人之情,學于天地而盡天地之情。」如此則可 以玩辭觀象而「得之」,世有斯人哉!後學虞集謹書。

程迥古易占法一卷

[编辑]

按迥自序迥嘗聞之康節以易數示吾家伯淳伯淳曰此加一倍法也其說不詳見于世今本之繫辭說卦發明倍法用逆數以尚占知來以補先儒之闕庶

[编辑]

幾,象數之學,可與士夫共之,不為讖緯瞽史所惑,于 聖人之經不為無助也。昔陸績讀宋忠《太元》曰:「太元 大義在揲蓍,而仲子失其指歸,雖得文間義說,大體 乖矣。」迥亦以是論《易》。

林至易裨傳一卷

[编辑]

按至自序易之為道生生而不窮其蓍之卦變皆本於氣數之自然非私智之能及也昔河南夫子為易傳一書使學者因辭以達意象數之說夫子雖未嘗

[编辑]

言,亦曰「得其義則象數在其中矣。」今世之言《易》者,往 往喜談象數,或出己智,或摭先儒之說,牽合傅會,似 若可聽者,然其巧愈甚,其失彌遠。不知《易》之所謂象 數者,初不若是其紛紛也。至不佞竊有意於此,輒本 之《易大傳》,為《裨傳》三篇,曰法象,曰極數,曰觀變。法象 則本之太極,極數則本之天地之數,觀變則本之蓍 「之十有八變。」是三者《大傳》之中嘗言之矣。惟其論太 極者,惑於四象之說而失卦畫之本;論天地之數者, 惑於圖書之文而失參兩之宗;論揲蓍者,惑於掛扐 之間而失陰陽之變。今各釐而正之,使不失其條理, 則知象數皆自然而然,果非私智之能及也。至於數 變之說,曰反對,曰相生,曰世應,曰互體,曰納甲,曰變 爻,曰動爻,曰卦氣,謂非《易》之道則不可,謂《易》畫在於 是則非也。要之,《易》道變通不窮,得其一端,皆足以為 說。以其《大傳》未嘗有言,故亦總其大略以為外篇。或 曰:子之於《易》,皆本之《大傳》是也。而諸儒之說皆略之, 毋乃自謂是不韙也。蓋《易》雖寓之象數,孰知論象數 者至《大傳》而無餘矣。凡《大傳》之所不言,亦何敢言哉? 故寧得是不韙而不辭也。《谷水林至序》

李椿周易觀畫二卷

[编辑]

按魏了翁序故吏部侍郎廣平李公嘗大書六十四卦之象於屋壁玩之三月而有得焉於是為書題曰觀畫所見既自序所以作厥七十年其孫大謙守邵

[编辑]

則公觀畫之地也。是書久失而俄得,故不無爛脫。大 謙又敘所以然,而屬予申其義。嗚呼!得於畫而不滯 于辭,亦可謂善觀《易》矣。《易》言六畫、六爻、六位、六虛,是 四者相近而不同。蓋爻者動也,專指九、六,則父母之 策也。畫者卦也,兼七、八、九、六,則包男女之策也。總而 言之,畫即為爻。析而言之,爻與畫異。畫之見者又為 位,爻之變者又為虛,故曰:「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位從 爻而為虛也,曰「六畫成卦,六位成章」,虛從畫而為位 也,然其實皆自奇耦之畫始,奇耦則太極之分者也。 今李公之於《易》,不觀諸辭而觀諸畫,不惑乎諸儒之 異傳,而求諸心目之良能,雖兼收眾善,而片詞折衷, 皆純體獨得之妙。雖不離乎元變伏反之等,而因體 明用,無牽合傅會之煩。至於發二五剛柔之義,斥異 端邪、《遁》之說,則進而告君,退而省己,造次必是,秦、漢 以來為《易》者多矣。顧拳拳乎諸葛氏之出處,則又舉 一隅以明《易》道之用,有非佔畢陋儒所能盡識。嗚呼! 斯亦異乎世之所謂讀《易》矣。公名椿,字壽翁,師友淵 源,所自則文定胡公云。

王炎讀易筆記八卷

[编辑]

按炎自序未有書契之初羲皇首畫八卦文字生焉則易之有書由有畫也畫以數起數之用于占者世雖未之能學至其本元河圖起于天一地二而變于

[编辑]

九六七八。天一之畫奇,其數以太陽之九。地二之畫 耦,其數以太陰之六。蓍之用衍,以少陽之七。七卦之 重定于少陰之八八,此學《易》者所托也。捨象則理不著矣,捨畫則象不明矣。故三畫為八卦,六畫為六十 四卦。畫變則象異,畫不變則象同,象有體而理無跡 也,有體則顯,無跡則隱,本隱以之顯,聖人立象之意 也。「即顯以索隱」,學者觀象之方也。文王猶懼後人未 能有見,故發其凡于卦之彖,周公又本文王之旨,著 其變于卦之爻,爻彖之詞具,而于象與理可以見其 端倪矣。雖然,聖人之經,或言約而旨博,或語密而義 深,讀者未必遽了,非文王、周公故隱而不發也。開其 端于言之中,而存其意于言之外,欲學者深思而自 得之,則象所蘊畜,義味深長,可玩而不可厭也。尼父 生知之聖也,而讀《易》韋編三絕,且曰:「加我數年,則于 《易》道彬彬矣。」《十翼》訓釋,不憚辭費,學者豈得《易》言之 哉?秦焚古文字,《易》以卜筮之書幸存,此天地鬼神之 所護持,以詔來世。而自漢以來,《易》道不明,焦延壽、京 房、孟喜之徒,遁入于小數曲學無足深誚。而鄭元、虞 翻之徒,穿鑿附會,象既支離,理滋晦蝕。王弼承其後, 遽棄《象》不論,後人樂其說之簡且便也。故漢儒之學 盡廢,而弼之注釋獨行于今。然木上有水為井,以木 巽火為鼎,上止下動為《頤》,頤中有物為《噬嗑》。此四卦, 雖弼不能削去其象也。夫六十四卦等耳,豈有四卦 當論其象,六十卦可略而不議乎?弼之言曰:「筌所以 在魚,得魚而忘筌;蹄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象 之筌也;象者,意之蹄也。捨筌蹄無以得魚兔,則捨象 求意。」弼亦知其不可,而猥曰:「義苟在健,何必《乾》始為 馬?類苟在順,何必《坤》始為牛?」是未得魚兔,先棄筌蹄 之說也。或者知象不可去,既不能盡通,又不肯闕所 不知,則為之說曰:「《易》之有象,猶《書》有譬喻,《詩》有比興 也。象不可去,亦不必泥,得其意足矣。」此與弼說無異, 亦未為確論也。夫《易》,三聖人所盡心也,立義深于《詩》 《書》,而措辭嚴于《春秋》。《書》之有譬,《詩》之有比,惟意所之, 初無定旨。《易》象反是,以奇耦之畫摹寫天地萬物之 形似,而寄于六十四卦之「中,一卦六畫,畫有此象,聖 人即著之于辭,畫無此象,不泛然旁引曲取也。豈得 執《詩》《書》比興為例哉?」前輩嘗有疑其不然者,故于象 數求之加詳,然掇拾先儒舊說,嚼糟粕之餘,失甘香 之味,其所發明無幾耳。炎讀《易》三十年,不得其門而 入。歲在辛亥,始脫為縣之厄。明年,歸自中都,僑寓古 艾,杜門卻掃,尋繹舊學,久之若有所悟,譬猶往來熟 習于山海之間,雖未能手探其玉,然寶氣所在。或望 而見之。因釋然笑曰:「觀六畫之象而未合于爻彖之 辭,是未得其象也。翫爻象之辭而未合乎六爻之象, 是未得其辭也。象與辭未能融會,而曰得聖人之意, 其中否特未定也。管蠡之見,何足以窺測高深?」本之 于畫,驗之于辭,對觀互攷,二者如合符契,則筆記之, 其未達者闕焉。以為聖經不可易知,固不可強通也。 而河南邵氏曰:「畫前有《易》,刪後無詩,不特以象為可 忘,且併以畫為可遺。」其說高矣,《易》而可以無畫,但不 知三聖盡心于此,以垂世立教者,其旨果安在也?或 曰:然則《易》盡于畫乎?曰:「《易》者,變也,其變始于乾坤,天 地闔闢一乾坤也。吾身動靜亦一乾坤,而畫能盡之 乎?自乾坤而上不可以象求,以通變而不窮者命之 曰道,藏用而不測者命之曰神,孑獨而無對者命之 曰太極,而畫能示之乎?雖然,無畫而可以體《易》,伏羲 文王之事也;有畫而後可以語《易》,學者之事也。不翫 周公、尼父之辭」,而曰:「吾求《易》于六爻之外」,此係風捕 影之類,而炎則不敢已矣。將以此得罪于傳道之賢 哲,未可知也;將以此見取于好古之君子,亦未可知 也。

按戴表元後序易以象為書而理附焉亦猶人之有是耳目口鼻四體然後可以論其視聽言動云爾而世之言理者先去象不知去象則理于何所附而存

[编辑]

哉?漢之《易林》,存者惟焦氏一家,士大夫占筮多用之, 其餘京房、孟喜諸人之學,竊意王弼注未行時,必且 家有其說,一時以好惡廢棄,而千載之下遂茫然不 可復攷。予為之恨恨久矣。然亦疑古聖人之為此書, 何緣止于卜筮?最後乃得新安朱文公《本義啟蒙》,于 程邵外,時時出入沙、隨、漢上,而一斷以占法上,不失 潔靜精微之教,而下可通吉凶鬼神之數,于是盡舍 他學而學之。今又得雙溪王公筆記,其說以畫起象, 以象明理。又謂「雜物撰德,興于中爻,而互體不可廢。」 又謂「麻衣非直,《河圖》非錯」之類。討論講貫,又在文公 鄉閭師友間,幾于鶴鳴而子和也。語曰:「屨不必同,同 於適足。味不必同,同於適口。語不必」同,同于適理,學 者取其大要,而姑置其小疑云。

鄭汝諧周易翼傳二卷

[编辑]

按汝諧自序古今傳易者多矣至河南程氏始屏諸家艱深之說而析之以明白簡易之理一時學者知所師承如瞽者之明如聵者之聽如倀倀於冥塗者

[编辑]

「識其所趨,猗與盛哉!」汝諧伏讀其書而愬其所得者, 曰:「體用一源,顯微無間也。」學者不得此理,而謂得三 聖之心,皆妄也。何者?《易》精微之書也。然聖人所以仁天下來世者,欲其皆可知,皆可從。至其精微者,則存 乎人之自得爾,非以其艱深者眩其入也。世之傳《易》 者,實不得乎精微之旨,慮其凡近之《易》忽也,乃委之 於象數戃恍之中,而立於不可詰知之地,援怪以為 艱,指迂以為深。幸其一說之合,則其所不合者挽而 傅致之。學者駭其然「而求其入也,疲心刓精以志於 得,既得之,於道無補也,於聖人仁天下之心無與也。 蓋舉體而遺用,則非體,徇微而廢顯,則非微。」汝諧每 念聖人之《經》,得程氏而始昭昭於天下,不敢以他說 亂之,慮其雜也;不敢以己見先之,慮其偏也。信之篤 故其思深,思之深故或因程氏而有得者。夫信之足 矣,因之而有得,何也?誠然之理,取則於吾心之所安 者信之,其所未安者疑之,疑斯辨,辨斯明矣。謂其為 程氏而亦信其所未安者,命之曰「欺」,非心學也。乃以 程氏之說疏於《經》之左,程氏有所未及與及之而未 明,凡可傳以己意者,則題以為《翼傳》。私竊識之,非敢 並駕其說也。其在《睽》曰:「君子以同而異。同異之相形 也,猶水火之相滅而相成也。同而不異,則喪其所以 為同矣。」此書非立異於程氏也,祇以為同也。古括鄭 汝諧序, 按《又序》:余始作《翼傳》,以程氏之說繫於《經》 之下,而以《翼傳》繫於程氏之下,部帙太繁。今於諸卦 盡用《程氏傳》者,題曰「從程氏。」其附以《翼傳》者,曰「餘從 程氏。」所以尊河南之學而示無去取之義也。

按鄭如岡跋河南先生序易傳曰予所傳者辭也由辭以達意則在乎人焉此易翼傳之所以作也先君玩大易之理誦易傳之辭研精覃思凡數十年而後

[编辑]

就如岡以廣其傳為請。先君以為程子續道統於千 載之後,成書既久,莫得傳授,自謂精力未衰,尚冀少 進。其後寢疾,始以授尹焞、張繹先覺,猶不敢自足,矧 後學耶?歲在壬辰,如岡持節閩嶠,以槁本求是正于 西山真公貳卿,且論敘于篇首。公雄文大冊,焜燿斯 世,不靳淵源之論,為之發揮,所得不既多乎?已而謂 如岡曰:「先君子歿已久矣,精力已畢見於此書矣,詎 可不使流布以示學者?」如岡拜手而謝曰:「謹受教。」是 歲仲夏刻于漕司之澄清堂。

按鄭陶孫跋後六十年陶孫勸學七閩訪澄清堂板已罹兵燬又十有六年陶孫由詞垣勸學江左年餘學易愚未聞道無所肖似缺焉私淑會廬陵學官來

[编辑]

徵遺書,謹取家藏本授之,能刻梓以與程、楊兩先生 參,亦斯文之一幸也。惟曾大考歷事四朝,紹興得謝 後,屢召不起,與誠齋同被褒異。出處同,則其著《經》亦 同,于《翼經》而已。其於誠齋不能無異同者,亦猶於伊 川不能無異同也。善讀者諒能因其同而觀其所以 異,因其異而究其所以同者焉。西山先生不云乎:「其 不同也,乃其所以相發也。」

蔡淵周易經傳訓解四卷

[编辑]

按淵弟沉序聖人以體天地之撰以類萬物之情而與造化並者其功用固無論也及其至也範圍天地而不過曲成萬物而無遺而反有以主乎造物者其

[编辑]

「功用之博約,道體之精微,豈苟簡拘泥者所能讀哉?」 漢唐傳注者數百家,大抵泥于文辭,淫于術數,雜以 荒唐之說,未真得聖人之心者。迨至皇朝,卲子始明 象數之源,程子斷以義理之正,先師文公先生、先父 西山先生又推衍以致其極。伯氏節齋蚤受是書,沉 潛反覆,積之有年,精神之極,神明通之,著為《訓解》,意 言《辭象》,分為四卷,卷有條目。其言「平易而精深,簡潔 而該貫。夫深莫深于象數,而象數于是而益明;微莫 微于義理,而義理于是而益著。鉤深闡微,誠若極思 而後得者,自然至于聖人無思之妙。凡伏羲之卦,文 王之彖,周公之象,孔子之傳,如星之陳,四面布列,旋 遶居仰,如日之升,大明普照,周遍華」夷,故即卦爻推 其義,《彖》《象》《傳》《辭》,皆可逆而知之也。至于《易》有「太極」之 說,知至知終之義,正直義方之語,皆義理之大源,為 後學之至要,實發前賢之所未發者。其書之作也亦 奇矣。與學者授受于講論之間,毫分縷析,眾物之微, 超然揭指曉諭,使人開心明目,見羲、文、周公于數千 載之上,忘其身世;生「于數千載之下,是以求其書者 日眾。友人詹樞懼傳寫之差,訛舛之謬,故謹錄之,以 廣吾兄之傳。以予習聞其說,俾為序引。」顧沉小子何 足以發揮而播揚之?然書之成也不易,讀其書者,可 以易而得之乎?理愈精,言愈約,惟深味者能得之,不 敢僭《書》之首端,附著其說如此,以與四方學者共講 焉,庶「乎有以得其中之旨趣矣。」

《太極圖解》
二卷

[编辑]

按翁酉序道學之失傳也久矣人心之昏晦也甚矣如太極圖之說世之疑者何其多乎或以繼善成性不當分陰陽或以太極陰陽不當分道器或以仁義

[编辑]

中正,不當分體用。有謂一物不可言各具一太極者; 有謂體用一原,不可言體立而後用行者;有謂仁為 體統,不可偏指為陽動者;有謂仁義中正之分,不當 反其類者。諸說紛紛不一,殊不知皆取于《易》之大意而學者不深考也。至文公朱先生屢為之辨明,尚見 劾于林栗之章;而陳賈偽學禁之請,亦由是而階也。 則夫道之不明不行也,姦邪之說阻之也。然是理微 妙而難明,人心昏迷而罔覺。先師節齋先生乃能深 究精妙,著書兩卷。酉因侍立而讀之,見其言約而道 大,文質而義精,意淡而味遠,且比次整齊,條理詳密, 真有得于聖賢之心者。孔子謂:「《易》有太極于變易之 中,而有不易之妙。」周子云「無極而太極。」于無體之間 而有至中之理。用之精,本無極也。無極之真,即太極 也。世之言一物各具一太極者,固非所以盡其本。而 謂太極之上別為無極者,是有二本也。學者不觀太 極,無以知氣之所由始;不觀無極,無由知理之所由 充。非先生窮深探微,得其旨趣之大,則周、朱之言,何 由取信于人哉?況時「之人察理未精,講論未明,徒務 新奇,泥于名數,而不思無極者,乃至極之得名。不知 太極者,即不可加之至理。老師宿儒,紛紛附和,以誤 天下後世者多矣,未見若先生此書之明且盡者也。 然則聖賢之心法,得周、朱而傳授;周、朱之太極,得先 生而益顯。其光紹前緒、揭示後學也,厥功蓋不細矣。 酉不」敏不足以表暴先生著述之盛,而使學者有日 就月將之功,是亦不失作《書》之本意也。

蔡沉皇極內篇

[编辑]

按沉自序略曰體天地之撰者易之象紀天地之撰者範之數數者始於一象者成於二一者奇二者耦也奇者數之所以行耦者象之所以立故二而四四

[编辑]

而八,八者,八卦之象也;一而三,三而九,九者九疇之 數也。由是重之,八而六十四,六十四而四千九十六, 而象備矣;九而八十一,八十一而六千五百二十一, 而數周矣。《易》更四聖而象已著,範錫神禹,而數不傳。 先君子曰:「洛書者,數之原也。」余讀《洪範》而有感焉,上 稽天文,下察地理,中參人物,古今之變,窮義理之精 微,究興亡之徵兆,「顯微闡幽,彝倫攸敘,秩然有天地 萬物各得其所之妙。」歲月侵尋,粗述所見,辭雖未備, 義則著矣。嘉定戊寅,長至蔡沉仲默父序。

按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外篇按皇極內篇者蔡九峰先生之所作也先生名沉字仲默朱文公門人其意謂河圖更四聖而象已著洛書錫神禹而數不傳

[编辑]

故作是書以究極其數。其演數之法,縱橫皆九位。經 之以一一一二,至於九一九二,而終之以九九。緯之 以一一二一,至於九一九二,亦終之以九九。其筮法 或以蓍,或以木。惜變數之法不傳,莫能適諸用也。今 姑錄其要旨,以見一書之概云。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