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第283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二百八十三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二百八十三卷目錄
中庸部彙考一
周〈總一則〉
梁〈武帝天監一則 大同一則〉
宋〈真宗景德一則 仁宗天聖一則 景祐一則 皇祐一則 高宗紹興三則 孝宗淳
熙一則 淳祐一則 度宗咸淳一則〉
元〈世祖至元一則 仁宗皇慶一則〉
中庸部彙考二
宋呂大臨中庸解〈胡宏序〉
呂大臨中庸後解〈自序〉
晁說之中庸傳〈自跋〉
楊時中庸義〈自序 陳亮序〉
石𡼖中庸集解〈朱熹序 張栻跋〉
朱熹中庸章句〈自序〉
朱熹中庸集解〈自序〉
朱熹中庸輯略〈唐順之序〉
黎立武中庸指歸〈趙秉文序〉
黎立武中庸分章〈自序〉
王柏訂古中庸〈自跋〉
元劉惟思中庸簡明傳〈吳澂序〉
陳櫟中庸口義〈自序〉
明朱升中庸旁注〈自跋〉
張洪中庸講義〈自序〉
楊守陳中庸私抄〈自序〉
湛若水中庸測〈自序〉
夏良勝中庸衍義〈自序〉
施儒中庸臆說〈徐獻忠序〉
王漸逵中庸義略〈自序〉
管志道中庸訂義〈自序〉
周從龍中庸發覆編〈陳懿典序〉
經籍典第二百八十三卷
中庸部彙考一
[编辑]周
[编辑]周孔子孫子思作《中庸》四十九篇,今為三十三章。 按《史記周本紀》不載。 按《孔叢子居衛》篇:「子思年十 六適宋,宋大夫樂朔與之言學焉。朔曰:『《尚書》虞夏數 四篇,善也。下此以訖於秦,費效堯舜之言耳,殊不如 也』。子思答曰:『事變有極,正自當爾。假令周公、堯舜不 更,時異處,其書同矣』。樂朔曰:『凡書之作,欲以喻民也, 簡易為上,而乃故作難知之辭,不亦繁乎』?」子思曰:「《書》 之意兼復深粵,訓詁成義,古人所以為典雅也。」曰:「『昔 魯《委巷》亦有似君之言者伋』?答之曰:『道為知者傳,苟 非其人,道不傳矣』。今君何似之甚也?」樂朔不悅而退, 曰:「孺子辱吾。」其徒曰:「魯雖以宋為舊,然世有讎焉,請 攻之。」遂圍子思。宋君聞之,不待駕而救子思子思既 免曰:「文王困於羑里作《周易》祖君屈於陳蔡作《春秋》 吾困於宋可無作乎!」於是撰中庸之書四十九篇 《公儀篇》穆公謂子思曰:「子之書所記夫子之言或者 以謂子之辭」子思曰:「臣所記臣祖之言或親聞之者 有聞之於人者雖非正其辭然猶不失其意焉。且君 之所疑者何」公曰:「於事無非」子思曰:無非,所以得臣 祖之意也。就如君言以為臣之辭,臣之辭無非,則亦 所宜貴矣。事既不然,又何疑焉?
按:朱子書《中庸》後,右《中庸》一篇,三十三篇。其首章,子 思推本先聖所傳之意以立意,蓋一篇之體要,而其 下十章,則引先聖之所嘗言者以明之也。
以情性言,曰「中和」 ,以德行言,曰《中庸》,其實一也。
至十二章,又子思之言,而其下八章,復以先聖之言 明之也。
十二章,明道之體用。下章庸言庸行,夫婦所知所能也。君子之道,鬼神之德,大舜、文、武、周公之事,孔子之言,則有聖人所不知不能者矣。道之為用,其費如此,然其體之微妙,則非知道者孰能窺之?此所以明費而隱之義也。第二十章,據《家語》,本一時之言,今諸家分為五六者非是。然《家語》之文,語勢未終,疑亦脫「博學之」 以下,今通補為一章。
《二十一章》以下至於卒章,則又皆子思之言,反復推 說,互相發明,以盡所傳之意者也。
二十一章,承上章,總言天道、人道之別。二十二章言《天道》;二十三章言人道;二十四章又言《天道》;二十五章,又言《人道》;二十八。二十九章承上章為下、居上而言,亦人道。三十章復言天道;三十一。三十二章承上章小德、大德而言,亦天道。卒章反言下學之始,以示入德之方,而遂極言其所至具性命、道教、費隱、誠明之妙以終。一篇之意,自人而入於
天也
熹嘗伏讀其書,而妄以己意分其章句如此。竊惟是 書,子程子以為孔門傳授心法,且謂「使善讀者得之 終身,用之有不能盡」,是豈徒以章句求哉?然又聞之 學者之於《經》,未有不得於辭而能通其意者,是以敢 私識之,以待誦習而玩心焉。新安朱熹謹書。
梁
[编辑]武帝天監 年造中庸講疏
[编辑]按《梁書武帝本紀》:「帝少而篤學,洞達儒元,雖萬機多 務,猶卷不輟手,燃燭側光,常至戊夜,造《中庸》講疏,正 先儒之迷,開古聖之旨。」
按《隋書經籍志》,「《中庸講疏》一卷,梁武帝撰《私記制旨 中庸義》五卷。」
大同六年城西開士林館朱异賀琛等述高祖中庸義
[编辑]按《梁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朱异傳》,「大同六年,城西 開士林館以延學士。异與左丞賀琛遞日述高祖《禮 記中庸》義。」
宋
[编辑]真宗景德四年邢昺陳中庸九經大義上嘉納之
[编辑]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 按《儒林邢昺傳》:昺知曹州, 入辭日,賜襲衣金帶。是日,特開龍圖閣,召近臣宴崇 和殿,上作五七言詩二首賜之,預宴者皆賦。昺視壁 間《尚書》《禮記》圖,指《中庸》篇曰:「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 因陳其大義,上嘉納之。
按《玉海》:「景德四年九月庚午,宴近臣於龍圖閣之崇 和殿。翰林學士邢昺視壁掛《尚書禮記圖》,指《中庸》九 經事,講述其大義,序修身尊賢,皆有倫理,在位聳聽, 上嘉納之。」
仁宗天聖五年賜進士王堯臣等御書中庸篇各一軸
[编辑]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天聖五年四月「辛 卯,賜進士王堯臣等聞喜宴於瓊林苑,中使賜御詩, 又人賜御書《中庸》篇各一軸,自後遂以為常。初,上欲 賜《中庸》,先命《中庸》錄本,既上,乃令宰臣張知白進讀, 至修身治人之道,必使反覆陳之,上候聽終篇,始罷。」 是歲,進士三百七十七人。
景祐元年賜新第張唐卿中庸
[编辑]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景祐元年四月乙 卯。賜新第張唐卿詩及《中庸》。
皇祐元年賜馮京中庸
[编辑]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皇祐元年四月戊 子。賜馮京御詩及《中庸》。
高宗紹興五年賜新進士汪應辰等御書中庸
[编辑]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紹興五年策士。首 得汪應辰。九月十九日言者請依雍熙故事。賜新進 士《儒行篇》以勵士。檢有旨添賜《中庸》。送祕府校勘正 字張嵲校《中庸》。高閌校《儒行篇》。二十二日,閌奏「《儒行》 雖間與聖人之意合。而其詞夸大。類戰國縱橫之學。 蓋漢儒雜記。決非聖人格言。望止賜《中庸》。庶幾學者 知聖學淵源。」奏可。御書《中庸》,以十月四日賜之。 又 云:紹興五年九月己丑,賜新及第汪應辰以下,御書 石刻《中庸》篇,廷試畢,賜御書自此始。
紹興十年,御書《中庸》賜秦檜。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紹興十年五月十 六日。御書《中庸》賜秦檜。
紹興十三年二月,頒御書《中庸》於天下州學。
按《宋史高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紹興十三年二月。 「頒御書《孝經》《周官》《中庸》於天下州學。」
孝宗淳熙四年二月幸太學命祭酒林光朝講中庸五月詔以御書中庸重行摹勒以補禮經之闕
[编辑]按《宋史孝宗本紀》,淳熙四年二月乙亥,幸太學,祗謁 先聖,退御敦化堂,命國子祭酒林光朝講中庸。 按 《林光朝傳》,「召拜國子祭酒兼太子左諭德。四年,帝幸 國子監,命講《中庸》。帝大稱善,面賜金紫。不數日,除中 書舍人。」
按《玉海》:淳熙四年二月十九日,詔知臨安府趙磻老 於太學建閣,奉安石經。寘碑石於閣下,墨本於閣上, 以「『光堯石經之閣』為名,朕當親寫。」參政茂良等言:「自 昔帝王未有親書經傳,至數千萬言者,不惟宸章奎 畫,照耀萬世,崇儒重道至矣。」上曰:「太上字畫天縱,冠 絕古今。」五月二十四日,磻老奏:閣將就緒,其石經:《易》、 「《詩》《書》《春秋左氏傳》《論語》《孟子》外,尚有御書《禮記》《中庸》 《大學》《學記》《儒行經解》五篇,不在太學石經之數。今搜 訪舊本,重行摹勒,以補《禮經》之闕。」從之。
理宗淳祐 年御製中庸贊
[编辑]按《宋史理宗本紀》。不載。 按《玉海》。淳祐中。御製《中庸 大學贊》。
度宗咸淳三年春正月戊申禮部尚書陳宗禮國子祭酒陳宜中進讀中庸
[编辑]按《宋史度宗本紀》:「咸淳三年春正月戊申,帝詣太學謁孔子,行釋菜禮,以顏淵、曾參、孔伋、孟軻配享,顓孫 師升十哲,邵雍、司馬光升列從祀,雍封新安伯,禮部 尚書陳宗禮、國子祭酒陳宜中賜紫章服。」
元
[编辑]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定國子學制讀書必先中庸
[编辑]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 按《選舉志》:「至元二十四年, 立國子學而定其制,凡讀書必先《孝經》、小學、《論語》《孟 子》、大學、《中庸》,次及《詩》《書》《禮記》《周禮》《春秋》《易》。博士助教 親授句讀、音訓、正、錄、伴讀以次傳習之,講說則依所 讀之序。」
仁宗皇慶二年十一月詔於中庸內出題用朱氏集註
[编辑]按《元史仁宗本紀》,不載。 按《選舉志》:皇慶二年,詔定 考試程式,蒙古、色目人第一場經問五條,《大學》《論語》 《孟子》《中庸》內設問,用朱子《章句集註》。漢人南人,第一 場明經經疑二問,《大學》《論語》《中庸》《孟子》內出題,並用 朱氏《集註》,後以己意結之。
中庸部彙考二
[编辑]《宋呂大臨中庸解一卷》
[编辑]按胡宏序靖康元年河南門人河東侯仲良師聖自三川避亂來荊州某兄弟得從之遊議論聖學必以中庸為至有張燾者㩦所藏明道先生中庸解以示
[编辑]之。師聖笑曰:「何《傳》之誤?此呂與叔晚年所為也。」燾亦 笑曰:「燾得之江濤家,其子弟云然。」按河南夫子,侯氏 之甥,而師聖又夫子猶子人也。師聖少孤,養于夫子 家,至于成立,兩夫子之屬纊皆在其左右,其從夫子 最久,而知夫子文章為最詳。其為人守道義,重然諾, 不妄可信。後十年,某兄弟奉親,南止衡山大梁向沈, 又出所傳《明道先生解》,有瑩中陳公所記,亦云此書 得之濤。某反覆究觀,詞氣大類橫渠《正蒙書》,而與叔 乃橫渠門人之肖者。徵往日師聖之言,信以今日己 之所見,此書與叔所著,無可疑明甚。惜乎瑩中不知 其詳,而有疑于行狀所載,皆未之及。雖然,道一而已 言之,是雖陽虎之言,孟軻氏猶有取焉,況與叔亦遊 河南之門,大本不異者乎?尊信誦習,不敢須臾忘,勇 哉!瑩中之志,某雖愚,請從而後。
《呂大臨中庸後解一卷》
[编辑]按大臨自序中庸之書學者所以進德之要本末具備矣既以淺陋之學為諸君道之抑又有所以告諸君者古者憲老而不乞言憲者儀型其德而已無所
[编辑]事干問也。其次則有問有答,問答之間,然猶不憤則 不啟,不悱則不發。又其次,有講有聽。講者不待問也, 聽者不至問也。學至於有講有聽,則師益勤而道益 輕,學者之功益不進矣。又有講而未必聽,有講而未 必聽,則無講可也。然朝廷建學設官,職事有不得已 者,此不肖今日為諸君強言之也。諸君果有聽乎?無 聽乎?孔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為己者, 必存乎德行,而無意於功名。為人者,必存乎功名,而 未及乎德行。若後世學者,有未及乎為人,而濟其私 欲者多矣。今學聖人之道,而先以私欲害之,則語之 而不入,道之而不行,如是則教者亦何望哉?聖人立 教以示來世,未嘗使學者如是也。朝廷建官設科以 取天下之士,亦未嘗使學者如是也。學者亦何必舍 此而趨彼哉?聖人之學,不使人過,不使人不及,喜怒 哀樂之前以為之本,使學者擇善而固執之,其學固 有序矣。學者亦用心於此乎?則「義禮必明,德行必修, 師友必稱,鄉黨必譽」,仰而上古,可以不負聖人之傳 付;達於當今,可以不負朝廷之教養。世之有道君子, 樂得而親之,王公大人樂聞而取之,與夫自輕其身, 涉獵無本,徼幸一旦之利者,果何如哉?諸君有意乎? 今日之講,猶有望焉;無意則不肖,今日自譊譊無益, 不幾乎侮聖言者乎?諸君其亦念之哉!
《晁說之中庸傳一卷》
[编辑]按說之跋近世學者以中庸為二事其說是書皆穿窬而貳之於是本諸先生長者之論作傳是書本四十七篇小戴取以記之猶大戴取之夏小正曾子之
[编辑]類也。顧惟收拾煨燼之末,簡編不倫,文字混淆回舛, 惜哉!《漢藝文志》禮家有《中庸說》二篇,今莫知其為何 書也。
《楊時中庸義 卷》
[编辑]按時自序伊川先生有言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之書蓋聖學之淵源入德之大方也孔子歿群弟子離散分
[编辑]處諸侯之國,雖各以其所聞授弟子,然得其傳者蓋 寡。故子貢之後有田子方,子方之後為莊周,則其去 本浸遠矣。獨曾子之後子思,孟子之傳得其宗,子思 之學,《中庸》是也。《孟子》之書,其源蓋出於此,則道學之 傳,有是書而已。世儒皆尊孟氏,而於《中庸》之書未有 能盡心者,則其源流可知矣。予昔在元豐中,嘗受學 明道先生之門,得其緒言一二,未及卒業而先生歿繼又從伊川先生。未幾,先生復以罪竄涪陵。其立言 垂訓,為世大禁,學者膠口,無敢復道。政和四年夏六 月,予得請祠館,「退居餘杭,杜門卻掃,因得溫尋舊學, 悼斯文之將墜,於是追述先生之遺訓,著為此書。以 其所聞推其所未聞者,雖未足盡傳」先生之奧,亦妄 意其庶幾焉。學者因吾言而求之於聖學之門牆,庶 乎可窺而入也。
按陳亮序世所傳有伊川先生易傳楊龜山中庸義謝上蔡論語解尹和靖孟子說胡文定春秋傳謝氏之書學者知誦習之矣尹氏之書簡淡不足以入世
[编辑]好。至于是三書,則非習見是經以志乎舉選者,蓋未 之讀也。世之儒者揭《易傳》以與學者共之,于是靡然 始知所向。然予以謂不由《大學》《論語》及《孟子》《中庸》以 達乎《春秋》之用,宜于《易》未有用心之地也。今《〈語》《孟〉精 義》既出,而謝氏、尹氏之書具在,楊氏《中庸》及胡氏《春 秋》,世尚多有之,而終病其未廣,別刊為小本,以與《易 傳》並行。觀者宜有取焉。
《石中庸集解二卷》
[编辑]按朱熹序中庸之書子思子之所作也昔者曾子學於孔子而得其傳矣孔子之孫子思學於曾子而得其所傳於孔子者焉既而懼夫傳之久遠而或失其
[编辑]真也。於是推本所傳之意,質以所聞之言,更相反覆, 作為此書。孟子之徒實受其說,孟子沒而不得其傳 焉。漢之諸儒雖或傳誦,然既雜乎傳記之間而莫之 貴,又莫有能明其所傳之意者。至唐李翱始知尊信 其書,為之論說。然其所謂滅情以復性者,又雜乎佛 老而言之,則亦異於曾子、子思、孟子之所傳矣。至本 朝濂溪周夫子始得其所傳之要以著於篇,河南二 程夫子又得其遺旨而發揮之,然後其學布於天下。 然明道不及為書,今世所傳陳忠肅公之所序者,乃 藍田呂氏所著之別本也。伊川雖嘗自言:《中庸》今已 成書,然亦不傳於學者。或以問於和靖尹公,則曰:「先 生自意不滿而火之矣。」二夫子於此既皆無書,故今 所傳,特出於門人所記平居問答之辭,而門人之說 行於世者,唯呂氏、游氏、楊氏、侯氏為有成書,若橫渠 先生,若謝氏、尹氏,則亦或記其語之及此者耳。又皆 別自為編,或頗雜出他記。蓋學者欲觀其聚而不可 得,固不能有以考其異而會其同也。熹之友新昌石 君𡼖子重乃始集而次之,合為一書,以便觀覽,名曰 《中庸集解》,復第其錄如右,而屬熹序之。熹惟聖門傳 授之微旨見於此篇者,諸先生言之詳矣。熹之淺陋, 蓋有行思坐誦,沒世窮年而不得其所以言者,尚何 敢措一辭於其間!然嘗竊謂秦、漢以來,聖學不傳,儒 者唯知章句訓詁之為事,而不知復求聖人之意,以 明夫「性命道德之歸。至於近世先知先覺之士,始發 明之,則學者既有以知夫前日之為陋矣。然或乃徒 誦其言以為高,而又初不知深求其意,甚者遂至於 脫略章句,陵藉訓詁,坐談空妙,展轉相迷,而其為患 反有甚於前日之遺漏者。」嗚呼!是豈古昔聖賢相傳 之本意,與夫近世先生君子之所以望於「後人者哉?」 熹誠不敏,私竊懼焉。故因子重之書,特以此言題其 篇首,以告夫同志之讀此書者。使之毋跂於高,毋駭 於奇,必沉潛乎句讀文義之間,以會其歸;必戒懼乎 不睹不聞之中以踐其實。庶乎優柔厭飫,真積力久, 而於博厚高明悠久之域忽不自知其至焉,則為有 以真得其傳,而無徒誦坐談之弊矣。抑子重之為此 書。采掇無遺。條理不紊。分章雖因眾說。然去取之間。 不失其當。其謹密詳審。蓋有得乎行遠自邇。登高自 卑之意。雖「哀公問政」以下六章。據《家語》本一時問答 之言。今從諸家。不能復合。然不害於其脈理之貫通 也。又以簡帙重繁。分為兩卷。亦無他義例云。乾道癸 巳九月新「安朱熹序。」
按張栻跋右石𡼖子重所編集解兩卷某刻於桂林郡學官子重之編此書嘗從吾友朱熹元晦講訂分章去取皆有條次元晦且嘗為之序矣桂林學官舊
[编辑]亦刻《中庸解》,而其間雜亂以他,懼其反誤學者,於是 漫去舊版而更刻此書。竊惟《中庸》一篇,聖賢之淵源 也,體用隱顯,成己成物,備矣。雖然,學者欲從事於此, 必知所從入而後可以馴致焉。其所從入奈何?子思 以不睹不聞之訓著於篇首,又於篇中發明《尚絅》之 義,且曰:「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惟人之所不見乎,而」 推極乎「篤恭之效」,其示來世,可謂深切著明矣。學者 於此,亦知所用其力哉?有以用其力,則於是書反復 紬繹,將日新而無窮。不然,辟諸枵腹而觀他人之食 之美也,亦奚以益哉?
《朱熹中庸章句一卷》
[编辑]按熹自序中庸何為而作也子思子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也蓋自上古聖神繼天立極而道統之傳有自來矣其見於經則允執厥中者堯之所以授舜也
[编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者,舜之所 以授禹也。堯之一言,至矣,盡矣,而舜復益之以三言者,則所以明夫堯之一言,必如是而後可庶幾也。蓋 嘗論之,心之虛靈知覺,一而已矣。而以為有人心道 心之異者,則以其或生於形氣之私,或原於性命之 正,而所以為知覺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 「妙而難見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雖上智不能無人 心;亦莫不有是性,故雖下愚不能無道心。二者雜於 方寸之間,而不知所以治之,則危者愈危,微者愈微, 而天理之公卒無以勝夫人欲之私矣。精則察夫二 者之間而不雜也,一則守其本心之正而不離也。從 事於此,無少間斷,必使道心常為一「身之主,而人心 每聽命焉,則危者安,微者著,而動靜云為,自無過不 及之差矣。」夫堯、舜禹,天下之大聖也。以天下相傳,天 下之大事也。以天下之大聖,行天下之大事,而其授 受之際,丁寧告戒,不過如此,則天下之理,豈有以加 於此哉?自是以來,聖聖相承,若成湯、文、武之為君,皋 陶、伊、傅、周、召之為臣,既皆以此而接夫道統之傳。若 吾夫子,則雖不得位,而所以繼往聖、開來學,其功反 有賢於堯舜者。然當時見而知之者,惟顏氏、曾氏之 傳得其宗。及曾氏之再傳,而復得夫子之孫子思,則 去聖遠而異端起矣。子思懼夫愈久而愈失其真也, 於是推本堯舜以來相傳之意,質以平日所聞父師 之言,更互演繹,作為此書,以詔後之學者。蓋其憂之 也深,故其言之也切;其慮之也遠,故其說之也詳。其 曰「天命率性」,則道心之謂也;其曰「擇善固執」,則精一 之謂也;其曰「君子時中」,則執中之謂也。世之相後千 有餘年,而其言之不異,如合符節。歷選前聖之書,所 以提挈綱維,開示蘊奧,未有若是其明且「盡者也。」自 是而又再傳,始得孟氏為能推明是書,以承先聖之 統,及其沒而遂失其傳焉,則吾道之所寄,不越言語 文字之間,而異端之說日新月盛,以至於老佛之徒 出,則彌近理而大亂真矣。然而尚幸此書之不泯,故 程夫子兄弟者出,得有所考,以續夫千載不傳之緒, 得有所據,以斥夫二家似是之非,蓋子思之功於是 為大,而微程夫子則亦莫能因其語而得其心也。惜 乎其所以為說者不傳,而凡石氏之所輯錄,僅出於 門人之所記,是以大義雖明而微言未析。至其門人 所自為說,則雖頗詳盡而多所發明,然倍其師說而 淫於老、佛者,亦有之矣。熹自蚤歲即嘗受讀,而竊疑 之,沈潛反「覆,蓋亦有年。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領 者,然後乃敢會眾說而折其衷。」既為定著《章句》一篇, 以俟後之君子。而一二同志復取石氏書,刪其繁亂, 名以《輯略》,且記所嘗論辨取舍之意,別為《或問》,以附 其後。然後此書之旨,支分節解,脈絡貫通,詳略相因, 巨細畢舉,而凡諸說之同異得失,亦得以曲暢旁通, 而各極其趣。雖於「《道統》之傳」不敢妄議,然初學之士 或有取焉,則亦庶乎升高行遠之一助云爾。淳熙己 酉三月戊申,新安朱熹序。
《朱熹中庸集解二卷》
[编辑]按熹自序此書始刻於南劍之尤溪熹實為之序其篇目今建陽長沙廣東西皆有刻本而婺源宰三山張侯又將刻之縣學以惠學者熹故縣人嘗病鄉里
[编辑]「晚學,見聞單淺,不過溺心於科舉程試之習。其秀異 者,又頗馳騖乎文字纂組之工,而不克專其業於聖 門也。」是以儒風雖盛,而美俗未純,父子兄弟之間,其 不能無愧於古者多矣。今得賢大夫流傳此書,以幸 教之,固熹之所欲聞而樂贊其成者也。是書所記,雖 本於天道性命之微,而其實不外乎「達道達德」之粲 然者,學者誠能相與深究而力行之,則先聖之所以 傳與今侯之所以教者,且將有以自得之,而舊俗之 未純者亦可以一變而至道矣。〈書徽州婺源縣中庸集解板本後〉
《朱熹中庸輯略二卷》
[编辑]按明唐順之序中庸輯略凡二卷初宋儒新昌石𡼖子重采兩程先生與其高第弟子游楊謝侯諸家之說中庸者為集解凡幾卷朱子因而芟之為輯略其
[编辑]後,朱子既自采兩程先生語入《章句》中,其於諸家則 又著為《或問》以辨之。自《章句》《或問》行,而《輯略》《集解》兩 書因以不著於世。友人御史新昌呂信卿宿有志於 古人之學,且謂子重其鄉人也,因購求此兩書,而余 以所藏宋板《輯略》本授之。己而呂子巡按江南,則屬 武進李令板焉,而《集解》則不可復見矣。序曰:「蓋古之 亂吾道者,常在乎六經孔氏之外;而後之亂吾道者, 常在乎六經孔氏之中。昔者世教衰而方術競出,陰 陽、老、墨名法,嘗與並立而為六家,為九流。其道不相 為謀,而相與時為盛衰。佛最晚出,其說最盛,至與吾 儒並立而為儒、佛。然其不相謀而相盛衰也,則亦與 六家九流同。夫彼之各駕其說,而其」盛也至與儒亢 而六、而九、而二也,斯亦悖矣。雖然,其不相為謀也,則 是不得相亂也。嗚呼!六經孔氏之教所以別於六家、 九流與佛也,豈知其後也?六家九流與佛之竄入於 六經孔氏之中而莫之辨也。說《易》者以陰陽,或以老
莊,是六經孔氏中,有陰陽家,有老家矣。說《春秋》者以法律,說《禮》者以形名度數,是六經孔氏中有名家、有法家矣。說《論語》者以尚同之與「兼愛」、「尚賢」、「明鬼」,是六 經孔氏中有墨家矣。性不可以善惡言,其作用是性 之說乎?心不可以死生言,其真心常住之說乎?是六 經孔氏中,有佛家矣。六家九流與佛之與吾六經孔 氏並也,是門外之戈也。六家九流與佛之說,竄入於 六經孔氏之中,而莫之辨也,是室中之戈也。雖然,六 家九流之竄於吾《六經》孔氏也,其為說也粗,而其為 道也小,猶易辨也。佛之竄於吾六經孔氏也,則其為 道也宏以闊,而其為說也益精以密。儒者曰「體用一 原」,佛者曰「體用一原。」儒者曰「顯微無間」,佛者曰「顯微 無間」,其孰從而辨之?嗟乎!六經孔氏之旨,與伊洛之 所以講於《六經》孔氏之旨者,固具在也。苟有得乎其 旨,而超然自信乎吾之所謂「一原無間」者,而後彼之 所謂「一原無間」者可識矣。儒者於喜怒哀樂之發,未 嘗不欲其順而達之也。至於天地萬物,皆吾喜怒哀 樂之所融貫,而後「一原無間」者可識也。佛者於喜怒 哀樂之發,未嘗不欲其逆而銷之。其逆而銷之也,至 於天地萬物,泊然無一喜怒哀樂之交,而後一原無 間者可識也。其機常主於逆,故其所謂「旋聞反見」,與 其不住色聲香觸,乃在於聞見色聲香觸之外。其機 常主於順,故其所謂「不睹不聞」,與其無聲無臭者,乃 即在於睹聞聲臭之中。是以,雖其求之於內者,窮極 深微,幾與吾聖人不異,而其天機之順與逆,有必不 可得而強同者。子程子曰:「聖人本天,釋氏本心。」又曰: 「善。」學者卻於已發之際觀之,是《中庸》之旨,而百家之 所不能駕其說,群儒之所不能亂其真也。彼游、楊、謝、 侯諸家之說,其未免於疵矣乎?吾弗敢知。然而醇者 大矣,其未能不浸淫於老與佛乎?吾弗敢知。然而師 門之緒言益多矣,學者精擇之而已矣,則是書其遂 可廢乎?是信卿所為刻以待學者之意也夫!嘉靖乙 巳八月朔旦,武進唐順之序。
《黎立武中庸指歸一卷》
[编辑]按趙秉文序聖人一貫之道在易中庸大學中庸大學雜於禮書自漢以來諸儒未有能識之者宋河南二程夫子實始挈而出之於是孟氏子沒後數千百
[编辑]年不傳之道統,粲然復明於天下。偉哉!子貢曰:「夫子 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二書言高旨遠,辭密 義微,讀之者固未易窺其涯涘。自考亭《四書》出,學者 奉持信受,如讀成律,或莫知其何為而出,何為而入, 誦言終身。嗚呼!聖人立教之大本,果不可得而聞耶? 前魁彥新喻黎先生,宿德峻望,如魯靈光振鐸鄉國, 以覺後為己任,慨然謂二書道統所載,乃取兼山郭 氏說,從而發明之,作《中庸指歸》。首以「正統居體」,釋所 以名中之義。其說曰:「乾九二,人道之始,故稱『龍德正 中,中之體也;《坤》六五,心君之位,故稱黃中通理,中之 位也。帝降衷,民受中,萬化之所由出也』。」作《大學發微》, 曰:「《大學》,曾子之書。一書之功,在於止」善。止善之說,蓋 取諸《艮》。曾子固嘗稱《艮象》曰:「君子思不出其位」,厥旨 甚深。所謂「一以貫之」者此也。夫《易》冒天下之道,《中庸》 《大學》實出於《易》。先生提綱舉要,統宗會同。由是天人 相與之際,體用一源之實,昭徹無間。非先生之學,深 造自得,卓然有見於大本,其孰能與於斯?既又原作 者之意為《中庸》,分章以見繩聯珠貫之妙;據舊文之 古,為《大學本旨》,以訂夫更定錯簡之疑。備論詳說,歸 其有極。先生有功於聖門,有賜於後學,可謂遠且大 矣。先生既開山學以來,四方問學之士,又建鳳洲精 舍,彷彿河汾。此二書者,先生沉涵有年,宜鋟諸梓,以 嘉惠同志。董子云: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 變。吾黨小子苟能端居默識,循初返本。則有以見先 生是書無隱乎爾。又何待千載之後子雲也哉。
《黎立武中庸分章一卷》
[编辑]按立武自序中庸之書浩博深遠若不可涯其實繩聯而珠貫也諸家雖字論句析然於大旨未明讀之使人茫然分章所以原作者之意
[编辑]《王柏訂古中庸二卷》
[编辑]按柏古中庸跋中庸者子思子所著之書所以開大原立大本而承聖緒也義理精微而實難於窺測規模宏遠而實難於會通眾說淆雜而實難於折衷此
[编辑]子,朱子所以任其責,而後學亦以春融而冰釋矣。惟 愚滯之見,常舉其文勢時有斷續,語脈時有交互,思 而不敢言也,疑而不敢問也。一日偶見西漢《藝文志》 有曰「《中庸說》二篇」,顏師古注曰:「今《禮記》有《中庸》一篇 而不言,其亡一也。」惕然有感,然後知班固時尚見其 初為二也,合而亂,其出於小戴氏之手乎?彼不知古 人著書,未嘗自名其篇目,凡題辭皆後人之所分識, 徒見兩篇之詞義不同,遂從而參伍錯綜,成就其總 題己天賦為命,人受為性,所賦所受,本此實理。故《中 庸》二字,為道之目,未可為綱;「誠明」二字,可以為綱,不 可為目。僕不揆狂僭,為之索隱,從而析之,以類相從, 追還舊觀,但見其綱領純而辨也。如此之精;條目疏而理也,如此之瑩。首尾相涵,可謂縝密;氣脈流通,可 謂融暢。雖各題一「性」字而其義不同。一原其性之所 自來,一原其性之所實有;雖各提一「教」字而其旨亦 異。一以行為主,故曰修道;一以知為主,故曰明誠。始 於天者終於天,始於誠者終於誠。分限嚴而不雜,塗 轍一而不差,子思子亦可以無遺憾於千古之上矣。 或曰:自漢晉以來,諸儒先未嘗疑也。至於朱子章分 句析,研幾極深,而無間言也。子何為者而勇於妄論 乎?曰:「非敢妄也,有所證也。此書惟『哀公問政』章結構 為最深,加以王肅貿貿然獨掇此章充塞乎《家語》之 中,此先儒之所以不疑也。幸有在下位不獲乎上,民 不可得而治矣」十有四字,鄭氏所謂誤重在此者,此 感人之根乎?其論舊章之痕跡尚未磨也,其往參之 位置尚可掩也,使後世可以指瑕索瘢,正其苟合者, 殆天意也。又以班固《中庸說》二篇五字不列於諸子 之上,而晦昧於古禮經之末,竊意子朱子未必見也, 或見而未必注思也。不然,以朱子之精明剛決,辭而 闢之久矣,奚待於今日哉?
《元劉惟思中庸簡明傳一卷》
[编辑]按吳澂序中庸傳道之書也漢儒雜之於記禮之篇得存於今者幸耳程子表章其書以與論語孟子並然蘊奧難見讀者其可易觀哉程子數數為儒者言
[编辑]所言微妙深切,蓋真得其傳於千載之下者,非推尋 測度於文字間也。至其門人呂游、楊侯始各有注,朱 子因之著《章句或問》,「擇之精,語之詳矣。惟精也,精之 又精,鄰於巧;惟詳也,詳之又詳,流於多。其渾然者巧 則裂,其粲然者多則惑。」雖然,此其疵之小也,不害其 為大醇。匡廬劉君惟思良貴父以朱子《章句》講授考 索,玩繹五六十年。年八十,乃纂其平日教人筆之於 紙,辭簡義明,倣夫子說「烝民之詩」之法,始學最易於 通習,惠不淺也。夫漢儒說稽古累數萬言,而鄭康成 於《中庸》一十九字,止以十二字注之,朱子深有取焉。 然則良貴父之簡明,亦朱子意也,而見之不同者,不 曲徇澂。少讀《中庸》,不無一二與朱子異。後觀饒氏伯 與父所見亦然,恨生晚不獲就質正焉。良貴父,吾父 行也。皇慶元年夏,其子祕書監典簿復初,官滿南歸, 相遇於東淮,出其父書以示澂,讀之竟,既知先輩用 功之不苟,而良貴父亦已下世。疇昔所願質正於伯 與父者,今又不獲從良貴父訂定焉。而三人之不同, 卒未能以合於一也,「則又烏乎不悵焉以悲?」故為識 其左,而還其書典簿氏。
《陳櫟中庸口義一卷》
[编辑]按櫟自序程子曰中庸一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其味無窮皆實學也其言約而盡矣朱子分為三十三
[编辑]章而復截為三大叚。其言曰:「首章子思推本所傳之 意以立言,蓋一篇之體要。其下十章,則引先聖之言 以明之也。至十二章又子思之言,其下八章復引先 聖之言明之,二十一章以下至於卒章則又皆子思 之言。反復推明,以盡所傳之意者也。」朱子之區別亦 已精矣。至其揭一「誠」字以為一書之樞紐,則《或問》詳 焉,尤學者所當熟復而貫通者也。朱子又嘗曰:「《中庸》 之書難讀,初學者當理會。中間多說無形影,如鬼神, 如天地等類,說得高,說下學處少,說上達處多。」今按: 說下學固少,而其中說下學處則甚切。如二十章「擇 善固執」一條及二十七章尊德性、道問學一條是也。 且朱子亦嘗於《序》文提出「擇善固執」以配大舜「精一」 之言,以見道統之相傳,不外乎此矣。學者誠能據此 以為用力之方,而以誠之一言貫通之,復如朱子所 分之三大段以區別之,則所謂「始言一理,末復合為 一理」者,理皆見其為實理;中散為萬事者,事皆見其 為實事;而所謂「其味無窮,皆實學也」者,的為實學而 非虛言矣。言下學處雖少,而皆提綱挈領切要之言; 言上達處雖多,而亦豈渙散無統、元妙不可究詰之 論哉?愚每患從學者未嘗精通夫《大學》《語》《孟》之三書, 而遽欲入夫《中庸》之書,授以朱子之《章句》《或問》,往往 難入,不得已紬繹朱子之意兩句解之,復述讀此書 之大略於此云。
《明朱升中庸旁注一卷》
[编辑]按升自跋中庸經朱子訓釋之後說者亦多其間最有超卓之見者饒氏也有融會之妙者思正李先生也精於文義切於體認者樓山袁氏述吳氏之說也
[编辑]今茲旁注,既各取其長矣。至於智、仁、勇之用,至誠不 貳不息之分,尊德性、道問學之說,若此之類,一得之 愚,竊自攄其聞見焉,不知其果是乎否?實用功力之 君子,願有以教之。
《張洪中庸講義一卷》
[编辑]按洪自序堯舜初言執中即事理當然之極即得而勿失是之謂執也至湯始言降衷又言恆性則人心固有之中此推本之論見道之大原出於天也降自
[编辑]文、武、周公、孔子聖聖相傳之道,何莫非此中乎?曾子述孔子之言,以為明德親民之止於至善,即堯、舜、禹 之「執中」也;子思演繹曾子之言,以謂「天命之謂性」,即 成湯之「降衷恆性」也。所謂道者,不過循其性之理;所 謂教者,不過修其理之則。立此三言,為一書之綱領。 初言性情之德,故謂之《中和》;次言事物之理,故謂之 《中庸》。必先有此中和之德,而後合乎《中庸》之理。賢知 之過者,既失夫《中庸》;愚不肖之不及者,又不得夫《中 庸》,此《中庸》之道所以不明不行也,必如舜之大知,回 之大賢,則無知;行之過與不及,必如子路之強中。立 而不倚,則不臨於二者之偏。此三達德所以為入道 之門也。近而夫婦之愚不肖可以與知與能行者,此 道也。遠而天地,聖人之所不能盡;幽而鬼神之為德, 明而聖人之為教,無非真實無妄之理,亙萬古而不 變者,亦此道也。其書始言一理者,天命之性也;中散 為萬事者,率性之道也;末復合為一理者,修道之教 也。教者,所以復其性而已。故於末章,又從下學立心 之始言之,推而至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則人未始 不為天,天未始不為人,《中庸》之道極矣。朱子蓋嘗折 衷眾說以為章句。余嘗紬繹而與有得焉,為《中庸解 義》一卷,與同志者共之。宣德四年四月初吉。
《楊守陳中庸私抄一卷》
[编辑]按守陳自序古書皆刻以竹簡而編之編斷則簡錯在當時蓋已有然矣況乎秦人焚禁之餘漢儒掇拾傳寫之後豈有復完正如古者哉大學中庸二篇皆
[编辑]雜之《戴記》之中。至宋程子始表章之,以《大學》簡編雜 亂,而為之更定;《中庸》則仍舊編,無所更也。朱子繼之, 乃重定《大學》之簡,而分為經傳十一章;《中庸》亦仍其 舊而分為三十三章,各為章句;《或問》,並傳於世。然愚 以為《大學》之錯簡未盡正,而《中庸》之簡亦多錯;《大學》 之章可分,而《中庸》難以章分也。《戴記》四十篇,錯簡者 過半矣。《大學》言「三綱八目,既整且明」,故其章可分,而 「錯簡易見。」其錯有未盡正者,蒙復更定而私抄為一 帙矣。《中庸》之言,若散而無統,亂而無倫,故雖有錯簡 而卒未易見,人未始有疑之者。朱子之為章句,亦不 疑其簡之錯,而惟病其言之散且亂也,故為說以連 貫之。自第六章至十一章,則連之以「知、仁、勇;自十二 章至二十章,則連之以費隱;自二十一章至三十二 章,則連之以天道、人道。」然亦牽強後漢或疑或信,辨 說紛起,而世滋惑,卒莫能定於一焉。蒙自少誦經及 《章句》《或問》,長而味之,不能無疑。及味誦彌久,猶未能 一一信也。儕輩有自謂無疑者,但據《章句》《或問》而執 以為信,亦非卓然有見,而灼然無疑者。愚疑久而不 釋,乃姑置章句《或問》,獨取經文,複誦深味,繼日以夜, 久而若有所悟,始信其言之所以散而亂者,但由簡 之錯耳。既移正其簡,又欲更定其章,則文義皆已連 屬,更無少斷,有難以章分者。且姑已之,而又複誦深 味,則前疑盡釋,但見文辭精詳而不紊,義理奧博而 無窮,信非子思不能作也,然非朱子《章句》亦不能明, 乃復以經文依今所正之簡而抄之,乃取《章句》分抄 其下,而蒙之妄說亦竊附其後焉。先儒嘗戒人不可 以脫簡疑經,誠如其說,則雖如《大學》之錯簡者,皆必 強信固執,曲解迂說,寧失聖賢之本旨而不更耶?今 一新學小生,乃於先儒之所未嘗疑者,亦過疑以為 錯,簡而更之,或疑章句而附以己見,可謂僭妄之極 矣。然千慮或有一得,今迷尚待後悟,姑抄而藏之,未 敢以示人也。
《湛若水中庸測一卷》
[编辑]按若水自序夫中庸何為者也作者之志其有憂乎夫子沒而異端起矣是故子思憂之憂夫道學之不明也語用者之離夫體也語本者之離夫用而本非
[编辑]「其本於天者也。故《中庸》者,本諸性而道具焉,本諸體 而用具焉,本諸中而和生焉。是故君子慎獨養其中 而已也。中立而和生焉,修道致中和而位育成焉,是 固一體也。」夫《中庸》者,自天而推之人者也,自人而復 乎天者也。斯理也,其執中建中之傳,博約之教,一貫 之旨也。子程子曰:「體用一原,顯微無間,其有以默識」 此矣。故《中庸》者,一幹而四支者也。夫天下之支,未有 不原於幹者矣;天下之幹,未有不因支焉以發明者 矣。是故以明乎慎獨之功者,莫大乎一支;以言乎體 道而致之。中和位育之極致者,莫大乎三支;以言性 反本而約之,其功密,其為效遠,其體用一者,莫大乎 四支。是故一幹本根,純粹精矣;四支發揮。旁通情矣。 大哉道也。斯其至矣。予憂夫世遠言湮,作者之精殆 不可見,而道或幾乎晦也。故為之作《測》。正德戊寅九 月。
《夏良勝中庸衍義十七卷》
[编辑]按良勝序臣聞言帝王之學者必本於道言帝王之道者必達於治然一以孔氏為宗孔氏道之大成者也雖厄於治而學道以圖治者非遵孔則絀孔道之
[编辑]傳,得其宗者;曾子述《大學》,言天下之治,必本道而學 也;曾子之傳,得其宗者;子思作《中庸》,言天下之學,必達道而治也。體用一原,而師門之說,家教之緒,莫有 軒輊焉者,其示孔道之宗旨一也。聖遠言微,經焚而 說鑿以雜。宋仁宗時,王堯臣及第,賜《中庸》篇;呂臻及 第,賜《大學》篇,始掇取於《戴記》中。至大儒程顥及頤尊 信之。簡編循次,旨趣有歸。朱熹集說章句,別為《或問》, 自謂平生心力盡在二書,而孔、曾之道益明。真德秀 衍《大學》義,而程、朱之說大備。臣自知學,每惜《中庸》尚 或缺義,竊有志焉。幸參仕籍近三十年,而立朝才逾 一考,恆以痛戚罪遣,屏居放廢,弗之能就。往者以禮 文罪案,蒙詔逮治,繫獄凡三年。自計一旦奄忽,竟齎 於志。省愆餘息,謬有繹思,則擁被默稿,片紙蠅書,納 敗絮中,既而有「死」語燬之。今幸生戍遼海,而隨行無 書,邊士家亦罕得貸本,賴二三友朋,腹笥維富,時就 諮質,思緝舊聞,漫次成錄,曰《中庸衍義》。臣惟孔氏之 道,至宋而明,亦至宋而厄,厄而復明,固其理也。程頤 明是道者,入道學之禁,至刻黨碑及禁解呂大防列 本朝事以進,皆祖宗家法,禁始於變法故也。朱熹明 是道者,入偽學之禁,至燬家板及禁解真德秀衍《大 學義》以進,皆聖賢成法,禁始於嫉賢故也。嗚呼!臣不 得已而以言事君,二者備矣。人君而比類屬思,覆視 於冊,有相發焉,必曰古之聖賢則然,吾弗慕聖賢而 何學焉?必曰「吾之祖宗則然」,吾弗率祖宗,而何學焉? 如是而有弗即於道、弗底於治、弗尊於孔氏者,未之 有也。故臣不揣荒陋,僭有是編。綱目雖具,義例罔修。 摛經摘史,列傳註論斷,而折衷以聖祖文皇之懿訓。 蓋竊比於德秀之言,而附益以《大防》之義也。伏愧病 與老乘,懼弗終業,搜剔掛漏,莫副初心。然以畎畝餘 忠,兵戎偶暇,犬馬一得之愚,附錄謹藏敝篋。尚望聖 恩終貸,解禁生還,將昧死以獻焉。臣良勝惶恐,頓首 謹序。
《施儒中庸臆說 卷》
[编辑]按徐獻忠序中庸一書人自為說或失則禪或失則俗黨同伐異其失均焉至乃朱陸交辨有如聚訟嗟乎孔父不作孰知是非苟其大義無乖細目稍異亦
[编辑]何舛謬,而互相詆訾?一至于是,良可慨已。吳興施先 生聘之,挺豪傑之才,希聖賢之學,嘗從游餘姚王公 之門,懼微言之將絕,憂後學之靡宗,著《中庸臆說》一 編,脫略前聞,紬繹新得,既不苟同,亦不苟異,誠聖學 之樞鑰,古經之羽翼也。
《王漸逵中庸義略一卷》
[编辑]按漸逵自序言中庸者莫善于程子程子曰其書始言一理中散為萬事末復合為一理中庸之義其盡於此乎中庸者盡性之書也首之以天命性之原也
[编辑]「次之以道」,性之著也。教者,所以成性也。中者,性之蘊 也。和者,性之達也。天地萬物者,性之實體也。《中庸》者, 性之實行。知愚賢不肖,不能盡其性者也。南北風氣 之偏,性之雜糅而不齊者也。費者,其散殊也。隱者,其 統會也。天地之憾,聖人之不知不能,性之變化而不 可測也。鳶飛魚躍,性之生意也,示人易矣。忠恕者,存 性之事也。素位而行,性斯立矣。鬼神者,造化之功用, 性之良能也。大舜、文、武、周公、孔子五聖人者,能盡其 性。天下至誠者也。達道,性之同也。三德,性之通也。九 經,三重禮樂,性之用,大本之所出也。知者,知此者也; 行者,行此者也。及其成功,一也。誠者,天之道,性之自 也。成己成物,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是故貫動靜, 一內外,合人己,莫大乎性。大德敦化,小德川流,舉天 地之大,所以明吾性之大也。至于配天盡性,極矣。夫 焉有所倚也?肫肫以仁言,淵淵以性言,浩浩以心言。 仁也,心也,性也,一也。學非為己,性不可得而存也。故 戒懼慎獨,不愧屋漏,所以存其心,養其性也。此《復性》 之學也。「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虛也,性之神也。」夫天地 之道,化育行焉,萬物生焉,其既也斂於無跡,莫知其 然,歸於虛也。聖人之性,暢於四支,發於事業,其既也 求之無跡,亦莫知其然,本於虛也。故虛而神,無而有, 性之所以為大也。此《中庸》之作,所以為盡性之書也。 此程子之善言《中庸》也。
《管志道中庸訂釋二卷》
[编辑]按志道自序中庸一篇朱子分為三十三章孔叢子說有四十九篇皆子思居宋解圍後所作而今不可考矣世儒類知大學之簡多錯中庸無錯則愚尚有
[编辑]疑焉。幼讀《朱子章句》,即疑「哀公問政」章「禮所生也」之 下,有「在下位」三句,而遺全文。據朱子述鄭氏之解曰: 「此句在下,誤重在此。夫何以辨下文之非錯簡,而此 處之非闕文也。」又考《家語》「子曰三近之上有『偽撰,寡 人實固不足以成之』」三語,則又疑章句中豈無誤混 孔氏祖孫言語而強為分章之處?嘗先訂此章,其他 章句亦有分其合而合其分者,藏篋數年不敢出。邇 得南大司馬孫文融書,促予作《中庸輯略》。予為心動, 欣然從之。乃取十二年前草本,參互考訂,修飾其文。 其章句無大改於朱子之舊,而分合間有所裁。其注 釋亦多存原文,而與時說相違亦有之,要亦不詭於《中庸》之道已耳。
《周從龍中庸發覆編一卷》
[编辑]按陳懿典序中庸發覆編者吾友周彥雲所著也其稱發覆者從前所覆者自今發之彥雲所自命也彥雲於吾黨中最號博雅淹通而好深湛之思者茲編
[编辑]雖成於匝月,然其平生積累之工夫見矣。世儒狃於 舊聞,驟而語之,必驚且疑,以為牽合穿鑿。不知從古 聖賢著書,精微變化,無所不有,無所不通,本非一家 之言、一人之見所可畫疆而守。況經籍流傳,闕文錯 簡,往往有之,釐正刊定,更不可少。茲編訂定,如《武周 達孝繼述》二條,次於「作述」之下、「纘緒」之上、「故君子不 可以不修身」一條,次於「在下位」一條之下,「天道人道」 之上,雖其中與傳注不同者什九,而要之皆以《中庸》 解《中庸》,讀者又何駭焉?余嘗竊疑《中庸》性命之書,而 古者乃置之《禮經》,豈以武、周祭葬郊社為禮之大者, 故以入《禮經》中乎?《論語》終篇云:「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也;不知禮,無以立禮之三千三百,無」非性命也,而不 可認禮為性命外之物也。聖人之致中和,無非性命。 中來則謂《中庸》為性命之言可也,謂為禮經亦可也。 彥雲解「禮儀威儀」為道之愈析愈大處,待其人而後 行,所行即禮。君子尊德性要歸於崇禮,真發我覆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