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第098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九十八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
第九十八卷《目錄》。
《樓部》·紀事
《樓部·雜錄》
《樓部·外編》
《考工典》第九十八卷,
樓部紀事
[编辑]《春秋緯》:「黃帝坐扈樓,鳳鳥銜書其中,得五始之文。」 《吳越春秋》:「范蠡觀天文,擬法于紫宮,築作小城,西北 立龍飛鳳翼之樓,以象天門。」
《虞氏家記》:「吳小城白門樓,蓋吳王闔閭所作也。至秦 始皇守宮,史燭燕窟,失火燒宮,而此樓故存。」
《漢書·郊祀志》:「公孫卿曰:『僊人可見,上往常遽,以故不 見。今陛下可為館,如緱氏城,置脯棗,神人宜可致,且 僊人好樓居』。」於是上令長安則作飛廉桂館,甘泉則 作益壽延壽館,使卿持節設具而候神人。
方士有言:「黃帝時為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於執期, 名曰迎年。」上許作之如方,名曰「明年。」
《西京雜記》:「大福殿重樓連閣綿亙,西殿有走馬樓,南 北長百餘步,樓下即九仙門,西入苑。」
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鍼于「開襟樓。」
桓譚《新論》:「更始到長安,其大臣辟除東宮之事,為下 所非笑,但為小衛樓半城而居之。」
《後漢書鄧禹傳》:禹從光武至廣阿,光武舍城樓上,披 輿地圖,指示禹曰:「天下郡國如是,今始得其一,子前 言天下不足定,何也?」
《陶謙傳》:「笮融聚眾數百,往依于謙,謙使督廣陵、下邳、 彭城運糧,遂斷三郡委輸,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盤,下 為重樓。又堂閣周迴,可容三千許人。」
《楊由傳》:由為郡文學掾時,有大雀夜集于庫樓上,由 曰:「此占郡內當有小兵。」
《搜神記》:「後漢張奐為武威太守,其妻夢帝與印綬登 樓而歌,覺以告奐。奐令占之,曰:『夫人方生男,後臨此 郡,命終此樓。後生子猛,建安中,果為武威太守,殺刺 史,邯鄲商州兵圍急,猛恥見擒,乃登樓自焚而死』。」 《三國志公孫瓚傳》注:「瓚諸將家家各作高樓,樓以千 計。瓚作鐵門,居樓上,屏去左右,婢妾侍側。」《汲上文書 陳登傳》:許汜曰:「昔見元龍,元龍自上大床臥,使客臥 下床。劉備曰:『君求田問舍,言無可采,如小人欲臥百 尺樓上,臥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間耶』?」
《徐盛傳》:「魏文帝大出,有渡江之志。盛建計從建業築 圍,作薄落,圍上設假樓,江中浮船。文帝到廣陵,望圍 愕然,彌漫數百里,而江水盛長,便引軍退。」
《呂布傳》:「太祖自征布至其城下塹圍之。三月,布與其 麾下登白門樓,兵圍急,乃下降。」
《諸葛亮傳》:劉表長子琦,深器亮。表受後妻之言,愛少 子琮,不悅于琦。琦每欲與亮謀自安之術,亮輒拒塞, 未與處畫。琦乃將亮游觀後園,共上高樓。飲宴之間, 令人去梯,因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 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見申生在內 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陰規出計。
《周群傳》:「群父舒,字叔布,少學術於廣漢楊厚,群少受 學于舒,專心候業。于庭中作小樓,家富多奴,常令奴 更直于樓上視天災,纔見一氣,即白群,群自上樓觀 之,不避晨夜。故凡有氣候,無不見之者,是以所言多 中。」
《金陵地記》:吳嘉禾元年,于桂林苑落星山起三重樓, 名曰「落星樓。」
《吳船錄》:泊舟合江亭下,綠野平林,煙水清遠,極似江 南風景。亭之上曰「芳華樓,前後植梅甚多。蜀人入吳 者,皆自此登舟。」
《華陽國志》:張儀築成都城,屢頹不立。忽有大龜周行 旋走,巫言依龜行處築之,遂得堅立。城西南樓百有 餘尺,名「張儀樓」,臨水瞰江。
《成都古今記》:「望妃樓在子城西北隅,亦名西樓。開明 妃之墓在武擔山,為此樓以望之。」
海棠樓李回所建,以會僚佐議事,《裴坦》為《記》。
紅樓,先主所建,綵繪華侈。初,潁川人華洪隨先主入 蜀,賜姓王,名宗侃。至是造紅樓,城中人相率來觀,曰: 「看畫紅樓。」先主以為應華洪之讖,乃誅之。
《世說》:凌雲樓樓觀極精巧,先稱平眾材,輕重當宜,然 後造構,乃無錙銖相負揭。臺雖高峻,恆隨風搖動。魏 明帝登臺,懼其勢危,別以大材扶持之,樓即便頹壞。 論者謂「輕重力偏」故也。
《晉書桓溫傳》:溫過淮泗北境,與諸僚屬登平乘樓,眺 矚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陸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諸
人不得不任其責。」袁宏曰:「運有興廢,豈必諸人之過溫作色謂四座曰:「頗聞劉景升有千斤大牛,噉芻豆十倍于常牛,負重致遠,曾不若一羸牸。魏武入荊州, 以享軍士。」意以況宏,坐中皆失色。
《庾亮傳》:亮在武昌,諸佐吏殷浩之徒,乘秋夜往,共登 南樓。俄而不覺亮至,諸人將起避之,亮徐曰:「諸君少 住,老子於此處,興復不淺。」便據胡床與浩等談詠竟 坐。其坦率行己,多此類也。
《劉琨傳》:「琨在晉陽,為胡騎所圍數重,城中窘迫無計, 琨乃乘月登樓清嘯,賊聞之,皆悽然長嘆,向曉,並棄 圍而走。」
《許邁傳》:「邁初採藥于桐廬之桓山,餌朮涉三年,時欲 斷穀,以此山近人,不得專一,四面藩之。好道之徒欲 相見者,登樓與語,以此為樂。」
王子年《拾遺記》:「石虎于太極殿前起樓,高四十丈,結 珠為簾,垂五色玉佩,風至鏗鏘,和鳴清雅。盛夏之時, 登高樓以望四極,奏金石絲竹之樂,以日繼夜。于樓 下開馬埒射場,周迴四百步,皆文石丹砂及彩畫。于 埒傍聚金玉錢貝之寶,以賞百戲之人。四廂置錦幔, 屋柱皆隱起為龍鳳百獸之形,雕斲眾寶,以飾楹柱」, 夜往往有光明,集諸羌互于樓上。時亢旱,舂雜寶異 香為屑,使數百人于樓上吹散之,名曰「芳塵臺。」上有 銅龍,腹容數百斛酒,使胡人於樓上嗽酒,風至望之 如露,名曰「粘雨臺」,用以灑塵。樓上戲笑之聲,音震空 中。
《鄴中記》:「鄴城之上有玳瑁樓,純用金銀裝飾,內設鍮 石床,取玳瑁為龜甲文,鋪以十色錦繡褥。」
《幽明錄》:「鄴城鳳陽門五層樓,去地二十丈,長四十丈, 廣二十丈,安金鳳凰二頭于上,一頭飛入漳河,清浪 見在水底,一頭今猶在。」
《述異記》:「荀瑰憩江夏黃鶴樓上,望西南有物飄然降 自雲漢,乃駕鶴之賓也。賓主歡對,辭去,跨鶴騰空,眇 然煙滅。」
《水經注》:「徐州城之東北角,起層樓于其上,號曰彭祖 樓。」聳望川原,極目清野,斯為佳處。
《浦陽江》《自》山東北,逕太康湖,車騎將軍謝幼度田 居所在,于江曲起樓,樓側悉是桐梓,森聳可愛,居民 號為「桐亭樓。」樓兩面臨江,盡升眺之趣,蘆人漁子,汎 濫滿焉。
《南史宋孝武帝本紀》:「大明元年五月丙寅,景陽樓上 層西南梁栱間有紫氣,改為慶雲樓。」
《六朝事跡》:「景陽樓,宋元嘉二十二年築,至孝武大明 中,紫氣出景陽樓,因名之。」今法寶寺西南,遺址尚存。 《南齊書·焦度傳》:「武陵王贊代燮為郢州,度仍留鎮,為 贊前軍參軍。沈攸之事起,轉度中直兵,加寧朔將軍、 軍主。太祖又遣使假度輔國將軍、屯騎校尉。攸之大 眾至夏口,將直下都,留偏兵守郢城而已。度於城樓」 上肆言詈辱攸之,至自發露形體,穢辱之故,攸之怒, 改計攻城,度親力戰,攸之眾蒙楯將登,度令投以穢 器,賊眾不能冒,至今呼此樓為「焦度樓。」
《豫章文獻王嶷傳》:嶷臨終召子子廉、子恪曰:「後堂樓 可安佛,供養外國二僧,餘皆如舊。」子廉等號泣奉行, 世祖哀痛特至。至冬乃舉樂宴朝臣,上歔欷流涕。諸 王邸不得起樓,臨瞰宮掖。上後登景陽,望見樓悲感, 乃敕毀之。
《南史齊始興王鑑傳》:「鑑與記室參軍蔡仲熊登張儀 樓商略,先言往行及蜀土人物。鑑言辭和辯,仲熊應 對無滯,當時以為盛事。」
《梁書陶弘景傳》:「弘景永元初,更築三層樓,弘景處其 上,弟子居其中,賓客至其下,與物遂絕,唯一家僮得 侍其旁。」
《南史梁武丁貴嬪傳》:「武帝鎮樊城,嘗登樓以望,見漢 濱五采如龍,下有一女子,擘纊則貴嬪也。」
《侯景傳》:「景百道攻城,城內土山亦成山,起芙蓉層樓, 高四丈,飾以錦罽,捍以烏笙。」
《鄧郁傳》:「郁為梁武帝合金丹,帝不敢服,起五嶽樓貯 之。」
《渚宮故事》:「梁湘東王于子城中造湘東苑,穿池構山, 山上有陽雲樓,甚高峻,遠近皆見。」
《始興記》:「始興城西百餘步有棲霞樓,臨川王營置,清 暑遊焉。羅君章居之,因名為羅公洲。樓下洲上,竹木 交蔭,長楊傍映,高梧前竦,雖即城隍,趣同丘壑。」 《南史。扶南國傳》:「有毗騫國,去扶南八千里,其王常樓 居,不血食,不事鬼神。其子孫生死如常人,唯王不死。」 《北史。李崇傳》:「兗土舊多刦盜,崇乃村置一樓,樓懸一 鼓,盜發之處,雙槌亂擊。四面諸村,聞鼓皆守要路,俄 頃之間,聲聞百里。其中險要,悉有伏人。盜竊始發,便 爾擒送。」諸州置樓懸鼓,自《崇》始也。
《王肅傳》:「帝以久旱不雨,輟膳,百僚詣闕,帝在崇虛樓 遣舍人問,肅對曰:伏承陛下輟膳已經三日,群臣不 敢自寧。臣聞堯水湯旱,自然之數,須聖人以濟世,不 由聖以致災《長孫儉傳》:「荊蠻舊俗,少不敬長。儉殷勤勸導,風俗大 革,務廣耕桑,兼習武事,故邊境無虞,人安其業。吏人 表請為儉構清德樓,樹碑刻頌,朝議許」之。
《水經注》:魏神瑞三年,建白樓。樓甚高竦,加觀榭于其 上,表裡飾以石粉,故世謂之「白樓。」
《洛陽伽藍記》:「清河王懌,親王之中最有名行,世宗愛 之,特隆諸弟。延昌四年,世宗崩,懌與高陽王雍、廣平 王懷並受遺詔,輔翼孝明。時帝始年六歲,太后代總 萬幾。以懌名德茂親,體道居正,事無大小,多諮詢之。 是以熙平、神龜之際,勢傾人主,第宅豐大,踰於高陽。 西北有樓,出凌雲臺,俯臨朝市,目極京師。古詩所謂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者也。樓下有儒林館、退賓 堂,形製並如清暑殿,土山釣池,冠於當世。斜峰入牖, 曲沼環堂,樹響飛嚶,階叢花藥。懌愛賓客,重文藻。海 內才子,莫不輻輳。府僚臣佐,並選俊民。至於清晨美 景,騁望祖臺,珍奇具設,琴笙並奏,芳醴盈罍,嘉賓滿 席。使梁王愧兔苑之遊,陳思慚雀臺之讌。
昭儀寺有池,隱士趙逸云:「此地是晉侍中石崇家池, 池南有綠珠樓。」
《隋書崔弘度傳》:弘度膂力絕人,儀貌魁岸,鬚面甚偉, 性嚴酷。年十七,周大冢宰宇文護引為親信,尋授都 督,累轉大都督。時護子中山公訓為蒲州刺史,令弘 度從焉。嘗與訓登樓至上層,去地四五丈,俯臨之。訓 曰:「『可畏也』。弘度曰:『此何足畏』。欻然擲下,至地無損傷。 訓以其拳捷,大奇之。」
《迷樓記》:項昇能構宮室,經歲而成,千門萬牖,工巧之 極,自古無有。人誤入者,雖終日不能出。煬帝幸之,大 喜,顧左右曰:「使真仙遊其中,亦當自迷也。」可目之曰 迷樓。
《大業拾遺記》:「帝嘗幸昭明文選樓,車駕未至,先命宮 娥數十人昇樓迎侍。」
《唐書百官志》:「節度使賜雙旌、雙節。行則建節,樹六纛。 入境州縣築節樓,迎以鼓角。」
《讓皇帝憲傳》:初,帝五子列第東都積善坊,號「五王子 宅。」及賜第上都隆慶坊,亦號「五王宅。」元宗為太子,嘗 製大衾長枕,將與諸王共之。睿宗知,喜甚。及先天後 盡以隆慶舊邸為興慶宮,而賜憲及薛王第於勝業 坊,申、岐二王居安興坊,環列宮側。天子於宮西南置 樓,其西署曰「花萼相輝之樓」,南曰「勤政務本之樓。」帝 「時時登之。聞諸王作樂,必亟召外樓與同榻坐,或就 幸第賦詩燕嬉,賜金帛侑歡。諸王日朝側門,既歸,即 具樂縱飲,擊毬鬥雞,馳鷹犬為樂,如是歲月不絕。」 《王君傳》:開元十四年,吐蕃寇大斗拔谷,君㚟襲破 之,凱旋。明皇宴君㚟于廣達樓,賜金帛。李濯有《廣達 樓賦》。
《演繁露》:「元宗開元中,親注《孝經》,并製序,八分書之,立 于國學,以層樓覆之。」
《會要》:元宗戒諸王曰:「吾奉先帝宮室,不敢有加,興慶 制作,所以表休徵之地。新作南樓,本欲採風謠,察氓 俗,是亦闢門達聰之意。時有游宴,不徒然也。」
《開天遺事》:「天寶中,上元賜酺,上御花萼樓觀燈。時陳 魚龍百戲,百姓聚觀樓下,讙聲如雷。高力士領一女 上樓,清謳數聲,萬籟俱悄。」
《柳氏舊聞》:興慶宮,上潛龍之地,聖曆初五王宅也。上 性友愛,及即位,立樓于宮西南垣,署曰花萼樓。朝退 與諸王遊,或置酒為樂。時天下無事,號太平者,垂五 十年。及羯人入關,乘傳遽以告。上欲遷幸,復登樓置 酒,四顧悽愴,乃命進玉環琵琶,因視樓下,問:有樂工 歌水調者乎?一年少心悟上意,自言頗工歌,兼善水 調,使之歌曰:「山川滿目淚沾衣,富貴榮華能幾時。不 見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鴈飛。」上聞之,為之潸然 出涕,顧侍御者:「誰為此詞?」或對曰:「宰相李嶠。」上曰:「真 才子也。」不待曲終而去。
《岳陽風土記》:「岳陽樓,城西門樓也。下瞰洞庭,景物寬 闊。唐開元四年,中書令張說除守此州,每與才士登 樓賦詩,自爾名著。其後太守于樓北百步復創樓,名 曰燕公樓。」
《夢溪筆談》:蒲中逍遙樓楣上有唐人橫書,類梵字,相 傳是《電裳譜》,唐明皇有《登蒲州逍遙樓》詩。
《方輿勝覽》:「蕭相樓在池州城東南隅。唐大曆間,刺史 蕭復建,民追思之,因以名樓。」
鄜州譙樓曰保大樓,以唐置保大軍節度于此。 《寰宇記》:浚儀城西門樓,本無名,唐令狐綯重修之,因 登臨賦詩曰:「夷門一鎮五更秋,未得朝天未免愁,因 上此樓望京國。」便名樓作望京樓。
《金華子雜編》:李景讓尚書最剛正,奏彈無所避,為御 史大夫,宰相宅有看街樓子,皆封泥之,懼其糾劾也。 《因話錄》:德宗初登勤政樓,外無知者,望見一人衣綠 乘驢戴帽,至樓下,仰視久之,俛而東去。上立遣宣示 京尹,令以物色求之。尹召萬年捕賊官李鎔,使促求
訪。李尉佇立思之曰:「必得。」及出,召幹事所由,于春明門外數里內應有諸司舊職事伎藝,人悉搜羅之,而綠衣者果在其中。詰之,對曰:「某天寶教坊樂工也。上 皇時數登此,每來鴟,必集樓上,號隨駕老鴟。某自罷 居城外,更不復見。今群鴟盛集,又覺景象宛如昔時。 心知聖人在上,悲喜且欲泣下。以此奏聞。」敕盡收此 輩,卻係教坊李尉,亦為京尹所擢用,後至郡守。 李商隱《李賀小傳》:長吉忽晝見一緋衣人,駕赤虯,持 一板書,若太古篆或霹靂石文者,曰:「帝成白玉樓,立 召君為記。」
《國史纂異》:崔日知歷職中外,恨不居八座。及為太常 卿,于都寺廳事後起一樓,與尚書省相望,時人謂之 「望省樓。」
《東觀奏記》,上委信宰輔,言發計從,就中于元輔,恩禮 稍異。白敏中赴邠寧行宮,上幸興福樓送之。自樓上 投下朱書御劄一封與敏中,言君臣倚注之分。 《唐國史補》:元和初,陰陽家言五福太一在蜀,故劉闢 造五福樓,苻載為之記。
《會要》:太和九年,敕造紫雲樓于曲江芙蓉園。《北垣 談苑》:韓浦、韓洎能為古文,洎嘗輕浦曰:「吾兄為文,如 繩樞草舍,聊庇風雨而已。」予之文造五鳳樓手,浦聞, 作詩寄曰:「十樣鸞箋出益州,寄來親自浣紗頭。老兄 得此全無用,助爾添修五鳳樓。」
《唐書李德裕傳》:「德裕節度劍南西川,建籌邊樓。按南 道山川險要,與蠻相入者圖之左,西道與吐蕃接者 圖之右。其部落眾寡,饋餫遠邇,曲折咸具。」
《白居易傳》:「東都所居履道里,疏沼種樹,構石樓。香山, 鑿八節灘。」
《全唐詩話》:「樂天有《和燕子樓》詩,其序云:『徐州張尚書 有愛妓盼盼,善歌舞,雅多風態。為校書郎時,遊淮泗 間。張尚書宴予,酒酣,出盼盼以佐歡。予因贈詩落句 云:『醉嬌勝不得,風嫋牡丹花』。一歡而去。爾後絕不復 知,茲一紀矣。昨日司勳員外郎張仲素繪之訪余,因 吟詩,有《燕子樓詩》三首,辭甚婉麗。詰其由,乃盼盼所』」 作也。繪之從事武寧軍累年,頗知盼盼始末,云:「張尚 書既歿,彭城有張氏舊第,中有小樓名燕子,盼盼念 舊愛而不嫁,居是樓十餘年,于今尚在。」盼盼詩云:「樓 上殘燈伴曉霜,獨眠人起合歡床。相思一夜情多少, 地角天涯不是長。」又云:「北邙松柏鎖愁煙,燕子樓人 思悄然。自埋劍履歌塵散,紅袖香銷一十年。」又云:「適 看鴻鴈岳陽迴,又睹元禽逼社來。瑤瑟玉蕭無意緒, 任從蛛網任從灰。」余嘗愛其新作,乃和之云:「滿窗明 月滿簾霜,被冷燈殘拂臥床。」「燕子樓中寒月夜,秋來 祇為一人長。」「鈿帶羅衫色似煙,幾回欲起即潸然。」「自 從不舞《霓裳曲》,疊在空箱十二年。」又云:「今春有客洛 陽迴,曾到尚書墓上來。見說白楊堪作柱,爭教紅粉 不成灰。」又贈之絕句云:「黃金不惜買娥眉,揀得如花 四五枝。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後仲素 以余詩示盼,盼乃反覆讀之,泣曰:「自公薨背,妾非不 能死。恐百載之後,以我公重色,有從死之妾,是玷我 公清範也,所以偷生耳。」乃和白公詩云:「自守空樓斂 恨眉,形同春後牡丹枝。」舍人不會人深意,訝道:泉臺 不去。隨盼盼得詩後怏怏旬日,不食而卒。
《泊宅編》:唐李一品貴極當時,嘗為滁州刺史,作懷嵩 樓西城上,刻文于石,以懷嵩洛,有「白雞黃犬」之嘆。後 竟以謫死。樓有公畫像,頎然六尺,真偉人也,但鼻端 微曲耳。
《摭言》:杜紫微《覽趙渭南卷詩》云:「殘星幾點鴈橫塞,長 笛一聲人倚樓。」因目嘏為「趙倚樓。」復贈詩曰:「今代風 騷將,誰登李杜壇。灞陵鯨海動,翰苑鶴天寒。」
《北夢瑣言》:「大中四年,進士馮涓登第,榜中文譽最高。 是歲暹羅國起樓,厚齎金帛,奏請撰記,時人榮之。」 《唐書高駢傳》:「駢造迎仙等樓,皆度高八十尺,飾以金 珠磲玉,侍女衣羽衣,新聲度曲,以擬鈞天。薰齋其上, 祈與仙接。」
《李磎傳》:磎好學,家有書至萬卷,世號「李氏書樓。」 《妖亂志》:呂用之以神仙好樓居,請於公廨邸北跨河 為迎仙樓。其斤斧之聲,晝夜不絕,費數萬緡,半歲方 就。自成至敗,竟不一遊,扃鐍儼然,以至灰燼。
《五代史·梁太祖紀》:「王引兵東歸,天子餞於延喜樓,賜 《楊柳枝》五曲。」薛逢有《駕幸延喜樓詩》。
《契丹傳》:契丹以其所居為上京,起樓其間,號「西樓。」又 於其東千里起東樓,北三百里起北樓,南木葉山起 南樓,往來射獵。四樓之間,契丹好鬼而貴日,每月朔 旦東向而拜日。其大會聚視國事,皆以東向為尊,四 樓門屋皆東向。
《高從誨世家》:晉高祖遣翰林學士陶穀為從誨生辰 國信使。從誨宴穀,望沙樓,大陳戰艦於樓下,謂穀曰: 「吳蜀不賓久矣,願修武備,習水戰,以待師期。」榖還,具 道其語,晉高祖大喜。
《南唐書》:唐主於宮中作百尺樓,命群臣觀之,眾皆嘆 美。蕭儼曰:「恨樓下無井耳。」唐主問其故,對曰:「所以不及景陽樓。」唐主怒,貶於舒州。
木平和尚者,南唐保大初,徵在闕下,常出入禁中。他 日從上登百尺樓,上曰:「新建此樓,制度佳否?」木平曰: 「尤宜望火。」上初不喻其旨。居數載,木平卒,淮甸大擾, 自龍陽置烽候以應龍安山,旦夕上多登覽以瞻動 靜。
《實賓錄》書樓張家五代周張昭遠好學,積書萬卷以 樓之,號「書樓張家。」
《傳載略》:「武肅王欲於錢塘江築隄,苦為怒濤所擊,遂 搆思為下沈之計。而江濤明日愈攻西陵王憤發,於 疊雪樓架三千弓弩射之,潮頭為之斂去。」
《宋史劉溫叟傳》:溫叟拜御史中丞,兼判吏部銓,一日 晚歸由闕前,太祖方與中黃門數人偶登明德樓西 闕前騶者潛知之,以白溫叟,溫叟令傳呼如常過闕。 翌日請對,具言:「人主非時登樓,則近侍咸望恩宥,輦 下諸軍亦希賞給。臣所以呵導而過者,欲示眾以陛 下非時不登樓也。」太祖善之。
《圖畫見聞志》:「董羽始事江南,為翰林待詔。及歸朝後, 太宗嘗令畫端拱樓下龍水四壁,極其精思。」
《宋史李昉傳》:「至道元年正月望,上觀燈乾元樓,召昉 賜坐於側,酌御樽酒飲之,自取果餌以賜。上觀京師 繁盛,指前朝坊巷省署以諭近臣,令拓為通衢長廊。」 《聞見前錄》:真宗東封西祀,禮成,海內晏然。一日,開太 清樓,宴親王宰執,用仙韶女樂數百人。有司以宮嬪 不可視外,於樓前起彩山幛,樂聲若出於雲霄間者。 李文定公、丁晉公坐席相對。文定令行酒,黃門密語 晉公曰:「如何得倒了假山?」晉公微笑。上見之,問其故, 晉公以實對。上亦笑。即命女樂列樓下,臨軒觀之,宣 勸益頻,文定至霑醉。
《玉海》:河中府市中樓,唐廣明中,王重榮誓眾於此,名 為「克復。」祥符四年,上幸河中,因「舜都」為號,賜名薰風 樓,命陳堯叟為記。
《宋史文苑傳》:「石延年字曼卿,先世幽州人。晉以幽州 遺契丹,其祖舉族南走,家於宋城。延年為人跌宕任 氣節,讀書通大略,為文勁健,於詩最工而善書。喜劇 飲,嘗與劉潛造王氏酒樓,對飲終日不交一言。王氏 怪其飲多,以為非常人,益奉美酒肴果,二人飲啖自 若。至夕無酒色,相揖而去。明日,都下傳王氏酒樓有」 二仙來飲,已乃知劉石也。
《西湖志餘》:謝希孟者,陸象山門人也。少豪俊,與妓陸 氏狎,象山責之,希孟但敬謝而已。他日復為妓造鴛 鴦樓,象山又以為言,希孟謝曰:「非特建樓,且為作記。」 象山喜其文,不覺曰:「樓記云何?」即占首句云:「自遜、抗、 機、雲之死,而天地英靈之氣,不鍾於男子,而鍾於婦 人。」象山默然,知其侮也。
《洞天清錄》:《淳化閣帖》真蹟,皆藏御府。至徽宗朝,奉旨 以御府所藏真蹟重刊於太清樓,而參入他奇跡甚 多,其中間有蘭亭者是也,名曰《太清樓帖》。
《方輿勝覽》:「揚州海山樓,大觀中郡守朱彥建,凡三級, 扁曰『海山遠眺』。」陳傳古有詩:「門下海濤奔鐵騎,檻前 山背擁金鰲。」
《東京夢華錄》:「白礬樓後改為豐樂樓,宣和間更修,三 層相高,五層相向,各有飛橋欄檻。」
宣德樓上皆垂黃緣簾,中一位乃御座,用黃羅,設一 綵棚,御龍直執黃蓋掌扇,列於簾外。兩朵樓各掛燈 毬一枚,方圓一丈餘。
相對「祥祺樓」直至板橋,有「集賢樓」、「蓮花樓」,乃之官河 東、陝西五路之別館,尋常餞送,置酒於此。
西,浮籍采石山,枕牛渚之北,謫仙樓在焉。樹木蒙茸, 峰岸陡削,江流齧亂石,作㶁㶁聲,舟行可攀蘿而上。 《宋史忠義傳》:「徐應鑣,咸淳末試補太學生。德祐二年, 宋亡,瀛國公入燕,三學生百餘人皆從行。應鑣不欲 從,乃與其子琦、崧、女元娘誓共焚,子女皆喜從之。太 學故岳飛第,有飛祠,應鑣具酒食祝飛曰:『天不祐宋, 社稷為墟!應鑣死以報國,誓不與諸生俱北。死已,將 魂魄累王作配神主與王英靈永永無斁』!」琦亦賦詩 以自誓。祭畢,以酒肉餉諸僕,諸僕醉臥,應鑣乃與其 子女入梯雲樓,積諸房書籍、箱笥四周,縱火自焚。一 小僕未寐,聞火聲起,至樓下,穴牖視之,應鑣父子儼 然坐立,如廟塑像;走報諸僕壞壁入,撲滅火。應鑣不 能死,與其子女怏怏出戶去,倉卒莫知所之。翌日,得 其屍祠前井中,皆僵立瞠目,面如生。諸僕為具棺殮, 殯之西湖金牛僧舍。
《委巷叢談》:錢塘祝吉甫居西河上構小樓,眺盡湖山 之勝,賓客常滿。鄰有富豪,築高牆數仞蔽之,吉甫因 鬱鬱不樂。趙松雪訪吉甫登樓,為書二字扁曰:「且看。」 一日,貫酸齋來,亦題於左云:「酸齋也看。」無何,鄰以通 番簿錄家徙,垣屋摧毀,小樓內湖山如故。
《壟起雜事》:「韓林兒居汴,起樊樓於土市子街西,飾紅 裙綺瑟於上,將帥出師,飲餞於此。林兒自號樊樓主 人《鳳凰臺紀事》:「石城邊關有清江樓、石城樓,三山門外 有集賢樓,皆洪武間建。又建來賓、重譯二樓於聚寶 門外,待四夷朝貢者。」
《西樵野記》:「國初於京師嘗建妓館六樓於聚寶門外, 以宿商賈。時雖法度嚴密,然有官妓,諸司每朝退,相 率飲於妓樓,詠歌侑酒,以謀斯須之歡,以朝無禁令 故也。厥後浸至淫放,解帶盤薄,牙牌纍纍,懸於窗槅, 竟日喧呶,政多廢弛。於是中丞顧公佐始奏革之。」 《已瘧編》:「三山門外有醉仙樓,以中秋與學士劉三吾、 宋」濂、董倫、王景、陶安等醉飲,得名樂民樓。以春時賜 民花酒錢傳杯浪盞得名。又有鶴鳴樓,亦在三山門。 陸深《南巡日錄》:嘉靖十八年春,車駕幸承天,以深充 扈從,前行。二十一日出真定,南過陽和樓。樓下兩複 道通衢,頗有偉觀。漸山云:「此樓雨不霑洒,四面隨風 若避,故曰陽和。」問之土人,曰:「然。」
「客」,《越志》:「滁人。孫孟判杭州,風流蘊藉,無俗吏卑庸之 氣。種荷花滿湖,堤上柳綠成畦,荒祠廢殿,丹青一新。 建太虛樓於吳山,絕巘,捐俸不給從木,客質千金,足 成其事。樓成,望見百里,時時與琴酒,客來登,晝游夕 治,公事無留。後竟為言者所中,投劾去。」
《瀛涯勝覽》:「暹羅國,其民樓居,其樓密聯檳榔,片藤繫 之甚固,藉以藤蓆竹簟,寢處其中。」
樓部雜錄
[编辑]《名勝志》:「煙雨樓有三,一在嘉興鴛鴦湖東,五代時建。」 楊萬里詩:「輕煙淡淡雨疏疏,碧瓦朱甍隔水隅。」方回 詩:「鷗從沙際衝煙去,燕向花邊捲雨來。」一在處州括 山,唐時建。趙廱詩:「煙收雨霽曾來否,見盡東南萬疊 山。」一在沔陽州。鄭俠詩:「群岫西來煙漠漠,大江南去 雨濛濛。」
《楚小志》:「仲宣樓枕郡東南公安門上。飛甍插霄,刻桷 麗日,清池激岸,長楊絡堤,信美消憂,殆非虛語。 庾樓去郡東南二里,一名明月樓,制亦華整,但不無 假借於武昌耳。」余謂武昌近日諸公,無一風流好事 若庾太尉者,今并其樓已亡之。安得不令荊人士擅 美千秋?惡知其非有也。
《武昌樓》巍峨壯麗,第覺西門柳色蕭索無聊,惟有「隔 江漢陽樹」,猶歷歷如故耳。
《寰宇記》:揚州新城有晉甲仗樓,謝安建。張籍詩云:「謝 氏起新樓,西臨城角頭。圖功百仗麗,藏著五兵修。」即 此。
《吳興掌故》:「湖州鎮湖樓即故子城之南樓也。後改為 銷暑樓,顏真卿題額。」
《香案牘》:「濟南人獻《明堂圖》,複道上有樓,從西南入,此 樓之始。」
《暖姝由筆》「聚寶門舊有六樓,來賓重譯」、「輕煙、淡粉、梅 妍柳翠」下四名主侍女言。
《墐戶錄》:郡縣更鼓樓多名譙樓,出《莊子》。本魏城門名 曰麗譙,言麗而譙嶢也。近見王子充作《某府譙樓記》, 首引《陳涉傳》,誤矣。
碧里雜存。成祖文皇帝既靖難,即思所以導民於善, 乃於都城凡四達之衢必建一聽經樓,每夜妙選高 僧於上,諷講經義,俾臣民咸席地而靜聽之。既遷都, 百餘年後,舊制盡失,尚存其一於北門橋,與十廟相 近。嘉靖初僧復新之,雖巍然臨市,然知者鮮也。 《江寧府志》:「明初揭軌有宴南市樓云:『詔出金錢送酒, 壚綺樓勝會集文儒。江頭魚藻新開宴,苑外鶯花又 賜酺。趙女酒翻歌扇濕,燕姬香襲舞裙紆。繡筵莫道 知音少,司馬能琴絕代無』。」《蓉塘詩話》曰:國初於金陵 聚寶門外,建輕煙淡粉、梅妍柳翠十四樓,以聚四方 賓客。觀揭孟同詩可知國初縉紳宴集,皆用官妓,與 唐、宋不異,後始有禁耳。永樂中,晏鐸《金陵元夕》詩:「花 月春風十四樓。」今諸樓皆廢,南市樓尚存。
樓部外編
[编辑]《十洲記》:「崑崙山一角有積金,為天墉城,面方千里,城 上安金臺五所,玉樓十二所。」
《纂異記》:「秀州子城有天王樓。建炎間,金人犯順,蘇、秀 大擾,將毀之,有天王現於城上,若數間屋,大兵卒望 之怖懼,遂引去,一州之境獲免。及亂平,建樓西北隅。 見今事之。」
《高坡異纂》毛孔域福清人。嘉靖乙酉正月朔旦,出賀 節於親友,中途顧見其家樓中有一婦人越窗登樓脊,身坐紅被上,心異之,急馳歸,召其二子驗視,無所 見,樓亦扃鑰如故。其年子秉鐸領鄉薦,名第十八,明 年登進士第。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