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重訂契丹國志 (四庫全書本)/卷07
欽定重訂契丹國志 卷七 |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重訂契丹國志卷七
聖宗文武大孝宣皇帝
聖宗諱隆緒景宗之長子年十二即位改元統和尊母蕭氏為承天太后臨朝稱制凡二十七年乃歸政於帝宋楊業之陷康保裔王繼忠之敗與夫澶淵之役皆統和二十五年前事是時三四大戰帝雖親履行陣力戰深入而太后實未歸政也
〈癸未〉統和元年〈按原書統和元年下書帝即位考遼史聖宗紀景宗崩次日奉遺詔即位柩前其明年乃為統和元年葢古者人君踰年即位而稱元年後世以柩前即位為常禮則即位固不待改元矣若謂據遼史表志以景宗為不踰年改元則景宗崩以九月隆禮書帝即位於春二月之上又為退進無據今刪去〉復國號大契丹 春二月朔日食
〈甲申〉統和二年夏五日祠木葉山 是嵗宋太宗雍熙元年
〈乙酉〉統和三年冬十二月朔日食
〈丙戌〉統和四年春正月宋遣曹彬等分三道來侵曹彬趣涿州〈按原書云曹彬克遂州考遼遂州屬東京道非宋所能取宋遼史載曹彬攻遼亦初無取遂州事據通考當作趣涿州與下文曹彬取涿州之文相為首尾今改正〉田重進克飛狐靈邱二縣及蔚州潘美克雲寰朔應四州宋尋命潘美楊業遷雲寰朔應四州之民於許汝間時冀州防禦使大鵬翼康州刺史馬贇馬軍指揮使何萬通皆為所擒〈按馬贇原書訛作馬碩又諸將官位多與史不符今並據遼史改正〉曹彬等亦連收新城固安取涿州以糧食不繼退師我兵追之戰于岐溝闗宋人大敗追至拒馬河溺死者不可勝紀 夏六月朔日食秋八月太后與大臣耶律漢寧南北皮室烏紳特哩衮領衆十餘萬復取寰州擒宋楊業
先是宋克雲朔寰應四州命潘美楊業遷四州之民於許汝以所部䕶送我兵邀擊之楊業力戰自日中至暮手刃數百人馬重傷不能進遂擒之業太息曰主上遇我甚厚何面目求活乃不食三日而死其麾下尚百餘人業慰遣之皆感泣不肯去遂俱死無生還者
冬十二月遣耶律遜寧以數萬騎取瀛州宋部署劉延讓來禦戰於君子館㑹天大寒宋師不能彀弓弩我兵圍延讓數重宋師覆沒延讓僅以身免擒宋平州團練使賀令圖高陽闗部署楊重進兵勢益振遂長驅入深祁取易州復遣兵攻代州宋守臣張齊賢伏兵掩擊我師敗績
〈丁亥〉統和五年春正月取宋深祁德易四州〈按宋史太宗紀雍熙三年十二月契丹陷邢深徳三州四年入深祁徳易等州此即統和四年五年事也葢遼初入三州棄而不守故明年入四州復有祁德但隆禮所書與宋史稍有不同未知孰是〉
〈戍子〉統和六年冬十一月遣兵伐宋至唐河北宋守將定州都部署李繼隆與監軍李繼忠來拒我師敗績 是嵗宋太宗端拱元年
〈己丑〉統和七年秋七月彗出東井凡三十日 帝遣兵攻宋威虜軍宋將尹繼倫李繼隆來拒我師敗於唐徐河間皮室戰沒大將裕悦被傷而還 九月鎮星熒惑入南斗
〈庚寅〉統和八年春正月如臺湖 是嵗宋太宗淳化元年〈按原書此年失載事實今據遼史補〉
〈辛卯〉統和九年春閏二月朔日食
〈壬辰〉統和十年春二月朔日食
〈癸巳〉統和十一年春二月朔日食 秋八月朔日食〈甲午〉統和十二年冬十二月朔日食隂雲不見
〈乙未〉統和十三年春正月遣兵攻宋自振武入宋知府州折御卿來拒我師敗于子河汊死亡甚衆 夏四月遣兵攻宋雄州宋守臣何承矩來拒我兵敗績 是嵗宋太宗至道元年
〈丙申〉統和十四年春正月蠲三京及諸州税賦
〈丁酉〉統和十五年春三月宋太宗崩太子恒嗣位是為真宗
〈戊戌〉統和十六年春二月彗出營室北 夏五月朔日食冬十月朔日食 是嵗宋真宗咸平元年
〈己亥〉統和十七年秋九月朔日食 冬十二月帝帥師南伐宋帝自將來禦次于大名府我師至澶州為知冀州張艾敗于城南〈按張艾宋史作張旻〉又為知府州折惟昌敗於五合川 是年宋定州都部署范廷召自中山來侵高陽闗都部署彰國節度使康保裔領兵赴之至瀛州西南裴村而廷召後陣已與我師遇廷召遣人至保裔處乞援保裔選精鋭與廷召㑹日暮廷召潛師以遁保裔不之覺遲明我師圍之數重保裔凡戰數十合兵盡矢窮而死我師遂自德棣濟河掠淄齊而歸〈按宋史咸平二年十月康保裔與契丹戰死遼史統和十七年擒宋將康昭裔葢即保裔也原書誤係于十八年且叙事亦多脱畧今據宋遼二史及通鑑長編改正〉
〈庚子〉統和十八年春正月帝還南京〈按原書作宋真宗攻大名府攻字盖次字之誤也然宋帝出次大名已見上年此為複出而遼帝還京原書不載殊為疎畧今刪去原文據遼史補入此條以適繁簡之宜〉
〈辛丑〉統和十九年冬十月帝遣兵攻宋宋張斌拒於長城口我師不利又與李繼宣戰於山谷敗績
〈壬寅〉統和二十年秋七月朔日食
〈癸卯〉統和二十一年春三月帝遣兵攻宋宋定州行營都部署王超遣人約鎮州桑贊高陽闗周瑩逆戰於望都縣翼日至縣南六里副部署王繼忠率麾下死戰繼忠素儀服我兵識之圍之數十重且戰且行傍西山而北至白城擒之 冬十一月有星孛於井鬼
〈甲辰〉統和二十二年春三月帝遣兵伐宋宋將魏能來拒我師敗績 秋閏九月帝奉皇太后大舉南伐遣順國王達蘭引兵掠宋威虜軍前鋒復為魏能所敗又攻北平寨宋田敏等來拒我師少却遂東趨保州攻城不克帝與太后合兵攻定州宋守將王超按兵不出陣於唐河我兵東駐陽城淀又分兵圍岢嵐軍宋守臣賈崇力禦乃還 冬十月我兵進攻瀛州宋守臣李延渥來拒我兵失利死者三萬餘傷者倍之乃遣使如宋議和宋遣崇儀副使曹利用使軍前定約 先是望都戰時擒宋將王繼忠後稍親用授之以官繼忠乘間言和好之利時太后年老頗有厭兵意雖以勁兵深入亦頗納其説復遣小校李興等四人持信箭以繼忠書詣宋莫州部署石普普奏諸宋帝宋帝手詔諭繼忠繼忠欲宋朝先遣使命至是始遣曹利用來我師既去瀛州將乘虚直搗貝冀天雄天雄軍聞之闔城惶遽宋都鈐轄孫全照設備甚固我師進攻東門良乆舍東門趨故城夜復自故城潛師過城南設伏於狄相廟遂南攻德清軍宋遣兵追擊伏發天雄軍不能進退得還者什三四我師遂取德清宋知軍尚食使張旦及胡福等死者十四人〈按原書叙此事係襲用通鑑長編之文而刪節失當如於天雄軍闈城惶遽下即云伏發而刪去設伏狄相廟一節則所云伏者果誰之兵乎於文義殊為疎舛今並改正〉我師遂進抵澶州之北直衝宋陣圍合三面宋李繼隆等整軍成列出禦統軍順國王達蘭為牀子弩所傷中額而隕我師乃退 十一月宋帝勞軍于澶淵是時曹利用之書已通帝乃遣左飛龍使韓𣏌持國書偕至澶州𣏌跪授書函復以闗南為請宋帝曰所言歸地事極無名若必邀求朕當決戰耳實念河北居人重有勞擾嵗以金帛濟其不足朝廷之體固亦無傷誓書不必具言但令曹利用與韓𣏌口述兹事可也利用一再徃返乃許嵗遺絹二十萬疋銀一十萬兩和議遂定帝許以兄禮事宋宋命李繼昌齎國書與我使右監門衛大將軍姚東之來帝復遣西上閤門使丁振奉誓書之宋遂退師自是南北俱息兵矣
宋真宗車駕至澶州將止冦凖固請渡河高瓊遂麾衛士進輦至浮橋瓊執撾擊輦夫背令亟行既至登北城門樓張黄龍旗諸軍皆呼萬嵗聲震數十里初曹利用議和面請宋帝嵗賂金帛之數宋帝曰必不得已雖百萬亦可冦準召語之曰雖有勅旨汝所許不得過三十萬過三十萬將斬汝矣利用來議果亦如數成約而還兩議既定尋即退師
十二月朔日食 是嵗宋真宗景德元年
〈乙巳〉統和二十三年春二月宋遣孫僅來賀太后生辰秋八月有星孛於紫㣲
〈丙午〉統和二十四年秋九月幸南京〈按原書此年不載事實今據遼史補丁未〉統和二十五年夏五月朔日食
〈戊申〉統和二十六年夏五月駐蹕懐州 是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
〈己酉〉統和二十七年夏四月駐蹕中京〈按原書於此上二午失載事實今據遼史補〉
〈庚戊〉統和二十八年夏六月以嵗饑遣使如宋告糴宋詔雄州出粟二萬石賤價賑之 冬十一月帝遣兵伐高麗高麗與女直合兵來拒我師敗績
〈辛亥〉統和二十九年冬十一月幸顯州
〈壬子〉開泰元年〈按原書統和盡三十年次年方改開泰與史錯互不合今改正〉春二月駐蹕瑞鹿原
〈癸丑〉開泰二年以幽州為析津府 冬十二月朔日食〈甲寅〉開泰三年秋七月如平地松林
〈乙卯〉開泰四年夏六月朔日食
〈丙辰〉開泰五年春正月駐蹕雪林
〈丁巳〉開泰六年春正月如錐子河 是嵗宋真宗天禧元年
〈戊午〉開泰七年夏六月彗星出北斗
〈己未〉開泰八年春三月朔日食
〈庚申〉開泰九年春二月如鴛鴦濼〈按原書於統和二十九年開泰元年三年五年六年九年俱失載事實今並據遼史補〉
〈辛酉〉太平元年秋七月朔日食
〈壬戌〉太平二年春二月宋真宗崩太子禎嗣立是為仁宗是嵗宋真宗乾興元年
〈癸亥〉太平三年冬十月駐蹕遼河 是嵗宋仁宗天聖元年
〈甲子〉太平四年冬十月駐蹕遼河〈按原書於此上三年失載事實今據遼史補乙丑〉太平五年春正月如混同江
〈丙寅〉太平六年冬十月朔日食
〈丁卯〉太平七年春正月宋遣龍圖閣待制孔道輔來賀帝燕之有優人以文宣王為戲道輔色怫然徑出主客者邀道輔還坐且令謝道輔曰宋與北朝通好以禮文相接今俳優之徒侮慢先聖而不之禁北朝之過也帝酌大卮賜之曰方天寒飲此可以致和氣道輔曰不和固無害帝及羣臣皆禮重之道輔孔子四十五代孫也〈戊辰〉太平八年春三月朔日食 夏四月有星大如斗聲如雷自北流於西南光燭天下尾長數丈乆之散為蒼白雲
〈已已〉太平九年春三月嵗饑流民之宋境上宋仁宗曰皆吾赤子也可不賑救之詔給以唐鄧州閒田仍令所過州縣給食 秋八月朔日食
〈庚午〉太平十年秋七月詔來嵗行貢舉法〈按原書此年失載事實今據遼史補〉
〈辛未〉太平十一年先是太后未歸政前帝已長立每事拱手府庫中需一物必詰其所用賜及文武僚庶者允之不然不與帝既不預朝政縱心弋獵左右狎邪與帝為笑謔者太后知之重行杖責帝亦不免詰問御服御馬皆太后檢校焉或宫嬪讒帝太后信之必庭辱帝帝每承認畧無怨辭好讀唐貞觀政要至太宗明皇實録則欽伏故御名連明皇諱上一字又親以契丹字譯白居易諷諫集詔臣下讀之嘗云五百年來中國之英主逺則唐太宗次則後唐明宗近則今宋太祖太宗也或諸道貢進珍竒一無所取皆讓於弟親政後方一月太后暴崩帝哀毁骨立哭必嘔血蕃漢羣臣上言山陵已畢宜改元帝曰改元吉禮也居喪行吉乃不孝子也羣臣曰古之帝王以日易月宜法古制帝曰吾契丹主也寧違古制不為不孝之人終制三年丞相耶律隆運本漢人姓韓名德讓太后賜姓耶律改名隆運尋拜大丞相封晉王景宗崩太后臨朝隆運私事之是時太后年方三十諸子尚㓜外無親援雄傑角立帝登大寳皆隆運力也帝念其功父事之隆運薨帝為制服其終始眷遇如此帝性英辨多謀神武冠絶遊獵時曾遇二虎方逸帝策馬馳之發矢連殪二虎又曾一箭貫三鹿〈時幽州試舉人以一箭貫三鹿賦題駙馬劉三嘏獻射二虎頌〉至於道釋二教皆洞其㫖律吕音聲特所精徹承平日乆羣方無事縱酒作樂無有虛日與蕃漢臣下飲㑹皆連晝夕復盡去巾幘促席造膝而坐或自歌舞或命后妃已下彈琵琶送酒又喜吟詩出題詔宰相已下賦詩詩成進御一一讀之優者賜金帯又御製曲五百餘首幸諸臣私第為㑹時謂之迎駕盡歡而罷刑賞信必無有僣差撫柔諸蕃咸有恩信修睦宋朝人使饋送躬親檢校時黄河暴漲溺㑹同驛帝親擇夷坦地復創一驛每年信使入境先取宋朝登科記騐其等甲高低及第年月其賜賚物則宻令人體探宋真宗上仙薛貽廓報哀入境幽州急遞先聞帝不俟貽廓至闕集蕃漢大臣舉哀后妃以下皆為沾涕因謂宰臣吕德懋曰吾與兄皇未結好前征伐各有勝負洎約兄弟二十餘年兄皇昇遐兄與吾同月生年大兩嵗吾又得㡬時也因又泣復曰吾聞姪帝年尚㓜必不知兄皇分義恐為臣下所問與吾違約矣後貽廓至闕達宋帝意帝喜謂后曰吾觀姪帝來意必不失兄皇之誓復謂吕德懋曰晉高祖承嗣聖爺爺〈嗣聖太宗也爺爺翁呼也〉之力深矣少主登位便背盟約皆臣下所惑今姪帝必敦篤悠乆矣又謂后曰汝可先貽書於南朝太后備述妯娌之好人使徃來名傳南朝又詔燕京憫忠寺特置真宗御靈建資福道塲百日而罷復詔沿邊州軍不得作樂後因御宴有教坊都知格守樂名格子眼轉充色長因取新譜宣讀帝欲更遷一官見本名正犯真宗諱因怒曰汝充教坊首領豈不知我兄皇諱字遂以筆抹其譜而止燕京僧録亦犯真宗諱勅更名圓融尋下令國中應内外文武百僚僧道軍人百姓等犯真宗諱者悉令改之又詔漢兒公事皆須體南朝法度行事不得造次舉止其欽重宋朝百餘事皆此類也末年染消渴病多忌諱惡稱説死亡之人雖帝之父母尊號亦不得言之病亟乃驛召東平王蕭孝穆上京留守蕭孝先赴闕始以輔立之事委之次以不得失宋朝之信誓屬之又屬子宗真曰皇后事我四十年以其無子故命汝為嗣我死汝子母切毋殺之 夏六月三日崩於上京東北三百里大斧河之行帳年六十一在位通太后臨朝凡四十九年葬上京西北二百里赤山上尊諡曰文武大孝宣皇帝廟號聖宗〈按原書誤以聖宗尊號為諡今據遼史改正〉
欽定重訂契丹國志卷七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1007年 (提及)
- 983年 (提及)
- 984年 (提及)
- 985年 (提及)
- 986年 (提及)
- 987年 (提及)
- 988年 (提及)
- 989年 (提及)
- 990年 (提及)
- 991年 (提及)
- 992年 (提及)
- 993年 (提及)
- 994年 (提及)
- 995年 (提及)
- 996年 (提及)
- 997年 (提及)
- 998年 (提及)
- 999年 (提及)
- 1000年 (提及)
- 1001年 (提及)
- 1002年 (提及)
- 1003年 (提及)
- 1004年 (提及)
- 1005年 (提及)
- 1006年 (提及)
- 1008年 (提及)
- 1009年 (提及)
- 1010年 (提及)
- 1011年 (提及)
- 1018年 (提及)
- 1019年 (提及)
- 1020年 (提及)
- 1022年 (提及)
- 1023年 (提及)
- PD-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