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正德雲南志/卷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正德雲南志
◀上一卷 卷六 下一卷▶

雲南志卷六 志六

[编辑]

澂江府

[编辑]

東至廣西府彌勒州界二百里,南至臨安府寧州界九十里,西至雲南府晉寧州界二十五里,北至雲南府宜良縣界五十五里,東北到曲靖府陸潔州二百四十里,東南到臨安府寧州二百里,西南到臨安府河西縣一百八十里,西北到雲南府歸化縣四十里。自府至布政司一百二十里,至應天府七千三百里,至順天府一萬七百四十五里。

建置沿革

[编辑]

禹貢梁州之界,天文井鬼分野。古西南夷。戰國時為滇國地。漢元封初置俞元縣,属益州郡。蜀漢属建寧郡。梁属南寧州。隋置昆州,此地属䍧州,隷黔州都督府。開元中降為覊縻州。天寳末沒于蠻,號羅伽甸。初麽㱔蠻居之,後為僰蠻所奪,南詔蒙氏於此置河陽郡。宋時大理叚氏析蠻為三部,曰强宗,曰休制,曰歩雄。其歩雄部後居羅伽甸者,號羅伽部。元憲宗四年内附,六年置羅伽萬户,至元三年改為中路,十六年升為澂江路,属雲南行省。本朝洪武十五年,改為澂江府,領縣二、州二。

  • 河陽縣 附郭。唐時麽㱔蠻所居之地,後為判後奪而有之。南詔於此置河陽郡。元初於此置羅伽千户所,至元中改河陽州,尋降為縣。本朝因之,編户六里。
  • 江川縣 
  • 陽宗縣 在府城北四十在府東南九十里星雲湖之北。漢時名碌雲異城,又名易籠。蒙氏叛唐,徙曲旺蠻居此,以白蠻守治之。宋時叚氏以麽㱔徒蠻子孫分管其地,名步雄部。元初置千户所,至元中改江川州,尋降為縣,属澂江路。本朝因之,編户二里。里。唐時麽㱔蠻居此,號强宗,因以名部,後訛為陽宗部。元初蠻酋盧舍内附,置陽宗千户所。至元中改爲縣,属澂江路。本朝因之,編户二里。
  • 新興州 在府西一百二十里。古滇國地。漢為青蛉、弄棟二縣地。梁末士人爨瓉㩀之,分為西爨地。唐貞觀中置求州,属戎州都督府。天寳末沒南詔蒙氏,置温富州。宋時大理叚氏徙麽㱔徒蠻居此。元初置部傍、普舎二千户所,至元中改部傍千户為休納縣,又於休納置新興州,領曾舎、研和二縣,後省休入州,属澂江路。本朝并省研和、普舎入焉,編户二里。
  • 路南州 在府東一百三十里。古滇國地。蜀漢建寧郡境。唐為昆州地,夷名路甸。天寳末為黒爨蠻落蒙所據,號落蒙部。元憲宗時,置落蒙萬戶府。至元中,改路南州,屬澂江路。本朝因之,仍領邑市縣。成化中,府縣入州,編户四里。

郡名

[编辑]

俞元漢名

山川

[编辑]
  • 金蓮山 一名龜山。髙圓平正,若蓮茨然。府治學校皆建其上。
  • 羅藏山 在府治西北。東漢志云:裝山出銅,後訛曰藏。又蠻謂虎為羅羅,羅老則化虎送於此山,故曰羅藏。又云:羅藏為虎。昔有虎自碧雞而渡滇池,為民害,造棚以取之。山髙五百餘丈,其上寛平,有龍湫,時興雲霧。元梁王討諸部蠻賊,嘗立寨其上,故又名梁王山。南有泉,流為羅藏溪,南入撫仙湖。北有泉,流為錦溪,經陽宗縣西。西有泉,流為彌勒石溪,經陽宗縣東。俱入於明湖。
  • 玗扎山 在府治北。一名無詳,今名烏劄。其麓有泉,流為玕扎溪,南入撫仙湖。
  • 暘溥山 在府治東南。
  • 湧㧞山 在府西南三十里圪立撫仙湖上,不與群山接,髙峯獨秀,状如玉筍,又名玉筍山。
  • 東山 在府治東南夀山郷。山甚髙峻,少𣗳木,上宜蕎麥,下瞰澂湖。南有嶺,俗名象鼻嶺。
  • 西山 在府治西十里㸃蒼郷。連峯疊翠,橫亘百里,俗名虎山。
  • 缺摩山 在府治北三里。其山多有石巖穴,澂江第一幽勝之所。下有華藏寺、北坡泉。
  • 龍爬山 在府治西海口普定鄉。俗傳昔有龍出此,其山崩塌如龍爬之迹,故名。境内白爨,每年二八月,遠近相携,各具牛酒於此祭祖㑹親。
  • 西山 在江川縣西四里。峯巒起伏,山麓多泉,合流入星雲湖。
  • 蟠坤山 在江川縣南一十五里,其翠㣲間有神穴,祈禱輙應。然曰蟠坤者,以星雲湖自山之西縈流一十里許,東入撫仙湖,因為名也。東臨撫仙湖,西際星雲湖,山頂皆赭石,無草木。
  • 屈顙顛山 在江川縣北一十五里,昔有獵於是山,終日而不獲,一上人謂屈為犬,顙為惜,顛為勞而無獲,因名屈顙顛。山勢如寨,其半湧泉三泒,西入滇池,東入撫仙湖,南為阿件溪,入星雲湖,溉田極為民利。
  • 緑籠山 在江川縣西北一十五里,林木蒼翠,下有泉,流為六部溪,東南入星雲湖。
  • 覆盆山 在江川縣西南三十里雙龍郷,其山無石,皆螺螄殻,形如覆盆,周園八百餘步,其上坦平,居民祭社祈年皆在其上。
  • 夾浦山 在陽宗縣治西,彌勒石溪及冷水塘二水夾之。
  • 碁和山 在陽宗縣東南二里,頂若碁。抨
  • 化石祖山 在陽宗縣西北七里,其南有泉,流為日角溪,東北入明湖。
  • 竒梨山 在新興州治西,林木茂蔚,下有泉,流為竒梨溪,入大溪。
  • 靈照山 在新興州治東二十里,髙可五十丈,日未升而先有靈光照耀品彚,是以名也。
  • 大棋山 在新興州西北一十五里,上有石,俗傳有仙奕棋於此。
  • 蒙習山 在新興州西北七十里,一名適饑山,山頂與晋寧州分界。
  • 羅麽山 在新興州東北二十里,今名石崖山,下有白龍泉,流為羅摩溪,九曲入于大溪。
  • 玉案山 在新興州西十里,上産石膏。
  • 鳯凰山 在新興州西南十五里,俗傳昔有鳯止於此山。
  • 照鏡山 在路南州西北二里,前有池如鏡。
  • 休柔山 在路南州東北一十五里,今名九盤山,下有泉,流為体柔溪,南入盤江。
  • 遮日山 在路南州東南一十五里,今名㱔亦山。
  • 劄龍山 在路南州東八十里,峯巒髙聳,下有小石,可以煉銅。
  • 羊鼻山 在廢邑市縣東北一十五里,山頂有泉液,灌田畆。
  • 木龍山 在廢邑市縣東南一十五里,髙五百餘仭。
  • 九蟠山 州之東北,有山綿延而来,九起九伏,林木蒼翠,多良材。
  • 關索嶺 去州北三十里,髙可三十餘文,以其險峻,必引之以索,而後能度,若關隘然。
  • 巴盤江 源自陸凉州,流經路南州、邑市、宜良,入廣西府界。
  • 蘿木箐河 在新興州,自晋寧州經大堡,入嶍峨縣。
  • 宻羅河 在新興州,出宻羅村,經甸尾,入嶍峨縣。
  • 鐵赤河 在路南州西四十里,源自陸凉州,經邑市縣,過瓦渡、龍溪、普雙、龍溪,至州境西南,又過興寧溪,下流入盤江。又圖經云:有二,其一在州西五十里,闊十餘丈,深不可測,南流入臨安;其一在邑市縣北,闊二十餘丈,東流入陸凉。
  • 龍泉溪 在府西一十五里亂石中,流入撫仙湖。
  • 大溪 源出夾椎山,自新興州東北流,遶西南,過羅麽、竒梨二溪,出嶍峨縣,入曲江。
  • 撫仙湖 在府治南,周二百餘里,一名羅伽湖,一名青魚戯月湖,渟滀清澈,其中多石,東流入盤江。
  • 星雲湖 在江川之南,寧州之北,周圍八十餘里,魚利甚富,南北相望,各半而掌之,中淺埂口,闊三丈許,下有界魚石條,俗謂之海門湖。水東流五里入撫仙湖。兩湖相通,魚形狀類異,不相往,其亦物之各從其類歟。
  • 明湖 在陽宗縣北,一名夷休湖,一名陽宗海。源出羅藏山下,流入盤江,周七十餘里,兩岸陡絶,山水赤色,魚味甚美。
  • 九龍池 在新興州二十里,池聚九泉,分灌赤壤。
  • 蓮花池 在新興州北一十里,下流入於大溪。
  • 空谷泉 在府治東北,匯而為池,春時頗温,浴之可去痒疴。
  • 西浦泉 在府西一十里許赤麥地村。竒右崖下,中突平基,有龍王祠像。左右潭湫二所,雙泉夾出,合流成溪。灌溉之利,人多頼之。
  • 北坡泉 在府治北二里許缺摩山麓,有靈湫焉。石竅沉深,時有小魚出逰。或投以糗餌,則巨魚群然而出,若告馨然。食畢復潜,莫知其處。土人傳云:昔有捕其魚者,烹之皆化紅水,自是無人敢取。
  • 雙井温泉 在江川縣海西村。兩井皆温泉,流入星雲湖。廣邑市縣治北亦有温泉。
  • 冷水泉 在江川縣西北七里。源出西山,流入星雲湖。廢邑市縣東亦有冷泉。
  • 青龍泉在陽宗縣南三里。縣西北亦有白龍泉。
  • 白龍泉 在新興州東北二十里龍馬山下,灌田類多。
  • 黒龍泉 在路南州東八里。

形勝

[编辑]
  • 山水明秀 《澂江志》:東跨暘漙,西倚勇㧞,面撫仙而背羅藏。山水明秀之地。
  • 﨑嶇崖石,地鮮平夷 《雲南志》。
  • 有湖山之勝 舊志:南北有湖山之勝,東西分雲南、廣西之間。
  • 左有鐵池之固 在河陽縣東山谷間,有河流廣一引若池然。先嘗有㓂乗筏渡河為摽掠,後置郵河上,民聚居之,㓂乃屏迹,因名之曰鐵池,以其有堅固之勢也。
  • 右有三關之警 在河陽縣西,路當衝要,舊無関,止有鋪曰提古資,㩀髙圖而民居相遠,盗賊出沒,商旅多阻。正綂間,知府王彦於提古資之東西二里許各增置一鋪,名為三關,募民守之,遇有警則聲息相聞,併力捕之,由是行旅絡繹。
  • 控滇池之上流,當臨元之衝要 羅藏西峙,下輙滇池,誠要害之區。澂江南浸,控帶臨元,乃唹禄之地。《澂江府志》。
  • 山林深阻 州之四面若靈照、關索諸山,深林絶歸,亦幽阻之區,蠻夷之藪也。《新興志》。
  • 環山如城 重巒疊嶧,四面旋抱,有若城然。《路南州志》。
  • 襟帶湖山,五通四達之地 《江川縣志》。
  • 峯巒陡絶,湖水深黒 《陽宗縣志》。

土産

[编辑]

路南州出。 鐵新興州出。 鮊鮮魚河陽縣孫仙湖出,一名鱳鯽魚,其藏有穴,其出有時,漁人以綱待之,其魚逰咏至海門橋輙返,不入星雲湖,食之能祛瘴,雲南人兢買之。 大頭魚出星雲湖,漁者以午戍二日編竹為籠,沉水取之,其頭味甚美,逰泳至海門輙返,不入撫仙湖。 青魚膽明湖出,可療惡瘡,去痰。 毛褐氊茶陽宗縣出。 仙茅河陽縣出。 麝新興州出。 防風 牛膝 升麻 車前子 葛根 前胡 十遂 南星 防已 葳靈仙 黄耆 五加皮 大㦸 骨碎補 芍藥 白㣲 苦參。千蔓榴,花坨有榴,葩多色艷而不結實,土人喚為千梁榴,以其産之異也。新興州志。 地骨皮 麻黄 羗活 白芷 黒牽午 白牽牛 柴胡 桔梗 芎藭 紫菀 遠志 木通 百部 石膏 地榆 猪苓 續断 狼毒 桑寄生 官桂 萆蔛 兎絲子 黄岑 齊苨 天門冬 白芨 桂枝 麥門冬 桂皮俱産本府各州縣。 青藍蔓生於山崗之上,採以為靛,其色尤青。路南州志。

户口

[编辑]
  • 户 四千一百六十一。
  • 口 三萬五千二百六十三。

田粮

[编辑]
  • 田 官民田地七百八十五頃九十六畆五分三釐。
  • 粮 夏稅小麥五耗二千一百一十四石七斗,秋粮米正耗五千五十五石二斗六升七合。

屯田

[编辑]
  • 雲南左衞五所屯田 在河陽縣,各郷軍旗與民雜耕。
  • 雲南左、前、廣南三衞屯田 在江川縣。
  • 雲南左、前二衞屯田 在陽宗縣。
  • 雲南左、中、前、後、廣南等五衞屯田 在新興州境内,凢三百七十五營。水利。堰塘四十二䖏。
  • 雲南前衞屯 在路南州,大小二屯。

風俗

[编辑]
  • 蠶衣耕食,民安於富 雲南志。
  • 其性質野,其習豪强 元志。
  • 嚚訟難理 麽㱔徒、白子二種,賦性頑愚,常懷嫉惡,嚚訟難理。
  • 俗尚咂酒 俗以米麥釀酒,既熟,凢燕待賔親,先昇果饌,設架於庭,置釀罇其上,注水罇内,以滿為度。少頃,置中通之竹筒於内,必探其底,乃與客為揖讓禮,而請咂之。別以盃酌水,侯客既咂,而注於罇,視水之盈縮,以驗所咂之多寡,溢出則復勸咂之,以此為愛敬。遇寒月,則置火於罇下,雖富貴之家亦用之,盖亦有所視效歟。此俗各府多同。
  • 閭里設學 澂人初不知學,入國朝,漸被文教,有以科第濟膴仕而封及其親者。於是閭里翕然向學,相率延師訓子,而家有誦讀之聲矣。
  • 漢夷雜䖏 人非一類,僰人興,漢人雜居。俗最重佛,每年二月八日為賽佛㑹,佛車然塔,填塞道路,男女縱觀,親戚相賀,七日方罷。其六月二十四日為星節,十二月二十四日為接祖過年節。大抵雲南各府風俗多同。
  • 男女為市 府前清乎坊𢡟遷街為東街子,府西十里㸃蒼郷為西街子。二䖏一日一布,漢夷男婦負戴四集於此交易,民甚便之。又以卯日為市於府治南梅玉村演武塲之側,名兎街子,百物駢輳,尤勝二䖏。新興州每月以三、七、九日為市,路南州以丑、卯、未、戌日為市,各以日辰所属,名街子。
  • 俗好謳歌 川中漢夷雜䖏,其少年美聲氣,喜謳歌,清朝良夜,放意自適,䖏䖏相聞,或以娯飲,或以勸耕,雖婦人女子亦為之,而然無愰,盖亦俗之流也。
  • 匾未致敬土人每歳梗稻欲熟未熟之際,則取其槈徳置釡中炒之,乃納諸曰而杵之。既匾而後曝之,侯其乾,則節楊其糠粃,盛以筐篚,致饋於所親厚者以為禮。俱新興州志。
  • 務悅其長 州之土民若羅羅之類,性雖頑狠,然其為土官者,以公務至其村寨,趣便相迎。趣便相迎。侯至其家,整其所有,刲羊擊豕,以欵宴之。婦女列侍俯拜,務取悅以致其醉飽而後已。
  • 民忘寒暑 其地多山,冬不祈寒,夏不劇暑,遇雨雪惟披氊而已。俱路南。州志。

公署

[编辑]
  • 臨元道 在府治東南,洪武間建,成化四年重修,前有澄清坊。各州縣俱有。
  • 布政司分司 在府治東南,正綂九年建。弘治十年,知府安康重修。各州縣俱有
  • 府治 在今蓮山上。洪武十五年建,覆以茅草,不庇風雨。正綂十年,知府王彦始大修之。内有經歷司、照磨所、司獄司、廣積倉、廣盈庫。其皷樓,知府劉仁恭所建。鍾鏤,知府向侃所建。河泊所、醫學僧綱司、養濟院,旌善、申明二亭,則皆散置於府治之旁近。弘治十七年,知府温庶遷府治於本山之麓。
  • 河陽縣治 附郭,洪武十五年建。内有典史㕔,前有皷樓,其下為門,門外有旌善、申明二亭。
  • 江川縣治 洪武十五年建。内有典史㕔,前有旌善、甲明二亭。所領有閠索嶺廵檢司,在縣北三十五里。
  • 陽宗縣治 洪武十五年建。内有典史㕔,前有旌善、申明二亭。
  • 新興州治 洪武十五年建。内有吏目㕔,前有皷樓,其下為門,門外有旌善、申明二亭。所領有醫學鐵爐関廵檢司。
  • 路南州治 洪武十六年建。内有吏目㕔,前有皷樓,其下為門,門外有旌善、申明二亭。所領有醫
  • 學鐵爐関廵檢司。路南州治,洪武十六年建。内有吏目㕔,前有皷樓,其下為門,門外有旌善、申明二亭。學校府學 在府治西。元大徳間建,本朝洪武十六年重修。西為文廟,翼以兩廡,像祀聖賢。前為㦸門,益前為櫺星門。東為明倫堂,翼以東西二齋,曰進徳、修業。後為講堂,益後為號舎。西為射圃,繚以周垣,固以重門。知府白永年、王彦、向侃、蔣銘相継成之,而侃之功為尤多。

驛堡

[编辑]
  • 江川驛 在江川縣北三里。
  • 和摩驛 在路南州北普豆村。

哨戍

[编辑]
  • 七弗哨 在府東三十里,弘治元年建,民哨。
  • 竹子哨 在府治西北十里梁王山下,弘治四年建,雲南左衞官軍。
  • 石子哨 在府治南六十里,成化十三年建。
  • 靖安哨 在江川縣関索嶺七里。
  • 寧来哨 在新興州西十里。俱民哨。
  • 梁王哨 在陽宗縣西南七里梁王山,弘治三年建,雲南前衞官軍。
  • 風溝哨 在陽宗縣南二十里,民哨。

鋪舍

[编辑]
  • 府前總鋪 在臨元道東。
  • 七弗鋪 在府東三十里。
  • 提古資鋪 在府西三十五里三関之中。
  • 海口鋪 在府治西南二十里。
  • 黄草鋪 在府治東五十里。
  • 河間鋪 在府治西南四十里。
  • 州前鋪 在新興州前。
  • 皂角鋪 在新興州北二十里。
  • 普妙鋪 在新興州東江川界。
  • 州前鋪 在路南州。
  • 水塘鋪 在路南州東八十里。
  • 林口鋪 在路南州北四十里。
  • 普豆鋪 在路南州南七十里。
  • 鐵池鋪 在路南州西四十里。
  • 縣前鋪 在江川縣前。
  • 雙龍鋪 在江川縣西南三十里。
  • 綠衝鋪 在江川縣東五十里。
  • 剌桐鋪 在江川縣北二十五里。
  • 縣前鋪 在陽宗縣前。

關梁

[编辑]

  • 三關 在府西二十五里。
  • 普濟橋 在府西北二里。通要路,而空谷、北坡諸泉過其下,長二㝷有竒,闊半之。先是,駢木為之,行者病其摇撼。正統間,知府王彦易木以石,民皆稱便。橋之傍多𣗳以柳,去橋數十步有坊曰迎恩。
  • 清平橋 在府西二里,今名青雲。
  • 借虹橋 在府東四十里,知府安康建。
  • 海門橋 在江川縣東南八里,撫仙、星雲一湖水相通䖏,天順五年建。
  • 永濟橋 在江川縣治西。
  • 通南橋 在陽宗縣西二里。
  • 玉溪橋 在新興州治西,曰城郷。所跨之溪,其水縈帶,蒼碧如玉,因以名橋。
  • 板橋 在路南州治東。

祠廟

[编辑]
  • 城隍廟 在府治東。
  • 社稷壇 在府治西。
  •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府治東。
  • 厲壇 在府治北,各州縣俱有。
  • 蟠坤神廟 在蟠坤山石巖中,廟乆廢。一日,廟址有馬跡大如碗,平之,次日俞多,土人復其廟。
  • 五靈廟 在府西北。叚氏時,郡東有池,毒龍伏其中為民害。元至德間,土酋晨伯命僧降龍,以土填之,建祠其上,凢水旱祈之輙應,至今血食其地,有記。
  • 文昌祠 在府東上邑村,宣徳元年建。
  • 循良祠 在府治西迎恩坊,弘治六年知府安康建,祀前知府泰和王彦。
  • 土主廟 在府前,各州縣郷村俱有,民最嚴祀。
  • 真武廟 在府治西十里。
  • 龍王廟 有三:一在西浦泉,一在北坡泉,一在海口鋪。
  • 五榖廟 有五,散建在府境内,郡人祈年之所。每年三月十三日,各臭牲醴祀之。
  • 武安王廟 在府治南。
  • 水府廟 在府治東南矣舊村。
  • 關索廟 在府治西二十五里提古資鋪東。峯巒髙聳,坡坂陡峻,威靈赫奕,行者遇廟下,惴惴不敢慢。相傳関索從諸葛亮南征,命守閔隘,故今險要之䖏皆有廟。江川縣北三十里,下有関索嶺,廟在其上。成化八年,有虎為患,太監錢能道經廟下,禱神獲虎,新其廟。新興州亦有関索嶺廟。
  • 東嶽廟 在新興州治東。
  • 玉皇閣 在東嶽廟左。
  • 聖母廟 在新興州治東。

墳墓

[编辑]
  • 元右丞埜剌墓 在府治北三里缺摩山華藏寺後山頂。
  • 漏澤園 在府北二里。塟。郡民死無所歸者,各州縣俱有。
  • 李光墓 在縣北星雲里。光,元江川千户,至正三年塟。

古蹟

[编辑]
  • 西古城 在府治西,元時築,遺址尚存。
  • 黒柏城 在陽宗縣治東,一名翰納籠城。
  • 部椿城 昔易昌所築,元置雙籠縣,後省入江川縣。
  • 石龍 在江川縣,有石如龍,因名其地為禄雲異城,即今縣治也。
  • 白城 在新興州治北,昔强宗部蠻裔,長曰部傍,據普具籠城,次曰普舎,據普扎籠城,二城之西有曰白城,漢人所築,二酋累争不能定。
  • 禄匡城 在新興州治西南。
  • 昌人城 在新興州治南。
  • 玉乞城 在新興州故斫和縣。上四城相傳皆漢時築。
  • 休納城 在新興州,昔部傍所築,元初置千户所,㝷改為縣,後省入州。
  • 畔龍城 在新興州西一十里,元置縣,後省入研和縣。
  • 研和城 在新興州南三十里,昔摩㱔蠻歩推居此,元初其孫龍鍤内附,置縣,本朝省入州。
  • 普舎城 在新興州北二十五里,昔大理國以歩之弟普舎居此,號普札籠城,元初普舎孫苴𠠝内附,置千户,後叚爲縣,本朝省入州。
  • 黒村城 在新興州。
  • 馬橋城 在新興州。
  • 彌沙城 在路南州治南,漢時築,元初以彌沙等五城置彌沙縣,至元中省入邑市縣。
  • 舊城址 名撒呂城,在路南州東北半里,髙二丈,周圍二里,今廢。
  • 菜花坪 在羅藏山東,野菜蔓生,堪為虀。相傳元梁王宴逰之䖏,耕者徃徃得其遺物。
  • 廢邑市縣 在路南州東八十里,洪武十七年建,成化中省入州。
  • 蟠坤洞 在工川坤山,相傳昔有人脩道子此,死為山神,屢見馬跡,土人謂之立祠。
  • 元帝師碑 在府治東魏晦溥山。

官蹟

[编辑]
  • 魁納 澂江路總管。
  • 楊祚 廉訪僉事。
  • 張瑾 廉訪副使。
本朝
  • 胡思 西安右衞指揮,掌澂江府事。
  • 白永年 宜賔人。
  • 王彦 安福人。
  • 尹恕 吉安人,始制文廟祭噐。
  • 向侃。安康 石阡人,政尚寛平。俱知府。
  • 劉敬 湖廣永州人,通判,剛正有為。
  • 郭鉦。魏鑑 江夏人。
  • 馬琛 忠州人。
  • 何子竒 四川禜縣人。俱新興知州。
  • 彭斌 華亭人。

  • 徐邦本 直隷無錫人。
  • 謝禮 平陽府人。
  • 郭顯 吉安人。
  • 劉仁㳟
  • 曽昻 華陽人。
  • 饒欽 徽州人。
  • 張順 夾江人。
  • 張冕 江都人。
  • 温廉 介休人。
  • 姚黼 上元人。俱知府。
  • 晁必登 汝吉。四川宜賔人,刑部貟外郎,陞慶陽知府,左遷通判。
進士
  • 李蕃 廷茂。河陽縣人,正統丁卯,觧元戊辰進士,授户部浙江靖吏司主事。

蒙化府

[编辑]

東至大理府趙州界三十八里,西至順寧府界一百五十里,南至楚雄府定邉縣界六十里,北至大理府太和縣界九十里,東北到趙州雲南縣一百三十里,東南到景東府三百四十里,西南到大侯州四百里,西北到金齒永平縣三百八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八百六十里,至應天府七千九百七十里,至順天府一萬一千四百一十里。

建置沿革

[编辑]

禹貢梁州徼外地。天文井鬼分野,哀牢夷世居之。戰國時為滇國地。漢為益州郡地。東漢属永昌郡。唐属姚州都督府。初張仁果據此,號雲南國詔,傳三十六代曰樂進求。樂進求時有細奴邏者,亦哀牢之裔,耕於蒙,認巍上之下,因號蒙氏。部属漸盛,細奴邏生有異徵,樂進求妻之,而以位讓細奴邏,遂代張氏為詔,號蒙舎詔,改稱南詔。後徙太和城蒙舎為舊都。永太初,改蒙舎城為陽瓜州。宋時段氏改開南縣。元憲宗七年,置蒙舎千户所。至元十一年,立蒙化府。十四年,陞為路。二十年,復降為州,属大理路。本朝仍為州,属大理府。正統間,復陞為府,親領編户三十五里。

郡名

[编辑]

蒙舎漢名,陽瓜唐名

山川

[编辑]
  • 甸尾山 在府城南。下有温泉,相傳蒙細奴邏母病,浴此泉遂愈。
  • 伏虎山 在府城東北一十五里。
  • 巍寳山 在府城東南二十里。峯巒髙聳,冠於群山,即細奴邏㣲時耕牧之地。
  • 龍宇圖山 在府城西北三十五里。蒙氏龍伽獨自哀牢將其子細奴邏居其上,築籠宇圖城,自立為竒王,號蒙舎詔。今上有浮屠及雲隠寺。
  • 石母山 在府城北七十里。産石黄并雄黄。相傳天旱,土民斸此山即有雨。下有泉,流為賧中溪,南入羅盤江。
  • 天耳山 在府城西北七十里甸頭山。上有赤石,状如石臼。相傳郡人凡有計,語言雖甚秘密,山中便有人傳之。
  • 棊盤山 在府城北三里。山頂有石,状如棊盤,中有黒白石子。相傳牧童或亂之,翌日復歸故所。
  • 日逰山 在府城南十五里甸尾山温泉之西。日自出至没,恒照此山,故名。
  • 鳥吊山 在府城四南二百里崑崙山中。相傳昔有鳳鳥死此,每嵗季冬,衆鳥哀吊其上,土人於鳥來夜燃炬侯之,鳥輙赴火死。
  • 陽江 在府城西。源出甸頭澗,過定邊縣入瀾滄江。
  • 様備江 在府西一百五十里。源自劎川州,過大理西洱河入境,南合於瀾滄江。
  • 瀾滄江 在府城西南一百五十里。源出土蕃嵯和歌甸,南流至金齒羅岷山,夕東至順寧,過府境崑崙山,又東歴景東境入海。禹貢所謂黒水是也。迤西之水,此為經流,蒙氏以此為四瀆之一。其南岸有馬耳坡。
  • 泮井 在府學中。水極清冽,每乆旱,城中諸井皆涸,而此井不竭。
  • 觀井 在玄珠觀内。病者飲之即愈。

形勝

[编辑]

  • 四山環堵 郡志:諸山拱於前後左右,遵峯接岫,若環堵然。
  • 一川平衍 即蒙舎川。輪廣百餘里,平衍如掌,誠沃壌也。
  • 兩江帶繞 俱本府志。
  • 北距㸃蒼,襟帶西洱 雲南志。
  • 南接楚雄,北距葉榆 郡志。
  • 崑崙扼塞 崑崙。在府境西南二百餘里,浪滄江出其下。地勢險要,大侯、孟艮、鎮康諸夷皆限於其外。

土産

[编辑]

出羅求塲等䖏。 石黄 雄黄俱石母山出。 自然銅出山外里。 麝 椒 斑竹 箭竹

户口

[编辑]
  • 户 四千三百七十五。
  • 口 四萬五千八百三十七。

田粮

[编辑]
  • 田 官民田地六百二十四頃八十二畆一分四釐。
  • 粮 夏稅小麥正耗一千九百四十石三斗八升七合二勺五抄,秋粮米正耗二千八百八十三石七斗六升三合五抄。

屯田

[编辑]
  • 白岩屯 在白岩川内。
  • 小雲南屯 在大理府雲南縣北。
  • 甸頭屯 在府北六十里甸頭廵檢司南。俱蒙化衞。

風俗

[编辑]
  • 民善射獵 境内有曰摩察者,乃黒爨之别種也。相傳昔從蒙氏細奴邏来徙于此,手常執木弓藥天,遇有鳥獸則射之,鮮不獲者。然其性悍心狠,遇强則拒,遇弱則刼。
  • 俗變故習邉城居者多漢僰人,男女勒於耕織㑹飲,序齒而坐,婚姻必察性行,皆非前代之故習矣。盖自開設學校以来,聞禮義之教,且近於大理,其亦有所漸染者歟。其餘星囬、接祖、鷄卜、街子等項,與各府大抵相同,不能盡變也。

公署

[编辑]
  • 金滄道 在府治東,永樂元年建。
  • 布政司分司 在府治南,正綂間建。
  • 府治 在城内西北偶,内有經歴司,正統十四年重建。其大積倉、預備倉、稅課司、養濟院,俱在府治傍近。所領甸頭廵檢司去府北七十里,甸尾廵檢司去府南一十里,備溪江廵檢司去府西南九十里,樣備廵檢司去府西北一百九十里,浪滄江廵檢司去府西南一百二十里。
  • 蒙化衞 在府治東。洪武二十三年建。内有經歷司,領衞鎮撫一,左、右、中、前、後、中左、中右、中前八千户所,每所又各頌所鎮撫一十,又自蒙化衞倉。

學校

[编辑]
  • 府學 在府治東南。舊為州學,景泰元年改為府學。中為文廟,翼以兩廡,像祀聖賢。儀以重門,映以泮池,表以櫺星。廟之後為明倫堂,翼以兩齋,曰興賢,曰育材。堂之後為講堂,為師生廨舎,垣其四周。先是,學制雖改,而殿屋卑隘。成化初,舎人左輗損貲重脩,始弘其䂓。義官張聦又損貲易儀門為尊經閣,以貯經史及製諸書。初,奉學師生廪饌與凢科貢道路之費,率視司上者之喜怒為上下。成化初,按察司僉事董綱始隠覈本府羅求塲鐵窑餘課以充用。其後,礦苗微細不紹,師生亦不樂受。弘治間,義官張聦首捐已田千,副使林俊捨入木學,俾牧其租以助之。後署印同知胡光又隠覈廢寺田與等覺寺餘田、郡民宗淨償役田,俱入于學。通前以畆計,田六十,地十有四。初,田之入於學也,田上賦役猶累其聦。張聦卒,其子愬于上,挂及師生,有司不能决。適提學副使彭綱行部至府,乃稽卷藉,徵雨造,謂張聦子曰:是田汝父昇學已定,文字具在,汝焉得爭之?若稅之爾微,則有司之過也。遂令掌印流官通判周同别立學户,置于黄冊畸零頃,不割收其稅,官自輸納,而蠲除各户田上差役。具其始末,復於廵撫右副都御史陳金。報可,行移本府遵依。於是,田業定而爭訟息矣。
  • 崇正書院 在府城西門外。本廢僧寺,弘治十四年,署府事曲績、府同知胡光即其地建書院,名曰崇正,闢異端也。中為禮,改肖宣聖蕪居之像。前為崇正門,後為譜堂,翼以學文、修行、存忠、有信四齋。又于其後市地一區以廣之。舎人左輗捐貲造,聽其中而坊。其前曰科第樓,其後曰觀文樓。東西仍翼以縱屋,與前書院合而為一,繚以崇垣。又於其南市地一區,為射圃亭于其上,以便諸生㳺藝。胡光又請于廵撫都御史陳金、御史林世遠,遣訓導董壓賫直徃江南中州市群書,貯于觀文樓。於是雲南諸學積書之富,惟蒙化為最矣。

城池

[编辑]
  • 蒙化衞城 洪武二十三年建。周圍四里二百九十二步。開四門:東曰忠武,西曰鎮夷,南曰開南,北曰溥潤。北門外有教塲

驛堡

[编辑]
  • 開南驛 在府城北門外。洪武二十四年建。不置官吏、土官、知府,以通把人等辦驛事。
  • 樣備驛 在府城西北樣備里。洪武十七年建。

哨戍

[编辑]
  • 沙灘哨 在府城東隆慶関。正統十四年建。
  • 石佛哨 在府城東北隆䖏下。成化一年建。俱蒙化府。
  • 桃園哨 在石佛東。成化十二建。
  • 濫泥哨 在桃園哨東南。成化十二年建。
  • 三臺顛哨 在甸頭廵檢司北山顛。正統十年建。俱蒙化衛。

鋪舎

[编辑]
  • 總鋪 在府前。
  • 甸中鋪 在府城北
  • 四十里橋鋪 在府城西北下関西界。
  • 鷄邑鋪 在四十里橋西。
  • 甸頭鋪 在甸頭廵檢司北。
  • 三臺巔鋪 在甸頭廵檢司山頂。
  • 様備鋪 在様備驛前。俱蒙化府。

關梁

[编辑]
  • 隆慶關 在府城東二十五里,関極險峻,提學副使彭綱有詩。
  • 蒙城橋 在府城西,天順二年建。
  • 甸頭橋 在府城北六十里,弘治七年建。
  • 様備橋 有二:一在府城西北一百五十里,俗名四十里橋;一在府城西北一百九十里様備廵檢司前,洪武十七年建。

祠廟

[编辑]
  • 城隍廟 在府前,國初建。
  • 社稷壇 在府城西。
  •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府城南。
  • 厲壇 在社稷右。
  • 嵯峫武宣王廟 在府治東南,祀蒙氏十三代孫名法者,土人祈禱有應。
  • 關王廟 在文化坊。
  • 龍王廟 在府城東東山下,上有龍潭,有灌溉之利,每年四月中有司致祭,旱則禱之。
  • 旗纛廟 在衞後,洪武二十三年建。

古蹟

[编辑]
  • 蒙舎城 在府城北一十里,唐改此城爲陽瓜州,天寳間閣羅鳯以其子鳯伽異為州刺史,今遺址尚存。
  • 龍宇圖城 在龍宇圖山上,周圍四百餘丈,昔細奴邏築此以自居,今遺址尚存。
  • 盟石 在府城北三十五里平川中,昔蒙細奴邏與張樂進求以位相讓,細奴邏曰:如我,當為詔劎入此。㧞劎斫之,果入三寸,至今形如鋸焉。

宦蹟

[编辑]
  • 左和 蒙舎川人,洪武初蒙化州判官歸附,永樂三年陞知府。
  • 左伽 和子。
  • 左琳 伽孫,知府。
  • 劉童 福建人,知蒙化州。
  • 平宣 雲南人,天順間通判,工於詩。
  • 左瑛 伽次孫。
  • 左銘 瑛子,俱知府。
進士
  • 丁㫤 徳輝登曽彦榜進士,歴官主事郎中,至石阡府知府,殁于官。蒙化士登黄甲者,自㫤始。
  • 朱璣 文瑞,登費宏榜進士,歴官寺正,陞副使。

雲南志卷六

◀上一卷 下一卷▶
正德雲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