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浮溪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九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八 浮溪集 卷第九
宋 汪藻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武英殿聚珍版本
卷第十

浮溪集巻九

     宋   汪   藻   撰

 外制

  知江寧府宇文粹中落職宫祠安置制

朕惟國家于都㑹屯兵列戍又擇重臣臨之者非以屏

王室于平居閒暇之時亦惟朝廷或出于艱虞則四方

萬里之逺賴其大拊循之功以固吾圉具官某頃從近

弼出殿大藩所圖綏撫之良無負顧憂之託而威權素

奪選懦無謀乃持柄以授人至委身而就縶吏戕民死

喋血江壖朕方窮致亂之繇用正爾弛防之罪而一方

寃狀猥自發舒其鐫秘殿之資往食真祠之祿無忘自


訟服我寛恩

  知東平府盧益落職宫觀制

朕惟國家有天下幾二百年所恃以安存者繄中外士

大夫相與維持之力一旦事出倉卒宗社阽危而四方


藩臣赴援者無幾朕甚傷之具官某初無他長早服顯


仕光被累朝之眷進登常伯之尊知人臣有見危致命

之忠在方面有振旅勤王之義而丁寧靡顧酣飲自如

逮予踐阼之初巧作謀身之計近臣如此謂疎者何其


鐫延閣之資往食真祠之祿兹為寛典無重後愆


  翁彦國追奪寶文閣學士制

易曰開國承家小人勿用召康公于成王莅政之初亦


以求賢用吉士為戒蓋朝廷安危治亂之分在于用吉

士小人之間具官某本摘山之徒操駔儈之術諂事非

類亟汚從班以妾婦之道為身謀以豺狼之心幸時變

比緣廵狩遣治别都言念艱虞之未平務從簡易而安

衆屢加訓敕非不丁寧乃並法以為姦專阻威而害物

毒流千里諸路騷然未明跋扈之誅已被幽間之戮不

追寵秩孰慰羣寃雖既死之何知庻將來之可戒

  范訥罷東京留守司降授承宣使淄州居住制

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將廼者朝廷蓋多故矣其

所以寵任汝者亦豈輕哉具官某擢自周行首膺器使

加以節旄之重付之管鑰之嚴所望夙宵分吾憂顧乃

令彈劾上逹聽聞謂專懐顧望而無意勤王公縱剽攘

而不能戢士汝尚為爾予何賴焉宜還眷倚之權往即

省循之地過而能改朕不汝忘

  李囘秘書少監分司南京制

節義㢘恥朕所望于士大夫也方國家艱危于此觀人

而以擇利誤朝形于言者之牘汝安取此哉具官某奉

事兩朝嘗參三府既不能知存亡而雪主之辱復不能

辨正偽而立人之朝處之恬然顔亦厚矣其正名于中

秘以分務于陪京服我保全無忘惕厲

  馬忠落龍神衛指揮使降充經制副使制

朕于將帥待之至者所以責其忠望之深者所以必其

勝具官某粤從小校擢領中權寵任兼隆在廷莫比謂

能夙夜分朕顧憂乃無多算之竒莫止偏師之敗全軍

退舎坐失事機宜鐫衛帥之崇仍損使權之重再稽朕


命軍有常刑

  惠柔民等押赴河北京東陜西路監當差遣制


人臣䇿名委質知忠于所事而已若夫死生禍福豈人


之所擇哉爾被選為郎分居臺省國家休戚何所不同

乃逆料時艱飄然去國自為謀則善矣獨不為朝廷毫


髪地乎被邊之州汝所忌者姑令而往當知夫忘身殉


國者未必不安而小智自私者不容于幸免也

  趙點勒停制

孟子曰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

然則挾利懐姦不知尊上移所報于他人者其可使之

在服哉爾受命典藩仕非不顯豈有國家之德不如權

貴之恩駔駿名駒選充私廐駑駘下駟乃及乗輿悖戾

之心一何至此斥從民伍示有朝廷汝雖至愚寧不知

  開封府推官范世延降一官制

國爾忘家公爾忘私人臣所以事君也爾列官都畿分

守城壁方此多事豈容有他乃亂法以爲姦專營私而

豐已徇羣小無厭之請希一時横得之恩靡思體國之

忠徒挾耗財之意不加懲創孰警貪邪聊褫文階用明

邦憲尚圖來效以贖厥愆

  向子諲落職與郡制

汝戚里子朝廷以六路之權付汝任不輕矣謂能夙宵

力圖報稱而肆爲虚誕行不顧言私擁衆而多耗邦財

擅補官而不繇王命姑鐫寵秩𢌿以一州雖汝辯足以

欺衆亦豈能掩至公之論哉

  張瑁散官安置權主管北外承司公事制

古之居官者官修其方一日失職則死及之爾職在河

隄所當夙夜乃便安離局擇利自營坐使狂瀾奔流千


里一城被害民悉為魚靖言昏墊之烖皆汝曠瘝之致

宜申典憲以謝無辜聊黜置于散官俾責成于後效尚

殫爾力以葢厥愆


  周懿文散官嶺外安置制

昔季文子有言見無禮于君者猶鷹鸇之逐鳥雀也故

春秋不誅其人而誅其人之意豈無說哉爾服采在廷

官榮祿厚國家平日何負汝曹方君親危急之時雖嫠

猶不恤其緯乃乗時幸變乾沒自私以為無復朝廷之

治矣嗚呼汝亦士也何為而至于此極哉念本無知誅

之奚益姑全首領投畀遐荒尚保餘生毋忘予徳

  前户部侍郎邵溥降一官制

古者挈缾之智守不假器出納靡吝何名有司屬者國

家多艱泉府政壊汝受寄委實為大農乃從官吏之營

私不顧邦財之折閲公形判語案牘具存鞫實以聞宜

從薄罰背公之罪毋廢省循

  仲輯降三官制

朕觀漢唐宗室以㳫貪暴戾失其爵祿而亡其軀者至

不可勝數故擇同姓之賢者爲汝曹率庶幾人人信厚

如古盛時而近屬之間尚有仲輯朕甚傷之廼者王室

多艱宗盟靡振朕于九族惟恐不咸而爾乃以口語紛

然爲有司所劾豈朕所以待汝之意哉其示薄懲褫官

三等尚思自好無陷非彝

  胡舜陟胡唐老姚舜朋王俁各降兩官制

御史于百官之邪政事之闕皆得糾而言之朝廷所恃

以為安也御史有不能其官者顧獨無責哉頃者代馬

内侵變生都邑鑾輿出狩事孰大兹汝曾無一言為國

長慮乃始終和議墮敵計中聞而不懲失政刑矣褫官

二等聊著厥辜尚服寛恩無貽後悔

  王公亮降兩官放罷制

人臣守法所以事君率意妄陳罰安可逭具官某比緣

岳狩遣守殿廬方國艱危當思忠恪乃專為姑息欲利

小人無體國之公心懐市恩之私意不加懲艾孰塞僥

求聊鐫寵進之階仍解誰何之職其祗予戒以省厥愆

  淮東提刑汪師忠降兩官制

朕惟江淮之間羣盜充斥二千石不為用非部使者躬

行其封明于賞誅則民之寃安所赴愬爾幸䝉推擇職

在督姦知臣子奉公所當夙夜而棲遲偃仰于國藐然

食人之食而憂人之憂者固如是乎姑示薄懲鐫官二

等尚無後悔朕不汝容

  方聞降兩官衝替制

廼者盜發江壖一方喋血汝為使者受命督姦不折其

萌已為失職至變成禍結當力翦除乃退避以自營至

文移而亦廢逮臻綏靖事出他人方公肆于誕謾反自

論于功伐事君如此于汝安乎宜免所居仍鐫厥秩尚

為輕比無廢省循

  太府卿徐公裕等降兩官制

孟子以左右望而罔市利者謂之賤丈夫故君子之觀

人在于有所不取爾服官朝列惟祿是資謂能潔已以

明汚顧乃乗時而射利市所臨之公賄法既不容利其

直之私贏義將安據鐫官二等聊愧爾心取予之間毋

忘慎擇

  髙衛落職降兩官宫祠制

古者將帥死綏士大夫死列有離局失官者必殺無赦

兹師行有律而敵不能侵也具官某䝉國選掄分時憂

顧敵兵一入狼狽出奔縱力不支猶當守境乃委四封

之衆跳驅千里之餘兹而不懲何以為國雖值纂承之

慶難從赦宥之科褫爵秩之華資投宫祠之散地祗承

寛典無重後愆

  河北經制使馬忠降兩官制


師以氣為勝將以勇為能古者鑿凶門而出言有進死

而無退生也具官某受予推轂與敵交鋒既昧搴旂陷

陳之機復無以律行師之整三軍利用帥則不前千里

折衝朕將奚賴宜削襃崇之秩用明逗撓之誅軍有常

刑汝無自佚

  東南第三將郭實降兩官放罷制

國不知將之任將不知士之情兵家之大忌也爾居軍

吏之上當纎悉必聞乃賊徒交通近出麾下憒眊如此

軍容可知綏御之材非而所任鐫官二等仍解將權尚

服寛恩毋忘自訟

  京西路轉運副使昌弼降兩官制

漢部使者以六條察郡國之不如法者所以治人而非

治于人者也爾出分臺綱舉措專恣于繩治未有聞焉

而反為人所劾豈不負吾任使之意哉鐫奪二官用懲

失職毋以小罰為無傷而不戒也

  知恩州趙子昉落職降三官制

分憂共理二千石之職也倘擇利自營馴致一城之禍

者烏可以不懲哉爾受命典州當趨期㑹乃虚其官守

引日不行坐使河隄決于所治提封之内民悉為魚靖

言昏墊之烖皆汝遷延之致鐫官三等仍解近班以謝

無辜猶為末減

  翟汝文降兩官制

漢置部刺史秩六百石耳而吏二千石皆察焉所以尊

朝廷也具官某幸䝉國恩出典方面知奉使有指所當

遵承而妄引詔書猥相侵辱鐫官二等姑示薄懲尚鋤

而驕無重後悔

  應天府鈐轄王徹降兩官制

趨事赴功人臣之職也朕比除戎器用戒不虞輦致國

都汝司其役而屢加程督偷惰不䖍既稽命以愆期方


便文而謁告攷其用意安所逃刑宜鐫二等之階以示


有司之戒其思往咎服我寛恩


  應天府士曹黄詡降一官制

樂事勸功人臣之職也食焉而怠其事可乎爾服采府

僚事官臺省知當趨期㑹而督責靡醻自干慢令之誅

宜正褫官之罰尚圖黽勉無重悔尤


  南道總管司屬官詔齊降兩官勒停制

侵官亂法專命廢忠人臣之大戒也爾爲人屬事有禀

承乃乗禍變以招權至用兵民而攝吏靖言狂率當伏


典刑姑示矜容削官二等往從民伍尚省厥愆

  提舉皇城司郭鎮降兩官制

古者周廬千列以衛至尊宫正掌王宫之戒令此其職

也具官幸䝉推擇委以徼廵而梐枑之間誰何不謹宜


懲怠慢幷上兩官尚究乃心無貽後悔

  内侍黄逖先降兩官取勘制


古者聽買賣以質劑雖防民私蓋朝廷之法也爾幸䝉

官使曾不服馴悍驕而貪蔑視官府宜鐫爵秩以警無

良其罪所歸則從吏治

  知筠州楊允降三官制

古者四十而仕七十而引年所以節進趨厲㢘恥也爾

智昏耄及貪祿忘歸不治之聲逹于予聽鐫官三等聊

愧爾心尚訟厥愆以休其老

  知麟州韓忠嗣降兩官放罷制

扞城之寄所賴折衝失律而顛豈容佚罰爾檢身無狀

專欲自私喪長吏之威權為下人之所逐鐫官二等非

獨汝懲亦使邊臣眎兹為戒

  知建州張勲降三官制

朕以師帥之權付汝于數千里之外而馭軍撫民其悖

謬如此朕亦何所賴哉雖辠止鐫官務從闊略而無辜

之民死者不可復生矣于汝安乎

  知秀州趙叔近落職制

爾姦利之私有市井所不為者朕方置汝于理將肅清

官曹延閣之班尚安得處其加鐫奪以聽有司

  吕噩司勲各降一官制

廼者盜拏山東聲隠汶上汝承臺檄往備戎行乃假事

以為辭至愆期而非顧褫官一等姑示薄懲軍有常刑

毋貽後悔

  徐慎言落職制

汝燕山之役附非類而得寵名者于有司之法當鐫久


矣况以㳫貪凶肆逹于朕聽者乎官曹既清安用汝軰










浮溪集巻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