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球陽記事/卷之七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之六 球陽記事
卷之七
尚貞王
自元年起至十四年
琉球國 蔡溫、尚文思、鄭秉哲等著
卷之八

目錄

[编辑]

尚貞王

[编辑]

即位元年【清康熙八年己酉即位,而國殿修造未成,故于大美御殿行即位之禮。】始定百官、人民夏冬衣服。王制定國中士民郡黎,每年四月朔日始授夏衣,十月朔日始着冬衣。乃隨寒暑,以異衣裳也。

設置高奉行三員。素有筭用座役人,專掌國中田畝。至于是年,設置高奉行,【親方部一員、座敷二人、大屋子二員、筆者六員。且有署役二名。】管理國中田畝。而春秋二季徃至諸郡,巡察黎民安逸勞苦、知行頒賜並騐看貢船貨物等事。

始免木石鐵奉行結袖。自昔木石鐵奉行有公務時,必以双袖結于背,以為辦理。至于是年,免其結袖。

始賜長壽寺于啓山。自徃昔時奉命住持此寺。是年,將池上院地栽諸樹木。由是換賜長壽寺于啓山長老,【池上院住持僧】以隱居之處。

建造王殿,遣使久米島,分採材木。久米島富地頭比嘉奉王使之令,率民入山林,多採材木,牽出海邊,轉自水中,牽至船邊。不三日,材木皆到船,民役亦不至疲困。此皆比嘉之功也。至使以聞,即褒其功,加賜供夫一名,且免其渡海之役。後比嘉死,又以比嘉夫地頭職賜其長子。[1]

始定拜謁崇元寺廟例。王即位以後,穿中華衣,拜謁圓覺、天王、天界三庙,行香先王,未嘗拜謁崇元庙。乃以為缺禮,于是幸于崇元廟,以為拜謁,自此而始。

大美御殿主部家來赤頭役改代首里氏。自古大美御殿有田家之人,而務主部並家來赤頭役。是年朝議,裁田家人,改代首里民,永著為例。

始置御道具當。

始定每逢佳節掌茶酒獻之員役。每逢佳節,下庫理當官掌管茶並酒之事,奉獻于國王也,亦奉上于王子、按司時,掌其事以奉上之者,即里之子也。奉上于紫巾官等時,掌其事以奉上之者,即小赤頭也。著為定例。

議定王子弟朝禮。往昔之時,王叔、王弟不做朝禮。是年,改定與諸官共行朝賀拜禮。

始定親見世若文子結欹髻登城拜謝。素親見世若文子結欹髻時,到親見世行拜謝禮。今番議定,改准唐榮若秀才登城行拜謝禮。永著為例。

始定諸僧朝賀新禧。每年正月之初,諸僧朝賀,而無有定期。至于是年,始定真言宗僧正月初四日,禪家宗僧初五日登城見朝,恭賀聖主新禧。

二年,瓦蓋國殿。自古國殿並宮室樓臺皆用木板蓋之。今番改蓋以瓦,以致壯麗鞏固。

宿藍田入閩始學燒玉法。宿藍田【與那城筑登之典通】曾隨貢使入閩赴京,而傳授燒製瓷器及燒料【俗叫燒玉】之法歸來,以備國用。

始定正月人日、臘月念七日奏樂。正月初七日、臘月念七日,王出御下庫理時無有音樂。至于今年,始定於庭奏樂。自此之後,每逢佳節,王出登寶座,亦有笙赤頭之樂。

改定王子至衆官正月初二日拜禮圓覺寺先王神主。自昔,王子等正月初二日至圓覺寺拜禮先王神主;自按司以至衆官正月初二日行拜禮。然王子等與衆官同日不行拜禮。是年題請,不論上下一齊期其二日而行拜禮。遂准其請,著為定矩。

始定歲暮及正月諸僧入覲時奏庭樂。自往昔世,臘月之末、正月之初,諸僧入以見朝。此時無有奏樂。至于是年,特命螺赤頭奉行、武具當轉令笙家來赤頭奏御庭樂。

改定正月初七日隱居大臣自入朝賀。自往昔時,正月初七日,告老致仕【俗稱隱居】按司、親方、座敷等奉承王命入于御前,以致見朝。至于是年,改定每年人日令隱居士臣不候王命,自入御前恭賀聖主洪禧,永著為例。

宿藍田不顧身命克盡忠心。宿藍田【平田親雲上典通】奉憲令隨貢使入閩赴京。時清流舟経過七里灘,忽遭溪水氾濫,江水急流。都通事官船衝石破損,舡上人員甚致慌忙。諸船將救其船,灘水甚急,無力可施。藍田棄去身命,脱衣入水。至于他船,即與他船人員仝撈貢物並白銀等,放在他石上。本船即致湮沒,貨物亦多失散。又至宿遷縣猫児村繫舟一宿,有一筏繫留其地。至于半夜,筏上之人忽然聚會,皆執干戈,盡帶劍刃,將以賊害球人、劫奪方物。幸看江邊構一草舍,想火燒其舍,居人必來救火,賊自遁去。藍田泅水上岸,燒爐其舍。邑人看之,盡來救火,由是夜賊逃去,船亦無恙。天至曉曙,開船北行,已至東昌府江閘,撞著官船,爭河相闘。即船流閘下衝岸殆危。船上之人皆懼箭矢,不敢行救。藍田不顧身命,帽冠受箭,上岸繫舟,而爭闘未弭。大夫蔡國器高捧表章,站于船頭。官船看此表文,爭闘已止,平安赴京。

三年,重修國殿,王移于禁城。

神應、萬壽、聖現三寺改為真言宗寺。自素真言宗僧供奉權現明神,大夫、內侍皆屬波上山,而其三寺,禪宗僧住持之。由是護國寺住僧賴昌法印具呈懇請。幸蒙俞允,改為真言僧寺。

設置日帳主取二員。毛昌楨【宇座親雲上安平】、向世俊【真境名親雲上朝重】始授此職。

設置大與頭官。始置大與頭職于首里三州【俗稱三平等】,每州各設按司一員、親方一員,專聽其平等爭訟之事。亦每平等設立小與頭官五員,【後有四員】,以理其事。

始置御物奉行帳當。

始定正月初一日至十五日每值番日在禁城中庭以奏樂。

始置宜野灣郡。浦添郡田地甚廣,人民已多。將其浦添郡內十邑、仲城郡二邑、北谷郡一邑合為宜野灣,始賜尚弘喜【宜野灣王子朝義】、章惟烈【龜山親方正親】,新設一邑,共計十四邑。

始設做糖三柱車,敘教國中。首里真養心【真喜屋筑登之親雲上實清】看做糖車,只用二柱。即真養心竭心窮巧,作三柱糖車,周教郡邑。至于今世,國中皆使用焉。三柱糖車自此而始。

始置久米島比嘉祝女。久米島山城邑原屬仲里郡。昔有具志川按司【伊志喜那霸按司次男也】,改修佐場喜橋,遂蒙褒嘉,加賜此一邑,以屬具志川郡。因此比嘉、島尻等村為祭禮時,必請山城祝女,以為祭祀。後至柳起新【浦嵜親雲上康盈】總地頭之時,恭具呈文,新設比嘉祝女,兼致其祭也。

四年,創建辻、仲島二邑。徃昔之時,辻、仲島之地茫茫曠野,禾黍疏菜,離離蒼蒼,無有居民。是年,題請王命,始闢宅,建邑屬于那霸。而今妓女多住此地,以待旅客也。

創建聖廟於久米邑。萬曆庚戌紫金大夫蔡堅【喜友名親方】奉命入貢時,幸登聖廟。遂圖聖像以歸。未遑建庙,但唐榮官員輪流督理其祭典,祀之于人家。至于是年,紫金大夫金正春【城間親方】題請建庙。王允其請,廼卜地于久米村【此地素建常德寺。今裁其寺西,創建此庙。其寺移建泊邑東地。】都通事金正華【赤嶺里之子親雲上】督造此工。自本年起工,翌年告成。越明年,正議大夫蔡國器【高良親方】為督工官,而塑像于廟。每年春秋二仲,令總理唐榮司以為主祭。至己亥年始用大牢,以行釋奠禮。時王特遣法司一員以為主祭,著為定例。

張沂致身勵力,戰死船中。那霸張沂【湧田親雲上宗垣】為北京大筆者,赴閩入京時,船行數日,近見竿塘。忽有賊船大小十三,前後圍擁。即張沂向貢使相共商議,而再三相戒曰:「汝謹慎戒心,防禦已密,勿有慌忙失伍。若怯懦盜生者,盡皆斬首,不敢恕寬。」即握武器,防備將定。此時賊船炮擊一响,衆船齊聚,四面攻打,而火礶炮銃如面而來。我船員役奮力拒戰,沂慨然勵勇,殫力血戰,自辰時至申時,遍巡舳艫,振起僚員,不敢少息。賊兵大敗,返船逃去。沂恐賊還來復致攻戰,終持長刀,立于船上,以示威勢。賊衆見其武威異衆,竊放鐵銃打透沂身腰間,以為殘害。而沂不稍自覺,漸漸血流。而後自己覺知,則跟伴、水梢、左右挾持入于艙內,以便療治,未見効騐。已當臨終時,不顧身命,而問之曰:「賊船遙退否?」對曰:「退去已久矣。」沂喜色滿面,遂請諸官員曰:「予今為君死難,人臣當然,稍無所恨惜者也。但所深慮者,老母、幼児素在家中,予已災難幣七,無所寄托,懇求衆位深念朋友誼情,始終照拂。衆位若有肯諾,予安於九泉矣。」未畢,竟冥目而死焉。而其所穿鎧甲,今藏之於家,垂戒後世矣。

改定正月十一日衆僧祈福。徃昔之世,正月擇吉,聖家僧皆聚會於下庫理二夜三日,讀経說法,以為祈福。至于是年,輔臣公議,以為題定,自正月十一日起至十三日止,聖家僧進城所福,禪家僧皆聚來圓覺寺、天王寺、天界寺,亦各行懺法、三十三座之修法,以祝國王泰平、群黎安順也。

改定正月初三日幸行三廟。前代之時,正月之初,王擇吉,且率領百官備列儀仗,吹樂放砲,而出于城外。先拜首里森園比屋武嶽,而幸行於圓覺寺、天王寺、天界寺,而燒香拜禮。至于是年,改定正月初三日幸行其三寺,行此拜禮。此時裁去其放砲,只有儀仗吹樂也。

附:《遺老傳説》:前代之世,有一權臣請待王上。時鳳輦已駕,已過園比屋武嶽。忽有一老翁出迎聖駕,曰:「某心抱謀叛,欲巧害王躬,以為請待。伏乞睿慮,防備慎密,以幸他家,欽哉戒哉。」語畢,忽化清風而去焉。王大驚怪之,且深稱謝之。既防備兵器,大戒士臣,以幸于他家。他家有招集勇士,藏之于內,要以擄王篡位。然某看王之防戒已密,不能動手為亂。而王因此神託言,免其大難。自此之後,王每幸于城外,必拜園比屋武嶽,而行于各處也。

賣東光寺于俗家。天順年間,那霸津東南之隅夜夜有十二異光高沖碧天,彩色照波。尚泰久王遙然見之,大奇且怪,令卜人占之,曰:「奇矣哉。夫藥師有十二眷侍,必也藥師発出此十二靈光者也歟。」一日,有一漁父撒網捕魚。不料網中獲一奇石。仔細視之,乃藥師像也。其後靈光遂止,不復放光焉。漁父奏之于王。特命輔臣,即於津中築石闢宅,創建一寺。築堤架杠,以通徃來。而奉安之於其中,名之曰東光寺。即令禪家僧住持此寺。後亦賜聖家僧,以為隱居者也。至于後世鑿作唐船堀時,將其土塊覆填其海,以為宅地也。是年,覺遍座主却將其寺宅賣與俗家。復卜地若狹町松山之麓,設建堂宇。未見告成,覺遍入滅。康熙壬戌,賴賢題奏,奉安其藥師于頂峯院焉。

改定圓覺寺、天王寺、天界寺持僧知行高。圓覺寺知行高,或賜百斛,或賜五十斛,不一定而賜焉。至于是年,改為六十斛。天王寺、天界寺亦改為三十斛。

嘉手苅、山城、伊波、石川、渡口等五邑改屬美里郡;照屋邑改屬越來郡。原有嘉手苅、山城、伊波、石川、渡口等五邑屬越來郡;照屋邑屬美里郡。是年令檢官正兩郡経界時,將彼五邑改屬美里郡,照屋邑改屬越來郡。由是各邑得以其便。[2]

始屬真和志郡與那霸堂村于首里府。

五年,禁城之北新開一路。禁城、圓覺廟之間無有道路,不便徃還。由是王命輔臣新開一路于其間,以通徃來。

改遣當官于知念、玉城、久高,代祭諸嶽。自徃古時,三月、四月之間,稲麦初熟,【俗叫美御志幾與麻】隔年一次,王親領聞得大君加那志、司雲上按司,行幸知念、玉城及久高島,恭備祭品,親自祭諸神嶽。至于是年,始裁聖主親謁其處,改遣當官,以致祭禮。[1]

始裁王幸聞得大君宮及首里殿內,改定紫巾官代祭諸嶽。自徃昔時,九月之間,擇得吉旦,國中人民皆以麦種播于田圃。此日,又擇稲種,以俟播種之時,必也男女齋戒沐浴,不辦產業,兩日為遊。而二年一次,國王先幸於聞得大君御殿,躬行祭禮。後亦率聞得大君幸行首里殿內,而於火神前,王行躬取𨥾三推之禮,大君行躬績苧之禮。後躬祭城內火神並諸神嶽。此時,國王賜七菜宴於三平等大阿武志良禮,且賜三菜宴於三平等掟阿武並佐事。至于是年,王改遣百人物參親方,以為代祭之禮也。亦特遣勢頭筑登之,到玉城郡拜禮雨粒嶽及諸神嶽並火神。[1]

貢船員役遭海賊。為進貢事,遣耳目官向美德【名嘉真親雲上朝衆】、正議大夫蔡彬【喜友名親雲上】等赴中華。癸丑三月初三日,那霸開船。十八日將到定海,賊船十三隻自西南來,前後圍擁,放炮矢如雨。貢船員役奮力血戰,自辰時至申時,不敢少怯。賊兵大敗,解圍走去。貢船得免其難,而到閩安鎮。即查死其戰者,共計六人;稍被傷者,共計二十四人。四月初五日,安揷館驛。上京員役十月十三日起身赴京。翌年甲寅,靖南王有謀叛天下之志,召福建衆官而密商議,衆官皆無不敢從。自此三月十七日,靖南王親自率領大軍,攻敗延平府、建寧府等七府,即到浦城之內仙霞闕固布陳與清兵相戰,贏輸未決,因此道路難過。赴京員役延至四月,奈未得回,於是與阿口通事等相共商議,若不乘汛歸棹,恐有失針路。茲呈請各衙門,五月十七日開船,二十二日歸國。

始置恩納、大宜味、小祿、久志等四郡。本國郡邑田地甚廣,人民亦多者,分屬二郡。將其金武郡內四邑、亦讀谷山八邑合為恩納郡,始賜向弘毅【大里王子朝亮】、毛國瑞【佐渡山親方安治】。後亦新設一邑,共計十二邑。【二邑合為一邑,故此如此】國頭郡內十一邑、羽地郡二邑合為田港郡【後改名大宜味】,始賜向象賢【羽地王子朝秀】、向日躋【屋嘉比親雲上朝茲】。後亦新設四邑,共計十六邑。【二邑今為一邑。故此如此】真和志郡內三邑、豐見城郡八邑合置小祿郡,始賜向熙【金武王子朝興】、毛文祥【小祿親方盛聖】。後亦新設四邑,共計十五邑。金武郡內二邑、名護郡十邑合設久志郡,始賜尚経【豐見城王子朝良】、顧思敬【久志親方助豐】,共計十二邑。

六年,移安阿彌陀如來于海藏院。正德年間,日秀上人自刻阿彌陀如來五字于石上,立安于西照寺,而四季祈福,以濟群生。至于後年,陽因住持此寺,一日,醉狂人手執白刃,掠入此寺,刺殺住僧陽因。為他被殺,無有,嗣徒,竟廢此寺矣。康熙甲寅年,海藏院有盛座主恭請欽命,亦將此寺院移建海藏院,以為奉安焉。

移建安國寺於東宮南地。景泰年間,尚泰久王令輔臣卜地于首里久場下地,創建此安國寺,以延熙山周雍讀経説法,以為祈國家泰平之處也。故名其寺曰太平山安國寺。其壇奉安觀音木像。嘉靖丁巳,其寺已致荒廢焉。萬曆丙申,重修寺院,亦致興造。嗣後,百官各損資財,屢次修葺。至于是年,移營此地,【在中山坊大街南】四圍石垣,寺院之前新構佛殿,即移奉不動明王像。至于康熙丙子年,尚純王高懸御筆匾額,以崇信焉。

印造暦書,通行國中。成化乙酉,金鏗奉使為通事,入閩以慶賀、進貢併求錢。時學暦法而來,始造暦以行乎國中。然歴年已久,未免斘誤。康熙乙巳,楊春枝奉憲令,從司暦官金守約,已學暦法。至丁未年,奉命赴閩再學暦法,四載而歸。題請刻板暦書,未及成功,不幸而死。其弟楊春榮從兄學暦法,未成,亦從金守約而學暦法,盡得其法焉。後亦奉命為司暦官。是年,刻板已成,遂為印造,通行于國中。[1]

始廢木屋庫。徃昔之時,卜地于那霸石門,創建大德寺,以奉佛神。後亦寺院已廢矣。即設公所,以為聚積材木之處。設置官吏,令掌那霸公館修葺等事也。康熙丙午,俞天祐【當間親雲上重次】曾任此職。至于是年,恭具疏文,題請始廢此公庫。而將此公事盡屬船手倉。遂以此地賣與俗人,而公所亦廢矣。今叫其地曰木屋。

創建廣德寺之堂。康熙甲寅,尚弘毅【大里王子朝亮】因有許愿,捐資銀,創建一堂本寺之左。至甲戌年,世子尚純公賜菩薩群坐四字御書匾額。

八年,設置御茶道長。夏德庸【湛水親方賢忠】始授御茶道長。

始賜御朱印于王相。自素國相無賜御朱印。王命尚弘毅【大里王子朝亮】授此職時,始賜御朱印。今世亦然。

宮平村松嘉那善騎馬善習馬。南風原間切宮平村有松嘉那者善騎馬,或騎于碁盤右轉左旋,或騎于五寸板前進後退。又善習馬,雖蹄齧跼跳之馬,亦四五日教而習之,攻以制之,則變為良馬。人不知為前馬,時士多師之學焉。

靖南王遣陳應昌至國招之,王不從。康熙癸丑,福建靖南王耿精忠謀叛動兵,雲南王吳三桂亦謀叛起兵,安南國從吳三桂。是年,靖南王遣遊擊陳應昌招之,王不肯從。

始置與那城郡。勝連郡內九邑新設二邑,合為西原郡,拜授向秉常【與那城按司朝原】、向世俊【仲田親方朝重】,共計十一邑。【本年改名平田郡。至丁卯年,亦改名與那城郡。】

九年,始定聞得大君封授王后。素聞得大君或授王姬,或授王妃,不一而定焉。而王姬有任此職,則他孫子拜授知行高者已多。由是,攝政、法司等相與商議,題請嗣後必令王后以任此職。[1]

始定攝政、法司朱色印,並法司御物座之墨色印,以行國中。

創建金城石橋。首里金城邑前有一木杠,或為虫蛀所害,或被風雨所傷。洊至頹敗。由是,王命楊壯盛【山內親方昌方】等創建石橋,以通徃來焉。

安次嶺井中出異光輝。夏五月初二日午刻,小祿郡安次嶺邑當間妻率一男加那、一嬋牛徃井浣布。此時倏有一光輝從井中出來,色如火紅,形如圍毬,而其圍六寸之大,漸漸大變,為四尺之圍。內有如月似扇亦龍狀。當間妻並加那、牛等倏然見之,大驚且怪。即招媳婦二人與他見之,暫時即滅。

始毀久高島御殿。[1]

王遣使探問清朝安否。正議大夫蔡國器等探問清朝安否並貢使消息。聖祖大悦,深嘉琉球忠順之誠。

十年,清聖祖許增貢船一隻迎接勅書。王遣耳目官陸承恩【今改姓名曰向嗣孝】、正議大夫王明佐等奉貢方物,併奏乞增船一隻迎接勅書及貢使,以便徃來。聖祖從之。【接貢船從此而始焉。】

始設御料理座。

設置講解師、訓詁師。本國創建學校時,例延中國,大儒教授生徒。後有總理司教訓唐榮士臣。萬曆年間,鄭廻入監肄業,已返國後,旋擢此職。至于是年,奉王諭,擇邑內文理精通者一人,擢為講解師,又則句讀詳明者一人,擢為訓詁師,永著為例。

裁去八重山永良比金役。毛國瑞【恩納親方安治】到八重山,勸農整俗,改定法戎。時裁去永良比金役。[1]

始定宮古、八重山人數改札,用在番酋長印花。徃昔之世,宮古、八重山設置在番三員,宣敷國政,辦理公務。當改人數之札,用在番兩員印花。今年,裁少在番兩員,改置筆者兩員。由是每遇改札時,在番與酋長之印用其改札,酋長用印自是而始焉。[1]

印造暦書,通行國中。康熙戊午,蔡肇功【湖城親方】奉命為學暦法,隨正使耳目官向嗣孝【前川親方朝年】到福州,追隨薛一白,盡學暦法。至于壬戌年囬國。蔡肇功為司暦官,重修刻板,遂為印造大清時憲暦,頒行國中。[1]

十一年,始定正月初二日王世子親至聖廟。此日王子弟及加銜王子並按司、御物奉行、申口官,悉皆供奉王世子拜謁于聖庙,各薦香並酒,恭行拜禮。

仍置御右筆主取。本國素有此職,屢次員缺。是年,金榜及【上江洌親雲上安嵩】亦授此職,後無員缺,以至今世。

裁去國頭山奉行。素稱仲頭山奉行。至于是年,改稱國頭山奉行,而令紀逢佳【仲頭親雲上好全】等亦任此職。時廢此職,而山奉行兼理國頭山奉行事。

鄭明良入閩始學相法。本國之人未聞有看人相。唐榮副通事鄭明良奉使為存留官入閩。是年,學換骨相法,以歸本國,編看人相。

十二年,再画夷神。正德年間,日秀上人卜地于那霸,創造此堂【在若狹町】,題夷殿画幅以濟衆生焉。而歴年久遠,画幅盡壞。由是那霸人民亦發信心,再寫其像,而懸于其中焉。

雷落擊死宇堅邑婦女蒲户。春三月間,具志川郡宇堅村婦女蒲户偶過田場橋,雷霆大响,忽然而降,打裂其頭,分為兩段。

雷落擊死城間村人加那。春三月間,浦添郡城間邑男丁加那徃至海邊,要取海味時,雷霆倏落,打斃其人。

御双紙庫理官兼管納殿並下庫理。御双紙庫理官毛昌楨【野嵩親雲上安平】兼管納殿並下庫理及勢頭等事。康熙辛酉,向世俊【西原親雲上朝重】授此職時,兼任取次職。

創建首里新橋。首里鳥小堀邑有一小川,每逢風而水溢注洋,難以徃還。王命按司向洪德【今歸仁按司朝又】等築石為橋,名之曰新橋。

新置中議大夫。唐榮素有中憲大夫。至于近世無有此官。是年,始命法司官等設建中議大夫,而有正議、中議之分也。

欽定進貢方物並加賜錦幣。耳目官毛見龍【識名親雲上安依】等為進貢並請封事赴閩入京時,密聞禮部奏聞「前日暹羅國航海道遠,官兵隨去甚多,迎送勞苦。因此停其遣官而勅誥封王。今琉球國將給與勅誥數目,仍照前例,而其來使帶去與王可也」等由,奉旨依議。即見龍等具呈,請乞欽差封王。禮部轉題。聖祖曰:「琉球國王世篤忠貞,恪其藩職。且當耿精忠謀反之際,屢獻方物,進貢匪懈。宜以嘉獎。」遂蒙俞允,特命欽差官。且加賜錦幣二十疋。又蒙貢物之內,免止其馬十疋;並外貢內絲煙及瑫螺、茶種。且向後貢物進上硫磺、螺殼、紅銅。而公務全竣,翌年之夏歸國復命。[1]

移構識名神社于洞外。徃昔之世,建立識名社宮于洞中,奉安阿彌陀、藥師、觀音,恒以崇信。亦造此寺,茒草以蓋而看守神社。是年,修造寺並官,改蓋以瓦。而洞中潮濕,擔宇早爛,不勝修葺。住僧覺遍題請移構神社、宮殿于洞外。

加賜御双紙庫理知行高二十斛。御双紙庫理毛昌楨【野嵩親雲上安平】兼掌當勢頭,而加賜二十斛,共為四十斛。

設置通事官。制定副通事與通事之分,而通事陞黃冠者稱副通事,又陞若里之子、筑登之者稱通事。

增賜二號船副通事跟伴一人,共為四人。

真和志平等嘉味田邑屬真和志郡。[1]

十三年,臨海寺並社宮改蓋以瓦。徃古之世,那霸津中有大光輝上沖碧天。聖上遠望,大驚且喜,令漁家撈取,即得枯木一顆,誠非尋常之木也。自次夜,他津中果無光輝。即卜地于津上,創造神社並寺,蓋以木板,而奉安此木,以為崇信焉,名之曰沖山臨海寺。後亦供養弥陀、藥師、十一面觀音。【俗說供養藥師並日光、月光。但社內有崇信石像云爾。】至于是年,此社宮並寺院等改蓋以瓦也。

始幸辨財天亭。始定每年正、五、九月間擇得吉旦,聖主幸行識名社觀音堂。時亦幸於辨財天亭,以祈國土泰平焉。

謝名邑真志喜墾闢田地,幸蒙褒獎,年賜切米。宜野灣郡謝名邑有真志喜,生質敏捷,才知絕倫。幼稚之時,博學經書,筭數甚精,擢為帳當座筆者,後任主取職。康熙丙申年,請墾闢數畝田地于牧港內。至己酉年告成。即蒙褒嘉,每年恩賜切米二石五斗。至丙申年,裁去其奉米焉。而本國仕明地自此而始焉。[1]

中山坊以瓦改蓋。中山坊原以板蓋之,或為風雨所損,或為蟲蛀所爛,不能久保。今番朝議,改蓋以瓦。

設置宜野灣郡佐喜真夫地頭所。[1]

十四年,新闢天王寺小門于東邊。

客星侵丑寅之會。秋七月廿八日,客星侵丑寅之會。由是國書院官轉達于王。遂問唐榮臣僚曰:「前夜仰觀碧天,有客星侵于酉方,此是二說,不相齊焉。」

進貢方物加進紅銅,且免外貢。王遣使進貢時,常貢內加進紅銅三千斤。聖祖于外貢內,以圍屏紙、磨刀石、蕉布悉以免之,永著為例。[1]

崇元廟並寺改蓋以瓦。崇元庙並寺院皆以薄板而蓋之,屢次朽爛,以加修葺,而不勝其憂。王令輔臣改蓋以陶瓦焉。

裁御振舞奉行。毛文澤【具志頭親方安敦】曾授御振舞奉行職。後日告病辭職時,王裁去此職,而令御書院親方三員兼理此奉行職。

蔡鐸妻葉氏真吳勢屢勸夫求側室,且固請以淵為嫡。唐榮紫金大夫蔡鐸妻葉氏真吳勢十六歲出嫁,二十歲甫生女子,二十二歲再生次女。既而十有餘年,不會受胎。葉氏憂之曰:「人家不可以無嗣也,均何不求側室乎?」鐸曰:「汝以婦道,事姑和順至孝,天必眷汝,豈有無嗣之理?」葉氏曰:「妾不受胎,既迨十餘年,豈恃天以廢家統哉?」屢勸屢強,以求側室。側室生男淵,歴乎二秋,葉氏亦生男溫。葉氏愛兩児恰如珍寶。及數歲時,鐸要以溫為嫡。葉氏曰:「不然。君久無嗣,恐有廢家業。妾潔志許愿,今幸生淵。淵雖側室所生,是天賜嫡子也。既得兩児,傳業保家,永無虞矣。則一家之大慶。請君再察焉。」鐸不然諾。葉氏固請,遂以淵為嫡、溫為次,而一家榮華,友愛尤篤焉。

移設陶窑于牧志邑地。昔有壺屋在美里郡知花邑、首里寶口、那霸湧田等地,共計三所。至于是年,其三地陶窑移于牧志邑南,以為一所也。

拜役職員素蒙知行二十斛者始賜切米。素蒙知行高二十斛者,任役職時,而不賜俸米。至于是年,二十斛以下改賜俸米。

裁去御材木奉行並筆者。[1]

裁去燒物奉行並筆者。

加增瓦奉行所筆者一人。【共計三人。】

裁去御道具當大屋子並筆者,但主部六人屬于大臺所。

裁去大臺所小盤三人。

裁去御用布座大屋子並筆者,其公務等悉皆令宮古藏役人管之。

减去雜物御藏筆者一人。

始置國殿五彩雕甍。國殿改盖以瓦,未設雕甍,以為外飾。宿藍田【平田親雲上典通】奉憲令,遍廵四境,取求五彩燒瓷藥材,製成龍頭雕甍等,始置國殿以備壯觀。[1]

註釋

[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日本內閣文庫藏本無此節。
  2. 日本內閣文庫藏本此節只有首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