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皇朝文鑑 (四部叢刊本)/卷第五十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五十二 皇朝文鑑 卷第五十三
宋 呂祖謙 編撰 景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本
卷第五十四

皇朝文鑑巻第五十三

 奏䟽

   上 皇帝書      宇文 之邵

   論責任守忠乞一切不問餘人 傅堯俞

   論蔡確既貶請寛心和氣 傅 堯俞

   論君道        程 顥

   論王霸        程 顥

   論十事        程 顥

   論新法        程 顥

    上 皇帝書     宇文 之邵

陛下初即大位念萬世無疆之業詔求闕失開闢

言路可謂誼主矣易家人之初九曰閑有家悔亡

九處家人之初當端其本以保終吉民之所以望

而則效者常在於人君繼綂之始此安危之機不

可不慎也昔成湯既沒伊尹奉太甲以見厥祖戒

之曰今王嗣厥德罔不在初 陛下新服厥命惟

以祖宗爲念以天人爲畏則小大之事不懈矣

宋之爲宋百有餘年 陛下一日南面而享之固

宜跡其所得之艱難夙夜栗栗以勤負荷永思

太祖之武 太宗之文 眞宗之畏天克已 仁

宗之寛大慈仁 英宗之勵精庶政立則見 五

聖於前行則見於側坐則見於堂食則見於杯杅

之間詩曰天難諶斯言天不可不畏也書曰民可

近不可下言民不可不畏也去歳以來千里不雨

近者畿甸遠者河北京東蝗螟蔽野榖價踴貴重

以山陵之役京西民力尤為彫敝臣竊恐葦蒲之

盗或貽宵旰之憂為今之計不過多鬻爵以濁入

仕之流廣度僧以奪可耕之民終非計也願今被

災之郡許富者舉息於下戸官給以質騐待豐歳

償其所貸逋者官為治之其息不過一倍此有餘

貲者樂為而濵死之衆可救溝壑之命 陛下又

責躬引咎寛獄訟出宫女斥裒歛之吏蠲苛虐之

政罷無名之費省勦民之役凡所以蠹政而召乖

怨之氣者舉更革之如此則大異可塞王化可興

也京師者諸夏之本也今薦紳之士不勵名節而

以勢利離合器皿衣服窮於侈麗車馬宫室過於

軌制姦聲亂色盈溢耳目衢巷之中父子兄弟不

敢肩隨孰謂王者之都而風俗一至于此哉願

陛下思所以澄源之法以禮節亷耻磨切臣下崇

奬敦厚而都下亦少為之厲禁滌去佻薄之弊滛

瀆敗教之具一加遏絶凡侍從輔弼宜慎簡修潔

方嚴之臣俾宅其任以允清議古之求賢者數路

以取之寵以好爵厚其禮命惟恐其去也而猶有

三聘而不顧者有閉門而不納者有踰垣而避之

者臣諫於其君而三不聽則去之其至於郊也君

必使人要之年七十而致其事君不聽則必以几

杖錫之猶有不税冕而行者有辭三公而爲人灌

園者今日仕進之門國家直患不能 之爾科防

日增格令日繁來者日甚拒之日峻猶有假名氏

以竊官號匿苫塊之哀以干寵禄少者增齒以希

蚤仕老者匿年以幸晚禄譬之隄防之壞塞其一

穴一穴又決蕩然莫之能止也今限年致仕著於

令矣又患其去之不速令於門闕以示百僚而猶

不知止者甚可痛也 陛下盍稍補其弊隆於待

士之意示之以至亷之實使衣冠者人人自重庶

幾風教之美少近於古去歳諒祚猖獗七八萬衆

突至大順廟堂無竒筭守邊無良將臣竊爲朝廷

憂之慶歷間縁邊之民不解帯者七年國用大窘

三將淪沒而功不成者 陛下知其然乎其患在

於虜兵常合而我兵常分也六路兵亡慮二十萬

而二十三州二百餘寨分屯保戍則是我兵雖多

而散在處處也賊之來也大則六監軍衙頭一時

俱發小則隨處㓂掠邊城一面受敵則所與角戰

者無幾而城寨之兵又各有所守不可㑹集多寡

不敵則乞師告急救兵纔至賊又已去令賊常以

合兵擊我㪚兵而我常以不敵之衆當其鋒銳此慶

歷之失也今不改前轍則後車又將覆也觀今之

勢其能深入賀蘭収復十四州以爲我有 乎臣

知其不能也其能如 先朝之舉五路進軍直擣

其巢穴乎臣又知其不能也計今之利莫若詔諸

道分勒所部將伍符尺籍而規畫之若干以爲守

若干以爲戰若干以為救兵救兵必使與戰兵相近而

駐於喉亢之地則可以應猝而不失機㑹也唃氏

嘗為元昊所殘南徙歴精亦宜厚其種族共為聲

援以蠻夷攻蠻夷計之上也吐谷渾者今之文扶

羌是也其俗隨水草遷徙食肉衣皮毛無堅甲利

刃臨陣擊刺之技不及於他夷仰給我之泉茗繒

帛我與之通者亦特以其馬也今隂平之民歳苦

重役者勾馬户也凡羌馬之來則使之資給費公

私之財甚多而所入之馬不足以備國乗不足以

戰也邊吏飬羌非不厚也而去歳反有安昌之變

塞上之民切齒且安昌之羌與南路磨蓬羅多留

罨思林諸寨之羌一也今閉安昌之路禁其出入而

諸寨之馬貿易如故是何異一室而多門者杜其

前而闢其後乎臣之縣所管萬户而居民蕭然者

其弊實在於羌也至和講解之後約不敢犯邊而

去歳火我三寨驅殺士卒國家以奉西北虜者勢

不得已也今又驕寵小羗而足其無厭之求乎臣

愚以為不若杜塞衆路使不得入而絶市無用之

馬益以一旅之兵列置諸堡則邊民小安矣為政

所重莫急於農且耕則得食不耕則不得食繫其

身之損益也長民者何與焉夫各治其田以厚其

生者百姓之私節授民事 而立官以勸課之者

人君之公也詩曰曾孫來止以其婦子饁彼南𠭇

田畯至喜此天子之勸農也又曰嗟嗟保介維暮

之春亦又何求如何新畬此諸侯之勸農也今監

司郡守皆以勸農為目然而未嘗省民臣願立考

課之法以農政為殿最言之似迂而富國之良術

也郡縣之政類多因循而不甚治者臣知其由也

上下牽制不得盡其才故也千里之郡不能興利

除害受制於監司也百里之邑不能興利除害受

制於郡守也郡縣之吏寜違天子之詔條而不敢

違按察之命蓋違天子之詔條未必獲咎而違案

察之命其禍可立而待也今一伍之長一卒之正

以法治其所部上不問其所為也今為民守令而

其勢顧不若卒伍之長郡縣之民習知其勢之弱

而不畏服其教令此獄訟所以益多也臣願精選

監司必以清望假守令之權責其實效庶循良之

吏有聞焉凡臣之所陳明詔之所求也然臣尚有

至不敢嘿嘿又為 陛下極言之臣聞疾未兆

而先治者善醫也夫居憂而約居樂而泰人情之

常也今 陛下處則諒闇服則端衰行則直杖無

紛華之事交戰於前誠能以此時遠念將來之失

慎㣲杜漸克已復禮使其志一定則他日雖有可

欲之物亦無以勝其習成之性也伯益之戒舜曰

罔遊于逸罔滛于樂傅說之戒高宗曰無以逸豫

惟以治民夫舜起於耕稼陶漁高宗遯于荒野極

知小人之勞而二臣猶或以此戒之况 陛下生

長富貴臨御方始則安可不豫為之防哉願 陛

下聽政之間則命通經之士講明古訓究觀敗亡

之主以自創艾盡孝兩宫咨謀故老則恐懼修省

習而成性矣臣誠私憂過計三載變除之後永厚

陵土漸乾而 陛下憂悼之心又已衰殺襲衮冕

憑玉几目有靡曼之色耳有要妙之聲凡所以娯

意者畢奏於前自非信道之深孰得而禦哉老子

曰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正在於今日也

    論責任守忠乞一切不問餘人傅堯俞

臣伏見内侍任守忠以罪降黜中外聞者罔不快

抃罰一勸百固可以破姦猾之膽臣職司風憲失

於彈劾聖度回怒幸赦而不誅猶敢有言者冀

陛下重加矜察臣謂大姦之去其遺過餘惡方日

有上聞小人無知或伺隙修怨枝詞蔓說往往浸

及善良疑似之間不可不察 陛下若更加推究

讒間且將復起况守忠據權之乆附離者多深慮

左右之人有所疑畏望 陛下沛發德音自此一

切不問則天德加厚而人心易安惟 皇太后之

慈仁布聞四海舉神器大寶傳付 陛下而 陛

下挾堯舜之資以天下飬將用誠孝以鼔舞萬物

奈何使解構之語得行其間今罪人投竄 皇太

后必渙然疑釋 陛下緣此當益加禮意務盡其

懽心則天人交欣共爲 陛下之福 陛下即位

勵精勤儉日月未乆遽以金珠事聞臣竊爲 陛

下惜之過而能改可無深慮臣言甚忠懇惟陛下

留神省覽

    論蔡確旣貶請寛心和氣 傅 堯俞

臣近覩蔡確狂悖 陛下神斷不疑下合人情上

明邦憲雖一以公議裁之固未嘗臨之以怒然豈

陛下之所樂者哉况區斷之際亦須少勞睿思愚

臣𡚶度竊恐 陛下海嶽之量不能無少忤而未

能忘懷也中外側聆日增驚惕臣聞之於易曰天

下殊塗而同歸一致而百慮天下何思何慮夫事

至以無心應之既往若未嘗經意此聖人所以飬

至誠而御遐福者也願 陛下寛聖心省浮念游

精太清以固眞粹 陛下之氣和則上下之氣和

上下之氣和則天地之和應矣唐栁公綽奏太醫

箴以諷憲宗曰氣行無間隙不在大憲宗謂曰卿

愛朕深者臣無公綽之才而有其誠臣以為今天

下事莫重於此故惓惓而不能自已惟 陛下毋

易臣言留神省察取進止

    論君道       程  顥

臣伏謂君道之大在乎稽古正學明善惡之歸辨

忠邪之分曉然趨道之正故在乎君志先定君志

定而天下之治成矣所謂定志者一心誠意擇善

而固執之也夫義理不先盡則多聽而易惑志意

不先定則守善而或移惟在以聖人之訓為必當

從先王之治為必可法不為後世駮雜之政所牽

一作滯不為流俗因循之論所遷惑自知極於

明信道極於篤任賢勿貳去邪勿疑必期致世如

三代之隆而後已也然天下之事患常生於忽㣲

而志亦戒乎漸習是故古之人君雖出入從容間

燕必有誦訓箴諫之臣左右前後無非正人所以

成其德業伏願 陛下禮命老成賢儒不必勞以職

事俾日親便座講道義以輔養聖德又擇天下賢

俊使得陪侍法從朝夕延見開陳善道講磨治體

以廣聞聽如是則聖智益明王猷允塞矣今四海

靡靡日入偷薄末俗嘵嘵無復亷耻蓋亦朝廷尊

徳樂道一作義之風未孚而篤誠忠厚之教尚鬱

也惟 陛下稽聖人之訓法先王之治一一作正

誠意體乾剛健而力行之則天下幸甚

    論王覇       程  顥

臣伏謂得天理之正極人倫之至者堯舜之道也

用其私心依仁義之偏者覇者之事也王道如砥

本乎人情出乎禮義若履大路而行無復回曲覇

者﨑嶇反側於由徑之中而卒不可與入堯舜之

道故誠心而王則王矣假之而覇則覇矣二者其

道不同在審其初而已易所謂差若毫釐繆以千

里者其初不可不審也故治天下者必先立其正

志正志先立則邪說不能移異端不能惑故力進於

道而莫之禦也苟以覇者之心而求王道之成是

衒石以為玉也故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而曾

西耻比管仲者義所不由也況下於覇者哉 陛

下躬堯舜之資處堯舜之位必以堯舜之心自任

然後為能充其道漢唐之君有可稱者論其人則

非先王之學考其時則皆駮雜之政乃以一曲之

見幸致小康其創法垂綂非可繼於後世者皆不

足為也然欲行仁政而不素講其具使其道大明

而後行則或出或入終莫有所至也夫事有大小

有先後察其小忽其大先其所後後其所先皆不

可以適治且志不可慢時不可失惟 陛下稽先

聖之言察人事之理知堯舜之道備於已反身而

誠之推之以及四海擇同心一徳之臣與之共成

天下之務書所謂尹躬暨湯咸有一德又曰一哉

王心言致一而後可以為也古者三公不必備惟

其人誠以謂不得其人而居之則不若闕之之愈

也蓋小人之事君子所不能同豈聖賢之事而庸

人可參之哉欲為聖賢之事而使庸人參之則其

命亂矣既任君子之謀而又入小人之議則聰明

不專而志意惑矣今將救千古深錮之弊為生民

長乆之計非夫極聽覽之明盡正邪之辨致一而

不二其能勝之乎或謂人君舉動不可不慎易於

更張則為害大矣臣獨以為不然所謂更張者顧

理所當耳其動皆稽古質義而行則為慎莫大焉

豈若因循苟簡卒致敗亂者哉自古以來何嘗有

師聖人之言法先王之治將大有為而反成禍患

者乎願 陛下奮天錫之勇智體乾剛而獨斷霈

然不疑則萬世幸甚

    論十事

臣竊謂聖人創法皆本諸人情極乎物理雖二帝

三王不無隨時因革踵一作稱事增損之制然至

乎為治之大原牧民之要道則前聖後聖豈不同

條而共貫哉蓋無古今無治亂如生民之理有窮

則聖王之法可改後世能盡其道則大治或用其

偏則小康此歴代彰灼著明之効也苟或徒知泥

古而不能施之於今姑欲狥名而遂廢其實此則

陋儒之見何足以論治道哉然儻謂今人之情皆

已異於古先王之跡不可復於今趣便目前不務

高遠則亦恐非大有爲之論而未足以濟當今之

極弊也謂如衣服飲食宫室器用之類苟便於今

而有法度者豈亦遽當改革哉惟其天理之不可

易人所賴以生非有古今之異聖人之所必爲者

固可㮣舉然而行之有先後用之有緩速若夫裁

成運動周旋曲當則在朝廷講求設施如何耳古

者自天子達於庶人必須師友以成就其德業故

舜禹文武之聖亦皆有所從學今師傅之職不修

友臣之義未著所以尊德樂善之風未成於天下

此非有古今之異者也王者必奉天建官故天地

四時之職歴二帝三王未之或改所以百度脩而

萬化理也至唐猶僅存其略當其治時尚得綱紀

小正今官秩淆亂職業廢弛太平之治所以未至

此亦非有古今之異也天生蒸民立之君使司牧

之必制其常産使之厚生則經界不可不正井地

不可不均此為治之大本也唐尚能有口分授田

之制今則蕩然無法富者跨州縣而莫之止貧者

流離餓殍而莫之恤幸民雖多而衣食不足者蓋

無紀極生齒日益繁而不為之制則衣食日蹙轉

死日多此乃治亂之機也豈可不漸圖其制之之

道哉此亦非有古今之異者也古者政教始乎鄉

里其法起於比閭族黨州縣鄼遂以相聯屬綂治故

民相安而親睦刑法鮮犯亷耻易格此亦人情之

所自然行之則效亦非有古今之異者也庠序之

教先王所以明人倫化成天下今師學廢而道德

不一鄉射亡而禮義不興貢士不本於鄉里而行

實不修秀民不養於學校而人才多廢此較然之

事亦非有古今之異者也古者府史胥徒受禄公

上而兵農未始判也今驕兵耗匱國力亦已極矣

臣謂禁衛之外不漸歸於農則將貽深慮府史胥

徒之役毒遍天下不更其制則未免大患此亦至

明之理非有古今之異者也古者民必有九年之食

無三年之食者以為國非其國臣觀天下耕之者

少食之者衆地力不盡人功不勤雖富室强宗鮮

有餘積况其貧弱者乎或一州一縣有年歳之凶

即盗賊縱横飢羸滿路如不幸有方三二千里之

災或連年之歉則未知朝廷以何道處之則其患

不可勝言矣豈可曰昔何乆不至是因以幸為可

恃也哉固宜漸從古制均田務農公私交為儲粟

之法以為之備此亦非有今古之異者也古者四

民各有常職而農者十居八九故衣食易給而民

無所困苦今京師浮民數逾百萬㳺手不足貲度

觀其窮蹙辛苦孤貧疾病變詐巧偽以自求生而

常不足以生日益歳滋乆將若何事已窮極非聖

人能變而通之則無以免患豈可謂無可奈何而

已哉此在酌古變今均多恤寡漸為之業以救之

耳此亦非有古今之異者也聖人奉天理物之道

在乎六府六府之任治於五官山虞澤衡各有常

禁故萬物阜豐而財用不乏今五官不修六府不

治用之無節取之不時豈惟物失其性材木所資

天下皆以童赭斧斤焚蕩尚且侵尋不禁而川澤

漁獵之繁暴殄天物亦已耗竭則將若之何此乃

窮弊之極矣惟修虞衡之職使將養之則有變通

長乆之勢此亦非有古今之異者也古者冠昏喪

祭車服器用等差分别莫敢踰僣故財用易給而

民有常心今禮制未修奢靡相尚卿大夫之家莫

能中禮而商販之類或踰王公禮制不足以檢飭

人情名數不足以旌别貴賤既無定分則姦詐攘

奪人人求厭其欲而後已豈有止息者哉此爭亂

之道也則先王之法豈得不講而損益之哉此亦

非有古今之異者也此十者特其端緒耳臣特論

其大端以為三代之法有必可施行之騐如其綱

條度數施為注措之道則審行之必也稽之經訓

而合施之人情而宜此曉然之定理豈徒若迂踈

無用之說哉惟聖明裁擇

    論新法

臣聞天下之理本諸簡易而行之以順道則事無

不成故曰智者若禹之行水行其所無事也捨而

之於險阻則不足以言智矣蓋自古興治雖有專

任獨決能就事功者未聞輔弼大臣人各有心暌

戾不一致國政異出名分不正中外人情交謂不

可而能有為者也况於措置失宜沮廢公議一二

小臣實與大計用賤陵貴以邪妨正者乎凡此皆

天下之理不宜有成而智者之所不行也設令由

此僥倖事小有成而興利之臣日進尚德之風日

衰尤非朝廷之福矧復天時未順地震連年四方

人心日益揺動此皆 陛下所當仰測天意俯察

人事者也臣奉職不肖議論無補望允前奏早賜

降責




皇朝文鑑巻第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