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經義考 (四庫全書本)/卷07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七十六 經義考 卷七十七 卷七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經義考卷七十七
  翰林院檢討朱彛尊撰
  
  桓君大小太常章句
  
  後漢書桓榮字春卿沛郡龍亢人少學長安習歐陽尚書事博士九江朱普卒榮奔喪九江負土成墳因留教授莽敗天下亂榮抱其經書與弟子逃匿山谷雖常饑困而講論不輟後復客授江淮間建武十九年年六十餘始辟大司徒府時顯宗始立為皇太子擢榮弟子豫章何湯為虎賁中郎將以尚書授太子世祖從容問湯本師為誰對曰沛國桓榮帝即召榮令說尚書甚善之拜議郎顯宗即位尊以師禮親自執業永平二年三雍成拜為五更封闗内侯子郁字仲恩傳父業以尚書教授門徒常數百人永平十五年入授皇太子經父子給事禁省永元四年為太常初榮受朱普學章句四十萬言浮辭繁長多過其實及榮入授顯宗減為二十三萬言郁復删省定成十二萬言由是有桓君大小太常章句 又曰靈帝當受學詔太傅三公選通尚書桓君章句宿有重名者三公舉楊賜乃侍講於華光殿中 又曰中興北海牟融習大夏侯尚書東海王良習小夏侯尚書沛國桓榮習歐陽尚書榮世習相傳授東京最盛
  牟氏尚書章句
  
  後漢書牟長字君髙樂安臨濟人少習歐陽尚書不仕王莽建武二年拜博士遷河内太守諸生講學者常千餘人著録前後萬人著尚書章句皆本之歐陽氏俗號為牟氏章句
  周氏尚書雜記
  三十二篇
  佚
  後漢書周防字偉公汝南汝陽人師事徐州刺史葢豫受古文尚書建武時以明經舉孝廉拜郎中撰尚書雜記三十二篇四十萬言太尉張禹薦補博士稍遷陳留太守
  杜氏漆書古文尚書
  一卷
  佚
  後漢書本傳杜林字伯山扶風茂陵人光武徴拜侍御史林前於西州得漆書古文尚書嘗寳愛之雖遭艱困握持不離身出以示衞宏等曰林流離兵亂常恐斯經將絶何意東海衞子宏濟南徐生巡復能傳之是道竟不墜於地也古文雖不合時務然願諸生無悔所學於是古文遂行儒林傳扶風杜林傳古文尚書林同郡賈逵為之作訓馬融作傳鄭𤣥注觧由是古文尚書遂顯於世
  按漆書古文雖不詳其篇數而馬鄭所注實依是書陸氏釋文采馬氏注甚多然惟今文及小序有注而孔氏増多二十五篇無一語及焉安國序中稱伏生口授裁二十餘篇徳明謂即馬鄭所注二十九篇是也葢今文二十八篇益以小序合二十九徳明又云馬鄭所注並伏生所誦非古文也然則漆書亦止有今文二十八篇而已孔氏増多之書無之也夫東漢為古文尚書者不一家有葢豫所傳有杜林所得初不本於安國而孔頴達正義謬稱孔所傳者賈逵馬融等皆是世儒不察見古文字即以為安國所傳亦粗疎甚矣
  賈氏尚書古文同異
  三卷
  佚
  後漢書賈逵字景伯扶風平陵人與班固並校秘書肅宗立降意儒術特好古文尚書逵數為帝言古文尚書與經傳爾雅訓詁相應詔令撰歐陽大小夏侯尚書古文同異逵集為三卷帝善之
  衞氏尚書訓㫖
  
  後漢書衞宏字敬仲東海人從大司空杜林受古文尚書為作訓㫖
  中文尚書
  
  後漢書劉陶字子奇一名偉潁川潁隂人濟北貞王勃之後舉孝廉除順陽長陶明尚書春秋為之訓詁推三家尚書及古文是正文字三百餘事名曰中文尚書後拜諌議大夫
  馬氏尚書注
  隋志十一卷
  佚
  王應麟曰鳥獸蹌蹌馬融注以為筍簴七經小傳用其說
  按馬氏尚書注本於杜林漆書故多與今文異如至于北岳如西禮作如初天叙有典有作五天明畏作威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艱作根云根生之食謂百穀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㑹會作繪作十有三載載作年瑶琨篠簜琨作瑻沿于江海沿作均滎波既豬波作播云滎播澤名導岍及岐岍作開天用勦絶其命勦作巢誕告用亶作單用又讐歛讐作稠云數也自靖作清云㓗也弗迓克奔迓作禦云禁也無虐㷀獨作亡侮㷀獨我之弗辟作避謂避居東都信噫作懿云猶億也大誥爾多邦作大誥繇爾多邦降割作害酒誥王若曰作成王若曰皇天既付中國民付作附非我小國敢弋殷命弋作翼大淫泆有辭泆作屑云過也嚴恭寅畏嚴作儼文王卑服卑作俾云使也譸張為幻譸作輈其終出于不祥終作崇云克也我道惟寜王徳延道作迪有若南宫括宫作君迪簡在王庭迪作攸云所也爾㒺不克臬作㓷王不懌作釋云不釋疾不解也在後之侗作詞云共也冐貢作朂贛云陷也王崩作成王崩注安民立政曰成四人綦弁綦作騏云青黒色三咤作詫折民惟刑折作悊云智也王曰吁作于惟來作求云有求請賕也仡仡勇夫作訖訖云無所省録之貌諞言作偏云少也辭約損明大辨佞之人葢其書唐初尚存此陸氏釋文采之
  張氏尚書記難
  
  後漢書張奐字然明敦煌酒泉人師事太尉朱寵學歐陽尚書延熹九年拜大司農建寜元年遷少府尋以黨罪禁錮歸田里閉門不出養徒千人著尚書記難三十餘萬言
  張氏尚書注
  
  後漢書楷字公超通嚴氏春秋古文尚書隱居𢎞農山中學者隨之所居成市五府連辟舉賢良方正不就性好道術能作五里霧時闗西人裴優亦能為三里霧自以不如楷從學之楷避不肯見桓帝即位優遂行霧作賊事覺被考引楷言從學術楷坐擊廷尉詔獄積二年恒諷誦經籍作尚書注後以事無驗見原
  鄭氏𤣥尚書注
  隋志九卷
  佚
  按梁劉昭注續漢書五行志引尚書大傳文曰凡六沴之作嵗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則后王受之嵗之中月之中日之中則正卿受之歳之夕月之夕日之夕則庶民受之鄭注曰自正月盡四月為嵗之朝自五月盡八月為嵗之中自九月盡十二月為嵗之夕上旬為月之朝中旬為月之中下旬為月之夕平旦至食時為日之朝隅中至日昳為日之中晡時至黄昏為日之夕受之受其㐫咎也又大傳文云其二辰以次相將其次受之鄭注曰二辰謂日月也假令嵗之朝也日月中則上公受之日月夕則下公受之嵗之中也日月朝則孤卿受之日月夕則大夫受之嵗之夕也日月朝則上士受之日月中則下士受之其餘差以尊卑多少則悉矣此外所引尚多不録
  尚書音
  七録一巻
  
  書贊
  
  虞翻曰北海鄭𤣥注尚書以顧命康王執瑁古月似同從誤作同既不覺定復訓為杯謂之酒杯成王疾困憑几洮頮為濯以為澣衣成事洮字虚更作濯以從其非又古大篆卯也讀當為柳古栁卯同字而以為味分北三苖北古别字又訓北言北猶别也若此之類誠可恠也
  隋書經籍志曰梁陳所講有孔鄭二家齊代惟傳鄭義至隋孔鄭並行而鄭氏甚微
  孔頴達曰避序名故謂之贊
  李延夀曰齊時儒士罕傳尚書之業徐遵明兼通之遵明受業於屯留王聰傳授浮陽李周仁及渤海張文敬李鉉河間權㑹並鄭康成所注非古文也王應麟曰鄭康成書注間見於疏義如作服十二章州十二師孔注皆所不及 又曰康成注禹貢九河曰齊桓公塞之同為一按春秋緯寳乾圖云移河為界在齊吕填閼入流以自廣鄭葢據此文 又曰康成云祖乙居耿後奢侈踰禮土地迫近山川嘗圯焉至陽甲立盤庚為之臣乃謀徙居湯舊都上篇是盤庚為臣時事中篇下篇是盤庚為君時事正義以為謬妄書禆傳云鄭大儒必有所據而言
  顧炎武曰馬融鄭𤣥注古文尚書載於舊唐書經籍志則開元之時尚有其書而未嘗亡也
  盧氏尚書章句
  
  後漢書植字子𠏉涿郡涿人少與鄭𤣥俱事馬融建寧中徴為博士拜九江太守以疾去官作尚書章句
  荀氏尚書正經
  
  後漢書爽字慈明一名諝延熹九年舉至孝拜郎中後遭黨錮隱於海上又南遁漢濱積十餘年以著述為事獻帝即位徴之拜平原相復追為光禄勲視事三日進拜司空著禮易傳詩傳尚書正經春秋條例又作公羊問
  亡名氏書傳略說
  佚
  按周禮大行人疏禮記曲禮檀弓王制玉藻疏春秋公羊傳疏俱引是書未詳作者名氏
  王氏尚書駮議唐志作釋駮
  隋志五卷
  佚
  古文尚書注
  隋志十一卷新舊唐書志十卷
  
  陸徳明曰梅賾上孔氏傳古文尚書云舜典一篇時以王肅注頗類孔氏故取王注從慎徽五典以下為舜典以續孔傳徐仙民亦音此本
  劉知幾曰王肅注今文尚書大與古文孔傳相類或肅私見其本而獨秘之乎
  按唐志有尚書答問三卷當即隋志義問孔晁采鄭康成及肅叅以已見者也
  王氏尚書釋問
  七錄四巻
  佚
  唐書注王粲問田瓊韓益正
  魏志王粲字仲宣山陽髙平人太祖辟為丞相掾賜爵闗内侯後遷軍謀祭酒魏國既建拜侍中
  程氏尚書駮
  
  范氏劉氏尚書義
  七錄二巻
  佚
  志注范順問吳太尉劉毅答
  李氏尚書注
  
  范氏𡩋尚書注經典序録作集解
  七録十卷隋志止古文尚書舜典注一巻
  
  伊氏尚書義疏唐志作釋義
  七録四巻
  佚
  阮孝緒曰説為晋樂安王友
  孔氏尚書義問
  七録三巻
  佚
  志注鄭𤣥王肅及晉五經博士孔晁撰
  册府元龜晁為五經博士撰尚書義問三卷又注春秋外傳國語
  周書注
  十卷
  
  徐氏古文尚書音
  隋志一卷
  佚
  尚書逸篇注
  新唐志三卷
  
  孫奭曰尚書逸篇唐有三卷徐邈為之注焉
  謝氏尚書
  隋志十五巻唐志十三巻
  
  陸徳明曰沉字行思㑹稽人東晉尚書郎領著作録一卷
  李氏集解尚書
  隋志十一卷經典序録唐志作集注十卷
  
  尚書新釋
  隋志二卷
  佚
  尚書要略
  新唐志二卷
  
  孔頴達曰李顒集注尚書於偽泰誓篇每引孔安國曰計安國必不為彼偽書作傳不知顒何由為此言
  李氏古文尚書音
  七録一卷
  佚
  吕氏文優尚書義注
  隋志三巻
  佚
  姜氏道盛集釋尚書經典序録作集解
  隋志十一巻經典序録十卷
  
  隋志宋給事中姜道盛注
  陸徳明曰天水人
  册府元龜姜道盛為給事中注集釋尚書十一巻一云注古尚書
  王氏尚書音義
  唐志四卷
  佚
  任昉曰公諱儉字仲寳瑯琊臨沂人年六嵗襲封豫寜侯初拜秘書郎遷太子舎人以選尚公主拜駙馬都尉元徽初遷秘書丞服闋拜司徒右長史出為義興太守還除給事黄門侍郎遷尚書吏部郎恭選俄遷侍中辭不拜補太尉右長史俄遷左長史齊臺初建以公為尚書右僕射領吏部太祖受命以佐命功封南昌縣開國公食邑二千户建元二年遷尚書左僕射領選如故尋表解選詔加侍中又授太子詹事侍中僕射如故改授散騎常侍太祖崩遺詔以公為侍中尚書令鎮國將軍進號衞將軍以本官領丹陽尹復以本官領國子祭酒解丹陽尹領太子少傅又領本州大中正頃之以本號開府儀同三司詔加中書監薨追贈太尉諡曰文憲
  顧氏尚書百問
  隋志一卷
  佚
  隋志齊太學博士顧歡撰
  姚氏方興舜典孔傳
  一篇
  存
  陸徳明曰齊明帝建武中吳興姚方興采馬王之注造孔傳舜典一篇云於大𦨵頭買得上之梁武時為博士議曰孔序稱伏生誤合五篇皆文相承接所以致誤舜典首有曰若稽古伏生雖昬耄何容合之遂不行用又曰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華協于帝此十二
  字是姚方興所上孔氏傳本無阮孝緒七録亦云然方興本或此下更有濬哲文明温恭允塞𤣥徳升聞乃命以位凡二十八字異
  孔頴達曰東晉之初豫章内史梅頥上孔氏傳猶闕乃命以位已上二十八字至齊蕭鸞建武四年吳興姚方興於大航頭得孔氏傳古文舜典亦類太康中書乃表上之事未施行方興以罪致戮至隋開皇初購求遺典始得之
  劉知幾曰姚方興採馬王之義以造孔傳舜典云於大航購得詣闕以獻舉朝集議咸以為非及江陵板蕩其文北入中原學者得而異之隋學士劉炫遂取此一篇列諸本第
  鄭公曉曰舜典曰若稽古帝舜二十八字葢隋開皇時人偽為之假設姚方興以伸其嵗月爾曰若句襲諸篇首重華句襲諸史記濬哲掠詩長發文明掠乾文言温恭掠頌那允塞掠雅常武𤣥徳掠淮南子鴻烈乃試以位掠史伯夷傳正見其蒐竊之踪











  經義考卷七十七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