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後備急方/卷1
← | 肘後備急方 | 肘後備急方 肘後備急方卷一 作者:葛洪 東晉 |
肘後備急方/卷2 |
晉葛洪撰。洪字稚川,句容人。元帝為丞相時,辟為掾。以平賊功,賜爵關內侯,遷散騎常侍。自乞出為句漏令。後終於羅浮山,年八十一。事跡具《晉書·本傳》。是書初名《肘後卒救方》,梁陶宏景補其闕漏,得一百一首,為《肘後百一方》。金楊用道又取唐慎微證類本草諸方附於肘後隨證之下,為《附廣肘後方》。元世袓至元間,有烏某者,得其本於平鄉郭氏,始刻而傳之。段成己為之序,稱葛、陶二君共成此編,而不及楊用道。此本為明嘉靖中襄陽知府呂颙所刊,始並列葛、陶、楊三序於卷首。書中凡楊氏所增,皆別題附方二字,列之於後。而葛、陶二家之方則不加分析,無可辨別。案《隋書·經籍誌》,葛洪《肘後方》六卷,梁二卷。陶宏景補闕《肘後》百一方九卷,亡。《宋史·藝文誌》止有葛書而無陶書。是陶書在隋已亡,不應元時復出。又陶書原目九卷,而此本合楊用道所附袛有八卷,篇帙多寡,亦不相合。疑此書本無百一方在內,特後人取宏景原序冠之耳。書凡分五十一類,有方無論,不用難得之藥,簡要易明。雖頗經後來增損,而大旨精切,猶未盡失其本意焉。 |
救卒中惡死方第一
[编辑]救卒死,或先病痛,或常居寢臥,奄忽而絕,皆是中死,救之方。
一方 取蔥黃心刺其鼻,男左、女右,入七八寸。若使目中血出,佳。扁鵲法同。是后吹耳條中。葛當言此云吹鼻,故別為一法。
又方 令二人以衣壅口,吹其兩耳,極則易,又可以筒吹之,並捧其肩上,側身遠之,莫臨死人上。
又方 以蔥刺耳。耳中、鼻中血出者莫怪,無血難治。有血是候,時當捧兩手忽放之,須臾死人自當舉手撈人,言痛乃止。男刺左鼻、女刺右鼻中,令入七八寸余,大效。亦治自縊死。與此扁鵲方同。
又方 以綿漬好酒中,須臾,置死人鼻中,手按令汁入鼻中,並持其手足,莫令驚。
又方 視其上唇裡弦弦者,有白如黍米大,以針決去之。
又方 以小便灌其面,數回即能語。此扁鵲方法。
又方 取皂莢如大豆,吹其兩鼻中,嚏則氣通矣。
又方 灸其唇下宛宛中,承漿穴,十壯,大效矣。
又方 割雄雞頸取血,以涂其面,干複涂,並以灰營死人一周。
又方 以管吹下部,令數人互吹之,氣通則活。
又方 破白犬以拓心上。無白犬,白雞亦佳。
又方 取雄鴨,就死人口上斷其頭,以熱血瀝口中。並以竹筒吹其下部,極則易人,氣通下即活。
又方 取牛馬糞尚濕者,絞取汁,灌其口中,令入喉。若口已噤者,以物強發之;若不可強者,乃扣齒下;若無新者,以人溺解干者,絞取汁。此扁鵲云。
又方 以繩圍其死人肘腕,男左女右,畢伸繩從背上大槌度以下,又從此灸,橫行各半繩。此法三灸各三,即起。
又方 令爪其病患人中,取醒。不者,卷其手灸下文頭隨年。
又方 灸鼻人中,三壯也。
又方 灸兩足大指爪甲聚毛中,七壯。此華佗法。一云三七壯。
又方 灸臍中,百壯也。
扁鵲法又云 斷豚尾,取血飲之,並縛 以枕之,死人須臾活。
又云 半夏末如大豆,吹鼻中。
又方 搗女背屑重一錢匕,開口納喉中,以水苦酒,立活。
按此前救卒死四方,並后尸蹶事,並是魏大夫傳中正一真人所說扁鵲受長桑公子法,尋此傳出世,在葛后二十許年,無容知見,當是斯法久已在世,故或言楚王,或言趙王,兼立語次第,亦參差故也。
又張仲景諸要方。搗薤汁以灌鼻中。
又方 割丹雄雞冠血,管吹納鼻中。
又方 以雞冠及血涂面上,灰圍四邊,立起。
又方 豬脂如雞子大,苦酒一升煮沸,以灌喉中。
又方 大豆二七枚,以雞子白並酒和,盡以吞之。
救卒死而壯熱者。礬石半斤,水一斗半,煮消以漬腳,令沒踝。
救卒死而目閉者。騎牛臨面,搗薤汁灌之耳中,吹皂莢鼻中,立效。
救卒死而張目及舌者。灸手足兩爪后十四壯了,飲以五毒諸膏散有巴豆者。
救卒死而四肢不收,矢便者。馬屎一升,水三斗,煮取二斗以洗之。又取牛洞一升,溫酒灌口中。洞者,稀糞也。灸心下一寸、臍上三寸、臍下四寸各一百壯,瘥。
若救小兒卒死而吐利,不知是何病者。馬屎一丸,絞取汁以吞之。無濕者,水煮取汁。
又有備急三物丸散及裴公膏,並在后備急藥條中,救卒死尤良,亦可臨時合用之。凡卒死、中惡及尸蹶,皆天地及人身自然陰陽之氣,忽有乖離否隔,上下不通,偏竭所致,故雖涉死境,猶可治而生,緣氣未都竭也。當爾之時,兼有鬼神于其間,故亦可以符術而獲濟者。
附方扁鵲云,中惡與卒死鬼擊亦相類,已死者為治,皆參用此方。
搗菖蒲生根,絞汁灌之,立瘥。
尸厥之病,卒死脈猶動,聽其耳中如微語聲,股間暖是也,亦此方治之。
孫真人治卒死方。以皂角末吹鼻中。
救卒死尸蹶方第二
[编辑]尸蹶之病,卒死而脈猶動,聽其耳中,循循如嘯聲,而股間暖是也,耳中雖然嘯聲而脈動者,故當以尸蹶,救之方。
以管吹其左耳中極三度,複吹右耳三度,活。
又方 搗干菖蒲,以一棗核大,著其舌下。
又方 灸鼻人中,七壯,又灸陰囊下。去下部一寸,百壯。若婦人,灸兩乳中間。又云爪刺人中良久,又針人中至齒,立起。
此亦全是魏大夫傳中扁鵲法,即趙太子之患。又張仲景云,尸一蹶,脈動而無氣,氣閉不通,故靜然而死也。
以菖蒲屑納鼻兩孔中,吹之,令人以桂屑著舌下。又云扁鵲法。治楚王效。
又方 剔左角髮,方二寸,燒末,以酒灌,令入喉,立起也。
又方 以繩圍其臂腕,男左女右,繩從大椎上度,下行脊上,灸繩頭五十壯,活。此是扁鵲秘法。
又方 熨其兩脅下,取灶中墨如彈丸,漿水和飲之,須臾,三四,以管吹耳中,令三四人更互吹之。又小管吹鼻孔,梁上塵如豆,著中吹之,令入,瘥。
又方 白馬尾二七莖,白馬前腳目二枚,合燒之,以苦酒丸如小豆。開口吞二丸,須臾,服一丸。
又方 針百會,當鼻中,入髮際五寸,針入三分,補之。針足大指甲下肉側去甲三分,又針足中指甲上,各三分,大指之內,去端韭葉,又針手少陰、銳骨之端各一分。
又方 灸膻中穴二十八壯。
救卒客忤死方第三
[编辑]客忤者,中惡之類也,多于道門門外得之,令人心腹絞痛脹滿,氣沖心胸,不即治,亦殺人,救之方。
灸鼻人中三十壯,令切鼻柱下也,以水漬粳米,取汁一二升,飲之。口已噤者,以物強發之。
又方 搗墨,水和,服一錢匕。
又方 以銅器若瓦器,貯熱湯,器著腹上;轉冷者,撤去衣,器親肉;大冷者,易以熱湯,取愈則止。
又方 以三重衣著腹上,銅器著衣上,稍稍,少許茅于器中燒之,茅盡益之,勿頓多也,取愈乃止。
又方 以繩橫度其人口,以度其臍,去四面各一處,灸各三壯,令四火俱起,瘥。
又方 橫度口中,折之令上,頭著心下,灸下頭五壯。
又方 真丹方寸匕,蜜三合,和服。口噤者,折齒下之。
扁鵲治忤有救卒符並服鹽湯法,恐非庸世所能,故不載。而此病即今人所謂中惡者,與卒死鬼擊亦相類,為治皆參取而用之已死者。
搗生菖蒲根,絞取汁,含之,立瘥。
卒忤,停尸不能言者。桔梗(燒)二枚,末之,服。
又方 末細辛、桂,分等,納口中。
又方 雞冠血和真珠,丸如小豆,納口中,與三四枚,瘥。
若卒口噤不開者。末生附子,置管中,吹納舌下,即瘥矣。
又方 人血和真珠,如梧桐子大,二丸,折齒納喉中,令下。
華佗卒中惡、短氣欲死。灸足兩拇指上甲后聚毛中,各十四壯,即愈。未瘥,又灸十四壯。前救卒死方,三七壯,已有其法。
又張仲景諸要方 麻黃四兩,杏仁七十枚,甘草一兩。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令咽之。通治諸感忤。
又方 韭根一把,烏梅二十個,茱萸半斤。以水一斗煮之,以病患櫛納中三沸,櫛浮者生,沉者死。煮得三升,與飲之。
又方 桂一兩,生姜三兩,梔子十四枚,豉五合。搗,以酒三升,攪,微煮之,味出去滓,頓服取瘥。
飛尸走馬湯 巴豆二枚,杏仁二枚。合綿纏椎,令碎,著熱湯二合中,指捻令汁出,便與飲之,炊間頓下飲,瘥。小量之,通治諸飛尸鬼擊。
又有諸丸散,並在備急藥中。客者,客也;忤者,犯也,謂客氣犯人也。此蓋惡氣,治之多愈,雖是氣來鬼鬼毒厲之氣,忽逢觸之其衰歇,故不能如自然惡氣治之,入身而侵克臟腑經絡,瘥后,猶宜更為治,以消其余勢,不爾,亟終為患,令有時輒發。
附方《外台秘要》治卒客忤,停尸不能言。細辛、桂心,等分,納口中。
又方 燒桔梗二兩,末。米飲服,仍吞麝香如大豆許,佳。
《廣利方》治卒中客忤垂死。麝香一錢。重研,和醋二合,服之,即瘥。
治卒得鬼擊方第四
[编辑]鬼擊之病,得之無漸卒著,如人力刺狀,胸脅腹內,絞急切痛,不可抑按,或即吐血,或鼻中出血,或下血,一名鬼排。治之方。
灸鼻下人中一壯,立愈。不瘥,可加數壯。
又方 升麻、獨活、牡桂,分等。末,酒服方寸匕,立愈。
又方 灸臍下一寸,二壯。
又方 灸臍上一寸,七壯,及兩踵白肉際,取瘥。
又方 熟艾如鴨子大,三枚。水五升,煮取二升,頓服之。
又方 鹽一升,水二升。和攪飲之,並以冷水 之。勿令即得吐,須臾吐,即瘥。
又方 以粉一撮,著水中攪。飲之。
又方 以淳酒吹納兩鼻中。
又方 斷白犬一頭,取熱犬血一升。飲之。
又方 割雞冠血以瀝口中,令一咽,仍破此雞以 心下,冷乃棄之于道邊。得烏雞彌佳,妙。
又方 牛子屎一升。酒三升,煮服之。大牛亦可用之。
又方 刀鞘三寸。燒末,水飲之。
又方 燒鼠屎末服,如黍米不能飲之,以少水和納口中。
又有諸丸散,並在備急藥條中。今巫實見人忽有被鬼神所擺拂者,或犯其行伍,或遇相觸突,或身神散弱,或愆負所貽,輕者因而獲兔,重者多見死亡,猶如燕簡輩事,非為虛也,必應死,亦不可,要自不得不救爾。
附方《古今錄驗》療妖魅貓鬼病患不肯言鬼方。鹿角屑搗散,以水服方寸匕,即言實也。
治卒魘寐不寤方第五
[编辑]臥忽不寤,勿以火照,火照之殺人,但痛嚙其踵及足拇指甲際,而多唾其面,即活。又治之方。
末皂角,管吹兩鼻中,即起。三四日猶可吹。又以毛刺鼻孔中,男左女右,輾轉進之。
又方 以蘆管吹兩耳,並取病患發二七莖,作繩納鼻孔中,割雄雞冠取血,以管吹入咽喉中,大效。
又方 末灶下黃土,管吹入鼻中。末雄黃並桂,吹鼻中,並佳。
又方 取井底泥涂目畢,令人垂頭于井中,呼其姓名,即便起也。
又方 取韭搗,以汁吹鼻孔。冬月可掘取根,取汁灌于口中。
又方 以鹽湯飲之,多少約在意。
又方 以其人置地,利刀畫地,從肩起,男左女右,令周面以刀鋒刻病患鼻,令入一分,急持勿動,其人當鬼神語求哀,乃問,阿誰,何故來,當自乞去,乃以指滅向所畫地,當肩頭數寸,令得去,不可不具詰問之也。
又方 以瓦甑覆病患面上,使人疾打,破甑,則寤。
又方 以牛蹄或馬蹄,臨魘人上。亦可治卒死。青牛尤佳。
又方 搗雄黃,細篩,管吹納兩鼻中。桂亦佳。
又方 菖蒲末,吹兩鼻中,又末納舌下。
又方 以甑帶左索縛其肘后,男左女右,用余稍急絞之,又以麻縛腳,乃詰問其故,約敕解之。令一人坐頭守,一人于戶內呼病患姓名,坐人應曰諾,在便蘇。
卒魘不覺。灸足下大趾聚毛中,二十一壯。
人喜魘及惡夢者。取火死灰,著履中,合枕。
又方 帶雄黃,男左女右。
又方 灸兩足大趾上聚毛中,灸二十壯。
又方 用真麝香一字于頭邊。
又方 以虎頭枕尤佳。
辟魘寐方。取雄黃如棗核,系左腋下。令人終身不魘寐。
又方 真赤 方一赤以枕之。
又方 作犀角枕佳。以青木香納枕中,並帶。
又方 魘治卒魘寐久。書此符于紙,燒令黑,以少水和之,納死人口中,懸鑒死者耳前打之,喚死者名,不過半日,即活。
魘臥寐不寤者,皆魂魄外游,為邪所執,錄欲還未得所,忌火照,火照遂不複入,而有燈光中魘者,是本由明出,但不反身中故耳。
附方《千金方》治鬼魘不寤。皂莢末刀圭,起死人。
治卒中五尸方第六
[编辑]五尸者(飛尸、遁尸、風尸、沉尸、尸注也,今所載方兼治之),其狀腹痛,脹急,不得氣息,上沖心胸,旁攻兩脅,或 塊涌起,或攣引腰脊,兼治之方。
灸乳后三寸,十四壯,男左女右。不止,更加壯數,瘥。
又方 灸心下三寸,六十壯。
又方 灸乳下一寸,隨病左右,多其壯數,即瘥。
又方 以四指尖其痛處,下灸指下際數壯,令人痛,上爪其鼻人中,又爪其心下一寸,多其壯,取瘥。
又方 破雞子白,頓吞之。口閉者,納喉中搖頓令下,立瘥。
又方 破雞子白,頓吞七枚。不可,再服。
又方理商陸根,熬以囊貯,更番熨之,冷複易。雖有五尸之名,其例皆相似,而有小異者(飛尸者,游走皮膚,洞穿臟腑,每發刺痛,變作無常也;遁尸者,附骨入肉,攻鑿血脈,每發不可得近,見尸喪、聞哀哭便作也;風尸者,淫躍四肢,不知痛之所在,每發昏恍,得風雪便作也;沉尸者,纏結臟腑,沖心脅,每發絞切,遇寒冷便作也;尸注者,舉身沉重,精神錯雜,常覺廢,每節氣改變,輒致大惡,此一條別有治后熨也)。凡五尸,即身中死鬼接引也,共為病害,經術甚有消滅之方,而非世徒能用,今複撰其經要,以救其敝方。
雄黃一兩,大蒜一兩。令相和似彈丸許,納二合熱酒中,服之,須臾,瘥。未瘥,更作。
已有 者,常蓄此藥也。
又方 干姜、桂,分等。末之,鹽孔指撮,熬,令青末,合水服之,即瘥。
又方 搗蒺藜子蜜丸服。如胡豆,二丸,日三。
又方 粳米二升。水六升,煮一沸服之。
又方 豬肪八合。銅器煎,小沸,投苦酒八合,相和,頓服,即瘥。
又方 掘地作小坎,水滿中,熟攪,取汁服之。
又方 取屋上四角茅,納銅器中,以三赤,布覆腹,著器布上,燒茅令熱,隨痛追逐,下痒,即瘥。若瓦屋,削取四角柱燒之,亦得極大神良者也。
又方 桂一赤,姜一兩,巴豆三枚。合搗末,苦酒和如泥,以敷尸處,燥,即瘥。
又方 烏臼根(銼)二升。煮令濃,去滓,煎汁,凡五升,則入水一兩,服五合至一升,良。
又方 忍冬莖葉(銼)數斛。煮令濃,取汁煎之,服如雞子一枚,日二三服,佳也。
又方 燒亂發,熬杏仁等分。搗膏,和丸之,酒服,桐子大三丸,日五六服。
又方 龍骨三分,藜蘆二分,巴豆一分。搗,和井花水服如麻子大,如法丸。
又方 漆葉曝干。搗末,酒服之。
又方 鼉肝一具。熟煮,切。食之令盡,亦用蒜薤。
又方 斷鱉頭燒末。水服,可分為三度,當如肉者,不盡,后發更作。
又方 雄黃一分,梔子十五枚,芍藥一兩。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又方 梔子二七枚,燒末服。
又方 干姜、附子各一兩,桂二分,巴豆三十枚(去心,並生用)。搗篩,蜜和搗萬杵,服二丸,如小豆大。此藥無所不治。
又飛尸入腹刺痛死方。凡犀角、射罔、五注丸,並是好藥,別在大方中。治卒有物在皮中,如蝦蟆,宿昔下入腹中,如杯不動搖,掣痛不可堪,過數日即煞人方。
巴豆十四枚,龍膽一兩,半夏、土瓜子各一兩,桂一斤半。合搗碎,以兩布囊貯,蒸熱,更番以熨之,亦可煮飲,少少服之。
此本在雜治中,病名曰陰尸,得者多死。
治尸注鬼注方第七
[编辑]尸注、鬼注病者,葛云,即是五尸之中尸注,又挾諸鬼邪為害也。其病變動,乃有三十六種至九十九種,大略使人寒熱、淋瀝、恍恍、默默,不的知其所苦,而無處不惡,累年積月,漸就頓滯,以至于死,死后複傳之旁人,乃至滅門。覺知此候者,便宜急治之,方。
取桑樹白皮,曝干,燒為灰,得二斗許,著甑中蒸,令氣浹便下,以釜中湯三四斗,淋之又淋,凡三度,極濃止。澄清取二斗,以漬赤小豆二斗一宿,曝干,干複漬灰,汁盡止。
乃濕蒸令熟,以羊肉若鹿肉作羹,進此豆飯,初食一升至二升取飽,滿微者三四斗,愈極者七八斗,病去時體中自覺,疼痒淫淫。或若根本不拔,重為之,神驗也。
又方 桃仁五十枚。破,研,以水煮取四升,一服盡。當吐,吐病不盡,三兩日更作。
若不吐,非注。
又方 杜蘅一兩,莖一兩,人參半兩許,瓠子二七枚,松蘿六銖,赤小豆二七枚。搗末,散,平旦溫服方寸匕,晚當吐百種物。若不盡,后更服之也。
又方 獺肝一具。陰干,搗末,水服方寸匕,日三。一具未瘥,更作。姚云神良。
又方 朱砂、雄黃各一兩,鬼臼、 草各半兩,巴豆四十枚(去心皮),蜈蚣兩枚。搗,蜜和丸服,如小豆,不得下,服二丸。亦長將行之。姚氏,燒發灰、熬杏仁紫色分等。搗如脂,豬脂和酒服,梧桐子大,日三服,瘥。
又有華佗狸骨散、龍牙散、羊脂丸諸大藥等,並在大方中,及成帝所受淮南丸,並療疰易滅門,女子小兒多注車、注船、心悶亂、頭痛吐,有此疹者宜辟方。
車前子、車下、李根皮、石長生、徐長卿各數兩,分等。粗搗,作方囊,貯半合,系衣帶及頭。若注船,下暴KT ,以和此共帶之,又臨入船,刻取此船,自燒作屑,以水服之。
附方《子母秘錄》治尸注。燒亂發如雞子大。為末,水服之,瘥。
《食醫心鏡》主傳尸、鬼氣、咳嗽、 癖、注氣,血氣不通,日漸羸瘦。方︰桃仁一兩,去皮尖,杵碎。以水一升半煮汁,著米煮粥,空心食之。
治卒心痛方第八
[编辑]治卒心痛。桃白皮煮汁。宜空腹服之。
又方 桂末若干、姜末二藥,並可單用,溫酒服方寸匕,須臾,六七服,瘥。
又方 驢屎,絞取汁五六合。及熱頓服,立定。
又方 東引桃枝一把,切。以酒一升,煎取半升,頓服,大效。
又方 生油半合,溫服,瘥。
又方 黃連八兩。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溫服五合,每日三服。
又方 當戶以坐,若男子病者,令婦人以一杯水以飲之;若婦人病者,令男子以一杯水以飲之。得新汲水尤佳。又以蜜一分,水二分,飲之,益良也。
又方 敗布裹鹽如彈丸。燒令赤,末,以酒一盞服之。
又方 煮三沸湯一升,以鹽一合攪,飲之。若無火作湯,亦可用水。
又方 閉氣忍之數十度,並以手大指按心下宛宛中,取愈。
又方 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之。若為客氣所中者,當吐之虫物。
又方 苦酒一杯,雞子一枚。著中合攪,飲之。好酒亦可用。
又方 取灶下熱灰,篩去炭分,以布囊貯,令灼灼爾。便更番以熨痛上,冷,更熬熱。
又方 蒸大豆,若煮之,以囊貯。更番熨痛處,冷複易之。
又方 切生姜若干姜半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又方 灸手中央長指端三壯。
又方 好桂,削去皮。搗篩,溫酒服三方寸匕。不瘥者,須臾,可六七服。無桂者,末干姜,佳。
又方 橫度病患口折之,以度心厭下,灸度頭三壯。
又方 盡地作五行字,撮中央土,以水一升,攪飲之也。
又方 吳茱萸二升,生姜四兩,豉一升。酒六升,煮三升半。分三服。
又方 人參、桂心、梔子(擘)、甘草(炙)、黃芩各一兩。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奇效。
又方 桃仁七枚,去皮尖,熟,研。水合頓服,良。亦可治三十年患。
又方 附子二兩(炮),干姜一兩。搗,蜜丸。服四丸,如梧子大,日三。
又方 吳茱萸一兩半,干姜,準上桂心一兩,白術二兩,人參、橘皮、椒(去閉口及子、汗)、甘草(炙)、黃芩、當歸、桔梗各一兩,附子一兩半(炮)。搗,篩,蜜和為丸,如梧子大。日三,稍加至十丸、十五丸,酒飲下,飯前食后任意,效驗。
又方 桂心八兩。水四升,煮取一升。分三服。
又方 苦參三兩,苦酒升並。煮取八合,分再服。亦可用水無煮者,生亦可用。
又方 龍膽四兩。酒三升,煮取一升半。頓服。
又方 吳茱萸五合,桂一兩。酒二升半,煎取一升,分二服,效。
又方 吳茱萸二升,生姜四兩,豉一升。酒六升,煮取二升半,分為三服。
又方 白雞一頭,治之如食法。水三升,煮取二升,去雞煎汁,取六合,納苦酒六合,入真珠一錢,複煎取六合,納末麝香如大豆二枚。頓服之。
又方 桂心、當歸各一兩,梔子十四枚。搗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五服。亦治久心病發作有時節者也。
又方 桂心二兩,烏頭一兩。搗,篩,蜜和為丸。一服如梧子大三丸,漸加之。
暴得心腹痛如刺方。苦參、龍膽各二兩,升麻、梔子各三兩。苦酒五升,煮取二升,分二服。當大吐,乃瘥。
治心疝發作,有時激痛難忍方。真射 、吳茱萸分等。搗末,蜜和丸,如麻子。服二丸,日三服。勿吃熱食。
又方 灸心鳩尾下一寸,名巨闕,及左右一寸,並百壯。又與物度頸及度脊如之,令正相對也,凡灸六處。
治久患常痛,不能飲食,頭中疼重方。烏頭六分,椒六分,干姜四分。搗末,蜜丸。酒飲服,如大豆四丸,稍加之。
又方 半夏五分,細辛五分,干姜二分,人參三分,附子一分。搗末,苦酒和丸如梧子大。酒服五丸,日三服。
治心下牽急懊痛方。桂心三兩,生姜三兩,枳實五枚。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亦可加術二兩、膠飴半斤。
治心肺傷動冷痛方。桂心二兩,豬腎二枚。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 附子二兩,干姜一兩。蜜丸。服四丸如梧子大,日三服。
治心痺心痛方。蜀椒一兩(熬令黃)。末之,以狗心血丸之,如梧子。服五丸,日五服。
治心下堅痛,大如碗邊,如旋 ,名為氣分,飲水所結方。枳實七枚,炙術三兩。水一斗,煮取三升。分為三服。當稍軟也。
若心下百結積,來去痛者方。吳茱萸末一升,真射 如彈丸一枚。合搗,以雞子白和丸,丸如小豆大。服二丸,即瘥。
治心痛多唾,似有虫方。取六畜心,生切作十四臠,刀縱橫各割之,以真丹一兩,粉肉割中。旦悉吞之,入雄黃、麝香,佳。
飢而心痛者,名曰飢疝。龍膽、附子、黃連分等。搗篩。服一錢匕,日三度服之。
附方《藥性論》主心痛、中惡或連腰臍者。鹽如雞子大。青布裹燒赤,納酒中。頓服,當吐惡物。
《拾遺》序,延胡索止心痛,末之,酒服。
《聖惠方》治久心痛,時發不定,多吐清水,不下飲食。以雄黃二兩,好醋二升,慢火煎成膏,用干蒸餅,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姜湯下。
又方 治九種心痛妨悶。用桂心一分為末,以酒一大盞,煎至半盞,去滓,稍熱服,立效。
又方 治寒疝心痛,四肢逆冷,全不飲食。用桂心二兩為散。不計時候,熱酒調下一錢匕。
《外台秘要》治卒心痛。干姜為末。水飲調下一錢。
又方 治心痛。當歸為末。酒服方寸匕。
又《必效》治 心痛。熊膽如大豆。和水服,大效。
又方 取鰻鱺魚,淡炙令熟。與患人食一二枚,永瘥。飽食彌佳。
《經驗方》治四十年心痛不瘥。黍米,淘汁。溫服,隨多少。
《經驗后方》治心痛。姜黃一兩,桂穰三兩。為末,醋湯下一錢匕。
《簡要濟眾》治九種心痛,及腹脅積聚滯氣。筒子干漆二兩。搗碎,炒煙出,細研,醋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熱酒下,醋湯亦得,無時服。
姚和眾治卒心痛。郁李仁三七枚,爛嚼,以新汲水下之,飲溫湯尤妙。須臾痛止,卻煎薄鹽湯熱呷之。
《兵部手集》治心痛不可忍,十年五年者,隨手效。以小蒜釅醋煮,頓服之,取飽。不用著鹽。
治卒腹痛方第九
[编辑]治卒腹痛方。書舌上作風字,又畫紙上作兩蜈蚣相交,吞之。
又方 搗桂末,服三寸匕。苦酒、人參、上好干姜亦佳。
又方 粳米二升。以水六升,煮二七沸。飲之。
又方 食鹽一大把。多飲水送之,忽當吐,即瘥。
又方 掘土作小坎,水滿飲中,熟攪取汁。飲之。
又方 令人騎其腹,溺臍中。
又方 米粉一升。水二升,和飲。
又方 使病患伏臥,一人跨上,兩手抄舉其腹,令病患自縱重輕舉抄之,令去床三尺許,便放之,如此二七度止。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從龜尾至頂乃止。未愈,更為之。
又方 令臥枕高一尺許,拄膝使腹皮 氣入胸,令人抓其臍上三寸便愈。能干咽吞氣數十遍者彌佳。此方亦治心痛,此即伏氣。
治卒得諸疝,小腹及陰中相引,痛如絞,自汗出欲死方。搗沙參末,篩,服方寸匕,立瘥。
此本在雜治中,謂之寒疝,亦名陰疝,此治不瘥,可服諸利丸下之,作走馬湯亦佳。
治寒疝腹痛,飲食下唯不覺其流行方。椒二合,干姜四兩。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納飴一斤,又煎取半分,再服,數數服之。
又方 半夏一升,桂八兩,生姜一升。水六升,煮取二升。分為三服。
治寒疝,來去每發絞痛方。吳茱萸三兩,生姜四兩,豉二合。酒四升,煮取二升。分為二服。
又方 附子一枚,椒二百粒,干姜半兩,半夏十枚,大棗三十枚,粳米一升。水七升,煮米熟。去滓,一服一升,令盡。
又方 肉桂一斤,吳茱萸半升。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
又方 牡蠣、甘草、桂各二兩。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再服。
又方 宿烏雞一頭(治如食法),生地黃七斤。合細銼之,著甑蔽中蒸,銅器承。須取汁,清旦服,至日晡令盡。其間當下諸寒癖訖,作白粥漸食之。久疝者,下三劑。
附方《博濟方》治冷熱氣不和,不思飲食,或腹痛 刺。山梔子、川烏頭等分。生搗為末,以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炒生姜湯下。如小腸氣痛,炒茴香、蔥酒任下二十丸。
《經驗方》治元藏氣發,久冷腹痛虛瀉。
應急大效玉粉丹 生硫黃五兩,青鹽一兩,以上袞細研,以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熱酒空心服,以食壓之。
《子母秘錄》治小腹疼,青黑,或亦不能喘。苦參一兩。醋一升半,煎八合,分二服。
《聖惠方》治寒疝,小腹及陰中相引痛,自汗出。以丹參一兩,杵為散。每服熱酒調下二錢匕,佳。
治心腹俱痛方第十
[编辑]治心腹俱脹痛,短氣欲死或已絕方。取梔子十四枚,豉七合。以水二升,先煮豉取一升二合,絞去滓,納梔子,更煎取八合,又絞去滓,服半升,不愈者盡服之。
又方 浣小衣。飲其汁一二升,即愈。
又方 桂二兩(切)。以水一升二合,煮取八合。去滓,頓服。無桂者,著干姜亦佳。
又方 烏梅二七枚。以水五升煮一沸,納大錢二七枚,煮得二升半。強人可頓服,羸人可分為再服,當下便愈。
又方 茱萸二兩,生姜四兩。豉三合,酒四升,煮取二升。分為三服,即瘥。
又方 干姜一兩,巴豆二兩。搗蜜丸。一服如小豆二丸,當吐下,瘥。
治心腹相連常脹痛方。野狼毒二兩,附子半兩。搗。篩,蜜丸如梧子大。日一服一丸;二日二丸;三日后服三丸,再一丸;至六日,服三丸,自一至三以常服,即瘥。
又方 吳茱萸一合,干姜四分,附子、細辛、人參各二分。搗篩,蜜丸如梧子大。服五丸,日三服。
凡心腹痛,若非中惡霍亂,則是皆宿結冷熱所為。今此方可采以救急,瘥后,要作諸大治,以消其根源也。
附方《梅師方》治心腹脹堅,痛悶不安,雖未吐下欲死。以鹽五合,水一升,煎令消,頓服,自吐下,食出即定。不吐更服。
孫真人方治心腹俱痛。以布裹椒薄注上火熨,令椒汗出,良。
《十全方》,心脾痛。以高良姜(細銼,炒)杵末,米飲調下一錢匕立止。
治卒心腹煩滿方第十一
[编辑]治卒心腹煩滿,又胸脅痛欲死方。以熱湯令灼灼爾,漬手足,複易秘方。
又方 青布方寸,鹿角三分,亂發灰二錢匕。以水二升,煮令得一升五合。去滓,盡服之。
又方 銼薏苡根,濃煮取汁。服三升。
又方 取比輪錢二十枚,水五升,煮取三沸。日三服。
又方 搗香菜汁,服一二升。水煮干姜亦佳。
又方 即用前心痛梔子豉湯法,瘥。
又方 黃芩一兩,杏仁二十枚,牡蠣一兩。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
治厥逆煩滿常欲嘔方。小草、桂、細辛、干姜、椒各二兩,附子二兩(炮)。搗,蜜和丸,服如桐子大四丸。
治卒吐逆方。灸乳下一寸,七壯,即愈。
又方 灸兩手大拇指內邊爪后第一文頭各一壯,又灸兩手中央長指爪下一壯,愈。
此本雜治中,其病亦是痰壅霍亂之例,兼宜依霍亂條法治之。人卒在此上條,患者亦少,皆因他病兼之耳。或從傷寒未複,或從霍亂吐下后虛燥,或是勞損服諸補藥痞滿,或觸寒熱邪氣,或食飲協毒,或服藥失度,並宜各循其本源為治,不得專用此法也。
附方《千金方》治心腹脹,短氣。以草豆蔻一兩,去皮為末。以木瓜生姜湯下半錢匕。
《斗門方》治男子女人久患氣脹心悶,飲食不得,因食不調,冷熱相擊,致令心腹脹滿方。濃朴火上炙令干,又蘸姜汁炙,直待焦黑為度。搗篩,如面。以陳米飲調下,二錢匕,日三服良。亦治反胃止瀉,甚妙。
《經驗方》治食氣遍身黃腫,氣喘,食不得,心胸滿悶。
不蛀皂角(去皮子,涂好醋,炙令焦,為末)一錢匕,巴豆七枚(去油膜)。二件以淡醋及研好墨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食后陳橘皮湯下,日三服,隔一日增一丸,以利為度。
如常服,消酒食。
《梅師方》治腹滿不能服藥。煨生姜,綿裹,納下部中,冷即易之。
《聖惠方》治肺臟壅熱煩悶。新百合四兩。蜜半盞,和蒸令軟。時時含一棗大,咽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