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八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一百八 廣西三 梧州府 潯州府 下一卷▶

梧州府

[编辑]

梧州府,東至廣東德慶州百九十里,南至廣東高州府五百二十里,西至潯州府三百八十里,北至平樂府三百九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五百八十里,至京師八千二百六十二里。

禹貢》荊州徼外地,周爲百粵地,秦屬桂林郡,漢初屬南越,趙陀封其族趙光爲蒼梧王,即此。元鼎六年置蒼梧郡,元封五年兼置交州,領郡七。理於此。後漢因之。孫吳亦曰蒼梧郡,交州移治番禺,孫皓時又移龍編。晉以後因之。梁屬成州。隋平陳,蒼梧郡廢,改州曰封州,大業初仍置蒼梧郡。梁置州於封川縣,隋州郡皆仍舊治,而以蒼梧爲屬縣。唐平蕭銑改置梧州,治蒼梧縣。天寶初曰蒼梧郡,乾元初復曰梧州。五代初屬於湖南,漢乾祐三年入於南漢。宋仍曰梧州,亦曰蒼梧郡。元曰梧州路,明初改爲梧州府。今領州一,縣九。
府地總百粵,山連五嶺,唇齒湖、湘,噤喉桂、廣。漢以交州治廣信,控南服之要會。明制亦設重臣於此,固兩粵之襟帶。形勢所關,古今一轍矣。蘇氏曰:「蒼梧爲兩粵都會,北自灕江建瓴而下,西則牂牁及鬱合爲巨浸,綰轂三江之流而注之大壑。故論西則桂林爲堂奧,而蒼梧爲門户;論東則南海爲腹心,而蒼梧爲咽喉,控上游而據要害,其指顧便也。」《山堂雜論》曰:「梧州居兩粵之中,自西而東者至梧州則廣東之藩籬壞,自東而西者,至梧州則廣西之心腹傾,所謂地利者,非與?雖然攻守之勢有內外之分焉,提兵壓敵,利在深入,則攻在梧州可也;蠻左窺伺,釁生於內,居中肆應,以時撲滅,則守在梧州可也。若欲以一隅之地,動天下之權,臨戰合刃,惟敵是求,則兩廣之形勝不盡在梧州也。籌兩粵者,當知所折衷矣。」

蒼梧縣,附郭。漢置廣信縣,爲蒼梧郡治,後漢及晉、宋、齊皆因之。隋郡廢,改縣曰蒼梧,屬封州,尋屬蒼梧郡。唐武德四年置梧州治此,自是皆爲州郡治。今編户三十三里。

廣信城,在今府治東。漢置。自三國吳以來,皆因而不改。《城邑攷》:「府舊城,在大雲山麓,東北跨山,西南兩面皆臨江。宋開寶六年磚築。皇祐四年寇毀。至和二年重築。明朝洪武二十二年因舊址增拓,三面環濠,北因山險。正統十年毀,十一年重修。天順八年成化三年皆繕治。四年復增築甕城門樓,稱爲雄壯。正德初及萬曆五年以後,修葺不一。有門五,城周四里有奇。
猛陵廢縣,府西北百里。漢縣,屬蒼梧郡,晉、宋以後因之,隋廢。蕭銑復置。唐初屬藤州。貞觀八年屬梧州,改曰孟陵。乾化四年馬殷奏隸桂州,尋復舊。宋開寶四年省入蒼梧。○戎城廢縣,在府西南二十里大江南岸。晉置遂成縣,屬蒼梧郡,宋以後因之。隋開皇十一年改曰戎成縣,屬藤州。唐永徽中改屬梧州,光化四年馬殷表隸桂州,尋復舊。宋仍屬梧州,熙寧四年省爲戎墟鎮。志云:府南二十里有戎墟渡,當大江南岸,上通長洲,故縣蓋置於此。
寧新廢縣,在府東南。蕭齊置寧新縣,屬蒼梧郡,蓋析廣信地置。梁、陳因之,隋廢。志訛爲新寧。或曰縣蓋在廣東封川縣境內,今府南十五里即封川縣界。又《城冢記》:「蒼梧西南有農城廢縣,晉置,屬蒼梧郡,劉宋初廢。」《郡國志》云:「其地有銅山、銅湖、銅丘,今堙。」○廢歌羅城,志云:在府西南六十里。隋開皇中李賢所築以屯兵處,久廢。
大雲山,在城東北隅,盤迴高聳。其下爲三台山,郡之主山也。上有扶虎巖,亦名大蟲山,一名大靈山。《搜神記》謂扶南王范尋養虎之所。今其巖蟠結危聳,爲一山之勝。○火山,在城南隔江二里上。有光如火,其下水深無際,今亦名沖霄山。又石英山,在府城西桂江上。宋時產石英充貢。志云:府東南八里大江濱有蘇山,以宋蘇軾南遷時泊舟山下而名。
立山,府西十五里。東臨大江,山坂平衍,西極險阨,有徑通藤縣。山下有三公坡,成化初督臣韓雍集大僚講武於此,因名。○通星山,在府北六十里。山高聳,可以望遠。
大江,在府城南,黔、鬱二水相合東流,至此合於桂江,謂之三江口。三江同流,水勢浩衍,故曰大江。又桂江,在府城西。自平樂府昭平縣流經此,至城西南合大江。俱詳見前大川及《川瀆異同》。
思良江,府北二十里,亦名思賢水,又有峽山水合焉,南流入於桂江。○東安水,在府北四十里,東南流入廣東封川縣界注於大江。又北有江簡水,亦南流入於大江。
繋龍洲,府東七里大江中,亦名七里洲。一峰卓立,林木深秀,江漲時洲獨不沒,亦名浮洲。水口有浮橋。○長洲,在府西七里大江中。縱三十里,橫三里,民居甚繁。自此溯流而上,又有思恩、思化等洲,皆在江中,俱有居民林木。
灕水關,在城西南。《漢志》蒼梧郡有灕水關,即此。今堙。○大雲關,在府東二里。府西二里又有掃雲關。又鎮南關,在府南火山上。府西南三十里又有耀武關。志云:府西二十里有下岸關,關北十里有揚威關。以上六關,俱成化六年督臣韓雍築,以控扼要衝。
長行鎮,府東七里。舊有長行巡司,置於長行鄉,洪武二年移置於此。又府境須羅鄉有羅粒砦巡司,洪武中置。又東安沙村有東安鄉巡司,正德六年置。○澄海營在府城西北,元初土軍所居,明朝洪武十二年廢。今閱武營在府城西南隔江五里。
府門驛。在府城西南德政門外,遞運所亦置於此。志云:所舊置於城北雲山門外江濱,萬曆三年改所爲提舉司,移建遞運所於此。稍西爲稅課司。又有龍江驛,在蒼梧縣治西北。○武竈渡,在府西遞運所前桂江之側。又沖霄渡,在稅課司前。潘田渡,在城南五里。五兩渡在城東二十里。又府西二十里有平浪渡,六十里有龍江渡,八十里爲古欖渡,百里曰觀音渡。皆大江津要也。

藤縣,府西八十里。西南至容縣二百四十里,西至潯州府平南縣百四十里。漢猛陵縣地,晉爲安沂縣地,義熙中析置夫寧縣,屬永平郡。蕭齊徙郡治此,梁兼置石州,陳因之。隋平陳郡廢,改州曰藤州,又改縣曰永平縣。大業初復改州曰永平郡。唐武德四年仍置藤州,治永平縣。貞觀中改縣曰鐔津,天寶初又改藤州曰感義郡,乾元初復爲藤州。五代時屬於南漢。宋仍曰藤州,元因之,明朝洪武十一年以州治鐔津縣省入,復改州爲縣。今編户四十四里。

鐔津廢縣,在縣治東北。晉置夫寧縣,隋曰永平,唐曰鐔津。《元志》:「藤州治鐔津,舊在大江東岸,宋徙治於西岸。」是也。明初縣廢。《城邑攷》:「舊城在大江之南、繡江之西。元至順三年因舊址修築。明朝宣德間復築土城,天順四年爲寇所毀,五年重修,甃以磚石。成化初又爲寇所陷,二年增築,其東、北隅,皆濱大江。隆慶、萬曆間皆嘗修繕,崇禎九年又復營葺。周二里有奇。」
安沂廢縣,縣南百二十里。志云:晉昇平五年分蒼梧郡立永平郡,治安沂縣。宋因之。齊移郡治夫寧,安沂屬焉。梁改縣曰安基,置建陵郡。隋平陳郡廢,縣屬藤州。唐初因之。貞觀七年改屬泰州。明年,爲泰州治,又改州曰燕州。十八年州廢,仍屬藤州。二十三年縣廢,尋改置安昌縣,至德二載改曰義昌縣。南漢因之。宋開寶三年省入鐔津縣。明正統十二年設義昌巡司,成化八年革。又感義廢縣,在縣西百二十里。隋開皇十九年置淳民縣,屬藤州。《隋志》作「淳人」,避唐太宗諱也。唐武德七年改曰感義縣,仍屬藤州。宋開寶三年廢入鐔津縣。
寧風廢縣,縣西百里。唐貞觀五年置寧風縣,屬燕州。七年徙州治此,更曰泰州。八年又徙州治安基,改曰燕州,縣仍屬焉。十八年州廢,縣屬藤州。宋開寶三年廢。○長恭廢縣,在縣西七十里。唐貞觀二年置長恭及泰川、池陽、龍陽四縣,屬燕州,尋移州治長恭。五年復增置新樂、寧風、梁石、羅風四縣,又徙州治寧風,改池陽曰承恩,而省長恭入寧風。八年省龍陽、承恩,後又省新樂、梁石、羅風等縣。皆在今縣境。又隋安廢縣,在縣南;又東南曰賀川廢縣;俱隋開皇十九年置,屬藤州。唐貞觀末年俱廢。
東山,縣東一里繡江東岸。相傳唐李靖南征,嘗駐師於此。今山上有衛公祠。又南山,在縣南二里繡江南岸。山勢聳秀,頂平如砥。相接者曰石壁山,巖巒相倚,下瞰重淵。亦名赤壁,以石色皆赤也。又東南曰石人山,去縣三里。山勢峭拔,上有巨石,遠望如人。志云:縣西北五里隔江有谷山,高出衆山之上,一名西山。
龍驤山,縣南七里。數峰聳列,下瞰清流。晉龍驤將軍陳隱鎮此郡,嘗駐兵其下,因名。又登嶼山,在縣西十五里。二山南北對峙江中,蒼翠相望。縣西九十里又有六爻山,山形六疊如卦爻然。山足爲十二磯,絡繹相屬,與白馬堡對峙,爲峽寇出沒處。
靈山,縣東南百餘里。巖石險巇,路徑懸絕,林木陰翳,傜蠻巢窟也。又勾刀山,在縣西南竇家砦北,岧嶢峻絕,猨猴所不能踰。萬曆初剗石爲梯磴,南通容縣,山雖險而取徑甚捷。○大燕巖,在縣西三十餘里。雄偉秀麗,下瞰長江。志云:縣西南三十餘里有羅幔嶺,高四五里,周迴如列帳。其巔廣袤十里,有陂塘村落,田產沃饒。又潘洞、都榜、慕寮諸水發源處也。
白藤嶺,縣西南百里。峻拔侵雲,路通容縣。多產白藤,縣以此名。○赤水峽,在縣東六十里。峽南有巖,相傳李白曾過此,謂之李白巖。峽與巖相對壁立,一水中流,林木蔚然,嵐氣朝夕不散。有赤水峽巡司。志云:赤水峽中有金環灘。又縣東南百餘里有天堂嶺,高四五里,上有大池。
藤江,在城東北。黔、鬱二水合流經此。有龍潭灣,甚深闊,亦謂之鐔津,舊縣以此名。江流入縣界亦謂之鐔江也,挾蒙、繡諸川並流入蒼梧縣界。一名彌江,又名劍江。邑志:自縣至郡城陸程八十里,水程百二十里,蓋江流屈曲也。○蒙江,在縣西五十五里。即永安州激江下流也,經五屯所城東亦名五屯江,又東南入於藤江。
繡江,在縣東南。一名北流江,源出廣東高州,流入府境,經北流縣始通舟楫,由容縣經竇家砦至縣城東入於藤江。志云:繡江流入縣境有石城灘,江中隱石橫截如城也。又北流百里有中筶灘,以石嶼屹立中流,江分兩派也。又北四十里爲鴨兒灘,又北五里至城東爲將軍灘,舟行經此,冬月水涸,最爲險阻。○黃華江,在縣西南百二十里。源出廣東信宜縣,至縣境恩澤村入繡江。又縣南百二十里有義昌江,其源一出靈山,一出岑溪縣界,流入繡江。縣南百五十里有潘洞江,源出羅幔嶺;又南十餘里有思羅江,源出容縣大容山;其下流皆入繡江。
慕寮江,縣西十里。源出羅幔嶺,分二流,流二十里而復合入於藤江。又都榜江,在縣西六十里。亦出羅幔嶺至黃丹驛南岸入於鬱江。○黃埇江,在縣東五里;又白石江,在縣東十七里,源出靈山;皆北流入於鬱江。
溻洲,縣東十五里。又東三十里爲托洲,皆在江中,縱橫各數里,有陂池田舍,居民稠密。又登洲,在縣西二十里。中流一峰突峙,高數百尺。又西有思禮、黃鮀等洲,皆有居民勤樹畜,生產頗饒。○蓬塘陂在縣西四十里,又縣南三十里有大埇陂,縣北四十里有合水陂,縣西南義昌鄉有法衝陂,俱有灌溉之利。
馬鞍關,縣南二里,平南、岑溪、容縣舟道所經也。山徑險隘,正統初設關於此,嘉靖末廢。○安靖營,在縣城西。又三江營,在縣北藤江北岸。萬曆十二年置。志云:縣西二十里有登洲營,又縣東十里有黃埇江口營,二十里爲白石江營,皆濱江設險處也。又青草營,在縣南十里。又南十里爲牛灣營。
白石砦,縣西五十里,有巡司。又縣東六十里有赤水鎮巡司,縣南百二十里有竇家砦巡司。志云:舊有周村巡司,在縣南五十里。正統中置,成化中廢。今爲周村堡。又有驛面巡司,在縣西南六十里。廢置同上,即今驛面村。又思羅巡司,在縣南百三十里思羅村。洪武中置,旋廢。
大灣堡,縣西三十里。又西十里爲濛江堡,水道北達五屯所。又石腮堡,在縣西六十里,十二磯堡在縣西八十里,又十里爲白馬堡,西出平南之水道也。又縣西北八十里有標欖堡,東北至平樂府昭平縣二百五十里,西南至五屯所二十里。○苦竹堡在縣南三十里。又縣西南百十里爲嶺頭村堡,又南十里爲三眼堡,南出容縣水道所經也。
藤江驛。在縣治南。又黃丹驛在縣西六十里。雙競驛在縣南百二十里之甘村。志云:竇家砦下舊有金雞驛與雙競驛相近,萬曆初廢。《輿程記》:「自藤江驛歷濛江口白石巡司而至黃丹驛,又西四十里至潯州府平南縣之烏江驛。」

容縣,府西南二百四十里。東北至藤縣二百四十里,東南至廣東信宜縣百八十里。漢合浦縣地,晉初置盪昌縣,屬合浦郡,宋、齊因之。或作宕昌,悞也。梁改曰陰石縣,并置陰石郡。陳廢郡,改縣曰奉化。開皇十九年又改縣曰普寧,屬藤州。唐初屬銅州,尋屬容州,元和中州移治普寧縣。五代初州屬湖南,尋屬南漢。宋仍曰容州,元爲容州路,尋降爲州。明朝洪武十年以州治普寧縣省入,又改州爲縣,屬梧州府。今編户十六里。

普寧廢縣,今縣治。唐初屬容州,州治北流縣。開元中升州爲都督府,嶺南五府之一也。天寶初改曰普寧郡,乾元初復故,元和中移治普寧縣,都督府如故,亦爲容管經略使治。乾寧四年改經略使爲寧遠軍節度。南漢亦曰寧遠軍。宋仍爲普寧郡、寧遠軍。元至元十三年爲容州安撫司,十六年改容州路,尋復降爲州,皆治普寧。致和元年廣西普寧縣僧陳慶安作亂,即此。明初省。《城邑攷》:「今縣城,唐經略使韋丹築。內爲子城,周二里有奇。外城,周十三里。宋咸淳初寇毀,四年重修。元至正十三年寇焚門樓,明朝洪武二年因故址修葺內城,二十二年展築城西,共周四里餘。天順三年復爲賊毀,成化四年修築,以城廣難守,截去東隅。萬曆八年復繕治。皆因內城展築。其外城則遺蹟僅存,惟舊濠如故。」
宕昌廢縣,在縣西。唐武德四年置,因晉、宋舊名,改盪爲宕也。本屬容州,建中三年改屬禺州。唐末廢。又西北有新安廢縣,亦武德四年置,屬銅州,尋屬容州,貞觀十一年省。○渭龍廢縣,在縣西南。唐武德四年析普寧縣置,南漢仍屬容州,宋開寶五年廢。
欣道廢縣,縣東北八十里。隋開皇十五年置安人縣,屬藤州。十八年改曰寧人縣。唐初因之。貞觀二十三年改曰欣道縣,屬容州。宋開寶五年廢。
大容山,縣西北二十五里。高五百餘丈,周圍千餘里。以其迥闊無所不容,因名大容。北流、興業諸縣,鬱林、高、潯諸州分據其麓,皆以此山爲望。南流江出焉。○凌雲山,志云:在縣北十里,以山勢凌雲而名。上多斑竹。又奇嶺山,在縣西南五里。
都嶠山,縣南二十里。山有八峰,曰兜子、馬鞍、八疊、雲蓋、香爐、仙人、中峰、丹竈,而八疊尤奇秀高聳,石徑紆迴,上復軒敞。又有南、北兩洞,皆高廣百餘丈,道書以爲第二十洞天。○天塘山,在縣西南百里。上有塘,水旱潦不增減,因名。《通志》:「山周二百餘里,南接信宜,多竹木。有石竅出泉,流至山下爲池。其西南有龍分山,天塘水出其下,流分九支,因名。」
石梯山,縣南百五十里。路出高州,磴道險狹,如梯上下。○三紐嶺,在縣南百里,崚峋峭險。
容江,在縣南。源出北流縣境之綠藍山,流入境,又東合於繡江。○繡江,在縣西三里。自北流縣流入境,與容江合流,而東入藤縣界。又渭龍江,在縣西南七里。源出天塘,分流爲九,至此復合爲一,下流入於容江。志云:縣北有思登江,又有波羅等江,俱流入容江。
李家陂,縣北半里。思登江匯流處也,溉田甚廣。又縣西二里有蓮塘陂,又西二里有石村陂,縣東有水源陂,皆有灌溉之利。
粉壁砦。縣西南四十里,有巡司。又大洞巡司,在縣東五十里大橫村。又三洲營,在縣東江中三洲上。○自良驛,在縣東北七十里,路出藤縣。

岑溪縣,府西南二百九十里。東至廣東羅定州百九十里,南至廣東信宜縣百五十里,西至容縣九十里。漢猛陵縣地,隋永業縣地,唐武德五年置龍城縣,爲南義州治。貞觀元年州廢,縣屬建州。二年復置義州,五年復廢州,以縣屬南建州。六年復置義州,仍治龍城縣。天寶初改爲連城郡,至德二載改龍城縣曰岑溪,乾元初復改縣曰義州。五代時屬於南漢。宋太平興國初改曰南儀州,熙寧四年州廢,縣隸藤州。元因之,明初改今屬。編户七里有奇。

龍城廢縣,志云:在縣東二十里。唐初置縣於此,後改曰岑溪,宋初遷縣於今治。舊有土城,明朝洪武三年修築,成化十年易以磚。正德十五年築夾城於外,甃以石。萬曆二十四年以城垣湫隘,復議展築。
永業廢縣,縣東四十里。梁置永業郡,尋改爲縣,陳省。隋開皇十六年復置永業縣,屬藤州。唐初改置龍城縣及安義等縣,屬南義州。至德中改安義曰永業。南漢因之。宋省入岑溪縣。今爲永業鄉。又連城廢縣,在縣東北五十里。唐武德五年析瓏州之正義縣置,屬南義州,尋屬義州,宋省。今爲連城鄉。又有義成廢縣,在縣東南。亦武德五年置,乾元中廢。
高城山,在縣南。蟠結高遠,土人以爲石城,嶺有巨石如人立狀。《一統志》:「縣有高城嶺,又有馬頭、太富、登高三嶺。」○都盤山,在縣南二十里。一名羅山。又泠水山,在縣西南三十里。其相接者曰佛子山,兩山拱峙,勢如張翼,爲縣之衛。
烏峽山,縣東北十里。壁立萬仞,險峻可憑。又丁郎山,在縣東十里,以漢孝子丁密而名。下有孝感泉。或訛爲丁蘭山。亦高勝。又要峨山,在縣東百里。崢嶸蒼秀,一名秀峰。○石瀧,在縣北十五里。大石連江,不通舟楫。
皇華江,在縣城南。有二源:一出縣北中西鄉,一出連城鄉。合流經縣北十里皇華山下,因名。南流經縣東,折而西至容縣境,入於繡江。志云:潘洞江,在縣西二十里。源出連城鄉之鳳凰巢,經縣南,亦西入容縣界合於繡江。
仲塘陂,縣東二里,又東八里有大塘陂,又東七里爲赤水陂,皆灌溉所資。又斷河陂,亦在縣東三十里,溉田五十頃。
烏峽鎮,縣西一里。舊置於烏峽山下,後移於此,改爲上里河巡司。
大峒鎮。縣西北五十里。又西十餘里爲北科鎮。《經略志》:「岑溪縣西北有下七山,介蒼梧、藤縣間,有平田、黎峒、白板、孔密等三十七巢。東南爲六十三山,有孔亮、陀田、桑園、古欖、魚脩、白碟等百餘巢,與粵東羅旁相聯絡。巖嶺高險,林巒環匝,數百里無日色。賊傜據險爲亂,弘治中四征不克。嘉靖初七山賊叛,征之無功。三十二年撫臣應檟發兵潛襲七山,賊被創,自是稍戢,而六十三山賊甚熾。時粵東羅旁賊方煽亂江上,岑溪、容縣諸賊俱爲羽翼。萬曆初督臣凌雲翼平羅旁,岑溪、容縣賊俱乞降,乃於岑溪縣西北數十里大峒鎮設參將,築城駐守。鎮西爲北科鎮,募兵耕屯。其地又設連城、北科、七山、六雲諸鎮,分兵列戍,聯絡岑溪西境。後漸怠玩,二十三年賊復熾。會粵東亡命浪賊數百潛入七山誘結諸傜爲亂。二十四年浪賊屠乾廂村,傜人應之,侵掠諸村,邑民震恐,因發官兵討之,賊懼,顧自歸。會北科賊復叛,與七山、孔亮山賊合,勢甚張,督臣陳大科等調兩粵兵合進,前鋒從小徑登孔亮山,賊敗走。賊初恃六十三山奇險,王師必不能至,至是膽喪,望風逃潰,追至魚脩、白碟,復大敗之。賊潛遁車灘,我兵乘之,賊溺死無算。於是窮搜諸穴,岑溪遂平。」《藤縣志》:「北科、七山二鎮,萬曆三十一年改屬藤縣。」

懷集縣,府東北百五十里,東北至廣東開建縣百里,北至平樂府賀縣二百七十里。本漢南海郡四會縣地,晉元熙中置懷遠縣,屬新會郡。宋改置懷集縣。沈約《志》:「本四會縣之銀屯鄉,元嘉十三年分爲縣,屬綏建郡。」齊、梁因之。隋平陳屬封州。大業初屬南海郡。唐武德五年置威州治焉。貞觀初州廢,屬南綏州,十三年改屬廣州。南漢因之。宋仍屬廣州。元至元十五年改屬賀州。明朝洪武十年改今屬。編户四里。

懷遠廢縣,縣東二十里。志云:晉末所置縣也,宋改置今縣。今其地名古城營。《城邑攷》:「今縣城,洪武三十年築土城,成化四年易以磚石。弘治七年潦水崩頹,尋復𦵶。隆慶五年復爲潦水所毀,萬曆九年修葺,即今城也。
洊水廢縣,在縣西北六十五里。漢封陽縣,屬蒼梧郡,晉屬臨賀郡,宋,齊因之。隋平陳屬封州,唐武德五年置齊州,又析置宣樂、宋昌二縣。貞觀初省州,復以二縣併入,屬綏州。十三年改屬廣州。至德二載改曰洊水。宋開寶五年廢入懷集縣。《名勝志》:「今縣西西水里斤水渡頭上里許,即洊水城舊址。
永固廢縣,舊志云:在縣北。唐置,屬廣州,開元十二年省入懷集縣。《名勝志》:「今縣東南務本里有永固峒,城垣基址猶存,疑即故縣。」又興平廢縣,在縣境。唐武德五年置威州,兼置興平、霍清、威成三縣屬焉。貞觀初州廢,以三縣省入懷集。
天馬山,縣南五里。《唐志》縣有驃山,即此。志云:縣城西有寧峒山,諸峰疊出,竹木交生。○忠讜山,在縣西六十里。又西十里爲花石山,峰巒錯立,石多五彩。
齊嶽山,縣西百十里。峭拔出於衆山之上,上有龍潭,久旱不涸。又白巖山,在縣西南百五十里。山險峻,多白石。○筆架山,在縣南百二十里。三峰亭亭,竦插天外。又雲頭山,在縣南百四十里。兩山相並,其上多雲。志云:縣東百里有戴帽山,以雲擁山尖也。其相近者曰梅子山,中多梅林。
登雲嶺,縣北八十里。嶺頭雲霧常凝結不散,行者經此,若登雲然。志云:縣東南有上愛嶺,接廣東四會縣界。
四門巖,縣西五十里。石山突起數百丈,下有石室,外爲四門,巖中奇勝不一,一名花石洞。巖之東爲遊仙巖,巖之西爲衝天、道士諸巖。又西數里曰三潮巖,中有泉,應潮輒湧,因名。○朝巖,在縣西八十里。巖口幽窄,中甚明敞。其西南三里曰燕巖,石峰峭拔,洞口高敞,中容數百人。䴏巢其間,因名。
懷溪水,在城西南。亦名南溪水。源出齊嶽山,南流而東折,合桃花水,經廣東四會縣界下流入海。又佛燈水,在縣北七里。志云:縣境有馬寧、花兜、西廂、宿泊、下朗、佛燈、甘洞、桃花、多羅、瀛古諸水,俱匯合懷溪水入四會縣界。
官陂,縣西六里。縣西三十里又有大徑等陂。志云:縣境之以陂名者几數十處,俱有灌溉之利。
慈樂砦。縣西六十里官陂山口,有巡司。又縣東二十里有武鄉巡司。

鬱林州

[编辑]

鬱林州,府西南三百三十五里。東南至廣東化州三百七十里,西北至潯州府二百二十里。

古百越地,秦爲桂林郡地,漢屬鬱林郡,元鼎六年更桂林爲鬱林郡,治布山縣。今見潯州府附郭桂平縣。後漢因之。晉亦屬鬱林郡,宋、齊仍舊。梁置定州,又改爲南定州。隋平陳改爲尹州,大業初改爲鬱州,通典》作「鬱林州」。下倣此。尋復曰鬱林郡。治鬱林縣。唐初屬貴州,麟德二年析置鬱州,劉昫曰:「貞觀中置鬱林州,治石南縣。」《通典》亦云治石南,《新唐書》治鬱平縣。平,當作「林」。乾封初更爲鬱林州,天寶初曰鬱林郡,乾元初復爲州。五代時屬於南漢。治興業縣。宋仍曰鬱林州,亦曰鬱林郡。志云:開寶中州治興業,至道二年徙治南流。元因之。明朝洪武五年以州治南流縣省入。編户四十三里。領縣四。

州襟帶潯、梧,控扼蠻越,山川環亘,嶺表奧區。

南流廢縣,今州治。杜佑曰:「本漢日南郡地,宋分置南流郡,齊因之,治方度縣。梁改爲定川郡,隋平陳廢郡,改縣曰定川,屬越州。大業初屬合浦郡,隋末廢入北流縣。唐武德四年析置南流縣,屬容州,尋屬牢州。」《唐志》:「武德二年置義州,五年改智州,貞觀十一年改曰牢州。」徙治南流,尋廢。乾封三年將軍王杲平蠻僚復置牢州,仍治南流縣。天寶初改爲定川郡,乾元初復曰牢州。南漢因之。宋開寶四年州廢,縣屬鬱林州,尋爲州治。《城邑攷》:「州子城宋至道二年築,周二里有奇。淳熙六年陸川寇反,郡守黃齡築外城守禦,爲寇所毀。七年郡守施埤重修子城,又繕水城。元至正三年復修子城。明朝洪武十九年又創築新城,二十九年濬濠爲固,天順四年增修,七年、八年連被寇陷,成化二年重修,嘉靖四十一年又復繕治。萬曆十四年大水,城多壞,尋復修治。有門四,城周三里有奇。」
定川廢縣,在州西。隋定川縣地也。唐武德四年析北流縣復置定川縣,初屬容州,尋屬牢州。南漢因之;其西有宕川廢縣,唐貞觀十一年分南流縣置,屬牢州;南漢因之。宋開寶中俱省入南流縣。《通志》:「今州西南三十里有定川下渡,相傳即故定川縣治。又州北二十里有定川上渡,亦以故定川縣而名。」
容山廢縣,州西北八十里。唐永淳初置安仁縣,屬黨州。二年析置平琴州治焉,兼領懷義、福陽、古符三縣。垂拱三年州廢,神龍三年復置。天寶初曰平琴郡,至德二載改安仁曰容山縣,乾元初復改郡爲州。建中二年州廢,縣皆屬黨州。南漢因之。宋開寶中容山、懷義等縣俱省入南流。
善勞廢縣,州北七十里。《唐志》:「古西甌地,漢屬鬱林郡。唐初鬱林州地也,永淳元年開古黨洞,因置黨州,領善勞、撫安、善文、寧仁等四縣。天寶初曰寧仁郡,乾元初復爲黨州。」南漢因之。宋州廢,縣皆并入南流縣。劉昫曰:「黨州西至平琴州二十二里。」又撫安廢縣,在善勞縣東。唐至德二載改曰撫康。
信石山,州東南一里。一名牢石坡,《舊唐書》:「牢石高四十丈,周二十里,牢州以此名。」又石柱坡,在州東南三里,柱高三丈,相傳馬伏波所立。其地亦名馬援營。《通志》云:「營在州南二十里。」又荔枝山,在州東南二十里。嵯峨峻拔,爲州屏障。○緑鵶山,在州西北四十里。厥土青黃,冶者取土煉鐵鑄爲鍋。又寒山,在州北二十里。舊山多橘,採者常遇大寒不得歸。下有潭水,色如靛。志云:州西四十里有西山,形如鼓角樓臺。
豸塘嶺,州北一里。山形如豸,爲州後鎮。又州東有東門嶺。○兩道嶺,在州南十里。山峰尖麗,博、陸兩縣於此分道。又南十里爲五岡嶺,有五峰並列。又南三十里爲尖岡嶺,孤峰插天,爲南境之望。又南十里曰五巖嶺,泉石甚勝。
張道巖,州東二十五里。有石門通人行。志云:州東南二十里爲水月巖,巖中虛明爽豁,澗壑絕勝,右接天馬、鈞天諸洞,幽異不一。又白石洞,在州東三十里,周七十里,道書以爲第二十一洞天。
南流江,在州城南。源出容縣大容山,經縣東而西南流十餘里,中有八疊縈洄,合羅望江至廣東廉州入海。舊南流縣以此名。○羅望江,在州西,一名西望江,亦出容山,繞流經州北,復西南流十餘里,下流會南流江。
鴉橋江,州西四十里。源出緑鵶山,亦名緑鵶水。又定川江,在州西南二十里。源出興業縣之葵山,緑鵶水流入焉,共注於南流江。○橋麗江,在州南三十里,源出白石洞;又有沙田江,在州南四十里,源出州東南六岑山;俱流匯於南流江。
官陂,州北五里。又北十餘里有銀水陂,其相近者曰三山陂、緑表陂。又州北二十五里曰錦陂,五十里曰河阜陂,尤廣衍。○都毫陂,在州西三十里。其相近又有林陂、鴉橋陂。又赤墈陂,在州南四十里。皆瀦流溉田,多者至二三百頃。
西關。州西一里。志云:州南一里有安遠橋,跨南流江上。元延祐中建,明永樂八年重建,萬曆二年增修,津梁要衝處也。今名瑞龍橋。又通濟橋,在州東二十里。本名妙林橋,元至正中建。明弘治十三年重建。一名太平橋,衝要次於安遠。又西望橋,在州西五里。本名大興橋,與通濟橋同時創建,亦津途所必經也。○西甌驛,在州城南。

博白縣,州西南九十里。西南至廣東廉州府二百里。漢合浦郡合浦縣地,梁置南昌縣,陳因之。隋平陳屬越州,大業中屬合浦郡。唐武德四年改置博白縣,兼置南州治焉。六年改爲白州,天寶初曰南昌郡,乾元初復爲白州。南漢因之。宋仍曰白州,亦曰南昌郡。政和初州廢,縣屬鬱林州。三年復舊。紹興中仍廢入鬱林州。元因之。今編户三十二里。

建寧廢縣,縣東五十里。唐武德四年置,并置郎平、周羅、淳良等縣,皆屬南州。貞觀十二年省郎平、淳良二縣,而建寧如故。宋開寶五年廢入博白縣。《通志》:「縣北十五里有廢郎平縣。東南百里有廢淳良縣,今其地名安仁鄉。」又周羅廢縣,在縣東南百里,宋開寶中與建寧縣俱廢。《城邑攷》:「今縣城,唐初築。宋淳熙六年寇毀,十一年修故土城也。元至正十三年磚砌。明朝洪武五年寇毀,六年增修。天順六年又爲寇所陷,成化二年修築,并鑿濠環之。正德初又復營繕,萬曆四年展築西南隅。即今城也。今城周二里有奇。」
南昌廢縣,縣東南四十五里。志云:隋舊縣也,唐初更置,屬潘州,貞觀中改屬白州,宋開寶五年廢。又大都廢縣,在縣南。唐初置,屬廉州,貞觀六年改屬白州,十二年省,入博白縣。○龍池廢縣,在縣西南。漢合浦縣地,唐貞觀中置山州,領龍池、盆山二縣。天寶初曰龍池郡,乾元初復故。建中間州縣俱廢。
衛公山,縣東十里。崔嵬聳立,爲邑之鎮。唐初李靖南征,嘗駐兵於此,因名。其相接者曰洞房山,廣七十里。洞中高廣玲瓏,麗若雕房。又凝霧山,在縣東二十里。山勢屹立,雲霧嘗集其上。○雙角山,在縣西十五里,兩峰角立。又西十五里曰緑羅山,下有緑珠洞。
飛雲山,縣西六十里。山勢崇峻,常有雲氣。又縣西南六十里有宴石山。山皆磐石,壁立峭絕,北臨大江,流泉濆激,崖宇虛曠,有二石峙於山巔,《寰宇記》以爲南越王宴處。○九岐山,在縣西七十里,迴巒複嶂,分爲九峰,四時蔥翠。又西二十里有南象山,高百餘丈,廣百里。舊嘗產象,因名。
蟠龍山,縣南八十里。蜿蜒蒼翠,形似蟠龍。又大荒山,在縣南百五十里。上有池,產魚如人形。又南三十里曰射光山,峰標插空,日影先見。○八將山,在縣東百三十里,有八峰攢立。其相接者有鳳飛山,亦高聳。
緑秀嶺,縣南五十里。嵯峨盤亘,林木青蔥,廣三百餘里。○大蟲巖,在縣南百餘里。臨大江,常有虎伏其下。又將軍洞,在縣南三十里,一名飛鼠巖,石門三重,中如堂。室有泉,溫涼易流。唐初將軍龐孝泰刺南州嘗遊此,因名。志云:縣東北二里有將軍巖,以宋狄青討儂智高嘗駐兵於此也。
緑珠江,縣西七里。源出緑羅山,下流合於南流江。《新唐書》:「白州西南百里有北戍灘。」咸通中安南都護高駢募人平其險石以通舟楫,即南流江通廉州之道也。《嶺表録異》云:「白州之水出自雙角山,東北流合容州江,是爲緑珠江。」恐悞。又飲馬江,在縣南一里,相傳馬援南征飲馬於此,下流亦入南流江。○緑淇江,在縣東南十里,源出洞房山;又小白江,出縣南十里之雲流山;陸馬江,出縣東南橋浮山;鴉山江,出縣南十五里之凌青山;皆流匯於南流江。
頓谷江,縣西南四十里。源出飛雲山,又縣西二十里有浪馬江南流會焉,並入於南流江。又南立江,在縣北三十里,源出緑澄洞,下流亦入南流江。○浪醴江,在縣西六十里,流入潯州府貴縣界入於鬱江。
龍母陂,縣東十里。又縣南百里有江口陂,百五十里有雙魚陂。志云:縣境遠近之陂凡十餘處,此三陂其差大者。
海門鎮,縣東南百五十里,舊爲入安南之道。唐咸通三年南詔復寇安南,敕都護蔡襲退屯海門,時襲已爲賊所圍,詔不得達。四年安南爲南詔所陷,置行交州於海門鎮,尋復置安南都護於此。六年高駢治兵海門鎮,進復安南。又石晉天福二年交州亂,南漢劉龑圖乘機取其地,屯兵於海門是也。○南關,在城南。又有東、西兩關,皆在城外。
沙河砦。縣西七十里,有巡司。又周羅巡司,在縣南八十里,以廢周羅縣爲名。

北流縣,州東四十五里,東北至容縣六十里,東南至廣東信宜縣百七十五里,北至潯州府平南縣百七十里。漢合浦縣地,梁、陳間置北流縣,屬合浦郡。隋屬越州,大業中仍屬合浦郡。唐武德四年置銅州治此,貞觀初改爲容州,開元中升爲都督府,并置經略軍於城內。天寶初曰普寧郡,乾元初復爲州。元和中徙州治普寧,縣屬焉。宋因之。元仍屬容州,明朝洪武十年改今屬。編户二十里。

陵城廢縣,在縣東南。唐武德四年置,屬銅州,尋屬容州。南漢因之。宋開寶五年省入北流縣。又豪石廢縣,在縣東,亦唐武德四年置,屬銅州,貞觀十一年廢。《城邑攷》:「今縣,舊有土城,景泰初因故址修築。天順四年寇毀。成化二年增修。七年展城濬濠,嘉靖四十二年復增築之。周不及二里。」
峨石廢縣,縣東南百十里。唐總章初析白州之溫水縣置,尋爲禺州治。《唐志》:「武德四年置南宕州,治南昌縣。貞觀六年移治定川,八年改爲潘州。總章元年改爲東峨州,移治峨石縣。二年改爲禺州。天寶初曰溫水郡。乾元初復曰禺州,皆治峨石縣。」歐陽修曰:「東峨州,乾封二年將軍王杲奏析白、辯、竇、容四州置,總章二年改曰禺州。南漢因之。宋開寶五年禺州廢,以所領峨石、扶萊、羅辯、陵城等縣皆并入北流縣。」南昌,見博白縣。定川,見上鬱林州。
羅辯廢縣,縣東南百里。志云:本羅辯洞地。梁置陸川縣,屬合浦郡。隋大業初廢入北流縣。唐武德四年改置羅辯縣,屬羅州,尋屬辯州。乾封中改屬禺州。南漢因之。宋開寶五年省入北流縣。○扶萊廢縣,在縣南百里。唐武德五年析信義縣置扶萊縣,屬竇州,以扶萊水爲名。貞觀中省。乾封中復置,屬禺州。南漢因之。宋初與州俱廢。
勾漏山,縣東北十五里。巖穴幽勝。詳見前名山。
金龜山,縣東南二里,與會靈臺山隔江相對。臺上有瀑布巖洞。又梧臺山,在縣城南。其並峙者曰賀山。又有公界山,高廣相埒,爲縣南鎮。又天門山,在縣西。與穿鏡山並峙,縣之西鎮也。○銅石山,在縣東十五里。峰巒秀麗,山頂寬平。舊產水銀、硃砂。又縣東五里爲筆架山,有三峰聳峙。
緑藍山,縣西北三十里。容山之東支也,容江之源出焉。○扶萊山,在縣南百里,陵水出焉;又縣東南有峨石山,羅水出焉;二水俱流入廣東化州界。志云:縣東南二百五十里有雙威山,下臨思賀江。
通津巖,在縣之南壩鄉。石山疊峙,有二門,南北相對,高敞如闕,水流環繞,石室虛明,爲縣之勝。志云:縣西南有歇馬嶺,相傳伏波南征曾駐於此。
緑藍水,在縣北。出緑藍山下,分二流,一入容縣境爲容江,一入博白縣境合南流江。今縣東二十里有落桑橋,蓋跨緑藍水上。○繡江,在縣東南。出廣東茂名縣,西北流入境,又北入容縣界。
馬門灘,志云:在縣西南四十五里,即緑藍水所經也。漢馬援南征,以江流迅急,鑿去其石,餘二巨石雙立爲門,其中流水如奔馬,因名。又北戍灘,志云:亦在縣西南馬門灘下。唐高駢爲安南都護,平蠻北歸,見其湍險,屬防遏使楊林疏濬之,人以爲便。胡氏曰:「馬門江,在博白縣西南百里,下北戍灘出馬門江,渡海抵安南界。」咸通四年南詔陷安南,都護蔡襲幕僚樊綽攜印渡江,即此處也。
黃江陂,在縣南。志云:縣境有坑塘、大陂、都莫等陂,俱有灌溉之利。
天門關,在縣西十里。顛崖邃谷,兩石峰相對,狀如關門,中間闊三十步,馬援討林邑路由此,交趾往來皆道此關。其南尤多瘴癘,去者罕得生還,俗號鬼門關,諺云「鬼門關,十人去,九不還。」《輿地紀勝》:「桂門關,元廉訪司月魯改名魁星關,洪武初仍曰桂門關,宣德初改曰天門關。」舊志:鬼門關在縣南三十里。
雙威鎮。縣南百里,有巡司。又有游魚砦,在縣南山中,鄉人避兵處。成化二年賊鄧辛酉據此,掠廣東信宜縣境,官軍討平之。又寶圭驛,在縣治東。○化龍橋,在縣東南。兩溪水合流其下,舊爲行旅津要。宋開慶初甃石爲橋,構亭其上。永樂十一年毀,十四年修治,改曰登龍橋。

陸川縣,州南七十里。東南至廣東石城縣百四十里,東北至北流縣百十里。漢合浦縣地,梁、陳間爲陸川縣地,隋廢。唐武德四年復置陸川縣,屬南宕州,尋屬禺州,唐末改屬容州。南漢因之。宋仍屬容州,明朝洪武四年改今屬。編户十五里。

溫水廢縣,今縣治。劉昫曰:「唐武德四年析南昌縣地置溫水縣,屬南宕州,尋屬禺州。大曆中改屬順州。」宋開寶五年州廢,縣省入陸川。《九域志》:「陸川舊治在今縣東五十里,宋開寶九年移治公平鎮,淳化五年又移治舊溫水縣。」是也。《通志》:「溫水廢縣在今縣南六十里。」似悞。《城邑攷》:「縣舊無城,永樂中始築土城,景泰三年正統十四年皆增修。成化十一年甃以磚石,弘治十八年又修城濬濠。正德七年寇毀,十五年重修。嘉靖四十二年隆慶四年萬曆二年屢經修治。城周不及二里。」
龍化廢縣,縣東南五十里。《唐志》:「武德五年置龍化縣,屬羅州,尋屬辯州。以西有龍化水,因名也。大曆八年容管經略使王翃析禺、羅、辯、白四州置順州,治龍化縣,亦曰順義郡。」南漢因之。宋開寶五年州廢,省縣入陸川。《通志》:「龍化廢縣在縣北四十里。」悞。又南河廢縣,在縣東南百二十里。《唐志》:「本石龍縣地,武德五年析置南河縣,屬羅州,大曆八年改屬順州。」宋初與州俱廢。《通志》:「南河廢縣在今縣西六十里。」亦悞。石龍,見廣東化州。○龍豪廢縣,在縣西南,唐武德四年置,屬南州,尋屬白州,大曆八年改屬順州,宋初廢。
後陽山,縣北一里。層巒疊嶂,起伏不一,爲縣所倚。又縣南一里有三台山。○分水山,在縣北五里。其水分二派:一合縣東南妙洞水流入廣東石城縣界,一經鬱林州合南流江入廣東廉州界。志云:縣東八里爲東山,中有妙洞。又有金坑山,在縣東南十里。山下有溪,沙黃如金,瀑水注之,即妙洞水矣。又文龍山,在縣東北十五里,下有水流繞縣前。
白羊山,縣東北二十里。山色潔白,四面懸絕。上有飛泉,下有勾芒木,土人練其皮爲布。○鳳凰山,在縣西十里。中多桐竹,上有石盤泉。其相近者曰石鼓山,一名鳴石山,志云:即《山海經》所稱長石之山也。又雙流山,在縣西南二十里,相傳唐龍豪縣治此。縣西北二十里又有石湖山,一名石抱山,上有淵潭,旁爲石巖。或云山多竹木,蔥翠如袍,一名石袍山。
文黎山,縣南五十里,產黃白藤。山下水流瀠洄,凡九十九渡。又謝仙山,在縣東五十里。上有潭,流泉下注,土人謂之崑崙水,西南流經廣東石康縣界入海。
回龍江,縣北十五里。志云:縣北有喬林、高嶺二水,合流爲回龍江,其下流合南流江。○龍化江,在縣南四十里。又有平南水,在縣南二十五里,流合龍化江,下流入廣東石城縣境合九洲江。
老鴉陂,縣東三里。又暗螺陂,在縣南三十里;沙料陂,在縣北三十里;皆灌溉民田數十頃。
溫水砦。縣南五十里。蓋以廢縣爲名。○永寧驛,在縣南七十里。《輿程記》:「自永寧而東南繇回龍、流埇、麻坡、墟洞、尾流、茶六等河,七十里達廣東石城縣之三合驛。」

興業縣,州西北六十里。西北至潯州府貴縣百二十五里,西南至廣東靈山縣二百二十里。漢鬱林地,唐初爲石南縣地,屬貴州。麟德二年析置興業縣,屬鬱林州。宋因之。鬱平、興德二縣省入。今編户七里。

石南廢縣,縣東北五十里。《隋志》:「陳置石南縣,爲石南郡治。隋平陳郡廢,縣屬尹州,大業中屬鬱林郡。」唐初屬南尹州,尋屬貴州。麟德二年置鬱林州治焉。建中二年州移治鬱林,以石南省入興業。《城邑攷》:「今縣城,洪武三年築,宣德五年增築,正統十年天順三年皆修葺。正德二年始甃以磚石。嘉靖中又嘗修葺。周不及二里。」,
鬱林廢縣,縣西北六十里。志云:在潯州府貴縣東南五十里。漢廣鬱縣地,梁置鬱林縣,爲鬱林郡治,兼置定州治焉。隋平陳郡廢,改州爲尹州,大業中仍爲鬱林郡治。唐初縣屬南尹州,尋屬貴州。後置鬱林州,縣改屬焉。建中間州移治鬱林縣,後又徙治興業。南漢因之。宋初改鬱平曰鬱林,以鬱林縣省入興業。今詳見貴縣。
興德廢縣,縣西北二十里。志云:蕭銑析石南縣置,尋廢。唐武德四年析鬱平縣復置,屬南尹州,尋屬貴州,後改屬鬱林州,宋初省入興業縣。又潭栗廢縣,在縣東三十里。唐置,屬鬱林州,亦宋初廢。
萬石山,縣西四里。峰巒錯落,如累石然。其下有石井澗,繞流結曲。○北斗山,在縣北十里。七峰卓立,如北斗然。又縣東十里有東斗山,與北斗山對峙。志云:東斗山相接者又有東山。山上有泉,從石壁飛下,凡百餘仞,望之如翔鸞舞鶴。
鐵城山,縣南十里。石壁四周,險固若城。中平衍,容數百家。上多石竇,泉流不竭。有四門,惟東門可通人行。南門山半有土基,相傳爲古敵樓,西、北二門多石艱阻,其石皆鐵色。《圖經》云:「鬱林州舊設於此。」山北一里有古州巖,廣數丈。中有潭,四時不涸。又緑陰山,亦在縣南十里。有大木如榕,蔽數十畝,一名甑山,鳴水江繞其下。又三台山,在縣南二十里,有三峰連屬。○葵山,在縣北十五里。山半有巖,巖有龍井。
黃嶺,縣東南十里。重巒迴合,下多居民。又松嶺,在縣東十五里。長松四匝,望之鬱然。又翻車嶺,在縣北二十五里,龍母江之源也。山路險巇,兩崖陰翳。志云:縣西二十五里有黃桑峽,抵廣東靈山縣界。○白馬巖,在縣西十餘里。巖深廣,容數千人。又牛龍巖,在縣南十里,地溫,有龍蟄此。居民遇冬則驅牛入巖以避寒,容數千頭。又石掩巖,在縣西六十里。巖門有石若扉,闔不可開。
穿江,縣西十里。源出葵山,東南流二十里有石山穹窿,水過其下,東入鬱林州境,即定川江之上源也。○清江,在縣西南九里,亦出葵山;又龍母江,在縣北二十里,源出翻車嶺;又有上鳴江,在縣北十餘里;參差會流,經縣東二十里曰下鳴江,巨石橫亘,湍流激射,聲響如雷,東流爲定川江。
岑江,縣南八里。西南流入廣東廉州界。又西水,在縣北四十里,西流入貴縣境注於鬱江。
南山陂,縣北二里。縣東北二里又有大陂,又都陵陂在縣之興德鄉,相近者爲龍江陂。灌溉民田各至數十頃。
高橋。縣北二十五里。舊有高橋驛。又富陽橋,在縣東北一里。《輿程記》:「貴縣懷澤驛而東南九十里至高橋驛,又八十里至富陽驛,自富陽驛而東南又八十里至鬱林州之西甌驛。」似悞。○龍津江橋,在縣南門外,往來通津也。
附見
梧州守禦千户所,在府治東。洪武十二年建;又容縣守禦千户所,在縣治西北,洪武二十三年建;懷集守禦千户所,在縣治北,洪武三十年建;鬱林州守禦千户所,在州治東,洪武十九年建;俱直隸都司。
五屯屯田千户所,藤縣西北百里,北至永安州百四十里。成化二年建所,築城,直隸都司。嘉靖八年增築,周一里有奇。其地舊名古贈,當大藤峽、風門、拂子賊僮巢穴之衝,守禦最切。《邊略》:「五屯舊爲僮人聚居。洪武初以僮首覃福爲桂林右衛中所千户,率其屬編隸桂林。後福物故,部曲散亡,潛歸故窟。成化初生齒日繁,督臣韓雍請照遷江屯所,就於本土開設千户衙門,築城分哨,以控制東隅,而黃丹、白馬、濛江、十二磯有警,皆可倚任。從之,始置是所。既而督臣王守仁增置城堡,屹爲保障。」

潯州府

[编辑]

潯州府,東至梧州府四百里,南至梧州府鬱林州二百二十里,西至南寧府橫州四百三十里,北至柳州府象州三百六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九百八十里,至京師八千五百四十里。

古百越地,秦爲桂林郡地,漢屬鬱林、蒼梧二郡,後漢因之。晉屬鬱林郡,宋、齊仍舊。梁置桂平郡。隋平陳郡廢,屬尹州。大業中仍屬鬱林郡。唐初屬貴州,尋屬燕州。貞觀七年置潯州。十二年州廢,屬龔州。後復置,天寶初曰潯江郡,乾元初復故。南漢因之。宋開寶五年廢入貴州,明年復置。亦曰潯江郡。元曰潯州路,明朝洪武三年改爲府。今領縣三。
府據兩江之會,扼溪洞之衝,山藪藏慝,職爲厲階,往者嘗芟薙之矣。夫柳、桂諸州府爲之襟帶,梧、邕二郡府爲之腰膂,防維不先,而粵西一隅將盡病矣。談形勢者,不可以潯爲緩圖也。

桂平縣,附郭。漢爲布山縣地,鬱林郡治此。後漢因之,晉以後皆爲鬱林郡治。梁分置桂平縣,桂平郡治焉。隋郡廢,縣屬尹州,大業初屬鬱林郡。唐初屬南尹州,貞觀三年屬燕州,七年爲潯州治。南漢因之。宋初州廢,亦屬貴州,尋復爲潯州治。今編户二十四里。

布山廢縣,府西五十里。漢縣,鬱林郡治也,後皆因之。梁析置桂平縣,又改置鬱林縣爲郡治,以布山縣屬焉。隋屬尹州,大業初省。《城邑攷》:「今府城,宋嘉祐七年因舊址增拓。有子城,尋圮。嘉泰初復營土垣,環以濠塹。景定三年易以磚石,移築於城西高原。元至元十七年城廢。明朝洪武六年復營治,十五年、二十九年相繼增拓,東西鑿濠,南北際江。景泰四年成化二年又復修築,崇禎七年亦嘗繕葺。有門六。城周七里有奇。」
阿林廢縣,在府南。漢縣,屬鬱林郡,晉、宋皆因之。隋仍屬鬱林郡,唐屬繡州,宋開寶五年省。又羅繡廢縣,亦在縣南。唐武德四年分阿林地置,屬繡州,宋初廢。今爲羅繡里。○皇化廢縣,在縣西南。亦漢阿林縣地,隋開皇九年置縣,屬尹州,大業初省入桂平縣。唐武德四年復置,屬繡州,貞觀七年改屬潯州,宋開寶五年廢。又西南有盧越廢縣,亦唐初置,屬繡州,貞觀七年廢入羅繡縣。
常林廢縣,府西南百五十里。《通典》:「縣西北去貴縣百里。」漢阿林縣地也,晉以後爲鬱平縣地。唐武德四年置常林縣,又置林州治焉。六年改爲繡州。貞觀六年省歸誠縣入常林,移治歸誠故城。天寶初曰常林郡,乾元初復故。宋開寶五年廢繡州,并縣入桂平。舊志:常林故縣在今縣西南二百里。唐武德四年置歸城縣,亦屬繡州,後歸誠縣廢,常林隨州移治焉。
陵江廢縣,在府東北。漢布山縣地,唐貞觀七年置陵江縣,屬潯州,十二年廢入桂平縣。今爲崇江里。又大賓廢縣,在府東南。隋開皇十五年置,屬藤州,唐改屬潯州,唐末廢。
武靖廢州,府東北三十里。本桂平縣地,成化三年督臣韓雍以碧灘地爲藤峽要害,奏置武靖州,尋復移置崇姜、大宣二里間,爲蓼水北岸,乃紫荊、竹踏、梅嶺、大衝諸山要路也。地廣土沃,袤連大同、鵬化諸鄉,足以控制諸蠻。《城邑攷》:「州城在府北渌江上。渌亦作『蓼』。督臣韓雍委土知州岑鐸所築,有二門,周二里。」又《土司考功》:「上隆州岑鐸犯大辟,下獄,韓雍建置武靖州,特請宥其罪,使遷部兵二千人世掌武靖州事,設流官吏目一員。鐸死無嗣,部兵漸散。正德十六年議以田州府岑猛次子邦佐繼之,時僅有部兵五十人。嘉靖五年猛亂,安置邦佐於漳州。七年王守仁撫平田州,奏復邦佐知州事,益驕橫。議者謂宜削去土官,改州爲武靖千户所。既而邦佐嗣亦絕,以潯州府通判權知州事。萬曆末州廢爲武靖鎮,仍置兵戍守。」郡志:鎮在府西南五里武流灘上。似悞。或曰萬曆末蓋遷置於此。
思陵山,城西五里。一名西山,亦曰西陵。秀峙穹窿,映帶府治。上有三清巖,宋淳化初州守姚嗣宗遊此,亦曰姚翁巖。有泉曰乳泉,即思陵水之源。又覆船嶺,在城西北二里。
白石山,府南六十里。兩峰並立,下有巖洞通梧州府北流縣之勾漏山,世傳葛洪嘗往來其間。有會仙巖,磴道險峻,上平廣,容數十人,峰曰獨秀,泉曰漱玉,道書第二十一洞天也。隋開皇十七年,周法尚討桂州叛俚李光仕,敗之,光仕走保白石洞,尋潰走,追斬之。胡氏曰:「白石洞,即潯州白石山。」○羅叢山,在府西南六十里。平地中忽起岡阜,中有巖室明爽,東爲碧虛洞,西爲靈源洞,皆深邃。繇靈源而入又有水月洞,敞若廣廈,中有龍潭。
紫荊山,府北五十里。自山而北,巖壑深廣,山爲傜、僮門户。相近者爲石鹿山。志云:府北九十里曰吉盤山,百里曰都溫山。又北四十里曰羅渌山,即羅渌洞也。又府北百六十五里爲基石山,本名閬石山,峰巒競秀,如列旌旗。下有讀書巖,相傳五代梁嵩讀書處。府北百八十里曰竹踏山,相接者曰屋廈山,萬曆以前皆叛傜出沒處也。又羅影山,在府西北五十里,亦高聳。府西五十里又有鳳巢山,下有龍潭。
石梯山,府西百里。削直如梯,路通梧州府容縣。志云:府西七十里爲崑崙岡,府西南七十五里爲崚嶒嶺,路極險峻。○雞冠山,在府南八十里,峰巒昂聳。又雞栖山,在府東八十里。府東百三十里又有表山,爲東面之望。
橫嶺,府南五十里。又南三十里爲雲合嶺,聳秀插天,雲合即雨。又南頓嶺,在府南百二十五里。志云:府南三十里爲寶子嶺,山勢磊落,如聚寶玉。又三鼎嶺,在府東三十里。○高振嶺,在府北百餘里。成化二年韓雍討大藤峽,登嶺督戰處也。
大藤峽,府西北百五十里。大山夾江,自象州武宣縣而南,綿亘數百里。山勢險峻,叛傜出沒於此。峽口有大藤如梁。成化三年傜賊作亂,都御史韓雍討之,斷其藤,因名斷藤峽。正德十二年都御史陳金奏改爲永通峽。後蠻復依阻,嘉靖、萬曆間屢蕩平之,漸爲通道。詳見前重險。
潯江,在府城東。其在城北曰黔江,一名北江,經柳、象諸州境,匯衆水流入界,繞城北而東合於鬱江。在城南者曰鬱江,亦曰南江,經邕、橫諸州境匯衆水流入界,遶城南而東合於黔江,共流爲潯江,過藤、梧至番禺入於海。志云:今州東一里有銅鼓灘,當黔、鬱二水合流處,春夏水漲,響如銅鼓。餘詳大川左、右江。
官江,府西南三十里;又繡江,在府西南五十里,亦曰繡水,或以爲即藤縣之繡江,悞也;又橫眉水,在府西南六十里;俱流入鬱水。○渌水,在府南十五里。又府西四十里有羅葉水,亦流入鬱水。
大隍水,府東北五十里。源出象州武宣縣界,東流合黔江。又思陵水,在府西北十里;都耶水,在府北三十里;俱合大隍水入黔江。志云:永通峽內有南渌水,黔江別流也,合大隍水仍流入黔水。○木賴水,在府西北九十里。自武宣縣境流經貴縣界,又東入於黔江。
牛渚水,府東北九十里。自藤峽分流,爲傜賊出沒處。又相思水,在府東北百里;俱流入潯江。又伏化水在府東南二十里;布歷水在府東十里;俱流入潯江。○南湖,在城西南。一名潔湖,廣三里許,中有洲。今漸堙塞爲民塘。
弩灘,府西北五十里。當大藤峽口,水湧而迅,勢如發弩,因名。嘉靖五年藤峽以北傜酋侯勝海居弩灘爲亂,指揮潘翰臣誘殺之。其弟公丁噪武靖城下而去。官軍溯流擊弩灘賊,無功,乃立堡於其地,設兵守之。賊掩至,戍兵沒者甚衆。尋討平之。
碧灘,府西北八十里。成化初韓雍議,峽江百里有上中下三灘,上曰勒馬,下曰獻俘,中曰碧灘,既而議置武靖州及移思隆巡司於此。萬曆三年參政田汝成議曰:「江北一帶,西自碧灘,東連林峒,皆南渡蓼水,墾作便田。江南一帶,東起滿竹,西繞河源,亦托處平原,遠背山麓,宜設保甲,以防不虞。」是也。《輿程記》:「自府入柳江西北四十里而至鎮峽堡,又西北四十里而至碧灘堡,又西北百二十里爲武宣縣。《郡志》碧灘在府西二十五里,一云在府西北五里;弩灘在府西北十里;似皆悞。
浪灘,郡志云:在府西南九十里。萬曆初議者以弩灘、浪灘兩處傜賊遠徙,舊穴遼曠,恐爲他賊所乘,宜於灘碕各立營堡,戍以官兵是也。又龍門灘,在府東百里。又武流灘,郡志云:在府西南五里,俗名馬流灘,武靖鎮置於此。《舊經》:「府境有思傍、砍水等灘,與碧灘、弩灘、銅鼓灘爲五灘。」似未可據。
東樂關,在府城東。又城西有西靖關,城南有南濟關,城北有北定關,皆近郊之衛也。又有歸化、鎮遠二關,亦在府城旁。
靖寧鎮,府北三十里。成化初議改置靖寧鄉巡司於獻俘灘,即此處也。又大黃江巡司,在府東五十里。郡志:桂平縣境內巡司凡七。其靖寧鄉巡司置於崇姜里之甘村。大黃江巡司置於大黃江口。又有大宣鄉巡司在大宣鄉平山村。常林鄉巡司在上秀林里浪灘村。又有羅繡里、思龍鄉、木盤浦等巡司,廢置無定云。
勒馬寨。府北百里。成化二年韓雍平大藤峽,議移周沖巡司於勒馬灘,即此。又碧灘堡,置於碧灘上。《輿程記》:「府西北四十里爲鎮峽堡,又四十里爲碧水灘,又西北百二十里而至象州武宣縣。」○府門驛,在城南。《輿程記》:「自府門驛歷大藤峽水口共九十里至牛屎灣堡,又東八十里至平南縣之烏江驛。又自府門驛而西四十里爲淹沖堡,又六里爲秀江堡,又七十四里爲貴縣之東津驛。」又馬平場,在府西七十里。志云:昔時土人採砂煉鉛處也。

平南縣,府東百三十里。東至梧州府藤縣百四十里,南至梧州府北流縣百七十里,西北至象州武宣縣二百二十里。漢蒼梧郡之猛陵縣地,隋爲武林縣地,屬永平郡。唐貞觀七年析置平南縣,屬龔州,尋爲州治。天寶初曰臨江郡,乾元初復故。南漢因之。宋仍爲龔州,亦曰臨江郡。政和元年州廢,縣屬潯州。三年復故。紹興六年州復廢,仍屬潯州。今編户三十六里。

武林廢縣,縣東四十里。漢猛陵縣地,晉析置武城縣,屬蒼梧郡,後廢。劉宋元嘉中置武林縣,屬永平郡,齊、梁因之。隋屬藤州。大業初屬永平郡。唐初仍屬藤州,貞觀三年置燕州,治武林縣。七年徙州治寧風,而增置龔州於此,又升爲都督府,旋廢。復移州治平南,以縣屬焉。宋開寶五年廢入平南縣。今爲武林鄉。《城邑攷》:「平南縣舊無城,洪武初始築土城。景泰初寇毀。天順中改築磚城,環城濬濠。弘治七年又築牆爲羅城。城周二里有奇。」
陽川廢縣,縣西六十里。漢布山縣地。唐初置陽建縣,屬藤州。貞觀中屬燕州,尋改曰陽川,屬龔州。宋初省。今爲陽川里。又大同廢縣,在縣北五十里。唐貞觀初析武林縣置,屬藤州,尋屬燕州。七年改屬龔州。亦宋初廢。今爲大同鄉。○隋建廢縣,在縣東。漢猛陵縣地。隋開皇九年置隋建縣,屬藤州。唐屬龔州。亦宋初廢。
西平廢縣,在縣西南。唐貞觀八年置;又南有歸政廢縣,亦是時所置也;俱屬龔州。貞觀十二年省歸政入西平後,又以西平省入平南。又泰川廢縣,在縣東北。唐貞觀初置,屬䴏州,七年屬龔州,十二年省入平南。
武郎廢縣,在縣西北。《新唐書》:「永隆二年析龔、蒙、像三州置思唐州,領武郎、平原二縣。開元二十四年爲羈縻州。大寶初亦曰武郎郡,乾元初復故。建中初仍爲正州。長慶三年改平原縣曰思和。」南漢廢思和縣,尋改州爲思明州。宋開寶五年州廢,以武郎縣屬龔州,嘉祐二年廢入平南縣。
䴏石山,縣東南十二里。《隋志》武林縣有䴏石山,即此。唐因置䴏州。有石巖,每春夏,則羣燕巢於巖頂。《通志》云:「山出石䴏,故名。」○大峽山,在縣北十五里。又北五里爲馬頭山。邑志:縣北五里有高妙嶺。又有暢巖,在縣西二十里。其相接者曰思鵝巖,《舊經》謂之思鵝石,狀若八角樓。或謂之鵝山。天啓末賊胡扶紀據此,官軍旋討平之。
摩雲山,在縣南隔江百里。山高切雲。又出馬山,亦在縣南百里。勢如奔馬。志云:縣東九十里有飛鳳山,形如飛鳳。又維靈山,在縣東南八十里。九峰錯立,下有深潭。○藍峒山,在縣南六十里。山多竅穴,有藍峒村。又有石腳巖,相傳巖通勾漏。
閬石山,縣西北八十里,即桂平縣之基石山也。中有石巖、石梯、流水,扃若堂奧。志云:縣西北九十里有高陽巖,高爽明豁,前瞰平野。其陰又有胡叟巖。○蛇黃嶺,在縣北一里。嶺勢盤紆,出蛇黃,每歲八九月土人掘地求之。一名蛇岡。又縣東四十里有天堂嶺,縣西四十里有西嶺。
仙臺峒,縣北百餘里。其相近有花相、白竹、古陶、羅鳳等峒,迴環相屬,皆斷藤賊連結煽亂處也。嘉靖七年王守仁剿仙臺、花相諸賊,皆平之,即此。又東西王峒,在縣北境。唐貞觀八年龔州道行軍總管張士貴討東西王峒反僚,平之。胡氏曰:「峒在龔州界。」
龔江,在縣城南,即潯江也。唐置龔州,江因以名。東流入藤縣界,亦名都泥水。江中有洲曰游魚洲,西上五里曰乾洲,又五里曰相思洲,皆在江中。志云:縣東十五里有石門灘,又五里爲將軍灘。又古㴩灘,在縣西二十里,有湱甚險,皆大江所經也。
相思江,縣西北三十里,自桂平縣界流入境;又泰川江在縣東北二十里,廢縣以此名,或訛爲秦川河;又白馬江在縣東五十里,武林江在縣東南五十里,又有渌水河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南浦河在縣南五里;俱流合於龔江。
太平關,在縣西北。志云:縣有東、西、北三關,俱在縣郭內,蓋即弘治中所築羅城諸門也。又烏江之西曰永寧關,稍北曰太和關。○泰川鎮,在縣西北四十里,有泰川巡司。又縣北六十里有大同鄉巡司;縣南五十里有武林鄉巡司,在武林江口;俱以舊縣名。又平嶺巡司在縣西,三堆巡司在縣西南,大峽巡司在縣東北。《郡志》縣境巡司凡六,是也。《圖經》:「縣城西南又有洞心巡司。」
烏江驛。在縣城西。《輿程記》:「自烏江驛而東,歷將軍灘,共六十里至白馬堡,又東四十里即藤縣之黃丹驛。」

貴縣,府西百四十里。西至橫州百八十里,東南至鬱林州興業縣百二十五里,西北至賓州百七十里。古西甌駱越地,漢爲鬱林郡之廣鬱縣地。後漢因之。三國吳置陰平縣,晉太康初改曰鬱平縣,仍屬鬱林郡,宋、齊以後因之。隋初屬尹州。大業中亦屬鬱林郡。唐武德四年置南尹州,兼置總管府,尋爲都督府。貞觀七年罷都督府,九年改南尹州爲貴州,天寶初曰懷澤郡,乾元初復爲貴州。南漢因之。宋仍曰貴州,亦曰懷澤郡,開寶四年改州治鬱平縣曰鬱林。元因之,大德九年以州治鬱林縣省入。明朝洪武三年降州爲縣,又改今屬。編户三十六里。

鬱平廢縣,即縣治。漢廣鬱縣地。劉昫曰:「古西甌駱越所居,後漢靈帝建寧三年谷永爲鬱林太守,招降烏滸人十餘萬,開置七縣。」今貴州境內皆是其地。晉始曰鬱平,唐爲貴州治。《新唐書》貴州治鬱林,悞也,宋初始改鬱平爲鬱林。元省。《城邑攷》:「縣城,唐元和中築,甃以磚。宋紹熙中重修。元初城毀。至正中又嘗營治。明朝洪武二十五年展築,二十九年復甃以磚石。成化五年嘉靖九年皆嘗增修。周四里有奇。」
懷澤廢縣,縣南百五十里。漢廣鬱縣地,三國吳析置懷安縣,屬鬱林郡,旋廢。晉末復置,宋、齊因之。梁曰懷澤縣,仍屬鬱林郡。隋屬尹州,大業初廢。唐武德四年復置,屬南尹州,尋屬貴州。南漢因之。宋初廢。○義山廢縣,在縣北八十里。梁置馬度縣,屬鬱林郡,隋因之。唐武德四年改爲馬嶺縣,屬南尹州,尋屬貴州,貞觀末廢。天寶末復置,改曰義山,仍屬貴州。宋初廢。舊志云:縣有烏滸夷巢。又潮水廢縣,在縣西五十里。唐武德四年分鬱平縣置,屬南尹州,尋屬貴州,亦宋初廢。《勝覽》云:「縣西有鬱林郡城遺址,吳陸績爲太守時築。」6似未可據。
南山,縣南七里。有二十四峰,峭拔秀異,甲於一郡。上有七星諸巖,洞壑皆奇勝。志云:南山巖洞,其得名者凡數處。又有景祐寺,宋太宗、真宗、仁宗所賜御書藏其中。又東山,在縣東二十里,峰巒秀峙。縣北十五里又有北山,一名宜貴山,上有瀑布千仞。其北爲登仙巖,路接仙女嶺。又西山,在縣西三十里,有五峰並峙。
龍山,縣北五十里。山勢險峻,綿亘深遠。《新唐書》貴州有龍山府,蓋府兵防戍處也。山產茶。沙江出焉,議者以爲藤峽之右臂。成化二年置北山巡司,以扼其險。○馬嶺山,在縣西北七十里。一名馬度山,昔以此名縣。亦名龍馬山。
仙女山,縣北七十里。亦曰仙女嶺。嘉靖初藤峽傜賊據此,謂之仙女砦。又東北爲油榨、石壁、大陂等巢,王守仁遣兵討平之。○馬面山,在縣北九十里。志云:縣東北六十里有鴉笑山,東接石梯山,西連北欖山,亦傜賊出沒處也。《圖經》:「北欖山在縣北六十里,石梯山在縣東北七十里,東接桂平縣之思陵山。」
龍巖山,縣東六十里。上有七巖,一巖最大,有四門,虛明爽塏。○定祥山,在縣西三十里。崎嶇險塞,常爲盜藪。其相近者又有雲嶺山。
銅鼓嶺,縣南十五里。平地突起,層岡環列,可以避寇。又分界嶺,在縣南一百二十里。○金雞峽,在縣西六十里。相近者又有獅子峽。又懸象峽,在縣西一百四十里。
鬱江,在城南。自橫州流入界,又東經府城南合於黔江。一名南江。○沙江,在縣東三里,源出龍山;又有東津江,在縣東二十里,即沙江分流也;俱入於鬱江。又寶江,在縣西二里。一名浮江。自賓州流入界,南注於鬱江。
汎水江,縣南四里,北流入鬱。一名道沖江。又思繳江,在縣南四十里。源出興業縣,即西水下流也。又有武思江,在縣西六十里,自鬱林州博白縣流入界;橫眉江,在縣東南,自鬱林州流入界;俱注於鬱江。○潮水泉,在縣西六十里。其水盈涸不時,唐時潮水縣以此名。
長平關,在縣城南。志云:縣城外有東寧、西鎮、北靖三關,環城爲衛。○新安砦,在縣東六十里,有巡司。又縣南三十里有橋頭墟巡司,縣西三十里有瓦塘渡巡司。又北山砦巡司,在縣北三十里。縣境又有五州寨、東壆渡、郭東里諸巡司,共爲七巡司是也。
五山鎮,縣東北百三十里。志云:五山之地,周數百里,界賓州、遷江、武宣、來賓間,山深林密,八砦餘孽往往逋逃於此。萬曆中浸淫爲患。二十三年討平之。議者謂:五山界潯、柳間,謝村適當五山之中,先曾設堡於謝村、馬鞍、金箱,兵弱不能彈壓,應於謝村修建土城,增設官兵,倚爲重地。自謝村迤西北十五里爲馬鞍堡,通武宣之古毫、來賓之南四、白牛諸處,則五山後門也。稍折十里而西爲玄村,其地束廖源、鷯懷諸山口,通來賓、遷江捷路,則謝村後門也。又折而西爲寨思堡,通來賓南四之六象山口、遷江之崑山口,賊村要害也。又迤西而南爲定藏嶺,控制馬羅、疊址,交通五山之門户,與玄村俱應添築小堡,合馬鞍、寨思爲一路。又謝邨迤東北四十里爲金廂堡,則南四、古毫、武賴交通龍山之門户也。稍迤而南爲大器嶺,龍山、五山之通衢也。一以控山東、山北、蘆荻等賊村,一以保固郭西北、郭東民村,宜增築一堡,與金廂爲一路。又自謝邨以南十里爲黃樑橋,上應謝村,下接北霸,應增小堡。北霸在黃樑橋南三十里,羣賊窺伺城廂要路也,應添大營戍守。稍橫而西爲窿笠堡,荒僻深阻,爲各賊窟藏,密邇思簡、惡村。又折而西北爲佛子山,與黃樑橋以下宜爲一路。四路置堡增戍,而謝村居中彈壓,則五山寧謐矣。
三江鎮。縣西五十里鬱江上。上流諸水咸匯於此,向爲盜藪。萬曆中置三江城,設兵戍守,盜氛始息。○懷澤驛,在縣城東。又東六十里鬱江南岸爲東津驛,接桂平縣界。自縣而西六十里鬱江北岸,爲香江驛,接南寧府橫州界。又縣城西有河泊所。
附見
潯州衛。府治東北。洪武八年建。
奉議衛。在貴縣治西北。正統十一年自奉議州改調於此。又有守禦貴縣千户所,在縣治西。洪武二十五年調南寧衛中前千户所戍守於此,本在縣治東,永樂十四年遷縣西北,即今奉議衛也。正統十一年建奉議衛,因遷所於此,隸南寧衛。
向武軍民千户所。舊在貴縣北門外,正統十一年自向武州移置於此,萬曆二十三年移置於五山謝村鎮。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