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十七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一百十七 雲南五 大理府 鶴慶軍民府 麗江軍民府 永寧府 北勝州 瀾滄衛 下一卷▶

雲南五[编辑]

大理府,東至姚安軍民府三百七十里,東南至楚雄府四百二十里,南至蒙化府一百七十里,西南至永昌軍民府騰越州六百三十里,北至鶴慶軍民府二百五十里,自府治至京師一萬一千四百五十里,至布政司八百九十里。

《禹貢》梁州南境,漢武開西南夷,此爲益州郡地。後漢時屬永昌郡,蜀漢屬雲南郡,晉初因之。永嘉中又分置東河陽郡,沈約《宋志》:「晉永嘉五年寧州刺史王遜分永昌、雲南,立東河陽郡,領東河陽、楪榆二縣。」宋、齊因之,梁末沒於羣蠻。唐武德七年爲羈縻南雲州地,亦謂之昆彌。唐武德四年昆彌遣使內附。《唐書》:「昆彌即漢之昆明,在爨蠻西,以西洱河爲境。」貞觀三年改爲匡州,天寶以後沒於南詔。南詔僞建都邑於此,亦謂之西京,後又改爲中都。石晉時段氏代有其地,稱大理國。元憲宗三年收附,六年立上、下二萬户府,至元七年改置大理路。明朝洪武十五年改爲大理府。領州四、縣三、長官司一。
府西倚點蒼,東環洱水,山川形勝,雄於南服。昔武侯南征,規固其地,於是收資儲以益軍實,選勁卒以增武備,遂能用巴、蜀之衆,屢爭中原。唐之中葉,蒙氏負嵎於此,乘間抵隙,常爲蜀肘腋患。段氏承之,撫有城邑,保其險塞,雄長羣蠻者亦三百餘年。蒙古取其地,益成包并東南之勢。蓋地雖僻遠,而封壤延袤,關山襟帶,西南都會,滇、洱其競勝者矣。

太和縣,附郭。漢葉榆縣地,屬益州郡。後漢爲𣜿榆縣,屬永昌郡。晉屬雲南郡,永嘉以後屬東河陽郡。宋、齊仍爲𣜿榆縣,梁末廢於蠻。唐爲羈縻匡州地。開元二十六年南詔皮羅閣逐洱河蠻,取太和城。城蓋蠻所置也。其後遂據其地。段氏因之。元立太和上中下三千户所,至元中改置理州及河東縣,後省州改縣曰太和,屬大理路。今編户六十六里。

太和故城,在府南十五里。今城本羊苴咩城也。唐開元末皮羅閣取太和城,遂徙居之。其城周十餘里。夷語以坡陀爲和,和在城中,尊之曰太,城因以名。閣羅鳳亦竊據於此。天寶十三載劍南留後李宓擊南詔,深入至太和城,以糧盡引還,爲蠻所覆。貞元中異牟尋寇西川,敗還,懼,築羊苴咩城,延袤十五里,徙居之,改號曰大理。自是太和別爲一城。段氏時故城漸廢,太和之名遂移於羊苴咩城。今故城猶謂之太和村。《雲南記》:「羊苴咩城在點蒼中峰下,即古𣜿榆城也。蠻語訛爲羊苴咩,亦曰陽咀咩城。南去太和城十餘里,北去成都二千四百里,去雲南城三百里。由瀘州南渡瀘水行六百三十里即至羊苴咩城。賈耽云:「自羊苴咩城西至永昌故郡三百里,又西渡怒江至諸葛亮城二百里,此由安南通天竺之道也。」貞元初異牟尋築此城。七年西川帥韋臯遣判官崔佐時至羊苴咩城說異牟尋使歸唐。宋時段氏據此,亦謂之大理城。元郭松年《行記》:「大理城一名紫城,方圓五里,西倚點蒼,東扼洱水。龍首關於鄧川之南,龍尾關於趙瞼之北,稱山水大都。」是也。明朝洪武十七年復因故城修築,磚表石裏。二十五年復展築東南面,方三里,周十二里。南門曰承恩,東門曰通海,西門曰蒼山,北門曰安遠。
榆廢縣,在府東北。漢縣治此,本曰葉榆。境內又有姑繒夷。始元初益州廉頭、姑繒民反,殺長吏。後三歲姑繒、葉榆復反。後漢建武十八年葉榆、弄棟諸種叛,殺長吏,尋討平之。元初六年永昌諸郡蠻復叛,益州刺史張喬遣從事楊竦將兵至葉榆,敗蠻酋封離等,盡平其黨。晉亦曰𣜿榆縣,宋、齊因之,後廢。又東河陽廢縣,亦在府東。晉永嘉中置,屬東河陽郡,宋、齊因之,梁末,郡縣俱廢於蠻。
勃弄廢縣,在府東百里,亦曰勃弄州。隋開皇十七年史萬歲擊南寧叛爨,入自青蛉川,經弄棟次小勃弄、大勃弄,至南中,渡西洱海。唐永徽初青蛉、弄棟西白水蠻與大、小勃弄蠻酋相誘爲亂,遣趙孝祖爲郎州道行軍總管,將兵討破白水蠻。孝祖言小勃弄、大勃弄常誘弄棟爲亂,請遂西討,詔可。明年西入小勃弄,酋長歿盛屯白旗城,破斬之。進至大勃弄,獲其酋長楊丞顛,悉破降其衆,始改雲南縣爲匡州。《唐史》:「弄棟西有大勃弄、小勃弄二州蠻,其西與黃瓜、葉榆、西洱河接。武德七年置南雲州,貞觀三年改爲匡州,領勃弄、匡川二縣。後沒於蠻,州縣俱廢。」
史城,府北四十里。隋開皇中南寧夷爨玩既降復叛,史萬歲討之,入南中,過諸葛武侯記功碑,度西洱河,此其駐師處也。唐大曆十四年異牟尋立,初遷史城,貞元初引吐蕃寇蜀,敗還。四年始改築羊瞼苴咩城徙居之,稱日東王。《滇紀》:「史城即太和縣喜瞼村,元初嘗置喜州,旋廢,蓋訛史爲喜也。」○九重城,在府境。九重猶言九座。志云:南詔境內有九重城,皆備吐蕃而設。一在河尾里,一在關邑里,一在太和村,一在北國,一在蟠溪里,一在塔橋,一在摩用。其二城則羊苴咩城、史城也。又有金剛城,在點蒼山佛頂峰麓,亦南詔所築。
點蒼山,在府城西。巍峨秀麗,爲南中奇勝。頂有高河泉,深不可測。分爲十九峰,又有瀑布諸泉流爲錦浪十八川,環繞於羣峰間。南詔常封此山爲中岳。今詳見名山。
玉案山,在府西南葉榆河之東。相傳漢元封初司馬遷使昆明嘗至此觀西洱河。或云司馬相如奉使時亦嘗至焉。山形方整,亦謂之玉几島,與青巔、羅筌相映帶,共爲西洱河之勝。詳附見大川西洱河。
雞足山,府東北百里,與賓、鄧二州接界。前有三距,後起一支,形若雞足,因名。志云:山峰攢簇如連華然。盤折九曲,松杉鬱蔥,其崖壑臺洞泉澗之屬以數百計。上有石門號華首門,儼如城闕,人莫能通。佛寺環列,金碧輝映。絕頂五更見日出之光,遊人經旬乃盡其勝。楊慎云:「自府城至雞足山,由海則徑,繇路則迂。大約出府城六里至海神祠登舟,約二十里至櫓擺山,又二十餘里至下倉,又二十里至白梅橋,又二三里至洗心橋,過盤磴者九又兩之,凡十八灣而至大龍潭,又數里至山絕頂,亦名九曲巖。」又雞額山,在府北七十里。《滇略》云:「自上關放舟而南,有飛崖出水面者曰雞額山,石磴盤旋,可三百武,削壁卷阿,正向點蒼,十九溪峰,盡在几席。又南爲鐵雨崖,崖面如蜂房蟻穴。又南即赤文島矣。」
西洱河,在府城東。亦曰葉榆水。源出浪穹縣罷谷山,流經府西北,而至城東點蒼山,十八川之水皆會於此,又西南流會於樣備江。楊士云曰:「大理之境,峰巒萬疊,如列屏十九曲,峙於後者,點蒼山也。波濤千頃,橫練蓄黛,如月生五日,瀦於前者,葉榆水也。」今詳見大川。
樣備江,在府西。源出鶴慶府劍川州之劍川海,流經浪穹縣,過點蒼山後會西洱海,出天橋而入趙州界。詳附見大川瀾滄江。
喜洲,在府北五十里,其地名何矣城村。《白古通》曰:「點蒼山腳插入洱河,其最深長者惟城東一支與喜洲一支」云。
龍首關,府北七十里,亦曰石門關,又謂之上關城,有四門;府南三十里爲龍尾關,亦曰下關城,有三門;皆控點蒼、洱海之險,爲拒守要地。詳見前重險石門。
天橋,府西南三十五里。一名石馬橋。下斷上連,絕壑深險,洱河之水從此洩而南注,郡境無泛溢之患。志云:天橋石梁橫亘,憑虛凌空,渡者仄足而過,稱爲絕險。
五華樓,在府治西。唐大中十年南詔晟豐祐所建,以會西南夷十六國君長。樓方廣五里,高百尺,上可容萬人。蒙古忽必烈入大理,駐兵樓前。至元三年賜金修治,今故址猶存。亦曰五華臺。○祭天臺,在府城西。其地有武侯祠。後有山岡,臺在其下。今壇壝之址猶存,相傳武侯祭天畫卦處也。一名畫卦臺。
三塔。在府城北。中高四百餘尺,凡十六級,旁二座差小。相傳唐貞觀六年尉遲敬德監造,開元初重修。其寺曰崇聖。城南有塔一,高二十丈,級十六。其寺曰弘聖,在玉局峰東一里。

趙州,府東南六十里。東南至景東府三百三十里,西南至蒙化府二百里,東北至賓川州九十里。

漢𣜿榆縣地,後爲羅落蠻所居。唐爲昆州地。蒙氏爲趙川瞼,《滇志》:「蒙氏使趙康居此,因以名瞼。夷語州爲瞼也。讀若簡。見前元江府。尋改趙郡,又爲趙州。段氏時曰天水郡。元初爲趙瞼千户,至元中改爲趙州,屬大理路。明朝因之。編户八里。領縣一。
州當往來之孔道,控蒼洱之要衝,山川迴抱,原隰沃衍。郭松年云:「趙瞼之山,四周迴抱,川源平衍,神莊江貫其中,溉田千頃,民多富庶。」蒙古取大理,先下趙州。明初大軍入趙州,遂經營兩關,謂上、下兩關也。進薄大理,蓋攻取之先資矣。
趙瞼城,今州治。志云:州初無城郭,明初遷州治於三耳山,或以爲即古勃弄州治也。弘治二年始築州城,周七里有奇。引水爲垣,屹然險固。
白崖城,州東南九十里。《滇略》云:「即古彩雲城也。」漢元狩初命王然於、柏始昌、呂越人間出西南夷至滇,指求身毒國。是歲彩雲見於白崖。蜀漢建興中丞相亮南征,斬雍闓於白崖川,師還,命龍祐那爲酋長。祐那始於白崖西山下築彩雲城,一名文案洞城,其後謂之白崖城。唐時蒙氏曰白崖瞼,爲境內十瞼之一。貞元十年異牟尋大破吐蕃於鐵橋,并破施、順二蠻,虜其王,置白崖城是也。《唐書》:「自戎州開邊縣南行至白崖城三千里而近。」宋淳祐十二年蒙古忽必烈攻大理,至白崖,築壘於白崖東南七里,尋置白崖千户所。至元中改置建寧縣,屬趙州,尋省。郭松年云:「自趙州山行六十里,至白嵓甸,甸形南北袤與雲南品甸相埒,居民湊集,禾麻遍野。西山石崖斬絕,其色如雪,因名白崖。」明嘉靖二年增置大理府督捕通判駐此。四十三年築土城,爲杆衛。萬曆末裁通判不復設,而居民殷阜,儼若城邑云。鐵橋,見麗江府巨津州。開邊廢縣,見四川敘州府。
安東城,州東二里。《滇略》云:「蒙氏安東將軍李專珠所築。」城東一里有九龍池。山上有諸葛武侯營壘遺址。○唐城,在州南十九里。唐天寶中李宓征雲南時築。今州西二十五里有萬人冢,壘土如山,即鮮于仲通及宓喪師處也。
三耳山,在州治西里許。有三峰,高聳如耳。一名鳳儀山,以一支兩翼,如鳳來儀也。其東爲龍伯山,與鳳儀相對,俱點蒼之南支矣。○宿龍山,在州北十五里。頂有浮圖,唐鎮南將軍韋仁壽所建。或曰山在龍伯之南。又州南有五佛山,山下出泉,不竭不溢,謂之聖泉。
九龍頂山,在州南五十里。九峰相聚,望之如龍,與雲南縣接界。○西山,在白崖川西。有畢缽羅窟,一名賓波羅窟,巖壑聳拔千餘丈。有獨木橋十餘所,樵子最獧捷者乃能履之而過,謂之「僊橋」。志云:畢缽羅窟山在州東六十里,北去賓川州二十里。
定西嶺,州南四十里。本名昆彌山,明初平西侯沐英過此,更今名。嶺高千餘仞,設關其上,波羅江出焉。又嶺東南七里有故壘,蒙氏滅大理時屯兵處也。俗謂之胡營。
樣備江,在州西南。自太和縣流入界,又南流入蒙化府境。○波羅江,在州治東南。有二源,一出九龍頂山,一出定西嶺,合流而北,經州治,又西北流入西洱河。一名大江。
白崖瞼江,在州東南。志云:出白崖西山之畢缽羅窟,流經楚雄府定邊縣爲禮社江之上源,亦曰白崖川。又赤水江在州南四十里。源出定西嶺,東南流亦入定邊縣界合於禮社江。又昆雌江,在州西南六十里。源出蒙化府之巍山,流入州境,合於赤水、白崖二江。
迷渡市,在州南九十里,有巡司。相傳諸葛武侯曾築城於此,名諸葛城。又州東有乾海子,多沙無水,亦設巡司於此。志云:州境又有赤壁嶺巡司。
定西驛。在定西嶺上。爲往來必繇之道,置關戍守,兼設巡司於此。其在州治旁者曰德勝關驛。又有樣備驛,在州西八十里,南趣蒙化,西達永平之孔道也。

雲南縣,州東南百里。東南至楚雄府定遠縣一百二十里。漢元封初置雲南縣,隸益州郡,後漢改屬永昌郡,蜀漢建興二年置雲南郡治焉。晉、宋至梁皆因之。唐爲匡州匡川縣地,後張仁果據之,號白子國。蒙氏改爲雲南州,段氏因之。元初曰品甸千户所,至元中復曰雲南州,尋降爲縣,屬大理路。明初改隸趙州。土知縣、縣丞俱楊姓,主薄張姓。編户十五里。

雲南故城,在縣南。《滇略》:「漢武時,彩雲見於白崖,縣在其南,故曰雲南。蜀漢因置雲南郡。」《水經注》:「雲南郡本雲山縣地。」雲山疑亦雲南之訛矣。《唐志》「自戎州開邊縣而南七十里至曲州,又二千五百里至雲南城」,即此城也。後遷今治。志云:今縣東南又有廢城,即唐時匡川縣治,後廢。
雲平廢縣,在縣東。本雲南縣地,晉咸寧五年析置雲平縣,屬雲南郡。《晉志》:「郡初治雲平縣,後還治雲南。」宋、齊俱爲雲平縣,梁末廢。○鏡州城,《一統志》云:在縣治東。唐置,領夷郎等六縣,後廢。」今名雲南土城,遺址尚存。攷《唐志》不載鏡州也。《滇略》云:「鏡州城在今縣治西南。」郭松年云:「自鎮南州過雌嶺即大理界,山行七十里有甸焉,川原坦衍,山勢回合,周二百餘里,乃雲南州也。州西北十餘里,山麓間有石如鏡,光可鑑,舊名鏡州以此。」鏡州蓋即雲南州之別名矣。
青華山,縣南八里。下有洞,闊十丈。山僅培塿。洞中甚深邃,不可窮。旁有石竅漏光,若天窗然。《滇紀》:「自洱海衛城西行通蒙化岐,左有青華洞,中極寬衍。」是也。○水目山,在縣南二十里。一名寶華山。山巔有泉,深不可測。
寶泉山,在縣西北十五里。九峰相並,望之簇如青蓮。石穴空洞,盤折而升。一名九鼎山。又龍興和山,在縣西二十五里,亦高聳。又有梁王山,在縣北三十里。蒙氏時有酋長王氏屯據於此。
安南坡,在縣東南。《滇程記》「自鎮南州普淜驛六亭而達雲南縣界,所經有桃樹坡、金雞廟、孟獲箐、安南坡。坡有巡司,下坡地復坦夷。相傳古雲南郡治此,土人稱爲小雲南,以別於雲南治城」云。
葉鏡湖,縣南三十里。中有石如鏡,因名。又清湖,在縣西南一里。湖水恒濁。永樂七年黃河清,此水亦清,自是不復濁,因名清湖。
青海子,縣東南二十里。其地有金龍山,水出其下。一名青龍海子。又有周官些海子,在縣東北十五里。一名蒙舍海。舊引寶泉山水蓄於周官、品甸二陂,以備農事,即周官坡也。
品甸陂,在縣西三十餘里。志云:唐初嘗置坡州於此。其地川原饒沃,亦名清子川甸。中有池,亦曰清湖,灌溉甚溥。又品甸灣,在縣東北十里,相傳蒙氏嘗置品甸縣於此,元千户所以此名。○溪溝,在縣西三里。源出寶泉山,東流入定邊縣界。夾溪十里多花卉,亦名萬花溪。
雲南驛。在縣東。其相近有古城村,或以爲古雲南郡城也。自驛而西又八亭達於趙州之定西嶺。○力士營,在縣南九里。相傳諸葛武侯駐兵之地。

鄧川州,府北七十里。北至鶴慶軍民府百九十里,東南至賓川州百五十里,西南至雲龍州百五十里。

漢益州郡𣜿榆縣地,唐初爲邆備州,隸姚州都督府。後爲邆睒詔所據,南詔併之,置鄧川睒,後改爲德源城,段氏因之。元初立德源千户所,至元十一年改鄧川州,隸大理路。明初因之。土知州阿姓,隆慶三年改設流官。編户十二里。領縣一。
州峭山深塹,控據邊陲,號爲險要。
德源城,在州治東。亦曰大釐城。唐時邆備州治此。開元二十六年皮羅閣取太和城,又取大釐城是也。後爲德源城,元因置德源千户所。志云:州水患頻仍,遷徙靡定。舊無城郭,崇禎十三年遷治鄧川驛始建土城,周六里有奇。未竟,復爲山水決壞。
寧北城,州北三十里。唐時蒙氏所置。《滇紀》:「唐貞元十五年異牟尋謀擊吐蕃,以邆川、寧北等城當寇路,乃峭山深塹,修戰備,爲北面之固是也。段氏時城廢。」
廢曾州,在州東境。或曰即漢時姑繒夷之地。唐武德四年置曾州,治曾縣,兼領三部、神泉、龍亭、長和四縣。後廢。《舊唐書》:「曾州西接匡州。」是也。
鼎勝山,州東南十里。孤峰特聳,洱水爲襟,登山一望,波光萬頃,最爲奇勝。志云:州治旁有象山,其南爲伏虎山,東北曰臥牛山,俱以形似名。又東山在州東十里。山麓崖下有泉注爲池,深不可測,謂之星鯉泉。又東爲獅舌山,以山形如獅吐舌也。下有龍潭。與鼎勝山皆環峙州治,並爲形勝。
鐘山,州北八里。《滇紀》云:「唐開元中邆睒詔酋咩羅皮據大釐,爲南詔所攻,率其部據鍾山之險以自守,即此山也。」
豪豬洞,州東二十里。山頂有石牆遺址,下有龍潭。《滇志》:「孔明縱孟獲於白崖,獲引所部至銀坑。坑一名豪豬洞,險絕,非人力可到。孔明出奇策擒之是也。」洞南有諸葛寨,相傳武侯駐兵處。《滇紀》云:「寨在州東三十里。」
普陀江,在州北。其上源即浪穹縣之寧河,東流經州北,折而南流入於西洱河。一名彌苴佉江。或謂之葡萄江,即普陀之訛也。
上洱池,州南十五里,即普陀江之旁出者,又南五里有油魚穴,皆流達於西洱河。○南詔潭,在州西南二十里。廣十餘畝,三山環匝,其一面峻壁如石牆,潭深莫測,昔人嘗避兵其中。
佛光砦,在州北三十里,與浪穹縣佛光山相接。《滇志》:「初,孟獲自豪豬洞被擒,丞相亮復縱之。獲走佛光砦,據險堅守,漢兵不得進,乃由漾濞江而北出砦,後遂破之。」明初傅友德等既平大理,餘孽普顏篤復叛據佛光砦,先不華據鄧川,友德自七星關回軍大理,平鄧川,破佛光砦,遂過金沙江,下北勝、麗江、巨津之境是也。
阿至店。州東八十里,接北勝、賓川州界。又州東南有青索鼻巡司。志云:司南十五里,地名乾海子。

浪穹縣,州西十五里。北至劍川州百里。漢葉榆縣地,蠻名彌次,即浪穹詔所居,唐武后永昌初浪穹州蠻傍時昔等二十五部先附吐蕃,至是來降,詔以傍時昔爲浪穹州刺史,統其衆。開元初其王鐸羅望與南詔戰不勝,移保劍川,更稱浪劍。貞元中爲南詔所破,亦置浪穹州於此,統浪穹、旋浪、鄧睒之地。段氏因之。元初改置浪穹千户所,至元十一年改爲縣,屬鄧川州。土知縣、典史俱王姓。編户三十五里。

鳳羽廢縣,縣西南四十里。蒙氏所置,以鳳羽山爲名。或曰元時亦嘗置縣,屬鄧川州,旋廢。今爲鳳羽鄉,有巡司戍守。志云:鳳羽巡司西二十里有羅坪關,北五里至悶江門哨。
安寧城,在縣北。唐天寶八載嶲州都督何履光以兵定南詔安寧城及五鹽井,復立馬援銅柱是也。《滇紀》:「縣西北有石和城。」唐開元末施浪酋長分兵據此以拒南詔,南詔襲敗之,遂取其地。
寧山,在縣西。形如鳳翼,一名鳳翼山。又靈應山,在縣東二十里。峻拔高聳,上有石巖。
佛光山,縣東北二十五里。山盤亘迴遠,接鄧川、鶴慶之界,佛光砦以此名。其南嶄然險絕。山半有洞,可容萬人。山後尤爲嶮巇,仄徑僅容一人,名曰一女關山。下又有九石竅,泉出其中,名曰九龍泉,流入寧河。
蓮花山,在縣東北四十里。形如蓮花,三面陡絕,惟一面僅容單馬。其相連者曰蒙次和山,三面絕險,一面臨河。六詔時施浪詔居此兩山下,亦曰蒙次和村。唐開元末爲南詔所併,設三營以守之。蒙古忽必烈自石門入取大理,見二山爲襟喉之所,乃留達軍三百户鎮之,亦分爲三營。志云:三營在蓮花山下是也。
罷谷山,縣北二十里。《水經注》:罷谷之山,洱水出焉。其山空洞,泉湧起如珠樹,乃瀾滄江之伏流也。○鳳羽山,在縣西南三十里,郭義恭《廣志》所云弔鳥山也。《後漢志》、《水經注》皆云𣜿榆縣西北八十里有弔鳥山,俗言鳳凰死此,衆鳥來弔云。《滇志》云:「山舊名羅坪山,或作羅浮山,蒙氏改爲鳳羽山。」
普陀崆,縣東南十五里,爲往來要隘之地,有巡司戍守。其南有龍馬洞,深不可測,石壁上馬迹猶存。志云:普陀崆巡司東十里曰下山口,南二十里曰悶江門,西三十里曰大樹關,北三十里曰觀音山。
樣備江,在縣西百里。自劍川州流入縣境,有上、下江嘴,又南流入太和縣界,亦曰漾濞江,或謂之漾、濞二水,蓋同流而異名也。唐景龍初吐蕃及姚州蠻寇蜀,使唐九證爲姚嶲道討擊使擊之。虜以鐵絙梁漾、濞二水通西洱蠻,築城戍之。九證自嶲入永昌,累戰皆捷,盡刊其城壘,毀絙焚橋,勒石於劍川,建鐵柱於滇池,俘其魁帥而還。吐蕃渡處蓋在縣境。志云:縣有上、下江嘴二巡司。上江嘴東去羅坪山麓五里,下江嘴東去羅坪山二十里。
寧河,縣西北五里。《通志》:「罷谷之水注於寧河,亦曰明河,又爲寧湖,下流即葡萄江也。」《一統志》:「明河寧湖周回五十里,水色如鏡。」○魚子淜,在縣西。水色青碧,流合於寧河。一名龍池。
五鹽井,在縣西北三百里,即唐天寶中何履光收復之地。明朝洪武十六年建五井鹽課提舉司於此。志云:五井,一曰洛馬井,一曰石縫井,一曰河邊井,一曰石門井,一曰山井,俱在縣界及雲龍州之境。亦曰上五井,兼置巡司於此。
三營,在縣東北蓮花山下。南詔時設營於此,蒙古取大理,復設三營萬户以守之。洪武十五年雲南平,藍玉遣兵攻拔三營萬户砦是也。志云:縣西南有箭桿場巡司,司南八十里爲馬鞍山乾海子,接永平縣界。
鳳凰臺。縣治北。舊傳施望欠詔所築臺。下有白沙井,泉味甘冽,亦施望欠所鑿也。又縣東二里有九氣臺。臺凡九竅,下有溫泉,其氣從竅而升,臺因以名。

賓川州,府東一百里。東至姚安府二百五十里,東南至楚雄府二百四十里,西南至趙州九十里。

漢益州郡地,後漢屬永昌郡,晉屬雲南郡,唐爲匡州地。蒙氏爲太和楚場地,段氏因之。元亦爲太和縣地。明朝弘治七年建賓川州,割太和縣九里、趙州一里、雲南縣二里置。屬大理府。編户一十二里。
州控姚安之肘腋,蔽大理之肩背,襟帶山川,東西聯絡,屹爲形要。
諸葛城,在州西二里虎踞山上,相傳爲武侯駐兵處。明朝改建今州,築城爲州治,周一里有奇。
鍾英山,在州東。基垂百里,產竹箭,饒鳥獸毛革之利。○翠屏山,在州西北四十里。形方頂平,蒼翠橫列,如倚屏然。又烏龍山,在州西南四十里。巖壑玲瓏,東麓有白塔。又有烏龍池,積水下迸,諸堰皆仰給焉。
雞足山,州西四十里,與太和縣及鄧州川接界。亦名九曲山。《一統志》:「山在洱河東百餘里,峰巒攢簇,狀若蓮花,九盤而上,亦曰九重巖。其南有上倉湖,最爲幽勝。」今詳見太和縣。○畢缽羅窟山,志云:在州南二十里,即白崖西山也。今詳見趙州。
金沙江,州東北百五十里。自北勝州東南流經此入姚安府境,有巡司戍守。志云:金沙江東北有漢遂久廢縣,古稱白門,謂入白果國之門也。白果即白崖矣。
金龍湫,在州西百里洱河東。《通志》:「大理之龍潭有三,在趙州乾海子哨者曰乾龍潭,在鄧川州鐘山寺雞足石側者曰大龍潭,在賓川州西龜山東者曰紅雀龍潭。今引潭爲新渠,東注楊梅谷,灌田萬頃。」
赤石崖鎮。在州東。今有巡司。志云:州境東接姚安,南接趙州,嘉靖以前夷蠻剽劫,往往出沒於此,因置戍於赤石崖諸處,與姚安、雲南、十二關互爲形援。又有賓居巡司,本名蔓神寨,又有神摩洞巡司、白羊市巡司,俱在州界。

雲龍州,在府西六十里。西至永昌府永平縣一百五十里,北至鶴慶軍民府劍川州一百七十里。

漢益州郡地,後漢永昌郡地,晉爲西河郡地,宋、齊至梁因之。唐初爲匡州西境,蒙氏謂之雲龍甸,段氏因之。元至元末立雲龍甸軍民府,明初改爲雲龍州,屬大理府。土知州段氏。萬曆四十八年改流官,又裁五井提舉司,以鹽課歸州。編户二里。
州藩衛大理,襟帶永昌,密邇生蕃,爲西垂要地。
嶲唐廢縣,在州南。漢縣,屬益州郡,漢武開西南夷,欲通身毒國,北方閉氐、﹂,南方閉嶲、昆明。徐廣曰:「嶲唐縣與昆明正相接。顏師古以即嶲州,悞也。後漢屬永昌郡。《古今注》:「永平十年置益州西部都尉,治嶲唐,鎮慰哀牢、𣜿榆蠻是也。」晉仍屬永昌郡,後廢。南詔爲雲龍甸地。元始爲軍民府治。明朝改建爲州。萬曆三十三年始築土城,周一里有奇。
比蘇廢縣,在州西。漢縣,屬益州郡,後漢屬永昌郡,晉初因之。咸和中分東河陽郡置西河郡,治比蘇縣,宋、齊因之。梁末廢。
三峰山,在州西五里。一名三崇山,壁立萬仞,人迹罕至。或以爲即古之三危,黑水所經,悞也。山後有野蠻,距郡五百里。
瀾滄江,州東二里。自麗江府南流入州境,復折而西南,入永昌府境。詳見大川。
蘇溪,在州西北。與浪穹縣五井鹽課司接界,下流入於瀾滄江。
諾鄧井,州西北三十五里,鹽井也。置鹽課大使於此,所轄又有石門一井。又大井,在州東南三十五里,產鹽。所轄又有山井及天耳井。又師井,在州西北百三十里;順盪井,在州西北二百五十里;俱有鹽課大使,舊屬五井提舉司,萬曆末廢提舉司改屬州。其井新舊互異,仍與浪穹境內洛馬鹽課使統爲五井云。
雲龍甸。州東北七十里。甸廣衍,宜畜牧,有巡司戍此。
十二關長官司。府東三百里。本雲南縣楚場地,元至正間因僻險始置十二關防送千户所,明初改爲長官司,土司李氏。
歸山,在司西。峰巒聳峙,爲境之望。志云:司北百二十里有赤石崖、大山箐,西三十里爲乾海子山箐,東六十里曰楚場山箐,南四里即你甸也。
一泡江。在司南。波流湍急,自歸山而東歷司城南,東北流入姚安府界注於金沙江。
附見
洱海衛,在雲南縣治西。洪武二十二年建。
大羅衛。在賓川州治東鍾英山下。州境舊爲荒原,弘治中置州及衛,得古碑曰大羅城,因以名衛。楊慎曰:「雲南諸城西上永昌經途所屆,旁多寇巢,曰金雞廟、赤石厓、螳螂龜山、鐵索箐,其諸蠻皆以盜掠爲雄。弘治中始州賓川而衛大羅,城迷渡而戍普淜,冀以弭盜,竟不克。嘉靖初巨魁就擒,道路始寧息」云。金雞廟,志云:在雲南縣境。

鶴慶軍民府,東至北勝州二百十里,南至大理府二百五十里,西北至麗江軍民府百七十里,北至麗江軍民府寶山州二百里,自府治至京師一萬一千六百九十里,至布政司一千一百六十里。

《禹貢》梁州徼外地,東漢爲永昌郡西北境,唐爲越析詔地。地名鶴川,又名樣共川。天寶中屬於南詔,太和中置謀統郡。蒙氏勸豐祐於樣共川置,又南詔徙羊苴咩城,近龍尾鶴拓,即此地也。宋時段氏因之。元初置鶴州,尋改置二千户,仍稱謀統。屬大理萬户府。至元十一年復爲鶴州,二十三年升爲鶴慶府,後又改爲路。明朝洪武十五年復爲鶴慶府,旋改爲軍民府。編户十三里。《通考》「鶴慶四十八村,烏蠻、玀玀、西海子等尤爲獷猂」云。領州二。
府山川明秀,內固大理,外控番戎,險阻足據,平原可畊,亦要地也。
鶴州城,今府治。宋時大理所築,元置鶴州於此,明初廢。洪武十五年因舊址列山爲守,永樂初甃以磚石。嘉靖十九年復拓舊址改築,號曰「新城」,惟北門月城尚因舊垣。萬曆二十八年復修城濬濠。今城周四里有奇。
廢副州,在府境。《一統志》:「廢木按州亦在府境。」二州皆元置,屬鶴慶府,明初省。
覆釜山,府西五里,爲郡鎮山。形如覆釜而最秀,南北諸山皆拱翼之。下有龍潭。又有金燈山,在覆釜下,亦名秀臺山。其相抱者曰仰止山。○金鳳山,在府西二十五里。又府北三十五里曰逢密山,有三峰入雲。山腰有洞,頗幽勝,謂之青玄洞。
峰頂山,城東七里,峰巒起伏,南接龍珠山,北抵麗江界。下有五泉,可以溉田。○龍珠山,在府南二十里。前聳後平,下有石穴樣共江之水過此穴而流入於金沙。或謂之象眠山。志云:象眠山在城東南二十五里。山勢逶迤,如像眠然,因名。
拱面山,在府西北五里。山高百仞,一峰拱向郡治。林巒環映,陰晴異態。又府西南十里爲朝霞山,山半有風洞。又西南二十里曰垂珠洞。又西二十里曰金斗陂,下有銀泉。
方丈山,城南百二十里。志云:南詔名山凡十七,此其一也。南接點蒼,巍峨峻拔。山半有洞,曰太極洞。中有池曰金龍潭,深不可測。一名觀音山,南去浪穹縣僅四十里。又半子山,亦在城南百二十里,產礦山也。山北有湧泉,伏流二里許始洩爲三派,居人賴之。又南五里爲豸角山,以形似得名。桃樹江出山下,流入南山巖穴中。
大成坡,府東南七十里。頂有泉,深廣僅尺許,不溢不涸,行人資焉,謂之一碗水。又府東南百三十里有煉場巖,下有溫泉。巖石層壘,可數千仞。又大孟巖,在府東南百八十里。石壁屹立,其形如城。
松桂臺,在城南六十里。明初傅友德徵佛光砦嘗屯兵於此。又城北八里有象跪石。相傳忽必烈自麗江石門關乘象至此,象跪不前,因名。
漾共江,在府治東南,即鶴川也,闊十餘丈。源出麗江界,流入境,至象眠山麓,羣山環合,水無所洩,瀦而爲湖。入城東五里之石穴,復出名爲腰江,東與金沙江合流。○落鐘河,在城南五里。源出朝霞山之龍湫,截官道而東入於漾共江。昔嘗墜鐘於此,因名。又長康江,亦在府南五里。源出府西黑龍潭,東流注於漾共江。
白龍潭,府北七里。潭之上山數十重,最高一峰名金頂,下爲白鷺山,勢若騫鳳。泉源甚遠,至白龍祠下,有泉百派,匯而爲潭。又西龍潭,在府西七里。源出覆釜山,東流溉諸村田。亦名上潭。其東北有龍寶潭,一名下潭。周五百丈,隄曰萬年隄。石閘之下有會濟池,東分一小閘爲波流山,亦金燈山脈也。志曰:府境龍潭凡十五,流入漾共江者十三,曰黑龍,曰青龍,曰白龍,曰西龍,曰龍寶,曰吸鐘,曰石朵,曰香米,曰北渼,曰柳樹,曰小柳南,曰赤土和,曰宣化。其流入金沙江者曰龍公,而停蓄極深者曰大龍。
諸葛泉,在府南百四十里羅陋村,相傳武侯駐師之地。泉均二流,甚爲民利。○溫泉,有二:一在觀音驛南二里,一在驛南十里。
宣化關。在府東北,有巡司。又觀音山驛,在府南百二十里,亦有巡司戍守。又南七十里至大理府鄧川州之鄧川驛。

劍川州,府西九十里。南至大理府雲龍州一百七十里,北至麗江府七十里。

古蠻夷地,唐時爲義羅魯城,一名劍川。志云:唐顯慶初浪穹詔與南詔戰不勝,走保劍川,更稱浪劍。貞元初南詔擊破之,盡奪劍、共諸川地,其酋徙居劍睒西北四百里號劍羌云。南詔置劍川節度,宋時大理改爲義督睒。或謂之波州。元初置義督千户所,至元十一年改爲劍川縣,屬鶴慶路。明朝洪武十七年升爲州。編户十八里。
州控阨西番,藩屏內地,亦稱形勝。
望德城,在州南三里。周五百丈,段氏所築。今爲民居,名水寨村。志云:州治舊無城,明崇禎末始築土城云。○羅魯城,在州南十五里。唐所築。今爲瓦窑村址。羅魯,西夷云雲海也。志云:州東北六十里有達子城,即蒙古入大理駐師處。一云在州南百三十里。
金華山,州治西一里。自西番界羅均山盤折而來,延亘二十餘里。山頂常有紫色如金,故名。西麓爲西湖,秋水時,與東湖相連。至冬水落,民始播種。又州治南有金山、銀渡兩山並峙,一赤如金,一白如銀,因名。○劍和山,在州西四里,以卓立如劍而名。又州東十五里有青崖山。山產青石,如列翠屏。又州南二十里有夜合山,劍湖繞山麓而出。
石寶山,州西南二十里。層崖峭壁,上有石坪方數十畝,巖洞泉壑,往往奇勝,南中之名山也。又南一里爲中山,巖壁峭立,亦稱奇勝。○石羅摩山,在州東北七十里。峰高百餘丈,屹立如巨人狀,亦名將軍山。
劍川湖,州南五里。湖廣六十里,尾繞羅魯城,南流爲漾濞江。俗呼爲海子,每歲辦漁課於州。《一統志》:「湖在州西北七十里。山頂有泉,廣可半畝,流經州東而爲此湖。」又劍川,在州南十五里。即劍湖之尾。曲流三折,形如川字。
彌沙浪河,在州南百里白水場,與劍湖水匯而南流。○大橋頭河,在州東二里。古名合惠尾江。下流入劍川湖,每遇洪潦,輒泛溢害稼。又桃羌河,在州南三十里,東南流入於漾濞江。
諸葛池,州北四里,相傳武侯飲馬處。志云:州有龍潭凡九:曰老君,曰易堤坪,曰仙女煉,曰隔渼,曰建和,曰白難陀,俱流入劍湖;曰花叢,曰白龍,曰青龍,俱流入湖尾。
彌沙鹽井。在州西南百五十里彌沙鄉。有鹽課司大使,轄產鹽井二,曰大井、小井。

順州,府東一百二十里。東至北勝州界一百里,北至滄浪衛百五十里。

古蠻夷地,唐時地名牛睒,南詔徙諸浪人居之,與羅落蠻雜處。《元志》:「順蠻種本居劍川,唐貞元間南詔異牟尋破之,徙居鐵橋、大婆、小婆、三探覽等川。其酋成斗族漸盛,自爲一部,徙居牛睒,至十三世孫自瞠猶隸大理。」元初內附,至元十五年改爲順州,屬麗江路,又改屬北勝府。明初仍曰順州,改今屬。土州同時氏。今編户三里。
州山川列峙,亦稱險阨。
順州城,今州治。元置州於此,未有城垣。萬曆二十八年築土城,周三里,環城有池。
公山,在治北七里。危巒聳拔,數峰融結。其並峙者曰漕峰山,一名母山。志云:漕峰山在州治北一里。○楊保山,在州東北八里。下有池,中多蒲草,鳧鶩之藪也。又烏舖山,在州西南十里。有烏舖橋,跨烏舖山谿澗上。
牛甸湖。州東二里,其下流合於河頭溪。志云:溪在州東二十里,出石巖下,周八十餘丈。又有浴海浦,在州東二十餘里。水中分界,西畔屬順州,魚課入劍川州河泊所;東畔屬北勝州。廣可三十里。

麗江軍民府,東至瀾滄衛蒗渠州界一百八十里,西至西番浪滄江二百里,南至鶴慶軍民府界七十里,北至永寧府革甸長官司界三百二十里,自府治至京師一萬一千七百六十里,至布政司一千二百四十里。

《禹貢》梁州南徼地,漢爲越嶲、益州二郡地,後漢兼屬永昌郡。或曰即古白狼地。後漢永平十七年白狼王唐菆作詩三章,誦漢功德,即此。隋屬嶲州,唐因之。後沒於蠻,爲越析詔。貞元以後屬於南詔,置麗水節度。宋時麽、些蠻據此,大理不能有。元初擊降之,《元史》:「麗江路自漢至隋、唐皆爲越嶲郡西徼地。麽蠻、些蠻居此,爲越析詔。二部皆烏蠻種也,居鐵橋,後歸南詔。宋時復據此。憲宗三年征大理,從金沙濟江,麽、些負固不服,四年春平之。」置茶罕章管民官。至元八年改爲宣慰司,十三年改置麗江路軍民總管府。二十二年府罷,更立宣撫司。於通安、巨津間置。明朝洪武十五年改麗江府,既又改爲軍民府。土知府木姓。志云:府治及所屬四州俱未設城垣。領州四。
府南屏大理,北拒吐蕃,爲西北之衝要。南詔與吐蕃相持恒角逐於此,蒙古忽必烈降摩荻,一名摩沙,即摩些之訛也。進取大理,即其道也。《明史》:「萬曆三十一年稅監楊恭責麗江土官木增退地,聽開採。按臣宋興祖言:『麗江木氏世有其地,守石門以絕西域,守鐵橋以斷吐蕃,不宜自撒藩籬,貽悞封疆。』不報。」

通安州,附郭,在今府治東偏。古笮國地,名三睒,蠻云樣渠頭。漢爲定笮縣地,屬越嶲郡。唐改定笮曰昆明,屬嶲州。又升爲昆明軍,此爲昆明地。天寶後,爲越析麽些詔所據,後併於南詔。宋時僕繲蠻居之,後復爲麽些蠻所據。元初置三睒管民官,至元十四年改爲通安州。明朝因之。土州同高姓。編户十三里。

象山,府西北五里,形如伏象。山下有泉曰象泉。又東山,在州東二十里。一名吳烈山。峰巒起伏,環拱郡治。
雪山,府西北二十餘里,即玉龍山也。蒙氏封爲北嶽。詳見名山玉龍。
珊碧外籠山,府西南二十里。孤峰崷崒,多產箭竹。又馬左墅山,在府南三十五里。土人常牧犛牛其中,一名馬左墅他郎場山。
金沙江,一名麗江。從巨津州流入界,環府境三面流入寶山州界。詳見大川金沙江。
清溪。在府城東南。其源有二:一出東山,一出雪山,至府東東圓里而合流,遶府城之前,灌溉甚溥。今城東五里有東圓橋跨清溪之上。○龍潭,在府西南十里。闊數十畝,深不可測。

寶山州,府東二百四十五里。東至永寧府界百七十里,南至鶴慶府百三十里。

漢益州邪龍縣地,後漢屬永昌郡,唐爲麽、些蠻所據。元初內附,名其寨曰察罕忽魯罕。至元十四年置保山縣,十六年升爲州。屬麗江路。明朝因之。土知州羅姓。編户六里。
州雪山西峙,麗水環流,居然雄勝。
阿那山,州西南十五里。上有阿那和故寨。又珊蘭閣山,在州北八十里。
金沙江,在州南。《元史》:「州在雪山之東,金沙江西來,環其三面。」是也。
大匱寨。在州界。唐時麽些、蠻兄弟七人分據七寨,曰大匱,曰羅邦,曰羅寺、曰礙場,曰卞頭場,曰當波羅場,曰當將郎。蒙古忽必烈征大理,自卞頭濟江,由羅邦至羅寺,圍大匱等寨,其酋內附,名其寨曰察罕忽魯罕是也。

蘭州,府西南三百六十里。北至巨津州一百六十里。

東漢永昌郡博南縣地,唐時屬於南詔,爲獹蠻所居,{{annotate|《元志》作「廬鹿蠻部」。地名羅眉川。宋時大理段氏置瀾滄郡於此,《一統志》:「段氏使董慶治此,後有周姓者強盛,遂與董分爲二部,以江爲限,元初皆內附。」元至元十二年置蘭州。屬麗江路。明初因之,仍曰蘭州。土知州羅姓。編户四里。
州密邇番、戎,屏翼內郡。
雪盤山,州南十里。四時常積雪,下有白石溪。○福源山,在州北十里。延亘而東南,凡五十餘里。又有老君山,在州西北二十里。古名如剌均山。頂有深淵五所。一名牧牛山,土人常牧氂牛於其上。
瀾滄江。州西北三十里。源出吐蕃,流入境,又南入大理府雲龍州界。○白石溪,在州治南。中多白石,下流入瀾滄江。

巨津州,府西北三百里。南至蘭州百六十里。

古西番地,唐時爲羅婆九睒,濮、獹二蠻所居。後麽、些蠻奪其地,南詔又併之,屬麗水節度。元初內附。至元十四年於九睒立巨津州,屬麗江路。明初因之,亦曰巨津州。編户六里。
州迫鄰吐蕃,當西北陬之要害,神川之險,守禦所資也。
臨西廢縣,在州西北。志云:縣在府西北四百六十里,爲大理極邊險僻地,麽、些二種蠻居此,名羅裒間。元至元十四年以其西臨吐蕃,置臨西縣,屬巨津州。洪武十五年改屬府,正統二年爲蕃人所居,僅存一寨,後亦革去。《滇略》:「臨西亦稱剌縹郡,今爲他照和村。」
華馬山,州東南百五十里。崖壁有石如馬而色班爛,因名。昔麽些詔自名其國爲花馬國。忽必烈南滅大理時三睒土酋麥良內附,并破鐵橋之華馬國,以功授職,即此。又州東北二十里有金馬山,有石如馬而色黃,因名。
漢藪山,州西北二百八十里。高可萬仞,上有三湖,各寬五畝,深不可測。○果舖山,在廢臨西縣治西,今入蕃界。
金沙江,在州北,亦謂之神川。唐貞元五年南詔異牟尋破吐蕃於神川,遂斷鐵橋,吐蕃溺死者萬計。十年異牟尋復擊吐蕃於神川,大破之,取鐵橋十六城是也。《元志》:「江爲南詔、吐蕃交會之大津渡,故以巨津名州。」
雪山關,在州東北。亦曰雪山門,舊名越滅根關。當吐蕃、麽些之界,極爲險峻。○石門關,一云在州西百里,有巡司,所云「鐵橋以限吐蕃,石門以絕西域」者也。唐貞元九年韋臯遣崔佐時繇石門趨雲南,復通石門南道,蓋謂此。
鐵橋,在州北百三十餘里,跨金沙江上。或云隋史萬歲及蘇榮所建,或云南詔閣羅鳳與吐蕃結好時建,或云吐蕃嘗置鐵橋節度使,是其所建。《唐史》:「天寶初南詔謀叛唐,於麽、些九睒地置鐵橋,跨金沙江,以通吐蕃往來之道。貞元十年異牟尋歸唐,襲破吐蕃於神川,取其鐵橋十六城。十五年吐蕃復襲南詔,分軍屯鐵橋。南詔毒其水,人畜多死,乃徙屯納川。」志云:時吐蕃置鐵橋城於此,爲十六城之一。今有遺址。其橋所跨處,皆穴石熔鐵爲之,冬月水清,猶見鐵環在水底。又舊志:鐵橋在施蠻東南。一云施蠻在鐵橋西北,居大施睒、斂睒、尋睒。又順蠻在斂睒西北四百里。《新唐書》:「異牟尋大破吐蕃於神川,并破施、順二蠻,虜其王,置白崖城。」是也。又《元志》:「漢裳蠻,本漢人部種,依鐵橋而居。」今有古宗蠻,在鐵橋之北,一名西番,一名細腰番云。明初裂吐番二十三支分屬郡邑,以土官轄之,麗江控制古宗,餘州郡各有所轄,蓋馭戎之善策也。
白馬寨。在州南二里。《唐書》云:「姐羌、白馬氐之裔居此,因名。」州境又有寧番巡司及清水、瀾滄二驛。

永寧府,東至四川鹽井衛二百里,西至麗江軍民府寶山州界一百三十里,南至瀾滄衛蒗蕖州二百十里,北至西番界三百三十里,自府治至京師一萬二千一百里,至布政司一千四百五十里。

《禹貢》梁州徼外地,舊名樓頭睒,與吐蕃接界。又名答藍。後爲麽、些蠻所據,麽、些蠻酋祖泥月烏者,逐出吐蕃而居其地。唐時屬南詔,宋時屬大理。蒙古忽必烈南侵大理至其地,《元史》:世祖駐軍日月和,即此地也。」至元十一年置答藍管民官,十六年改置永寧州,屬麗江路。明朝洪武十五年改屬鶴慶府,二十九年改屬瀾滄衛,永樂四年升爲永寧府。府無城,領編户四里。土知府阿姓。正統以後爲鹽井諸酋所侵,土官不能制,乃請設流官,寄治瀾滄衛,遙領郡事。領長官司四。
府襟江帶湖,山川險阻,人習鬬戰,爲邊徼之藩蔽。
干木山,府東南十五里,高八十餘丈,根盤百餘里。一名獅頭山,亦名孤山。又有甲母山,在府東。巖巒蒼翠,聳入霄漢。
瀘沽湖,府東三十里。湖周三百餘里,中有三島,高可百丈。又魯窟海子,在干木山下,周迴一百里,中有小山。名水寨,或曰即瀘沽河也,土官築水寨於島上云。又有海門橋,在府治西。魯窟海子之水流經此通四川打冲河達川江橋外,入鹽井界。
勒汲河,在府治北。源出西番,流入境,東流入四川鹽井衛界。又有勒浪墩,蓋府地密邇吐蕃,居人與番雜居,常被凌擾,築此墩於河上以爲界云。○羅易江,在府南。自瀾滄衛蒗渠州北流,過府境入於瀘沽湖。
瓦都寨。府東北六十五里。與四川鹽井衛接界,舊爲番部戍守處。旁有溫泉。

剌次和長官司,府東北二百四十里。永樂三年置,土官阿姓。下同。

六捏山。在司治西北。盤亘四里,爲司之勝。

革甸長官司,府西北百二十里。

幹如山。在司治北。司憑以爲險。

香羅甸長官司,府北百五十里。

卜兀山。在司治西。高聳數百丈。

瓦魯之長官司。府北二百八十里。

剌不山。司東北三十里。志云:司之勝剌不山峙其東,金沙江繞其西。

北勝州,東至四川鹽井衛馬剌長官司界二百五十里,東南至武定府元謀縣百里,西至鶴慶軍民府順州界五十里,南至大理府賓川州界一百里,北至永寧府三百五十里,自州治至京師一萬一千七百五十里,至布政司千二十五里。

古蠻夷地,唐貞元中南詔異牟尋始開置,名北方睒,《滇紀》:「貞元十一年異牟尋開北方睒,徙洱河、白蠻、羅落、麽些、冬門、尋丁、娥昌七種蠻以實其地。」亦號成偈睒,《元史》:「鐵橋西北有施蠻者,貞元中爲異牟尋所并,遷其種居之,號劍羌,名其地曰成偈睒。」又改名善巨郡。宋時大理段氏改爲成紀鎮。元初內附,至元十五年置施州,十七年改爲北勝州,二十年升爲府。屬麗江路。明朝洪武十五年改爲州,屬鶴慶軍民府,十九年屬瀾滄衛,今州與衛同城。正統六年改隸雲南布政司。土州同高姓,判官章姓。編户十五里。
州東出建昌,南衛大理,山川險阨,稱爲要區。
北勝城,今州治。明朝洪武二十九年築,甃以石,通水濠。正德中地震圮,尋復修築。城周五里有奇。○㟍峨故城,在州南五十里㟍峨村。蒙氏所築,其址猶存。又州東南三十五里有㟍峨海。
瀾滄山,在城西南二里,高二百餘丈。衛與驛皆曰瀾滄,以此。又烏洞山,在州西二里。上列五峰,下有洞,廣僅丈餘,深不可測。又州西三里曰三刀山。山徑險窄,相傳武侯征南時所開。○烏鴉山,在州南十里。形如削玉,爲州之勝。
東山,州東三里。亦曰觀音箐。山之西麓接香爐峰,有三山鼎立。又三泉山在州東南三里。上有石崖,湧出三泉,民資以灌溉。
甸頭山,州北三十五里。羣峰聳列,林木森蔚。土人於此牧羊,又名牧羊坪。志云:州西北三里有紅石巖,亦曰赤石崖。崖半有泉味如醴,下流入於金沙江。
九龍山,州南百里。山有九頂,一名九頭山。高萬餘丈,四顧可千里。又州東南百里有大坡難嶺,高二萬餘丈,巔有龍湫。又老虎山,在州南百三十里。山勢雄峙,望之如伏虎。
金沙江,在州治西。自麗江鶴慶府流入境,由西而東,環遶州治,一名麗江。明朝洪武十六年傅友德自鄧川州過金沙江,攻北勝府,擒僞平章高生,復平麗江、巨津等州是也。詳見大川。
陳海,州南四十里,周八十里。相傳昔本陸地,有陳姓者居,一夕沉爲海。或作「程海」。又程湖,在州南五十里,溉田可千畝;又州東南三十五里曰浪峨海;下流俱入於金沙江。
桑園河,在州西南。源出大理府雲南縣。流經州西南百五十里之桑園村,下流入金沙江。又有五浪河,在州西五十里,自蒗蕖州流入界;又三渡河,在州南百四十里,其水旋繞三圍;下流俱入於金沙江。
九龍潭,州西十五里。有泉九眼,溉田可萬餘畝,其下流亦入金沙江。又大龍潭在州南百四十里,又南九十里曰小龍潭,居民俱引以灌溉。
小吉都寨。在州東五里。志云:元時土酋高斌祥屯兵於此。

瀾滄衛軍民指揮使司,與北勝州同城。

本北勝州地,洪武二十九年於州治南築城置衛,城周五里有奇,開四門。北勝州治舊在拱極門北五里,弘治九年始遷於城內西南隅。初領北勝、蒗蕖、永寧三州,永樂四年升永寧爲府,正統六年升北勝爲直隸州。今衛領州一,隸雲南都指揮使司。城邑、山川,詳上北勝州。

蒗蕖州,衛北百八十里。東至四川鹽井衛界二百里,北至永寧府界一百五十里。

古蠻夷地,唐時地名羅共睒,羅落、麽、些三種蠻居之。元至元九年內附,十六年置蒗渠州。屬麗江路,後改屬北勝府。明朝洪武十五年州屬鶴慶軍民府,二十九年改屬今衛。土知州阿姓,屬夷有數種,曰玀玀、麽、些、冬門、尋丁、峨昌也。
州山川峭險,爲北勝、永寧腰膂之地。
白角山,在州西北白角鄉;又綿綿山,在州西南綿綿鄉;兩山皆高峻,爲州之望。
羅易江。在州東,合數溪流入永寧府界。又白角河,源出綿綿鄉,經白角鄉而入西番界。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