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七十八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七十八 湖廣四 荊州府 下一卷▶


荊州府[编辑]

荊州府,東北至安陸府三百二十里,東至安陸府沔陽州四百四十里,東南至岳州府四百七十里,南至岳州府澧州三百里,西至四川夔州府八百里,西北至鄖陽府七百六十里,北至襄陽府四百七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千二百一十里,至江南江寧府二千七百十五里,至京師六千一百三十里。

《禹貢》荊州地。春秋時爲楚郢都。秦拔郢,置南郡。漢高年,爲臨江國項羽立共敖爲臨江王,國於此。年,復曰南郡。景帝年,復爲臨江國封子閎於此。中年,復曰南郡。後漢因之。三國初,屬蜀漢,尋屬吳。晉平吳,亦曰南郡。東晉爲荊州治南郡如故晉初,荊州或治襄陽,或治江陵。渡江以後,不常厥理。太元十年,王忱始於江陵營城府,此後遂以江陵爲州治。又晉武帝置南蠻校尉於襄陽,後亦移江陵。餘詳州域形勢,下倣此。宋、齊因之。梁元帝都此,爲西魏所陷,遷後梁居之,爲藩國,又置江陵總管府監之。隋開皇初,府廢。年,並梁,又置江陵總管府。二年,改爲荊州。大業初,復曰南郡。及蕭銑據此,亦稱梁。唐武德年,平銑,仍曰荊州初置大總管府,尋曰大都督府。天寶初,改爲江陵郡至德二載,置荊州節度於此。詳州域形勢。乾元初,復故。上元初,置南都,升江陵府劉昫曰:「時增置萬人軍,以永平爲名。尋復爲荊州。五代時,高季昌據此,稱南平。宋亦曰江陵府荊湖北路治此,亦曰江陵郡荊南軍節度。建炎年,改荊南府。淳熙中,復曰江陵府。元爲江陵路《志》作上路總管府。天歷年,改中興路以文宗潛邸也。明初,改爲荊州府吳元年改,領州二、縣十一。今仍舊。
府控巴、夔之要路,接襄、漢之上游,襟帶江、湖,指臂吳、粵,亦一都會也。太史公曰:「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東有云夢之饒。又東漢初,荊邯說公孫述曰:「令田戎據江陵,臨江南之會,倚巫山之固,築壘堅守,傳檄吳、楚,長沙以南必望風而靡。蓋楚、蜀實相唇齒矣。初平年,劉表爲荊州刺史,蒯越說表曰:「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八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江夏、南陽、南郡、章陵也。自三國以來,常爲東南重鎮,稱吳、蜀之門户。諸葛武侯曰:「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也。魯肅謂孫權曰:「荊楚與國鄰接,水流順下,外帶江漢,內阻山險,有金城之固,沃野萬里,士民安富。若據而有之,此帝王之資矣。甘寧亦曰:「荊州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蓋江陵之得失,南北之分合判焉,東西之強弱系焉。此有識者所必爭也。孫皓之季,慮不及遠,撤南郡之備,專意下流。杜預一舉取之,沅湘以南,望風歸命。東晉而後,以揚州爲京師根本,荊州爲上流重鎮,比周之分陝,號爲西陝云。何充曰:「荊楚,國之西門,户口百萬,北帶強胡,西鄰勁蜀,經略險阻,周旋萬里,得賢則中原可定,勢弱則社稷同憂。宋武帝以荊州居上流之重,資實兵甲,居朝廷之半,故以諸子居之,不以屬人。終六朝之世,荊州輕重,系舉國之安危。蕭繹、蕭琮有荊州,而存亡之命懸於他氏;蕭銑有荊州,而覆敗之禍曾不旋踵。論者謂襄陽不守,則江陵以北危;夔峽不固,則江陵之西病。此其明驗矣。唐以中原多事,建都置軍,用以鎮壓南服,翼蔽雍、梁。五代時,高氏竊之。唐天成年,楚敗荊南兵,議遂取其地。楚將王環曰:「江陵在中朝及吳蜀之間,四戰之地也,宜存之以爲捍蔽。環之言即高氏所以立國,亦湖南所以自保者也。宋初,遣軍入荊南,湖南遂不能支矣。及女真禍中原,宋之君臣覆敗奔亡,幾無寧息。而荊南無恙,猶得籍此以西圖巴蜀,北顧襄、宛。李綱以六朝爲喻,謂強兵巨鎮,宜在荊襄。趙鼎言荊襄左顧川、陝,右控湖、湘,下瞰京、洛,三國所必爭,宜以公安爲行闕公安當沅湘之上游,故云,而屯重兵於襄陽,運江浙之粟以資川、陝之兵,經營中原,計無出此。王庶亦曰:「荊州左吳右蜀,臨江負漢,根本之地也。孟珙之帥荊湖也,大興屯田,首秭歸,尾漢口,爲屯二十,爲頃十八萬八千二百八十,蒙古方張,不敢以荊南爲意。迨襄樊之陷,守臣張夢發陳危急三策,曰鎖漢江口岸,曰城荊門軍當陽縣界玉泉山,曰峽州宜都而下,聯置堡寨,以保聚流民,且守且耕,因圖上築城形勢。賈似道格其議,蒙古將阿里海涯收湖北州郡,乃曰:「荊州西眺梁、益,南控交、廣,據江淮上流,誠爲要地。欲得湖南,不可不先下荊州也。於是宋之湖南、兩粵無全城矣。呂氏祉有言:「不守江陵,則無以復襄陽;不守江陵,則無以圖巴蜀;不守江陵,則無以保武昌;不守江陵,則無以固長沙。江陵於諸郡輔車之勢,謀國者所當察也。胡氏安國曰:「荊渚,江右上流也,故楚子自秭歸徙都,日以富強,近並、鄧,次及漢東,下收江、黃,橫行淮、泗,遂兼吳、越,傳六七百年而後止。此雖人謀,亦地勢使然也。後逮漢衰,劉表收之,坐談西伯;先主假之,三分天下;關羽用之,威震中華;孫氏有之,抗衡曹魏。晉、宋、齊、梁倚爲重鎮,財賦兵甲,當南朝之半。其爲江東屏蔽,猶虞虢之有下陽也。又云:「欲保江左,必都建康;欲守建康,必有荊、峽。湖北十有四州十四州,詳宋州域形勢,其要會全在荊、峽,故劉表時軍資寓江陵,先主時重兵屯油口,關羽、孫權則並力爭南郡,陸抗父子則協規守宜都,晉大司馬溫及其弟衝則保據渚宮與上明,皆荊、峽之封境也。

江陵縣[编辑]

江陵縣,附郭。本楚之郢都。漢曰江陵,爲臨江國治,尋爲南郡治。後漢因之。章帝元和初,幸江陵,是也。自晉以後,皆爲州郡治。今編户一百二十五里。

江陵城,今府治。春秋楚之渚宮地。文年,於西沿漢溯江,將入郢,王在渚宮下見之。酈道元曰:「今江陵城楚船官地,即春秋之渚宮。秦時改郢置江陵縣於此,爲南郡治。項羽封共敖爲臨江王,治江陵,漢亦爲南郡治。建安十年,曹操取荊州,自當陽進軍江陵。既而敗於赤壁,引軍北還,留曹仁等守江陵。明年,仁等屢爲周瑜所敗,委城走。權以瑜領南郡太守,屯江陵。明年,瑜卒。孫權始以荊州假劉備。二十年,關羽攻曹仁於樊,吳將呂蒙襲取江陵。晉咸寧年,分道伐吳,遣杜預出江陵。明年,預克江陵,沅、湘、交、廣皆來降。《荊州記》:「江陵城中有金城,故牙城也。晉宋時,凡城內牙城,皆謂之金城。義熙年,劉裕遣王鎮惡襲劉毅入江陵,攻其金城,劉毅走,死於牛牧佛寺。胡氏曰:「寺在城北二十里。又江陵舊有三城,陳光大年,遣吳明徹圍江陵,後梁主巋出頓紀南,周將高琳等與梁將王操守江陵三城,擊敗陳軍。《元和志》:「江陵有東西二城,蕭稱藩於魏,居西城。魏置總管以附之,居東城。是也。梁元帝都江陵,外城設十二門,皆名以建康舊名。承聖年,以魏軍將至,大閱於津陽門外,津陽南面東來第二門也。魏軍既至,裴畿等開枇杷門出戰。枇杷門蓋內城故東門。時任約軍至馬頭,梁主出枇杷門督戰,是也。其故城北門則曰萬勝門。《南史》:「魏人悉力攻江陵,反者開西門,納魏師。梁主退保金城,既而出降。於謹使長孫儉入據金城,魏人殺梁主繹。梁王藁葬之於津陽門外,是也。《城邑考》:「郡城相傳漢末關羽所築,晉桓溫增修之。明初,因舊城改築。嘉靖九年重修。周十八里有奇,門六:「新東門舊名寅賓,公安門舊名楚望,南紀門在城南,西門舊名龍山,小北門舊名維城,大北門舊名柳城。外有城壕。
郢城,府治東北三里。楚平王時所城也。《傳》曰:「楚子囊將死,遺言謂子庚必城郢。及平王時,囊瓦爲令尹,遂城之。定年,吳入郢。年,吳師敗還。楚子復入郢。秦昭襄王二十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郢。皆此郢也。漢亦爲郢縣,屬南郡。後漢省。酈道元曰:「江水自江陵又東徑郢城南,子囊遺言所城也。《楚記》:「楚郢都,南面舊有二門,一曰修門,一曰龍門。東面亦有二門。屈原《哀郢》曰:「顧龍門而不見,孰兩東門之可蕪?《招魂》篇曰:「歸來兮修門。是也。
紀南城,府北十里,即故郢城。楚文王自丹陽遷都此。後平王更城郢,以此爲紀城。《傳》:「楚子革曰:「我先王闢處荊山,以共王事,遂遷紀、郢。蓋郢與紀爲二城矣。陳光大年,吳明徹攻江陵,引水灌城。後梁主巋出頓紀南以避之。明徹退,乃還。即此。《括地志》:「楚始都之郢,今紀南城也,在江陵縣北五十里。平王所城之郢,則在江陵東北六里。是矣。又冶父城,在府東。城西有荒谷。《左傳》桓十年,楚屈瑕爲羅所敗,縊於荒谷,羣帥囚於冶父,即此處也。《荊州記》:「州東三里餘有三湖,湖東有水名荒谷。又西北有小城,曰冶父。
沙市城,府東南十五里,商賈輳集之處,相傳楚故城也。亦謂之沙頭市。朱梁開平年,楚馬殷將許德勳將水軍擊荊南,至沙頭,高季昌懼而請和。後唐天成年,詔楚王馬殷進討荊南,殷遣軍次沙頭。《宋志》:「沙市地本沙渚,每蜀江漲溢,輒至摧圮。熙寧中,鄭獬作守,始築長堤捍禦,後復圮。慶元年,復議修築。德初,司馬夢求監沙市。市地形險固,恃水爲防,一旦湖水涸,蒙古來攻,兼南風縱火,夢求死之。蒙古屠沙市,江陵遂陷。胡氏曰:「沙市南即江津戍,其南岸即馬頭岸。今有沙市驛,並置巡司於此。又鄖城,《郡志》云:「在城南二百里,楚昭王時鄖公所築。今松滋縣有楚城,亦謂之鄖城。
安興城,在府西北。江左僑立新興郡,領廣牧、定襄、雲中、九原、宕渠、新豐六縣。宋省雲中、九原、宕渠三縣,餘三縣仍屬於新興郡,郡治廣牧縣。齊因之。梁改新豐爲安興縣。隋開皇年,郡廢,省安興入廣牧,縣屬江陵府。仁壽初,改廣牧曰安興。大業初,又以定襄縣省入。唐初,仍爲安興縣。貞觀十年,省入江陵縣。○長寧廢縣,在今江陵城內。劉昫曰:「上元年,分江陵置長寧縣,治郭下。年,省枝江縣入焉。大歷年,復置枝江縣,省長寧入江陵。又紫陵城,亦在府南。《隋志》:「西魏置華陵縣,後周改名紫陵,其城南面,後梁置若阝州及雲澤縣於此。隋開皇初因之。大業初,州縣俱廢入紫陵縣,屬南郡。唐初廢。
方城,府西北六十里。或云孫吳所築,取故方城之名。晉太康初,置南蠻校尉於襄陽。渡江後,移置於江陵之方城。《水經注》:「南蠻校尉府在方城,是也。宋孝建年,府罷,移其營於建康,而方城如故。《當陽縣志》:「縣東南有方城,相傳唐郭子儀築。悞也。《郡志》又云:「府東三湖東岸有方城,與冶父城相近。亦悞。宋末,荊南置制使趙方子葵守方城,避父諱改曰萬城。又訛爲萬城,今萬城堤因以名。
紀山,在城北四十里。江陵之主山也。西北與荊門當陽諸山相接。紀南城以山而名。《荊州志》:「近州無高山,所有皆陵阜,故名江陵。○東山,在城東,臨北海上。又西山在城西,相連有八十八嶺,沮、漳之水由此入江。
龍山,在城西北十五里。桓溫九日登高,孟嘉落帽處也。《志》曰:「龍山之西有馬山。宋乾道年,劉珙於荊南龍居山牧養五百匹,或即龍山矣。又擲甲山,在府城西龍山門西北隅。相傳關壯繆還救南郡,聞縻芳已降,憤而擲甲於此。○八嶺山,在府西北三十五里,山上有八嶺。
赤坂岡,在城西。《水經注》:「紀南城西南有赤坂岡,下有瀆水,東北流入城。相傳子胥入郢時所開,亦謂之子胥瀆,一名西京湖。又東北出城,復西南流注於龍陂。又諸倪岡,在府東三十里。《志》云:「以五代時,高氏將倪可福子孫多居此而名。又有鎮流砥,在府東南十五里。沙市東捍激江水,聲如萬雷,一名象鼻觜。
大江,府西南七里。自四川夔州府巫山縣流入府界,經巴東歸州夷陵、宜都、枝江縣境,東南經府城南七里,又東經公安、石首而入岳州府界。後漢建安十年,曹操進兵江陵,吳張昭曰:「我所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得荊州,水陸俱下,長江之險已與我共。蓋以江陵居江南之上游也。《水利考》:「大江流入郡境,自西而北,而東,而南,勢多紆回。南北兩岸俱平衍下濕,水易漫流,故決害不免。濱江諸縣,各沿岸爲堤,南岸自松滋至巴陵縣之城陵磯,長亘六百餘里。北岸自當陽至沔陽州茅埠堤,長亘七百餘里。咫尺不堅,千里爲壑,且決口四通湖泊,盜賊每竄伏爲害,故堤防最切。然川壅而潰,堤防未可專恃也。元大德間,議者言江陵路舊有九穴、十三口,今可開者,惟郝穴、赤剝、楊林、採穴、調弦、小岳六處,餘皆堙塞。至明時,六穴復湮其五,惟郝穴僅存。嘉靖中,復以浮議築塞,諸湖渚又多淺淤,故三十九年之潰決最甚。自是以後,修築之工,殆無虛歲矣。
夏水,府東南二十五里。有夏水口,乃夏水之首,江之汜也。亦謂之豫章口。《水經注》:「江水又東得豫章口,夏水所通也。西北有豫章岡,蓋因岡而得名。晉義熙初,劉毅擊破桓振黨馮該於豫章口。年,劉裕遣王鎮惡襲劉毅於江陵,至豫章口,去城二十里,舍舟步上,是也。夏水又徑監利縣,至沔陽州,爲長夏河。又東合漢水入江。《荊州記》:「夏水分江東出,謂之夏首,其入江處,謂之夏,蓋夏水之尾也。亦曰夏浦。《楚辭》:「過夏首而西浮。又云:「背夏浦而西思。蓋指是水也。盛弘之曰:「夏洲首尾長七百餘里。
揚水,在府東南。《水經注》:「揚水上承江陵縣赤湖,東北經郢城南,又東北與三湖水會。三湖者,白湖、中湖、昏官湖也。三湖合爲一水,東通荒谷,春夏水盛,則南通大江,否則南迄江堤。揚水下流經監利縣,又北入景陵縣界,注於沔。杜預開揚口,起夏水,達巴陵,即是水也。宋元嘉中,通三湖,注揚水,以廣運漕,蓋修杜預之故道,今堙。又漕河,在縣北四里。《志》云:「晉元帝時所鑿,自羅堰口入大漕河,又由里社穴達沔水口,直通襄漢江,後廢。宋端拱初,內使閻文遜等請開荊南城東漕河,至師子口入漢江,可通荊峽漕路至襄州。從之。既成,可勝二百斛舟,行旅稱便,蓋即漕河故道矣。大漕河,即荊門州之建水。
赤湖,府西北十五里。《荊州記》:「昭王年,吳通漳水灌紀南,入赤湖,進灌郢城,遂破楚。即此赤湖也。一云桓玄挾安帝西幸,劉毅等追襲,敗玄黨,血流水赤,故名。又高沙湖,在城西北七里。《水經注》:「邴里洲西有高沙湖,湖東北有小水通江,名曰曾口。○東湖在府東五里。廣袤數十里,爲一郡之勝。其相連者曰羅湖,今爲羅湖臺市。又五里爲柘林湖。白沙湖,近沙市。湖多魚,有河泊所掌之。又西湖在府西十里,爲芻蕘之利。
女觀湖,在府東北。《水經注》:「柞溪水出江陵縣北,東注船官湖。湖水又東北入女觀湖,湖水又東入於揚水。東晉初,荊州將趙誘等與賊杜曾戰於女觀湖,敗沒處也。今湮。又倚南湖,在府東九十四里;府東百十里又有倚北湖,皆掌於河泊所。又廖臺湖,在府東百二十里。《志》云:「府西南九十里有吳河湖,又府東九十里爲崔家套,亦掌於河泊所。境內諸湖皆大江匯流也。
柞溪,在府北二十里。諸水散流,匯而成川。東流經驛路水,上有大橋。又東注船官湖。晉隆安年,桓玄襲殷仲堪於江陵,仲堪走,遣軍追獲之,至柞溪,逼令自殺。義熙初,南陽太守魯宗之遣兵擊走桓振黨桓蔚於襄陽,又進破振將溫楷於柞溪,進屯紀南,是也。舊有魯宗之壘,在縣東十里。溪水經其南,今堙。○靈溪,在府東二十里。《水經注》:「江水徑燕尾洲,北合靈溪水,水無泉源,上承散水,南流注江。江溪之會,有靈溪戍,背阿面江。西帶靈溪,亦曰零水。其入江之口,謂之零口。晉隆安年,江州刺史桓玄襲殷仲堪於荊州,自巴陵乘勝至零口,去江陵二十里。元興年,何無忌討桓振於江陵,振逆戰於靈溪,無忌大敗處也。
龍洲,府西南十六里江中。一名龍川,一名龍陂,亦名龍陽洲,又名龍泉。廣三十里。晉元興年,何無忌等攻江陵,破桓蔚於龍泉。宋昇明年,沈攸之東攻郢城,張敬兒自襄陽來襲,攸之子元琰棄江陵城奔寵洲。《水經注》龍洲東有寵洲。又陳大建年,章昭達攻後梁主於江陵,梁主與周將陸騰拒之,昭達決龍洲寧湖堤,引水灌江陵,騰出戰於西堤,昭達戰不利,引還寧湖堤。《後周書•陸騰傳》作寧邦堤。
百里洲,在城西南大江中。周圍百里,亦謂之中洲。三國魏黃初年,遣曹真分道侵吳,圍南郡。吳將孫盛據江陵中洲,爲南郡外援。曹真使張擊破之,遂奪江陵中洲。時江水淺狹,魏將夏侯尚欲乘船將步騎入渚中安屯,作浮橋南北往來。董昭曰:「師雖深入,還道宜利,今屯渚中,至深也;浮橋而濟,至危也;一道而行,至狹也,三者兵家所忌。加以江水向長,一旦暴增,何以防禦?詔尚等促出,吳人兩頭並前,魏兵一道引去,僅而獲濟。時吳將潘璋已作荻筏,欲燒浮橋。後旬日,江水亦大漲,尚先退得免。《荊州記》:「自枝江縣西至上明東極江津,其中有九十九洲。諺曰:「洲不滿百,不出王者。桓玄有問鼎之意,增置一洲,未幾,敗滅。宋文帝在藩,忽生一洲,而入繼大統。梁元帝立於江陵,將還建康。其下多荊州人,不樂東遷,詭云:「枝江生洲,數已滿百,爲龍飛之應,當留江陵。元帝從之,而覆亡於西魏。唐武德年,李孝恭等擊蕭銑,敗之於百里洲,是也。今亦見枝江縣。
枚回洲,在府西北高沙湖之西。晉元興年,桓玄自江陵西奔將入蜀,益州都護馮遷等擊斬之於此。《水經注》:「江水自枚回洲,分爲南北二江。北江有故鄉洲,桓玄見殺於此。又云:「江陵城南有馬牧城,此洲始自枚回下,迄於此,長七十餘里,州上有奉城,故江津長所居,度貢賦以入洛陽,故名。燕尾洲,在府南江津戍之西。《通志》:「江陵有三洲,首曰枚回,中曰景里,下曰燕尾。《三國志》:「夏侯尚圍南郡,作浮橋以渡景里洲。蕭齊永明年,荊州刺史巴東王子響拒命,勅衛尉胡諧之檢捕。諧之至江津,築城燕尾洲。子響怒,分兵由靈溪西渡,自帥百餘人操萬鈞弩宿江堤上,戰既合,於堤上發弩射之,臺軍大敗。《志》云:「府境諸洲,皆百里洲之別名。
三海,在城東北。江陵以水爲險。孫吳時引諸湖及沮、漳水浸江陵以北地,以拒魏兵,號爲北海。赤烏十年,魏將王最向江陵,引竹爲橋,渡水來侵,朱績因退入江陵。孫皓時,陸抗以江陵之北道路平易,勅江陵督張咸作大堰遏水,漸漬平土,以絕寇叛。鳳凰年,羊祜以西陵降附,自襄陽引兵向江陵,欲因所遏水以船運糧,揚聲將破堰以通步軍。抗聞之,使咸急破之。祜至當陽,聞堰敗,乃改船以車運,大費功力。唐貞觀年,曹王皐爲荊南節度。江陵東北七十里有廢田,傍漢水,古堤決壞者二處,每夏則水浸溢,皐始塞之,廣良田五千頃,畝收一鍾,蓋即北海故址。時又規江南廢洲爲廬舍,架二橋以跨江。五代周顯德年,高保融復自西山分江流五六里築大堰,亦名北海。宋紹興三年,逆亮渝盟,李師夔櫃上下海以遏敵。乾道中,守臣吳獵嘗修築之。開禧年,守臣劉甲以南北兵端既開,再築上中下三海。淳中,孟珙兼知江陵,登城歎曰:「江陵所恃三海,不知沮洳有變爲桑田者。敵一鳴鞭,輒至城下,蓋自城以東,古嶺先鋒直至三汊,無有限隔故也。乃修復內隘十有一,別作十隘於外,有距城數十里者。沮、漳之水,舊自城西入江,因障而東之,俾繞城北入於漢,而三海遂通爲一。又隨其高下爲八匱,以蓄洩水勢,三百里間渺然巨浸,遂爲江陵天險。金人嘗犯荊門州,距江陵才百里而去,知有三海爲之限故也。古嶺等,或曰即三海之名。《郡志》:「三海俗名海子,八櫃俗名九隔,在今府東北十五里。
寸金堤,在府城龍山門外。五代時,高氏將倪可福築,以捍蜀江激水,謂其堅厚,寸寸如金,因名。宋吳獵嘗分高沙東漿之流,由此堤外應南紀、楚望諸門,東匯沙市,爲南海。○黃潭堤,在府東。宋紹興二十年,監察御史都民望言:「江陵東三十里沿江北岸古堤一處,地名黃潭。建炎間,邑官開決,放入江水,設爲險阻以御盜。既而夏潦漲溢,荊南復州千餘里,皆被其害,宜及時修塞。從之。《志》云:「今堤在府東南二十里,上當江流二百餘里之衝,一決則江陵、潛江、監利民皆爲魚,至爲要害。成化、正德已後,屢經修築。又文村堤,在黃潭東三十里。弘治十年,江水決此,因築堤捍禦。正德十年,再決,復修築之。
萬城堤,府西六十里,介當陽、江陵之間。嘉靖十年,江水決此,直衝郡西,城不浸者三版。明年,有司修築。又有李家埠堤,在府西三十里。自萬城以東爲衝決要口。弘治十年,堤決,湮溺甚衆,自是修築堅厚。嘉靖中,築萬城堤,更築李家埠重堤護之。二十年,復決萬城堤,賴李家埠爲障蔽,郡城免於昏壑,二堤蓋唇齒之勢也。又有新開堤,在府東百二十里,成化、正德間修築。《水利考》:「郡竟陵阜自荊門西北來,至沙市二百餘里,下臨大江,正遏水沖。南有虎渡穴口,分流入洞庭,北有章卜、郝穴二口,殺流出漢口,而潭子湖、洪水淵、三湖等處,俱爲湖渚蓄水地,故唐宋時無大水患。元季沙市高陵半崩入江,章穴口復塞。至明嘉靖十年,決萬城堤,水繞城西,決沙市之上堤而南。二十年,郝穴口復塞,諸湖渚又多淺淤,故三十九年之潰溢爲最甚。自是修堤防,開穴口,勞費紛紜,至今未艾。
江津戍,府東南二十里。亦曰江津口戍。江水經百里洲而枝分,至此合流,勢益大。《家語》云:「江水至江津,非方舟避風不可涉。郭璞《江賦》云:「濟江津以起漲。言其深廣矣。或謂之津鄉。《荊州記》:「江陵縣東三里有津鄉,蓋沿江津得名也。漢時於此置戍,有江津長司之戍。南對馬頭岸,亦謂之江陵南岸。晉隆安年,桓玄襲殷仲堪於江陵。仲堪急召雍州刺史楊期於襄陽。期至,即與其兄廣進擊玄。玄畏其銳,退軍馬頭。元興年,桓玄餘黨桓謙等復據江陵,何無忌等攻之,破桓謙於馬頭。義熙年,劉毅等復討桓振,至馬頭,振挾帝出屯江津。年,劉道規鎮荊州,時盧循據尋陽,以姚秦將苟林爲南蠻校尉,使寇江陵,屯於江津。譙縱復使桓謙來侵,道規敗謙於枝江。謙單舸奔苟林,道規追斬之。又十年,劉裕擊司馬休之於江陵,軍於馬頭,帥諸軍濟江。休之兵臨峭岸置陳,裕將胡藩領遊兵在江津,以刀頭穿岸劣容足指,騰之而上,直前奮擊。休之兵卻,遂克江陵。宋元嘉年,到彥之等討謝晦,至馬頭,江陵遂下。齊永元年,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劉山陽將兵之官,欲就荊州兵襲蕭衍於襄陽,尋自江安至江津,單車入江陵。荊州行事蕭穎冑伏兵斬之。梁承聖初,西魏將於謹等襲江陵濟漢,遣宇文護等先據江津,斷東路,既而築長圍,中外信命皆絕。梁將徐世譜等赴救,皆築壘於馬頭,遙爲聲援。唐初李孝恭至江陵擊蕭銑,李靖謂不若且泊南岸,俟其懈而擊之。不聽,果敗走,趨南岸。銑衆委舟收掠軍資。靖見其衆亂,縱兵奮擊,大破之,直抵江陵,入其外郭。五代梁開平年,淮南遣將李厚以水軍趨荊南,高季昌逆戰,敗之於馬頭。胡氏曰:「江津在沙市南。是也。
黃華戍,在府東北。魏於謹等侵梁,前鋒至黃華,去江陵四十里,是也。《志》云:「府東十里有司馬休之壘。休之築此以拒劉裕。其旁又有魯宗之壘,見上柞溪下。○破塚戍,府東三十里大江東岸。晉義熙年,賊徐道覆自湓口侵江陵,奄至破塚。劉道規拒卻之於豫章口。十年,劉裕擊司馬休之於江陵。前鋒出江夏口,戰於破塚,爲魯軌所敗。宋元嘉年,謝晦拒命,發兵江陵,列舟艦,自江津至於破塚,是也。
虎渡口,府西南二十里。《志》云:「龍洲南有虎渡里。後漢時,郡守法雄有異政,猛虎渡江去,因名。大江經此分流,注於澧江,同入洞庭,所謂穴口也。宋乾道年,湖北漕臣李燾修虎渡堤,今有虎渡口鎮巡司。○郝穴口,在府東南九十里,大江經此分流注潛水,合於漢水。又東四十里舊有章卜穴口。俱爲大江分洩之處。明初章卜穴塞。嘉靖初,復築塞郝穴口,大江遂至漲溢爲害。隆慶中,復議開浚諸口,以章卜等穴湮塞既久,無復故道,惟郝穴與虎渡爲大江南北岸分洩要口,無容淺塞,因議並浚二穴中支河,爲通利之計。今有郝穴口鎮巡司。
沙橋,在府北。晉義熙初,桓振自鄖城襲破江陵,劉懷肅自云杜引兵馳救,與振戰於沙橋,振敗死,復取江陵。又宋元嘉年,雍州刺史劉粹襲謝晦於江陵,至沙橋,爲晦將周超所敗。昇明年,沈攸之舉兵東下,張敬兒爲雍州刺史,乘虛襲江陵,至沙橋,城中自相驚潰。敬兒遂入江陵。雲杜,見前沔陽州景陵縣。○通會橋,在府城西,衆水之所會也。下有鐵窗大渠。
章華臺,在今沙市。《荊州志》:「故楚離宮也。楚靈王築,亦曰豫章臺,今爲章臺寺。《左傳》昭年,楚子爲章華之宮,又成章華之臺。杜預曰:「在今華容城內。《郡志》:「臺有二,一在沙市,一在監利縣境內云。

公安縣[编辑]

公安縣,府東南七十里。西至松滋縣一百五十里,南至澧州安鄉縣二百里。漢武陵郡孱陵縣地。建安十年,孫權表劉備領荊州牧,分南郡之南岸地以給備。備營油口,改名公安。《荊州記》:「時備爲左將軍,人稱爲左公,故曰公安。二十年,關羽使糜芳守江陵,傅士仁守公安,自率衆攻曹仁於樊。既而呂蒙來襲,士仁遂降,吳徙南郡治焉,往往以重兵駐守。晉平吳,分孱陵置江安縣,又置南平郡治此。宋、齊因之。梁改縣曰公安。陳失江陵,與後梁分江爲界,亦置荊州治此。隋開皇年,入陳,公安、巴陵以東無復城守。尋廢郡,又以州併入江陵縣,仍屬焉。唐因之。五代梁開平初,武貞帥雷彥恭會楚王馬殷攻江陵。荊南帥高季昌引兵屯公安,絕其糧道。彥恭敗,楚兵亦走。宋屬江陵府。建炎中,升爲公安軍,尋復舊。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户二十三里。

孱陵城,縣西二十五里。漢縣。吳大帝封呂蒙爲侯邑。晉屬南平郡。宋、齊因之。隋開皇年,省入公安縣,亦謂之孫夫人城。《元和志》:「孫夫人城在孱陵城東五里。漢昭烈夫人,權妹也。與昭烈相疑,別築此城居之。又孱陵城東有地名中,晉永嘉末,荊州刺史王澄自江陵徙治孱陵,又奔中,是也。
馬頭城,縣西北五十里。吳陸抗所屯。江北岸即江津戍。酈道元以爲抗與羊祜相拒處。陳亦爲重鎮。隋軍來伐,遣將陳紀守此。餘詳見上江津戍。○呂蒙城,在縣北二十五里,蒙嘗屯孱陵,築城於此。又縣東北有倉城,今爲江水所經。其城址名爲倉堤。《志》曰:「縣西南有龍城,周五里有奇,建置未詳。
大江,縣北三里。自江陵縣流入境,又東南流入石首縣界。《水利考》:「縣地平曠,舊治在今治西南柴林街。因避三穴橋水患,移治江皐,勢若原隴。宋端平年,築五堤以捍水。元大德年,竹林港堤潰,自是決溢不時。明初修築沿江一帶堤岸,西北接江陵上灌洋,東南抵石首新開堤,凡百二十餘里。中間最切者凡十餘處,而閔頭鋪、艾家堰、竹林寺、狹堤淵、沙堤鋪諸堤,尤爲要害。成化以後,潰決殆無虛歲矣。五堤;在縣治東三里者,曰趙公堤,在縣治南半里者,曰鬥湖堤;在縣西三里者,曰油河堤;在縣東北二里者,曰倉堤;在縣治北者,曰橫堤。其起於縣西北四十里,迄於縣東南八十里者,則明時所築之沙堤也。三穴橋,在縣西三十里。
油河,縣西北三里。源自施州,流經松滋縣界,至縣西南,又東北合於大江,爲油口。孫權使周瑜敗曹仁兵入江陵,因領南郡太守,而表劉備爲荊州牧。俞分備南岸地,立營油口,領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四郡,是也。江左置南蠻校尉於江陵。《水經注》:「府在方城,自油口以東,屯營相接,悉是南蠻府屯兵。宋孝建初,府始罷。五代梁開平年,馬殷遣將侵荊南,軍於油口,爲高季昌所敗。今縣城北有油口巡司。《水經注》:「油水東有景口,即武陵郡界。景口東有淪口,淪水南與景水合,又南通澧水及諸陂湖,今多湮廢。○石浦河,在縣東一里,淺不堪運。正統初,縣令俞雍築壩瀦水,以便民漕。
夏水,在縣東北。《水經》:「江水過江安縣北,又東左合於夏口。道元曰:「江水左迤北出,通於夏水,故曰子夏,亦名江夏口。劉裕擊司馬休之於江陵,前鋒出江夏口,是也。
東湖,在縣東五里。廣袤數里。縣西南一里,有鬥堤湖,鬥堤邑之巨障也。以形似名。又縣東四十里有重白湖,又東爲神油湖。縣東南十餘里有洋港湖,湖有河泊所。又縣西南三十五里有蒲家湖,西南七十里有軍湖。又有貴紀湖,在縣西八十里,其相近者曰大金湖,上流接江陵縣之虎渡,皆水櫃也。
涔陽鎮,在縣西南百里。丁度曰:「郢中有涔陽渚,即此。宇文周天和初,巴峽諸蠻爲亂,連結涔陽蠻爲聲援。又朱梁初,朗州帥雷彥恭攻江陵,爲荊南高季昌所敗,既而復引兵攻涔陽、公安,季昌復擊敗之。《志》曰:「涔陽者,以在涔水之陽。涔水在澧州安鄉縣北,蓋與縣接界云。
孫黃驛,縣西南六十里。《輿程考》:「自兩京至雲貴陸路,至此而合。又七十里爲順林驛,又六十里即岳州府之澧州也。又孱陵驛,在縣北三里。又縣東北六十里有民安驛。

石首縣[编辑]

石首縣,府東南百八十里。西至公安縣百二十里,南至岳州府華容縣八十里。漢南郡華容縣地。晉置石首縣,以山爲名,仍屬南郡。劉宋省。唐武德年,復置,屬荊州。宋因之。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户三十一里。

石首舊城,劉煦曰:「舊治在石首山下。唐顯慶初,移治陽岐山下。《城邑志》云:「縣嘗改爲建寧,其址在調弦口,往東山路也。宋元中,遷於楚望山北大江畔。元初,遷繡林山下,仍名石首。至元中,再遷楚望山北,即今治也。
建寧城,在縣東,本華容縣地。宋乾德年,析石首縣地,置建寧縣於故白血巡院,又以故萬庾巡院置萬庾縣,既又省萬庾入建寧。熙寧年,省建寧入石首。元初復置,南渡後廢。
石首山,縣北三里江濱。有石孤立在北山之首,縣以此名。孫宗鑑曰:「自竟陵南至大江,並無丘陵之阻。渡江至石首,始有淺山。石首者,石自此而首也。○龍蓋山,在縣東二里,縣之主山也。與繡林、馬鞍爲三峰,俱錯列江濱。《水經注》:「大江右有龍穴水口。今龍蓋山上有石湫,號龍穴水,下流入江。相傳唐李衛公徵蕭銑取道江陵,屯兵於此。又馬鞍山,在縣南二里。《志》以爲陸遜取荊州解鞍休兵處。
繡林山,縣西南二里。一名陽岐山。昭烈娶孫夫人於此。繡幛如林,因改今名。又縣西二里有楚望山,一名望夫山。相傳昭烈泊舟江北沙浦,孫夫人於此望之。又八仙山,亦在縣西二里,與繡林山相接,環縣治後。
東山,縣東七十里。《志》云:「縣東六十里有焦山,與東山連麓。其東南即華容縣界也。山下有焦山港,通洞庭湖,岸北即調弦口。又獵貨山,在縣東三十里,下有彭田港。宋時商賈舟楫往來貿易於此,水漲亦通洞庭。
大江,縣北三里。一名長河。自公安縣流入境,又東入岳州府界。《水經注》:「大江徑石首山北,又東徑赭要洲。赭要洲下即揚子洲,並在大江中。《水利考》:「縣治一面濱江,地復下濕。元大德年,決縣東三十五里之陳甕港堤,始築黃金、白楊二堤護之。未幾,復決,始議開楊林等穴,水勢以殺。明時穴口俱湮,堤防漸壞。嘉靖元年以後,衝決不時。隆慶初,修築南岸,自公安沙堤至調弦口,凡四千一百餘丈。北岸則自江陵洪水淵至監利縣金果寺堤,凡千有餘丈,其間楊林、尾子灣、藕池、袁家、長豆刂諸處,皆要害也。
便河,縣西南二里。達洞庭,久塞。正統中,縣令盛琦浚通,商民稱便。○劉郎浦,在縣西南二里,濱大江。相傳先主納吳女處。後唐天成年,楚將袁詮、王環等擊荊南,高季興逆戰於劉郎氵犬,爲楚所敗。氵犬,讀同伏。洄流曰氵犬也。胡氏曰:「石首縣沙步有劉郎浦。《志》云:「縣西五里有萬石灣,在萬石堤下,與江北岸劉郎浦正相宜,舟楫經過,遇北風,輒壞,俗呼折船灣。
竹林港,縣西六十里,地多竹。元大德中,江水決於此,爲堤防要口。蓋與公安接境處也。又有竹林灣,在縣東九十里,接監利縣境。○氵港,在縣東北。五代梁開平年,淮南兵攻石首,湘州兵敗之於氵港。《志》云:「縣西北二里又有瀦水灣,通大江。又有潭子灣,在縣東四十里大江南岸,水最深。又東二十里爲李金灣,在大江北岸,今掌於河泊所。
田坪址湖,縣南四十餘里。又有冷水湖,在縣東九十餘里;上津湖,在縣東南四十里,皆掌於河泊所。又萬乘湖,在縣東四十里,相傳諸葛武侯屯兵處。又縣東七十里,有披甲湖,縣西四十里有曹屯湖,相傳皆以曹操下荊州時駐軍而名。又張屯湖,亦在縣西四十里,相傳張飛嘗屯於此。又陳家湖,在縣北四十里,多魚蝦之利。又縣東南十里,有平湖,西南四十里有澧田湖,蓋澧水下流旁匯處。又西南八里有熟田湖。《志》云:「縣境諸湖凡數十處,水漲則通大江,或通洞庭。
楊林口,縣西南三十里,多楊。縣西十五里又有小岳套口。皆在江北岸,江水旁洩入潛、沔處也。元大德中,縣境堤岸屢決,開楊林、宋穴、調弦、小岳四穴,以殺水勢。今縣西六十里,有柳子口,舊與楊林、小岳相灌注。其調弦口則在縣東六十里,宋家穴則在縣西南三十五里,皆通塞不時。明隆慶中,議復諸穴,惟浚調弦一口,其餘仍舊閉塞。○斷岡口,在縣東三十里。《志》云:「宋楊麼作亂,鑿斷山岡以通舟楫。又有西湖口,在縣西六十里,抵安鄉縣界,西通洞庭湖。又有藕池,在縣西五里,濱大江。嘉靖四十年,江水決入,氵溺最甚,堤防切焉。
萬石堤,縣西五里。宋縣令謝麟築,用米萬石,故名。又有新興堤,在縣西南七十里。元大德中,築以防竹林港水患。縣南五里又有黃金堤,亦元大德中築。又有楊林堤,在楊林口,明正德中築。其在縣南四十里者有風火堤,在縣北四十里者有百家堤,亦皆正德中所築。
調弦口鎮,縣東六十里,江北岸。江水溢則由此洩入監利縣境,匯於潛、沔。隆慶中,復開浚深廣,以防水害。有調弦驛,並置巡司於此。又柳子驛,在縣西北六十里之柳子口。通化驛則在縣南二十里,道出華容。縣城南又有石首驛。○系馬臺,在縣南八十里,相傳岳武穆徵楊麼時系馬於此。

監利縣[编辑]

監利縣,府東三百十里。東北至安陸府沔陽州百五十里,東南至岳州府九十里。漢南郡華容縣地。三國吳置監利縣,尋省。晉太康年,復置,屬南郡。劉宋孝建初,改屬巴陵郡。齊因之。梁置監利郡。後周郡廢,縣屬復州。隋因之。唐仍屬復州。五代梁改屬江陵府。宋因之。咸淳中廢。元復置。今城周六里有奇,編户三十二里。

監利舊城,縣東六十里。土卑沃,廣陂澤,縣初置於此,因有監利之名。今縣蓋五代梁所徙。《志》云:「宋端平初,孟珙帥荊湖,嘗移縣治於今縣東南三十里之魯γ江口。元還今治。
華容城,縣東五里。應劭以爲春秋時之容城,即楚遷許處,悞也。漢置華容縣,屬南郡。後漢因之。曹操敗於赤壁,引軍從華容道步走。晉太康初,縣省,尋復置,仍屬南郡。永嘉初,蜀亂,割南郡之華容、州陵、監利、豐都四縣,置成都王穎國,理華容,國尋廢。宋齊仍屬南郡。後周廢。又豐都城,在縣西南。晉永嘉初,割華容、州陵、監利三縣地置,屬成都國,尋廢。
州陵城,縣東三十里。杜預曰:「華容縣東南有州國,桓十年,與鄖、隨、絞、蓼伐楚,後爲楚所滅。《戰國策》:「楚莊辛謂頃襄王,左州侯,蓋楚嬖人邑也。《史記》:「楚考烈王年,納州於秦以平。漢爲州陵縣,屬南郡。後漢因之。吳廢。晉太康初,復置州陵縣,仍屬南郡。宋改屬巴陵郡。齊因之。梁置州城郡。西魏廢縣。後周廢郡。
白螺山,縣東南百四十五里。山皆白土,其形似螺,下有磯,其旁有洲,皆以白螺名。《水經注》:「江水東過彭城口,又東過如山北,又東過白螺山南,山下爲白螺洲。劉宋末,沈攸之舉兵江陵,趣夏口,至白螺洲,自以兵強,有驕色。又陳光大初,華皎以湘州叛降周,軍於白螺,與陳將吳明徹相持,是也。《輿程記》:「江行自岳州臨湘縣而東北,有白螺山,即此。又楊林山,在縣東百三十里,地多楊,望之如云。
大江,縣西四十里。自石首縣流入境,南岸與華容、巴陵分界,又東南流,出白螺山下,入沔陽州境,其南岸即臨湘縣界也。《水利考》:「縣當江湖匯注之區,甚污下,鄉民各築垸禦水,而縣治臨江,嘗多水患。元大德中,議開尺八穴,以殺江流。至明時,穴已湮廢,因修築堤岸以御漲溢。嘉靖四十年,縣西四十里之黃師堤,縣東三十里之朱家埠堤一帶,大抵湮決,尋議修築,西自江陵縣界之龍窠嶺,東至白螺磯,凡二百六十餘里。隆、萬以後,江水南囓,水患始少。
魯γ江,縣東南三十里。上流曰大馬長川,自大江分流,經縣南十里,東流爲魯γ江,相傳以魯肅嘗屯兵於此而名。又東北入沔陽州境,謂之長夏河。《漢志》華容有夏水,首出受江,東入於沔,即此水也。《志》云:「大馬長川周環縣境,凡二百餘里,有河泊所。
湧水,在縣東南,夏水支流也。《水經注》:「湧水自夏水南通於江,謂之涌口。《左傳》莊十年,閻敖遊湧而逸,楚子殺之。晉元興年,桓玄敗,其黨桓振匿於華容之湧中。又義熙年,劉道規鎮荊州,討盧循將苟林于涌口,林走,追斬之於巴陵,是也。《志》云:「湧水從乾溪中湧出,俗名乾港湖,在縣西北四十里。似悞。○揚水,在縣東北,自江陵縣流入境,又北入沔陽州景陵縣界。
林長河,縣東北三十里。周回縣治,三百餘里,大江支流也。又有分鹽河在縣北七十里,又北十里曰盛洪堰河,又十里曰龍潭河,皆自荊江分流,互相灌注入沔陽州界。○三汊河,在縣東六十里,亦流入沔陽州。又新衝河,在縣西四十里,通江陵漕河,民居輻輳,賴以溉田。隆慶初,議者以新衝口南接大江口,內多重湖,直達漢陽之沌口,勿復築塞,以爲分洩之利。今有新衝堤濱江,極爲要害。《邑志》:「堤在縣西南五十里。
南江湖,縣西十里。又有東江湖,在縣東南八十里,皆近大江,因名。又縣西北六十里,有家錦湖。錦,一作綠。有河泊所。縣北三十里,有小沙湖,皆有溉田之利。又爛泥湖,在縣北百二十里,接潛江縣界,爲荊襄衆水之匯。又白灩湖,在縣東六十里,波流浩衍,羣川所鍾。《志》云:「縣境諸湖凡數十處,大抵沱潛之溢流也。○雲夢澤,《班志》華容縣南有云夢澤,或曰當在今石首、華容二縣境。《左傳》定年,吳入郢,楚子涉睢濟江,入於雲中。杜預曰:「此所謂江南之夢也。今湮。詳見安陸縣。
柳港口,縣東三十五里。其相近者曰上洪口。又有蓼湖口,在縣東八十里,皆濱荊江,與柳家港相通。又尺八流水口,在縣東南九十里,俗名赤剝口。元大德中,議開此以旁洩江流。明初塞。隆慶中,復議開浚,言者以爲非便而止。又黃穴口,在縣西北五十五里,其相接者曰白羊腦河,達於潛江。○車木灣,在縣東三十里,宋時江水嘗漲決於此。明正德初,亦嘗衝決,爲堤防要害。又瓦子灣,在縣東八十里,亦大江衝囓處也。又有龍淵,在縣東三里,逼近江堤。又縣東南八十里,有許家池,池廣如湖,民漁其中。《志》云:「縣北有龍潭堤,與縣西之黃師堤,皆正德中修築。
窯圻鎮,縣西三十里,有巡司。又縣東白螺山下有白螺磯巡司,瓦子灣口有瓦子灣巡司。又毛家口鎮,在縣北三十五里,亦有巡司戍守。《輿程記》:「縣西六十里有塔市水驛,江行者必經之處。又西六十里,至石首縣之調弦驛。○龐公渡,在縣西北二里,以後漢末龐德公名,爲一縣往來之津要。
荊臺,在縣西三十里,土洲之南。《家語》楚王遊荊臺,是也。又縣東北三十里,有章華臺,一名三休臺。賈子、翟王使使之楚,楚王誇之章華之臺,三休乃至,因名。《史記》:「楚靈王年,就章華臺。杜預曰:「臺在華容城中。今亦見江陵縣。○倉庫院,在縣北八十里,相傳曹植曾建城邑,立倉庫於此。

松滋縣[编辑]

松滋縣,府西南百二十里。南至岳州府澧州一百七十七里。漢南郡之高成縣地。東晉咸康中,以廬江郡松滋縣流民避兵至此,乃僑置松滋縣,屬南河東郡。宋、齊因之。梁、陳時,爲河東郡治。隋平陳,郡廢,改屬荊州。唐、宋因之。今編户二十一里。

上明城,縣西一里。亦曰桓城,以居上明地而桓沖所築也。杜佑曰:「上明即松滋西之廢大明城。晉太元年,衝爲荊州刺史,以苻堅強盛,欲移阻江南,上疏曰:「自中興以來,荊州所鎮,隨宜迴轉,臣兄溫經略中原,因江陵路便,即而鎮之。今宜全重江南,輕戍江北,南平孱陵縣界,地名上明,田土膏良,可以資業軍人,在吳時樂鄉城以上四十餘里,北枕大江,西接三峽,請自江陵移鎮上明。從之。遂爲重鎮。齊永元年,蕭穎冑奉南康王寶融稱帝於江陵。巴西太守魯休烈等不奉命,敗荊州兵於峽口,進至上明。江陵大震,穎冑遣蔡道恭屯上明以拒之。《元和志》:「明猶渠也。城在渠首,故曰上明。上明在城東三十步。晉末,朱齡石開三明,引江水以浸稻田,後堤壞遂廢。
樂鄉城,縣東七十里。三國吳所築。朱然嘗鎮此,其後陸抗又改築焉,屯兵於此,與晉羊祜相拒。《水經注》:「江水經上明城北,又東經樂鄉城北,又東徑公安縣北。胡三省曰:「樂鄉城北江中有沙磧,對岸踏淺可渡,江津要害之地也。晉太康年,杜預遣奇兵八百夜渡江,襲樂鄉,多張旗幟,起火巴山,吳樂鄉督孫歆與江陵督伍延書曰:「北來諸軍,乃飛渡江也。咸康年,庾翼欲自武昌移治樂鄉,廣農蓄谷,以伺二寇之釁。王述曰:「樂鄉去武昌千有餘里,江渚有虞,不相接救。遂不果移鎮。又樂鄉城西二十里有諸葛城,相傳武侯所築。《志》云:「諸葛城在縣西五十里高山上。
河東城,在縣東五十里。《晉志》:「渡江後,河東人南寓者,於漢武陵郡孱陵縣界上明地僑立河東郡,統安邑等縣。沈約曰:「晉咸康年,以司州僑户立南河東郡,隸荊州。初領八縣。宋孝建年,以安邑併入永安,弘農、臨汾併入松滋,廣戚併入聞喜,領聞喜、永安、松滋、譙四縣。齊、梁仍曰河東郡。陳光大初,湘州刺史華皎以梁兵、周兵侵郢州。吳明徹敗之於沌口,乘勝攻梁河東,拔之,遂進攻江陵,是也。隋廢河東郡,又以三縣併入松滋。○高成故城,在縣東,漢所置縣也。後漢廢入孱陵縣。《志》云:「縣東三十里有鬆滋故城,後移今治。又宋紹興初,嘗遷縣於今縣東南二里之口,尋復故。又鄖城,在縣東南五十里。舊《志》云:「楚昭王使鄖公所築,北去江陵二百里,亦謂之楚城,今爲古牆鋪。
巴山,縣西南十五里,下有巴復村。《荊南志》:「春秋之世,巴人伐楚,楚人拒之,巴人復遁而歸,因以名村。山上有馬鬃嶺及射垛崖,相傳漢昭烈入蜀時,走馬射的於此。晉咸寧末,杜預遣奇兵襲樂鄉,多張旗幟,起火巴山,是也。一名麻山。○高峰山,在縣南百里,高聳出羣山之上,頂有二池。其相接者爲雲臺山,秀拔嘗興雲霧。
竺園山,在縣東四十里。下有鹿頭陂,兩崖陡削,傍有微徑,僅通人行。《寰宇記》:「縣西六十里有石瓦山,山形麟次如瓦,因名。又十里爲明月山,以山嶺環抱如月也。又有九岡山,在縣西九十五里,高峻爲一邑之勝。○梅平峒,在縣西八十里,石壁高聳,中可容數百人。又有仙女洞,在縣南九十里,洞門七重,其西一竅,懸崖峭石,中甚深遠。又新勝洞,在縣南四十里,洞門屹立,泉色澄瑩。
大江,縣北一里,亦曰川江。岷江至此分爲三派,下流三十里,復合爲一,達於江陵。《水利考》:「縣地平衍,三峽之水並流入境,奔逸震盪,最難防禦,且當公安、石首諸縣之上流,尤爲要害。縣東五里有古堤,自堤首橋抵江陵接境之古牆鋪,長亘八十餘里,舊有採穴一口,藉以分洩江流。元季湮廢。明洪武二十八年以後,潰決不時。至嘉靖中,尤甚。隆慶初,議者謂縣東五十里採穴口當諸穴之首,在江南岸原有故道,自堤口起,六十里至沙河,下洞庭,必當開浚,以寬下流之決潰。至魚家潭之七里廟,何家洲之朝英口,古牆之曹珊口,皆堤防要害。其五通廟、胡思堰、清水坑、馬黃岡等堤,凡十有九處浸塌,亦當預防者也。
丘家湖,在縣東三十里。中有羅公洲。宋臨川王義慶嘗立觀於洲上,曰一柱觀。又有張白湖,在縣南七十里。○清幽溪,在縣東南四十里。自澧州慈利縣之添坪、麻寮二所,流經此分爲二支,一至公安縣西六十里之孫黃渡入江,一至江陵縣之虎渡口入江。又有潘家溪,在縣西五里濱江,潘家水驛置於此。又縣西南十里有洪溪。
餘家潭,縣東二十里,堤防要口也。又上菜洲,在縣北三里,川江中兩洲相夾,水分爲三。又裹河洲,在縣東南九十里,四圍皆河流環繞,因名。
紅崖寨,縣南百里。有巡司。又有西坪寨,在縣南九十里,昔人屯兵處。舊有巡司戍守。
枝江縣,府西一百八十里。西北至宜都縣六十里,北至荊門州當陽縣百八十里。漢置縣,屬南郡,以蜀江至此分枝爲諸洲而名。後漢因之。晉仍屬南郡。義熙年,譙縱以桓謙爲荊州刺史,自蜀東下,屯於枝江,荊江刺史劉道規擊破之。宋、齊俱屬南郡。隋屬荊州。唐因之。上元年,省入長寧縣。大歷年,復置。宋屬江陵府。熙寧年,省入松滋。元初,復故。建炎年,江陵府寄治於此。紹興年,還舊治。嘉熙初,縣徙治澌洋洲。咸淳年,又徙白水鎮下沱市。元還舊治。明洪武年,以容美等洞蠻出沒,置枝江千户所於縣城內,以縣併入松滋,尋復置。今編户八里。
丹陽城,在縣西,亦曰丹陽聚。楚自秭歸之丹陽遷此,仍曰丹陽是也。○旌陽廢縣,在縣南。三國吳置縣,晉屬南郡,宋初因之。元嘉十年,省入枝江。
著紫山,在縣南五里。下有飲馬池。先主初入蜀,於此息馬更衣,愛其林木秀麗,建景帝祠於山上。《志》云:「山下有縣治故址,宋遷縣於下沱市,即其地也。
大江,在縣北。《水經注》:「枝江地平敞,北據大江,江汜枝分,東入大江,縣治洲上,故名。《志》云:「江水於縣西別出爲沱,而東復合於江,謂之枝江。今沱江在縣南四里,有推烏灘,水漲湍急如雷。舟行艱險。《水利考》:「縣依高阜,向無堤防,惟洲渚環錯,夾生大江之間,北自百里洲、楊林洲、賽磚灘、蔣鬥灣、窯子口至流店驛,復轉北。自董灘口、土臺、古城腦而下,至罐觜灘、流店湖,又自罐觜灘而南轉,至澌洋洲、觀音寺,直抵松滋朱家埠,對岸皆有堤。其最要害者,莫過於古城腦、蔣鬥灣二處,此諸洲之上流也。
沮水,在縣東北。自當陽縣南流入縣界。又南入於江,謂之沮口。詳見大川沮水。○洋溪,在縣城南,商賈聚集於此。又縣南三里爲三郎溪,西南十里爲花溪,東十五里爲滄茫溪,又東十五里爲氵若溪,深闊平窪,可以避風,皆流通大江。
老雅湖,縣西一里,今涸爲田。又縣東七十里有孫家湖,縣北六十里有滄灘湖,皆江流所匯也。《元和志》:「縣治東南有獲湖。劉宋末,沈攸之爲荊州刺史,堰湖開瀆,今湮。○罐觜灘,在縣東五十里,沱江所經。《志》云:「秋冬水涸,有傾罐聲,因名。又縣北百餘里有滄浪灘。
百里洲,在縣東北六十里。《荊州記》:「縣左右有數十洲盤布江中,百里洲爲最大。江至百里洲而分流,洲北爲北江,洲南爲南江,至江陵之江津而復合。梁末,陸法和有異術,隱於江陵百里洲。唐初,李孝恭討蕭銑,破銑軍於清江,追奔至百里洲,又敗之。進入北江,至江陵,李靖謂宜泊南岸,即江津南岸也。清江,見夷陵州長陽縣。餘詳江陵百里洲。
岑頭洲,在縣東,百里洲之首也。後漢岑彭討公孫述時憩此,因名。今縣依其上。又有迤洲,長十餘里,晉義熙初,桓謙敗死於此。《荊州記》:「迤洲在枝江東北十餘里,亦曰延洲。《水經注》:「江水徑荊門虎牙之間,荊門之下爲延洲是也。又縣東南二十里有富城洲。○蘆洲,在縣東南七十里。其相接者爲氵華洲,又南爲澌洲,澌洲之下爲洋洲,皆廣五十里。又氵利洲,在縣東二十里江中,其下爲氵郭洲,皆廣十餘里,民耕其上。氵郭洲之下曰關洲,約廣三十里,利種植,多民居。又縣東六十里有灞洲、氵便洲,縣東南六十里有苦草洲、南渚洲。
津鄉,縣西三里,里名也。《左傳》莊十年,巴人伐楚,楚子御之,大敗於津,即此。後漢建武年,岑彭拔夷陵,謀伐蜀,分軍屯江關、夷陵、夷道諸處,而自引兵還屯津鄉,當荊州要會。十年,岑彭自津鄉攻田戎於荊門,克之,是也。酈道元曰:「應劭以津鄉爲在江陵,今則無聞。
下沱市,在縣東南沱江上。宋度宗初,賈似道陽辭位,使荊湖帥呂文德詐稱蒙古攻下沱急,朝中大駭,詔似道復位,是也。○董塘口鎮,在縣東六十里,商賈貿易聚集於此。隆慶中,議開董塘口,以分洩江流,不果。又有流店水驛,在縣東南。《志》云:「縣南三里三郎溪,上有天生橋,兩崖厄束,中臥巨石,若天生然。

夷陵州[编辑]

夷陵州,府西三百四十里。西至歸州一百五十里,西南至施州衛五百里,北至襄陽府五百七十里。

春秋戰國時楚地。秦屬南郡。兩漢因之。魏武平荊州,置臨江郡。蜀漢改爲宜都郡,後屬吳,稱重鎮焉。晉、宋、齊並爲宜都郡治夷道縣。梁末,兼置宜州大寶初,湘東王繹改置。西魏改置拓州治夷陵,後陳又曰拓州《陳書》:「光大年,沈恪爲荊州刺史,督武、二州。即拓之訛也。後周又改峽州。隋初,郡廢,煬帝改峽州爲夷陵郡。唐初,復爲峽州。天寶初,改夷陵郡。乾元初,復爲峽州。宋因之亦曰夷陵郡。元改峽州路。明初,爲峽州府。洪武年,改爲夷陵州,以州治夷陵縣省入編户七里。領縣三。今仍舊。
州距三峽之口,介重湖之尾。戰國時爲楚重地。秦將白起攻楚拔郢,燒夷陵,遂東至竟陵,楚於是乎東徙。後漢初,田戎據夷陵,岑彭攻拔之,遂謀伐蜀,以夾川谷少夾川,猶言夾江,水險難漕,因留馮駿軍江關即今四川重險瞿塘關,田鴻軍夷陵,李玄軍夷道,自引軍還屯津鄉見上枝江縣當荊州要會。三國時爲吳蜀之要害。呂蒙襲公安,降南郡;陸遜別取宜都,守峽口以備蜀,而荊州之援絕矣。先主之東討也,從巫峽建平至夷陵,列營數十。陸遜固守夷陵以待之,乃上疏於權曰:「夷陵要害,國之關限,若失之,非徒損一郡,荊州可憂也。及先主敗卻,西陵益爲重地。初,曹丕聞漢兵樹柵連營七百餘里,乃曰:「苞原隰險阻而爲軍者,爲敵所擒,此兵忌也。夷陵於九地,所謂圯地非乎?魏景元年,議發兵深入,誘致吳人內附者。荊州都督王基曰:「夷陵東西皆險狹,竹木叢蔚,卒有要害,弩馬不陳。是也。吳鳳凰年,步闡以西陵降晉,陸抗急引兵圍之,羊祜救闡軍至江陵。諸將咸謂抗不宜西上,抗曰:「江陵城固兵足,假令敵得之,必不能守,所損者小。若據西陵,則南山羣夷皆動,其患不可量也。遂克西陵,誅闡。抗嘗曰:「西陵,國之西門。及王克西陵,西陵以東,無與抗矣。隋之亡陳,亦自西陵。唐平蕭銑,先取峽州,而銑之亡也忽焉。宋呂氏祉云:「荊州要害,實在夷陵。胡氏安國曰:「峽州大都險要,皆在南岸。祝氏鎰曰:「晉之伐吳,王自梁益以踐荊門,杜預自襄陽以侵沅湘;隋之取陳,秦王由山南以掠漢口,楊素由巴東以趨三峽。夷陵之安危,與荊州爲存亡矣。
夷陵廢縣,今州治。故楚西陵邑也。《楚世家》:「頃襄王二年,秦白起拔我西陵。二十年,白起拔郢,燒先王墓夷陵是也。秦置夷陵縣,漢因之,爲南郡都尉治。應劭曰:「夷山在西北,故曰夷陵。更始年,汝南田戎攻陷夷陵,自稱掃地大將軍。後漢仍爲夷陵縣。建安十年,曹操置臨江郡於此。及周瑜等追操至南郡,甘寧請徑取夷陵,往即得其城。曹仁遣兵圍寧,急,周瑜等馳救,大破仁兵於夷陵。吳黃武年,改夷陵爲西陵。晉太康初,復曰夷陵。西魏置拓州治此。周改峽州,自此嘗爲州郡治。唐貞觀年,徙治步闡壘,即今治也。宋建炎中,徙治州西石鼻山。紹興年,復舊。端平初,又徙治於江南岸。元還舊治。明初,省。《城邑考》:「州城,洪武十年,因故址修築。成化中,以磚石。弘治、正德以後,相繼修葺。周七里有奇,爲門七。
下牢城,州西北二十八里。隋峽州治此。唐貞觀年,始移州治步闡壘。章懷太子賢曰:「夷陵故城,在今治西北是也。劉昫曰:「夷陵縣,隋治石鼻城。唐武德年,移治夷陵府。貞觀年,移治陸抗故壘。王氏曰:「今治即步闡壘,其陸抗城則在州東五里。吳主皓鳳凰年,闡以西陵降,晉陸抗討之,勅諸軍築壘嚴圍,自赤溪至於故市,內以圍闡,外禦晉兵。《水經注》:「江水出西陵峽,東南流,徑故城洲,洲北附岸,洲頭曰郭洲,長二里,廣一里,上有步闡故城,方圓稱洲,周回略滿。故城洲上城周一里,闡父騭所築也。江水又東徑陸抗城北,城即山爲墉,四面天險,北對夷陵故城。胡氏曰:「故市即步騭故城,所居成市而闡別築城,故曰故市云。《荊州圖記》:「夷陵縣南對岸有陸抗故城,周回十里三百四十步。
臨江城,州南二十里。《郡志》云:「漢建安中,曹操築城置縣,爲臨江郡治,旋廢。梁於此置臨江縣。後周置臨江郡。陳大建中,淳于陵克周臨江郡及拓州城是也。尋復入於周,並置臨州。隋州廢,又並縣入夷陵。
石鼻山,在州西北三十里,高五百餘仞,下臨江流,中有巨石,橫六七十丈,如筏然,亦名石山。下有蝦蟆碚,以形似名。有泉出石上,爲登臨之勝,俗名蝦蟆背。《志》云:「周、隋間,峽州皆治石鼻山,蓋山與下牢相近也。宋南渡初,州亦治此。又馬鞍山,亦在州西北三十里。先主爲陸遜所敗,升馬鞍山,陳兵自繞處也。《夷陵志》:「夷陵要害,南有石鼻、馬鞍、犭虎亭。○峽口山,在州西北二十里,兩岸壁立,蜀江西來,漩渦最惡。梁末,武陵王紀伐江陵,湘東王繹遣陸法和屯兵於此拒之。蓋即西陵峽口矣。又天柱山,在州西三十五里,三峰聳立如柱,故名。
西陵峽,州西二十五里,峽長二十里,石壁千仞,三峽之一也。三峽之稱不一,或云:「州境自有三峽,謂西陵、明月、黃牛也。蜀江之險,蓋始於此。詳重險西陵。
黃牛峽,州西九十里,亦曰黃牛山,下有黃牛灘。其峭壁間有石如人牽牛狀,人黑而牛黃。山岩既高,加以江渚紆纟回,雖途經信宿,猶望見之。行者謠曰:「朝發黃牛,暮宿黃牛,三朝三暮,黃牛如故。言水路阻長也。《輿程記》:「三峽中惟瞿塘、黃牛爲最險之處。○明月峽,在州西二十里,懸崖間白石狀如月,亦名扇子峽。高七百餘仞。《志》云:「州北十五里,有白起洞,俗傳秦白起燒夷陵時駐此。
大江,在州城南。自歸州流入境,迫束於羣峽間,紆回險急,出西陵峽口,流稍緩。今州西北二十五里有平喜壩,凡自蜀出峽,至此相慶,故名。又東入宜都縣界。《水利考》:「州東三里有二公堤,當上流之衝,旁有民田。成化二十三年築堤於此,行旅便之。
赤溪,在州西北五里,即陸抗築城圍步闡處。東合大江,或謂之東坑。陸機《辨亡論》:「陸公以偏師三萬,北據東坑。李善曰:「東坑,在西陵步闡城東北,長十餘里,抗所築城在東坑上。又浣沙河,在州西北二里,東合於赤溪。
下牢溪,在州西北二十五里,有關曰下牢關,亦曰下牢戍,舊峽州治也。陸游曰:「下牢關夾江千峰萬嶂,奇怪不可名狀。初冬草木青蒼不凋,西望重山如關,江出其間,其上有洞曰三遊洞,泉石絕勝。
流頭灘,州西百里。袁山松曰:「自蜀至流頭灘五千餘里,下水五日,上水百日。《水經注》:「江水過流頭灘,其水峻急奔暴,魚鱉所不能遊,行者苦之。近《志》作虎頭灘,悞。《一統志》:「虎頭、鹿角、狼尾三灘,俱在三峽中,最險。又獺洞灘,在州西百二十里,亦險惡。使君灘,在州西百十里大江中,或曰益州牧劉璋使法正迎先主於此。一云楊亮爲益州刺史,經此覆舟,故名。其相近者爲惡蛇灘、數灘,俱江路之艱阻者。又有青草灘,在州南十五里,中多蕪草。又有三灘,在州西十里,洲有急,凡三也。
狼尾灘,在流頭灘下。《水經注》:「江水經流頭灘、狼尾灘、黃牛山之黃牛灘,而後徑西陵峽,出峽東南流,而後至步闡壘。隋楊素伐陳,自永安引舟師下三峽,至流頭灘,陳將戚昕以青龍百餘艘守狼尾灘。地勢險峭,素卸枚夜掩之。又分軍引步卒,自南岸擊其別柵。別將劉仁恩帥甲騎自北岸趣白沙,遲明俱進,昕敗走。《宜都記》:「江水東徑狼尾灘而歷人灘。袁山松曰:「二灘相去二里,人灘水至峻峭,其石作人形,因名。
南津關,在州南門外一里。西津關,在州西大江右。又白虎關,在州東北六十里。○南津口,在州北二十里,當三峽之口。相傳漢昭烈嘗據守此津之南,故名。今州北十五里有南津口巡司。又金竹坪,在州東九十里,亦設險處。舊有金竹坪巡司,今革。
岐亭,在西陵峽口。隋楊素伐陳克狼尾灘,陳將呂忠肅屯岐亭,據江峽是也。詳亦附見重險西陵。○白沙驛,在州西百二十里。隋楊素擊陳將戚昕於狼尾灘,別軍帥甲騎自北岸趨白沙是也。今爲白沙館。又屈溪驛,在州西六十里。嘉靖二十五年改置白沙馬驛。《志》云:「今州城南有鳳棲驛,州西九十里有黃牛驛。又州西北百二十里有辰溪水驛。
長陽縣,州南九十里。東至宜都縣五十里,南至澧州石門縣三百七十里。漢武陵郡之亻艮山縣地。後漢屬南郡。三國吳屬宜都郡。晉以後因之。隋開皇年,改置長陽縣,以長陽溪而名,並置睦州治此。十年,州廢。大業初,縣屬荊州。唐武德年,復置睦州。年,州廢,縣屬東松州。貞觀年,改屬峽州。宋因之。今無城,編户三里。
佷山城,在縣西六十五里同昌市。漢縣。亻艮,音銀。蜀漢章武年,先主伐吳,自亻艮山通道武陵,使馬良結五溪諸蠻是也。晉太康年,改曰興山,後復爲亻艮山縣。隋廢。《通典》:「古直城在今縣西北五十四里,四面險絕,有林木池水,或以此爲亻艮山故城。
巴山城,縣南七十里。《隋志》云:「梁置宜昌縣,又置宜都郡治此。後周置江州。隋開皇初,郡廢。十年,改江州爲津州,又改縣爲巴山縣。大業初,州廢,縣屬清江郡。蕭銑時,亦置江州。唐武德年,州廢,以縣屬睦州。年,改屬東松州。貞觀年,亦屬峽州。天寶中,省入長陽縣。
巴山,在廢巴山縣北。其山曲折如巴字,隋因以名縣。又方山,在縣南三十里,四面俱方,一名重山。○武落鐘山,《寰宇記》:「在縣西北七十八里,有石穴,即巴蠻之先廩君刺劍處。一名難留山。《荊州記》:「難留山北有石室,可容數百人僻險,不可攻,因名難留城。又望州山,在縣西八十里,山勢高聳,望見夷陵。
將軍山,在縣南隔江。山勢雄峻,峽石如帶鎧甲狀。又縣南隔江有龍門洞,洞前兩崖壁立,巖穴幽邃,泉瀑飛注。又白馬崖,在縣東南十五里清江之南,石狀如馬,其色純白,因名。又咬草岩,在縣西北四十里,徑通州城。行者攀崖懸草而上。
清江,在縣東南十三里。源出貴州思州界,經四川黔彭間而入施州開蠻界。又流經建始縣入縣境。又東北經宜都縣流入大江。本名夷水,相傳廩君乘土船處。其水清徹,因目爲清江。唐武德年,李孝恭討蕭銑,敗銑將文士弘於清江,追奔至百里洲。《唐實錄》云:「孝恭敗士弘於清江合口。蓋合大江之口矣。
馬連溪,在縣南。《志》云:「縣境諸溪匯流,自西而東,凡數十處,俱附清江而達大江。又有三節等灘,在縣西南,其列於清江之濱者,自西而東,亦以數十計。
古捍關,縣南七十里。《楚世家》:「肅王年,蜀伐楚,取茲方,楚爲捍關以拒之。茲方,今松滋也。《括地志》:「捍關,在峽州巴山縣。張儀說楚曰:「舫船載卒,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餘里,不至十日而距捍關。《鹽鐵論》:「楚自巫山起方城,屬巫、黔中,設捍關以拒秦。《水經注》:「江水經弱關、捍關,弱關亦在建平秭歸界。昔巴楚數相攻伐,藉險置關,以相防捍。李熊說公孫述曰:「東守巴郡,拒捍關之口。建武年,述使任滿從閬中下江州,東據捍關。亦謂之楚關。建安十年,甘寧獻策於孫權,據夏口,鼓行而西,據楚關以規巴蜀,是也。
漁洋關,縣南二百里。又縣西三百里有蹇家園。俱有巡司戍守。《志》云:「縣境舊有梅子八關,四臨江南,四臨江北。元時置以備峒蠻,明改爲二巡司。又招來堡,在縣西南,與蠻接界。弘治中,分枝江所兵戍守。○紅崖寨,在捍關南七里。又南十里爲風火寨,三十里爲小城寨,五十里爲山寨,三百五十里爲珍珠寨,皆峒蠻出沒處。
米峒,在縣西南。元泰定年,米峒蠻田先什用等結十二峒蠻寇長陽縣,湖廣行省遣九姓長官彭忽都不花招降之,即此。○務河渡,在縣西二里,路通椒山瑪瑙長官司諸夷。又有津陽渡,在縣西十里,路通夷陵及施州衛。

宜都縣[编辑]

宜都縣,州東南九十里。東北至荊門州當陽縣二百十里,東南至枝江縣六十里。漢夷道縣,屬南郡。後漢因之。永和年,武陵蠻反,寇夷道。建安十年,先主置宜都郡治此。章武年,吳將孫桓別擊漢前鋒於夷道,爲漢所圍,即此。吳亦爲宜都郡治。晉仍舊。太和中,桓溫以父嫌名,改曰西道。尋復舊。宋、齊因之。梁末,置宜州。陳州廢,改縣曰宜昌。隋開皇年,置松州。十年,州廢,縣屬荊州。唐武德年,置江州於此,改縣曰宜都。年,改江州爲東松州。貞觀年,州廢,縣屬峽州。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户四里。

夷道城,在縣西北。後樑與陳畫江爲界,夷道屬陳。梁因於江北岸別置夷道縣,並立宜都郡治焉。隋開皇年,郡廢,縣屬峽州。大業末,蕭銑置宜都鎮於此。唐武德中,屬江州,尋併入宜都縣。《志》云:「今縣治西一里有夷道故城,此即漢縣舊治也。又宜昌廢縣,在縣東。晉末置,屬宜都郡。宋、齊因之。梁改爲宜都縣。隋開皇十年,省入宜昌。
荊門城,在縣西北荊門山下。江山險厄,因置城於此,爲控守處。隋開皇年,楊素伐陳,克荊門。唐武德年,蕭銑戍荊門鎮,峽州刺史許紹攻拔之。明年,李孝恭自夔州進攻銑,前鋒拔其荊門、宜都二鎮,孝恭進至夷陵是也。又安蜀城,在荊門城西南。陳大建年,章昭達攻後梁,梁主巋與後周信州總管陸騰拒之。周人於峽口南岸築安蜀城,橫引大索於江上,編葦爲橋,以渡軍糧。昭達命軍士爲長戟施於樓船上,仰割其索,索斷糧絕,因縱兵攻安蜀城,下之。尋置信州於此。明年,顧覺據守,隋楊素攻拔之。又唐武德年,蕭銑窺峽口,爲峽州刺史許紹所敗。時銑遣兵戍安蜀及荊門。明年,紹復攻拔之。今俱詳見前重險荊門。○陸抗城,在縣西三里,亦謂之大城。又有吳相臺,以陸遜嘗屯此也。
荊門山,縣西北五十里。大江南岸,其北岸爲虎牙山,與荊門相對,亦曰武牙。下有虎牙灘,其旁又有大樑山,亦高拔。《志》云:「荊門山下有十三碚,江路與山勢相背,因名也。詳見重險荊門。
三臺山,縣西十五里,三峰並峙如臺。又宋山,在縣西二十里,高聳秀麗。又有架鍋山,在縣西五十里,三峰峙立,若架鍋然。又有望州山,在縣西北二十里,以登之可望州城也。又羊腸山,在縣南。《荊州志》:「登羊腸山,望見南平沮漳。○界嶺,在縣北六十里,與夷陵接界而名。又縣北三里有馬鬃磧,夏沒冬見,行舟畏之。
大江,縣北三里。自夷陵州東南流入境,經荊門山下,又東南流經此,清江流合焉,並流而東,入枝江縣界。舊《志》云:「荊門山東有延洲。陳將呂忠肅爲楊素所敗,自岐亭退保荊門之涎洲,素復擊敗之。或以爲即枝江縣之迤洲,恐悞。又有云池,亦在縣北五十里大江中,水涸乃見,中富魚蝦,民賴其利。
清江,在縣城北。自長陽縣流入界,繞縣城而北出,合大江。今有清江口鎮巡司。又漢洋河,在縣西十里,源出蠻界,經長陽縣之漁洋關入縣境,會清江入大江。
蒼茫溪,縣東五十里,引水灌田千餘頃。又縣東三十里有雅石溪,與蒼茫溪相接。又富金溪,在縣西三十里,旁多竹木,其相接者曰白岩溪。兩崖險峻,竹木叢生,其下流皆達於大江。
猇亭,在縣西。其地險隘,古戍守處也。蜀漢章武年,先主伐吳,帥諸將自江南緣山截嶺,軍於夷道猇亭。陸遜曰:「備緣山行軍,勢不能展,自當罷於木石之間,徐制其敝,是也。○普通鎮,在縣東北五十里,道僻山險,多盜賊,向有巡司戍守。又白洋水驛,在縣東北十里。

遠安縣,州東北二百里。南至荊門州當陽縣百五十里,東北至襄陽府南漳縣百八十里。漢臨沮縣地,屬南郡。晉末,置高安縣。劉宋初,汶陽郡治此。齊、梁因之。後周改爲遠安縣,屬峽州。隋、唐仍舊。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户二里。

汶陽城,在縣西北五里。沈約《志》:「汶陽郡,陸行去荊州四百里,水行去荊州七百里。宋初置郡,領汶陽、潼陽、沮陽、高安四縣。後省汶陽,領三縣,此汶陽郡城也。《水經注》:「沮陽縣,沮水出其西北,東南經汶陽郡北,即高安縣界。郡治錫城。義熙初,分新城立。蕭子顯曰:「桓溫以臨沮西界水陸紆險,道帶蠻,田土肥美,立爲汶陽郡。齊建元年,北上黃蠻文勉德寇汶陽,汶陽太守戴元賓棄城奔江陵。豫章王嶷遣將劉亻丕緒討之,至當陽,勉德降。上黃、臨沮,見南漳縣。《隋志》:「汶陽郡舊治高安縣。
潼陽城,在縣北。晉末置縣,屬汶陽郡。劉宋因之。齊建元年,魏師入寇。南襄城蠻秦遠乘虛寇潼陽,是也。後周縣廢。《志》云:「南襄城在縣北七十五里,相傳關羽屯兵之所。南北朝時,嘗於此置南襄城郡。蕭齊時,南襄城郡屬南蠻府。又《齊書》:「汶陽郡東北接南襄城,今爲預備倉。
鳳鳴山,縣西十里。峰巒秀麗,甲於羣山。又百井山,在縣西六十里,極高峻,上多井泉,登嶺望見江陵縣。西南六十里又有清溪山,極高秀,一名云夢山。○亭子山,在縣北五里,上有舊縣址,或以爲即汶陽故郡治。《縣志》:「今縣治本名東莊,明成化中,以賊劉千斤作亂,築城於此,建遠安守禦千户所,尋移縣治焉,蓋即故縣治矣。又西北十里有鹿溪山,以山之奇勝得名。
甘霖洞,縣北二十五里。巖穴深邃,有泉南流爲石洋河東入沮水。《類要》云:「縣西南有三洞,一曰金龍,一曰鐘乳,一曰仙居,皆鬼穀子遊歷處,通謂之鬼谷洞。○天坑,在縣東十里,周圍山聳,中闊十里,雖霖雨橫流,須臾自消,如天造地設。
沮水,縣東北五十里。自南漳縣流經縣界,合溪谷諸水,又南流入當陽縣境。○清溪,在縣西南六十里,流經縣南,東合沮水。又有靈水溪在縣東北六十里,亦流合沮水。又有油溪出縣北五十里洪岩洞中,可溉田。
香橋湖,縣西六十里,百井山水所匯也。縣西南六十里又有官湖,其下流皆入於清溪。○筧水口,在縣西北八十里。其地有雞頭山,水出石孔中,居民以木竹爲梘,引水灌田,南流入沮水。
高雞寨,在縣西南,與宜都縣接境。地險僻,有巡司戍守。《志》云:「州東金竹坪官兵移戍於此。又有南襄堡,即縣北故南襄城。成化中,遠安所兵戍守於此。

歸州[编辑]

歸州,府西五百二十里。南至施州衛三百五十里,西至四川夔州府三百三十里,北至鄖陽府五百里。

周夔子國地《漢志》:「秭歸縣有歸鄉,故歸國。宋忠曰:「歸即夔也。春秋、戰國屬楚。秦、漢屬南郡。後漢屬宜都郡。孫吳永安年,置建平郡。晉併入晉所置建平郡晉先置建平郡,治今夔州府巫山縣,後以吳所置郡併入焉。宋、齊皆屬建平郡。後周曰秭歸郡。隋郡廢,屬信州。唐武德年,置歸州。天寶初,改爲巴東郡。乾元初,復爲歸州。宋因之亦曰巴東郡。元至元中,升歸州路,尋復降爲州。明洪武年,廢州爲秭歸縣,屬夷陵州,尋復爲歸州,以秭歸縣省入編户六里,領縣二。今仍舊。
州左荊湘而右巴蜀,面施、黔而背金、房。戰國時,爲秦楚相攻之地。三國吳以爲西偏重鎮。晉王等謀自蜀沿流來伐,守將吾彥請增建平之戍,以扼其衝要。陸抗亦曰:「西陵、建平,國之藩表,既處上流,受敵二境。是也。唐平蕭銑,師自歸峽而東。宋平孟蜀,劉光義軍出歸州。嘉熙中,蒙古將搭海入蜀,孟珙帥荊湖,知賊必道施、黔透湖湘,乃分兵屯歸、峽及松滋諸處,爲夔聲援。明初,平偽夏,亦分兵由峽路進克瞿塘。歸州其楚蜀之門户歟?
秭歸廢縣,今州治。漢縣,屬南郡。後漢永元年,秭歸山崩,蓋縣境內山也。孫吳置建平郡,治秭歸。晉初郡廢,屬建平郡。後周改縣曰長寧,爲秭歸郡治。隋初,郡廢,縣復曰秭歸,屬信州。自唐以後,皆爲歸州治。《城邑考》:「縣城,舊在江北。《水經注》云:「縣城東北依山即坂,周回二里,高一丈五尺,南臨大江,故老相傳,謂之劉備城,蓋徵吳時所築也。歷代相仍。宋端平中,始移縣於江南曲沱,尋徙新灘,又徙白沙南浦,即今治也。元末,嘗徙治丹陽城。明復舊。今州城明初所築,周六里有奇,門五。
丹陽城,州東南七里,南枕大江。周成王封熊繹於荊蠻,居丹陽,即此。一名屈沱楚王城。晉王伐吳,破丹陽,遂克西陵。元嘗徙州治此。明洪武年,康茂才與偽夏將龔興戰於東門,大破之,今尚呼爲東門頭。○夔子城,在州東二十里。古楚之嫡嗣有熊摯者,以廢疾不立,而居於夔,爲楚附庸,後王命爲夔子。僖二十年,楚以其不祀滅之。《水經注》:「江水東南經夔城南,城跨據川阜,周回一里百十八步。又《州志》云:「州西三里有夔子城,地名夔沱。宋端平間,徙州治此。
信陵城,州西四十五里。《水經注》:「江水東徑歸州城,又東經信陵城南。吳孫休永安年,分宜都立建平郡,領信陵等縣。孫皓建衡年,以陸抗督信陵、西陵、夷道、樂鄉、公安諸軍事,即此信陵也。晉仍屬建平郡。宋初因之,尋併入歸鄉縣。
建平城,在州東。故秭歸地。孫吳置建平郡,以此城名。○吳城,在州東南八十五里。孫吳時築城置戍於此,以備蜀,城因以名。隋以城當三峽要衝,置太清鎮,以塞山蠻寇掠之路。
楚臺山,在州城中。舊說楚襄王建臺於此,今爲長寧千户所治。又八學士山,在州北十里,山有八疊,皆朝州治。○萬户谷,在州西。宋嘉熙年,蒙古搭海入蜀,孟珙分兵屯據要害,爲夔州聲援,增兵守歸州峽口萬户谷,是也。
白狗峽,州東十五里,兩崖如削,白石隱起如狗然。又馬肝峽,在州東二十里,峭壁間懸石如馬肝,因名。○空ぎ峽,在州東三十里,夏秋水氾,必空ぎ乃可上,一名空峽灘。又建陽峽,在州東北七十里,約長十餘里,水經其間,曲折四十八渡。《志》云:「自州至長陽四百里,峽水奔流,石磧險要,誠天設之險也。
大江,州西北二里。自巴東縣流入境,又東入夷陵州界。《志》云:「自宋以前,州治皆在江之右,宋元以後,州治常在江之左,是也。
香溪,州東北十里。源出興山縣流入江。《州志》所云:「大江經前,香溪繞後者也。或謂之鄉溪,又名昭君溪。州東北四十里,蓋有昭君村云。又下牢溪,在縣南四十里,與香溪皆注於江。
叱灘,在州西三里。水石相激,如噴叱聲。《志》曰:「灘在雷鳴洞南,分爲三叱,官漕口爲上叱,雷鳴洞爲中叱,黃牛口爲下叱,舟行至此多覆。亦名人甕。○蓮花灘,在州西北二里。又五里有滑石灘,其在州西北三十里者曰洩灘。《志》云:「州西二里爲石門灘,州東五里有王家灘。又有新灘,在州東二十里,宋時嘗徙縣治此。其相近者又有小新灘。
牛口鎮,州西九十里,有巡司。又興山鎮,在州南九十里,亦置巡司戍守。○南邏口,在州東十五里。《志》云:「明初設南邏關於古丹陽城,後移於新灘,置巡司,即此處也。
大埡寨,在州西。宋嘉熙年,蒙古自蜀窺峽,峽州守孟璟迎拒於歸州大埡寨,得捷於巴東,遂復夔州,是也。○建平水驛,在州東五里。《志》云:「驛東有三閭峽,以屈原名。又東爲花橋鋪,與夷陵分界處。又萬流水驛,在州西北百里。
興山縣,州北八十里。東南至夷陵州百八十里,北至鄖陽府房縣三百里。本漢秭歸縣地。吳置興山縣,屬建平郡。晉廢。唐武德年,復置屬歸州。宋熙寧年,省。元初,復。明正統年,廢。成化年,復置,尋又廢。弘治年,復置。今城周二里,編户二里。
高陽城,縣西二里。楚舊城也。楚高陽氏之裔,故名。劉昫曰:「興山縣舊治高陽城。貞觀十年,移治太清鎮。天授年,移治故夔子城。《宋志》云:「開寶年,縣移治昭君村。端拱年,徙香溪。即今治也。夔子城、太清鎮、昭君村俱見歸州。或曰,縣北三十里又有太清鎮。
練城山,縣北三十里。環繞如城。又羅經山,在縣北五里,山自西北來,綿亘百餘里。《志》云:「縣城外有四通山,山形陡絕,傍有四徑可上。又縣東二十五里,有盤龍山,以山勢回環而名。又縣東三十里曰仙侶山,高數千丈,層峰疊嶂,其頂寬平。○爛柴山,在縣西四十五里,四面皆崇山峻嶺。縣西北八十里又有九衝山。
建陽峽,縣東南五十里,與州境接界。峽中之水會於香溪。又龍口峽,在縣北百五十里。
香溪,縣東南一里,即縣前河也。有珍珠潭,相傳爲昭君洗妝處。又南陽溪,在縣北三十五里,自鄖陽府房縣流經貓兒關,至深渡,又南會香溪,至歸州入大江。《志》云:「縣南五十里有新奔灘,又南七十里有白馬灘,皆溪流峻急處。
貓兒關,在縣北百里。山路險峻,可達鄖襄。又縣東北百二十里有{}葉塢,塢長四十里,崇林怪石,路徑險狹,行者聚衆乃入,亦出鄖襄間之間道也。{},亦作箬。又八里荒,在縣東百里,路出鄖陽府保康縣界,兩邑間林木深暗,路徑卑濕。《志》云:「縣西北二百七十里有蔥坪,地多蔥,相傳諸葛武侯曾駐師於此。又有桑林坪,在縣東九十里,舊有巡司。正德十一年革。又縣有高雞寨巡司,舊係金竹坪,隆慶四年改。
巴東縣,州西九十里。西至四川巫山縣百六十里。漢巫、秭歸二縣地,屬南郡。晉渡江後,析置歸鄉縣,屬建平郡。宋、齊因之。梁置信陵郡於此。後周郡廢,改縣曰樂鄉,屬信州。隋初因之。開皇末,改爲巴東縣。唐屬歸州。宋因之。明洪武年,改屬夷陵州,尋還屬歸州。今縣無城,編户九里有奇。
信陵城,縣西十五里。梁置信陵郡於此,非孫吳故縣也。又樂鄉故城,《寰宇記》云:「在縣東三里,後周改歸鄉爲樂鄉,蓋治此。
雙城,縣北六十里。兩城相距十餘里,相傳三國時築。後周天和初,羣蠻作亂,有向寶勝者據雙城,信州刺史陸騰討平之,即此。詳見四川奉節縣。《通志》:「縣西十五里有舊縣城,縣蓋治於此。宋南渡後,移今治。今有舊縣溪。又有平城,在縣東南二十里。縣南又有新化城及土城,縣西北六十里又有廢羅平州城。或以爲皆後周時諸蠻作亂保聚處也。
石門山,縣東北三十五里。山有石徑,深若重門。漢昭烈初,爲陸遜所破走,徑此門,追者甚急,乃燒鐃鎧斷道,然後得免。其下爲石門灘。又縣西四十九里有石門山。唐天寶間改名蜀口山,亘巫山縣界。○巴山,在縣南一里。一峰矗起,下分三岡,形如金字,一名金字山,縣治依此。又飛鳳山,在縣北五里,與縣治相對。又縣北二十里有青銅山,嘗產青銅,今絕。
明月山,縣西北四十里,上有竅如月。又西北十里曰向王山,山高大,無樹木。相傳古向王耕此,蓋即向寶勝等諸蠻所屯也。與明月山岡麓相接。又小戒山,在縣西北六十里,高峻,惟一道從崖間過,僅容仄足,過此平曠,可容百餘家,昔人多避兵於此。又長豐山,在縣西北百里,懸崖峭壁,高接雲表。
安居山,縣西南五十里。高千仞,廣百里,四面懸崖峭壁,上有三路,一平坦,一極鬥峻難上,昔人多避兵於此。其上突出一山,名天寶山,有泉。○羅頭山,在縣東七里,濱大江,環鎖江水,回顧縣治。下有羅頭洞,其旁又有無源洞,溪澗險邃,空洞無涯,水源莫測。又七寶山,在縣東八十里,上可熔鐵。又縣南三百里有鐵爐山。
東奔峽,縣北二十里。兩岸孤峰絕壁,蜀江經流,如馬奔軼。又門扇峽,在縣西三十里,夏秋水氾,渦漩極險。又有破石峽,在縣東五里,兩崖如刀劈狀,總謂之巴東峽。
大江,在縣城北。自四川巫山縣流入境,又東入歸州界。○清江河,在縣西南一里,亦名夷水,東合蜀江。又三壩河,在縣西六十里,源出縣西北九府坪,一流入房縣,一流入四川大寧縣,一流入西溪合大江。
溪,縣西北十餘里。又有西溪,在縣西二十里,夾大江東西。其下爲萬户沱,《志》云:「沱在縣西五里。又有云沱,在縣西十里,常有漩能覆舟。又州東十里有苟使沱,亦有巨漩,江行者畏之。○橫梁灘,在縣東二十里,有石橫亘水中,江行溯流,每患其險。又石門灘,在縣東三十五里,中有巨漩,爲行者患。又清水灘,在縣西十里,江水迅急,觸而爲漩,舟行不戒,必至覆溺。縣境諸灘,此其險者。
連天關,縣西南五十里,有巡司戍守。又石柱關,在縣南五百里。向設石柱關巡司。隆慶年,改野三關巡司。《志》云:「縣東南二百五十里有石柱山,關蓋因以名,爲扼束羣蠻之道。
火峰山寨,縣西北三十里。其地有火峰,據險置寨,因名。明初,湯和伐蜀,克歸州,取火烽山寨,即此。或作烽火,悞也。又巴東水驛,在縣東一里。
附見
荊州衛,在府城內。明初吳元年建。洪武二十年,改護衛。三十年,復舊。又荊州右衛,亦在府城內。吳元年建。洪武二十年,改右護衛。三十年,仍曰荊州右衛。今亦置荊州衛,仍屬左、右二衛。
長寧守禦千户所,在歸州治東。洪武初建。又夷陵守禦千户所,在夷陵州治西北。洪武初,建峽州衛。年,改爲今所。又枝江、遠安二縣,亦各置守禦千户所。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