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七十九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七十九 湖廣五 襄陽府 鄖陽府 下一卷▶

襄陽府[编辑]

襄陽府,東至德安府隨州三百五十里,東南至安陸府三百十里,南至荊州府四百七十里,西南至荊州府夷陵州五百七十里,西至鄖陽府四百十里,北至河南鄧州一百八十里,東北至河南南陽府二百五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六百八十里,至南京三千七百里,至京師六千七百六十里。

禹貢》荊、豫二州之域南漳縣爲荊州境,餘皆豫州境。春秋以來爲楚地。秦爲南郡、南陽地習鑿齒曰:「秦兼天下,自漢以北爲南陽郡,自漢以南爲南郡。漢因之。後漢末,爲荊州治劉表爲荊州刺史,徙州治襄陽縣。曹操得荊州,始置襄陽郡治宜城縣,以地在襄水之陽,故名,以爲重鎮。晉初,亦爲荊州治治襄陽。平吳後,治江陵。東晉太元中,僑置雍州。宋亦爲雍州,治襄陽,郡皆如故。齊、梁因之,並爲重鎮。後梁蕭初國於此,附庸西魏。西魏得之,改曰襄州。後周因之。隋初廢郡,仍曰襄州初,西魏置襄州總管府。周、隋因之。開皇六年又嘗置山南道行臺於此。大業初,又改州爲襄陽郡。唐武德四年復曰襄州亦置山南道行臺於此。七年改爲都督府。天寶初,亦曰襄陽郡。乾元初,復故山南道及山南東道節度使皆治此。詳見州域形勢。下倣此。五代梁時,亦曰忠義軍尋以延州爲忠義軍,襄州仍曰山南東道。宋仍曰襄州亦曰襄陽郡、山南東道節度,初屬京西路。熙寧五年分置京西南路,治於此。宣和初,升爲襄陽府。元曰襄陽路。明初,復爲襄陽府,領州一、縣六。今因之。
府跨連荊、豫,控扼南北,三國以來,嘗爲天下重地。曹公赤壁之敗,既失江陵,而襄陽置戍,屹爲藩捍。關壯繆在荊州,嘗力爭之,攻沒于禁等七軍,兵勢甚盛。徐晃赴救,襄陽不下,曹公勞晃曰:「全襄陽,子之力也。蓋襄陽失,則沔漢以北危。當操之失南郡而歸也,周瑜說權曰:「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及壯繆圍襄樊,操憚其鋒,議遷都以避之矣。吳人懼蜀之逼,遽起而議。其後,魏終得以固襄陽,而吳之勢遂屈於魏。自後諸葛瑾、陸遜之師屢向襄陽,而終無尺寸之利,蓋勢有所不得逞也。至於魏人之保襄陽,亦如手足之救頭目。然方吳人之攻曹仁也,司馬懿曰:「襄陽,水陸之衝,禦寇要地,不可失也。魏明帝亦言:「地有所必爭矣。晉人因之,而襄陽遂爲滅吳之本。羊祜鎮襄陽,進據險要,開建五城,收膏腴之利,奪吳人之資。石城以西,今安陸府盡爲晉有。又廣事屯田,預爲儲蓄。祜之始至也,軍無百日之糧,及至季年,有十年之積。杜預繼祜之後,遵其成算,遂安坐而弋吳矣。東晉之保有東南也,強兵巨鎮,盡在荊、襄。庾亮刺荊州,聞石勒新死,議伐之。上言:「襄陽北接宛、洛,南阻漢水,其險足固,其土足食,臣宜移鎮襄陽之石城見上,時屬襄陽,乘釁齊進,以臨河洛。後庾翼亦表言:「襄陽,荊楚之舊,西接益、梁,與關隴咫尺,北去河洛,不盈千里,土沃田良,方城險峻,水陸流通,轉運無滯,進可以掃蕩秦、趙,退可以保據上流,輒量宜入沔,移鎮襄陽。議者謂襄陽去江陵步道五百里,勢同唇齒,無襄陽則江陵受敵。自庾翼鎮襄陽,田土肥良,桑梓遍野,帶以沔水,阻以重山,北接宛、洛,平塗直至,跨對樊、沔,爲鄢、郢北門。部領蠻左,常爲重鎮。桓溫北伐,發自江陵,道出襄陽,於是晉之號令復接於中原。太元三年苻堅遣軍爭襄陽,既復以一軍出魯陽關見河南重險三鴉,一軍出南鄉見河南淅川縣,一軍出武當,會攻襄陽。襄陽遂陷。桓沖尋舉荊州之甲,兩爭襄陽而不能拔也。肥水之戰,氐秦氣喪,趙統得乘其敝,復收襄陽,而上游之藩垣始固。宋元嘉二十六年議欲經略中原,以襄陽外接關河,欲廣其資力,乃罷江州軍府,文武悉配雍州、湘州,入臺租稅,悉給襄陽,使隨王誕鎮焉。既而誕遣柳元景等北伐,前據潼關,使東軍不至喪敗,南國之威,未必不可以復振也。廢帝子業末,袁謀以襄陽拒命,曰:「襄、沔地勝兵強,去江陵咫尺,水陸流通,朝廷有事,可以立桓文之功。齊末,蕭衍以襄陽資力,掃土東下,委兩弱弟以空城,而魏將元英欲取沔陰而不敢。梁中大同初,以岳陽王鎮雍州。以襄陽形勝之地,梁業所基,遇亂可成大功,遂有專據一方之志。及太清末,張纘代爲雍州,不受命。其別駕甄玄成亦曰:「樊、沔衝要,山川險固,王業之本也。及與湘東王繹爲敵,求援西魏,宇文泰方欲經略江漢,遂急應之。既藉襄陽以並江陵,即因江陵以易襄陽,而固在魏人之囿中矣。隋氏因之,遂以亡陳。唐初,平蕭銑,分兵出襄州道。貞觀中,置山南道於此。蓋天下之要膂,襄陽實握之。安、史構禍,汴、洛沸騰,而襄、鄧無虞,故東南之資儲,得以西給行在。梁崇義拒命於建中間,未幾喪敗,及淮西寇暴,實藉襄、鄧之力,爲之犄角焉。唐末,朱溫並秦宗權,因以驅攝山南,兼有荊、郢。高氏據荊南,而襄陽屬於中朝,不得不貌爲恭順。蓋襄州,江陵之咽喉也。宋兵一出襄陽,而荊南不敢旅拒矣。宋之盛時,以襄陽爲京西重地。建炎初,李綱言巡幸之所,關中爲上,襄陽次之。及襄陽爲羣盜所據,劉豫因以出沒沔上,覬覦荊南。岳武穆上言:「襄陽六郡六郡,襄、郢、隨、唐、鄧、信陽軍也,爲恢復中原基本時朱勝非亦曰:「襄陽,國之基本也,宜先取六郡,以除心膂之病。於是討李成於襄陽,一戰克之,遂復襄陽、隨州、唐、鄧、信陽軍。又言:「襄陽、隨、郢,地皆膏腴,苟行營田,其利甚厚。趙鼎亦言:「吳越介在一隅,非進取中原之地,宜屯重兵於襄陽,爲經營大業之計。孝宗初,陳亮言:「襄、漢之地,控引京、洛,側睨淮、蔡,包括荊楚,襟帶吳、蜀,沃野千里,可耕可守;地形四通,可左可右。此今日所當有事者。理宗時,襄樊爲蒙古所陷,孟珙復之,奏言襄樊爲朝廷根本,當加經理,如護元氣,上兵伐謀,此不爭之爭也。於是留鎮襄陽,招中原精銳,分屯漢北樊城、新野、唐、鄧間,蒙古不敢與抗。及呂文德守襄陽,叛將劉整獻計於蒙古曰:「攻宋方略,宜先從事襄陽,若得襄陽,浮漢入江,宋可平也。蒙古從之,多方以悞宋,而襄、樊遂入於蒙古。其將阿里海牙亦言:「荊襄自古用武地,漢水上流已爲吾有,順流長驅,宋必可平。而宋之亡,蓋自襄、樊始矣。《荊州記》《荊州記》,相傳乃盛弘之著曰:「襄陽者,舊楚之北津,從襄陽渡江,經南陽出方關即方城,是周、鄭、晉、衛之道;其東津經江夏,出平澤關或曰即平靖關,是通陳、蔡、齊、宋之道。胡氏寅曰:「襄陽,上流門户,北通汝、洛,西帶秦、蜀,南遮湖廣,東瞰吳越,欲退守江左,則襄陽不如建鄴,欲進圖中原,則建鄴不如襄陽,欲禦強寇,則建鄴、襄陽乃左右臂也。林氏奇曰:「江陵,郢也。襄陽,鄢也宜城,即故鄢。自江陵而圖北方,必經襄陽。襄陽,楚之北津也。

襄陽縣,附郭。漢縣,屬南郡。後漢因之。初平二年劉表爲荊州刺史,徙州治襄陽。建安十三年劉琮以荊州降曹操,操輕兵濟漢,到襄陽,既而北還,留樂進守此,始置襄陽郡治焉。吳嘉禾三年陸遜等入沔口,攻襄陽,不克。晉仍爲郡治。咸和五年石趙將郭敬陷襄陽。七年陶侃使桓宣等拔之。建元初,庾翼鎮襄陽。明年,翼留子方之戍襄陽,還鎮夏口。太元三年秦苻丕等寇襄陽。明年,襄陽陷。七年荊州刺史桓沖使朱綽攻襄陽,掠五百餘户而還。八年衝復攻襄陽,不克。九年竟陵太守趙統攻取之,自是僑置雍州於此。宋元嘉二十六年遂爲實土。歷齊、梁之世,雍州皆治襄陽。梁承聖末,西魏取之,改曰襄州,仍治此。周、隋以後,並爲州郡治。今編户三十五里。

襄陽城,今府城。相傳漢、晉時故址。背負漢水,東北一帶皆緣城爲堤,以防潰決,謂之大堤。漢樂府有《大堤曲》,謂此也。其西北隅謂之夫人城。晉太元三年朱序鎮襄陽,苻堅入寇,序母韓氏謂城西北角必先受敵,乃率百餘婢及城中女丁於其處築城二十餘丈。賊來攻,西北角果潰,衆移守新城。襄陽人因呼曰夫人城。其旁又有壘城,築壘附近大城,猶今堡寨也。齊永元二年蕭衍起兵發襄陽,留弟忄詹守壘城。唐神龍元年漢水囓城,宰相張柬之罷政事,還襄州,因壘爲堤,以遏湍怒。自是郡置防禦守堤使。會昌元年漢水害襄陽,山南東道節度使盧鈞築堤六十步障之。宋紹興二十二年襄陽大水,漢水冒城而入。乾道八年荊南守臣葉衡請築襄陽沿江大堤。明洪武初,鄧愈因舊址築城,有正城,又有新城附正城舊基大北甕門,繞東北角接於正城,爲門六,北臨漢水,東西南皆鑿城爲池。弘治中,復修築。正德十一年漢水大溢,破新城三十餘丈。副使聶賢督衆取石於仙女洞,縱橫砌,槎牙向背,悉如法,仍自北門起,至東長門,築泊岸二百八十丈,又築子堤以護之,增修城垣,一如舊制。襄陽人因呼爲聶公城。嘉靖三十年漢水復潰堤浸城。三十九年大水,相繼修完。隆慶二年堤復潰,新城崩塌,副使徐學謨請益老龍堤於東西南城門外,各去城二里築護城堤。萬歷以後,屢經修築。今城周十二里有奇。
樊城,府城北漢江上,與襄陽城隔江對峙。《志》以爲即周仲山甫所封樊國也。後漢末,爲戍守處。初平二年袁術使孫堅擊劉表。表遣將黃祖逆戰於樊、鄧間,堅擊破之,遂圍襄陽。建安十三年劉琮以荊州降操,時劉備屯於樊城。操至宛,備始覺,將其衆南走,樊城入於操。二十四年關壯繆鎮荊州,攻曹仁於樊,會沔水漲,羽乘水急攻之,城多崩潰,魏人忄匈懼。吳赤烏四年朱然圍樊不克。晉太安二年新野王歆討江沔亂賊張昌,至樊城,兵潰見殺。咸和五年石勒將郭敬寇襄陽,軍於樊城,守將周撫棄襄陽奔武昌,敬毀襄陽城,遷其民於沔北,城樊城以戍之。七年陶侃遣桓宣等復取樊城。齊永明十一年魏人大舉入寇,詔江州刺史陳顯達鎮樊城。建武四年後魏攻南陽,雍州刺史曹虎與南陽太守房伯玉不協,頓軍樊城,既而魏屢破齊兵,至沔,軍主劉山陽據樊城苦戰,魏兵乃退。未幾,魏主宏復將十萬衆圍樊城,曹虎閉門自守,攻圍數旬不拔,魏主臨沔水望襄陽岸,乃去如湖陽。永元三年蕭衍起兵發襄陽,使司馬莊丘黑守樊城。梁太清三年雍州刺史岳陽王、司馬劉方貴據樊城拒命,攻拔之。承聖末,屬於西魏,置樊城縣,又置安養縣及河南郡於此。後周省樊城縣。隋初廢郡,以安養縣屬襄州。唐武德二年李大亮拔王世充樊城鎮,即安養縣也。天寶初,改爲臨漢縣。貞元二十一年移縣於古鄧城,改爲鄧城縣,而樊城如故。宋嘉定十年金兵犯樊城。咸淳九年蒙古圍樊城,久之未下。張弘範言於阿術曰:「襄在江南,樊在江北,我陸攻樊,則襄陽出舟師來救,終不可取。若截江道,斷救兵,水陸夾攻,則樊破而襄亦下矣。阿術從之。初,襄樊兩城,漢水出其間。呂文煥乃植大木江中,鎖以鐵,上造浮橋,以通援兵,樊亦恃此爲固,至是爲蒙古所斷,以兵截江,出銳師薄樊城,襄兵不能援,樊城破,襄陽遂降。今有關城市集,與襄陽相對。城西昔鑄鐵櫺,列樹堤岸,以通水道,如窗櫺然,名鐵窗口。明嘉靖四十五年漢水溢,樊城北舊有土堤,城南面江一帶皆磚城,盡皆潰決。議者謂樊城潰,則襄城無恙,疏塞不蚤,樊城之富庶漸衰。今有樊城關巡司在府治西北三里。嘉靖中,移巡司於縣東北百二十里之柳樹頭。
鄧城,府東北二十里。本春秋鄧國地,楚文王滅之而有其地。秦昭襄王元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鄧,置鄧縣,屬南陽郡。漢因之。更始二年封王常爲鄧王。建武三年岑彭破秦豐兵於鄧,進圍黎丘。晉曰鄧城縣,屬襄陽郡。太元七年桓沖伐秦,攻襄陽,苻堅遣苻、慕容垂等救之。軍新野,垂軍鄧城,桓沖退屯沔南。晉末僑置京北郡。劉宋大明末,割襄陽西界爲實土,鄧縣屬焉。齊因之。永泰初,魏人取沔北五郡,崔慧景等馳救,大敗於鄧城。既而魏主宏攻圍鄧城,齊將曹虎拒守,經月不下。梁承聖三年西魏宇文泰遣於謹等攻江陵,軍至樊、鄧,梁王率衆會之。後周時,鄧城縣廢。唐武德三年以王世充兄子弘烈據襄陽,遣李大亮安撫樊鄧,以圖襄陽。大亮遂自鄧城攻拔樊城。貞元末,移臨漢縣治古鄧城,遂爲鄧城縣,仍屬襄州。乾寧五年朱全忠侵忠義帥趙匡凝,敗襄州兵於鄧城。宋亦爲鄧城縣。元省。今爲鄧城鎮。《南北對境圖》:「自鄧城南過新河至樊城。《一統志》:「鄧城旁近有牛首、安陽、古城、紅崖、白河、沙河、漁浦、新城、淳河、滾河十城。蒙古圍襄陽,分築諸城於要津,以絕糧援。故址尚存。又《元和志》:「鄧塞故城,在臨漢縣東南二十二里,南臨宛口,阻一小山,號曰鄧塞。孫堅破黃祖於此山下,魏常於此治舟艦以伐吳。陸士衡《辨亡論》:「魏氏浮鄧塞之舟,下漢陰之衆。謂此也。《水經注》:「鄧塞者,鄧城東南小山,淯水經其東。王氏曰:「此爲古鄧國。宋慶元二年襄陽守臣程九萬請築鄧城堰,以防金兵衝突,遂爲農田灌溉之利。○城,在府東北十二里,古子國。《左傳》桓九年楚師圍,即此。《寰宇記》:「城,在鄧城南八里。晉置縣,屬襄陽郡。後廢。
偃城,府北五里。《括地志》云:「古郾子國也。關羽圍樊城,魏將徐晃自宛赴救,至陽陵陂時,羽遣兵屯偃城。晃詭道欲絕其後,遂得偃城。即此地。《記》云:「陽陵陂,在偃城西北十里。偃城,在安養縣北三里。○廢杜縣,在府西。晉渡江後,僑立京兆郡及杜縣,以處流民。宋因之。大明土斷,割襄陽西界爲實土。齊、梁因之。西魏末,廢。
山都城,在府西北八十里。本南陽之赤鄉。秦置山都縣,漢屬南陽郡,呂后封王恬啓爲侯邑。後漢仍屬南陽郡。建安初,南陽韓暨避袁術之命,徙居山都山,蓋縣境之山也。晉改屬襄陽郡。劉宋屬新野郡。齊屬義安郡,後入於魏,縣廢。杜佑曰:「故城在義清縣東南。似悞。今其地與新野接界。又常平廢縣,在府西南。《隋志》:「西魏置義安縣,後又置長湖郡治焉。後周改縣曰常平。大業初,郡廢,縣屬襄州。唐因之。貞觀八年省入襄陽縣。又義安廢縣,在府西北。《齊志》:「寧蠻府所領有義安郡義安縣,後沒於魏。西魏義安縣,蓋即蕭齊故地爲名,後梁因之。尋廢。府境又有華陰廢縣,劉宋置南天水郡,治華陰縣。沈約曰:「郡寄治襄陽之岩洲,蓋漢水中之洲也。齊因之,後廢。
新城,在府東南十里。蒙古圍宋襄樊時所築。咸淳三年宋將夏貴救襄樊,不敢進,乘霖雨漢水溢,分遣舟師出沒東岸林谷間。阿術謂諸將曰:「此虛形,不可與戰,宜整舟師以備新城。明日,貴果趣新城,至虎尾洲爲阿術所敗。
峴山,府南七里。亦曰南峴。《唐六典》:「峴山,山南道之名山也。黃祖爲孫堅所敗,竄峴山中。羊祜鎮襄陽,嘗登此,亦曰峴首山。晉建元二年梁州刺史桓宣擊趙將李羆,敗於丹水,移戍峴山。宋嘉定十年金兵犯襄陽,復圍棗陽,孟宗政午發峴首,遲明抵棗陽,馳突如神,金人駭遁。《水經注》:「山上有桓宣所築城。今鳳林關在山上。○望楚山,在府西南八里,本名馬鞍山。山麓與峴山接,所謂馬鞍山道也。晉劉弘鎮荊州時,改名望楚。酈道元曰:「劉宋武陵王駿屢登陟,望見鄢城,故名。《南史》:「孝建初,朱修之爲雍州刺史,南郡王義宣叛,遣其黨魯秀自江陵來攻。修之斷馬鞍山道,據險自守,屢敗秀兵處也。《勝覽》:「山高處有三磴,一名笑山。
萬山,在城西十里,下有曲隈。或訛爲方山。劉弘牧荊州,制峴、方二山,澤中不聽捕魚。杜預在襄陽刻兩碑,一沉萬山之下。《水經注》:「漢水自隆中,又東經方山北,即杜預沉碑處。蓋方山即萬山矣。《宋•鄧琬傳》:「孔道存在襄,破柳世隆於萬山。即此。宋咸淳五年蒙古圍襄樊,其將張弘範議曰:「襄陽未下,以糧援未絕。而江陵歸峽,行旅休卒,道出襄陽南者相繼也。若築萬山以斷其西,立柵罐子灘以絕其東,則斃之之道矣。史天澤遂築長圍,起萬山,包百丈山,令南北不相通。又築峴山、虎頭山爲一字城,聯亘諸堡,以爲必取之勢,於是襄樊大困。其相近者曰九里山,起伏凡九,亦曰九里岡。○土門山,在府西四十里,其形如門。又十里爲鶴子山,旁有鶴子川。《志》云:「縣西五里又有襄山。《荊楚記》:「水駕山而上曰襄。
鹿門山,府東三十里。舊名蘇嶺,上有二石鹿,因改今名。宋景定四年蒙古從降將劉整計,請置榷場於襄陽城外,且請築土牆以護貨物,呂文德奏許之。遂開榷場於樊城外,築土牆於鹿門山,外通互市,內築堡壁。又築堡於白鶴,由是敵有所守,以遏南北之援。襄樊城外,哨掠日至。咸淳五年蒙古將張弘範軍於鹿門,自是襄樊道絕,糧援不繼。白鶴或作白馬,今府城東南十里有白馬山,上有白馬泉。《寰宇記》曰:「鹿門山南有霸王山,又南爲楊橋山。春秋楚爲楊橋之役,即此地。悞矣。《志》云:「楊橋山,在今府東五十里。
隆中山,府西北二十五里。諸葛武侯隱此。《漢晉春秋》:「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水經注》:「沔水東徑隆中,歷孔明舊宅北。是也。蘇軾詩:「萬山西北古隆中。亦謂此。今府南十里有臥龍山,又府西南三十里有伏龍山,皆以武侯名也。○柳子山,在府西北七里,檀水出其下。梁簡文爲州日,泛舟窮柳子之源,即此。又有紫蓋山,在府北五里。宋時改名中峴山。《襄沔記》:「紫蓋山、萬山、峴山,謂之三峴。
虎頭山,府南三里。一作阿頭山。東漢初,岑彭破張揚於阿頭山,後改爲虎頭。宋末,蒙古將阿術謀取襄陽,登虎頭山望漢東白河口,是也。《志》云:「府西南九里又有阿頭山。○百丈山,在府南三十里。蒙古逼襄陽,宋將來興國赴救,以百艘泊百丈山下,即此。又團山,在府西北三十里。宋嘉定中,金兵犯襄陽,來自團山,勢如風雨。趙方將扈再興敗卻之。咸淳中,李庭芝援襄陽,舟師出青泥河,進至團山,是也。旁有仙女洞,即正德中聶賢採石爲堤處。《志》云:「仙女洞,在府北三十里。
漢江,在府城北。自鄖陽府流入府境,經均州、光化、城縣而東,由城北折而東南,經宜城縣入安陸府界。其在府境者,亦曰夏水。《左傳》昭十三年王沿夏,將欲入鄢,是也。亦曰漢水,亦曰沔水。後漢建安末,關羽圍曹仁於樊城,仁使於禁等屯樊北。會霖雨,漢水溢平地數丈,禁等七軍皆沒,樊城不沒者數版。羽乘船臨城立圍數重,外內斷絕。又船據沔水,襄陽隔絕不通,是也。晉咸康五年蔡謨謂沔水以西,水急岸高,蓋謂襄陽以西。太元三年苻秦寇襄陽,梁州刺史朱序以秦無舟楫,不以爲虞。既而秦將石越帥騎五千浮渡漢水,序惶駭,固守中城,越陷外郭,獲船百餘艘,以濟餘軍。七年桓沖攻襄陽,苻堅使苻、慕容垂等赴救,垂爲前鋒,進臨沔水,夜命軍士持十炬係於樹枝,光照數十里,衝懼引還。又自漢以南曰沔南,自漢以北爲沔北。蕭齊永明十一年襄陽蠻酋雷婆思等附魏,求內徙,魏人處之沔北。時沔北猶爲齊地。婆思本居沔南,今徙沔北,於魏境爲近也。建武四年魏主侵雍州,敗齊兵於沔北,既而南臨沔水,復還新野。梁承聖中,西魏屢遣兵逾漢水侵江陵,時襄陽附魏也。南北有事,爭襄陽必爭漢津。唐會昌初,漢水溢,壞襄州民居。五代晉天福六年安從進以襄州叛,命荊南、湖南合兵討之。荊南高從誨遣水軍至南津,楚馬希範亦遣將將戰艦入漢江,與晉軍並進。俗亦謂之襄江。宋紹興四年岳飛討李成於襄陽。成迎戰,左臨襄江。飛笑曰:「步兵利險阻,騎兵利平曠,成左列騎江岸,右列步平地,雖衆十萬,何能爲?乃以步兵擊其騎,以騎擊其步卒,賊大敗,遁去。《水利考》:「古大堤西自萬山,經檀溪、土門、龍池、東津渡,繞城北老龍堤,復至萬山之麓,周四十餘里。年久堤潰,而龍池、東津一帶又多浮沙。明初,修截堤一道,自長門之土門,後漸頹廢。嘉靖四十五年決府西老龍堤,直衝城南而東,爲害最甚。自是並力修築,北自老龍堤至長門,皆沿城砌石;南自萬山麓至土門,皆仍古大堤;東南自土門至長門,則仍舊截堤,而後潰決漸少。大概堤防至切者,全在襄、樊二城間。蓋二城並峙,漢水中流如峽口。且唐、鄧之水從白河南注,橫截漢流,以故波濤激射,城堤爲害最劇也。
白河,府東北十里。其上流即河南南陽府,湍、淯諸水所匯流也。自新野縣流入界,經光化縣東,至故鄧城東南,入於沔水。三國時,於河口立圍屯。魏青龍二年吳陸遜引兵向襄陽,不克而還,行到白圍是也。宋太平興國三年漕臣程能議開白河爲襄漢漕渠,直抵京師,以通湘潭之漕。渠成而水不行。端拱元年治荊南漕河至漢江,行旅頗便,而白河終不可開。又寶五年蒙古董文蔚城光化、棗陽,進攻樊城。樊城南據漢江,北阻湖水,卒不得渡。文蔚夜帥兵於湖水狹處,伐木拔根立於水,實以薪草爲橋,頃之即成,遂合圍襄陽。守將高達力戰於白河,卻之。又鹹淳三年蒙古將阿術等經略襄陽,阿術登虎頭山顧漢東白河口曰:「若築壘於此,以斷宋餉道,襄陽可圖也。遂築白河城,以逼襄陽。或曰白河入漢之處,亦名三洲口。吳將朱然攻樊,司馬懿救樊,追吳軍至三洲口,大獲而還。又王昶屯新野,習水軍於三洲,謀伐吳。《水經注》:「襄陽城東有白沙,白沙北有三洲,三洲東北有宛口,即淯水所入也。○滾河,在縣東六十里,自棗陽縣流入境;又唐河,在縣東北百里,自河南唐縣流入境,皆合白河而注於漢江。
清泥河,府西北三十里。自均房間東出,達於漢江。後漢建安中,樂進在青泥與關羽相距。陳大建二年蕭巋畜舟艦於章陵之青泥,章昭達謀襲之,是也。宋咸淳中,荊湖帥李庭芝救襄樊,移屯郢州。時襄樊圍益急,庭芝聞知襄陽西北有水曰青泥河,源於均、房,即其地造輕舟百艘,募死士。漢水方生,乘順流發舟,稍進團山下。又進高頭港口,結方陣起丁,出江犯重圍,至磨洪灘以上,元兵皆披靡。轉戰百二十里,遂達襄陽。是也。○淳河,在府東三十里,南流入漢江。宋咸平中,知襄州景望奏置營田務,襄陽縣有淳河,溉田三千頃,宜城有蠻河,溉田七百頃。又有屯田三百餘頃,於是歲入甚廣。又熙寧四年前知襄州史言開修古淳河一百六里,灌田六千六百餘頃云。又泥河,在縣東北九十里,西流入白河。
檀溪,府西四里。源出柳子山,北流爲檀溪,南流爲襄水,亦曰涑水,皆流合漢江。相傳劉先主嘗乘的驢過此。齊東昏侯時,蕭衍爲雍州刺史,密修武備,多伐材竹,沉之檀溪,以爲裝艦之備。《水經注》:「檀溪去城里餘,北流注沔。又襄水,在府西北三里,今皆涸。○石牌港,在府西北三十里。又有竹港,在府北三十里。黃龍港,在府東六十里,皆流入漢江。《志》云:「府西南二十五里有金水港,府南四十五里有沙河港,府南五十里有土山港。又有田塍港在府東南三十里,隆盛港在府東南四十里,下流俱匯於漢江。
鬧溝,在府北。自南陽府境流入界,經廢鄧城南而入於漢。蕭齊建武末,崔慧景等與魏人戰,敗於鄧城。慧景引軍南走,魏人追敗之於鬧溝。蕭子顯《齊書》:「鬧溝與沙曷相近,蓋沙曷之水南流入於鬧溝云。沙曷,見南陽府南陽縣。又潺溝,亦在府北。梁天監八年魏荊州刺史元志將兵寇潺溝,驅迫羣蠻,羣蠻悉度漢水來降,雍州刺史蕭炳開樊城納之,遣將朱思遠擊敗志於潺溝。溝蓋在漢水北,其水南注於漢。○魚浦氵單,在府南。蒙古圍襄陽,嘗築城於其旁,所謂漁浦城也。又有習家池,在府南百里,後漢習郁所穿。晉山簡鎮襄陽,每飲於此。亦曰高陽池。府東五里又有黑龍池。
龍尾洲,在府東南三十里漢江中。宋咸淳八年張貴將援兵入襄陽,欲還郢,募二士伏水中達郢,求援於範文虎,刻日發兵,駐龍尾洲以助夾擊。貴遂發舟,破圍冒進,夜半至小新河,與元將阿術等力戰。至勾林灘,漸近龍尾洲,援兵不至。蒙古先據洲,前後夾擊,兵敗被執處也。又虎尾洲,在府南三十里。宋末夏貴與蒙古戰,敗績於此。或曰即龍尾洲之異名也。《志》云:「縣東五里有五娘子洲。
罐子灘,在鹿門山南,漢江西岸。宋咸淳三年蒙古圍襄樊,範文虎以舟師赴救,敗於罐子灘。既而蒙古將張弘範議立柵罐子灘,以絕宋人糧援處也。又有會丹灘。範文虎救襄樊,舟師至鹿門,時漢水漲溢,阿術夾江東西爲陣,別令一軍趣會丹灘,犯官軍前鋒,文虎敗走。
呂堰,在府北七十里。宋紹定六年金將武仙等次於順陽,犯光化,孟珙敗卻之。又敗金人於呂堰,進攻順陽,武仙敗走。今爲呂堰驛。北至河南新野縣七十里。順陽,見鄧州淅川縣。
柳關,府西北七里,以柳子山名。又府北七里爲七里店關,府西九里爲老龍堤關。堤東臨漢江,西抵萬山,府城東北之捍蔽也。又府東十里有東津渡關,爲漢江渡口。二關皆控漢江之險。○鳳林關,在府南七里。又府南九里有觀音閣關。《志》云:「府東舊有櫃門關,蒙古圍襄樊,置關於此。宋將張貴被執,見阿術於櫃門關,不屈,見殺處也。
下笮戍,在沔北,直府城東北。齊東昏侯永元二年魏東荊州刺史桓暉入寇,拔下笮戍是也。亦作下迮戍。梁中大通五年魏荊州刺史賀拔勝寇雍州,拔下迮戍。於是扇動諸蠻,屢敗州兵,漢南震動。○陰谷口,在府西六十里。唐天二年朱全忠取唐、鄧諸州,軍於漢北,命楊師厚作浮橋於陰谷口,遂引兵度漢。忠義節度使趙匡凝逆戰於漢濱,不勝,遂奔淮南。
雙溝鎮,府北七十里,道出唐、鄧。設稅課局於此,並置巡司戍守。又油坊灘鎮,在府西三十里,向爲盜賊出沒之所,有巡司。嘉靖中,改置於府西北百里之太山廟。又牛首鎮,在府西北四十里。又高頭堡,在團山南。府南又有石門堡。○潼口驛,在縣南五十里。《輿程記》:「府城西有漢江驛,府北七十里即呂堰驛也。
赤灘圃,在府東南漢江上。宋咸淳三年蒙古圍樊城,張世傑與蒙古戰於赤灘圃,敗績。○桃林,在府南六里。晉桓沖攻襄陽,屯軍於此。時方食桃,埋其核,至春萌生,遂成茂林。

宜城縣,府東南百二十里。東南至安陸府百八十里。戰國時楚鄢縣。秦因之。漢惠帝三年改爲宜城縣,屬南郡。更始封王鳳爲宜城王。後漢仍屬南郡。初平二年劉表刺荊州時,寇賊梗塞,表單馬入宜城。建安三年曹操表先主爲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是也。晉初,爲襄陽郡治,後仍屬襄陽郡。劉宋初,廢。大明初,僑置藍田縣,並置華山郡。齊因之。梁改曰率道縣。西魏屬宜城郡。隋屬襄州。唐武德四年屬若阝州。貞觀八年仍屬襄州。天寶七載,改曰宜城縣。宋仍屬襄州。今城周五里有奇,編户十七里。

鄢城,縣西南九里。古鄢子國。楚爲鄢縣。《左傳》昭十二年王沿夏,將欲入鄢。杜預曰:「順漢水入鄢也。鄢,楚之別都。《楚世家》:「頃襄王十六年與秦昭王好會於鄢。秦昭襄王二十八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鄢。高誘曰:「秦兵出武關則臨鄢,下黔中則臨郢也。秦亦爲鄢縣。漢改縣曰宜城,治此。劉宋築宜城大堤,改置華山縣,而故城遂廢。《志》亦謂之宜城廢縣。○己阝城,在縣北五十里。漢縣,屬南郡。己阝,音忌。高帝封黃極忠爲侯邑。王莽地皇二年己阝人秦豐起兵是也。後漢亦爲己阝縣。晉屬襄陽郡。宋、齊因之。後廢。《水經注》:「沔水西南有騎城,周二里餘,古楚邑,秦置己阝縣。又有黎丘城,在故己阝城東。王莽末,秦豐起兵於黎丘,自稱楚黎王。劉昭曰:「己阝有黎丘城。建武四年帝幸黎丘,使朱祜等代岑彭圍秦豐。既而祜自觀城擒豐於黎丘。《水經注》:「沔水徑黎丘故城西,又南過己阝縣東北。觀城,在黎丘東二里是也。杜佑曰:「黎丘,在今宜城縣北。
若阝城,縣東南九十里。春秋時若阝國,自商密遷於此,爲楚附庸,楚滅之而縣其地。定六年楚令尹子西遷郢於若阝是也。秦置若縣,屬南郡。漢因之。後漢改爲若阝縣。晉仍屬南郡。宋元嘉六年以三輔流民出襄陽,僑置馮翊郡。沈約《》曰:「郡初治襄陽,後治若阝。是也。齊因之。梁中大通五年魏荊州刺史賀拔勝寇雍州,分兵拔馮翊,即此。後周郡縣俱廢。《括地志》:「若阝城東五里有楚王城,西南去樂鄉縣三十三里,楚昭王遷若阝時所居。又湫城,杜預曰:「在若阝縣東南。《左傳》莊十九年楚文王伐黃還及湫,即此。樂鄉,今見荊門州。○武山廢縣,在縣南百里。《隋志》:「梁置旌陽縣,後改名惠懷,屬武寧郡。西魏又改曰武山。隋初屬若阝州。大業初,廢入樂鄉縣。又上洪廢縣,在縣東南。劉宋僑置略陽縣,屬南天水郡。齊因之。梁置德廣郡治焉。西魏改縣曰上洪。隋初郡廢,縣屬襄州。唐武德四年屬若阝州。貞觀初省。
漢南城,縣北三十里。地名東洋,有古堤,又有古城。宋初,築宜城大堤。大明初,置華山郡及華山縣治焉。沈約《志》:「華山郡治大堤村,是也。齊因之。永元二年蕭衍起兵襄陽,華山太守康絢率郡兵赴衍。梁仍爲華山郡,亦謂之大堤城。太清三年張纘赴鎮雍州,至大堤,岳陽王不受代。西魏改縣曰漢南,改郡曰宜城。後周廢郡。隋仍曰漢南縣,屬襄州。唐初,王世充僑置華州於此。武德四年州廢,縣仍屬襄州。貞觀八年省入率道縣。曾鞏曰:「宋武帝築宜城之大堤爲城,即今縣治。似悞。○羅川城,在縣西二十里,春秋時羅國地。杜預曰:「羅在宜城縣西山中。是也。《郡志》:「在今縣東北二十五里。似悞。又襄城,在縣南二十里,《志》以爲古郾子城也。
石梁山,縣西三十里。形如橋樑。又縣東南五十里有赤山,土石皆赤,下有深潭,名釣魚洞。《志》云:「縣西南二十里有牛心山,其南五里爲鷂子山,有天坑。宋末,與蒙古戰於牛心山,不利,士卒多坑於此。○分水嶺,在縣南六十里與荊門州分界。又走馬岡,在縣東南六十里,俗傳關羽練兵處。
漢江,縣東四里。《水經注》:「漢水自襄陽中廬又東南流,徑黎丘故城西,又南與疏水合,又南過己阝縣東北,又南經宜城東,夷水注之。後漢建武四年田戎據夷陵,聞漢軍圍黎丘,乃將兵沿江溯沔上黎丘,謀降漢,不果。胡氏曰:「自江下至沔口,又溯沔而上至黎丘也。《宋志》:「淳熙八年襄陽守臣郭杲修護城堤,以捍江流。又築救生堤,爲二閘,一通於江,一達於濠,當水涸時,導之入濠;水漲時,放之於江。自是水雖至堤,無湍悍氾濫之患。《郡志》:「救生堤,在府西南五里。《水利考》:「縣一面據山,三面臨沔,沔江故道繞縣東四十里之天龍山、縣東南四十里之鳳凰山而下。去城二十餘里有使風、龍潭二港,接江流灌城濠,未嘗爲患。明嘉靖四十五年漢水溢,直衝迎水洲而下,改徙鴇潼河,新洪逼城五里許,又由使風、龍潭二港沖洗南北城樓,自此水漲徑撼城堤。議者謂使風、龍潭二港口不塞,城堤終難保也。鴇潼河,《志》云:「在縣東五里。
蠻水,在縣西南。源出鄖陽府房縣界,流經南漳縣,至縣南四十里,地名破河腦,入於漢江。本名鄢水,亦曰夷水。桓溫以父嫌名,改曰蠻水。又疏水,在縣北,出南漳縣界廢中廬縣西南,東流至縣東北,入於漢水。其處謂之疏口。唐建中二年襄鄧帥梁崇義拒命,淮寧帥李希烈擊之,循漢而上,崇義遣將翟暉等逆戰於蠻水。希烈大敗之,又追敗之於疏口,遂入襄陽。○潘家河,在縣東七十里,流經石板灘,合縣東三十里之陰港,流入漢江。
氵示水,在縣西。《水經注》:「氵示水上通梁州陽縣,東徑新城之氵示鄉縣,謂之氵示水。又東歷令鄉,謂之令水。又東歷宜城西山,謂之氵示溪,東流合於夷水,謂之氵示口。氵示,音怡。晉懷帝永嘉四年劉聰逼洛陽,荊州刺史王澄自將欲援京師,至氵示口,衆散而還。即此。
木里溝,在縣東。《水經》:「沔水又南得木里水。是也。楚時於宜城東穿渠,上口去城三里。漢南郡太守王寵又鑿之,引蠻水灌田,謂之木里溝。徑宜城東而東北入沔,謂之木里水口。灌田七百頃。宋時,陳表臣復修之,起水門四十六,通舊陂四十有九。治平中,縣令朱修復木渠,溉田至六千餘頃。淳熙八年襄陽守臣郭杲言木渠在中廬縣界,擁氵焉水東流四十五里,入宜城縣,歲久湮塞,乞行修治。十年詔疏襄陽木渠,以渠旁地爲屯田,給民耕種。宋鄭獬《木渠記》:「木渠出中廬西山,擁鄢水走東南四十五里,經宜城東北入沔。後漢王寵守南郡,復鑿蠻水與之合,於是溉田六千餘頃。至曹魏時,夷王梅敷兄弟於其中聚民萬餘家,據而食之,謂之且中。當時號且中爲天下膏腴,以此也。
長渠,縣西四十里。亦曰羅川,亦曰鄢水,亦曰白起渠,即蠻水也。宋至和二年宜城令孫永治長渠。紹興三十二年王徹言襄陽古有二渠,長渠溉田七千頃,木渠溉田三千頃,今湮廢,請以時修復。曾鞏有《長渠記》,其略曰:「荊及康狼,楚之西山也。水出二山之間,東南流,春秋之世曰鄢水。《左傳》魯桓公十有三年楚屈瑕伐羅及鄢亂,次以濟,是也。其后曰夷水。《水經》:「漢水南過宜城縣東,夷水注之。是也。又其后曰蠻水,道元謂桓溫避父名改夷水曰蠻水,是也。秦昭王二十八年使白起攻楚,去鄢百里立曷,壅是水爲渠以灌鄢,鄢入秦,而起所爲渠不廢,引鄢水以灌田。今長渠是也。道元謂溉田三千餘頃。蓋水出西山諸谷,其源廣而流於東南者,其勢下也。
龍潭港,縣西南里許,東通溪江。又拖槍港,在縣東十里。《志》云:「宋末範文虎軍敗於此,因名。又東二十里有朱家港,又二十里有王城港,俗呼黃鱔港。又清水港在縣東南十五里。又縣東南四十里有練港,《志》云:「源出縣東五十里之臥牛山,至赤山而入漢。又有毛家港,在縣北二十五里。俱流入漢水。○羊祜汊,在縣北三十里,又縣南十里有康坡汊,縣東南二十五里有樓子汊,皆漢水旁出者也。又金沙泉在縣東二里,縣東七十里又有珍珠泉,又東二十里曰南泉,引流爲陰港,俱流入漢江。
灌子灘,縣北二十里臥虎崖下。《志》云:「宋末範文虎援襄陽,與蒙古將阿術、劉整戰,敗績,即此灘云。其南曰連四洪灘,中有一灘,旁連四洪,故名。又赤灘,在縣東南五十里,亦宋末與蒙古戰處。又東南曰湍灘,亦範文虎爲蒙古所敗處也。一名湍灘腦。○交丫灘,在縣南破河腦,蠻水與漢江二水交流,故名。又南七里曰倒上洪灘,又八里曰石羊灘,皆在漢江岸側。
鄢城驛,在縣城南。又南七里有蘇家湖驛。《通志》云:「縣西三十里有廢宜城驛,相傳白起堰西山澗灌此城。疑此爲舊鄢城也。

南漳縣,府西南一百二十里。西北至鄖陽府保康縣二百十里,北至城縣百三十里。漢南郡臨沮縣地。西魏置重陽縣,又置南襄陽郡治焉。後周置沮州,州尋廢,改縣曰思安。隋初,郡廢,縣屬襄州。十八年改縣曰南漳縣。大業末,王世充復置沮州。唐武德四年州廢,縣仍屬襄州。貞觀八年省入義清縣。開元十八年移荊山縣於南漳,故城復曰南漳縣。今城周三里,編户十二里。

中廬城,縣東北五十里。春秋時盧戎國,又楚之廬邑也。《左傳》文十八年楚代庸,自廬以往,即此。漢置中廬縣,屬南郡。後漢因之,亦曰中盧。晉仍曰中廬,縣屬襄陽郡。宋、齊因之。梁改置穰縣。西魏曰義清縣,又置歸義郡。後周廢郡,又省左安、開南、歸仁三縣入焉。隋仍曰義清縣,屬襄州。唐因之。劉昫曰:「縣舊治柘林。永徽初,移治清良。是也。宋初仍舊。太平興國元年復曰中廬縣。紹興五年省入南漳。顏師古曰:「故中廬縣,隋諱中改曰次廬村,蓋時以中廬併入義清也。今爲中廬鎮。
臨沮城,縣西南六十里。漢縣,屬南郡。後漢因之。晉屬襄陽郡。劉宋仍屬南郡。齊因之。後省。章懷太子賢曰:「臨沮故城在當陽縣西北。蓋境相近也。○上黃城,在縣東南五十里。酈道元云:「晉平吳,割中廬之南鄉、臨沮之北鄉,置上黃縣,治令鄉,屬襄陽郡。宋屬長寧郡。孝建中,又以綏寧縣併入。齊仍舊,後周廢。宋白曰:「上黃,在宜城縣西。又羅國城,《寰宇記》云:「在縣東南八十里。楚使莫敖伐羅,謂此。其後遷於枝江。
新安城,在縣西北。齊梁時僑置。《南齊志》寧蠻府有安定郡,領新安等縣。蓋齊置安定郡,治新安縣。梁中大通五年魏荊州刺史賀拔勝寇雍州,分軍拔安定,即此。又安武城,亦在縣西。梁置,屬襄陽郡。《隋志》:「西魏並新安、武昌、平武、安武等縣,改置重陽縣。後周主邕封李穆爲安武公,即此城也。○荊山城,在縣西。《舊唐書》:「武德二年分南漳縣置荊山縣,在縣西一百五里。又置重州,領荊山、重陽、平陽、渠陽、土門、歸義六縣。七年省渠陽入荊山,省平陽入重陽,又省土門、歸義二縣入房州之永清縣。貞觀元年廢重州,以荊山縣屬襄州,復移重陽縣於重州故城內,屬遷州。八年省重陽入荊山。開元十八年徙治於南漳故城,是也。
荊山,縣西北八十里。《禹貢》:「荊、河惟豫州;荊及衡陽惟荊州。蓋荊、豫二州之界,所謂南條荊山也。又《左傳》昭四年晉司馬侯曰:「荊山,九州之險也。《漢志》以爲漳水所出。《唐六典》:「山南道名山曰荊山。其山三面險絕,惟西南一隅通人徑。頂有池,旁有石室,相傳卞和宅,上有抱玉岩。《水經注》:「荊山相鄰有康狼山,夷水所出。又荊山以西,岡嶺相接,皆謂之西山。梁太清三年張纘鎮雍州,岳陽王不受,代命助防杜岸紿纘往西山避禍,因追擒之。胡氏曰:「萬山以西中廬諸山皆西山也。
老雅山,縣南五十里,上接文陽洞,下接三泉山,周回四十餘里,險峻幽深,人不可近,俗名老鴉山。《志》云:「文陽洞,在縣西百里。又四望山,在縣南三十里。《志》云:「以東望襄陽,西望房陵,南望荊州,北望城而名。一名大府山。○八疊山,在縣東南六十里,司馬懿鑿山開道,屈曲八疊,因名。一名且山。《郡縣志》:「南漳東北百八里有且山。似悞。自八疊而西北,山溪阻險,古所謂且中也。《隋志》:「義清縣有且山。
司空山,縣西北一百三十里,山高峻,西山要口也。宋咸淳十年蒙古伯顏南寇,由襄陽入漢,濟江,分三道,一由棗陽哨司空山,一由老雅山徇荊南,自與阿術等水陸趨郢州,是也。又景炎二年司空山寨民傅高舉兵興復,爲蒙古將昂吉兒所襲破。明成化初,賊首劉千斤寇房縣,督臣白圭由司空山進討,平之。又雞頭山,在縣西百八十里,北臨漳水,一名臨漳山。又清溪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山高峻,東有泉下流,入於沮水。又縣西五十里爲五盤山。
沮水,縣西南百五十里。自鄖陽府房縣流入界,東南流入當陽縣界,會於漳水。○漳水,在縣南百三十里,源出荊山,繞流至雞頭山下,又東南流入當陽縣界,會於沮水。詳見大川沮水。
蠻水,縣西南一里。自房縣境流入,東徑宜城縣界。又清涼河,在縣東十二里,源出縣南百四十里之西溪洞,北流合於蠻河。又潮水,在縣西百里,自保康縣西南流入界,經縣南,亦會於蠻河。
貓兒關,縣西四十里。又雞頭關,在縣西雞頭山下。又瑪瑙關,在縣西三十里。又西五十里爲隘門關,皆山溪險僻處也。《志》云:「縣北四十里有百門堡。○七里灘鎮,在縣西七里,舊爲盜賊出沒之所,向有巡司。嘉靖中,移置於保康縣之常平堡。又縣西南百五十里有金廂坪巡司,縣東五十里又有方家堰巡司。

棗陽縣,府東北百三十五里。東南至德安府隨州百六十里。漢南陽郡蔡陽縣地。後漢析置襄鄉縣,後廢。晉亦爲蔡陽縣地。西魏置廣昌縣及廣昌郡,並徙昌州治焉。隋初,廢郡,而州如故。仁壽初,改縣曰棗陽,以棗陽村爲名。大業初,改州爲舂陵郡。唐武德三年復置昌州。五年州廢,以縣屬顯州。貞觀九年顯州廢,改屬唐州。明年,改屬隨州。宋仍爲棗陽縣。紹興中,升爲棗陽軍。元復爲棗陽縣,屬南陽府。至元十九年改屬襄陽路。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户四十五里。

舂陵城,在縣南三十里。漢縣,屬南陽郡。《漢記》:「元朔五年以零陵泠道舂陵鄉封長沙王子買爲舂陵侯。至戴侯仁請內徙。初元四年徙蔡陽縣之白水鄉,仍以舂陵爲國名。望氣者蘇伯阿見舂陵城,歎曰:「氣佳哉!鬱鬱蔥蔥。及光武即位,建武六年改曰章陵。《古今注》:「建武十八年使中郎將耿遵築章陵城,後嘗爲章陵郡。章帝元和初,幸章陵。和帝永和十五年亦幸焉。桓帝延熹七年南巡亦幸章陵。魏黃初二年更章陵爲安昌縣。晉仍曰安昌縣,屬義陽郡。宋、齊因之。北魏延昌初,以蠻户桓叔興爲南荊州刺史,治安昌城。梁普通三年叔興以州來降,尋復入魏。大通二年南荊州刺史李志舉州來降,即此。魏嘗置豐良縣。西魏改置昌州,以安昌置安昌郡,並置舂陵縣,爲郡治。隋開皇初,郡廢,縣屬昌州。大業初,以豐良縣併入。唐初仍曰舂陵縣,亦屬昌州。貞觀初,省入棗陽縣。
蔡陽城,縣西六十里。漢縣,屬南陽郡。王莽母功顯君食邑於此。後漢仍曰蔡陽縣。光武封劉本爲侯邑。晉屬義陽郡。宋初屬新野郡。大明元年省。齊復置蔡陽郡,屬寧蠻府。梁因之。後魏並置南雍州治焉。西魏改曰蔡州。隋郡廢。大業初,州廢,縣屬舂陵郡。唐初省。今有蔡陽店。○南陽城,在縣東南三十二里。《隋志》:「西魏析蔡陽置南陽縣,後改曰雙泉;又置千金郡,治黬源縣。隋初郡廢,與南陽縣俱屬蔡州。大業初,皆併入蔡陽縣。
清潭城,縣南六十里。西魏置。隋因之,屬昌州。唐初,亦爲清潭縣。武德五年廢入棗陽縣。《隋志》云:「縣有大洪山,蓋與隨州接界。○岑彭城,在縣北三十里。相傳彭徵秦豐時築城牧馬於此。
資山,縣東南六十里。其上深邃闊遠,可以耕種,修篁大木,環山之民皆資焉。今爲市集。又氵嬰源山,在縣南七十里,氵嬰水出焉,西流入漢江。西魏置黬源縣,蓋以此山名。○甘泉山,在縣東北四十里。地肥而水甘,故名。杜佑曰:「縣東北界有黃山,氵差水所出也。
武王山,在縣東五十里。世傳楚武王嘗獵此,一名霸山。又赤眉山,在縣東北八十里,相傳赤眉嘗軍此山下,地名北寨。《志》云:「縣西南六十里有青山,有礦產銀。其相近者爲平頂山、黃土堰,亦產銀。○九十九岡,在縣東北二十五里,路出隨州。宋邢居實詩:「岐路劇羊腸,重岡九十九。是也。又十五里岡,在縣西北,金人圍棗陽,孟宗政等敗之,追至十五里岡。
白水,縣東南二里。源出縣東北五十里之大阜山,西南流,經縣南四十里,與滾河合流,西注漢江。舊《志》:「縣有光武舊宅,宅枕白水,張衡所謂龍飛白水也。宋嘉定十一年孟宗政守棗陽,金完顏賽不等攻圍之,許國自隨州赴援,至白水,鼓聲相聞,宗政帥兵出戰,金人奔潰。《水經注》亦謂之洞水。大阜山,亦曰大父山。○莏水,在縣南三十里。《襄沔記》:「源出隨州之莏山。《水經注》:「出縣東北之陽中山,西南流,合於白水。
滾河,縣西南四十里。合白河入漢江。宋嘉定十二年金人圍孟宗政於棗陽,扈再興自唐鄧還兵馳救,敗金人於滾河,又敗之於城南。宗政亦自城中出擊,金人大敗。又縣西南一里有沙河,又有中河源,出縣南三十里之無量山,皆流入滾河。○華陽河,在縣南四十里,源出武王山,西流入白河。又鎮北河,在縣北十八里,西流入襄陽縣之唐河。
平堰,在縣西。宋紹定五年孟宗政守棗陽,創平堰,自城至軍西十八里,由八疊河經漸水側,水跨九阜,建通天槽八十有三丈,溉田萬頃。立十莊三轄,使軍民分屯,邊儲豐刃。
馬磴寨,在縣西北百餘里。宋嘉定十二年孟宗政敗金人於棗陽,追至馬磴寨,焚其城,入鄧州而還。《志》云:「縣有鹿頭店巡司,隆慶四年設。
城縣,府西百八十里。西北至均州二百五十里,北至光化縣三十里。春秋時國地。漢爲築陽縣地,屬南陽郡。晉屬順陽郡。寧康中,置義成縣,並置義成郡。齊、梁因之。後周廢郡。隋開皇十八年改縣曰城,屬襄州。唐武德四年州。明年,州廢,仍屬襄州。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户四十八里。
築陽城,縣東四里。漢縣治此。蕭何少子延封築陽侯。後漢初,世祖封吳財爲侯邑。晉屬順陽郡。劉宋大明中,改屬扶風僑郡。齊因之。梁仍曰築陽縣。隋開皇初,廢入城縣。《通典》:「築陽距城三十餘里。其東有萬年城,東晉僑立萬年縣於此,屬義成郡。太元六年桓沖伐秦,攻襄陽,別將拔萬歲、築陽。萬歲,即萬年之訛也。齊、梁仍屬義成郡,後周廢。○扶風城,在縣東北二十里,其地本名筑口。漢昭列嘗屯兵於此。沈約《》:「扶風郡,晉太元中僑治襄陽,後治築口,領築陽、陽三縣是也。齊因之。西魏廢。又涉都城,在縣東北。《後漢志》築陽有涉鄉。漢武帝平南越,封南海守之子喜爲侯邑。《水經注》均水自此入沔,謂之均口云。
城,縣西北七里,即古國。晉置義成縣於此。《晉書》:「咸和中,陶侃使桓宣鎮襄陽,以宣淮南部曲置義成郡,又僑置淮南之平阿、下蔡縣屬焉。是時皆寄治襄陽城內。沈約《志》:「義成初治襄陽,後治均口。是也。宋省平阿、下蔡二縣入義成縣。梁時亦謂義成曰城。中大通五年魏荊州刺史賀拔勝寇雍州,分軍拔馮翊、安定、沔陽、城諸城,雍州刺史廬陵王續遣柳仲禮屯城,拒卻之,即此。又洛陽城,《志》云:「在縣東十二里,蓋南北朝時所僑置。《水經注》:「洛陽城北抗洛溪,溪水東南注沔水,謂之洛溪口也。○延岑城,在縣西北八里。東漢初,南陽人延岑起兵武當,築城於此。又有張飛城,在縣西南五里,有故城址,相傳飛所築。
山,縣西北十里,上有古城。《志》以爲即春秋時伯綏國都也。又有城山,在縣西十里,上有石城。《水經注》云:「古國城在城山上。又開林山,在縣西北四里,《水經注》謂之闕林山。《志》云:「漢蕭何子延國於其下。○赤山,在縣東南八十里,丹崖峭壁,臨漢江上。又五垛山,在縣東南九十里,天順初,改名永安山。
界山,縣西北百二十里。或以爲即分磧山也。齊東昏侯初,陳顯達北伐,魏拔馬圈城,魏人斷均口,邀其歸路,顯達戰敗,間道自分磧山出均口南還,即此。又倒驢山,在縣西八十里,以高峻難登而名。
漢江,縣東北二十五里。自光化縣流入界,又東南入襄陽縣界。《水經注》:「沔水經涉都城東北,均水入焉。是也。唐寶應初,襄鄧防禦使裴茂屯城,襲山南東道節度來,沿漢趣襄陽,陳於水北,爲所敗。或曰:「漢水在縣境內,亦曰水。○築水,在縣南百步,源出鄖陽府竹山縣,歷房縣南,而東入縣境,又東匯於沔水,謂之築口,即今古洋河也。《志》云:「河在縣西南一里,縣西又有粉水流合焉。水亦出房縣境,東流入縣界,俗亦謂之粉漬水,蓋水流常濁矣。至兩河口,與古洋河合,下流入漢。
均水,在縣東北。自河南淅川縣流入府境,經均州界,東南流,歷光化縣界,至故涉都城東北而注於沔水,謂之均口,亦曰均口。晉永和十年桓溫代秦,水軍自襄陽入均口。齊東昏侯初,陳顯達攻魏,軍入均口。馮道根曰:「均水迅急,易進難退,魏若守隘,則首尾俱急,不如悉棄船艦於城,陸道並進,列營相次,鼓行而前,破之必矣。顯達不從,進圍馬圈,魏人果斷均口,邀齊兵歸路,敗還。事聞,詔以道根爲均口戍副,即此處也。馬圈,見河南鄧州。
乾汊河,縣西南三里。或以爲即水也。《水經注》:「水歷新城上庸,又東徑陽故城南,晉分築陽所置縣也。其水又東流注沔水。今故流漸堙,漢江水漲則乾汊河與古洋河相通,水落則乾,因名。又黑水河在縣東南六十里,白石河在縣西南三十里,又西南五里曰黃土河俱注於漢江。○袁曹洲,在縣東五里。相傳曹操、袁術嘗爭渡於此,故名。今亦謂之袁曹渡。
格壘,縣南十二里岡上。舊《志》:「岡東臨漢水。漢末,劉表將李氏甚富有,奴僕數百,立壘保此。○石花街鎮,在縣西五十里,有巡司戍守。又縣東南三十里有柴店鎮,下有柴店渡,臨漢江。又縣東南七十里有磚橋鎮。又高山堡,在縣南六十五里,接南漳縣界,與石花街皆爲盜賊出沒處。

光化縣,府西北百八十里。西至均州百八十里,東北至河南鄧州百六十里。春秋國地。秦漢爲陰、二縣。西魏置陰城縣,並置城郡。後周郡廢。隋屬襄州。唐武德四年置州。五年州廢,縣仍屬襄州。貞觀八年省入城縣,爲陰城鎮。宋乾德二年置乾德縣,又置光化軍治焉。熙寧五年軍廢,改縣爲光化縣。元初,復故。元廢軍,復改縣曰光化,初屬南陽府。至元十九年改屬襄陽路。今城周五里有奇,編户三十七里。

陰城,在縣西。今漢水北岸,古縣城是也。春秋時曰下陰。《左傳》昭十九年楚令尹赤遷陰於下陰,蓋遷陰地之戎於此。漢置陰縣,屬南陽郡。後漢因之。建武三年延岑將鄧仲況擁兵據陰縣,降於漢。晉屬順陽郡。劉宋屬廣平郡。齊、梁因之。西魏改曰陰城縣,後又遷縣於今治。陰地之戎,即所謂陸渾之戎也。見河南嵩縣。
城,縣東北四十里。秦置縣。漢因之,屬南陽郡。高祖封蕭何於此。後漢亦曰縣。光武初,嘗封鄧禹爲侯,蓋以比於蕭何也。晉武帝改南鄉爲順陽郡,治。《水經注》:「城南臨沔水,謂之頭。晉元帝初,雍州刺史嘗寄治城,尋罷。隆安三年桓玄襲殷仲堪於江陵,仲堪出奔城。宋亦曰縣,屬廣平郡。齊因之。梁置城郡治焉。中大通五年魏荊州刺史賀拔勝寇雍州,分軍攻拔城,即此。後周廢郡,並廢縣入陰城。廣平,見河南新野縣。《志》云:「縣北十二里有空城,亦南北朝時戍守處。
馬窟山,縣東五里。中有石室。相傳漢時有馬數百匹從窟中出,形小如巴滇馬。吳陸遜攻襄陽,亦於此獲馬數十匹云。又固封山,在縣西北十里,山之東舊有晉順陽城,俗訛爲順陽王城。山本名崇山,唐改今名。又三尖山,在縣西北六十里,盤折幽邃,接河南淅川縣界。縣北七十里又有杏兒山,接河南鄧州界。
漢江,在縣城西北。自均州流入界,東南流入城縣界。《志》云:「縣濱漢爲城。正德中,修石堤以障水,城不浸者四十年。嘉靖三十年漢水氾溢,城壞,修完未幾,四十四年復圮。萬歷初,於舊治東改營新城,去漢江里許。近《志》云:「隆慶初,移縣治陰城鎮,在漢水北。○白河,在縣東北七十里,自河南新野縣流入,又東南入襄陽縣界。《志》云:「縣東南有泌水,亦自南陽府境流入,下流注於白河,入漢江。又均水,在縣東,自均州流入界。《志》云:「今縣南有上涓口,縣東南十二里有下涓口,蓋即均水之故道也。
陡溝河,縣南三十里,流入漢水。《志》云:「縣東南三十里有百頃河,東南三十五里有蒿堰河,四十里有黑水河。又縣東五十五里有大樑河,六十里有非子河。又縣南二十五里有楊林汊。其下流皆入漢水。○溫水河,在縣南五里。《志》云:「縣西南諸水皆會於溫水河,流入漢。又有泥河,在縣北三里,以多泥濘而名。西北諸水皆匯泥河,入於漢江。
茨湖,在縣東南。宋紹興三十一年逆亮入寇,別將劉萼引兵入光化,荊南都統李道拒之於茨湖,萼毀光化屋,作船筏以渡江,道激厲將士鏖擊,盡奪船筏,寇遁,遂復光化,是也。今湮廢。
左旗營堡,縣西北二十五里。有巡司。萬歷中,遷入縣內。《志》云:「縣有陽驛。今革。又縣城西北有臨江渡,北出商、鄧,南達均、房,此爲津要。又西北二十里曰杜家河渡。○黨子口,在縣西北八十里。《輿程記》:「由縣西北水行五十里,至均州小江口易小舟,又三十里至黨子口,又三十里至陳中見埠口,又八十里至河南淅川縣。舊《志》:「自縣陸行至淅川百二十里,蓋水路迂迴也。
附見
襄陽衛,在府治西南。正統初建。又襄陽護衛,在府城內。天順初,爲襄府置。今亦設置襄陽衛。

均州[编辑]

均州,府西北三百九十里。東北至河南南陽府三百六十里,西北至鄖陽府一百二十里,西至陝西興安州七百里,北至河南淅川縣百六十里。

禹貢》荊、豫州境。春秋時麋國地。戰國屬楚。秦、漢皆屬南陽郡。三國魏屬南鄉郡。晉屬順陽郡,渡江後僑置始平郡《隋志》:「初置武當郡,尋改始平郡,治武當縣。宋爲始平郡治。齊、梁因之。後周改置豐州。《隋志》:「武當縣嘗改置齊興郡,梁置興州,周改豐州。按蕭《齊志》:「齊興郡本治鄖鄉。宋白曰:「周武成元年始自鄖鄉移州治延岑城,即今治也。隋初,二郡俱廢,改州爲均州。大業初,州廢,改屬淅陽郡治南鄉縣,今見河南南陽縣。義寧二年置武當郡。唐武德初,復爲均州。貞觀初,州廢,屬淅州。八年復置均州。天寶初,亦曰武當郡。乾元初,復故天二年置戎昭軍於此。三年廢。五代因之。宋仍爲均州亦曰武當郡。宣和初,賜軍額曰武當軍節度。元屬襄陽路。明初,仍曰均州,以州治武當縣省入編户二十九里,屬襄陽府。今因之。
州東連漢、沔,西徹梁、洋,肘腋宛、穰,顧盼荊楚。蘇代曰:「殘均陵,塞黽隘《通釋》:「均陵,均州也。蓋道出襄、隨,則塞黽隘之險;北首宛、洛,則入方城之郊。南北多事時,州實爲轂綰之地,未可忽矣。
武當城,今州治。漢縣,屬南陽郡。後漢建武初,封鄧晨子堂爲侯邑。晉仍爲武當縣,屬順陽郡。建興末,荊州賊杜曾爲周訪所敗,走保武當,訪擊斬之。太元四年苻堅寇襄陽,遣將苟池等分道出武當。七年桓沖攻襄陽,遣將郭銓等敗秦將張崇於武當。宋齊爲始平郡治。齊永元二年蕭衍起兵發襄陽,留其弟偉等居守。時魏興太守裴師仁、齊興太守顏僧都,並不受衍命,乘虛來襲,偉等遣兵邀擊之於始平,大破之,雍州乃安。梁爲興州治。後周爲豐州治。自隋以後皆爲均州治。明初省。杜佑曰:「武當郡城,東漢初延岑所築,世亦謂之延岑城。劉昫曰:「舊治延岑城,顯慶四年移今治,北去舊城三里。明初因舊城修築。永樂中,以磚石。今城周六里有奇。
安福城,州西七十里。梁析武當置廣福縣,又置廣福郡。西魏因之。隋初,郡廢,縣屬均州。仁壽初,改爲安福縣。大業初,改屬析陽郡。唐武德初,縣屬南豐州。八年改屬均州。貞觀初,廢入武當縣。又均陽城,在州西北,梁置均陽縣,屬始平郡。隋屬均州。唐初,屬析州。武德八年省入武當縣。又平陵廢縣,在州東北。隋義寧二年析武當縣置,屬武當郡。唐武德初,屬均州。七年廢。
武當山,州南一百二十里。山周八百餘里,有天柱等峰七十二,玉虛等岩三十六,又有澗二十四,臺五,井五,泉三,潭三,奇勝疊出,不可勝紀。本名仙室山,一名太嶽山,一名太和山,又名譧上山,亦名謝羅山。《水經注》:「歷陽謝允舍、羅邑宰遁是山,因名。羣峰最高者,天柱爲之冠;岩最大者,紫霄爲首。永樂中,賜名太岳太和山。建太和南岩、紫霄、五龍、玉虛等宮觀。又於天柱峰頂建真武神殿,備極弘麗。嘉靖中,又賜名玄岳。山之旁有小山,環列數十,其得名者,爲石階、女思等山。又有鶴鳴山,在山之西。外朝山,在山後,以峰巒外向也。
牛頭山,州北六十里。山勢高險,昔人置關於上。旁有大石,形如瓶,俗名油瓶關。又方山,在州北十五里,形勢方正,因名。○長山,在州西南。《唐書》:「中和四年均州西有長山,爲襄鄧入蜀之道,羣盜據之,抄掠貢賦。刺史馮行襲討平之,蜀道以通。或曰:「長山,即武當山矣。又州西南百里有白浪山,亦高大。
漢江,州北四十里,自鄖陽府流入,又東南入光化縣界。《志》云:「漢水在州境亦名滄浪水。《禹貢》:「又東爲滄浪之水。正謂此矣。水中有滄浪洲,或訛爲千齡洲。州東十五里有漁梁灘,東南十五里有亂石灘,又東南五里爲石門灘,又東南十五里爲大浪灘,又州境有門河口等灘,蓋皆漢水所經矣。
均水,在州東。自河南析川縣流入境,至城縣入於漢江。今故道已湮。○曾河,在州南六里,源出太和山,東北流經城南,下流入漢,謂之曾口。又有浪河,在州東南七十里,亦出太和山,東流入漢江。《志》云:「州北十里又有響河,源出方山,亦流合於漢。
白龍潭,在太和山北。五龍峰之頂,有水曰靈池,流爲黑虎澗,彙爲白龍潭,注於磨針澗。明末鄖陽賊據險處也。又州西南百里有鹽池,以水氣襲草如鹽也。嘉靖二年亂賊徐學保聚於此,官軍討平之。
小江口關,州東南八十里,接光化縣界,路出河南。又州北五里有槐樹渡關,州東五十里有石鼓關。其在州西八十里者,曰黑虎廟,險僻多盜,有巡司戍守。○均陽水驛,在州城南。又有界山驛,在州南百二十里,路出鄖陽。
附見
均州守禦千户所,在州治東南。洪武初置,原隸襄陽衛。弘治十四年始改隸鄖陽行都司。

鄖陽府[编辑]

鄖陽府,東至襄陽府四百十里,南至荊州府歸州五百里,西南至四川夔州府六百里,西至陝西興安州五百二十里,東北至河南鄧州三百里。自府治至市政司一千二百里,至江南江寧府四千一百九十里,至京師七千二百五十里。

禹貢》梁、荊二州之界。春秋時,爲麋、庸二國地,後屬於楚。戰國時,爲秦、楚二國之境。秦爲漢中郡地。漢因之。後漢仍屬漢中郡。建安末,置房陵郡。三國魏改置新城郡建安二十四年先主析漢中郡置房陵、上庸、西城三郡。《魏氏春秋》:「建安二十五年合房陵、上庸、西城三郡置新城郡。房陵,即今房縣。晉爲魏興、上庸、新城三郡地今郡治即古錫縣,晉屬魏興。宋因之。齊置齊興郡治鄖鄉,即今郡治。梁置興州。西魏改豐州。周廢州。隋廢郡,屬均州。唐武德初,置南豐州。七年省,改屬均州。貞觀初,屬淅州治今河南之內鄉縣。八年還屬均州。宋、元因之。明初,仍屬均州。成化十二年置鄖陽府,領縣七。今因之。
府西達梁、洋,東走襄、鄧,北連宛、鄧之郊,南有巴、峽之蔽。春秋時,楚人滅庸。識者謂楚滅庸而秦從師,自楚莊時始。異時秦拔武關,取上庸,即今日之故道也。頃襄王十九年割上庸、漢北地與秦。割上庸之明年,秦拔西陵。又十一年滅郢矣《楚世家》:「懷王二十五年與秦盟黃棘,秦復與楚上庸。《括地志》:「上庸,即今房州、金州地。黃棘,見河南新野縣棘陽城。又秦並六國,滅趙,徙趙王遷於房陵,以其地四塞險固,飛越爲難也。曹魏置新城郡於房陵。孟達據郡歸蜀,諸葛武侯方發兵應援,而司馬懿亟攻之,新城復入魏。夫得新城則可以震動宛、洛,通達漢、沔,故漢、魏以爲必爭之地。而上津者,密邇武關,蔽翼漢中,亦東西之喉嗌也。唐天寶之亂,江淮貢獻,悉取上津,以達扶風扶風,今陝西鳳翔府。德宗時,李希烈叛,遣將據鄧州,南路貢獻遂絕,詔陝虢觀察使姚明治上津山路,置館驛以通南方貢獻《唐史》:「建中四年李希烈將封有麟據鄧州,南路絕貢獻,商旅不通,於是詔治上津山路,置郵驛。蓋南北多故,從江漢而達梁、洋,必取道上津也。明初,廢房州入襄陽,既而以封疆曠邈,山川阻深,流逋四集,每恃爲淵藪。且密邇荊、梁,上通雍、豫,一旦竊發,則禍流遠近,因增置府縣,設重臣以鎮撫之,惕前車杜後患也成化初,劉千斤倡亂,荊襄將王信以房陵險要,先據之,賊不能下。既而大軍分道進討,一從南漳,一從遠安,一從房縣,一從城。又斷其入川入陝之路,乃克之。《郡志》:「元末,均、房間流逋發難,殺襄州總管,時不能禁。洪武初,鄧愈統兵掃其穴而空之,禁流民不得復入,既而嘯聚如故。成化初,劉千斤作亂,命大臣白圭等討平之。未幾,李鬍子等作亂,項忠討平之。不數年,流民復煽結,都御史原傑請增設府、縣、司、衛以便控馭,從之。尋復命大臣督兵撫治,兼督荊、襄、汝、鄧、商、洛、漢中諸境,防維漸密。弘治十三年竹山賊野王綱復倡亂;十三年羣盜何淮等作亂;正德八年廖時貴等復寇叛,皆遣兵剿滅。嘉靖二年徐學等嘯聚於均州境內,既而趙政等相繼寇叛。八年楊時政等復作亂,寇掠上津、商南、南鄭諸境。十八年平、利、竹、房羣盜復起,雖以次撲平,而蠢動之勢至今未已。乃制防日壞,守衛空施。邇者賊入鄖陽,恃爲巢穴,且由鄖陽分道俱出,一自均州窺南陽,一自淅川擾鄧州,一趨商洛犯盧氏,而燎原之勢,且岌岌矣。

鄖縣,附郭。古鄖子國。漢爲鄖關,屬漢中郡長利縣地。建安末,蜀先主封申耽爲鄖鄉侯,即此。晉太康五年立鄖鄉縣,屬魏興郡。宋因之。齊爲齊興郡治。梁興州、西魏豐州皆治此。隋屬均州。大業初,屬淅陽郡。唐武德初,爲南豐州治,尋廢州改屬均州。貞觀初,又改屬析州,尋還屬均州。宋因之。景定以後,縣僑徙不一。元至元十四年復置鄖縣。明初,亦屬均州。成化中,始爲府治。編户四十一里。

鄖城,在府西南。宋末,嘗遷治於此。元徙今治。《城邑考》:「郡舊無城,天順八年盜起,縣令戴琰始築土城。成化十二年撫臣原傑又改築今城,周六里有奇,門四:「東宣和、南迎薰,舊名谷惠、西平理、北拱辰,舊名水門。
長利城,在府西北二百里。漢縣,屬漢中郡。後漢省。晉太康四年復置。五年省入鄖鄉。唐初,復置,屬上州。貞觀初,省入上津。今府本長利縣地。沈約、劉昫皆以鄖鄉爲故錫,悞。○堵陽城,在府西四十里。唐初,置堵陽縣,屬南豐州。武德八年改屬均州。貞觀初,省入鄖鄉。《水經注》:「漢水自錫縣,又東徑長利,各南入谷,有長利故縣城。又東堵陽縣,又東經鄖鄉城南,即長利之鄖鄉。是也。
錫城,在府西界。古麋國地。春秋時曰錫穴。文十一年楚潘崇伐麋至於錫穴,是也。漢爲錫縣,屬漢中郡。後漢因之。三國魏初,屬新城郡。太和二年分置錫郡。景初元年省錫郡,以縣屬魏興郡。晉、宋因之。齊屬齊興郡。西魏時廢入上津。《水經注》:「漢水自旬陽,又東經錫縣北,縣有錫義山,又東經長利縣。是也。
齊興城,在府東。蕭齊分魏興郡東界地置齊興郡,兼置齊興縣。宋白曰:「齊永平七年置郡治鄖鄉,齊興縣屬焉。是也。隋併入武當縣。《志》云:「縣東北百二十里有漢王城,相傳光武嘗屯於此。
龍門山,府南七十里。有二崖對峙如門,水從中出,名龍門河,東北注於漢江。○天馬山,在府南二里隔江,一名天馬崖。又寶蓋山,在城西南三里,一名西山。《志》云:「漢水徑寶蓋山下,西崖扼束,爲控守要津。又有紅岩,在城東南四里龍滾灘側,勢高峻,色純赤,一名赤壁。又鴉鶻山,在府西北二里,高峻多鴉鶻巢,因名。
古塞山,府東南八十里。《通典》曰:「均州北有古塞城,戰國時楚築以備秦,據山爲城,高峻險峭,即此山也。俗訛爲古寒山,一名大塞山。成化初,官軍敗賊於雁坪,追擊之於大塞山,賊退保裕兜,憑險旅拒,督臣白圭帥諸將四面合擊,遂平之。○雷峰山,在府東北六十里,以險峻而名。其相接者曰風火山。又黎子山,在府北百七十里,昔人嘗置關山上,曰黎子關,今廢。
錫義山,府西北百八十里。一名天心山。方圓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門,山高峪深,至爲險僻。又三臺山,在府西北八十里,山勢三疊。《志》云:「縣西南百八十里有狼子山,下臨漢水。○尖岩,在府南百四十里,懸崖峭削,屹立千尺。又摘星坡,在府東十五里,亦以高聳而名。
漢江,在城南。自陝西白河縣流入境,至府城西,繞城南寶蓋、天馬諸山,皆錯列漢濱。《水經注》:「漢水經鄖鄉縣南,謂之鄖鄉灘,又東徑琵琶谷口,梁、益二州分界於此,世謂之琵琶界。《水利考》:「郡境多層山疊嶺,惟郡治孤立川原之間,正當水沖,漢江之患,獨在郡治。舊皆以城爲堤,無大潰決。嘉靖四十五年嘗決東南門外城堤崩塌,民多漂沒,尋復築塞。今城東有堤,長三百餘丈,本名捍江堤。成化十四年御史吳道宏增築,亦名吳公堤。
趙河,府北七十里。源出府東北百四十里之馬喊泉。相傳光武屯兵於此,馬喊而地忽傳聲,掘之得泉也,引流爲河,至府城東爲盛水堰,溉田百畝。又將軍河,在府南百五十里,北流與紅石河合。又有神定河,在府東南二十里,自竹山縣流入界。府東五十里又有遠河,皆流入漢江。○堵水,在府西三十里。《水經注》:「水出建平界,徑上庸而東,又東北徑堵陽縣,南北流注漢,謂之堵口。今水道多堙,此其餘流也。
武陽堰,府西五十五里。有武陽洞,懸崖深邃,水出其中,堰以溉田,爲利甚博。
鄖關,在府西。《史記》所云南陽西通鄖關者也。《漢志》長利有鄖關。又梅子關,在府東北七十里。又府東北百二十里有峪關,府西北七十里有青桐關。又有小關,在府西北百三十里。府西南又有石門關,又西南爲九室關,府西南百八十里又有月竹關。皆險阻處也。○雷峰埡關,在府東北六十里,有巡司戍守。又硤石坪,在府境,明末官軍敗賊處。
馬山口堡,府西五十里。其相近者曰安陽口店。又府西四十里有小嶺鎮,府西北三十里有馬昌關鎮,府南七十里有白桑關鎮,皆戍守處也。又有白家營,在府東九十里。《志》云:「縣東四十里又有云洲渡,路出均、襄。又有時家灣渡,在府東北百二十里,爲陸走唐、鄧之道。又鄖陽水驛,在府東一里。

房縣,府西南二百十里。東南至荊州府夷陵州三百七十里,東北至襄陽府均州二百二十里,東至城縣二百七十里。秦爲房陵縣。漢因之,屬漢中郡。後漢亦爲房陵縣。先主置房陵郡於此。曹丕改置新城郡。晉、宋因之。齊爲南新城郡治。梁仍曰新城郡,兼置岐州。西魏改郡爲光遷國,縣亦曰光遷縣。後周國廢,改州曰遷州。隋因之。大業初,改州曰房州,尋曰房陵郡,而光遷縣不改。唐武德初,仍曰遷州。貞觀十年改置房州,又改縣爲房陵縣。天寶初,亦曰房陵郡。乾元初,復曰房州。五代因之。宋仍爲房州,亦曰房陵郡。雍熙三年升爲保康軍。元軍廢,仍曰房州,屬襄陽路。至正二年省房陵縣入州。明洪武八年改州爲縣,屬襄陽府。成化十二年改今屬。城周四里有奇,編户十五里。

房陵城,今縣治。春秋時屬麋國地也。或以爲即房子國。悞。《左傳》文十一年楚子代麋,成大心敗麋師於防渚。闞曰:「防,即房陵也。《秦紀》:「始皇使王翦滅趙,徙趙王遷於房陵,後呂不韋之家亦徙焉,蓋秦名房陵也。漢時,宗室大臣有罪者,多徙房陵。建安二十四年先主遣宜都太守孟達從秭歸北攻房陵,殺房陵太守蒯祺。郡蓋劉表所置也。明年,孟達降魏,魏改曰新城郡,以達爲新城太守。蜀漢建興五年孟達復來降,遺諸葛武侯書曰:「宛去洛八百里,去我千二百里,吾所在深險,司馬公必不來,吾無患矣。司馬懿急攻下之。唐武后遷中宗於此。今城僅周四里,而濠塹嚴固,如邊方然。蓋自古爲儆備之地也。
永清城,在縣東一百十里。後魏分房陵置大洪縣。後周改曰永清。隋屬遷州。大業中,屬房陵郡。唐初亦屬遷州,尋屬房州。宋開寶中廢。又氵示鄉城,在縣南。晉太康中,分房陵立氵示鄉縣,屬新城郡。氵示,音祁。宋亦曰祁鄉縣。齊、梁因之。後周廢。○綏陽城,在縣西南百七十里。沈約曰:「魏置綏陽縣,尋改曰秭歸。晉太康二年復故,屬新城郡。宋、齊因之。梁置綏州。隋初,與縣俱廢。又昌魏城,在縣西南,三國魏置,屬新城郡。晉因之。宋、齊仍屬新城郡,後周廢。《志》云:「且南城外有廬陵王城,唐中宗廢,爲廬陵王遷房州時居此,因名。
房山,縣西南三十里。四面有石室如房,縣以此名。又南山,在縣南三里,山高秀。又南四里爲石門山,其相接者曰定山。○阜山,在縣南百五十里。《左傳》文十六年楚大饑,戎伐其西南,至於阜山。《志》以爲即此山也。
景山,在縣西南二百里。酈道元以爲即《禹貢》荊山之首。一名雁山,又名雁塞山。《山海經》:「荊山之首曰景山。《寰宇記》:「房陵有三十五溪,三十四山,景山其發源處也。又建鼓山,在縣東南二百里。袁山松《記》:「登勾將山,見馬鬣建鼓,嶷然天半。《元和志》:「建鼓與馬げ山相接,冬夏積雪不消。
山,在縣西北。宋建炎中,王彥敗賊桑仲於白山,即此。《志》云:「縣北百二十里有馬嘶山,最高險,馬陟其巔則悲嘶。又有楊子山,在縣北百里,亦峻險。其相接者曰黃竹山,山多竹,色皆黃。○石盤山,在縣東百四十五里,以山徑盤繞而名。又有倒驢山,在縣東二百九十里,山高險難陟,故名。
沮水,縣南五里。源出景山,東流入襄陽府南漳縣界。詳大川沮水。○粉水,在縣東北五十里,源出房山,東流入城縣境。又北河,在縣北一里,流合粉水。
築水,縣西一里。一名南梘河。源出竹山,流入界,經廢昌魏縣北,又東流過縣北,又東入城縣境。亦謂之彭水。《左傳》桓十二年楚屈瑕伐絞,楚師分涉於彭。杜預以爲昌魏縣之彭水也。又有馬欄河在縣東五十里,縣東二百里又有八渡河,皆附築水以達於漢江。
湯池關,縣東十里。相近有大小湯池,故名。又有馬欄關,在縣東三十五里。縣東二百里又有牛心關,以在牛心山下也。又東五十里曰瑤峰關,其地有瑤峰嶺。○房山關,在縣西三十五里房山下。又有高梘關,在縣北十五里。又縣南六十里有云峰關。《志》云:「縣西境有平安關,宋咸平五年置。
馬口良堡,縣東南二百里。成化中建。又東南百里有望夫山堡,以山爲名。又樹團坪,在縣北百里。又縣西北百八十里有窯坪市。又有壽陽坪,在縣西南百八十里。○板橋山鎮,在縣西北百五十里,有巡司戍守。又縣北有洞庭廟,成化初,官軍討房山賊,自城進兵洞庭廟。又縣境有大石廠、海溪寺諸處,皆劉千斤等賊倡亂處也。

竹山縣,府西南三百八十里,東北至房縣百七十里。本周之庸國。秦爲上庸縣地。漢因之,屬漢中郡。後漢亦爲上庸縣。建安末,置上庸郡。魏、晉因之。宋、齊亦曰上庸郡,皆治上庸縣。梁析置安城縣。西魏改曰竹山,又置羅州於此。隋開皇十八年改曰房州。大業初,州廢,縣屬房陵郡。唐武德初,復置房州治此。貞觀十年州移治房陵,以竹山縣屬焉。宋、元因之。明洪武初省。十三年復置竹山縣,屬襄陽府。成化十二年改,今屬,城周五里,編户四十九里。

上庸城,縣東四十里,本庸國。《書》所稱庸、蜀、羌、{髟矛},是也。《左傳》文十六年庸率羣蠻叛楚,楚滅之。秦置上庸縣,楚靳尚謂秦將以上庸六縣易張儀。《史記》:「秦昭襄王二年與楚上庸。又三十四年秦與韓魏上庸地,即此。秦及兩漢皆爲上庸縣。建安中,曹操以申耽領上庸都尉。二十四年先主遣孟達攻下房陵,又遣劉封自漢中乘沔水與達會攻上庸。上庸太守申耽降。蓋是時已分漢水置上庸郡也。魏晉以後,皆爲上庸郡治。梁改縣曰新豐。西魏仍曰上庸,屬羅州。後周改縣曰孔陽。隋開皇十八年復曰上庸縣,屬房州。唐因之。宋開寶中,廢入竹山縣。
武陵城,縣西五十里。漢縣,屬漢中郡。後漢廢。三國魏時復置武陵縣,屬上庸郡。晉、宋、齊、梁因之。後周廢。唐初復置,屬房州。貞觀十年廢入竹山縣。又微陽城,在縣西北七十里。三國魏置建始縣,屬上庸郡。晉武帝改曰微陽。義熙六年微陽令王天恩與桓石綏作亂,自稱梁州刺史,襲據西城郡。宋仍曰微陽縣,亦屬上庸郡。齊、梁因之。後周廢。唐初改置受陽縣,屬遷州。武德七年廢入光遷縣。《續通考》:「宋復置受陽縣。建炎初,以胡騎蹂躪,移治竹山。紹興中,又移治房陵之張羅平,後又移治竹山南境。元廢入竹山縣。今正史不載。《紀勝》:「竹山南有受陽水,以受陽縣名。明成化中,官軍討鄖陽賊,迫房縣西山,賊懼,欲走受陽出,陝西督臣白圭檄別將往受陽截其奔軼,即故受陽城矣。○秦城,《志》云在縣南三十里,昔人築塘掘地得石云。秦白起伐楚屯於此,或謂之秦王城。
庸城山,縣西五里。庸人昔居此,於山上置鼓,又名懸鼓山。其相連者曰橫鞍山。又竹山,亦在縣西五里,築水所出,縣因以名。○龍祗山,在縣南二里。又南里許曰雞公山,前仰後俯,形如雞公。又縣東三里曰霍山,有蓮花池在山上。
方城山,縣東四十五里。上平坦,四面險固。山南有城,周十餘里。春秋庸地,有四方城,此其一也。文十六年:「楚使廬戢梨侵庸,及庸方城,即此。○白馬山,在縣西南三十里,舊傳即新城山。《荊州記》:「孟達爲新城守,登白馬山,歎曰:「劉封、申耽,據金城千里而不能守,豈丈夫哉?今其山重岩疊嶂,稱爲勝觀,亦名白馬塞。《志》云:「山在縣西百里。又縣西五里有馬鞍山,亦甚高峻。
黃茅關山,縣西十五里。山險峻。昔置關於此,並置巡司,今皆廢。又縣西二十五里有十轉山,以山徑盤曲也。又西五里曰觀山,崔巍廣遠,泉出不窮。《志》云:「縣西三十里有燕子山,兩山相連,勢若雙燕。又縣西九十里有女媧山。○上庸山,在縣西南四十里,上庸水出於此。又縣西北百五十里有中山,山有三峰,中峰最高,一名七寶山。又倉樂山,在縣東北百五十里,昔邑人徐元周積粟於此,救飢貧者,鄉人德之,故名。《元和志》:「縣北四十里有長蘿山,以山勢延蔓,如垂蘿然也。其在縣北十里者曰礬石山,舊產礬,色白如雪。縣北七里又有九里岡,蜿蜒起伏,南拱縣治。
上庸水,縣西四十里。源出上庸山,東南流入孔陽水,一名上元水。《志》云:「孔陽水,在縣西九十里,源出西南百里之檀溪嶺,東北流合上庸水,又東北達於漢江。《志》云:「縣北三里有北星河,出陝西白河縣,合水坪、蠁峪、觀音溝諸水,南流合庸水,東注於漢。又有武陵水,源出縣西武陵山,亦曰鳳溪;又微江水,亦在縣西,俱流合於上庸水。
築水,縣西五里。源出竹山,東入房縣界,亦謂之築江。又堵水,在縣南五十里,源出陝西平利縣界,入縣境,經城南一里,亦謂之霍河。流合築水,復東北出入鄖縣界,注於漢江。又鰲水,在縣西十里鰲山下,一名龜水,流合堵水。○兩河口,在縣西南四十里,官渡、柿河二水合流於此,亦注於上庸水,即竹溪縣諸水之下流也。
吉陽關,縣西北二百里,有巡司戍守。又洪坪堡,在縣南二百里,路通陝西、四川諸境,有官兵巡戍。又縣南百二十里有官渡堡,縣南三百里爲鄧家壩堡,西百五十里有四莊坪堡,西北三百十里爲三界堡,俱成化已後增置,爲控馭之所。○聖母寨,在縣西百三十里聖母山下,一名取毒寨。俗傳有聖母取惡蛇棄之,因名。又中寨,在縣西北中山下。又縣南五十里有峪口市,下有峪口渡。

竹溪縣,府西三百六十里。西至陝西平利縣二百五十里。成化十二年分竹山縣之尹店社置。土城周不及二里,編户七里。

吉陽城,縣西五十里。東晉初,以益州流民置吉陽縣,又置晉昌郡治焉。宋初因之。元嘉十年仇池氐王楊難當襲梁州,破白馬,獲晉昌太守張範。時範蓋以晉昌守戍白馬城也。宋末,改郡曰新興,仍治吉陽縣。齊、梁因之。後周廢。陸澄曰:「桓溫平蜀,集巴漢流民,立晉昌郡於上庸之西云。白馬,見陝西寧羌州。《志》云:「今縣西五十里有上土城,即吉陽故址矣。○東關城,在縣北五里,亦東晉初置,屬晉昌郡。宋屬新興郡。齊、梁因之。西魏廢。今有城址,土人謂之下土城。
五峰山,縣東十五里。五峰並聳。山之東有白雲巖,又縣西五里有畫屏山,絕崖峻嶺,其狀如畫,一名畫屏峰。又五星峰,在縣治前,五峰相連,巒嶂層疊,縣之主山也。
峒崎山,縣東北六十里。上有寨,爲設險處。又連錢山,在縣西北六十里,回環相連,形若布錢。○鼓圓山,在縣南六十里。兩山對峙,南爲南鼓山,北爲北鼓山,山形甚圓,下各有洞。
竹溪河,縣西五里。源發縣西北三十里之雞峰山,流合縣治河。《志》云:「縣治河出縣西白土山,流四十里,至縣西十里,合廖家河。又東會竹溪河,經縣西,又東會縣東北五里之淨峪河,至縣東三十里爲水坪河。又二十里爲龍堰河,與安燕河合。又十里合南陽河,又五里與樊定河合,入竹山縣界,爲竹山江,入上庸水。○南江河,在縣南七十里,源出陝西平利縣,亦名南陽河。至縣南三十里水坪河口,合於柿河。《志》云:「柿河,在縣東南百二十里,流入竹山縣界。又縣東六十里有縣河,流合柿河,當即縣治河矣。又樊定河,在縣東百四十里。亦曰樊亭河。住峪河,在縣東南六十里。又有浪河,在縣南五十里。小葛河,在縣南百七十里。又南三十里有順河及蠶河,其下流皆彙爲竹山江。
長望川,縣西三里。川深土美,一溪中出,即竹溪河也。又兩河口,在縣東南七十里,縣河與龍堰河合流處也。一名潭口。
白土關,縣西六十里。又縣西五十里有五陵關,西南五十五里有峒峪關,東四十里有磁瓦關,皆戍守處。○尹店寨,在縣東九十里,有巡司。又縣南五十里有得勝寨,六十里有楊樓寨,縣南百里有將軍寨,百二十里有紅心寨,皆成化已後增設。又縣東北六十里有中山鎮,東七十里有城關鎮。《志》云:「縣西境有小關子,陝西平利縣、四川大寧縣,接界處也。

上津縣,府西北四百八十里。南至陝西白河縣百四十里,西至陝西陽縣二百十里,北至陝西山陽縣百五十里。漢商、錫二縣地。置北上洛郡。齊因之。梁始置上津縣,尋改置南洛州,兼置上津郡。西魏大統末,宇文泰遣將王雄分道出子午谷,拔上津,因改曰上州。隋初,州郡俱廢,縣屬商州。義寧二年復置上津郡。唐武德初,改爲上州。貞觀十年州廢,以縣屬商州。宋因之。宋末,廢入均州。洪武八年復置上津縣。十年省入鄖縣。三十年仍置上津縣,屬襄陽府。成化十二年改今屬。土城周二里有奇,編户八里。縣今省。

開化廢縣,在縣西南。西魏置,兼置漫川縣,並屬上津郡。後周併入上津縣。
十八盤山,縣西北百五十里。山高峻盤折,十有八曲,方至其巔。又五峪山,在縣北五里,有五峰攢聚。○嵩山,在縣南五十里。山高聳,與陽縣諸山相接。又礦山,在縣南百里,產鐵。《志》云:「縣北二十里有順嶺,與陝西山陽縣接界。
漢水,在縣南。自漢中府陽縣東入縣境,又東入鄖西縣境。
吉水,在縣西五里鐵鶻嶺下。《志》云:「源出秦嶺,兩山相接,水經其中,俗謂之夾河。經豐陽關入縣界,繞縣西南順流一百三十里,入於漢水。蓋即山陽縣之甲河也。豐陽關,即豐陽巡司,亦在山陽縣界。○八里川,在縣西南三十里,亦曰八里河,流入吉水。又愚峪河,在縣西北五里,一名五峪河,南流入吉水。又縣東南二十里有箭河,又東南六十里有泠水河。下流俱入於漢江。
鶻嶺關,在縣西北。又有草馱坪,宋南渡後與金人分界處也。今見陝西陽縣。《志》云:「今縣南五十里有楊六郎關,又有絞上關,在縣東北七十里,俗名絞腸關。又江口鎮,在縣南百二十里,漢江津渡口也。向設巡司於此。○廟川堡,在縣西北百二十里,路達商洛,山深徑僻,盜賊出沒處也。嘉靖八年置有官兵戍守。又北山寨在縣西北百五十里,姨娘子寨在縣西南五十里,又八里門店在縣西四十里,縣南四十里又有軍營店,皆成化以後控扼處。

鄖西縣,府西北二百九十里。西至上津縣百八十里,西北至陝西山陽縣二百四十里。成化十二年析鄖縣之武陽里、上津之津陽里置。土城周不及二里,編户八里。

黃土城,在縣東。後周嘗改置黃土縣,即今陝西洵陽縣之淯陽城。或以此爲黃土縣,悞也。《志》云:「設縣時掘地得斷碑,曰登雲縣。亦未知所據。
黃山,在縣治北。《史記》:「秦昭襄二年與楚會黃棘,與楚上庸。或曰即此地也。恐悞。又北十里有槎牙山,以岩石參差而名。又牛頭山,在縣北七十里,接陝西山陽縣界。○石門山,在縣東南十五里,又東南十五里有火車山,山高險,一名火車嶺,下有火車鋪。
光照山,縣西北六十里,接山陽縣界。縣西七十里又有馬鞍山,山險峻。又縣西北八十里有娘娘山,山多巖穴,出泉九處,緣山田疇,資其灌溉。
漢水,縣南五十里。自上津縣流入界,又東入鄖縣境。又天河在縣西南一里,出縣西北界虎鳴峪,駕山而下,經縣南達漢水,如自天來,故名。又麥峪河在縣西北三十里。縣西北七十里又有黃沙河,出上津縣東五十里之黃龍山,流入境,會麥峪河而達於天河。又有水東河,在縣西北八十里,亦流匯於麥峪河。
八道河,縣東北八十里。南流合縣東五里之五里河,至縣前與天河合。又五里坪河在縣東北十里,又激浪河在縣東二里,又有南門河在縣南五里南門山下,俱流合於天河。又七里溝河在縣南三十五里,縣東南五十里又有歸仙河,縣南五十里有箭流河,與火梅溝河俱流入於漢江。
雞嶺關,縣西五十里。又馬鞍關,在縣西七十里,皆因山以名。又李四關,在縣東南,與鄖縣之青桐關相近,皆戍守處也。○金花寨,在縣東南四十里。又東南十里爲廖家寨。又南關堡,在縣城西隅。《志》云:「縣南五里又有馬鞍山口堡。又有黃連埡,在縣南四十里,舟行自此入漢之埠口也。又廢朱家寨,在縣西南五里,高山絕頂,路徑僅通,上設城墉,基址猶存。

保康縣,府東南二百里。西南至歸州興山縣二百五十里,東至襄陽府城縣百里。本房縣地。弘治十一年析縣之宜陽等鄉置。今縣治潭頭坪,以宋嘗升房州爲保康軍,因以名縣。土城周三里,編户十里。

九斤城,縣北五十里。相傳昔人秤土築城,以水土輕浮,將成復棄。今荒城猶存。
萬連山,縣北三里,高聳盤互,如萬岑之連結。又它峪山,在縣南一里,一名萬朝山。○天馬山,在縣南十里,又南五十里曰馬鞍山,皆高峻。又司空山,在縣南八十里,與襄陽府南漳縣接界。
五臺山,縣西北五十里。高聳層峙。又西北四十里爲三尖山。《志》云:「縣西九十里有紅岩山,峭壁千仞,其色多紅。又有梭寨山,在縣西百八十里。又有九龍鞍山,在縣西南九十里,險可避兵。○三十六岡山,在縣東南三十里,旁多岡阜,因名。又縣東南九十里有懸壺嶺,又八疊陂在縣北四十里。
粉水,縣北三十五里。自房縣流入境,又東入城縣界。《志》作粉清河,蓋粉漬之訛也。○湯峽河,在縣西三十里,水溫可療疾。一名湯洋河。又豆沙河,在縣西北五十里,流合湯峽河。又有清溪河,在縣東北十五里。掌口河,在縣北四十五里,亦曰蔣口河。俱流合粉河,入城縣界。《明史》:「成化初,劉千斤等據豆沙河、浪口河諸處,分爲七屯。官軍討之,自房縣進屯浪口河。或曰浪口河,即掌口之訛也。又桑坪河在縣西百里,大市河在縣西百二十里,下流俱入於湯峽河。
板倉河,縣南五十里。又南五十里有魚河、歇馬河。《志》云:「縣東南百里有深溪河,又東南五十里有雞冠河,皆入南漳縣界,合於沮水。
馬良坪堡,縣南百里。舊爲盜賊出沒之所。成化初,官軍討房陵西山賊,別將林貴從安遠進兵馬良坪,是也。又縣西南有大市坪。成化初,賊黨苗龍走大市,欲出遠安,其魁劉千斤走與龍合共保大市,即此。○望夫山堡,在縣西一百二十里,以在望夫山上而名。嘉靖中,撫臣葉照議置堡於此。疏略云:「望夫山,林木綢密,人煙稀少,東抵馬良坪,通遠安界;西抵柏木壽陽,通房縣界;南抵興安,通四川地方;北抵武當,通城諸處。四通八達,截山小路,盜賊易於出沒,請立堡分戍。從之。
常平堡,縣東南九十里。東南去南漳縣亦九十里。《會典》作長坪店,爲控扼要地。成化中,撥荊州右衛官兵戍守。嘉靖十九年移七里頭巡司置於此。○九龍寨,在縣西南九十里,因高設險,可以避兵。又館溝驛,在縣東南二十里。其地兩崖高峻,中有小溪,路出常平堡,舊嘗置驛於此。
附見
湖廣行都司,成化十二年置,治鄖陽府城內。
鄖陽衛,府治東一里,亦成化十二年建。又房縣守禦千户所,在房縣東,洪武初置。又竹山守禦千户所,在竹山縣東,成化八年置。俱屬鄖陽衛。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