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八十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八十 湖廣六 長沙府 常德府 衡州府 下一卷▶

長沙府[编辑]

長沙府,東至江西袁州府四百三里,南至衡州府四百五十里,西南至寶慶府四百五十里,西至辰州府七百里,西北至常德府四百里,北至岳州府三百八十五里,東北至江西南昌府一千一百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八百八十里,至江南江寧府二千四百二十五里,至京師五千八百七十里。

禹貢》荊州之域。春秋、戰國時屬楚。秦爲長沙郡《通典》有萬里沙祠,故名。或云:「軫旁有小星,名長沙,應其地而名。《史記•越世家》:「復、、龐、長沙,楚之粟也。長沙其古名歟。漢爲長沙國高帝初,吳芮爲長沙王,都臨湘,傳五世,國除。景帝封子發爲長沙王,國於此。後漢復爲長沙郡。漢末屬蜀,後屬吳,仍爲長沙郡。晉因之。永嘉初,置湘州於此。咸和三年罷。義熙年,復置。十年,又省。宋永初年,復置湘州。元嘉年,還屬荊州。十年,復置。二十年,又廢。孝建初,復置。皆治長沙國。齊改國爲郡。梁、陳仍舊。隋平陳,廢郡,改州曰潭州置總管府。大業初,復改爲長沙郡。唐初,爲蕭銑所據。武德年,復置潭州初置總管府,後爲都督府。天寶初,亦曰長沙郡。乾元初,復故上元中,置湖南觀察使於此。中和年,升爲欽化軍節度。光啓年,又改武安節度。五代時,馬氏有其地,稱楚唐莊宗時內附,改潭州爲長沙府。周廣順初,入於南唐,既而周行逢復據其地。宋平湖南,仍曰潭州亦曰長沙郡,武安軍荊湖南路治此。元曰潭州路至元十年,自鄂州移行省治此。十年,還治鄂州。又自衡州遷湖南宣慰司治此。天歷二年改,爲天臨路以潛邸時所幸也。明初,改潭州府龍鳳十年改,元至正二十四年也。洪武年,又改長沙府,領州一、縣十一。今仍舊。
府南距五嶺,北界重湖,內撫蠻、犭,外控黔、粵,古三苗之境也。吳起曰:「三苗之國,左洞庭,右彭蠡。春秋時,楚得其地,以爲南府,故能雄長於江、漢間。楚頃襄王時,秦兵數至。二十二年時秦昭王二十年,秦白起取巫、黔中。自是楚勢益削,而沅、湘以南皆秦境矣。漢初,封吳芮於此,以拒塞南越。南越有事,長沙其兵衝也唐蒙曰:「今伐南粵,以豫章、長沙往,是也。後漢時,亦爲荊州大郡。吳蜀分荊州,長沙屬吳,於是蜀之資糧,恒虞不給。晉室多事,因置湘州,以控壓南服。元帝謂譙王承曰:「湘州據上流之勢時荊州治武昌,湘江自西而下,故曰上流,控三州之會三州,謂荊、交、廣。乃使承出鎮焉時王敦擁兵荊州,使承備之也。自宋以後,湘州嘗爲重鎮。梁、陳之間,力爭巴、湘。巴、湘屬陳,而江南始可固。蕭銑先得長沙,遂能南盡交趾。唐師克銑,兵入長沙,交、廣諸州相率受命矣。杜佑曰:「湘州之奧,人豐土闢,南通嶺嶠,唇齒荊、雍。是也。乾寧初,劉建鋒以烏合之衆,襲取潭州。馬殷繼起,遂霸有湖南,兼收嶺外。王逵、周行逢之屬,因其餘緒,亦專據一隅,傳十餘祀。宋平湖南,置荊湖南路於此。劉云:「長沙左納夏,右抗荊門,控百粵而包九疑,形勢與荊州相頡頏,故嘗爲湖南之都會。呂和叔亦云:「湘中七郡宋湖南路領七郡,詳州域形勢,彈壓上游,左振蠻,右馳甌越,控交、廣之户牖,擬吳、蜀之咽喉,翼張四隅,襟束萬里。皆實錄也宋李春言:「長沙都會,控扼湖、嶺,鎮撫蠻、犭。而呂氏祉則云:「守長沙不足以固江陵,守江陵則足以蔽長沙。蓋南北異勢也。寶中,蒙古突犯鄂州,其別將兀良合臺自交廣引兵北出,進破辰、沅,遂圍潭州,中外震動。德初,文天祥請建閫長沙,規復岳州,漸收湖北,不果。王應麟云:「長沙,湖南襟要也。指顧伸縮,皆足有爲,是故南出則連、韶之項背可拊,東顧則章、貢之肘腋可抉,西下則黔、之咽喉可塞也。爭南服者,不得長沙,無以成席捲之勢。若拮据於滇、黔、嶺嶠之間而不得長沙,雖欲執犍於中原,馬首且安托哉?
長沙縣,附郭。蘇林曰:「古青陽也。秦始皇一十年,荊王獻青陽以西,是也。秦置臨湘縣,爲長沙郡治。隋改今名。《城邑考》:「縣治舊在城東北。明洪武十年,徙城南湘春門內。十年,又遷北門外。今因之。無城,編户三十五里。
善化縣,附郭。本長沙、湘潭二縣地。宋元和初,分長沙五鄉、湘潭二鄉地置今縣。元因之。明洪武年,省入長沙。十年,復置。《城邑考》:「縣治舊在府城南,元末毀。洪武年,徙治城內。十年,復徙南門外。成化十年,遷府治東。今編户二十里。
臨湘城,即今府治。《志》云:「府城西爲碧湘門,城東爲濟川門,城南爲臨湘門。又有清泰門,城西北門也;長樂門,城北門也;醴陵門,城東門也;瀏陽門,城東北門也。五代漢乾末,楚馬希萼以朗州兵襲攻長沙,馬希廣將吳宏出清泰門,楊滌出長樂門,與朗兵戰。希萼所招蠻兵,自城東縱火,潭州大將許可瓊以軍降,城遂陷。別將李彥溫自駝口還救,攻清泰門,不克。乃奔降南唐。周廣順初,南唐將邊鎬取長沙,入城,舍於瀏陽門樓。年,王逵等自朗州引軍攻潭州,唐武安帥邊鎬棄城走,吏民俱潰,醴陵門橋折,死者萬餘人。今城,蓋明初因舊址修築,有門九:「曰瀏陽,曰小吳,曰驛步,曰德潤,曰朝宗,曰通貨,曰正南,曰湘春,曰新門。城周十四里有奇。
大富山,府北七里。一名羅洋山。峰巒峭拔,流水縈帶,爲一郡之勝。又鵝羊山,在府北二十里,一名石寶山,又名束華山。《道書》以爲七十二福地之一。又智度山,在府北五十里,山高數百丈,環二百餘里,衆山羅列,其最高者曰黑石峰。《志》云:「唐將軍劉度居此,因名。○尖山,在府西三十里,距湘江十五里,巋然一峰,秀出天表,亦曰圭峰。又西四十里曰谷山,靈谷深邃,上有梓木洞,下有龍潭。又昭山,《元和志》云:「距長沙南七十里,臨湘水,其下有潭曰昭潭。
岳麓山,在善化縣西南。高聳靈秀,時有煙雲旋繞,蓋衡嶽之北麓也。五代漢末,楚馬希萼自朗州進攻岳州,不克,乃掠湘陰而西,至長沙,軍於湘西,步兵及蠻兵軍於岳麓。盛弘之《荊州記》:「長沙西岸有麓山,蓋衡山之足,又名靈麓峰,乃嶽山七十二峰之數。自湘西古渡登岸,夾徑喬松,泉澗盤繞,諸峰疊秀,下臨湘江,稱爲絕勝。有岳麓書院,宋建,在山半抱黃洞南,山下有清風峽、蒼Υ洞諸勝。山之麓有道林寺。又玉屏山,在善化縣西五里,乃岳麓支山也,環峙如屏。又金盤山,在善化縣西北七十里,山高逼空,一峰突出,四圍環繞如盤。《志》云:「縣南一里又有妙高峰,最高聳。又東十里爲白石尖高峰,又有峨嵋嶺,在縣南十五里。
關山,善化縣東四十五里。疊峰峭拔,有如城壁,中間道路,僅通一車,謂之龍回關。唐乾寧初,劉建鋒、馬殷收散卒,自洪州至醴陵。武安帥鄧處訥遣邵州指揮使蔣勳守龍回關拒之,勳遁去。建鋒等入關,襲取潭州。五代時湖南常遣軍戍此。○雲蓋山,在善化縣西六十里,峰巒秀麗,望之如蓋,亦名靈蓋山。又華林山,在縣南六十里,亦高秀。《志》云:「縣南二十里有青旗山,高聳如旗。
湘江,在府西南朝宗門外。自衡州府流入境,經湘潭縣而北,環府城而下,至湘陰縣境,又東北入於洞庭。五代漢末,楚馬希萼侵長沙,軍於湘西,馬希廣遣水軍屯城北津,屬於南津。又遣將韓禮軍於楊柳橋,以扼湘西之路。時希廣將彭師請曰:「願假步卒三千,自巴溪渡江,出岳麓之後,至水西,令城南北戰艦亦渡江,腹背合擊,破其前軍,則其大軍不敢輕進矣。希廣不從而敗。巴溪,應在府城西北,或曰即麻溪。餘詳大川湘水。
瀏陽水,府北五里。源出瀏陽縣之大圍山,西流至此,入於湘江。亦曰瀏江。舊有瀏口戍,在府北十里,江左所置。《水經注》:「湘水過漢臨湘縣西,瀏水從縣西北流注之,有瀏口戍。是也。唐天年,淮南將劉存等侵潭州,州將黃帥戰艦屯瀏陽口,會大雨,存等還至越堤,楚將秦彥暉追之。至瀏陽,絕江合擊,盡俘其衆。是年,馬殷與荊南帥高季興擊朗州雷彥恭,淮南將李饒救彥恭,帥步騎軍於瀏陽,爲楚將許德勳所擒。胡氏曰:「瀏江之口有駱駝嘴,因亦謂之駝口。馬希萼攻長沙,希廣分兵屯駝口,以扼湘陰路,是也。越堤,亦在瀏陽境內。或云在府北三里,悞。
靳江,在善化縣西南二十里。自寧鄉縣流入,至此,注於湘江。《志》云:「水流經楚大夫靳尚墓,因名。又溈水,在府北六十里,源出安化縣青羊山,流經大溈山,歷寧鄉縣,合新康河,復分流合於湘水。○新康河,在府西五十里。自湘江分流,又西分爲二河,一入寧鄉縣,一入益陽縣。又澇塘河,在府北十五里,亦湘水支流也,商舟泊焉。又喬口河,在府北七十里,自益陽縣流經喬口鎮,流達於湘江。
板石湖,府西三十里。又西五里有石珠湖,又五里有月池湖,府西北鵝羊山下有鵝羊湖。《志》云:「府境諸湖以數十計,其下流皆通於湘江。又靖港,在府西北五十里,亦流通湘江。《志》云:「李靖平蕭銑,安撫湖南時駐兵處也。
麻溪,在府城北。《水經注》:「麻溪水口,在臨湘縣北、瀏口戍南。梁太清末,湘東王繹世子方等自江陵引軍攻湘州刺史河東王,至麻溪敗死,即此處也。今湮。
橘洲,在善化縣西四里。《水經注》:「湘水過臨湘縣西,又北過南津城西,西對橘洲。晏殊《類要》:「湘江中有四洲:「一曰橘洲,一曰直洲,一曰誓洲,一曰白小洲。夏月水氾,惟橘洲不沒。張舜民《郴行錄》:「橘洲東對潭州城。是也。舊時洲上多橘,故名。梁太清末,湘東王繹鎮江陵,遣鮑泉攻蕭於湘州,泉軍於石槨寺,逆戰而敗。既又敗於橘洲,遂退保長沙。石槨寺,即石廓口也。《水經注》:「湘水又北,左得石廓口,右合麻溪水口。又僕射洲,在府西湘江中。五代漢乾年,馬希萼自朗州攻其弟希廣於潭州,希廣遣岳州刺史王拒之,大破希萼於僕射洲。希萼遁還。○銅官渚,在府北六十里,舊傳五代時楚鑄錢處。有山,亦曰銅官山。
碧湘宮,舊《志》:「碧湘門側有碧湘宮,五代時馬氏置。後漢初,馬希範卒,弟希廣篡位,其兄希萼自朗州奔喪,至趺石,希廣館之於碧湘宮。趺石,王氏曰:「在潭州西北三十里。
北關,長沙縣北十里。又縣東五里有東關,西五里有西關,又縣北鵝羊山有鵝羊寨。
喬口鎮,府西北九十里,當益陽喬江之口。五代周廣順年,王逵等自朗州襲潭州,克益陽,進克喬江及湘陰,至潭州,是也。今有喬口鎮巡司。○南嶽市,在岳麓山南。宋開慶年,蒙古兀良合臺圍潭州,向士壁堅守,聞其後軍且至,遣將王輔視之,遇於南嶽市,大戰,蒙古兵少卻。又暮雲市,在善化縣南五十里,有巡司。《志》云:「府北六十里有彤關驛,府南五里有臨湘驛,又有榔梨稅課局,在府南二十里。
楊柳橋,府城西。五代漢末,楚馬希萼攻潭州,軍湘西,希廣遣其將韓禮軍楊柳橋,以扼湘西之路,朗州將何敬真遣蠻兵逼楊柳橋,韓禮陳動,敬真因襲擊之,禮大敗還走。橋今圮。

湘陰縣,府東北百二十里。東北至岳州府二百七十里,東至岳州府平江縣二百里。春秋時羅國地。秦置羅縣。漢屬長沙國。劉宋爲湘陰縣地。梁析置岳陽縣,屬岳陽郡。陳因之。隋平陳,廢郡,並湘陰入岳陽縣,又置玉州於此,尋改岳陽爲湘陰。開皇十年,州廢,縣屬岳州。唐因之。五代漢末,馬希萼引兵攻岳州,不克,自湘陰趣長沙,焚掠而過,即此。宋仍爲湘陰縣,改屬潭州。元元貞初,升爲州。明初,復爲縣。無城,編户四十二里。

湘陰舊縣,縣西北五十里。劉宋元徽年,割益陽、湘西、羅及巴峽流民,置湘陰縣,以在湘水南也,屬湘東郡。齊改屬長沙郡。梁置岳陽郡及羅州。陳廢州。隋平陳,並廢郡,又省縣入岳陽縣。又王山城,在縣北,梁置,屬岳陽郡。陳因之。隋省入湘陰。又赤竹城,在縣南十七里。宋紹興中嘗遷縣治於此,謂之新縣。今故址猶存。
羅縣城,縣東北六十里,與岳州府平江縣接界。春秋時羅國地。秦置縣。漢、晉皆屬長沙郡。宋、齊因之。梁置羅州。陳罷爲羅郡,屬南荊州,郡尋罷。隋初,屬玉州,尋屬岳州。大業中,屬巴陵郡。唐武德年,廢入湘陰縣,亦謂之羅川。隋末,蕭銑爲羅川令,郡人董景珍奉銑起兵處也。又湘濱廢縣,在縣東北,亦梁置,屬岳陽郡,陳因之。隋開皇年,省入羅縣。
黃陵山,縣北四十里。上有舜二妃墓。《括地志》謂之青草山。孔穎達以爲湘山也。○玉笥山,在縣北七十里,汨水西流經其下,有屈潭,亦曰羅淵。屈原放逐自投於此。隋置玉州,蓋以山名。其相連者曰汨羅山,以下臨汨羅江也。又磊石山,在縣西北百里,旁枕青草湖,北接巴陵,下臨湘江,山石嵯峨相疊,因名。舊名萬歲山,亦名五木山,以山頂尖如五木也。
女洲山,縣南三十里。頂平而方,一名仰山。又青山,亦在縣南三十里,一名仙臺嶺。上有霞峰臺、胡鼻岩及龍潭諸勝。又南二十里爲白霞山,上有百歲岩。又書山,在縣東南三十里,廣十餘里。縣東六十里又有玉池山,峰插天表,上有浴丹池,俗名爲玉池。
湘江,在縣西。自府北流經縣界,又北達青草湖,謂之湘口。《志》云:「縣南三十五里有哀江,亦名哀江滸。旁有大哀、小哀二洲,以舜二妃哀思於此而名也。其水自湘江分流,過敖頭,經板灘,至女洲,歷縣前會三十六灣水。又有文、武二洲,亦在縣南三十里。水中二洲,左右相對。縣南十里曰三十六灣,湘水分派,東流爲三十六折也。其水皆仍合於湘江。
汨羅江,縣北七十里。源出江西寧州之柏山,流經岳州府平江縣,至縣境,分爲二水,一西南流,曰汨水;一西經古羅城,曰羅水,復折而北出,至屈潭復合,故曰汨羅。《史記》屈原自投汨羅以死,謂此。又西流注於湘江,謂之汨羅口。
後江,縣西六十里。亦湘水支流也。上下相距六十里,其上爲汶涇江口,自縣南二十里西流入此,分流下盧林潭,合湘江,注於洞庭。又魁樓江,在縣南二十里,旁有懸藤港、楊子港,三水會於城南之笙竹岐,下流入於湘江。
青草湖,縣北百里。北與洞庭湖相連,亦曰重湖。旁有磊石山,水落則見山腳。《水經注》:「湘水自汨羅口西北徑壘石山,西北對青草湖。梁太清年,湘州刺史蕭譽與湘東王繹等聲言援臺城,譽軍於青草湖不進,即此。又新塘湖,在縣北五十里。又有白塘湖,在縣東北百四十里。漉湖,在縣西北百二十六里,皆與青草湖相通。○東湖,在縣南十里,其上流爲撥水江,俗名北水江。《志》云:「縣東六十餘里有白鶴、玉池、密岩諸山,其水皆會流於同舍口,經縣城東南,謂之秀水。宋紹聖中,改流經城南一里,因名撥水。縈紆凡三十里,入東湖,爲邑之巨浸,下流入湘江。又羹膾湖,在縣西北五十里。《志》曰:「黃水出黃陵山下,西流三十五里,入湘江,即羹膾湖也。○西港,在縣西三十里,流達於湘江。又縣東五十里有東港,下流通汨水。
車輪洲,在縣北,湘江之要隘也。梁元帝承聖年,陸納據湘州,詔王僧辨討之。納遣其將吳臧等下據車輪,僧辨自巴陵進軍於車輪,納夾岸爲城以拒之,爲僧辨所敗,退保長沙,今洲圮於水。
白沙戍,縣北五十七里。齊末蕭穎冑以南康王寶融舉兵江陵,遣將楊公則向湘州。湘州行事張寶積發兵拒守,公則克巴陵,進軍白沙。寶積懼,以郡降。《括地志》:「縣北有黃陵廟,舜二妃廟也。廟北即白沙戍。
營田鎮,縣北六十里。路出巴陵,向有巡司戍守。又營田驛,亦置於此。又北六十里即磊石驛也。○錫江寨,在縣西北,湘江西岸。宋置寨於此。江畔有岐,平起如岡,洲島之民,聚而居之,以漁爲業,亦曰錫浦。又笙竹岐,在縣城南,世傳舜採笙竹於此。今爲笙竹驛。

湘潭縣,府西南百里。西南至衡州府衡山縣百五十里。漢臨湘縣地。後漢醴陵縣地。梁始置湘潭縣,以昭潭爲名也。隋屬衡州。唐屬潭州。宋因之。元元貞初,升爲州。明初,復爲縣。城周三里,編户二十一里。

湘潭舊城,在縣南二十里。梁縣治此。劉昫曰:「唐天寶八載,移縣治洛口。乾寧年,蔣興據邵州拒劉建鋒,發兵侵湘譚,即今縣也。今故城俗謂之古戍城。又建寧城,在縣北。三國分醴陵置,屬長沙郡。自晉至陳皆因之。隋省入湘潭。唐武德年,復置,屬南雲州。貞觀初省。○湘南城,在縣西百六十里。漢縣,屬長沙郡。吳太平年,分長沙西部置衡陽郡治此。晉因之。宋改屬衡陽郡。蕭齊省。《漢志》:「縣在衡山西北。《水經注》曰:「湘江東北徑湘南縣東。吳立衡陽郡,本治湘南縣。宋時,太守何承天徙治湘西。是也。今俗名故城爲花石城。或以此爲建寧城,而以湘潭縣治爲即湘潭故縣,悞。
昭山,縣東北四十里。與長沙縣接界。舊《志》:「昭王南征至此,不復,故名。下爲昭潭,深不可測,梁取以名縣。○五頂山,在縣西七十里,頂有五峰。又昌山,在縣西南百十里,左右峰巒疊起,宛如屏障,山半有燕子崖,至冬燕集其中。
琵琶峰,縣南百里,與南嶽祝融峰相望,七十二峰之一也。其相近者曰芙蓉峰。又南三十里曰玉几峰。《志》云:「縣北三十里有黃龍峰,峰巒層疊。又有石龍峰,在縣西南十里。又有高奇、峽峙兩峰,皆在縣界,即衡嶽諸峰也。
湘江,在縣西。自衡山縣北流入境,又北入長沙縣界。○涓水,在縣西南十里,一名易俗水。源自南嶽山,北合數溪,流入縣界,經龍口東流入湘江。《志》云:「縣西南七里有錦灣,大石屹立,色赤如錦,當上流之衝,即湘水所經矣。又兩頭沱,在縣西南四十里,湘水分流所匯也。其水深廣,溉田二千餘畝。
雲湖,縣西六十里。有九十汊,四十八泉,惟烏石泉居中。湖多雲氣,蔭田二千餘畝。其相近者爲石潭湖。《志》云:「縣西十五里有湘鄉河,發源寶慶府邵陽縣龍山下,流經湘鄉縣,入縣境合石潭、雲湖二水,東入湘江。○松湖,在縣東二十里,環繞數里。湖旁蒼松鬱然,西流合於湘水。
空靈灘,縣西南百二十里,亦作空靈峽。梁承聖初,陸納據湘州,營州刺史李洪雅等請討之,爲納所敗,退保空靈灘,尋降於納。《通鑑》作空靈城,似悞。《水經注》:「長沙建寧縣故城南有空靈峽,湘水所經,驚浪奔雷,迅同三峽。張舜民曰:「自醴陵江口南行十餘里,到空靈岸。謬矣。《郡志》云:「縣西百六十里有空靈岸。營州,今永州府道州。梁置營州於此。○三門灘,在縣南百八十里。石峻水險,僅有洪路三處,可通舟楫,經者股栗,比於底柱三門之險,因名。
下灄鎮,縣南二十里,下臨湘江。江中有巨石,形如鐵牛,名鐵牛埠。今置下灄鎮巡司於此。又湘潭驛,在縣城南。縣南百里又有都石驛。又南二十五里即衡山縣之黃花驛矣。《志》云:「縣東一里有中渡,西通寶慶,南出衡州,北接長沙,此爲三郡之津要。

瀏陽縣,府東北百五十里。東至江西袁州府二百五十里,北至岳州府平江縣百六十里。漢臨湘縣地。三國吳析置瀏陽縣,屬長沙郡,以瀏陽水爲名。晉以後因之。隋省入長沙縣。唐景龍年,復置屬潭州。五代梁開平初,湖南、荊南共攻澧朗帥雷彥恭,淮南遣將救之,泠業以水軍屯平江,李饒以步騎屯瀏陽,爲湖南將許德勳所敗,破瀏陽寨擒饒。貞明年,楚攻荊南,吳將劉信帥洪、吉等州兵自瀏陽趣潭州,以救荊南,楚人引還。宋仍屬潭州。元元貞初,升爲州。明洪武年,復爲縣。城周三里有奇,編户七十一里。

道吾山,縣北十五里。山列七十一峰,東連寶蓋,西接洞陽,狀若蓮花,亦名蓮花峰。崖高百餘丈,徑路二十四曲,內有龍湫。○寶蓋山,在縣東北七十里。羣山壁立,狀若張蓋。又縣西北六十里有洞陽山,有石崖石洞諸勝,《道書》以爲第二十四洞天也。又太湖山,在縣西三里,三峰鼎峙,中有巨湖,其深莫測。
大圍山,縣東北百五十里。舊名首禪山。山頂有白沙湖,廣袤五十餘里,流分四派,一入江西寧州,一入袁之萬載,一入岳之平江,其一即瀏水也。岡巒圍繞,盤踞四縣,因名大圍。又大光山,在縣東北九十里,北抵豫章,西接巴陵,峰巒疊翠,最爲奇觀。縣東百七十里又有七寶山,其山產鉛、鐵礦、硼砂、青、膽二礬、土黃、吸針石,故名。○霜華山,在縣西南八十里,一名石霜山,南接醴陵,北抵洞陽。山峻水急,觸石噴霜,因名。
古風岩,縣東五十里,岩深數十里,溪水內出,灌田百餘畝。其相連者又有毛公、白石等岩。○九溪洞,在縣北七十里,上合下開,路通往來,有九水繞流其前。
瀏水,在縣南。源出大圍山,曰大溪,曰小溪,合流而西南,過縣西曰渭水,至縣南曰瀏水。又南經縣南三十五里,曰清風浦。折而西入長沙縣界,曰瀏陽水,入於湘江。○龍津水,在縣西三里,源出道吾山,經縣西門外,入瀏水。又金牌水,在縣東五里,出道吾山東麓,流經此折而西,經縣南一里,入於瀏水。又有清渭水,在縣西五十里,流入長沙縣,從浦子口入湘江。其水澄徹,因名。
翟家寨,縣東百五十里,與江西宜春縣分界。有巡司戍守。《宋志》:「縣境有永興及舊溪銀場,今廢。

醴陵縣,府東百八十里。東至江西萍鄉縣百二十里,西南至湘潭縣百七十里。漢臨湘縣地,高後封功臣越爲侯邑。後漢析置醴陵縣,屬長沙郡。晉、宋以後因之。隋省入長沙。唐武德年,復置縣,屬潭州。宋因之。元元貞初,升爲州。明初,復爲縣。土城周三里,編户二十八里。

醴陵城,即今縣治。舊無城,正德五年創建。范成大《行程記》:「自袁州萍鄉縣至醴陵,兩日程耳。此爲宜春之噤喉,湖南之腰膂。陳光大年,華皎據湘州,遣吳明徹等討之,分遣巴山太守黃法慧,從宜陽出醴陵襲皎。唐乾寧初,劉建鋒自洪州至醴陵襲武安。五代周廣順年,唐將邊鎬自袁州引兵入醴陵,楚王希崇迎降。蓋自江右趣湖南,醴陵爲必爭之道也。由醴陵而西則爲長沙,西南則衡州矣。醴陵不守,湖南豈能一日安哉?巴山,見江西崇仁縣。宜陽,即宜春。
小溈山,縣東二十里。衆山環繞,湍流中出,曰小溈泉。《道書》第十三洞天也。又章仙山,在縣東北七十里,一名彰龍山,《道書》七十二福地之一。○西山,在縣西五里。相傳李靖駐兵於此,石壁遺像猶存。其相近者有鳳凰、梧桐、丁仙諸山,稍南有石燕、水簾等洞。又縣東一里有東山,上有鳳凰臺。
白雲山,縣東六十里。山勢屹立,雲氣嘗覆其巔。又五鳳山,在縣南六十里,高聳羅列,形類五鳳,上有天花臺。○建安山,在縣北二十里,山高三百餘丈,周十里。元末土人嘗置寨於此以避兵,曰建安寨。《志》云:「縣東五里有佛子岩,上有石洞,泉流不竭,可以溉田。
淥江,在縣城西南。本名漉水。出縣東之漉山,西流經縣南,又屈經縣西,西北流,而注於湘水,曰淥口。梁元帝初,陸納據湘州,襲擊衡州刺史丁道貴於淥口,破之。《唐志》潭州有淥口戍,是也。《輿程考》:「醴陵西南至淥口九十里,長沙、衡州、袁州三郡往來之要路。又縣西百里有昭陵灘,怪石屹立,水勢洶湧,舟行每憚其險,即淥水合湘江處也。
鐵江,縣南二十五里。源出攸縣境,西北流入淥江,水濱石黑如鐵,因名。又縣東二十里有莊步江、雙江,流合淥江。○醴泉,在縣北五里,味甘美,可以癒疾,溉田千頃。又大官塘,在縣西北五里,歲嘗修治,以備旱潦。
石門關,縣北十五里,五代時湖南戍守處也。又淥口鎮,在縣西九十五里,有淥口巡司,亦設驛於此。又縣南九十里有泗洲驛。《輿程記》:「驛北去淥口六十里,又西南七十五里至湘潭縣之都石驛。

寧鄉縣,府西百二十六里。西至安化縣一百九十里。漢長沙郡益陽縣地。三國吳析置新陽縣。晉太康初,改曰新康,屬衡陽郡。宋、齊以後因之。隋省入益陽縣。唐初,蕭銑復置新康縣。武德七年省。宋太平興國年,改置寧鄉縣,屬潭州。今城址周二里有奇,編户二十一里。

新康城,縣西二十里。吳置新陽縣治此。晉爲新康縣治。唐初亦因之。今縣治本長沙縣之玉潭鎮也。五代漢乾年,馬希萼侵潭州。希廣遣其將崔洪連屯玉潭,爲希萼所敗。宋初,改爲縣治。萬歷年,始城之。
大溈山,縣西百四十里。高六十里,周圍百四十里,草木深茂,四面水流深闊,故曰大溈。有香泉及大小青龍諸泉,皆奇勝。嘉靖間,土賊屯據於此,撫臣翟瓚討平之。是後嘗爲嘯聚之所。又八面山,在縣西百五十里,高聳秀拔,八面如一,下有龍潭、龍洞、龍田,號三龍池。其相接者曰雲蓋山,亦高秀。
大霧山,縣南五十里。峻岩深谷,雲霧縈迴。宋建炎間,金兵至境,劉廷佐駐兵大霧山,即此。其相近者曰石鼓山,上有巨石如鼓,北有石岩瀑布,秀峰峭壁,爲邑南巨鎮。又有天馬山,山勢高聳,以形似名。○嵇山,在縣東南二十里,一名嵇茄山,上有田數畝,有仰天湖,雖旱不涸。又東南十里,有靈峰山,峻聳數百仞,林谷清幽,江流環繞,絕頂望見湘江。
山,縣西南九十里。石徑十里,不通車馬,人緣石扳樹而行。成化間,始鑿石成路。○獅顧山,在縣東二里,蹲踞江濱,玉潭水繞其下。又有玉几山,在縣治後,環抱如幾。又樓臺山,在縣西北五里,秀麗層聳如樓臺,俗訛爲窯頭山。
七星嶺,縣西南六十里。有七峰插天。又羅仙峰,在縣南七十里,高峻險峭,雄踞寧、湘二縣間。又縣西七十里曰九龍峰,有九峰相拱如龍。又有十泉峰,十峰並峙,峰頂皆有清泉。其西十里爲蓮花峰,亦以叢秀高聳而名。又西四十里曰罘ぜ峰,頂有屹石如屏,望見湘水。又西三十里曰青雲峰,以聳秀入雲也。《志》云:「縣西四十里有響泉岩,地名泉溪,昔人嘗避兵於此。
資江,縣東北百里。自安化縣東北流經益陽縣,又東南流入縣界,復東北入常德府沅江縣,注於洞庭湖。詳見大川資水。
玉潭江,在縣城西南。有三源:「一出大溈山,一出縣西百五十里之芙蓉山,一出湘鄉縣北境之豐山,三水合流,繞縣治東至新康口,注於湘江。《志》云:「縣南十里有烏江,即玉潭江南源經此,臨江有石如烏,故名。又縣西四十里有玉堂江,亦即玉潭上流也。又紫溪,出縣南之方山,北流至城南,爲獅子灣,逶迤橫繞,會入玉潭溪,旁岸土多紫,因名。○幹江,在縣西北八十里,資水枝流也。江有三峰秀聳,山下二江,一流入縣界,一流入湘鄉縣界。春秋水皆歸寧而江溢,冬夏則水歸湘而江乾,故名。
化龍溪,在縣治東飛鳳山之陽。源出益陽縣四方山,流至縣東,縈迴環抱,宛如束帶,合於玉潭江。又鳳凰溪,在縣南四十里,南境諸山溪之水匯流於此。縣東三十里又有云溪,皆流合玉潭江。《志》云:「縣城南江滸有玉潭,即江水所匯也。縣東四十里又有黃土潭,亦名雙江,或以爲乾江,水溢與玉潭江合流處。○洋泉,在縣西三里,有三派分流,溉田三百餘畝。又縣南六十里有灰湯泉,分三坎:「其一沸可雞鴨,一熱可濯衣,一溫可濯足。又有三泉在縣西三十里,上中下三派相連,亦灌田三百餘畝。《志》云:「縣東八十里有三停泉,泉中瀑流經八十里入湘。
唐市鎮,縣西百二十里。元置巡司於此,今廢。○天王寺,在縣西南。崇禎十年,土賊劉高峰等屯聚於此,突犯安化縣,官軍擊破之,又破其餘黨於大溈山,是也。

益陽縣,府西北二百里。東至湘陰縣百二十里,北至常德府龍陽縣百里。秦縣。漢屬長沙國。應劭曰:「縣在益水之陽也。後漢屬長沙郡。三國吳屬衡陽郡。晉以後因之。隋屬潭州。唐仍舊。宋初,屬鼎州,尋還屬潭州。元元貞初,升爲州。明初,復爲縣。城周四里有奇,編户二十二里。

益陽故城,劉昫曰:「在今縣東八十里。後漢永壽年,長沙蠻反,寇益陽。延熹年,長沙蠻復反,屯益陽。建安二年,孫權爭荊州,遣魯肅將兵屯益陽以拒關羽,肅因築此城。晉、宋以後,皆治此。唐移縣於今治。五代漢乾年,馬希萼誘蠻兵攻益陽,敗潭州兵。周廣順年,湖南亂,朗州帥劉言遣兵趨潭州,軍於益陽之西。年,南唐取湖南,遣將李建期屯益陽以圖朗州,既而言亦遣王逵等分道趣潭州。唐武安帥邊鎬復遣將郭載誠屯益陽,逵等克沅江,直趨益陽,拔其城,即今縣也。
五溪山,縣西北五十八里。一名軍山。吳潘討五溪蠻,嘗營於此。又浮丘山,在縣西百里,峰巒倚伏,亞於南嶽。又西百里爲九岡山,九峰如簡,立武潭津上。○龜臺山,在縣東南二里,相傳魯肅曾駐兵於此。又縣治西南二里有白鹿山,下有龍湫。《志》云:「縣東南六十里有四方山,周圍平正,水流入寧鄉縣界,即化龍溪也。
資江,縣西南五里。自寶慶府入安化縣境,又曲折五百餘里,而至縣南,又東歷寧鄉縣界,至沅江,入洞庭。一名益水,縣以此名。《志》云:「資水經縣南六十里,謂之桃花江,以夾岸多桃也。至縣東二里,謂之土陵江。其在縣西南五里者又有關羽瀨、青泥灣,三國時羽鎮荊州,吳使呂蒙取桂陽、零陵、長沙三郡,羽爭之,軍於此。水南又有甘寧故壘云。
喬江,縣東八十里。自資江分流經長沙縣喬口鎮,而入於湘江。
白水溪,出縣西北百三十里七尖山,二峰環合,一溪中出,峽口宛如匹練,下流爲佔溪,經縣東北三十里,合於資江。五代漢乾年,馬希萼誘蠻兵攻益陽,楚王希廣遣指揮使陳拒之,戰於淹溪,敗死,即佔溪矣。又泥溪,在縣南,自安化縣北流入界,至溪口,亦入資江。《志》云:「縣西南九十里有梓梁崖,石壁如削,上有龍湫,流爲桃花水,合桃花江,亦曰桃花港。又西溪,出縣西南百三十里之子良岩,流合桃花水,入於資江。
鳳凰湖,縣東五里。又縣西北五里有金華湖,東南十里有大星湖。又東湖,在縣東南七十里,其相接者曰大汾湖,又東南五里曰茶湖,皆資江支流及諸山溪水所匯也。○龍回灘,在縣西南十五里,資江所經。又縣西二里有雞子洲,西五里有青龍洲,六里有白槎洲,縣東四里又有袁家洲,東八里有楊家、孟家等洲,皆近資江濱。
竹頭市,在縣東南。五代漢末,楚馬希萼爭潭州,馬希廣遣將張暉屯益陽,希萼遣兵攻之,暉懼,自竹頭市遁歸長沙,益陽遂沒於希萼。○平津亭,在縣西北。五代周顯德中,湖南叛將張文表自衡州取潭州,將取朗陵,軍於平津,周保權將楊師破之於平津,遂執之,是也。

湘鄉縣,府西南二百二十里。南至衡州府二百十五里,西南至寶慶府新化縣二百三十里。漢湘南、連道二縣地。哀帝封長沙王子昌爲湘鄉侯,邑於此。後漢置湘鄉縣,屬零陵郡。三國吳改屬衡陽郡。晉以後因之。隋省入衡山縣。唐初,蕭銑復置。武德年,平銑,縣仍屬潭州。宋因之。元元貞初,升爲州。明初,復爲縣。城周二里有奇,編户七十一里。

連道城,縣西百六十里。漢縣,屬長沙國。後漢屬長沙郡,或曰故城,亦謂之龍城。唐初,嘗移湘鄉縣治龍城,即此。尋還舊治。
韶山,縣南四十里。西有三峰,其山綿亘百餘里。湘潭、湘鄉、寧鄉諸山皆其麓也。《方輿記》云:「縣北五十里有懸鍾石,屹峙雲表,與韶山相接。其北一峰曰黃竹岐,連亘數百里,下有鯉魚峰。○龍山,在縣西南百八十里,接寶慶府邵陽縣界,漣水出其下。其並峙者曰珍璉山,漣水別源出於此,山接新化縣界。《志》云:「縣南九十里有黃巢山,相傳黃巢嘗駐兵躍馬於此。
東臺山,縣東十里。一名鳳凰山。南連華蓋,下瞰漣水,上有平石若臺。其相近有安撫嶺,有大坪,廣數里。又梅龍山,在縣東百里,西南有梅布水,又與縣西龍山相望,因名。有梅龍崖,水如噴雪。○望岳峰,在縣東九十里,登其巔,望見南嶽祝融峰。又石柱峰,在縣南十里,巨石聳峙,如擎天然。其南又有白石峰。《志》云:「縣東南十里有金紫峰,孤峰特出,衆山環翠,日出金紫爛然,與白石峰相對。又範鐸峰,在縣南十五里,三峰聳秀,衆山環列,相傳五代時,範鐸隱此,因名。又四角峰,在縣西百二十里,以四隅高聳而名。《志》云:「縣東十五里有司徒嶺。
漣水,縣東南四十里。水有二源,一出龍山,一出珍漣山,合流九十里,有側水流會焉,繞縣南三十里破石岡下,轉至縣南,匯而爲潭,又東過石潭百餘里,入於湘江。
湄水,縣西五十里。源出安化縣東境龍安山,奔流數里,有石岩當路,水入岩中,伏流六七里,分爲三派流出,東入漣水。又豐溪水,在縣南二里,源出衡嶽,流至縣南二十五里之芭蕉嶺,合衆小溪水,西北流入漣水。又鴨橋水,在縣南四十里,源出韶山,合沙頭水至田,與青陂水同流入漣。《志》云:「青陂水,在縣東十五里,源出縣東南二十里之靈羊山,合雲田水南流入漣。又堯唐水,亦出韶山東麓,衆小澗合而爲溪,南流,復東折入漣。○側水,在縣西南七十里,出邵陽縣界,流經縣西定勝市入漣。
武障市,縣東五十七里,有巡司戍守。○迪田鎮,在縣北。五代漢乾年,楚馬希萼侵潭州,遣羣蠻攻迪田,破之,殺鎮將張延嗣,即此。
定胜鎮,縣西八十里。唐末,邵州將蔣勳據州拒劉建鋒,起兵連飛山、梅山蠻寇湘潭,又遣兵屯定胜鎮,以扼潭人。建鋒使馬殷擊破之。飛山,見靖州。

攸縣,府南三百六十里。東至江西安福縣三百一十里,東南至茶陵州九十里,西北至衡州府衡山縣百五十里。漢縣,屬長沙國,以水爲名。後漢屬長沙郡。晉、宋因之。蕭齊改屬湘東郡。梁仍舊。陳改爲攸水縣。隋省入湘潭縣。唐武德年,復置攸縣,兼置南雲州。貞觀年,州廢,縣屬衡州。五代梁時,馬氏復屬潭州。漢乾初,仍屬衡州。宋還屬潭州。元元貞初,升爲州。明洪武年,復改爲縣。編户四十五里。

陰山城,在縣西北六十里。漢置縣,屬桂陽郡。三國吳時,改置於此,屬湘東郡。晉宋以後因之。隋省入湘潭縣。唐武德年,復置陰山縣,屬南雲州。貞觀初,省入攸縣。又安樂廢縣,在縣南。《新唐書》:「武德年,析攸縣置安樂及新興縣。貞觀初,俱省入攸縣。
司空山,縣東四十里。南接茶陵州雲陽山,連山峻拔,左右有三十六峰。舊名麒麟山,亦名溫泉山。南齊司空張棄官隱此,因名。縣東百二十里有鸞山,與司空山對峙。○羅浮山,縣東百四十里,與鳳嶺連麓,下有石竇出泉。《志》曰:「鳳嶺在縣東百二十里,即鸞山矣。
大川山,縣北百里。山高聳。其旁川原開廣,因名。又縣北九十里曰明月山,峰巒特出,月出則此山先見也。又嚴仙山,在縣北八十里,亦高聳,下有七星岩。○牛首山,在縣東二里,攸水經其下。又縣北二里爲朝天峰,有聚仙臺及泉石諸勝。《志》云:「縣東南五十里有鴉尖嶺,接茶陵州界,亦曰丫尖峰。宋《淳志》:「攸爲潭之門户,南接安仁關隘如丫尖。蓋謂此。
攸水,縣東十五里。一名伯水。源出江西安福縣封侯山,西流入縣界,經鳳嶺至縣東,與洣水合流,又西至衡州府衡山縣茶陵江口,入於湘水。○洣水,在縣東七里,源出衡州府酃縣之洣泉,經茶陵州西北,至縣東洣溪,與攸水合。
陽升江,縣東二十里。源出縣東百里之大烏山。又銀坑水亦出焉,經縣東五十里,合於陽升江,流入攸水。又縣東九十里有灌田江,鄉人引流灌田,因名。又羅浮山下有羅浮江,皆流合陽升江。《志》云:「縣西北七十里有陰山江,源出岩石中,曰江頭衝,經廢陰山縣,散爲諸陂港,下流入於攸水。○明月水,在縣北九十里,出明月山。又嚴仙山,下有嚴仙水,流二十五里,合明月水。縣東南八十里又有金水。皆流入於攸水。
新陂港,縣西二十里。江頭沖之水南流經此。洪武初,築陂瀦水,溉田甚廣。又漁洲港,在縣西十里,流通新陂港。又龍泉港,在縣西南十里。縣南九里又有橘子綠港,導源諸山溪,龍泉水流會焉,東北接李相坑港。相傳鄉人李相所導,故名。又文清港,在縣南七里,下流合李相坑港,經縣南,皆有灌溉之利。
鳳嶺鎮,縣南四十五里。有巡司戍守。又縣東二十里有芙蓉寨,又東十里爲鐵釘寨,縣西六十里有香爐寨,皆居民保聚處。《志》云:「縣南有大洲堡,嘉靖四十年,縣民劉庚甫户丁結黨爲亂,僉事苟延庚撫定,爲之立堡,歲僉茶陵衛官一人,督兵民守備。

安化縣,府西三百六十里。西至辰州府四百二十五里,南至寶慶府二百七十里,北至常德府二百二十里。秦益陽縣地。自漢以後,皆爲梅山蠻地。宋初,立五寨。熙寧年,始置安化縣,屬潭州。元因之。今編户十二里。

梅山,在縣西南。山盤紆甚遠,蠻恃爲險。今縣南八十里梅山嶺上有泉,即其地也。宋白曰:「潭州西有梅山洞,爲蠻寇之窟穴。唐乾寧年,邵州故將蔣勳起兵,連梅山蠻寇湘潭。五代梁貞明年,梅山蠻寇邵州,楚將樊須擊走之。唐天成年,梅山蠻復寇邵州。宋太平興國年,梅山峒蠻苞漢陽寇潭境,州守翟守素發兵擊平之。熙寧年,章發兵開梅山道,東起寧鄉司徒嶺,西抵邵陽白沙寨,北界益陽四里河,南止湘鄉佛子嶺,皆籍户口、土田歸朝,是也。今山連寶慶府新化縣界。詳見新化縣。
大峰山,縣東北七十里。有七十一峰,與仙山相接。《志》云:「仙山在縣東北六十里,有兩峰對峙,名大仙、小仙。又浮泥山,在縣北七十里,崖壁峭絕,浮壤沃饒,土人攀援而上,開種穀。○芙蓉山,在縣東七十里,舊名青羊山,與大溈山相接,奇峰疊聳,狀若芙蓉,中有芙蓉洞。又移風山,在縣東南七十里,梅山人於此從化,因名。
辰山,縣西北百二十里。其山盤旋起伏,接辰沅界。又黃羅山,在縣西北百二十里,四面懸崖壁立,僅有小徑可緣而上。宋、元之季,民多避兵於此。○司徒嶺,在縣東八十里,崇岡峭壁,鳥道崎嶇。宋時嘗置兵於此,以拒犭寇。又十房洞,在縣北二十里,洞門廣丈餘,中若堂室,左右列十房。又有石田、石池之屬。縣南二十里,又有寒波洞,亦深邃。又燕子洞,在縣西南三十里,中多石燕。明初,賊張廣勝嘯聚於此,官兵討平之。
資江,縣西五十里。由寶慶府新化縣流入縣界,又北入益陽縣境。一名邵河。○溫溪,在縣東南四十里,有二溫窟出水,一清一濁,俗名爲東溫、西溫,流合爲一,東南入湘鄉縣,合於湄水。《名勝記》:「溪出縣東南六十里雷鳴洞,流入資江。恐悞。
仙溪,縣東北二十里。源出大仙山,縣境諸山溪之水並流匯焉。至縣東北敷溪口,入於資江。《志》云:「縣西南五十里浮青山,沉香溪出焉。縣南三十里豐樂崖,伊溪出焉。西南三十里橘子洞,梅子溪出焉。會流經城東南隅,入於仙溪。又善溪,在縣北百二十五里,自常德府武陵縣流入界,溪多沙石,經縣境,流稍緩,可容桴,亦流入資水。
梅子口寨,縣西五里。宋太平興國中置。又七星寨,在縣東南七十里,亦宋置。熙寧年,改爲七星鎮。縣東北九十里爲首溪寨,熙寧六年廢。元年,置博易場。又西北百二十里爲白沙渡寨,西南九十里爲遊浮寨。所謂五寨也。《宋志》:「五代時梅山蠻獠爲邊患,太宗討平之,因立五寨以爲防禦。○龍塘寨,在縣西南。《志》云:「宋時茶法甚嚴,縣境伊溪、資江濱皆產茶,民趨利攘竊,遂嘯聚爲亂,因議於資江、龍塘建寨,命將統兵戍守,民賴以安。
附見
長沙衛,在府城內東北。洪武三十年,自城北移建於此。今亦置長沙衛。

茶陵州[编辑]

茶陵州,府南四百八十里。東至江西吉安府四百三十里,東南至衡州府桂陽州三百里,西至衡州府三百一十五里。

春秋時楚地。漢屬長沙國。後漢屬長沙郡。三國吳屬湘東郡。晉、宋以後因之。隋屬衡州。唐初,屬南雲州。貞觀年,還屬衡州。五代晉時,馬氏改屬潭州。宋復屬衡州。紹興年,升爲茶陵軍,後爲縣。元至元十年,升爲州。明初,降爲縣,改屬長沙府。成化十年,復升爲州編户五十里。今因之。
州右翼廬陵,左蔽衡嶽,山川綿亘,民物阜繁,於衡、湘之間,稱爲奧區。陳光大初,以華皎據湘州,遣吳明徹等帥舟師進討,分遣別將楊文通等,從安成步道出茶陵安成,見江西安福縣。既而華皎引軍越巴陵,與明徹等相持,文通等遂由嶺路襲湘州,盡獲其所留軍士家屬,皎因喪敗。蓋茶陵者,湘州之後户也。
茶陵廢縣,即今州治。漢置縣,以在茶山之陰而名。武帝封長沙定王子爲侯邑。後漢仍曰茶陵縣。三國吳屬湘東郡。晉以後皆如故。隋省入湘潭縣。唐武德年,復置茶陵縣,屬南雲州。貞觀初,廢入攸縣。聖曆年,復析置茶陵縣,屬衡州。五代晉時,馬希範改屬潭州。宋仍屬衡州,尋升縣爲軍。元又改爲州,皆不置縣。《城邑考》:「州城,宋紹定中築,元末圮。明洪武中,因舊址增築。正統中及萬歷初,皆嘗修治。周八里,有門五。
古茶王城,《城塚記》:「在州東五十里。漢元朔中,節侯所築,蓋即茶陵節侯也。又故縣城,在今州北八里。宋祥符中,縣令鄧宜築。紹定中,縣令劉子邁改築今城,鑄鐵犀於江岸,殺水勢而城之,即今州城也。
雲陽山,州西十五里。有七十一峰,其大者,紫薇、偃霞、石柱、白蓮、隱形、正陽、石耳,凡七峰,其餘岩洞泉石皆奇勝。舊《志》云:「茶山高千五百丈,周回百四十里,茶水發源山北,流隴下十里,合白鹿泉水,以入於洣。《史記》:「炎帝葬於茶山之野。茶山,即云陽山。以陵谷間多生茶茗,故名也。州南百里有白鹿原,相傳即炎帝葬處。又排山,在州西三十里,橫亘若排,上多白堊。又西二十里有丫尖山,亦曰鴉尖嶺,兩峰並峙,上銳下方,接攸縣界。
青臺山,州南五十里。卓立於雲,喬柯鬱然,上有龍湫。又百丈山,在州東南五十里,山高百丈,有龍潭,深不可測。《志》云:「州東六十里有太和山,高峻,頂有泉。又東二十里曰登阜山,拔出衆山,日出則先射其頂。○仙女嶺,在州東南四十里,高險,有仙女泉。元末土人避兵於此。
洣江,在州西北。源出衡州府酃縣洣泉,合雲秋、沔渡二水,北流數十里,入州境,又西入攸縣界,合於攸水。《漢志》茶陵有泥水,西入湘,行七百里,即此水也。又東江,在州西南一里,源出州東八十里皇雩諸山,會衆水流經此,下流入洣江。嘉靖間,山水決溢,大有衝囓城垣之患。
顏江,出州南青臺山,北流四十里,合洣水。又洮江,出酃縣界沔渡水,北流八十里達洣。又漚江,出百丈山,西流四十里,亦達洣。又有沙江,出縣南三蛟泉,西流三十里,達洣。又脂水,出縣東南七十里之利山,西流十里,合背江。又背江,出縣東太和山,西流二十里,合腰陂水,亦達於洣江。又茶水,出州西北雲陽山,下流亦達洣江。○龍化湖,在州西南十里。三國吳時,有赤白龍見此,漂蕩成湖。今溢涸不時。
梘渡口,鎮縣東八十里。有巡司戍守。《志》云:「州境有花石、虎背、嚴河、古城、老虎、白石、高水、仙女、會仙、磨石等十寨,俱元末州民避兵處。
附見
茶陵衛,在州治西。洪武初置,今亦置茶陵衛。

常德府[编辑]

常德府,東至岳州府四百五十里,東南至長沙府四百里,西至辰州府四百六十里,北至岳州府澧州一百八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一千五十里,至江南江寧府二千七百六十五里,至京師六千二百一十里。

禹貢》荊州之域。春秋戰國時屬楚。秦置黔中郡,漢爲武陵郡治索縣。後漢因之改治臨沅縣。建安中,屬蜀,尋屬吳。晉亦曰武陵郡。宋、齊仍舊。梁置武州。陳改沅州,而武陵郡如故。《陳本紀》:「天嘉年,分郢州之武陵、荊州之天門、義陽、南平四郡置武州,治武陵。太建年,改武州爲沅州。隋平陳,廢郡,改爲朗州治武陵縣。大業初,復改州爲武陵郡。唐仍曰朗州。天寶初,曰武陵郡。乾元初,復爲朗州乾寧年,置武貞軍節度。光化年,更曰武平。《志》云:「光化初,置武正軍。悞也。詳州域形勢。五代梁初,屬於馬氏,曰永順軍《五代史》亦作武順軍。後唐時,曰武平軍因唐舊也。宋仍爲朗州。大中祥符年,改曰鼎州沅江下流曰鼎江,州因以名,亦曰武陵郡。政和年,升爲常德軍節度。紹興年,置荊湖北路安撫使治此,領鼎、澧、辰、沅、靖五州。三十二年罷。乾道初,升爲常德府以孝宗潛邸也。《通志》云:「宋升鼎州爲永安軍,又改靖康軍,後改常德軍。今正史不載。元曰常德路。明初,復爲常德府,領縣四。今因之。
府左包洞庭之險,右控五溪之要,楚之黔中地也。秦惠王時,欲楚黔中地,以武關外易之。昭王年,留楚懷王於咸陽,要以割巫、黔中之郡。三十年,使司馬錯發隴西兵,因蜀攻楚黔中,破之。黔中拔而楚益衰。蓋黔中者,密邇荊渚,得之則伺楚於肘腋間,故蘇秦曰:「秦一軍出武關,一軍出黔中,則鄢、郢動,而秦人於全楚時,早以黔中爲意也。秦得黔中,則旁懾溪蠻,南通嶺嶠,從此利盡南海矣。漢置武陵郡,以填壓巴黔。後漢陽嘉中,移荊州治此。蓋荊州之治亂,視羣蠻之順逆,故統理急焉。三國初,先主伐吳,使馬良自佷山通武陵佷山,見夷陵州長陽縣,結五溪諸蠻。陳光大初,華皎據湘州,以武州居其心腹,急攻之,不克。隋唐以來,皆爲湖北襟要。雷彥恭據有朗州,侵軼鄰境,兵鋒四出。馬氏並之,益爲雄鎮。馬希萼阻兵於此,卒殘潭州。及唐人入湖南,劉言等猶據州自固。唐主召言入都,其黨王逵曰:「武陵負江湖之險,帶甲數万,安能拱手受制於人?遂與周行逢等分道進攻潭州,克之,復收馬氏故地。王氏曰:「朗州北屏荊渚,南臨長沙,實爲要會。今自巴陵而西,江陵而南,取道辰、沅,指揮滇、黔者,郡其攬轡之初也由江陵陸道而西南,則澧州爲必出之道。由巴陵水道而西南,則洞庭爲必涉之津。又公安縣有孫黃驛,兩京陸路由常德以達雲、貴者,此又爲會合之所。一從江陵而南,一從巴陵而西,皆自澧州達於常德云。然則常德不特荊、湖之唇齒,即滇、黔之喉嗌也歟!

武陵縣,附郭。本漢武陵郡之臨沅縣。後漢爲武陵郡治。晉以後因之。梁爲武州治。陳爲沅州治。隋改置武陵縣,朗州治焉。唐、宋以來,州郡皆治此。今編户四十五里。

臨沅城,在府治東。一名張若城。《地記》:「秦昭王三年,使白起伐楚,起定黔中,留其將張若守之,若因築此城,以拒楚。後漢建武中,梁松伐蠻,修張若城,自義陵移武陵郡治焉,即臨沅縣也。三國吳潘取武陵,以郡城大難固,又築障城,移郡居之。《志》云:「城西又有司馬錯城,與張若城相距二里,秦使錯與張若伐楚黔中,相對各築一壘,以扼五溪咽喉。後漢馬援亦嘗修築。隋時嘗改營朗州城,後廢。《城邑考》:「郡城,元時嘗營土城。明初龍鳳年,因舊城修築。洪武年,以磚石。永樂十年,復增修之。正統、正德及嘉靖中,復相繼修葺。有門六,城周九里有奇。
漢壽城,府東四十里。本漢之索縣,武陵郡治焉。後漢陽嘉年,更名漢壽,荊州治此。三國吳改曰吳壽。晉復舊,仍屬武陵郡。宋、齊因之。隋省入武陵縣。今爲漢壽鄉。《志》云:「漢壽鄉,在縣北八十里。又空籠城,在府東北八十里,俗傳常德舊城也。
善德山,府東南十五里。本名德山。《道書》以爲第五十三福地。枉水出焉,亦曰枉山。隋刺史樊子蓋以善卷隱此,改曰善德山。上有乾明寺,寺中有白龍井,寺後有孤峰,岡巒下瞰,當江流之衝。宋宣撫使韓宣以常德城守不固,築城於其上,謂之南城。今亦曰望城坡。○梁山,在府北三十里,舊名陽山。後漢初,梁松討五溪蠻嘗經此,因名。山側有石如門,出風,亦曰風門山。其相近有大龍山,以山勢蜿蜒而名。又北六十里有龍巖山,洞壑皆奇勝。
武山,府西二十五里,一名河γ山,又名太和山。山畔有瓠石,水出其下,謂之武陵溪。又西五里曰高吾山,一名西山,武陵溪於山下流入沅江。其右有鹿山,極幽勝。○霞山,在府南百里。《志》云:「舊有淘金場,今廢。
沅水,在城南。源出四川遵義府,流經辰州府界,入府境,自桃源縣南東流至此,又東至龍陽縣北,而注於洞庭湖。唐貞元十年,朗州江溢,即沅水也。五代梁開平年,雷彥恭據朗州,爲楚將秦彥暉所攻,引沅江環城以自守,彥暉遣礻卑將自水竇入城攻之,彥恭潰走,遂取朗州。《水利考》:「郡當沅江下流,古多水患。蕭齊永明十年,沅水暴漲,浸城五尺,自是潰溢無時。後唐同光初,馬氏於城東南及西南二隅俱築石櫃,以障城垣。宋淳熙十年,大水沒城一丈五尺,漂民廬舍。元延年,復於城南築水櫃一,以殺水勢。明嘉靖初大水,堤防多壞。十年,沅江漲,幾破城垣。三十年,諸堤盡決。自是歲嘗修塞,民始有寧宇。今槐花堤在城西清平門外,花貓堤在城東朝陽門外,皆臨沅江。又有柳堤,自城東門外通北門。城西十五里曰南湖堤,又西十里曰趙家堤,城東十五里有東田堤,又東五里曰長江堤,春夏水漲常與江通。城東三十里有屠家、皂角二堤,九十里有宿郎堰堤,周九十七里有奇,以捍湖障江。又有上下二水朅,以便蓄洩。皆境內堤防要害也。餘詳大川沅江。
朗水,府南八十里。自辰州府流入,東北流注於沅水,謂之朗口。五代梁初,荊南、湖南共攻澧,朗帥雷彥恭、淮南將泠業帥水師來救,自平江進至朗口,爲楚將許德勳所敗。或曰今府東四十里有小江口,東南去龍陽縣亦四十里當即朗江口。平江,即岳州府平江縣也。
漸水,府東北十五里。源出九溪衛,經永順宣慰司境,會盤塘、柳葉、牛渚、馬頭諸湖水,入於沅江。許慎以爲九江之一也。盤塘諸湖,皆在府西北。《志》云:「縣西七里有白蟒湖,俗名白馬湖。又有馬頸湖,在縣東北百二十里。○枉水,在府南一里,源出善德山白龍井,西流至城南入沅水,一名蒼溪,又謂之枉渚。《楚辭》:「朝發枉渚。是也。《水經注》:「沅水東歷小灣,謂之枉渚。又便河,在縣北一里,元人所開,南通沅江。又武陵溪,在府西三十里,一名德聖泉,源出武山,流入沅水。
永泰渠,在府北。唐光宅中,刺史胡處立所開通漕。府西二十七里有北塔堰。開元二十年,刺史李增修,接古磚陂,由黃土堰注白馬湖,分入城隍,達永泰渠,溉田千餘頃,郡民謂之潤禾堰。又考功堰,在府東北八十九里,本漢時樊陂,唐長慶年,考功員外郎李翱出刺郡,重開,溉田千一百頃。又右史堰,亦在府東北,本名後鄉渠,又名石英渠。唐長慶年,起居舍人溫造刺郡,增修後鄉渠,經九十七里,溉田二千頃。時美其功,各以官名堰。
津石陂,城北百九十里。唐聖歷初,武陵令崔嗣業所開,後溫造又增修之,溉田九百餘頃。又崔陂,在府東北八十里,本名放鶴陂,後堙塞,崔嗣業復開之,因名。又槎陂,在府東北三十五里,亦嗣業所開,後廢。大歷年,刺史韋夏卿復治槎陂,溉田六百頃,今皆堙塞。○九潭,在府東四十里。《志》云:「龍陽縣西三十里有崇神潭,即九潭也。其在武陵境內者,凡二潭。今有九潭河泊所,置於府東三里。
社木寨,府東三十里。宋爲戍守處。紹興年,楊太寇鼎州,破社木寨,即此。又《宋志》郡有白磚、黃石二寨,元豐三年廢。○岡市,在府西北二百里。《志》云:「府西北有岡市、蔡家堰、盤塘、麻溪諸處,介於澧州之石門、慈利二縣間,通永順蠻,路小而僻,向無關隘,防守最切。
大龍驛,府北六十里。《志》云:「府北二里舊有和豐驛,東南一里有府河驛,府西南三十一里又有新店遞運所。○麻河渡,在府北百二十里,又北至安鄉縣四十餘里。又有康家渡,在府東三十里,路達龍陽縣。
桃源縣,府西八十里。西南至辰州府三百七十里,北至澧州慈利縣二百十里。漢臨沅縣地。後漢爲沅南縣地,仍屬武陵郡。晉以後因之。隋唐爲武陵縣地。宋乾德中,析置桃源縣,以桃花源名,仍屬朗州。元元貞初,升爲州。明洪武年,復爲縣。未有城,編户三十一里。
沅南城,縣西南百二十里。後漢建武二十年,置沅南縣,屬武陵郡。縣在沅水之陰,因名。《志》云:「其城即馬援討五溪蠻時所築也。建武二十年,援徵五溪蠻,破蠻兵於臨鄉,因築此城。明年,於臨鄉置沅南縣,屬武陵郡。自晉及陳皆曰沅南縣。隋省入武陵縣。《志》云:「縣東北二十五里有採菱城,相傳楚平王曾採菱於此。
壺頭山,在縣西二百里。山高險,沅水經其下,湍石齒齒,一夫守之,千人莫過。後漢建武二十年,馬援討武陵蠻,軍次下雋。有兩道可入,從壺頭則路近而水險,從充則塗坦而運遠。中郎將耿舒欲從充道,援以爲棄日費糧,不如進壺頭,扼其咽喉,充賊自破。遂進營壺頭,賊乘高守險,水疾船不得上,會暑,士卒多疫,援亦中病,穿岸爲室,以避炎氣。援遂卒。今山有石窟,相傳即援所穿者。《水經注》:「胡頭山高百里,廣圓三百里,山下水際有新息侯停車處。山徑曲多險,其中紆折千灘。劉氏曰:「壺頭爲荊南之外藩,鼎、澧之要口,戍守所當先也。充,見澧州慈利縣。○穿石山,在縣西百五十里,相傳馬援嘗於此穿石竅以避暑。今可通水,春夏泛溢,則江水自中過。又安陽山,在縣西百二十里,高萬丈,雲氣開合,可佔晴雨。
桃源山,縣南二十里。高五里,周三十二里。西南有桃源洞,一名秦人洞,即白馬洞也。《道書》以爲第三十五洞天。沅江經此,曰白馬江,亦謂之桃川江。又綠蘿山,在縣南十五里,《道書》以爲第四十二福地。下有潭,沅江經此,曰綠蘿江。《志》云:「縣南二百五十里,有牯牛山,與安化縣接界,怡望溪出焉,北流經縣南五十里,又北入沅江。○靈巖山,在縣北七十里,有五洞相連。又縣北八十里有方山,山勢嵯峨,頂有石洞,可容數百人。
沅江,縣東南二十五里。自辰州府沅陵縣合辰、溆諸水流入境,經壺頭山下,又東流過桃源、綠蘿諸山下,而入武陵縣界。《志》云:「縣西百二十里有大敷溪,自辰州府流入界,注於沅水。又縣南百里有小敷溪,源出縣南百餘里丫柱山,亦入於沅江。又延溪,在縣東五里,亦流入沅江。
蘇溪,縣北百里。南流二十里謂之善溪,相傳以善卷所遊而名。流經花岩、白陽、呂真諸港,入沅江。又黃石溪,在縣北百二十里,出香山村,下流合蘇溪,入沅江。○鄒溪,在縣東四十里,源出縣東北水田村,流入沅江,商賈輻輳處也。又沉香溪,在縣西南五十里,源出安化縣境,北流入沅江。
高都鎮,縣西南百二十里,有巡司戍守。又白馬渡巡司,在縣西南十里。《宋志》:「縣有桃源、陽口、白崖三寨。熙寧七年廢。《志》云:「縣西北二十里有高都驛,縣西二里有桃源驛,縣西南七十里有鄭家驛,又西南七十里有新店驛,縣東二十五里又有淥羅驛。○麻溪鎮,在縣西北。又縣北有蘇溪鎮,元俱置巡司於此。今廢。

龍陽縣,府東南八十里。南至長沙府益陽縣百里,東北至岳州府華容縣二百四十里。本漢武陵郡索縣地。後漢爲漢壽縣地。三國吳析置龍陽縣,屬武陵郡。晉、宋以後因之。隋屬朗州。唐仍舊。宋大觀中,改曰辰陽縣。紹興年,復故。元元貞初,升爲龍陽州。明洪武年,復爲縣。土城周五里有奇,編户二十九里。

軍山,縣東八十里。三國吳將潘攻武陵都尉樊時屯兵於此,因名。又團山,在縣東百六十里洞庭湖中。《志》云:「縣南六十里有金牛山,峰巒秀出,岩洞甚勝。○龍陽山,在縣西南八十里,舊名橫山。唐天寶中,改今名。又滄山,在縣西九十里。其相接者又有浪山,下各有水相合,入沅江,謂之滄浪水。又良山,在縣西南七十里,良水出焉,流合沅水。
沅江,在縣城北。自武陵縣流經此,下流入沅江縣界,注於洞庭,亦名龍陽江。唐永貞初,武陵龍陽江漲,流萬餘家,即此。又名鼎江。《志》云:「縣東北百二十里有鼎口水,昔時有神鼎出其間,因名。蓋即澧水下流合沅處也。宋紹興年,王討楊太於鼎江,敗沒。太乘大水攻破鼎州之社木寨。《水利考》:「縣北濱沅江,恃堤爲固。城北有大圍堤,周三萬五千八百餘丈。上接辰、沅諸溪洞水,下濱洞庭、大湖,闔縣秋糧一萬有奇,此居其半。內有水朅五座,曰車輪、曰孔家、曰沽湖、曰伍家、曰姚家,以洩積聚之流。正統以後,屢加修築。其洪沙灣諸處,當湖北委流,堤防尤切。又李八堤,在縣北二十五里,有水二朅二座。南港障堤,在縣北四十里,有水朅三座。保安障堤,在縣北五十里,有水朅一座。其在縣西一里者,又有河洪堤;又二里,曰褄門堤;又二里,曰新堤。其在縣城東南半里者,曰南城堤;又五里,曰股堤。其在縣東十五里者,曰肅公大堤,曰灰步堤,堤有范陽朅一座。縣西二十五里,又有小泛洲堤,內有業塘,朅二座;西四十里又有大泛洲堤,內有江西、金釵等朅四座,皆堤防切要,隨時修築,以護民田。
洞庭湖,縣東百六十里,跨沅江縣界。《志》云:「洞庭方九百里,龍陽、沅江,西南一隅耳。《防險說》:「郡濱洞庭,盜賊出沒。明初立洪沾、沅江、明山三哨,分軍防守。大約自郡東德山潭,歷龍陽天心、小河,抵沅江哨。又自沅江之鄒家窖,南抵長沙,歷洞庭夾而至洪沾哨。又自洪沾越南石潭而至明山哨,凡小江、武口、鼎港、古樓諸巡司胥隸焉。議者以縣東北百二十里之洞庭夾爲盜賊淵藪,隆慶初,復增設水軍戍守洪沾、明山諸處云。
赤沙湖,縣東南三十里。接沅江縣界,東通洞庭。五代漢乾年,馬希萼自朗州將水軍攻其弟希廣於潭州,軍敗,自赤沙湖遁還,即此。或謂之蠡湖,雲范蠡嘗遊此。又謂之赤鼻湖。○太白湖,在縣東八十里,東北入洞庭,西南繞安樂湖,達接港口入沅江。《志》云:「安樂湖,在縣東南八十里,東北會沅江縣之天心湖。
泛洲,縣西五十里,長二十里。《志》云:「吳丹陽太守李衡種橘其上,因名橘洲。今有民居數百家,而橘不存。《水經注》沅水經龍陽泛洲,亦謂之柑洲,亦謂之橘洲。○湄洲,在縣西十里,亦曰眉洲,以突起中流,狀若蛾眉也。五代漢末,楚王希廣遣其將劉彥滔將水軍攻朗州,朗兵逆戰於湄洲,彥滔敗還,即此。
黃城寨,在縣東南。《宋志》:「紹興年,移縣治黃城寨,三年,復舊。是也。又縣境舊有堡十四:「曰橫山、曰黃港、曰龍渡、曰鳳橋、曰羅平、曰黃公、曰梅溪、曰城陂、曰周灣、曰陶堤、曰武坪、曰純陽、曰濠洲、曰美勝,又有礙溪、花岩等堡,俱宋置,今廢。
小江鎮,縣西北四十里。澧江枝流爲鼎水,此即鼎水入沅處,亦曰小港,有小港巡司。又縣東北二十里有鼎口鎮,亦設巡司戍守。或云鼎口即澧水分流合沅之口。又東五十里接洞庭湖,其地名洪沾洲,亦曰洪沾口,自巴陵至常德渡洞庭湖,此爲必經之地,有洪沾哨兵巡戍。○河池驛,在縣北一里。又武口驛,在縣東北百二十里。

沅江縣,府東南二百三十里。東至長沙府湘陰縣百十里,東北至岳州府二百二十里,北至岳州府華容縣二百四十里。漢益陽及下雋縣地。梁置喬江縣,又改曰藥山,並置藥山郡。隋平陳,郡廢,改縣曰安樂。開皇十年,又改曰沅江縣,屬岳州。唐因之。乾寧中,改曰橋江縣。五代初,還屬朗州,又改曰沅江縣。宋因之。乾道中,改屬岳州,尋復舊。元屬常德路。明洪武十年,併入龍陽縣。十年,復置。編户五里。

重華城,在縣東南。《通典》:「縣有重華城,亦謂之虞舜古城。梁因置重華縣,屬藥山郡。隋廢。○劉公城,《志》云:「在縣西三里。漢昭烈嘗徇武陵、長沙、零陵、桂陽四郡,立城於此。元置齊湖巡司。明初廢。又縣東南六十里有故關州,俗傳關羽屯兵處。
赤山,縣東北五十里洞庭湖邊。唐天寶中,改名曰蠡山,以下有范蠡湖。亦曰赤山嶺。
沅江,縣西南里許。《志》云:「沅水傍湖分派,逆行數十里,北會鼎水,入洞庭湖。鼎水,即澧江也,西北自澧州安鄉縣流入界。又南爲資水,自長沙府益陽縣東北流入界。俱注於洞庭湖。又有赤江,在縣東一里,即沅江諸水下流也。兩旁岸赤,因名。《志》云:「縣城東有沅江湖河泊所。
洞庭湖,在縣東北。《志》云:「縣南一里有石溪湖,縣西三十里有龍池湖,西北四十里有天心湖,縣東二十里又有鶴湖,皆流匯於洞庭。○龍硤港,在縣南三十里,與益陽縣接界,亦流通洞庭湖。
白沙渡,縣北三十里,道出華容縣。又有明山、沅江二哨,在縣境內。縣濱湖設此,以防盜賊之侵軼,與龍陽縣之洪沾口稱爲三哨云。
橫龍橋,縣西十八里。或以爲橫橋也。隋開皇九年平陳,故湘州刺史岳陽王叔慎復據州舉兵,武州刺史鄔居業將兵助之。隋將薛冑平叔慎,行軍總管劉仁恩擊居業於橫橋,擒之。即此處。
附見
常德衛,府治西北。洪武初建,轄左、右、中千户所。今亦置常德衛。

衡州府[编辑]

衡州府,東至江西吉安府八百七十里,東北至江西袁州府七百五十里,南至廣東連州六百五十里,西南至永州府三百五十里,西至寶慶府二百五十里,北至長沙府四百五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千三百里,至江南江寧府三千二百十五里,至京師六千六百六十里。

《禹貢》荊州之域。春秋以來屬楚。秦屬長沙郡。漢初屬長沙國,又分屬桂陽郡。後漢因之。三國吳太平年,分長沙爲衡陽、湘東二郡。晉因之。劉宋爲衡陽國及湘東郡。齊仍改衡陽爲郡。晉衡陽郡治湘南,湘東郡治酃。宋衡陽郡治湘西,湘東郡治陽。齊因之。《水經注》曰:「吳湘東郡本治湘水之東,後乃徙治酃也。梁、陳因之。隋平陳,改置衡州。《隋志》:「梁置衡州於含荶,又置東衡州於始興。隋平陳,始以衡陽置衡州,而改含荶爲荶州,始興爲廣州。蓋梁時東西衡州皆不在今郡境也。大業初,復改州爲衡山郡。唐仍曰衡州。天寶初,亦曰衡山郡。乾元初,復故後嘗置湖南觀察使於此。五代時,屬楚,後屬湖南。宋仍曰衡州亦曰衡陽郡。元爲衡州路,置湖南宣慰司,尋罷。明洪武年,改爲衡州府,領州一、縣八。今仍舊。
府襟帶荊、湖,控引交、廣,衡山蟠其後,瀟湘繞其前,湖右奧區也。且自嶺而北,取道湖南者,必以衡州爲衝要。由宜春而取道粵西,衡州又其要膂也。南服有事,綢繆可不蚤歟?

衡陽縣,附郭。漢承陽、酃二縣地,屬長沙國。三國吳析二縣地,置臨縣,屬衡陽郡。晉屬湘東郡。宋、齊因之,爲湘東郡治。隋廢郡,改縣曰衡陽,爲衡州治。唐初,復曰臨縣。開元二年,又改爲衡陽縣。今編户五十一里。

酃縣城,府東十二里。漢酃縣故城也。三國吳太平年,分長沙東部都尉置湘東郡,治酃縣。晉初因之。太元二年,省入臨。《城邑考》:「郡舊無城,五代周顯德中,嘗編竹爲柵。宋咸平紹興間,版築未就,毀於兵燹。元景定中,又嘗營築。明初,因舊址增修,三面以江爲塹,西北一帶則鑿濠爲固。宣德、正德以後,屢經修築。爲門七,周七里有奇。
承陽城,府西百七十里。漢縣。後漢曰陽,屬零陵郡。三國吳改屬衡陽郡。晉因之。太元中省,其故城亦曰城。梁末,王琳自廣州援江陵,由小桂至城,是也。小桂,見廣東連州。○鍾武城,在府西八十里。漢置縣,屬零陵郡。後漢永建年,改爲重安縣。初平中,賊區星嘗據此,孫堅爲長沙太守,討平之。三國吳屬衡陽郡。晉、宋以後因之。隋省入衡陽縣。唐初,蕭銑復置重安縣。武德年,縣屬衡州。七年省。又新城廢縣,在府東百二十里,陳析臨縣置。隋省入衡陽縣。唐初復置新城縣,屬衡州。武德七年廢。《志》云:「府西百四十里有黃楊廢縣。或以爲蕭樑時所置,未詳。
清泉山,府東四十里。山有清泉,灌田數千頃。又界浦山,在府東二百里,以在耒陽縣界,上接浦口,故名。○大雲山,在府西八十里,跨衡陽、祁陽二縣界,雲霧嘗蒙其上。又雨母山,在縣西二十里,一名云阜山,鼓江水出焉,流會水。又石鼓山,在府東北三里,據湘之會,岩洞甚勝。舊《經》云:「石鼓鳴則有兵革。
岣嶁峰,府北五十二里。衡山主峰也。故衡山亦兼岣嶁之名。《湘水記》:「衡山南有岣嶁峰,東西七十里,南北三十里,高千五百丈,相傳禹得金簡玉書於此。《道書》所謂岣嶁洞天也。其北麓去衡山縣亦五十里。○回雁峰,在府城南。相傳雁至衡陽不過,遇春而回。或曰峰勢如雁之回也。南嶽諸峰,回雁爲首。傍有華靈峰,俗傳華陀嘗隱此。《志》云:「七十二峰在衡陽境內者凡七,曰岣嶁、回雁、碧雲、華靈、白石、仙上、九嶺。是也。
分水岡,府北百十三里。與長沙府湘鄉縣分水處。又府東有黃巢嶺。崇禎十年,臨武藍山羣賊攻衡陽,自焦源河聯舟蔽江,踞黃巢嶺,官軍擊破之,又追敗之於白臘橋。焦源,見常寧縣。白臘橋,在府南三里。
湘水,在城東。自永州府祁陽縣流入府境,經常寧縣西北,又東流至府城南,折而東北,會於水,又北流經衡山縣界,達於長沙府湘潭縣境。詳見大川湘水。
水,在城北。源出寶慶府東界耶薑山,東北流入境,會清揚水,又東流經府城北,會於湘水。《衡州志》:「吳立臨縣,以俯臨水,其氣如而名。水東注於湘,謂之口。,亦作承,《志》云:「府西南七十里有白塘河水,西北百十里有演陂橋水,俱流會水。又有柿江水、清揚水及潭邪水,俱出雨母山,東流入。又有梁江水,出寶慶府邵陽縣界,北流三百里,會水。
耒水,在府城東北。源出郴州桂陽縣之耒山,西北流經耒陽縣流入界,注於湘水,謂之耒口。《志》云:「縣西三十里有梅浦水,南流會耒水入湘水。又上潢水,在府北,源出岣嶁峰,屈曲流六十里。又有下潢水,在府北。俱流入水。又有斜陂水,源出府東三十里石窟山,北流百二十里,會湘水。
酃湖,城東二十里。湖水周三里,深八尺,湛然綠色,取水釀酒,極甘美。晉武帝平吳,薦酃酒於太廟。《吳都賦》:「飛輕觴而酌酃酒。是也。又宋文帝以酃酒餉魏太武於瓜步,蓋皆此水所釀云。又東湖,在府西六十五里,亦東通水。○客寄塘,在府西百里。《湘中記》:「塘周三十里,亦謂之略塘,水流合焉。
松柏市,府南百二十里,有巡司。又江東鎮,在府南湘江東岸,亦設巡司戍守。○臨驛,在府城北。又府北六十里有七里驛,府東南六十里有新塘驛。

衡山縣,府東北百五十里。東北至長沙府湘潭縣百五十里,東南至長沙府攸縣百五十里。漢湘南縣地,屬長沙國。三國吳析置衡陽縣,屬衡陽郡。晉惠帝改曰衡山,仍屬衡陽郡。宋、齊因之。梁爲衡陽郡治。陳爲衡陽國治。隋改屬潭州。唐初因之。神龍中,改屬衡州。五代晉天福年,復屬潭州,尋還屬衡州。宋淳化年,又改隸潭州。元仍屬衡州路。今城周二里有奇,編户二十一里。

衡山舊城,在縣西。《志》云:「隋大業年,徙縣治白馬峰下。唐神龍中,還舊治。後又以水患徙治白茅鎮。五代周廣順初,湖南亂,馬希崇篡立,爲武安留後,幽其兄希萼於衡山。既而衡山指揮使廖偃等共立希萼爲衡山王,以縣爲行府,斷湘江爲柵,尋入於南唐,即今縣也。○湘西城,在縣北。三國吳置縣,屬衡陽郡。晉因之。宋爲衡陽郡治。齊以後因之。隋省入衡山縣。
衡山,縣西北三十里。山周八百里,有七十二峰,其祝融、芙蓉、紫蓋、石、天柱等峰爲最著,皆在縣境,其餘參差羅列,得名者以數十計。蓋縣去衡山最近也。詳見名山衡嶽。
楊山,縣東南四十里。自衡嶽分脈,臨茶陵江,前有潭,極深,水上嘗有云氣。又靈山,在縣南七十里,山多楠木,有茶溪、安仁二河,環繞其前。○開雲嶺,在縣城西北。道經衡嶽者,路必出此。又弛馬嶺,在縣西北十里,道出湘鄉。山多苦竹,林深泥濘,馬力多弛,故名。又朱陵洞,在縣北四十餘里,《道書》以爲第三洞天也。有泉懸流,一名水簾洞。
湘江,縣東三里。自衡陽縣北流經此而入湘潭縣界。又龍隱江,在縣西二十五里,會衡山諸溪澗水,流合湘江。
茶陵江,縣東四十五里,即洣水也。自酃縣流入長沙府茶陵州界,又西北經攸縣界而入攸水,又西至縣境,流入湘江,謂之茶陵江口。《志》云:「茶陵江東有赤石、楓樹、楊林、獅子、橫道等灘,凡數十處。又江口有支港,曰苦竹港。○陰山港,在縣東百里,與攸縣接界。其下流入於攸水。舊《志》云:「縣東南有義塘江,亦西流注於湘江。又西溪,在縣西二里,東入湘水,或謂之鯫溪。唐中和初,鯫溪人周岳聚衆據衡州,即此。
岳津鎮,在縣城南。臨湘江,有巡司戍守。《志》云:「縣境有雷家埠、草市諸處,皆險要,舊俱設巡司。○黃華驛,在縣東五十五里。又縣西南四十五里有霞流驛。《湘州記》:「縣西北百二十里有銅柱,相傳吳蜀於此分界。又縣西有黃銀場,宋置,元廢。

耒陽縣,府東南百三十五里。東南至郴州永興縣九十里。秦置耒陽縣,屬長沙郡。漢屬桂陽郡,以縣在耒水之陽也。後漢因之。先主以龐統守耒陽令,即此。晉仍屬桂陽郡。宋、齊因之。梁改屬湘東郡。隋屬衡州,改縣曰陰。唐復曰耒陽縣,仍屬衡州。宋因之。元至元十年,升爲耒陽州,屬桂陽路。明洪武年,復爲耒陽縣,改今屬。城周三里有奇,編户三十八里。

耒陽廢城,縣東四十五里。《志》云:「陳移縣治山口,隋因之,改曰陰。唐武德中,復還舊治。又縣東有桂陽城,相傳後漢建武中,曾移郡治此。一云城在今縣治西。又縣北八十里有金州城,南北朝時僑置城也。
馬阜山,縣北二里。高大盤踞,亘二十餘里。又縣東四十里有虎踞山,岡巒秀麗,如屏障然。《志》云:「縣東北四十里有相公山,相傳諸葛武侯曾駐兵於此,因名。
侯計山,縣東七十五里。相傳諸葛武侯憩此計兵,一名侯憩山,盤亘深遠,有七十二峰。又山,在縣東南四十三里,山形獨秀,不與衆山相接。俗傳昔有白翔此,因名。陳移縣治於其下。又侯曇山,在府東南八十里。一名侯堂山,跨安仁縣界。○城岡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岡巒秀拔,上有二峰相峙,又有清溪水環其北麓。
耒水,在縣東十里。自郴州府境流入,經縣北,又西北入衡陽縣界。又有肥水,出侯計山,亦名溪水,下流合於耒水。《志》云:「縣東四十里有潯江水,自安仁縣界流入,亦流合於耒水。
羅渡鎮,縣西南五十里,有巡司戍守。又縣境有朱紫堡,《會典》:「舊有耒江驛,今革。

常寧縣,府西南百二十里。西至永州府祁陽縣百二十里,南至桂陽州百五十里。漢耒陽縣地。三國吳析置新寧縣,屬湘東郡。晉及宋、齊皆因之。梁改曰常寧。陳復舊。隋屬衡州。唐初因之。天寶初,改曰常寧縣,仍屬衡州。宋仍舊。元至元十年,升爲州,屬桂陽路。明初,復降爲縣,改今屬。城周不及四里,編户七里。

常寧舊城,縣西北三里。劉昫曰:「唐初縣治三洞。神龍年,移治麻洲。開元年,又移治宜江,疑即此城也。元末又移今治。○新平城,在縣南。三國吳析耒陽縣置新平縣,屬湘東郡。晉因之。劉宋省入新寧縣。
英頭山,縣南十里。山峰尖銳,因名。又四州山,在縣南六十里,疊嶠連雲,望見四州,因名。又塔山,在縣東南,山腰有白石七級,高七十餘丈,宜水出焉。○插花峰,在縣東三十五里,有八峰列戟,如簪花之狀。又古城峰,在縣南八里,上有古寨。
湘水,在縣西北。自祁陽縣流入境,東北流入衡陽縣界,縣境諸水皆流會焉。○舂陵水,在縣東,源出道州之舂陵山,東流經藍山縣界,又東北流經桂陽州北,又北至縣界,流注於湘水。
焦源江,縣東北六十里。源出藍山縣,北流入境,又東北會於湘水。又清溪江,在縣東五十里,流合焦源江入湘。○宜水,在縣東,源出塔山,亦曰宜溪,經縣東三十里,亦曰宜江。又東有樟水流合焉,俱北注湘水。又有吳水,在縣南,自永州府流入縣境。又潭水,在縣東,自桂陽州流入縣界。俱會宜水入湘。《志》云:「縣北有玄石水,亦流會宜水。
東江,在縣城東。源出縣南六十里天窗岩,北流入湘。《志》云:「縣南六十里有白水江,五十五里有竹頭江,三十里有大胜江、沙江,二十里有泉江。又縣東十里有浯江,二十里有青藍江,三十里有鎖石江及土陂江。又東南有黃沙江。下流俱合湘水。○湄水湖,在縣南五十里。又縣東三十里有小湖、筵湖,四十里有琉璃、石頭等湖,六十里有上蓬湖,俱引流入湘。
柏坊驛,縣北三十里。下有柏坊渡。又河洲驛,在縣西三十里。又《志》云:「縣境有黃茅、杉樹二堡。
安仁縣,府東二百里。東至長沙府茶陵州七十里,南至郴州永興縣百八十里。唐衡山縣之安仁鎮,屬潭州。五代唐清泰年,馬氏升爲安仁場,屬衡州。宋乾德年,升爲縣。咸平年,析衡陽、衡山二縣地益之,移治永安鎮,仍屬衡州。今城周三里,編户二十八里。
熊耳山,縣東南七十里。山高峻,狀如熊耳。有遠天湖,可容萬家。稍西有李朝洞,延袤數十里。又有大湖山,亦在縣南七十里。○楊梅峰,在縣西北十里。壁立數仞,絕頂有井。五代時,馬殷將歐陽於此立寨屯兵,以備南漢。宋沈通父子亦保鄣於此。元末,鄉人壘石爲門,中爲屋室,相率保此避寇。正德十年,苗賊犯境,鄉民亦多奔避於此得免。
小江水,在縣南。源出郴州北境,流經縣界,又北至衡山縣,合洣水入湘江。又永樂水,亦自郴州流入境,經縣城南,北流入衡山縣界,合義塘江,亦合洣水入湘。又浦陽江,在縣東南七十里,源出郴州興寧縣,北流至黃沙田,合永樂江。又排山江,在縣南五里,源出茶陵州,西流合永樂江。又油陂江,在縣西南三十里,其相近者又有宜陽江,俱流合於永樂江。
潭湖鎮,縣南七十里。又縣北三十里有安平鎮。俱有巡司戍守。○月嶺寨,在縣西三十里,嶺上寬平。正德中以寇警立寨於此,以爲保鄣。又西有相公山寨,相傳諸葛武侯屯兵處。又縣南五十里有曹婆山寨,山勢險,徑路深僻,舊有寨,今爲山寇窟穴。

酃縣,府東三百九十里。西北至長沙府茶陵州七十里,東至江西永寧縣九十里,南至郴州興寧縣百里。本唐茶陵縣地。宋嘉定年,析茶陵之霞陽、常平、安樂三鄉置縣洣水之陽,取古酃縣爲名,屬茶陵軍。元屬衡州路。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户十四里。

雲秋山,縣西四十五里。周八十里,高三千九百丈,雲氣慘淡,常若秋時。又萬陽山,在縣西南八十里,周三百里,上多古木怪石。又青臺山,在縣北十里,與茶陵州接界。○天河岩,在縣西南三十里,高峻爲一邑之鎮。
洣水,在縣東。舊有洣泉,洣水發源於此。宋時岸摧,泉遂罕見。今流合雲秋諸水,北流入茶陵州界。○雲秋水,在縣西四十里,經縣東折西北流,經茶陵州界,合於洣水。又沔渡江,在縣西南,源出萬陽山,流入茶陵州境,謂之洮江,亦合洣水。
桃源溪,縣西四十里。源出茶陵州雲陽山洞,流經此,北流合於雲秋水,爲桃源江口。
黃煙堡,在縣境。有衡州衛官兵戍守。
附見
衡州衛,府治西南。洪武五年置,轄千户等所。今亦置衡州衛。
常寧守禦千户所,在常寧縣治東。洪武二十八年置,隸屬衡州衛。

桂陽州[编辑]

桂陽州,府東南三百里。東至郴州二百里,南至廣東連州三百五十里,西至永州府四百里。

春秋時楚地。秦爲長沙郡地。漢爲桂陽郡地。後漢因之。晉、宋以後,皆屬桂陽郡。隋屬郴州。大業初,復屬桂陽郡。唐仍屬郴州,後又置桂陽監掌鑄錢。五代因之。宋初,亦曰桂陽監。紹興年,升爲軍。元曰桂陽路。明洪武初,改爲府。年,降爲州,以州治平陽縣省入編户六十三里,領縣二。今仍爲桂陽州,添置嘉禾縣,領縣三。
州翼帶湘江,連屬越嶠,山川奇勝,甲於湖南。經營楚、粵間,州亦襟要之地矣。
平陽廢縣,今州治。本漢郴縣地。晉以後因之。劉昫曰:「晉分郴縣置平陽縣及郡,陳廢。今晉、宋諸史皆不載也。隋仍爲郴縣地。唐初,蕭銑析置平陽縣。武德年,平銑,仍屬郴州。七年廢,八年復置。元和以後,置桂陽監於此。五代晉時縣省。宋天禧三年復置。紹興中,爲桂陽軍治。元桂陽路亦治此。明初省。《城邑考》:「古監城,宋乾德四年築。明洪武年,因舊址增修。天順中,爲寇所毀。成化年,以磚石,周三里有奇。
晉寧城,州北三十里。《志》云晉寧縣舊治此,恐悞。今詳見郴州興寧縣。又宮市城,在州北九十里。《志》云:「東晉置縣,尋廢。今正史不載。或曰五代時馬氏所置。
龍渡山,州南三十里。州之望山也。下有源泉,溉田甚博。一名神渡山。又金山,在州北一里,蜿蜒環繞,有如重城。州北七十里又有岩塘山,峻石岩,中深如塘。其相接者爲寧岡山,高峻,周圍爲桂陽水口,過此山即十八灘矣。○鹿頭山,在州東,山石似鹿,上有塔七層。
九鼎山,州西北七十里。高三里,周十里。宋時出銀、鉛,今廢。又大湊山,在州西八十里,舊出銀坑,淘者紛錯,商賈輻輳,因名。近爲土賊屯聚處。又毛壽山,在州西二十里,五代時亦出鉛,宋廢。州西北百三十里有潭流山,接常寧縣界,舊出鉛、銀、砂礦,今廢。又晉嶺山,在州南八十里,相傳晉時亦出銀、鉛、砂礦。《志》云:「桂陽州產銀。宋天禧年,置有九坑,曰大湊岡,曰大板源、龍圖、毛壽、九鼎、小白竹、水頭、石筍、大富,今皆廢。
石門山,州西六十里。有岩如門,巋水自藍山穿石門西注,舟筏皆經其下。又白竹山,在州西南二十里,下有獅子岩,通九疑。《志》云:「州西南有芙蓉山,峰巒奇峭,下有源泉。又藍山,在州西百里,跨臨武、藍山二縣界,薈蔚蒼翠,浮空如藍。
舂陵水,州北三十里。自藍山縣東北流入界,一名衡塘,亦曰鐘水,又名舂水。經寧岡山下,曰黃田灘水,俗所謂十八灘也。有流渡水,自岩塘山下流入焉,北入常寧縣界,注於湘。○巋水,在州西,自藍山縣流入界,一名舜水,經石門山下,又東至州西四十里爲桐梁水,東北合舂陵水。《志》云:「州西北有潭流水,出潭流山。又有沙溪水,在州西北二十五里。俱流合於舂陵水。
湖屯水,在州南。《志》云:「源出龍渡山之南,流經州東南五十里之湖屯市,因名湖屯水,折而東北流,經鹿頭山,又東南流入郴州境,合於郴水。
泗洲鎮,州北八十里。又州南六十里有牛橋鎮,俱有巡司。《志》云:「州東百里有魚黃洞,近江西大庾縣界。正德中,羣盜結聚於此,土兵破滅之。洞中田連阡陌,皆膏腴也。今居民耕種於此。又匹袍洞,亦在州東百里,接桂陽縣界,亦與江西連境。洞本上猶縣所轄。弘治中,賊黨負固於此。正德十年,官兵討平之。

臨武縣,州東南百二十里。東至郴州宜章縣八十里。漢置臨武縣,屬桂陽郡。後漢因之。晉以後皆仍舊。隋屬郴州。唐因之。如意年,改縣曰隆武。神龍初,復故。五代晉時,馬氏省入平陽縣。宋紹興年,復置,屬桂陽軍。元屬桂陽路。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户三十三里。

臨武城,縣東五十里。《九域志》:「漢縣治此。武溪水經治南,因名。俗名姥婆城。後遷今治。自嶺南達京洛,縣爲必經之道。
舜峰山,縣西北二里。舊名千仞山。上平而北垂,邑民避難,嘗據其頂,築柵拒守。又西山,在縣西二十里,爲邑望山,水源多出於此,一名水頭山。又縣東三十里爲東山,高與西山等,有八水出其下,一名八源嶺。○羅城山,在縣南三十里,山勢如城。又金城山,在縣東四十里,山高廣,舊時土人於上壘石爲城,以避寇。又華陰山,在縣西南三十里,跨藍山縣界,高秀如華嶽,因名。
金粟岩,縣西北二十里。石壁峭拔,下有溪流,合於武水。又龍巖,在縣北二十里,岩如覆鐘,有石峰數重,最幽勝。一名龍洞。
武水,在縣治南。源出西山下,地名鸕鶿石。經縣治前,轉而東南流,有赤水江及石江自縣北流合焉。水漸深可通舟,流經百里,入郴州宜章縣界,合於大小章水。一名武溪。
長江水,在縣東北。源出東山,北流入桂陽州境,合於舂陵水。又華陰水,在縣南,源出華陰山,分爲三岐:「一西北流,爲貝水,經縣西南,合於武水;一西流出藍山縣,合於舜水;一南流入廣東連州,合樂昌水。《志》云:「縣境諸水出西山者十之六,出東山者十之三,皆流合於武水。
石陂鎮,縣西北八十里,東接郴州界。一名兩路口,向設巡司於此。又水頭營在縣西二十里水頭山下,亦戍守處也。又縣境有赤土巡司,今革。太平營,在縣北官山後。又西北有走馬營,舊爲極寮營。正德中,議者以地非險要,遷於走馬坪,因名。又有雞頭營在縣南五里,又南有黃茶坪,又韭菜營在縣南三十里,皆有官兵戍守。
泗洲寨,縣西南七十里。又有芹寨、猴寨、牛寨諸處,皆在深箐疊嶺間,與藍山及郴州之宜章縣接境。崇禎十年,土賊嘯聚於此。又縣南有上馬墩,當郴州、宜章之通道,爲扼要之地。

藍山縣,州西南二百里。南至廣東連州二百五十里,西至道州寧遠縣百十里。漢置南平縣,屬桂陽郡。後漢以後因之。隋省入臨武縣。唐咸亨年,復置南平縣,屬郴州。天寶初,改爲藍山縣,因山爲名也。宋屬桂陽軍。元屬桂陽路。前朝洪武年,改屬郴州。年,仍改今屬。城周三里,編户二十八里。

南平城,縣東五里。漢縣治此。晉以後皆因之。隋廢。又有藍山故城,在縣北十五里。《志》云:「唐置縣於此,宋徙今治。
九疑山,縣西南五十里,山接寧遠縣界,詳見名山九疑。○黃蘗山,在縣南九十里,山出黃蘗,因名。與廣東連州接界。《水經注》云:「五嶺從東第三都龐嶺,在南平縣界。《一統志》云:「即此山也。又華陰山,在縣東南五十里,跨臨武縣界。宋慶曆年,桂陽蠻寇華陰峒,殺吏民。年,官軍復討蠻於華陰峒口,敗績,即此。
石柱山,縣北二十里。一名天柱山,岩洞甚勝。《志》云:「縣北六十里有藍岭,即藍山也,與桂陽州臨武縣相接。唐貞元中,郴州藍山崩,即此。○百疊嶺,在縣東二十里,以山嶺稠疊而名。又東樓峰,在縣南五十里,巋水經其下。
巋水,在縣南。一名舜水。源出九疑山,經東樓峰,東北流,合縣境諸水,入桂陽州界,會舂陵水。○藍水,縣北五十里,源出藍岭。又乾溪水,在縣北八十里,亦出藍岭,流合巋水。又縣東五十里有陰溪水,出華陰山。又華荊津水亦出焉。縣西二十里有蒙溪水,出九疑山。又縣北二十里有龍溪水,亦出九疑山。下流俱合於巋水。
大橋鎮,縣西四十里。又縣西二十里有張家陂鎮。俱有巡司。《志》云:「縣北四十里有乾溪巡司,又縣西一里有小山堡巡司,縣東二十五里有毛俊堡巡司。○高獠原寨,在縣南百里,其相近者又有紫獠原寨,皆崇山峻崖。崇禎十年,羣賊結聚於此,官軍討破之。
附見
桂陽守禦千户所,在州治東。洪武二年建,隸屬茶陵衛。
寧溪守禦千户所,在藍山縣西二十里。洪武三十年建,亦屬茶陵衛。今亦置寧溪所。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