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八十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八十一 湖廣七 永州府 寶慶府 辰州府 下一卷▶

永州府[编辑]

永州府,東至衡州府桂陽州四百里,南至廣西平樂府六百三十里,西南至廣西全州二百五十里,西北至寶慶府三百里,東北至衡州府三百五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一千八百二十里,至江南江寧府三千四百三十五里,至京師六千八百八十里。

《禹貢》荊州之域。春秋及戰國時爲楚南境。秦屬長沙郡。漢武帝元鼎六年析置零陵郡治零陵。後漢因之始治泉陵。晉仍曰零陵郡。劉宋爲零陵國。齊復舊。梁、陳因之。隋改置永州初置總管府,尋廢。大業初,復曰零陵郡。唐復置永州貞觀十七年併入道州。上元二年復析置。天寶初,亦曰零陵郡。乾元初,復故。宋因之亦曰零陵郡。元曰永州路。明初,改爲府,領州一、縣六。今仍曰永州府。
府列嶂擁其後,重江繞其前,聯粵西之形勝,壯荊土之屏藩,亦形要處也。黃巢亂嶺南,高駢謂宜守永州之險。潘美之平南漢也,由道州進克富州富州,今廣西富川縣。明初,楊璟克永州,乃南攻靜江今廣西桂林府。魏氏曰:「零陵雄郡,爲粵西門户。允矣。

零陵縣,附郭。漢置泉陵縣,屬零陵郡。武帝元朔四年封長沙定王子賢爲侯邑。元始五年泉陵侯劉慶上書,請安漢公行天子事,即賢後也。後漢爲零陵郡治。晉以後因之。隋改縣曰零陵,爲永州治。唐、宋因之。今編户二十八里。

泉陵城,府北二里。漢縣治此。隋改曰零陵縣,移今治。《城邑考》:「郡城,宋咸淳中創築。明洪武六年因舊城更拓之,東依列嶂,西臨瀟水,爲門七,周九里有奇。
應陽城,府西北百里。晉惠帝分祁陽縣地置應陽縣。宋以後因之。隋省入零陵縣。王隱曰:「應陽本泉陵之北部,東五里有鼻墟,即舜封象處矣。《水經注》:「應陽縣即應水爲名。應水東南經有鼻墟南,又東南注湘水。呂蒙城,在府北三里。後漢末,呂蒙收瀟湘,零陵太守郝普爲蜀城守,不下,蒙築城攻之,即此。
福田山,府東北五十里。崖壁峭絕,中有孤峰聳峙。宋置福田寨於此。熙寧六年廢。又石角山,在府東北五里,亦奇峭。《志》云:「郡治西有高山,山特峻聳。又城西二里瀟江滸有西山,其東北隅曰石城山。○嵛山,在府南二十里。以高秀逾衆山而名。又陰和山,在府東南八十里,接道州界。又府東百里有杉木嶺,亦接道州界,上多杉樹,隱蔽天日,因名。
馬鞍嶺,府東三十里。嶺路險峻,通寧遠縣界,猺洞聯絡,盜賊出沒之所也。又石門嶺,在府東八十里,上有雙石門,崛起如城壁,復有石如樓閣,羚羊往來其間。或曰即白芒嶺也。又鴉髻嶺,在府東南五十里,雙頂聳峙如鴉髻然,下臨深谷,路通道州。又黃蘗嶺,在府東南百二十里,連亘道州,有蘗洞。○鳴水嶺,在府南百十里,瀑布飛泉,聲聞數里,接全、道二州界。《志》云:「府西二百里有分水嶺,即湘、漓二水分流處。
澹山岩,府南二十五里。岩有二門,壁立萬仞,東南角有石竅,仰望洞然。相去三里曰暗岩,秉炬而入,中廣袤,可容萬人。○龍洞,在府西北六十里,唐末,里人唐世旻居此,團聚鄉兵,保固里閭處也。又西北百里有承平洞,林嶺深邃,相傳中有野人。
湘江,府西南十里。自廣西興安縣流入府界,東北流至湘口,瀟水會焉。內有古牆、巴州、冷水、七里等灘,亦謂之西江。明初,楊璟圍永州,造浮橋於西江,是也。
瀟水,在府西。源出寧遠縣九疑山,流至道州東北三江口,與江華縣之沱水、寧遠縣之舜源水合,又西北流至府城外,又北流至湘口,會於湘江。○永水,在府南九十里,源出府西南百里之永山,東北流入湘江,州以此名。又賢水,在府南二十里,源出澹山岩,亦流入於湘水。
愚溪,府西一里。源出府南百五里之鴉山,北流經此,東入瀟水。本名冉溪,唐柳宗元改今名。今有愚溪河泊所。又府東七十里有黃溪,府北九十里有高溪,柳宗元所謂永之勝也。
石馬潭,府北十五里湘水中。又鈷鉧潭,在西山西麓,冉溪所匯也。潭之西爲小丘,小丘之西爲小石潭,皆以宗元得名。○袁家渴,在瀟江滸朝陽岩東南。宗元云:「楚越之間,方言謂水之反流者爲渴。渴之西南爲石渠,渠之西北曰石澗云。
垂幔灘,在府西南。綿亘百里,枕湘江之岸,峭壁倚空,遙望如帷幔之狀。又石牌灘,在府北四十里,石皆片斷,連綴如牌筏然。又煙塘,在府東北百餘里,皆湘江所經也。《志》云:「府東十里有蒲州,枕瀟水旁。
湘口關,府北十里,瀟、湘二水合流處也。今爲湘口驛。《會典》有湘口水驛。又大橋關,在府北六十里。府西北又有黑石關,俱永州衛官兵戍守。○東鄉壘,在府西南。明初,楊璟圍永州,元廣西兵來援,駐東鄉,倚湘水列營,璟擊敗之,即此。
雷石鎮,府南六十里,當道州之瀧水口。唐置鎮於此。或曰今府南有龍虎關,爲戍守要地,即雷石鎮矣。又順化鎮,在府東六十里,五代時置鎮,宋改爲順化驛,今廢。又杉木鎮置於杉木嶺,鳴水鎮置於鳴水嶺,皆五代時置。○高溪市,在府北七十里,向有巡司戍守。隆慶四年改黃陽堡巡司。其相近者曰方瀲驛。皆濱湘江。
馳道,府東八十里。闊五丈餘,類今之河道。《史記》秦始皇命天下修馳道,以備遊幸。此其舊迹也。又府東八十里有硃砂坑,爲歷代採砂之處,今絕。

祁陽縣,府北百里。東至衡州府常寧縣百二十里。漢泉陵縣地。三國吳置祁陽縣,屬零陵郡。晉因之。宋泰始初,改屬湘東郡,五年復舊。齊、梁因之。隋併入零陵縣。唐武德四年復置。貞觀初省。四年仍置祁陽縣,屬永州。今城周六里有奇,編户十三里。

祁陽舊城,縣東北九十里。劉昫曰:「吳初置縣於此。隋廢。唐移於八臺。又永昌廢縣,在縣西八十里,三國吳析泉陵縣置,屬零陵郡。宋以後因之。隋省入零陵縣。
祁山,縣北十五里。山高峻,遠望如城壁,縣因以名。其北五里爲金華山,高數千仞,爲祁山華蓋。又北有東江石山,層岩疊嶂,稱爲奇勝。○烏符山,在縣北六十里,縣之望山也。元成宗時,湖南盜詹一仔作亂,左丞劉國傑討破之,降其餘衆,相要地爲三屯,衡曰清化,永曰烏符,武岡曰白蒼,選衆耕屯,使賊不得爲巢穴,境內寧息,即此烏符山也。
四望山,縣西南百二十里,高可望衡、邵、永、道四郡。元成宗時,盜詹一仔嘯聚四望山,久不能平,尋爲劉國傑所破,即此。○排城山,在縣西北七里,岩壁如城。又半天羅山,在縣西北二十里,下有羅口,路甚險要。縣西北九十里有石燕山,劉昫云:「石燕岡出石燕充貢,在祁陽縣西北百二十里。即此山也。
白鶴山,縣東北三十里。一名白鶴嶺。舊《經》云:「山南接九疑,北連衡嶽,數峰卓峙,巖壑幽深,郡境名山也。又萬羅山,在縣東七里,以萬山羅列而名。又長流山,在縣南十里。其相接者爲花山、白竹、雙童諸山,皆高聳環峙。縣東南三十里又有三臺山,三山連屬。
熊羆嶺,縣北三十里。巖壑深邃,相傳熊羆所居,一名黃羆嶺。又云頭嶺,在縣東五十里,以上凌雲漢而名。○棲真岩,在縣北三十里,上容千人,內一竅通明出泉,可灌田。又翠巖,在縣東二里,宋岳武穆嘗提兵經此。縣西十五里又有鐵板岩,前有鐵門,深二三里,後有洞水,常不竭。
湘水,縣東二十里。自零陵北流入界,經縣南洛溪,合衆流注之。又東北入衡州府常寧縣境,江濱多灘磧,其最著者爲縣東二十二里之三門灘。○祁水,在縣治北。源出寶慶府邵陽縣界,地名餘溪。東北流九十里經此,又東入湘水,一名小東江。又白水,在縣東六十里,出縣東南二百里白水山下,流入湘水。
浯溪,縣南五里。山溪諸水匯流於此,稱爲奇勝,流入湘江。唐元結自道州歸,愛其山川,遂家於此。今浯溪摩崖碑,結所撰《中興頌》也。又三江,在縣東七十里,西入湘水。《志》云:「縣東北有白河江,又有清江,流合白河江,同註湘水。
白水市,縣東六十里。又東四十里爲歸陽市,下臨歸陽渡,歸陽驛亦置於此。又江湘市,在縣北六十里。又北四十里爲永隆太平市。已上俱有巡司戍守。○三吾驛,在縣東十五里。縣東百里爲歸陽驛。《會典》:「縣有排山驛,嘉靖十七年以道州之瀟南驛移改於此。又大營廢驛,在縣北五十里,岳武穆嘗駐兵於此。今爲大營鋪。《志》云:「縣北二十里有樂山鎮,宋置寨於此。熙寧六年廢爲鎮。又雷壇,在縣西七里,其地山岩高數十丈,可容百餘人。洞南有石門,又南數十步,石岩通竅,泉湧其下,昔嘗建道觀於此,因名。
東安縣,府西九十里。西南至廣西全州百三十里,西北至寶慶府新寧縣百六十里。本零陵縣之東安驛。五代時,馬氏置東安場。宋雍熙初,升爲縣,屬永州。今城周不及二里,編户八里。
高山,縣西一里。上有幽岩深邃。又西四里爲赤石山。○八十四度山,在縣西百二十里。山勢重復,流水縈紆,經此山者,凡八十四渡。
諸葛嶺,縣南五十里。《志》云:「先主牧荊州,遣武侯督長沙、桂陽、零陵三郡賦,曾屯駐於此,因名。又石坑嶺,在縣東北八十里,驛路所經,坑坎崎嶇。又獅子嶺,在縣東五十里,亦驛路所經也。○豹虎岩,在縣北四十里,深險可避兵。又九龍巖,在縣北百里,山形陡起,奇石錯立。又縣西十里有赤壁岩。
湘江,縣東南五十里。自廣西全州流入界,中多灘險,又東北入零陵縣境。○盧洪江,在縣東北一里。源出九龍巖西,東南流,出江口入湘。
清溪,在縣南。源出縣西二十里之舜嶺,經縣西北,又繞流至縣南,東流四十里入湘水,即永湘口也。又縣東北有祐水,亦流入清溪,俗謂之清溪江。《志》云:「縣北七十里有南江,百七十里有龍合江,東北八十里有西江,俱注盧洪江,入湘水。又縣東二十里有白牙江,又東二十里有石期江,西北又有夏豐江,下流俱入湘水。○定田泉,在縣西二十五里,源有五竅,溉田甚衆,因名。
盧洪市,縣東南百里。有巡司及結陂市巡司,今俱革。又有石期驛,在縣東南四十里。
附見
永州衛,在府治西。洪武初建,領千户等所。又守鎮東安百户所,在東安縣治西,洪武二十九年建,隸永州衛。今亦置永州衛。

道州[编辑]

道州,府南一百五十里。東南至廣東連州五百五十五里,西南至廣西平樂府三百五十里,南至廣西賀縣二百五十里。

唐虞時有庳國地舜封象於此。春秋屬楚。秦屬長沙郡。漢初屬長沙國,後屬零陵郡。後漢因之。晉末,分零陵置營陽郡《晉志》曰:「吳置營陽郡,後省,穆帝時又置。宋、齊因之。梁曰永陽郡,兼置營州。隋廢郡,並營州入永州。唐武德四年仍置營州。五年改爲南營州。貞觀八年又改曰道州。天寶初,亦曰江華郡。乾元初,復故。宋仍曰道州亦曰江華郡。元曰道州路。明初曰道州府。洪武九年改爲州,屬永州府,以州治營道縣省入編户三十五里,領縣三。今仍舊。
州接五嶺之雄,挹九疑之秀,南控百越,北湊三湘,從道州而風馳於富川、臨賀之郊,則兩粵之藩籬盡決矣。

營浦廢縣,今州治。漢置營浦縣,屬零陵郡。晉末,爲營陽郡治。宋、齊因之。梁改置永陽郡。隋廢郡,並縣入永陽,因移永陽縣來治。唐初,復置營州,改縣爲營道。天寶初,又改爲弘道縣。宋復爲營道縣。明初廢。《城邑考》:「州城宋淳熙中築,元廢,明初改築於瀟江北,弘治五年增修。周五里有奇,門五。

營道山,州西北五十里。本名營陽山。唐初曰洪道,又改曰弘道。宋改爲營道山。俗名龍山,以形若盤龍也。又營山,在州西四十五里,營水出焉。○宜山,在州北五十里,高峻盤紆。又北三十里曰上γ山,接永州界,山下水流洄γ,因名。又州西北二十五里有瀟山,俯臨大道,山下出泉,引流溉田。又壘山,在州西北五十里,亦接永州界,舊名永山。唐天寶初,改今名。州西北六十里又有白雞山,山險阻,不可登。
蔣居山,州南四十里,地名四眼橋。山勢險阻,一名大尖嶺,聯絡九疑、蒼梧,至爲深僻,苗蠻據爲險阻,居民歲被其害。正德中,設滴水、靖邊、周堂、中營四營於山上,以守要害。《志》曰:「州東北里許有斌山,石峰聳秀,巉崖奇特,爲州之勝。○華巖,在州西十里有兩岩對峙,一明一晦。又州西四十里,有穿岩,形如圓廩,中可容數万斛,東西兩門通道,儼若城門。又有進賢岩,在州北三十里,石洞幽邃,泉自中出,沿磴而上,如樓閣然。
盤容洞,在州南。五代周廣順三年湖南道州盤容洞蠻酋盤崇聚衆,自稱盤容州都統,屢寇郴、道州。或曰洞即蔣居山深阻處。
營水,在城西。源出營山,繞流六十里,與江華縣之沱水合,經州城東北與寧遠縣之舜源水及瀟水會,所謂三江口也。至零陵入湘水。○瀟水,舊在州城北,自寧遠縣北流至此,與沱水會。又有泡水,在縣西南八十里,東北流五十里與沱水合。《志》云:「州西北七十里有下γ水,出上γ山,西流十里合上γ水,下流亦入於沱水。
濂溪,在州西五十里營樂鄉。有山曰安定,溪出山西石竇中。周茂叔先生所居也。溪水東流亦合沱水,至州東北宜陽鄉,宜水出焉。上源諸水並會於此,謂之瀧灘。水流石中,湍急曰瀧也。自瀧灘至庳亭,謂之入瀧。至零陵界之瀧白灘,謂之出瀧。雷石鎮當其口,瀧名凡二十餘。昔時春夏水渰,漕運者多病之。宋嘉定中,太守林致祥命工沿瀧鑿山開道,澗水所限處,則爲橋以濟,自庳亭達永之雷石,遂爲水陸通途云。又龍遙水,在州西北四十里,亦南流合於宜水。○左溪,在城東下津門外。又右溪,在城西營川門外。俱入於營水。二溪皆以元結名。
鼻亭,州北七十里。舊有像祠。唐元和中,刺史薛伯高毀之。宋《類苑》云:「道州、永州之間,有地名鼻亭,窮崖絕徼,非人迹可歷,去兩川各二百餘里,舜封象於有庳。蓋此地云。
鎮南營,在州南蔣居山下。嘉靖初建。又州西北有白雞營,在白雞山下。州西又有營樂營,在營樂鄉,俱有官軍戍守。○濟川橋,在州南門外,南北跨絕,凡千五百餘尺。宋嘉定中,爲方舟三十有四,櫛比連鎖,橫渡江面。後廢。明初,復造浮梁,以濟往來,亦謂之大浮橋。又州北六十里有麻灘驛。

寧遠縣,州東七十里。東至桂陽州藍山縣百十里。漢營道縣地,屬零陵郡。晉末屬營陽郡。自宋以後皆因之。長壽二年改曰武盛縣。神龍初,復曰唐興。天寶初,改曰延唐。五代梁初,馬氏改爲延昌縣。唐同光初,復曰延唐。晉天福七年改曰延喜縣。宋仍屬道州。乾德三年改爲寧遠縣。今城周四里,編户六十二里。

冷道城,縣東南四十里。漢縣。晉末改屬營陽郡,宋、齊因之。隋廢入營道縣。蕭銑改置梁興縣。唐初更名唐興。劉昫曰:「隋廢冷道縣,於故城內置營道縣,唐移營道於州郭內,因置唐興縣於此。吳氏曰:「唐改梁興曰唐興,移治冷道故城,尋還舊治,即今縣也。又大歷城,在縣北六十五里,亦冷道縣地。唐大歷二年析延唐縣置。劉昫曰:「時湖南觀察使常貫之請於道州東南二百二十里舂陵故城北十五里置縣,因以大歷爲名,仍屬道州。今里道似不同也。五代因之。宋乾德三年廢入寧遠縣。
舂陵城,縣北五十里。漢冷道縣有舂陵鄉。武帝封長沙定王子買爲侯國,後遷於南陽。三國吳於此立舂陵縣,屬零陵郡。晉因之。宋、齊屬營陽郡。隋省入營道縣。
九疑山,縣南六十里。山有九峰,參差相峙,又有九溪出其下。詳見名山九疑。○天門山,在縣南四十里,平地直上百餘丈,自下望之,迥若天門。
舂陵山,縣東北七十五里。五山相接,山勢秀拔,舂陵水出焉。又大富山,在縣東北五里。有大富洞,俗呼爲黃馬山。○玉琯岩,在縣南二十里古舜寺側。漢哀帝時零陵郡文學奚景得玉琯十二於舜祠後石室,因名。又斜岩,在縣城南,古木蒼煙,石田棋布,有竇圍二丈許,深不可測。
舜源水,縣南六十里。出九疑山中舜源峰,流至縣東,西折而北,至道州城外與沱水、瀟水合流,至零陵入於湘。○瀟水,在縣北,源出九疑山,自縣西引而北,合於舜源水。
舂水,在縣東北八十里。亦曰舂陵水。源出舂陵山,東流入桂陽州藍山縣界,下流至衡州府常寧縣入於湘水。又縣有都溪水,《水經注》:「都溪水,出舂陵縣西,縣有五山,山有一溪,五水皆會於其間,故云都溪。○冷水,在縣西六十里。南出九疑山,北流經縣西南,又北流入於營水,謂之冷口。
白面寨,縣北八十里。有巡司戍守。《志》云:「縣北又有太平營及扼蠻、永安、桂里、大陽等營,皆正德中置,爲控禦蠻猺之所。又縣南演口爲演武營,其地濱江,山谷險邃。嘉靖中,置營於此,募兵戍守,以杜猺患。又有望墩、振膽、大富、銅鈴、勇敢、三鬥、平定等七營,俱嘉靖中建。又有隆坪營,隆慶三年增置;逍遙、新田二營,萬歷二年增置。○蕩寇將軍壘,在縣東六十里,南齊以李道辨爲南道開拓南蠻大使,築壘於此。

江華縣,州南七十里。東至廣東連州三百十五里,南至廣西賀縣一百六十里。漢蒼梧郡之馮乘縣地。三國吳屬臨賀郡。晉因之。宋屬臨慶郡。齊仍屬臨賀郡。梁、陳因之。隋屬永州。唐武德四年析置江華縣,屬營州。貞觀十七年改屬永州。上元二年還屬道州。文明初,改爲營溪縣。神龍初,復曰江華。今城周二里,編户四里。

馮乘城,縣西南三十里。漢縣。孫吳以後因之。隋屬永州。唐屬賀州。宋省。今亦見廣西富川縣,蓋境相接也。《志》云:「縣東北百二十里有施洞城。未知所據。
吳望山,縣南五十里。或曰秦人嘗於此避亂,舊名秦山。孫權未建號時,山忽開洞穴,石有文采,權以爲瑞。唐天寶中,改名吳望。上有秦岩。又冬冷山,在縣南百二十里,接廣西賀縣界,山高廣,多寒。又南四十里有半逢山,水出山中,至半瀧與沱水合。○禾田山,在縣東南一百七十五里,高險難升,旁多沃壤,歲嘗豐。《志》云:「縣西三十五里有岑山,山小而峻。
白芒嶺,縣西一里。《通典》:「江華郡有甿渚嶺。今謂之白芒嶺,五嶺之一也。見前南連嶺嶠。○陽華巖,在縣北七里回山南面,下有大岩。
沲水,在縣治東。源出九疑山石城峰,流至縣別爲二水,又十里復合爲一水,北流入道州界。又砯水,在縣東南,原出九疑山女英峰,流與沱水合。中多石,湍激有聲,故名。○秦水,在縣南,源出吳望山,東南流與冬冷水合。又有折水,出廣西賀縣界,東流四十里,合冬冷水。俱有灌溉之利,下流合於賀江。
錦田寨,縣東二百里。《宋志》:「道州有楊梅、勝岡、錦田三寨。熙寧六年廢。此即錦田故寨也。明初,置巡司於此。又縣南六十里有錦岡鎮巡司,百里有濤墟巡司,設兵戍守,以控扼蠻猺。隆慶四年改濤墟巡司爲九疑魯觀巡司,屬道州。《志》云:「縣境有營二十四,曰高寨、神仙、山爻、白芒、金雞、車下隘、大關、平賴、得勝、永昌、虎威、豹韜、鎮遠、折衝、克敵、靜南、鎮中、矮嶺、見龍、牛礛、富累、望高、大源、五里,是也。《輿程記》:「高寨在縣西南,去賀縣二百二十里。似悞。

永明縣,州西七十里。南至廣西富川縣百四十里,西至廣西恭城縣百五十里。漢零陵郡營浦縣地。蕭齊末,置營陽縣。梁改曰永陽,屬永陽郡。隋廢郡,縣屬永州。唐初,屬營州。貞觀八年省入營道縣。天授二年復置永陽縣,屬道州。天寶初,改爲永明縣。宋嘗廢縣爲鎮,尋復舊。今城周二里,編户二十里。

營浦廢縣,在縣西。蕭齊末置。隋移治故永陽郡。劉昫曰:「隋末置營道縣於州郭內,乃移永陽之名於州西南百十里,即故治也。《志》云:「今縣南有廢縣城,或以爲唐所置永陽故縣也。
限山,縣東五里。一名礛山。《志》云:「自都龐嶺分支三十里,過縣治後,東南隔瀟水,若城墉之限。往時路沿山下,尋圮於江。江溢時,舟濟者多覆溺之患。宋紹興中,復鑿山通道,人以爲便。
荊峽鎮山,縣南八十里。兩山對峙,中通小江,洩桃川、扶靈之水,實邑之關險。宋時設官鎮守。熙寧中省,仍置寨兵屯戍。又南十里爲荊子崤山,羣山連亘如城,其斷處若關鎖然。南中有警,守此可以遏衝突。○青山,在縣西六十里,其最高者曰天門。竹木蓊鬱,四時嘗青。又有層山,在縣西南五里,其陰有層岩洞穴,高廣數丈,澗出其中,橫紆如帶。又有石梁、石崖諸勝。《志》云:「山有洞岩,中寬廣,可容千人。或以爲即層岩矣。
都龐嶺,縣北五十里。杜佑曰:「五嶺之一也。東北連掩山,西南連荊峽鎮。王像之曰:「山之絕頂曰都逢,土人語訛曰龐也。一名永明嶺。其南五里有回山,石壁峭絕。餘見南連嶺嶠。
瀑帶水,在縣北。《志》云:「源出縣北二十五里之神光遇廖山,其下流自高注下者爲瀑水,平川順流者爲帶水,同流異名。東北至東安縣界,入湘水。○遨水,在縣南,源出廣西富川縣之木馬山,流經縣界,東流注於湘水。
掩水,在縣城南。源出縣西北三十里大掩山,有石掩穴口,因名。又有警水,出縣西青山,本名青水。唐天寶中,改今名。東流合掩水,又東合江華縣之斜水。《志》云:「縣北有瀑布水,源出縣西北二十五里之三山嶺。又有凍水,出縣西北火焰嶺,東流合古澤等水,下流皆會於瀟水。又有桃川、扶靈二水,在縣西南,流入富川縣界,合於富江。
白象鎮,在縣南。本白象堡。宋開寶三年潘美伐南漢,自道州而進,次於白象。或作白霞,悞也。向置巡司於此,今革。又桃川市,在縣西南。縣西又有白石墟,今皆置巡司於此。一作白面。《志》云:「縣有營十三,曰鵝山、道家、鬥罡、岩口、靖西、石螺、土寨、小水、苫子、茶柘、養牛山、罡楊柳、義山,是也。舊皆爲備禦蠻猺之所。《輿程志》:「鵝山營,在縣西北十里白鵝山下。小水營,在縣南,又南去富川縣七十里。又縣西南有泊藪,去富川縣百四十里,亦爲戍守處。
附見
寧遠衛,在道州治西。洪武初,置道州守禦千户所,尋改置今衛。又寧遠縣治西有守鎮寧遠左千户所。又江華縣城南有守鎮江華右千户所。亦有土城,周一里。俱洪武二十九年建。今亦置寧遠衛。
琵琶守禦千户所,在永明縣東南四十里。洪武二十九年置。有石城,周五里。西南至廣西富川縣百里。今亦置琵琶所。
桃川守禦千户所,在永明縣西南四十里。洪武十四年置。土城周四里,有四門。亦曰桃川關。西南至廣西恭城縣七十里。今亦置桃川所。
守鎮錦田千户所,在江華縣東二百里。洪武二十九年置。土城不及三里,門二。東去廣東連州百二十里。以上三所,俱隸寧遠衛。今亦置錦田所。

寶慶府[编辑]

寶慶府,東至衡州府二百五十里,南至永州府三百里,西至靖州五百三十里,西北至辰州府六百里,東北至長沙府四百五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一千五百五十里,至江南江寧府三千七十五里,至京師五千三百九十五里。

《禹貢》荊州之域。春秋戰國時屬楚。秦屬長沙郡。漢屬長沙國。後漢屬零陵郡。三國吳寶鼎初,分零陵北部都尉置邵陵郡。晉以後因之。梁爲邵陵國。陳復爲郡。隋廢郡,屬潭州。唐武德四年置建州,尋改南梁州。貞觀十年又改邵州。天寶初,曰邵陽郡。乾元初,復故。五代晉天福中,馬氏嘗改曰敏州。宋仍曰邵州大觀九年賜郡名曰邵陽郡。寶慶初,升爲寶慶府以理宗潛邸也。元曰寶慶路。明初,曰寶慶府,領州一、縣四。今因之。
府東距洞庭,西連五嶺,接九疑之形勢,控三湘之上游,唇齒長沙,彈壓蠻粵,亦湖南之衝要也。

邵陽縣,附郭。漢置昭陵縣,屬長沙國。武帝封長沙定王子重爲洛陽侯。《括地志》云:「即昭陵也。後漢屬長沙郡。三國吳寶鼎元年改昭陵曰邵陵,爲郡治。晉以後因之。隋廢郡,改縣曰邵陽縣,屬潭州。唐復爲邵州治。五代晉時曰敏政縣,漢復舊。今編户四十六里。

昭陽城,在府東五十里。後漢析昭陵縣置昭陽縣,屬零陵郡。晉武改曰邵陽縣,屬邵陵郡。劉宋以後因之。隋廢入邵陵縣,因改邵陵曰邵陽。唐武德四年於此置邵陵縣。七年復併入邵陽。《城邑考》:「今郡城,洪武六年創築。天順中,重修。有門五,周九里有奇。
新城,府東九十里。《志》云:「三國吳置新城縣,屬邵陵郡。晉併入邵陽。又建興廢縣,在府西。晉太康初置,屬邵陵郡。宋、齊因之。隋廢。《志》云:「府北二里有建州城,郡舊治此。隋嘗爲建州治,唐移治水南,今府治是也。又境內有白公城,相傳楚大夫白善所築。未知所據。
龍山,府東八十里。秀峰四出,望之面面相類,頂有龍池,泉如湧潮,分爲二派,一入湘鄉爲漣水,一入邵陽爲邵水。湘鄉,今長沙府屬縣也。○洛陽山,在府東北五里,資、邵二水合流,其下有石室,深邃莫測,以漢洛陽侯重得名。《志》云:「唐洛陽道士申泰芝居此,因名。似悞。又府東有耶薑山,蒸水所出。
高霞山,府南一百八十里。根盤永州、東安、祁陽界。又四望山,與高霞山相接,周回四十里,山極高峻。○石門山,在府北六十里。橫亘數十里,兩山相夾如門,爲郡水口。又頓家山,在府北二百餘里,抵辰州府溆浦縣界。《志》云:「縣南五里有棋盤嶺,相傳諸葛武侯嘗駐此,與客對奕云。
資水,在府城北。自靖州綏寧縣流經武岡州界,又東北流經府城北,合於邵水。又北流經新化縣東而入長沙府安化縣境。《禹貢》九江之一也。詳見大川資水。○邵水,在府東,源出龍山,流經城北,合於資水。《志》云:「昔時邵水自東而南,城居其北,故曰邵陽。唐時始移治水南。今城東邵水上有青龍橋,稱雄勝。
茱萸灘,府北四十里。資江水勢險惡,昔人置銅柱於岸側,以固牽挽,俗謂五十三灘、四十八灘,此其首也。亦名三百里灘。梁承聖末,西魏圍江陵,邵陵太守劉棻將兵入援,至三百里灘,爲部曲宋文徹所殺。明初,楊璟遣將取寶慶,敗賊於茱萸灘,遂克其城。《志》云:「府西四十里又有白羊灘、孔雀灘,皆資江所經,水勢峻急。
彩塘,在城東。溉田三千餘畝。又城西三十里有野雞塘,以石岸斷處形似野雞而名。
巨口關,府北十里。又府東北五十里有白馬關。又龍回鎮,在府北八十里,今有巡司。又境內有白水、沙坪、永靖三堡,俱設官兵戍守。
十五寨,《志》云:「邵陽縣有十五寨,宋初以蠻寇抄掠,命將討平之,置寨戍守,曰武岡、真田、白沙、水竹、界岡、三堂、羅尾、盆溪、塘兒、古限、查木、新興、安定、三門、砂口,環列縣境,遺址猶存。

新化縣,府北百八十里。東北至長沙府安化縣百四十里,西南至辰州府溆浦縣二百里。漢長沙國益陽縣地。自晉以後,皆爲蠻地。宋太平興國中,發兵平大猺洞,以其地置五寨。熙寧五年始置新化縣,屬邵州。今土城周二里有奇,編户二十四里。

新化舊城,《志》云:「在縣北八十里。宋熙寧中,置新化縣於白沙白石坪,或謂之白溪,舊縣即其地也。紹興中,移今治。又高平廢縣,在縣南百里,三國吳置縣,屬邵陵郡。晉以後因之。隋省入邵陽縣,今石腳里是其地。○武陽城,在縣東北。《宋志》:「熙寧五年築武陽、開峽二城,置新化縣,隸邵州。是也。
梅山,在縣南五里。五代至宋初,梅山洞蠻屢爲邊患。蠻姓蘇氏,不通中國,其地東接潭,南接邵,西接辰州,北接鼎、澧,最爲強梗。熙寧五年章惇制置湖南,遂開梅山,悉降其衆。吳致遠《記》,曰:「荊湖之間有兩梅山,新化爲上梅山,安化爲下梅山,其山相通接云。餘見長沙安化縣。
牛欄山,縣南百里,爲控扼之處。其相連者曰梅山、楓嶺。又南三十里曰石槽山,崔嵬聳立,山半有瀑布、飛泉。宋章惇開梅山時,道經山下。○熊膽山,在縣北百里,多異獸,迤邐延袤,西接巴黔之界。下有青雲洞,瀑布飛流,深不可測。
文仙山,縣西二十里。相傳晉高平令文斤得仙於此,一名文斤山。上有三峰,層巒峭絕,山半有石橋、石室、龍洞、雙泉諸勝。《邑志》:「縣東一里有崇陽山,高峻甲於諸山。又縣南五里有月照岩,石壁臨江,形如初月。下爲月塘,溉田甚溥。又縣東十里有青峰岩,縣南十里有馬蹄岩,皆臨資江。
資江,縣東南十里。自邵陽縣流入境,又北入長沙府安化縣界,經萬山中,其間羣溪環合,灘險鱗錯,昔人所云三百里灘,縣其中道也。今境內黃家諸灘以數十計,皆險急爲患。
黃連溪,縣北二十里。縣北六十里曰遊溪,七十里曰白溪,八十里有株林、鄧家等溪,百里有李溪;縣南三十里有珂溪,九十五里有龍溪;縣東二里有鯉魚溪,十里有青峰溪;縣西十五里有鼎溪,三十里有楊溪、輦溪,六十里有驀溪,八十里有白水溪,皆有灌溉之利。下流悉入於資水。
蘇溪鎮,縣北百里。向設巡司,並置公館於此,北達安化縣。《志》云:「縣境有隘五:「曰黃柔、樟木、石門、鑿鼻、道田;有堡三:「曰黎平、花橋、紙錢,皆有官兵戍守。又龍溪鎮,在縣南九十里,當往來孔道,亦置公館於此。○五寨,在縣境。《宋志》:「新化有惜溪、柘溪、滕溪、深溪、雲溪五寨,皆太平興國中所置也。

城步縣,府西北百四十里。西至靖州綏寧縣百三十里,北至辰州府溆浦縣二百七十五里,南至廣西全州二百六十里。宋武岡軍及綏寧縣地。熙寧六年置城步寨於此。明初,爲城步巡司。弘治十七年始析置縣,即故城步巡司爲縣治,屬寶慶府。土城周二里有奇,編户十三里有奇。

南城,《志》云:「在縣治南。相傳諸葛武侯曾駐此,亦名諸葛城。一云城在縣南二十里,悞。
羅溪山,縣東十三里。有十八山相連。又縣東二十里有楠木山,多楠木。縣東三十五里又有巫山,以巫水所出也。又青角山,在縣東百里,峰巒聳秀。○生風洞,在縣北四十里,石路九曲,而進中寬平,容數百人。《志》云:「縣北有三十六峰,洞壑皆相通。
巫水,在縣東。源出巫山,分爲三派,東經縣東七十五里之威溪入於資江,西經城南之南江,又西經城西三十里之烏龍江,入靖州會同縣之洪江。○真良水,在縣東三十五里,經縣城南與巫水合。《志》云:「城南門外有蔣家渡,即巫水南江合流處。又石井水,在縣東五十里石嶺中,引流溉田,下流合於巫水。
連荷山隘,在縣境。《志》云:「縣當蠻洞隘口,有苗路四:「曰風界,曰塔溪沖口,曰大右山,曰連荷山。又有大水洞苗路三:「曰舊宅界溪山,曰斜頭山,曰洞頭山。俱有兵民戍守。
附見
寶慶衛,府治西。明初,置衛於長沙府益陽縣。洪武六年徙於此。城步守禦千户所,在縣治東,明初置。

武岡州[编辑]

武岡州,府西南二百八十里。東南至永州府二百里,南至廣西桂林府四百里,西至靖州三百十里。

春秋時楚黔中地。秦屬長沙郡。漢屬零陵郡。後漢因之。三國吳屬邵陵郡。晉以後因之。隋屬潭州。唐屬邵州。宋初因之。熙寧五年始升爲武岡軍。元曰武岡路。明初升爲武岡府,洪武九年降爲州,以州治武岡縣省入編户四十里,領縣一。今仍爲武岡州。
州接畛粵嶠,連壤蠻獠;溪山環衛,有括囊之固;形勝雄遠,得控馭之權,亦西南要地矣。

武岡廢縣,今州治。漢都梁縣地。晉太康初,祈置武岡縣,屬邵陵郡。宋、齊以後因之。隋省入邵陽縣。唐初,置武攸縣。唐武德四年復曰武岡,屬南梁州,尋屬邵州。宋爲武岡軍治。元因之。明初,省。《城邑考》:「州有舊壘,明初增築。今城周四里有奇,門四。

都梁城,州東五里。漢縣治此。武帝封長沙定王子遂爲侯邑。後漢仍屬零陵郡。三國吳屬邵陵郡。晉以後因之。隋廢入邵陽縣。○夫夷城,在州東北百四十里。漢縣,屬零陵郡。武帝封長沙定王子義爲侯邑。後漢仍屬零陵郡。三國吳屬邵陵郡。晉以後因之。隋廢入邵陽縣。
武岡山,州北五里。《郡國志》:「岡接武陵郡界,因名。酈道元曰:「武岡縣有左右二岡對峙,間可二里。後漢武陵蠻爲漢所伐,來保此岡,因名武岡。一云東漢伐五溪蠻時,與民同保此山,故亦名同保山。唐元和中,黔巫蠻獠寇亂武岡,潭帥柳公綽招降之,勒銘於岡上。《志》云:「山有同保岩,容數千人,昔時避兵處。
雲山,州南三十五里。山有七十一峰,《道書》以爲第六十九福地。峰巒岩洞,奇勝不一,自麓至巔,盤回石磴幾二十里。又金城山,在州東南五十里,《道書》以爲第六十八福地。○寶方山,在州南五里,舊名資胜山,岩洞泉石,皆極勝。又州東南十五里有南山,山半有泉,溉田千頃。又連山,在州南十二里,峰巒連接,其上高平,昔人避兵處。
風門山,州西四十里。極高峻,或以爲即風陽山也。五代漢乾祐二年楚將徐進敗蠻於風陽山,斬首五千級,即此。其相近者曰太源山,岡原平衍,泉流深闊,溉田甚廣。○廣福山,在州北三十里,山峰峻拔,石洞深邃。又望鄉山,在州北百四十里,巉巖高峻,界於辰沅。《志》云:「州北百八十里有角尖山,山有二:「曰大角尖、小角尖,其狀如角,周圍森聳,路通沅江。
都梁山,州西百里。山高聳,泉流環繞,漢以此山名縣。《名勝志》云:「山在州東百三十里,似悞。又竹坪,在州西南百八十里,高峻環繞,爲州之勝。○唐糾山,在州西南百里。《漢志》注:「都梁縣有路山,資水所出。《水經注》云:「即唐糾山也。今山接綏寧縣界。
資水,在州北。自靖州綏寧縣流入界,又東北入邵陽縣界。○都梁水,在州西南,源出都梁山,東北流,有夫夷水流合焉,經州北入邵陽縣界,合於資水。《志》云:「州城西有黃塘坡,即都梁水所匯也。引流溉田,凡四千餘頃。
石羊關,州東二十里。又州東百五十里有紫關,在紫陽山上,亦曰紫陽鎮,有巡司戍守。○石門鎮,在州南六十里。又州西北有蓼溪鎮,俱有巡司。
硤口鎮,州北百四十里,亦曰四硤口,昔時戍守處也。《宋志》:「武岡縣有山塘等寨。熙寧六年廢。元祐四年置赤水寨。紹興元年置神仙寨。崇寧二年置通硤寨。大觀元年置硤口寨。元以後漸廢。明初,置四硤口巡司於此。《志》云:「州境有堡六:「曰桐木,曰九溪,曰白倉,曰歇嶺,曰太平,曰安樂,皆有官軍戍守。

新寧縣,州南九十里。東南至永州府東安縣百六十里,南至廣西全州百五十里。漢都梁縣地。唐邵陽縣地。宋紹興二十五年析置新寧縣,屬武岡軍。今土城周二里餘,編户六里有奇。

新寧舊城,在縣東四里金城村。宋紹興中,於水頭江北置新寧縣,即此。明景泰初,遷縣於今治。
樟木山,縣西南四十里,綿亘八十餘里。下多猺民,皆鳥語夷服,風化不通。或作「樟水山」,悞。又八十里山,在縣南三十里。《志》云:「山南北延袤幾八十里,山麓南抵全州四十里,北抵縣治亦四十里。石磴峻峭,儼若蜀道。宋隆興十年全州言,州密邇猺峒,徑途非一,如永州之東安,武岡軍之新寧盆溪及八十里山,皆可徑達,是也。盆溪,或以爲即花溪山。
金峰山,縣東五里。上有大小芙蓉嶺,亦名大小金峰山。嶺側有飛瀑泉,四旁斗嶮,絕頂正平,可容數百人;有石屋户牖,皆天成。又花溪山,在縣東南七十里,猺、獠環居其下,新砦水出焉。○九子嶺,在縣東七十里,上有九峰。又有嘯岩,在縣東百四十里,內寬廣。寇亂時,居民避此,險不可攻,寇至望嘯而去,因名。
夫夷水,縣南里許。源出廣西全州界,流入境,下流會於都梁水。又新砦水,在縣東南,出花溪山,流經縣南石門洞,合於夫夷水。《志》云:「縣西十里有長湖,自都梁山發源匯流於此,東入夫夷水。
楓木嶺關,縣東百二十里。舊爲戍守處。又靖位鎮,在縣東北九十里,舊屬武岡州,有巡司戍守。《志》云:「縣境鄰接蠻猺,時被劫掠。正德六年調長沙、衡州二千户所於縣城內,爲哨守之備,後皆因之。○陽洞寨,在縣西。《志》云武岡有陽洞蠻,與廣西全州延洞蠻接,即其地也。
附見
守禦武岡千户所,在武岡州治東北,隸靖州衛。

辰州府[编辑]

辰州府,東至常德府四百六十里,東南至寶慶府六百里,西至貴州鎮遠府六百六十里,北至永順宣慰司三百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一千七百里,至江南江寧府三千五百里,至京師七千一十里。

《禹貢》荊州之域。本南蠻地,春秋時屬楚。秦屬黔中郡。漢爲武陵郡地。後漢因之。三國時,爲吳、蜀之郊。晉以後,並屬武陵郡。陳分置沅陵郡治沅陵縣。《陳本紀》:「天嘉元年以武陵都尉所部六縣爲沅州,別置通寧郡,以刺史領太守,治都尉城。大建七年改武州爲沅州。按《水經注》:「沅水自辰陽又東經沅陵縣北,又東經沅陵縣故治北都尉。府蓋即舊治置。陳初,沅州、通寧郡皆治此。大建中,以武陵爲沅州,以沅陵爲沅陵郡也。隋廢郡,置辰州。煬帝復爲沅陵郡。唐又爲辰州景雲二年置都督府,開元二十七年罷。天寶初,曰盧溪郡。乾元初,復故。宋仍曰辰州亦曰盧溪郡。元爲辰州路。明初,改曰辰州府,領州一,縣六。今仍舊。
府控壓羣蠻,障蔽潭、朗,重岡復嶺,帶水縈紆,險要固塞之地也。《史記》:「秦昭襄二十七年使司馬錯、張若發隴西兵,因蜀攻楚黔中,拔之。三十年蜀守若取江南爲黔中郡,於是築城置戍,控扼五溪。後漢初,五溪蠻爲亂,劉尚討之,不克。馬援至臨沅擊破諸蠻。建武二十五年宋均受羣蠻降,而後武陵無事。唐景雲中,增置都督府於辰州,豈非以咽喉溪洞故耶?宋熙寧中,章經制荊湖,盡拓取羣蠻地,而朗、澧之寇患息焉。明初,辰州境內羣蠻及川、貴諸蠻相結煽亂,命胡海討平之。數百年來,即有竊發者,亦疥癬矣。夫辰、沅之於荊、湖、川、貴,若犬牙然,綢繆未雨,固其所也。

沅陵縣,附郭。漢縣,屬武陵郡。高後封長沙王芮子陽爲侯邑。後漢仍爲沅陵縣。晉以後因之。陳爲沅陵郡治。隋爲辰州治。唐、宋因之。今編户五十八里。

黔中城,府西二十二里。《括地志》:「秦黔中郡治此。漢改黔中爲武陵郡,移理義陵,今辰州溆浦縣也。後漢移理臨沅,今朗州治也。自隋以涪陵蠻地爲黔州,而黔中之名始亂。秦漢之黔中,實在郡境。《城邑考》:「辰州故城,宋隆興中水漲城圮。明初因舊址改築。成化七年霖雨水浸,城復潰,因復增築之。弘治以後,相繼修葺。爲門六,城周八里有奇。
酉陽城,府西北百二十里。漢置酉陽縣,屬武陵郡,以在酉水之陽,因名。後漢因之。晉、宋以後,仍屬武陵郡。隋廢。又黔陽城,在府西北。孫吳置黔陽縣,屬武陵郡。晉、宋因之。蕭樑時廢。《水經注》:「酉水北岸有黔陽縣。○劉尚城,在府西南百三十五里。相傳後漢建武中,尚徵武陵蠻時所築。今城雖廢,猶足以控扼諸蠻。《郡志》云今辰溪縣東南五里有劉尚城,即此城也。
大酉山,府西北四十里。《道書》第二十六洞天也。上有龍湫。又小酉山,在府西北五十里,山下有石穴,相傳中有書千卷,昔人避秦,隱學於此。梁湘東王繹賦云:「訪酉陽之逸典。謂此也。一名烏山。○茗山,在府北三百三十里,深險阻絕。其南爲運茗山,奇峭高峻,山多松柏。
壺頭山,府東百三十里。山連武陵、桃源界,沅水經其下。《志》云:「以山頭與東海方壺相似,故名。《水經注》:「山高百里,廣圓三百里,山下水際紆折千灘,馬援徵武陵蠻停軍處也。今詳見前桃源縣。又氵勅流山,在府東百四十里,以溪流湍激而名。又有明月山,在府東百五十里,下有明月池,兩岸素崖峭立,如披霜雪,松篁池澗,種種幽勝,二山即壺頭之支阜也。○三吾山,在府東二里。一名懷德山,三峰鼎峙,萬木陰森,辰水出焉。《一統志》:「山在縣東二百四十里。似悞。
南山,府南三里隔江。一名客山。周十餘里,西枕鴉溪,北瞰大江,縈紆峭拔,拱揖郡治。下有石磯,亦名南岩。岩前有箭潭,深不可測,相傳馬援投矢其中。又怡容山,在府東南一里,峰巒奇秀。縣西南七里又有龍騰山,高聳突出。《志》云:「縣西十里有白田頭山,亂峰嵯峨,每雪霽後,山頭積素,望若圖畫。又有洪山,在縣西南三十里,有層巒疊嶂之勝。
七盤嶺,府東南四十里。律當道,行者仄足。又白霧洞,在縣東南五十里,崖壁峻險,洞深五里。又府東南九十里有柘溪洞,山勢連空,懸崖壁立,石穴深邃,池水澄瀅。又楠木洞,在府西北二百里,元時叛蠻嘗據此寇掠府境。○燕子崖,在府西三里,有石穴如屋,土人貿易於此,下爲虎溪。又西二里曰龍爪崖。《志》云:「縣西五里有光明山,一名龍門,有丹砂井,夜半光明燭天,山下即龍爪崖也。
沅江,府西南三里。自沅州東北流入境,經城下,大小羣川皆流匯焉。又東北入常德府桃源縣境。《志》云:「沅江經府西百四十里,有雷洄灘,以江流觸石,其聲如雷也。又東流二十里曰清浪灘,灘口又有三門灘、閃電洲。又流經縣東十里曰百曳灘,相傳後漢劉尚徵蠻至此,江流峻急,以百夫曳之,不能進。又東十里爲高湧灘,又十里爲九磯灘,磯凡有九,環峙中流,長可二里。又經府東南四十里曰橫石灘,水底有石梁橫亘,亦名橫石洞。至府東八十里曰北斗灘,怪石凡七,隱立若鬥杓也。江濱灘險鱗比,數灘其最著者。餘詳見大川沅水。
辰水,府城東一里。源出三吾山,西南流至辰溪縣界,入沅江。一名辰溪,即《禹貢》九江之一也。按:「《漢志》:「辰水出辰陽縣三山谷,南入沅,行七百五十里。又《水經注》:「辰水出三山谷,東南流,經辰陽縣北,縣舊治在水之陽,故名。右合沅水。俱與今水不合,蓋傳訛久矣。○朗水,在府東南,源出溆浦縣界,合諸山溪之水,流入境,又東北入常德府界。
酉水,府西北十里。源出四川酉陽宣撫司界,東流入境,經府西三里入沅水。一名酉溪,亦《禹貢》九江之一也。《志》亦謂之北江。《漢志》注:「酉水出充縣酉原山。蓋酉水別流,非即此水也。應劭曰:「沅水出酉陽東入湘。《水經》:「酉水導源巴郡臨江縣,東經遷陵縣故城北,又東經酉陽故縣南,又東經沅陵縣北,南注沅水。宋泰豫初,酉溪蠻王田都等怨畔,武陵內史蕭嶷遣將破平之,是也。充縣,見前澧州慈利縣。臨江,今四川忠州也。遷陵,亦見四川酉陽宣撫司。
施黔水,府西北百二十里。《志》云:「自施州黔陽江分流,至縣西北百里,有會溪水流合焉,東入沅江。又施容溪,在府西北百十里。《志》云:「又西北百三十里有羅油溪,有茗溪,皆匯於施黔水。
明溪,在府東北百里,其相近者曰麻伊溪。明,古作。《水經注》:「五溪,曰雄溪、溪、酉溪、潕溪、辰溪。此即溪也。五溪環流於沅陵、辰溪、盧溪三縣之界,而注於沅水。又府東南百里有容溪,西南四十五里有荔溪。又陶金溪在府西南五十里,楊溪在西南六十里,與西南七十里之野溪俱匯於沅水。○蒸魚澗,在府東七十里。《水經注》:「沅水又東,與諸魚溪水合,水北出諸魚山,與澧陽分嶺,南流入沅。即此水也。又河上洲,在府東五十里,一名金魚洲。《志》云:「州塞五溪水口,上有民居數十家。府西又有河陰洲,亦在沅江中。
南水關,府城南門外。又城西有西關,爲近郊防禦處。○明溪寨,在府西北百二十里。《宋志》:「辰州有明溪、豐溪、餘溪、新興、鳳伊、鐵爐、竹平、木棲、鴻速、騾子、酉溪等寨堡。熙寧九年俱廢,尋復置明溪寨,今爲明溪巡司。又鎮溪寨,在府西三百里。宋熙寧三年置寨,今爲鎮溪巡司。又池蓬寨,在府東百三十里。宋嘉三年置寨,今爲池蓬巡司。其相近有麻伊γ寨,宋置,元亦置巡司於此。明初,廢巡司,仍爲守禦處。又城北二十里有酉溪寨,宋廢寨也。元置巡司於此。府西北四十里有新店寨,東八十里有楠木寨,元皆置巡司,明初俱廢。
辰龍關,在府境要地也。吳三桂遣玀玀守之,年餘,糧竭遁歸。土人云:「賊守關時,蔡毓榮知居民久苦賊,導大軍從黃竹村入。守關者聞山後砲起,遂奔散,清兵遂克辰州。又有亂石關,山少林木,逾數里,高岡復嶺,萬木森羅。至馬鞍關,陡峭千尺,過此皆萬仞峻岩,松柏交蔭,下臨深澗,不止數丈。隔岸峰巒對峙,盤紆深曲,引人入勝。過芙蓉關,宿馬辰驛。辰龍關以西,皆十里一亭。
會溪鎮寨,府西北二百里。或曰五代時馬氏徙溪州治此。宋熙寧八年置會溪城爲守禦處。元因之。今有會溪巡司。又府西北三百里有高岩鎮,西三百里有大刺鎮,近保靖司境,地名蝦里坪,皆有巡司戍守。《志》云:「府東百八十里有浦寨,即宋初所置水浦寨也。百九十里又有黑栗寨,皆苗蠻出沒處,向設官兵戍守。又有慢水寨,在府西,宋初置,熙寧七年廢。《志》云:「慢水,即酉溪別名也。○清水堡,在府西二百五十里。永樂初建,有營壘房屋,設官兵戍守。又府西四十里有廢麻溪堡,或云元置。
怡容驛,在府城東。又辰陽驛,在府城南隔江。又馬底驛,在府東北六十里,元置堡,明初改爲驛。○界亭驛,在府東北百三十里。又九溶驛,在府東六十里。清浪驛,在府東百二十里。《會典》:「嘉靖四十五年並清浪入北溶,移結灘地方。《志》云:「府西南二百三十里有港口驛,又府西五十里有陽溪廢驛,東二十里又有荔枝廢驛。
狤狑犵獠不狼寨,在府西北大酉山口。其名皆犬屬,蓋盤瓠子孫。《志》云:「府有廢淘金場、廢水銀場七,廢鐵冶四,蓋皆山溪所產,今否。又有銅柱,在會溪鎮隔江。《五代史》:「晉天福四年黔南巡內溪州刺史彭士寇辰澧州,爲楚將劉等所敗,以溪、獎、錦三州降楚,楚王希範因徙溪州於便地,表彭士爲溪州刺史,鑄銅柱立之溪州。胡氏曰:「會溪城西南一里有銅柱。是也。

盧溪縣,府西六十里。西南至麻陽縣百五十里。漢沅陵縣地。《志》云:「梁天監中置盧州。今正史不載。唐武德四年析沅陵置盧溪縣,屬辰州。今無城,編户十二里。

盧溪廢縣,在今縣西。宋紹興七年前知辰州章才邵言:「靖康中,盧溪諸蠻多故,因移縣治於沅陵縣之江口,故地遂爲蠻所竊據。是也。又招諭廢縣,在縣西南百二十里,本沅陵縣地。唐垂拱三年析麻陽縣地置招諭縣,屬錦州,後沒於蠻。宋太平興國七年復置招諭縣,屬辰州。熙寧七年改屬沅州。八年縣廢,尋置招諭寨。元因之。今仍爲戍守處。《志》云:「招諭廢縣去麻陽縣九十里。
連竭提山,縣南四十里。峰巒秀拔,連接羣山。又古城山,在縣西五十里。又西三十里曰居住山,有石室,苗獠所居。縣西百二十里又有頭悌山,岩聳秀,施溪水經其下。其相近者曰無時山,山多茶樹,鄉俗當吉慶時聚會歌舞於此。
思門山,縣西百五十里。二峰對峙,峭壁如門,最爲險峻。又縣西百八十里有武山,俗傳瓠所居,武溪水出焉。○辛女岩,在縣西三十里,大江之左,奇峰絕壁,高峻插天,有石屹立如人,俗傳高辛氏女化石於此。
沅水,在縣南。自辰溪縣流經縣界,東入沅陵縣境,灘險錯列,至爲峻急。
武溪,縣西百三十里。亦曰盧江,縣以此名。太子賢曰:「武溪,五溪之一也。自武山發源,東流經此,下流入於沅水。後漢建武中,武陵蠻反,遣劉尚討之,溯沅水入武溪,一軍皆沒。馬援徵蠻亦至此,有歌云:「滔滔武溪一何深。謂此也。亦曰潕溪。熊氏以爲即《漢志》無陽縣之無水,悞。土橋溪,在縣南六十里。其相近者又有浦溪。又熊溪,在縣西六十里。《志》亦以爲雄溪也。《唐志》:「永貞元年熊、武五溪溢。又有潭溪、古迪溪,俱在縣西五十里。縣東三十里又有仲溪。《志》云:「縣境大小諸溪以數十計,俱參差流會於沅水。
河溪寨,縣西九十里。有巡司戍守。又院場坪巡司,在縣西南三十里。溪洞堡巡司,在縣南六十里。《志》云:「縣北三里有虎頭寨,元末築此,以保障民居。又縣西二十里有犭獠寨,西北百五十里有騾子寨,皆宋所置故址也,苗蠻恒出沒於此。明仍置兵守禦。
蠻溪堡,縣南三十里。又南十里爲新池堡。又浦口鎮堡,在縣南六十里。宋隆興中,章才邵言:「沅陵之浦口,地平衍膏腴,多水田,又當沅、靖二州水陸之衝,一有蠻隙,爲害不細。是也。浦口亦曰浦市,巨鎮也。今旁接溪洞堡巡司。《志》云:「縣境寨堡皆辰溪衛官兵防戍。○武溪驛,在縣城東。又船溪驛,在縣西三十里。

辰溪縣,府西南百二十里。西至麻陽縣八十里,南至黔陽縣二百十里。漢武陵郡辰陽縣。晉、宋以後因之。隋改曰辰溪縣,屬辰州。今城周五里,編户八里。

辰陽城,在縣西北。漢縣治此。梁陳間,移今治。隋改曰辰溪。五代時,馬氏嘗析辰溪置辰陽縣,蓋因漢舊名,尋復廢。宋白曰:「後漢建武二十五年置辰陽縣,本漢之辰陵。考《漢志》,無辰陵,有辰陽,白悞也。又云:「縣北有靈州城。未知所據。
建昌廢縣,在縣西北。《隋志》:「梁置建昌縣南陽郡治焉。陳因之。隋廢郡,改置壽州。開皇十八年又改充州。大業初,州廢,並縣入辰溪。又蕭樑時,於辰陽縣境置夜郎郡及縣。隋廢郡,改置靜人縣,尋並縣入辰溪。
五城山,縣北四十里。相傳楚威王使莊喬定黔中,因山築城,故名。又縣東三里有時住山,相傳諸葛武侯曾駐此。又房連山,在縣東四十五里,連峰接岫,廉隅峭厲,如房室然。
龜山,在縣西隔江。山盤礴高聳,下有鐘鼓洞,深里許。又五峴山,在縣西南四十里,有五峰相峙。縣南百二十里有仙靈山,崖峭壁,仙靈所居。《志》云:「縣西南三十里有九峰嶺,以九峰層疊也。
沅江,在縣西一里。自沅州流入境,又東北流入盧溪縣界。《志》云:「縣東南十里有辰溪,蓋自沅陵西南流入沅江也。縣因以名。○桑溪,在縣東二十里。《志》云:「自辰溪分流合於沅江。又劭溪在縣東五十里,嵩溪在縣南六十里,洞水溪在縣西南十五里,俱流合於沅江。
龍門寨,縣西三十里。宋初置寨於此。熙寧七年廢,尋復置。元廢。《志》云:「寨旁有龍門澗,接麻陽縣界,岩石峭峻,澗水深阻,寨因以名。《聞見錄》云:「縣南二十里有天保寨,山勢危峻,昔居民避兵處。又普求鎮,在天保寨南十里,諸貨聚集,向設巡司。○渡口鎮,在縣東南一里,有巡司。《志》云:「縣西南一里有辰陽驛,東南三十里有山塘馬驛。

溆浦縣,府南二百七十里。東北至寶慶府新化縣二百里,南至寶慶府城步縣二百七十五里。漢武陵郡義陵縣地。隋爲辰溪縣地。唐武德五年析置溆浦縣,仍屬辰州。城周九里有奇,今圮。編户三十四里。

義陵廢縣,在縣北。漢置縣,屬武陵郡。高帝封長沙柱國吳郢爲侯邑。後漢廢。常林《義陵記》:「項羽殺義帝,武陵人縞素哭於招屈亭。高祖聞而義之,故亦曰義陵。今郡東南亭舍是也。《晉書》潘京曰:「武陵郡,本名義陵,在辰陽縣界,光武時始移東出。《括地志》:「漢武陵郡初治義陵,後漢始移臨沅。是也。《輿地紀勝》云:「縣南一里有車靈故城。靈,吳叛臣也,入溆溪以自保,吳將鍾離牧討殺之。城址尚存。《志》云今縣東二里有廢盧城,未詳。
盧峰山,縣西二十里。峭峰巋然,爲衆山表。有鎖子、對馬諸洞。又西二里有大豐山,峰巒秀異,林木鱗次,縈繞磅礴,如屏障然。又大溆山,在縣西三十里,洞穴深阻。其西二十里又有敘溪山。又嵯峨山,在縣西北十里,盤旋聳秀,一名磨槎山。《元和志》以爲巍峨山也。○桃花山,在縣城北,山高險,可以守望。其北有桃谷,岡巒秀麗,溪流繞其下。
梁山,在縣東。《漢志》義陵縣有梁山,序水所出,西入沅,即此山也。又金井山,在縣東南十二里,舊有淘金坑,今廢。又頓家山,在縣東五十里,接寶慶府界,貨茶者多佃於此,故茶以溆浦名。○波滿山,在縣南四十里,巖巒層疊,勢如波浪。又穿雲峰,在縣北六十里,有巨石穴,狀若城門,通往來。又崖門,在縣東二十里,兩崖夾峙,商旅經其中。
紅旗洞,縣東南二十里。五代馬希範遣兵收武陵諸蠻至此,見洞中紅旗隱見,遂屯兵於上。其山高聳而脊平,可屯數万人。○墨岩洞,在縣北十里,中深黑,有水下流,溉田甚廣。又北十里有楠木洞,洞深五里,石壁峭立,梯竹以登,行未半,有漲水,謂之龍池,有楠木羅洞門,故名。下瞰流水,名無盡溪。
溆水,縣西三十里。《漢志》作序水。一名溆溪,又名溆川。《楚辭》所謂溆浦也。源出梁山,西北流入沅。《志》云:「今縣南有雙龍江,其水一自縣南百二十里之龍潭發源,一自縣東二十里龍灣發源,流經縣南二里之龍堆,合流而西入於沅水。今縣西二十里有大沉漉灘,又西有小沉漉、莎衣、油眉、半倉等灘,蓋即溆水所經矣。
桃溪,縣西南八里。源出盧峰山,流繞縣治,入雙龍江,灌溉民田凡千餘畝。又黃沙溪,在縣南百五十里。鄭家溪,在縣東二十五里。來溪,在縣東三十里,俱流合於雙龍江。○青江潭,在縣西五十里。相近又有盧深潭,溉田甚博。
龍潭堡,縣南百二十里龍潭上。其水自黔陽縣界東流至此,匯而爲潭,深不可測。宋元豐二年置堡於此。元因之。今爲龍潭堡巡司。又鎮寧堡,在縣東六十里,或曰即宋元豐初所置懸鼓寨也。元改爲鎮寧堡,今亦置巡司於此。○據老寨,在縣南四十里。又南十里有桶溪隘,又十里爲順溪隘,皆設險處。《志》云:「縣北二十里爲長坡隘,又北六十里爲白霧隘,亦曰白霧團。宋天禧初,辰州都巡檢使李守元攻破蠻兵於白霧團,是也。亦嘗置驛於此,後廢。縣東六十里爲思溪隘,又東二十里爲油良隘,又二十里爲苦練、黃梅等隘,縣東北六十里爲口隘,皆有官兵戍守。
附見
辰州衛,在府治東南。明初龍鳳十三年建,領千户等所。
鎮溪軍民千户所,在盧溪縣西二百三十里。本宋鎮溪寨地。明初,置巡司於此。洪武二十八年復置所,以鎮崇山、沿場、高岩等處,分轄蠻長石、答衝等百四十二寨,隸辰州衛。所無城,編户三里有奇。
崇山,所西六十里。蜿蜒高峻,山頂瀑布,聲聞若雷。《志》以爲即舜放兜處。元置崇山衛於山下。明初改置崇山守禦千户所,尋廢。《通志》山在盧羅溪縣東南十里,悞。又竹寨山,亦在所西,山高多竹,蠻獠嘗結二寨於山上。○張家山,在所東南三十里。鬼陀山,在所東五十里。山皆高峻,有蠻寨。
鎮溪山,所東南二十五里。巍然爲羣山表,鎮溪水出焉。《名勝志》:「所東北有浮舟山,山形橫亘如舟,下有岩洞,水流成溪。○思麻山,在所南六十里,兩山夾立相向,水流爲思麻溪。又岩碌山,在所南二百里,產石碌。又盧峰山,在所東二百三十里。三峰屹立,林壑掩映。又東二十里曰青竹山,茂林修竹,望之鬱然。又委伏山,在所東三百二十里,盤亘綿遠,偃伏藏奇。所北二百里曰楠木山,山多楠木。《志》云:「所境羣山環繞,皆蠻獠據險立寨處也。
鴉溪,所西北十五里。又鎮溪,在所東南三十里。思麻溪,在所東南七十里。《志》云:「所西之水自崇山發源,流爲鴉溪下流,與羣山溪之水合於武溪,流注沅江。
陰隆江堡,所西南七里。又四十里爲爆竹堡。《志》云:「所西四十里爲寨陽堡,西南五十里爲洞口堡,六十里爲都溶堡,七十里爲牛隘堡,七十五里爲南陽堡,八十五里爲大凹堡,皆隸辰溪衛,有官兵戍守。
董朵寨,在所西北。《志》云:「鎮溪叛苗有董朵、董其、亞糯、敢冷、敢勒、亞酋、十八箭、紅、小梢、小米、沙流、板凳、茅岡、下水、彪山、小鉛場、盤朵、龍亭、悶洞、束那等,凡二十寨。

沅州[编辑]

沅州,府西南二百七十里。東南至靖州三百里,西至貴州思州府一百九十里,北至保靖衛三百里。

春秋、戰國時楚地。秦屬黔中郡。兩漢以後,屬武陵郡。。陳爲沅陵郡地。隋屬辰州。唐初因之。貞觀八年析置巫州治龍標。天授三年改曰沅州。開元十二年復爲巫州。天寶初,曰潭陽郡。乾元初,復曰巫州。大歷初,又改爲溆州。宋初,沒於蠻,蠻號懿州即溆州之訛也。熙寧七年收復,仍置沅州亦曰潭陽郡,治盧陽。元初,曰沅州,尋爲沅州路。明初,曰沅州府。洪武八年降爲州,以州治盧陽縣省入編户二十七里,領縣二。今仍曰沅州。
州連接溪峒,扼塞羣蠻,西南一隅,仰此氣息,誠藩籬之要害,而黔、楚之巨防也。

盧陽廢縣,今州治。舊縣在州城東北。漢無陽縣地。唐爲潭陽縣地。宋初,田氏據此,謂之懿州。熙寧中,章慎破平之,置盧陽縣,爲沅州治。元因之。明省。《宋史》云:「北江蠻彭氏有州二十,南江蠻舒氏有州四,田氏有州五,向氏有州五,自太祖以來受朝命,隸辰州入貢。熙寧五年章經制荊湖,蠻皆納地,惟田氏有拒命者,進兵破懿州,南江州洞悉平,遂置沅州,以懿州新城爲治所。《城邑考》:「州城,明初創築。弘治正德中,相繼修葺。周六里有奇,門四。

潭陽廢縣,州西七十里。唐先天二年分龍標縣置潭陽縣,屬沅州。宋初沒於蠻,縣遂廢。熙寧中改置盧陽縣。○龍標城,在州西南五十里,漢無陽縣地。梁置龍標縣,屬南陽郡。隋初屬辰州。唐初廢。武德七年復置,仍屬辰州。貞觀八年置巫州於此,後州郡皆治焉。五代時爲蠻所廢。
峨山廢縣,州西百里。唐貞觀五年分龍標縣地置夜郎縣,屬巫州。長安四年置舞州治焉。開元十三年改爲鶴州。二十年改爲業州,又改夜郎爲峨山縣。天寶初,曰夜郎郡。乾元初,復爲業州。大歷五年改爲獎州,皆治此。五代以後,沒於蠻,爲獎州寨。宋熙寧中,亦曰獎州鋪,屬盧陽郡。○渭溪廢縣,在州西南百八十里。唐天授二年分夜郎置渭溪縣,屬沅州。長安四年改屬業州,後屬獎州。五代以後,爲蠻所廢。《志》云:「州西二百五十里有廢峨溪城,宋初諸蠻所置也。
舞陽城,在州北。漢置無陽縣,屬武陵郡。縣在無水之陽,因名。後漢省。三國吳復置,仍屬武陵郡。晉曰舞陽縣。劉、宋因之。蕭齊曰舞陽,仍屬武陵郡。隋廢。《通典》:「巫州,在巫水之陽而名,治龍標。漢無陽縣,蓋以巫爲無也。
明山,州北二十里。周回二百里,岡巒層疊,環繞州城。又高明山,在州東百三十里,磅礴高峻,爲諸山之冠。又保牢山,在州東百里,蠻獠據此,資其牢險。○雙髻山,在州西南五十里,二峰並聳,狀如雙髻。其南有板門山,山岩對峙如門也。宋時爲向蠻據守處。又疊石山,在州東南二里,山下有灘,名疊石灘。
沅江,州西南五里。自貴州番界流入州境,又東經黔陽縣及靖州之會同縣界而入辰溪縣境。○㵲水,在州南四里,一名㵲溪,亦曰巫水。○自貴州思州府流入境,合於沅江。《漢志》注:「無陽縣有無水,首受故且蘭南入沅,行八百九十里。許慎以爲九江之一也。《志》云:「㵲溪一水五名,曰無、曰潕、曰舞、曰㵲、曰巫,其實一水也。熊氏以爲辰州之武溪爲無水,悞。
渭溪,州西南五十里。出雙髻山下,東北流至州東南二里,入沅水。又峨溪在州西南二十里,烏溪在州西南八十里,楊溪在州南十里。《志》云:「板門山下有板門溪,其相近者又有豐溪。又西溪,在州西百五十里。其下流俱入於沅水。○龍門溪,在州東六十里,又州東四十里有連溪流合焉,其下流入於辰水。
便溪寨,州西五十里。本獎州地。宋崇寧三年置寨於此。今爲便溪馬驛,一作便水。又若溪寨,在州西二十里。宋至和中,溪州蠻彭仕義作亂,寇辰州界,據守若溪地,既而其兄師晏攻殺之,歸若溪地,並以皮白洞來獻,洞蓋在若溪西也。崇寧三年始置若溪寨,屬盧陽縣。今仍爲戍守處。《志》云:「州西南一里有西關渡,明初,置關於此,設渡口巡司。今革。
鎮江寨,州西南五十里雙髻山下。宋初,蠻置富州於此,謂之富州新城。熙寧中收復,改置鎮江寨。元豐三年併入黔陽縣。今仍爲戍守處。又安江寨,在州東南百九十里。宋初,蠻置峽州,謂之峽州新城,或訛爲洽州。熙寧中,章取懿、洽,即此也。尋改爲安江寨。今亦爲安江驛。詳見黔陽縣安江堡。又銅安寨,在州東北三百四十里,本蠻寨,宋熙寧七年廢,宣和元年復置銅安寨,今爲銅安驛。○懷化寨,在州東百二十里,本蠻寨,宋置懷化鋪,今爲懷化馬驛,並置遞運所於此。又竹寨,在州東南百四十里,宋置,今爲竹寨驛。
羅舊站堡,州東四十里。又州西四十里爲白茅灘哨堡,五十里爲冷水站堡,九十里爲晃州站堡,堡故蠻州也,亦宋熙寧中收復。今有晃州馬驛,並置巡司於此。《志》云:「已上四堡,俱隸沅州衛。○鮎魚站堡,在州西百二十里,又西十里爲南寧哨堡,又西二十里爲平溪站堡及太平哨堡。《志》云:「已上四堡俱隸平溪衛。又岳州哨堡,在州西百九十里,又西十里爲梅溪站堡,又十里爲梅花哨堡。《志》云:「已上三堡,俱隸清浪衛。又平蠻哨堡,在州西二百三十里,又西十里爲得勝哨堡及永平哨堡,又西十里爲武安哨堡,又十里爲大勝哨堡,又二十里爲相見站堡。《志》云:「已上六堡,俱隸鎮遠衛。又柳塘站堡,在州西三百五十里。又西三十里爲蒼平哨堡。《志》云:「已上二堡,俱隸偏橋衛。
栗子關,在州西,甚陡峻。又涉迴龍坡,石立如峰,頗似關口。
雞鳴關,平溪衛西。高峰奇削,勢最がテ。五十里度焦溪。
沅水驛,州城南二里。又州東北八十里有盈口驛,東南八十里有盧黔水驛。又羅舊馬驛,置於羅舊堡。餘詳見上。

黔陽縣,州東南八十里。東南至靖州會同縣九十里,漢鐔城縣地,屬武陵郡。梁爲龍標縣地。唐貞觀八年析置朗溪縣,屬巫州。五代時,縣廢。宋熙寧七年置黔江城。元豐三年升爲黔陽縣,屬沅州。今城周不及三里,編户二十二里。

鐔城廢縣,在縣西。漢縣治此。後漢因之,晉末省。唐改置今縣。《志》云:「縣有諸葛古城二,一在城南四十里,其地有臥龍嶺,一即城東九十里之安江寨堡,俗亦謂之諸葛營。相傳武侯撫綏溪洞諸蠻,嘗駐於此。又縣東南有馬王城,相傳五代時馬氏徵溪蠻,築此城爲控扼處。
羅公山,縣東南百六十里。昔有羅姓者隱此而名。山周五百里,四面險絕,絕頂有池,廣數十里,南有砂溪,與武陽江合,北流分爲兩溪,入沅。宋熙寧間,土豪舒光起寨於此,爲犭人所破。山西北有地,平廣數百畝,歲大旱,此處獨稔,號曰熟平。○金龍山,在縣南百里,山勢峻拔,有風出空岩中。又赤竹山,在縣東百四十里,岡隴盤紆,多赤竹。又白雲山,在縣東六十里,高二十里,白雲嘗繞其上。又龍標山,《志》云:「在縣治東城內,沅、黔二水會流經其下。高瀘洞,在縣界灘水急,聲沸如雷。
鉤岩山,縣北七十里。削壁懸崖,倒垂如鉤,中有泉,世謂之鉤崖水。又紫霄山,在縣北十里,峰巒聳秀,其勢凌霄,洞中嘗有紫雲出入。
雙石崖,縣南九十里。有二石對立,又名屏風崖。三面如一。相傳石根隨水高下,土人神之,舟楫莫敢犯。景泰中,苗寇弗靖,人皆避其上,因築寨置戍,名爲安江雙崖城。○臥龍巖,在縣南四十里,旁即諸葛古城,有洞深數里,石壁如垣,泉湧不竭,相傳武侯駐兵處也。又牛角坡,在縣西十里,坡連環如牛角,路通沅州。
沅江,在縣城南。自沅州東流合縣境諸水,又東流歷會同縣境,復東北折而入辰溪縣界。○黔江,在縣西南三里,亦曰黔水。《志》云:「源出,經縣南一里七寶山下,合於沅江。縣南三里有獅子灘,水勢深闊,湍流瀲灩。
大龍溪,縣東南百里。源出羅公山。又有小龍溪,出縣東南九十里之柘木隘。二溪水脈相通,皆流入於沅水。又稔禾溪,亦出羅公山,經縣東南百里,西北流,亦入沅水。《志》云:「縣東南二百里有砂溪,源亦出羅公山。縣東百六十里又有洪江溪,源出縣東溪洞古城,下流皆入沅水。洪江,蓋即會同縣之洪江矣。
托口寨,縣東南四十里,當九溪諸蠻之衝。宋置托口寨於此。今亦爲戍守處。又洪江寨,在縣東南五十里,。宋元五年置,以洪江溪名。盧氏曰:「托口、洪江,皆濱沅水,與會同縣接境。又竹灘堡,在縣南二十里。宋熙寧中置鋪於此,元豐八年罷,元五年復置寨。今仍置堡,恃爲控禦。《通志》云:「托口,在縣西南四十里。一云竹灘,在縣西北二十里。似皆悞。又有黔陽堡,在城北。
安江堡,縣東南百里。即州境之安江驛也。一名安江鎮。明初置巡司於此,屬今縣。《志》云:「黔陽、竹灘、安江三堡,皆景泰初以溪洞蠻獠出沒爲患,增設戍防,俱沅州衛官軍哨守。○菱托鋪,在縣東百六十里。《志》云:「自安江至菱托鋪,皆溪洞犭賊出沒要道。宋置寨鋪以爲捍禦。今多因舊址。又銅安鋪,在縣東北二百五十里,今見沅州銅安驛。

麻陽縣,州北百三十里。西至施溪長官司八十里。隋沅陵、辰溪二縣地。唐武德三年析置麻陽縣,屬辰州。宋因之。熙寧七年改屬沅州。今城周三里,編户七里。

龍門廢縣,在縣東北。唐垂拱四年析麻陽縣地置龍門縣,屬辰州,尋廢。或曰:「陳天嘉中於麻溪口置戍,唐因置麻陽縣,又於舊戍城置龍門縣。盧氏曰:「龍門,蓋在辰溪境內,宋置龍門寨,熙寧七年嘗改隸沅州,當即唐之龍門縣。《通志》云:「在縣西三十里。悞也。
盧陽城,縣西三十里。劉昫曰:「唐垂拱二年分麻陽地,並開蠻洞,置錦州,理盧陽縣。天寶初,曰盧陽郡。乾元初,復曰錦州,後廢於蠻。宋爲錦州寨。熙寧八年廢爲鋪,屬麻陽縣。又渭陽廢縣,在縣西五十里,亦唐垂拱二年置,屬錦州,後廢於蠻。《郡志》作黃陵城,悞也。○常豐城,在縣西南。唐垂拱二年置萬安縣,屬錦州。天寶初,改爲常豐縣,後廢於蠻。
齊天山,縣東南五十里。峰巒秀異,高出雲表。宋置齊天鋪於山下,一名霽天山。又西晃山,在縣南二十里,峰巒秀拔,爲邑之鎮。○都督山,在縣北九十里。相傳唐置都督府於辰州,鎮撫溪苗,嘗提兵駐此,因名。又羅甕山,在縣西北八十里,山石紆回,層疊突起如甕,舊產硃砂,今絕。
龍門山,縣東北百里。連山參差,崩石對峙,勢欲傾僕,最爲險絕。唐置龍門縣,蓋以山名。東接辰溪縣界。《志》云:「縣東北五十里有岩門山,石磴崖險,舊有巡司。又苞茅山,在縣東九十里,產茅三脊,可以縮酒。相傳楚貢包茅,蓋出於此。○萬山,在縣西南七十里,峰巒峻拔,澗壑縈紆。又石梯山,在縣西百十里,山峻聳,石磴如梯。
爾山,在縣西北百三十里。,俗作蠟。山之東北屬盧溪縣鎮溪千户所及保靖衛子坪長官司,山之西屬貴州銅仁府銅仁、平頭二長官司,山之西北與四川酉陽宣撫司鄰,而無所屬。地東西二百里,南北百二十里,諸苗蟠聚,凡七十四寨,而麻陽爲戍守之衝。《防險說》:「麻陽爾、鎮、銅平諸山,爲苗蠻巢穴,周回千數百里,懸崖鳥道,叢箐櫛比,嵐瘴蒸鬱,陰雨恒多,視諸溪峒,獨稱阻絕,往往乘晦冥據險爲亂。嘉靖初,山酋龍求兒叛稱苗王,南結貴州土獠,西誘酉陽諸蠻,連亘各寨,流毒三省。命臺臣萬鏜等進討,尋攻克之。鏜上言:「此蠻自宣德七年及正德七年皆嘗用大兵攻剿,臣博訪各賊巢穴,如蠟爾等山洞,接連三省,當其險絕之處。晦冥之時,一夫拒守,百夫莫前,冒險倖功,非良策也。因以剿之威,行撫之恩。今雖平定,然苗蠻易動難靜,不可不廣施方略,以杜後患。鏜又嘗與朝士書曰:「苗賊巢穴,如蠟爾、雷公等山,接連湖、貴、四川,周回千數百里,猩螶所居,人迹罕至。其懸崖鳥道,莫可躋攀,且竹菁叢生,彌望無際,幽岩曲澗,在在皆然。人非側肩僂背,莫能入也。賊從內視外則明,每以伏弩得志。我從外視內則暗,雖有長技,皆無所施,此地利之難也。又苗巢所居,率皆險僻幽翳,雖天氣晴明,亦惟亭午稍爲開霽,一遇陰霧,則咫尺莫辨。又雨潦嘗多,山嵐瘴濕,穢氣鬱蒸,此天時之難也。先年駕馭得宜,牢籠尚易。自正德以來,邊方多故,釁弊萬端,土兵有難用之虞,調集增繁擾之害,此事勢之難也。從來軍臨則散漫潛藏,軍退則突出劫掠。賊云:「不怕官府兵多,只怕官府糧多。蓋兵雖多,而山箐深險,力未易施;糧多則圍困久長,勢將自斃耳。二十七年苗復竊發,用大兵征剿,兩省騷動。二十一年始就平。
錦水,縣西三里,亦名錦江。自貴州銅仁發源,東流入境,經錦州故寨,又東經縣南,至龍門山下,入辰溪縣界,合沅水。
龔溪,縣南四十里。源出西晃山,東北流入辰溪縣界。又犀迷溪在縣西南七里,梁源溪在縣西十二里,白旗溪在縣東五十里,俱流入錦水。又龍門溪,在縣東北三十里,源出龍門山。縣東北四十里又有西溪,與龍門水合流,俱入辰溪縣界,注於沅水。
鴉刺關,縣西北四十里。與貴州叛苗接界,爲控扼之所。萬歷中廢。又灣溪堡,在縣西南。宣德六年寨苗叛,總兵蕭綬討之,奪其池河營,賊降,乃設灣溪、安江等十六堡。嘉靖二十七年復討平子坪、蠟爾山諸苗賊,罷灣溪等堡,改設乾州等十三堡,是也。又安溪堡,在縣東南八十里,或曰即安江堡。《志》云:「縣境諸堡俱萬歷中廢。
岩門寨,在縣東北五十里岩門山下。今有巡司戍守於此。又龔溪寨,在縣南。宋熙寧六年置寨,尋廢爲鋪。《志》云:「麻陽自岩門寨以下,有民寨、苗寨凡五十四,錯列縣境。
小坡營,在縣西。嘉靖二十六年湖廣及川貴諸苗皆叛,掠晃州便水驛,破小坡營,遂掠銅仁、思南、石阡諸境。又眉亮營,在縣北,亦戍守要地。其相近有爆木、大梢等營。二十七年官軍分撲諸苗屯鴉刺、眉亮、爆木、大梢四營,剿回保崖崮、毛岡、板栗、昔朗、冷水、紅岩、下水、坡、略變九寨。皆湖廣諸苗寨也。
附見
沅州,衛在州治東。洪武初建。
平溪衛,沅州西百五十里。洪武二十二年建。西南至貴州思州府三十里。城周九里有奇。今亦置平溪衛。詳見貴州。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