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十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十三 北直四 河間府 下一卷▶

北直四[编辑]

河間府,東至海豐縣三百里,南至山東德州二百五十里,西南至真定府冀州二百三十里,西至真定府定州二百有八里,西北至保定府安州百二十里。自府治至京師四百十里,至南京二千一百四十里。

《禹貢》冀州地。春秋時屬晉。戰國時爲燕、趙、齊三國之境。秦爲鉅鹿、上谷二郡地。漢置河間國初爲趙地,文帝二年別爲河間國。應劭曰:「在兩河之間也。後漢初併入信都。和帝永元三年復置河間國。晉因之。後魏置瀛州太和十一年分冀、定二州置,兼置河間郡,治武垣。隋罷郡存州。大業初,復曰河間郡。唐仍爲瀛州。天寶初,亦曰河間郡。乾元初,復爲瀛州。五代晉時,契丹據其地。周顯德六年收復。宋仍曰瀛州《宋志》舊名關南。大平興國初,曰高陽關。慶曆八年始置高陽關路,統瀛、莫、雄、貝、冀、滄、永靜、保定、乾寧、信安等十州軍,大觀二年升爲河間府賜名瀛海軍。金因之置河北東路於此。元曰河間路。明初曰河間府,屬北平布政司。永樂七年直隸京師,領州二,縣十六。今仍曰河間府。
府北拱京師,南臨青、濟,水陸衝要,餉道所經。自古幽燕有事,未有不先圖河間者。春秋時,齊由此剪孤竹,服北燕。及戰國之季,清河、勃海間,幾於無歲不戰也。後漢末,袁紹、公孫瓚角逐於前,曹操踵其後,從而並幽薊,平烏桓。迨典午失綱,五胡濁亂,於是滹沱沸浪,橫漳騰波。北不得河間,青、冀之禍未烈。南不得河間,幽、平之患未深也。拓跋世衰,羣盜競起,耽耽虎視,恒在瀛州。豈非以海曲奧阻,魚鹽沃饒,利則進攻,不利則退守,地勢爲可恃乎?隋末,竇建德奮臂一呼,據有樂壽,縱橫四出,雄於河北。唐藩鎮之患,盧龍一道稱最強者,以瀛、莫南下,易、定、鎮、冀不得不避其鋒也。朱全忠欲吞幽州,先爭瀛、莫。及晉人取燕,既得瀛、莫,而劉守光不旋踵亡矣。石晉以瀛、莫入契丹,河北之釁,曾不逾時,甚且飲馬河津,毒流汴洛。周世宗懲其弊,力戰以復關南,戎夏之防,藉以少固。宋人因之,興塘濼,列軍屯,嘗爲重鎮。及女真肆惡邀盟割地,則首及關南,知其利於深入也。蒙古攻金燕京,分軍大掠瀛、莫諸州,所至殘破。燕京資儲,以關南爲根本,自是公私耗竭,國無以立矣。元末,羣賊毛貴等由清、滄而北,趣河間,逾直沽,元祚遂岌岌焉。明初,大軍北伐,舟師、步騎皆自河間而進,直薄元都。及靖難之師,東西馳突,河間每爲孔道。至槍四起,戎馬生郊,而籌國是者,若未遑措意於河間也。謂之何哉?說者曰:「郡境陂澤沃衍,宜於耕植。宋人屯田關南,歲收數倍。且地濱滄海,鹽鹺之利,軍府所資。又舟車通利,四方供億,皆取給焉。誠京師之南府,天下之津途也。

河間縣,附郭。漢州鄉縣地,屬涿郡。後漢爲武垣縣地,改屬河間國。高齊始置河間縣,爲河間郡治。隋爲瀛州治,唐以後因之。今編户二十五里。

武垣城,府西南三十八里。本趙邑。《史記》:「趙孝成王九年秦圍武垣。即此。秦置縣。漢屬涿郡。後漢改屬河間國。晉因之。後魏爲河間郡。隋大業初,省入河間縣。唐武德五年復置武垣縣,屬瀛州。貞觀初,又廢。《志》云:「今府城亦名東武垣城。後漢廢州鄉入武垣,又移武垣縣於此。其後復還舊治,因謂之東武垣。高齊改置河間縣。《城邑考》:「今郡城亦謂之瀛州城,隋唐以來故址,宋熙寧初改築,後復圮壞,明初增修。今城周十七里有奇,有門四。
束州城,府東北六十里。俗名如林鄉。漢縣,屬勃海郡。後漢因之。晉屬章武國。後魏屬章武郡。高齊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瀛州,尋改曰束城。唐因之。五代周顯德五年成德帥郭榮攻契丹束城,拔之。是也。宋熙寧六年廢爲束城鎮。元初,復置縣。金復廢爲鎮。元置巡司於此。《水經注》:「易水東經束州縣南。其城舊有三重,今故址已堙。
州鄉城,府東北四十里。漢縣,武帝封河間獻王子禁爲侯邑。後漢省入武垣。魏收《志》:「武垣縣有小陵城,亦曰蕭陵。蓋石趙所置。《寰宇記》云:「在河間城西北五里。」又城北六里有乞活城,晉東瀛公騰嘗掠羯户萬人居此,任其乞活,因名。
滹沱河,府西南二十里。自晉州饒陽縣流入境,又東南經獻縣南、交河縣北,又東至青縣岔河口,合於衛河。《志》云:「府境有鐵燈竿口水,其上流自武強、饒陽之境,匯漳河、滹沱諸流,又北接博野、蠡縣沙、滱諸河,下流瀦爲陂池。紆回散漫,經府境而北,地益平衍,幾數百里,通靜海直沽以達海。其支流環繞郡城,每遇夏秋水發,一望無際,因築堤以捍衝囓。餘詳大川滹沱河。
高河,在府西南。自高陽縣流入境,東南流至交河縣,入於滹沱。舊《志》云:「郡在滹沱、高河之間,故曰河間。今源流斷續,非復故迹也。○滱水,在城西,即易水支流也。亦自安州高陽縣境分流經此,又北流入任丘縣界,仍合於易水。
大浦淀,在府西二十五里。下流注於滹沱。其決入之處,一名百道口,亦曰大廉陂。○長豐渠,《唐志》云:「在河間縣西北百里。貞觀二十一年瀛州刺史朱潭所浚。又開元二十五年刺史盧暉引滹沱河,由束城以東,通漕溉田,仍曰長豐渠。
七里井,在府境。隋大業十三年詔涿州留守薛世雄討李密,並誅翦所在盜賊。行至河間,軍於七里井,竇建德襲破之。胡氏曰:「井去河間城七里,因名。
麴義壘,在束城鎮北十四里。漢末,公孫瓚據河北,袁紹令義攻之,因築此壘。又毛精壘,在府北三十里。《志》云:「漢博士毛萇宅塚也。後人於其地爲營壘。
瀛臺,在府城東南。高五丈,闊倍之,登臺一望,四遠在目下。有舊城壕。一名駐旗臺。又城東北有高陽臺,與瀛臺相望。《志》云:「瀛州舊置高陽關臺,因以名。
君子館,府西北三十里。宋雍熙三年劉廷讓帥師並海而北,將趣燕。契丹將耶律休哥聞之,以兵扼要害,逆戰於君子館。時廷讓分精兵屬李繼隆爲後,繼隆退保樂壽,廷讓力不敵,一軍盡沒。
廉良鎮,在府北。宋咸平二年鎮定高陽關都部署傅潛奏:「先鋒田紹斌等敗賊衆於廉良路,即此鎮也。又府北有南陽務。石晉開運二年杜威等襲契丹瀛州間。其將高謨翰引兵先出,遣梁漢璋將騎追之,遇契丹於南陽務,敗死。○景和鎮,在府東六十里,舊有巡司。又商家林,在府南三十里,南去獻縣亦三十里,行旅必經之地也。
青凌橋,府東門外。滹沱、滱水諸川,交流並註於城東,此橋爲之鎖鑰。其後橋壞,夏秋水發,輒有漲溢之患。嘉靖間,於縣南開蘇家、徐家二口,分殺水勢,而行旅往來病於艱阻。萬歷十八年復修此橋,連亘凡六里。又八里堤,在府南八里莊,自蘇家口迄徐家口,亘二十里,以防漲水,亦萬歷中修築。

獻縣,府南六十里。東至滄州百三十里,西至晉州饒陽縣九十里。本漢樂成縣,高祖封功臣丁禮爲侯邑,後爲河間國治。後漢因之。曹魏曰樂城縣。晉因之,仍屬河間國。後魏屬河間郡。隋開皇十八年改爲廣城縣,屬瀛州。仁壽初,又改曰樂壽縣。唐初因之,永泰初改屬深州。宋屬河間府。金天會七年置壽州。天德三年又改爲獻州。元至元二年州廢,尋復爲獻州治。明初,省縣入州,又改州爲縣。城周六里,編户二十四里。

樂成廢縣,劉昫曰:「在今縣東南十六里。漢縣治此。後魏移縣西北,近古樂壽亭。隋因改爲樂壽縣,即今縣治也。宋白曰:「後魏太和十一年河間郡自樂成移理於今縣西一里樂壽亭城。《郡國志》云:「今縣西南十里,曰樂壽岩,漢樂成縣治此,隋樂壽縣亦治焉。大業十三年竇建德自號長樂王,都樂壽,其所居曰金城宮,亦在樂壽岩西。今湮廢。是樂壽舊治縣西南,唐始移今治也。又樂壽東南有慎園,俗呼二王陵。漢靈帝尊母董氏爲慎園貴人,即此。
景城廢縣,縣東南九十里。漢曰景成縣,屬勃海郡。宣帝封河間獻王子雍爲侯邑。後漢省。後魏徙成平縣治此,屬章武郡。隋開皇十八年改爲景城縣,屬瀛州。唐初亦屬瀛州。貞觀初,改屬滄州。天寶後還屬瀛州。宋因之。熙寧六年省爲鎮,屬樂壽縣。《金志》交河縣有景城鎮。○成平廢縣,在故景城南二十里。漢縣,屬勃海郡。武帝封河間獻王子禮爲侯邑。後漢改屬河間國。晉因之。後魏徙治於廢景城縣。又建成廢縣,在故景城東南三十里,漢縣,屬勃海郡。後漢省。
中水廢縣,縣西北三十里。漢縣,高帝封呂馬童爲侯邑,屬涿郡。應劭曰:「縣在易、滱二水之中,因名。後漢及晉俱屬河間國。後魏屬河間郡,高齊廢。又阿武城,在縣西北三十九里。漢縣,屬涿郡。武帝封河間獻王子豫爲侯邑。後漢廢。
滹沱河,縣西南十八里。其地有完固口,在滹沱北岸,舊時山水氾濫,往往從此橫決。嘉靖十三年築堤爲備,因以完固名。又縣西南爲陳家渡,滹沱河津濟處也。建文中,燕王渡此,擊敗盛庸之師。自此又東南入交河縣界。
鬲津枯河,縣西二里。舊《志》云:「東北流入故饒安縣界入海。又馬頰河,在縣東六十里,上源從山東商河縣流入境。又鉤盤河,在縣東南五十里。上源自山東德平縣流入境,蓋後人鑿以導水,而附以九河舊名也。今悉堙廢。
房淵,縣北三十里,《水經注》以爲漳水所決入也。《志》云:「淵方三百里。石勒時水忽變赤,慕容雋時水忽生鹽,形如印,一日再長再減,不失其度。元時有龍潛其中。其水清澈,委流入於滹沱。
單家橋,縣南十二里。跨滹沱河上,行旅通途也。明建文三年燕王敗平安等於單家橋。又宣德初,駕徵高煦,還駐蹕於此。一名五節橋,以正德間流寇亂,有五婦死節於此也。舊有單橋巡司。又大慈橋,在縣東五十里槐家鎮,亦爲東西孔道。樂成驛,在縣治西南,明初置。
阜城,縣府西南百四十里。西南至冀州武邑縣五十里,東南至景州六十里。漢縣,屬勃海郡。後漢屬安平國,光武封王梁爲侯邑。晉屬勃海郡。後魏屬武邑郡。隋屬冀州,唐因之。天二年朱全忠改曰漢阜縣。五代唐復故。宋嘉八年省入東光縣。熙寧末,復置屬永靜軍。金屬景州。元因之。洪武七年改今屬。城周五里,有門六。編户二十五里。
阜城故城,縣東二十里。劉昫曰:「故縣治此,隋改築縣城,移今治。《寰宇記》:「縣東二十里有安平城,漢安平國治此。蓋即故阜城矣。《城邑考》:「今城當南北之衝,滄、瀛、德、冀、深、景諸州,烽煙或警,縣未有不被其患者。
蒲領城,在縣東。漢縣,屬勃海郡。武帝封廣川惠王子嘉爲侯邑。昭帝時,又封清河剛王子祿於此。後漢省入縣。《寰宇記》:「故城去縣三里。又滄州魯城北六十里,有故蒲領城,相傳後漢末黃巾之亂,蒲領人流寓其地,因築此城。○簡子城,在縣東南三十里,相傳趙簡子所築。一名東城。城下有簡子津。《寰宇記》:「縣有宅陽城,一名沙丘。
胡盧河,在縣西北七里。即衡漳之別名。自晉州武強縣流入境,又東入交河縣界,合於滹沱河。今漳水東合衛河,經流往往淺涸。
流冷河,縣北七里,本胡盧河之支流也。又有潢盧河,自冀州棗強縣來,東北流注之,入交河縣界,注於滹沱。俗作劉麟河。劉豫,阜城人也,其子麟嘗渡此而名。今涸。又有王莽故河,在縣西南,即屯氏河之下流也。今亦堙塞。
苻融壘,縣東北二十四里。《志》云:「苻堅滅燕,遣融引軍東略,嘗屯於此,因名。
漫河店,縣東南三十里。自此達景州亦三十里,今曰新中驛。又窩莊驛,在縣北三十里,自此達獻縣之單家橋,亦三十里。皆往來通道也。

肅寧縣,府西北五十里。西北至安州高陽縣六十里,南至晉州饒陽縣六十五里,東北至保定府雄縣百里。本河間縣地。宋雍熙三年置平虜寨。淳化初,改平城。景德二年又改爲肅寧城。金升爲縣,屬河間府。元至元二年廢爲鎮,尋復故。今城周六里有奇,編户十三里。

肅寧舊城,在今治東南。《志》云:「舊城周十六里,內有子城,周三里,宋時築以屯兵。城旁又有肅寧寨,地名南陽疃,亦曰曲陽疃,亦宋所築。金廢。
中堡河,縣東北三十里。《志》云:「保定府蠡縣以東,高陽縣以南之水,溢入於縣境,播爲洋東五千二淀,俱注於中堡河,流經雄縣界,會於瓦濟河。其洋東五千二淀,俱在縣東南二十餘里,即唐河、滋河及滹沱諸河散流所匯也。
玉帶河,縣東三十五里。洋東五千二淀之水,分流爲玉帶河,又東北入任丘縣界。《元志》云:「玉帶河經雄州歸信縣界,入於易水。
唐河堤,在縣南二十里。《志》云:「縣西接保定府蠡縣界二十里,堤起自蠡縣之三岔口,東至韓村張王口,回曲五十餘里,口岸凡十八處。失時不修,自縣以東,則河間、任城、雄縣,以西則蠡縣、高陽、安州,以北則新安、容城、安肅,一遇水潦,輒有潰溢之患。
南陽務,在縣城東北。石晉開運三年契丹偽以瀛州降,天雄帥杜威引軍至瀛州,契丹將高謨翰偽遁,威遣別將梁漢璋追之,至南陽務遇契丹,敗死。或曰今縣治即其地。又豐樂堡,在縣東,亦宋置戍守處也。
任丘,縣府北七十里。東至霸州大城縣九十里,北至雄縣七十里,西北至安州亦七十里。漢莫阝縣地,屬涿郡。平帝元始二年使中郎將任丘築城於此,以防海寇,因名。高齊始置任丘縣。隋省。唐武德五年復置,屬瀛州。景雲二年改屬莫州。宋爲莫州治,金因之。貞二年降州爲莫阝亭縣,以任丘縣併入。元初復故。至元二年與州俱省,尋復置,屬莫州。明洪武七年以莫州省入,改今屬。今城周五里有奇,編户三十二里。
莫州城,縣北三十里。漢置莫阝縣,屬涿郡。後漢屬河間國。晉因之。後魏屬河間郡。隋屬瀛州。唐景雲二年分置莫阝州於此。先天初,於州北置勃海軍。開元十三年改爲漠州,旋又爲莫州縣,亦曰莫縣,兼置唐興軍。天寶初曰文安郡。乾元初,復爲莫州。建中三年朱滔、田悅叛,易定帥張孝忠等規取涿、莫二州,斷幽、魏往來之路。是也。《五代史》:「瀛、莫二州,相去百十里,其地多水濼。晉天福末,契丹內犯,趙延照自貝州退遁瀛、莫,阻水自固。宋仍爲莫州,改治任丘縣。咸平三年契丹內犯,範廷召追敗之於莫州。熙寧六年廢莫縣入任丘。元二年復置,尋又廢爲鎮。金莫州亦治任丘。貞二年降州爲莫阝亭縣。元初,改置莫亭縣於此。至元二年省入河間縣,尋復置莫亭縣,莫州治焉。前朝州縣俱廢,置莫阝城驛於此,尋移入縣城內。今有莫阝城遞運所,蓋其地爲往來孔道也。
高郭城,縣西十七里。漢縣,屬涿郡。宣帝封河間獻王子蓋爲侯邑。後漢省。又阿陵城,在縣東北二十六里,亦漢縣,屬涿郡。後漢初封任光爲侯邑,後省。
長豐城,縣東北六十里。唐開元十九年分文安、任丘二縣置,屬莫州。宋因之。熙寧六年廢爲長豐鎮,屬任丘縣。金因之。《郡志》云:「郡城東北七十里有長豐城。即此。○謁城,在縣南二十六里。相傳漢桓帝崩,竇武等率羣臣詣河間迎靈帝入即位,此其朝謁處。《寰宇記》云:「本名灄城,訛爲謁。靈帝封解瀆亭侯,在今祁州界,不應於任丘有謁城也。又顓頊城,在縣東北三十八里。後魏邢《三郡記》云顓頊所造,亦傳訛也。
金沙嶺,縣東四十里,以土阜參差而名,本無嶺也。《志》云:「嶺回環斷續,隱約蜿蜒,如見如伏,凡數十里。斷處有細沙流出,如金星,因名。○桂岩,舊《志》云在縣西北。岩多桂,其中深邃,儼如巨室,爲邑之勝。又縣南有白馬峰,其後水流決溢,皆堙爲平陸。
易水,縣西十六里。其上流自高陽、安州境流經此,復繞流東北,出入雄縣界。舊《志》:「莫州去雄縣四十里,易水爲分界處。自安州而東,會九河之水,經州北十五里,一名瓦濟河,亦曰白溝河。又東匯於五官淀,下流合滹沱河入海。○滱水,在縣城西,即易水支流也。其上源一自高陽、新安,而東匯於白洋淀。至縣西,又經縣東北趙堡口,仍會於易水。又一支自府城西門外北流,過半截河,經縣東東莊橋,至五官淀,亦合於易水。或曰:「今滱水即鐵燈竿口之水導流而北者。
濡水,縣西北二十里。舊《志》云:「在莫州西二十里,東合易水。《水經注》:「濡水自容利亭東流,經莫阝縣注於易水。《左傳》昭七年齊侯伐燕,盟於濡上。即此處也。今與易水交流,不復別爲一川矣。又《志》云:「縣北五十里有高陽河,自高陽縣來,經趙堡口,合易水。此亦易水支流,以縣境舊爲高陽關地而名。○滹沱河,《志》云在縣南二里,宋時自高陽縣流入莫州,至金口分界,東北流入霸州文安縣境。今滹沱正流在獻縣,南宋人引水爲塘泊,此其故道也。
鏡河,在城南。其上源即肅寧縣之玉帶河也,流經縣南八里,會馬圈泊。又北至縣南三里,會蓮花泊。又城東南齊家泊,亦流合焉。環城爲濠,亦名玉帶河。又北至五龍潭,東出斜溝,會於五官淀。《志》云:「縣北四十里,又有玉帶河,東注沙灣,北環古莫,今淤。
白洋淀,縣西三十里。周六十里,跨安州、新安、高陽之境。《志》云:「淀在縣之開成村,衆水匯流處也。又三滸淀,在縣東北十三里,西接五龍潭。縣西北唐堤之南,又有居龍淀,前後有塘,爲衆流之壑。○五官淀,在廢阿陵縣之東,上流諸水悉匯於此,東北接通州武清縣爲三角淀,達直沽以入於海。《志》云:「五官淀即武清淀。是也。又有趙家泊,在縣東二十里,亦流入於五官淀。
掘鯉淀,在縣東南。鐵燈竿口之水,自河間縣引流,東北出入縣境,匯而爲淀。遇霖潦,則洪波東注,溢入於五官淀而入海。《唐志》:「莫州有九十九淀。今縣境以淀名者不一處,掘鯉淀其一也。
通利渠,縣南五里。《唐會要》:「武德中,鑿通利渠。開元四年縣令魚思賢復開浚,以洩陂淀之水,自城南至城西北,注於滱水,得地二百餘頃,土人因名曰魚君陂。○長豐渠,在縣西北二十里,即唐貞觀中刺史朱潭所浚。其西南五里,亦曰長豐渠。開元中刺史盧暉,自束城引滹沱東入淇水,通漕溉田五百餘頃。是也。淇水,即今衛河。
五龍潭,縣北十一里。縣西十八里,爲白龍潭水,皆淵氵亭,大旱不竭。○唐堤,在縣西北,高阜綿延,凡十餘里,以障水患。蓋亦以唐河而名。
趙堡口,縣東北五十里。易水流經此。《志》云即宋時唐興口也。○馬村寨,在縣西。《宋志》縣有馬村、王家二寨。政和三年改馬村寨曰定安,王家寨曰定平。金廢。
清源柵,在縣西南。唐長慶初,義武帥陳楚奏:「破盧龍叛將朱克融莫州清源三柵。是也。○馬東圈,在縣東南。前朝正德中,劉六等作亂,由馬東圈越霸州,犯雄縣。或曰:「今縣南馬圈泊,蓋以馬東圈而名。
東莊橋,縣東三十里滱水上,廣三十八丈。縣南境之水,俱由此達於五官淀。又月樣橋,在廢莫州北易水上。前朝建文二年燕王敗李景隆之兵,破雄縣,伏兵月樣橋,莫州兵來援,遇伏敗走。橋蓋與雄縣接界。○新中驛,在縣西南四十里,又三十里而達河間府。
交河,縣府南百十里。西南至阜城縣四十五里,西至冀州武邑縣百二十里。漢景城、成平二縣地。唐爲樂壽縣地。宋曰交河鎮。金初爲石家圈。大定七年置交河縣,屬獻州,以滹沱、高河二水交流而名。元至元二年省,尋復舊,仍屬獻州。明初因之。洪武七年改今屬。城周六里,編户十四里。
滹沱河,縣北六十里。自獻縣流經此,瀕河爲高川鎮。又有北濟橋跨其上。北流入青縣界。○高河,在縣西北五十里,自河間縣流入境,東流合於滹沱。《一統志》:「縣南有交河,以高河、滹沱河合流而名。悞也。合處蓋在縣北。
衛河,縣東五十里,與南皮縣分界。自東光縣流經縣東南五十里之七里口,又經縣東北九十里之馮家口,而入滄州界。今運道所經也。詳見大川衛河及川瀆漕河。
洚河,縣南五里,亦曰枯洚渠,即阜城縣之胡盧河。東北流經此,有南濟橋跨其上。又東北流五十里,爲三岔河、洚河、滹沱河會流處也。亦曰三汊河。
清河,縣西二十五里。舊爲洚河支流,自富莊驛引而東,至縣東北三十五里,經劉解鎮,又經縣東北六十里之張家橋,又東五里,散流入於諸村鎮。俗名清河頭,一名鹽河,亦曰趙王運糧河。或云:「五代梁時,趙王曾運糧於此,以餉晉師也。又李村河,亦自縣西二十五里,分洚河支流。有西濟橋跨其上,流經縣東北四十里李村橋,又東合於清河。
倒流河,縣東北九十里。縣東境之水匯流於此,西流四十里,會爲三岔河,注於滹沱,故曰倒流。一名蔡河。又縣東三十里,舊有沙河,今涸。又有蛤螺河,在縣北二十五里,下流亦入於滹沱。
張大窪,縣東三十里,爲鍾水之處。萬歷中,開溝五道以通洚河。窪旁之田,始無水潦之患。又縣東北七十里,有達達窪。萬歷中,邑令馬中良議決溝開渠,導入蔡河。又議於縣東北九十里窪東,窪鑿溝十里,入陽氣寺古河,注於鴨綠淀。《志》云:「陽氣寺古河,一名平成河,在縣東北八十里。
泊頭鎮,縣東五十里衛河西岸,商賈湊集,築城於此,管河別駕駐焉。有泊頭鎮巡司,並置新橋驛,俗名泊頭驛。又富莊驛,在縣西二十五里,即西達阜城,北走獻縣之通道也。
景城南鎮,縣東北六十里,即故景城縣地。金置鎮於此。景城,詳見獻縣。《金志》:「縣境又有大樹、劉解、槐家、參軍、貫河、北望、夾灘、策河、沙渦共十鎮,皆商民環聚之地。兵燹之後,堙廢過半矣。

青縣,府東一百五十里。西北至霸州大城縣八十里,東南至興濟縣四十里。唐幽州蘆臺軍地。乾寧中,改置乾寧軍。五代晉初,陷入契丹,置寧州於此。周顯德六年收復,置永安縣,屬滄州。宋太平興國七年復置乾寧軍及乾寧縣。大觀二年升爲清州。金貞元初,改縣爲會川,而州如故。元初,改州爲清寧府,尋復爲清州。明初以州治會川縣省入。洪武七年改清州爲青縣。城周五里,有門三。編户六里。

會川廢縣,今縣治。後周置永安縣,宋改曰乾寧。熙寧六年省爲鎮。元符二年復舊。崇寧三年再省。政和五年又復。金人改曰會川。元因之。明初省。
蘆臺城,在縣東衛河西岸。《九域志》云:「在滄州西北九十里,瀛州東百六十里。唐置蘆臺軍,其城周三里,後廢爲馮橋鎮。乾寧中,復置蘆臺軍,亦曰乾寧軍。光化三年幽州帥劉仁恭以滄州爲汴將葛從周所圍,將兵赴救,營於乾寧軍。從周留別將守滄州寨,自將精兵逆戰於老鴉堤,大破之。五代梁開平二年劉守文以其弟守光篡逆,舉滄德兵討之,軍於蘆臺,爲守光所敗。乾化三年晉將周德威攻燕,拔其蘆臺軍。後唐同光以後,以契丹屢入犯,蘆臺、瓦橋皆增設重兵,命將戍守。天成二年蘆臺戍軍亂,尋擊平之。石晉初,沒於契丹。周顯德六年親征契丹,命大帥韓通將前軍自滄州治水道入契丹境,柵於乾寧軍南。通奏補壞防,開遊口三十六,遂通瀛、莫。既而周主至乾寧,契丹寧州刺史王洪舉城降。宋白曰:「軍城東臨御河,接滄、幽二州之境。周世宗由此復關南,自是常爲戍守重地。
中山,縣南二里。舊《志》云:「山岩聳峙,懸瀑凡數十丈。今俗呼爲高土岡。又西山,在縣西南五里,四周高峻,其頂平衍,昔人嘗立營寨於此。
衛河,在城東一里。自興濟縣流入境,合於滹沱,又東北流,經靜海縣,過天津衛入海。亦名御河,亦曰永濟河。《宋志》:「緣邊塘濼爲御防要地,其一水東起滄州界距海岸黑龍港,西至乾寧軍。沿永濟河,合破舡淀、方淀諸水,橫廣百二十里,縱九十里至一百三十里,深五丈。西至信安軍,與永濟渠爲一水。今爲運道所經,築堤浚淺,防維最切。又有盤古溝,在縣南十五里,東流入御河,雖旱不竭。縣南七里,有盤古塚溝,因以名。
滹沱河,縣南三十里。自交河縣東北流入境,合於衛河。其合處爲岔河口,並流而經縣東,水勢洶湧,闊數十丈。
獨流河,在縣北。舊《志》云:「黃御河支流。自興濟縣北流,經縣境,又北流,入於易水,謂之獨流水。《九域志》云:「乾寧軍北百二十里,有獨流口。五代周顯德六年親征契丹,自乾寧軍御龍舟而北,至獨流口,溯流西至益津關。是也。宋熙寧九年高陽關言:「信安、乾寧塘濼,因獨流決口不收,至今乾涸,命有司相視。元豐四年河決澶州小吳口,北流入御河,合西山諸水,至清州獨流寨三叉口入海。舊時河流甚盛,其後黃、禦分流,遂至淺塞。
老鴉堤,在縣東南。舊築堤於此,防衛河泛溢,以形似名。汴將葛從周敗劉仁恭處也。又東堂堰,在縣東北。宋景德初,知雄州何承矩請令滄州乾寧軍視斗門,引潮入御河東堂堰,以益塘水。今皆堙廢。
堅固寨,在縣南。唐太和二年李同捷據滄、景叛,易定節度使柳公濟討之,奏拔其堅固寨。《唐書》:「時同捷築寨於滄州西,抗拒官軍,以堅固爲名。
釣臺寨,在縣北六里。宋置寨於此,設兵戍守。又有獨流北、獨流東二寨,俱在縣境,以濱獨流河而名,皆宋人所置。金廢。

興濟縣,府東百八十里。南至滄州八十里。宋清州範橋鎮地。大觀初,改置興濟縣。金初屬滄州。大定六年改屬清州。元省,尋復置,屬清州。明初改今屬。縣無城,編户十里。縣今廢。

衛河,在縣城西。自滄州流經此,又北入青縣界。舊爲大河所經。《宋史》:「慶曆八年大河自澶州商胡口,北流至乾寧軍入海。熙寧初,議者欲閉北流,回河東注。提舉河渠王亞言:「黃、御河帶北行,入獨流東寨,經乾寧軍、滄州等八寨邊界,直入大海。海口闊至六七百步,深八九丈。三女寨以西,闊四百步,深五六丈,其勢愈深,其流愈猛,此天所以限契丹也。若再開二股,漸閉北流,此未睹黃河在界河內東流之利耳。不報。宋末,大河南徙。元引會通河,而衛河遂爲轉輸要道。縣城西北,舊有範橋渡,爲衛河津口,縣名興濟蓋以此。
獨流河,在縣北。《志》云:「自縣西北四十里,而至青縣。舊時黃、禦二河,皆溢入於此。今縣有獨流淺,其地多蒲葦之利。
西濼,在縣西南。東西橫亘凡十餘里,南北二十餘里。秋後水漲,一望無際。魚蒲之利,每鐘於此。
海清寨,在縣東北。宋初,置巷孤寨,屬滄州,爲沿邊戍守處。政和二年改曰海清。金廢。乾寧驛,在縣治西,洪武中置。
靜海,縣府東北百八十里。西南至青縣七十里,西北至霸州文安縣八十里。漢東平舒縣地,屬渤海郡。宋爲清州窩口寨。金明昌四年始置靜靖海縣,屬清州。元初省,尋復置。明初改靖爲靜,又改今屬。土城周六里,編户十五里。
當城,縣北六十里。宋之當城寨也。又十里爲里堡城,地名稍直口,北去小直沽二十里。宋咸平中,議者以北河可涉,宜有城守,以備北邊。詔築城其地,謂之當城。郭謐曰:「決黃河、御河之水,下注當城。是也。金廢。《志》云:「縣南二十里有古城,蓋亦宋時戍守處。
軍糧城,縣東北百六十里。《志》云:「元海運時屯糧之所。又呂彭城,在縣境天津衛西北二十里。相傳彭越、呂布皆嘗屯兵於此,因名。
海,在縣東北百五十里,與山東、遼東接境。古名勃海。應劭曰:「海之橫出者,曰勃。元行海運,以天津海道爲咽喉要地。前朝亦嘗通運於此。嘉靖三十八年遼撫侯汝翼,以遼東大饑,議移粟天津。其入遼之路,自海口發舟,至廣寧右屯河通堡,不及二百里,中間若曹泊店、月沱、桑沱、姜女墳、桃花島、咸可灣泊,各相去四五十里,無風濤、盜賊之虞。從之。尋復罷。《志》云:「天津一隅,東南漕舶鱗集,其下去海不過百里,風帆馳驟,遠自閩浙,近自登、遼,皆旬日可達。控扼噤要,誠京師第一形勝處也。
衛河,在縣城西北。自青縣合滹沱河流入境,至小直沽,與白河會。東南漕舟,悉由此北達,而南北羣川,盡從小直沽以達於海。
小直沽,縣北九十里。《志》云:「出縣北五十里,爲楊柳青。又十里爲當城,又十里爲里堡城,又十里爲小南湖,又十里即小直沽。其北則白河,受北路之水。其南則衛河,合南路之水。皆會於此,同流入海。天津衛設焉,爲京師東面噤喉之地。由直沽而西北三十里,即武清縣之楊村驛矣。○大直沽,在縣東。《志》云:「出縣南十五里,有雙塘渡,又東五里爲古城渡,又七十里至大直沽。今天津衛東南十里,即大直沽渡也。小直沽受羣川之委流,大直沽又在其東南,地勢平衍,羣流漲溢,茫無涯,故有大直沽之名。又東與小直沽並註於海。
丁字沽,在天津衛東北五里。自武清縣匯白河之水,注於直沽。今有丁字沽渡。又新開沽,在天津衛東九十里,相去十里曰水套沽,其長四十餘里,亦名新河,即天順初議開海濱二沽,以通薊州運道處也。
鹹水沽,在天津衛東六十里,即古豆子也。《括地志》:「自勃海至平原,其間濱海煮鹽之處,土人多謂之豆子。隋大業十二年河間賊帥格謙據豆子,稱燕王。王世充擊斬之。《隋書》:「平原東有豆子,負海帶河,地形深阻。自高齊以來,羣盜多匿其中。大業七年劉霸道聚衆於此,既而格謙亦據其地。王氏曰:「豆子在平原、勃海、河間三郡之交,環帶河海,形勢阻深,兼有鹽鹺之利。今大河南徙其地,不可考矣。羅氏曰:「河間之豆子,今鹹水沽。是也。沽東去海四十里,地斥鹵,廣數十里,宋時亦置戍於此。又衛東北四十里,有塌河淀,周百里。
信安灣,在天津衛西北,即漕河曲折處也。前朝正德中,畿輔賊劉六等犯天津,守將賀勇遏之於此,賊敗走。○尹兒灣,在天津衛城東。永樂初,建百萬倉於此,因築城置衛,以貯海運。今去城八里,有運糧河,舊自海口達尹兒灣之運路也。
劈地口,在縣東北。宋元豐四年河決澶州,入御河。李立之言:「臣自決口相視,河流至乾寧軍,分入東西兩塘,次入界河,於劈地口入海。其地蓋在小直沽東。○馬家口,在天津衛東南二里。又東南十三里,有寇家口渡。《志》云:「今縣南十五里,有雙塘渡,當南北通衢。
河平寨,在縣東北,即小直沽口也。宋初置泥姑寨於此,屬滄州。政和二年改爲河平寨。又有三河寨,在縣東,初曰三女寨,屬滄州。政和二年改曰三河。又有小南河寨,在縣東北八十里,亦宋置,屬滄州。今訛曰小南湖。○百萬寨,在縣北,亦宋置,屬清州。諸寨皆金廢。
海防營,在縣東北。《志》云:「其地名葛沽,去天津衛城六十里,又天津之外護也。奉新驛,在城外,明永樂十三年置。
寧津,縣府東南二百九十里。東南至山東武定州百三十里,南至山東德平縣八十里。宋爲保安鎮地。金始置寧津縣,屬景州。元初屬濟南路。至元初,改屬河間路。今城周五里,編户二十二里。
寧津故城,縣西南二十五里,縣初治此。《邑志》云:「金初置臨津縣。天會六年圮於水,因遷今治,改曰寧津縣。城周三里,亦金時故址。雲又有空城,在縣東四十里,城周五里,相傳漢光武所築。其相近又有永州城,或云隋末所置。今爲楊盤鎮。
古黃河,縣西三十里。廣約一里,自吳橋縣東北流入界,又東北流入南皮縣境。兩岸廢堤,窿然峭立,居人謂之臥龍岡。又隋堤,在縣北三十五里,相傳隋煬帝曾駐於此,令軍士築堤以防河。今屹如垣牆,謂之耿家圈,其中居民甚衆。
土河,縣南二十五里。其上流自山東德州,經德平縣西北流入境內,相傳即古篤馬河。又東流入山東樂陵縣界。縣東四十里有遲河,又有流河,俱入於土河,謂之三渡口。○龍灣,在縣北二十里。自景州吳橋縣流入界,亦名谷家河。東南流入於土河。
中安鎮,縣東北二十五里。宋置,今名中五店。又縣西南二十五里,有保安鎮,今名包頭店。《志》云即臨津故城也。《金史》:「縣有西保安及廣平、會津等鎮。
安州寨,縣西北十八里。有前後兩寨,相傳五代初屯兵處。又縣西四十里,有何家寨。縣東南十八里,有棗寨,亦昔時屯兵處也。《志》云:「縣東北四十里,有青積務,元置。金廢。
附見:
河間衛,在府治南,永樂中建。又府治東南,有瀋陽中屯衛,治西有大同中屯衛,俱永樂初建。
天津衛,府東北三百里,水行三百五十里。南至靜海縣七十五里,水行百里。東至通州寶坻縣梁城所百四十里,水行百七十里。北至通州武清縣楊村驛六十里,水行七十里。西北至順天府二百五十里,水行四百里。城周九里,北瀕衛河,東繞潞河,漕舟悉出於此。永樂二年築城置戍。三年調天津衛及天津左衛駐焉。四年復調天津右衛駐焉。初設備兵使者於此,其後遼左多事,增置重臣,屯列將領,爲京師東面之巨鎮。

景州[编辑]

景州,府南百八十五里。東北至滄州百九十里,南至山東德州七十里,西南至真定府冀州百五十里,西北至深州百六十里。

春秋時齊、晉二國之境。戰國爲齊、趙二國地。秦屬鉅鹿郡,漢屬勃海郡。後漢及魏晉因之。後魏亦屬勃海郡。隋初,屬德州。開皇九年置觀州治東光縣。大業初州廢,以其地屬平原郡。唐武德四年復置觀州治弓高縣。貞觀十七年州廢,改屬滄州。貞元五年始置景州。其後廢置不一長慶元年州廢。二年復置。太和四年廢。景福元年又置。天五年自弓高移治東光。五代周曰定遠軍《州志》云:「石晉改州曰永靜軍。周顯德三年更曰定遠軍。宋仍爲景州。景德初,改曰永靜軍。金亦爲景州,後改曰觀州《金志》:「大安中,以章宗諱璟改焉。元至元二年復曰景州移治縣。明初,以州治縣省入編户二十八里,領縣三。今仍曰景州。
州南襟德、隸,北帶滄、瀛,轉輸百萬,悉出其郊。漳、衛之濱,節節皆險也。若其連青、濟之甲,走深、冀之道,河北諸州,皆將奔命焉。蓋地形四通,可左可右。馳驅燕趙,此亦發軔之所也。五代梁乾化二年晉爭河北地,梁人合兵攻即今州治。晉將李存審時屯德州,謂諸將曰:「縣方急,若坐而視之,使賊得,必西侵深、冀,患益深矣。乃出奇破梁兵,自是梁不能復有河北。然則州之所繫,豈淺鮮哉?

縣,今州治。漢縣,屬信都國。顏師古曰:「,讀曰條。文帝時,周亞夫封條侯,即此也。後漢改屬勃海郡。晉及後魏因之。隋開皇五年改曰縣,屬冀州。大業初,屬信都郡。唐屬德州。永泰二年改屬冀州。劉昫曰:「故城在今縣南十二里,隋移今治。天三年義昌帥劉守文攻冀州,拔縣,進攻阜城。五代梁乾化二年侵鎮、冀,遣軍圍縣。既而梁主全忠復自將攻圍,爲晉將李存審等所敗。宋仍屬冀州。金改屬景州。元初,升縣爲元州。尋復故,自東光徙州治焉。明初省。今州城元時故址,天順以後屢經修築,周五里有奇。

安陵城,州東十七里。本縣地。《風俗記》:「縣東四十里,有安陵城,故縣也。水經大河故瀆,經縣故城東,又北徑安陵縣西。酈道元以爲安陵鄉。晉置東安陵縣,屬勃海郡。石趙爲安陵縣。後魏仍屬勃海郡。高齊廢。隋爲縣之宣府鎮。唐武德四年復置安陵縣,屬觀州。州廢,改屬德州。劉昫曰:「舊縣在縣東四十里。永徽二年移治白社橋,即此地也。景福初,改屬景州。宋省入縣。今州東十里,有安陵巡司,蓋因舊縣而名。
弓高城,州東北四十里。漢縣,屬河間國,文帝封韓頹當爲侯邑。後漢仍爲弓高縣。晉省。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屬德州。劉昫曰:「弓高城,漢平原郡鬲縣地也。唐武德四年置觀州於此,州尋廢。貞元中,又爲景州治,自是景州廢置不一,縣常爲州治。長慶二年幽州叛將朱克融陷弓高,遂圍下博。是時,成德叛將王庭湊攻圍深州。官軍恃橫海以通運,弓高陷,而深州之餉道遂絕。天五年移州治東光,弓高屬焉。五代梁乾化三年魏博帥楊師厚攻趙王,陷下博。尋自弓高渡御河,而東逼滄州。弓高蓋深、滄諸州之要地也。宋初併入縣。今故城接東光縣界。
龍額城,州東三十里。漢縣,屬平原郡。武帝封韓增爲龍額侯。是也。後漢省入弓高。崔潔曰:「弓高縣有龍額村。又侯井城,舊《志》云:「在弓高城西北三十五里,漢縣,屬河間國。亦後漢廢。
長河城,在州西南。漢置廣川縣,北齊省入棗強。隋於故縣東八十里,復置廣川縣,屬德州。仁壽初,以太子諱廣,改曰長河。大業十二年竇建德襲敗涿郡通守郭絢於長河。唐亦曰長河縣,仍屬德州。劉昫曰:「隋置長河縣,爲水壞。唐元和四年移就白橋,於永濟河西岸置縣,東去故縣十三里。十年又改置於河東岸小胡城。十一年橫海軍使程執恭奏:「敗成德叛帥王承宗兵於長河。宋省爲長河鎮。《宋志》:「景初,移將陵縣治長河鎮。將陵,今山東德州治,是蓋州境與德州相接也。
市城,州西北二十里。漢縣,屬勃海郡。宣帝封清河剛王子寅爲侯邑。,亦讀條。後漢省。又[C165]縣城,《括地志》:「在縣西南四十六里。《戰國策》:「樂毅曰:「故鼎反乎室。當作[C165]。或訛爲磨。即此地也。漢置[C165]縣,屬信都國。《史記•功臣表》有磨侯程黑,《漢書》作[C165]侯。亦即此邑也。後漢省。又州西有九城,中有邸閣,亦謂之邸閣城。或曰:「五代梁初,嘗儲粟於此。
衛河,州東十七里。自德州流入境,經州東,安陵巡司在其西岸。又東北入東光縣界。五代梁時,楊師厚自弓高渡御河而東,逼取滄州。即衛河也。
胡盧河,在州東北。其上源亦自阜城縣來,北流入東光縣境。五代時,導胡盧河,以限敵騎於深、冀、景、滄數州間,紆回曲折,恃以爲險。此其故渠也,今多堙廢。
千頃窪,州東北三十里。地卑衍,舊爲鍾水處。前朝宣德中,大河北決,自德州潰入境內,居民危迫。州臣劉深開渠,導入此窪,水害遂息。
障水堤,在州城外。《志》云:「州昔當大河之衝,地平土疏,無岡陵之阻,往往決溢爲患,因於城外三里周回築堤,恃以爲固。宋熙寧七年深州靜安令任迪,議引永靜軍雙陵口河,溉南北田二萬七千餘頃。蓋決淤水以爲溉田之利也。
宋門鎮,州西北三十里。正德六年畿輔盜趙燧等犯境,官軍敗之於此。又州北有鑑橋,亦是時官軍敗賊處。○李晏鎮,舊《志》:「在州東北,當胡盧河南岸。此爲東李晏口。又有李晏鎮,在今深州南。蓋五代時嘗置軍屯戍於此,以控胡盧河之險。
薛家屯,在州西。其相近者曰叁老集,西接冀州棗強縣界。正德中,官軍敗賊處也。又有白家屯,在州北。天啓中,妖賊丁志弘等剽掠阜城武邑間,官軍討斬之。其黨牛朝利等退保白家屯,掘深壕伐木爲塹,固守以拒官軍,久之始平。東光驛,在州治西南。又州東十里有安陵驛,□□□□□□要地。
吳橋,縣州東五十里。東至寧津縣七十里,南至山東樂陵縣八十里。唐德州將陵縣地。宋爲吳川鎮。金始置吳橋縣,屬景州。元因之。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户十一里。
重合城,縣西南二十里。漢縣,屬勃海郡。武帝封馬通爲侯邑,旋復爲縣。後漢仍屬勃海郡。晉因之。後魏正平初,併入安陵縣。太和十八年復置,仍屬勃海郡。熙平中,屬樂陵郡。東魏天平初,改屬安德郡。高齊時廢。舊《志》云:「重合城東至樂陵郡五十里。樂陵,今山東屬縣。
衛河,縣西三十里,與州接界。又北入東光縣境。漕舟自安陵曲折而東北出,四十里至連窩,又三十里至東光縣。《漕河考》:「安陵至連窩,蓋六十里。此往來者必經之道也。
王莽河,在縣東北,古屯氏河也。又有鬲津河,昔爲大河所經。《志》云:「宋時大河出滄、景之間,今縣南地名瀾陽,即大河匯流處。又有河倉在城南,金人所置也。城南又有古堤,相傳即黃河舊堤。西南入德州境,東北入寧津縣界,故址猶存。
漳河,縣東二十五里。衛河挾漳河而北,每遇霖潦,往往漲溢,此即衛、漳二水決而東出者,非漳河正流也。舊自縣境引流,東北入東光縣界。今涸。又龍灣,在縣東十二里,或曰古大河餘流也。東注寧津縣界,亦名谷家河,下流合於土河。
連窩驛,縣西北五十里,水驛也。漕舟所經。
東光縣,州東北七十里。南至吳橋縣五十里,北至南皮縣五十五里。漢縣,屬勃海郡。後漢初,封耿純爲侯邑。晉亦曰東光縣,仍屬勃海郡。後魏因之。東魏改置勃海郡於此。隋開皇初,郡廢。九年於縣置觀州。大業初,州廢,縣屬平原郡。唐屬滄州。貞元五年改屬景州。天五年景州移治焉。五代周爲定遠軍治。宋爲永靜軍治。金爲觀州治。元屬景州。今城周六里,編户七里。
東光故城,縣東二十里,漢縣治此。宋白曰:「高齊天保七年移治於今縣東南三十里陶氏故城。隋開皇三年又移於後魏之廢勃海郡城,即今縣治。○西光故城,在縣西。隋《圖經》:「後魏孝昌二年賊葛榮略取其地,對東光築城據之,因名。
順成城,縣西南三十里。漢昭帝封鉤弋夫人父爲順成侯,邑於此。今爲順成鄉。《志》云:「城蓋與弓高城相近。又有廢璽城,在縣東二十里,未詳所始。
天胎山,縣南十里。土阜隆起,南臨靳河。一名天臺山。又有青山,在縣西北三十里。縣西南境又有山,曰魯陽山,皆岡隴之屬也。今亦堙廢。
衛河,縣西三里。自景州流入縣界,又東北入南皮縣境,《水經注》所謂清水也。《志》云:「衛河有大小龍灣,縈迴而下,經縣北二十里,其地名下口。居民鱗集,行旅輻湊,儼然城市,謂之下口鎮。
漳水,縣西一里。自吳橋縣流入境,又北仍合於衛河。今上流已涸,不復至縣西也。又胡盧河,在縣西三十里,自州境流入,又東北入交河縣境,本橫漳下流也。今亦淺塞。
胡蘇河,縣東三里。《漢志》:「東光有胡蘇亭。《水經注》:「清水東至東光縣,西南徑胡蘇亭,世謂之羌城。非矣。又東北右會大河故瀆,又徑東光縣故城西。後漢初平二年黃巾賊三十萬入北海,公孫瓚破之於東光南,斬首數万,流血丹水。即是處也。齊乘云:「東光縣東連滄州,有古胡蘇亭。又舊《志》:「縣東南有古鳴犢河。今皆堙。○靳河,在縣南二十里,自州東廢安陵縣流入境,又東北入滄州之浮河。唐開元中所開。
馬頭鎮,縣西三里,下臨衛河。又縣西南三十里,爲連窩鎮,即吳橋縣界連窩驛也。與縣北二十里之下口鎮,皆衛河所經,商旅湊集於此。○半壁店。在縣北。正德中,流寇犯境,官軍禦卻之於半壁店。即此。
白橋,在縣西南,跨永濟渠上。唐元和十二年橫海節度使程權奉詔討成德叛帥王承宗軍於長河。承宗遣兵入東光,斷白橋路。權不能禦,引還滄州。舊《志》:「縣西四里爲永濟渠,渠上有橋。當自縣通弓高之路。
故城,縣州南九十里。西至冀州棗強縣六十五里,東至山東德州九十五里,南至山東恩縣四十里,西南至山東武城縣六十五里。宋恩州歷亭縣地。金爲故城鎮。元初升爲故城縣,屬河間路。至元二年仍省爲鎮,尋復置縣,屬景州。今城周五里,編户八里。
東武垣城,縣東北三十八里。《志》云:「唐初置縣於此,後廢。又縣北二十里有南梟阝城,或以爲竇建德所置也。今正史皆不載。
衛河,在城南。自山東武城縣北流,經恩縣境,入縣界,繞城而東入德州界。郡人馬偉云:「衛河亘縣城之前,漣漪映帶,環繞左右,帆檣相接,隨風若飛。上溯武城,下達德州,朝發夕至,呼吸可通。縣介京師、山東之間,誠爲襟束要地矣。
潢盧河,縣西南五十里。一名索盧河,亦曰枯河。其水無源,數年一至氾濫,則波濤洶湧,漂廬拔樹,隨流而下。遇旱輒涸,民播種其中,收穫倍利。北流入冀州棗強縣界。或以爲即衛河之支流云。
沙溪,縣西北二十五里。一名南河。自武城縣界流入,匯於縣西之龍潭,又東北至州境,注於千頃窪。春至則涸。○孟家溝,在縣東二里,漳水決入處也。一名柳行港。自縣北達州西,爲青草河。又東北注於千頃窪。今涸。
岸堤,在縣西南。起自武城縣北二十里之甲馬營驛,達於縣東十八里四柳樹鎮,皆築堤以防衛河泛溢,高數尺以上。又有長堤,起自縣西田村,達於州界。《志》云:「宋元豐間,築以防潢盧河之潰溢。○金堤,《志》云:「在縣西南,自大名府大名縣界,逶迤而東北入縣境,即後漢王景所築。又有鯀堤,亦在縣西南三十里,自順德府廣宗縣界,東入縣境。相傳鯀治水時築二堤,皆橫亘千里云。
鄭家鎮,縣西南二十五里。又縣西南十五里爲方塹屯,與縣東四柳樹諸鎮,皆臨衛河,居民商旅往往市易於此。
竇堡,縣北十里。相傳竇建德曾屯兵於此。又縣西北五十里有太子營,沙溪所經也。相傳唐太子建成討劉黑闥,嘗駐於此。又馬家寨,在縣西北五十里。舊傳紅巾寇亂,居民於此樹柵,據崇岡茂林以爲固,寇不能犯。

滄州[编辑]

滄州,府東百五十里。東北至永平府五百里,南至山東德州二百四十里,東南至山東武定州二百五十里。

春秋戰國時爲燕、齊二國之境。秦屬鉅鹿郡。漢置勃海郡。後漢因之《漢志》:「郡治浮陽縣。後漢嘗爲勃海國,移治南皮。晉仍爲勃海郡劉宋亦有勃海郡,僑置於臨淄境內。後魏初曰滄水郡,尋復故魏主燾改郡曰滄水。太和二十一年復爲勃海郡,治南皮縣。又分置浮陽郡太和十一年置,治浮陽縣,尋又兼置滄州魏收《志》:「熙平二年分瀛、冀二州置,治饒安城。高齊因之。隋初郡廢州存。大業初州廢,以其地併入勃海郡《隋志》:「開皇六年置隸州,治陽信縣。大業二年改爲滄州。明年,又改爲勃海郡,仍治陽信。陽信,見山東武定州。唐初,仍置滄州初治清池,又移饒安。武德六年移治胡蘇縣。貞觀初,還治清池。開元十四年置橫海軍於郭內。天寶初,亦曰景城郡。乾元初復故貞元三年置橫海節度治此。太和五年改爲義昌軍。詳見州域形勢說。五代仍曰滄州。梁改曰順化軍,唐復曰橫海《五代史》:「梁乾化五年滄州始屬梁。明年,爲晉王存勗所得,仍稱橫海。宋亦爲滄州亦曰景城郡橫海軍。金因之亦曰橫海軍。《元志》作臨海軍。元亦曰滄州,屬河間路。明初,以州治清池縣省入編户二十七里,領縣三。今仍曰滄州。
州控水陸之衝,綰海王之利。江淮貢賦,由此達焉。燕趙魚鹽,由此給焉。太公賜履,北至無隸。桓公用之,遂以興霸。蓋襟帶雄遠,便於馳逐。燕得之,勢足以弱齊。齊得之,勢足以脅燕動趙矣。漢置郡於此,以禁約東諸侯。地饒給,五方錯居。燕、齊有事,必先爭勃海,地利然也。唐季藩鎮割裂,橫海一道,分地最狹,而介於河北淄、青間者百餘年。劉仁恭襲取之,逞其雄心,圖兼河北,兵鋒輒及於貝、魏。朱全忠患其強,屢攻滄州,而未能有。其後有之,而不能守也。歸於河東,而河北諸州,河東且坐收之矣。石晉以瀛、莫入契丹,滄州之患益亟。周世宗雖復關南,以州境據河濱海,北望遼碣,倉卒可至,於是列營戍守。宋承其轍,而不敢變也宋時有滄州八寨,今見於《志》者,爲乾符、巷孤、三女、泥姑、小南河五寨。五寨分見前靜海、興濟二縣境。蒙古取燕,先殘滄、景。及山東羣盜共起亡元,陷清、滄,據長蘆,郊圻皆戰地矣。明師北伐,亦先下長蘆。迨建文中用兵幽薊,命將徐凱城滄州。時議者亦以州居燕齊之襟要,謂可以遏南下之衝也。燕兵突至,州遂不守。論者謂南北之成敗,關於滄州者十之五。夫地有所必爭,爭地而不得其人,猶之以地與敵而已。
清池廢縣,今州治也,舊治在州東南四十里。漢置浮陽縣,爲勃海郡治,以在浮水北而名。後漢屬勃海郡。建武十五年改封平鄉侯歆爲侯邑,後復爲縣。晉因之。後魏亦曰浮陽縣,爲浮陽郡治。高齊廢郡。隋開皇十八年改爲清池縣。唐武德元年置滄州,治清池。尋徙治饒安。四年以縣屬景州。五年屬東鹽州。貞觀初,還屬滄州。又自胡蘇縣徙州治焉。宋亦爲州治。金因之。元延初,徙滄州路治長蘆鎮,並徙縣於郭下。明初省縣入州。今謂舊城爲滄州故城。《城邑考》:「州舊無城。今城天順五年創築,周八里有奇,有門四。
長蘆廢縣,在州治西北。《志》云:「去舊州治西北四十四里。漢爲參户縣地。宇文周大像中,置長蘆縣,並置漳河郡。蓋以水傍多蘆葦而名。隋初郡廢,縣屬瀛州。開皇十六年又置景州於此。大業初,州廢。唐武德四年復置景州治焉,旋陷於劉黑闥。明年,黑闥平,復爲景州,兼置總管府。貞觀初,州廢,改屬滄州。《唐志》:「舊治永濟河西。開元十六年移治河東。太和三年李同捷據橫海叛,詔諸軍進討。盧龍帥李載義拔其長蘆。天三年朱全忠攻劉守文於滄州,自白馬渡河至滄州,軍於長蘆。五代周省爲鎮,宋初復舊。熙寧四年又省爲鎮。屬清池縣。元遷滄州於此。至正十八年山東羣盜毛貴等陷清、滄二州,據長蘆鎮。時州未有城,故仍以鎮爲名。參户城在州城西北三里。城中古有大樹,謂之木門城。《春秋》襄二十七年衛侯之弟專出奔晉,託於木門。或以爲即此城也。漢置參户縣,屬勃海郡。武帝封河間獻王子免爲侯邑。後漢省入浮陽。宋元符三年張商英請開木門口,洩徒駭河東流,即此地云。
乾符城,州東北八十里。本章武縣。漢文帝封竇廣爲章武侯,邑於此。後爲縣,屬渤海郡。後漢因之。晉置章武郡,縣屬焉。後魏章武縣屬浮陽郡。正光中,分置西章武縣,在今太城縣境。齊省章武縣。隋開皇十六年置魯城縣,屬瀛州。唐武德四年屬景州。六年高開道掠幽薊以南,至文安魯城。將軍平善政邀擊破之。貞觀初,縣屬滄州。《括地志》:「漢章武,今魯城縣。是也。乾符中,生野稻二千餘頃,燕魏饑民就食之,因更曰乾符,以年號爲名。五代周廢入清池。宋廢爲乾符鎮,又爲乾符寨。金人亦曰乾符鎮。
饒安城,州東北七十里。戰國時齊邑。《史記》:「趙悼襄王四年龐爰攻齊,取饒安。漢爲千童縣地,屬勃海郡。後漢靈帝時,改置饒安縣於此。晉仍屬勃海郡。後魏屬浮陽郡。熙平二年置滄州治焉。隋初郡廢。大業二年改隸州爲滄州,而饒安之滄州廢。尋屬勃海郡。唐武德初,移縣治故千童城,滄州亦徙治焉。六年州移治胡蘇城。貞觀十二年又移饒安縣治故浮水城,仍屬滄州。寶歷二年武寧帥王智興討橫海叛帥李同捷,其將李君謀絕河,殘無隸,降饒安壁。是也。宋仍屬滄州。熙寧四年省入清池,爲饒安鎮。○浮水城,在州東五十里。本高城縣地。隋開皇十六年析置浮水縣,屬滄州。大業初,省入鹽山縣。貞觀中,爲饒安縣治。《金志》:「清池縣有新、舊饒安二鎮。浮水城,即新饒安鎮也。
定縣城,在舊饒安東南三十里。漢縣,屬勃海郡。武帝封齊孝王子越爲侯邑。後漢時,省入饒安縣。○五壘城,《志》云:「在清池舊縣西南二里。漢宣帝封河間獻王子雍爲景成侯,侯營別邑於此,使五子分居城中,各築一壘,因名。又有麻姑城,《寰宇記》:「漢武東巡,祠麻姑於此,因名。
燕留城,《括地志》:「燕留故城,在長蘆縣東北十七里。《史記•燕世家》:「莊公二十七年山戎侵燕,齊桓公救燕,遂北伐山戎而還。燕君送齊桓公出境,桓公因割燕君所至地與燕,燕君築此城,名曰燕留也。
灶兒坡,縣東北百里。居民於此煮鹽爲業,因名。前朝建文二年盛庸等遣將分兵屯滄州。燕王曰:「滄州土城,潰圮日久,修之不易,當乘其未備急攻之。遂由通州至直沽,謂諸將曰:「彼所備者,惟青縣長蘆。今博垛兒、灶兒坡數程無水,彼不爲備,趣此可徑至滄州城下。乃一日夜兼行三百里,掩至滄州,遂克之。又有馬落坡,在州東北二十五里,元嘗置巡司於此。
海,在州東百八十里。東接登萊,北連遼碣,茫然巨浸。
衛河,在城西,市西橋跨其上。其上游自南皮縣流入境,又東北入興濟縣界。州南二十里有磚河水驛,爲衛河津要處。《元志》:「永濟河在清池縣西三十里,時州治未移也。又州西北五里有永濟堤,唐永徽二年刺史姜師度築。州東南三十里,又有永濟北堤,唐開元十六年所築。
漳河,在州西。《唐會要》:「清池縣西四十里,有橫漳堤,顯慶元年築。西北六十里,又有橫漳東堤,開元十年築。舊漳河蓋自阜城交河以東,直至城西,即長蘆河也。今故流多堙廢。
浮河,州東南五十四里。舊《志》云:「在清池縣南二十里。漢時自大河分流,東北出,經浮陽縣南,又東北流入於海。今自東光縣南界之永濟渠分流而東北,下流亦注於海。《唐志》:「清池縣東南二十里,有渠注毛河。東南七十里,有渠注漳,並引浮水,皆神龍中刺史姜師度所開。又縣南十五里有浮河堤,開元十六年所築。《史記》云:「趙之南界有浮水焉。即此河矣。又《十三州志》:「浮水東入海,其西南二十三里有迎河,從南皮縣來,分漳水以入於浮水。
毛河,州西南五十七里。來自南皮,亦名屯氏河。經鹽山縣城南,又東北入於海。又陽通河,《志》云在舊州城東南十五里。唐開元十六年開以導永濟渠之漲溢,下流合於毛河。有陽通河堤,亦開元十六年築。
無隸河,《唐志》:「在清池縣西南五十七里。亦曰無隸渠,一名無隸溝。《唐史》:「永徽元年薛大鼎爲滄州刺史,界內無隸河久填廢,大鼎浚治屬之海,商賈流行,裡民歌之。又疏長蘆、漳、橫三渠,洩污潦之水,州境遂無水害。
減水河,州南十五里。西接衛河,東達於海。弘治中,開以備衛河之泛溢。既以去海尚遠,漲水往往由此決入田閭,大爲民患。乃復塞之。○徒駭河,在州西,昔時大河支流也。今堙。《唐志》:「清池縣西五十餘里,有徒駭河西堤。又縣西四十五里,有明溝河東堤,皆永徽三年所築。
李彪淀,州西南十里,舊爲鍾水處。《唐志》:「清池縣西五十里有李彪淀東堤,永徽三年築。又三堂濼,亦在舊清池縣北。《宋志》云:「滄州北舊有三堂等塘濼,爲黃河所注,後河改而濼塞。程嘗請開琵琶灣引河水,而功不成。熙寧六年屯田使閻士良,請堰水絕御河,引西塘水灌之。乃命士良專興修撲椿口,增灌東塘淀。濼今皆堙廢。
薩摩陂,州東北五十里。陂周五十餘里,有蒲魚之利。又仵清池,在舊清池縣東南十八里。《輿地志》:「浮陽縣有大連淀。北魏延興初,淀水溢,注破仵清村,因瀦爲池。今名大樑五龍堂,其流西逾東光,東至海。齊乘以爲古之胡蘇河也。
長蘆鎮,即故長蘆縣。明初,置長蘆都轉鹽運使司,在今州治西南,領鹽課司二十四。在州境者十二,在山東青州府境者亦十二。每歲額辦大引折小引鹽十八萬八百引有奇。又長蘆巡司及遞運所稅課局,俱置於此。
合口,鎮在州西。《水經注》:「衡漳水過勃海建成縣,又東左會滹沱別河故瀆,又東北入清河,謂之合口。魏收《志》:「浮陽縣西接漳水,橫水入焉,謂之合口。晉太元十三年後燕慕容楷等將兵會慕容隆於合口,擊叛將張申於高成,平之。隆安二年魏拓跋得河北,置行營於中山,命拓跋遵鎮勃海之合口,即此。建成,見前獻縣。
盟亭,在州南。《志》云:「古燕齊分界處,二國嘗結盟於此,因名。又州治東有狼煙臺,相傳周世宗備契丹,築此以爲邊候。○郭橋,在縣東。《金志》:「清池縣有郭橋鎮,後廢。又有郭疃鎮,亦在清池縣界。
磚水河驛,在州治西南,水驛也。洪武初置。漕舟往來,路必經此。

南皮縣,州西南七十里。西南至東光縣五十五里,西至交河縣六十六里,東南至山東樂陵縣百二十里。漢縣,屬勃海郡。景帝封竇彭祖爲侯邑。闞る曰:「章武有北皮亭,故此曰南皮。後漢爲勃海郡治。魏、晉因之。後魏勃海郡亦治焉。隋初屬滄州,尋屬勃海郡。唐初屬景州。貞觀初屬滄州。宋因之。城周三里,今編户九里。

南皮故城,在縣東北八里。《志》云:「《春秋》莊三十年齊桓北伐山戎,繕修皮革,因築城焉。項羽聞陳餘在南皮,因環封之三縣,號爲成安君。漢置南皮縣於此。後漢建安八年袁譚、袁尚相攻戰於鄴城門外,譚敗,引兵還南皮。九年曹操攻袁譚,拔平原。譚走南皮,臨清河而軍。清河,即衛水也。十年操攻南皮。斬譚。《三國志》:「曹丕爲五官中郎將,射雉南皮。皆此城也。宋白曰:「南皮縣西去景州六十里。縣北有迎河,河北有故皮城,即漢勃海郡所理。
高樂城,縣東南四十里。漢縣,屬勃海郡。後漢省。俗名思鄉城,亦曰西鄉城。又臨樂城,在縣南。漢縣,亦屬勃海郡。武帝封中山靖王子光爲侯邑。後漢省。酈道元曰:「臨樂,莽更名樂亭。《晉太康地記》:「樂陵國有新樂縣。即此城矣。又劉宋時,亦置新樂縣,屬樂陵郡。後魏因之。蓋郡縣皆僑置於青州高苑縣界,非故城也。
臨津城,縣西南六十里。本東光縣地,東魏置胡蘇縣於此,屬勃海郡。高齊廢。一云高齊置,後周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胡蘇縣,屬德州。劉昫曰:「縣置於胡蘇亭,因名。唐武德四年屬觀州。六年改屬滄州,又移滄州治焉。貞觀初,滄州移治清池,胡蘇縣還屬觀州。十七年州廢,仍屬滄州。天寶初,改爲臨津縣。貞元二年改屬景州。州尋廢,還屬滄州。天五年仍屬景州。五代時,又改屬滄州。宋初因之。熙寧六年省入南皮縣,爲臨津鎮。今曰臨津店。
衛河,縣西二十里。自東光縣流入境,與交河縣接界,又東北流入滄州界。《河紀》云:「縣北衛河岸有大堤,自南亘北五十里,高丈餘,東接滄州境,西接南皮境。衛河水漲,西境爲患特甚。有郎兒口,向爲洩水處。下流又有河,名曰盤河,東注於海。元延中,爲屯軍所築塞。衛河泛溢,浸沒民田,互相詰訟。泰定初,乃議開掘,截然中斷二十餘丈,水由中流,縣境遂無水患。《志》云:「郎兒口,在縣東北四十五里,北去滄州三十餘里。又馮家口,在縣西北三十里,亦與交河縣接界。縣西南二十里,又有十二里口,皆衛河所經。又齊家堰,在縣西北二十里,即衛河東岸。河流至此,湍悍迅急。萬歷十一年修築齊家堰堤,自東光縣之北下口至馮家口,共計一千七百餘丈。
毛河,在縣南,東北流入滄州界。《唐志》:「開元十三年自臨清縣南開毛河入清池縣,以洩永濟渠之氾濫。是也。又縣東南五十里,曰古黃河。縣西門外有廢胡蘇河,縣東南數里又有廢王莽河。《志》云:「縣城北有古太史河。
迎河,在縣城北,即衛河之支渠也。《水經注》:「清河又東北,經南皮縣故城西,王莽名縣曰迎河亭。舊有迎河瀆,自縣境東流,入清池縣界,合於浮水。今湮。
曹公固,縣東南二里。舊《志》云:「漢青州刺史雋不疑塚也。高五丈有奇。曹操攻袁譚,因塚爲固,因名。又有觀臺,在縣東四里,一名袁侯臺,相傳即袁譚所築。曹操攻譚,譚敗,被擒於此。縣東二十五里,有射雉臺,相傳曹丕遊南皮時築。一名燕友臺,丕嘗宴集賓友於此也。
魏家莊,縣西六里。元至正十八年董搏霄守長蘆,屯兵魏家莊,爲山東羣盜毛貴所襲,戰死處也。又應橋鎮,在縣東南五十里。又東南二十里,有刁宮樓鎮。又三十里,有舊縣鎮,或以爲即晉新樂縣治。

鹽山縣,州東九十里。東至山東海豐縣百二十里,南至山東樂陵縣六十里。春秋時齊之無隸邑。漢置高成縣,屬勃海郡,郡都尉治焉。後漢曰高城縣。晉因之。後魏屬浮陽郡。隋開皇十八年改縣曰鹽山,屬隸州。大業中,屬勃海郡。唐武德四年置東鹽州於此。貞觀初,州廢,縣屬滄州。宋因之。《縣志》:「舊城在大角里,即舊城鎮。又曰:「舊城在今縣東北三十五里。明洪武九年移治香魚鎮,即今治。成化二年築土城,周九里。今土城周八里,編户二十三里。

高成故城,縣南六里,漢縣治此。劉昫曰:「舊縣在今鹽山縣南。是也。晉永和六年燕慕容雋以賈堅爲樂陵太守,治高城,即此。
合騎城,縣北七十五里。漢武帝封公孫敖爲合騎侯,即此城也。今訛爲郛堤城。又縣有平津鄉,武帝封公孫弘爲平津侯,未在高成,《括地志》在鹽山縣南四十二里。千童城,在縣東北。漢千童縣蓋置於此。後漢改置饒安縣,在今州東境。《輿地志》:「高城東北有兮城,秦始皇遣徐福發童男女千人,至海求蓬萊,因築此城,僑居童男女,號曰兮。漢因置千童縣。
柳縣城,縣東五十里。漢置柳縣,屬勃海郡。武帝封齊孝王子陽巳爲侯邑。後漢省。《風俗記》:「高城縣東北五十里,有柳亭,漢縣也。世謂之闢亭,非矣。又《一統志》縣西北有章武城,悞。蓋即今乾符城也。
篋山,縣東南四十里,一名峽山。魏氏《土地記》:「篋山長七里。又縣東南九十里,有閣山,山皆低小,無峰巒林壑之勝。又小山,在縣東北七十里,陂陀綿亘,跨山東海豐縣界,一名騮山。
鹽山,縣東南八十里。地產鹽,因名。晉大興初,段匹磾據薊,爲段末杯丕所攻,將南奔樂陵太守邵續。石勒遣將石越邀敗之於鹽山,即此。
海,縣東七十里。潮汐所至,土皆咸鹵,煮而爲鹽,其利甚廣。今沿海有場,設官司之。長蘆鹽利出於縣者,十之五六。
古黃河,縣南四十里,地名孟家店。大河舊經此入海。○浮河,在縣東北百里,自州境流經此入海。
劉公渠,縣西南五十里。縣境舊承無隸溝下流,大小羣川,悉附以入海。無隸溝既塞,每以淫潦爲患。萬歷四十二年邑令劉子讠咸開渠,自燕子口至高家灣,四十三里,導入古黃河,直達於海。
漂榆津,縣東北百里。晉咸康四年石虎擊段遼於令支,使王華帥舟師十萬,出漂榆津。水經清河,東北過漂榆邑,入於海。酈道元曰:「漂榆故城,俗謂之角飛城。《趙記》:「石勒使王述煮鹽於角飛。是矣。魏氏《土地記》:「高城縣東北百里,北盡漂榆,東臨巨海,民咸煮販,藉鹽爲業。即此城也。清河自是入於海,蓋與靜海縣接界。
望海臺,縣東北,一名漢武臺。魏氏《土地記》:「章武縣東百里,有漢武帝臺,南北有二,相去六十里,基高六十丈,俗云漢武東巡海上所築。《唐史》:「貞觀十九年自高麗班師,入臨渝關,次漢武臺,顧問侍臣。對曰:「此是燕齊之士爲漢武求仙處。《實錄》云:「漢武臺餘基三成,傍有祠室塋域,其地俯臨大海,長瀾接天,岸多峻石,奇險錯列。太宗刻石紀功而還。
傅家營,縣南五十里,又南接山東海豐縣境。舊置戍守於此。○利豐鎮,在縣東北。《金志》:「縣有海豐、海潤、利豐、襆頭,凡四鎮。」

慶雲縣,州南百六十里。東至山東海豐縣四十里,南至山東陽信縣七十里。漢陽信縣地。隋開皇六年析置無隸縣,屬隸州。大業初,屬勃海郡。唐初屬滄州。貞觀初,省入陽信縣。八年復置,仍屬滄州。太和二年改屬隸州。尋復舊。周置保順軍於縣南二十里。宋治平中,徙治保順軍,仍屬滄州。金因之。元初,割無隸縣,半屬滄州,半屬隸州。其滄州無隸,至元二年併入樂陵,尋復舊置。明洪武八年以隸州無隸縣改置海豐縣。而滄州無隸縣,永樂初避禦諱改今名。城周七里,編户十一里。

陽信城,縣東南三十里。相傳即漢陽信縣治,今詳山東陽信縣。《志》云:「縣東南五里有古無隸城,即《管子》所云無隸以東者。《縣志》:「舊城在鬲津東南,爲無隸縣治。舊《志》:「元至元間,高桂重築。元末,毀於兵。明洪武六年移治鬲津北岸,草創城垣。成化二年修築,周四里,門四。今詳見山東海豐縣。又苴城,《邑志》云:「在縣東城下。舊有荻苴河,直抵海豐。漢武帝封朝鮮降將韓陶爲荻苴侯,疑邑於此。
馬谷山,縣東北七十里明月沽東,俗謂之大山。多石無樹木,中有洞,深廣二丈餘。今亦見海豐縣。
長城嶺,縣南四十里。勢如岡陵,舊《志》以爲齊之長城。或云禹所築九河堤。又有臥龍岡,在縣東南鬲津河中。
鬲津河,在縣南。流經城東,下流入海。唐永徽初,刺史薛大鼎所開。又縣西南三里有汊河,即鬲津之支流。縣西五里又有紀家河,亦流入於鬲津河。○胡蘇河,舊《志》云在縣西南,其流經鹽山、海豐縣境,入於海。又覆河,亦在縣西。縣東南六十里爲古黃河,東北流,經海豐縣馬谷山南,而注於海。
獻河,縣南三十里,或謂之陷河。縣西北境之水,多匯於此。經海豐縣,引流東注於海。《齊乘》云:「無隸縣北有陷河,闊數里,西通德隸,東至海,蓋即獻河上源也。今縣東南三十里有棗園店橋,長里許,跨獻河上。
無隸溝,在縣南。相傳春秋時即有此溝,分大河支流,東注於海。隋開皇中,因以名縣。大業末,溝漸填廢。唐永徽初,薛大鼎爲滄州刺史,奏開之,外引魚鹽,海商駢至。百姓歌曰:「新河得通舟楫利,直達滄海魚鹽至,向日徒行今騁駟,美哉薛公滂澤被。今湮。○八會口,《齊乘》云:「在縣北。水流交會處也。自滄州大連淀,南至縣境百餘里,有大河、沙河,皆瀕古堤,會流於此,合於陷河。
月明沽,縣東北七十里。東接馬谷山,瀕海煮鹽處也。
板達營,縣南二十里。《志》云:「明宣宗徵高煦時,駐蹕於此。○通濟橋,《志》云:「有大小二橋。大橋在縣城東關之南,爲燕齊要路,胡蘇、鬲津二河經流其下,東入於海。小橋在西關之南,上受胡蘇、鬲津二河,下通濟大橋。又南家橋,在縣東三十里,亦跨獻河上,與棗園橋皆接海豐縣界。《志》云:「縣南二十里有掛甲口,相傳韓信下齊,道出於此。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