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目錄 讀史方輿紀要
◀上一卷 卷四十四 山西六 大同府 下一卷▶

山西六[编辑]

大同府,東至保安州五百里,南至太原府代州鴈門關二百九十里,西至大同右衛黃土山墩二百三十里,北至廢宣寧縣貓兒莊一百二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六百七十里,至江南江寧府三千五百里,至京師九百里。

《禹貢》冀州地。春秋時,爲北狄所居,戰國屬趙。秦爲雲中、鴈門、代郡地,漢因之。後漢末中原大擾,郡縣俱廢。三國魏屬新興郡,晋亦爲新興、鴈門郡地。後魏主珪天興中徙都平城,置司州牧及代尹,孝文太孝文太和中遷洛改置恒州,時司州改置於洛陽也。又改代尹爲萬年尹,後周並廢。隋以其地屬代、朔、雲三州。唐武德六年置北恒州,明年廢。貞觀十四年自朔州北移雲州於此,永淳初爲突厥所破,州廢。開元二十年復置雲州,天寶初改雲中郡。乾元初復曰雲州。《唐志》:「大中三年置大同軍節度,治雲州,割河東雲、蔚、朔三州隸焉。後廢置不一。」詳見《州域形勢說。》五代唐置大同軍節度。石晉歸於契丹,置西京,改雲州曰大同府。金因之,元曰大同路,明初改爲大同府。領州四、縣七。
府東連上谷,南達并、恒,西界黃河,北控沙漠,居邊隅之要害,爲京師之藩屏。《史記》「趙襄子逾勾注,破并、代以臨代貉」,即此地也。戰國時爲燕、趙邊境,秦脅燕、趙,恒指此以張軍聲。漢亦爲緣邊郡地,每遣將屯軍以攘卻北寇。後漢末中原多事,棄爲荒徼,首足倒懸之勢,見端於此矣。晉永嘉中拓跋猗盧與并州牧劉琨求陘北地,得之,日益盛強。後遂建都於此,蠶食鄰方,并有中夏。及六鎮之亂,魏以覆亡。說者謂棄代北而遷河南,非魏之利也。周、齊之間,突厥漸強,憑陵屢及焉。唐初亦被其患,後建設軍屯以藩衛河東。范陽之亂,郡亦被其侵軼。逮咸通以後,四郊多壘,沙陀桀黠於此,其後遂專制河東。李克用復出此以併有盧龍,蓋燕、代間必爭之地也。石晉歸其地於契丹,宋不能復有,遂基靖康之釁。女真之亡遼,蒙古之亡金,皆先下大同,燕京不能復固矣。故明都燕,以郡爲肩背之地,鎮守攸重。正統末恃以挫狡寇之鋒,天順中石亨鎮此,嘗言:「大同士馬甲天下,若專制大同,北塞紫荊,東據臨清,決高郵之隄以絕餉道,京師可不戰而困。」蓋府據天下之脊,自昔用武地也。《邊防考》:「大同川原平衍,三面臨邊,多大舉之寇。明初封代藩於此,置大同五衛大同前、後、左、右衛及朔州衛也。及陽和五衛、陽和、高山、天城、鎮虜、蔚州衛也,謂之大同迤東五衛。東勝五衛,東勝左、右二衛及玉林、雲川、威遠,三衛也。衛各五千六百人,以屯田戍邊;又設大邊、二邊以爲捍蔽。」明初修築山西煙墩,東路起天成衛北榆林口直抵朔州煖會口,西路自朔州北忙牛嶺直抵東勝路黃河西岸灰溝村。是時雲內、豐州悉爲內境,邊圉寧謐者數十年。後多故矣。

大同縣,附郭。漢平城地,屬鴈門郡,東漢末廢。後魏道武自雲中徙都此,初爲代尹治,遷洛後爲恒州治。高齊廢恒州置恒安鎮,尋復爲恒州。後周曰恒安鎮。隋屬雲內縣。唐武德六年置北恒州。是年劉武周餘黨苑君璋自馬邑退保恒安,州尋廢。貞觀元年來降,十四年自朔州北定襄城移雲州及定襄縣置於此。永淳初爲默啜所破,因移百姓於朔州,而州縣俱廢。開元二十年復置雲州,又改置雲中縣。遼析雲中置大同縣。元以雲中縣省入焉。今編戶二十六里。

平城廢縣,府東五里。相傳秦、漢時舊縣也。漢高七年至平城,出白登,爲匈奴所圍,七日而後罷去。八年周勃等擊破韓王信,還攻樓煩三城,因擊朔騎於平城下。尋屬鴈門郡,爲東部都尉治。後漢建武十年,吳漢等出高柳,擊破盧芳將賈覽及匈奴數千騎於平城下。晉建興初,劉琨表猗盧爲代王,治故平城爲南都。隆安二年拓跋珪自盛樂徙都平城,謂之代都。置代郡,始營宮室,建宗廟,立社稷。東至代郡,西極善無,南極陰館,北盡參合,皆爲畿內。既又徙河北六州豪傑於代都。義熙二年珪規度平城,築灅南宮,闕門高十餘丈,穿宮池,廣苑囿,規立外城方二十里。宋白曰:「魏道武都平城,東至上谷軍都關,西至河,南至中山隘門砦,北至五原,地方千里,以爲甸服。孝文都洛,改置恒州,及六鎮之亂,故都爲墟。」隋爲恒安鎮,開皇十九年,遣代州總管韓洪鎮恒安,爲突厥達頭所敗,二十年爲突厥啓民可汗築定襄城,即恒安鎮也;唐爲雲中縣,皆故平城也。石晉以賂契丹,契丹因置西京。《遼志》:「西京城周二十里,東門曰迎春,南曰朝陽,西曰定西,北曰拱極。」元魏宮垣占城之北面,雙闕尚在焉。金仍爲西京。《城邑考》:「今城東五里無憂坡上有平城外郭,南北宛然,相傳後魏時故址。」《舊記》:「宋永初三年魏築平城外郭,周三十二里;既又廣西宮外垣,周二十里是也。」今府城,洪武五年大將軍徐達因舊土城增築,萬曆八年增修,周十三里有奇。

定襄城府西北二十八里。或曰漢定襄郡城,非也。唐貞觀十四年,自朔州北定襄城移雲州及定襄縣置於隋之恒安鎮,此即貞觀時之定襄也。《括地志》:朔州定襄縣本漢平城縣,謂此。○燕昌城,在府東北四十里。太元二十一年,慕容垂复伐魏,敗魏兵,拔平城,會疾發,頓平城西北三十里,築燕昌城而還。《水經注》:燕昌城在平城北四十里,俗謂之老公城。又東安陽城,在府東南,漢縣,屬代郡。或曰:趙主父封其長子章於代,號曰安陽君,即此也。東漢末,縣廢。晉義熙五年,魏主珪爲子清河王紹所弒,肥如侯賀護舉烽於安陽城北,賀闌部人皆赴之,即此。魏收《志》:永熙中,置高柳郡治安陽,蓋後魏時改置。

平齊城府西三十里。漢平城縣地。《魏書》:皇興三年,徙青州齊人於京師,置平齊郡及威寧、歸安二縣以處之。《隋志》:郡尋廢。後齊改曰太平縣,後周曰雲中縣,隋曰雲內縣。又齊置安陽、臨塞、威遠、臨陽等縣,屬北恒州,俱在境內,後周並廢。唐貞觀中爲定襄縣地,後又改置雲中縣,即今郡治。

宣寧城府西北八十里。《遼志》:唐會昌中,以西德店置德州。契丹開泰八年,復置,治宣德縣。縣亦唐會昌中置,漢桐過縣地,高齊紫阿鎮也。《金志》:遼德州昭聖軍治宣德縣,金州廢。大定八年,改縣曰宣寧,屬大同府。元因之。明初廢。又天成城,在府北百八十里。《遼志》云:魏道武嘗置廣牧縣於此,唐爲雲中縣地,遼析置天成縣,屬大同府。金因之,元省。即今天成衛也。○奉義城,在府東北。遼析雲中縣置,屬大同府。金省爲鎮,屬大同縣。

新平城府西南百里。晉建興元年,拓跋猗盧城盛樂爲北都,修故平城爲南都。更南百里,於[A212]水之陽黃瓜堆,築新平城,謂之南平城,晉人亦謂之小平城。元興二年,魏主珪如南平城,規度[A212]南,將建新邑。杜佑曰:北齊置朔州,在後魏故都西南之新城,即新平城也。後移於馬邑,即今朔州治。唐時亦謂新平城爲新城。武德三年,代州都督藺謨與突厥戰於新城,不利。五年,李大恩擊突厥於馬邑,頓兵新城,敗死。亦爲神武川之地。元和中,沙陀朱邪執宜自鹽州隨范希朝鎮河東,始保神武川之黃花堆。後李克用生於神武川之新城,即此也。景福二年,李克用北巡,將趨雲州,以幽州帥李匡威等侵雲州,乃潛入新城。遼爲應州地。宋宣和七年,遼主延禧走天德,又至應州新城東六十里,爲金將婁室所擒,即此。

高柳城府東南九十里。漢縣,屬代郡,西部都尉治此。後漢建武九年,吳漢等擊盧芳將賈覽於高柳,敗績。十五年,盧芳自匈奴入居高柳,騎都尉張堪擊破之。二十一年,馬援出高柳,擊烏桓。《志》爲代郡治。熹平五年,遣夏育出高柳,分道擊鮮卑,敗績。晉縣廢。太元十一年,魏叛將劉顯等奉故什翼犍少子窟咄逼魏主珪,屯高柳,珪求救於慕容垂,垂子麟與珪會兵擊窟咄,大破之。義熙九年,拓跋嗣如高柳川。十三年,復如高柳。後復置縣,永熙中置郡也。北齊郡縣俱廢。《水經注》:高柳故城,在平城東南。其旁重巒疊,霞舉雲標,連山隱隱,東出遼塞。杜佑曰:高柳在雲中縣境。

當城在府東南。闞駰《十三州記》:在代郡高柳東八十里,嘗桓都山作城,故曰當城。漢縣,屬代郡。高祖十一年,樊噲別將兵定代地,斬陳於當城,是也。後漢及晉因之,後廢。又且如城,在府東,漢縣,屬代郡,中部都尉治此。應劭曰:在當城西北四十里,後漢廢。晉義熙十一年,魏主嗣如沮洳城,即且如之訛也。胡氏謂城以下濕得名,誤矣。○白登城,府東北百十里,因故白登台而名。遼置長青縣,今改曰白登。宋嘉定四年,蒙古拔烏沙堡及烏月營,破白登城,遂攻西京,金將胡沙虎棄城遁。明洪武二年,李文忠出朔州,敗虜於白登。又遣將分道敗虜於三不剌川及順寧陽門,是也。縣尋廢。烏沙堡,見直隸之廢開平衛。陽門,見宣府鎮。

參合城在府東百里。漢縣,屬代郡。高帝十一年,故韓王信與胡騎入居參合,柴將軍與戰,屠參合,斬韓王信,即此。後漢末,縣省。晉元康中,拓跋祿官分其眾爲二部,一居代郡參合陂之北。咸康五年,什翼犍會諸大人於參合陂。太元二十年,後燕慕容垂遣其子寶擊魏,還至參合陂,營於陂東蟠羊山南水上。魏軍追至陂西登山,下臨燕軍,縱兵掩擊,燕軍大敗。二十一年,慕容垂复伐魏,至參合陂,見積骸如山,設祭弔之,死者父兄皆號慟,垂慚憤疾篤而還。《燕書》:垂過參合陂,乃進頓平城三十里。是也。義熙三年,魏主珪自濡源西如參合陂,乃還平城。六年,魏主嗣北擊柔然,引兵還參合陂。劉宋景平元年,魏主嗣北巡至參合陂,其後復置縣,仍屬代郡。東魏天平中,屬梁城郡,北齊省。《水經注》:可不踥水出鴈門、沃陽縣東南六十里山下,西北流注沃水,合流而東,徑參合縣南。縣西北有參合陂,亦曰參合陘,俗謂之蒼鶴陘。

盛樂城府西北三百餘里。漢置成樂縣,爲定襄郡治。後漢改屬雲中郡,後廢。鮮卑拓跋力微,始居其地。晉元康五年,拓跋祿官始分其國爲三部,一居上谷之北,濡源之西,自統之。一居代郡參合陂之北,使兄沙漠汗之子猗盿統之。一居定襄之盛樂故城,使猗盿弟猗盧統之。建興初,猗盧城盛樂,以爲北都。其後爲石虎所敗,部族東徙。至拓跋翳槐於咸康初,复城盛樂,在故城東南十里。弟什翼犍於咸康六年,始都雲中之盛樂宮。明年,築盛樂城於故城南八里,即漢之成樂縣地也。又《晉紀》:太元十一年,拓跋珪居定襄之盛樂,蓋前此遷逐於雲中、代郡間,未有定居也。亦曰雲中宮。《魏土地記》云:雲中宮在雲中故城東四十里。義熙九年,魏主嗣如雲中舊宮,蓋是時都平城,故謂盛樂爲雲中舊宮。魏主燾始光元年,柔然入雲中,攻拔盛樂宮,魏主擊卻之。尋置朔州,領盛樂、廣牧二郡。《司馬楚之傳》:世祖拜爲雲中鎮太守、朔州刺史。是也。正光五年,元或討破六韓拔陵,頓於朔州。是年,詔改懷朔鎮爲朔州,更命朔州曰雲州,亦謂之雲中,李崇爲破六韓拔陵所敗,自白道還雲中。既而復自雲中引兵還平城,曰:雲中者,白道之衝,賊之咽喉,若此地不全,則並肆危矣。乃請留費穆爲雲州刺史,既而北境皆沒,惟云中一城獨存,久之乃棄城南奔。《魏土地記》:雲中城東八十里有成樂城,今雲中郡治,一名盧城。唐天寶元年,王忠嗣奏置振武軍,西去東受降城百餘里。大曆八年,徙單于都護府治振武軍城內。元和七年,李絳言:振武、天德左右,良田萬頃,請擇能員開置營田,可以省費足食。於是詔以韓重華爲振武軍營田等使,起代北,墾田三百頃,三歲大熟,因募人爲十五屯。屯制,每三十人耕百畝,就高爲堡,東起振武,西逾雲州,極於中受降城,出入河山之際,凡六百餘里,列柵二十,墾田二千八百餘頃,歲收粟四十萬餘石。既而請益開田五千頃,可以盡給振武、天德、靈武、鹽、夏五城之軍,議格不行。《唐史》:振武、天德良田,廣袤千里。是也。賈耽曰:振武城在朔州北三百五十里,本漢定襄郡成樂縣。《續通典》:振武軍,故盛樂城也,在唐朔州北二百八十里,與定襄故城對,其地據陰山之陽,黃河之北。五代梁貞明二年,契丹阿保機襲土谷渾,還至振武,盡俘其民而東。後置振武縣,屬豐州。金廢爲振武鎮。其北七十里有黑沙磧云。

平地城府西北五百里。《元志》云:本名平地裊。至元二年,省入豐州,三年置平地縣,屬大同路。明初省。○武進城,在府西北塞外,漢縣,屬定襄郡,西部都尉治焉。光武封趙慮爲侯邑,尋復爲縣,屬雲中郡。熹平初廢。又沙陵城,在武進城西。漢縣,屬雲中郡,後漢末廢。《漢志注》:白渠水出武進塞外,西至沙陵入河,即此。

原陽城在府西北境。故趙邑也。《戰國策》:趙武靈王破原陽以爲騎邑,即此。漢爲原陽縣,屬雲中郡。後漢末廢。《水經注》:芒乾水出陰山,南經武皋縣,又南徑原陽故城西,是也。又武皋城,亦在府西北境,漢縣,屬定襄郡,中部都尉治此。後漢末廢。《漢志》注:武皋有荒乾水出塞外,西至沙陵入河,即《水經注》所云芒乾水也。○武要城,在府北。漢縣,屬定襄郡,東部都尉治此。後漢末廢。《志》云:武要西北即石漠矣,蓋極塞也。又陶陵城,亦在府北,漢縣,屬雲中郡,東部都尉治焉,後漢廢。

武泉城在府西。漢雲中郡屬縣也。漢初灌嬰擊反韓王信於馬邑,別降樓煩以北六縣,斬代左相,破胡騎於武泉北。又周勃擊破胡騎於此。景帝中六年,匈奴入鴈門至武泉,是也。後漢末廢。○北輿城,亦在府西境。漢縣,屬雲中郡,中部都尉治焉。後漢廢。酈道元曰:武泉水出武泉縣故城西南,又南流西屈徑北輿故城南,是也,其地俱在白道北。又府西北有武城城,漢縣,屬定襄郡,後漢廢。

淨州城府西北四百二十里。金大定中置,治天山縣。元因之,曰淨州路。明初廢。又砂井城,在府西北五百里,金人置砂井總管府,領砂井一縣。元曰砂井路,明初廢。今其地有砂井,外即界壕。○蘇武城,在府西北五百餘里,相傳漢蘇武使匈奴時居此。

東勝城府西五百里,遼所置東勝州也。《續通考》:遼太祖破振武軍,故勝州之民皆趨河東,勝州遂廢。石晉割代北獻遼,乃置東勝州,領榆林、河濱二縣。金初屬西夏,後復取之,並置武興軍,領東勝一縣。元又省東勝縣入州,明初改建東勝左右二衛,兵民皆耕牧河套中,寇益稀少。洪武二十六年,城東勝,永樂初,移入畿輔,其地遂墟。正統三年,邊將周諒言:東勝州廢城,西濱黃河,東接大同,南抵偏關,北連大山、榆楊等口,中有赤兒山,東西坦平,二百餘里。其外連亙官山,實賊寇出沒必經之地,若屯軍此城,則大同右衛、淨水坪、偏頭關、水泉堡四處營堡,皆在其內,可以不勞戍守。非惟可以捍蔽太原、大同,亦所以保障延安、綏德也。時不能用。成化中,虜酋竊入套中,邊事日亟。嘉靖間,陳講亦言東勝撤而偏關之備急。蓋東勝當全晉之西北,關係尤重矣。

桑乾城府東百五十里。漢縣,爲代郡治。後漢仍屬代郡。建安二十三年,曹操遣子彰擊代郡烏桓,彰乘勝逐北,至桑乾,去代二百里,即此。後廢。亦謂之桑乾川。晉太元初,苻秦分代地,自河以東屬劉庫仁,庫仁西擊庫狄部,徙其部落置之桑乾川。《魏土地記》:代城北九十里有桑乾城,城西渡桑乾水,去城十里有溫湯,療疾有驗。劉宋昇明二年,魏主弘如代湯泉。明年,復如代郡溫泉,是也。○梁城郡城,在府東,或曰即梁川也。魏主燾太平真君十年,將寇宋,大獵於梁川。天平二年,置梁城郡於其地,領參合、旋鴻二縣。《一統志》:今去朔州西二十里有梁郡城,後魏爾朱榮所築。未知所據。

懷朔城在府西北。後魏六鎮之一。魏收曰:朔州本漢五原郡。建和二年置鎮,後改爲懷朔。《水經注》曰:光祿城東北即懷朔鎮城,是也。今爲榆林鎮,故勝州也。後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如懷朔鎮,又如武川鎮,如撫宣鎮,復如柔玄鎮。胡氏以爲此六鎮自西徂東之次第。正始初,柔然侵魏之沃野及懷朔鎮,詔原懷出行北邊,懷還至恒、代,按視諸鎮左右要害可以築城置戍之處,欲東西爲九城,儲積糧伏,爲犬牙相救之勢,使遊騎之寇,終不敢攻城,亦不敢越城南出。從之。正光四年,沃野鎮民破六韓拔陵畔,其黨衛可孤圍武川鎮,遂攻懷朔鎮。孝昌中,改置朔州,並置大安郡。既而武川陷,懷朔亦潰。以朔州寄治并州界。魏收《志》大安郡領狄那、捍殊二縣,是也。後齊廢。今詳見故豐州。

武川城在府北塞外,魏六鎮之一也。《北史》:魏主燾破蠕蠕,列置降人於漠南,東至濡原,西暨五原陰山,竟三千里,分爲六鎮,曰武川、曰撫冥、曰懷朔、曰懷荒、曰柔玄、曰禦夷。孝文太和八年,高閭請依秦漢故事,於六鎮之北築長城。又云:計六鎮東西不過千里,一夫一月之功,可城三步之地,強弱相兼,不過用十萬人,一月可就。是六鎮皆在代都以北。胡氏謂以千里計之,六鎮相距各一百七十許里,是也。又十八年,魏主如武川鎮。景明四年,使源懷巡行北邊六鎮,恒、燕、朔三州。正光四年,沃野鎮民破六韓拔陵,叛,其黨衛可孤圍武川鎮,又攻懷朔鎮。六年,柔然阿瑰爲魏討破六韓拔陵,自武川西向沃野,屢破拔陵兵。杜佑曰:後魏六鎮並在馬邑、雲中、單于府界。其武川鎮在白道中漢水上。《隋書》:宇文述,代郡武川人,後或廢鎮爲縣也。《唐志》:魏武川鎮城,今名黑城,在天德軍北二百里。又云:光祿城東北有懷朔古城,俱未足據。天德軍見陝西榆林鎮,光祿城即光祿塞,亦見榆林。

柔玄城在府東北塞外於延水東。《水經注》:柔玄鎮在長川城東,城南小山於延水所出也。魏太和十八年,如柔玄鎮。孝昌初,柔玄鎮民杜洛周反於上谷,圍燕州鎮,蓋與上谷接境。胡氏曰:柔玄鎮城在漢且如縣西北塞外。○撫冥城,胡氏曰:當在武川,柔玄之間,魏六鎮之一也。宋元徽元年,柔然侵魏柔玄鎮,二部敕勒應之。魏太和十八年,如撫冥鎮,遂東至柔玄,是也。

懷荒城在府東北塞外,魏所置六鎮之一也。魏收《志》蔚州,即改懷荒,禦夷二鎮置。魏正光三年,遣元孚撫諭柔然阿那瑰於柔玄、懷荒二鎮間。胡氏曰:懷荒在柔玄之東,禦夷之西,是也。今禦夷鎮,見宣府鎮懷安衛。

馬城在府東北境。漢縣,屬代郡。東部都尉治此。東漢元初六年,鮮卑寇馬城塞,鄧遵等擊破之。又建光初,鮮卑其至犍寇居庸關,犯雲中,圍烏桓校尉徐常於馬城。陽嘉二年,鮮卑寇馬城。又魏明帝太和二年,鮮卑軻比能圍護烏桓校尉田豫於馬城,即此。《十三州志》:馬城在高柳東二百四十里。

延陵城在府東北,戰國時趙邑也。《史記·趙世家》:孝成王十八年,延陵鈞帥師從信平君廉頗助魏攻燕,即此。漢置延陵縣,屬代郡。後漢廢。《風俗記》:當城西北有延陵鄉故縣也。○頹當城,在塞北。漢初韓王信入匈奴,居此生子,因以爲名。

榆林城在府東北邊外。或云:唐時戍守處,謂之黑榆林。五代唐末,契丹嘗駐牧於此。明宣德間,亦嘗於此置榆林縣,正統時廢。俗呼爲榆林舊縣。《邊防考》:榆林城在陽和衛新平堡外三十里。又有大同山,離新平邊百五十里,又北百五十里爲白海子,俱部酋駐牧處。○祁連城,在漠南,唐貞觀四年,李靖破突厥於陰山,徙其羸弱數百帳於雲中,使阿史德爲之長,後爲阿史德時健部。二十二年內附,置祁連州,隸營州都督府。

雲中城府西北四百餘里,古雲中城也。《虞氏記》:趙武侯自五原河曲築長城,東至陰山。又於河西造一大城,其一箱崩不就,乃改卜陰山河曲而禱焉。晝見群鵠遊於雲中,乃即其處築城,因名。秦、漢雲中郡皆置於此。後漢末廢。孔穎達曰:雲中城在唐勝州榆林縣東北四十七里。晉太和二年,燕將慕容渥以幽州兵戍守雲中,代什翼犍攻走之。隋屬金河縣地。開皇三年置曰陽壽,又置榆關總管。五年,改置雲州總管。十八年,改縣曰金河。二十年,廢州,改屬大利縣。仁壽二年,复屬榆林郡。唐武德五年,突厥入鴈門寇并州,命雲州總管李子和趨雲中掩擊之。龍朔三年,置雲中都護府於此。麟德元年,改單于都護府,領金河一縣。今亦見陝西榆林鎮單于城。胡氏曰:金河,漢之雲中郡城也,在隋榆林郡城東北四十里,自朔州至單于府,凡三百五十七里。大曆八年,徙治振武城內,舊城遂廢。《唐志》:單于府金河縣,魏道武所都,秦漢雲中郡地,自單于府西北二百七十里。又有雲中守捉城,調露中,裴行儉破突厥置。又《志》云:烏咄谷二百七十里至古雲中城入塞。《圖》云:從平城西北行五百里至雲中,又西北五十里至五原,又西北行二百五十里至沃野鎮,又西北行二百五十里至高闕,又西北二百五十里至郎君戍,又直北三十里至燕然山,其說參錯不經,不足據也。又《冀州圖》云:雲中城周十六里,北去陰山八十里,南去漢長城百里。亦謬。

雲內州城府西北五百餘里。《遼志》云:本唐中受降城地,遼初置代北、雲、朔招討司,改雲內州,又爲開遠軍,治柔服縣。宋政和中,遼主延禧還走雲內,即此。金因之。元省縣入州。胡氏曰:雲內州原領柔服、雲川二縣。明初廢。《九邊輯略》云:宣德中,置豐州及雲內等縣,設官置戍。正統間,主帥宴樂於樓子寨,致寇突入邊內,於是玉林、雲川等衛內徙,而豐州、雲內之民遷於應、朔諸處云。○雲川廢縣,亦在府西北。《金志》:本曷董館,後升爲裕民縣,尋廢。大定中復置,屬雲內州,又改爲雲川縣。元廢縣,設錄事巡司,尋廢。又有寧人廢縣,在故云內州東,遼置屬雲州,金廢爲寧人鎮,屬柔服縣。

長川城在府東北。《水經注》:柔玄鎮西有長川城,晉隆安三年,魏主珪北巡,分命拓跋遵從東道出長川,拓跋樂真從西道出牛川,珪自將大軍從中道出駁髯水,以襲高車,大獲而還。義熙二年,魏主珪從漠北還長川。《志》云:長川有白黑二漠,黑在東,白在西。胡氏曰:長川在御夷鎮西北,大漠之東。

黑沙城在府西北。唐永隆二年,曹懷舜擊突厥畔部於黑沙,敗還。永淳初,突厥餘黨阿史那骨篤祿等據黑沙城,寇并州及單于府北境,代州都督薛仁貴擊破之。○威寧城,在府北。金置新城鎮,屬撫州。承安二年,改爲威寧縣。元廢。今威寧海子是其地也。

靜邊城在府西北。《舊唐書》:在單于府東北。唐天寶三載,朔方節度使王忠嗣所置軍也。十四載,安祿山將高秀岩自大同軍寇振武,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擊敗之,乘勝拔靜邊軍。賊來攻,復大敗之,因進圍雲中,使別將拔馬邑,開東陘關。宋白曰:靜邊軍在雲州西百八十里。○定邊城,在府西百八十里。唐開元中,置軍於此。旁有石窯、白泊等戍,相去各四五十里。《志》云:雲州界內又有奉城軍,唐置。○振遠城,在府西北,舊《志》云:在單于府界,唐天寶七載,郭子儀爲振遠軍使,即此城也。

長城在府北。酈道元曰:白道嶺左右山上有垣若頹基焉,沿溪亙嶺,東西無極,疑趙武靈王所築也。《北史》云:魏主燾太平真君七年,築畿上塞圍,起上谷,西至河,廣縱千里。又宋白云:雲中北至長城三百里即蕃界。崔豹《古今注》謂秦築長城,土色皆紫,稱爲紫塞,是也。《一統志》:長城在府北十里。

○白登山府東七里。上有白登台。漢初冒頓縱騎三十萬圍高帝於白登七日,即此。酈道元曰:今平城東十七里有台,台南對岡阜,即白登山。晉隆安二年,拓跋珪如繁畤宮,畋於白登山。宋永初二年,魏主嗣發代都人築苑,東包白登,周三十餘里。元徽五年,魏主宏如白登。杜佑曰:魏主嗣於永興四年,立宣武廟於白登山。神瑞二年,又立廟於白登山西,今有東西二廟。又魏主宏太和四年,如白登山。十五年,詔白登山宣武廟唯遣有司行事,是也。○火山,在府東南。《水經注》:白登南有武周川,川東南有火山,山上有火井,南北六十七步,廣減丈許,源深不見底,火勢上升,若微雷發響,以草爨之,則煙騰火發,一名熒台。齊建元二年,魏主宏如白登山,又如火山,既而復自平城如火山,即此。

雷公山府西北十五里。後唐清泰末,雲州軍亂,謀應河東,節度使沙彥珣走西山,據雷公口,收兵入城討定之,即此。○紇真山,在府東北五十里。紇真,猶漢言千里。其山冬夏積雪,故諺云:紇真山頭凍死雀,何不飛去生處樂。又有神井歌曰:紇真山頭有神井,入地千尺絕骨冷。亦名紇千山。

武州山府西二十里,武州川水所經也。峪中有石窟寺,又有石窟寒泉。《水經注》:武周川水東南流,水側有石祗洹舍並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東轉靈巖南,鑿石開山,因岩結構,蓋浮屠巨麗處,即石窟寺也。宋元徽三年,魏主宏如武州山。齊建元二年,魏主如方山,遂如武州山石窟寺。永明元年,魏主復如武州山石窟佛寺。二年,魏主復如武州山石窟寺。《魏土地記》平城宮西三十里有武周塞口,即此山也。

方山府北五十里。北魏主宏屢如方山,爲其母馮太后營壽陵。又於方山南起靈泉宮,引如渾水爲靈泉池,東西百步,南北二百步,是也。又北苑,亦在其地。《魏史》:太和元年,於苑中起永樂遊觀殿,穿神淵池。三年,如方山。四年,復如方山。五年,又如方山。馮太后樂其山川,曰:它日必葬我於此,不必山陵也。乃爲太后作壽陵。又建永固石室於山上,欲以爲廟。七年,魏主宏及馮太后如神淵池,遂如方山。八年,魏主如方山,遂如鴻池。胡氏曰:即旋鴻池也。是後屢如方山及靈泉池。十四年,西如方山,復如靈泉池。是年,葬馮太后於永固陵,其後又數謁永固陵。胡氏曰:方山在平城北如渾水上。《志》云:山頂有拓跋魏二陵及方山宮遺址。

栲栳山在府西北。景泰初,寇犯大同,鎮帥郭登帥兵餌之,行七十里,至水頭。諜云:東西賊窩賊營十二,自朔州掠回,登直前奮擊,追四十里,至栲栳山,盡奪所掠而還。又磨兒山,在府西平虜衛西北五十里,山形險峻,周環如磨,爲古今用武之地。天順中,石亨鎮大同,敗寇於此,又敗之於三山墩,是也。○大峨山,在府西北塞外。又有秦山,在白道北,隋築長城,以秦山爲塞內云。

爾寒山在府北塞外。後魏主燾始光二年,五道伐柔然,一軍從東道出黑漠,一軍出白黑二漠間,魏主從中道,一軍出栗園,一軍從西道出爾寒山。諸軍至漠南。舍輜重,輕騎齎十五日糧,度漠擊之,柔然驚走,即此。○和兜山,在漠南。後魏主燾始光三年,自雲中西巡至五原,既而畋於陰山,東至和兜山。山蓋在陰山之東,長川之南。

柞山在府西北五百餘里。北魏主燾始光初,命長孫翰等伐柔然,自將屯柞山,亦曰柞嶺。是年,燾破夏統萬,引兵還至柞嶺,即此。神二年,燾西巡至柞山。晉元熙元年,魏主嗣畋於犢渚。李延壽曰:犢渚在柞山之西,臨河,是山在河東也。魏主太安三年,畋於松山。或曰:松山當作柞山。四年,复畋於松山,遂如河西。胡氏曰:其山在河之西岸。恐誤。

彈汗山在府東北。東漢桓帝時,鮮卑檀石槐立庭於彈汗山ヱ仇水上,去高柳北三百餘里。南抄緣邊,北拒丁零,東卻夫餘,西擊烏孫,盡據匈奴故地,東西萬四千餘里。是也。○蟠羊山,在參合陂東,後燕慕容寶喪師於此。又北魏主嗣泰常六年,北巡至蟠羊山,是也。

青山在府西北塞外。唐貞觀十五年,李世擊薛延陀,逾白道,追及之於青山,即此。明嘉靖初,中國叛人逃出邊者,升板築牆,蓋屋以居,彼地呼爲板升,有眾十餘萬,南至邊牆,北至青山,東至威寧海,西至黃河岸,南北四百里,東西千餘里,一望平川,無山坡溪澗之險,耕種市廛,花柳蔬圃,與中國無異,各土酋分統之。隆慶五年,俺答歸附,縛叛人趙全等來獻,板升之黨始衰。

晚霞山在府東北天城衛東南。山勢高聳,日落後,返照成霞,因名。又形似蓮花,一名蓮花山。又大同山,亦在府東北。《九邊考》:在新平堡北百五十里,又北百五十里爲白海子,俱土酋駐牧處。○七寶山,在府城北四百餘里,山下有城,金時所築,置戍於此。或謂之漢五原城,誤也。

意辛山在府北塞外。亦曰意親山。晉太元十年,代劉頭眷擊破柔然於意親山。十五年,拓跋珪會燕慕容麟於意辛山,擊賀蘭諸部,皆降於魏。宋元嘉中,魏主燾幸意辛山,破賀蘭諸部,還幸牛川。意辛山蓋在牛川之北。《北史》:意辛山,賀蘭部所居,逾陰山而北,即賀蘭部也。又《志》云:府西北五百餘里有官山,上有九十九泉,流爲黑河。又有石碌山,在故平地縣東四十里,山出石碌,因名。

七介山在府境。宋元嘉十六年,柔然聞魏主燾伐姑臧,乘虛深入,至善無七介山,平城大駭,遣軍拒卻之於吐頹山。《志》云:今府西南四十五里有七峰山,或以爲即七介山也。善無見前代州。車崙山,在府北塞外。崙,《北史》作輪。魏主太安三年,北巡至陰山,伐柔然,軍於車輪山。宋元徽三年,魏主宏如武州山,又如車輪山,是也。

箭谺山在府東北。宋宣和五年,遼將亡,其臣奚回離保據箭谺山稱奚帝,既而窺燕山,爲郭藥師所敗,其下殺之。或曰:山在直隸撫寧縣界,此名同而實非也。又焦山,在府東百八十里。宋太平興國七年,契丹主賢幸雲州焦山,得疾而卒。嘉靖三年,叛卒郭鑑等哨聚於此。

夾山在雲內州北六十里。宋宣和四年,金人襲遼主延禧於白水濼,遼主遁入夾山,即此。《一統志》:夾山在朔州北三百四十里,與黑山東西相連。黑山,今見陝西榆林衛。

東木根山在府北。《志》云:五原有木根山。此山在河東,故曰東木根山。晉太寧二年,代王賀傉以諸部未服,築城於東木根山而徙居之。魏主宏嘗言遠祖世居北荒,平文皇帝始都東木根山。平文,鬱律諡也,蓋鬱律亦都此云。或訛爲勿根山。晉太元十四年,後燕慕容德等擊代叛部賀訥,追至勿根山,是也。

黃瓜堆在府西南百十里。或曰即古黃華山也。趙武靈王十九年,北至無窮,西至河,登黃華之山。《水經注》:桑乾水與武州水合而東南流,屈徑黃瓜堆南,又東南流經桑乾郡。北魏孝昌初,斛律金自云州南出黃瓜堆,爲上谷賊杜洛周所敗。齊天保四年,柔然寇肆州,齊主洋自晉陽擊之,至恒州,大破柔然於黃瓜堆。唐武后垂拱三年,突厥叛部寇朔州,黑齒常之大破之於黃花堆,即黃瓜堆也。元和四年,沙陀朱邪執宜從河東帥范希朝徙於定襄川,始保神武川之黃花堆,修新城而居之。景福初,李克用北巡,至天寧軍,以幽州帥李匡威等襲雲州,乃遣將發兵於晉陽,而潛入新城,伏兵於神堆,擒吐谷渾邏騎三百。既而大軍至,乃入雲州,出擊李匡威、赫連鐸兵,皆敗去。神堆,亦即黃花堆新城,即後魏之新平城,在神堆東南。宋白曰:雲州西南至神堆柵九十里。

石子嶺在府西北。晉太元初,苻秦遣兵伐代,代將劉庫仁與秦兵戰於石子嶺,大敗。胡氏曰:嶺當在雲中、盛樂西南。《新唐書》:自夏州北度烏水,一百二十里,至可朱渾水。又百餘里至石子嶺。是也。又陵石,在盛樂故城東。《北史》:魏主東如陵石。或曰:陵石,地名,有山溪之阻,時置城邑於此。

達速嶺在府西北境。高齊天保五年,北巡至此,行視山川險要,將起長城。明年,遂發民築長城,自幽州西至恒州,是也。又牛皮嶺,在府東六十里。《唐志》:雲州有牛皮關,今關在嶺上。又《志》云:府西三十里有雙化嶺,盤踞凡百餘里。

黑沙磧在振武故城北,亦謂之鳴沙。唐元和八年,振武遣兵趨東受降城備回鶻,至鳴沙,兵亂而還,即黑沙磧矣。

石漠在塞北。自陰山而北,皆大漠也。其間有白漠、黑漠及石漠之分。白、黑二漠,以色爲名,石漠以地皆石磧而名。《北史》:石漠在漢定襄郡武要縣西北。晉義熙二年,魏主珪如豺山宮,遂至石漠。又魏主燾始光二年,大伐柔然,遣長孫翰等從東道出黑漠,長孫道生等出白、黑二漠間。白漠蓋在黑漠西也。亦謂之大磧。四年,魏主西伐統萬,命其將陸俟督諸軍屯大磧以備柔然,即此。又宋泰始中,魏主宏追柔然至石磧,即石漠矣。魏主宏太和十年,敕勒叛柔然,柔然伏名敦可汗自將討之,追奔至西漠,即大漠之西偏也。唐貞觀四年,李靖襲破突厥於定襄,突厥徙牙帳於磧口,既而靖破突厥於陰山,軍於磧口,漠南遂空。武后萬歲通天二年,突厥嘿啜建牙於黑沙,即黑漠矣。《志》云:大漠在陰山北,東極遼海,西盡居延。是也。

○黃河在廢東勝州西八里。自榆林北塞流經此,乃折而南,經朔州西界,入太原府河曲縣及保德州境,亦謂之西河,以在平城西南也。魏主燾神元年,如西河校獵,其津濟之處,有君子津,又有來違津,俱在東勝州境。酈道元曰:河水南入雲中楨陵縣西北,又南過赤城東,又南過定襄桐過縣西,河水於二縣間濟,有君子之名。又曰:君子津在雲中西南二百餘里,漢桓帝時有洛陽大賈卒於此。津長田子封以遺資悉歸其子,桓帝嘉之,因名其津爲君子津。晉太和三年,代王什翼犍擊劉衛辰,自君子津濟,時河冰未合,什翼犍命以葦ㄌ約流,俄而冰合,然猶未堅,乃散葦於其上,冰草相結,有如浮梁。代兵乘之以渡,衛辰不意兵猝至,遂遁走,什翼犍收其部落而還。太元初,苻秦伐代什翼犍,軍還,至君子津,會代亂,秦將李柔等勒兵趣雲中,遂定其地。元熙元年,魏主嗣西巡雲中,從君子津西渡河,大獵於薛林山。宋元嘉三年,魏主燾伐夏,行至君子津,會天暴寒冰合,遂濟河襲統萬,大掠而還。明年,遣執金吾桓貸造橋於君子津,尋發諸軍濟河,即此。其來違津,在君子津之南,魏主修永熙二年,高歡表請討宇文泰云:臣今勒兵自河東渡,又遣恒州刺史庫狄乾等將兵自來違津渡,或謂之朱違津。元至元初,命選善水者一人,沿黃河計水程達東勝,可通漕運,馳驛以聞云。

桑乾河府南六十里。源出馬邑縣洪濤山。《水經注》:濕水出鴈門陰館縣東北,至代郡桑乾縣南,與桑乾水合,因總謂之桑乾水,即盧溝河上源也。晉建興初,代猗盧築新平城於[A212]北,後又築宮於[A212]南,謂之[A212]南宮。魏都代時,數臨幸焉。今詳見直隸大川。

如渾水府東北四十里。《志》云:出開山口,一名御河,其水兩源,合而爲一,歷府城東,又南流,與武州川合,注於桑乾河。又武州川水,在府南十五里,俗名合河,源出武州山西白羊山溪谷中,引爲石渠,流至府南,又東南注於如渾水。○兔毛河,在府西北三百里,出塞外駱駝山下,南流經右衛西,至東勝州,入黃河。又有滄頭河,在威遠衛城南,流合兔毛河。

金河在府西北。杜佑曰:金河上承紫河之水,南流入大河,是也。亦曰金川,北齊主洋天保五年,邀柔然於金川,柔然遠遁。隋大業三年,北巡,發榆林,歷雲中,溯金河,幸突厥啟民牙帳,即此。唐因置金河縣。《一統志》:金河在古云內州東南百五十里。

紫河在府西北塞外。隋大業三年,發丁男百萬築長城,西距榆林,東至紫河,二旬而畢。唐貞觀十四年,遣突厥阿史那思摩建牙於此,亦曰紫乾河。唐天寶初,朔方節度使王忠嗣北討奚怒,皆戰於紫乾河,三遇三克,耀武漠北而還。《隋志》:定襄郡大利縣有陰山紫河。杜佑曰:勝州榆林縣有金河。紫河自馬邑郡善陽縣流入境,合金河,又南流,入於大河。

橫水在府西北。《唐史》:在金河北百四十餘里。永隆二年,曹懷舜等襲擊突厥叛部於黑沙城,不遇,還至橫水,爲突厥所敗,即此。○白渠水,亦在府西北。《水經注》:白渠出雲中塞外,西北徑成樂固北,又西徑魏雲中宮南,下流入於大河,今俱湮廢。

士盧河在府北塞外。魏主宏太和十六年,命拓跋頤等擊柔然,分兵三道,中道出黑山,東道出士盧河,西道趨侯延河,軍至大磧,大破柔然而還。侯延河,當在榆林塞外。○黑河,在府西北四百里。源出官山,西流入雲內州界,至東勝州,入於黃河。

諾真水府西北塞外。《唐志》:出古雲中城,西北行四百餘里至諾真水。貞觀十五年,薛延陀侵突厥於漠南,李世自赤柯濼追及之於青山,薛延陀走累日,乃至諾真水,世大敗之。○庫斛真水,在府北塞外。後魏別部侯莫陳居於此,世爲渠帥云。

牛川在府北塞外。《班志》注:於延水出代郡且如塞外,牛川當相近。晉太元十一年,拓跋珪大會於牛川,即代王位。是年,以窟咄之亂,乞師於燕,自弩山至牛川,屯於延水,南出代谷,以會燕師。十六年,魏別部賀染幹與賀訥相攻,珪復與燕共討之,燕將蘭汗帥龍城之兵擊染幹,破之於牛都,即牛川矣。蓋土人牧放,於此聚會,因名爲都也。染幹在賀蘭部之東偏,故以龍城兵擊之。隆安三年,拓跋珪大獵於牛川之南。義熙六年,後魏長孫嵩討柔然,至漠北而還,柔然追圍之於牛川。十三年,魏主嗣大獵於牛川,登釜山。是牛川與釜山相近也。宋元嘉五年,魏主燾北巡,大畋於牛川,即此。釜山,今見直隸懷來衛。

長川在府東北,即《漢志》於延水也。《水經注》:於延水出塞外柔玄鎮西,長川城南小山,東南流,徑且如故城南,亦謂之修水,下流徑廣寧縣,注於桑乾河。廣寧,見直隸保安州。又野馬川,在府北塞外,明初,藍玉出山西,敗王保保於此,又敗之於土剌河。土剌河,見漠北。○賈家灣,在府東北。正德十一年,寇分道入大同,總兵潘浩與戰於賈家灣,敗績,遂犯宣鎮。

赤柯濼在府西北。積水處曰濼。唐貞觀十五年,李世擊薛延陀於漠南,其眾自赤柯濼北走,世自直道邀之,逾白道,追及於青山,又敗之於諾真水。○吐祿濼,在府西北塞外。宋宣和六年,夏人與金議和,粘沒喝承製割下寨以北、陰山以南乙室邪剌部吐祿濼西之地與之。下寨,或曰遼末置戍守處,在大河之北。

羊城濼在府東北境。宋宣和四年,金將斜乜等聞遼主在雲中,分兵出青嶺、瓢嶺,期會於羊城濼,共襲遼主,即此。青嶺,見直隸廢開平衛。○大水濼,在府北。宋嘉定四年,蒙古鐵木真侵擾雲中、九原,遂破大水濼以入,金遣將駐軍撫州以備之。撫州,見直隸廢開平衛。

白水濼在府北。宋宣和四年,金將斜乜等襲遼主於羊城濼,遼主聞金師出嶺西,遂趣白水濼。粘沒喝復以精兵襲之,遼主遁入夾山。五年,金人襲遼主於陰山,執其諸王妃主而還,遼主自應州率兵邀戰於白水濼,大敗,西走雲內州。

捺剌泊在府北。後唐長興三年,時趙德鈞守幽州,契丹入寇不得志,因徙居黑榆林南捺剌泊,寇雲、朔間。《五代史》:是年契丹自黑榆林捺剌泊至沒越泊,雲欲借漢水草,大同帥張敬達聚眾遏其衝要,契丹不敢南牧,是也。清泰末,石敬瑭因契丹近在雲、應間,遂資其兵以取中國云。○沒越泊,在府西北。《一統志》:沒越濼、大鹽濼,俱在府西四百里,近古豐州界。

瓠蘆泊在府西北。唐顯慶中,曹懷舜擊突厥叛部,留老弱於瓠蘆泊,帥輕騎進至黑沙,無所見而還,是也。

奄遏下水海府西北二百里。水潮無常,納大氵岡、小氵岡、大匯、小匯四河及銀海水諸細流,合而入於黃河。威寧海子,在府北塞下,屬部駐牧處也。天順中,石彪鎮大同,請置城於威寧海,不果。成化十六年,王越襲敗寇酋於此。

鴻池亦曰旋鴻池,在府東。《水經注》:梁城郡旋鴻縣東山下水積成池,東西二里,南北四里。又魏主珪天興二年,穿鴻雁池於平城。魏主宏太和八年,如方山,又如鴻池,是也。又有魚池,亦在平城北,魏主嗣永興五年,穿魚池於平城北苑。魏主宏太和九年,如魚池,登青原岡,即此。

溫湯《水經注》:在桑乾城西十里,魏主燾太延五年,常爽置館於溫水之右,教授千百餘人,於是魏之儒風始振。又魏主和平末,侍中司徒陸麗治疾於代郡溫泉,是也。吐若奚泉,在懷朔鎮北無結山下。《北史》:魏主詡正光二年,柔然阿那瑰婆羅門相繼內附,高陽王雍等奏懷朔鎮北吐若奚泉原野平沃,請置阿那瑰於此,其婆羅門請置於西海郡,時阿那瑰自懷朔、婆羅門自涼州來降,各以附近地居之也。

○平城宮在府北門外,後魏故宮也。《水經注》:魏太極殿南對承賢門,門南即皇信堂。《魏紀》:太和元年,於太極東堂之東,起太和、安昌二殿,又於宮南起朱明、思賢二門,復起永樂遊觀於平城北苑。四年,起東明觀。七年,皇信堂成。十二年,起經武殿。十五年,始議政於皇信堂東室。又更定律令於東明觀。是年,謁馮太后於永固陵,設薦於太和廟,蓋是時置後主於太和殿中也。既又禫於太和廟,尋辭太和廟,奉神主遷於新廟。十六年,以安昌殿爲內寢,皇信堂爲中寢。又是年,朝饗群臣於太華殿,既而毀太華殿爲太極殿,徙居永樂宮。殿成,復還居之。十七年,大會公卿於經武殿,議南伐遷洛,以後日漸頹廢。今僅有二土台,東西對峙,蓋故闕門也。又城西門又有二土台,蓋遼金宮闕云。

[A212]南宮在府西南七十里。晉建興元年,猗盧築新平城於[A212]北。後魏主珪天興六年,幸南平城,規度[A212]南面夏屋山、背黃瓜堆以建新邑。天賜三年,築[A212]南宮闕,引溝穿池,廣苑囿。又魏主嗣如[A212]南宮,遂如廣寧。廣寧,見保安州。或曰:即後魏所置廣寧郡也,今見朔州。○道壇,《魏史》:在平城東南[A212]水左,太武燾時寇謙之建。又作靜輪宮,在道壇東北。《水經注》:濕水南經平城東,水左有大道壇,孝文太和十五年,移道壇於桑乾之陰,改曰崇虛寺。

鹿苑在府南。《北史》:魏道武天興二年,起鹿苑於南台陰,北距長城,東包白登,屬之西山,廣輪數百里。又魏主嗣泰常二年,起白台於平城南,高二十餘丈。宋泰始七年,魏主建鹿野浮圖於苑中之西山,是也。栗園,在塞北,魏主燾始光二年,分道伐柔然,遣娥清出栗園,是也。栗園蓋與長川相近。

孤店關在府東北。成化十九年,王越出孤店關,至貓兒莊,襲於威寧海子,是也。○開山口,在府東北五十里。山口有谷,名開山谷。其西有大寺、小寺二口,又折而南,有黑峪、尖峪二口。《志》云:大、小二寺口,俱在府北二十里。東尖峪在府西南四十里,黑峪則在府西四十里。

石佛寺口府西三十里。《志》云:在左衛東百十里。又兔毛河口,在府西北二百里。《志》云:在右衛西北二十里。其西三十里又有小隘口。○陽和口,在府東北。《志》云:在陽和衛西北十五里,亦名前口。其東北二十里有將軍口,又東二十里曰陽和後口。

虎峪口在陽和衛東北二十里。又衛東北二十五里,有小白鷖峪口。又五里,有大白鷖峪口。又有威寧口,在衛西北七十里。○白陽口,亦在府東北,《志》云:在天成衛北二十里,亦曰白羊口。正德十一年,寇犯大同塞,突入白羊口,大掠而去,即此。又有榆林口,在衛西北三十里。其相近者曰磚磨口,又西北十里曰水磨口。

貓兒莊府北百二十里。正統十四年,乜先寇大同,至貓兒莊,偏將吳法戰死。既而乜先挾上皇出宣府塞,過貓兒莊、九十海子,歷蘇武廟、李陵碑,至黑松林,入乜先營,是也。又曹家莊,在府東北。嘉靖中,寇犯大同,鎮將周尚文敗之於此。又有李寨,在天成衛東,其東南有枳兒嶺。○水寺口,在衛西北。嘉靖三年,大同撫臣張文錦以鎮城孤弱,築水寺口五堡,遣卒戍之,卒叛附塞外。十八年,督臣毛伯溫,帥臣周尚文,相繼城之,即弘賜等五堡也。

紅寺兒堡府北五十里。正統元年築,周一里有奇。又高兒堡,在府西六十里,天順二年築,周三里有奇。又沙河堡,在府西北六十里,正統初築,周二里有奇。懷仁堡,在府西南八十里,永樂九年築,周不及二里。趙麻堡,在府南百十里,永樂九年築,周不及一里。又第三柞堡,在府西百二十里,洪武七年築,周不及一里。今有大同前衛戍守。

長安堡府東南五十里。府東百二十里又有諸泉堡。俱周不及二里。又漫流堡,在府東百四十里,周二里有奇。已上三堡俱大同後衛屯軍戍守。○鴉兒崖堡,在府西百二十里,永樂二十一年置。今屬朔州衛。

青坡道在府東北。《新唐書》:雲州雲中縣有陰山道、青坡道,皆出兵路也。《遼志》長青縣有青陂。梁元帝《橫吹曲》所云:朝跋青陂道梁。是矣。《名勝志》:青陂道在平城東南四十里。似誤。

通漠道在府南。唐貞觀三年,時陘嶺以北爲突厥頡利所據,詔李世出通漠道,李靖出定襄道,柴紹出金河道,靈州都督任城王道宗出大同道,幽州都督衛孝節出常安道,營州都督薛萬徹出暢武道。凡六總管進討突厥,皆受靖節制。四年,進屯惡陽嶺,夜襲頡利,頡利走保鐵山,复襲擊之,盡獲其眾,於是復定襄、恒安地,斥境至大漠。永隆二年,裴行儉討突厥叛部,時突厥妻子、輜重皆留金牙山,行儉至代州陘口,遣將一出石地道,一出通漠道掩取之,又追突厥於細沙平之。或曰:通漠等道有隨宜立名以別軍號者,非確有其地也。鐵山,見陝西榆林鎮。金牙山、細沙,俱在漠外。

白道在府北塞外。後魏雲中郡有白道嶺、白道川,自白道北出,爲懷朔鎮。又西北爲沃野鎮。自白道而南,爲武川鎮。又南即雲中城也。《水經注》:芒乾水出塞外,南徑陰山,又西南徑白道南,谷口有城,側帶長城,背山面澤,謂之白道。自城北出有高阪,謂之白道嶺,嶺上土穴出泉,所謂飲馬長城窟者也。芒乾水又南徑雲中城北,南達於河。《括地志》:魏武川鎮北有白道谷,谷口有白道城。《北史》:魏正光五年,六鎮叛,李叔仁與破六韓拔陵戰於白道,敗績。六年,李崇討破六韓拔陵別將崔暹,與戰於白道,大敗。崇自白道走雲中,繼又自雲中引還平城,曰:雲中者,白道之衝。因以費穆爲雲州刺史。高齊天保六年,齊主洋自將擊柔然,至白道,留輜重,帥輕騎五千追柔然,及之於懷朔鎮,大破之,至沃野鎮,獲其酋長。又隋開皇三年,命楊爽等出朔州道討突厥,遇之於白道,擊敗之。五年,突厥沙缽略爲西突厥及契丹所敗困,請渡漠南,寄居白道川,隋主許之。十九年,高等擊突厥,追渡白道,逾秦山七百餘里而還。秦山,即陰山矣。唐貞觀四年,李世出雲中擊突厥,大破之於白道,既复追擊之,逾白道川,敗之於諾真水。又李靖自定襄引兵會世於白道,至陰山,破突厥部落。十五年,薛延陀度漠南,屯白道川,據善陽嶺,擊突厥可汗於定襄,可汗入長城,保朔州。白道蓋雲、朔之襟要矣。

總秦戍在府西北境。齊天保七年,自西河總秦戍築長城,東至於海。明年,又於長城內築重城,自庫洛枝東至塢紇戍,凡四百餘里。《北史》:齊前後所築長城,東西凡三千餘里,率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鎮,凡二十五所。○石輦鐸,在府西北塞外。宋宣和中,遼主延禧爲金人所敗,既失西京及沙漠以南,遂奔於訛莎烈之地,金阿骨打自將襲之,前鋒蒲家奴等追及遼主於石輦鐸,大敗之,又追至烏里質鐸,遼主遁去。

樂寧鎮在府西,隋置戍守處也。開皇十九年,突厥達頭寇恒安鎮,趙仲卿自樂寧鎮邀擊敗之。亦曰樂安,唐天復三年,河東雲州將王敬暉叛降劉仁恭,克用遣李嗣昭等討之,仁恭遣將赴救,嗣昭退保樂安。又伏遠鎮,在府西北,亦周隋時戍守處也。隋開皇十九年,突厥突利爲其都籃可汗敗於長城下,突利南走至邊,复謀北遁,長孫晟覺之,密遣使入伏遠鎮,速舉烽,突利以爲追至,遂馳入鎮,即此。

橫水柵在府北。唐會昌二年,河東奏回鶻烏介入雲、朔,剽掠橫水。胡氏曰:橫水,柵名也,時置戍以防回鶻。五代唐改橫水柵爲石門鎮,同光二年,黜李從珂戍石門鎮。《薛史》:莊宗時,吐谷渾白承福附唐,依北山北石門爲柵,賜額爲寧朔、奉化兩府,以都督爲節度使授之,其地即橫水柵也。北山,一作中山。

單于台杜佑曰:在雲州雲中縣西北百餘里,漢武元封元年,勒兵十八萬騎出長城北,登單于台。唐武后永昌初,使僧懷義討突厥,行至紫河,無所見,刻石單于台。《元和志》云:台在西受降城東北。又李陵台,《一統志》:在雲內州北,高二丈餘。《唐志》:雲中都護府有燕然山,山有李陵台。所謂燕然山,即陰山耳。○鬥雞台,在府城東。唐乾符五年,雲州兵亂,共迎蔚州刺史李克用於蔚州,克用帥眾趨雲州,至城下,屯於鬥雞台下。

金陵在盛樂故城西北。《志》云:後魏末,遷洛陽諸帝皆葬雲中之金陵。正光五年,魏主謂寇連恒、朔,逼近金陵,是也。

青塚在府西北塞外,相傳王昭君塚也。地多白草,此塚獨青,因名。宋宣和五年,金將斡離不等襲遼主於陰山,至青塚,遇泥濘不能進,乃以耶律大石爲鄉道,直趨遼主營,執其諸王妃主群臣,又追至掃里門而還。杜佑曰:唐金河縣有李陵台,王昭君墓。○蘇武廟,在廢雲內州北。正統末,乜先挾上皇至小黃河蘇武廟,即此。

雲中驛在府治東。又東南七十里有甕城口驛。俱洪武中置。

懷仁縣府南六十里。東南至應州八十里。唐雲中縣地。遼析置懷仁縣,因阿保機與晉王李克用會東城,取懷想仁人之義而名。《五代史》:梁開平初,晉王克用與契丹阿保機會於雲州東城,即此事也。金升爲雲州。元復爲懷仁縣,屬大同路。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戶八里。

○清涼山縣西二十里,舊有磚塔及利國鐵冶。又錦屏山,在縣西南二十五里,舊有瓷窯及鐵冶。○金龍山,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有泉,與馬邑金龍池脈相通,因名。又玉龍山,在城西北四十里,中有七峰,石洞、天橋,皆自然之勝。《志》云:即府西南七峰山之別名也。

三台嶺在縣北。《邊防考》:懷仁城周四里有奇,黃花嶺峙其前,三台嶺擁其後,又有鎮海盧峪,足以控禦云。

○桑乾河在縣南。自馬邑縣流入境,其南即山陰縣界也。

海子縣東十五里,周三十里。其西北有泉,源不可測,居民資以灌溉。○灰泉,在縣東二十五里,又縣北四十里有神泉。

○偏嶺口縣西南五十里。其北又有大峪、小峪、蘆子、阿毛四口,並爲戍守要地。

西安堡縣東南四十里。地名疙疸頭,本西安鎮,接應州界,置驛於此。嘉靖四十年築堡,萬曆二年、二十八年增修,周二里有奇。堡地平漫,爲四通之道。嘉靖二十三年,寇由宣府膳房堡入犯應州、懷仁,此地被掠最甚,故設堡於此,以備不虞。屬井坪路管轄。

附見:

山西行都司在大同府城內。洪武初建,府境衛所屬焉。又有大同前、後二衛,俱在城內,亦洪武中建。《通志》:府西百四十里有白羊城,大同舊衛蓋治此。

大同左衛府西南百二十里。明初設,永樂七年、萬曆六年增修,城周十一里有奇。分邊十四里有奇,有黑龍王墩、水泉兒墩,爲最衝。邊外威寧海子,寇巢也。嘉靖三十七年,設備兵使者於此,分堡十四,分邊百二十四里,東起寧虜,西止鐵山堡,爲大同中路。

雲川衛舊治在府西二百餘里。正統中,併入大同左衛。

大同右衛府西二百里。明初置,永樂七年、萬曆三年增修,城周九里有奇。分邊三十二里有奇,內黑嘴子等口爲最衝。邊外大松樹、舊玉林一帶,即土酋駐牧。本城孤懸西北,向來寇騎突犯,輒當其衝。《九邊考》:右衛陟入寇境,南逼通川。嘉靖三十六年,俺酋攻圍右衛,分騎塞道,衛大困,故將尚表極力拒守,援至始解。

玉林衛舊治在府西北三百四十里。正統中,併入大同右衛。

陽和衛府東北百二十里。洪武三十一年置,城周九里有奇。南有關,累土爲之,內設陽和驛,軍民商賈輳集焉。萬曆三十年增修,又築連城於關西隅,屹爲雄鎮。分邊十九里,內杏園兒、神峪溝、天蓬溝,皆極衝,白沙灘次之。邊外二十餘里鵝溝等處即部酋駐牧處也。正統十四年,乜先入犯,邊帥朱晟與戰於陽和口,敗沒。正德十二年,敵入大同,上幸陽和,聞敵圍總兵王勳於應州,親援之,大戰,敵引而西,追至平虜、朔州而還。嘉靖九年,敵入犯,大掠陽和。二十六年,設備兵使者於此,轄衛四、堡七,分邊九十六里有奇,爲大同東路。本路隨地皆邊,向稱衝要。寇犯宣鎮之順聖諸處,天城、陽和,其首衝也。

高山衛府西三十里。宣德元年,置於陽和城內。天順六年分置,嘉靖十四年,改建今城。萬曆十年增修,周四里有奇。城密邇鎮城,與聚落城爲左右翼云。○聚落城,在府東三十里,天順二年置。弘治十三年,增築。隆慶六年,修葺,周三里有奇。城當四達之衢,西北朅戲,而東南平易,寇一邇此,則馳突縱橫矣。故繕城設備,爲尤切焉。

天城衛府東北百八十里,東南至蔚州百五十里。洪武三十一年設,萬曆十三年增修,城周九里有奇。內有鎮虜衛及天城驛,分邊長六里,其永峪口、寺兒墩,爲極衝邊。外麻地溝等處,此即酋首駐牧。衛當東路最衝,嘉靖二十七年,敵大舉突犯,衛被患最劇。《志》曰:天城、陽和,相去六十里,中間有白羊口堡、鵓鴿峪堡,爲往來要地。

鎮虜衛在天城衛城內。宣德元年建。

平虜衛府西二百五十里。成化十七年置,萬曆二年增修,城周六里有奇,分邊一十九里有奇。本城北面高山,東西岡阜環繞,險與敵共,隨在皆衝,而大水口諸處尤甚。邊外汾水河一帶,即酋首駐牧。嘉靖中,岢嵐、應、朔之變,俱從此潰入。隆慶四年,俺答突犯城,乏薪、水,幾不克全。議者欲連城據山,削岡開渠,以爲苞桑之計。《邊防考》:平鹵城,備兵使者駐此,分堡四。邊牆東起威胡堡界,西止南沙河,長四十七里有奇,是爲大同西路。其地寒苦瘠薄,備弱戍寡,向來寇騎充斥,幾無寧歲云。

威遠衛府西百八十里。明初建,正統三年、萬曆三年增修,城周五里有奇。分邊十五里有奇,內大羊坡、雙山兒、小羊坡爲最衝。邊外泥河兒,即部酋駐牧處。本城地勢平漫,寇入最易,弘治十三年、嘉靖四十三年、隆慶四年,皆由此突犯。《邊防考》:嘉靖三十九年,以雲西多故,分設威遠路,轄城堡五,分邊三十九里有奇,東抵右衛,西直平虜,雖稱輔車,然道途隔越,岡阜崎嶇,拒守不易。

許家莊堡府東南九十里。嘉靖三十九年,改民堡置戍守,萬曆二十九年增修,周三里有奇。堡當宣、大兩鎮之徑道,雖近腹裡,而地勢平曠,嘉靖間,嘗爲寇衝。

得勝堡府北五十里。嘉靖二十年置,萬曆二年增修,周三里有奇。《邊防考》:嘉靖十八年,設備兵使者駐弘賜堡,轄堡八,分邊起東路之靖虜堡,訖北路拒門堡,長九十六里零。二十三年,移駐於此,是爲大同北東路。蓋直北之極邊,而鎮城之外郛也。堡西即鎮羌堡,爲唇齒之勢。隆慶五年,馬市成,詔設市於威虜堡,俺酋以威虜無水,改市得勝堡,即此。

鎮羌堡在得勝堡西。嘉靖二十四年置,萬曆二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分邊長二十二里零,北有洞兒溝、野口等處爲最衝,邊外柳河、山海子等處,即酋首駐牧。《邊防考》:堡當邊塞首衝,嘉靖三十年,敵由此突犯。隆慶五年,設馬市於此,尤爲要地。

弘賜堡在得勝堡東二十里。嘉靖十八年置,萬曆二年增修,周四里有奇。分邊十九里零,內石燕莊溝、黑石頭溝、水泉溝,俱最衝。邊外牛心山,即酋首駐牧。嘉、隆間,屢爲寇衝,備禦最切。《明史》:嘉靖三十年,仇鸞啖敵開馬市,市成,寇大入邊。已復請市弘賜堡,拒之,寇遂縱侵掠。

鎮川堡在弘賜東二十里。嘉靖十八年置,萬曆十年增修,周二里有奇。分邊長二十里零,內魏家灣、黑石頭溝、鎮山店,俱最衝。邊外威寧海南北二岸等處,即酋首駐牧。堡地勢平衍,嘉、隆間,嘗爲敵衝云。

鎮邊堡在得勝東七十里。本名鎮胡堡。嘉靖十八年,改民堡置戍守,萬曆十一年增修,周三里有奇。分邊長二十一里零,內白石崖、漢舊十墩,俱最衝。邊外海子東岸、狐山腰、大山一帶,俱酋首駐牧。堡東有採藥山,隆慶初,寇曾闖入至此。

拒牆堡在得勝西北四十里。嘉靖二十四年置,萬曆二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分邊十三里零,內蘆草溝、破口墩爲最衝,而鎮夷墩、鶯架嘴次之。邊外大蟲嶺諸處,即酋首駐牧。《邊防考》:堡城挺出邊外,衝要不下鎮羌,而孤危過之。嘉靖二十八年,寇犯拒牆堡,大同帥周尚文拒卻之。後數由此突犯,兼以土田確,仰食內地,每虞不給云。

鎮河堡在得勝西南五十里。嘉靖十八年置,萬曆十四年增修,周二里有奇。堡與鎮虜距邊稍遠,爲拒牆、得勝之後援。○鎮虜堡,在鎮河東十里,嘉靖十八年築,萬曆十四年增修,周二里有奇。堡地勢平曠,惟恃拒牆爲外蔽云。已上共八堡,俱屬北東路管轄。

守口堡在陽和衛西北十五里。嘉靖二十五年置,隆慶六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分邊十二里零,內尖山兒等溝爲極衝。邊外威寧海子、黃河套諸處,即酋首駐牧。堡爲陽和之肩背。隆慶初,寇從此入犯,全鎮告急。後設市場於此,防禦要地也。

靖虜堡在守口西二十里。嘉靖二十五年置,隆慶六年增修,周二里有奇。分邊十一里零,內碾兒溝、子濠溝諸處,爲最衝。邊外柳溝、大尖山諸處,即酋首駐牧。堡一望平川。隆慶初,虜由沙溝入犯。戒備不可不預也。

鎮門堡在守口東二十里。嘉靖二十五年築,隆慶六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分邊十三里零,內大、小鵓鴿峪極衝。邊外鵝溝諸處,爲部酋駐牧。嘉靖二十三年,俺答犯鐵里門、鵓鴿峪,宣大督臣翁萬達拒卻之。鐵里門蓋在天城衛南。又二十四年,寇由小鵓鴿峪突犯,幸聲援易及,得以無患。然中無井泉,與鎮口、鎮寧等堡,俱取資邊外。敵若絕流窒源,則坐困之道也。

鎮虜堡在陽和東北六十里。嘉靖二十五年築,隆慶六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分邊十三里零,內榆林、水磨等口極衝。邊外干沙溝諸處,即酋首駐牧。嘉靖間,寇嘗由此突犯天城一帶,備禦最切。

鎮寧堡在陽和東北八十里。嘉靖四十四年置。隆慶六年增築,周一里有奇。分邊十三里,內滅胡口、白羊口極衝。邊外野馬川、回回墓,皆酋首駐牧。嘉、隆間,寇由李隆溝不時入犯。又地皆沙磧,艱於井泉,若潛以地溝引之,庶無意外之虞。

雲陽堡在左衛西北二十里,當破胡南下之衝。嘉靖三十七年築,萬曆二十四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堡東蔽左衛,且爲白羊之羽翼。○牛心堡,在雲陽西北十五里。嘉靖三十七年築,隆慶六年增修,周六里有奇。堡當左、右二衛之中。北有黑龍王等山,重岡疊障,敵騎竊伏處也。

紅土堡在衛西北五十餘里。嘉靖三十七年築,萬曆二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堡西距右衛僅十五里,迤東則黃土、牛心、雲陽諸堡也。往者右衛被圍,去左衛僅七十餘里,聲援斷絕,故立各堡以備往來接濟云。○黃土堡,在左衛西北四十三里。嘉靖三十七年築,萬曆十二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堡地勢平衍,賊騎易於蹂躪。已上十一堡與左、右、雲、玉四衛,俱屬大同中路管轄。

助馬堡府西北百里。嘉靖二十四年築,萬曆初增修,周二里有奇。分邊二十里零,內小懷遠等墩極衝。邊外涼城兒一帶,即酋首駐牧。堡設在極邊,東接拒門等堡,西連保安,所謂外五堡也。迤東地勢平易。又馬頭山迤西邊在山內,無險可恃。隆慶以後,置市於此,皆爲衝要。《邊防考》:嘉靖二十六年,應州參將移駐於此,轄堡九,分邊自北東路之拒牆堡,至中路之破胡堡,長七十七里,是爲大同北西路。所以增左衛之援,厚全鎮之防也。

保安堡在助馬西十餘里。嘉靖二十四年築,萬曆初增修,周一里有奇。分邊十四里零,內雙溝子、舊八墩子梁、五墩子梁,俱極衝。邊外界牌溝、九龍溝、玉林城一帶,俱酋首駐牧。堡設在衝邊,地勢平衍。倘一失守,高山左衛而南,俱無寧宇矣。

拒門堡在助馬堡東十餘里,嘉靖二十四年築,萬曆初增修,周一里有奇。分邊十五里零,內威寧海等處最衝。邊外水泉兒灘、周家嶺一帶,即酋首駐牧。又堡東有彌陀山,敵嘗困我兵於此。堡孤懸邊外,備禦尤切。○寧虜堡,在助馬堡西五十里,嘉靖二十一年築,萬曆初增修,周二里有奇。分邊十一里零,內喜鵲墩極衝。邊外土城及傅家嶺、氈帽山一帶,俱土酋駐牧。嘉靖中,虜不時入犯款塞。後設市場於此,亦衝要處也。

滅虜堡在助馬堡西二十餘里。嘉靖二十二年築,四十二年修,萬曆初增築,周二里有奇。分邊四里零,內守口墩極衝。邊外豐州、雲內一帶,俱部酋駐牧。堡外控保安諸堡,內蔽左衛、雲西,東與破虜聯接。但地勢平易,彼由助馬、保安而入,長驅之勢,不可不慮也。

威虜堡在助馬堡西四十里。嘉靖二十一年置,萬曆初增修,周二里有奇。分邊十一里零,內雙井、雙溝等處爲最衝。邊外東寺溝、花子山、齊頭山及禿墩一帶,俱土酋駐牧。嘉靖間,敵嘗由青圪塔入。堡地勢平曠,易於馳突,設在西南極邊,距左衛五十里,亦障蔽要地也。

破虜堡在助馬堡西南二十里。嘉靖二十二年築,萬曆初增修,周三里有奇。舊爲極衝,自增建五堡,稱爲腹裡。土田饒衍,宜於耕植。但地勢平曠,難於堵截。○雲西堡,在助馬堡西南五十里。嘉靖三十七年設,萬曆二十四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堡西連左衛,東接高山,實寇必經之地。雖近腹裡,亦要區也。

雲岡堡在助馬堡南四十里。《邊防考》:雲岡有新舊二堡。嘉靖中,以舊堡地形卑下,北面受敵,因築新堡於北崖,移官軍戍守。仍存舊堡,以便行旅。二堡俱土築,各周一里有奇。東通鎮城,西通左衛,爲雲西孔道。敵每由此突入,道路爲梗。新城既築,有險可據,且鎮城所需煤炭,俱仰給於此。有警,據險固守,可稱保障,已上九堡,俱屬大同北西路管轄。

迎恩堡在平虜衛西北四十里。嘉靖二十三年築,萬曆初增修,周一里有奇。分邊十里零,內鎮川墩最衝,老鸛嘴次之。邊外泥河兒一帶,即部酋首駐牧,往往由此入犯。嘉靖中,石州之禍,此爲難始。款塞後,設小市場於此,亦防禦要處也。

敗胡堡在平虜衛北四十里。嘉靖二十三年設,隆慶六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分邊八里零,內鎮川墩、泉兒溝最衝。邊外灰河一帶及長勝墩迤北,俱爲寇境。嘉靖中,由此入犯朔州一帶,爲衝險之地。○瓦窯口堡,在陽和衛東北九十里。嘉靖三十年築,隆慶六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分邊七里,內東煙墩極衝。嘉靖中,寇由宣府膳房堡入,由此堡出。《邊防考》:堡當新平孔道,稱咽喉地。有嵎谷門,可以設伏,倘新平疏虞,此猶可控扼也。

永嘉堡陽和衛東百五十里,嘉靖三十七年設,萬曆二年增修,周三里有奇。堡設在邊內,與宣鎮李信屯相犄角,地瘠人寡。嘉靖二十八年,寇由此入犯渾源、廣靈一帶。亦要地也。已上共七堡,與陽和、天成、高山、鎮虜四衛,俱屬大同東路管轄。○白登堡,《志》云:在陽和衛城南三十里,永樂九年築。又關頭堡,在衛北七十里,宜德間築。土城,俱周二里有奇。與□□□□淨水瓶堡,俱屬陽和□□路管轄。貓兒莊堡,在陽和衛□□□裡,□□□築,周二里有奇。

新平堡在陽和衛東北百餘里。嘉靖二十五年置,隆慶六年增修,周三里有奇。分邊十八里,內水泉兒溝、榆林縣川爲極衝。邊外小古城、榆林舊縣,俱部酋駐牧。堡建於山後,東接宣鎮西陽河,南接瓦窯口、天城衛。嘉、隆間,屢爲寇衝。歸款後,設市口於此,蓋要地也。《邊防考》:大同東路舊邊自鎮寧堡縮而南,與宣鎮李信屯相聯,不惟邊垣紆遠,且哨探難。及嘉靖二十五年,展拓而北,與宣鎮西陽河相接,境土益辟,部落遠徙,爲計甚便。因就東路分置新平路參將,轄堡四,分邊四十六里零。本路孤懸口外,備禦最切。邊外有榆林舊縣,距新平止數十里,遺址猶存,議者謂當恢復以壯肩背之勢。

平遠堡在新平東南四十里。嘉靖二十五年築,隆慶六年增修,周二里有奇。分邊十二里零,內大紅花林極衝。邊外紅花林、回回墓、頭二道、興河、小白海子,俱酋首駐牧。嘉靖中,寇由此入犯宣鎮柴溝諸處,蓋東路要地也。

保平堡在新平西二十里。嘉靖二十五年設,隆慶六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分邊七里零,內平胡墩極衝。邊外腰大山諸處,即酋首駐牧。堡建在山後,嘉靖三十七年,寇由此入犯,亦備禦要地。

樺門堡在新平東二十里。萬曆九年設,十九年增修,周不及一里。分邊九里零。邊外發放牌、插溝及舊榆林一帶,俱屬酋駐牧。堡設在山坪,寇犯瓦窯口,此其必經之地也。已上四堡,俱屬新平路管轄。○上畔莊堡,在天城衛西南二十里。又米辛關堡,在衛南二十里。方城堡,在衛南七十里。以上三堡,俱周一里有奇,與陽和北衛、貓兒莊堡皆屬天城衛屯軍戍守。又長勝堡,在天城衛北六十里,永樂元年築,周不及三里。

馬營河堡在右衛西北十餘里。萬曆元年土築,周不及一里。分邊五里零,內小水口最衝。邊外舊榆林城迤西一帶,即土酋駐牧。○破胡堡,在右衛東北三十里。嘉靖二十三年築,萬曆二年增修,周二里有奇。分邊十四里零,內平梁、鎮靜二處極衝。邊外大松樹山、豐州川、威寧海、雲川城一帶,皆酋首駐牧。又堡東有黑龍山,崇岩邃壑,易於藏伏。嘉靖中,寇往往由此竊犯。

殺胡堡在右衛西北四十里。嘉靖二十三年置,萬曆二年增修,周二里。分邊二十里零。堡逼近寇巢兔老河,直通塞外,川流平衍,便於長驅,往往由此入犯。其古道溝、新水口等處,俱極衝。邊外歸化城、昭君墓,即酋首駐牧。隆慶五年,設市場於此,爲往來之孔道。

殘胡堡在右衛北三十里。嘉靖二十三年築,隆慶六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分邊十五里零,內東鶯、圪塔、青陽林兒極衝,芹菜坡諸處次之。邊外沙城一帶及歸化城、昭君墓,俱酋首駐牧。嘉、隆間,嘗苦寇掠,此堡與破胡並爲右衛羽翼,田地沃饒,耕屯可恃云。

馬堡在殘胡堡東。嘉靖二十五年設,萬曆初增修,周一里有奇。分邊十里零,內山前墩、二道溝、虎頭墩、駝山、雙溝子最衝,而山前墩尤甚。邊外接昭君墓、豐州川諸處。嘉、隆間,數罹寇患。

鐵山堡在右衛西七十里。嘉靖三十八年築,萬曆二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分邊十里零,內雙牆墩極衝,孔家、半坡、鶯黎稍次之。邊外小松山、長溝諸處,即酋首駐牧。嘉靖中,爲寇殘毀,後加修葺,遂以鐵山名之。北望右衛,南接雲石中路諸堡,亦衝要之地也。《志》云:右衛城南二十五里有新城堡,西南一十里有大柳樹堡,又西南五十里有蒼頭河堡,周俱不及一里。有屯軍戍守。又韓家馬營堡,在右衛北二十里。又王忠官屯堡,在衛南四十里,亦屬右衛戍守。

三屯堡在左衛北,隆慶三年土築,萬曆二年增修,周不及一里。分邊亦僅一里零。邊外土城一帶,即酋首駐牧。堡雖臨邊,而山險足恃,左衛之屏障也。

阻胡堡在平虜西北六十里。嘉靖二十三年築,隆慶六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分邊八里零,內寺懷墩極衝。邊外乾河溝即寇境。堡孤懸極塞,路當險要。嘉靖十九年,寇由此入犯石州一帶。三十二年,由此犯岢嵐一帶。所當力爲防禦,以西當偏老之衝,南扼雁代之險者也。已上三堡,俱大同西路管轄。

威胡堡在威遠衛西北六十里。嘉靖二十三年築,萬曆九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分邊十里零,內五穀煙、徐四嶺極衝。邊外響水河、大營盤一帶,即酋首駐牧。堡地當絕塞,向爲寇衝,備禦尤亟。

雲石堡在威遠西北四十里。舊堡在今堡東南。嘉靖三十八年築,山高無水,離邊尚遠,不便市場。萬曆十年,改築於王石匠河,即今堡也。周一里有奇。分邊十四里零,內鎮牆等墩極衝。邊外馬耳山、長溝一帶,即酋首駐牧。堡地勢平曠,又置市場於此,密邇市口,轉輸之資,藉於威遠。道路崎嶇,不無孤懸之慮。

威平堡在威遠西三十里。嘉靖四十五年築,萬曆初增修,周一里有奇。二十三年,又築土堡一座,與此相接。堡稍近腹裡,介威遠、平虜之間,亦應援所繫也。《志》云:威遠城西北六十里有淨水瓶堡,宣德間築,周一里有奇。○祁家河堡,在威遠東南五十里。嘉靖四十一年築,萬曆初增修,周二里。西藩威遠,東蔽左衛,爲往來接濟之處。已上四堡,俱屬威遠路管轄。

渾源州府東南百三十里。東至蔚州二百十里,東南至直隸定州五百里,西南至太原府代州二百七十里,西至應州百五十里。

戰國時趙地。秦屬鴈門郡。兩漢爲鴈門、代二郡地。晉時屬〔因之〕。後魏爲高柳郡地。隋屬鴈門郡。唐屬雲州。五代唐屬應州,遼因之。金貞祐二年,置渾源州治渾源縣。元至元四年,以州治渾源縣省入。明亦曰渾源州編戶十一里。今仍舊。

州恒岳聳峙,群峰迴環,控據深險,東偏之保障也。

○渾源廢縣今州治。本漢平舒縣地。唐末置渾源縣,以川爲名。後唐屬應州。金置州於此。元初當改縣曰恒陽。至元初,以縣併入州。今因之。州城周四里有奇。

班氏城在州西北。漢縣,屬代郡。後漢末廢,俗謂之去留城。《水經注》:如渾水南流,經班氏城東。即此。○犭示氏城,在州東。孟康曰:犭示氏,讀曰權精。漢縣,屬代郡,後漢末廢。《十三州志》:縣在高柳南百三十里,濕水經其北,俗謂之苦力干城。《通志》:州西四十里有古崞城。未知所據。

○恒山州南二十里,即北岳也。《志》云:恒山之頂名天峰嶺,嶺下建北岳觀,觀側有飛石窟,上建后土祠鎮之。觀前風如虎吼,名虎風口。距東南五十里,有夕陽岩,旁有潛龍泉,通玄谷岩。東面有碧峰嶂,東南有古老嶺,嶺下有白虎峰。其初入山之徑曰步雲路,行數里爲望仙嶺,東半崖有集仙洞,東北有紫芝峪。西南有石脂岡。又有玉華峰,北去州十里,峰巒高秀,形如削玉,此皆州境恒山之勝也。詳見直隸名山恒山。

龍山州西南四十五里。一名封龍山。夏時雨過,山氣上騰如龍,因名。其東北五里爲玉泉山,以山出泉如玉也。又有柏山,與龍山東麓相連,山高多柏,亦曰柏梯。宋朱弁《渾源城記》:南山層巒疊,林木深蔚,柏梯凌峙於其北,中有香爐峰,特起屹立,此柏梯之奇觀也。又有惠嶺,在柏山東北,秀麗可愛,亦曰秀麗峰。下有黑龍池。又東有五峰山,以五峰如削而名。《志》云:五峰山在州東,是也。○晝錦山,在州西北二十五里,其相連者曰馬鞍山。

翠屏山在州南四十里。《志》云:在恒山之南,以秀麗如屏而名。又州東南六十里有孫臏山,上有孫臏寨。山之西麓又有龐涓寨。相距數里,舊嘗聚兵守禦於此。後人訛以孫臏、龐涓爲名也。

○桑乾河在州北。自應州流入界,又東入廣靈縣境。

渾源川在州西北十里。源出州西南嘆土峪,分流至州東北,彙爲大澤。西流至城北五里之神溪,溪中有孤石,方一畝,高一丈,水經其下,曲折流,西北入於桑乾河。○崞川,在州東北二十里,流經州西南十五里,復西北,流經懷仁縣西安堡,入桑乾河。

氵寇水在州東南。《志》云:在恒山南七十里。發源州東南五十里槍峰嶺,經靈丘、廣昌二縣境,出倒馬關,入直隸唐縣界,謂之唐河。

○亂嶺關州東四十里,路通蔚州。洪武七年,置巡司戍守。又大寨頭關,在州東南百十里,東南連紫荊關。洪武九年,置蔡家峪巡司於此。

磁窯口州南十七里恒山右脅,路通靈丘縣。洪武九年,置巡司。其西八里有李峪口,西南十里又有大小凌雲二口,南通代州北樓口。嘉靖中,邊臣楊博言:州南磁窯諸口,驛馬、銀釵諸嶺,天設險阻,爲紫荊、倒馬外藩,是也。銀釵嶺見靈丘縣。○王家莊堡在州東五十里,本王家莊馬驛,嘉靖十九年築,堡周二里有奇。又東南與靈丘縣接界,山路崎嶇,亦控扼之所也。《志》云:王家莊驛在州南百二十里。又州城東南有盤鋪驛。

應州府南一百二十里。東至渾源州一百五十里,南至太原府代州一百八十里,西至朔州二百三十里。

戰國時趙地。秦屬鴈門郡,兩漢因之。晉時屬〔仍舊〕。後魏爲神武郡地。隋屬朔州。唐爲雲州地。五代唐置應州。天成初,又爲彰國軍。遼以後因之。明初仍爲應州,以州治金城縣省入編戶二十里,領縣一。今因之。

州南控鴈門,北接雲、朔,地勢平衍,易於馳突,守禦要區也。

○金城廢縣今州治。本名金鳳城,後唐明宗生於此,因置金城縣爲州治。或曰:舊城在今治東十里,李克用遷金城於天王村,即今治也。明初廢。《邊防考》:州城舊系土築,隆慶六年增修,周六里有奇。

沃陽廢縣在州西南。魏收《志》:天平二年置善無郡,領善無、沃陽二縣,後齊廢。○樓煩廢縣,在州西。或曰:漢縣蓋置於此,屬鴈門郡。《北魏本紀》:猗盧五年,取樓煩地,徙民於陘南,遂置牧苑。後魏主和平六年,如樓煩宮。蓋地近平城,往往遊獵於此。餘詳代縣。

[A10I]陶廢縣在州西。《漢志》:[A10I]陶,鴈門郡屬縣也。孟康曰:[A10I],讀注。後漢仍屬鴈門,晉因之。後廢。《水經注》:夏屋水出夏屋山東溪,西北流入桑乾河,枝水又東流結爲南池,池北對[A10I]陶故城,故名。又東北注桑乾水。今夏屋山,見代州。

○龍首山州東北三十里,與雲中南山相接。又鴈門山,在州西南,與代州北山相接。兩山相望,故州以應名。○龍灣山,在州南四十里,亦名南山,上有龍池。稍南爲茹越口,接代州繁峙縣界。

黃花嶺州西北三十里,又南去山陰縣四十里,即黃瓜堆也。詳見大同縣。

○桑乾水在州北。自山陰縣流入境,又東入渾源州界。又大小石峪水,自州南山中流出,至州西舊城外,合入桑乾河。

○北婁口州東南四十里,今爲北樓口堡,屬代州繁峙縣。又黃沙口,在州東南六十里,北接牛槽峪,南通代州。《一統志》:北婁口東有黃沙、徐峪、康峪三口,其西則有牛槽、大石、小石三口,是也。

大石口州南三十里,亦與代州繁峙縣接界。宋雍熙三年,潘美與契丹戰,大敗於飛狐,楊業引兵護雲、應、寰、朔吏民內徙,時耶律斜軫已陷寰州,勢甚盛,業遇之,欲領兵出大石路,直入石碣谷以避其鋒。護軍王侁不可,欲從鴈門北川中而往。業不得已,遂自石硤路趨朔州,軍敗死之。石硤路,今崞縣石硤口是也。又小石口,在州西南三十五里,今爲小石口堡,亦屬繁峙縣界。

茹越口州南四十里。亦南接繁峙縣,其西接胡峪口。舊俱設巡司戍守,今改置茹越等堡,屬山西鎮。其間又有時峪、箭桿峪、明樞峪、狼峪、神堂峪、水峪、馬峪等一十三口。

安邊鎮在州東。舊《志》云:州有三岡、四鎮。三岡者,城東二十五里爲趙霸岡,城西二十里爲黃花岡,城南三十里爲護駕岡。四鎮者,城東二十里爲安邊鎮,城南四十里爲大羅鎮,城西十五里爲司馬鎮,城北四十里爲神武鎮。元人所稱三岡四鎮護金城者也。○安銀子驛,在州城西北。又有安銀子遞運所,今革。

山陰縣州西六十里。西北至馬邑縣百五十里。漢陰館縣地。唐爲馬邑縣地。遼置河陰縣,屬朔州,尋屬應州。金大定七年,改爲山陰縣。貞祐二年,又升爲忠州。元至元二年,廢入金城縣。尋復置山陰縣,屬應州。今城周四里有奇,編戶七里。

○山陰故城《通志》云:在縣西南十五里,亦名忠州城。《邊防考》:今縣城即故河陰城也。明永樂三年,築土城,周四里有奇。隆慶六年增修。縣境八嶺環拱,二河襟帶,然無險可恃,耕植頗艱。嘉靖間,寇由宣鎮大石梁入寇,又由鎮城西下,幾爲所陷。○黃昏城,在縣北,亦曰日沒城。《水經注》:黃昏城東有日中城,又東有早起城,亦曰食時城,在黃瓜阜北曲中。《志》云:懷仁縣南三十里有雞鳴城,即早起城也。俱後魏孝文所築。

○黃花山縣北四十里。即黃瓜堆也,亦曰黃花嶺。《水經注》:桑乾水東南徑黃瓜阜西,又屈徑其堆南。徐廣云:猗盧廢嫡子曰利孫於黃瓜堆者也。詳見大同縣。○复宿山,在縣南三十五里,亦名佛宿山。山下有何家泉。又龍門,山在縣南三十里,亦名隘門,上有禦射台,後魏文帝嘗較射於此。

○桑乾河在縣北。自馬邑縣流入縣界,與懷仁縣分境,又東入大同縣及應州界。○黃水河,在縣城西,出龍灣峪口,東北流,至應州西北八里,注於桑乾水。《志》云:縣南八里有西伯渠,嘉靖中開此,東注白泥河,而入於桑乾,以殺复宿山諸峪水漲之害。

○龍灣峪口在縣西南四十里,南通代州水峪口,其東有五人、盆子、沙家、赤石、四峪,俱南通代州吳峪口。其西有東寺、西寺、白樹、棘料、石門等峪,皆隘險處也,後俱塞。又有寬峪、水峪二口,嘉靖中,改置城堡,屬山西鎮代州東路戍守。○山陰驛,在縣城內西南,洪武中置。

附見:

安東中屯衛在州治東北。洪熙初,自朔州調置於此,轄左、右、中、前、後五千戶所,其中、前二所分守渾源州,後所守懷仁縣,左右二所俱附衛。○山陰守禦千戶所,在縣治東,宣德三年置。

朔州府西南二百八十里。南至太原府代州百四十里,西南至太原府岢嵐州二百二十里,西至大河二百五十里。

戰國時趙地《括地志》:趙李牧滅襤,降林胡,今朔州地也。秦爲鴈門郡地。漢初屬韓國,尋屬定襄、鴈門二郡。後漢屬雲中、鴈門二郡。建安中,爲新興郡地《通典》:漢末匈奴侵邊,自定襄以西,盡雲中、鴈門之間遂空。建安中,魏武集荒郡之人立新興郡。晉懷帝時,劉琨表以鮮卑猗盧爲大單于,封代公,徙馬邑,即其地也。後魏遷洛後,置桑乾、神武二郡。東魏始改置朔州。後齊改桑乾曰廣寧,神武曰太平,並屬朔州《五代志》:後齊置朔州於馬邑城,亦謂之北朔州,控禦突厥,士卒強勇,爲齊重鎮。武平七年,周師克平陽,齊主攻圍不克,敗奔晉陽,欲向北朔州,是也。明年,周平齊,以齊降將封輔相爲北朔州總管,州將趙穆等拒之,而迎定州刺史高紹義,引兵南出,爲周所敗,奔突厥。後周郡廢。隋開皇初,置朔州總管府。大業初,府廢,改州爲代郡。尋又改爲馬邑郡。唐復置朔州。天寶初,改馬邑郡。乾元初,復故。天祐末,改置振武軍於此。遼改軍爲順義軍。宋宣和中,曰朔寧府。金仍爲朔州。元屬大同路胡三省曰:元朔州置順義節度,領鄯陽、窟谷二縣,而馬邑則仍置固州,蓋元初所置也。今《志》不載。窟谷,見前靜樂縣。明初以州治鄯陽縣省入編戶八里,領縣一。今仍舊。

州西距洪河,北臨廣漠,壯鴈門之藩衛,爲雲中之唇齒,屹然北峙,全晉之巨防也。

○鄯陽廢縣今州治。漢爲馬邑縣地,屬鴈門郡。郡地尋廢。後齊於此置招遠縣,爲廣安郡治。隋初,郡廢。大業初,改縣曰善陽,州郡皆治此。唐因之。遼改曰鄯陽,金、元仍舊。明初省。今州城,洪武三年因舊址改築,萬曆十五年增修,周六里有奇。

馬邑城《舊志》:在州東北,相傳秦時所築。漢初,韓王信自晉陽請治馬邑,既而爲匈奴所圍,遂以馬邑降胡。信平。復爲馬邑縣治。後漢永和五年,中郎將張耽等敗南匈奴於馬邑。晉移置於陘南,仍屬鴈門郡,後廢。後魏於故馬邑城置桑乾郡。東魏改廣寧郡,移朔州來治。後周郡廢,仍爲朔州治。隋初因之。開皇二年,突厥入寇,李充敗之於馬邑。大業初,州徙治善陽縣,馬邑併入焉。

寧遠城州西八十里。宋所置寧遠寨也。熙寧初,詔李宗詠往河東修寧遠寨,後沒於遼,置寧遠縣,屬朔州。金改屬武州,元省。○鎮威城,在州西南。宋置戍於此,與遼人分界處也。靖康元年,夏人取武州地,攻鎮威城,陷之,既而復爲金有。又寧邊城,在州西,《志》云:城西北至東勝州三百里,本名唐隆鎮,遼置寧邊州鎮西軍於此,不領縣。金增置寧邊縣爲州治。元省其地,半入武州,半入東勝云。

神武城在州東南。後魏置神武郡於桑乾水上,領尖山、樹頹二縣。後齊改郡曰太平。後周郡廢。隋改尖山曰神武縣,屬朔州。唐廢入鄯陽縣。元和四年,沙陀朱邪執宜隨范希朝鎮河東,希朝處沙陀餘眾於定襄川,於是執宜始保神武川之黃花堆。卒,子赤心嗣。薛居正曰:神武川在應州境內。黃花堆見前。○樹頹城,在州南。《水經注》:樹頹水出沃陽縣東山下,西南流,右合誥升爰水,其水左合中陵川。後魏置樹頹縣,屬神武郡。齊廢樹頹。魏收《志》作殊頹。又桑乾城,在州東。《隋志》:後魏置桑乾郡。隋爲桑乾鎮。開皇中,郭衍在朔州築桑乾鎮,是也。大業十三年,劉武周據馬邑,鴈門太守陳孝意等討之,圍其桑乾鎮,爲武周所敗。

桐過城在州西。漢縣,屬定襄郡。過,音戈。後漢末廢。《冀州圖》:雲州西五十里即桐過城,誤。○楨陵城,在州西北。漢縣,屬雲中郡,西部都尉治焉。《漢志注》:縣西北有緣胡山,其西即大河所經也。又沙南城,在楨陵東南,亦漢縣,屬雲中郡,後漢末廢。

沙陵城在州西北。《志》云:在楨陵廢縣東。其相近又有咸陽廢縣。俱漢縣,屬雲中郡,後漢末省。○赤城,在州西北。《水經注》:河水自雲中楨陵縣南過赤城東,又南過定襄、桐過縣西,是也。泰常八年,築長城於長川之南,起自赤城,西至五原,延袤二千餘里,以備柔然。

駱城在州北。漢置駱縣,屬定襄郡,後漢末廢。俗謂之大洛城。晉義熙九年,北魏主嗣如定襄大洛城,即此。○蘭池城,在州西北。《續漢志》云中郡沙南縣有蘭池城。順帝鴻嘉末,烏桓寇雲中,圍度遼將軍耿曄於蘭池城,即此。

秀容城在州北境。《括地志》秀容在漢定襄郡界,後魏置秀容郡及縣於此。晉太元十九年,西燕慕容永爲慕容垂所攻,請救於拓跋珪,珪遣拓跋虔等帥騎東渡河,屯秀容以救之。隆安二年,拓跋珪以秀容川酋長爾朱羽健從攻晉陽中山有功,環其所居割地三百里以封之,是也。後立秀容護軍於汾水西北,因以此爲北秀容。今詳見嵐縣秀容城。

定襄城州北三百八十里。《括地志》:漢置定襄郡於此,北魏之雲中郡也。城東四十里有後魏雲中宮。隋開皇五年,置雲州總管府於金河。十九年,改立突厥突利爲意利珍豆啟民可汗於朔州,築大利城以處之。二十年,徙雲州來治。大業初,改置定襄郡,治大利縣。唐初,復置雲州。武德二年,突厥入據定襄。貞觀三年,李靖襲破突厥於定襄,是也。十四年,雲州及定襄縣皆遷治於恒安鎮,此城遂廢。《唐紀》:貞觀十三年,復立突厥阿史那思摩爲可汗,使統其部眾。十五年,思摩始建牙於故定襄城,即此城也。亦謂之北定襄。宋祁曰:古定襄城,其地南大河,北白道,畜牧廣衍,爲龍荒最壤。

武州城州西百五十里,南去岢嵐州百十里。戰國時,趙之武州塞也。漢爲武州縣,屬鴈門郡。武帝元光二年,王恢誘匈奴入馬邑,匈奴遂入武州塞,未至馬邑百餘里,知漢有伏兵,還出塞。後漢末,縣廢。後訛爲武周。魏主燾破柔然,高車、敕勒諸部皆來降,其部落附塞下而居,自武州塞以西,謂之西部,以東謂之東部,依漠南而居者,謂之北部。崔浩曰:平城首西百里有武州城,蓋非漢之故城也。《續通考》:善陽縣有武周塞,遼於此置神武縣,蓋因後魏神武故城而名,屬朔州。重熙九年,置武州治焉。亦曰宣威軍,金人省縣入州,元因之,明初廢。其故城周五里有奇,鎮西衛分軍戍此,爲屯留堡。《志》云:武州有八館地,遼置館舍於此,因名。宋靖康初,夏人因遼人內侵,乘虛畫取河外武州等八館地,即此。

○翠峰山州西南七十里。東連石碣峪,北接馬げ山,南通寧武軍山口,西至陀羅台山,盤踞二百餘里。或謂之西山。晉太元十二年,後燕慕容楷等擊代叛帥劉顯於鴈門,顯奔馬邑西山,即此。

○燕京山在州南百二十里,即管涔山也,與太原府靜樂縣接界。《志》云:州西南百餘裡又有東靈山,在舊武州境。

族蠡山在州北境。隋開皇十九年,遣高等分道出朔州伐突厥,以趙仲卿爲前鋒,遇突厥於族蠡山,大破之;追至乞伏泊,复破之;追度白道嶺,逾秦山七百餘里而還。又大芹山,亦在州北塞外,隋開皇二十年,史萬歲出朔州道討突厥,至大芹山,與敵遇,馳擊破之,遂北入磧數百里而還。○閭門山,在州北境,唐會昌二年,回鶻烏介可汗部落潰散,將餘眾駐牙於大同軍北閭門山,即此。

折敷嶺在州西北塞外。北魏孝昌初,恒、朔叛亂,元深在朔州,使於謹招西部鐵勒酋長乜列河等詣深降,深欲引兵出折敷嶺迎之,即此。《通典》作折敦嶺。○惡陽嶺,在州北。唐貞觀四年,李靖討突厥,自馬邑進屯惡陽嶺,夜襲定襄,破之。胡氏曰:惡陽嶺在定襄古城南。又有善陽嶺,在白道川南。

陳家谷在州南。宋雍熙三年,楊業自應州石硤路趨朔州,與護軍王侁等期會於陳家谷口。既而業與契丹耶律斜軫戰敗,趨狼牙村。侁不得業,報登托邏台,望無所見,以爲契丹敗退,欲爭其功,領兵離谷口,緣交河西南而進。行二十里,聞業敗,即卻走。業轉戰至暮,至谷口之託邏台死焉。狼牙村,或曰即今州西南十八里之洪崖村。交河,一作灰河。陳家谷,亦南通忻、代二州之道也。○臘河谷,在州西北。唐武德七年,高滿政以馬邑來降,既而苑君璋復引突厥來寇,滿政破之於臘河谷。

○黃河在廢武州西北百五十里,與陝西榆林衛接境。

灰河州南三里,源出寧武軍山口,北流至洪崖村,伏流十五六里湧出,經城南,至馬邑縣入桑乾河。《水經注》:馬邑川會桑乾水而注濕水,即此河矣。○七里河,在州北七里,東南合灰河。又州西北之下峪有臘河,東南流入於桑乾河。

彌澤在州西南。晉太元十二年,拓跋珪會後燕慕容麟擊劉顯於馬邑南,追至彌澤,破之。又魏主宏太和九年,如彌澤,登牛頭山。胡氏曰:俱在馬邑南。

○安眾塞在州北。唐會昌三年,回鶻烏介可汗犯塞,振武節度使劉沔與天德將石雄出雲州,走馬邑,抵安眾塞,遇敵與戰,敗之。又保大柵,在州西北。唐會昌三年,回鶻將け沒思來降,賜姓名李思忠,屯保大柵,擊破回鶻烏介可汗兵,即此。○大狼水寨,在州西。宋景德元年,知府州折惟昌自火山軍入契丹朔州界,前鋒破大狼水寨,是也。

寧武軍口州南百二十里。即代州崞縣之寧武關也,亦南連靜樂縣界,有分水嶺。又神池口,在州城西南九十里。正統十三年,置巡司。其東南有土城塞。又州境有堡子巡司。《志》云:州北三十里有沙淨口,正統十四年置巡司,今革。○答剌海子口,在州西北塞外,明初武朔州巡警陳德敗寇於此。

深井戍在州西北,後魏孝昌二年,西部敕勒斛律洛陽反於桑乾西,爾朱榮擊破之於深井,是也。又萬壽戍,在州北塞外,隋大業四年,詔以突厥啟民可汗奉化,宜於萬壽戍置城造屋。或曰:萬壽戍即啟民牙帳,煬帝幸此,因名。○杞頭烽,在州西北,唐會昌二年,回鶻爲黠戛斯所敗,屯天德振武北境,河東節度使苻徹修杞頭烽舊戍以備之。《志》云:杞頭烽北臨大磧,東望雲、朔,西控振武,朔州之要地也。既而回鶻烏介可汗屯杞頭烽北尋犯烽南,突入大同川,轉鬥至雲州城門,大掠而去。《志》云:州治西北有城東驛。

馬邑縣州東北四十里。東南至太原府代州百里。本秦縣,屬鴈門郡。兩漢因之。隋爲善陽縣地。唐開元中,分置大同軍,復於軍城置馬邑縣。建中間,嘗爲朔州治。《新唐志》:朔州治善陽,馬隧移治馬邑。是也。五代梁開平四年,晉王存勗於此置興唐軍。天成初,改置寰州,領寰清一縣。遼復爲馬邑縣。金貞祐二年,改爲固州。元復舊。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戶四里。

○大同軍城即今縣治,亦曰大同川。杜佑曰:調露中,突厥南侵,裴行儉所開置,南去代州三百里,似軍在今縣北也。又武后大足元年,改大同軍曰大武。開元四年,拔野固、回紇、同羅、、僕固五部來降,置於大武北。五年,復曰大同軍。司馬氏曰:開元五年,罷天兵大武等軍,以大同軍爲太原以北節度使,是大武自爲一軍,非即大同矣。會昌二年,回鶻烏介可汗過杞頭烽南,突入大同川,轉鬥至雲中城下,即今縣治也。《邊防考》:邑城洪武六年築,正統二年、隆慶六年增修。嘉靖十九年,寇嘗大舉入犯,亦要沖之地也。○廣武城,《志》云:在縣南八十里,蓋與代州接界,今廣武驛以此名。

洪濤山縣西北十五里。一名累頭山,[A212]水出焉,即桑乾河源矣。《班志》注:陰館縣有累頭山,治水所出。《隋志》曰:累頭山,在代州鴈門縣。蓋山與代州接境。《通志》:朔州東北五十里有契吳山,與洪濤山相連。又有雷山,在縣北十餘里。○紫荊山,在縣南五十里,高二十里,連亙數百里,極爲險要。

太和嶺縣東南六十里,即勾注之別名也。詳見名山勾注。○松子嶺,或云在縣西南,唐武德七年,突厥圍馬邑,詔劉世讓自崞城進救,至松子嶺,不敢進而還。崞城,今代州崞縣。

○[A212]水在縣西。《志》云:桑乾水自靜樂縣之天池,伏流至洪濤山下,彙爲七源:曰上源,曰玉泉,曰二泉,曰司馬洪濤,曰金龍池,曰小盧,曰小浦,合爲一流,是爲桑乾河之源。由縣治西,東南流,入山陰懷仁縣界。晉咸康五年,代王什翼犍會諸大人於參合陂,議都[A212]源川。元熙元年,魏主嗣觀魚於[A212]水。宋景平元年,魏主嗣如馬邑觀[A212]源。其後太武燾亦嘗西如馬邑觀[A212]源。《漢志》謂之治水,《水經》謂之濕水。○金龍池,在縣西北,其相近者又有盧灣泉,俱流合於桑乾水。

○鴈門關縣東南七十里,與代州接界,詳見名山勾注。○佳吉寨,《志》云:在太和嶺北口西山上。又有楊六郎寨,在縣西五十里鴈門關北口東山上。其西五里即佳吉寨。

白楊門在縣北。明初,元兵圍大同,李文正出鴈門,趣馬邑,進至白楊門,敗其眾。大同圍解,遂進兵東勝州,至莽哥倉而還。莽哥倉,蓋在塞外。《志》云:縣城東南五十里鴈門關下有廣武驛。

附見:

朔州衛在州東。洪武十年置,轄左、右、中、前、後五千戶所。○馬邑守禦千戶所,在州治東北,宣德五年置。

井坪守禦千戶所州西北百餘里。《志》云:在府城西南二百六十里,成化二十二年築,隆慶六年增修,周四里有奇。萬曆四年,移朔州參將駐此,分轄井坪以下十城堡。邊牆東起西路界,西止丫角山,長三十一里零,內屏雁、代,東障朔、應,爲西路之險。《邊防考》:嘉靖五年,邊寇突犯,參將李瑾擊敗之,數年不敢窺雲中南界。隆慶元年,叛人趙全言於俺答曰:晉兵弱,石、隰間多肥羊良田可致也。彼藉宣、雲爲援,遠來疲,安能抗我?俺答乃分六萬騎四道入寇,一入井坪,一入朔州,一入老營,一入偏關,所向披靡,陷石州,攻汾州,分掠平陽、太原之境,三旬始卻。井坪實戍守之要也。

滅胡堡在井坪所北三十里。嘉靖三十三年築,萬曆初增修,周一里有奇。分邊十三里零,內王家莊、楊家大溝、觀音山,俱最衝。邊外寧邊河、照壁山、黑石等處,皆敵境也。隆慶中,設小市於此,雜夷錯伺。而本堡地形漫衍,土性浮脆,邊牆易圮,籌邊者每致慮焉。

暖會堡州西北七十里。永樂二年築,周不及一里。又□□□堡,在州北六十里,永樂□□年築,周不及一里。又黑龍堡在州東北六十里,姑□堡在州西九十里,旱井堡在州西北九十里,俱周一里有奇。又西駱駝堡,在州西北百里,周不及一里。以上六堡,俱朔州衛屯軍戍守。

將軍會堡在井坪所西北五十里。舊名白草坪,常被竊掠。萬曆九年,始建土城,二十四年改築,周一里有奇。分邊十七里零,內曹家お、白羊林、響石溝,俱極衝。邊外黑青山一帶,即土酋駐牧,堡據三城之衝邊,爲兩鎮之要地。

乃河堡井坪所西南五十里。嘉靖四十五年築,萬曆初增修,周一里有奇。西去老營堡四十里。嘉、隆間,寇由此入犯,掠石州、崞縣諸處,蓋老營之兵專保西界,而乃河爲東界,防禦少疏,彼得乘間而入,便爲山西全鎮之禍。堡蓋兩鎮利害所關也。已上三堡與朔、應州馬邑、山陰、懷仁及西安堡,俱屬大同中路,而分轄於井坪參將云。○顧家店,在乃河堡東二十里,又東與平虜衛接界,亦往來策應之要地也。

蔚州府東南三百五十里。東北至直隸宣府鎮三百里,東至直隸易州二百二十里,東南至直隸定州三百五十里,南至直隸真定府四百二十里,西南至太原府代州三百六十里。

戰國時趙地,後又屬燕。秦屬代郡,漢、晉因之。後燕時郡廢晉太元十三年,慕容垂廢代郡,悉徙其民於龍城。後魏爲懷荒、禦夷二鎮地。永安中,置蔚州,後陷魏收《志》:寄治并州鄔縣界。東魏改置北靈丘郡。後周仍置蔚州治靈丘。隋初,郡廢州存。大業初,州廢屬上谷郡。唐初,復置蔚州治靈丘。《新志》:開元初,嘗移治安邊,乾元初復故。胡氏曰:唐永淳二年爲忠順軍節度。天寶初,曰安邊郡。乾元初,復故。遼曰忠順軍,又改武安軍。宋雍熙三年得其地,尋复沒於遼,仍稱蔚州忠順軍移治靈仙。金亦爲蔚州。元廢州,以其地屬弘州弘州,今直隸宣府鎮廢順圣西城是,在州西北九十里。尋復爲蔚州,屬宣德府。明洪武四年,改今屬,以州治靈仙縣省入編戶十六里,領縣三。今因之。

州山川險固,關隘深嚴,控燕、晉之要衝,爲邊陲之屏蔽。飛狐形勝,實甲天下。《邊防考》:州地氣豐暖,歲收恒裕,居民繁庶,商賈輳集,虜每屬意。又民屬大同,軍屬宣鎮,介兩邊之中,屹爲要區。

○靈仙廢縣今州治。漢代縣地,屬代郡,後漢末廢。隋末爲安邊縣。唐因之,屬蔚州。《新唐書》:開元十二年,置安邊縣,治橫野軍。至德二載,改爲興唐縣。五代梁改隆化縣。後唐復曰安邊縣。遼曰靈仙縣,蔚州治焉。金、元因之,明初省。州城,洪武七年築,高厚完固,賊號爲鐵城,周七里有奇。

代王城州東北二十里。《輿地廣記》:蔚州本古代國。趙襄子定代國,武靈王置代郡。又代北有礻詹礻監之戎,李牧滅之。秦始皇十九年,王翦滅趙。趙公子和率其宗奔代,自立爲代王。二十五年,王賁自燕還攻代,虜代王嘉。漢元年項羽徙封趙歇爲代王。歇遷趙,立陳餘爲代王。又漢高六年,立兄喜爲代王,此其故城。應劭曰:代,故代國也。漢代縣屬代郡,後漢代郡仍治代縣。後燕時廢。《志》云:代王城周二十九里,九門,遺址俱存。金波泉發源其北,夾城東南流,入於滋水。○ず瞀城,在州東北百里,漢縣,屬上谷郡。讀曰句無。師古曰:讀彀冒。後漢因之,晉廢。

天成軍城在州南。宋白曰:本名橫塞軍,初置在飛狐,後移蔚州。開元六年,張嘉貞移於古代郡代王城南,以爲九姓之援,又謂之橫野軍。《唐紀》:開元六年,移蔚州橫野軍於山北,屯營三萬,是也。杜佑曰:橫野軍在蔚州東北百四十里,去太原九百里。時蔚州治靈丘也。乾元二年,徙天成軍合之,而廢橫野軍。景福元年,李克用擊盧龍李匡威於雲州,匡威敗遁,克用追至天成軍而還。九姓,謂敕勒、拔野固等九姓,時皆內附。又有唐所置清塞軍,在天城軍西,本清塞定捉城,貞元十五年改置軍,五代時廢。或曰橫野軍,開元中,蓋徙於順圣西城之地。

定安城州東六十里。《遼志》云:漢東安陽縣地,屬代郡。遼置定安縣,屬蔚州。金貞祐二年,升爲定安州。元復爲縣。明初省。

○五台山州南三十里。山麓綿延,西南與代州五台縣相接,詳見名山五台。○馬頭山,《魏土地記》:代郡東南二十五里有馬頭山,即代王嘉入摩笄自殺處。《括地志》:摩笄山,一名磨笄山,在飛狐縣界北百五十里。今見保安州。又九宮山,在州東南三十里。金章宗嘗避暑於此,因名。有九宮口,路通易州。又東南二十里有永寧山,亦金章宗遊獵處。

倒剌山州東七十里,以山岩層峻而名。一名雪山,又名太白山。《志》云:太白山在州東南三十里,上有奇石,形如馬頭,俗謂之馬山。其西五里又有三奇石,儼如三仙,因名靈仙山。五代唐以此名縣。○玉屏山,在州西北六十里。又西北二十里有襄山,兩山相接,又西即應州界也。又有人頭山,在州北百二十里,天成衛南三十里,以形似名。

橫谷在州西北。漢高十一年,樊噲破陳胡騎於橫谷,即此。《志》云:州東南六十里有鬆子嶺,又州西北百五十里有平頂嶺,路通大同、宣府。永樂十三年,置巡司於此。

○桑乾水在州西北。自廣靈縣流入境,又東北流入保安州界。○葫盧水,在州城北。其水上槽狹,下流闊,因名。其上流即廣靈之豐水也,下流注於桑乾河,或以此爲嘔夷河。

滋水在州西南三十里。其上流即廣靈縣之壺流河也,東流經此,地名南馬莊,有流水泉,金時民競爭利,鑄鐵板一片十竅,分流灌田,與滋水合,又東北注於葫盧河。○暖泉,在州西三十里。其水夏涼冬溫,資以灌溉。又西十里有飲馬泉,俱流注於滋水。

○隘門關州西南四十里。今名石門口。路通靈丘、廣昌二縣,宋置戍守於此,明初置巡司。其東有龜峪,路通廣昌縣。《志》云:九宮山有九宮口,洪武中置巡司。其東有永寧、松子二口,今俱塞。又平頂嶺在州西北百五十里,路通大同、宣府。永樂十三年置巡司,今革。○五叉山口,在州西北三十里五叉村,路通大同府。又神仙口,在州北五十里蘆子澗,路通保安左衛,皆蔚州衛官兵戍守。

鴛鴦口州東七十里,近壺流河,兩山相峙,狀如鴛鴦,路通保安右衛。永樂十三年,置巡司於此,今革。○興寧口,在州東北百二十里,路通宣府、大同。永樂十三年,置巡司。天順中,徙置於北口關,即興寧北口也。又美峪口,在州東百二十里,以山岩秀麗而名。路通保安州,直抵居庸關。永樂十三年,置巡司於此。十六年,徙置董家口,亦曰董家莊,即今保安州美峪所。

雙塞在州境。正統十四年,親征至大同,東還次雙塞,議從紫荊關入,既又轉從宣府,遂有土木之變。又長塞鎮,在州西南,唐戍守處也。○洗利機台,在州北境。嘉靖二十三年,寇突犯至此,爲烽堠之所。《志》云:州東北九十里有鴛鴦驛,西六十里有白樂站。又州治東南有蔚州馬驛。

廣靈縣州西六十里。西至渾源州百五十里。漢代郡延陵縣地,後漢廢。五代唐同光初,析興唐縣,置廣陵縣。遼因之。金曰廣靈,仍屬蔚州。今城周二里有奇,編戶九里。

○廣陵城即今縣治。遼曰廣陵。《邊防考》:縣城土築於洪武十六年,萬曆元年改築,縣居渾、蔚適中之地,有六楞山、火燒嶺諸處,礦徒之巢穴也。又縣東北七里有寡婦城,古戍婦所居。

○加斗山縣東南十五里。上有圮城,或以爲即留老寨也。昔人築此以避兵,亦名留老疃。洪武中,又築寨於此,周一里有奇,曰加鬥寨。○九層山,在縣北二十五里,山有九層,山崖出泉僅鬥許,可供百餘家,名一斗泉。又千夫山,在縣西北五里,俗名千福山。又縣東北三里有老山,其山皆石,百草環生,若點翠然,一名翠山。

林管山縣西南四十里。下有泉,名百家泉,流入壺流河,上有勒漢寨。相近爲臨灌山,石夾泉流,延袤數里,灌田甚眾。○平頂山,在縣北三十里,其頂方平。相近有巧八山,以一山居中,四圍七山相向而名。左側爲牛欄窩山,以周圍有天生石欄也。又北爲六楞山,險峻深阻,奸徒之藪。《志》云:六棱山在縣西七十里。

樺山縣東北三十五里。山多樺樹,上有三分寨,其相近者又有瓦房山,形如瓦屋,可居百人。又火燒嶺,在縣西北五十里。

○桑乾河在縣北。自渾源州流入界,又東入蔚州境。○豐水,在縣治東南。《志》云:源出縣西南二十里之天井山,伏流至城東南,平地有一山,山下亂泉湧出,東流爲葫盧河。

壺流川在縣西南,即滋水也。自靈丘縣流入境,經縣西南壺川山,下有神泉流注焉,因名。又縣西三十里有莎泉山,莎泉出焉,東流合於壺川,又東入蔚州境。

集興疃池在縣南五里。其水清湛不竭,又有小河,出城西南十五里直峪山下。又西南五里爲枕頭河,亦出直峪山崖谷間。其初出曰灑雨泉,引流數里,分灌民田。北注爲枕頭河。又有瑞泉,出縣西五十里白羊山中,湍暴奔騰,聲如唾玉,流爲小河,並註於壺流川。○作疃池,在縣西十三里,東注於壺流川,今涸。

○林關口在縣西南四十里林管山下,路通靈丘縣。舊有巡司,後革。景泰初,徙平嶺關巡司於此。其東三十里有直峪口,又東十餘里有唐山口及樺澗嶺、火燒嶺二口,今俱塞。

焦山寨在縣東北十三里焦山村。洪武中,築寨。又瓦房寨,在縣東北三十里瓦房村,以瓦房山名也,周一里有奇。縣西二十里又有土嶺寨,周不及一里。俱洪武中築。

廣昌縣州南百五十里。東北至北直隸易州百七十里,東南至直隸唐縣百四十里。古飛狐口也。漢置廣昌縣,屬代郡。後漢屬中山國。曹魏封樂進爲侯邑。晉屬代郡,後廢。後周於五龍城復置廣昌縣。隋仁壽初,改曰飛狐縣,屬易州。唐初,寄治易州之遂城縣,遙屬蔚州。貞觀五年,復舊。遼仍爲飛狐縣,金、元因之。明初,復改廣昌縣。今城周三里有奇,編戶四里。

○飛狐城今縣治。相傳即古飛狐道,自隋至元,皆曰飛狐縣。明初始復爲廣昌縣。縣城洪武七年、嘉靖三十七年增修,爲蔚州南面之險。《通志》云:城東十五里有紂王城,相傳比干爲紂所築,中有比干廟。

○白石山縣東南二十里。山多白石,有白石谷口,路通直隸唐縣,過東即浮圖峪口矣。又黑石山,在縣北五十里,山多黑石,與白石口相對。○登梯山,在縣西南四十里,山路險峻,直上如梯,亦名登梯嶺。又《志》云:縣南三里有七山,以七峰相連而名,淶水出焉。又縣西南十里有香山,松柏鬱蔥。今縣治立有香山驛,以此名。

插箭嶺縣東南五十餘里。相傳宋將楊彥朗曾插箭其上,亦曰插箭峪。明嘉靖三十二年,部酋俺答犯大同,趨紫荊,攻插箭、浮圖等峪,即此。嶺南五十里曰柳角安口,通北直完縣、唐縣界。○鐵嶺,在縣東四十里。山石皆鐵色,因名。上有鐵山堡,或曰即廣昌嶺也。又有驛馬嶺,在縣西南五十里。

浮圖峪縣東四十里鐵嶺下,路出紫荊關。嘉靖中,俺答突犯,游擊陳鳳、朱玉率寧夏、固原兵來援,寇卻,追過浮圖峪,及之於三家村,敗走之,即此。《邊防考》:浮圖峪南二十餘里即插箭嶺,當紫荊、倒馬二關之衝,宜移紫荊參將於浮圖峪,遇警則營浮圖峪北之石門。移倒馬參將於插箭嶺,遇警則營嶺北之杜家莊,備禦庶爲嚴密云。○雕窠崖,在縣西六十里,有洞產銅,舊設銅山冶,唐貞元中廢。又有飛狐洞,《志》云:在縣東南十里。

○淶河在縣東南。源出七山。《漢志》廣昌,有淶水出。《水經注》曰:拒馬水出淶山,即淶水也。相傳晉劉琨守此以拒石勒,因名拒馬河。東流經紫荊關,入直隸易州界。一云金章宗嘗走馬飲水於此,亦名跑馬河。《漢志》注:淶水東南至容城入河,過郡三,行五百里。郡三,謂代、上谷、涿郡也。

徐河在縣東南。《水經注》:徐水出代郡廣昌縣東南大嶺下,東北流徑郎山,入北平縣界,即今直隸保定府徐河上源也。《秦紀》:始皇十六年,代地震,自樂徐以北至平陰。胡氏曰:樂徐當在徐水左右,平陰見下靈丘縣。○唐河,在縣南,即寇水也。自靈丘縣流入境,過倒馬關,入直隸唐縣界。

木井澗在縣東,一作木瓜。唐乾寧中,李克用討燕,劉仁恭遇戰於此。東南流入於淶水,或謂之交牙川。《水經注》:廣昌南有交牙城,以交牙川水而名。○小沼,在縣東南。宋雍熙二年,詔定州刺史田重進出飛狐伐契丹,重進至飛狐南,敗契丹,遣別將譚延美屯小沼,即此。又有淶源泉,在縣南半里,東流合拒馬河。

○紫荊關縣東北百里,東北至北直隸易州八十里。古名蒲陰陘,爲控扼要地。詳見北直重險。○倒馬關,在縣南七十里,東南至北直定州二百五十里。關之西十里曰岳嶺口,亦戍守處。《志》云:廣昌逼近紫荊、倒馬,重岡疊,巍然百雉,爲兩關之樞要,是也。亦詳北直重險。

寧淨口在縣東南三十里,接浮圖峪,路通易州五虎嶺。《志》云:寧淨口與浮圖峪口,景泰三年俱築堡置戍於此。○對節寨,在縣西南十里。縣西南四十里又有栲栳寨,西北二十里有窟{穴龍}寨,四十里有夾鞍寨。又縣東北十里有饅尖寨,又東十里有孟良寨。俱自遼、金以來爲戍守處。

黑石嶺堡縣北二十里。《志》云:即古飛狐峪也。正德二年,築堡於此。萬曆初增修,周不及一里。堡旁無村落,四面高山,東有團堡,西有槍頭嶺,皆盜賊聚劫之所。商賈轉輸,道必由此,戒備不可不豫。○香山驛,在縣治東南,東至直隸易州淶水縣塔崖驛八十里,至紫荊關五十里。縣南倒馬關有倒馬驛,至倒馬關南一里,一名□□。

靈丘縣州西南百五十里,西北至渾源州百里,西南至代州繁峙縣二百三十里。漢縣,屬代郡。相傳以趙武靈王葬此而名。後漢廢,後魏復置縣,爲靈丘郡治。後周兼置蔚州治焉。隋初,郡廢。開皇十九年,突厥都藍可汗擊敗別部突利於長城下,入蔚州,即此。大業初,州廢,縣屬鴈門郡。唐復置蔚州治焉。遼屬蔚州。金貞祐二年,升置成州。元復爲靈丘縣。今城周五里,編戶十里。

○靈丘故城縣東十里,故趙邑也。《史記·趙世家》:孝成王七年,以靈丘封楚相春申君。漢置縣,高帝十一年,樊噲斬陳於靈丘,即此。後魏移縣於今治。今城天順二年改築,周五里有奇。

平舒城在縣北。《史記·趙世家》:武靈王十九年,與燕易土,燕以平舒與趙。即此。漢置縣,屬代郡。後漢建武七年,封馬成爲侯邑。晉亦曰平舒縣,仍屬代郡。昇平初,匈奴單于賀賴頭帥其部落降燕,慕容雋處之代郡平舒城,是也。後魏天平中,僑置上谷郡,治平舒縣,北齊廢。《魏土地記》:古代城西九十里有平舒城。《括地志》:平舒故城在靈丘縣北九十三里。○莎泉城,在縣東北。後魏置莎泉縣,屬北靈丘郡。魏主燾太延二年,遣將張黎發定州兵通莎泉道,即此後齊廢。

平邑城在縣西北。戰國趙獻侯十三年,城平邑,即此城也。漢置縣,屬代郡。王莽曰平湖。後漢初廢,永元八年復置。《十三州志》:平湖城在高柳南八十里,即平邑矣。又平陰城,在縣北,漢縣,屬代郡。《水經注》:道人縣有潭,淵而不流,俗謂之平湖。戰國趙王遷五年,代地震,自樂齊以北至平陰。平陰當在平湖之北也。又陽原城,在縣東北,漢縣,屬代郡。《水經注》:濕水東徑道人縣故城,又東徑陽原城,俗謂之北城。今順圣西城即其地也。○大昌城,在縣南,後周置大昌縣,屬靈丘郡,隋省入靈丘縣。《通志》:縣西二十里有蕭太后城,其南二里有楊六郎城,止一面,俗傳楊六郎與蕭后相拒處。

○隘門山縣東南二十里。《水經注》:氵寇水自縣南流入峽,謂之隘門,設隘於峽,以譏行旅。其南山高峰隱天,深溪埒谷。《輿地紀勝》:隘門山壁立直上,極險隘,後魏於此設義倉,宋設關防,以譏禁行旅。又三山,在縣東二十五里,有三峰聳峙。○惡道山,在縣東北二十里。山路崎嶇,峻險難行,因名。

高是山縣西北七十里。其東三十八里,有枚回嶺,與高是山山麓相接。《山海經》:高是之山,氵寇水出焉。《水經》作高氏山。又太白山,在縣南十里,極高險,道路崎嶇,迴繞十八盤,冬初積雪,春暮不消,因名。有鐘乳穴。一名太白巍山。

銀釵嶺縣東二十五里,接廣昌縣界,兩旁高山,卓峙如立釵然。○石銘陘,在縣西。《水經注》:氵寇水經高氏山東南流。山上有石銘題云冀州北界,故世謂之石銘陘云。

○氵寇水在縣南。自渾源州流入界,又東南入廣昌縣境。○滋水,在縣北,徑枚回嶺,懸流五丈,湍激之聲,震動山谷。

祁夷水在縣北。《漢志》注:平舒縣有祁夷水,北至桑乾入冶水,冶水即桑乾河也。《水經注》:祁夷水出平舒縣東,東北流經蘭亭南,又東北徑石門關北,舊道出中山故關也,其下流注於桑乾河。○黑龍河,《志》云:出縣西四十里黑龍谷,南流合於氵寇水。

○水南寨縣西南五十里。址高四里,氵寇河經其北,因名。縣北十五里有三墁寨,以頂有三墁而名。又順城寨,在縣西北百里,址高五里,峭壁如城。又縣東南六十里有牛欄寨,高五里。縣西北六十里又有觀音寨。○鎮邊堡,在縣北六十餘里。《邊防考》:地名柳溝,有屬部落駐牧,夏則移駐龍會,距縣三百餘里。

定西寨在縣西。五代唐所置。宋雍熙三年,賀令圖與契丹耶律斜軫戰於定西,敗績南奔,斜軫追及於五台,即此。○大勝甸,在縣東六十里。蒙古與金人戰,大敗金人於此,因名。《志》云:縣城東四十里秀嶺下有秀嶺驛,又東至廣昌縣四十五里。蓋境相接也。

附見:

蔚州衛在州治西。洪武七年建,隸山西行都司。宣德五年,改隸萬全都司,轄左、右、中、前、後、中中、中左、中右八所。○廣昌守禦千戶所,在縣治東北。洪武十三年建,隸山西行都司。宣德五年,改隸萬全都司。

桃花堡衛東九十里。嘉靖四十四年,以邊臣蘇祐言,改民堡,置戍於此。萬曆十二年增修,周不及一里。蔚州、保安相距百八十里,堡當其中路。隆慶六年,設倉置遞於此。其地平衍沃饒,正東與易州之馬水口、昌平之白羊口相對,可爲形援云。

深井堡衛東北百二十里,又東北至宣鎮六十里。正德五年築,萬曆七年增修,周三里有奇。四山環繞,中獨ㄜ下,積水經年不涸,因名。嘉靖三十五年,寇嘗由此入犯保安州之殷家梁。蓋寇自西北而東南,堡適當其衝。所有南口寨、石壑子、羅家お等處,皆寇境也。○滹沱店堡,在深井西十里,本民堡。嘉靖四十五年,被寇,堡毀,尋修治之,置戍守於此,周不及一里。

連雲堡在衛東北。嘉靖十九年,寇大掠宣府,逾順聖川,至蔚州,堡塞盡破。總兵白爵御之於水泉兒,敗績,副總兵雲冒御之於連雲堡,又敗。堡蓋民堡也。水泉兒,一作水兒亭,又在其東北云。

 上一卷 ↑返回頂部 下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