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肅公祠堂記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陳忠肅公祠堂記[1]
作者:陳振孫 南宋

故贈諫議大夫忠肅陳公立朝著節,為宋名臣。去之百有餘歲,其精忠確論,絕識危行,士無賢不肖,皆口誦心慕,磊磊落落,若前日事。孟子有言:「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公之謂矣。始公事祐陵為諫官,首論蔡京交結外戚,謫監當。未幾以都司攝夕拜,又坐上時相書言私史、邊費,謫外祠,遂入黨籍,遷嶺表。甫自便,則又以子訟蔡氏不軌謫通州,以進《尊堯集》謫天台。晚稍牽復,則又以飛語連徙南康、山陽以歿。其平生出處本末如此。知、仁、勇,天下之達德也。士生斯世,維其知不足以知,勇不足以行,仁不足以守,則至於敗名喪節,失身負國而不恤。夫既知之矣,而行之或不決,守之或不固者,亡他焉,其知之非真知故也。是故三達德以知為首,而《大學》《中庸》之教,必於明德、明善拳拳焉。公之攻蔡氏不遺餘力,至以射馬擒王為喻。凡人孰不樂富貴而悲貧賤?公視美官若將浼己,而甘心於廢放竄斥。凡人之蒙難,始而安、中而悔、終而變者有矣。公坐謫至六七不變,卒窮以死,可謂行之決而守之固矣。其論絕滅史學,比之王衍,謂必有南北分裂之禍。方是時,天下承平,不見牙蘖,未三十年而其言信。雖灼兆食墨,揲蓍命繇,不足喻其先見之審也。公之所以大過人者,豈非《大學》《中庸》所謂明德、明善之君子,而兼天下之達德者歟!公之在台凡五年,始至無以居,借僦皆莫之與,末迺寓寶城之僧舍,故老相傳,能指其處。紹定癸巳,趙侯為州,訪公遺跡而得之,深惟昔賢遷謫之地,往往有祠,以見其高山景行之意,如韓文公之於潮,蘇文忠公之於黃,邦人至今奉嘗不懈。台人之於公,不可以莫之知也,迺即其處而祠焉。明年正月祠成,擇郡士林表民掌之,取田之在官者十有二畝,俾寺僧以為晨香夕燈之費,而屬振孫為之記。後學不佞,何足以識先儒之大節。竊嘗論次其事如右,遂書以遺台人使刻之。侯名必願,丞相忠定公嗣孫,妙年擢世科,立身有家法,為政識大體,歷數郡皆有循聲能名,他舉錯率類是,不盡紀,今以直秘閣知姿州。《赤城集》卷八。又見《南宋文範》卷四五,民國《寧海縣志》卷一一。

  1. 民國《寧海縣志》卷一一載此文,題作《鎮寧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