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同春堂先生文集/卷十五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四 同春堂先生文集
卷十五
作者:宋浚吉
1682年
卷十六

[编辑]

與李重卿相吉○甲午[编辑]

一念不能忘。汩沒病憂。未遑就訪。耿耿而已。似聞執禮太固。將未得支保云。驚憂不可言。居喪盡禮。豈非美行。其在親舊。孰不歆歎。而願成其美。但以哀弱質。如不自量。而徒欲從禮。則恐是滅性之道。聖賢所訓。不翅明白。須善自護。無致傷生。以期終孝。千萬之望也。不宣。

答李重卿兼示金生守煥○戊戌[编辑]

料外得僉書。驚慰不可言。況聞泮寓學履匀勝。益以爲喜。僕衰病日劇。餘生凜凜。而陞擢之典。又此混及。媿懼不知所爲。尹疏。良可痛駭然。自有朝家公議。君輩何必爲越俎之事。以益其鬧耶。切勿妄論。惟靜默讀書。區區之望也。士悟,而重。相繼淪逝。痛矣奈何。不宣。

答羅遠而星遠○戊子[编辑]

續見情書。知春煦侍學佳勝。慰甚。僕病無穌意。搬家入山居。爲靜調計。益思前冬相守之樂。人世好事。可暫而不可久。奈何。病兒久旅。專荷君輩扶持。得以支過云。良喜。令姪欲與同歸。尤企。千萬只祈勤勉日新。多在山房。恐是上計耳。

與羅汝翼明佐○戊子[编辑]

昨便忙甚。不及書。爲恨。卽此歲暮。不審闔中諸況如何。病餘果無他患。得以讀書否。戀念不能忘。此間依昨。奴奚適爲濂姪昏事陪往。仍令往候起居大府前。昨纔奉書。故今不別候。餘祈勤勉。似聞鎭岑太守欲棄歸。造物者若令君叔姪學書。則大府必得此縣。然世間安有如此好事。不敢望也。不宣。

與羅顯道良佐○甲辰[编辑]

伏聞襄事已過。北望悲隕。無以爲懷。歲序忽換。想哀孝心益何以爲堪。侍奉孝履。其得支勝否。一念耿耿。前歲先大人錄示哀伯氏及亡女行錄一通。俾撰墓表。而不忍下筆。遷延未及於先大人在世之日。念來痛割。其所錄。曾置篋中。今欲撿出商量。而窮搜不得。想必見逸於遷徙往來之際。益可哀慟。其草本如在哀家古紙中。幸須搜出錄示如何。不宣。

與羅顯道乙巳[编辑]

伯氏墓表。請之尤台。昨始搆來。時未及往復改定。而適値營便。姑先付示。其石更加磨正。且約工人歲飜卽始役如何。石樣若見示。則吾或可寫送。而亦有所不忍矣。

答羅顯道己酉[编辑]

美村之喪。慘慟亡極。此係時運。亦復奈何。今日榻前。另有嗟惜之敎。勤懇甚至。令人益切悲感。師服。似載於疑禮問解中。而此無書冊不得考。須詳考以行之。記得昔年似用白布巾熟麻單股絰白布帶。而亦未能細思耳。只此。

答羅顯道辛亥[编辑]

左右所作文字。此實學者之文。讀來不覺歆歎。所謂循之而上。有無限好事者。竊不勝欣企也。

答羅顯道壬子[编辑]

料外耑使至。承知新正侍奉闔履益茂洪休。區區攢賀不能已。所託文字。豈敢暫忘。樂靜之誌。亦經營閱歲。兩事長在心曲。而只緣衰瘁日甚。神思消落。把筆遣意。如運禿帚。雖有所搆出。實爲大方家所譏疵。以此慙愧。先輩狀德之述。尤不敢率易。左右勤懇至此。而尙未奉塞者。意實匪它。然賴天之靈。得以遲死數年。亦豈無意到之時耶。吾亦不敢自期。悲哉悲哉。不宣。

答李士修思永○庚戌[编辑]

日者潭上之會。甚樂也。別來每不敢忘。料外承此耑問。就悉比間官況佳安。慰喜亡已。僕再昨回舟到家。明間欲往沙山。而適有緦功之慘。悲撓度日耳。各種珍貺。皆出至悃。感喜非尋常。秋露適及垂盡之際。尤幸尤幸。不宣。

答李士修庚戌[编辑]

懸戀方苦。承此耑問。就審陡寒侍歡政履匀福。慰不可言。各種珍貺。軫念懇曲。豈不感荷。第旣歸家。粗有庚癸之資。則與左右所惠之意相違。以古人辭受之道言之。似不當受。而不敢爲不恭。留作後日之用。可笑可笑。雪寒甚加愛。不宣。

答洪寬甫碩普○戊戌[编辑]

今日不得見。方以爲戀。書至差慰。當歸酒。甚喜甚喜。且有感於其名。歸思一倍。無乃贈之者亦有意思耶。㰤㰤。窓暝草謝。

答趙光甫持謙○辛亥[编辑]

浚吉涕淚言。自失先大監。身無所賴。心若有癡。惟願遄化。相隨於泉下而不可得。思欲頻數通問於哀座。以續舊好。而路遠便稀。雖遇便。阿堵常苦。書疏甚懶。亦未果也。有時思來。北望雪涕而已。不意遞中承拜哀惠札。滿紙情辭。令人悲咽。仍想庚炎歊赩。孝履起居神相支持。稍以爲慰也。書中說夢。益不堪愴感悲涕。此事豈敢少忽。而竊覵先大監之意。常欲得佳兆遷奉。故謂於大計旣定之後。方可譔成也。今承哀示。不覺戚戚於中也。稍竢涼生。收召魂魄。庶副幽明舊約。豈煩哀遠勞申請爲哉。可休慮也。惟冀饋奠之暇。益究儒家事故。以承先業。不宣。

答洪叔範得禹○丙午[编辑]

續承情書。開慰十分。況聞大夫人舊患已安。益切欣賀。嶺疏之出。實關時運。幸賴天鑑孔昭。痛辨邪正。無復餘蘊。此豈但吾輩得保首領爲幸而已耶。聞君作疏頭。心甚不安。其文出自何手。而批辭又如何。漠然無聞。不堪鬱慮。想兩殿動駕已有日。而凡報苦未聞。大府必隨駕。而左揆老爺。大病未穌。依前留都耶。伯氏隨駕耶。幸須示之。吾方擬進待罪疏。不敢爲起居行宮計矣。只此。

答洪叔範壬子[编辑]

栗谷先生遷葬事。曾已與聞。但向年僕差祭寧陵而歸。榻前力陳堪輿家事雖未詳知。而遷陵則決不可云云。於君旣如此陳達。則於師又何異視焉。此吾所以難言於坡山事也。以是每以不知。答李厚蒔之問。使稟於他處以行之矣。

答趙子直相愚[编辑]

便中得書。喜知新春侍歡學履神相增福。欣賀不容言。僕衰病添齡。只益悲慨。奈何。所諭令姪記行文字。僕何敢辭。只以年衰文拙。親舊間如許忱請。一例謝却。然試以狀草投示如何。當加商量也。不宣。

答尹體元以健復元以性○己酉[编辑]

伯氏交臂之恨。仲氏江上之別。令人耿耿不能忘。不料情書遠及於湖山千里之外。驚慰之至。不可容喩。僕幸蒙聖恩。好歸鄕居。從此雖卽溘然。無憾矣。寫役何敢忘諸。然當俟天時稍涼。方可把筆爾。千萬只冀益加珍勉。以副相愛。

答閔士昂泰重○己酉[编辑]

病客一念。每在於君邊。情書忽墜。就想新元侍奉學履增勝。欣慰不可言。僕尙此淹滯。病日益甚。昨冠翼兒。且將行醮。而君在遠地。凡百不得相議。戀念而已。不宣。

答高汝根晦○丙午[编辑]

山齋電奉。至今有餘情。便中承拜遠書。就想年來處靜勤業。且資彊輔。不勝瞻羨之至。僕衰病日劇。無復言者。遠路過從不易。但祝日新富有。以副相愛之望。不宣。

答李汝九箕疇○戊申[编辑]

向歲得接英眄。迨不敢忘也。不料華問遠辱。寄意鄭重。玩而復之。慰喜非尋常也。今世英材亦何限。而擧皆汩沒科臼。鮮有留意於此學者。吾左右妙年佳質。能知輕重取舍之分。奮迅勱往之意。溢於書辭之間。畢竟所就。何可量哉。只望日新又新。秀而能實。豈勝幸甚。如僕者。鼎器已敗。丹成無望。古人所謂善吾生。乃所以善吾死者。難可期於此生。寧不悲哉。相去遠。無由面晤。臨紙馳情。不宣。

答李汝九戊申[编辑]

浚吉白。不意凶變。尊祖妣夫人奄忽違世。爲之驚怛不能已已。鄕居窮僻。修慰不克以時。遞中先承惠札。滿紙縷縷。實出尋常。三復感歎。若失沈痾所在。僕昧於攝理。纔經累次毒瘧。繼患暴泄。眞元摧剝。有似垂盡之狀。靜竢命物者處分。亦復奈何。平昔相期於尊堂叔司諫公者。實非偶爾。而不料天不憖遺。獨使老拙在世。每念之愴悢。然非爲私慟也。誄語誠不敢負。亦不欲以文字入送於京洛。早晩當卒爲之。以遺其諸孤也。不知葬事已襄否。每想左右盛年美質。彊志篤行。末路豈易得也。倘能勱往不已。則吾道豈不幸甚。不宣。

答李汝九庚戌[编辑]

從來此學。爲世譏誚。而左右勵志如此。每得華翰。令人爲之歆聳。只望以眞實心地刻苦工夫八字。爲受用強勉之資耳。尊先世家乘。已刊否。一通乞寄示之。

答閔茂弘鎭夏孺文鎭周○庚戌[编辑]

料外承僉書。喜知彩歡佳慶。慰浣不容喩。僕衰病日劇。自知朝暮人。奈何。墓額大字。忘拙寫去。僉可精加潤色也。不宣。

答蔡生之沔○丙午[编辑]

耑書惠問。風誼勤摯。爲之感歎。嶺儒云云。承示始知之。良可怪駭。慶州之弑父。安陰之弑兄。續發於一歲之中。此實嶺之大變。而諸人不此之憂。乃反汲汲附會於尹善道餘論。可哀之甚也。不宣。

與張生文炯○丙午[编辑]

別懷悽悵。久愈不能已也。不識千里單行。其能無事得達。侍奉凡百。佳安否。戀念尤至。僕病狀依昨。生意索然。更會未易。只祈日新富有。以副相愛。聖學四冊印至。用拙筆書篇目以去。果能着力於此。則一生受用不盡也。不宣。

答朱生[编辑]

曾聞左右偶有心恙。常以爲慮。承此別紙所示。亦似不是平常意味。切願掃却多少雜念。日間閑坐靜室。唯以古人平平存在略略收拾爲意。毋求近效。毋忽遠圖。從容閑靜。優游厭飫。則日往月來。必有其益矣。惠貺愧領。墨椒梳。忘略爲報。

答郭直卿宗榦○丙午[编辑]

書來知客況支勝。慰不可言。殿講若得參則何幸。然淹速有時。不須太關心也。凡百愼重。不宣。

與元鳳來夢翼○庚戌[编辑]

別後悵然。卽辰。侍奉如何。吾舁病携幼。昨昏始得到家。艱辛百至。浩歎而已。遙想三冬學業。必不如沙山靜地之爲穩。君可自思。勿貽窮廬之歎也。不宣。

答柳集仲成運○戊申[编辑]

累蒙辱訪。方愧無以副盛意之萬一。茲承損惠長牋。縷縷勤懇。益用感戢。不知所以爲喩也。足下妙年志學。奮迅如許。此實末路流俗所未易見。而求道於盲。悚怍尤至也。如僕者。衰頹已甚。去死匪遠。眞所謂自救不給者。奚暇有助於人。良愧良愧。然亦嘗聞諸先輩長老。初學讀書。宜以小學,四書,心經,近思錄,朱書等諸書。循環熟讀。日往月來。自有契悟開發處。此卽讀書之要。而格致誠正之目。先儒之說。明白的確。無暇後學一二譚矣。昔有人問其師以操心之法。其師出示其掌云。有物於此。握則破。不握則亡。此卽存心之要。而古人有言曰。思之思之。鬼神其通之。非鬼神通之。心自通也。願足下以此加工。勉勉不已。無進銳退速之患至佳。不宣。

答柳集仲己酉[编辑]

途中得書。知所患尙爾。是何疾病之多也。深慮深慮。唯願愼攝遄效。尹吉甫先我而逝。每念之嗟悼而已。尊德性道問學博文約禮等工夫。自是千聖旨訣。更有何疑。況朱子之說。自有定論。唯望足下勿疑勿怠。使博約兩至也。屛人事捐書冊。專精神近醫藥。古人調養之方也。願依此用工。治心調病。無過於此也。二大字。此等墻屋標榜。無益於事。何必汲汲爲也。且方向松楸。悤悤未副。容俟他日也。不宣。

與李士夏晩昌○壬子[编辑]

南鄕霾熱。侍外學履淸福否。戀想悠悠。吾自暮春得死病。尙未脫危境。悶憐奈何。君妻母率其子女。來會於此。如得君相見。何幸其能來訪我否。爲企。不宣。

答李同甫喜朝○辛亥[编辑]

一念瞻戀。何日而忘。日者遞中。承拜哀惠札。仰審滿紙情辭。感念幽明。悲慰不勝言。信后歲序忽改。遠惟孝履侍奉神相支勝否。耿耿尤切。曾托文字。何敢忘。但欲於一時間。讀得數卷書。竢有意思然後把筆計也。而往歲秋冬。實無一日少安。以至於今。尙伏枕席。神氣澌苶。如將就盡者。似此病狀。豈有意緖可及筆硯間耶。倘得少間。敢不圖副。不宣。

答宋子文尙儉[编辑]

頃奉極依依。書來稍慰。況審有久留讀書計。校宇新搆。無人入處。君今始之。尤以爲喜。須勤讀日有新功。副此相愛之望。僕病狀日甚。兒子不得與君共處。尤悶尤悶。不宣。

答宋子愼尙敏○戊戌[编辑]

屢見情書。良慰。別后懷況。聞負笈師門。益慰此情。更須勉勵。以副相愛。吾尙此未歸。憂懼百端。終亦大狼狽已。奈何奈何。不宣。

與宋子愼庚子[编辑]

君參生員試末端矣。吾門吾鄕。無一人得參者。而最末得見君名。驚喜之至。尤不可形說。但以君多病。纔歸。何以又趁唱榜上來耶。深念。餘竢更奉。不宣。

與宋子愼[编辑]

阻久戀深。調況近如何。吾今入山居。願與君同棲。未可趁數日內惠然耶。爲企。不宣。

答北松院儒[编辑]

示事事體實甚重大。蒙陋不能詳知。但以臆見言之。僉敎亦自儘好。若初不爲之則得矣。今旣累年奉享。何可遽爾遷撤耶。禮所謂有其擧之無或廢之者。無乃指此等事耶。況以此地隣近耳目所及者言之。公山之孔巖書院。亦奉享朱子。礪山之竹林書院。牛,栗兩先生若靜,退兩先生俱非杖屨所及。而皆先後奉安。今於此院之事。雖未知其穩當。而亦不可以猝變。只望更加商量。熟講而善處之。不宣。

答玉成院儒[编辑]

抱病窮山。歲華又晏。舊遊之感。每切于中。誰謂僉翰忽及此際。就想方會玉洞。有事遺編。慰浣之至。不覺神爽飛往。奉承下風。以相斯役。固鄙生職也。積病垂死。奮飛無路。愧負幽明。只憐賦命之奇薄。苦事苦事。書牘答問。果有所藏。如敎奉納。謄寫訖。元本見還爲佳。此外又有禮問答一小冊。而迺是隨手箚錄。覺甚衮雜。必自家把筆。方可彙鈔。而病中精力。實未易辦。幸留卷末空行。以爲他日塡補之地如何。不宣。

與人失名[编辑]

文義。有士人柳興龍者。以孝行經學稱。又能善敎導人。門生受業者殆四五百人。其間或有決科立名者。頃年縣官。聞其行於朝。同時旌褒者亦多。已死者或贈官。存者或除職。此人以除職啓下。而旋卽死矣。諸生似將有報祀之擧。而又記己丑年間。吾門有孝子宋時昇者。未及受職而死。正亦如此。洪大而令公爲銓郞。許令贈職。宋公曾經引儀。故贈以持平矣。此人有將仕階云。倘以相當職許贈。則身後事。於渠何與。而褒崇學行。聳動士子。所關非細。幸乞周旋也。

答人失名[编辑]

承拜台覆。慰荷無已。弟之情勢。以兄而猶未之詳。信乎世間知己之難也。弟生平孱疾。待盡松楸。入京從宦。夢寐之所未到也。只緣先朝累歲徵召。不得不一謝陳情。而初但爲旬月往來之計而已。旣承留侍兩筵之命。未免少遲。則先朝亦只畀以侍講之任。未曾授以機務。此實上下之間俱得其宜。而厥後累授以重任。強責以所不能。無它。尤台之故耳。弟雖迷暗。當初豈不知其無益於國。而有害於身。畢竟爲大狼狽之歸也。弟之自計。速歸善死之外。豈有他策。而尙此遲留。逡巡於群譏衆謗之中。此豈弟所願。而亦豈得已而不已乎。然置之閑地。責以侍講。如先朝初間之待之。則弟猶可靜調疾病。收召魂魄。有見有懷。隨卽入告。庶或有少裨。而如或復置之劇地。責以所不能。則無寧逃遁而去耳。安可復以已試不能之身。更當所不堪之任乎。設欲貪官。病亦難強耳。

答人失名○乙巳[编辑]

伏承台前後示敎。不翅詳悉諄複。感荷之至。實非尋常。伏見元子資質岐嶷。禮貌閑習。無少欠缺。喜慶之極。自幸今行爲不虛矣。初入。元子先已降立階下。揖讓而升。相向再拜。內官先已言暫時對坐之意於下吏。故拜訖。相向而坐。仍問曾聞讀孝經。其果連讀否。元子無答語。又問連續寫字否。元子答曰唯。僕又曰。自上曾下敎以先相見者。數番連入侍云。後番當又入侍。其時則不須具盛服。可任便安坐。讀書或寫字爲宜。遂起出。元子降階相送矣。

寄子戊寅[编辑]

往後果能勤勉。不比在家時耶。我無他子。膝下惟有汝一人。而割愛遠送。誠出於不得已。若於今行。不勉學不作善人。則更無所望。他日何顏歸見病父耶。勉之勉之。毋忝父師之訓。至佳至佳。汝之糧饌衣服。汝母備送云。論語初卷及吐釋。亦送之。時正郞往學於愼獨齋門下

寄子戊寅[编辑]

城主所傳書。見之爲慰。卽今果能無恙受學否。送汝之意。不專在於讀書。動靜言行之間。思有以一一法之也。黃秀才何日當還。黃雖還。汝須堅坐讀之。勿生思家之念爲佳。秋衣燈油送之。黃秀才名世楨

寄子戊寅[编辑]

消息不得續聞。果能無恙受學。不至怠荒耶。汝之前後書皆見之。詩作似稍進。爲喜。然病父所望。不在於此。日望汝役身於禮。以作善人耳。箴銘之寫。病未之能。着實功夫。正不在此。此等事。亦不願好着耳。筆墨各一送之。惟望勤讀。

寄子己卯[编辑]

昨日極暑。何樣行李。憂念不可言。千萬愼之。禮節之間。亦須提掇精神。詳緩拜跪。毋或輕遽顚跌。以失容儀。其處什物。雖或滿前。非惟勿出欲之之言。亦勿萌欲之之心。惟讀書如嗜欲。毋忝爾所生。實病父區區之望也。正郞聘于樂靜趙公之門。趙公時爲晉州牧。

寄子己卯[编辑]

續見書。知大禮好過。喜幸不可言。此間大都依昨。可勿念也。汝血氣未定。人事未成。直緣我積病垂盡。有此早婚。思之愧懼。凡百。惟汝外舅氏之敎是遵。且愼眠食。毋貽我憂。病父區區之望。此外無他。暑氣漸毒。如或戒行。益愼益愼。

寄子庚子[编辑]

前後書皆傳到。此間十六宗家行焚黃。十七時祀。十九吾家行焚黃。廿日時祀。皆已好過。老眼賴眼鏡之力。僅得親自改題。雖不精好。猶愈於倩他手耳。

寄子庚子[编辑]

凡論人。必當其情罪。然後彼亦心服。切不可過中而激惱增鬧也。古之朋友。偲切琢磨。交修不逮。今之朋友。一言不合。便發心恙。不知此何氣象。吾所未解也。汝須十分愼旃。無上人口至佳。

寄子庚子[编辑]

韓家啓蒙要解。此處無之。甚可怪。講院諸冊中。無乃混藏耶。其時似以書筵進講之故。置留於講院。須招秦善國,龍處海兩吏細問之。其冊卽是寫件。而模㨾則廣而短矣。此意幷言而問之。若失則極可惜。

寄子庚子[编辑]

前後書皆得見。知汝入對。得蒙天語丁寧。榮感之極。不可形喩。老病退伏之臣。荷聖念至此。感泣之外。復何言哉。此間閉戶雪山。神思索然。自覺衰耗日甚。似非父子遠別之時。歲後決意率家而歸。恐得之矣。

寄子庚子[编辑]

卽者。伏承聖上委送掖庭人。賜送諸物。感泣之外。罔知所措。因其人歸。付此書矣。昨日別將叔來見。見其全無所衣。不勝愍惻。吾所坐毛浮給送。使作袴以着矣。山羊小衾。其處如無所用。便中下送爲可。

寄子庚子[编辑]

思誠疏得見之。良可惜。此令心恙好勝。天稟固然。而衆抑則必揚。衆揚則必抑。又是渠自來病痛。且渠與彼平日有少契分。不知其惡以至於此。慨歎奈何。如謂其疏詆斥吾輩。則其本情恐有不然者。疏中云云。無非平日與我相對相勖之語。庸何傷乎。但欲使我視尹疏如洪以龍之疏。則其權衡不精。而論尹數行語。大段錯誤。本源之不明。何故至此。良可怪也。但所痛者。思誠之竭忠盡悴。死以爲期。實有人不及知而我獨知者心常敬服自以爲不及而今乃做錯如許。疵謗溢世。狼狽而退。此非渠之不幸。實時運之不幸也。大諫疏。以亡狀小人目之。實甚冤痛。深恨其下字之過當也。

寄子壬寅[编辑]

近見年少諸學士。務以淸議自持。豈勝歎賞。今日。朝廷無此。則益何所恃。第想某人挾奧援。獄事將飜。則諸公可謂狼狽之極矣。蓋其辛勤費了多少論議。畢竟唯爲與本房相表裏之歸而已。豈不可愧可笑之甚。昨對金永叔。正說如此。渠亦已先自悟矣。蓋某人之亡狀。某人之至冤。諸公非不明知。而猶汲汲一切以扶彼而抑此爲務。何耶。無乃不免爲淸議好名之心所使而然。而造物者好事。故遣本房。弄溷於其間。使諸公自爲悔悟而有所轉身也耶。此事出場。雖未知如何。而設令咸得大何。猶將含笑自幸。而於諸學士。亦不可謂非幸矣。但大可憂悶者。國事也。然諸公之有所左右者。終始不翅峻截。則自上豈不以爲一世公議如此。遂回天意也耶。人皆曰獄飜。因本房。而鄙意則非因本房。實因諸學士也。諸公當自受其咎。切不可謂上偏聽本房也。如何如何。至於洪台事。則尤可痛駭。其間小小曲折。皆置不論。國家誠不可一日無此台。而若不免遭讒退斥。則國事將稅駕於何地。諸公淸議。恐將於此處用也。楊牧來言受令將欲有所爲云。不知已發否。未保其果皆當理。尤不堪憂慮之深。某人之初因風聞發論不妨。至其避辭則已甚。至於今番則亡狀莫甚。乃是誣告者流。國家之置臺官。豈令渠挾私搆誣人耶。諸公每許以言事臺官。無乃自辱臺閣之甚耶。朝家處置之失。宜固有之。然豈咸之所盡知耶。以此皆咎咸則恐冤矣。時李尙書一相被臺參。洪台卽沂川。

寄子癸卯[编辑]

書至爲喜。歸事不如速決。卽今相聚爲好。他日事。何可計耶。吾昨到橋塋。參告事參禮。夕歸於家。蓋拔出舊表改磨。而刻小文字於後也。尤台主之。或欲令汝用八分寫之云爾。

寄子癸卯[编辑]

養老之日。適値大風。諸老人無乃有致傷者耶。殊可念。不知會者兩班幾人。常漢幾人。酒饌不至太埋沒耶。未參者須以某物送饋。此亦已思否。正郞時宰尼山。設養老宴。

寄子癸卯[编辑]

黃山果已往返否。知舊會晤雖幸。而言語之際。易多妄發。爲汝深慮也。

寄子癸卯[编辑]

禮官所詢諸紙送去。須謄留示諸丈。原本則卽還之爲可。蓋大典續錄。旣令縣學祀我國諸賢。則圃隱以下。雖不及載錄於續錄中。而當初必自朝家。分付並祀於縣學。故兩南諸縣無不祀之。如堤川。亦並祀東方九賢云。而如懷如燕。則只祀薜,崔,安,鄭四賢。其故何歟。極可怪訝。不知尼,連,恩諸縣。則如何云耶。須問示之。此後諸賢儒請並祀之擧。恐不可已。可與諸丈議之也。且延平李先生。未參於從祀之列。誠是怪事。吾欲於疏中及之。亦未知如何。亂帙中。適得大典大文抄書者。此卽先府君作宰時常愛看者。須熟覽爲可。

寄孫炳文丁酉[编辑]

見書知好在讀書。深喜此處皆安。汝之外舅氏。汝須父事之。惟其敎是從。極可極可。炳文爲李公翔女壻

寄孫炳文己酉[编辑]

奴來見書。知好遣。爲喜。此間亦依舊。汝弟頃已加冠矣。祀事須敬愼行之。

寄孫炳夏壬寅[编辑]

汝慈無事下來。慰喜不可言。但想汝獨留。無聊之懷。深念。須以讀書爲業。得味於此。則餘事皆可忘之矣。

寄孫炳夏癸卯[编辑]

見汝初六書。知霾熱一家均安。喜甚。吾僅遣。韓庶尹父子在其隣。須頻往拜之。且請學勤讀爲佳。東溟前。亦往拜。同春堂記。或四六序。何不製送耶。以吾言傳告爲可。宋監役病。亦可往問也。餘外切勿出入。靜坐讀書習字爲望。

寄孫炳遠戊申[编辑]

別後一家安否如何。戀戀。吾初三午後。入覲行朝。卽蒙賜對。初四扈到素沙。落後留調於吳進士家。初八。始到天安。擬向公山。而雨勢如此。故姑遲之矣。自上使之入京。甚勤且懇。承旨史官連至。而終不得奉承。惶悚亡極。尤台入對。以爲蒙遞。則當隨駕。不然則將逃遁。上不得已許遞。方入寓東湖云。春宮患疾。大槩向歇。而猶未及復常云矣。子文好留否。汝輩須十分勤勉。諺書不及爲之。

寄孫炳翼辛亥[编辑]

戀中見汝十四日書。知汝好遣。深喜深喜。此處亦安。政府柴。汝何可受之。幷其單子勿受可也。汝須定心堅坐。勤勉讀書。

寄外孫閔鎭厚,鎭遠辛亥[编辑]

見汝兄弟書。知汝輩侍父母好遣。可喜。吾亦好在耳。觀兒所作詩。驚喜。然富有多積爲上。科場不必汲汲爲也。觀鎭厚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