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渚先生集/卷二十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二十一 浦渚先生集
卷二十二
作者:趙翼
1688年
卷二十三

雜著十首[编辑]

讀栗谷與牛溪論心性情理氣書[编辑]

前月初。翼差祭入齋宗廟。是時長城邊子餘亦以典祀官入矣。子餘以栗谷集二卷自隨。先生歿今二十有二年矣。當時從學於門者。今猶未老。今之輿人走卒。亦能言先生事。凡先生居家修己。進退出處。從政處事及所欲施而未得者。翼得聞之於當時門弟子。聞之於輿人走卒之言。聞之熟矣。由是知先生爲大賢君子。而仰之如高山矣。但未得見遺文。猶未知其識見造詣如何也。及見文集卽開卷。得與牛溪論心性情書讀之。蓋牛溪問退溪四端理發而氣隨之。七情氣發而理乘之之說。與朱子人心道心之說同異。且謂人心道心旣謂之或原或生。則四端七情謂理氣互發。有何不可。先生答以四端七情不可分對說。四端只是七情之善一邊也。又謂人心道心皆發於性。翼自三四年前。固偶思四端七情同異而偶得之。以爲喜怒哀懼愛惡欲之得其正者。便是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蓋惻隱屬哀愛。羞惡之惡。卽愛惡欲之惡也。嘗以語一友生。及讀此書。乃與愚見合。不圖愚蒙三四年前一得之見。乃暗合於前賢之意也。至於人心道心皆發於性之說。則翼素信朱子或原或生之說。以爲是一定之論。此語與朱子不同。故卽非之。與子餘論辨不已。終不克合。及歸而思之。展轉不合。及其後又與子餘論此。又不合。因又取先生此書遍觀之。頗有所省悟。遂以先生之見爲是。然猶未暇詳究其旨而深信其必然也。因借來徐而思之。則朱子之說。乃紹其派流。先生之論。乃究其源。本非反於朱子也。各有所指故不同也。於此見先生見道理原頭透徹。不拘拘於前言。而直出胸中所自得。發前賢所未發。嘆服不已。又自念平生敬服如先生者。一見其言有不合於意。便疑其爲非。不能無輕易之心。其輕薄淺率如此。用是深自訟焉。思自此改此病也。然嘆服之餘。又反覆數遍。益見其識見之高。論辨之明。超然獨得。迥出常情。而間亦有不能無疑者焉。則又自恨其愚昧鈍滯。雖前賢論辨如是其覼縷。而猶未能釋然也。因又慨然念先生歿年。翼生已六歲矣。夫生於千百歲之下。地之相去又萬有餘里如孔孟程朱。則固無望於親炙矣。若先生則幸竝生於一世一國。非但一國。蓋先生。京人也。翼亦生於京。使先生歿後數十年。翼之生先數十年。庶幾獲執灑掃之役。親承指敎。而不幸翼方幼稚而先生早夭。雖幸有志於學。而無所師承。迄未有所成就。及今有疑於此。又不得親質以解其惑。嗚呼。是可痛恨也已。夫退翁先生以四端七情分對而論。則旣失其名義。而互發之說。又似昧乎大本。至以四端爲由中而出。七情爲感外而發。則其失又益甚矣。蓋退翁先生之失。其病根正在於以人性爲有二。故其言曰。論性而猶指出本然之性。氣質之性。論情而獨不可各就所發而分四端七情之所從來乎。此先生所以辨之者也。夫四七對擧及由中感外之說之失。則先生辨之旣明白。而亦非人所難曉者。至於人心道心皆發於性之說。則此先生獨見之妙。而前古諸儒所未嘗明言之者。雖以翼之信服先生。初間尙疑其爲非。使世之儒者見之。孰能無疑怪哉。翼請得而明言之。夫性之爲言。指何物而名之耶。蓋性只是情之所以發見於外者之根本也。天下之物。未有無根本而自發者。故古之人情發見於外。而知其必有根本也。而指其根本而名之曰性。非獨人也。如云水之性。則是水之所以流行之根本也。如云山之性。則是山之所以發生草木之根本也。蓋其發見者可見。而其根本則不可見。雖其不可見。若無根本。此可見者何從而發哉。故因其可見者而推之。知其有不可見者爲可見者之根本。而此可見者。從其不可見者而發也。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則故而已矣。故者以利爲本。夫故謂發見之形迹已然者也。而利卽其形迹已然之中。無所作爲而自然而發者也。如水流行。與其激而在山。搏而過顙。山之發生草木。與其濯濯。是皆形迹已然者也。而流行發生。是自然者也。故知其性然也。激而在山。搏而過顙及濯濯。是皆有所作爲而然也。豈性也哉。今夫以四端爲發於性者。非以其自然而發耶。然則耳目口鼻四肢之欲。亦非自然而發者乎。旣自然而發。則謂人心不發於性。可乎。若不發於性。則當何從而發乎。如謂發於氣。則天下又豈有理外之氣哉。故孟子曰。耳之於聲也。目之於色也。口之於味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逸也。性也。朱子又謂鍾鼓苑囿遊觀之樂。與夫好勇好貨好色之心。皆天理之所有。然則前賢亦以人心爲發於性。明矣。且周子曰。五性感動而善惡分。是以善惡爲皆發於五性也。程子亦曰。其未發也。五性具焉。外物觸其形而動於中。其中動而七情出焉。是以七情爲發於五性也。夫善固道心也。惡非人心乎。人心又豈外於七情乎。而以爲皆發於五性。如必曰。人心不發於性。則是善惡七情之外。又別有一種心不發於性者而後可也。夫豈有是理乎。翼前此亦嘗以人心爲非發於性。及見先生此書。而後思而得之如此。微此書。幾不得此也。但人心雖發於性。然其發也從形體而發。故便爲形氣之私。形氣可掩而用事。其流而爲不善。亦不難矣。未若道心之純乎善。故朱子以爲或原於性命之正或生於形氣之私。而所以爲知覺者不同。故翼謂各有所指也。然後之人苟不以意逆志。則亦未必不錯看也。若退翁先生之說。則以人性爲有本然氣質之異。而從本然之性而發則爲四端。氣質之性而發則爲七情。夫性卽太極也。氣卽陰陽五行也。萬物之生。皆陰陽五行之爲。而其原則同出於太極。故曰。性者萬物之一原。人之情皆氣之發也。而其本則皆性也。今曰。人情有從理而發者。從氣而發者。則是萬物亦有自太極而生者。自陰陽五行而生者也。不亦謬乎。且性只是情之根本。而古之人又推其根本之所自出。湯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孔子曰。繼之者善。成之者性。子思曰。天命之謂性。孟子曰。知性則知天矣。程子曰。性卽理也。此卽本然之性也。然旣謂之性。則是理氣已合而成形矣。是理墮在形氣之中。故先儒又謂氣質之性。故本然之性。只就氣質中指其理而名之也。氣質之性。以本然之性雜乎氣而名之也。然則性豈有二乎。直所從言之異耳。若不究其實而徒執其名。以爲有二性。則豈不謬乎。夫以退翁先生沈潛積累之功。其言尙差失至此。噫。立言之難如是夫。先生辨之。可謂明且盡矣。且先生推論理氣之說。殆千餘言。其大要謂本然之理固純善。而乖氣流行。其分萬殊。竊惟自古言性。莫明於孟子。莫備於程子。孟子之言性則曰性善。程子之言性則曰人生氣稟。理有善惡。然不是性中元有此兩物相對而生也。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惡。氣稟有然也。善固性也。惡亦不可不謂之性也。蓋易大傳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成之者性一語。實萬世言性之原也。道卽太極本然之妙也。繼之者善。命之流行而不雜於形氣也。成之者性。此理麗於形氣。而萬物各有一定之分也。所謂各正性命是也。夫各有一定之分。則其分便萬殊矣。故孟子之言。本乎繼之者善而言也。程子之言。兼成之者性而言也。先生之論。蓋出於程子。而反覆推說。又發盡程子之所未盡發者。先生之於道。其亦徹視無間者歟。後生末學。方嘆服敬誦之不暇。何敢間然。但其云。其發直出於正理。而氣不用事者爲道心。氣已用事者爲人心。又云。爲氣所掩者爲人心。不爲氣所掩者爲道心。又云。人心道心俱是氣發。而氣有順乎本然之理者。則氣亦是本然之氣也。故理乘其本然之氣而爲道心焉。氣有變乎本然之理。則亦變乎本然之氣也。故理乘其所變之氣而爲人心。而或過或不及焉。此則似爲可疑。夫旣以人心爲發於性。則是亦性之所固有。而理之所當然也。豈可謂掩於氣而後爲人心也。又豈可謂變乎本然之理也。何必便有過不及也。如必曰。掩於氣。變乎本然之理。便有過不及。則是非性之固有而理之所當然也。夫飢食而渴飮。暑葛而寒裘。男女居室。豈非理之所當然哉。且聖人與我同類者。雖聖人豈獨無人心哉。聖人而有人心也。則是聖人之心亦有掩於氣而變乎本然之理者耶。聖人之心亦有過不及者耶。夫掩於氣。有變乎理。有過有不及。則烏可謂之聖人。又豈可謂從心所欲不踰矩耶。故翼則以爲人心道心皆是天理之所有。非必掩於氣而後爲人心也。非必有變乎理也。亦未必便有過不及也。但氣稟有淸濁。氣稟淸明。則義理昭著。無所掩蔽。雖人心之發。亦自循途轍。自無過不及也。氣稟昏濁。則義理不得而著。鮮不爲氣所掩而有變乎理。於是有過不及焉。故惟聖人。稟氣至淸。故不假於修爲。自賢人以下。氣稟未免少有査滓。則必裁制其氣。使不爲所掩而後。無過不及焉。此性之反之之分也。然則掩於氣而有變乎理。非人心固然也。氣稟有然也。故先生之言。以之論氣稟。未免有査滓者則可。以之論人心則不可。然天下不復有性之之聖而未有不掩於氣者。故先生之言。亦未爲過也。如范氏女疑孟子心有出入爲不識心。夫心之本體。豈固有出入哉。但天下之人。未有不失其本體者。故孟子之言。自不爲過也。如謂心之本體元有出入。則豈不誤也。此又學者所當知之。至於其云天地之化。吾心之動。皆氣發而理乘之。無他途也。又云。理無爲而氣有爲。故氣發而理乘。則翼實惑焉。請深究理氣之原而論之。夫論氣之始生。則氣生於理。而氣生則理又在氣之中。以理之在氣言之。則氣之所以發者。皆理也。而氣發則理又乘焉。何以知其然耶。夫理無形。無形故無分別。無始終。氣有形。有形則有分別。有始終。何以謂無分別也。理乘乎氣。所乘之氣。爲陰陽爲五行爲天地爲萬物。其分萬殊。而理則一而已。此之謂無分別也。何以謂無始終也。天地萬物未形。陰陽五行未生之前。所以爲陰陽五行天地萬物之理。固已具於沖漠無眹之中。天地萬物旣消。陰陽五行旣盡之後。此理猶自若也。此之謂無始終也。何以謂有分別也。陰陽不同體。五行不同性。天地以位判。萬物以群分。此之謂有分別也。何以謂有始終也。凡有形者。其初必自無而有。旣自無而有。則又必自有而無。故易曰。原始反終。故知生死之說。以一物觀之。則其始也氣聚而生。其終也氣散而死。天地亦氣之凝也。卽凝而成形。則其終必散而盡。陰陽亦有形者。亦安能常有而無始終乎。故吾知其必有始生之時也。旣有始生之時。則亦必有終盡之時矣。程子所謂動靜無端。陰陽無始。蓋以二氣運行。循環不已而言之耳。非謂無始生之時也。然則其始也何從而生乎。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聖人已言之矣。故先生謂天地。萬物之父母。理氣。天地之父母。而翼則又謂理又氣之父母也。此之謂有始終也。蓋理生氣。氣便分陰陽。而理又在陰陽之中。自陰陽而爲五行。則理又在五行之中。自五行而爲萬物。則理又在萬物之中。朱子所謂自見在事物而觀之。則陰陽涵太極。推其本則太極生陰陽。是也。夫陰陽五行萬物生。而理無所不在。則是固氣發而理乘也。然推其本。則理卽生氣。此非理發乎。以理之在陰陽者觀之。則陰陽運行。理亦隨而流行。則是固氣發而理乘也。然其所以一陰而一陽之者。理也。則此非理發乎。以一物觀之。則鳶飛魚躍。是氣也。而理實流行於飛躍之中。是固氣發而理乘也。然其所以飛躍。則又無非此理之發見。此非理發乎。故呂與叔謂鳶飛魚躍。天機自動。以人心言之。則見孺子將入於井。人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夫怵惕惻隱者。是氣發也。然理若未動。則氣安能自怵惕惻隱乎。故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朱子曰。仁之理發而爲惻隱之心。夫仁之理發而爲怵惕惻隱。而怵惕惻隱之中。仁之脈絡。實貫通流行。此猶太極生陰陽。而太極又在陰陽之中也。夫怵惕惻隱之中。仁之脈絡貫通流行。則是所謂氣發而理乘也。仁之發而爲怵惕惻隱。則是非理發而氣發乎。故自旣發之後觀之。則皆氣發而理乘也。自發之始觀之。則皆理發而氣發也。蓋理在氣中。理動氣便發。氣發理便乘。今先生曰。只有氣發理乘而已。非理發也。則是陰陽自生爾。太極生陰陽非也。陰陽自動靜爾。一陰一陽之謂道非也。鳶飛魚躍。氣自飛躍爾。所謂天機自動者非也。怵惕惻隱。氣自怵惕惻隱爾。所謂仁之理發而爲惻隱者非也。如是則是理不過一虛無之物爾。孰謂之妙哉。朱子所謂造化之樞紐。品彙之根柢。亦虛語也。而先生所謂理者氣之主宰者。亦與此自相矛盾矣。如此思之。終似未穩。夫豈以先生之高明。於此有所未達也。竊恐言語之間或失之太快。而不覺其偏耶。抑先生之言自不爲病。而翼愚昧不能喩其旨耶。此翼所以恨不得親質之者也。且偶得一說可以發明人心道心者。然此亦前賢所未嘗明言之者。豈翼之愚能得前賢所未發。顧當世無可就正者。於此益嘆前賢之早亡而吾生之後也。蓋人心道心。陰陽而已矣。翼觀天地之間。只有陰陽兩端而已。以天地言之。則輕淸者上爲天。陽也。重濁者下爲地。陰也。以萬物言之。則人爲陽。禽獸爲陰。以人言之。則男爲陽女爲陰。中國爲陽。夷狄爲陰。君子爲陽。小人爲陰。以人之身言之。則心神爲陽。形體爲陰。以心言之。則道心爲陽。人心爲陰。所以謂道心爲陽。人心爲陰者。何也。夫濂溪太極圖說一篇。實自大易來所未有其言。雖百聖不可易也。而曰。形旣生矣。神發知矣。五性感動。而善惡分萬事出矣。朱子釋之曰。形生於陰。神發於陽。是以形體爲陰。心神爲陽。固也。而又曰。五常之性。感物而動。陽善陰惡。又以類分。是又以心神之發。爲皆五性之感動。而其善惡。以陰陽類分也。夫心之神明。一而已矣。所以有陰陽之類分者。何也。蓋心神爲陽。形體爲陰。故此心直發。而不由於形體者爲陽。其發也由形體而發者爲陰。如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與凡念慮之爲義理而發者。此心之直發而不由形體者也。此爲道心。如耳目口鼻四肢之欲與凡念慮之爲一身而發者。此心之由形體而發者也。此爲人心。然則翼之所以謂道心爲陽。人心爲陰者。豈無所本而妄言之哉。張子曰。陽明勝則德性用。陰濁勝則物欲行。其所謂陽明陰濁者。亦人心道心之謂也。且夫天地之間。陽貴而陰賤。陽大而陰小。而孟子曰。體有貴賤有大小。朱子釋之曰。貴而大者。心志也。賤而小者。口腹之類也。夫所謂心志。非道心乎。所謂口腹之類。非人心乎。陽明而陰暗。而循天理則日進於高明。徇人欲則日入於昏暗。陽主發散。陰主收斂。故闢者謂之陽。闔者謂之陰。春夏之生長爲陽。秋冬之收藏爲陰。人之呼吸屈伸。呼爲陽吸爲陰。伸爲陽屈爲陰。道心之發。如春噓物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可以位天地育萬物。此非發散乎。人心凡身外之物。皆欲取以自養其一身。此非收斂乎。且夫以君子爲陽。小人爲陰。此固天下之恒言也。而道心爲主者。爲君子。人心爲主者。爲小人。然則翼之斯言。其有不合者乎。蓋自天地至於萬物。無不各有陰陽。雖不能無美惡貴賤之殊。然天下之理。又以美宰惡。以惡承美。以貴治賤。以賤衛貴。故其勢常相須。而不可以相無也。故天無地。無以承天而成其功。地無天。無以涵地而行其氣。人必假於物以養。物必待乎人而理。如文命迄于四海。則是中國之化及於四夷也。明王有道。守在四夷。則是四夷衛中國也。男正位乎外。以御其家室。而婦主中饋。以事其夫子。無君子莫治小人。無小人莫養君子。心所以主乎一身。身所以舟車乎心。無道心則此心之所知。不過情欲利害之私而已。無異於禽獸。無人心則閉口枵腹。滅絶人類。道心亦無所附着。其相須而不可相無也。如此。然陽全而陰偏。故陽常兼陰。陰不能兼陽。何以明之。夫天包地。而地之中。天之氣無不通焉。此非陽全而兼陰乎。地爲天所涵。居天之半而順承乎天。此非陰偏而不能兼陽乎。故於筮法。亦陽用其全。陰用其半。夫陽全而兼陰。故以陽勝陰則順而治。陰偏而不能兼陽。故以陰勝陽則逆而亂。故人道立則化及於物。鳥獸魚鼈咸若。至於禽獸偪人。率獸食人則天下亂矣。中國有休明之治。而四夷來王。則天下晏如。至於夷狄侵中國。用夷變夏。則天下亂矣。夫制以剛而婦承以順。則家道昌。至於妾婦乘其夫。牝鷄司晨則家道索矣。君子在上而小人在下。則德政行而治功成。若小人得志。則戕害善類。國隨以危矣。天君泰然。百體從令。則德性常用。私欲不行。進乎聖賢之域。苟心爲形役。則乃獸乃禽矣。且夫君子小人之所以得名。何也。夫君子者。君長之稱也。謂其德足以君長人者也。小人者。其事僅足以利一身。而不足以及物者也。以其小也。故謂之小人。蓋古者以位稱之。故居上而治人者。名之曰君子。在下而治於人者。名之曰小人。夫士學以脩其德。惟循乎義理。而以天下之公爲心。德成而後命之以爵。而謂之君子。若民則不識義理。而爲農工商賈之業。各自爲其一身之計而已。不能以及人。故爲下而治於人。而謂之小人。及夫學術不明。非獨農工商賈。雖居上而治人者。鮮復循義理而以公天下爲心。而只爲其一身之私而已。則是其位雖君子。其心實小人之心矣。夫農工商賈之流。雖謂之小人。未必爲惡也。雖不能以及人。亦無害於人也。若小人而居上位者。則其爲惡且無所不至。而其爲害有不可勝言矣。而聖王不作。擧措失宜。則又有小人之心者必居上位。而有君子之德者恒在下流矣。夫君子以天下之公爲心。故使其得志。則以天下之大爲己任。以其君不爲堯舜。其民不爲堯舜之民爲己恥。使斯民皆得其所。而又不敢踰越其分。遷善遠罪。百姓大和。天下太平。瑞應亦臻矣。若小人只爲一身之私。則不顧國之安危。民之休戚。千蹊萬徑。惟利是求。媢疾仁賢。登進同類。各逞其私。人億萬心。使君子遁藏。生民困瘁。災害竝至。危亡隨之矣。夫道心人心亦猶是也。道心。能窮理。能制行。能制事。可以參天地。可以贊化育。猶君子循義理。而以天下之公爲心也。人心。目只能視色而己。耳只能聽聲而已。口只能知味。鼻只能聞香臭。四肢只能知勞逸。而不能揆度是非。孟子所謂耳目之官不思。是也。猶小人不識義理。只爲一身之計。而不能以及人也。故道心爲主。則純於義理之正。人心亦皆聽命。不敢違越。此猶君子得志。則治道興行。雖小人亦各安其分。不敢踰越也。人心爲主。則不思是非而惟物是徇。目淫乎色。耳蕩乎聲。窮口腹惰四肢。私欲熾而天理滅。甚至觸刑辟而不顧。猶小人得志。則不顧國之安危。而惟利是求。各逞其私。使君子遁藏。危亡隨之也。蓋道心爲主者爲君子。故君子與道心相似也。人心爲主者爲小人。故小人與人心相似也。天下之治亂。只在君子小人進退而已。人之善惡。只在人心道心消長而已。朱子所謂天下只有一箇邪正。人心只有一箇公私。是也。噫。天之生物。各分陰陽。善惡貴賤。其分已定。使小人聽命於君子。何嘗有害。人心聽命於道心。亦初非有不善也。惟其得自主張用事而後爲害焉。爲不善焉。故雖堯舜之治天下。不能使無小人。惟能使小人聽命於君子而已。雖堯舜之治心。不能使無人心。惟能使人心聽命於道心而已。然則聖人所以治心與治天下。只是使陽常爲主。陰常聽命而已也。

此文似作於乙巳丙午間。今殆四十年矣。忘之久矣。一日。兒輩得之故紙中。見昔年手蹟。眞所謂茫然如隔世事也。積四十年埋於故紙。又經亂流離尙不失。復得焉者亦奇矣。其所論未必皆是。而以少日所作也。故書而藏之。不欲復失之也。

讀退溪,高峯論武夷詩書。[编辑]

翼嘗竊不自揆。解朱子武夷九曲詩。蓋因劉氏註。而又致詳於其所未及者。恨無可正其是非也。近得退溪,高峯往復書論此詩者讀之。私心竊深惑焉。蓋河西於劉註。無間然。退溪有疑焉。高峯直詆斥之。不知先輩所見何如是逕庭。而高峯之論。尤所不可曉也。玆錄其所惑。以俟知者正之也。竊見此詩。始終無非有所托意。比之學問工夫。無不吻合。劉氏註何可非也。夫此詩題下。朱子自題云。戲作呈諸友遊。相與一笑。若非寓意。何故謂戲作。何故相笑乎。自古詩人詠山水者。多矣。何嘗見自謂戲作而相笑者乎。此可見其寓意無疑矣。一曲云。虹橋一斷無消息。山水有何消息。此句豈只詠山水者乎。二曲道人不復陽臺夢。三曲泡沫風燈敢自憐。此豈詠山水詩所宜有乎。四曲金鷄叫罷無人見。五曲林間有客無人識。此地人人所遊賞。何故謂無人見無人識也。至於六曲七曲八曲九曲之語。比之造道之事。皆逼似。以是愚斷然以爲喩造道事也。劉氏註。謂辭語未暢達則可。謂非朱子意則竊恐決不然也。以三先生所論言之。則竊恐河西爲得之也。高峯書云。豈有粧撰一箇入道次第。暗暗摹在九曲棹歌中。以寓微意之理哉。聖賢心事。恐不如是之嶢崎也。愚則以爲將入道次第摹在九曲。豈有不可。此見聖賢用意精深處。豈謂之嶢崎哉。孔孟之言。其譬喩精妙處亦多。此豈嶢崎而可病乎。竊恐其於聖賢心事。或未深察也。又云。註家二曲玉女峯。爲寓遠色之戒。三曲架壑船。爲寓舍生之旨。而以爲學者必遠色舍生。而後可以學道。此何等言語耶。能遠能舍。學成以後事。非始學之事也。若欲先除此患而後爲學。則終身無爲學之日。此禪家機關。非儒者之言也。此言尤不可曉也。夫女色最能蠱惑人心志。自古因色而喪身亡家者極多。如公孫敖,巫臣。是也。蓋惑於色則物欲爲主。本心喪失。何可以爲學也。且人之善惡邪正。唯分於公與私而已。凡貪邪忮害種種罪惡。皆出於私之一字也。學問之道。唯以禁制此等私欲爲急。以其必禁此而後可以入道也。故朱子此詩。喩學道工夫。而以禁此二者爲先務焉。劉氏註誠得其旨矣。乃謂此何等言語耶。其可怪也。若爲學之始。色欲私意。任其肆行而不爲禁制。則將蠱惑日深。罪惡日積。其歸唯窮於汚賤而已。絶無爲善之路矣。自古及今。豈有如是之學問乎。古之聖賢之敎。所以戒淫慝私意者。不一而足。此皆禪家機關。不足爲法。而唯恣情極欲。爲儒者事乎。竊恐高峯此語。爲害於此學。極大也。不知高峯一生從事於學。而何故其所見之差。一至於此乎。又云。一曲云云。分明若有意焉。然豈悼道之湮廢。卽所寓之境。而發其所感之意。夫旣若有意焉。則何以知其意必不悼道之湮廢乎。道之湮廢也。久矣。此最可悼者也。亦何以知必不悼此而感他事乎。又云。若旣有形容景物之意。又有援譬道學之意。則便成二心矣。不惟吟詠失情性之正。學問亦恐毫釐而謬千里矣。又謂二曲三曲至八曲九曲。皆有意存焉。而註家之說則非也。夫旣云援譬道學則爲二心差失之病。又云九曲皆有意。而非如註家之說。然則九曲皆有寓意。而所寓之意非道學。乃他事也。夫謂形容景物之際。援譬道學則爲二心差失之病。然則若有所援譬。雖非道學。其二心則一也。是亦爲病也。此詩旣有寓意。則所寓者雖他事。其爲病則一也。夫聖賢所爲。無非合於義理。其詩豈至有病敗如是乎。然則援譬二心之論。亦恐未爲的當之論也。且朱子平生。以道學爲己任。使其詩無所譬則已。若有所譬則必是道學。而非他事也。明矣。況比之道學工夫。節節相合。無有不合者。何乃謂必非譬道學而譬他事耶。此皆愚之所未曉也。夫朱子作此詩。以譬道學之事。其意歷歷著見。無可疑者。使稍知此學向方者見之。皆可以知之矣。劉氏註誠爲得之。然亦非能見人之所不能見也。河西以劉氏爲是。必其所見相符也。不然。必不強是之也。高峯之言。乃如是。不知其所見不逮。不能見得朱子之意耶。抑有意故異於劉氏註。不問朱子意如何。而強爲之說耶。夫彼實得之。而強爲說以求異於彼。故其言節節苟且。節節有病。且謂非譬道學。乃譬他事。而不知所譬者爲某事。則其見自不分明。何可論彼之得失哉。凡人所見。或有明於此而暗於彼者。其或高峯此時所見。偶有所蔽耶。竊恐其說或致誤後學。故不得不辨云。

讀朱子語[编辑]

朱子曰。識得義理源頭。便是地盤。又曰。能於一處大處攻得破。見那許多零碎只是這一箇道理。方是快活。又曰。那大底是甚物事。天下只有一箇道理。學只要理會這一箇道理。又曰。只是看敎大底道理分明。偏處自見。所謂義理源頭。所謂一處大處。所謂一箇道理。所謂大底道理者。指何事而言耶。乃指人之理爲萬善之本也。蓋天下萬事皆有至當之理。卽是善也。天下萬善。皆出於人心本然之公。本心之公。卽是天命之理也。天之所以命于人。而人之所以爲人者。此理而已。旣是人則無不有也。惟常人皆失之。故不能皆爲善也。苟明知吾之理卽天之理也。則見萬善皆吾之所當爲也。惟爲之爲快。而不爲則不能安也。所謂源頭大處一箇大底者。卽指此理也。孔子所謂聞道。孟子所謂自得。皆知此之謂也。而自古聖賢所以一於爲善。未或有間。以知此也。故聖賢之學。只是爲善而已。蓋天下之術業。如佛氏所求者。脫離輪回也。老,莊所求。全身遠害也。管商申韓之徒。皆爲功業也。世儒詞章記誦之習。皆爲名利也。此皆出於私也。惟吾儒之學。只是爲善而已。惟求盡乎其所當爲耳。乃天下之公也。故其心惟以善爲極重。而天下之物未有以易之也。苟善之所在。雖貧賤與死。甘之如蜜。苟不善之所在。雖富貴與生。棄之如鴻毛也。非眞見夫此吾之所當爲也。安能如是乎。故學者莫貴於知道也。噫。世之人昧其本心。視善爲無與於己。而終身沒於利同然也。其可悶哉。至於假爲善之名。以濟其利欲之私者。亦有焉。其姦巧又甚矣。尤可痛哉。

警新學[编辑]

爲善者爲君子。爲利者爲小人。君子小人之分。善與利而已。善利之分。則在乎爲學立心之始耳。士之事業。莫先於讀書。然讀書者。有欲由是以窮理脩身。蘄至於聖賢之域者。有欲誦習章句。採綴言語學作文。以取科擧仕進。以爲得富貴地者。由是以希聖賢。卽是爲善。由是以求富貴。卽是爲利。爲善。爲君子之道也。爲利。爲小人之道也。書一也。志於善而讀之。則爲爲君子之道。志於利而讀之。則爲爲小人之道。士之志。可不愼歟。士之爲擧業者。未必皆小人也。然世之科擧之士。觀其心術之所存。其所期望於一生者。不過榮貴富厚而已。夫旣以富貴爲心。則將不顧廉恥。唯得之求。夫以富貴爲心。已是爲小人之本根。而至於不顧廉恥。唯得之求。則全是小人行事也。其求之旣不顧廉恥。則其得志也。必不顧事之是非。國之利病。民之休戚。而唯其身之私是逞。雖至於無所不至之惡。必將由是而甚焉。然則人之爲小人。豈不由於爲學之始以富貴爲心也。夫小人。人之惡者也。天下之所惡也。人目之爲小人。則雖三尺童子。無不艴然怒。然觀其學之所求。志之所存。則實爲小人之道也。其亦惑之甚矣。或曰。世之從科業而出者。亦多善人。然則科擧之業。豈可謂之爲小人之道也。曰。科擧之業。本求利之具。是固爲小人之道也。人之資稟有高下。物欲有輕重。其或資稟之高而物欲之輕者。雖不免從衆爲擧業。而能不爲習所移。其心不專於求利。而廉恥猶未喪。其節操有可觀者。此固不可謂小人也。然此由其質美而不爲擧業所移耳。非由爲科業而然也。世之美質少而凡卑者恒多。如是者亦有幾。若中人以下之資。自始學之時。常習爲求利之事。則其有不爲小人之歸者乎。且使質美之人。早從事於聖賢之學。則其所成就。豈止爲善人而已哉。此亦無非科擧之累也。所謂小人亦非甚惡之人。蓋庸庸碌碌。無識見無操守。其所爲不能出於義理之正。而只爲其一身之私者。擧一世何限也。此則所謂衆人也。如此者。雖無可指之惡事。豈可謂大人君子也哉。惟其平生所學。不在於爲善。而唯以科業爲事。故其人品所就。只是如此。故科擧之業。由是而甚則爲爲惡之小人。不甚亦不過。爲衆人而已也。士之自期待於其身。豈可如是而已哉。蓋人之所以不爲善而常爲利者。由其不知善與利輕重之分也。使知其輕重之分。則其於善自不能已。而於利自不欲之矣。夫善。人所本有而人之所以爲貴者。苟能存之。皆可以爲聖賢。而古昔聖賢開示入德盡性之法。至爲明白。苟如是而求之。則未有不得者也。富貴。身外之物耳。雖千金之富。卿相之尊。於其人品高下。小無所加。而至於有是而爲惡者亦多。其不足貴也。明甚。而如欲而求之。則其心與力。必不暇及於爲善。鮮有不喪其善而爲不善矣。夫爲身外之物不足貴者。而棄其本有之善所以爲貴者。至於以本善之人。甘爲不善。以可以爲聖賢之身。甘爲小人。終身迷溺。不自覺悟。豈不可哀也哉。學者於爲學之始。誠深思善之與利孰重孰輕。君子之與小人孰美孰惡。孰爲可貴。孰爲可賤。如何而爲君子。如何而爲小人。辨別旣明。絶意爲利。而專於爲善。以聖賢自期。其於書。唯以聖賢之書爲終身事業。而其讀之。唯以窮理脩身爲務。日孜孜焉。則將見其識見日明。蹈履日純。意味日深。如是則其於外物。自然輕歇。雖或爲擧業。自當以餘力及之。不至於妨功。而又能得失聽天。不以累乎其心。其得之亦可。不得亦可。無必得之計。而其爲善之功。旣專且篤。進進不已。高明廣大。將無所不到。古人所謂天爵良貴。皆驗其爲吾所有。而視彼世間富貴。奚啻如浮雲之無有哉。新學之士。盍深省焉。

大學曉諸生文[编辑]

夫得天地之秀氣爲人。其性之善。與堯舜不異。而又幸不爲民庶。而爲士大夫之族。又幸不爲他業。而受書爲儒士。苟能希聖希賢。皆可爲聖賢。豈可但爲庸衆人而止哉。雖不能到聖賢地位。亦當爲有知識有行義之人也。且聖賢之爲聖賢。未必皆生知。擧皆由學而至也。今亦爲聖賢所爲之學。用功如聖賢。則何乃不得到聖賢所到之地位乎。今之爲士者。未有聞立心如此。用功如此者也。此豈其資稟皆凡卑也。誠由聖賢之學不明於世。而詞章科擧之習。成俗已久。世之爲士者。自始執卷。其心只欲善作文得科第。爲貴顯之人而已。不復知有聖賢學術。擧世同然。父兄之所敎戒。耳目之所聞見。只是如此。以是。雖有高才美質。皆囿於俗習。未能自脫。其平生心志事業。不過如此。惟其心志事業只在文藝科擧而已。故雖讀聖賢之書。業講經者。只習其音吐。務製述者。只掇其言語。至於聖賢之意。義理之實。則全不求索。茫然不識也。此所以學問道德之士不復見於世。而士風日益頹廢。世道日益汚下者也。其可嘆也。夫今欲變此習。使士子知向意於正學。則唯當使之深究聖賢之書。冀其有所開發也。但三經四書等書。則爲世決科之資。久矣。今皆視之爲科業也。使人由此而求之。能知聖賢之意。實不爲易。唯宋先賢之書。在科業之外。且時世未遠。其言尤爲易曉。莫如先從此入。而近思一書。乃周,程,張子之言。而朱子所抄也。其理廣大悉備。而其言明白切實。又其書簡約。易以卒業。學者苟於此一書。熟讀深思其言與意。自首至尾。通貫爛熟。則可以知聖賢心事。義理歸趣。學問門路。其知見意思。與未讀時自別矣。如是而後取四書詩書等書。讀之。則其語意自皆曉然於心。如聞父兄說門內事矣。苟於此得其意味。則其心欣然懽悅。不覺千載之爲遠。吾身之爲後。不啻如芻豢之悅口。而見世間他事業及得喪榮辱。皆不足爲留心矣。到此。雖欲罷之。自不能已。知行兼進。聖賢所到地位。自皆可到矣。蓋聖賢之所以爲聖賢。不過如是而已。然則所謂聖賢者。豈人之所不可及哉。此吾人一生大事業。而其入門處。必自近思錄始。俗語云。行千里。一步爲初。此書於聖賢事業。誠千里一步也。或疑此學妨於科業。此大不然。誠能於此用功之深。則義理日見通透。文字亦當暢達贍足。其於科文。可俯而就之。而其所作必能辭達理勝。議論皆有本。令人刮目矣。然則此實利於科場。豈有所妨。且自古爲此學而登科者甚多。近世諸大儒。擧皆登科。若果妨於科業。豈如是乎。翼之愚豈合爲師儒哉。誠萬萬不敢當。第聖上不知其不肖。委以此任而敎之曰。懋哉懋哉。旣在其職。安敢不思擧職。欲擧其職。安敢不以聖賢事業望於諸生哉。故願與諸生講此一書。諸生能誠心聽信。奮發大志。於此一書。至誠求索。則自能知其意味。爲聖爲賢。自此開端。而此學有興行之望矣。豈但諸生之幸。亦世道之幸也。且致精此書。不過費三兩月工夫矣。故先以此相曉。其各詳聽而深思之。幸甚。

外物辨[编辑]

丁未十一月十六日。翼與朴仁之會話元堂新寺。仁之見翼所解論語子貢問貧而無諂章。有曰樂與好禮。視外物如無者也。謂視外物爲輕。至謂之如無則過。使不義而得。則固於我如浮雲矣。若有德而得其位祿者。則雖聖人。豈視之如無乎。但以道義爲重。而外物爲輕而已。予謂仁之言未也。以聖賢言語考之。孟子曰。舜視天下悅而歸己。如草芥然。又曰。有天下而不與焉。又曰。視棄天下。如棄敝屣。終身欣然樂而忘天下。夫舜之有天下。豈非所謂大德者必得其祿位乎。其將得之如草芥然。其旣有之不與焉。其棄之如敝屣而忘焉。夫所謂如草芥然不與焉忘焉。豈非視之如無者乎。使舜視天下輕而已。不至如無。則是以天下爲利之心猶未忘也。使少有利天下之心。則豈能如草芥然不與焉忘焉。孔子曰。貧而無怨。難。又曰。遯世無悶。不見是而無悶。又曰。飯疏食飮水。曲肱枕而臥。樂亦在其中矣。夫貧困之甚。能無怨無悶而樂。非視外物如無者。能如是乎。使其視外物但輕而已。不至如無。則是以外物爲悅之心猶未忘也。使少有悅外物之心。則雖其於得失之際。以道義爲重。而不爲趨避之計。然貧困之甚。其心安能無怨悶而樂乎。夫所謂外物者。近則聲色臭味。遠則聲名利祿是也。人莫不有此身。則耳目口鼻之欲聲色臭味者。雖聖人固不能無也。然人心聽命於道心。不以小害大賤害貴。則亦不求必得也。至於聲名利祿之類。則聖賢之心。初無一點塵累也。蓋人之心。有私欲焉。有理義焉。物之所能利者只私欲耳。若夫理義。則外物雖天下之大。不能加焉。雖簞瓢之空。不能損焉。常人私欲爲主。故於物。得之則喜。不得則憂。聖賢之心。純是理義。而全無私欲。則夫豈以所不加者爲喜焉。所不損者爲憂焉。此聖賢所以富貴不能動。貧賤不能悶者也。如仁之言。則是聖賢之心。私欲猶未亡也。私欲有未亡。則天理有未純。夫私欲未亡。天理未純。則烏得爲聖賢。仁之於此。其思之不審乎。仁之又謂。聖人所以尊賢養賢者皆物耳。彼賢者苟視之如無。則聖人豈以彼之所不喜者奉之乎。此又不然。夫天之生斯民也。使有德者治無德者。而德之有大小。故治之有廣狹。因治有廣狹而位有尊卑。位有尊卑而養有厚薄。此皆自然之理也。昔者堯舜禹之有天下也。非己欲之也。已有大德可以君天下。而又有天子薦之。天命之人歸之。故不得已而有焉。旣有天下。則四海之富。萬邦之享。皆其所自有也。聖人之心。初豈以是爲樂哉。其所擧賢而授之以爵。亦以其德可與共天位也。書所謂。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是也。旣有其爵。則千鍾之祿。列鼎之食。亦皆所自有也。初非以賢者樂是而以其所樂者與之也。其可以是而證賢者視外物不能如無哉。仁之之言。又曰。孟子以生爲我所欲也。夫生者。外物之根柢也。旣以生爲我之所欲。則外物亦我之所當欲也。故外物之與道義。如魚與熊掌之間耳。非可視之如無也。予又得以卞之也。夫天之生物。使之各得生遂也。其或夭折者。不幸而已。人之生也。稟氣於天地。受形於父母。以有此身。各欲全保以盡天年。此固賢愚之所同願。而亦理之所當然也。豈有無故而自欲死亡之理乎。故飢而食渴而飮。暑而葛寒而裘。爲宮室以蔽風雨。親醫藥以濟夭閼。聖賢與衆人同也。若利祿之類。則初非吾之所固有也。其欲有之者。豈理之所當然哉。又豈可與身之欲生同哉。且夫欲生則同。而其所以欲生者亦有不同者。蓋聖賢之心。廓然大公。視吾身爲天地之一物。而不以爲己之所私有也。孔子所謂無我。程子所謂便將此身在萬物中一例看。是也。旣不自私其身。則其所以欲生者。亦循夫理而已。初無吝情也。故當富貴則富貴。是理也。當貧賤則貧賤。是理也。當生則生。理也。當死則死。理也。安於所遇。各循其理而吾無與焉。衆人不達於理而囿於形氣。認爲私有。故其視天下。莫重於吾身也。視吾身莫重焉。故視物之所以利吾身者。亦莫重焉。營營至死。無非徇物。欲以求利其一身而已。夫衆庶馮生。旣沒沒而不自知。莊生佛氏之徒。以吾身爲一漚。天地爲逆旅。則是知生之不足憑。物之不當欲也。而又不知物之不足以累吾心而於理亦有當有者。故便欲絶物而離世。聖賢則雖未嘗絶物離世。而亦未嘗累於物。傳曰。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蓋衆庶。役於物者也。莊佛。能不役於物。而不能役物者也。吾儒則能不役於物。而又能役物者也。此吾儒之學所以得天地之純全。而異端所以偏也。

雜說[编辑]

天地之理。至淨至粹。一而已。二氣五行。紛紜交錯。升降飛揚。於是有淸濁之殊焉。人之生。受之天地。其性卽天地之理也。其質卽天地之氣也。故其性亦至淨至粹而已。其質則有淸濁之殊也。夫至淨至粹之謂善也。蓋雜而後有不善焉。本唯一理。初無所雜唯善而已。故善也者天理之實體。人性之本根也。乃最先本有。未有竝焉者也。唯其最先本有。未有竝焉。故其發於事物者。爲最尊最貴。未有其比也。夫人苟爲善。則人自敬之。雖至微賤者。苟有善行。則人莫不敬也。是知其爲尊貴也。夫爵祿亦爲人所敬。然其敬也。以貌而不以心也。且人未必皆敬也。不敬者多。其敬者又當時而已。後世則不敬也。唯善之敬。則皆心而非外也。又人皆敬之。又非但一時敬之。後世亦敬之。是知其尊貴無與爲比也。惟其理最先本有。未有竝焉者。故尊貴無比也。若爵祿之貴。非其本有。乃人群中自相命者也。故與本有之貴。輕重大小懸絶也。此本有之理。人人有之。何爲善者少而不爲善者多歟。惟氣有淸濁。而淸者少濁者多。蓋善。理也。本也。氣次焉。而其淸者去本近。其濁者去本遠。去之近者其理著。遠者其理不得而著。而物之悅人者又無窮焉。濁者旣遠於本矣。而又接乎無窮悅己之物。安能不悅而從之乎。故皆陷入於其中。而究極之。則於本絶遠矣。是乃自絶於善也。濁者旣多。而又皆徇物而究焉。所以不爲善者多也。由是觀之。則彼徇物而究焉者。皆背其本而其好惡失其所。與嗜土炭無異。豈不可哀也哉。人能察此。知本之不可背而彼所悅非可悅也。脫然棄其舊而新是圖。則豈非大勇也哉。

顏子好學論[编辑]

游於聖人之門者三千人。其通詩書六藝者七十人。而夫子獨稱顏子爲好學。夫聖門學者如是其衆。而聖人所許爲好學者。獨一顏子而已。何也。昔者程子作論以明之。蓋程子之意。謂他弟子所習而通者。詩書六藝也。顏子之所獨好者。學而至聖人之道也。學之道。約其情使合於中。正其心養其性。而顏子之所事。正得其道。此乃論其所好何學耳。非論其所以獨稱爲好學也。夫論其所好何學。則言約其情養其性。以至聖人之道。固然矣。如謂其獨好此。則恐未然。夫聖門諸子。以德行稱者非少也。豈皆徒事文藝。而全不用力於情性。而獨顏子能之哉。朱子註不遷不貳曰。顏子克己之功至於如此。可謂眞好學矣。吾意諸弟子與顏子同學於聖人。其所學則同。惟其好之有眞不眞耳。何者。夫人有耳目口鼻四肢之形。皆我也。而有欲焉。我之所欲。誰不徇之。徇而不知制之。則乃違於理而流於惡。學所以勝其形氣之欲。以復於義理之正也。程子所謂約其情使合於中。是也。夫我之自我。人之同心也。我之所好。得之是利。不得之是憂。亦人之所同也。能自勝其身之欲。人之所同利。我自去之。人之所同憂。我自取之。非誠於好學之至者。能如是乎。故學者雖能從事於自治。然其好學之誠。一有不至。則其身之欲去之易者。或不難於去之矣。至其去之難者。則雖知其不合於正理。終吝而不能捨。不能不苟安而且徇焉。鮮有能決去之。自古學者蓋衆。而能至於聖人之域者至鮮。豈非以是歟。在聖門諸弟。如申棖之慾。子張之堂堂。固不足道。至如曾點之高明。宜莫有及之者。然猶行不掩其言。以子貢之達識。尙不免貨殖。子夏之篤實。猶出入於小德。原思之淸苦。猶只以不行爲至。子路之朴直。尙且強知不知。而又失於佞。甚矣。己私之難克也。夫己有未克。則是好學之誠猶有所未至也。故凡私之不能盡者。不得爲眞好學也。顏子聞克己復禮之訓。卽請其目。聞其目。卽請事焉。自是。其目之所視。耳之所聽。口之所言。身之所動。知其有不合於正理。則一皆克之。一歸於義理之正。其視己之私欲。如惡臭也。如塗炭也。如疾病之在身也。如寇賊之逼己也。不能頃刻而安之也。其克而去之。如恐不及。無所愛吝。故夫子稱之曰。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又曰。語焉而不惰者。其回也歟。又曰。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及稱其所至則曰。不遷怒。不貳過。又曰。其心三月不違仁。又曰。一簞食一瓢飮。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蓋其好學之至眞也。故能捨去己私。以復於正理。無毫髮愛吝。以至己私盡去。天理唯存。其未至於化一間耳。若餘弟子。亦非不好學也。然於己私。猶有所吝而不能捨。徇而存之。去之不盡。故私欲猶雜。天理未純。不能到顏子之所到。是其於學。雖曰好之。猶不能如己私之愛。則其好之之誠。猶有所未至也。此夫子所以獨稱顏子爲好學。而餘弟子不與焉者也。嗚呼。人有此身。鮮不自私。去己所好。誰能不吝。故非深知義理之眞而誠悅之者。不足以自勝也。三千之徒。蓋皆天下之選。而又得親炙於聖人。其誨誘之勤。觀感之益。宜不可量也。至論其好學之眞。則顏子之外謂未見也。甚矣。好學之難眞也。己私之難克也如是夫。自聖學不傳。世之爲士者。不復知有聖賢之學。而唯習詞藻干聲利而已。則其事與聖賢全然背馳矣。此固不足論也。其或有意於聖賢之學者。其所以求之者。亦不越乎文字言語之間。節文度數之末而已。則其用力於情性者。蓋已難得矣。而況眞能克盡己私而無難者。又安得而見焉。其眞好學者之終不可得見也與。嗚呼。士不學則已。學則豈可以第一等事讓於人哉。學顏子之所學。好顏子之所好。克顏子之所克。復顏子之所復。是亦顏子而已矣。顏子之言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爲者亦若是。彼顏子者亦何人哉。予生於千載之下。每欽仰於千載之上。近因讀書。偶有感焉。因著其說以自勵焉。

伊川先生四箴解[编辑]

顏淵問克己復禮之目。夫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四者身之用也。由乎中而應乎外。制於外。所以養其中也。顏淵事斯語。所以進於聖人。後之學聖人者。宜服膺而勿失也。因作箴以自警。

愚謂非禮之自視聽入者。聲色之誘也。由言動出者。意欲之妄也。絶外誘之侵。不使動於內。禁內欲之發。不使行於外。則私欲無所容而心德全矣。

視箴[编辑]

心兮本虛。應物無迹。操之有要。視爲之則。蔽交於前。其中則遷。制之於外。以安其內。克己復禮。久而誠矣。

言心之虛靈。其應無迹。而惟寓於視。蓋心之所動。目必從之。目之所視。心亦隨之。故操心之要。視爲則焉。耳目之官。本不能思。苟心不能爲主。視蔽於物。交而引之。則其心從而陷焉。所謂從其小體是也。制而勿視。則小者不能奪。而自得義理之安矣。

聽箴[编辑]

人有秉彝。本乎天性。知誘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覺。知止有定。閑邪存誠。非禮勿聽。

言人有好惡之常。實出於天性之本然。惟其知覺誘於外物。從而變化。則遂失其本然之正。彼卓然先覺之人。知事皆有當止之所。而從違取舍。皆有素定。故不從物誘而閑邪存誠。非禮勿聽。使其心常不失其秉彝之正也。

言箴[编辑]

人心之動。因言以宣。發禁躁妄。內斯靜專。矧是樞機。興戎出好。吉凶榮辱。惟其所召。傷易則誕。傷煩則支。己肆物忤。出悖來違。非法不道。欽哉訓辭。

躁。輕而急也。妄。不當於理之謂也。躁屬聲氣。妄屬辭意。禁其躁則內靜定矣。禁其妄則內專一矣。順理則吉而榮。逆理則凶而辱。皆所自取也。此言其係爲重。不可不謹之意也。易。輕言之病也。煩。多言之病也。輕則必浮誕。失其事實。多則必支蔓。過於事理。肆自高之病。悖。害人之病。自高則物必忤。害人則來必違。四者皆言之不當於理。所以取凶且辱者也。故歷言之。皆當精察而力去之也。凡非理之所當言者。皆戒勿敢道。常敬此勿言之訓也。

動箴[编辑]

哲人知幾。誠之於思。志士厲行。守之於爲。順理則裕。從欲惟危。造次克念。戰兢自持。習與性成。聖賢同歸。

幾。事之微也。有吉凶之異。而其端甚微。卽是幾也。行。善之迹也。其事已著。善惡已判。其善者卽是行也。惟明哲。故能照見其幾微。惟有志。故能砥礪其行實。惟知幾。故誠之於思慮之微。禁絶其自欺。惟厲行。故守之於事爲之著。不入於邪僻也。旣誠之於思。又守之於爲。則內外本末。都無欠闕矣。蓋不論微著。而順乎義理則安裕。從其私欲則危殆。皆然也。故雖造次之間。必念其安危之分。常存戰兢。懼其一心一事或有不合於義理而從私欲也。必使其隱顯微著。粹然一出於正。無一毫私邪之累也。以是習之。與性相成。則與聖賢爲一矣。

武夷櫂歌十首解[编辑]

公自題云。淳煕甲辰仲春。精舍閑居。戲作武夷櫂歌十首。呈諸友遊。相與一笑。

武夷山上有仙靈。山下寒流曲曲淸。欲識箇中奇絶處。棹歌閑聽兩三聲。

山上仙靈。恐是喩道之本原出於天者也。山下寒流曲曲淸喩此道源流深遠。處處皆美也。曲曲。指下九曲。箇中奇絶處。言曲曲皆有美景也。櫂歌兩三聲。指下九首之詩也。言下九首說出其美景也。將爲下九首。而先以此發之。卽總序也。竊意此地幽䆳。人所罕遊。其中山水愈入愈奇。而其溪谷盡處。又却平衍開豁。可取以喩造道之事。故朱子作此十首。托興於山水以爲諭。下九首。言進道次第。此首總序以起之也。

一曲溪邊上釣船。幔亭峯影蘸晴川。虹橋一斷無消息。萬壑千巖鎖翠煙。

一曲。卽其入處也。將遊此溪者必自此而入。故取以譬初學也。上釣船。言始爲學也。峯影蘸晴川。言始有所見也。然猶是影子。則是髣髴有見。而未必是眞見也。蓋初學雖或有見。難得爲眞的也。虹橋一斷無消息。言自橋之斷。人未有得度者。故人不復知其中景致也。萬壑千巖。指下二曲至九曲山水之勝也。鎖翠煙。言其不爲人所見也。入處橋斷。人無得度者。則其深處佳境。不復有見者矣。喩此道之絶久矣。初頭門路。亦未有向意者。則豈復有能深造而至於高遠之域者哉。此歎此道中無限可樂境界。人無求者。長爲空曠之地也。

二曲亭亭玉女峯。揷花臨水爲誰容。道人不復陽臺夢。興入前山翠幾重。

人苟以學道爲事。則當屛絶物欲之害於道者。而女色之害爲尤甚。故學道者尤深戒之也。此曲以爲學次第言之。則在旣學之後。而適其地有玉女峯。故取以爲喩。道人不復陽臺夢。言學道之人。不復留情於女色也。前山翠幾重。指前三曲至九曲也。言不復留情於女色。而其心之所慕悅。唯在於道也。蓋其志在高遠。故區區形氣之欲。不復爲累而能擺脫之也。夫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苟不能制而唯欲是循焉。則將究於汚賤。至入於禽獸矣。其於學道。奚啻萬里之遠哉。故必絶此而後可以爲道矣。此詩於爲學之始。卽先以此爲戒。以其爲害最深而宜先屛絶之也。

三曲君看架壑船。不知停棹幾何年。桑田海水今如許。泡沫風燈敢自憐。

架壑船。想古時大水。舟泛至高處。水落仍委於地。歲久朽敗也。適此曲有此。故因而有桑田海水之語。言滄海之大。猶有變遷。況人生虛浮。如泡沫風燈。其可恃以爲固乎。泡沫。水上浮漚也。與風中燈火。皆是易滅之物也。人唯自私其己。故常欲窮極富貴。營求不止。至於種種罪惡。皆生於私己之欲也。故人必不自私己。乃能輕外物而於道爲近也。泡沫風燈。佛家語也。此雖佛家語。於捐去物累。誠是有力。故朱子借用之。此在吾儒之學。則與無我之意相近。人能知此身如泡沫風燈。非長久之物。則自不爲外物之求矣。亦不爲長享富貴之計矣。其求道之功必專矣。朱子嘗云。世間萬事。須臾變滅。無足爲盡力者。唯有致知力行修身俟死。是爲究竟法耳。亦此意也。學道者宜深察之。

四曲東西兩石巖。巖花垂露碧㲯毿。金鷄叫罷無人見。月滿空山水滿潭。

旣無聲色之惑。又無有我之私。則到此胸懷洒然。方能見得道之爲樂。巖花水月。皆是好景矣。蓋此境界。他人未有到者。而己所獨到。如靜夜無人。淸景浩然。獨見而樂之也。明道吟風詠月以歸之時也。

五曲山高雲氣深。長時煙雨暗平林。林間有客無人識。欵乃聲中萬古心。

山高雲深。煙雨暗平林。言其地位愈高愈深。人所莫知也。林間有客無人識。欵乃聲中萬古心。言吾獨到此境界。世人無知者。而唯與萬古聖賢契合也。蓋此境界。唯古來聖賢所到。故人皆莫識。而與之爲徒者。唯萬古聖賢而已也。如伊尹處畎畝之中。樂堯舜之道。此便是萬古心也。上四曲言無人見。此云無人識。皆是言己所獨得而人莫知之也。

六曲蒼屛繞碧灣。茅茨終日掩柴關。客來倚棹巖花落。猿鳥不驚春意閑。

到此。其入已深。去塵俗囂喧已遠。居宅已成。身之所處。耳目所接。無非安閑和樂之境矣。所謂靜而能安也。自四曲至此。其意蓋相似。皆是言私欲盡後自得之樂。而一節深一節也。

七曲移船上碧灘。隱屛仙掌更回看。可憐昨夜峯頭雨。添得飛泉幾度寒。

旣到能安境界。又須更進。不可便止。蓋未至於極處。其進不可止也。移船上碧灘。言其更進也。然其進不必更有別工夫。唯就所到地位。益勉勵不息。而其所得益深益高耳。卽是溫故而知新也。隱屛仙掌更回看。卽溫古之喩。添得飛泉。卽知新之喩也。自此至九曲。其意亦相似。皆是言已到安和地位。又必着力求進。以至於極也。

八曲風煙勢欲開。鼓樓巖下水縈回。莫言此處無佳景。自是遊人不上來。

此地位甚高。將近於極處。勢欲開。卽近於極處之喩也。莫言此處無佳景。自是遊人不上來。言世之學道者未有到此地位者也。

九曲將窮眼豁然。桑麻雨露見平川。漁郞更覓桃源路。除是人間別有天。

竊意至此山勢分開。其中土地寬廣平衍。無復奇特殊絶之觀。而有田疇桑麻民生日用之需。故以爲喩。蓋道之極處。非有奇特非常絶人之事。唯不離於平常日用事物之間。所謂堯舜與人同。是也。但於平常之中。精粗細大無所不盡。而其不思不勉。純於天道之實。人不可測知爾。孔子之下學而上達。是也。眼豁然。言其所見透徹。卽知崇法天也。桑麻雨露見平川。言道只在平常日用間也。卽禮卑法地也。言其見極於高明。而其行只是平常也。漁郞更覓桃源路。除是人間別有天。言此是仙境極處。若遊者厭其平常。而更求桃源則失之矣。如學道者謂道不在日用間。欲求爲奇特之事。則去道遠矣。除是。猶言唯是也。唯是人世間有別乾坤。乃有桃源可覓處。言其無此理也。蓋指異端之學而言其虛妄也。

昔在戊午冬。天安玄希庵丈寄翼朱子此詩。翼得而讀之。見其托意分明。而劉氏註頗似不切。亦似未甚發明。因以淺見略爲解釋。今二十餘年矣。經亂流離。其藁適不失。在亂書中。今觀之。其大意似或得之。而辭語亦頗雜亂。乃復就加刪改如是。夫聖賢心與道一。斯須未嘗忘道。故見物之有似於道者。必譬而明之。如孔子言水哉水哉。驥不稱力。松柏後凋。是也。此九曲之溪。適與學道工夫終始相類。朱子爲此十首之詩以發之。可見其體道之誠。明道之功。而每曲所喩。無不與此學工程節度曲合。溪之有此。誠亦奇哉。而詩之取譬。可謂極妙矣。學者於此亦可以知爲道始終大略矣。今所釋。於詩旨未知其或發明一二耶。姑書之。俟見有道而正之也。時戊寅孟春。豐壤趙翼。書于新昌道高峯下村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