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洲別稿/卷三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二 白洲別稿
卷三
作者:李明漢
1746年
卷四

書牘[编辑]

與金淸陰丁卯[编辑]

誰謂復見今日。誰謂復作此書。一念耿結。西望脈脈。忽奉簡尾之問。宛是天外消息。驚抃難狀。行旌今到何地。涓日太遠。戀渴益切。搜檢事。已令本道爲之撥上下諭。今三日矣。京信欲傳漫漫。只待早晩攀拜耳。三殿再昨還都。都令監陪衛纔還。移病在家。未得修狀矣。萬萬何盡。

戊寅正月十四日[编辑]

孤哀罪積惡極。天降酷禍。不自勦歿。苟存視息。叫號摧裂。慙痛罔極。上年夏。漂落南中。忽因京便。伏奉台監下札。北還之後。家弟回自瑞山。又傳台監手字數行。執書嗚咽。流淚滿紙。豈料萬死餘喘。獲延晷刻。復承起居於數千里外。惝怳如夢。悲喜難狀。萬事茫茫。無言可達。前冬寒冽。倍於常年。伏想寄寓單薄。日夜憂慕。路絶便稀。無因上候。耿耿一念。豈敢暫弛。日月不居。初朞奄迫。而尙保軀殼。擧首稱人。人理都盡。無可仰喩。春川兄弟受誣含痛。來在一境之內。未得一番會哭。天乎天乎。此何時也。先人執友。獨台監耳。平生身後之托。實在台監。年前已仰聞矣。台監雖有筆硏之戒。亦必不忍恝然於存沒之際。家狀槩已有具。而慘禍之餘。精魄驚散。至今未遑添瀆。又因大事未完。皇皇道路。時勢日漸如此。縷命奄奄待盡。深恐一朝抱恨莫伸。返葬之後。卽當寸寸匍匐。以俟一言之敎。刻縷心骨而已。惟祝爲斯道爲斯世。千萬保嗇。伏書悲咽。萬萬不次。

庚辰二月十六日[编辑]

伏蒙台監辱賜手敎。且賜先人墓碑。驚殞感激。但有涕泣。日星之光。華衮之寵。不但炳琅千古而已。先人事行。非執事。誰能備悉如此。先人平生望於執事者。至此而無復餘憾。不肖等今日獲遂此願。明日死無所恨。多言不足爲謝。只自銘鏤心骨耳。伏祝春寒。台起居萬安。

五月望日[编辑]

東還之日。回望西河。世間安有此悲。到洛未久。好音隨至。天下亦安有此喜。一相來傳台監手札。宛是隔世消息。惝怳難狀。惟有感涕。出柵之報久不來。誠不無過慮。天理豈如是也。只計日西望耳。萬萬煩不敢盡。

答鄭子容[编辑]

北行時。豈意復有今日。生還幸耳。萬事灰心。只懷舊游一念。窹寐耿耿。君平與世兩棄。後會果何可期也。遠書珍重。宛是隔世消息。逝者已矣。存者落落。又如許人事。良可悲也。筆翰風流。都不減十年前相對時。閑中起居。亦可想也。生積傷之餘。百疾交作。無一日不痛時。衰相種種。自憐自憐。所幸處閑優游。棋法小進。此亦無可試處。見此想發笑也。限以南北。成此各天。奈之何。雲峯丈亦無恙否。竹林對樽。果如扇頭詩耶。筆墨各二。花糖一封呈上。便忙不宣。

[编辑]

北驅時縷命斷續。豈料生返洛下。得故人天外書也。入城未久。德雨作行。而伊時生在松楸。未及以一紙附候。至今耿歎耳。積勞積傷之餘。百病交作。自前月重患耳痛。轉成髮際毒腫。委頓床席。今已數十日矣。河山之阻。固不暇言。汾與淮皆得奇疾。今雖少愈。終作廢蟄人。出門四顧無所之。亦復奈何。生年半百。世間事無不見。所未經者。只一溘耳。嶺俗本爾。任之宜矣。茶香水淸。亦一佳致。公餘所得。時時寄示。以慰岑寂如何。舍弟以年前枉騎。方配畿驛。此亦夢寐未到。人間事自如此。奈何奈何惠扇出於心貺。病中爲一把玩耳。淸香一封。幸助燕寢之興。萬萬不能盡。

與東陽尉[编辑]

坡山路上之別。去留俱不能爲懷。豈衰病使然耶。台詩寫出實際。每於馬上。一憶一吟。一回首耳。生到長湍。稍勝於到坡時。庶幾漸得支持。而松京以後。日漸柴敗。登路十六日。所食只照泠元米。痰喘與腹脹。兼以火熱。將此筋力。豈敢望保全時月。更奉台範。不可期矣。春宮曲賜軫念。自松京特令落後。任便以來。一息未絶之前。敢當此禮耶。忍死馳來。得與講官周旋。而內消外鑠。作一鬼形。得至今日。亦是怪事。明渡晴川。過灣時悤迫必甚。恐無暇作書。謹此先附撥便起居。欲於未渡江前。得見一字之答。以替面目耳。委頓只此。

[编辑]

風雨。送舍弟於東門外。忽聞汾翁猝患垂盡。顚倒往問。手把台復札。張目而不能言。槩似十分地頭。數日內疊見如許景色。心事忽忽。不能自定。台問委至。拜慰萬萬。台候已向佳境。極喜極喜。此際調攝政難。萬望愼護。生經宿冷濕。滿身皆痛。自今朝委頓不得起。深恐相繼而臥。亦末如之何。正郞陞秩之賀。亦後於人。媿甚。想恕之也。無因速拜。瞻望鬱鬱。

與錦陽尉丁丑[编辑]

千辛萬苦。一線猶不絶。到靈巖未馬下。銀奴追至。聞來茫然。只自無言耳。命運如此。猶欲必無死而苟存。其可得乎。但當任之而已。第未知顚仆何路耳。右相若有驚動之色。則果有驚動之意耶。令之所示。僥倖中僥倖。然不能無萬一之望。人情可笑。敦詩與戶判皆是明。而左相亦嘿嘿而去他。又何望。然與畸老議如何。孤哀則心火自數年日益加重。今爲狂易失性之人。其於一切憂喜。無復人理。奈如之何。西塞遠惡。固非人所居。而父子相依。亦何恨焉。只以稚少。未易運几筵。難於奉行。念及於此。罔極罔極。然當寸寸北去。以定去留耳。計於開月初過洛。而人馬皆踣。旬望之前。難望起動。罔知所以爲計。畸翁前未及修謝。永安前亦未修謝。此人臨發立催。雖欲一一作書。亦不可得矣。心神慌惚。不能成字。

與崔大容[编辑]

固知終有一別。而分携之際。自不堪惘然悲惋。人情本如此。況孤哀心事當復如何。數日耿耿。不能爲抱。卽因來价。承行履萬安。慰喜慰喜。半日杯勺之餘。又能作意人事。眞有不可及者。神相安健。遠行不足憂也。以此爲慰。聖恩罔極。報答之地。兄必自盡。親舊之望。亦不過此耳。萬萬何能一一。如有來便。頻頻寄信。千萬跂跂。悤悤不次。

[编辑]

穩城行附去疏入照耶。阻信經時。此懷何可言。卽者賢胤來辭。自此益恐傳信無所。尤覺惘然。頑命未絶。再朞已過。而襄事迫前。號泣罔極。餘禍未盡。舍弟惟一空家庶爲庇身之所。昨日燒盡。僅以身免。卅餘間卅年經營之家。一朝灰燼。兒少赤脫。無所依泊。人家禍厄。乃至於是。尙何言哉。尙何言哉。南北兵瓜期在於何聞。頃見兵判。言及兄事。惓惓不已耳。洛耗都在賢胤口達。惟望萬加愼愛。時事虞危。前期渺然。苦苦相憶。奈何奈何。賢允講日亦不遠。不可虛費日字於道路之中。不如速還專意治經。如何如何。萬萬只此。

[编辑]

全尹行時附呈書。想已下照。厥後未聞奇。方用鬱鬱。卽承專札。就審政履乎安。仰慰仰慰。板刻事。蒙終始致力之勤。今已始役云。哀感之極。南望涕泣。不知所謝。下示年月次第。必從製述先後。甚爲得宜。來示固然矣。孤等之意。亦本如此。故當初則一從年月先後編次。而旣書數篇之後。或言我國近刊文集。如序文則率多暈分集序及送別等序。必須先書集序。然後次書他序云。孤等取見弇州集。則亦果以集序爲一類。欲一倣其例。而先書上篇中已有雜書他序者。若又改書。則書役甚可惜。故乃於下篇。先書集序。次錄他序。彼此不及。方深悔恨。今若依下示。擺去此例。無論集序雜序。一從製述先後次第上板。則甚好甚好。此誠孤等之初意。而但念裁割換次之際。若有一毫錯誤。則不可說也。固知執事必親執詳察爲之。而區區憂念。不敢作斷定之言。惟在左右商量善爲之耳。來箋一卷。適有所書者。故敢此先爲送上。竝乞俯賜考校。付之剞劂如何。餘荒迷不次。謹疏。

序文中或有書年月於末端者若倒次。則不可不改。如此等處。則伏望詳細換付如何。

己卯六月二十二日[编辑]

萬死之餘。遭此決難堪之役。耐痛供苦。不敢卽退。狼狽之狀。兄可想矣。近日必有來往。而彼此書信兩相阻。悠悠之思。只勞夢想耳。謫兒蒙恩得還纔十餘日。家弟求縣。昨政忽得晉州。孤露餘生。又將遠離。父子兄弟聚散悲懽之際。何能盡言。一兒纔往山所。玆未作書。綈袍之惠。感結何已。元山之帖。今又來到。而茫然不知所處耳。方有早仕。只此不宣。

與李子時[编辑]

過江時不獲攀拜。至今耿結。新春新寓。想起居有相。迓湖是生數十年前贅游鄕也。依山少薪。近水多風。不可謂樂土。所幸比鐵瓮稍近。得信或可頻耳。卽逢歸便。悤悤附候。生病劣日甚。無可言者。昨陪台閤。得半日懽耳。伏惟令監。

與金思晦光燦[编辑]

客中半餉話。至今未敢忘。新年侍履萬福。生旅病添劇。僅免僵踣。餘何可言。昨日。兒輩自京來。伏見大鑑疏草。不覺涕淚滿紙。天時人事汲汲如此。生等切迫之情。想已從旁稟達。日夜懸望。如何如何。萬萬非筆札可盡。惟望對時加護。

[编辑]

示意驚怪驚怪。生若一毫所聞於人者。豈敢不告乎。大監處置甚得宜。而兄之自處。亦當如是。人情本自不平。好議人事。不悅者則甚之。兄其不知乎。任之宜矣。詩草之說尤可怪。一家兒輩與永安見之。此外無掛眼者。此言從何出也。況此有何不可乎。堪付一笑也。莊之篚中。南還時奉呈爲計。

答姜公獻瑜○庚辰十二月廿二日[编辑]

明漢在關東時。自三陟巡還未到營。聞有移職之命。非但文書傯迫。兼有別酒酬應之苦。未暇奉一書專候。哀伻約於自洪川還路受答。而竟未相値而來。至今耿結。如有所負。哀札又至。可見哀惓惓至意也。明漢冥行不止。大厄猝至。尙誰咎哉。初聞灣上欲見有司堂上。不欲推誘。卽日發行。行數日。聞指斥吾名。莫測其意。俄聞以與淸陰同議。又以一相被謫爲事喝。且聞朝廷以淸陰上來不爲擧行事。有拿命之。而旣已受命。無可奈何。仍到灣上。適有天幸。彼旣專無。詰責。待之頗以禮敬。一相事亦快釋。留一日卽許還。此爲幸耳。平生不知有此境。一朝忽入牢獄。此爲大苦。但一日之內。卽蒙放釋。此爲天恩耳。罷官居閑。亦一幸也。在京堗冷。今欲往加平。爲過春計耳。淸陰到灣。以布衣着冠。不爲拜揖。橫臥於座上。隨問隨答。一無所屈。彼問舟▣何以沮撓。答以吾守吾志。吾告吾君。國家不用吾言。如此微細之言。他國何必欲知乎。彼曰。何謂他國。答以各有境界。何以不謂之他國。彼輩亦稱歎。使之擡出。將同往瀋中云。德雨事亦幸得消釋矣。得釋之際。勞費可知也。奈何奈何。萬萬對客不書。

自上已送陳奏使。欲贖淸老耳。龍行已於昨日渡江。申公亦同往云。

答人[编辑]

五年懸想之餘。忽聞車馬入洛。區區一拜之願。固欲顚倒衣裳。適緣賤疾在身。不能出戶外者餘數月。雖竿尺不隔。而奈接塵無便。至今着在心上。不敢一日忘也。歲律又換。懷賢轉切。不意華翰忽墜此際。信乎精神相感。雲樹不能間之。一憶一展看。宛然在几席間也。生積勞積痛。衰相日益現。自憐奈何。只願新春。道履淸迪。閑況益勝。德音無忘。慰此戀渴耳。山中風味。亦蒙波及。拜嘉珍感。非爲物也。一部粧曆。謹表遠情。笑留之幸甚。

與人[编辑]

隔城風雪。坐想起居靖勝。早起悄悄。不禁山陰道上之興。奈病骨怯寒何。只勞瞻望耳。孟畫呈覽。幸以一句語題右旁。使丹靑動色。煙霞吐氣。幸甚。

與永安尉丁丑[编辑]

古今天下。亦復有如許耐遣而不自決者乎。痛哭罔極。不知所言。初三卒哭後。卽往南中。自此音聞亦杳然。未死之前。安望復得相見。無涯之痛。欲書罔極。惟願千萬自愛。人生到此。無復他念。而惟是骨肉生存者。亦不得保會。一落天涯。後期茫然。萬萬悲痛之懷。何言何言。李僉知廷祥來此題主。極幸極幸。

[编辑]

遲川氣力如何。煩不得作書。如或相見。幸傳此意。其家子弟。仇怨一兒。罔有紀極。至云春宮之怒崔。皆由於一兒之上達云。人言之無据無形。乃至於此。不但其家子弟如是言之。朝紳中。亦有信其說而來問者。吾家自處之道。極難極難。以此默默度日耳。此意。令亦知而善處可也。在鳳城事。在瀋之兒。何以得聞而上達也。無據甚矣。令之狀啓明白可喜。且聞下輩皆愛戴云。甚喜甚喜。須終始愼默。無多飮。

戊寅[编辑]

奴還。得令手復。滿紙悲苦。字字至情。言言切骨。終把看。旣釋還把。只自飮泣而已。人之分死求死之說。都是假外。初旣不能自勦。今豈有知其必至之理而終有所諱祕而不言也。孤哀之症。雖似種種可虞。時不至的然必不支之域。如是而止。則雖久無難。加此一二分。則自知其無可奈何。從前湯藥則任他或用或否。丸藥則非但劑之爲難。得之亦不易。故在完山時。子建令公劑送補中丸一升許。服此已經年。如是而猶不得生則天也。外此而更何爲哉。抑塞之心。欲書則茫然。設令相對。亦復脈脈如此耳。與謫兒爲別旣久。欲見之心。不能自止。來月念後。則必欲作行。而其前須得一分差健。庶免路中僵踣。此爲日夜憂悶。而斗陽自數日前得虐疾。孤哀不曾見人患虐。作痛之時。病之危急。必無過於此者。昨日則幾將束手。稚兒氣弱無形。痛勢自倍他人。熱上之時。譫語直視。稍降之後。久不能定。始初如此。旣久則何以能支。捨此作行不忍也。與之同往亦不易。念及於此。忽然欲狂。然亦奈何。萬萬心亂不次。

寄一相兄弟[编辑]

天幸卽還。所憂者亦快釋。始望實未及此。而卽今所憂者。若用許林例久滯。則萬無可支之望。此爲最苦耳。今宿瑞興十二。宿坡十三。早則就囚。否則宿門外耳。淸老離京後消息。亦未得聞。觀彼氣色。必有發差脅驅之擧。罔極罔極。未知此老定計如何云耶。悲咽悲咽。萬萬何盡。

[编辑]

松京以後。不得聞消息。方以爲鬱。萬初之來。聞好過平山。深喜深喜。金郊饑過。勢也奈何。尙令今日發行。想或與之相値也。潤甫初二日行時亦附書。亦送冠帶。已見之耶。五郞皆罷。此處事可想也。明日有政。當出一郞矣。昨聞文徵之言。以尙之通信之擬。彼此皆謗我云。可笑。申晑竟不救。可憐可憐。松錦降後。中朝送吏禮兵三侍郞。講和設宴云。若然。此後事機。必與前不同。惟此之望耳。萬萬何盡。

[编辑]

貳師持來書。先從撥上來。已見之矣。內醫庫直及崔翊贊持去書。想次第見之矣。敬信見却。尤慮尤慮。文集得達與否。時未得聞。昨見德公書。松奴運入云。然耶。此處皆得平安。吾之脫濕。當在庭試後。只隔五六日耳。前啓之爲汝書。已知之矣。聞汝律身頗謹飭。欽吉聞於隣家而來言。深喜深喜。冬衣之送。當與德公議爲之矣。大槩此等文書。皆出學官侙輩之手。吾則只管大段別奏。而亦或他人代述矣。木花欲送而無路。今於此行。先付若干矣。庭試十六日也。

[编辑]

萬萬都在趙僉知口傳。明日乃庭試。吾已受點。而今方上章乞免。仍欲呈告耳。李禬諸人。以此庭試爲吾所請。至謂之專爲史局乏人而設。巷議頗多。而不曾介意。頃日。振甫來言昨日李禬啓請退試。故心不安。據實上章耳。

[编辑]

至月廿五書及閏月初二三書。皆見之矣。徐尙賢持行尙未發。聖意欲於査事完畢後發送。其前若有勑行。則遠接亦欲爲之。而但旣爲副使。又爲擯使。恐有形跡之嫌。而此爲小事。朝中無可往者。一身之勞。有不暇言。雖再往亦何避也。聖意若以爲難。則當爲館伴。仍作副使行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