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新青年 第1卷第1號.djvu/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本页已校对

用。則須從根本改造之。無所惜也。古者象天尊地卑。以定天澤之分。故君臣大義。無所逃於天地之間。今者地象圓球。飛懸太空。而無上天下澤之判。隨所在以觀。皆覺平等。故人民思潮。基之趨於齊平。此道德取象天地之說也。然不侫以爲道德爲人心之標準。本心之物。惟有還證自心。以求直覺。則所謂求之天性是已。所謂天性。乃得諸亶降之自然。不雜於威勢。不染夫習慣。顧所謂自然。特不雜第二勢力於其中而已。亦非最初最稚之謂也。必也隨其秉賦之奇。施以修繕之力。茍爲吾性所固有。卽當煥然充發。俾無所遺。循特奇之稟。而之於其極。不可奔向軌外。以求茍同。忿也。欲也。己也。私也。既爲吾性之所涵。卽當因勢利導。致之於相當之域。俾各得其發洩致用之機。不當懲之窒之克之制之。使無可排洩之餘地。而溢而橫流也。太史公曰、「上者利道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治性之法。亦何莫不然。往古治性。與之爭者也。今則首當利道。以宣其蘊。次則整齊。俾趨於名學之律。如斯足已。至於分-{云}-命-{云}-。皆吾心之所造。而非造吾心者。操縱左右。唯所欲爲。何有於守。何有於安。青年記之。夫性猶川然。利道之也順。擁塞之也狂。此不侫所以有改造道德之說也。持今之道德。以與古較。則古之道德重保守。今之道德貴進取。古之道德。拘於社會之傳說。今之道德。由於小己之良心。古之道德。以違反習慣與否。爲善惡之準。今之道德。以違反天性與否。爲是非之標。古道德在景仰先王。師法往古。今道德在啟發眞理。楷模將來。古人之性。抑之至無可抑。則爲繕練。今人之性。須揚之至無可揚。乃爲為修養。此則古今道德之絕相反對者也。德國史家蒙孫氏(Theodor Mommsen)曰。「立憲政體。進取者也。 富於生機。專制政體。停滯者也。幾於死體。」道德隨國勢爲變遷者。古爲專制。故道德停滯抑鬱。而奄奄待斃。今爲共和。故道德亦當活潑進取。